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想象力培养课堂操作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想象力培养课堂操作策略研究论文

怎样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想象力研论文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什么是想象力呢?它是一种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学生学习语文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阅读时展开想象,可以扩宽认知领域,深入文本描述的意境,活现出塑造的形象,理解、感悟蕴含的情感、智慧,受到教育熏陶;作文时放飞想象,可以充实文章内容,描绘生动形象,增加感情色彩。学习语文时离开积极的想象,既难以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又难以提高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丰富表象积累,以开阔想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是想象的基础。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一个人头脑中储备的表象越丰富,知识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就越狭窄、肤浅,有时会失真。而丰富的表象来自于对直接和间接生活的大量接触、认真观察。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宽生活领域,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事情:一是多看一看。看各种有益的图片、电影、电视、录象、书籍,看戏剧、小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事、景、物,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看蓬勃发展的现实社会。二是多听一听。听电台的广播,听音乐相声,听英模的报告、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叙谈,老人的忆苦思甜,听讨论会、座谈会、辩论会。三是多访一访。采访英模劳模、明星、先进人物、成功人士,走访亲朋好友,拜访致富能手,寻访名胜古迹,考察乡镇企业。四是多干一干。动手做家务活,参加学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实践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搞小实验,小制作,编报办刊,种植花草,收集邮票,喂养动物等。凡此种种,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厚实,表象积累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二、培育真挚情感,以激发想象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引导想象,再现形象。“作家创作是对生活的复现,读者欣赏是对生活的复归。”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想象是在一定情感下诱发产生的,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有了它,就能展开想象的双翼。学生有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可以激发、调动和开阔学生的想象。如何培养学生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呢?1.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见识越丰富,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真挚。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让他们逐步提高认识,及早树立是非观念,能够分辨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好恶情感。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具体生动、优美感人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音乐渲染、现场表演、图片显示、录像再现和生活模拟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感知、理解、感悟、动情、想象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3.阅读名篇,丰富情感。名篇佳作无不倾注着作者崇高的信念,真挚的情感。不同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佳作,烂熟于心,不仅会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能力,而且读者的心灵自然会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染,滋生真挚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4.投身实践,发展情感。有人说,实践是情感的源泉。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情感。通过开展“学科学,动手做”、“保护地球,清除污染”、“关爱他人,捐献钱物”,以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种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爱科学、爱环境、爱他人、爱学习、爱美等种种真挚情感。三、积累大量词汇,以活跃想象语文教学中那精妙的思想,离不开优美传神的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足够量的语言积累,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正如同“千万里蓝天,两三缕薄云”,哪能指望有雨落下来?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得不到高度发展。因此,丰富学生的词汇,无疑是活跃想象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描绘出不同的形象。拿作文来说,具有同样想象力的学生,由于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不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其想象的表达则有丰富生动与枯燥乏味之分。因此,无论是字词、阅读和作文教学,都要充分重视语言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描绘各种事物、想象的词汇,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想象。如何引领学生积累词汇?1.读背中积累。“熟读成诵”就是反复多遍地读,展现一种过程,获得一种体验,进而自然产生结果──背诵。背诵有利于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在头脑里建立和储存感性的语言的种种模型,从大脑到发音器官以及其他器官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朗读、背诵受到高度重视,真正回归语文学习的原始天地,让熟读成诵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比如课本内“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对联、诗句、格言警句或诗词,以及课文的精彩片段或全文必须反复诵读,熟记于心。“语文要念,数学要算”的俗语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应当饱含着真真切切的语文学习之道。2.品读中积累。阅读是将一连串的语言符号转换成特定意义和思想的思维过程。阅读就是实实在在地跟语言打交道。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精彩语言的集成品,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怀,启迪读者的灵感智慧,不惜一切在措辞用语上下功夫。阅读中只有认真仔细地品味、体会,方知妙在何处。所以,一定要养成在阅读中品味揣摩的习惯,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体验,并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外阅读时对那些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优秀诗文、精段妙句,要引领学生多品读,多积累。3.运用中积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语文。在生活中要用自己敏锐的双眼、灵动的耳朵、聪慧的头脑,去看、去听、去思考、去感受。这样就会发现出自他人之口的或许正是语言的精华;通过体察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在不同场合、对象面前的言行举止,就会感悟到语言表达并非草率之举,而是大有讲究。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下来;指导学生把电影戏剧、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生活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借鉴。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语言富有灵性。此外,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学校内外,都要引领学生运用语言。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讲故事、演讲赛、辩论会、读书经验交流会、日常交往之中运用,在课堂发言之中运用,在记日记、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之中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积累与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吸纳了他人的新鲜词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越丰富,想象越开阔,表情达意就挥洒自如。四、扎实进行训练,以培养想象想象力丰富与否,并不是天生的,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开发、培养。要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够搏击风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文本潜在的资源、素材,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好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想入非非”,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1.化略为详。由于表达的需要,一篇文章中常有略笔或虚笔。对此,可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化简略为详细。比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合理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被感动地怎样……然后,以《送打糕》为题,练习想象性扩写。2.合理延伸。有的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据此可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并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想象新的局面,构思新的情节,使它合理延续下去。比如教学《穷人》的结尾,可通过设问来引发想象: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怎样做或怎么说?桑娜先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怎么啦?他们会商量些什么?他们今后的日子会怎么样?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练习想象性续写。3.多向变换。利用教材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从内容、中心、结构、体裁、顺序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变换原文,改成新作,从而发展想象力。比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在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送别友人的记叙文。4.据图想象。图画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想象的直观表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彩图、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构思故事,展观景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然后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画面的蕴涵。比如,给出一个圆形,让学生尽情想象,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学生也许会想到篮球、大西瓜,想到十五的明月、火红的太阳、可爱的笑脸,也也许还会联想到地球,想到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这样拓宽思路、大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5.变文为图。把课文中的文字演变为图画,要进行由书面语言到直观图画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古诗《望天门山》,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画出来。6.拟人遐想。寻找事物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构想出具有双重性的新事物──既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功能,又具有其本来的属性。比如可以《小鸟历险记》《文具盒里的争论》《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小草的梦想》等为题,让学生自编童话;也可先观察花草、彩霞、溪水、云雾等自然景物,然后写篇短文,描绘出观察时引起的奇特想象。7.换位假设。少年儿童喜欢憧憬未来,喜欢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展现在眼前。这种形象体现了个人的心愿,是对未来生活和他人命运的推测、揣摩。换位假设有两种训练形式:一是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如教学古诗《古风》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时,可引导换位想象:假如你是农民伯伯,你有什么希望?第二句“秋收万颗子”时,又可引导换位想象:此时,你有什么打算?大胆想象之后,再学后两句时,学生的感受必然更加深刻。二是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想象假如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来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比如教学《凡卡》时,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九岁的凡卡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此外,可以设计《假如我是校长》《20年后访汶川》《假如我是一片云》这样的习作题目,导引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练习想象作文。8.角色表演。心理学研究证明,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可以缩短感知的时间,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新异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想象,产生神奇的角色效应。角色表演集声色,动作,表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此,语文教学适时采用角色表演,以创设具体情境,放飞想象时空,活化语文教学。进行角色表演的操作要点:选择适合表演的文本;分解、组合情节场景;确定扮演角色,准备简单的道具;设计台词、动作、表情;登台角色表演。比如《陶罐和铁罐》《去年的树》《晏子使楚》等课文,不妨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加深感悟文本,受到熏陶感染,发展想象,锻炼才干。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蓬勃发展。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经验四: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文秘杂烩网

写作与想象力:中专语文教学浅解教育论文

摘要: 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知识是想象的沃土,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体验对于想象力是首要因素。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身心去体味人生,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 写作;想象力;培养;生活体验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下了很多工夫,写作仍然难以有长足进步。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想象力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因素。

培养想象力是一项重要课题

科学研究表明,想象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许许多多的科学发明创造证实了这一点。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艾青曾经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之于文学创作,就好比白云之于蓝天,流水之于高山。想象是使文学作品充满神奇魅力的源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曹雪芹笔下的美丽而性格各异的金陵十二钗;吴承恩手下本领通天、降魔伏妖的孙悟空;《巴黎圣母院》里面貌丑陋但心灵美丽的卡西莫多;《呼啸山庄》中阴郁怪戾的希克厉;《哈姆雷特》中优柔寡断的哈姆雷特……无数成功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无一例外都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力的作品,就像折断了翅膀的鸟,太实、太沉,缺乏飞翔的灵动力。其结果不是内容枯燥乏味、文辞粗糙,就是手法单调呆板,缺少感染力。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想象力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

想象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李白并非生来就是浪漫主义诗人。从诗人的许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阅历对诗人想象力的影响。李白一生中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优美的自然景观,多彩的风土人情,使诗人的想象力空前高涨,由此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经历告诉我们,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过去教材多是从直接提供方法入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写作与想象力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找到影响想象力的主要因素,再谈提高想象力才是可行之道。那么影响想象力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呢?教师应采取哪些方法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

生活体验是影响想象力的首要因素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那种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所谓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这是任何一个有经验的作家都明白的道理。因此,当他们要开始写作实践之前,往往经历了一个生活积累的过程。如果作家的某种生活体验不足,他会再次投入生活,去观察,去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想象,去创造。由此可见,生活是想象的`基础。缺乏对生活的深入体察和对世间万物的细致思考,想象就只是空中楼阁。《红楼梦》为什么影响深远?虽然作品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情节是虚构的,他们似乎都是想象的产物,但读者却真实地感受到作品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社会矛盾,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作品的成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曹雪芹幼年的生活为小说提供了最好的蓝本。再如卡夫卡《变形记》中有一个怪诞的想象,即主人公在重重压力下最后变成了甲虫。这一想象看似离奇,但实际上却是作者在用另一种形式发泄自己对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不满。

在校中专生由于环境和年龄等原因,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阅历相对肤浅,思维深度不够,这对于他们施展想象是极大的束缚。浅显的心智活动和狭窄的生活层面,很难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大千世界是那么丰富精彩,但学生的作文却多半跳不出家庭、家乡和学校的狭小空间,笔下人物也大多是教师、家长或同学。当然,我们不否认在这些范畴也产生过好的作品,但是一旦脱离这个选材范畴,学生写作就会感觉艰难,笔下人物也比较粗糙、模糊。因此,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应该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鼓励他们多深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生活阅历。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打短工,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鼓励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公开比赛。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心去体味,学会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学会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学会什么是爱,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丰富的生活体验不仅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写作素材,对于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锻炼心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知识是想象的沃土

生活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直接经验,但这还不够。因为写作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不仅要有直接经验,还应有丰富的间接经验。这里的间接经验指各类知识。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相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人类文明之所以能高度发展,所依靠的就是知识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写作需要的不仅是创新,更需要借鉴。只有充分吸收前人知识的养分,才能谈得上创新。很难想象一位作者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胸无点墨或知识浅薄,能写出什么好文章。作者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再加上扎实的生活体验,那他在写作中便能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想象天地纵横驰骋。秦牧在《土地》一文中,由“土地”一词生发开去,进行广泛联想,从古至今,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或典故,来说明“土地”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可贵之处。《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场面广阔,要塑造好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要展现出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这对作者的知识面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作者知识匮乏,很难描绘出诸葛亮如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飞扬神采,也无法刻画出“赤壁之战”的扣人心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对于丰富的想象极为重要。被苹果砸中脑袋的绝不仅仅只有牛顿一人,但却只有牛顿一人发现了万有引力,那是因为牛顿的浮想联翩有深厚的学识作基础。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也是优秀的阅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他往往能充分地运用想象去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去细细体味描写上的精妙之处。在这点上,他的理解会超过常人。而这些想象,又能潜移默化地成为他知识积淀的一部分,影响并促进写作。

很多中专生来自乡村,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生活环境所限,他们接触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不多,知识面窄,知识积累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还受到不良书籍的误导。在写作中,有一个制高点,想象才能飞得更远。而有了丰富的想象,才能在写作的天空自由翱翔。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扩展知识面。除了给学生布置读书任务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注重知识和材料的积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丰富写作内容都是很有好处的。

辅之以有效的训练方法

想象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在原有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同于普通思维之处是具有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应该说想象力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写作而言,无论是在构思或是塑造人物形象中,想象总是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写作教学的重点便是与写作紧密相关的想象力训练。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想象本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除了上面提到的丰富生活阅历和扩展知识面这些必备基础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的动力。 想象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想象者的个人情感,另一个是需要。想象的翅膀之所以能展飞和变幻,是因为情感的鼓动和燃烧。在情感培养上教师当然不可能按作家的情感标准来要求学生,但可以在讲读名篇名作时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中,用心去体验情景、人物和事件,体味作家是如何投入情感,进行想象和创造的。然后再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写作,看看能否做到像作家那样。投入身心去观察,投入情感去创作,写到感人的场面时是否会像作家那样情不自禁甚至潸然泪下,完全融入到写作中。根据笔者的观察,凡是写作比较出色的学生,在观察力和情感指数上确实要胜人一筹,这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谓“需要”,是指写作中的想象不是盲目瞎想,而是按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先构思,后动笔,因为构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想象的过程。这一过程落实在笔头上就是打草稿。许多学生在写作中为了赶时间,早已经没有打草稿的习惯了。而有经验的写作者都明白,人物形象会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起来,写作细节也会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想象的轨迹就这样一步步被清晰地记录下来。所以,重视“打草稿”也应该成为想象训练的一部分。

第二,要培养学生写作中的独创意识。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很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思维过程。它有很强的独创性,而这与文学本身的特点是相符的。在写作中要鼓励学生彰显个性,追求创新,尽量开掘新题材、新内容,避免与别人雷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写作题目的布置上要推陈出新,尽量给学生留出发挥想象的空间。不过为了防止学生在想象中过于怪诞离奇,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进行合理的推测,从已有的直接或间接材料中进行有机的融合与开掘,在此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

第三,运用想象的一些具体方法,结合写作体裁的多样性进行训练。 想象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硕鼠》运用了相似想象,那么可不可以让学生也运用这个方法,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并把它写下来呢?对于课文中学过的人物形象和情景,我们有许多可借鉴的东西,比如运用接近想象来仿写各类人物;运用对比想象可以对作品人物进行比较性认识,像“华老栓与康大叔”、“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等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至于为《项链》这类的作品补写结尾,那更是层进想象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训练想象力的非常好的形式。幻想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写作中,幻想具有其他思维方式不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它可以产生美妙的神话,产生令人神往的科幻作品,甚至产生像比喻、夸张等引人入胜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幻想是写作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写科幻作品则是最主要的方式。另外,写作体裁的布置上可以灵活多样,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前提下,可以把诗歌、童话甚至小品创作等形式纳入写作的范畴。

第四,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训练。 例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美术绘画专长,按常理他们是不缺乏想象力的,但关键是如何使他们的绘画想象与文学想象巧妙地融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用手中的画笔来再现课文中的景致、人物和情节,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一幅幅画面。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这种由文字变画面的作业比由画面变文字的作业在训练想象力上效果更好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班级内展开此类绘画比赛。对于文科类学生,则要结合他们的语言优势进行训练。如口头作文、看图作文、情景作文,加工或改编作家作品,扩写或续写作品,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写短剧和小品,然后自编自演,把文字的东西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展示出来。这些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成才的需要。它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常抓不懈。

课堂注意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要求:用课堂中学到的关于注意的知识,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就是有意注意,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常常会忍不住在上课时走神,所以就需要自己努力将意志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恰当地利用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避免它的消极作用。其次,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办法有:1.加深学生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听不懂。但在这里,我想说听不懂课堂内容,同样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例如,我初中时,就是因为听不懂某一门课程,渐渐放弃了听课,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但是上了高中后,在课堂上我很容易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并且顺利跟上老师的思路,第一次考试的优秀更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且理解了认真学习就会有好成绩这一道理。所以在课堂上,我一直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进度。2.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活动生活本身和活动过程没有太大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产生的兴趣。例如,有些学生在学数学时觉得枯燥、不想学、想开小差。这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引导:课后作业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和奖赏。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上课的结果。3.合理地组织活动。提出要求,让学生参与活动,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让他们明白在这节课上该干什么。例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记笔记、随堂提问。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到试验中来,跟随老师的步骤,自己动手,从实践中学习。4.合理利用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无意注意,学生的精力消耗也会大量减少,从而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例如,教学中声调的高低变化、生动的语言表达、教具的合理使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5.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除了老师的努力,学生也应该自我克制,摒弃外界干扰和诱惑,消极的无意注意就是这些干扰引起的。例如,老师身上会有很多的饰品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此时,学生自己应该自己控制住,不去关注摇晃的耳环或者摇摆的辫子,自己告诉自己要集中注意力学习。

如何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的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刚来XX小学上了几堂课我就发现,班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之余,总在议论一个话题,“为什么学生课堂上总是不能静下心认真听课”,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有老师听课,学生也是如此。究其原因影响学生注意力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一)外部因素:①不良的学习环境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学习分心。②教育的方式不当。(二)内部因素:①对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②学习上怕困难,没有一定的毅力。③不能自律,抗干扰能力差。④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差,注意的范围窄,不善于调节注意的分配和转移。⑤过分疲劳。(三)教师方面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方面主要表现在:①教学方法枯燥、缺乏新颖。②教学用语单调。③课堂结构单一。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虽然说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但它又是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二、研究的主题1.通过课内注意力培养的研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2.促使教师能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地调控和开展教学活动。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研究的内容在初期,主要开展专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研究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心理品质,系统地学习注意力的基本理论,并具体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学生注意力品质和水平的研究。接着研究怎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主要内容包括:1. 教师要认真备课,注意丰富与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有所变化,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4.关注学生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5.研究影响课内学生注意力的外在因素。四、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2.实例分析法3.交流学习法五、研究过程1.问题提出在语文组教研活动中探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研讨提出现阶段我校学生中存在的“课堂注意力”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教研组长针对教学实际,把《如何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的研究》确定为我校语文组阶段性的小专题。2.组织老师相互学习交流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集中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方法初探》以及培养学生听课习惯培养方面的优秀论文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3.寻找我校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结合小专题的开展,在我校中做了一次深入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校的语文教师和3-5年级的学生。首先向语文教师发放《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自查评价调查表》和《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现状》观察记录表,让语文教师在自查表中和观察表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会通过课堂观察中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同时,还向3-5年级学生随机发放《语文课堂学习问卷表》,组织学生如实填写。4.了解我校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现状(1)在学生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的因素来源于同学和教师,在课堂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同学之间的影响,比如同学说话,开小差,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样的现象,我想,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分散的原因起源还是与教师教学观念和态度是息息相关的。(2)教师方面在统计中,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问题有:不善于组织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单一,没有创新;课堂教学不开放;教学语言不精彩;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评价过程形式简单,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教学策略、方法不够新颖;课堂的提问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等,课堂教学中存在这些的问题也是直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策略的研究论文

论如何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创设适合幼儿合作的条件,促进幼儿愉快发展;通过实习过程中的探索发现,要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必须要重视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要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给予儿童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体验活动乐趣和成功感的机会,通过合作研究式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进行学习等,努力把这些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儿童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主动合作、愉快发展的实践者和体验者。良好的兴趣能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和娱乐的心境中获得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玫琳凯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新世纪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孩子在教育中应是自由、愉快的。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例如;用故事《金色的房子》和看图讲述《大家一起玩》以及情境表演等,来激发幼儿要如同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能感到快乐。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保持与同伴合作的持续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是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家长要转变观念,发挥幼儿的小主人公精神,放手孩子,让孩子走出去;或把别家的孩子,社区的人们请进来;在公共场合介绍幼儿,引导幼儿主动与人接触;一方面是教师,威廉姆多尔曾经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并认为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品,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幼儿转向与情景并存。

谢邀。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莲子作为有20多年幼教经历的老教师,下面就如何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在孩子入园初期,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孩子刚从单个的家庭来到有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有很多不适应,作为老师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通过儿歌,歌曲,故事等形式,让孩子形成一个“好朋友一起玩"的概念。其次,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比如。两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某一任务。或者几个小朋友一组,共同使用某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在体育活动中,开展小组竞赛游戏活动等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协作的作用,体验协作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再次,可通过亲子活动、运动会、主题活动等,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让孩子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更能成功的道理。我是莲子,喜欢古筝,欢迎关注和留言。

(一)认真的倾听是交往的基础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是人际交往中良好素质的表现。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孩子认真倾听父母,邻居,伙伴讲的.话,还要孩子在幼儿园倾听老师的讲话,在集体活动,先要倾听别人说的话,等人家说完之后,自己在说;为了培养孩子爱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放录音故事,歌曲,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河水声,有时还可以和他玩听说游戏。(二)善于了解别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及时的帮助要让孩子学会尊中他人,在帮助他人之前先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了解他人的需求,因为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帮助他人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违背别人的意愿,干涉他人的活动自由,“好心”办“坏事”。(三)在积极地引导下,让孩子愉快主动地交往幼儿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并从中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继续和人交往的欲望和主动和人合作的态度。教师的积极鼓励会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对提高幼儿的合作品质非常重要

想象力的培养论文文献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

一、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幼儿未来的思维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来源,只有幼儿具有想象力,才能拥有多样化的学习想法与生活想法。没有想象力,幼儿会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循环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同意“创造力缺乏是因为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这一观点。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借助玩教具,让幼儿成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给幼儿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游戏与玩游戏。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不得过分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也不要指责幼儿多天马行空的游戏想法。塑料积木是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玩具与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会在活动之前告知幼儿游戏的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幼儿没有按照自己提示的游戏规则玩游戏,就认为幼儿没有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要求幼儿必须用教师传授的方法玩塑料积木,影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拼积木,他们的想象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鼓励幼儿用个性化的.思路去拼塑料积木,大胆想象,大胆实践,即使完全脱离了教师建议的游戏规则也无所谓。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给幼儿营造开放化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探索出个性化的玩法,往往能够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快速提高。幼儿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借助玩具与教具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借助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长期训练,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自主提高。“芭比娃娃”是很多幼儿喜欢的玩具,在玩芭比娃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玩一边说一说自己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娃娃今年几岁,娃娃有着怎么样的性格,娃娃现在在做什么。在操作芭比娃娃的过程中一边玩,一边表达,能够让幼儿学会基本的介绍用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合作型的游戏引导幼儿与其他人交流,促进幼儿交际意识的形成以及交流能力的提高。像在利用玩具玩“过家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几个人一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开始之前,幼儿需要结合玩具设计过家家的场景,编排过家家所涉及的小故事。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倾听他人的想法,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益处。借助玩具与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减少幼儿的交流障碍,促进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道德素养

幼儿的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大多数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幼儿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关注,在幼儿园生活中,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他人的认可,他们不懂得从其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如果教师忽视了幼儿性格的培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会使幼儿更容易成长为自私、自我、极端任性的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玩具与教具,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借助玩具与教具做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不要一边做游戏,一边还想着其他的事情。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一件事情,有助于幼儿专注度的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无法控制失败时的个人情绪,甚至将失败的负面情绪发泄到玩具或者教具上。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情况引导幼儿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识,控制好个人情绪与个人行为。

综上所述,在幼儿成长时期,幼儿的可塑性较大。在玩教具的过程中,给幼儿明确的指导,开发幼儿潜力,能够促进幼儿快乐地接受教育。明确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借助玩教具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晓益.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和运用[J].科技展望,2015(5).

[2]张燕萍.浅谈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8).

[3]周春.幼师生自制玩教具能力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浅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摘要]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孩子也不例外。但在我们的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以一张画或一次手工等就判定我们美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应该说很多的美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努力去完成自己认为美的作品,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尊重这些小作者的作品,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最纯真的思维。

[关键词] 想象力;创造力;审美

[Abstract] everyone has the pursuit of beauty authority, children are no exception. But in our early childhood art education, we can not just order a painting or a manual, etc.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our art education or no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man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ubtle, we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the children can play to thei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efforts to complete the work they think the United States, we respect the teacher should go to these small works of authors, not easy to break a child most pure thinking.

[Key words]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esthetic

幼儿是稚嫩的、独立的、迅速发展的个体,其认识情感个性带有明显年龄特征,“想象”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翅膀,为幼儿童年披上了绚丽的色彩;是一个光照四方的灯塔,让主动的生命之光投向新奇的未知世界。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百个幼儿有一百个世界去想象,他们在自己的想象王国里,自由的涂鸦、表演和吟唱。而审美则是一种人类独有的活动,审美的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人都是爱美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一种爱美的心理倾向,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而在幼儿阶段,绘画形式是幼儿特别钟爱的一种方式。在美术活动中强调幼儿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裁,更重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的发展,他强调解放儿童,教育工作者“应化为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儿童的想象力,而后进一步将想象力挖掘出来,让孩子自由、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在美术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呢?

1挖掘美术活动的审美源泉

1.1让大自然成为孩子创造、想象的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创造也就随之迸发。例如:要孩子画树林的时候,就可以引领孩子们走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美术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如引导幼儿模仿波罗克的泼画,产生偶然出现的艺术效果,激发和唤起幼儿的创造兴趣。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在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1.2通过作品欣赏,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让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使幼儿有高的起点,眼界开阔,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会更敏感。与此同时,还能使幼儿吸收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激发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凡·高、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21世纪,飞速发展的苏州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古城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2建构美术活动的审美方式

2.1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意识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绝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

在新《纲要》中提到:“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就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在画太阳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形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进行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因此,为幼儿创设自由表现的宽松环境,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感知力和表现技能,而且将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

2.2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儿童艺术教育加德纳博士所认定的“教师的人物基本上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前期和后期给予更多的积极干预,在学习某种艺术技巧和技术时给予更多的训练和指导”。因此,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基础,充分体现尊重孩子的意愿,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意识,提供给幼儿学习的场所,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提供给他们各自喜欢的材料,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的过程。因势利导,激发幼儿学习美术兴趣,积极发挥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就能大大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幼儿的感受、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现方法,一同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才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侯杰.廓清幼儿审美教育与艺术创造教育的关系[J].美育学刊,2011,9(3).

[2]边仕英.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毕圣男.黑龙江流域民间美术资源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1(12).

[4]方琛.利用乡土美术资源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

[5]武菊霞.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J].学周刊,2013(14).

[6]王菊.园林艺术与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

游戏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研究论文

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容易坚持的方法。每一个儿童故事里都有好几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声音、语速、动作,变换各种角色能让孩子们更加融入情节。当孩子熟悉了许多故事之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一个故事。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自己就能流利地“编造”一个故事。

同孩子一起观察小动物、老爷爷老奶奶、亲人朋友,甚至大树、路灯等静物,引导孩子列出模仿对象的特征。同孩子一起模仿的过程既滑稽又有爱,还可以增加亲子交流,一举多得。

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和社会,既可以选择博物馆、动物园、公园、科技馆、动漫园等人文场所,也可以选择远足、旅游等家庭活动,甚至熙攘的市场和人来人往的商场也能为孩子提供观察、记录、拓展的渠道。

和孩子一起演一出话剧吧!房子可以变成树洞,也可以变成太空船,吸尘器变身怪兽,你和孩子是战胜困难的探险者。足不出户,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在有趣的游戏中飞速提高。

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春天来了可以折风筝、夏天到了一起堆城堡、秋天天气渐冷给小鸟做个新的家吧,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目前国内做的比较专业的就是火花思维了,课程生动有趣,多元化!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想象力的培养应从婴幼儿开始,针对幼儿想象的生理心理特征,探索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中的形象,并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幼儿在一岁之内是没有想象的,一至两岁出现想象的因素。二至三岁想象有所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三岁以后,幼儿的想象也没有预定目的,没有主题,常有外界刺激直接不自觉而产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有意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初步发展。基于这些特点,笔者建议通过下述途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 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二、 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幼儿也能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象不象”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四不象,也要与幼儿交流,知道幼儿所想,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比如,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当你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说,音乐和舞蹈也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三、 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四、 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的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五、 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这样不好,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歌德的妈妈就很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小时侯,妈妈给他讲述故事时,讲一段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著名大作家。可见,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很重要,还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愿各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和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一个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集中他的注意力和与朋友相处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找太阳》时,小兔子找太阳提问幼儿: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呀? 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脑子里和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东西。有的说像饼干,有的说像皮球,有的说像大饼,有的说像车轮,有的还说像盘子。。。。。。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尽情显现出来了,想象力也就被发挥到了极致。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象不象”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四不象,也要与幼儿交流,知道幼儿所想,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比如,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当你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说,音乐和舞蹈也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三、 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四、 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的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 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五、 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经验有如一粒种子,想象却是一朵花了; 经验有如一缕缕的丝,想象却是有花纹的绫罗锦秀了; 经验有如泥土木石,想象却是庄严灿烂的巍巍宫殿了; 经验有如筋肉皮骨,想象却是闭月羞花的美人了。想象力总能带给人们意外的收获,因此,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很重要,还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愿各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和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