一、从定义来说1、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2、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二、从条件来说1、通讯作者是SCI论文的法定负责人。一般情况下,SCI论文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专利,那么这个专利是属于通讯作者或者单位。2、第一作者必须是实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在一个科研项目立项后,假如需要几个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的科技人员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包括试验用的各种材料,时间进程表等具体细节。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要我对植物致病疫霉族的有性孢子的萌芽条件和机理做有关研究。导师只是提出一个研究方向,至于如何进行研究,他只是提醒我多找参考资料。在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就找参考资料,根据有关资料,设计实验程序,通知实验室的一位技术员购买各种试验用的试剂和设备。在获得试验结果发表论文时,我理所当然是第一作者。扩展资料:与论文的关系通讯作者即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1、通讯作者(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等同为第一作者。2、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该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并在填报《科研成果汇总表》和网络申报时由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给其余参与者核定工作量津贴比例。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该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第二完成人不能分配工作量。3、"其他参与者名称及工作量"若未填写则默认为第一完成人(通讯作者)100%占有该论文科研工作量。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讯作者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需要。通讯作者信息是论文发表时联系人的信息,是必须填的。另外这个投稿系统中是不是只能选一位通讯作者。
供读者联系的作者。因为一般的文章往往有几个作者,大家推举一个作为读者联系的人,即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不是所有期刊都可以由通讯作者外的作者来投稿,比如爱思唯尔就规定必须由通讯作者来投稿。爱思唯尔(Elsevier)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基于与全球科技和医学界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超过2,000种期刊,包括《柳叶刀》和《细胞》等世界著名期刊。
正常情况下来说,可以由所有作者包括通讯作者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进行投稿。但是后续联络必须得由通讯作者来完成。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通讯作者投稿会比较方便一些。SCI作者一般会按照署名顺序来,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等。并且还需要有通讯作者。很多导师往往就是来担任通讯作者的角色,不仅要负责整篇文章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也要负责来和编辑以及审稿人进行沟通。所以顾名思义会称为通讯作者。如果作者只有一个人也就是独作的话,那么他就是同时兼任通讯作者,整个发表流程都是由他一个人来负责和编辑以及审稿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得由这唯一的作者来进行投稿。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通讯作者信息是论文发表时联系人的信息,是必须填的。另外这个投稿系统中是不是只能选一位通讯作者。
是的。一般通讯作者,但这里的通讯作者和最后文章发表刊出的通讯作者,可以不是一人,刊出时的通讯作者通常为研究生导师。
需要。我们在论文写作的时候,要对通讯作者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通讯作者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论文作者的核心,可以认为通讯作者是整个论文承担责任的人。相当于企业的法人代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讯作者可以是所有作战中任何一个排名的作者。
第一作者就是执笔人,通讯作者是对文章的数据可靠性负责的人,一般导师为通讯作者,自己可以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主导大部分的实验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时,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进行论文发表对博士生的科研路是很重要的。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可以理解为联系人。一般都是由他负责与编辑部或者读者联系有关文章的发表、转载或者其他事宜。
1-邮编写错,相当于两次分拣,要多一天时间。2-写"100000",寄到北京后按地址分拣,不会慢的。
可以修改。理论上是必须一致的。如果说在投稿的时候将通讯作者的名字写错了,想在正文的通讯作者中进行修正的话,是必须和相应的编辑部说明情况的。
检查注册是否正确。如果是爱思维尔的,注册时用自己的邮箱,添加作者姓名时不要把老板勾选为通讯即可,开始的时候都是和你联系的,只是到Proof时是和通讯作者联系的。施普林格和whiley的不太清楚,不过可以给老板注册个邮箱,到Proof时再改过来即可。在投稿系统里,用你自己的邮箱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用你注册的账号投稿就行了,在文章中让你老板是通讯作者,可以写上两个邮箱地址:你老板的和你的。但是,有的期刊在投稿的时候就给每个作者都发一个邮件,在投稿的时候要求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这时你就要注意了,你投完稿后收到一封邮件,你的老板通常也会收到邮件;有的期刊在投稿是不需要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只到文章接收后校稿时才发到老板邮箱,所以这与选择投的期刊也有关系。
<strong>小论文录用通知一般是有期刊号,如果你没有要及时联系期刊编辑沟通,说明原因,允许后,办理相关手续。</strong><br>论文录用通知书通常需要包括杂志名称、论文名称、论文编号、刊期、、通知书签写日期、杂志社盖章等。还包括作者需要交纳的相关版面费用和其他费用,如工本费、审稿费等,作者收到通知后,可以联系杂志社核对一下,如果确定发表,就要按照要求交纳相关费用,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超过规定时间没有交纳,杂志社会默认作者放弃发表。<br>录用通知仅仅是杂志社同意录用文章的证明,其他均不能证明,尤其不能证明论文已经成功发表,所以录用通知并不能用作任何用途的申报材料。
看投稿系统的论文状态有没有变化。如果过一周无变化,很可能出问题了。检查一下垃圾邮箱看看有没有,看看电子邮箱地址弄错没有,或者是不是发到通讯作者邮箱了。投稿系统中只要显示投稿成功一般问题不大。国外与国内情况有所不同,国外的学术期刊对邮箱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通讯作者必须使用单位的邮箱。如果通讯作者在手稿中采用私人邮箱,杂志社会让其修改。如果通讯作者拒绝使用单位的邮箱, 杂志社可能不会接收他们的稿件。
不一定啊,只要文章好就行,我和身边的写手都是写小说的,一直在投稿啊,发现了很多不错的杂志和编辑,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些写手一个月稿费就上千上万了,挺有成就感的,关键是你要勤奋,还有入对圈子,路选对了,进步才快。
会的 一般不发的都是不正规的 论。。文。。发。表
建议直接量好、算好相纸的尺寸(除去留白部分),再把word里面的照片等比例缩放到打印区域内,打印时注意纸张来源和尺寸的选择(并不是所有打印机都支持相纸)
通讯作者邮箱写自己的完全可以!不用跟编辑说,我得文章开始写的老板的,老板很忙,根本来不及给我说,导致缴费慢,审稿慢,前提是你的和老板沟通挣得他的同意,在征得导师同意的前提下,投稿时通讯作者的联系邮箱可以写自己的,这样联系比较方便。但是在上传论文中的通讯作者邮箱还是用导师的为好。
检查注册是否正确。如果是爱思维尔的,注册时用自己的邮箱,添加作者姓名时不要把老板勾选为通讯即可,开始的时候都是和你联系的,只是到Proof时是和通讯作者联系的。施普林格和whiley的不太清楚,不过可以给老板注册个邮箱,到Proof时再改过来即可。在投稿系统里,用你自己的邮箱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用你注册的账号投稿就行了,在文章中让你老板是通讯作者,可以写上两个邮箱地址:你老板的和你的。但是,有的期刊在投稿的时候就给每个作者都发一个邮件,在投稿的时候要求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这时你就要注意了,你投完稿后收到一封邮件,你的老板通常也会收到邮件;有的期刊在投稿是不需要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只到文章接收后校稿时才发到老板邮箱,所以这与选择投的期刊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