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从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看中西价值观的一致性》,张岂之等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走向》,香港东方红书社2001年出版。41.《儒学与中国文学》,《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42.《游国恩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43.《文学史与文学历史的复原---关于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2年1期。44.《〈孔子诗论〉与孔子的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文艺研究(北京)2002年2期(新华文摘2002年7月)。45.《论学术规范的开放性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规范化》,职大学报(内蒙古)2002年3期。 46.《诗志与诗经及古代文学的价值》,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47.《先秦文人君子人格的丰富性探讨》,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2年4期。48.《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1月20日。49.《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论还原文学历史对于文学史的重要性》,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7月23日。50.《先秦文人君子人格的丰富性探讨—以屈原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楚辞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出版。51.《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谈学术的尊严与当前学者的责任》,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9月17日。52.《从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的文献素养到维护学位制度的公正性与公平性》,社会科学评论(西安)2003年1期。53.《劣质遗著:我们遭遇另一种学术腐败》,中国教育报(北京)读书周刊2003年3月20日。54.《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国青年报(北京)2003年5月29日第四版。55.《楚国地域文化流变的全景透视》,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3年6月24日。 56.《林庚先生著作系年》,(合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57.《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58.《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3年4期。59.《爱奇心态与战国政治及文化的关系》,职大学报(包头)2004年1期。60.《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4年2期。61.《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义疏》,中国教育报(北京)读书周刊·人文阅读,2004年5月20日。62.《人格自觉与文化自觉—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2004年1期。63.《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看大同为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先秦两汉文学论集》,学苑出版社(北京)2004年7月。64.《赋的内涵和外延》,光明日报(北京)2004年8月28日文学遗产。65.《屈原的放流问题》,光明日报(北京)2004年11月24日文学遗产。66.《关于汉赋研究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哈尔滨)2005年1期。67.《先秦文学的学科内涵》,江海学刊(南京)2005年1期。68.《现代性立场:从中西文学观念的发展看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70.《滑稽家及东方朔与屈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1.《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2.《楚辞文本研究对楚辞研究的重要性》,沧州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5年1期。73.《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5年1期。74.《林庚先生的生平和著作》,(合著)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编《化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3月。75.《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合著,增订本),见《林庚诗文集》第9卷,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2月。76.《战国巨变与欧洲浪漫主义的现象关联》,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期。77.《游国恩先生的楚辞学研究》,《中国楚辞学》第七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出版。78.《赋者古诗之流:诗经传统与汉赋的讽谏问题》,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9.《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日本的楚辞研究史——评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论纲〉》,人民政协报(北京),2005年8月8日,文化周刊·学术家园 80.《屈原: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期。81.《以理性精神重新审视先秦文化的发展轨迹》,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期。82.《在广阔的学术维度中寻找司马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期。83.《立足于比较文学立场的日本楚辞学史研究》,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5期。84.《人格自觉与文化自觉》,见《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出版。85. 《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心雕龙学刊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86.《在广阔的学术维度中寻找司马迁---评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人民政协报2006年1月9日学术家园总第252期。87. 《〈孔子诗论〉第一简“隐”字及与〈诗序〉的联系》,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1期。88.《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5期。89.《我眼中的孟二冬》,光明日报2006年1月14日综合6版。该文收入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编《品格:北大教授孟二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90.《以理性精神重新审视先秦文化发展的轨迹——评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政协报2006年2月27日学术家园总第254期。 91. 《<孔子诗论>第一简“隐”字解》,光明日报2006年2月24日文学遗产。92.《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政治操守》,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1期。93.《孔子诗论第一简与诗序》,文艺研究2006年7期。94.《学术研究与文化责任》,《屈乡文化》2006年夏、秋合刊。95.《怀念林庚先生》,人民政协报2006年10月14日学术家园总第270期。该文又载《北京盟讯》2006年9月。96.《战国诸子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中国文化报2006年12月28日风雅中国·守望传统。97.《褚斌杰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9日文学遗产。98.《2005年的屈原研究与楚辞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6期)99.《怀念恩师褚斌杰先生》,职大学报2007年1期。100.《褚斌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1期。 101.《国学传统与现代学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2期。102.《褚斌杰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国际言语文学会刊《国际言语文学》(韩国)第十五号,2007年6期。103.《屈原与溆浦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104.《文心雕龙释名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又名《取精用宏〈文心〉津梁---评陈书良〈听涛馆文心雕龙释名〉》,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1期。105《破解屈原溆浦之谜序》,东方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106.《宋玉研究的新高度——评刘刚教授〈宋玉辞赋考论〉》,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5期。107.《从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认识儒家的迂远而阔于事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108.《2006年的楚辞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6期。109.《〈楚辞·九歌〉组成及主旨问题申论》,香港《新亚论丛》2007年卷,总第九期。110.《孔子诗论第一章文意解》,《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四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月。111.《学术研究与学术责任—读谭家炳先生〈屈学问题综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112.《吴林伯先生学行述闻》,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5月5日,总第305期。113.《2007年楚辞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08年5期。114.《楚辞·九歌主旨发微》,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3期。115.《走在路的中间》,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3期。116.《出土文献与战国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2008-12-12117.《访日日记》,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2008-12-12118.《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综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出版119.《楚辞研究中的夜光珠——吴福助〈楚辞注译〉评介》,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第四十九卷,2008年7月出版。120.《共同研究-近年的出土文献和战国文学(中文、日文)》,日本教育实践研究纪要,第30卷, 2008年5月出版。 121.《楚辞原物序》,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122.《古典新韵传承华夏文明——大树集序》,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123.《读书赋》,《书摘》2008年12期。124.《灵性诗性---诗性的中华文化序》,成都文艺,2008年5期。125.《汉乐府研究史论序》,同心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126.《屈原天问解疑序》,学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127.《公羊三世学说与孔子的政治智慧》,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4期。128.《左传具有现代叙事文学的文体特征》,《春秋左传研究---2008年春秋左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129.《中国人为什么敬仰和推崇屈原》,北京日报,2009年6月1日。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1期转载。130.《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文学理论前沿》,第六辑,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31.《左传的叙事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09年2期。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宛丘》,《诗经·陈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古代汉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汉族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宛丘
题解:诗人表达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
【原文】
子之汤兮①,宛丘之上兮②。洵有情兮③,而无望兮④。
坎其击鼓⑤,宛丘之下。无冬无夏⑥,值其鹭羽⑦。
坎其击缶⑧,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⑨。
【译文】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坎声传,宛丘下欢舞翩然。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你击缶坎坎声响,欢舞在宛丘道上。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漂亮。
【注释】
《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妫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开封以东到安微毫县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
①汤(dànɡ):"荡"之借字。游荡,放荡。子:你,这里指女巫。
②宛丘:四周高中间平坦的土山。
③洵:确实,实在是。有情:尽情欢乐。
④望:德望。一说观望;一说望祀;一说仰望。
⑤坎:击鼓声。
⑥无:不管,不论。
⑦值:持。鹭羽:用白鹭羽毛做成的舞蹈道具。
⑧缶(fǒu):瓦盆,可敲击发声。
⑨翿(dào):伞形舞蹈道具。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
【赏析一】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三说。一是刺陈幽公说。《毛诗序》、郑笺、孔疏、严粲《诗缉》皆以为“子者,斥幽公也”。陈幽公荒淫好色,游荡无度,其德行一无可观,为人所恶,故有诗刺之。二是刺陈好巫风说。郝懿行《诗问》、魏源《诗古微》皆持此说,以为陈之先太姬妇人尊贵,好巫觋祭祀歌舞,国民传其遗风,遂成习俗,此诗实刺陈国臣民之陋俗。三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多数学者的看法。笔者取第三说,认为《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因为刺诗之说缺乏匾奈谋局С郑邮奈谋局械囊桓觥疤馈?荡)字,并不能得出刺舞者放荡的结论,荡有摇摆之义,不正是写舞者热情奔放的舞姿?况且从文本语义的抒情性看,在保留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盛而四季巫舞不断的陈国,诗的作者怀着热烈的情爱,表达他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恋慕,实在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在同以巫祀著称的楚国,不也有男女相思的内容反映在《九歌》等楚辞作品中吗?
此诗三章,首章感情浓烈,开篇两句写诗人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情随舞起,两个“兮”字,看似寻常,实深具叹美之意,流露出诗人不能自禁的爱恋之情。而巫女径直欢舞,似乎没有察觉那位观赏者心中涌动的情愫,这使诗人惆怅地发出了“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慨叹,同是两个“兮”字。又可品味出他单相思难成好事而徒唤奈何的幽怨之意。第二、三章全用白描手法,无一句情语,但所描绘的巫舞场景,仍处处可感受到诗人情之所系。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巫女不断地旋舞着,从宛丘山上坡顶舞到山下道口,从寒冬舞到炎夏;空间改变了,时间改变了,她的舞蹈却没有什么改变,仍是那么神采飞扬,仍是那么热烈奔放,仍是那么深具难以抑制的野性之美;而同时——尽管诗中未明言但我们仍能充分想像到——诗人也一直在用满含深情的目光看着她欢舞,一直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我多么爱你,你却不知道!他在对自己的爱情不可能成功有清醒认识的同时,仍然对她恋恋不舍,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实在令人慨叹。
此诗在技法风格上颇有特色。戴君恩《读诗臆评》评曰:“一之声曼,二、三之响切,真是流商变徵。”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先断后案,遂使下二章叙述处文情不尽,‘汤’字包尽下二章,‘无望’判尽下二章,上为下断,下又为上注,格法尽奇。”牛运震《诗志》评曰:“一头两脚,一曲两直,别格活调。”虽对诗旨的理解与我们不同,但所评确为探骊得珠之论。全诗一开始就以“汤”字凸现出的舞之欢快,与“无望”二字凸现出的爱之悲怆,互相映射,互相震激,令人回肠荡气,销魂凝魂。第一章将主要内容概括已尽,是为“头”,是为“断”,而其语势有似弦乐奏出的慢板,是为“曼声”,是为“曲”;第二、三章以“宛丘”二字与上绾连,再加渲染、铺张,是为“脚”,是为“注”,而其语势有似铜管乐奏出的快板,是为“切响”,是为“直”。而人们读此诗时,虽然对诗人所流露的一腔痴情会有深切的感受,但更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恐怕还是那无休无止、洋溢着生命的飞扬跃动感的欢舞。舞者那股不加矫饰、热烈奔放的激情,令处于现代社会高度物质化的机械生活中的读者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活力。故笔者以为此诗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它有别于一般的《诗经》篇章而具有特殊的兴发感动力量。
不知怎的,在行文将要结束时,笔者联想起法国著名作曲家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这首被美国音乐评论家爱德华·唐斯称为“使人一听就产生无以言状而又不可抗拒的兴奋之情”的乐曲,描绘的是舞剧中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女人独自在一张桌子上跳着舞,四周围观的男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的动作。随着她的舞姿愈来愈热烈,他们的情绪也愈来愈高涨。男人们击掌顿脚,形成有节奏的伴奏。最后在转到C大调的那一刻(全曲的高潮),男人们一个个拔剑出鞘。”(《管弦乐名曲解说》)这虽是西方乐舞,但反映的文化内涵却与《宛丘》相似:将不可遏止的情感投射于生命的存在本质的外化形式——乐舞。这话说得似乎有点玄,但绝不是对读者毫无益处的废话。
【赏析二】
多以为此诗中是表达一男子对女巫的爱慕之情。此诗为陈风之首,颇能体现当时风俗。细加琢磨考证下,觉得诗人爱慕的不是女巫,而是一种对寻常女子的爱慕之情的表达,此女子非特指,而是一种泛指,地点也非是祭祀仪式中,而是男女之会上。同时也是男子在会上唱的情歌!当然,笔者水平浅显,阅读中,错误偏差难免,望各位指正。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解读:
在诗经中,多有有组织的民间男女聚会的场所,此非一地所特有习俗。在周礼媒氏中有这样的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再如《周礼·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叹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关于周礼的作者各家皆有己见。而对于周礼的成书年代,则大多有雷同,也就是成书于西周末到战国这一期间内。其中多有当时风俗的体现。如这“中春之月”男女相会的风俗。而同时掌万民之判,他所面向的对象是“民“!
对于“子之汤兮”中的子的解释,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女巫,二是大夫。《说文》中:“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是一个以舞为职业的女子,她舞蹈是以降神为目的。而那时人重生殖,常为此祭祀。在祭祀大会上,女子为生殖而祭祀求子,一男子爱上了舞蹈的女巫,似乎也顺理成章。而如此解释,则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当翻译为:在宛丘山之上,女巫优美的舞蹈。而这舞蹈所包含的是一种性的味道。如汤的解释是“淫”。此时的舞蹈,是一种充满挑逗和催发性欲的风格。这也与为生殖而祭祀的主题相合。而陈地巫风盛行,男子对女巫这个职业本身,或许也是向往的。在如诗中出现的“坎其击鼓”、“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值其鹭翿”,周礼中,关于鼓人的职责说明也是在祭祀中的职能,而舞师舞蹈时所用的也是羽毛类制品。如此解释,这诗就如大多数认为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巫的爱慕表达。
但是这种解释中,存在一个模糊点。就是宛丘!在《陈风东门之枌》中,宛丘也是陈国男女定期聚会之所!也就是说诗歌中的情景,有两种可能,一是祭祀典礼,而是男女之会的时候。在《东门之枌》男女聚会时,也有女子舞蹈的场景,如“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而在陈风中,多有对歌,舞蹈的场景出现!可见当地风俗人人善舞、好歌!此诗歌的解释则仅仅限于祭祀场景,而“子”也非仅仅限于女巫!
再进一步解释诗歌中的一些词语:
宛丘:是一种地形,四周高中央低。位于陈国都城的东门外。
洵:确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坎其:象声词。
鹭羽、鹭翿:舞蹈中用到的物品。
而诗歌中,有三句说明了舞蹈者的地点:宛丘之上、宛丘之下、宛丘之道。舞蹈者的位置变化,有两种可能:一是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舞蹈位置的变化;二是参加聚会的全体女性都在舞蹈。
依照宛丘的地形,还原那次诗中的场景,就是四周高,中央地的地方,人们聚集在这样一个地方,当祭祀的时候,民在四周高出观看,而舞人在低处舞蹈。而如果是男女之会的时候,则是人们散布于地形各处。或者人们依然在高出,而低处依然有舞师在舞蹈。
而几次地形变化表明,所描述场景更符合后者!此歌谣传唱于民之口,则表达的是一种在男女大会上,看到美丽的姑娘而心生爱慕的情怀,此中绝非特指某一女子,而是一种感情上的泛指。对于女性的爱慕,小伙子感觉没有希望,正如如今男女之间,小伙子看到心爱的姑娘,觉得她是那么美丽,那么优秀,自己要追求的话,恐怕自己配不上她的感情是一样的,姑娘却没有注意到暗恋她的小伙子。姑娘们在大会上,随着鼓声一起舞蹈,那优美的场景,想来真让人着迷。
于是此诗歌翻译当为:
姑娘优美的舞蹈,在那宛丘山上,我爱慕她,她却没有看到我。
鼓声回响,在宛丘中央,无论何时,姑娘在优美舞蹈。
缶声回响,在宛丘道上,无论何时,姑娘在优美舞蹈。
这是一首流传于陈地,在男女之会上,男子演唱的情歌!在大会上,女子舞蹈,男子歌唱,以此来寻找意中人!而不是男子对女巫的爱慕表达!
(作者:二觉)
【赏析三】
首先我还是将这篇诗经诗词抄录于上!其实诗经只需要你看看必要的注解之书,反复的体会咀嚼,你就能够发现我们的祖先在中国文字、中华文明的较早时期是如何引导我们的文明走向的。这些最初的文明印迹是那么的纯真天然,是那么的代表着中国人先天或者说与生俱来的价值审美观!
我很不爱读书,可一定要我读书的化,我肯定是要选择诗经这部诗词集的!但是我这人读书的独立意志比较的强,常常有些自己的个人观点,因此,我常常说我的博客文章仅仅是个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大家发表说出来,只要有根据,有道理,我相信没有人会来完全不懂事的乱胡闹!
我读这篇《宛丘》觉得是很优美的,这种感觉明显,我认为该诗词前面第一章是强烈的感情表白,就像羽泉歌曲《我宁愿你冷酷到底》的前半部分,都是强烈的音乐感情宣泄!后面的细描、白描却显得平静许多。当然又熟悉羽泉歌曲的网友可能会说,《我宁愿你冷酷到底》后面也有很多的反复咏叹吗!是的,我只是说了这一点两者之间有些类似之处,并未说风格、内容完全相同哦!
引用网友的分析 这篇也是情诗。男子词。诗人倾诉他对于彼女的爱慕,并描写她的跳舞。从诗中“无冬无夏,值其鹭羽”等句看来,彼女一年四季都在跳舞,似是以歌舞祭神为专业的巫女。是有些道理的,有人说这是男子在高高的神坛主持祭祀活动,而在下边的女子看到后很是爱慕。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古代周朝的祭祀活动确实往往都是男人的专利!甚至认为结了婚的女人都是不可以奉献于神的,是肮脏恶浊的。因此为女子的思念之词。
无论是女子的思念之词还是男性的求女情思诗词,都是难以断定的,都各自有自己的道理与论据,我不想乱评价,暂时做个中立人士吧!全凭读者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还有我要指出的是,所谓的 “无冬无夏”实际是有深意的,绝非简单的一年四季都在跳舞!实际上周朝的祭祀活动再频繁,这种重大的祭祀活动都不可能天天都有吧!而且即使天天都有,写在诗词之间总有自己的隐含意义吧!我们都知道《春秋》这部书,可以明显的知道古人很早就知道了一年中的四季对中国人而言是有极为强烈的暗示意义的,因此我认为这句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宛丘台上的各种祭祀活动,非常的优美。犹如像四季中的春天和秋天一样,如此的春风化雨,生机勃勃!如此的优美引人像秋天一样的多愁善感,同时秋天因为是收获的季节,借用来形容这时的宛丘各种宗教仪式与歌舞表演达到了臻于炉火纯青的艺术地步。古人对于这种逆向思维,在诗词中间的运用是及其常见和运用自如的!
而“值其鹭羽”和“值其鹭翿”的说话其实只是诗词常用的反复手法,大致的意思相差是不大的,都是形容宛丘各种宗教仪式与歌舞表演像鹭鸶一样的优美、高挑、圣洁、纯美!而鹭鸶的羽毛更加的美丽、纯洁、白色的羽毛还象征着这些舞蹈和歌曲如此的轻柔悠扬,圣洁高尚!
分析这首《诗经宛丘》就到此为止,还望广大网友多多发表自己的高见!
(作者:子龙无敌)
【赏析四】
宛丘即今天的淮阳县,古时又称陈、陈州,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证:五亿七千万年前,在中国境内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淮阳古陆。 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综合各个部落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后炎帝神农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艺五谷,率领先民步入农耕社会。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体的象征。夏,陈属豫州。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周武王封舜帝后裔妫满于陈,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建陈国,筑陈城; 以国为姓,陈胡公妫满便是陈姓的得姓始祖,也是胡、田、姚、孙、袁等大姓的共同先祖,“陈姓遍天下,淮阳是老家”。道教创始人老子就生于陈国苦县。战国时期,楚顷襄王迁都陈城,历经38年,史称郢陈,故淮阳又称“陈楚故城”。秦时这里初设陈县,后置陈郡,公元前196年,以陈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阳。在六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淮阳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国务院撤消淮阳专区,才改为县治。所以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六千年看淮阳。
淮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历代帝王称为“开物成务”之风水宝地。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他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留下了“陈蔡绝粮”千古佳话。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曾载有《陈风》十首。历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隐、张九龄、苏轼、苏辙等文坛巨匠在这里留下了歌咏淮阳的不朽佳篇。包公陈州放粮也发生在这里。
【讲解】
这是诗经作品里颇让我注意的一篇。我之所以重视这篇作品,和孙华娟有关。大约是三四年前,我在写诗经学的博士论文,她读诗经文本,给我提出一个问题:《陈风·宛丘》的巫术背景。我解答不了这个问题,但从那时候起就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后来孙华娟写了一篇散文《舞的记忆》,重新提到这个问题。我知道她做了很多的考察。请允许我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引用她的一段文字:
“现代的诗经学家往往把诗中的舞蹈解释成女巫的舞雩,即为了祓除旱暵的祭祀之舞。女巫沉浸于对神灵世界的向往,在宛丘之上日日舞蹈,企盼着神的降临,却不会注意到宛丘之下有人间的男子爱上了她。两人的爱皆无望,人神的交接本来艰难,被漠视的爱情又使两个凡人何啻隔了关山千重。这诗就是那男子所唱。悲伤而无望的爱情。虽则这个解释不见得可靠,我也很花过一点功夫想去弄明白这诗原本的意思,也确乎寻出在现代之前的其他两种影响很大的解释,并一一去考察每种说法的缘起,但我还是爱这个解释,为那神巫之爱的悲剧。
据说,最初,舞与巫是分不开的,作为交接神的手段,它又落在女人身上:以阴合阳,以舞降神。并有人考证《说文》中训“巫”为“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的“无形”,是说她们跳舞时是裸体的——虽然很久的时间里大家认为“无形”说的是神。太久远的事情总是不容易弄清楚的,不论无形到底是怎么样,在舞蹈不是全部落都参加之后,总是女子跳得多罢。先是降神,再就是娱人。肢体语言不需要什么教化就可以为人直接领悟,不喜欢舞蹈的人恐怕不多。”
这段文字把《陈风·宛丘》的主题定位成神巫之爱的悲剧,并且对巫与舞的原始功能做了说明。将“无形”释成裸舞,我觉得没有充足的理由。但将诗中的舞者定位为女巫,这也是我的倾向。孙华娟对于“有情”和“无望”的主体是做了双重的认定,女巫对神的有情与无望,某男子对女巫的有情与无望。二者的共性在于同是被漠视的爱情。这样的双重定位,是充分考虑诗歌的可能向度。但可能向度是解释学的问题,诗歌自身的情感未必是兼有,而是两者必居其一。如果把“有情”和“无望”的行为主体定位成女巫,则这篇作品类于《九歌》的人神之爱。从前我给大家分析《九歌》系列的时候,详细剖析过这个问题。但对这一篇作品,我不倾向人神之爱的解释。我倾向于这是讲人巫之爱的。亦即我把这篇作品的行为主体认定为一个男子,行为对象是女巫。这样处理的理由,在于对叙写角度的判断。如果理解成人神之爱,则是第三人称叙述,“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是叙写者对她人情感的判断。如果有本事背景,第三人称叙写可以这样表达。但是我们看不到有什么本事背景。理解成人巫之爱,则顺理成章。诗三百里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但突入他人内心,把握他者的隐秘情感并非易事。所以,从情理的角度,我将本篇定位成人巫之爱。这也是国风与九歌的不同。国风的情感始终在人间世,九歌的则是人神之际。
其实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类比。故事如果发生在当代,无非就是一个观众爱上了时装女模特。诗的首章岂不是这样写的:“你婀娜的舞姿啊,飘荡在高高的舞台上。我对你一往情深啊,可是我的爱情却又如此无望。”为什么一往情深的爱情,却是如此无望呢?道理再简单不过:模特是公众人物——大明星,心里燃烧爱火的观众,则太普通,只能是被漠视了。这样的情感,很好理解。我们的主人公追星追得太痴迷了,但又有自知之明,知道是是无望和不可及的,所以只能是咏叹和妄想了。她的演出,他大约每场必到吧。看得痴迷,不看的时候,大约满脑子里也都是那女明星的身影。二三章只是对“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具体补足性说明。《三笑》(唐伯虎点秋香),大家一定熟悉。唐伯虎对秋香一见钟情,一时间却又不可及,心急如焚。唱词便是“梦也秋香,醒也秋香,左也秋香,右也秋香……”。大家正式如花年纪,这样的痴迷,或许正在经历。
本篇的情感,其实再寻常不过。还是我的那句老话:“没有比国风更简单的诗。”本篇的表达技巧却又很高明,情感核心是“有情”与“无望”,但却不写如何“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却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展现给我们镜像。李商隐的诗歌里也常用这样的手法,如“腊照半笼金翡翠,赊熏微度绣芙蓉”。(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腊照半笼金翡翠,赊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以意象的陈列,打破和嫁接抒情的意识流。往往有突出的艺术效果。这是文学表达的一个基本技巧。
以上是陈述我对此篇的理解。或许有人会问:凭什么要认定那个舞者是女巫呢?下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有一定的文献根据。《汉书·地理志》说:“陈国,今淮阳之地。陈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众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自胡公后二十三世为楚所灭。陈虽属楚,于天文自若其故。”颜师古的注说:“鹭鸟之羽以为翿,立之而舞,以事神也。”又说:“子仲,陈大夫之氏也。婆娑,舞貌也。亦言于枌栩之下歌舞以娱神也。”《汉书·匡衡传》说:“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张晏注说:“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大姬,无子,好祭鬼神,鼓舞而祀。”根据《汉书》,我们可以知道陈国民风是喜以歌舞祀巫鬼。正因为这样的文献根据,所以《郑谱》说:“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陈奂的《诗毛氏传疏》还引用乐《韩诗外传》的一条材料:“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此韫丘即宛丘。陈有宛丘,犹之郑有洧渊,皆是国人右观之所。处师氏脂车觞此,则陈大夫之游荡无度,习成风俗,由来久矣。”这数条材料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诗中的女子是为以舞娱神的女巫。当然,娱神和娱人密不可分,在某种仪式的初始阶段,娱神成分较重,但随着时间推移,娱人便成为主要的了。所以,诗中的女子可以直接理解成歌舞女明星。
关于材料,我还要说一点,《汉书》的成书年代离《宛丘》的产生年代相隔甚远。汉书的注释者之言,更多臆测成分。我们以它为根据,是相信班固的史德,言之有据。《汉书》以前的典籍,几乎没有相关的材料。充分论证这个问题,尚待其他文献(出土文献)的补足。
大家知道我对顾颉刚推崇有加,一般不会使用年代晚或者带有臆测成分的材料论证问题。对于《宛丘》的解释,我这样干脆,还有其他的原因。我的朋友任平在“生于七十年代新学院论坛”看见孙华娟的文章之后,跟了一个帖子,我觉得对于我们的观点,是个有力的支撑。兹引其帖如下:
“我想有机会是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看看的,孙华娟朋友讲的宛丘,就是我的故乡,而里面提到的舞蹈,至今还在舞着,舞蹈的名称是“担经挑”,号称“天下第一舞”,是原始的巫舞。《担经挑》既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等功绩的祭祖形式,也是求子还愿的一种形式。淮阳盛行向女娲乞子的习俗,与《汉书·匡衡传》“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胡公妇人,武王之女。大姬无子,好祭神鬼,鼓舞而祀,坎其击鼓为证”的记载相符。舞者全身饰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裤均镶彩边,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舞姿变化大致有三。一是“剪子股”: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以“十”字路线为中心,对面穿叉,走成剪子股路线;二是“铁索链”:一人走这种路线,二人走另条路线,像拧麻花一样多次相迭;三是“蛇脱皮”:一人在前,三人(包括打经板者)朝一个方向沿履而箅,然后,每二人从中六叉而过,像蛇委蛇而行一样。这三种队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舞者走到中间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这是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走的剪子步,黑纱长尾的碰绕,代表着交合,这里的祭祀,是对人的祭祀,表现了最原始的生殖崇拜,而在每年庙会上出现的祭物,都是人类生殖器的一种转化。”
对于这段文字,我仅发表以下意见。一是所引《汉书·匡衡传》“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胡公妇人,武王之女。大姬无子,好祭神鬼,鼓舞而祀,坎其击鼓为证”,混淆了本传与注。我对大家的要求是这样的:转引材料,必须查证原文。凡有可能,请引用最原始的材料。二是我很怀疑这是地方志上的文字。三是生殖崇拜可能受了郑玄和张晏的话的暗示。但不管怎样,这是民俗学的一个证据。叶舒宪等人提倡的三重证据法,其实是个很好的方法,只要不用过头就好。
《国风·陈风.宛丘》全文解释及赏析
胡适和古史辨派对《诗经》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论清代《诗经》研究的继承和革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试论郭沫若对《诗经》研究的贡献(《文学评论》1982年06期)《诗经》的“言志”与美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闻一多对《诗经》研究的贡献(《齐鲁学刊》1983年03期)《毛诗大序》论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评中国古代第一次文艺论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文赋》札记三题(《河北学刊》1984年02期)燕赵和元曲的源流(《河北学刊》1984年05期)《曹操集注》序(《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01期)论曹丕政德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曹丕集注》序(《河北学刊》1986年06期)从六经到十三经的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浅论经学和经学研究(《河北学刊》1989年06期)初论刘章(《河北学刊》1992年02期)《商颂研究》序(《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诗经》研究的三个问题(《学术研究》1995年03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课题(《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中国文学与日本中古前期文学(《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2期)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现代诗经学的发展与展望(《文学遗产》1997年03期)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01期)《诗经名著评介》序(《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元代经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程朱之学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4期)《诗经》难题与公案研究的新进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21世纪诗经学展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论的得失(《文学遗产》2000年06期)中国诗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在日本宫城学院女子大学本课题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01期)《诗经》新注释本的创造性实践——评刘毓庆教授编著《诗经图注》两卷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关于《诗经》再评价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沙中淘金别开生面——评《诗经百家别解考》(《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23日)我的治学之路(《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从传统诗经学到现代诗经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新中国前十七年《诗经》研究的得与失(《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现代诗经学开端的十年(《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论燕赵诗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台港的《诗经》研究——《20世纪诗经学》之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诗经》毕业论文提纲
摘要:《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被弃妇女的形象等几个方面。《诗经》中的女性在表达感情的变化过程中,是她们对爱情的深刻体验,是文明人所特有的爱情表现,并上升成为古典审美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大纲如下:
一、整体陈述诗经这部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二、陈述《诗经》中描写女性的部分
(一)纯真热情的女性,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二)怯弱胆小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四)悲惋凄凉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后世对《诗经》女性女性形象的评价
(一)外在之美,如《关雎》、《卫风--硕人》中的描写。
(二)内在之美,如贤淑、执著、纯洁等,分别从《邶风--燕燕》、《周南--卷耳》等几首诗歌中评价分析。
四、《诗经》中女性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一)整体陈述《诗经》从古至今对后世的`影响。
(二)《诗经》对后人的教育性意义 。
(三)《诗经》对古今文学的意义及重要贡献。
(四)《诗经》中的情感观对古今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杨天宇:《诗经---朴素的歌声》;国学基础教程——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褚 斌杰:《诗经全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褚 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聂石樵:《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
张 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诗经》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四言体为主的句式,重章迭句复沓的章法,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特色,筑成了一座文字的丰碑。《诗经》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影响至为巨大而深远。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诗经》研究出路何在 ,已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之一。提出设想通过对《诗经》的了解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搜集资料,研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最终方案小组成员首先细读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诗经艺术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再将组内成员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本次小组活动重在找出收集到的运用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一些代表诗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夏仲梦带领顾清雯、荀懿两位同学到学校图书馆、县图书馆、各大书店查看相关文献、翻阅有用资料,并做记录。准备工作二:三位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诗经艺术的一些相关资料。由李小君负责。发现问题《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一):赋1、运用赋的代表诗词: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2、运用比的代表诗词:《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3.运用兴的代表诗词:《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二)试对以上三种手法作简作分析:1、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研究体会: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学到了不少赋比兴手法的知识,懂得了《诗经》中不少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我们也认识到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领略了古典诗词的伟大魅力
唐贤清人品是不错的,他是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纪委书记。他坚持立德树人,耕耘冷门绝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贤清,男,1966年生,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指导老师为甄继祥、侯兰笙先生,郭晋稀、叶萌、吴福熙等先生先后授课。唐贤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学术兼职主要有,湖南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语言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语言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古汉语研究》主编,《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外华文教育》《国际汉语学报》编委,湖南师范大学南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汉语推广研究院院长。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53年至1955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李良姣、李全庆、梁超、何凤兰、姜怀英、汪德庆、李竹君、贾瑞广。山西永乐宫建筑群搬迁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58年至1964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杜仙洲、金荣、王仲杰、刘世厚、陈长林、李惠岩、吕俊岭、张中义、陈继宗、王真、梁超、赵仲华、贾瑞广、张智、崔淑贞、秦秀云、王德庆、律鸿年、姜怀英、何云祥、黎辉、张思信等。北京十三陵昭陵保护维修、复建工程实施时间:1985年至1992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崔兆忠、张之平、杨新、贾克俭、袁毓杰、闫明、何流以及北京市文物局的同志。山西云冈石窟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74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姜怀英、贾瑞广、蔡润、李哲元及云冈石窟解廷藩等。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79年项目主持人:罗哲文;结构设计人:崔兆忠;设备设计人:白丽娟;参加人员:傅连兴、陶宗震、杨玉柱、李建勋、张思信等。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杨新;参加人员:崔兆忠、孔祥珍、袁毓杰、顾军。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80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李全庆、孔德垿、李良姣、李竹君、杨玉柱等。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落架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63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李全庆、李方岚、孔祥珍等。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主持人:孔祥珍。参加人员:袁毓杰。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95年至2001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张立方、孙刚、甄文宜、鲍雷、程俊峰等。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与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李宏松、顾军、陈超平、葛川、王金华、刘忠平等。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山西善化寺大殿、山门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李竹君。福建泉州洛阳桥修复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杨玉柱;参加人员:许言。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修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1981年至1982年项目主持人:梁超;参加人员:杨新、孙致云等。宁夏拜寺口双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6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参加人员:贾克俭、袁毓杰、闫明、孙燕英等。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勘测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78年至1981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玉柱、贾瑞广、李竹君、梁超、孔祥珍等。青海塔尔寺建筑群一期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6年项目负责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招君、刘江、顾军、李宏松、王金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负责人:蔡润、王志良。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8年至2006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顾军、刘江、王磊、李宏松、胡源、乔梁。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时间:1994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李宏松;参加人员:王金华、陈超平、胡源、鲁民、何流等。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实施时间:1994 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张同生;参加人员:杨新、袁毓杰、莫涛、闫明、颜华、孔祥珍、李竹君、宋森才、梁超、杨烈、崔兆忠。北京恭王府府邸保护维修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子项负责人:丁燕、袁毓杰、闫明;参加人员:张秋艳、永昕群、查群、杨招君等。湖南岳阳楼基础滑坡治理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5年项目负责人:李竹君;基础抗滑工程设计:冯丽娟。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维修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参加人员:章忠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地质及基础勘察。西藏布达拉宫维修保护工程第一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9年至1994年工程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贾瑞广、袁毓杰、陈超平、许言、莫涛。第二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7年工程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颜华、袁毓杰、莫涛、闫明、杨招君、杨新、刘忠平等。新疆伊犁昭苏圣佑庙维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丁燕;参加人员:永昕群、闫明、颜华、陈超平。福建泉州德济门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查群;参加人员:付清远、王志良。天安门城楼、城台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2003项目负责人:张之平故宫中和殿区古建筑群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丁燕、肖东、闫明、颜华、袁毓杰。甘肃天水伏羲庙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2年8月项目主持人:沈阳;参加人员:肖东等。 宁夏西夏陵保护规划实施时间:1999年至2000年项目负责人及文本编写人:付清远;审定人:王景慧、黄克忠;参加人:高洪莉、赵中枢、张文奇。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黄克忠、高洪莉。湖南里耶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6年项目负责人:沈阳;参加人员:王金华。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7年项目负责人:王金华;参加人员:付清远。内蒙古大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负责及编写人:冯丽娟;顾问:张森水;审定人:付清远,参加人员:葛川、汪英华。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规划编制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陶刚、高洪莉。 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孟宪民2.国家级其他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崔勇濒危馆藏壁画抢救工程-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郭宏南方地区贴金彩绘石刻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詹长法、王金华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体系建设—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珍贵古籍及文物资料抢救保护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赫俊红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刘绍刚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项目二期(茶胶寺)实施时间:2005年至2014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3.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第一阶段要求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李宏松文化遗产资源特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于 冰新疆且末古国出土玻璃的科学分析与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成倩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1年课题负责人:刘爱河可移动文物标准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高峰4.国家文物局委托课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代码编制规则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李战崎成立国际标准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范佳翎馆藏铁质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建设预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张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科学化问题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梁宏刚古建筑木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性评定预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林安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金华古代发明创造数字展示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张谨5.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按主要研究领域分类)5.1岩石类(含石窟类)课题(1)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金箔的破坏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田兴玲(2)安岳石窟圆觉洞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实施时间:2007.12-2008.12课题负责人:王金华(3)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岩体构造特征及渗水机理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6课题负责人:张兵峰5.2广西花山岩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岩画渗水病害热红外成像探测及机理研究实施时间:2007.9-2009.9课题负责人:吴育华(2)三维激光扫描和GIS技术在野外大型岩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008.5-2009.11课题负责人:黄玉琴(3)石灰岩质文物裂缝注浆材料及工艺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8课题负责人:周 霄(4)广西花山岩画颜料脱落及褪色病害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8课题负责人:孙延忠(5)花山岩画环境监测方法与指标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刘意鸥(6)天然水硬石灰在岩土文物与遗址加固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010.2-2010.12课题负责人:李 黎5.3木构建筑类课题(1) 应县木塔斗栱静动力荷载下力学性能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09.8课题负责人:王林安(2)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二期工程)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颜 华(3)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倾斜变形及其对整体结构安全影响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王林安(4)古建筑木材横纹承压增强加固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王林安(5)辽代木构建筑大木结构研究实施时间:2008.3-2010.3课题负责人:温玉清(6)木结构建筑不完全落架维修方法研究—以奉国寺大雄殿为例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王雪莹5.4大运河相关课题(1)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李宏松(2)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09.8课题负责人:于 冰(3)大运河扬州段水利遗产真实性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崔 明(4)大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以淮扬区段和南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赵 夏5.5土遗址类课题(1)南越王宫署土遗址保护材料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王云峰(2)北方地区非露天条件下既有土遗址加固材料保护效果评估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5.6高句丽壁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高句丽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分析与病害原因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2009.8-2010.12课题负责人:成 倩(2)高句丽墓葬壁画微生物的检测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2009.8-2010.12课题负责人:葛琴雅(3)高句丽墓葬岩土结构前期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施时间:2009.9-2010.12课题负责人:葛 川5.7金属类课题(1)室外铁质文物保护材料长期有效性评价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1.8课题负责人:沈大娲(2)沧州铁狮子加固方案支撑节点部位应力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0.7课题负责人:永昕群(3)高度矿化青铜器腐蚀特征与成因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张治国(4)浙江瓯海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腐蚀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马菁毓5.8其他研究领域课题(1)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保护修复史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温玉清(2)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前期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12课题负责人:李乃胜(3)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范伊然(4)天津近现代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王晶(5)国保单位申报标准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刘文艳(6)意大利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与我国国保单位评审制度对比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王乐乐 科研期刊:《出土文献研究》《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工程与科技保护专著:《西藏布达拉宫修缮工程报告》《周萨神庙(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大足石刻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1-4)》《天衣有缝-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基础工作类专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译著:《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国外文物保护科技编译参考》《国外文物保护机构介绍》《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文物保护研究论著:《内庭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壬寅消夏录》《文物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孤本、善本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银雀山汉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尹湾汉墓简牍》《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教育培训主要出版物: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一、卷二;中意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会研讨会论文集;文物修复理论——中文版;“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卷四;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 出版物:2010年4月,首届“紫禁城杯”(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揭晓,我院《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两部图书从全国164种入围图书中脱颖而出,分别评为“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和“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译著”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获2002年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睡虎地秦墓竹简》——获首届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吐鲁番出土文书》——199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获得江苏古籍图书二等奖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获得1981—1982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2004年文物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风化石质文物的渗透加固——1992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获得2002年优质工程奖第一名获得2000年香港十大优秀建筑奖获得美国建筑学会亚洲惟一大奖(1998年)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技术——获得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漆器脱水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吉林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壁画保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出土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方法—北周李贤墓彩绘陶俑保护方法的研究——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北周李贤墓壁画的揭取和修复新技术——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AC—I型防紫外线胶片的研制与应用——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目录(加*者为CSSCI期刊,加√者为权威期刊论文)1、近两年来汉赋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术信息》第74、75期合刊;*2、试述《文心雕龙.诠赋》篇的重大意义及理论成就,《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文心雕龙学综览》编委会编:《文心雕龙学综览》摘编论点,第241页,上海书店1995年版;√3、古乐的沉浮与诗体的变迁--四言诗的音乐文学属性及兴衰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4、从混合到单一:四言诗的文体特征及衰落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5、也谈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海外陈寅恪研究者多次引用;√6、玄学清谈与魏晋四言诗的复兴,《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又见于同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3年第4期;*7、建设史学批评史的奠基之作---评张三夕博士的《批判史学的批判》,《浙江学刊》199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1993年书评卷;*8、论魏晋玄学与四言诗的盛衰流变,《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9、佛理嬗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之际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摘译为英文;《文摘报》论点辑录。*10、从文笔之辨到重文轻笔--《诗品》扬谢抑颜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又见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6年第6期;11、魏晋的书法与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专辑;√12、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doctrine and new literary style,《social science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6.1;*13、传统文化热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14、对承诺制的一点哲学思考,《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第3期;15一切哲学都是实践性的--读张舜徽先生的《周秦道论发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专辑;*16、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又见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8年第10期和《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学术月刊》摘编论点。17、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18、阮籍、嵇康与酒及道释宗教之关系,《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19、试述《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的道家思想,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0、范缜反佛说质疑,《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1、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第2期;*22、魏晋的围棋和范汪的《棋品》,《文献》2000年第2期;*23、试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24、“即色游玄”的一代名僧--支遁,《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5、玄学思潮下的魏晋山水文学之一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 2001年第1期;*26、中国传统哲学美育与素质教育资源的现代转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共青团中央编《青年塑造未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2期辑录论点;*27、“言意之辨”与魏晋文学理论的新成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8、中国文学史上东西部文学的交融,《文学评论》编辑部、南京大学中文系编《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29、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真”范畴,《运城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30、陶渊明儒、释、道辨证统一的艺术人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31、庾肩吾《书品》创作年代考,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研究》2002年第5期,湖北辞书出版社《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32、梁代三家书论述略,《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33、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作者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34、《魏书》《北史》之《韩麒麟传》附《显宗传》所引《庄子》文字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6期;35、略论禅宗哲学思想的几个源头,《闽南佛学》第一辑,岳麓书社2002年11月版;*36、也谈“唯务折衷”--刘勰《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新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37、北凉王段业事迹考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8、对西晋末年道教西入凉州的历史文献学考查,《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39、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编《华林》第三卷,中华书局2003年1月版;*40、郭店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之比较--以三种《老子》中的仁义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3年第1期;*41、是“东宫之师”还是“东宫之杯”--郭店一号楚墓漆耳杯铭文考释之我见,《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2、道家思想与汉赋创作,武汉大学中文系编《长江学术》第三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43、和谐与统一——中西方早期和谐观之比较,《哲学伦理学评论》2003,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44、玄学的人格本体与魏晋的有无、本末之辩,《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45、何晏著述考,《文献》2003年第4期;46、南北朝佛教僧侣文学概述,《闽南佛学》第2辑,岳麓书社2003年版;*47、《九歌·山鬼》源于祀夔乐臆说,《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48、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魏晋风度二十讲》,骆玉明、肖能选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49、论骚体的中国东西部文学交融性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50、出土文献二题(两篇),《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52、美义溯源——由楚简美字看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演变及其特点,《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3、中西早期和谐观之比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4、南北朝佛教僧侣的文学成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55、唐代的诗僧与僧诗,《闽南佛学》2004年第1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56、“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2006年《中国学术年鉴》《中国文学年鉴》有摘编);57、佛教与佛学的分与合,2005年12月厦门大学佛学中心编《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教面面观》,刘泽亮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版;58、“心无义”与以玄对山水——论“心无义”的形成及其与魏晋山水审美意识的关系,香港浸会大学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59、《全辽文》与辽代佛教,《佛教与辽金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能仁书院2005年版;《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60、论中国古典诗学的人学取向,《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61、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创新,《光明日报》2006年2月24日第7版“文学遗产”副刊;*62、楚简文献与先秦的文艺发生论——由《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五至”说起,《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63、道家文化与两汉文论,《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64、对郭店楚简《老子》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65、谢灵运的佛教著述,《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又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6、唐代的著名文僧南岳玄泰禅师及其《畲山谣》,《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版;*67、中国佛教文学的概念、研究现状及走向,《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8、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69、中国先秦小说的原生态及其真实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中国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70、《孟子·尽心下》“二女果”试解,《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秋之卷;*71、《天问》的写作时间及地点推测,《复旦学报》2007年第6期,又见莫砺锋编《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72、客观的总结和辨证地扬弃——韩非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73、“诗言志”续辨——结合新近出土楚简的探讨,《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74、由出土文献中的“贤”字看先秦“贤”观念的演变,《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75、韩非对儒、墨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诞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76、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77、以德为本,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闽南佛学院编《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版;*78、“四书”进中学课堂刍议,《光明日报》2008年5月5日“国学版”(第12版)。*79、让国学真正热起来,《光明日报》2008年5月26日“国学版”(第12版);*80、《论语集解》的版本源流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2期(第4—10页)。*81、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教影响探讨,《文史哲》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8年第11期;*82、丑义溯源,《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春之卷;√83、《郭店楚简的“道”与“ ”》,《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84、性、情论——由新出楚简中“性”“情”二字形义引发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85、繁钦《与魏文帝牋》的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86、屈原的“美政”理想与楚国的诸子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87、庄子与颜渊,《诸子学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0.《从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看中西价值观的一致性》,张岂之等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走向》,香港东方红书社2001年出版。41.《儒学与中国文学》,《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42.《游国恩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43.《文学史与文学历史的复原---关于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2年1期。44.《〈孔子诗论〉与孔子的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文艺研究(北京)2002年2期(新华文摘2002年7月)。45.《论学术规范的开放性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规范化》,职大学报(内蒙古)2002年3期。 46.《诗志与诗经及古代文学的价值》,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47.《先秦文人君子人格的丰富性探讨》,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2年4期。48.《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1月20日。49.《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论还原文学历史对于文学史的重要性》,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7月23日。50.《先秦文人君子人格的丰富性探讨—以屈原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楚辞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出版。51.《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谈学术的尊严与当前学者的责任》,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2年9月17日。52.《从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的文献素养到维护学位制度的公正性与公平性》,社会科学评论(西安)2003年1期。53.《劣质遗著:我们遭遇另一种学术腐败》,中国教育报(北京)读书周刊2003年3月20日。54.《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国青年报(北京)2003年5月29日第四版。55.《楚国地域文化流变的全景透视》,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003年6月24日。 56.《林庚先生著作系年》,(合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57.《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58.《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3年4期。59.《爱奇心态与战国政治及文化的关系》,职大学报(包头)2004年1期。60.《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4年2期。61.《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义疏》,中国教育报(北京)读书周刊·人文阅读,2004年5月20日。62.《人格自觉与文化自觉—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2004年1期。63.《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看大同为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先秦两汉文学论集》,学苑出版社(北京)2004年7月。64.《赋的内涵和外延》,光明日报(北京)2004年8月28日文学遗产。65.《屈原的放流问题》,光明日报(北京)2004年11月24日文学遗产。66.《关于汉赋研究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哈尔滨)2005年1期。67.《先秦文学的学科内涵》,江海学刊(南京)2005年1期。68.《现代性立场:从中西文学观念的发展看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70.《滑稽家及东方朔与屈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1.《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2.《楚辞文本研究对楚辞研究的重要性》,沧州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5年1期。73.《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2005年1期。74.《林庚先生的生平和著作》,(合著)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编《化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3月。75.《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合著,增订本),见《林庚诗文集》第9卷,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2月。76.《战国巨变与欧洲浪漫主义的现象关联》,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期。77.《游国恩先生的楚辞学研究》,《中国楚辞学》第七辑,学苑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出版。78.《赋者古诗之流:诗经传统与汉赋的讽谏问题》,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79.《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日本的楚辞研究史——评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论纲〉》,人民政协报(北京),2005年8月8日,文化周刊·学术家园 80.《屈原: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期。81.《以理性精神重新审视先秦文化的发展轨迹》,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期。82.《在广阔的学术维度中寻找司马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期。83.《立足于比较文学立场的日本楚辞学史研究》,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5期。84.《人格自觉与文化自觉》,见《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出版。85. 《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心雕龙学刊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86.《在广阔的学术维度中寻找司马迁---评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人民政协报2006年1月9日学术家园总第252期。87. 《〈孔子诗论〉第一简“隐”字及与〈诗序〉的联系》,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1期。88.《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5期。89.《我眼中的孟二冬》,光明日报2006年1月14日综合6版。该文收入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编《品格:北大教授孟二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90.《以理性精神重新审视先秦文化发展的轨迹——评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政协报2006年2月27日学术家园总第254期。 91. 《<孔子诗论>第一简“隐”字解》,光明日报2006年2月24日文学遗产。92.《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政治操守》,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1期。93.《孔子诗论第一简与诗序》,文艺研究2006年7期。94.《学术研究与文化责任》,《屈乡文化》2006年夏、秋合刊。95.《怀念林庚先生》,人民政协报2006年10月14日学术家园总第270期。该文又载《北京盟讯》2006年9月。96.《战国诸子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中国文化报2006年12月28日风雅中国·守望传统。97.《褚斌杰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9日文学遗产。98.《2005年的屈原研究与楚辞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6期)99.《怀念恩师褚斌杰先生》,职大学报2007年1期。100.《褚斌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1期。 101.《国学传统与现代学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2期。102.《褚斌杰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国际言语文学会刊《国际言语文学》(韩国)第十五号,2007年6期。103.《屈原与溆浦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104.《文心雕龙释名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又名《取精用宏〈文心〉津梁---评陈书良〈听涛馆文心雕龙释名〉》,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1期。105《破解屈原溆浦之谜序》,东方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106.《宋玉研究的新高度——评刘刚教授〈宋玉辞赋考论〉》,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5期。107.《从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认识儒家的迂远而阔于事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108.《2006年的楚辞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6期。109.《〈楚辞·九歌〉组成及主旨问题申论》,香港《新亚论丛》2007年卷,总第九期。110.《孔子诗论第一章文意解》,《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四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月。111.《学术研究与学术责任—读谭家炳先生〈屈学问题综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112.《吴林伯先生学行述闻》,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5月5日,总第305期。113.《2007年楚辞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08年5期。114.《楚辞·九歌主旨发微》,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3期。115.《走在路的中间》,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3期。116.《出土文献与战国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2008-12-12117.《访日日记》,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2008-12-12118.《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综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出版119.《楚辞研究中的夜光珠——吴福助〈楚辞注译〉评介》,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第四十九卷,2008年7月出版。120.《共同研究-近年的出土文献和战国文学(中文、日文)》,日本教育实践研究纪要,第30卷, 2008年5月出版。 121.《楚辞原物序》,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122.《古典新韵传承华夏文明——大树集序》,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123.《读书赋》,《书摘》2008年12期。124.《灵性诗性---诗性的中华文化序》,成都文艺,2008年5期。125.《汉乐府研究史论序》,同心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126.《屈原天问解疑序》,学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127.《公羊三世学说与孔子的政治智慧》,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4期。128.《左传具有现代叙事文学的文体特征》,《春秋左传研究---2008年春秋左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129.《中国人为什么敬仰和推崇屈原》,北京日报,2009年6月1日。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1期转载。130.《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文学理论前沿》,第六辑,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31.《左传的叙事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09年2期。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这首诗只有三章,章四句,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诗的内容以及诗中人物的姓名,却仍有争议,迄无定论。《小序》云:“《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毛认为是“思贤”诗,《笺》、《疏》并无异议。[1]《传》的故训由于最接近于《诗经》时代,大体上是可信的。但是,对于“国风”中某些诗篇的诗旨,尤其是那些反映男欢女悦的情爱诗篇,囿于思想的保守性,《小序》往往牵扯到帝王后妃的身上,其说多半不可考之于史。自然亦有少数可考者,如《鄘风·君子偕老》、《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齐风·载驱》、《陈风·株林》,但大多数情爱诗篇,往往是诗人即事即景抒情之作,并不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何可考耶?窃以为《丘中有麻》就属于此类民歌。对于这些诗歌,只能就诗论诗,味之以文情,审之以辞气,衡之以语法,核之以训诂,来探索其主题。朱喜作为一个理学家,思想也是保守的,但他的《诗集传》尚能遵循就诗论诗的原则,如《丘中有麻》,朱子就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其说一出,后人多有信之者,但朱说亦有瑕疵。朱子云:“子嗟,男子之字也。”“子国亦男子之字也。”“之子,并指前二人也。”在首章之后评点曰:“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而来乎?”[2]果如朱子所言,妇人私会二人且二人均赠其佩玖,揆之以情理,今天虽然有如此荒唐之事,但在古代确是够大胆的了,纵有,当事人也不会形之于诗,即使作诗人未必诗中人,亦不会如此津津乐道地赋之于诗。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崔述《读书偶识》驳那些认为《齐风·东方之日》是讽刺诗者,曰:“夫天下之刺人者,必以其人为不肖人,乃反以其事加于己身,曰我如是,我如是,天下有如此之自污者乎?”[3]其理亦可用于此。《诗经》中确有刺淫刺秽之诗,如《新台》、《南山》、《载驱》、《株林》,但决非当事人自作或以当事人口吻所做。《株林》刺陈灵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偕大夫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君臣宣淫,终为夏姬之子夏征舒所弑。朱子评曰:“灵公淫于夏征舒之母,朝夕而往夏氏之邑,故其民相与语曰:君胡为乎株林乎?曰:从夏南耳。然则非适株林也,特以从夏南故耳。盖淫乎夏姬,不可言也,故从其子言之,诗人之忠厚如此”[2]。真正有伤风化、有悖人伦之事,旁观者亦羞以道之,正如《鄘风·墙有茨》所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由此观之,《丘中有麻》至少不是妇人歌咏与两个情人苟且之事。《诗经注析》认为《丘中有麻》“也不像朱熹所说的这位女子和子国、子嗟父子有私情,而这二人在丘中有麻处又为新欢所留。”《诗经注析》认为朱子和方玉润都将“留”解释为挽留之留,致有此误。窃以为误则误矣,因为倘若“留”解释为挽留之留,第三章“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语句不顺,但朱子并没有说子国、子嗟是父子,齐襄公淫乎其妹,实有其事,而这首民歌,查无史据,父子聚麀,有悖天伦,以朱子之智慧及其人生哲学,断不会作如此主观臆测。方玉润《诗经原始》亦误解了朱子,他说:“子嗟、子国既为父子,《集传》且从其名矣,则一妇人何以私其父子二人耳,此真逆理悖言,不图先贤亦为是论,能无慨然?惟是《序》、《传》亦有所疑,子嗟、子国既为人名,则‘之子’又何指?”方氏又驳姚际恒“嗟”、“国”皆为助辞说,曰:“嗟为助辞可也,国亦为助辞乎?”方氏主张嗟为助辞,国即“彼国”之“国”,犹言彼留子于其国,其国不可久留也,何不就我?方氏主张此诗为招贤偕隐之诗,云:“《丘中有麻》招贤偕隐也,周衰,贤人放废,或越在他邦,或互相招集,退处丘园以自乐。”[4]窃以为诗中看不出招贤偕隐的痕迹,更何况“彼留子嗟”、“彼留子国”、“彼留之子”明显为同一种句型,而按方氏说,独独“彼留子国”要在“国”前加“于”才能解通。高亨的《诗经今注》认为《丘中有麻》是“一个没落贵族因生活贫困,向有亲友关系的贵族刘氏求救,得到一点小惠,因此作诗以述其事。”[5]《传》以为子国为子嗟父,而高亨以为子国是刘氏家族的另一个人的名字,把“彼留之子”解释为“那刘氏的人们”。窃以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因为《诗经》时代人称代词固然无单复数之分,但是“子”是名词,无论是用来替代第二人称代词还是作为偏正结构的中心语,“子”指二人或二人以上这样的用法恐怕没有,此种情况,先民是用加数词的方式来表示的,如《邶风·二子乘舟》。其次,既然是没落贵族救助于刘氏,刘氏施与一点小惠,恐怕还不至于“贻我佩玖”。窃以为赠玉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或是主恩浩荡,或是朋友之间因有深情厚谊而分手脱相赠,寄予平生一片心,或是恋人或夫妻之间情到深处感情的流露和表示。笔者认为此诗按第三种情况来理解更显得贴切、自然,把诗理解为女子的口气更为吻合。正因为“贻我佩玖”是爱情成熟的标志,故女主人公反复咏叹之,此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咏也。引文见《大序》)。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他们认为:“这是一位女子叙述她和情人定情过程的诗。首先叙述他们二人的关系,是由请子嗟来帮忙种麻认识的。后来又请他的父亲子国来吃饭。到明年(应说‘第二年’)夏天李子熟的时候,他们才定情,子嗟送她佩玉,作为定情的礼物。”[3]这种说法,笔者大体赞成,但仍有疑问。首先,这种说法固然解释了诗中何以出现两个男人的名字,但仍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子国既为子嗟父,女主人公直呼恋人父,就显得不恭。据我所知,《诗经》中没有直呼恋人名字的诗篇(一般用代称),更何况连姓带字,更何况称恋人之父连姓带字?其次,笔者认为此诗作为叙事诗欣赏还不如作为抒情诗欣赏,因为作为抒情诗欣赏不须那么多猜测,我主张,“丘中有麻”、“丘中有麦”、“丘中有李”首先应作为起兴手法来理解,这是国风多数诗篇常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诗经》的起兴虽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但并非与所咏之事毫无关联,恰恰相反的是往往是有所关联,如这首诗的起兴,就反映了季节的变换,“丘中有李”寓意爱情的成熟,“贻我佩玖”是爱情成熟的标志,正如《卫风·木瓜》所写:“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非报也,永以为好也。”《丘中有麻》是一首爱情诗,闻一多先生信之不疑。他认为“将其来食”之“食”是性欲的廋语,古谓性的行为曰“食”,如《株林》“朝食于株”,而“将其来施施”,《颜氏家书·书证》:“江南旧本单为施”,闻氏认为施指天施地生之施,亦是性欲的廋语(见《风诗类钞》)[6]。果真如此,施与食对文同义,全诗皆为四字诗句。这是极有可能的,从风格上来说,《诗经》里不乏大胆、泼辣的爱情诗篇,从结构上来,全诗唯一的五言诗句“将其来施施”在诗中也显得不相称。可能是因为古人误解了施字之义,故又加一施字,这样一来,“将其来施施”就有语法问题了,因为他处不再有“来施施”的说法,按上古汉语语法,只能说,施施而来,或曰其来施施,或如《孟子》言:“施从良人之所之”、“施施从外来”,置于介宾短语前。从口气、语法、结构、古训等方面全面权衡,笔者认为《丘中有麻》作为一首爱情诗,最无疑义。既然《丘中有麻》是一首爱情诗,那么诗中所歌咏的男子如是二人甚至是父子二人,那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不是一首爱情诗,也同样令人费解,“贻我佩玖”者是谁呢?故姚际恒、方玉润有“嗟”为语助说,立意弥合这一矛盾,而黄焯先生有互足说,立意解决这一问题。《毛诗郑笺平议》焯案:“首章《传》云:‘丘中硗确之处尽有麻麦草木,乃彼子嗟之所治。’《传》统三章为言,则次章之麦,卒章之李,皆以为子嗟所治也。其知子国为子嗟父者,以卒章称子嗟为‘彼留之子’,明次章子国为子嗟父矣。诗有重章互文以足意者,此篇次章言子国,盖下省‘之子’之语,末章言‘之子’,盖上承‘子国’为言,意皆谓彼刘子国之子,而为子嗟之变文耳。”[7]黄氏发明《毛传》,指出名字不同其因在于变文以协韵,是正确的。不过,窃以为不必如此征实也,子嗟、子国无非是女主人公恋人名字的代称而已,正如《郑风·山有扶苏》之子都、子充,无非是美男子的代称而已。《传》曰:“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窃谓嗟、国、都、充是常用字,可以想见是当时的男子取字的常用字,如子产之父就叫子国,至于子都,《孟子》曰:“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也”,春秋郑大夫公孙阏即字子都,都,美也,《诗》曰:“洵美且都”(见《郑风·有女同车》),充亦有美的意思,古人认为充实而有光辉,是美也,嗟,嗟叹之,以上诸字,以其常见,故诗人信手拈来作为美男的代称或情人的代称,故子国、子都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并无多少关联。同样,《鄘风·桑中》亦更换所思者之名以协韵,诗是以一个男子的口气写的,首章云:“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次章换云“美孟弋矣”,卒章更言“美孟庸矣”。朱子曰:“姜,齐女,贵族。”《陈风·衡门》曰:“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孟姜为美女的代称,用来称呼情人。孔颖达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曰:“美女而谓之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1]陈奂《诗毛氏传疏》考订,“淑”为“叔”之误,陆德明《经典释文》本作“叔”[8],叔姬如孟姜也,孟(伯)、仲、叔、季为排行,古代女子无名无字,故称之排行和姓。孟姜、子都为代称,大家不会怀疑,孟弋、孟庸、子充根据文理,亦为代称,是不必去考证也无法去考证是否实有其人的。同理,子嗟之名亦不可考。如承认《山有扶苏》、《桑中》换名以协韵,则《丘中有麻》换名以协韵,极有可能。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这类男欢女悦之词,多半以男女一方的语气写出,诗中主人公的情人名字均为代称,并非实名。后世犹有此风,如《孔雀东南飞》、乐府民歌《陌上桑》里的“罗敷”即为美女的代称。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传》以子国为子嗟父,并无实据,不过是从下文“彼留之子”猜测出来,其实“子”在《诗经》指男子或女子比指儿子更为常见。笔者认为,“之子”,是子也,有如《东方之日》“彼殊者子”之“者子”。王引之《经传释词》曰:“之,是也。故《尔雅》曰:‘之子者,是子也。’”“之”为“者”之借词,《说文》曰:“者,别事词也。”不过,之字在《周南·桃夭》“之子于归”中显然是指示代词,“彼留之子”、“彼殊者子”中的之字、者字指代意义已虚化最后,笔者想从文学语言的角度,通过对诗的修辞以及句法研究,对《丘中有麻》“留”通“刘”说予以献疑。如果“留”通“刘”作为姓氏,“彼留子国”、“彼留子嗟”、“彼留之子”这样的句子不仅无文采可言,实在不象诗句,而且《诗经》也没有这样的句型。“留”本可通“刘”,如《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陈奂《诗毛氏传疏》:“留,古刘字。《武》,《传》云:‘刘,杀也。’处,犹安止也。《传》意以诛其君,释经之留。吊其民,释经之处。两不字,皆发声也。”[8]留也是姓氏,《广韵·尤韵》:“留,姓。出会稽。本自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一说即古刘字。我认为这是可信的。但我认为《丘中有麻》中的“留”通“刘”,就诗之本事而言,《传》并无实据,故朱熹、姚际恒、方玉润不从《传》说。如上文所述,称人以字,表示尊敬,再加上姓氏,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若是晚辈称长辈,还显得不恭。更重要的是,留作为姓氏,“彼留之子”语句不顺,有点类似的句子有《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但后者流畅一些,诗人何不曰彼留氏之子或彼子国子?窃以为“留”可通“懰”,因为《陈风·月出》“佼人懰兮”之懰字,《经典释文》本作刘,刘当是《诗经》原字,心旁为后人所加,《说文》无懰字,懰亦作嬼,《埤雅》:“嬼,妖也。”《广韵》:“嬼,美好。”妖亦美好也。表示杀的意思,《说文》有镏字,古书亦借用留字,如《荀子·议兵》:“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按理,表示美的意思,古书自然也可能借用留字、刘字,因为刘、镏皆从留得声。声符相同,古多通假,之所以如此,有两种情形,一、声符是古字,后人加意符,形成形声字,许多古今字就是如此形成的;二、当时古人以字代词时,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有规范化的要求,更何况,匆促之间也来不及深思熟虑,求其音同音近可矣,故声符相同者而多借用现象。加之,国风是民歌,采风者记下来苛求其字字本字,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今天采风,也做不到,因为现在的民歌,也像古代的民歌一样,有些词,是本无其字的。故《诗经》中一篇之内尚且本字、借字同现,何况是不在同一篇呢?古书中刘、镏、榴、瘤、鶹皆有借用留[10]的现象,最初本无其字也;又刘,为木名,字亦作榴(与石榴有别,见《尔雅·释木》),《文选》左太冲《吴都赋》“ 榴御霜”,榴,一本作刘;古“浏亮”亦作“溜亮”,流亦通留,因为刘、留、流同音也。《文选》潘安仁的《笙赋》:“懰檄籴以奔邀,似将效而中匮”,李善注引《埤苍》:“懰,留宿也”,懰自然是留的借字。由此观之,留与刘、懰本可相通。刘或懰字表示美貌,《诗经》中仅《月出》一例,似乎是孤立的用例,但如果我们把与其音同音近的一系列词联系起来来看,它是不孤立的。《月出》用刘字,不过是借音,毫无疑问,当时有这样一个词表示美的意思,与留、刘同音,其本字当为僚也,《说文》:“僚,好皃”(即美貌)。《月出》首章僚字、卒章燎字,与懰字互文同义,陈奂曰:“燎,当作嫽。……《方言》、《广雅》云:‘嫽,好也’。”《说文》:“嫽,女字也。”[8],嫽与嫽音义同,因嫽是美好义,故女人用做表字。此三字同声同为来母,上古韵部同为幽韵,好亦幽韵字。窃以为僚、懰、燎三字民歌本为一词,载之于书,写成了不同的字。从留得声的字,多有美的意思,应该不是巧合,留,流也,《诗经·郑风·溱湋》“浏其清矣”,水以清而流动为美,人们常以行云流水以喻文章流畅之美,马跑得快,今人犹说“跑马溜溜”,亦并非无因也,溜溜本是形容流水的,形容马,行云流水意也,故古俊马曰骝;瑠,琉璃,流光溢彩,故曰瑠、琉;琉实际上也是从流得声,旒亦如此,旗之飘扬似流也,故古之冕饰或垂玉,造字为上下结构,上为流字,下为玉字,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曰:“自上而下,动则逶迤,若水流也”,字亦作鎏,经典借用旒字,鎏还可指美金也;柳字得声之由亦如此;璙与留、流同音,《系传》曰:“金美者谓之璙,然则璙亦美玉也”[10];榴为安石榴的简称,本是外语借词,古人借用留然后造榴字,不为无因,因为石榴子光溜溜的。综上所述,从古人用字的习惯上来说,《丘中有麻》“留”可与《月出》“刘”(懰)相通,而皆为“僚”之借字。如上所述,“留”作为姓氏,“彼留之子”义有不安,但如通“懰”(从共时的角度应该说通“僚”),表示美貌,如此句型,则《诗经》中不显得孤立,如《月出》“彼姝者子”。窃以为“彼留之子”与 “彼姝者子”不仅结构完全相同,而且意思也相同。《诗经》中结构相同的句子还有《秦风·黄鸟》“彼苍者天”,而《苑柳》“有苑者柳”,《小宛》“有漼者渊”之类的句子句前用词头“有”,窃以为此处“彼”已虚化,与“有”并无实质差别,这种句型可以表示如下:彼(有) 形容词 之(者) 逻辑主语。亦有不用词头者而形容词重叠者,如《四牡》“翩翩者鵻”,《皇皇者华》、《菁菁者莪》、《裳裳者华》、《渐渐之石》(首句与标题同)。亦有“彼”置于形容词之后者,如《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信南山》“信彼南山”。大体相同的句子还有上文提到的“彼美淑姬”、《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以及《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此三句与“彼留子嗟”、“彼留子国”同。由此观之,《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国”、“彼留之子”整齐而有变化,而按旧说,则会打破这种整齐的美感。如果“留”通“懰”,那么这些诗句就不再是简单地呼喊对方,而是在诗句中带有赞美和欣赏的字眼(此种情况《诗经》中比比皆是),那么此诗用反复和呼告的手法,这实在是女主人公深情的流露。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丘中有麻》是一首爱情诗,女子盼望意中人亲近她,最终如愿以偿,对方赠送佩玖作为定情物,故她情不自禁地唱出这首歌。每章中间二句,是呼告,也是叹美之词,或因情之所系,或因盼之心切,或因意中人“贻我佩玖”而内心喜悦,故反复咏叹之。主要参考文献:[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333,第337页[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1版,第47页,第84页[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70页,第216页[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201-202页[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05页[6]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风诗类钞[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2年8月,第13页[7]黄焯.毛诗郑笺平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72页[8]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613,367,628页[9]汉语大字典[M].武汉, 成都: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缩印本,第1061页[10]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7页,第5页[11]向熹.诗经字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第515页
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参考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知识深度。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篇一:参考文献
[1] 姜晓丽. 女权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探析[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4] 李夏. 女性哥特视角下《简爱》与《呼啸山庄》的对比分析[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阳英. 关联理论视角下《雾都孤儿》荣译本与何译本比较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6] 沈蔼亲. 操纵学派“忠实观”与传统“忠实观”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7] 郭慧. 操纵论视角下理雅各与许渊冲《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3
[8]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0]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2] 滕娇月. 概念整合理论视阙下唐诗颜色词的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3] 王筱. 默认值图式视域下的《聊斋志异》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4] 支翠霞. 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5] 薛颖然. 目的论视野下的英汉字幕翻译[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6] 贺倩.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小说Jane Eyre的翻译[D]. 新疆师范大学 2012
[17] 何婧舒. 操纵理论视角下《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再现比较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8] 吴云云. 《简爱》的女权话语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19] 纪娜.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0] 胡娟娟. 《简·爱》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建构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变迁[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篇二:参考文献
[1] 刘禾着,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M]. 三联书店, 2002
[2] 胡安江. 文本旅行与翻译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05)
[3] 郭延礼着.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张南峰着.中西译学批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 谢天振着.译介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美)爱德华·W.赛义德(EdwardW.Said)着,谢少波,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9] 陈福康着.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 刘宓庆着.当代翻译理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1] 冯庆华编着.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2] 唐玉娟,谭少青. 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11)
[13] 符白羽. 从旅行理论看文学作品在翻译中的旅行[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04)
[14] 赵俊姝. 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15] 李坤,贾德江. 《简爱》两个中译本的历时比较[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6] 苏留华. 小说对话的翻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简·爱》[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17] Clifford,James.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1997
[18]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 Source Book. . 2004
[19] 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 2004
[20] 于德英. 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 中国翻译. 2004(05)
篇三:参考文献
[1] 刘美玲. 操控理论视角下《世界是平的》两中译本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杨晓琳. 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析英译汉中的“翻译文体”[D]. 浙江大学 2013
[3]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 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 2002(04)
[4] 张书玲. 英国博物馆资料翻译实践报告[D]. 中南大学 2013
[5] 笪鸿安,陈莉. 从《简·爱》两汉译本谈直译与意译的运用[J]. 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6] 叶荷. 翻译与改写[D]. 华侨大学 2009
[7] 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 中国翻译. 1999(02)
[8] 廖秋忠. 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9] 周忠良. 重思抵抗式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10] 张焰明. 剩余信息在翻译中的应用--兼评祝庆英和黄源深的《简·爱》译本[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1] 葛中俊. 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J]. 中国比较文学. 1997(03)
[12] 蒋骁华.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3(05)
[13] 杨自俭. 语篇和语境--《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2)
[14] 谢世坚. 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04)
[15] 郑雪青. 《简·爱》两个译本翻译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16] 潘红. 夹缝里的风景--谈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的审美特点[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7] 颜凡博.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D]. 中北大学 2011
[18] 赵伟. 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上海海运学院 2000
[19] Zhang Haifeng. A Principle wit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1
[20] 陈王青. 虚构专名英译中的行为常式[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21] 杜洪洁. 政治与翻译: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9-1988)[D]. 天津理工大学 2008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思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