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汉语语言学学报

发布时间:

汉语语言学学报

所谓的“终极关怀是:自然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命和死亡的问题。但不相同的,其他的物种,只有人类的思想,直到这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生活而死亡;唯一的人员将给予所有生命的做法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为了克服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尖锐冲突。源于有限的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和期待的无限性超越,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愿望,以达到永恒的精神,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死亡的价值构成生命的终极思考,这是人类作为宇宙的哲学智慧的灵魂,寻求最高的生命的人的精神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类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唯一的终极关怀,以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局势,在为了克服的混乱和对生命和死亡的焦虑。的终极关怀的基本方法人到超越生死。张,河北学刊HEBEI ACADEMIC JOURNAL张岱年最终关注的的古代和现代的,有有三种类型:1。神的转换终极关怀,终极关怀。返归原始的; 3。弘扬的生命之路的终极关怀。 在短:“终极关怀”,即“关心的生活问题,死亡的人“(具体点说是旧的,老,病,死”)。 “人文科学”,严格地说,应称为“人文”,一般是指学科:宗教,历史,文学,美学,艺术,教育,伦理,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然后广义的,包括哲学。 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的人文视角:从这些学科的关注,研究的角度,描述,刻画或反映人“生,老,病,死(例如安乐死等)“。 如:毕淑敏的作品(如:“拯救乳房”的作品反映的社会地位的癌症患者),属于所谓的“人文视角的终极关怀。

下面是所有华文期刊的收录情况,包括台湾、香港,算语言的话只有第11个:1.亚太法律回顾ASIA PACIFIC LAW REVIEW 2.中国和世界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 3.中国经济回顾CHINA ECONOMIC REVIEW 4.中国学报CHINA JOURNAL 5.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 6.中国REVIEW-AN学科学报CHINA REVIEW-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7.中国教育和社会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8.国际法中国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9.中国法律和政府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10.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11.汉语语言学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当代中国学报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3.现代中国MODERN CHINA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以下是我个人对哲学与人文科学的看法:哲学首先是人把空间以时间作为媒介,在不断发生运动变化当中形成人与事物、物与物在时间作用下相互运动关系的论证的思考!伦理、政治、心理、宗教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人文科学是以存在未基础的,对既定状态和已知状态的梳理与叙述!总体来说,哲学是论证,人文是叙述!不好意思,太长了,不予赘述!

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论文

摘 要 :我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汉语言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它的出现很快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我国的汉语言文化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本文针对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这一课题,首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关键词 :网络环境;汉语言文学;影响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文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对我们中国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汉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吸取好的影响,摒弃那些不利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随处可见,网络环境也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文笔者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汉语言文学的具体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门学问既古老,同时也有浓厚的哲学韵味,它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当初我们的先人在创造汉字的时候,是受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很大启发,是对他们当时生活情趣的一种描述。例如我国有很多成语,而这些成语有好多都是从一个故事中发展来的,它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比如:闻鸡起舞、亡羊补牢、盲人摸象等。这些语言不仅在当时有很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是很有意义的。

汉语言文学一直以来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语言。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仅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发展过程还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演化过程。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我们需要在继承这种文化的同时把它发扬光大,并继续传承下去。在当代,我们仍在使用一些古代就有的语言,这种文化的传承使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但是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汉语言也不能保持一成不变,也要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和发展,做好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历史借鉴,留住汉语言文化的底蕴与光彩,同时加大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力度,从而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二、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化的积极影响

信息化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接触信息更加的快捷方便。在这种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也不能落后,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言文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汉语言文学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现,让更多的人学习到汉语言,认识到它的魅力。除此之外,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汉语言文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二)网络环境对汉语言的消极影响

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到了网络,人们不再单纯的单方面去接受文化的传播,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知识和信息,使自己能够在网络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电子信息化的便利,让人们开始更多的适应电子书进行书写,以至于很多时候都忘了汉字怎么写,对自己的汉语言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和便利,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这其中也不乏很多不良信息,这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一些网络语言甚至取代了汉语当中的一些语言,汉语中的一些词语也被衍生出不同的意义。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对汉语言文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避免和降低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不利影响,大力宣传汉语言的重要性,给我们的汉语言学者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三、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其实凡事我们都不能一刀切,要从两面看问题。对于网络环境对汉语言的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有利影响,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既不能盲目的接受,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因此我们要客观的对待这一问题。对于其中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传播汉语言文化。对于比较优良的网络语言,我们可以进行整理和学习,尽量把它拿到我们汉语言文学中来,这样就使汉语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弘扬。而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垃圾信息和低俗的语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滥用网络语言的危害性,并宣传滥用网络语言的危害性,尽量使我们的网络环境变得规范干净。总之,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去粗取精的态度,认识到过犹不及,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控制和杜绝消极影响。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并且在文学的发展史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非常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继承并发扬汉语言文学。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利用网络环境有利的一面,加大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力度,提升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汉语言文化。汉语言需要发展,并且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网络环境,尽量减少网络环境对汉语言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07).

[2]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3]陈素.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6,(16).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但是,在网络兴起的时代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汉语言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对社会生活及语言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使汉语言文学被网络化,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许多影响。在网络语言不断兴起的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物。网络语言符合广大网民的需求,能提升交流效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网络语言随处可见,如“蓝瘦”“香菇”,这两个网络语是一个失恋的小伙子用来表达自己失恋后的心情,其本意是“难受”“想哭”,由于方言原因,经过媒体、互联网的传播,逐渐在社交中流传开来。网络语言的高频率使用给汉语言文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和文化结晶,汉语言文学如何在网络语言兴起的时代更好地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深究且极其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要想推动汉语言文学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看待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必然会带动语言文学方式的变动,使汉语言文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汉语言文学是网络语言形成的载体,许多网络语言都来源于汉语言文学,只不过网络语言是利用符合网络时代需求的语言形式将汉语言文学通俗、简单、趣味性地表达出来,符合特定环境、特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下,汉语言文学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网络语言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三、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一种产物,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网络语言能够形象地表达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不正式的语言形式来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网络语言来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在现代社会,网络语言受到广大少年、青年的追捧,网络语言简洁、精辟,富有趣味性,能较快地被人们接受和传播,同时网络语言不受传统汉语语法规则的制约,比较自由,突破了传统语言文学的限制。另外,许多网络语言都是从语言文学中提炼出多的,并赋予了新的寓意,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的同时也会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例如网络流行“囧”字,在现实生活中,“囧”字的应用比较少,但在古代,“囧”的应用就比较常见,其主要意思为“明亮、光明”,网路用语“囧”主要表达尴尬、窘迫、无奈等含义,同时,将“囧”通过人脸图像来表现,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得“囧”字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譬如一学生期末考试考了59.5分,此时用“囧”可以表达该学生的无奈和悲伤的心情。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网络语言的出现在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方便人们交流,但同时,一些网络语言却偏离了汉语的'规范,许多词语被曲解,这些被曲解后的词语在网络上传播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喜爱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如果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被青少年追捧,就会误导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认知。同时,网络语言的兴起,会给传统的语言带来较大的冲击,使人们逐渐淡忘传统语言,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另外,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汉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学,如果国际友人学习到了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必然会造成在某些交易场合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汉语言文学走向国际舞台。

四、结语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兴起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大多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同时,网络语言的畸形应用却会阻碍汉语言文学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要想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就必须科学对待网络语言,要结合时代背景,合理发展汉语言文学,避免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家化、产业化发展。

汉语学报

《中国语言学报》《当代语言学》《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汉语学报》的办刊宗旨为:以汉语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事实的发掘和规律的揭示,致力于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探索;促进汉语的母语教学和对外教学,积极推进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为了宗旨的有效落实,我们把以下六点愿望作为办刊准则。第一,在问题研究上,注重客观性。希望所刊文稿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规律,寻求结论,不囿于成说,不固执一己之见。提倡深究事实,以小见大;提倡勇于假设,据实论证。第二,在理论方法上,赏扬思考性。希望所刊文稿努力把事实的描述同理论方法的思考结合起来,由实引论,以论带实。既提倡结合汉语实际的引进型理论思考,更提倡探索新路的生发型理论思考。第三,在文稿内容上,加强沟通性。所谓'沟通',包括汉语研究内部不同方向的相互沟通,汉语研究同非汉语研究的相互沟通,自然语言研究同计算机应用研究的相互沟通。所刊文稿,不排除单角度的研究成果,但也希望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不同方面进行的跨界性研究成果。第四,在作者队伍上,坚持开放性。本刊尊重老年专家,依靠中年专家,注意发现和培养青年专家。就地域而言,刊物既向海内学者开放,又向海外学者开放;就年龄而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刊物既向成名、半成名学者开放,又向青年学者、青年学生开放。第五,在学术气度上,主张容纳性。本刊提倡争鸣,不搞一言堂;提倡涵容、包容和宽容,希望所刊文章能涵容不同观点,能包容不同说法的长处,同时希望学者们对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多考虑不同说法的合理性,以利于学术的发展。为了活跃学术研究,本刊将长期开辟'讨论专栏'。第六,在成果效应上,讲求实践性。好的成果,不仅在理论框架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实践上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本刊希望,所发表的文章一方面能推动语言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应用于母语教学的实践,或者能应用于双语多语教学的实践,或者能应用于汉语信息处理的实践。登载汉语研究论文和跟汉语相关的跨界性研究文章,适当登载论著评介、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稿。除了若干灵活性较大的栏目,本刊设有两个相对固定的栏目。一为'专题讨论',每期围绕某个论题发表一组文章。有的论题的讨论,可能要延续较长的时间。二为'青年论坛',原则上只发表40岁以下青年学者或研究生的文章。

1.李宇明主编. 《现代汉语导引》. 武汉文科自修大学铅印出版,1988.2.李宇明. 《心灵的骚动——心理平衡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李宇明主编. 《聋儿语言康复教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语言艺术》.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5.李宇明、唐志东、周小兵.《儿童语言的教育与训练》.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李宇明. 《独生子女语言问题研究》. 1991.[未公开发表]7.李宇明、唐志东. 《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李宇明、汪国胜、吴振国. 《汉语辞格大全》.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9.李宇明主编《学生成语词典》.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10.李宇明. 《儿童语言的发展》.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李宇明主编. 《理论语言学教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李宇明、陈前瑞. 《语言的理解与发生——汉族儿童问句系统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3.李宇明. 《汉语量范畴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李宇明.《 语言学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李宇明. 《语法研究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李宇明. 《语言学习与教育》.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7.李宇明. 《汉字规范》.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李宇明、费锦昌. 《汉字规范百家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李宇明. 《中国语言规划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李宇明、萧国政、赵世举、冯学峰编. 《言语与言语学研究》. 北京:崇文书局,2005.21.李宇明主编.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商务印书馆,2006-09 1. 李宇明. 《足球故乡是中华》. 郑州大学(校刊),1980⒃2. 李宇明. 《趣文》. 郑州晚报,1981-3-17.3. 李宇明. 《歇后语中的“笑”》. 研究生学报,1982⑶.4. 李宇明. 《所谓名词词头“有”新议》. 中州学刊,1982⑶:105-106..5. 李宇明. 《钟祥方言的亲属称谓》. 研究生学报,1983⑵.6. 李宇明.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⑴.7. 李宇明. 《河南泌阳话中的“家”尾》. 研究生学报,1984⑴.8. 李宇明. 《喻判断和喻推理》. 研究生学报,1984⑵.9. 李宇明.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⑸.10. 李宇明. 《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新证》. 研究生学报(华中师范学院),1985⑴.11. 李宇明. 《谈借用量词》. 语文知识,1985⑴.12. 李宇明. 《可A了》. 语言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1985⑷.13. 李宇明. 《如何区分左和右》.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⑹.14. 李宇明. 《说“VP看”》. 汉语学习,1985⑹:15-17.15.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李宇明参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6.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问题解答》(李宇明参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17. 李宇明. 《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⑶.18. 李宇明. 《语言教学与数学语言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3-10)/1987⑵.19. 李宇明. 《数学语言概说[数学语言初见(一)》.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⑶.20. 李宇明. 《数量词语的语法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二)》.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4-5). .21. 李宇明. 《代数词的语法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三)》.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⑹.22. 李宇明. 《比较句的主要类型[数学语言初见(四)》.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⑺.23. 李宇明. 《祈使句和疑问句[数学语言初见(五)》.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⑻.24. 李宇明. 《复句与句群[数学语言初见(六)》.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⑼.25. 李宇明. 《数学语言的总体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七)》.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⑽.26. 李宇明. 《借助逻辑研究现代汉语》. 语文导报,1986⑺.1990~1999年1. 邢福义主编. 《文化语言》学(李宇明参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2. 李宇明. 《论语言与文化世界. 云梦学刊,1990⑴.3. 李宇明. 《怎样看待与语言有关系的交叉学科》. 高师函授学刊(华中师范大学),1990⑴.4.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演讲与口才,1990⑽.5.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怎样向孩子提出要求》. 演讲与口才,1990⑾.6. 李宇明、唐志东. 《四岁前儿童“谁”字句的发展》. 语言研究,1990⑵:46-51.7. 李宇明、唐志东. 《三岁前儿童反复问句的发展》. 中国语文,1990⑵:91-96.8. 李宇明. 《反问句的构成及其理解》. 殷都学刊,1990⑶:91-99.9. 李宇明. 《前后贯通 内外勾连 学用结合--谈谈“语言学概论”课的学习》. 高师函授学刊(华中师范大学),1990⑸.10.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答话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⑺.11.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问话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⑻.12.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许诺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⑼.13.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 (李宇明参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4. 易洪川主编. 《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语言文字卷(李宇明参编).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15. 李宇明、唐志东. 《儿童问句系统的发生与发展》. 语言学通讯,1991(1-2).16. 李宇明. 《聋儿语言康复与言语行为模式》. 聋儿康复,1991⑵.17. 李宇明. 《国内儿童语言研究鸟瞰》. 中文自学指导,1991⑷.18. 李宇明. 《儿童习得语言的偏向性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⑷:94-99.19. 李宇明. 《1~120天婴儿发音研究》. 心理科学,1991⑸.20. 李宇明、唐志东. 《儿童反复问句和“吗”“吧”问句发展的相互影响》. 中国语文,1991⑹:417-424.21. 易洪川主编. 《应用汉语教程》(李宇明参编).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2. 邢福义、吴永德主编. 《规范汉语教程》(李宇明参编).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 李宇明、唐志东. 《汉族儿童“W呢”简略问句的发展》. 语言学通讯,1992⑴-⑵.24. 李宇明、徐昌洪. 《聋童声母获得状况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1992⑴:29-37.25. 李宇明. 《说“出身”和“毕业”》. 普通话(香港),1992⑵.2000~2005年1. 李宇明. 《动词重叠与动词带数量补语. 语法研究和探索(九)》.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 李宇明. 《借鉴儿童语言研究成果,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张德鑫主编. 回眸与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李宇明. 《儿童语言·导读》,J. S. Peccei. 儿童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李宇明. 《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等教育》. 中南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⑴.5. 于 月. 《现代病症面面观》. 语文建设,2000⑴.6. 李宇明. 《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语文,2000⑴:27-34.7. 李宇明. 《办好<<;语言文字应用>>;,推进中国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⑵.8. 于 月. 《语言“吃喝风”》. 语文建设,2000⑵.9. 李宇明、胡明扬、费锦昌. <<;语言文字应用>>;编委发言摘录.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⑵:23.10. 李宇明. 《现代汉语量范畴研究》后语.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3).11. 李宇明. 《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⑶:50-58.12. 李宇明. 《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⑶:70-76.13. 李宇明. 《语法研究的方法、理论和治学风格》——<<;邢福义选集>>;读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⑸:46-48.14. 李宇明. 《论约数词语》. 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0(创刊号).15. 李宇明. 《语言生活》. 华中师大报,2000-9-14⑴.16. 李宇明.《 汉语复叠类型综论》. 汉语学报,2000(创刊号).17. 邢福义主编. 《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李宇明参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8. 李宇明. 《临床医学语言学·序》. 李永生. 临床医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9. 李宇明. 邢福义选集·跋. 邢福义. 邢福义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 于 月. 王炳耀构拟新式标点符号.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1⑴.21. 李宇明. 《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体会. 语言文字应用,2001⑵:17-24.22. 李宇明. 《信息时代需要更高水平的语言文字规范》.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3. 李宇明. 《中国现代的语言规划—附论汉字的未来》. 汉语学习,2001⑸.24. 李宇明. 《语言文字工作应当与时俱进》. 中国教育报,2001-11-6⑺.25. 李宇明. 《规范语言文字,推进信息化进程》. 中国教育报,2001-5-7⑴.2006年1. 李宇明. 《关注语言生活—— “语言生活热点问题”开栏寄语》. 长江学术,2. 李宇明. 《语言学习需求与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大学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创刊号),2006.3. 李宇明. 《切音字运动普及教育的主张》.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 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 李宇明. 《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 语文研究,2006⑶(百期纪念专刊).5. 李宇明. 《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 李宇明主编.6. 李宇明. 《当前语言生活的问题及其对策》――在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教育部语用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编. 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6-09.7. 李宇明. 《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8. 李宇明. 《为学三态》. 李晋霞. 现代汉语动词直接做定语研究 序,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9. 李宇明. 《知识领土》. 高晓芳. 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 序,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10. 李宇明.《 珍视地名文化》. 覃凤余. 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 序.

汉语语言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拥有审美能力,尤其是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审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社会行业需求稳定、技术实力雄厚、就业范围广泛的特点,所以一直以来其都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策略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都有非常大的需求。

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仍缺少一定的创新能力,需要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因此,需要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行改正,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1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现状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当前一些大学不能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致使教学内容老套;第二,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当前一些大学教师仍是上完课就走,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利用与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异于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添加了生机,给汉语言的利用与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养成创新意识以后,会有增强其实践的动力,进而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对教学环节的改进,以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感受三个方面着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1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拥有审美能力,尤其是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审美。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敏感度,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高级文秘需要具备的特质之一就有审美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中,文学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使用等进行鉴赏分析,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组建讨论小组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该方面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

3.2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环节

助理、教师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职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却缺乏一定的重视,因此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强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得到一定的重视,促使其具备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例如,现代汉语教师在上课时,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应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由于大学中通常都会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生,因此在发音上也会存在差异。

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情况,在将中国七大方言时,分别选取代表,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各地方语言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或者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次作文比赛,针对学生中的病句等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对学生语言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3.3关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感受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反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从其写作水平就可以体现。

因此,学校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方面的力度一定要加强,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

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思想深度与高度,使其在阅读分析以后,理解文章的内涵;第二,加强学生的用词的准确度。

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词汇量贫乏,并且不能正确使用使用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状况,

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做到用词精准简洁;第三,加强对学生语法的掌握。

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仍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使用方法,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对语法掌握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地措施与方法,

加强对语法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灵活使用语句,降低出错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各大高校都有的专业,其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容小觑的。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进行调整,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变,增强学生的创新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使用与意境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载体,汉语言文学凭借自身独特魅力,逐渐受到广泛认可。

汉语言文学作品博大精深,其语言的使用与意境的揣摩是一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

有鉴于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于意境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无论是字词句亦或是语法修辞,均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内容的文学作品,其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也会有所区别,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特点后,才能对其语言的使用与意境分析了若指掌,进而深入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中蕴藏的内涵。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解读,能够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

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

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

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具有显著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

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将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仅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出的意境

古诗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独有的重要文学,其相关课题研究引起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古诗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好评,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它在韵律上能够朗朗上口,而是在写作手法上,有着千变万化的特点,能使读者营造出清晰、真实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情景,倾听作者听到的声音,感受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感受,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未能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能够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

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

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来加以描述,并通过自己的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

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想要透过这首诗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因此我国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书写文章的方式,来刻画自己,表达自身的凌云壮志,如杜甫、礼拜一行人。

他们往往用诗歌书法自己的内心情感,亦或思乡之愁。

亦或怀才不遇,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开辟自己的仕途之路。

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进而烘托出文章中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是“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

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文章过于空洞。

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作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需要通过合理的使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是灵活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汉语言的应用成就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

通常情况下,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沟通技巧,加强学生对相关作品的了解,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2]。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言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汉语言文学应用技巧的掌握能力,进而促进自身语言运用水平的提升。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人类的沟通与交流离不开预言帝使用。

此外,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更是积累自身文化底蕴,提升修养的最佳途径。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还需对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了解。

倘若无法掌握汉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意境,便很难进行深度阅读,无法充分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赋予作品的生命力[3]。

另一方面,每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均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倘若只能凭借语言的分析,很难去领悟作品中蕴藏的深刻内涵,所以还要懂得去分析语言描绘出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投入地赏析作品,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

(三)有助于提升学文笔书写水平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往往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目标,不但涵盖对语言应用于意境的分析,其根本目的,还包括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文笔书写水平[4]。

有鉴于此,我们务必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全面分析汉语言文学在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透过文字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四、提高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拓展阅读量

作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增加文章阅读量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重心思想。

在阅读量得以拓展的同时,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也会更强,对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阅读量的拓展,还能帮助学生积累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使学生逐渐形成结构清晰的阅读思维,能够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迅速把握文章基调,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各类语言与意境的深层含义,最终能够对汉语言进行熟练的应用与分析。

(二)鼓励学生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课改培训,这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思考

1.加强古典文学的教育

以西方的教学为例,西方在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对古典文学的教育,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文史哲所遗留下来的经典,还学习到了为人处事的精髓。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活着的语言文化,就应该更好地把它发扬光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就是需要在古典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品读诗词歌赋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创作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自学古典文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创作。

2.加深现代文学的教育

在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探索、运用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讲座,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工作能力。在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让汉语言文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正面的情感意识,真正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并采用有效的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间之间的互动,完成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完成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把文字、影象、声音与专业教师的讲解充分融合到一起,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不仅把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场景真正地展示在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最佳的感知体验。建立学校专属的汉语言文学的资料库,为学生研究汉语言文学提供专业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自学汉语言文学的能力。

4.渗透德育的教学

专业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的热情。把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带入到学生精神层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判断力,达到良好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5.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只有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才能促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应该在古典文学、现代文化、国外文学、现代汉语等方面多下功夫,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系统、理论框架。还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最新的教育资讯,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吸收更多的专业理论,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构建出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思想,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学提供专业引导。

二、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契机。整合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系统知识,创新好教学方法,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趋于领先的水平。

一、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途径

1.为学生提供策略模式,使学生在写作个性和共性之间的问题

为了明确和规范公文的写作,在公文写作中,结合每个文种讲解的特殊情况, 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公文总体形式与内容的撰写策略模式,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个性中反省共性,在写作共性中思考个性。如:为了解决应用文体中的标题撰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键问题, 要根据教师的写作教学经验, 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的标题模式。公文的标题主要有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等三个部分组成。而这三个部分中是由介词来连线的, 如:“XX 市人民 *** 关于号召全体公务员向 XX 同志学习的通知”中“关于”是介词,而“的”是助词,再加上主谓结构就组成了事由连线文种。 如:“XX 市人民 *** 关于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统治”中,连线文种是动宾结构和介词“关于”组成的。 这样从连线词、语法等方面,进一步的规范了公文标题的写作。同时,在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解读中,标题是告诉读者,“XX 市人民 *** ”是发文的机关单位,是高级别的发文单位,同时也是有权利发文的单位,其次告诉了读者这篇公文负责人。

2.展开主体,按照主体要求、期望相辅相成,实现应用文体的写作目的

为了实现应用文体的写作目的, 要根据应用文体的各个文种,统治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的叙述,展开主体,按照主体要求、期望相辅相成,如:公文中的行文背景是行政单位具体行政过程中管理视野的体现,是前提、原因、条件,在行政工作中,要关注全面工作从大局出发,为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提供标准与参考。 其次,发文事由中,关注上级相关活动、要求体现了一种行政归属。上级单位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于自身工作的安排,因此,公文写作中,行文的原则就是在安排过程中上级相关活动、精神,也是行文权利的保障。 另外,公文写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具体、明确。因此,针对此次工作之前所召开的相关会议,发文要确立相关精神。由此可见,按照国家巨集观层面专业、行业背景、上级工作、活动本级工作、活动、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群体个体等顺序来考虑安排写作内容,而行文的核心事项、背景、意义等组织安排、希望、要求,可以为应用文体的写作内容实践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径,可以作为具体的行文方向。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写作课程实践的有效途径

1.采用工作过程中系列文种实践模式,设定课程设计环节

根据课时设定与专业特点, 应用写作课程采用工作过程中系列文种实践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如:在年中总结活动中,单位会依次产生 XXX 关于年度先进个人、 集体选拔的实施意见、XXX 关于召开 XX 年度先进个人、集体表彰大会的通知等四个文种。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为学生设定一次活动,选择一个独立虚拟的工作环境,以下级单位的名义回文,以上级单位的名义行文,从而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 并且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角度的意见,要选择相关课程教师参与评判这类课程设计,从各个专业角度进行考核。

2.熟悉掌握常用公文,并进入其实践环节

重点训练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会进入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因此,要按照级别区分熟练掌握常用公文,公文写作内容必须要进入其实践环节,重点训练公文的写作,如:根据设定主题下文,把学生分成小组,第一组为上级,重点训练行文的语气、要求、内容的组织安排等。 根据上级来文选择文种,第二组为下级进行回文,重点训练回文的语气、目的等,接着两组互换位置进行第二次写作时间训练。

3.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写作实践与训练,突出日常实用性的写作实践与训练

大一的学生保留着高中写作思维惯性,因此,要重点掌握理解基础写作知识,设定是叙述性、说明性较强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文种的训练。大二、大三的学生具备了基础知识,因此采取各类专业文书的实践训练,结合其他专业知识,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形成知识的应用和互补。而大四的学生重点是学习就业单位急需实操性文书,因此,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吸引学生更好的进行写作实践训练。 另外,在家庭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写作实践,突出应用写作课程的实用性,推广到整个班级,从而实现写作实践训练的目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汉语言文学期刊

作为汉语言文学大四学姐的强烈推荐,这个专业是真的万金油,真的非常的推荐了,直到毕业才知道,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真的不是吹的。

作为有着“万金油”专业头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四大类:

第一,考研,考公,考编制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在每年的公务员报考上占据半壁江山。因为公务员招考的限制,大多也是文科的,汉语言专业的同学有基础,有较多就业机会。

第二,教育类。包括公办、私立学校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以及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全职老师等。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笔好,口才好,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需求占据首位。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第三,媒体类。包括传统媒体的记者、文字编辑;新媒体行业的自媒体小编、运营专员等。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

新媒体作为这几年很有前景的一个行业,如果文字功底好,能写出10w+的爆文,有文字变现能力,也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促使对内容运营职位的需求增加。同时,将近三分之一的编辑写作职位都来自各类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出版商、期刊杂志等。

第四,文案类。包括了文案策划、商务助理、行政专员、人事招聘、销售以及文秘等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

选择汉语言文学真的是不会后悔啦,这个专业真的会让你受益匪浅,给我感触最多的是阅读过的书,书里的文字与各种作家的思想,都会让你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

我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哈!~如果从杂志来看的话《名作欣赏》比较适合。《名作欣赏(学术专刊)》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10元一本。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学术型研究的,适合我们这个专业来看。其次,我建议你可以看看李泽厚、朱光潜等文学评论家的书哈,也很不错:)我们这个专业就是多看多积累!~

《文学评论 》 《文艺研究 》 《小说评论 》 《作品与争鸣》 《青年作家 》 《 当代 》《十月 》《 人民文学 》《 上海文学 》《 钟山 》 《收获》

太多了,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几大类,看你对什么感兴趣,刊物还可以分为国家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期刊数据库,所有的刊物都在里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