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目录查询

发布时间: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目录查询

1.体育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月刊 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2.中国体育科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双月刊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3.体育与科学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 双月刊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4.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月刊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5.体育学刊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双月刊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6.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7.武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9.西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10.成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11.山东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12.首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和训练、科研和管理、体育交叉和边缘学科等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3.沈阳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14.南京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综述与研究、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科研园地、教练员论坛、裁判员沙龙。15.体育文化导刊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月刊栏目: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竞技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原理、国外体育研究。16.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双月刊栏目:专家论坛、研究快报、论著、技术方法、综述、理论探讨、科研报道与临床总结、病例报道、队医园地、文摘、译文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综述、探索与争鸣、理论探讨、队医园地、运动医学攻关与服务、工作手记、书评或书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17.天津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特邀论坛,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综述与进展,百家论坛,博士(生)论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练员与学者沙龙,研究报道。2.G7类(各类教育)1.中国特殊教育2.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成人教育5.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7.成人教育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继2.中国体育科技3.体育与科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5.体育学刊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8.体育文化导刊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2008)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发表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向钊,男,土家族,1988年1月生,湖南永定区人,2009年10月参加工作,200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张家界市桑植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员会主任。人物履历2005.09--2009.06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法学系法学专业学习2009.06--2009.10 待业2009.10--2012.08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法制办工作2012.08--2013.01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2013.01--2013.03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2013.03--2013.12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长2013.12--2014.01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长、副乡长2014.01--2018.09 张家界市纪委工作,2015.09任信访室副主任(其间:2013.03-2015.12参加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学习)2018.09--2019.05 张家界市纪委、市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主任2019.05--2020.12 张家界市纪委、市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主任2020.12— 张家界市桑植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员会主任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审批,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刊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点评

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核心期刊也是分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1.体育科学 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中国体育科技 5.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与科学 7.体育学刊 8.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6.山东体育科技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本刊主要面向我国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即是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工作的一个“窗口”,又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1、《中国体育科技》(双月刊)

创刊于195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运动科技刊物。 主要刊登有关各种运动项目的专题研究论文、国内外重大比赛专题研各运动项目技术及战术分析。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

2、《体育学研究》

1987年创刊,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体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期刊。以介绍世界和中国体育科研成果动态,反映体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提供学术平台,作为一本体育方面的核心期刊,对于评审体育类高级职称具有很高的权威。

3、《体育文化导刊》

是我国中文体育类的核心期刊,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侧重从文化的视角观察、认知和介绍各种体育现象,重点反映我国以及国际体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4、《体育科学》

创刊于1981年,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体育的本质和规律,是研究社会各种体育现象、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并通过身体练习进行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等规律的综合性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体育的本质和规律。

5、《体育与科学》(双月刊)

创刊于1978年,是由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前沿性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的交流,是一本学术性、思想性并重的体育科技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审批,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刊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陈思同

题 名: 排球纵谈 题名拼音: pai qiu zong tan I S B N: 7-214-03073-X 责 任 者: 张然著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点: 南京 题 名: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题名拼音: zui xin pai qiu xun lian li lun yu shi jian I S B N: 7-81051-856-9 责 任 者: 葛春林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3 载体形态: 255页 从 编 项: 高水平运动训练新思维新方法丛书 主 题 词: 排球运动 运动训练 题 名: 球类运动 题名拼音: qiu lei yun dong I S B N: 7-04-009743-5 责 任 者: 黄汉升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1 载体形态: 338页 从 编 项: 主 题 词: 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 希望你能有个成绩优秀的毕业论文!!!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

【 论文 关键词】 体育终身体育大学生体育锻炼

【 论文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终身体育行为有利于促进身体和健康,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终身体育行为的方法是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身体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体育消费意识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大学教育是培养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黄金时期,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而高校体育教育也同样如此,它是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身体健康方面的保证。这一保证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在校期间积极锻炼以确保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还体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及健身方法的掌握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是造就未来人才的需要,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体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合格的人才除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需要人才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作为物质基础,而体育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保持身体健康离不开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但终身体育行为的形成需要养成锻炼的习惯,了解相关的人体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内容对学生影响很深。高校体育教育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锻炼身体的过程,提高其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强化终身体育观念,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正确方法,使高校成为实现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实际场所。 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自我意识也逐渐完备,自控能力基本形成,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是培养他们自觉进行身体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不仅要注意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和增进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与能力,使其在今后能终身受益。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迫切性已十分明显,高校体育教育应当也必须把建立终身体育行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建立终身体育行为的作用 1、促进身体健康 终身体育行为是通过体育锻炼所表现出来的,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并保证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统一与合作。所以,它在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体育锻炼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2)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呼吸频率逐渐减慢,呼吸深度较大,能使胸围和呼吸差增大,肺活量增加,呼吸效能提高。 (3)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促使心肌增强,心脏发达。 (4)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 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少,因此自身的免疫力较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2、促进心理健康 终身体育行为不仅是学生发展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心理健康、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起着积极作用。 (1)增进学生智力发展。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欲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善于观察、想象丰富、注意力集中、加深记忆。体育锻炼的过程就是将身体练习与大脑智力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同时,由于运动过程情况千变万化,要求必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另外,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从而促进大脑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如脑腓肽和内腓肽)。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可以促进学习和记忆。 (2)消除学生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在大学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一些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抑郁等消极情绪,在某些国家,体育锻炼已经被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对于这些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消除或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它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4)消除疲劳。疲劳是指人在学习和工作后,人体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表现。疲劳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有关。对于大学生来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长时间的伏案静坐学习,可能会使大脑供氧不足,使人感到疲劳,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的功能,达到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一个人的成熟程度。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使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三、培养终身体育行为的方法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高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有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的内容,但要使学生真正接受终身体育观念并转化为行动,首要的任务还要加强对终身体育观念的教育和培养。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才可能持之以恒并最终养成习惯。 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快感,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于国家、和自己都是大有裨益的。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又是现代人素质的体现。 为使大学在校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终身体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责无旁贷。只有当老师真正理解其重要形式时,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就越大,终身体育的观念就会越牢固。

此外,建立完备的电化教学,把录像机、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视、听新技术运用到体育实践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必要的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器材的投入,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硬件,有利于增强学生锻炼的兴趣。 2、培养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兴趣属于人的个性特征,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就是对体育活动的喜好。在高校学生中培养终身体育行为,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源于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动机的产生又与兴趣爱好有直接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注意采用各种措施,以多种形式培养、保护和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从生理和心理感到满足,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坚持经常身体锻炼就会逐渐养成身体锻炼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行为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学生积极主动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还使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保证学生有地方、有东西可锻炼。其次,要引导学生无论学习多紧张都要抽出时间锻炼,无论多困难都要坚持锻炼。第三,要将学生锻炼习惯情况列入考核评价体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在一生中不间断地长期坚持。而且,持之以恒地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顽强毅力和坚强品质的磨练。 3、加强体育锻炼的理论学习与实践 终身体育是相对于人的一生全程化的体育活动,处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时,采用的锻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应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卫生、、、健身等多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加以指导。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重任,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锻炼,锻炼什么,怎样锻炼,并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奠定其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技能的传授及自身掌握的身体锻炼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实践,从而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获得锻炼身体的效果,使学生今后乃至终身在各种生活工作条件下去自觉锻炼。 4、培养体育消费意识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物质丰富的追求正在转向对生活的质的追求,而体育运动的终身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条件。相对于某个人而言,想尽情“玩体育、享受运动”,则必然要有消费。花钱买健康、买运动享受成为当前的一种新趋势。因此,培养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就很关键。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正在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健康体魄的重要手段,明白众多体育场地有偿服务的道理;其次,要向他们讲明优、劣运动装备、场地与运动感觉、技术水平的关系,以及需花费的体育社交正成为社会时尚;第三,要向学生讲明大学体育场馆收费的目的、校内外场馆费用对比、场地少活动者众多的矛盾和场租制定的依据。道理明白了,体育消费意识自然就容易形成。 四、结语 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终身体育又是高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的良好实践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点,因而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玉金.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相关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47-49. [2] 王小林.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J].体育导刊,2002.6. [3] 宋旭.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目的形成的策略与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42-44. [4] 范丽萍,杨云琳.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关联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6):56-58. [5] 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6] 赵广辉,鲍志宏.21世纪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 [7] 徐和庆.学校体育长期效果论析[J].北京体师(体育教学),1988.9. [8] 高宇飞.终身体育观念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9] 刘艳,刘晶.终身体育思想 刍 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1(4). [10] 王汝英.论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J].北京体师(体育教学),2003.6. [11] 李谦斌.试论体育教学如何与终身体育自相接轨[J].北京体师(体育教学),2002.9. [12] 刘伟平.学校体育新的着眼点——终身体育[J].北京体师(体育教学),1988.9. [13] 王勇.浅谈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加了你Q.100个以发到你邮箱请查收.希望有50个你能用吧,谢谢

排球教育上装们讲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