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长生殿的思想主题论文

发布时间:

长生殿的思想主题论文

《长生殿》描写的是传统的而又为人们所乐道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首先将李、杨真人真事写进诗歌和小说之后,宋、元、明即有不少文人反复采用这一题材进行诗歌小说戏曲创作,如戏剧方面元代有白朴的《梧桐雨》杂剧,明代有吴世美的《惊鸿记》传奇等。可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均可从这一凝结帝妃爱情的矿石中,提炼和打造出富有历史涵蕴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洪升正是以这种回顾性审美的目光,发现“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的爱情价值,同时又认为其中含有“乐极哀来,垂戒来世”历史经验,便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杰出的艺术才华,进行取舍剪裁,再现这一宏阔的历史场面,终于使描写这一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达到了总结性的艺术高度。《长生殿》长达五十出。全剧故事情节基本沿袭白居易的《长恨歌》,但作为戏剧作品,人物增多、场面扩大、内容更为丰富。它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以安史之乱的政治事件既作社会背景烘托又与之相互激发,写出了帝妃的爱情带来了政治灾难和百姓的苦难。前半部是现实主义的描写,后半部是浪漫主义的虚构,写唐明皇与杨贵妃一在人间,一在天上,刻骨相思,后在月宫团圆,呈现出“人”字形结构。因而情节曲折、场面阔大、组织严密、线索分明,是一部富有演出效果的大型戏剧。

他肯定了杨贵妃对爱情专一的要求,对封建宫廷扼杀一切生机的控诉,但他否定了他们的纵情享乐。 “政治主题”说,王永健在《洪昇和〈长生殿〉》中认为《长生殿》与吴伟业《秣陵春》、孔尚任《桃花扇》一样,都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种兴亡之感、故国之思以及对明亡的总结是整个时代的必然。“双重主题”说,徐朔方《长生殿校注·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中认为,《长生殿》不仅把李杨的爱情故事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把李杨故事的背景写成真实的历史剧规模。它的爱情传说和历史主题两者都有杰出的成就,然而在内容上是彼此矛盾的。洪昇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矛盾,但是在他看来这个矛盾是可以统一的,因为洪昇在《长生殿》中寄寓着较深的民族情感和故国之思。主题论的变迁—“情”与“史”的辨证,余秋雨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中说到:《长生殿》魅力,恰恰在于这一无法弥合的矛盾,洪昇是“借李杨爱情的发生方式,表达自己两方面的时代性感受。”—即“至情”与“民族兴亡感”。他首先歌颂了“至情”对政治秩序和传统皇家婚姻制度的撞击,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洪昇自己对情产生了怀疑,而唱出了一首对情的挽歌。对于《长生殿》的主题说法如此多,本论文就对“双重主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长生殿》;双重主题;情一、李杨爱情与政治的关系关于《长生殿》中李杨爱情与政治的关系,也都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1.“统一”说:这种看法认为“爱国”和“爱情”在《长生殿》中是统一存在的,表达了作者爱情理想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统一,李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物,帝与妃的身份表明他们的情爱已不单是两个人的事,而已是被巩固成为封建社会最荣耀,最有特权的婚姻。说到婚姻,双方也就卷入了另一个方面的社会关系网,也就进入了社会领域。鲁迅说:“爱情是附丽于人生的。”对于举首投足都会给黎民百姓江山社稷产生重大影响的帝妃来说,他们的爱情生活中哪怕是再私人化的事件也会成为社会性事件。“帝王之爱”只有在正确处理国家和政治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有圆满的结局,才能有肯定的价值。所以,《长生殿》中“爱国”和“爱情”是自然、融合、统一的,硬把两者割裂开来是既不忠实于生活实际,也不符合《长生殿》的真实面貌。婚姻、爱情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不存在婚姻或爱情的社会。程千帆从“人民”的看法出发,认为爱情与政治统一于“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1]2.“矛盾”说:这种看法认为作者一方面歌颂了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真情,同时又着力描写他们的爱情带给当时社会政治的恶劣影响,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与腐败。《长生殿》所描写的爱情具有特殊性,李杨的爱情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宝塔尖上的,他们在拥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权的同时,受着更大束缚,也涉及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爱情本身和道德之外,还存在着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他们的结合引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后果。李杨的第一次结合之后,就有原来该处死的败将安禄山贿赂杨国忠得以不死,留下祸根。第二次结合就有杨氏四家各建府邸,比富斗阔,恃宠放纵,安禄山勇力过人,得到唐明皇的宠爱,封了东平郡王,后因将相矛盾唐明皇特命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放虎归山,使其叛乱阴谋得逞。《密誓》《惊变》之后,就是《陷关》《埋玉》,哥舒瀚函关失守,杨贵妃自尽马嵬坡,爱情与政治始终纠缠在一起。从一定角度来看,帝妃的爱情受到比一般才子佳人更大的束缚:有了爱情必然驰了朝政,背负着千古罪人的骂名。3.“主副”说,这种看法认为《长生殿》中爱国和爱情主题同时存在,但有“主”有|“副”。不论是“爱情”还是“爱国”,这其实都看到了传奇中是“爱情”与“政治”、“批判”与“歌颂”并村的,只是各有侧重,所以实际上它们也是类似于某种“主副”说的双重主题,只不过研究者没有明确提出而已,明确提出来的是王永健,他以政治为主,以情为副;王长年则恰好相反。[2]以上几种不同的论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片面性。洪昇在《例言》中谈到二过渡到三稿的原因时,曾坦率地交代了三稿的创作动机是:“后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乃“专写钗盒情缘”。这一“专”字说明了他是以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情缘”为主。因此,本论文认为《长生殿》确实主要描写李杨爱情,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揭示出安史之乱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描写他们的爱情给当时社会政治的坏的影响,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与腐败。二、洪昇对“情”的重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产生以来,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都对其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映,其中以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奠基,白朴《梧桐雨》继承,而洪昇的《长生殿》则是继它们之后又一部成功的作品。《长恨歌》是《长生殿》写作的最早依据,因其受到佛教的变化乃至道教仙化故事的影响,同时其中还有作者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不能结合而产生的深挚恋情,憾恨之情的投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的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他把《长恨歌》的戏剧冲突主要集中在事件冲突和情感冲突两方面。在事件冲突方面,唐明皇的太平盛世和夜以继日的欢爱被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给沉重地打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土,千乘万骑西南行。”可怜堂堂一代君王,不得不离开京城,沦为逃难者。造成这种不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唐明皇的枕边施爱,沉迷于女色,消极政务。在情感冲突方面,马嵬坡下唐明皇在将士们的逼迫下赐死了杨贵妃,从此,他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茫茫的无奈之中。对贵妃的无限思念常常让他痛苦万分,面对曾经携手走过的地方,不禁黯然伤神,他感到无比的孤寂。白居易塑造这样一场爱情悲剧,把爱情的永恒、美好瞬间的定格幻化成比天地还要长久的情感憾恨,更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同情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篇最后一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一浪漫主义情感的升华,使全诗的情感冲突有了绵延不断的高潮,也具备了悲剧的崇高、圣洁和穿越时空的美好。白居易如此突出李杨间的真挚爱情,其主要依据是民间传说,当这种描写不得不涉及政治影响的时候,他作了适当的保留,虽有一些批评,但并不妨碍主人公形象的完整。作者笔下的李隆基和杨玉环是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的形象,他把他们当作爱情悲剧的男女主人公加以同情,极力渲染了他们的爱情,同情他们生离死别的悲剧。洪昇的《长生殿》则把白居易所回避的这方面问题加以着力描写。他在揭露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社会政治原因时,除了描写他们的爱情和人民利益的矛盾外,还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化。如杨国忠的专权、安禄山的野心、杨家的骄奢,还歌颂了一些忠诚义士的行为,如雷海青的慷慨骂贼、郭子仪的坚决抵战等。这些描写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因此《长生殿》是爱情和政治的结合,它并不像白居易《长恨歌》那样,只是对爱情悲剧的同情。自唐代以来,除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外,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也较为著名。白朴没有把创作的着眼点放在李杨爱情的描写上,而是极力写了命运对天子的挟持和陵逼。唐明皇在与杨贵妃的朝歌暮舞中,把会跳胡旋舞的安禄山收为干儿子,且演出了一段洗儿会“私事”。当唐明皇与杨贵妃长生殿乞巧盟誓、情浓意浓时,他们亲手培植下的祸害根芽终于结下恶果。安禄山兵临城下,唐明皇仓皇逃窜,在马嵬坡下,面对将士们的威逼,唐明皇无力自保,只好让杨玉环自缢。白朴这样描写,写出了社会的现实,也反映了他对蒙元政权的强烈不满。因此,他写《梧桐雨》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荒淫,表现人世沧桑之感。从以上对《长恨歌》和《梧桐雨》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长恨歌》重写爱情,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梧桐雨》则重在写政治,意在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现实社会并表现人世沧桑的感受,而洪昇《长生殿》则是爱情与政治并存,最主要的是对“情”的主题的深刻表现,这也是《长生殿》的成功之处。洪昇的好友徐灵昭在《长生殿》序言中说:“或用虚笔,或用反笔,或用侧笔、闲笔,错落出之,以写两人深情,各极其致。”[3]徐朔方在《长生殿校注·前言》中认为“《长生殿》不仅把李杨的爱情故事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把李杨故事的背景写成真实的历史剧规模。”[4]洪昇本人则更明确地说《长生殿》是“专写钗盒情缘”,即以表现李杨的爱情为主,一方面通过总结爱情悲剧劝诫统治者,昭明穷奢极欲必祸败随之,反对纵欲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通过总结爱情悲剧表现兴亡之叹,寄寓了深层的爱国情感。李杨间的爱情大致可以分为性爱、情爱、挚爱三个阶段。他们的爱情由浅入深,逐渐趋向专一和成熟。杨玉环本来是唐明皇的儿子李瑁的妃子,因为她无人能比的美貌及优美的舞姿,唐明皇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且唐明皇与杨玉环都有喜爱乐曲的共同点。因此,他们互相倾情,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定情》一出则写出了玄宗见到她的第一印象,即为:“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姿容艳丽。”于是唐明皇便决定册封她为贵妃,但此时他们的爱情是肤浅的,唐明皇只是沉迷于她的美色,而杨贵妃虽对唐明皇有一丝好感,但她心中好是深爱着他的丈夫李瑁。所以,他们初始阶段的爱情尚未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玄宗较多的迷恋于对方的美貌和肉体,着眼于外表。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妥帖的用诗描绘了这个侧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见此时维系他们的是一般帝妃间所常有的权势与美色的交换。随着李杨相处时间的增多,彼此加深了对共同爱好的了解。唐明皇的爱情从不专到专一,杨贵妃也力争玄宗对自己的专一。在唐明皇勾搭上虢国夫人时,杨玉环首先虑及的不是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及保住家族的利益,她不愿去迎合唐玄宗的心思假做欢颜留自己的姐姐虢国夫人在宫中,她不甘心玄宗的朝三暮四,情不自禁的恼恨他们,也因此惹怒了唐明皇与他大闹了一场,结果是被唐玄宗放逐出宫,遣送回家。杨玉环在家中对唐明皇日夜思念、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而此时宫中的唐明皇面对没有贵妃的皇宫,他总是感到“对景总是生憎,触目无非惹恨……若不召她回来,教朕怎生消遣”。他明确认识到杨玉环对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他们间关系的价值,可出于帝王的尊严、皇宫的规矩,不知该如何是好。高力士便帮唐玄宗出了一妙招,高公公去杨府向杨玉环诉说皇上的矛盾心理,于是有贵妃《献发》一出:“只为欲表我忠肠”,“全仗你寄我殷勤……止鬓鬓发数根,这便是我残思断魂。”这给无可更改的皇帝谕旨一个可以改变的借口。唐明皇将杨玉环复召入宫 ,两人又续情缘。这表明“真情”的种子已经播下,但是“真情”种子成长过程中不免要经历些许风风雨雨。唐明皇虽钟情于杨贵妃,但他仍不忘后宫佳丽三千,他背着杨玉环以皇帝之尊驾幸梅妃。杨贵妃发现后便前去搅乱他的好梦。虽然她过去曾表示:“愿承鱼贯,敢妒蛾眉”,但此时的她则坚持“钗不单分盒永圆”的理想爱情了。她希望得到玄宗专一的爱,便当面揭穿和谴责李隆基的变心和不专,并以缴还钗盒相威胁。这时杨贵妃真挚的感情压过了理智,她无暇顾及后果,只把心中的一腔妒火宣泄出来。唐明皇对于这一场暴风雨式的倾泻只是软言应付,并没有拿出皇帝的权威呵斥她,而是又惊又悔,因为他感受到了杨玉环的真情。至此,两人的爱情达到了情爱的阶段。白居易《长恨歌》也有诗为证:玄宗由贪恋美色而转入精神内在的情爱阶段“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密誓》一出是李杨爱情的转折点。李杨爱情发展到了挚爱阶段,二人“七月七夕感牛郎织女之事,私誓生生世世愿为夫妇,则君王臣妾未曾有者”。这完全是痴情男女的海誓山盟了,说明他们的情感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阶段。《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表现出李杨爱情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境界,原来肤浅的爱情开始让位于两颗真心的结合。《埋玉》一出,而人的感情更到了愿意为对方牺牲自己的忘我程度。马嵬坡之变是对盟誓后李杨爱情的严峻考验,面对军队的哗变,杨于环虽也十分留恋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不让唐明皇为难,她自愿请死,表现出她对情爱的忠贞不渝及责任意识。无力自救的唐明皇面对军队的威逼,只好牺牲杨玉环来保全自己。杨贵妃死后,唐明欢触景伤情日夜思念杨贵妃,真挚的不可抑制的爱情更加强烈地从他的内心流泻出来。《闻铃》、《哭像》、《雨梦》等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明皇对贵妃的思念。洪昇根据自己的爱情理想给这一对生死离别遗恨绵绵又痴情苦恋刻苦相思的情人以神话式的结局:双方在牵牛织女星的撮合下,最终在月宫团圆,这样自然的把生死之恋导向情爱永恒。洪昇本身也极其重视《长生殿》情爱的表现。洪昇出生欲一个没落的名望家族,从小受着良好的文学教养,他早年来到北京就很有诗名,曾受业于王士祯、施润章等并和当时知名人士赵执信等交往。他在北京没有找到什么政治出路,一直做了二十九年的国子监生,在这期间他还一度遭到“家难”,父亲被污蔑谴戍,家庭负担很种,生活比较清苦。他曾在诗中这样描述自己:“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省觐南归留简长安故人》)。他对现实有所不满,表现为狂放、孤傲,常常“白眼锯坐,指古摘今”(徐灵昭《长生殿序》)。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的传奇《长生殿》脱稿,轰动一时,到处传抄、搬滨。第二年因为在佟皇后的丧期内演唱《长生殿》,据说被御史黄天鸿弹劾,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洪昇也被革去了国子监生。从此他离开北京回到故乡,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康熙四十三年,在浙江吴兴醉后失足落水而死。[5]家庭的没落和政治上的失意,使洪昇深刻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因此《长生殿》中寄托了作者的某些思想和情感,他希望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向往。洪昇《长生殿》是一部历史剧。它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者前后经过了十几年时间三次易稿才最终完成,最早的稿子《沉香亭》其情节不可避免要涉及李隆基与杨玉环,但他们未必处于整个故事的中心位置,主要笔墨可能是表现李白的“身世之感”。他的朋友毛玉斯也认为戏的排场近于熟套,他就删掉了有关李白的情节,加以李泌辅助中心的内容,剧名也改为《舞霓裳》,其情节显然根据白居易《长恨歌》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意而展开,其主题有可能是寄“盛衰兴亡之叹”。但他仍不满意,想到“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便再加修改,主要敷衍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使之成为表现“钗盒情缘”为主线的爱情剧,李杨爱情成为全剧的中心。剧本吸取了唐代的民间传说,写杨玉环死后归蓬莱仙院和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表现他们的爱情悲剧在经过生离死别、刻苦相思之后,在天星女孙的撮合下重新团聚。为了突出“钗盒情缘”,剧本也改以李杨二人七夕盟誓的长生殿为题名,由此可见洪昇对“情”的重视。在《长生殿》的开场曲中,洪昇这样介绍全剧主题:“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铿,无情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齐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6]“情而已”,洪昇明明白白地说《长生殿》的主线、主题只是一个“情”字。然而,洪昇为何如此重视“情”呢?这与他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洪昇所生活的清初那个时代,满清政权尚未巩固,汉族人民不断反抗,自然遭到统治集团的严酷镇压,而且当时文字狱盛行,人们在言论上不自由,受到的束缚极大且当时又是数百年的理学思想受到极大冲击的时代。明代的弘治、正德年间,王阳明建立了他的心本论,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7]他追求人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就必然会打破已经走向僵化的程朱理学,在客观上肯定了与“天理”相对立的“人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李贽的《童心说》更是一篇宣扬“本心”的宣言和向理学挑战的檄文。他树立起了“情”这面大旗,针对“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思想,要求尊重个性和人的权利,提倡真情、至情,以表现人的自然之情为美。清代受尚情风气的影响,“情”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末清初的这股启蒙思潮对洪昇无疑产生了影响,其中汤显祖可能是影响洪昇的桥梁。汤显祖《牡丹亭》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真挚情感,他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提出了“至情”的观点。洪昇《长生殿》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专一、平等、永久、不受政治束缚的要求,也表现了作者的情爱观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反映出安史之乱这段真实的历史背景。作者通过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历史背景。洪昇以李杨情缘作为一个最佳视点,以帝妃之恋来展现整个社会的全貌,写出了当时背景下爱情必然受到政治的牵绊。而作为帝妃这段特殊的爱情,更加会对政治产生影响,必然是“占了情场,驰了朝纲”。洪昇在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也写出了历史的真貌。生活在清初的洪昇对唐明皇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荒淫、腐化的揭露,对安史之乱所作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明末朝政的批评,对异族的鄙视和对降官的痛恨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长生殿》是在描写一个“精诚不散,终成连理”的爱情故事,主题是歌颂和赞美生死不渝的爱情,但也寄寓“垂诫来世”的意义。作者围绕爱情的主要线索,在《赂权》《契游》《进果》《骂贼》等出中,深刻地描写了宫廷的荒淫腐朽,奸臣的专权误国,外戚的奢侈淫靡,朝廷的倾轧内斗,表现了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人民生活的痛苦,真实地反映出天宝之乱的历史背景,暴露批判了统治集团的罪恶,显示出作者的政治态度,增加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但这部反不占整个戏的四分之一,而且都是为爱情服务的,表现了爱情的曲折变化:由浅到深直至死别。从以上几点分析中,本论文认为洪昇《长生殿》是以爱情为主,以政治为副。三、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长生殿》第四出,杨贵妃上场白云:“奴家杨氏,弘农人也……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已有专家指出,杨家从杨贵妃的五世祖杨汪的曾祖就徒居河东了,按照嫡系三代的居住情况,杨贵妃应为莆州永乐人。[8]杨贵妃本来是个普通的女人,要不是在马嵬坡被唐玄宗亲自下令缢杀,她也许不会成为文学人物。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诗人李白在宫中当面为杨贵妃写下《清平调》三章,使千秋万代之后等纭纭纵生得以想象她的云衣花貌。岂料这三首作品却是从来没见过杨贵妃的韦睿的伪作。[9]这个事实足以发人深省:我们对杨贵妃究竟了解多少?许多文学作品都对杨贵妃有着不同程度的描写。白居易的《长恨歌》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刻画了一个绝代美人的形象。“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诗句展开了对其美丽外貌的描绘,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最后于马嵬坡悲惨死去,死后的杨贵妃还深情思念着唐明皇,表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作者赋予她的是钟情而又悲惨的绝代美妃的形象,基本上没有正面描写杨玉环的政治行为和政治野心,不过也在客观上展示了她沉迷无度的奢华生活给朝廷、国家带来的捆扰和严重后果。“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姊妹兄弟皆烈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诗句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杨贵妃的奢华生活及其美貌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但白居易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并没有把全部责任推给杨玉环,他把灾难原因归罪于唐明皇的沉溺美色,荒淫无度及对政事的荒废。因此,白居易笔下的杨玉环对政治责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全归咎于她。陈鸿的《长恨歌传》从不同方面丰富了《长恨歌》的内容,他既同情杨玉环的不幸遭遇,又指出她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更彻底的贯彻了“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的创作意旨,更多地把她塑造成一个“祸国尤物”的形象。再看白朴的《梧桐雨》,杨玉环则更多的继承了《长恨歌传》中“祸国尤物”的形象。作者有意无意的把杨玉环塑造成一个头脑简单行为污秽的宫廷尤物,把她写成一个干预朝政的权贵人物。作者认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全因她而起,首先是唐明皇因她而耽于声色爱海,荒于朝政,任人唯亲的。安禄山兵变也只为了“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由此可见,白朴对杨玉环这一人物形象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写出了她的美貌、奸诈与淫荡,最后还设计了马践其尸的情节,对她祸国殃民的行为予以鞭挞。以上三部作品或多或少将杨玉环视为唐政权衰败的原因。洪昇的《长生殿》否定了“女人是祸水”这一观点,刻画了一个美丽、痴情、钟情又深明大义的杨贵妃形象。《长生殿》中的杨玉环是一个外貌艳丽、情操美好的女性形象,而不是一个淫邪的妖妇。她风姿卓越、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善歌舞、聪慧有才学。作者赋予她如此美好的形象,将她塑造成一个美丽、性情温和和善解人意、聪明有才情的贵妃形象。杨玉环在剧中不再是以色惑君、纵情享乐,妨碍君主处理国事的负面形象,恰恰相反,她以责任等大道理督促唐玄宗勤政。如第十九出《絮阁》,唐玄宗因私未出早朝,杨玉环主动跑去前殿质问,先是责备唐玄宗“到日三竿犹不临朝”,然后再三请陛下早出视朝。正是这些就可以看出她以国事为重的观念,在政治上起积极作用。在爱情上,杨玉环也由先前的被动变为主动,对于爱情的到来,她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角色,更是一个敢于追求的女人,在剧中表现出强烈的妒忌心和争宠撒痴的本领。为固宠,她力求在才艺上压倒梅妃;为保卫爱情,她不惜使用娇、妒、痴、怨、闹等手段。她对爱情专一忠诚,也要求唐明皇对她忠诚专一,她可以因为皇上与虢国夫人眉来眼去而发怒,也因为明皇偷幸梅妃而大闹,明显看出她为追求美好爱情而作出的巨大努力。《长生殿》也写出了她的牺牲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她毫不畏惧,以超常的勇气接受一切。在军队的威逼下,唐玄宗方寸大乱,处于万般为难的困境,杨玉环为保全自己所爱的人主动请死:“望见赐自尽,陛下不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她帮助唐玄宗下了最后的决定,以自己的慷慨牺牲换取唐玄宗和朝廷的安全,表现出无畏的牺牲精神。死后的贵妃仍对唐明皇一片真情,先是灵魂追随唐明皇,后又情愿谪仙班重续前缘。可以看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是一个为爱而死又为爱得以重生的人物,是一个至情至爱的形象。《长生殿》在处理杨玉环形象上打破了封建传统观念,彻底改变了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点。经过改造加工,将杨玉环处理为一个值得同情的正面人物,给她塑造成一个忠于爱情、完整统一的鲜明的杨贵妃形象,胜过了《长恨歌》和《梧桐雨》。从以上三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洪昇《长生殿》是以李杨爱情为主线,通过描写李杨爱情悲剧折射出当时社会的腐败,从而表现出“垂诫后世”的意义。

《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定情》是《长生殿》里的第二出,叙述唐明皇宠爱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的事。作者简介: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七年(1668)入国子监肄业,终身未入仕。康熙十二年(1673)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霓裳舞》。至二十七年,又重取更订之,易名《长生殿》。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清圣祖孝懿温诚仁皇后佟佳氏大丧期间于寓所演出,被言者所劾,革去国子监学生籍,一时株连达五十人左右,时人诗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翌年在浙江乌镇失足落水而亡。他是和孔尚任齐名的剧作家,作品有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另有《锦绣图》待考。其余作品均佚。今人章培恒著有《洪升年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生殿与红楼梦《红楼梦》与《长生殿》,《长恨歌》主题的一致性《长生殿》的作者,是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诗人洪升.《长生殿》是洪升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峰巅,是戏剧界永恒的保留剧目.《长生殿》直接取材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同《歌》,《传》一样,《长生殿》主要描写的是李,杨爱情.其实,《长生殿》的创作初期并不是这样的.《长生殿》的创作历经十年,前后三易其稿.初稿名《沉香亭》,主旨是写李白作"清平三绝",感叹太白一生不幸遭遇;二稿名《舞霓裳》,"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此为第三稿,即《长生殿》.同《长恨歌》,《长恨歌传》一样,《长生殿》问世三百年来,文学界对于它的创作主题探讨,也是众说纷纭,但令人奇怪的是,文学界对《长生殿》主题的认识,几乎与对《歌》,《传》的主题研究基本一致.首先是"政治主题"说.认为《长生殿》表达的是"兴亡感叹"思想,借安史之乱的历史题材,寓故国之思于明皇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由于作者对故国眷恋之深,所以对降贼二臣刻意讽刺,对异族入侵极端憎恨.对李,杨"占了情场,弥了朝纲","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封建统治规律,给以深刻揭露和提示,以"垂诫来世".假借唐代"安史之乱",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抒发对清初社会大动荡的强烈感叹!二是"爱情主题"说,认为《长生殿》作者明确交代:"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劝惩淫乱,垂诫来世,而在于宣扬"至情"主义,歌颂"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坚贞爱情.认为作者表现了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爱情理想,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以"至情"对抗封建礼教.三是"双重主题"说.有人认为《长生殿》的主题既有"劝惩"思想,又有歌颂意图,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复杂的,作者自己也说不清 .也有人认为作品的双重主题是主副关系,唤起民族意识为主,歌颂纯真爱情为副.还有人认为"双重主题"是辨证统一的,歌颂爱情悲剧加深了对社会动乱的痛恨,相反,谴责异族入侵,更强化了爱情的悲剧气氛.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对《长生殿》主题研究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混合主题说,是对以上三个方面和稀泥;二是自伤主题说,认为作者在剧作中暗隐了自己难以出口的事情,或者是爱情婚姻方面,或者是家庭社会方面,总之,有不得已的事情,假借李杨的故事,顾左右而言它,表达自己心中的隐痛.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长生殿》不仅创作主题与《长恨歌》雷同,就连学术界对两部作品的研究,理解,矛盾,争论,和稀泥都基本相同.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长生殿》直接取材于《长恨歌》,洪升与白居易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感受,立意原则,取舍标准都是完全相同的.据洪升在《长生殿》"自序"和"例言"中交代,《长生殿》的创作,"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只写缠绵诚挚的李,杨爱情,对《天宝遗事》,《杨妃全传》中记载的故事,适当用于剧中"点染",但"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这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创作宗旨是完全一致的.无独有偶,不仅《长生殿》主题与《长恨歌》相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与研究中的分歧,争论,也同《长恨歌》如出一辙!迄今为止,红学界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大致也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言"情"主题说.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作者创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宝黛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爱情毁灭的渲染,宣扬作者心中的"至情"理想.他"试遣"的"愚衷"的目的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的这种"至情"理想,是对封建婚姻家庭观的反动,追求的是一种进步,民主,自由的新型爱情婚姻观念.二是言"恨"主题.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作者在作品开篇,就表现出一种满腔幽恨的情绪.在冗长的故事中,表达了对"金玉良缘"的愤恨,对"无材补天"悔恨,对封建礼教的痛恨.作者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创作小说过程中,看到的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心中装着满腔悲愤,笔下是对丑恶社会和封建大家庭无情的暴露和鞭笞.2三是言"悔"主题.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悔书",作者开篇就讲了一大套自己"愧则有余,悔则无益"的创作心理,说自己"不肖","无能",以至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辜负了"天恩祖德",竟至于"不若彼一干裙钗.说创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将自己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并非"怨时骂世".不论"言情","言恨",还是"言悔"主题,都不脱《长恨歌》"爱情主题","隐寓主题"和"讽喻主题"的范畴.红学界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除以上三个方面外,其实还有一些重要观点.传统的索隐红学都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抱着真挚的民族主义感情","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是对兴亡更替的强烈感叹!今天的探佚红学和"经解"红学则多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充满了隐情的奇书,书中几乎每一个情节,每一句话,都隐含着当时的阴谋和变故.对《红楼梦》背后隐藏的这些事情,一般多猜测是雍正与他的兄弟和政敌们争夺权势的血淋淋斗争.还有一些学者是混合主题,多重主题的倡导者.至于文革期间的阶级斗争主题论,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在此文研究之列.我们把以上分析同学术界对《长恨歌》,《长生殿》的主题研究加以对照,就会发现,三部作品的主题竟惊人地相似!不仅对作品主题分析得出的思想类别相似,就连对主题争论的内容和切入角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基本相同.如果说《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同一题材,同一背景,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前者对后者影响,主题一致可以理解,那么,《红楼梦》与《长恨歌》,《长生殿》似乎风马牛不相及,题材,体裁背景,人物,时间,地点均不同,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主题重合的怪现象呢?《长恨歌》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长恨歌》是叙事长诗,《长恨歌传》是史记体文章,《长生殿》是剧本,《红楼梦》是小说,三个方面的四部作品差异很大.但是,只要你认真阅读这些作品,你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确确实实存在着前后相继关系.《红楼梦》和《长生殿》,都是受《长恨歌》深刻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模仿《长恨歌》创作出来的.1,在思想境界上,三部作品都宣扬的是"至情"理想,都深刻表达了对"至情"幻灭的沉痛和无奈.《红楼梦》和《长生殿》中宣扬的"情种"精神,以及爱情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毁灭后的感伤和哀叹,都是出自于《长恨歌》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展示出的思想境界.李,杨和宝,黛一样,同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又同是悲剧的制造者.如果说《长恨歌》和《长生殿》宣扬"占了情场,弥了朝纲"的矛盾主题,《红楼梦》中的宝,黛二人,何尝不是"占了情场,弥了仕途",否则,在《红楼梦》卷首,作者那么痛心疾首地悔恨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辜负"天恩祖德"做什么?李,杨和宝,黛本身都在追求情投意合的人间至爱,本意并非想"弥了朝纲"或"仕途",但客观上悲剧毕竟都发生了,发生的原因说到底都是性格的悲剧,用《红楼梦》中形容黛玉的花签令说,"莫怨东风当自嗟".三部作品都没有把爱情悲剧浅薄化,没有描写成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通过对爱情复杂性的解剖,体会到了"情场"与"朝纲","仕途"之间两难选择的尴尬与困惑.三部作品的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共同点,就是在展示作品主人公命运悲剧的同时,作者不仅没有谴责和追究主人公造成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反而对他们的痴情和悲剧下场给予了最大的惋惜,同情和歌颂,造成了作品主题的内在矛盾.李杨爱情与宝黛爱情的悲剧,不是传统的善与恶斗争的结果,而同属于善与善,善与美内在矛盾的结果,悲剧的制造者和承受者是同一个人,难道李隆基的朝政不是自己因爱情而"怠"的?难道《红楼梦》作者的"一世无成,半生潦倒"不是自己沉湎爱情造成的?"果"无法谴责"因",因此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作出理直气壮的抗争,同时又无法自悔自责,因为爱情毕竟是无限美好的.总之,对这样的爱情,既不能简单地谴责,也不能简单地歌颂,只能采取近乎写实的手法,加以意识流式的描绘了.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确实找不出三部作品中李杨与宝黛这样相似的爱情婚姻思想了.32,在作品结构上,三部作品都按照悲喜两大阶段构建故事框架和悲剧发展过程,并分别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长恨歌》和《长生殿》的前半部分,描写了李,杨"芙蓉帐暖度春宵","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旖旎生活;《红楼梦》的前半部分也描写了宝黛在大观园中风中听戏,花下读书,逐步由"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游移感情,发展到非彼此不娶不嫁的专一感情经历,描写了二人互相试探,互诉衷曲,彼此盟誓的曲折过程.三部作品的这些过程描写,用的都是现实主义手法,基本以白描为主,其中不搀杂神秘因素.而在三部作品的后半部分,则都是描写悲剧的产生,发展和结局,用的又都是浪漫主义手法.《长恨歌》和《长生殿》中,杨妃"婉转蛾眉马前死",死后到了"海上仙山",再描写二人的生死恋,这时的故事就并非尘世的事情,使用的基本是浪漫主义手法.《红楼梦》后的半部分已经遗失,真实情节已经不可知,但从前半部分预设的"太虚幻境","放春山遗香洞"等场景看,也似乎应该是浪漫成分大于现实成分,不过已无法确知了.3,在虚拟世界中,三部作品共用一套子虚乌有的神话系统,构成独特的神话世界.这三部作品中的神话世界,迥异于传统的"天界","道教","佛教"神话体系,而是作者独创的玄妙而又美丽的独特体系.在《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在《长生殿》中,海上仙山变成了"蓬莱仙境"和"月宫仙境",仙子变成了织女大士和牛郎真人,以及蓬莱山和月宫中的一帮仙女.在《红楼梦》中,他们又变成了"太虚幻境"中"放春山遗香洞"和人间的"大观园",其中有"警幻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和"度恨菩提".《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明显是出自《长恨歌》中的仙山"太真院",以"太虚"对"太真",当非偶然.大观园"楼台高起五云中",就是套用的《长恨歌》的"楼阁玲珑五云起".《红楼梦》中对警幻仙子的描写,也明显受《长恨歌传》中"冰雪姿,芙蓉冠,露绡披,俨然如在姑射山"的影响.虽然有所变化,不过换汤不换药,神话体系都是独特而一致的,与其他神话体系迥然不同.实际上,三部作品在好多具体情节描写上,也是相沿一致的.《红楼梦》中金钗和宝玉,从根本上就是来自《长恨歌》和《长生殿》中李,杨的定情信物"金钗","玉合".《红楼梦》中宝,黛,钗,湘间三角关系,同《长生殿》中杨贵妃与梅妃,"三国夫人"的关系也完全相同,就是书中人物对爱情的游移和吃醋性格,也仿佛剿袭而来.《长恨歌》中的"临邛道士",在《长生殿》中变成了"杨通幽",到《红楼梦》中,又一变而为"空空道人",连道士的身份都没变.在幻境中,《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曾在睡梦中,梦见一个怪物,把自己扯入水中,大惊之下高喊"高力士何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在梦中,被夜叉鬼扯进迷津,惊慌中高叫"可卿救我".《红楼梦》中宝玉所做的《危画词》,第一句是"恒王好武兼好色",而《长恨歌》的第一句是"汉皇重色思倾国",两首诗的第一节,用韵也完全相同.好多读者感到奇怪,《红楼梦》中出现了"太上皇"的提法,说"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作品的背景是清朝,而清朝只有一个"太上皇",那就是乾隆六十年退位,让位给儿子嘉庆,自己做太上皇.乾隆退位时,《红楼梦》早已成书,所以书中出现"太上皇"是奇怪的.说奇怪也不奇怪,清朝没有"太上皇",唐朝却有"太上皇",他就是李杨爱情的主体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后,由于他的儿子唐肃宗久已在灵武即位,他只好当了"太上皇".《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他退位后,与皇帝儿子的一番谈话,要求儿子"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这也大概就是《红楼梦》中说当今皇帝"以孝治天下",听命太上皇允准皇妃省亲的来历.《红楼梦》中还有一处颇堪注意,书中交代作品"朝代年纪""无考",同时交代,不妨假借"汉唐".作者为什么不假借宋明偏偏假借汉唐呢?原来,《长恨歌》诗中本是唐朝故事,却假借汉朝敷衍,第一句说的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朝皇帝在诗中成了汉皇.《红楼梦》受《长恨歌》影响,自然顺手"假借汉唐"了.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红楼梦》中两次出现"大明宫"的提法,清廷并没有什么"大明宫","大明宫"是唐朝皇宫最主要的宫殿.44,在艺术手法上,三部作品也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长恨歌》是叙事长诗,但它决不是简单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的叙事,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渲染.《长生殿》前半部分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后半部分采用的则是高超的浪漫主义手法.《红楼梦》呢?大概所有读者都承认,他既有"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自传记实特点,又有虚无缥缈的浪漫渲染艺术风格,与《长恨歌》,《长生殿》的艺术特点是一脉相传的.其一,三部作品都具有淡化情节,借叙事而抒情的特点.《长恨歌》流传久远,早已证明其艺术的卓绝.前半部分集中概括了李杨长期爱情活动,但其重点并不是具体的爱情活动,而在于这些事件体现的性质和倾向,其高潮在于杨贵妃惨死而李隆基作为帝王却无可奈何的心灵震撼.其后半部分叙述得似乎详尽淋漓了,其实并不然,只是为人物抒情提供基础,契机,为作者的感情寻找喷发点.其结尾实际上是不结而结,"用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茫茫无绝期",为读者留下多少感叹,想象的余地.《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与此基本相同.作者描写宝黛的爱情,主要着力点并不在于二人之间卿卿我我的场面,而是着力于诗化情景的展现.读《西厢》,听琴,葬花等内容,明显有诗化倾向,其核心不是叙述故事情节,而是展示人物的微妙情感和情感在生活中的流动,起伏,回旋.读者在这里获得的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是撼人心魄的精神感受.其二,三部作品都具有叙事者与作品人物话语交错互渗的特点.《长恨歌》是叙事诗,但作者把杨贵妃由故事中的人物转化为抒情诗的第一主人公,把她镜头一步步推近,让叙述者站在人物的角度或立场上,引导读者按照人物的弦索,去体味叙事者的爱憎,从而并达到强烈共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的浓郁气氛.诗中的好多具有强悍震撼力的语言,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作品主人公的话,《红楼梦》更是如此,它虽然是记实性小说,但作者决不是简单地写人状物,而是创造出诗化的场面,用诗化的语言,描写诗化的思想.在黛玉葬花一节中,作者由叙事者的角度巧妙地转到人物的角度和立场,引导读者按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识去理解领会,比描写一百件"风刀霜剑"的故事,更有震撼力!其三,用复义语言,表现复杂的思想.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红楼梦》的评点折戚蓼生,他敏锐地地看出,《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在"一声两歌,一手两牍".其实《红楼梦》的这种特殊艺术手法,就直接来源于《长恨歌》.古代高明诗人往往都十分重视运用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认为"以两解更入三昧"(李光地《榕村语录》),是诗人尽力追求的一种精妙境界.《长恨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是运用复义手法的典范."倾国"二字,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也可理解为不理朝政导致政权倾覆的昏君.以上分析的目的,不是研究《长恨歌》对《长生殿》的影响,而是研究《长恨歌》和《长生殿》对《红楼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而洪升创作《长生殿》时,坦承自己是完全按照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创作的,现在的问题是,与《长恨歌》与《长生殿》主题与创作手法完全一致的《红楼梦》,究竟是谁创作的?《红楼梦》作者推论白居易和陈鸿是唐代人,《红楼梦》的作者自然不可能是他们.而洪升则是清初人,《红楼梦》与《长生殿》又是如此惊人的一致,他会不会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呢?会不会是他,在《长恨歌》的影响和启迪下,先后创作了《长生殿》和《红楼梦》呢?首先,他有没有创作《红楼梦》的思想基础?清初江南的士大夫阶层,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把明清易代时的社会大动荡,同唐朝的安史之乱相比.洪升的家庭的确是显赫的"百年望族","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在清初改朝换代中,先是"外面架子未倒,内囊渐渐尽上来了",随后受"三藩之乱"牵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洪升既然创作了感叹兴亡的《长生殿》,也完全具备发出《红楼梦》中兴亡感叹的时代和家庭基础.5其次,洪升自小受具有"遗民"思想的老师毛先舒等人影响,具有强烈的改朝换代,兴亡感叹意识.洪升本人经历了家庭的"天伦之变",后半生过着极为贫困潦倒的生活,与前半生形成了巨大反差,随后又因为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永远革去国子监生籍,"断送功名到白头",对朝廷怨恨情绪更深了.洪升完全具备发出《红楼梦》中怨恨语言的思想和人生基础.再次,洪升有创作《红楼梦》的文化功底,他的家族诗礼传家,世代簪缨,富有藏书,号称"书海",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对诗,词,曲的造诣尤深;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传奇,还评点过小说《隋唐演义》和《女仙外史》,熟悉小说创作;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熟悉"假语村言".在《长生殿》序言中自己承认,特别熟悉《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而这些都是创作《红楼梦》的必备条件.最重要的是,洪升具备创作《红楼梦》的个人感情生活基础.洪升的妻子黄蕙是自己的嫡亲表妹,文化教养很好,善于音乐绘画,但为洪升的"无能不肖"还了一辈子眼泪.洪升的两个妹妹冰雪聪明,十分美丽,但由于家庭败落,婚后生活不幸,双双年轻夭亡.洪升的一大群表姐妹,曾在清初组成著名的文学团体"蕉园诗社",各自都出版过诗集,洪升与这些姐妹们青梅竹马,从小感情很好,但这些姐妹们后来都有各自的不幸,正可谓"万艳同悲".洪升的姐妹们,应该就是大观园姐妹们的生活原型.正像《长恨歌》与《长恨歌传》是为杨贵妃作传一样,《红楼梦》的创作目的也是给姐妹们作传,就是作者在书中交代的"闺阁昭传".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洪升在创作《长生殿》的十年里,很可能姐妹们与他有共同的爱好,并一起参与过李杨爱情故事的酝酿.如何能证明这一点呢?直接的证据早已淹没了,但间接证据还是有的,证据就在这些姐妹们出版的诗集上!洪升在创作《长生殿》时,别号为"啸月楼",其含义大概同长生殿的"月宫"相关.他的表妹钱静婉,诗集名为《天香楼集》,天香者,桂树也,月宫之别称也.洪升友人说洪升致祸的原因,就有"桂子飘香是祸胎"的说法,可见"天香"与《长生殿》意义相关.倘非钱凤婉与表哥洪升有共同爱好,何以取此名号?洪升的这个表妹,很可能就是《红楼梦》书中宝钗的原型.洪升的另一表妹冯又令,诗集取名《湘灵集》.这个别号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原来和白居易《长恨歌》有着深刻关系."湘灵"是白居易的初恋情人,二人感情甚深,但终于没有结成连理.白居易对此耿耿终生,撰写《长恨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与湘灵的爱情遗恨引发的.《红楼梦》中为甄仕隐丢失的女儿取名"香菱",似乎也有这个原因.试想,如果不与表哥一起读《长恨歌》,冯又令为何取此室名?洪升这个"湘灵"表妹,很可能就是《红楼梦》书中湘云的原型.洪升的一个最亲近的表妹,名叫林以宁.林以宁的诗集名《凤潇楼集》,凤者,后妃也,潇者,斑竹也,正是《红楼梦》中"潇湘妃子"林黛玉的生活原型!《红楼梦》书中处处把黛玉喻为芙蓉花,其原型林以宁就曾创作过一部传奇《芙蓉峡》.由于早已失传,其内容已不可知.但我们可以推测,他们表兄妹的文学创作活动,都是受了白居易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1. 唐代: 李杨爱情在古代诗文中咏叹颇多,较早且著名者见于白居易《长恨歌》,但是《长恨歌》主题比较复杂,历来争论颇多。白居易对于李杨爱情既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同情,也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讽喻。 同时代的还有陈鸿的《长恨歌传》,《长恨歌传》是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共一卷,陈鸿作。它追述了开元年间杨妃入宫,在安禄山叛乱后,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于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与杨札相见的事情。故事情节和《长恨歌》一样,不过白居易采用的是诗歌的形式,作者采用的则是散文的形式,两者实相得而益彰。读了本篇可以明白故事的原委,更可以欣赏歌辞的深美。 《长恨歌传》前一部分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一定的谴责意义。自杨妃被缢死后,写李隆基的思念是“三载一意,其念不衰”;神仙世界里玉妃(杨妃)的哀怨是“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对李杨“爱情”作出了生死不渝的歌颂。最后写王质夫、白居易、陈鸿三人游仙游寺,谈到了李杨“爱情”故事,王质夫请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这说明歌颂李杨“爱情”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所以三人会谈论它。 2. 元代: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汉族戏曲,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白朴杂剧代表作。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 3. 总结: 从唐传奇《长恨歌传》、诗歌《长恨歌》到元杂剧《梧桐雨》,李杨爱情故事从一开始讽喻与同情结合到广为流传,进而成为人们抒发爱情情怀的寄托,寄托人们对爱情逝去的伤怀——《梧桐雨》,其内容和情感已经发生变化。到了《长生殿》,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论文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大抵分三种,有所争议。

1、爱情主题说。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2、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3、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

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

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扩展资料

《长恨歌》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

诗的主题是“长恨”,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问题一:长恨歌主旨?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一、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 *** ,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二、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 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双重主题说”较为客观、中肯,符合于作品实际。此就三个方面再略作阐述或补充。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根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 *** 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英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 问题二: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幕,意在讽刺告诫在位君王,莫重蹈覆辙。其言萋萋,其盼也切切。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些全是讽刺。如果把《长恨歌》的主题定为爱情说,那么面对 诗中大量的讽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诗中描写玄宗与贵妃的恩爱悲伤,也是不悖于题旨的。“汉皇重色”是题旨,自是讽刺,之所以长恨, 正是由于“人非草木皆有情”。由情而生恨,无此情则无此长恨。对情的描写正是对恨的反衬。其情愈深,陷得越深,其恨也愈浓,愈重,愈久 。 可见,对情的描写非但不悖于题旨,相反是对题旨的深化,可谓寓讽刺于风情之中。 再者,白居易作封建王朝的代表者及维护者,不可能认为帝王的爱情比唐王朝 的繁荣、稳定更为重要。 他说 “一篇长恨有风情”重点自是长恨。如果只描写风流韵事,那么不如说“一篇风情有长恨”。 二 诗中对杨贵妃的描写 之所以有许多人把《长恨歌》的主题定为爱情说,原因乃在于诗中有大量描写杨贵妃的句子。对此,许多人无法解释,认为这是对杨贵妃的赞美。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对杨贵妃的描写,把杨贵妃描写得娇艳无比,并非是对她的赞美,而是对她的厌恶。起句“回眸一笑百媚生”,龚自珍语,“此乃修饰勾栏 *** 之词。”可见白居易对杨贵妃的定位。对杨贵妃的描写很容易理解, 不美焉能迷人?情若不真,又焉能使人“生惑其志,死溺其情”?如何体现玄宗之痴迷,差点亡国之痛;如何体现“长恨”之深,之切。所谓“麻烦常常是跟随女人而来,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可见白氏把杨妃写得甚美,正是为了充分衬托她的甚恶。 三 人们对《长恨歌》主题理解偏差的原因 (一) 大部分人脱离当时时代背景,脱离了当时人们对杨贵妃误国的痛恨的心理基础而读《长恨歌》。今人大部分从其艺术角度而去研究《长恨歌》,而忽视了诗中所隐含的政治功能。对白居易来说“选择一个酿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灾祸(安史之乱)的重大事件-----来表达一个‘纯情’的主题,是不可思议的”。 (二) 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一份爱情的心理。且其爱情愈惊天动地愈好。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当对爱情有所期盼的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而把《长恨歌》的主题定为爱情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显得缺乏理智,是缺乏说服力的。 综上,我们得出结论, 《长恨歌》的主题是政治讽喻,借玄宗之痴迷不悟,表达希望在世之君吸取教训,不可好色过度。座好皇位,保住江山,维护封建统治. 问题三:长恨歌主旨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一、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 *** ,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二、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 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双重主题说”较为客观、中肯,符合于作品实际。此就三个方面再略作阐述或补充。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根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 *** 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英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 问题四:长恨歌的中心思想和感情 【赏析一】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今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问题五: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旨理解和认识 这是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帝王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人,两人虽相爱却只能留下长长的遗恨。有对帝王骄奢淫逸的不满,也有对两人爱情的歌颂。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赏析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叮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大抵分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问题六:长恨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启示和给人们什么,,, 《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问题七:王安忆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 大哥王安石 好吧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自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这首诗写于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当时白居易任尉。同时,陈鸿还写了一篇《长恨歌传》。歌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篇名。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主要赞美的是爱情,当然也有在讽刺玄宗 ~! 问题八: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是什么 艺术特色要点: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 (2)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 (3)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 人生启示要点 :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 *** 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极浓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对叙事诗的一大发展创造。(1)诗人对安史之乱、马嵬之变、平乱回京这些历史事件没有具体展开描写,只是作为抒情的桥梁,一笔带过,而将大量笔墨集中在铺写玄宗对贵妃的苦苦思恋上,写的缠绵悱恻,动人心魄。(2)人物十分单纯,诗中着力塑造的是李、杨两个人物形象,而且主要是通过心理刻画完成的。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不仅成功的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发展。(3)诗人把人物语言与作者语言融合在一起,运用虚构和想象来发展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以优美的语言创造意境,成为古代长篇叙事歌行中的绝唱。 我知道的就这些,希望能帮到你!

论文题目的主题思想

论文的主题是指你要表达的观点,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论证。就像选择题选择其中一个,再围绕这个选择进行说教。而议题只是一个题目,应试者给你的题目。

一、性质不同

1、论文题目: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

2、论文主题:主张,主意;更加抽象,有时可以理解为想要体现的一种精神。

二、作用不同

1、论文题目: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暗含文章主旨。

2、论文主题: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

三、存在的意义

1、论文题目:属于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2、论文主题:文章的统帅,一篇文章从构思到脱稿,无论是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还是词语的遣用,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酌定,古代文论家多把文章主题喻为军中之“帅”。

论文主题词怎么写?论文主题和论文题目是一样的吗?论文主题词就是文章主要的切入点。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什么方面的内容,可以很精练的写一两个词即可。一般一篇文章3个左右的主题词就行,如果主题太长,逻辑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很容易给读者的理解带来障碍。那么论文主题词该怎么写?我们可以从以下入手:一般而言,想要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要观点,离不开从四个支持框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只有准确反映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突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深度。这不仅是主题的四个要素,而且要清楚地解释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范围—对象—内容—方法,这是一个主题的基本模式,也是最典型、最标准的写作主题的方式。通过对主题的要素的构成和结构类型的理解,作者可以调整部分词序,或者添加被认为重要的信息,从而产生内容简洁、既不笼统、又显的专业的论文题目。所以主题词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是围绕论文的整体内容来进行的。如果关于论文主题还有疑问的话,推荐阅读【期刊发表指导中心】的干货文章:论文主题和论文题目是一样的吗?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不少同学得知需要写论文时,都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回想起自己大学四年所学所得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该写什么题目好。接下来学术堂就给大家讲讲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虽然专业不同但是方法类似,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一,确定研究方向。一般和您所学专业相关,不可能您学会计的,却让您写化学,对吧。第二,确定研究方向中的某一课题。一般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如果您学经济学的,那么比方说这两年共享经济是一个热门课题,你就可以把研究课题定位共享经济。第三,课题研究聚焦。写论文大忌是课题太过广泛,什么一般一个课题包含很多个子课题,全部都要写的话,是不现实的,毕竟不是写书。所以必须将课题聚焦为一两个子课题。比如说对于共享经济,共享单车使其中的子课题,而且很热门,那么我们就可以聚焦为共享单车。第四,确定论文题目。课题聚焦之后,可以结合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来定题目,意思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聚焦的课题结合起来,运用上去。好比说你学的是商务管理,那么就可以研究一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于是,一个合格的论文题目呼之欲出——论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关于主题思想的论文

从贾家衰败的主要原因看《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关于贾家败落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读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先看两位红学家对此的回答。一位是周汝昌先生,另一位是俞平伯先生。 周汝昌先生认为贾家败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元妃死,贾家失去了*山,第十八回省亲点戏第三出是“乞巧”,脂批:长生殿中伏元春之死。并说明此事是“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二是犯了政治上的重罪。贾珍为厚葬秦可卿,非得用“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贾政劝说无效,脂批:政老有深意存焉。三是被贾雨村之累害。贾雨村与贾赫关系密切,且常常并举,牵涉到贾雨村把石呆子陷害致死,抄没扇子送贾赫一案。四是除去外鬼贾雨村,还有内祟王熙凤。大致从凤姐待下人苛刻狠毒,放利事发,贾琏为尤二姐报仇,弄权铁槛寺害死两条人命,受贿三千金,这些事被发现。除此之外,还有内部腐朽、子弟胡为,亲戚同时失势,抄家下狱等。周汝昌先生还有讲到一点是天灾人祸相随。旧批家尝说开端鄄士隐一段小荣枯是宝玉一生小影。鄄士隐先虽半落,实因遭火而一败涂地,不然,那能如此干净。第三十九回刘姥姥正信口开河,南院马棚里走了水,批云:一段为后作引。似乎贾家后来也遭此一劫,因此才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很明显,周汝昌先生看重脂批,他也曾得出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的结论。 俞平伯关于贾家败落的原因主要有三:抄家、自残、枯干。大意如周汝昌先生所述 。 如果就小说读小说,抛开红楼梦以外的一切东西――作者、背景等。上述对贾家衰败的解释是够全面的了。然而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与其成书背景密不可分,那么,上述形式主义的结论便不能接触到问题的本质更不能阐明红楼梦伟大的现实主义。贾氏的衰败与整个清朝社会史的发展是相联系的,李希凡和蓝翎两位红学家看到了这点。他们认为贾氏衰败不只是一个家庭原因,而是整个封建贵族阶级在逐渐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走向崩溃的征兆。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原因。为了维持奢华的物质生活,贵族阶级残酷剥削 农民。农民因此破产,发动起义。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加深。贾家的衰败和封建社会的灭亡已成定局,至于高鹗续书中的“兰桂齐芳”结局当然是荒谬的。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势。然而曹雪芹不是英雄,他只是描绘了现实主义的悲剧,时代的、社会的、阶级的、人的悲剧,曹雪芹以补天不成,象征内心那种欲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即倒的原望的落空。但并未因此停止与封建正统思想的对抗。曹雪芹是一个文学奇才,具有一切伟大文学家都具备的对现实敏锐的洞查力。他们认清现实的丑恶,发出不满的声音,对未来有朦胧的设想,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因为他们不是革命家。 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性很难说得明白毕竟曹雪芹也已经成为历史。这位孤独的天才在当时无人理解他,现在,更不可能。我们能很好的理解红楼梦,但不能很好理解曹雪芹。

我想这书最适合青春的人去读,十八九岁,刚入世事,见的不多,有活力有激情,这书最能激起这样的人的兴趣。他们或许会像觉慧一样反抗旧的东西,去追寻理想和新生事物。 而我现在读来确实已经对觉慧有了自己的判断,我有时不能完全赞同觉慧。我有时很同情觉新,甚至觉得觉新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异常。而对觉民,更是觉得他成熟、冷静,对世事有自己的判断,又能够忍耐自己所厌烦的东西,有能够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是正确的。人或许只有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相结合,才能活得更好,最后觉民不是活得了幸福,并在家中长期生活下去?或许这样的结局更适合普通人。 但我想作者并不是我以上一段的意思,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奋起反抗,去接受新思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就是一个人的三方面。每个人都是同样的矛盾体,而对于任何事情的做法,都有着三种不同的计划,恰是三兄弟身上所体现出的性格与行事方式。看书时,会觉得有时自己是觉慧,想要反抗,却困难重重,又对社会抱怨多多,有时是觉新,虽名“觉新”,却很“守旧”,逆来顺受,接受着命运的安排,有时又觉得自己是觉民,可以对他人有着强烈的同情,可是试着用语言抚慰每一个人心灵的伤。 我想我或许是被书本毒害太深的一个人,终究不能如觉慧一样。 再来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很难说是悲剧还是喜剧。因为瑞珏、梅、鸣凤、爷爷的死、大家庭的没落,不得不说是悲剧。而最后觉慧去上海追寻新思想,觉民得到幸福,这又给此书留下了希望。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部厚重的书。 此书的语言很简练,却又很深刻。作者在书中有大量评论的话,并将这些话与叙述将结合,这是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过提炼的话,将这种深刻有理的话语寓于具体事情之中,更显出其深刻见解。正如有一段是即将睡觉,便将人的性格与世事和睡觉联系起来,有一段是将花园里的湖,便说这个家就像湖一样,表面平静而内里波涛汹涌。 而总体来说,语言叙述性很强,并有张有简,很流畅,点到为止。详略恰到好处。 我想这部书从整体上来说是值得一读的,你会看见厌烦的有趣的上一辈人,看见积极反抗的下一辈人,还会看见在社会之中漂浮着的这一辈人。你会看见这个社会,或许还会看见你自己。参考参考吧,采纳

毕业论文试论长生殿的悲剧意义

《长生殿》不同于《长恨歌》。前者为戏剧,后者为诗歌。《长生殿》是一部描写爱情悲剧的巨大戏剧。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她的历史进步的重大意义在于: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哪怕上发生在皇帝身上,哪怕是发生在人间天上。有了爱情,天高不为高,阴阳不区分。

2008年5月上旬,在昆曲界久负盛名的上海昆剧团在北京保利剧院连续四晚演出全本《长生殿》。昆曲自明代诞生以来,因其剧本格局庞大篇幅冗长,难以在舞台上展现其全貌,所以多以折子戏行世。至明末清初,折子戏更成为昆曲存世与演出的主要方式,就以洪�的名剧《长生殿》为例,全本长达五十出,仅有十多出留在戏曲舞台上,数百年来罕见其全本演出。观众对传奇作品的戏剧艺术以及宏大的历史文化内容的欣赏,渐渐为纯粹的表演艺术的欣赏所替代,对于像《长生殿》这样深刻而伟大的作品而言,当然是莫大的遗憾。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清初一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们对《长生殿》趋之若鹜,一场残忍的xxx使多少人无端受到牵连,而《长生殿》巡演全国的盛况因之中止。上海昆剧团经过三年努力,让这部名剧阔别三百年后基本以其原貌重现北京,不失为一桩壮举。 《长生殿》的全本与国人疏离已久,上演全本昆曲《长生殿》之所以可称为“壮举”,是因为其间困难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多年来,人们对传统戏剧的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界说,众说纷纭之中,所谓“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虽是普遍共识,然而具体到如何继承,如何发展,究竟如何看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实仍暗含许多不同看法。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人们所纠缠的表面含义,而在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化态度对待传统戏曲,对待昆曲,看待像《长生殿》这样的经典剧目。 昆曲代表了中国戏曲从文学、音乐到表演艺术在整体上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昆曲《长生殿》又无疑是最优秀的昆曲作品。《长生殿》以唐代皇帝李隆基与妃子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但是它的格局却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作品,除了始终将这桩特殊的帝妃情爱放置在江山社稷沉沦这个大背景下加以表现,它所达到的人性深度,遍览古今中外的伟大剧作,罕有匹敌。 随着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有更多业内外的有识之士开始基于对传统戏剧经典的景仰之心致力于重新修复经典,全本《长生殿》应运而生,我们可以体味到在它背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对传统经典的崇敬和敬畏。全本昆曲《长生殿》虽然并没有完全将原著五十出原封不动搬上舞台,但基本保持了原著绝大多数内容,仅仅删减合并了少量场次,当然,还在某些场景中为适应剧场演出的需要做了些许微调。因此,上海昆剧团重新演出的全本《长生殿》之重要,不仅仅是由于它意味着全本《长生殿》在阔别北京三百年后重新回到这座古老城市,更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我们阔别已久的文化态度重新回到这个社会,回到我们的生活。持这种曾经稀缺的文化姿态对待经典,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上昆的《长生殿》所呈现出的“严守昆曲格范的古典美”。这就是这部需要连演四晚的大戏最闪亮的特点,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相对于那些以青春或奢华相号召的昆曲创作,上昆的全本《长生殿》以切合传统风范为核心,把焦点凝聚在昆曲本身,凝聚在昆曲的传统表演格范。如同对珍贵文物的修复必须严格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为了让《长生殿》完整地呈现出“严守昆曲格范的古典美”,上海昆剧团的编创人员们小心翼翼地“修复”这部古典戏曲的精粹。然而,真要做到“整旧如旧”并不容易,从事文物修复的专家会告诉我们它比制造一件新品要困难得多。如同文物的修复,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高水平地重现文物制作的传统工艺,将经典剧作《长生殿》的全本重新搬上舞台,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那些早就已经失传了的折子以对得起“经典”这个称呼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如前所述,全本《长生殿》虽然曾经演出,但已是三百年前的往事,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即三十出以上,其舞台呈现方式已经不为人们所知,要复原这部分内容,还要与其余的三分之一融为一体以免观众察觉出明显的差异,要保存戏剧的完整性,难度之大,恐怕要超过新创剧目。清代以来,虽然《长生殿》全本不复演出,但是其中一些重要折子,如《絮阁》《密誓》《惊变》《埋玉》《闻铃》《哭像》《弹词》等都是昆曲观众熟知的保留剧目,更成为昆曲精美的表演艺术的主要载体,它们的表演样式,已经相对凝固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生旦净丑各行名家多以能够演出这些折子为荣。以上海昆剧团为例,这些重要折子正是体现蔡正仁、张静娴等昆曲表演艺术大师之成就的拿手好戏。它们当然是全本《长生殿》不能合弃的精品,而相对于这些十数出戏而言,要重新寻找那些失传已久的折子的舞台呈现方式,尤其是要让另外那二十多出戏按照昆曲本身固有的表现手法在舞台上展现在观众面前,还必须保证这样的舞台呈现尽可能接近已有的保留剧目的表演水平,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昆曲的舞台表演以细腻见长,从排场、唱腔到身段,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要用心安顿。用昆曲演出全本《长生殿》这样一部体量超大的作品,编排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上昆仅排演这部大戏前后就花费了三年时间,在当今这个浮躁和喧嚣的时代里能用长达三年时间排一部戏,能以编排、演出昆曲所必须的优雅和从容的心态细心打磨一部作品,尤为令人钦佩。联想到近年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昆曲保护,然而这些投入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可用于猎取各种奖项的新剧目创作,真正被用于像上昆重新恢复《长生殿》那样继承昆曲传统的反而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更令人感慨。但我们知道,正由于上海昆剧团如此努力地以传统方式重排这部《长生殿》,其中新排的那些折子是有可能留传下去的,在未来几年里,其中至少有十多出可能成为上昆新的保留剧目,对于剧团而言,对于昆曲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剧目建设方法。如果现存的六个半昆曲剧团都能这样做,三五年之后昆曲的剧目积累会很可观,从清末民初以来,昆曲保留剧目日益递减的趋势就有可能出现逆转。用这种方式保护昆曲,才是正道。 诚然,上昆的全本《长生殿》要在现代剧场环境中展现昆曲经典,剧场环境的变化对舞台呈现、对表演和演奏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够既顾及现代剧场观众的欣赏要求,又不背离昆曲的表现原则,是这部全本《长生殿》最成功的尝试。纵观《长生殿》全剧,能做到“本本有戏,出出有戏,人人有戏”,一方面体现了原著作者洪异的才华异禀,同时也处处体现出沈斌、张铭荣等稔熟昆曲舞台的上昆导演们的不凡功力。全本《长生殿》的成功上演,正是由于上昆拥有这一批54年前跨入昆曲艺术大门的表演艺术家,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是昆曲舞台表演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他们都是当年由俞振飞任校长的上海戏曲学校昆曲专业的学员,而教他们的老师,几乎清一色是被称为“传”字辈的昆曲大家,当然还加上了俞振飞先生自己这样的名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在昆曲表演领域的专长少有机会展露,更不说以他们为中心创排一部新作,这些得到“传”字辈亲炙的老艺术家已经退休多年,他们的得意弟子,有些都已经步入中年。 这里特别提到他们与“传”字辈的关系,是由 于没有“传”字辈,昆曲的承前启后就没有可能。 中国特有的戏曲艺术发源成熟于宋元年间,诞生于明代的昆曲是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经无数文人之手精心锻造而成的精致艺术,在世界表演艺术领域,从来没有这样的一门艺术,曾经在剧本文学、音乐呈现与舞台表演三方面的完美结合上,达到如此之契合的程度。由于有了昆曲,中国古老而伟大的文明史写到这一章时,不仅在书写文学方面的辉煌时首先就要、甚至主要是要写昆曲剧本――传奇的成就,在书写音乐与表演方面的辉煌时,也必须以昆曲的表现以及昆曲取得的成就为主要内容甚至由于有了昆曲,中国的舞蹈在它发展的路途上就拐了一个弯,明清两代最卓越的舞蹈,已经化入戏曲表演、尤其是昆曲表演中,要写中国舞蹈史,明清两代就只好主要以戏曲的表演为主要内容,而其中最具风范的当然就是昆曲表演。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华文明在文学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创造,几乎完整地凝聚在这个被称为“昆曲”的戏曲剧种里。它代表了中华文明在艺术上曾经达到过的最高水平,因此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在艺术领域最卓越的代表。 越是完美的艺术就越是难以完整地传承,像昆曲那么完美的艺术,要一代代流传下来,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确实,明末清初李玉的《一捧雪》《千忠戮》以及洪�、孔尚任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如此优秀的昆曲剧本;至于舞台表演,这个雅到极致的剧种是曲高和寡的,以至于在喜爱喧闹的舞台上难以与那些更通俗的剧种竞争,文人和官宦的家班没落了,学昆曲的人要在演艺界生存愈显困难,昆曲的表演水平也就渐渐每况愈下,它能留传到今天纯属侥幸。或者更准确地说,比较接近于鼎盛时期的苏昆之表演风范的昆曲能够留传到今天,纯属侥幸。昆曲在戏曲中地位既高,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它之诞生的江浙一带,各地的戏曲演员无不以昆曲为表演艺术之范本,所以几乎像“有井水处皆歌柳词”那样,有戏曲表演的地方就有昆曲的身影。优秀的京剧演员以擅演多出昆曲剧目为表演艺术水平高超的标志,这是我们所熟知的,而在南方的多数地区,有更多地方剧种优秀演员努力模仿和学习昆曲,其剧目、唱腔和表演随处可见。昆曲由各不同剧种的戏班传播到各地,但传播的过程同时就是改变的过程,它影响面越广,形态的变异就越大,越来越变得只有昆之名无昆之实。因此说昆曲到清末时已经濒临失传并非妄言,虽然各地的戏曲演员都在演他们心目中的昆曲。各地被称为“草昆”的昆曲演出之盛,并不能阻止苏州“正昆”的沦落。到清末民初,至少“正昆”一路已经衰微到极点,最后一个正昆班社“全福班”的脚色都已经不齐。幸好有具有强烈文化忧患意识的文人、商人深切感受昆曲行将断流之危,于是有兴办昆曲传习所的义举,昆曲才神奇地获得了接续艺术源流的机会。 想到传习所顺利兴办之偶然,更可以领悟昆曲当年那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处境。1921年苏州昆曲传习所成立,培养了一代“传”字辈演员,“正昆”一脉因此得以保存接续。由“传”字辈艺人毕业后组成的仙霓社,在以后的20多年里成为独自撑起昆曲大厦的唯一具代表性的戏班;1949年以后,正是因为尚存仙霓社散落在各地的23位“传”字辈艺人继续传艺,昆曲才有保存至今的可能。 “传”字辈是昆曲艺术薪火相传的关键一环,而最集中地得到“传”字辈老艺人真传的,就是1954年成立的由俞振飞担任校长的上海戏曲学校开办的三届昆曲班,1978年成立的上海青年昆剧团就由这个昆曲班毕业的学员们组成,30年前的青年,现在都已经是60有余的退休老人――从1954年入学到今天,攸忽已经过去了54年,“上海青年昆剧团”的旧称也悄悄更改为今名。昆曲之传承人,当然不限于上海昆剧团的这批已经入行54年的资深演员,浙江昆剧团的汪世瑜,江苏省昆剧团的张继青,还有北昆、湘昆和苏州昆剧院的多位老艺人,以及在海外的华文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国内目前尚存的6个昆剧团加上温州永嘉的昆曲传习所,却只有上海昆剧团一家,拥有一个包括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刘异龙、张静娴等多位大师在内的阵营整齐的表演团队。 昆曲的传承,家门、剧目、技艺、风格缺一不可。俞平伯先生曾经感慨万分地担忧“昆戏当先昆曲而亡”,就是因为他深知“正昆”之魅力的传承要依赖其完整的剧目的舞台呈现,在于其优秀剧目的传承。现在,大约也只有上海昆剧团有可能以传统昆曲的风范上演全本《长生殿》,能把《牡丹亭》《荆钗记》《玉簪记》《邯郸梦》等大型剧目较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而且还能够让今人依稀目睹“正昆”的模样,进而能因其传统表演的纯正与精美吸引观众。 “昆”是“戏”,而“戏”是要靠多位演员们在台上相互配合表演的,就像桌子,无论哪只脚短了一截就放不平。在其他的剧团,虽然不敢说“昆戏”已亡,但是四梁八柱早就已经不齐。只要有亲聆“传”字辈传授的老艺人在,昆曲传统折子戏的发掘与舞台呈现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然而演出一台大戏所需要的行当各异并且水平相称的演员,终究是很难凑齐了。于是只能以“青春”相号召,甚或只能依赖奢华的舞台美术――如果观众进入剧场是为了看年轻的帅哥美女,抑或是为了看叶锦添的设计或林兆华的构思,再或者是为了看苏绣,那不是昆曲的光荣,而是她无上的悲哀。 这就是上海昆剧团存在的意义。假如说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多门类艺术之结晶,代表了中国表演艺术曾经达到的最高成就,那么,这一中华文明结出的硕果现在的载体,就是曾经得到“传”字辈艺人实授的蔡正仁这一代人已经年过六旬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而恰好他们又非常集中地聚拢在上海昆剧团。于是,昆曲是否有可能继续以其高水平的风范延续下去,就要看上海昆剧团有无可能最大限度地让尚健在的这一代艺术家的表演水平得以继续,有无可能让他们继续充分展现其表演才华,并且让年轻一代尽可能全面地完整地继承他们所拥有的表演技艺。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本来已经由“传”字辈艺人继承下来的昆曲剧目又有三分之二不幸失传,上海昆剧团拥有的表演传统和上一代相比已经相距很远,但是正如我们最近在北京的舞台上看到的那样,这一份遗产依然足够厚重。 如果说昆曲是无价的国宝,那么,上海昆剧团现在就是这份无价的国宝的守护人。昆曲的薪火相传,上海昆剧团是关键的关键,而这个剧团面对昆曲传统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着这个代表了我们民族之表演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种的兴衰与未来,也因之直接关系到民族艺术的兴衰与未来。这担子之沉重无法用数字估量,要放到民族文化之传承的大背景下衡量,才能掂出它的份量。 回头说到《长生殿》,我并不认为上昆的这次创作演出称得上十全十美,其中仍然存在可进一步探讨、商榷以至加工提高之处。即使以《埋玉》这一重点场次的表演而言,至少在两个方面令人存疑。全本《长生殿》四本,包括《埋玉》在内的第三本由蔡正仁和张静娴两位名满天下的表演艺术家扮演李隆基和杨玉环,我完全相信这出戏是两位艺术家的呕心呖血之作,然而,恰恰由于演员对戏剧人物面临生离死别时的哀恸表演太过繁复乃至于太过直露,反而遮蔽了观众的品味与想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它并不切合于昆曲表演以少胜多的含蓄、简约的美学原则。昆曲的含蓄与简约是以对观众的尊重与信任为前提的,虽然我们很难要求现在的观众都拥有传统文人的古典艺术修养以及心境,然而,观众也需要用优秀的作品与表演引导,只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表演才能培养出能欣赏体味杰作的高水平观众。更何况假如昆曲放弃了它含蓄、简约的精致表现,那就不再值得人类为之如此骄傲。 其次,《埋玉》这出戏的表演重点过多放到了渲染这对帝妃相互间的深挚感情上,多少有悖于洪异创作的初衷。《长生殿》之深刻就在于作者所写的李杨关系根本不是简单、纯洁和浪漫的爱情,他们之间的情感始终混有许多杂质,作者正是通过叙写、揭示他们关系的复杂演进体现出人性的深度。具体到《埋玉》这一场,李隆基最终不得不赐死杨贵妃之所以是人生之大无奈,就在于无奈中除了他对贵妃的不合,更包含了身为帝王却不能维护自己尊严的挫败感杨贵妃之所以向唐明皇主动求死更不能看成简单的为爱献身,在另一方面,她求死还有更丰富的潜台词,那恰恰是她以退为进,以死求生,因为在她心里并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唐明皇真能合她而去。因此,假如只是着眼于展现李杨痛别时的情爱主题,《长生殿》的内涵就失去了大半。事实上,李杨爱情只有在杨玉环死后才变得纯洁,正因为脱离了政治、权力以及各种现世的利害关系的羁绊,李杨的关系才有可能向纯洁的爱情演变,这是洪�对人生最悲观的体验,也是《长生殿》之成为超越时空的经典作品的精髓所在。 昆曲全本《长生殿》在北京演出一轮,不知道下次重逢又是何年。上昆在长安大剧院演出《蝴蝶梦》时,舞台上竖着一副对联,上书“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本来是《长生殿》里用的,刚好,也可以用以为全本《长生殿》北京演出的写照。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剧情梗概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欣,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四川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杨玉环上吊自尽。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