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公务员招聘问题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公务员招聘问题的研究论文

外经单位人才招聘中的问题与原则论文

一、概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能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会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外经单位作为母公司海外战略的主力军,对专业技术类、商务金融类、经济管理类、合同管理类和语言类人才有较大的需求,有时面临“一职多能”岗位要求,甚至需要同时兼具商务、技术、管理、合同和语言等技能的人才,对于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人才招聘这一关键环节,从源头把控招聘人员的质量,进而整体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目前,外经单位的人才招聘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者各有侧重。校园招聘旨在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年轻、社会经历相对较少,因此可塑性和发展潜力都十分出色,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建立稳定的年轻员工群体,以此为基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社会招聘人员主要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填补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因此,对毕业生的考察应以价值观和基本能力素质为主,以专业能力为辅,对社会招聘人员的考察则应以突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竞聘重要岗位的情况更要突出领导力的考察。

二、面试的局限性

现如今不少包括外经单位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仍然仅仅依靠面试决定人员的录用,虽然能极大简化招聘程序,节约降低招聘工作的投入和成本,但是这种做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足。

面试的信度是评委评定不同内容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根据有关研究,评定内容是应聘者过去某一段经历的表现,多数评委的结论是接近的(即信度较高),如果评定内容是应聘者的人格、性格和工作的匹配程度,评委之间的结论就会存在分歧(即信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每一名评委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人格的评价有自己的观点。

面试效度又分为评委效度和面试过程效度两类。评委效度是主评委正确地、敏锐地判断被试者的才能、特点的程度。面试过程效度是指评委所注意到的关于某一被试者的所有信息能否有效地预测被试者未来工作绩效的程度。信息不仅包括面试内容本身,而且还包括测验分数、推荐信内容、样板工程、工作记录等。

研究表明,由于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评委的上述能力存在一定差别,差别越大,效度和信度越低,都会影响到人员遴选的准确性。一般地,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尽管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高,但在实践中仍然被大量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个体偏向于高估自己对别人判断的能力,自我难以察觉;对人事选择无关的其他人事管理功能却起到帮助作用。

当下,考核测评制度逐渐在人才招聘中得到广泛应用。面试和笔试都是重要的考核测评工具,在人事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员招聘录取、竞聘晋升的关键所在。从工作实践来看,如何将这两种工具有效结合,在实践当中仍然缺乏框架指导,例如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以面试和简历为依据,如此做法必然不能全面客观的识别优秀人才,难以做到客观遴选,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然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将面试的概念予以扩充,即面试是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面试和笔试有机结合的措施,实现两种测评工具互补,对于外经单位,考虑到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具体可以有专业笔试、外语测评和综合面试的方式组成。

三、考核测评设计与组织

招聘人员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类招聘的基本程序是大致相同的,考虑到不同人员受其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例如毕业生专业知识和经验缺乏,但是英语沟通能力较出色,而有多年工作经验,且主要工作范围集中在国内市场的中年社会招聘人员则恰恰相反,因此考核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可以适当调整各单项所占比重。在各单项满分为一百分的前提下,在每个单项中,可以综合 2- 3 名评委的打分,计算出应聘者的总分并进行排序。总分计算可按照如下公式:

其中:

a 为专业笔试成绩占总分比重

b 为外语成绩笔试比重

c 为外语口语测试成绩比重

d 为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比重

(一)专业笔试

笔试是与面试相对应的测试,用以考核应聘者特定的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字运用能力的.书面考试形式,一般会包括选择、判断、论述、案例分析五种形式。根据应聘者的专业经历,由相关专业技术主管或负责人编制试题供应聘者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命题时,考虑到外经单位专业覆盖面较广的特点,可以考虑遵从以下原则:

1、实践性

降低纯理论知识的比例,融入结合实践、结合工程的实例分析。考察应聘者的相关经验和现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性

避免单一的、孤立的知识点的考察,降低单个知识点的深度,考察综合施工技术、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现场管理、风险防范等多方面内容的案例题。

3、可读性

纯文字案例之外,要适当增加带图表案例题的比例,考核应聘者的读图能力和找错、纠错能力。

(二)外语测试

对于口试和笔试都要建立滚动试题库,防止应聘者提前准备的情况。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自我介绍等笼统的问题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一些应聘者在自我介绍部分表现出色,然而面对一些开放性质话题,例如如何看待未来五年内世界经济走势,简单描述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等问题,应聘者表现差强人意。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些应聘者会线下自发组织起讨论,互相交流面试当中评委提出的问题,以期有所准备。因此,有必要根据应聘者的特点,建立与之对应的滚动题库,来充分考察应聘者的真实水平。为了营造放松的谈话气氛,英语口语测试一般以应聘者的简短自我介绍开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评委可以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三)综合面试

当前,综合面试一般采取考官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制,手段较为单一,对人的考察并不全面。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面试,模拟谈判等方式予以补充。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当中,可以要求应聘者就某一课题开展不指定角色的自由讨论,评委全程记录会议进展,对应聘者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定。在地位相同的谈论环境下,应聘者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特征将得到自然展现,更可以观察到自信心、宽容性、情绪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倾向性等不易显露的个性特征。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与人打交道是工作常态,而且其中的很多情境都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情境。因此可以引入模拟商务会谈的形式,根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来设计。例如模拟国际工程项目策划过程,以测评应聘者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公关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客户服务意识、情绪稳定性、压力下的反应等。从应聘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全面展示个人风貌和才能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双赢。

在双向用人机制的环境下,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应聘者各方面的素质和特点,研判其是否满足岗位需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应聘者,可以籍此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组织结构、经营范围等信息,判断是否与个人期许相匹配,从而更好地选择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

四、招聘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第一要务近几年可以看到发现,产学研合作为教育系统和用人单位之间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其最大益处是培养一批与公司发展同呼吸共成长、深刻领悟并遵守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在招聘环节,虽然存在与应聘者接触时间段、了解不深入等客观原因,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仍然是贯穿招聘环节的第一要务,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使人才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实施执行,为企业各项工作部署不断作出努力。

(二)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

目前,一些企业的用人部门将需要的员工类型告知人力资源部门,然后人力资源部门汇总人才需求后,进行招聘和选人,用人部门不再参与后续考核环节,不参与编制试卷、题库建设和打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而所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员来实施,因此用人部门等基层单位的判断最为贴合发展实际,对于人才有自己的标准,由人力资源部门选定的人才极有可能在未来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用人部门的需求,导致用人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不仅仅停留在用人部门提出需求这一层面,更要坚持双方在全过程的共同参与,包括各类现场工作。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实施,不少企业即将或者已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外设立代表处和合资公司等形式参与境外投资和运营,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遇到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良好的把握人力资源的招聘环节以符合新的发展需求,将会因缺少人才优势而掉队。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资源规划以及岗位特点需要,积极做好招聘筹划和准备,帮助企业招聘最合适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为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应注意到,人力资源的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 常 .华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的操作与启发[J].商业现代化,2014,(32):123- 125.

[2] 刘小楠。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研究[J].商,2015,(22):31.

[3] 李朋波,郝瑾。竞争性选拔考试环节有效性研究:相关评价者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55.

[4] 洪自强。人力资源面试选拔决策和效度验证:映像理论观点[D].浙江:浙江大学,2002.

对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摘要: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对公务员实现自我价值、解决职业危机以及增强个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政府绩效和整体形象意义也十分重大,但是由于受传统行政文化和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推行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着许多困境。将职业发展规划引入到政府部门并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必须从转变公务员自身思维观念以及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努力。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公务员;自我实现;政府绩效职业生涯规划最初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它在充分发挥员工个人价值的同时,组织的整体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由此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政府管理的过程中,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一、推行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一)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人事管理专家施恩(Edgar HSic Hein)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并系统研究的。他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从事工作经历的总称,特别包括其职位变迁、职务变化以及个人通过工作实现理想和愿望的发展历程,反映这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行为取向态度和价值观[1]。其中,个人工作期间从事的各种活动和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是一个人的“外在职业生涯”,而个人在工作中呈现的价值观、态度、兴趣、需求、动机和气质、能力,则形成一个人的“内在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工作及职业发展的设计,协调员工个人的需求和公共组织的需求,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从制定者来区分,可以划分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生涯规划。简单来说,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他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应该事先作出设想和规划,这便是职业生涯规划。(二)公务员的职业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业具有以下特征:(1)公务员服务于国家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因此公务员职业具有公共性;(2)公务员实行常任制,无失业之忧,法律规定,公务员无重大过失,不得随意开除公职;(3)公务员有国家公共财政作保障,职业风险比较小;(4)公务员职位晋升规范,法律对公务员的晋升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逐级晋升,导致其中的优秀公务员难以脱颖而出;(5)公务员工作较稳定,外部竞争压力较小,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很容易影响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从以上公务员的职业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公务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十分必要。对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笔者认为,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公务员的职务发展,并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因此,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公务员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部门的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对公务员个人来说,是围绕自己的工作制定发展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逐步实现目标。对政府组织来说,是帮助公务员找到个人目标和组织发展机会的结合点,特别是为初级公务员提供心理上的满足。职业生涯设计的本质就是基于组织价值基础上的个人实现。(三)推行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1.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公务员从政抱负的基础(1)公务员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履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是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主导力量,在保障政府稳定和高效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公务员作为自然人,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又有着与普通公民相同的权利,如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享受生活的权利以及自我实现的权利等,这些权利的享有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作保障。而政府公务员的经济收入往往是和他的职级相一致的,我国公务员法明文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这说明公务员的职级越高,其薪酬待遇就越高。在现代社会,职级和薪酬的高低往往是判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公务员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而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无疑是公务员实现职务发展的重要手段。(2)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员工一样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如对工作不感兴趣,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对工作无所适从,晋升得不到机会,个人才华得不到施展以及难以融入到组织生活中去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从本质上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公务员个人在其工作经历中作出的自我角色定位[2]27-29。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公务员全面地把握组织的环境,了解组织环境是开放民主型的还是封闭专制型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分析其所在的职位特点,职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自己所处的职位本身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知道自己在组织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何种角色;公务员职业生涯可以帮助公务员准确地把握这些情况,预测在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阻碍,使公务员提前做好准备,增强他们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职业危机。(3)公务员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其独特的身份决定了公务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公务员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公务员的要求,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只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在政府机构改革这一背景下,公务员的职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职业环境对公务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公务员素质要求的提高,无论是公务员本身还是其就职部门,都要根据新的需求调整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见,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公务员及所属部门在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进行重新认识,能够充分把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威胁,从而确定合适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政府长远发展目标的保证(1)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国家公务员是国家经济、社会等各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者,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直接力量,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因此,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政府组织的办事效率以及政府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政府改革乃至社会改革的成败[3]。将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政府部门,可以说是政府进行现代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管理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使政府机构成为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对公务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全面地了解公务员的价值观、个性和能力及其发展目标,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将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与其工作的部门密切联系,引导公务员的个人目标契合于组织的整体发展目标,通过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促进部门绩效水平的提高,使部门获得长远的发展。(2)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政府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提升政府的社会形象。政府通过对公务员个性、技能和能力的分析研究,帮助公务员制定出符合其个体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激励办法,有利于密切政府部门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公务员队伍保持一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4]。政府帮助公务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双方相互调适的过程。在调适的过程中,组织与个人不断调整各自的价值观,双方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既实现了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目标,也实现了公务员个人的价值,使政府利益与公务员自身的利益需求找到了契合点,使公务员与所属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有助于形成组织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团结的组织气氛。二、影响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因素公务员职业生涯设计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内容,它受到传统人文观念、现行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公务员职业规划的推进面临阻碍。1.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尚未形成[5],对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一方面,受传统职业观念的影响,认为公务员是“旱涝保收”的职业,进入到政府部门工作就是捧上了“铁饭碗”,再加上由于外部竞争压力小,导致许多公务员不思进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尽管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在政府部门,有关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尚未步入正轨,未能有意识地针对各部门自身的职能特点与发展规划开展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政府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发展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人事管理上往往注重公务员的使用与管理,追求人职匹配,却忽视公务员的经营与发展。2.未能针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组织有关的培训。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公务员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失,针对这些不足和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展开相应的培训,以弥补公务员的不足,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对公务员的培训存在很大问题:现行的公务员培训都是以整体公务员为对象,用同一个理念和指导思想来进行培训,而没有采用分级分类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培训内容往往是一些普及性的、政策宣传性的培训,严重偏离公务员本身的特点和组织发展的目标,而一些能够满足公务员未来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培训少之又少[3];参与培训的公务员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把参与培训看成是应付上级的无奈之举。公务员培训所面临的问题大大影响了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公务员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受到发展目标不明确、自我认知不清和职业技能缺乏的巨大约束,从而阻碍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3.“政治光环”和政府陈旧的人事管理思想使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举步维艰。受传统“政治光环”的影响,使得公务员不敢公开追求自身的职业发展。期望事业上的成功本无可厚非,但人们往往把要求收入增加或职位晋升的公务员冠之以“官迷”之类的称呼,把这种正常的行为看成是公务员思想腐败的现象,这种想法忽视了公务员作为普通社会公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权利。另外,政府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也认为,人的能力是一定的,个人只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此条件下如何控制和使用人,这种人事管理思想主张压制公务员个性的张扬,这影响了公务员潜能的开发,否认公务员作为普通人的合法需求。公务员在这种传统社会行政观的影响下,职业生涯规划遭到压制。4.评估体系不完善,公务员对自我发展缺乏理性的认识。公务员评估是公务员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依据,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不断调整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评估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目前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带有较强的人治色彩,常常用领导个人好恶、主观臆断来取代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另一方面对公务员绩效考核过于简单化,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可比性,公务员评估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廉”五项标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评估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没有结合组织发展和职位特点对公务员进行考核,难以给公务员的职业发展以帮助和指导,使公务员对自我发展缺乏理性的认识,往往看不到自我发展的潜力,使有能力的人长期得不到晋升,失去工作热情,造成人才外流或人才浪费,从而影响到组织的整体发展。三、进行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一)从公务员自身角度来讲1.转换观念。公务员要转变陈旧的观念,破除“大锅饭”“、铁饭碗”等腐朽观念,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规划职业生涯的积极性[6]。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环境的需求,在与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实现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通过自身的不断进步,进而推动整个组织的不断发展。2.自我评估。作好自我评估是作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自我评估是对自己作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和判定。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务员制定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7],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3.实施策略。为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制定严谨、科学的职业生涯行动方案,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的人事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职业发展目标的达成。实施计划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可以通过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使计划稳步实现,要坚定职业发展目标,明确每一步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4.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正确与否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实施的效果如何。这就需要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将评估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职业生涯规划者,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并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达成职业目标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使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二)从政府组织角度来讲1.提供职业咨询和职业管理指南,建立职业发展的信息与预测系统[2]245-250。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需要公务员对这些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工作实践进行判断和决策。而个人由于精力、认知能力以及机会的限制,其所掌握职业信息的来源和通道是有限的,而组织在这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优势。组织更有能力为公务员提供比较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咨询[8]。组织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讲授等多种形式,由组织的领导者、部门主管和职业研究专家,为所属的公务员进行职业咨询,解答其在职业问题上的困惑和难题,理清其职业发展的思路。2.制定职业生涯通路(career path)计划,拓宽职业生涯通路。职业生涯通路是对前后相继的工作岗位和经验所作的客观描述,是组织参与其成员职业生涯发展,实现职业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当一个人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因组织内缺少晋升机会而保持不变时,职务就会发生停滞现象。这不仅对公职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对组织的整体绩效都有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以晋升为主要内容的单一职业生涯通路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府应打破传统的单一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网状职业发展通路,拓宽人们的职业通路,减少堵塞的可能性,为公务员的晋升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3.回应和解决公务员在职业发展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各个阶段的公务员都可能面临一定的问题,如对新进公务员,有可能出现工作环境不适应、工作不感兴趣、职位长期得不到晋升而气馁等等问题,这时其所属部门应及时地帮助公务员调节心态,给予其职位发展的指导和情感关怀等;而对比较成熟的公务员来说,可能出现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跟不上组织发展的要求,而使他们工作能力下降,这时其所属部门应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强调终身学习,共同探讨技能发展问题,让公务员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对创新活动予以奖励等;对即将退居二线的公务员,可以为他们开展退休咨询,通过建立弹性工作方式,继续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对年轻公务员结对帮带,让他们在指导年轻公务员成长的成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4]。4.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计划。第一,组织应根据组织发展目标,结合公务员个体特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公务员不但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处理一些复杂的、非常规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公务员职业生涯成功的能力;第二,组织通过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弱势,根据他们的优缺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依照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和工作需要,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行政管理知识与技能,以此丰富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和组织提出各种挑战,以符合公务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资格要求;第三,打破政府部门对公务员培训的垄断,从“政府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将市场模式引入到公务员培训中来,使政府与高校、社会私营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培训,实现公务员培训主体多元化。5.建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组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保持公务员职业生涯设计时组织绩效导向,可以使公务员了解自己所设立的职业目标进展如何,根据组织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政府部门必须打破陈旧腐朽的“人为色彩”浓厚的绩效评估体系,推行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根据公务员的职位特点和组织目标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即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应按照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10],并将评估的结果及时反映给被评估者,使其了解到自己的表现和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及时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将职业生涯规划运用于公务员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按照“人事相宜、量才适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目标与公务员个人价值契合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设计和岗位锻炼,提升公务员的个人能力,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及流通管理型等各类公务员。参考文献:[1]埃德加·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仇海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92.[2]孙柏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王伟华.机构改革背景下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行政与法,2008,(1):75-79.[4]杨文锋.以职业生涯设计形态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J].人才资源开发,2007,(12):112-116.[5]郭昌鸿,沈瑞明.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金融队伍建设,2007,(2):46-49.[6]曾月征,程慧君.浅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市场,2008,(14):47.[7]周敏.浅析职业生涯规划[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25-27.[8]秦文华,杨延鲁.浅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卓越管理,2007,(4):17-19.[9]左霞辉.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其改进[J].云梦学刊,2008,(8):43-45.

3是指开篇第一部分,也即第一段,有三个要点:即现象是什么,现象的意义,对待现象总的观点。写作要点是凤头:凤头引人眼球,所以要开宗明义,绝不绕圈子。

2是指文章第二部分,即第二段,公务员考试有两个要点:现象面临的现状和造成的后果。写作要点是鸡胸:鸡胸凸出的明显,所以这一部分写作要把问题说的尖锐。

1是指文章第三部分,即第三段,公务员考试有一个要点: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总的解决思路。写作要点是狗腰:狗腰短而有力,所以要简短为尚,力求一句话完事。

3是指文章第四部分,一般包括三到四个自然段,即: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成3到4个小论点。写作要点是猪肚:猪肚容量大,所以写作要点是要充实,要论证充分,有理有据。

3是指文章最后一部分,公务员考试结尾段。包括三个要点:对于全文的总结、展望以及立意的升华。写作要点是豹尾,豹尾结实有力,猛甩之下声势惊人,所以写作要点是强有力的总结,绝对自信的展望以及迅速的拔高立意,升华全文,绝不拖泥带水。

大家对于公务员考试现象类问题的策论文写作框架应该清楚了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在家的时间来认真备考。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毕业论文公司人员招聘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招聘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力资源缺乏规划,招聘定位不准确。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为落实发展战略,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根据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供需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过程。很多企业招聘的基础工作缺位:有的企业只看眼前,缺乏对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的思考;有的企业虽然也做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但没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全面思考,也并未为企业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使招聘不能从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招聘定位不准确。 第二,招聘工作组织不合理,缺乏科学规范。 企业招聘工作中,往往将着力点放在收集并筛选简历,面试,甄选录用等招聘环节上,这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招聘的组织工作对成功的招聘也有重要的影响。事实表明,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招聘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以致在组织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体现在招聘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如展示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发展前景的信息宣传上,而且出现在招聘的后期评估中。实际上,招聘的前期准备和后期评估也是招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每一步都要有周密的计划和严谨的操作方式。 第三,招聘渠道的甄选单一,效果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招聘渠道比较单一、缺乏渠道资源整合,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的招聘岗位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由此造成招聘效果难以保证的后果。招聘人员在选择招聘渠道时,没有认真考察该渠道是否能够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需求。招聘人员在选择招聘渠道时,还常常忽视该渠道的缺点,造成招聘工作的被动。不同招聘渠道的优缺点决定了企业不能只选择单一的招聘渠道,应根据招聘岗位通盘考虑不同招聘渠道的优缺点,进行渠道分析,选择行之有效的招聘渠道。 第四,招聘人员非专业化,缺乏面试技巧。 招聘者应该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岗位要求,以便根据岗位要求筛选应聘者。招聘者要通过短时间的面试对应聘者的素质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价,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化的职业素养。招聘者还要认识招聘技巧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招聘技巧,具备“慧眼识英雄”的本领,这对招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招聘者而言缺乏阅历和经验,有阅历和经验的些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又习惯于凭着感觉走。很多情况下感觉可能是错觉,一味地相信感觉可能会错失优秀的人才。招聘人员必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素养,能够用专业的眼光选择人才。 第五,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深入地了解。 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如果一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另一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这就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市场失灵,进而导致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体现在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聘者相对于招聘企业的信息优势、招聘企业相对应聘者的信息优势。应聘者相对于招聘企业的信息优势指应聘者清楚自己的信息而招聘者知道的相对较少。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应聘者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过分强化自己的优点,弱化自己的缺点,使招聘者不能认清其真正实力,造成人才竞争的不公平,致使优秀的人才不能得到录用,给企业的高效管理带来一定风险。招聘企业相对应聘者的信息优势指招聘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盈亏能力、发展前景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招聘者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应聘者则处于信息缺失的劣势一方,他们对企业的真实状况、内部资料了解甚少。 第六,未建立人才储备体系,缺乏长远思考。 企业通常在完成当期人员招聘录用弥补了岗位空缺后就以为招聘工作已经完成,对那些未录用人员的信息则弃之不理。企业没有重视到那些没有被录用但有欲望到企业工作的人员的价值,没考虑建立人才信息储备的必要性,没有未对落聘者的信息进行整理留存,没有建立人才储备体系,缺乏对招聘工作长远思考。这样,如果再次出现岗位空缺,只有再重复招聘,致使招聘成本增加,招聘效率低下。因此,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是减少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的损失,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人员招聘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岗位说明书。 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位说明书是企业招聘工作的两个基本依据。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就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工作岗位的特点、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劳动条件、环境及员工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空缺岗位所需人才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说明书。企业制定明确的岗位说明书,有利于指导招聘者选拔出切实符合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无目的、无依据地乱招聘人,造成招聘失误。招聘失误不仅会增加企业招聘成本,还会因新员工与工作岗位的不匹配而降低工作效率,延误企业的发展。 第二,规范招聘标准,提高招聘质量。 为了提高公司招聘的质量,为公司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人员应在招聘前对公司的空缺岗位进行岗位设计和职责分析,确定岗位职责的内容和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科学制定岗位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开展招聘工作。另外,公司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制定出不同的级别标准。在招聘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岗位标准采取相应的招聘策略,比如有些技能如果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学习的话,就不需要淘汰那些缺乏经验和培训的求职者。 第三,提高招聘者专业化水平,规范面试流程。 在招聘准备阶段,要对招聘人员进行与招聘岗位相关的知识培训,以及招聘技能培训,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专业化与职业化相结合。招聘人员在面试选择人才时要注意,不能仅凭应聘者过去的从业经历来判定其工作能力,也不能仅用单一的招聘方法。招聘者可灵活运用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面试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准确地、全方位地考察面试者,最大限度地提高面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建立人才储备信息系统,规范人才档案管理。 招聘人员要处理好即用与储存的关系,把招聘中未被录用人才的信息,如个人资料、联系方式、面试表现、主考官的评价等纳入企业的人才储备信息系统。这样做,有利于做到短期需求和长期储备相结合,规范人才档案管理。企业还应尽可能地追踪备案人员的动态,以便在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的发展需要时对符合条件的储备者优先联系录用。

1、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由于未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或者未进行规划,导致招聘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招收到合适的人才。招聘工作是由企业领导或者用人部门个人主观地把控,而未根据企业战略规划进行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招聘工作不及时、不规范,甚至滞后于企业战略规划。

2、招聘渠道过于单一或不适合本企业特点

企业在招聘时只选择一种招聘渠道,不能根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恰当的招聘渠道,降低了企业对求职者的选择范围。比如,招聘公司职业经理人或者项目经理类的中高层岗位,只选择网络招聘,因网络招聘对于销售人员或者职能人员相对容易一些,对于中高端人才招聘难度相对较大,此时,可以内部提拔,激励内部员工晋升。

如果内部无合适的人才,还可以借助猎头公司广泛的人才搜索渠道,猎头按企业需求推荐人才,效率高,节约时间成本。

3、用人部门参与问题

用人部门不参与招聘或者过度参与都不利于招聘工作的高效进行。招聘全程由人力资源部进行,而用人部门对招聘活动的参与没有贯穿整个招聘活动,没有提出招聘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人力资源部对所招聘岗位所需人员的素质要求和专业要求缺乏了解。

这样,会大大降低招聘合格率,不合适的人员直接退还给人力资源部。有的企业人员招聘全程由用人部门进行,人力资源部只将应聘者邀约过来,用人部门进行面试,由于用人部门没有经过专业的面试培训,在面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经验主义或晕轮效应。

4、招聘周期过长,信息反馈率不及时

许多企业在初试和复试之间的衔接时间太长,或复试完毕后用人部门迟迟不做面试是否合格的反馈,甚至人力资源部没有及时跟进回访应聘者,导致合格的应聘者因等待时间太长而入职其他公司。

5、招聘效果评估不及时

许多企业在完成招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工作以后,以为整个招聘工作已经结束了,其实不然,还需要及时进行招聘评估。如果没有及时对录用人员、招聘渠道、招聘流程和招聘的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就难以发现招聘中的问题,就无法改进现有招聘工作效率。

国有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 要】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招聘工作中都存在问题,制约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招聘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国有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进而优化国有企业的招聘机制,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聘;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招聘的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招聘是企业获取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企业要持续发展,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依靠人才来创新、来驱动,来发展、甚至成为行业翘楚。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招聘的成效直接影响并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招聘对于国有企业的创新与知名度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只有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才能达到良好的招聘效果。企业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形成人才竞争优势,最终才可以在市场中抢占先机。由此可见,企业招聘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二、国有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自身或外在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在推进招聘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招聘基础薄

许多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知、重视不足,尚且停留在日常事务中,未提升到为企业发展聚贤纳士,助力发展的高度,也未形成完善的招聘制度和流程,缺少科学合理的统筹部署和人才招聘的战略规划。企业管理阶层注重眼前的人才成本、招聘成本,忽视了企业促进发展的长远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采取因人设岗,缺人就招,凡进必考的工作方式,把招聘当成阶段的工作,而非长期的系统工程,形成了人才招聘的非连续性,和招不到合适人才,造成人多而才少的局面。形不成人才库,达不到一定的人才储备,导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招聘盲目而片面,人员结构失衡的现象,甚至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动摇企业发展根基。

2.用人理念淡

当前,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普遍只是提出需要什么样的岗位,但未界定该岗位职责,致使国有企业招聘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设立“高学历”的门槛,忽略了应聘人员的特长、潜能,导致招聘入职人员多为应试型人员,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型、潜力型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被挡到门外,招非所缺。

3.专业素质低

招聘专员在企业中承担招聘任务。招聘专业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招聘工作的优劣,招聘到的人员是否是企业发展所需,所急起到关键作用。因我国国有企业自身原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起步、发展、完善阶段,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目前从事人力工作的工作人员多为跨行业调配人员,一般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应的专业素养低,对于岗位说明书理解不够透彻,对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含糊,对人才储备及培养概念欠缺,对人才识别和岗位需求脱钩,增加了不必要的招聘成本。

三、国有企业招聘问题解决对策

国有企业要想做到长足发展,必须要重视招聘工作的实施,确保可以提高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实施质量,使其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完善基础工作

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要制定出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并贯彻始终。明确国有企业的人才战略目标,科学预测行业发展的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能,为企业发展储备、培养赢得未来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全面分析招聘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书,使得招聘与应聘人员都能有着良好的工作计划。

2.提升专业素养

招聘工作要有专业强、素质高的招聘人员的支撑。通过专业化的培训、管理来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根据招聘人员的个性、修养与基础知识结构等,进行任务分配,挖掘招聘者的潜能,发挥自身优势。要建立并完善招聘人员培训模式,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性,力争将招聘中招聘人员的主观性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练就“火眼金睛”,高效、精准的招聘到合适的人。

3.树立正确理念

在招聘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确保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招聘的全过程,提高用人效率。要正确对待每一名应聘者,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感谢,提高其用人质量。同时,对于落选人员还要将其资料录入企业人才备用库中,确保可以提高其长远发展效率。

四、结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突出、优化招聘管理,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同时提升人力资源人员的专业素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在招聘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相信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会展现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孙蕾.当前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87.

公司员工招聘研究论文

你来找,,我,,帮

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与配置原则论文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从企业本身发展战略规划出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企业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组成。学术界一般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发展和规划、招聘和配置、绩效管理、培训和开发、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在人员招聘与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配置

1招聘原则

1.1双向选择原则

双向选择原则是指一方面企业通过改善自身形象,提高员工薪酬福利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为了获得理想职位,通过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在招聘竞争中脱颖而出。

1.2效率优先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是指企业应用尽可能少的招聘成本,录用到高素质、满足组织需要的人员。目前常用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依靠证书进行人员的快速筛选和利用企业内部晋升制度等。

1.3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是保证企业招聘到高素质人员和实现招聘活动高效率的基础。在招聘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如性别限制、照顾关系、地域限制等。这些现象损害企业的形象,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损失。

1.4确保质量原则

招聘的目的是通过把最适合的人员配备到岗位上,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化。企业招聘超出岗位所需的高学历、高资历人员,得到的结果将是高成本、高离职率。

2招聘的主要方式

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从获取渠道的角度而言,有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

2.1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是指企业从组织内部选拔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内部招聘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竞聘上岗。竞聘的步骤是:发布选聘公告一对提出申请人员进行初步筛选一组织考试或测试一综合性面试一决策一任前公示和任命。笔者所在企业不久前进行过一次针对各分公司财务主管职位的内部选聘,公开选聘4一6名财务主管。全公司内部财务系统共有9名人员提出竞聘申请,经过人力资源本部初步筛选,有2人不符合选聘公告中的选拔标准,有7人进入综合面试。通过财务本部、党群工作本部和人力资源本部共同组织的综合性面试,最终选拔出5名人员。这次选聘工作充分考虑到单位财务系统人员整体素质情况,对于选拔标准的确定、综合性面试中专业性测试和素质测试题目的确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内部招聘的第二种方式是内部储备人才库。企业人才库系统记录了每一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受教育情况和接受过何种培训、相关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绩效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库必须专人管理并且做到人员信息时时更新。当有用人需求时,提出用人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可随时在单位内部人才储备信息库里面甄选到适合的人员补充职位空缺。企业在内部选拔人才共有五大优点。第一,有利于员工快速适应新角色和熟悉新工作。第二,有利于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第三,有利于减少选人和用人时判断上的失误。第四,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整体人员结构和生产运行的稳定。第五,在所有招聘方式方法中,内部招聘成本最少。从公司内部进行选拔可降低招聘成本并可提高招聘效率。而且,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工作实践,企业与员工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相同的阶值观和阶值取向,所有员工已漫慢融合到企业文化中来,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及准则,形成较高的企业忠诚度。但是,内部招聘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比较易形成组织人员结构版块化,进而导致企业中高层领导分裂并出现涟漪效应,企业人员缺乏流动性会影响企业活力。

2.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立足于企业的外部来获取合适的人才。外部招聘的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笔者所在企业外部招聘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由于地域上的优势,企业与两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校仅有十分钟车程,每年会有几批高校在校生来企业参观实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对企业了解的逐步加深,企业在这两所高校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毕业生来企业就业的积极性很高。第二种,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方式是笔者所在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与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员工忠诚度高。缺点是招聘成本较高。第三种企业内部员工、亲友和熟人推荐。采用这种推荐方式的应聘成功率往往高一些,因为推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担保的过程,认同的过程。应聘人员也可从推荐人处详细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第四种,投放招聘广告。第五种,通过中介机构招聘。外部招聘的优点有四个。第一,外部招聘有利于促进实现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目标。第二,外部招聘将人的新观念、新经验和新资源带入组织,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使企业充满活力。第三,外部招聘可避免由涟漪效应所引起的种种不良反应。第四,外部招聘极大地节省了培训费用。在企业外部选拔人才受限制少,可选范围广,选拔到优秀人才机会多,特别当需要选拔稀缺的复合型人才和从事特殊领域的人才时,外部招聘的优势更明显。同时,企业在进行外部招聘时也是一种有效地、与企业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企业可借此机会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外部招聘有三个缺点。第一,熟悉岗位以及人员方面的配合需要较长时间,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外部招聘消耗成本较高。第三,具有较大的选错人和招聘不到合适人员的风险。

2.3招聘方式的选择

当企业需要招聘高级别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时,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及工作经验,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因其已经认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所以愿为企业做出贡献。这一点,是通过外部招聘所选拔的人员无法在短期内所能做到的。当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候,应当扩展外部招聘渠道,着重于外部招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仅依靠企业内部选拔与培养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节奏。受限于企业规模,内部可选余地相对较小,没有办法通过内部选择获取到所需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开发外部招聘渠道,才能为企业寻找到适合的人才。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则必须采取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当企业外部大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导致企业员工知识老化加速,原来的经验和特长所起的优势作用不再明显,企业将因此受到直接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寻求新的人才资源予以开发利用。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采取内部选拔方式还是外部招聘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来进行判断选择。

3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3.1人岗匹配原则

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应当能强化企业整体功能,使员工所具备的能力与所在岗位要求相对应。每名员工因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能力和水平。企业内部岗位也有高低层次之分,无论是管理岗位还是工人岗位,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人员与岗位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也就是说每名员工所具有的职业技能水平与所担任的职务应当匹配。否则就会出现大材小用、人浮于事或因员工能力不足不能完成工作任务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

3.2动态调节原则

当企业员工因招聘、休假和离职等原因增加或减少,或工作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地对人员进行调整。人员和岗位是不断变化的,要始终保证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人员对岗位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能力和要求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因此,不能搞一职终身,既会影响工作又不利于员工的成长,造成高离职率。

3.3突出优势原则

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因此每个人个性是多样化的,能力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不仅有专业特长和爱好这些优势方面,也有不擅长的劣势方面。突出优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企业管理者应将员工安排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工作岗位上;二是指员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以及岗位的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4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涉及到企业外部和内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4.1人岗对应型

人岗对应配置类型是指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来确保企业员工与岗位相匹配,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它是一种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形式。目前大体有如下几种具体方式:招聘、轮换、竞争上岗、末位淘汰、解除合同。

4.2岗位调整型

岗位调整是针对员工个人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通过调整员工岗级和在上下游工作链上的岗位调动来保证企业内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方式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4.3人员流动型

人员流动型是人员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进行动态配置的类型。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两种:安置和辞退。

外经单位人才招聘中的问题与原则论文

一、概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能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会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外经单位作为母公司海外战略的主力军,对专业技术类、商务金融类、经济管理类、合同管理类和语言类人才有较大的需求,有时面临“一职多能”岗位要求,甚至需要同时兼具商务、技术、管理、合同和语言等技能的人才,对于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人才招聘这一关键环节,从源头把控招聘人员的质量,进而整体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目前,外经单位的人才招聘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者各有侧重。校园招聘旨在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年轻、社会经历相对较少,因此可塑性和发展潜力都十分出色,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建立稳定的年轻员工群体,以此为基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社会招聘人员主要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填补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因此,对毕业生的考察应以价值观和基本能力素质为主,以专业能力为辅,对社会招聘人员的考察则应以突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竞聘重要岗位的情况更要突出领导力的考察。

二、面试的局限性

现如今不少包括外经单位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仍然仅仅依靠面试决定人员的录用,虽然能极大简化招聘程序,节约降低招聘工作的投入和成本,但是这种做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足。

面试的信度是评委评定不同内容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根据有关研究,评定内容是应聘者过去某一段经历的表现,多数评委的结论是接近的(即信度较高),如果评定内容是应聘者的人格、性格和工作的匹配程度,评委之间的结论就会存在分歧(即信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每一名评委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人格的评价有自己的观点。

面试效度又分为评委效度和面试过程效度两类。评委效度是主评委正确地、敏锐地判断被试者的才能、特点的程度。面试过程效度是指评委所注意到的关于某一被试者的所有信息能否有效地预测被试者未来工作绩效的程度。信息不仅包括面试内容本身,而且还包括测验分数、推荐信内容、样板工程、工作记录等。

研究表明,由于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评委的上述能力存在一定差别,差别越大,效度和信度越低,都会影响到人员遴选的准确性。一般地,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尽管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高,但在实践中仍然被大量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个体偏向于高估自己对别人判断的能力,自我难以察觉;对人事选择无关的其他人事管理功能却起到帮助作用。

当下,考核测评制度逐渐在人才招聘中得到广泛应用。面试和笔试都是重要的考核测评工具,在人事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员招聘录取、竞聘晋升的关键所在。从工作实践来看,如何将这两种工具有效结合,在实践当中仍然缺乏框架指导,例如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以面试和简历为依据,如此做法必然不能全面客观的识别优秀人才,难以做到客观遴选,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然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将面试的概念予以扩充,即面试是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面试和笔试有机结合的措施,实现两种测评工具互补,对于外经单位,考虑到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具体可以有专业笔试、外语测评和综合面试的方式组成。

三、考核测评设计与组织

招聘人员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类招聘的基本程序是大致相同的,考虑到不同人员受其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例如毕业生专业知识和经验缺乏,但是英语沟通能力较出色,而有多年工作经验,且主要工作范围集中在国内市场的中年社会招聘人员则恰恰相反,因此考核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可以适当调整各单项所占比重。在各单项满分为一百分的前提下,在每个单项中,可以综合 2- 3 名评委的打分,计算出应聘者的总分并进行排序。总分计算可按照如下公式:

其中:

a 为专业笔试成绩占总分比重

b 为外语成绩笔试比重

c 为外语口语测试成绩比重

d 为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比重

(一)专业笔试

笔试是与面试相对应的测试,用以考核应聘者特定的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字运用能力的.书面考试形式,一般会包括选择、判断、论述、案例分析五种形式。根据应聘者的专业经历,由相关专业技术主管或负责人编制试题供应聘者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命题时,考虑到外经单位专业覆盖面较广的特点,可以考虑遵从以下原则:

1、实践性

降低纯理论知识的比例,融入结合实践、结合工程的实例分析。考察应聘者的相关经验和现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性

避免单一的、孤立的知识点的考察,降低单个知识点的深度,考察综合施工技术、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现场管理、风险防范等多方面内容的案例题。

3、可读性

纯文字案例之外,要适当增加带图表案例题的比例,考核应聘者的读图能力和找错、纠错能力。

(二)外语测试

对于口试和笔试都要建立滚动试题库,防止应聘者提前准备的情况。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自我介绍等笼统的问题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一些应聘者在自我介绍部分表现出色,然而面对一些开放性质话题,例如如何看待未来五年内世界经济走势,简单描述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等问题,应聘者表现差强人意。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些应聘者会线下自发组织起讨论,互相交流面试当中评委提出的问题,以期有所准备。因此,有必要根据应聘者的特点,建立与之对应的滚动题库,来充分考察应聘者的真实水平。为了营造放松的谈话气氛,英语口语测试一般以应聘者的简短自我介绍开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评委可以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三)综合面试

当前,综合面试一般采取考官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制,手段较为单一,对人的考察并不全面。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面试,模拟谈判等方式予以补充。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当中,可以要求应聘者就某一课题开展不指定角色的自由讨论,评委全程记录会议进展,对应聘者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定。在地位相同的谈论环境下,应聘者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特征将得到自然展现,更可以观察到自信心、宽容性、情绪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倾向性等不易显露的个性特征。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与人打交道是工作常态,而且其中的很多情境都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情境。因此可以引入模拟商务会谈的形式,根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来设计。例如模拟国际工程项目策划过程,以测评应聘者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公关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客户服务意识、情绪稳定性、压力下的反应等。从应聘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全面展示个人风貌和才能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双赢。

在双向用人机制的环境下,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应聘者各方面的素质和特点,研判其是否满足岗位需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应聘者,可以籍此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组织结构、经营范围等信息,判断是否与个人期许相匹配,从而更好地选择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

四、招聘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第一要务近几年可以看到发现,产学研合作为教育系统和用人单位之间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其最大益处是培养一批与公司发展同呼吸共成长、深刻领悟并遵守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在招聘环节,虽然存在与应聘者接触时间段、了解不深入等客观原因,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仍然是贯穿招聘环节的第一要务,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使人才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实施执行,为企业各项工作部署不断作出努力。

(二)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

目前,一些企业的用人部门将需要的员工类型告知人力资源部门,然后人力资源部门汇总人才需求后,进行招聘和选人,用人部门不再参与后续考核环节,不参与编制试卷、题库建设和打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而所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员来实施,因此用人部门等基层单位的判断最为贴合发展实际,对于人才有自己的标准,由人力资源部门选定的人才极有可能在未来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用人部门的需求,导致用人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不仅仅停留在用人部门提出需求这一层面,更要坚持双方在全过程的共同参与,包括各类现场工作。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实施,不少企业即将或者已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外设立代表处和合资公司等形式参与境外投资和运营,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遇到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良好的把握人力资源的招聘环节以符合新的发展需求,将会因缺少人才优势而掉队。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资源规划以及岗位特点需要,积极做好招聘筹划和准备,帮助企业招聘最合适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为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应注意到,人力资源的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 常 .华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的操作与启发[J].商业现代化,2014,(32):123- 125.

[2] 刘小楠。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研究[J].商,2015,(22):31.

[3] 李朋波,郝瑾。竞争性选拔考试环节有效性研究:相关评价者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55.

[4] 洪自强。人力资源面试选拔决策和效度验证:映像理论观点[D].浙江:浙江大学,2002.

企业员工招聘问题的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 要】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招聘工作中都存在问题,制约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招聘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国有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进而优化国有企业的招聘机制,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聘;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招聘的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招聘是企业获取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企业要持续发展,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依靠人才来创新、来驱动,来发展、甚至成为行业翘楚。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招聘的成效直接影响并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招聘对于国有企业的创新与知名度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只有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才能达到良好的招聘效果。企业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形成人才竞争优势,最终才可以在市场中抢占先机。由此可见,企业招聘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二、国有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自身或外在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在推进招聘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招聘基础薄

许多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知、重视不足,尚且停留在日常事务中,未提升到为企业发展聚贤纳士,助力发展的高度,也未形成完善的招聘制度和流程,缺少科学合理的统筹部署和人才招聘的战略规划。企业管理阶层注重眼前的人才成本、招聘成本,忽视了企业促进发展的长远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采取因人设岗,缺人就招,凡进必考的工作方式,把招聘当成阶段的工作,而非长期的系统工程,形成了人才招聘的非连续性,和招不到合适人才,造成人多而才少的局面。形不成人才库,达不到一定的人才储备,导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招聘盲目而片面,人员结构失衡的现象,甚至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动摇企业发展根基。

2.用人理念淡

当前,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普遍只是提出需要什么样的岗位,但未界定该岗位职责,致使国有企业招聘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设立“高学历”的门槛,忽略了应聘人员的特长、潜能,导致招聘入职人员多为应试型人员,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型、潜力型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被挡到门外,招非所缺。

3.专业素质低

招聘专员在企业中承担招聘任务。招聘专业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招聘工作的优劣,招聘到的人员是否是企业发展所需,所急起到关键作用。因我国国有企业自身原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起步、发展、完善阶段,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目前从事人力工作的工作人员多为跨行业调配人员,一般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应的专业素养低,对于岗位说明书理解不够透彻,对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含糊,对人才储备及培养概念欠缺,对人才识别和岗位需求脱钩,增加了不必要的招聘成本。

三、国有企业招聘问题解决对策

国有企业要想做到长足发展,必须要重视招聘工作的实施,确保可以提高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实施质量,使其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完善基础工作

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要制定出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并贯彻始终。明确国有企业的人才战略目标,科学预测行业发展的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能,为企业发展储备、培养赢得未来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全面分析招聘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书,使得招聘与应聘人员都能有着良好的工作计划。

2.提升专业素养

招聘工作要有专业强、素质高的招聘人员的支撑。通过专业化的培训、管理来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根据招聘人员的个性、修养与基础知识结构等,进行任务分配,挖掘招聘者的潜能,发挥自身优势。要建立并完善招聘人员培训模式,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性,力争将招聘中招聘人员的主观性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练就“火眼金睛”,高效、精准的招聘到合适的人。

3.树立正确理念

在招聘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确保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招聘的全过程,提高用人效率。要正确对待每一名应聘者,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感谢,提高其用人质量。同时,对于落选人员还要将其资料录入企业人才备用库中,确保可以提高其长远发展效率。

四、结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突出、优化招聘管理,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同时提升人力资源人员的专业素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在招聘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相信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会展现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孙蕾.当前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87.

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1、 招聘专员职务说明描述模糊,上岗前未进行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 公司制定的职务说明书中,对招聘专员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的描述模糊,导致无法根据相应的条件招聘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在企业常规的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某种意义上招聘人员是企业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目前,公司行政部的招聘人员在上岗前,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且培训内容简单、方式单调、课时偏少,使其对企业的状况了解甚少。另外,进行有效招聘必备的沟通技巧以及礼仪方面也未进行培训,便匆忙直接上岗工作。因此,应聘人员会根据在招聘中招聘工作人员的表现、印象、素质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 进而决定是否选择于它, 这样就影响了企业招聘的质量。2、 未按照招聘流程执行招聘,制定的《人员需求申请表》信息不全公司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招聘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例如经常出现用人部门主管不向行政部索取《人员需求申请表》填写,逐级审批后转交给行政部汇总,再由行政部根据人员编制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招聘。而是直接打电话到行政部,要求要补充多少名员工,在什么时间内要招聘到位,并附加要求说如果没有招聘到位的话,将会给公司的生产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随意性很强,易导致招聘专员的想法受其影响,未根据公司招聘流程,便进行招聘。3、 对应聘者不够重视,给应聘者第一印象较差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最基本的礼貌常识是具备的,但是缺乏那种内心的、真正的尊重,或者说招聘人员、用人部门主管的优势感太强。其实人员招聘本身是个合作的过程,是个双赢的机会,作为企业,因为发展需要招聘一些合适的人才,而作为应聘者因为个人发展或其它原因在寻求一些更合适的职业机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企业普遍存在优势感太强,对应聘者不够尊重的情况。针对企业招聘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完善招聘人员的职务说明,包括任职资格、岗位职责等。在招聘人员入职后,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招聘效率。2、针对A公司招聘需求随意性大,未严格执行招聘管理规定的情况,建议公司要规范招聘流程,特别是在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应由用人部门的经理先把关,明确空缺岗位是否有必要招聘、空缺岗位的工作职责、任职要求等,同时对现有的《人员需求申请表》进行修订。3、修订完善公司各岗位职务说明书,选额合适的招聘渠道。首先进行工作岗位分析,针对不同的需求对象,采用不同的招聘渠道与方法。比如招聘普通一线操作工时,可以采用到外来工流动量大的人才市场进行现场招聘或者与劳务公司进行合作,合理使用派遣劳动者等。4、充分尊重应聘者,要求面试考官在面谈过程中应调整好心态,平等有效的沟通。另外,如有应聘者到公司应聘时,行政部首先应热情接待,并及时联系面试考官,进行面试,提高面试的效率,避免对应聘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论文就要广泛的搜集素材了,仅仅靠网络上别人给你提供一些的资料是不够的。给你提一些小建议,首先把论文的大纲写出来。然后就大概框架后再根据提纲所要求搜集素材和相关书籍。企业招聘:首先应该是中国人才市场的现状分析,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然后关于用人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与企业都会增加搜索的成本问题,如何合理招聘,降低这个成本。。。之后是配置方面的内容了,不同的职员各有所长,企业根据他们的气质类型或者能力来配置工作,做到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最后对未来预测。

招聘是企业获得人才的重要途经 , 能够为企业招到高素质的、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员,决定了企业在以后发展的竞争力,所以做好企业的招聘工作非常重要。在现今社会上,企业招人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更难的困境众所周知。为了解决招聘困难的问题,我们经常会想如何拓展更多的渠道,如何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如何提高招聘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本文以互联网房产行业的P公司珠海分公司为例,分析了P公司2018年6月入驻珠海后,在一年时间里招聘130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以对初创企业的招聘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招聘 问题 对策一、P公司珠海分公司的现状分析1、P公司背景介绍 P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集房地产营销策划、投资顾问、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销售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房地产企业。将房产行业与“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公司目前拥有20多家分公司,1600多名专业的销售策划团队。P公司在一直不断拓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他各区域进行战略性分析,进行新区域市场的开拓。 对于区域限购政策的出台,P公司董事长提出最有效的防守就是进攻的经营理念,于2018年6月入驻珠海,开拓珠海市场。2、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情况 P公司珠海分公司截止至2019年6月,人员总数达130人,其中管理层13人,占比16.9%;后勤类人员15人,占比19.5%;销售人员102人,占比63.6%,销售人员为主要的招聘群体。 P公司珠海分公司鼓励从内部提拔员工确保公司运作的连贯性,所有员工晋升机会平等。在管理层晋升政策中,有明确规定新晋主管小组人员的数量及业绩达标量。这种情况下,除了人力资源部开展招聘工作,更多时候的是有业绩考核的销售主管。P公司珠海分公司的招聘工作,通常是由于人手短缺或者业绩不达标导致员工大规模流失下仓促的进行招聘。人员流动行性较强,流动率相对于其他行业、其他工种要高。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及需求分析,缺乏采用专业或者有用的方法选拔人才,导致对招聘结果有不良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二、影响P公司珠海分公司开展招聘工作的原因1、求职者对房地产行业的抵触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有人员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2018年以来,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都不断出现倒闭及大规模裁员的新闻信息。2019年3月合肥的国开置业官方直接宣布破产的消息。在这个互联网及房地产行业岌岌可危的环境下,在与其他行业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被优先放弃。 下面表格是 P公司珠海分公司三名招聘助理在2019年6月,采用boss直聘、58同城网站招聘的数据分析。数据显示珠海区域的求职者对房地产行业有抵触心理的占绝大多数。珠海是著名的浪漫之城,地域特点是“慢”,面试邀约同时也受珠海区域特点影响。2、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渠道单一 P公司珠海分公司的招聘渠道比较单一,由于前期人员都是从总部调度过来珠海,管理层人员不了解珠海区域的招聘渠道,需要控制招聘成本,只使用boss直聘及58同城招聘的两个网站做线上的招聘工作。招聘助理反馈意见,她们的绩效和每天的邀约量是相对应的,但是两个线上的招聘工作由于数量更新不多,同一个求职者会重复邀约很多次,但是真正成功入职的人员效果不佳。 每一家企业做招聘应该根据企业的现状、地域的现实情况来选择相对合适的招聘渠道。现在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发的激烈,单一的招聘渠道无法保证招聘效果的实现。3、P公司珠海分公司受晋升政策影响,业务部招聘人员未严格把关。 上述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情况中有提出,管理层晋升政策里面涉及了主管人员的组员数量及业绩达标量。公司对任职的资格和岗位的要求没有进行专业的分析,很多时候由于P公司珠海分公司需要急速扩张,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员,求职者有意愿的都会接纳。主管没有研究和分析真正需要的是哪一类人才,只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增加至最多数量的人员。导致人员招聘回来,培训几天后,觉得不适应的就会选择离开。 这样只是走过场的招聘,浪费企业的招聘成本又没有招到想要的人才。我们做招聘工作,应该是招到人才,更要留下人才,不能一味的想着扩充人数而进行招聘。4、P公司珠海分公司对求职者吸引力不足 P公司在全国的房地产行业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普及全国各地和海外马来西亚、柬埔寨、迪拜等地方,在2018年全国房地产行业排行前15名。但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虽然P公司全国知名度高,但是压不住盘踞在珠海当地的优秀房地产企业。在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助理数据分析中,拒绝邀约是因为公司知名度不高的占5.25%,直接不回复的占26.25%,P公司珠海分公司对求职者吸引力不足的占31.5%。 综上所述,P公司珠海分公司未来发展规划里面应当把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吸引力、形成自己的房地产品牌工作,提上到日程上来,只有利于吸引求职者的目光。三、根据P公司珠海分公司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1、从宣传、福利和提高专业人员能力上着手,增加公司对求职者的吸引力。(1)宣传公司的优势 P公司珠海分公司属于房地产行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区别于其他房地产行业,公司有自己的网站平台可以提供到客户资源给员工,更甚至全国各地的房地产都可以对接。如果有珠海的客户想要购买云南的房产,我们可以直接对接到昆明分公司的同事,提成对半分。这种经营模式宣传到位,有很多求职这有兴趣尝试。(2)提高公司的福利 P公司珠海分公司,整个集团的无责任提薪相对于珠海区域的同行来说,没有任何优势。根据区域的提点,珠海管理层向总部提出增加底薪的金额,比珠海同行业高出30%,对后期的招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P公司珠海分公司还出台各项福利制度,包括不限于免费提供员工宿舍、办公室在园区食堂隔壁,尽可能多的解决员工生活上的问题。员工生日会的举办、各种节日活动以及团建活动的举办,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3)培训招聘人员 P公司珠海分公司要组织搭建招聘人员,对招聘助理进行统一的培训工作。保证要做到对求职者耐心、细心的进行宣传工作。 招聘助理前期能够和求职者搭建良好的沟通关系,把公司福利政策宣传到位,就能进一步降低求职者对公司是房地产行业的抵触心理。会让求职者形成固有的第一印象,P公司珠海分公司是房地产行业,但是是福利待遇很好的企业。2、解决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渠道单一的问题(1)加入珠海人才服务中心 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加入珠海人力资源交流服务机构,该机构办事地点在珠海的香洲区,是珠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主办的,有专门的人才招聘网站—珠海人力资源网,由珠海人力资源市场具体管理珠海市内的线上和线下的招聘活动。它有政府背景带有公信力,每年召开若干个公益性招聘会,解决市民就业问题和企业招聘问题。(2)参加现场招聘活动 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多参加由各个组织单位举办的现场招聘活动,如珠海人力资源网定期举办的招聘会,如劳务派遣定期举办的招聘会,亦如院校举办的招聘会。现场招聘模式虽然相对传统,但是企业和与求职者面对面直接交流,可以节省时间,现场进行初试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在招聘的过程中,免费的为公司进行了推广工作。(3)投入资金做媒体推广 “广而告之、告而广之”,顾名思义就是做好企业的推广宣传工作,就会形成自己的公信力。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可以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政府橱窗张贴、招聘网站发布等媒体宣传企业文化及招聘信息。媒体推广工作费用成本大,但是能够宣传公司的业务,同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具有较高的广告价值。(4)实行全员招聘、员工推荐 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实行全员招聘、员工推荐奖励的招聘方法。因为企业内部员工招聘人才基本上都是对自己公司的文化制度和公司的业务都比较了解,对企业有一定的归属感,可以快速的进入招聘的角色。内部人员推荐的员工与企业文化匹配度高,有内部人员的引导,会加快度过适应公司工作环境的阶段,能够减低公司的招聘成本以及培训成本。3、为了解决P公司珠海分公司受晋升政策影响走过场式的招聘,必须要采用专业或有用的方法甄选人才。(1)建议规范P公司珠海分公司的招聘流程 P公司珠海分公司通过系统化的招聘管理流程可以确保人力资源的质量,更好的为公司选拔出适合的人才。可以采用“5W”方法有规划的做好招聘工作。 “5W”第一个是指“Why” ,了解企业招聘目的、招聘原因,通过一系列的招聘活动需要达到怎么样的招聘效果,把P公司珠海分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招聘工作相结合,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人员情况;第二个是指“What”,怎么回事?了解P公司珠海分公司招聘补充岗位的条件。通过与各部门管理者沟通了解部门职位那些是充足的,明确招聘的人数、招聘的条件等;第三个是指“Who”,招聘的组织者,开展招聘工作的人员,做好人员分工,那些人员负责招聘前、招聘中、招聘后等跟进工作;第四个是指“Where”,招聘的渠道拓展,如文章上述解决招聘渠道单一问题的方法;第五个是指“When”,招聘时间安排,确定具体的招聘时间,笔试和面试安排时间,顺利的做好邀约工作。 (2)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建议P公司珠海分公司设计岗位胜任模型,勾勒出需要的求职者画像。如经验知识、专业的技能、个人的价值观、个人品德、工作的动机等。给招聘候选人员匹配做个画像,在甄选人才的时候有明确标准,同时也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下面介绍的是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是成立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小组,明确小组人员的岗位责任,由单位的高层管理者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审核方案和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步是认真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公司关注的焦点,对P公司珠海分公司目前的业务和房地产行业特点进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职责履行的工作内容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第三步是选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能力要素,明确该能力要素的行为特征,如P公司珠海分公司需要招聘的主体为销售人员,选定“沟通能力”为能力要素。对“沟通能力”做明确的定义;第四步是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内容,开展培训工作,让每位小组成员掌握模型的基本方法;第五步是采集相关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层面的认定,验证并确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最后修订与完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3)采用有效的面试方法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法 P公司珠海分公司在进行多个销售人员面试的时候,可以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的各个成员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指定小组的领导者。这种面试方法的匹配性行对较高。测评的效率高,同时对多位的求职者进行测评考察,比起其他的面试方法要节省时间,也可以减少重复的工作量。 无领导小组讨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试官宣读面试题目,面试人员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提纲,一般时间规定为5分钟;第二阶段是面试人员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及观点;第三阶段为面试人员自由发言,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他人提出意见。最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公司员工招聘策略研究论文

外经单位人才招聘中的问题与原则论文

一、概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能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会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外经单位作为母公司海外战略的主力军,对专业技术类、商务金融类、经济管理类、合同管理类和语言类人才有较大的需求,有时面临“一职多能”岗位要求,甚至需要同时兼具商务、技术、管理、合同和语言等技能的人才,对于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人才招聘这一关键环节,从源头把控招聘人员的质量,进而整体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目前,外经单位的人才招聘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者各有侧重。校园招聘旨在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年轻、社会经历相对较少,因此可塑性和发展潜力都十分出色,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建立稳定的年轻员工群体,以此为基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社会招聘人员主要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填补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因此,对毕业生的考察应以价值观和基本能力素质为主,以专业能力为辅,对社会招聘人员的考察则应以突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竞聘重要岗位的情况更要突出领导力的考察。

二、面试的局限性

现如今不少包括外经单位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仍然仅仅依靠面试决定人员的录用,虽然能极大简化招聘程序,节约降低招聘工作的投入和成本,但是这种做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足。

面试的信度是评委评定不同内容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根据有关研究,评定内容是应聘者过去某一段经历的表现,多数评委的结论是接近的(即信度较高),如果评定内容是应聘者的人格、性格和工作的匹配程度,评委之间的结论就会存在分歧(即信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每一名评委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人格的评价有自己的观点。

面试效度又分为评委效度和面试过程效度两类。评委效度是主评委正确地、敏锐地判断被试者的才能、特点的程度。面试过程效度是指评委所注意到的关于某一被试者的所有信息能否有效地预测被试者未来工作绩效的程度。信息不仅包括面试内容本身,而且还包括测验分数、推荐信内容、样板工程、工作记录等。

研究表明,由于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评委的上述能力存在一定差别,差别越大,效度和信度越低,都会影响到人员遴选的准确性。一般地,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尽管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不高,但在实践中仍然被大量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个体偏向于高估自己对别人判断的能力,自我难以察觉;对人事选择无关的其他人事管理功能却起到帮助作用。

当下,考核测评制度逐渐在人才招聘中得到广泛应用。面试和笔试都是重要的考核测评工具,在人事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员招聘录取、竞聘晋升的关键所在。从工作实践来看,如何将这两种工具有效结合,在实践当中仍然缺乏框架指导,例如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以面试和简历为依据,如此做法必然不能全面客观的识别优秀人才,难以做到客观遴选,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然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将面试的概念予以扩充,即面试是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面试和笔试有机结合的措施,实现两种测评工具互补,对于外经单位,考虑到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具体可以有专业笔试、外语测评和综合面试的方式组成。

三、考核测评设计与组织

招聘人员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类。两类招聘的基本程序是大致相同的,考虑到不同人员受其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例如毕业生专业知识和经验缺乏,但是英语沟通能力较出色,而有多年工作经验,且主要工作范围集中在国内市场的中年社会招聘人员则恰恰相反,因此考核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可以适当调整各单项所占比重。在各单项满分为一百分的前提下,在每个单项中,可以综合 2- 3 名评委的打分,计算出应聘者的总分并进行排序。总分计算可按照如下公式:

其中:

a 为专业笔试成绩占总分比重

b 为外语成绩笔试比重

c 为外语口语测试成绩比重

d 为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比重

(一)专业笔试

笔试是与面试相对应的测试,用以考核应聘者特定的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字运用能力的.书面考试形式,一般会包括选择、判断、论述、案例分析五种形式。根据应聘者的专业经历,由相关专业技术主管或负责人编制试题供应聘者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命题时,考虑到外经单位专业覆盖面较广的特点,可以考虑遵从以下原则:

1、实践性

降低纯理论知识的比例,融入结合实践、结合工程的实例分析。考察应聘者的相关经验和现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性

避免单一的、孤立的知识点的考察,降低单个知识点的深度,考察综合施工技术、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现场管理、风险防范等多方面内容的案例题。

3、可读性

纯文字案例之外,要适当增加带图表案例题的比例,考核应聘者的读图能力和找错、纠错能力。

(二)外语测试

对于口试和笔试都要建立滚动试题库,防止应聘者提前准备的情况。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自我介绍等笼统的问题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一些应聘者在自我介绍部分表现出色,然而面对一些开放性质话题,例如如何看待未来五年内世界经济走势,简单描述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等问题,应聘者表现差强人意。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些应聘者会线下自发组织起讨论,互相交流面试当中评委提出的问题,以期有所准备。因此,有必要根据应聘者的特点,建立与之对应的滚动题库,来充分考察应聘者的真实水平。为了营造放松的谈话气氛,英语口语测试一般以应聘者的简短自我介绍开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评委可以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三)综合面试

当前,综合面试一般采取考官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制,手段较为单一,对人的考察并不全面。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面试,模拟谈判等方式予以补充。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当中,可以要求应聘者就某一课题开展不指定角色的自由讨论,评委全程记录会议进展,对应聘者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定。在地位相同的谈论环境下,应聘者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特征将得到自然展现,更可以观察到自信心、宽容性、情绪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倾向性等不易显露的个性特征。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与人打交道是工作常态,而且其中的很多情境都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情境。因此可以引入模拟商务会谈的形式,根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来设计。例如模拟国际工程项目策划过程,以测评应聘者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公关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客户服务意识、情绪稳定性、压力下的反应等。从应聘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全面展示个人风貌和才能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双赢。

在双向用人机制的环境下,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应聘者各方面的素质和特点,研判其是否满足岗位需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应聘者,可以籍此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组织结构、经营范围等信息,判断是否与个人期许相匹配,从而更好地选择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

四、招聘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第一要务近几年可以看到发现,产学研合作为教育系统和用人单位之间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其最大益处是培养一批与公司发展同呼吸共成长、深刻领悟并遵守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在招聘环节,虽然存在与应聘者接触时间段、了解不深入等客观原因,判断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仍然是贯穿招聘环节的第一要务,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使人才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实施执行,为企业各项工作部署不断作出努力。

(二)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

目前,一些企业的用人部门将需要的员工类型告知人力资源部门,然后人力资源部门汇总人才需求后,进行招聘和选人,用人部门不再参与后续考核环节,不参与编制试卷、题库建设和打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而所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员来实施,因此用人部门等基层单位的判断最为贴合发展实际,对于人才有自己的标准,由人力资源部门选定的人才极有可能在未来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用人部门的需求,导致用人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坚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不仅仅停留在用人部门提出需求这一层面,更要坚持双方在全过程的共同参与,包括各类现场工作。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实施,不少企业即将或者已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外设立代表处和合资公司等形式参与境外投资和运营,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遇到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良好的把握人力资源的招聘环节以符合新的发展需求,将会因缺少人才优势而掉队。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资源规划以及岗位特点需要,积极做好招聘筹划和准备,帮助企业招聘最合适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为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应注意到,人力资源的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 常 .华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的操作与启发[J].商业现代化,2014,(32):123- 125.

[2] 刘小楠。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研究[J].商,2015,(22):31.

[3] 李朋波,郝瑾。竞争性选拔考试环节有效性研究:相关评价者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55.

[4] 洪自强。人力资源面试选拔决策和效度验证:映像理论观点[D].浙江:浙江大学,2002.

文章是写员工招聘的?

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与配置原则论文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从企业本身发展战略规划出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企业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组成。学术界一般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发展和规划、招聘和配置、绩效管理、培训和开发、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在人员招聘与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配置

1招聘原则

1.1双向选择原则

双向选择原则是指一方面企业通过改善自身形象,提高员工薪酬福利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为了获得理想职位,通过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在招聘竞争中脱颖而出。

1.2效率优先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是指企业应用尽可能少的招聘成本,录用到高素质、满足组织需要的人员。目前常用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依靠证书进行人员的快速筛选和利用企业内部晋升制度等。

1.3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是保证企业招聘到高素质人员和实现招聘活动高效率的基础。在招聘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如性别限制、照顾关系、地域限制等。这些现象损害企业的形象,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损失。

1.4确保质量原则

招聘的目的是通过把最适合的人员配备到岗位上,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化。企业招聘超出岗位所需的高学历、高资历人员,得到的结果将是高成本、高离职率。

2招聘的主要方式

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从获取渠道的角度而言,有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

2.1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是指企业从组织内部选拔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内部招聘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竞聘上岗。竞聘的步骤是:发布选聘公告一对提出申请人员进行初步筛选一组织考试或测试一综合性面试一决策一任前公示和任命。笔者所在企业不久前进行过一次针对各分公司财务主管职位的内部选聘,公开选聘4一6名财务主管。全公司内部财务系统共有9名人员提出竞聘申请,经过人力资源本部初步筛选,有2人不符合选聘公告中的选拔标准,有7人进入综合面试。通过财务本部、党群工作本部和人力资源本部共同组织的综合性面试,最终选拔出5名人员。这次选聘工作充分考虑到单位财务系统人员整体素质情况,对于选拔标准的确定、综合性面试中专业性测试和素质测试题目的确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内部招聘的第二种方式是内部储备人才库。企业人才库系统记录了每一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受教育情况和接受过何种培训、相关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绩效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库必须专人管理并且做到人员信息时时更新。当有用人需求时,提出用人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可随时在单位内部人才储备信息库里面甄选到适合的人员补充职位空缺。企业在内部选拔人才共有五大优点。第一,有利于员工快速适应新角色和熟悉新工作。第二,有利于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第三,有利于减少选人和用人时判断上的失误。第四,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整体人员结构和生产运行的稳定。第五,在所有招聘方式方法中,内部招聘成本最少。从公司内部进行选拔可降低招聘成本并可提高招聘效率。而且,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工作实践,企业与员工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相同的阶值观和阶值取向,所有员工已漫慢融合到企业文化中来,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及准则,形成较高的企业忠诚度。但是,内部招聘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比较易形成组织人员结构版块化,进而导致企业中高层领导分裂并出现涟漪效应,企业人员缺乏流动性会影响企业活力。

2.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立足于企业的外部来获取合适的人才。外部招聘的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笔者所在企业外部招聘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由于地域上的优势,企业与两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校仅有十分钟车程,每年会有几批高校在校生来企业参观实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对企业了解的逐步加深,企业在这两所高校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毕业生来企业就业的积极性很高。第二种,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方式是笔者所在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与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员工忠诚度高。缺点是招聘成本较高。第三种企业内部员工、亲友和熟人推荐。采用这种推荐方式的应聘成功率往往高一些,因为推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担保的过程,认同的过程。应聘人员也可从推荐人处详细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第四种,投放招聘广告。第五种,通过中介机构招聘。外部招聘的优点有四个。第一,外部招聘有利于促进实现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目标。第二,外部招聘将人的新观念、新经验和新资源带入组织,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使企业充满活力。第三,外部招聘可避免由涟漪效应所引起的种种不良反应。第四,外部招聘极大地节省了培训费用。在企业外部选拔人才受限制少,可选范围广,选拔到优秀人才机会多,特别当需要选拔稀缺的复合型人才和从事特殊领域的人才时,外部招聘的优势更明显。同时,企业在进行外部招聘时也是一种有效地、与企业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企业可借此机会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外部招聘有三个缺点。第一,熟悉岗位以及人员方面的配合需要较长时间,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外部招聘消耗成本较高。第三,具有较大的选错人和招聘不到合适人员的风险。

2.3招聘方式的选择

当企业需要招聘高级别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时,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及工作经验,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因其已经认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所以愿为企业做出贡献。这一点,是通过外部招聘所选拔的人员无法在短期内所能做到的。当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候,应当扩展外部招聘渠道,着重于外部招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仅依靠企业内部选拔与培养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节奏。受限于企业规模,内部可选余地相对较小,没有办法通过内部选择获取到所需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开发外部招聘渠道,才能为企业寻找到适合的人才。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则必须采取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当企业外部大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导致企业员工知识老化加速,原来的经验和特长所起的优势作用不再明显,企业将因此受到直接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寻求新的人才资源予以开发利用。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采取内部选拔方式还是外部招聘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来进行判断选择。

3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3.1人岗匹配原则

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应当能强化企业整体功能,使员工所具备的能力与所在岗位要求相对应。每名员工因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能力和水平。企业内部岗位也有高低层次之分,无论是管理岗位还是工人岗位,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人员与岗位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也就是说每名员工所具有的职业技能水平与所担任的职务应当匹配。否则就会出现大材小用、人浮于事或因员工能力不足不能完成工作任务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

3.2动态调节原则

当企业员工因招聘、休假和离职等原因增加或减少,或工作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地对人员进行调整。人员和岗位是不断变化的,要始终保证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人员对岗位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能力和要求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因此,不能搞一职终身,既会影响工作又不利于员工的成长,造成高离职率。

3.3突出优势原则

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因此每个人个性是多样化的,能力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不仅有专业特长和爱好这些优势方面,也有不擅长的劣势方面。突出优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企业管理者应将员工安排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工作岗位上;二是指员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以及岗位的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4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涉及到企业外部和内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4.1人岗对应型

人岗对应配置类型是指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来确保企业员工与岗位相匹配,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它是一种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形式。目前大体有如下几种具体方式:招聘、轮换、竞争上岗、末位淘汰、解除合同。

4.2岗位调整型

岗位调整是针对员工个人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通过调整员工岗级和在上下游工作链上的岗位调动来保证企业内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方式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4.3人员流动型

人员流动型是人员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流动进行动态配置的类型。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两种:安置和辞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