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建党100周年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建党100周年的论文参考文献

靳靖【摘 要】建国后在解放区继续开展的土改运动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有不同,它继承了先前的经验教训使土改开展的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关键词】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研究我们研究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如今学者们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本综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总分析:一、文献史料汇编的参考价值土地改革结束后陆续出版了相关的史料汇编,其中包括全国性史料及各地区性史料,全国性土改史料汇编有《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本书收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期有关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条例、指示、决议、总结等文献史料463件”[1],其中建国初期共计100余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3]汇集政府会议文件百篇。《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4]收录了1949年至1957年农业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华东、西南、中南、西北各解放地区的资料汇编也有不少,但主要是省级文件较多,本论文研究的赣南土改所属区域是中南区,就中南区来看史料有《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5]、《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6],本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了中南各省的政策、法令、方针等,集中性较强。《法令汇编1951》[7]汇集中南区民政、土改、司法、检察、人事、财政、粮食、税务、工业、农林、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的相关法令。《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8]收集了江西省土地改革的方针、要领、程序、机构等。《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9],收录了江西土改相关政策同时把江西的土地改革过程描写的比较详细,值得借鉴。这些珍贵的史料汇编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宏观上的参考价值。二、从传统范式角度看土改对于土改研究最多的就是对中国土地改革的全国性、总体性评价,基于传统革命性和政治性研究范式,内容主要包括土改过程、土地政策、经验总结等。例如:胡伊默《土地改革论》[10]共分为十五章讲述了不同国家特殊时期的土地改革历程,例如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的土地改革等等,同时提出土地改革与农民间的问题以及中国目前的土地改革问题与基本任务。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11]阐述了旧中国的农村现状、土地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12]分为四大部分,探讨了中国土地改革的社会依据,对建国前期和建国后期分别各用一大章节详细的阐述了相关政策、方针、问题及成就,以及中国土改的基本经验。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13]先后对中国土改前后进行论述,其中对土地改革老解放区论述的较为详细,建国后期的论述较为简单。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14]对中国建党到建国初期各阶段的土地改革分章节阐述,宏观把握了土地改革的全局。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15]用12个部分描绘了土改后中国农村从政策制度、生产、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新气象新面貌。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6]通过阐述阶级的划分及土地法的变更,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扭转,提供了机遇。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7]阐述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新政策调整,特别关注富农政策、财产分配政策等的实行及遇到的阻碍如何顺利排除,大大提升了劳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上都是对中国土改的宏观把握,重点阐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进程,都较细致的描绘了建国初期的土改改革运动,强调土改的政治性以及土改对中国未来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从区域性研究角度看土改有不少学者把研究土地改革的目光转移到某个省、某个县甚至于某个乡,在书籍、期刊和论文中都有不少相关研究。马英庆《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18]以恒台县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斗争作为历史背景,通过描绘恒台各镇土改运动中的人物事件反映出土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成果和经济发展。沈彭主《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探讨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如何实践的以及相关论文集。“前半部分讨论了当前广东各地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对策;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现状、对策。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读者可以看到广东农村土改的历史轨迹和出路。” [19]杜景川、邵文臣、徐波《山东的土地改革》一书中“清晰的梳理了山东省从土改到彻底完成的历史进程,并对土地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介绍。” [20]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21]通过对其土地占有关系的研究及阶级划分、总结历史经验,有益于深入研究华侨史及制定侨务政策。美国作家W.Hinton写的《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22]一书中描绘了华北某个村庄的土地改革历程及乡村变迁。除此之外,还有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23],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24],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25],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26],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27],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28],以及研讨城市郊区的区域性文章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29],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30]等等。总结以上区域性研究文章,大部分学者乐于研究较发达的省市区,大多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而研究欠发达地区如江西省的文章屈指可数,研究赣南区域土地改革论文就更少了。目前研究赣南地区的只有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31],探讨了以沙洲坝县为研究对象的土改历程,分为土改前、土改中及改革后期的一系列内容及影响。研究中南区及江西的有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以中南区为典型,从中南区农村的客观情况和地方领导人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执行情况。”[32]还有江光亮《抗美援朝运动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影响初探--以江西省为例》,刘诗古《国家、农民、与“工商业兼地主”—南昌县土改中的“清算”斗争》,程莎莎《解放初期南昌市郊区土地改革研究》,黄伟英《社会动员与乡村变迁:1927-1953年的赣南社会》,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33]四、从多元化角度看土地研究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多元化角度的土改论文,突破了以往的革命及政治范式,而侧重现代化范式下的社会史、经济史、历史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剖析,涉及主要人物、民众心理、思想教育、知识分子、群众动员等不同视角探讨。如尹进的《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从社会史角度出发阐述了桂林地区因土改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变化。佘君《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指出土地改革运动史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由土改到合作化是中国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是现代化范式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作者是美国作家弗里曼,“该书考察了1935年至1960年华北平原农民的生活。研究了华北平原的社会状况,重点放在一些家庭、村民和当地干部是如何置身于带来生存机遇的、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之中的。”[34]以相关重要人物为研究对象的土改论文有秦宏毅的《论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评论了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为其农村发展意义重大。郑群、刘子健的《叶剑英在土改中保护华侨》阐述了在土改斗争中叶剑英坚持“团结广大人民”的思想如何来保护华侨。何薇、马先睿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作用》分析了他的思想主张及“这些思想主张为中国共产党完成土改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理论。”任芳葳《论建国初期土改运动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以冯友兰、梁漱溟、贺麟为例》通过对三位新儒家重要任务的分张阐述,表明“土改是现代新儒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思想改造的实践平台”,探讨的角度比较新颖,较少人涉及此内容。张鸣《动员结构与动员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的政治运作(1946-1949)》从群众动员角度强调了土改的动员机制。王懿凡《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视角下的土地改革》“从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的视角探讨了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期间农民们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并分别在村庄共同体的意义上、以及生存伦理与理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改革时期出现的生存小农与理性小农的选择差异”。角度比较新颖。崔晓麟《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论述了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间的密切关系及相互作用,角度比较新颖。刘一帆《传播学视阈下的东北土地改革舆论动员》“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农民所进行的舆论动员工作途径包括通过启蒙阶级意识实现农民政治身份符号的构建,通过诉苦斗争谋求翻身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动员,通过吸纳积极分子入党并成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完成组织上的高度整合等。”马润凡《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借助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这一特定时段的土地改革问题的新特质,从而更真实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功获得农民认同的历史轨迹。”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揭示了“农民大众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土地改革的互动关系。”综合上述,国内学者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对于区域性的土改研究一直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范围,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史料挖掘有待学者继续考究,特别是江西县市区的土改也是相当有研究价值的。国外学者未真正经历过中国的土改阶段,对当时的现状未能完全阐述透彻,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成果为笔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对于赣南土地改革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不多,只能通过上级文件史料汇编及当地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卷宗材料、地方志及相关年份的报纸来还原当时土地改革的原貌,通过这些珍贵原始档案来丰富赣南地区的土改历史。【参考文献】[1] 《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4.[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5]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6]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7]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法令汇编1951》[M].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1951.[8] 江西省政府.《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M]. 江西省政府,1949.[9]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0] 胡伊默.《土地改革论》[M]. 中华大学经济学会,1949.[11] 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2] 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3] 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4] 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 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农村》[M]. 文化出版社,1950.[16] 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当代旅游,2017(21).[17] 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8] 马英庆. 《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M].淄博县新闻出版局,1996.[19] 沈彭主. 《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0] 杜景川、邵文臣、徐波. 《山东的土地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1] 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J]. 中共党史研究,1990(4).[22] W.Hinton. 《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23] 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 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25] 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6] 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J].怀化学院学报,2016(6).[27] 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18(15).[28] 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9] 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30] 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J].党校教学,1988(2).[31]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32] 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J].兰州学刊,2009(6).[33] 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J].学术界,2013(6).[34] 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努力的学习,同时,团结同学参加一些各种活动,这样才能够弘扬建党的精神,增强中国人的骨气

建国初期国家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建国后,各地纷纷搜集古籍文献,避免其散落、遗失。如:1956年7月内蒙古人民委员会颁发了蒙文社梁字第160号《关于征...

关于当代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怎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参考文献,你可以去创新教育研究或者教育进展看看哦,

建党100周年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总结了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多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扩展资料: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先锋队,必然要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勇敢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全力投身于改造旧社会和创造新社会的伟大实践。正是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完成改革,推动富强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总结了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多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迎接建党10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建党100周年论文摘要参考文献

1、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红日东升照四方;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你的旗帜高高飘扬,七一建党祝福党,党的领导万年长,党领导的日子更富强。

2、七一将到,党命令你要消灭烦恼,缴获快乐;党指示你要清除疲惫,跟随悠闲;党要求你要抓住成功,让失败无踪;党嘱咐你要守住健康,享幸福安康。

3、军营连着你我他,战友情谊深,益友更难寻。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愿我的战友你驾着平安一号装甲车,不断遭到幸福迫击炮、爱情战斗机的轮番轰炸!

4、军歌嘹亮,唱出幸福万年长;党旗飘扬,军民团结向上;信息传递,祈盼国盛民昌。七一建党节,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繁荣兴旺。

5、党的生日到了,愿你的锦绣前程,无人可“党”;开心快乐,势不可“党”;好运锋芒,锐不可“党”。愿健康是你的“同党”,吉祥是你的“死党”。祝你建党节幸福安康!

1、七绝·庆党建一百周年

作者:佚名

浩渺乾坤日月梭,人间盛世乐祥和。

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

2、七律·建党一百周年感怀

作者:佚名

滚滚乌云罩九洲,工农浴血汇洪流;

镰锤杀敌豪情迈,将士挥戈壮志酬;

改革春风吹大地,飞旋彩笔绘蓝图;

忧民忧国心无愧,立党为公一百秋。

3、古风·党旗颂

作者:佚名

九秩党旗红,笑唱南湖风。

情洒西柏坡,霞映北京城。

旗手前引路,亿众续长征。

雄心写壮志,和谐奔复兴!

4、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有感

作者:佚名

中华大地气氤氲,旷古欣迎马列魂。

抗日除倭昭日月,改朝换代扭乾坤。

寺僧惑问周期事,民主肓培万代根。

寿诞九十歌凑唱,长生不老永年轻!

5、定风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作者:佚名

旗飘神州历百旬,腥风血雨浴精神。

几代躬耕花璀璨,鲜艳,承前矢志更芳芬。

问道声多心意惇,求本,征途险恶慎思伦。

歧路沧桑染血处,回顾,长歌圆梦祭英魂。

建党一百年是2021年,建军一百年是2027年,建国一百年是2049年。

1、100年沧桑巨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东方奇迹,100年翻天覆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唱响最嘹亮的中国梦之歌。作为一名党员,我为100载党的辉煌历程自豪,我为100载党的丰功伟绩骄傲!

2、1921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

3、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犹如悠悠长夜下灿烂的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4、100年来,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

5、这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6、这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这100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建党100周年主题论文100字

思路:写出自己儿时印象深刻的事,写出党的精神。

范文:

20_年是我国共产党建党_周年,在这_年来,我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又小到大,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强大了国家。

儿时我对党的印象很朦胧很模糊,只是,从外公和爷爷的身上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胜于常人的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那时在懵懂的我的心中,党是一串串动人的革命故事和一个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依稀记得那时的我很喜欢听长辈、老师给我讲过去革命的事。

会陪家中的老人一起看他们那时代的革命电影,黑白的画面在彩色的电视机里一幕幕放过,但是不灭的历史情节在我的心中跳动。《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等等,这些描写革命时期的电影以及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董存瑞、黄继光等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

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尽管那时对党的知识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党员有什么义务与权利,但我却深深体会到了党员的奉献精神。

我曾无数次凝望着党旗。耳畔响起老师亲切的话语:“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色彩代表着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们的党”,我那颗向着党的心便迸发出更铿锵有力的声音——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一贯的宗旨。

因此,我总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我身边所有的人,于课上于课后,于工作中于私底下,我总努力保持笑容,希望他们能在接受自己的帮助后将皱着的眉头重新舒展开,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也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只有时刻铭记心中,并融入行动中,才能让这种精神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将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往事越千年,回首过去,从那饱含深情的言语中,我一次次感受到那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岁月,一个永远未曾改变的信仰。百年沧桑巨变,见证着东方雄师的苏醒,一个盛世的崛起,荣耀中华。

这是一段悲痛的历史,一次山河的呜咽。我们侧耳倾听爷爷的记忆:清政府软弱无能,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祖国大地伤痕累累,满目疮痍。英国用尖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曾经富饶的中国大地血流成河。南京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震惊世界,至今尸骨未寒;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青山处处理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那时的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成为所有中国人无法磨灭的伤痛,无数中国人在苦海中追寻着微光。

这是一个进步的团体,一个进取的国家。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一定是中国红。建国之后,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但中国女排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中国体育的僵局。女排姑娘们接受着地狱般的魔鬼训练,却从未抱怨,继雅典奥运会后,再一次蝉联总冠军。总教练郎平曾说:"只要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2008年红旗飘扬在京城,中国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一代代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了东方的破晓,明日的曙光。

这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一个大国的荣光。从“人民食不果腹"到“超级杂交水稻”,从“洋货市场”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此时的中国,有嫦娥五号上九天揽月、天问一号问鼎苍穹,在国际上的发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此时的中国,正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如庄周笔下的鲲鹏,在韬光养晦之后扶摇而上,遨游九天。新的朝阳在东方升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坚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从苦难中走来的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百年风华仍砥砺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更应勇担时代重任,祖国的明天必将绽放出新的光芒。

今年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行各业不断创新,科技、航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