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一个级别的,生态学报影响因子大的多!
估计会大于50%。可能认为不值一读。
有些影响因子1左右的生物类SCI,不见得好发,遇到稿件量多的,拖上半年一年不返回结果干着急。你可以看下这个国际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CBB),他们有很多生物大类的SCI期刊合作,发表周期还比较快。
先看看些列文献,如果你自己找不到可以 法邮件或者qq 联系1205032901 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的影响因素研究 全文快照 白云凤 王国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3期 2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全文快照 袁鹰 李启云 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2期 3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刘丽霞 李德全 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6期 4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 农友业 何勇强 广西植物-2005年2期 5 根癌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高武军 卢龙斗 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6期 6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 黄雪清 卫志明 实验生物学报-2004年5期 我将文献的摘要先发这里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的影响因素研究白云凤 王国英 苟明月 赵晋锋 董志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100094摘 要: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涉及的外植体选择、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体等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中有少数幼穗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转化效率高;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以及除草剂筛选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致使部分转基因愈伤不能分化成苗,并提出其解决途径。[著者文摘]关键词:玉米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除草剂 转化效率分类号: S511 S513[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全文快照 Influencing factors on maize transgene process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BAI Yun-Feng, WANG Guo-Ying, GOU Ming-Yue, ZHAO Jin-Feng, DONG Zhi-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gro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explant selection, high osmotic treatment,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m, screening of transformed plants by selecting medium on the callus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 the process of maize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rate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immature embryos derived from a vigorous ear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High osmotic treatment and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rn and herbicide screening impede the callus The solutions are put [著者文摘]ation efficiency (Received Oct.15,2004;revised Dec.30,2004) 转基因技术使我们能有效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创造突破性种质。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具有能转移较大的DNA片段、整合的外源基因重排少且多以单或寡拷贝整合l1l2 J等优点。近年来该方法在禾谷类,诸如高粱[ 、水稻[ 、玉米[ 、小麦[ ]等作物的转基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涉及外植体选择、外植体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愈伤组织在筛选培养基上培养以及筛选转化体等步骤,其中有关每一步涉及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转化的影响程度的报道尚不多见。本实验初步探讨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玉米自交系“综31”,农杆菌菌株LBA4404,携带质粒pBar(含标记基因bar)或pBarF(不含标记基因bar),均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保存。基本培养基为D培养基。Key words:Maize transgene, Agrobacterium, Herbicid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袁鹰[1] 李启云[1] 郝文媛[1] 谭化[1] 孔祥梅[1] 张光弟[2] 刘德璞[1][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公主岭136100 [2]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平136500摘 要: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7922、340、78599、921及美围杂交种H99等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CrylA.)基因,研究菌液预处理、愈伤组织状态、侵染培养基、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根据转化愈伤组织的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结果评估转化率,表明继代培养3-5d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5d的7922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46.6%;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转化率存在差异,H99的抗性愈伤组织率为34.57%,7922为26.27%、340为21.36%、78599和921抗性愈伤组织率仅为8.02%和6.7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浸染培养基中加入(AS100~200mg/L)抗性愈伤转化率明显提高;菌液浓度OD600 0.5~0.6、侵染时间5~10min、萸培养时间3d最佳。[著者文摘]关键词:农杆菌介导法 转化频率 影响因素 抗性愈伤组织分类号: S511 S513[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研究报告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全文快照 Studie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Maize TransformationYuan Ying, Li Qiyun, Hao Wenyuan, Tan Hua, Kong Xiangme, Zhang Guangdi, Liu Depu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ongzhuling, 136100; Agriculture Generalize Station of Lishu County, Siping, 136500Abstract:Maize inbred lines in Northeast (7922,340,78599 ) immature embryos calli were transform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rylA B) in this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cluding pre-treatment, callus state, infection medium, infection time and co-cultivation et Results showed that callus subculture for 3-5 days was suitable for transformation and tha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7922 callus reached the highest of 6% after 5 days Dominant difference existed among different maize genotype on infection sensitivity and H99 was the most sensitive genotype with 57% resistan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obviously with acetosyringone (AS) (100-200mg/L) appended in In addition, bacterium concentration (OD600 5~6), 5~10 minutes infection time and co-culture 3 days wer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maize [著者文摘]Key words: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Resistant calli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刘丽霞 李德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摘 要: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至今其遗传转化仍比较困难,目前报道有多种成功的方法,其中农杆菌(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是当前玉米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著者文摘]关键词:玉米 遗传转化 农杆菌分类号: S513 S511[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综述与专论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 : A ReviewLiu Lixia ,Li Deq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 Tanan 271018 Abstract:Maize (Zea mays L )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 crops of the Maiz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still somewhat difficult at Many successful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of which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s a major In this review, recent progresse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ts problems, and influent factors et were discussed, and its future advances were also [著者文摘]Key words:Maize (Zea mays L )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根癌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高武军 卢龙斗 魏开发 孙富丛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摘 要: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基因转化中包括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其附加物、共培养温度、信号分子与vir基因的活化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进展作了论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小为1~2mm的幼胚是较为理想的转化外植体.在外植体培养基本培养基一般多选用MS和N6,在基本培养基上附加有机氮和氨基酸、金属离子均有利于转化效率的提高。转化中的共培养温度一般在20℃~25℃之间.研究认为根癌农杆菌转化禾本科植物的困难在于禾本科植物缺乏酚类物质,难以诱导Vir基因活化表达.因此在转化中多采用加入外源的酚类物质如乙酰丁香酮来提高玉米转化的成功率。关键词:根癌农杆菌 玉米 遗传转化 外植体 培养基 附加物 共培养温度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农业生物技术科学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黄雪清 卫志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摘 要:以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9046,齐319,414,Mo17的幼胚为材料,在已经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了优化的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0—2.0mm的玉米幼胚是最适宜的转化受体;在感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加入乙酰丁香酮(200μmol/L)和抗坏血酸(50mg/L),能显著提高农杆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而感染前将幼胚高渗透压预处理未能提高转化率;延迟筛选有利于提高抗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应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这4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植株率为1.71%-4.09%。转化植株叶片总DNA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玉米基因组,并且在大多数转基因植株(71.4%)中为单位点插入。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将有用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幼胚 农杆菌介导 转化体系 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感染 PCR 阳性
最牛的中国的分子生物学杂志应该是《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是854,;但《生态学报》、《资源科学》、《植物生态学报》也可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他们的影响因子分别是123、116、989。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未过十。分子植物,影响因子过十。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下面简称IJBM),是一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创刊于1979年,由荷兰ELSEVIER出版发行。该杂志自出版发行以来,一直是天然大分子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之一,主要发表蛋白质、核酸、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糖蛋白等相关的论著、综述类文章,包括医学类。其范围包括生物活性与相互作用、分子缔合、化学与生物修饰以及功能特性等。该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为9,平均初审3周,JCR分区1区,LetPub用户评分2,目前,IJBM杂志在JCR分区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区。中科院分区里,曾为生物2区的IJBM杂志转为化学2区,在2020年1月份的升级版中,其小类学科中的高分子科学、应用化学均跨入1区行列。在298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SCI杂志中,IJBM杂志的影响因子位列第52名。该杂志近几年有适当增添综述文章,这对日后SCI影响因子的提升有帮助。
有些影响因子1左右的生物类SCI,不见得好发,遇到稿件量多的,拖上半年一年不返回结果干着急。你可以看下这个国际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CBB),他们有很多生物大类的SCI期刊合作,发表周期还比较快。
生态学报把。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Orz。————by:yoyo
把你的SCI期刊名称输进去,就能查到了。望采纳!~
就是具有前沿性,影响因子高,CSCD,CSSCI引文数据库里靠前的就是了。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2021前20名最新影响因子排名:食品科学;茶叶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中国酿造; 食品与发酵工业;中国食品学报;现代食品科技;食品工业科技;肉类研究;包装与食品机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保鲜与加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调味品;食品与机械;中国食物与营养;大豆科学;食品科技;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
生物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表1、生态学报2、应用生态学报3、生物多样性4、生物工程学报5、遗传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7、微生物学报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9、水生生物学报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2、生态学杂志13、微生物学通报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5、生物物理学报16、古脊椎动物学报17、古生物学报18、微体古生物学报19、生物数学学报20、生物技术21、生命的化学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3、生物技术通报24、生命科学25、生物学通报
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未过十。分子植物,影响因子过十。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杂志的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比较稳定,2016-2020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564、628、525、791、030,连续三年上涨,2021年影响因子预计仍有3分的水准。荷兰农林科学-兽医学期刊 Veterinary Microbiology(ISSN: 0378-1135)是一本老牌期刊,创刊于1976年,至今已有44年,由著名出版商Elsevier每月发布。Veterinary Microbiology 涉及驯养用来提供食物和有用产品脊椎动物(牲畜,伴侣动物,毛皮动物,野味,家禽,但不包括鱼类)的细菌和病毒疾病,同时也会考虑部分野生动物的微生物疾病,以及部分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研究。主要发表于控制,宿主反应,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动物微生物疾病方面的高质量和新颖性的原创研究论文。年度发文量:期刊的发文量并不大,最高时也不过300多篇,整体发文量还是比较稳定,没有大幅度的变化。2020年截止现在已发表236篇,预计2020年发表将不低于350篇左右。审稿周期: 2020年发表的论文,平均2-4个月左右接受,当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对慢一些。整体来说,发文速度不慢。版面费:该期刊为作者提供了发表研究的两种选择:可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也可以选择OA模式。传统订阅模式免版面费,OA模式的版面费为3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2890元。回答参考资料需要论文语言编辑的推荐到国际科学编辑,国际科学编辑是最早在中国开展语言编辑服务并提供本地化支持的国际公司。数十年来成功的为众多中国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提供语言支持。国际科学编辑所有的编辑都是拥有博士学历,并且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英语母语专家。每一篇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都会交付到英语母语编辑手中进行修改。
请查看《 JCR 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按照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更普通~~
Microbial Genomics十一本不错的微生物方向的期刊,该刊创刊于2015年,由美国微生物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创办,是其官方期刊,主要收录与微生物基因组学相关的文章。主编是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Kathryn Holt教授。 1)影响因子:Microbial Genomics拥有影响因子的时间并不长,2018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853,表现非常亮眼,2019年则为632,以保持着5分+的水准。我们计算了现在的即时影响因子,108分,今年应该5分左右。Microbial Genomics拥有影响因子的时间并不长,2018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853,表现非常亮眼,2019年则为632,以保持着5分+的水准。我们计算了现在的即时影响因子,108分,今年应该5分左右。 2)审稿周期:我们来看几篇今年发表的论文,平均3个月左右接受,当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对慢一些。整体来说,接收速度不慢。 3)版面费: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版面费1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3500元。Case Reports and Pedagogy articles免费。回答参考资料
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