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可以从很多方向写啊,比如rpc,渲染,安全,内存管理。安卓的话性内优化、安全机制方面应该都可以吧。既然都是博士生了,写这些应该不是很难吧
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无线通信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技术的同时,又在不断地与其他技术进行综合,从而不断地涌现出一系列的通信方式,在适应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同时,自身也得到完善和发展。 从无线电通信发展全过程来看,不难看出,无线通信大致可分为3个重要发展阶段:20年代~30年代的短波通信,50年代~70年代的微波接力通信(含卫星通信),80年代~现在的移动通信。 现仅就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系统最为复杂,而又是热门话题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叙述。 截止20xx年7月,全世界的移动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0亿户,预计今年该数字将突破60亿。 移动通信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其不受任何时间、地点限制地实现了对象之间的通信。 从设备组网的角度看,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看成是有线通信网的延伸,它由无线和有线两部分组成。 无线部分提供移动用户终端的接入,其包括数据交换、用户管理、漫游、鉴权等大部分网络功能的实现还是通过固定网络来实现的。 1.移动通信发展史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 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其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也即是第一代移动电话网,采用的是蜂窝组网技术。 美国第一个蜂窝系统AMPS(高级移动电话业务)在1979年成为现实。 因为传输技术条件的等的限制,第一代可移动电话用户不能实现长途漫游,也就是说移动电话用户只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移动通信,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存在着诸如系统容量不足、系统间互不兼容、通信质量不好、保密性不强、不能提供数据传送业务等致命的弱点,因此,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最终被第二代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所替代。 但在该组网技术仍在下一代系统中得以应用。 2)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的各种缺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其代表技术是欧洲的GSM和美国的CDM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G(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时分多址技术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或者是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技术。 TDMA系列最有代表的是泛欧GSM、美国D-AMPS和日本PDC;窄带码分多址(N-CDMA)系列主要是以高通公司为首研制的基于IS-95的N-CDMA(窄带CDMA),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它的应用技术标准叫做IS-95,是美国在1993年发布的N-CDMA标准,现在已成为常用的国际标准。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是基于终端用户处于移动状态的通信方式。 它具有如下有别于有线通信的特点: 1)由于用户位置的不确定性,它跟通信中的基站必须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 由于电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受移动台不断移动、障碍物遮挡、地形和地物的影响会使电波多径传播而造成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等影响,严重干扰了移动通信的质量。 2)移动通信是在强干扰的环境下工作的,主要干扰包括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同频干扰等; 3)通信容量有限。 频率作为一种资源必须合理安排和分配,为缓和用户数量大和资源有限的矛盾,除开发新频段之外,还采取了有效利用频率的各种措施,加压缩频带、缩小波道间隔、多波道共享等,即采用频谱和无线频道有效利用技术; 4)通信系统比固定网复杂得多。 因为用户随时移动位置等原因,通信系统需要具备根据信号的强弱来进行通信信道的切换、频率和功率控制、地址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存取等跟踪技术。 这就使得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的设计要比固定网要复杂得多。 在入网和计费方式上也有特殊的要求; 5)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移动台长期处于不固定位置,外界的影响很难预料,这要求移动台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此外,还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携带方便、小型、低功耗及能耐高、低温等。 同时,要尽量使用户操作方便,适应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 这给移动台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很大的困难。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技术的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移动通信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业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变化也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等等,人们对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 尽管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下,频率资源已经成为瓶颈,通话质量不尽人意,传输速率不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和物联网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预见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沿着以下几个大的方向改善:1)随着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程度的提高,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 2)为了解决频率枯竭的问题,移动通信将应用于更高的频段,频率利用率也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为此,网络设备的智能化和小型化也将成为必然; 4)在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大融合的背景下,移动网和固定网、移动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必然,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将成为趋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将成必然; 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视频移动业务将越来越普及,高速率、高质量和低费用是下一步市场对移动业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目前世界上大多还在沿用着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也在逐步推广当中,但源于更多的需求,人们早已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设想。 4G标准比要比上一代具有更强的功能。 3.1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数字通信系统(3G)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移动通信技术,能同时提供语音数据综合服务和移动多媒体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在移动通信领域适应高速数据和图像电信业务的发展,并企望在第三代系统中统一标准,国际电联(ITU)进行了多方面努力。 于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3G标准,并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电信计划》(简称IMT-2000),2007年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四个全球3G标准[2]。 与前两代移动通信相比,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是一种能够覆盖全球的多媒体移动通信。 它具有别于上两代移动通信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1)可实现全球漫游,使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个人通信号码,无论该用户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可以找到你,而反过来,你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很方便地与国内用户或他国用户通信,与在国内通信时毫无分别; 2)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 也就是说,用第三代手机除了可以进行普通的寻呼和通话外,还可以上网读报纸,查信息、下载文件和图片;由于带宽的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传输图像,提供可视电话业务。 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随着终端手机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使得3G业务越来越多的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如WAP业务,多媒体消息业务,定位服务业务,OTA下载业务等新兴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3G牌照已经花落三家,分别是:TD—SCDMA中国移动(中国技术)、WCDMA中国联通(欧洲技术)、CDMA2000中国电信(美国技术)。 随着运营商竞争压力的加剧,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好的新兴3G业务服务和更多的资费优惠。 3.2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尽管历经多年的研究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因此人们又开始把希望寄托到了提前出现的第四代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还只是较多地停留于概念性的设想上,人们可以称之为广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也可无线互联网技术或后3G技术,在4G的定义上,人们还无法就其技术参数、国际标准、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给出一个标准。 但其大致的轮廓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共识。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大致看到4G通信将具有如下的特征: 1)信息传输速率更快 人们研究4G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移动终端快速访问互联网的问题,变为现实的4G在应用上应具备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而3G网络只有2Mbps。 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4G网络中所需要带宽要比3G网络高出许多,估计达每个信道的带宽会达100MHz,是3G20倍。 3)容量更大 据估计,10年后,人们每天所获取的信息量要比今天至少高3-4个数量级,而3G的容量将远无法满足这种增长的业务量需求,所以,在4G里将采用新的网络技术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容量,如SDMA(空分多址)技术等,来满足未来大信息量的需求。 4)兼容性强 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4G应考虑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轻易地过渡到。 因此4G将采用大区域覆盖、多种网络相互兼容、终端及网络升级过渡容易等特点。 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漫游。 5)智能性更高 4G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在网络系统功能方面,能够做到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处理变化的业务流和适应不同的信道环境;在其用户终端的设计和操作也将更具智能化,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它可以被当成手提电视,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提醒它的主人此刻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 它将能够实现许多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功能。 6)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通信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3G多媒体通信存在的品质不良,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不足,为各种多媒体流的高速高质量传送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7)通信资费更加便宜 由于兼容性问题的解决和平滑性过渡的实现,4G的通信部署相比其他技术将显得容易和迅速得多。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竞争的白日化将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便宜通信资费。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但技术的发展将使4G通信变成现实。 实现3G未能实现的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 4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靠移动通信带来的便利。 可以设想不需要多少年,我们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综合性的、宽带域、多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人们多角度、全方位需求的通信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博.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常永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手机科技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手机科技论文篇一 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手机功能设计 摘要: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而这个时代的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发展,加之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老年人对社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在老年人手机设计上,尤其是如何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便利上则显得更为重要。该文根据老年心理学等理论和社会现状就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手机的功能设计提出一些浅薄的见解。 关键词: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手机设计;老年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7985-02 1 我国老年人口现状及其与手机的关系 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26%,也就是说假如我国有13亿人口,那么老年人口数则有1.7238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如何为老年人构建和谐舒适的晚年生活,让老人的身体及精神生活等方面被人们所关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的现实状况却是,儿女们在外工作时,老年人往往是退休后自己在家,大多数的老年人便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空巢老人”。他们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则变得更加单一,能够独立上网使用QQ等社交聊天软件的老人可谓是屈指可数,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手机便成为他们与家人朋友联系交流时最主要的平台和沟通的渠道。一部方便易用的设计贴心的手机便是陪伴他们生活中的好伙伴,也是儿女们更好的赡养老人和孝敬老人的好帮手。可是,由于周围环境及老年人身体条件的制约,大多数老年人在接收与传递信息时不是很便利,他们大多都不会像如今的年轻人一样刷微博、发微信、下载手机软件等,这样也会制约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对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2 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多数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前,感知能力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因为个体的因素,大都不太明显;可是五六十岁以后不仅是听觉和视觉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其实连同皮肤的触觉等感觉也都随着年龄增长3 智能手机时代合理的老年人手机功能设计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无论是购物网站的页面上还是手机销售营业厅内,玲琅满目的手机映入眼帘,但是真正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真是屈指可数,有的打着老人机的口号,可是功能上却是年轻人才能快速操作的模式,有些手机的设计根本就没有以老年人的特征为根本,设计出来的产品并不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作为能够给年轻人生活提供方便的产品,智能手机也必将成为老年人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款设计优秀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不但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便利还能够帮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那么在智能手机成为街机的今天,老年人手机设计成什么样,具备什么功能才能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呢?从老年人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出发,针对老年人身体特征,老年人手机在功能上的设计建议如2: [老年人手机硬件功能设计\&老年人手机软件界面设计\&1、硬界面的键盘操作(有无键盘),键盘按压功能,老年人触觉的灵敏度下降,如何控制按压度的来操作手机及其程序。如果设置按键操作则需比正常手机按键尺寸大上1.5倍。 2、手机屏幕的功能显示,易操作。 3、电池充电设置,自动提醒老年人及时充电。待机时间需要长些,可内置备用电池以备没电时突发事件的使用。 4、听筒的通讯功能,铃声功能,老年人听觉下降,所以铃声的音频设置很关键,铃声响亮且符合老年人的喜好。 5、外观的质地材料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并且防滑防水、耐摔耐磨耐高温、手机的造型和色彩也要符合老年人的审美需求。 6、大键盘、FM收音机、一键呼叫、快速拨号、语音控制、超长待机、健康监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1、界面色彩设计上选用黑色、白色、橙色及红色较佳。在同等条件下,老年人对暖色比冷色易于识别。 2、文字上,大小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老年人视力的不同。 3、操作界面的设置要简洁清晰、操作深度低。 4、功能上除设置通话、短信等功能外,以下诸如急求功能、照明、闹钟、健康提醒(例如吃药时间的提醒)、心电及血压、娱乐(收音机、音乐、摄像头与家人的可视功能)等功能。 5、随时随地的地理位置及实时监控即GPS定位,及时老年人记忆不好走丢了,家人也能够找到老人的位置。 6、现在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比如把云服务等高技术手段运用到老人手机当中,就是把云服务的概念和技术完全的引入。子女可以通过身边的电脑手机等设备和父母的云服务手机建立连接,远程协助父母管理手机,进行远程管理设置,涵盖了远程定位、健康资料、联系人、图铃、闹钟、桌布时间与日期、键盘、高级设置、手机模式等菜单功能。\&] 图2 由此不难看出老年人手机功能上的设计应着重的体现出人性化、智能化和云服务等高新技术的注入。智能化使老年人专用手机可以能好更快捷的满足老年人日常所需要的手机服务,就像拥有了贴身的管家和秘书一样来帮助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云服务则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测量和检测到的数据,例如心电、血压水平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实时上传到云端,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们对老年人的一举一动有所知晓,以至于出现异常和紧急状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拨通儿女及家人的电话进行求救。老年人手机的整体功能设计应该简单易用且经济耐用,虽然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机能都在下降,相信一款以人为本、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专为老年人贴心设计的手机会成为他们生活中必备的好伙伴。当然,儿女及家人对老年人的关爱才是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的根本,多一些关爱和探望,让“空巢老人”的心理和心灵不再空虚、寂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性的关爱。 参考文献: [1]赵慧敏老年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 [2] 张振萌.针对使用行为分析的老年人手机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0. 关于手机科技论文篇二 智能手机时代手机恶意软件特征分析 摘 要:针对手机恶意软件特征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手机恶意软件的定义与类型,再总结手机恶意软件威胁的种类及影响,以此为手机恶意软件防治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手机;恶意软件;特征分析;潜在威胁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3G网络的普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更多的传统应用模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近年来,手机以其小巧、便捷备受青睐。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性能不断提高,加上网络宽带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手机上网。 一、手机恶意软件定义 手机恶意软件是指在用户未明确提示、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手机上安装或运行并且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一般说来,手机恶意软件具有七大行为特征,一些恶意软件符合多个特征。 (一)卸载困难。手机恶意软件一旦在手机端强制安装,用户使用常见卸载工具难以对手机恶意软件进行根本删除。 (二)强制安装。在用户未经许可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恶意软件强制安装至用户的手机上。 (三)广告推送。手机感染一些手机恶意软件后,恶意软件开发者可以与用户手机后台远程通讯,不时向用户手机推送大量的垃圾广告短消息、彩信[1]。 (四)浏览器中毒。手机浏览器收感染后,操作系统的API可能被恶意调用,以进一步达到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的目的。 (五)窃取信息。如果手机感染某些手机恶意软件后,系统中的个人隐私信息,如用户通讯录、用户短消息等内容会被这些软件窃取。 (六)侵犯权限。手机恶意软件可能会在程序安装后,初始化运行的时段弹出提示框,让用户在无申辩力的情况下赋予手机恶意软件文件系统访问权限。 (七)恶意捆绑。一些恶意软件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绑定其他软件或广告, 二、手机恶意软件范围 参考计算机恶意软件分类与目前已出现的手机恶意软件种类,本文将手机恶意软件分为五类:手机蠕虫、手机病毒、僵尸网络、手机木马与间谍软件[2]: (一)手机蠕虫是一段能够自我复制与传播的恶意程序。系统破坏性不强,普通手机蠕虫一般情况下不会感染系统文件,主要目的是大量占用系统、网络资源。 (二)手机病毒是一段能够自身复制的程序,主要手段是破坏或篡改用户数据,影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破坏性极强。 (三)僵尸网络是通过多种隐蔽手段在大量相同系统平台的智能手机中植入恶意程序,使攻击发起者通过一对多的命令与控制信道,操纵感染手机执行相同恶意行为,如发送大量的垃圾短信或对某目标网站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 (四)手机木马是伪装成合法软件的一种恶意程序,软件本身不能在网络自行传播。通常会在用户不知情时,安装到用户手机上,并且会在后台隐秘执行某些恶意功能,如破坏系统文件等行为。 (五)间谍软件是一种能在手机后台隐秘收集手机用户数据,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这些个人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第三方的程序。这种程序危害性很大,也最隐秘,主要目的是窃取用户机密信息,例如IMSI, IMEI、密码、各种账号和密码等。 三、手机恶意软件威胁分类 手机恶意软件是故意在智能手机系统上执行恶意任务的蠕虫、病毒和特洛伊木马的总称。智能手机因有其相应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开发语言,所以能帮助和规范软件开发者。巨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带动了智能手机软件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智能手机软件成为了黑客新的攻击目标与掘金之地。根据目前手机恶意软件的分类与特征[3],手机恶意软件带来的潜在威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信息窃取型。信息窃取型手机恶意软件主要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窃取用户手机当中的个人重要信息。如果用户安装了这类手机恶意软件,一旦这些软件中的恶意程序被激活运行,那么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如通讯录、照片、各种账号与密码都存在被盗取的可能。 (二)功能破坏型。这类手机恶意软件主要目的是破坏系统和消耗资源。感染了这种类型的手机恶意软件主要表现为手机运行速度突然变慢,某些功能受到了限制,内存瞬间被消耗殆尽。 (三)推广传播型。这类手机恶意软件主要目的是推广、传播一些非法应用软件和广告,自身破坏性不强,在相关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软件的纯洁性,作为广告与其他软件的推广载体,牺牲用户部分体验,以获取部分利益。 (四)通信吸费型。这类手机恶意软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收益。这类恶意病毒一种做法是通过手机后台程序用短信隐秘定制SP业务的方式,欺用户,收费业务费用。另一种做法是把恶意扣费和消耗大量流量代码直接嵌入到手机软件中。当用户运行了这种软件后,在用户不知情时就可能在无形中产生了通信和流量费用。这些恶意扣费一般都很隐蔽,有的甚至是通过运营商的合法渠道来实现的,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根本无法察觉,一般都是恶意费用产生后才可能发现[4]。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4G网络的开通及智能手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必然会大规模地向手机上迁移,还会因手机具有的随身携带、频繁使用、个人信息丰富等特性而被扩充。针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工信部需要尽快制订相应的管理性技术规范,加快立法所需的技术性研究为移动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指引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健,范明钮.基于恶意软件分类的特征码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1,31(增刊1):83-84. [2]卢浩,胡华平,刘波.恶意软件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9):4-8. [3]奚小溪,孙荣会.恶意软件的行为与检测技术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2(3):52-55. [4]周运伟.手机安全问题的难点剖析及其对策[J].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10):78-80. 看了关于手机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利用好手机的论文 2. 关于大学生手机市场的论文 3.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范文3篇 4. 关于手机市场的论文 5.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2013-2014-2学期移动网络开发技术期末考核 食物相宜相克大全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2014年6月目 录1.项目简介 .................................................................................................................................... 11.设计背景 ............................................................................................................................ 12.功能概要 ............................................................................................................................ 12.系统分析 .................................................................................................................................... 11. 需求分析 .......................................................................................................................... 12.可行性分析 ........................................................................................................................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 22.操作可行性分析 ................................................................................................................ 23.系统设计 .................................................................................................................................... 21.总体设计 ............................................................................................................................ 22.功能设计 ............................................................................................................................ 33.数据库设计 ........................................................................................................................ 34.交互设计 ............................................................................................................................ 34.系统实现 .................................................................................................................................... 31.实现平台: ........................................................................................................................ 32.主要界面: ........................................................................................................................ 33.主要代码 ............................................................................................................................ 51.主界面代码:.................................................................................................................... 52.编辑数据界面: ................................................................................................................ 83.操作数据库代码: .......................................................................................................... 104.显示格式代码: .............................................................................................................. 125.系统测试 ..................................................................................................................................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1.项目简介1.设计背景当今,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日趋发展成熟。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之一。开发灵活性更强,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能手改变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也放大人们对手机的想象。对目前形式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手机系统已经不仅限于通话和短信等内容,手机扩展功能日益发展壮大,利用手机里的各种基本功能,可以拓展更多更实用的软件,本程序就是用android手机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有创意且实用的食物相宜相克系统。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物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食物搭配上的误区,这些错误的搭配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搭配相宜会促进营养吸收,于健康有益;搭配相克会破坏营养价值,甚至引发疾病或导致中毒。只有根据食物的属性及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膳食,趋利避害,才能吃得科学,吃出健康。本程序就是基于这么一种设计理念策划并制作完成的。2.功能概要本程序提供了查询和添加两种功能。查询功能:当用户输入食物名称后,点击查询按钮,页面上显示用户查询的食物及与之相关的相宜与相克搭配。用户点击显示全部按钮,页面上显示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添加功能:用户可以点击添加数据按钮,跳转到添加数据界面,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食物相宜相克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2.系统分析1. 需求分析在智能手机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智能手机人人都有,而本程序的受众面相当之广泛,人人都需要吃食物,但了解食物之间如何搭配食用的人却是很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本程序才得以应运而生。无论是居家主厨的家庭主妇,还是注重饮食健康的男女老少,都可以简单、快捷、方便的使用本程序查询出与之相宜或相克的食物,帮助人们了解食物的相宜相克。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2.可行性分析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移动、便携与方便。而随着这股潮流的发展,手机应用游戏应运而生。安卓系统作为一个市场占有超过50%的手机平台,其应用的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手机的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扩展,人们对移动通讯的需求必将需要实现多元功能化。通过移动通讯连接到Internet上,实现数据,应用等资源共享。提高了数据的资源利用,并能及时的到更新。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之下,手机应用的推广得到保证。1.技术可行性分析Android系统平台是一个基于Linux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它由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正式发布的。Android平台是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是第一个要为移动终端创造的一款真正开放的完整的操作系统。说道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的优势,不得不提到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免费”和“开源”。免费:Android免费提供其操作系统,让移动过电话制造商可以免费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使得手机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渐渐使得Android普及。开源:Android手机制作操作系统代码的开放性,不仅让开发者可以在统一开放平台进行程序开发,而且可以解决现今市场不同智能机之间因文件格式不同造成的信息交流不便、程序内容无法移植等问题;并且Android的开机源码就意味着手机使用者不必在被动地接受移动电话制造商默认的设施和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定义手机的配置。2.操作可行性分析因为该程序是一个简易的小型应用程序,开发不需要太多人力、精力,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对手机的性能没有过高的要求,系统利用率的占用也较低。而且本程序功能简单,用户只要有一点手机操作经验,看过提示后,对本软件的操作就会非清楚。3.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本程序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了解各种食物之间的相宜相克,界面应该简洁,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上手,所以功能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简单实用。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2.功能设计(1)实现查找数据库中数据功能利用向查询按钮添加监听事件来向EditText获取需要查询的数据名称,然后到数据库中查询,将结果显示TextView中,向显示全部按钮添加监听事件,用户单击显示全部按钮,调用方法把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显示在界面上。(2)实现向数据库中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功能利用向添加、删除、修改按钮添加监听事件来向EditText获取需要操作的数据名称及内容,然后调用方法,对数据库进行相应操作3.数据库设计在数据库中建立一张表,储存食物数据信息4.交互设计利用activity,intent实现查询和添加数据两个界面之间的交互4.系统实现1.实现平台:Android 4.0.32.主要界面:(1)搜索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可以搜素数据库中食物信息。图1 搜素界面 图2 搜素空值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图3搜素不到数据 图4显示全部(2)编辑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图5 编辑界面 图6 输入空值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做个小项目,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
做个小项目,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
2013-2014-2学期移动网络开发技术期末考核 食物相宜相克大全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2014年6月目 录1.项目简介 .................................................................................................................................... 11.设计背景 ............................................................................................................................ 12.功能概要 ............................................................................................................................ 12.系统分析 .................................................................................................................................... 11. 需求分析 .......................................................................................................................... 12.可行性分析 ........................................................................................................................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 22.操作可行性分析 ................................................................................................................ 23.系统设计 .................................................................................................................................... 21.总体设计 ............................................................................................................................ 22.功能设计 ............................................................................................................................ 33.数据库设计 ........................................................................................................................ 34.交互设计 ............................................................................................................................ 34.系统实现 .................................................................................................................................... 31.实现平台: ........................................................................................................................ 32.主要界面: ........................................................................................................................ 33.主要代码 ............................................................................................................................ 51.主界面代码:.................................................................................................................... 52.编辑数据界面: ................................................................................................................ 83.操作数据库代码: .......................................................................................................... 104.显示格式代码: .............................................................................................................. 125.系统测试 ..................................................................................................................................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1.项目简介1.设计背景当今,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日趋发展成熟。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之一。开发灵活性更强,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能手改变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也放大人们对手机的想象。对目前形式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手机系统已经不仅限于通话和短信等内容,手机扩展功能日益发展壮大,利用手机里的各种基本功能,可以拓展更多更实用的软件,本程序就是用android手机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有创意且实用的食物相宜相克系统。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物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食物搭配上的误区,这些错误的搭配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搭配相宜会促进营养吸收,于健康有益;搭配相克会破坏营养价值,甚至引发疾病或导致中毒。只有根据食物的属性及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膳食,趋利避害,才能吃得科学,吃出健康。本程序就是基于这么一种设计理念策划并制作完成的。2.功能概要本程序提供了查询和添加两种功能。查询功能:当用户输入食物名称后,点击查询按钮,页面上显示用户查询的食物及与之相关的相宜与相克搭配。用户点击显示全部按钮,页面上显示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添加功能:用户可以点击添加数据按钮,跳转到添加数据界面,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食物相宜相克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2.系统分析1. 需求分析在智能手机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智能手机人人都有,而本程序的受众面相当之广泛,人人都需要吃食物,但了解食物之间如何搭配食用的人却是很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本程序才得以应运而生。无论是居家主厨的家庭主妇,还是注重饮食健康的男女老少,都可以简单、快捷、方便的使用本程序查询出与之相宜或相克的食物,帮助人们了解食物的相宜相克。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2.可行性分析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移动、便携与方便。而随着这股潮流的发展,手机应用游戏应运而生。安卓系统作为一个市场占有超过50%的手机平台,其应用的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手机的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扩展,人们对移动通讯的需求必将需要实现多元功能化。通过移动通讯连接到Internet上,实现数据,应用等资源共享。提高了数据的资源利用,并能及时的到更新。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之下,手机应用的推广得到保证。1.技术可行性分析Android系统平台是一个基于Linux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它由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正式发布的。Android平台是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是第一个要为移动终端创造的一款真正开放的完整的操作系统。说道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的优势,不得不提到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免费”和“开源”。免费:Android免费提供其操作系统,让移动过电话制造商可以免费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使得手机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渐渐使得Android普及。开源:Android手机制作操作系统代码的开放性,不仅让开发者可以在统一开放平台进行程序开发,而且可以解决现今市场不同智能机之间因文件格式不同造成的信息交流不便、程序内容无法移植等问题;并且Android的开机源码就意味着手机使用者不必在被动地接受移动电话制造商默认的设施和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定义手机的配置。2.操作可行性分析因为该程序是一个简易的小型应用程序,开发不需要太多人力、精力,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对手机的性能没有过高的要求,系统利用率的占用也较低。而且本程序功能简单,用户只要有一点手机操作经验,看过提示后,对本软件的操作就会非清楚。3.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本程序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了解各种食物之间的相宜相克,界面应该简洁,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上手,所以功能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简单实用。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2.功能设计(1)实现查找数据库中数据功能利用向查询按钮添加监听事件来向EditText获取需要查询的数据名称,然后到数据库中查询,将结果显示TextView中,向显示全部按钮添加监听事件,用户单击显示全部按钮,调用方法把数据库中所有数据显示在界面上。(2)实现向数据库中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功能利用向添加、删除、修改按钮添加监听事件来向EditText获取需要操作的数据名称及内容,然后调用方法,对数据库进行相应操作3.数据库设计在数据库中建立一张表,储存食物数据信息4.交互设计利用activity,intent实现查询和添加数据两个界面之间的交互4.系统实现1.实现平台:Android 4.0.32.主要界面:(1)搜索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可以搜素数据库中食物信息。图1 搜素界面 图2 搜素空值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作业报告图3搜素不到数据 图4显示全部(2)编辑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图5 编辑界面 图6 输入空值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一、移动支付的现状 1.移动支付的相关定义 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型电子支付方式,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包括智能手机、手表等设备,对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或者服务,通过一系列新技术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目前常见的移动支付工具包括支付宝、财付通。 2.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发展势头强劲。据了解,目前支付宝与财付通占据着我国大部分市场,此外还有银联云闪付、苏宁支付、京东支付、百度钱包等。2018年前三季度,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移动支付业务48.22亿笔,金额199.18万亿元。目前,大到商场、酒店,小到饭店、便利店,甚至卖蔬菜的小贩都在使用移动支付。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高达80%,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二、支付宝发展中的问题 1.同银行之间的竞争矛盾 支付宝的便捷性使传统的刷卡消费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减少了银行作为中间金融机构的利润。同时,支付宝在2013年推出余额宝,截至2018年10月27日,余额宝的规模达到1.93万亿人民币,甚至高于中国银行活期存款规模,而余额宝又可以直接用来消费、购物,因此余额宝的出现引起了大大加深了支付宝和银行之间的矛盾。 2.安全性问题 支付宝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前支付宝的主要支付方式是二维码支付,而二维码又极易被植入木马,危害客户的资金安全;二是支付宝需要用户实名注册信息,而这部分信息的泄露容易给用户造成危害;三是支付宝大都绑定在手机上,在手机遗失后,很容易发生他人冒用支付账户的情况;四是支付宝每天业务来往频繁,资金流向难以监测,甚至出现资金违规转移出境。 3.支付宝的产业链中成员利益难以达到均衡 支付宝的产业链条上涉及的成员很多,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因而容易产生冲突,如在我国金融支付领域具有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中固守已有业务,不愿与其他企业分享,甚至关闭第三方代扣通道,一定程度上对支付宝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4.小城市、农村使用人数少 据调查,在一二线城市支付宝的付款使用率高于微信,而在三线及三线以下的城市支付宝付款使用率低于微信,有很多支付宝用户仅用于淘宝付款。虽然支付宝推出红包活动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扩大了用户群体规模,也提升了使用支付宝付款的频率,但是活动期一过,很多人还是习惯于微信付款。此外,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手段,需要使用者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多的金融知识储备。较多人未曾尝试过移动支付,对移动支付了解不充分。部分居民对移动支付过程的便捷性、账户资金的安全性和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存在疑虑,影响了居民使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和支付业务的普及程度。 三、对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建议 1.保障支付安全,加强安全建设 目前,移动支付最主要的支付手段是二维码支付,而有些客户扫描被植入木马的二维码后造成一定程度资金损失。因此要多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安全:首先,研发安全技术防止手机被木马入侵;其次,严密保护客户信息,防止客户信息泄露;此外,还要研发更加安全的支付方式,普及指纹支付、虹膜支付、人脸支付等生物技术支付方式。最后,应当加强用户群体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移动支付安全教育,普及移动支付相关知识,模拟常见的方式,从而达到减少安全性问题发生的目的。 2.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条上涉及的成员很多,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因而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影响移动支付的发展。因此要发挥各方的作用,利用银行机构内控制度、资金雄厚的优势、移动运营商客户群体多的优势、第三方支付便捷的优势,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3.培养消费习惯,多样化发展移动支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因此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就变得很重要。所以移动支付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吸引不同的消费者。譬如通过超市购物打折的方式来吸引中老年人;通过移动支付充值校园一卡通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通过移动支付乘坐公共交通来吸引上班族等等。 4.完善法律法规,营造安全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要全力构建一个统一完善、有秩序的行业标准,营造和谐的法律氛围,最大限度为支付安全提供保证,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有效的立法经验,并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创新开拓。同时,不能故步自封,要加强与国际大型支付平台的合作交流。除此之外,还要分清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加强责任判断,合理划分责任归属问题和承担问题,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加强农村移动支付,扩大移动支付规模 目前,农村移动支付进展缓慢、普及率不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民上网习惯的养成,移动支付在农村推广有了较大可能性。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移动支付的引导,尽可能地考虑到农村消费者的习惯和思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尤其是定价上的策略要合理,减少移动支付造成的资费,最大程度地给予农村金融支持。
大家知道,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服务的发展创新开展网上支付业务,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方便客户,同时也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更重要在于它改变了银行支付处理方式,使得消费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业务服务。 电子商务实际上通过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完成相互的活动,信息流应该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资金流是实现手段。网上支付应该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资金流的问题,所以对于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大大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给电子商务带来了繁荣。 国内网上支付发展时间虽然并不长,但是我们都感觉到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互联网研究系列报告,报告有些数字显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2004年达到4000亿,2005年预计将增长到6200亿人民币,另外中国的网民网上支付额2003年是2.3亿,2004年达到6.8亿,预计2005年将达到15.7亿,网上支付显示强大的增长势头。 目前在我国,网上支付也发展非常迅速,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应用创新空间非常广阔,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行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网上支付的基础环境还有许多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改善。网上支付的安全,社会性、体系状况以及网上支付相关的法规等等,都是现在制约网上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想下面就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具体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处理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电子商务在国内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遭遇一个重大的瓶颈,就是网上支付安全问题,这个瓶颈严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客户希望通过网上方便购物,但是在权衡网上购物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后,最终选择了放弃。而且大量事实表明,网上支付恩交易额相对在额度较小的领域,客户的发展非常快,比如在B2C小额支付缴费等方面,在这个领域推广起来比较容易一些。这说明人们对网上支付还是非常安心的,但是同时也存在不放心的心理。分析原因,我认为一是网支付虚拟性的交易特点容易使客户对安全性产生怀疑,二是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思维定势阻碍新的网上支付方式的发展。因此发展网上支付首先应该把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安全的保证,应该说一切都无从谈起。提高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需要金融机构和广大商户共同努力,同时需要客户的配合,从技术上、支付工具上,从风险措施上、防范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提供安全的保障手段。同时,也需要社会舆论正政府引导,努力消除买卖双方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上银行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银行网上银行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还是比较迅速,表现出局大的发展潜力,在保障网上安全性方面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安全和速度上有时候牺牲一定的速度保证安全,努力营造社会安全的网上购物的环境。 2、加大支付技术上的攻关力度进一步提高网上支付安全保障,将风险环节前移,在产品开发初期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绝对不投入使用,不投入市场。 3、积极配合纸质媒体做好宣传,培养网上支付良好的环境,修整人们对网上支付不确定和正确的看法,通过宣传安全进行网上购物支持,逐渐将风险关口前移,掌握风险控制的主动权。 第二,尽快建立社会的诚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网上交易、支付双方不见面,交易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电子商务活动最后是否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买卖双方,取悦于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诚信程度。我国信用体制不够健全,市场欢迎恩也不是很完善,应该说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寅吃我们应该呼吁各界共同努力,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的诚信体系,以支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加大对不诚信者的处罚力度,对不诚信的人和企业和典型案例实事求是的曝光,增加不诚信机会成本,唤起人们对社会信誉的监督,营造网上支付良好环境。 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各界的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在未来一定能够营造出非常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保证电子商务能够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应该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站在银行的角度,解决网上支付诚信问题,主要的办法,一是要严把关口,从根本上解决卖加和货源本身诚信问题,二是对开户的商户交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以后,立即采取处理的办法,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欺诈和卷款行为的出现。同时还可以跟商户签订保证金的协议,以控制商户欺诈行为。第三,研究规范网上支付市场规则,解决好网上支付法律滞后和业务监管薄弱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规范发展离不开配套的法律法规正确指引和业务监管,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支付领域出现一些新的交易形式,针对网上支付业务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业务监管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如在我国目前信用机构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信用担保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一方面有效地打通了电子商务支付通道,带来了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空前的活跃和繁荣,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同样,我们也看到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演变成资金流中间环节,行使一部分金融机构的职能,这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和规范的操作,以防范其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风险问题,以保障支付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 今年4月1号正式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和信息产业部为配合电子签名法实施出台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支付进行规定,6月9号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从金融机构到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有设计,而且明确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商的责任,没有提出第三方帐户权限问题。国务院关于《发展电子商务网上支付若干意见》积极研究第三方研究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的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网上支付工具,虫鸣说话金融监管部门对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正在研究出台一些相关制度办法加强监管,促进网上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移动支付,即是一种服务方式。它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用到的手机支付。因为,通常,使用的移动终端是手机。这种支付方式的分类有二:(1)近场;(2)远程。近场支付指的是在现场利用手机结算。如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相比近场,远场的出现的更晚。它一定要借助指令或工具才能实现。比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通过邮寄、汇款。不论是这两种支付形式的哪一种,现在都越来越背人们熟知,并且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移动支付发展现状这些年,移动支付得到了全面的成长。为经济的成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影响。集中表现在多样化、发展迅速、渗透多领域、国际化等方面。(1)支付方式多样化。移动支付其介质不断变化如下。阶段一,芯片内嵌到手机。阶段二,要利用SIM卡。即SIM卡与个人银行卡账号连结。阶段三,舍弃物理卡片直接在云端生成。同时支付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如利用二维码、指纹等。相应,方式的变化带来其他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方便、安全、省心是其显著的优点。其次,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体现人性化。第三,各种经济大数据的处理,一目了然。(2)发展迅速化。2015年底,在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它的数值为3.64亿人。相比于2014年共增长了23.8%。到2018年,有关单位及专家更是对用户数得出了可观预测。其数值约5亿。从图1可见,自2013年至今,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稳步递增,为未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市场交易及网络两方面,都呈现增生长迅速的趋势。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数超13010(单位:亿元)。发展势如破竹。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80.3%。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也迅速增长,突破59666亿元。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56.9%。显而易见,移动支付这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快速。(3)渗透众多行业领域。移动支付存在于平日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种的基本方面。在餐饮方面中,出现了大众点评、美团等APP。根据支付宝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的时候,在北京支付宝早已被300多家餐厅商户所使用。在交通出行方面,多个商业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乘公交可以扫码直付的实践。(4)国际化。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国外发展也异常火爆。比如韩国的T-money交通卡可以使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现在韩国已有超过1500家商户可以用支付宝进行退税。在澳大利亚悉尼,支付宝还将设立子公司,即,Alipay Australia。如此,中澳跨境电商成长得到了更好的撑持。中国移动公司也开始发力。它在全球范围内巡视目标,从而开拓自己的移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当然全民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攀升不仅体现在支付宝上,随着手机厂商、传统金融机构的纷纷入局,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16年移动支付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300万——Apple Pay上线前两日帮绑卡量2016年2月,Apple Pay终于登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指出 Apple Pay 正式入华的当天,由于中国用户太疯狂,屡屡出现绑卡“塞车”情况,而且当天就有超过 3800 万张银联卡绑定Apple Pay。不过从招商银行公布的数字来看,国内 Apple Pay 的用户量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用户在绑卡期间多次挤爆苹果服务器倒是存在的事实。招商银行表示,在 Apple Pay 上线的前两天里,绑定 Apple Pay 的银行卡达到了 300 万张,而其中绑定招商银行的达到了 100 万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0.6%——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看齐第三方3月18日,发改委、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9月6日起实施刷卡手续费新规。除实行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费率外,对于竞争较为充分的收单环节服务费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调整后,大部分收单机构的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大幅下调,其中借记卡的服务费普遍为0.5%,贷记卡普遍为0.6%,费率向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服务费看齐。央行测算,实施后各类商户合计每年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其中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合计可分别降低53%—63%,获益最明显。但新规实行后,此前房产、汽车销售、大宗批发等大额消费领域的封顶优惠被取消了。虽然新规的落地将借记卡的发卡行服务费和银联清算服务费做了封顶,但实际上商户要付的收单服务费是没有封顶的。例如用户要刷10万元信用卡买车,按照0.6%的费率,就会产生600元手续费,而96费改前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刷卡手续费封顶是80元,因此新规后很多商户会要求刷卡的客户自己承担手续费。2000万——云闪付用户数量10月18日,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在北京披露 “云闪付”用户突破2000万,这也是去年12月12日 “云闪付”上线以来,银联首次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云闪付得到快速增长离不开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其中两大事件对云闪付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Apple Pay入华,带动Samsung Pay及其他国产PAY的跟进;2、小额免密免签的全面上线,推动云闪付场景化进程。目前已经开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累计超过80万家。除云闪付和银联IC信用卡外,69家银行的银联IC借记卡也享受此项服务。4000万——中移动NFC-SIM卡累计采购量2016年NFC全终端和HCE手机支付方案遍地开花,似乎让大家都快忘了国内NFC支付产业链中还有电信运营商的存在,然而三大运营商仍然没有放弃移动支付市场。在2016年6月的GSMA世界移动大会上,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桥介绍说,中国移动的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张,其中和包NFC业务的用户数在全国已经突破1000万,NFC业务已经覆盖全国66城。到了10月份,数据再次刷新,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超5000万张,和包NFC用户数成功突破1200万,NFC刷公交地铁业务覆盖全国25个省份,共计88个城
4月18日-19日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发表演讲,他认为APP发展、NFC普及、消费者需求、商业模式趋完善等四方面因素推动着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而对于国内市场,他总结了三大特点以及四大问题,而面对问题,亢林也提出了三大解决方法。移动支付网作为合作媒体全程报道本次论坛,演讲内容详见下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亢林:尊敬的张司长,聂司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本次论坛是以应用驱动,竞合发展为主题,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必将对推动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也代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与移动金融应用发展正在成为推动互联网新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刚才张司长也讲了新金融的概念,实际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解决国内金融服务领域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缓解传统银行柜面压力,增加客户覆盖面的重要途径。移动支付逐渐成为电子商务支付的新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对移动支付的增长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支付清算协会成立以来持续关注和跟踪移动支付市场的运行情况,加强行业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与探讨。一方面介绍一下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电子支付业务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幅度增加,电子支付业务开始从计算机终端走向移动终端,驱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将超过1751亿美元,2012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了2.1亿个,根据世界支付报告,2012数据显示,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总交易额达到2320亿欧元,从支付服务组织来看,银行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统治地位,非金融服务商占据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增长的速度更快。全球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推动的因素。一是以APP为代表的网上的电子商店快速发展,二是包括NFC移动近场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三是消费者对支付方式多元化、便捷化和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强烈。四是商业模式日趋完善,移动支付增值业务的吸引力,推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展了多种商业模式和技术的探索,推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纷纷拓展更为广泛的服务领域和支付渠道,双方的合作更加深入,业务吸引力不断增强,市场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价值链不断完善。从目前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总体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移动支付发展各方面的条件和环境都在逐步完善,市场各方的发展与合作的共识也在进一步的确立。虽然中间也还会有些曲折和困难,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潮中,移动支付将作为移动互联经济中的重要价值链环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市场价值。特别是2012年移动支付相关技术标准的确立,为行业内实现合作共赢,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场发展明显加速,据统计2012年全国银行移动电话支付的交易总额接近1.5万亿,这个数字我们正在统计过程中。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交易总额将超过1800亿,国内移动支付行业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和市场条件不断趋于完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移动支付应用不断丰富,以及庞大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为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移动支付逐渐成为电子支付发展新方向,整个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活力。二是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壮大,已形成了包括终端设备及相关产品提供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服务需求方包括商户和消费者在内的多主体产业价值链。三是支付场景和业务分类逐步明晰,远程支付发展相对成熟,其业务量在总业务中的占比超过90%,近场支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机构开始加快试点步伐。新经济、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产业合作模式在不断探索推进中。第二个方面就是发展移动支付带来产业革新,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移动支付对社会民生、电子商务活动乃至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均产生了巨大影响,移动支付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巨大,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必将对包括终端制造业、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业、信息服务业及相关传统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赢,为行业主体带来可观的业务和收入增长。二是移动支付的产品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成为金融便民、利民的重要途径。在移动远程支付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基于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支付渠道,提供了包括话费充值、购买理财产品等各项服务。支付机构所提供的移动远程支付服务也逐步实现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基本功能,移动近场支付正在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公共交通、小额便民支付方面的应用,给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随着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新的支付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三是有助于解决金融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问题,促进普惠制金融的发展。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步伐加快,新型城镇与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动支付以其独特的优势,可以突破商业银行在中小城镇与农村金融网点不足的瓶颈,发挥移动金融覆盖面广的特点,满足客户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构建新型商业模式,为客户和电商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促进普惠制金融的发展。第三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在取得阶段成果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探索和完善中。由于存在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发展理念,行业主体对市场主导地位的竞争较为激烈,加之各产品主体在技术、用户、特约商户拓展以及开展业务的资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还在逐步探索建立有效的合作共赢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的发展定位和新型的合作关系。二是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应用领域仍然较少,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缺少具有特色和大规模吸引力的普适性应用。2002年银行移动支付支付量在总支付业务占比中不到5%,三是移动支付受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跨机构转结和系统连接平台等基础设施尚且需要完善,不利于支付规模化发展和行业资源共享和利用。同时需要加快对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改造,使其能够与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和支付需求相匹配。四是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未有效解决。目前手机浏览器较为简单,容易受到病毒木马的攻击,影响客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和使用率。而高级别安全认证工具的推广应用存在一定困难,数字证书应用缺乏统一的硬件标准,存在兼容性问题。此外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较为淡薄,也是导致支付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第四抓住机遇,形成合力,推动移动支付行业又快又好发展。在当前我国移动支付行业步入行业发展的时期下,产业链各方应把握机遇,携手努力,合力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着力打造健康有序的移动支付生态体系。一是进一步开放资源,加强合作,营造移动支付良好发展环境。行业主体应从账户安全模块的应用管理、通信网络的使用、备付金存款、商户和用户拓展、产品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合理共享资源,形成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科学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加大业务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客户的体验水平。行业主体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应积极推动移动支付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改善受理环境,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充分满足广大客户在公共事业缴费、公交、社保、医疗等方面的应用,以切实改进民生,降低人民生活成本。三是尽快建立移动支付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机制措施。行业主体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移动支付发展的优先考虑的位置,不同的商业模式、技术标准以及相关应用都遵循高等级的安全标准,要逐步完善相关的风险赔偿机制。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符合我国特点的移动支付安全解决方案,切实保障用户的移动支付过程和资金安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和中立第三方机构,一直积极推动移动支付行业自律管理体系的建设。成立了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并发布了移动支付行业自律公约,正在积极研究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控指引和移动支付发展规律,积极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协会将继续深入研究移动支付市场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不断推进移动支付业务、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行业风险防范水平,鼓励业务创新,促进移动支付产业蓬勃发展。相信在产业各方的精诚合作下,移动支付产业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