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班级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良好的班级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班级管理小论文 范文 一:中华 传统 文化 下高校班级管理思考
摘要:中华文统文化博大精深,浸润心灵,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作为高校班级管理来说,可否也能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管理学生,是当前 教育 界又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无为而治、人本管理等思想理念早已在企业乃至治国方面有了极大的应用。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借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班级管理的意义,以及分析班级管理对学生行为习惯引导的基础上,为改进学生行为习惯提供具体的建议。希望全文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管理之道;班级管理
一、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可以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架构着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中国的每个领域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而涉及管理类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有人本思想、无为而治、因材施教、法治管理等,若将其引入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基于此,本人试图通过借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班级管理的意义,以及分析班级管理对学生行为习惯引导的基础上,为改进学生行为习惯提供具体的建议。希望全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有所参考。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意义
1.“人本管理”思想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和谐
“人本管理”即是凸显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古代各个朝代中只要实行“仁治”即可以列作“人本管理”。我国的政策中很多标榜和谐相处的模式背后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可以是说一种人本治国之道。对于高校班级管理中,如果将人本管理融入其中,以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必然会让整个班级变得更加和谐。
2.“因材施教”思想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公平
“因材施教”指从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扬长避短。而对于班级管理,如果管理者能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那么学生在接受管理中会感受到公平氛围。不仅如此,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法治管理”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作风严谨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一直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治国的主要途径。韩非子就曾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班级管理来说,拟定严格的班纪班规并遵照执行将让学生的个人作风更加严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
4.“无为而治”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加民主
“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出自老子所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思想的内涵是在表达“无为管理”也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言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面凸显的就是事物对立的两面性,事物是矛盾构成体,而矛盾会不断转化,而转变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同样赞同此种观点的也有庄子,他曾提及“以无为为常”就是指主要以无为来治理天下。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不进行细节化管理,学生在没有具体化 措施 中自行调节,相互引导,这样班级管理则更加民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进一步感受到自由和快乐。
三、班级管理是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引导
分析班级管理与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笔者发现对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引导,班级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校中,进行课堂学习是他们与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而为了帮助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管理中很多条例都是为了学生能进行学习而设定的。如果学生能一一遵守班级管理,那么课堂学习的环境将得到净化,学生也会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中学到知识。另外,在班级管理中,涉及学生诚信、考试作弊、抄袭等现象的规定也时有发生,学生违例不仅要受到校纪严惩,也会要受到班规处罚。所以这方面也能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班级管理能改变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
班级管理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展开,而这方面的内容能帮助学生能很好的融入班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准迟到早退、注意教室清洁、安全管理、宿舍照明管理等。这些管理条例约束下学生改掉自己不良的坏习惯,并对集体、对他人及自己产生责任感。3.班级管理能激发大学生主动自觉意识班规本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而细化的内容。大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慢慢认识到班规存在的必要性及对于个体意义的重要性,也会自然而然形成遵守班级管理的内容,并同破坏班规的行为做斗争的自觉意识。
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改进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建议
正是由于班级管理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进一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建议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班级管理中凸显“人本”观念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更应该将对学生的尊重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进行班级管理中要时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需求出发,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对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建议在拟定每条班级班规时,或针对现有的班纪班规修订时都可以把全体学生召集一起进行探讨,看哪些有必要增加,哪些有必要精简,最终出来的才是适合学生需要的纪律规范。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学生通过对班级班规的制定可以培养起严于自律、自控的精神,还能做到一个既得到自我实现,又能为班级做出贡献的人。
2.班级管理中借鉴“因材施教”来了解学生特点更加与时俱进
班级管理一直说班规,会给人严肃固化的感觉。但学校毕竟不是纪律部队,而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学习殿堂。现在的大学生集中在“90后”这个阶段,他们都是一群时代性较鲜明的群体,与其他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也喜欢自由自在。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也需要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特点。针对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班级管理教育。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发布班级管理的信息和学校活动的信息等就是一种符合他们交流方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班规内容执行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积极配合,改进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另外,学生之间差异性是不争的事实,在班级管理中,更要将教育与管理相融合,即在班级行为管理中穿插严规,在严规中适时强调行为管理,做到张弛有度,让“服软不服硬”的学生接受行为管理中的严规,让“服硬不服软”的学生接受严规中的行为管理。
3.班级管理中效仿“法治”用严规督促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贯穿“法治”理念的严规并不是本本主义,本人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更多的还是带有一些具体的手段与 方法 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严师出高徒”。例如将班级的管理分成几个小块,如学习方面、宿舍安全卫生方面、文娱活动方面等,然后责任到人,分包到人,另外还将班级成员组队管理,每组队员按分的小块轮流当责任人,如果一个小队中有一方面做不好受罚,所在团队成员也将集体受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还能在他人的监督下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4.班级管理中融入“无为而治”来释放学生的个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意识,相反在遵规守纪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释放。“无为而治”是治国治家中的最高境界。而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通过“无为而治”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遵纪的同时保持好自身的个性呢?这是需要的是智慧,更需要创新班级管理形式。首先你要明确班级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激发学生“以班为家”的主人翁氛围,其次你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在一些班级管理中自发形成“非正式团体”。本人采取的方法就是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自觉填写兴趣上交,然后将兴趣的一致或类似的同学的座位排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交流中以兴趣相投而结成的“非正式团体”,帮助学生在“非正式团体”中释放自身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从中蕴含着丰富有价值的管理之道。可以说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健品”,十分有益学生的“身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摒弃中华传统文化,相反应该粹取其精华,继承发扬。笔者认为中华传文化更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就像中医一样,能治标又治本的慢慢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另外,全文只选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未面面俱到,本人会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宇文利.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
[2]林日葵.属相文化与民族精神[J].船山学刊,2010
[3]刘晓霞.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格修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段永成.岳阳楼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班级管理小论文范文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
摘要:班级管理构建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的自我管理艺术,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的实践管理艺术,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级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实现高效班级管理。
一、实施目标激励,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意识
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有理想才有拼搏的干劲。班级管理需要做好目标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目标,让目标引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到方向明确,管理有效。小学已经有了很强的集体意识,制定针对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围绕班级管理目标,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努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不断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动力,以目标为引领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让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制定短期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学生目标明确,就会照着目标不断努力。指导学生制定管理和学习目标一定要体现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让学生感到目标不是很遥远,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现目标过程中感知的自己的能力,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管理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如果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还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此时引导他们能够基于现实的目标,比如,每天能够记住多少单词,能够背诵几篇课文,每周能够记住和应用好几个数学公式等,然后再逐步扩大数量,提升难度。根据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学生具有不良习惯的问题,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制定相应的自我管理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去掉这些不良习惯,并请更多的同学帮助他、提醒他,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学生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对于实现目标的学生,教师和同学及时发现,设立目标征程小红旗,对那些完成目标的同学说加以标注和表扬。
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向先进看齐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持久的,很多的成功都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榜样,愿意成为那个楷模。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榜样激励,学生自己寻找榜样,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可以是一些有名的人物,最好是班主任能够像学生提供一定的模仿,让学生去选择。通过向学生介绍榜样的 事迹 ,让学生感知模仿的精神,汲取奋斗的力量;模仿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科学家、民族英雄、成功典范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还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现优秀的榜样,每个班级里都有学习和品行非常优秀的学生,树立这些典型能够小学生从身边人学习,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对他们有更好的引领作用。这样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规范和激励,学生感到做好帮并不难,按照身边这位同学去做就能成为榜样,能够实时观察,处处学习,快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能够有目标学习,成为学习的榜样有无限的荣光,只有自己努力,也会成为大家眼中和心中的榜样,这样能够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让学生都向模仿看齐,都向榜样学习,获取更多的积极力量。班主任一定要用心观察,及时寻找并树立班级的学习榜样,同时,做好榜样的更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有机会成为榜样,从而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竞争,增强自我管理潜力
竞争是一种最有有效班级管理方式,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能,都希望用行动和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也能够参与班级管理,能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并到一定的阶段进行综合评比,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就会努力的学习,就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以班级管理为手段,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的目的。例如,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最积极,哪个小组学生最遵守纪律。这样能够很好地强化他们的纪律观念,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四、做好评价激励,坚持赏识教育管理
正确评价能够很好地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克服生活中的不良喜欢;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能够他们更多的动力,让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综合评价,以素质为核心,全面审视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看到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和进步。将学生的平时的表现能够记录档案袋,将学生在平时的积极表现、各种特长、各项进步都能记录在册,并他们的进行线性分析和趋势预判,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收录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包括学生的 自我评价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等,既要作为参考,又要鼓励学生做好 总结 和 反思 ,参照自己的各项评价,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能力。评价管理以激励赏识为主,以促进学生进步为目标,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坚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管理,并且能够多 渠道 对学生进行反馈,通过各种发展性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总之,班级管理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对学生的激励是管理管理的核心,以激励为手段,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扬,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学生努力进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35)
[2]刘佩.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于恰当运用激励机制[J].中小学校长.2013(06
班级管理小论文相关 文章 :
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篇
2. 班级管理学生演讲稿3篇
3. 小学班级管理体会探讨论文
4. 六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5. 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论文1500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而长足的进步。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和观察到,由于当下小学生思想状态、心理习惯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不断呈现出新问题。身为教师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管理;质量监管;教学质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孕育了各式各样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而这其中有关教育的理论方法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修改和应用,最终生成并广为流传的。同样的道理运用在当今小学教学管理的当中,就意味着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方法、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
1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首先,虽然当前国家对小学教育工作加强了管理与投入,但是,部分管理者本身存在教学能力和思想理论方面的缺陷,并不能促使其完美地驾驭这些投入和管理理论。当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充分落实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时,就会造成对于教育管理的制约,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其次,部分管理者对于教学管理缺乏实质性的认识,片面地将其与管理制度完全等同,以至于出现教学管理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这种“形式化”的现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课堂效果形式化”,即追求课堂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精神状态的规范化、形式化,以应付校级领导或其它方面的检查,而走出课堂,学生的状态马上就会松懈下来,并没有把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行为落实到日常一切概念和活动之中。第三,部分学校现阶段所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着本质性出入。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把学生的'升学前途作为第一位来考量,无数的家长比起孩子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更在意其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升学,有没有前途。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很多教学管理策略终归还是为应试教育所服务的,这就导致其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2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2.1强化小学管理意识:意识虽非事物诞生的本源,但却对事物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是促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若想真正意义上解决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层骨干,充分领跑和把握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入科学的教学理念,让积极、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用于小学教学的环节当中。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宏观教学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思想意识为主要架构、基于共同文化向导和办学理念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并不仅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课前计划与预估。从学校的层级角度来讲,其主要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教师教学计划。首先,就学校工作计划而言,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方针、教学政策,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和以往教学情况,而制定的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是由校长把关、学校诸多教师参与、并邀请家长代表一同制定的,能够充分反映出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发展状态。其次,教研组工作计划是在学校已经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的基础之上,结合年级或者具体学科的教学情况,由教研组长带领广大教师来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将课堂改革推进落实到具体层面,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再次,教师的教学计划,其一般是分析某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其内容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层次相一致。教师应在每一学期开始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就实际教学展开情况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总结,以便调整教学思路,为来年计划做好铺垫和打下基础。
2.3完善质量监管体制:质量监管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把握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基础。而要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完善质量监管体制,就必须构建起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学组织上明确责任和目标,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骨干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通过作业及试卷抽调、课堂旁听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化的教学和网络设备,构建起由家长和校方双向组成的信息联络反馈网,通过定期的反馈互动、校内参观日以及家长会等活动,来广泛收集家长或学生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以便今后教学任务的更好展开。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理念的偏差,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管理认知不清、执行力低下、背离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大主题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充分认知和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动作用;二要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分别从学校、教研以及教师的角度充分结合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三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让广大家长充分参与到教学管理流程当中,协助教学管理。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面对时代进步的滚滚浪潮,彰显出不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00.
[2]田志刚.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7):9.
音乐课堂管理是音乐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管理
一、小学音乐课堂需培养学生的作用点
1、立足点必须落实在培养学生积极性上,只有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性,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2、学生需要掌握对基本乐器的认知能力,最好能够做到用简单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做到基本声域的了解并运用4、做到识谱,许多音乐老师忽略教育学生识谱的运用,认为小学生认知五线谱是不必要的,但是却忽略了识谱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学生的音乐创作的能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生只有掌握了创造的基本条件后产生创作兴趣,存在创作能力后才具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性。6、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该能力作用于任何社会环境。7、感情感受音乐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领唱等方式让学生接受音乐教学,以情动人,达到人文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健全,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健全。同时,阅历增加,与之改变的是老师需要向学生教导更加丰富的音乐,甚至于是将音乐贯注于表演等更加新颖的形式。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采取正确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与有效而运用于大众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这些符号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时犹如咀嚼鸡肋,此时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各科学习在教育中其实有极大的想通性,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失一种好方法,例如引入语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如语文中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透彻感情。而后让学生分析出相似句中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等,如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教育。最后,在歌曲教学时要有针对性,特殊点进行特殊教育,这样下去,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更新观念,换位思考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决定行为”,同理,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先确认的前提就是要以受教育人群为中心,教育理念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抛弃过去的蜡烛理念,要做到切身体会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不是独裁者。音乐更是如此,因为在音乐教学中,沟通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老师与学生做朋友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把握课堂节奏,提高组织能力课堂
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在有限时间内好笑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这点在音乐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老师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做到分类标记,彻底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对音乐课堂是否有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做到有预见性的教学。同时,音乐课堂通常面对各类学生,在教育曲目的选择上,老师更需要综合各方因素,选取适合班级学生的演唱曲目,制定合适合理的教育计划;最后,虽然倡导以友为师的教育理念,但却不能忽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我们所谓的课堂纪律,并不是生硬死板的纪律感,音乐课堂追求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但要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制定课堂纪律守则,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等方式做到防范于未然。
4、掌握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
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而未来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也向音乐老师提供了许多发展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其实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可以利用先进设备,给学生播放配上需要教育音乐的动画片段,真正做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条件支持的话,也有许多关于音乐教学的APP可以投入到教学中。
5、注重教学研究、教学反思
《论语》中说:“五日三省吾身”,教育也是一个需要时刻反省的问题,老师需要认清许多现实因素,学生无法接受音乐教育的原因,学生积极性始终不够的原因,教育目标无法真正落实的原因等等都是需要老师正确反思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许多老师认为,这些要求达不到是教育研究者的工作,其实并不然,老师才是真正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根本教育的人群,才是更有发言权的人。老师如果不善于总结反思并且解决问题的话,瓶颈就永远是瓶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也会随之消沉。当然,随着社会进步,老师们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但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摘要:对初中学生的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从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探讨了有效管理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堂管理;教室环境;教师素质;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课堂的管理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绩。教师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如果课堂管理不好,课堂一片混乱,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的。尤其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时期,课堂管理尤为重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专门、专业的教室,由于教室不经常使用和音乐课程的特殊性,音乐教室便显得有些“随便“”自由”。试想一下,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时都是在很规范的教室里,当上音乐课时,学生来到音乐教室,不再是单调的桌子、椅子,学生自然会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闹腾不已,不利于音乐课堂的管理。如果音乐教室里的物品随意摆放,教学设备杂乱无章,无疑仿佛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音乐课就是给大家放松的课程,大家可以随便一点。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也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来陶冶情操,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室的布置要讲究。虽然要使学生在音乐教室感觉放松,不像上其他课程时一样严肃,但是,教室也要简洁、干净,各种教学设备摆放规范。同时,可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宣传画,或音乐知识。音乐教室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室前张贴音乐教室的使用规范,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室、音乐课堂也是一个有规范、有规则的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看到整洁的教室和明确的教室使用规范后,自然会对自己形成一些约束,使得他们在音乐课堂能自觉遵守纪律,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对于在音乐教室中的规范,教师不能刻意苛求学生,要给予他们音乐课上应有的放松和艺术性感受。但是,对于违反教室使用规范的学生,比如,带零食进教室、穿拖鞋进教室等行为,教师一定严肃处理,切不可放纵,以免导致更多类似的违规现象发生。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音乐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导致音乐教师本身就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没有热情,对待音乐课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学习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吸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兴趣缺失,显得无精打采。完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一个巨大突破口,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秩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可以让人沉浸在欣赏中,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熟练的、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要能熟练、高水平地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才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和领略到该曲目的精髓,感受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和音乐美感,感受创作者构曲的巧妙及作品中饱含的深情。如果教师没有高超的音乐专业素质,只是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音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不是教师只通过音乐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的,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内涵和欣赏角度,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这些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有趣的学科是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尤其是音乐课这类艺术性课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基本是教师示范唱,然后让学生一起唱,学生们就一起“有气无力”地唱,或者教师教授一些乐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大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穿插一些同类型音乐曲目的欣赏,并且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音乐表演内容,从而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第二,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课程内容等。
四、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虽然在学生的中考中不占据比重,但却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及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音乐课堂的管理。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要让学生既能放松身心,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又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蒋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初中生课堂不良行为特点及管理[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而长足的进步。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和观察到,由于当下小学生思想状态、心理习惯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不断呈现出新问题。身为教师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管理;质量监管;教学质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孕育了各式各样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而这其中有关教育的理论方法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修改和应用,最终生成并广为流传的。同样的道理运用在当今小学教学管理的当中,就意味着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方法、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
1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首先,虽然当前国家对小学教育工作加强了管理与投入,但是,部分管理者本身存在教学能力和思想理论方面的缺陷,并不能促使其完美地驾驭这些投入和管理理论。当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充分落实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时,就会造成对于教育管理的制约,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其次,部分管理者对于教学管理缺乏实质性的认识,片面地将其与管理制度完全等同,以至于出现教学管理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这种“形式化”的现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课堂效果形式化”,即追求课堂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精神状态的规范化、形式化,以应付校级领导或其它方面的检查,而走出课堂,学生的状态马上就会松懈下来,并没有把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行为落实到日常一切概念和活动之中。第三,部分学校现阶段所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着本质性出入。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把学生的'升学前途作为第一位来考量,无数的家长比起孩子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更在意其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升学,有没有前途。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很多教学管理策略终归还是为应试教育所服务的,这就导致其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2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2.1强化小学管理意识:意识虽非事物诞生的本源,但却对事物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是促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若想真正意义上解决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层骨干,充分领跑和把握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入科学的教学理念,让积极、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用于小学教学的环节当中。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宏观教学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思想意识为主要架构、基于共同文化向导和办学理念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并不仅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课前计划与预估。从学校的层级角度来讲,其主要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教师教学计划。首先,就学校工作计划而言,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方针、教学政策,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和以往教学情况,而制定的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是由校长把关、学校诸多教师参与、并邀请家长代表一同制定的,能够充分反映出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发展状态。其次,教研组工作计划是在学校已经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的基础之上,结合年级或者具体学科的教学情况,由教研组长带领广大教师来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将课堂改革推进落实到具体层面,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再次,教师的教学计划,其一般是分析某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其内容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层次相一致。教师应在每一学期开始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就实际教学展开情况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总结,以便调整教学思路,为来年计划做好铺垫和打下基础。
2.3完善质量监管体制:质量监管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把握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基础。而要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完善质量监管体制,就必须构建起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学组织上明确责任和目标,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骨干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通过作业及试卷抽调、课堂旁听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化的教学和网络设备,构建起由家长和校方双向组成的信息联络反馈网,通过定期的反馈互动、校内参观日以及家长会等活动,来广泛收集家长或学生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以便今后教学任务的更好展开。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理念的偏差,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管理认知不清、执行力低下、背离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大主题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充分认知和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动作用;二要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分别从学校、教研以及教师的角度充分结合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三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让广大家长充分参与到教学管理流程当中,协助教学管理。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面对时代进步的滚滚浪潮,彰显出不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00.
[2]田志刚.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7):9.
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如何写议论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创业型大学生是学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和健康的身心发展方面对大学生管理与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学生管理;规矩意识
目前,中国各高校招收学生多、师资力量紧缺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因而对学生放松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要培养一个既遵章守纪、严格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又拥有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健康人格、敢于探索的大学生必须从大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入手。应形成一种严格规范又不失宽松自由的管理方式,并注重身心健康教育。
一、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培养规矩意识
目前各大学基本都编制发放了《学生手册》给每一位大学生,并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但多数学生往往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学生手册》的要求违反规定。如私拉电线违规用电、私自调换宿舍、超电压用电等,而有的老师因忙于学校事务不予管理,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学生产生“违反了制度也没事”的意识,从而造成了宿舍火灾无处逃生这类严重后果的发生。另外,很多大学生常在食堂、澡堂、银行等公共场所插队、找同学加塞、捎带等,都是违反规则、投机取巧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放眼世界,让我们看看日本大地震时民众、学生在灾难面前自觉有秩序地快速撤离,极大地减少了人员的二次伤亡,这是值得全人类学习的,更何况是一名大学生。大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高校将是带动全民族规矩意识提升到更高层次的重要阵地。
二、教师教学要严肃认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任意微小的行为习惯都将在学生的眼中放大升华,日复一日,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模板。有很多教师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甚至有的教师带病坚持完成课程,有的教师辅导学生耐心、细心不厌其烦,学生的每一个提问,教师都将相关问题解释清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孜孜不倦地教导。教师的敬业精神经常深深地感动学生,但也有极个别教师敷衍应付、耐心不足、过于抬高自我,授课时知识结构不紧密,变相讽刺挖苦,打击学生求知进取的积极性。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混混也可以”的消极意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将成为人生道路的消极榜样。另外,当学生主动帮助教师整理实验设备、打扫卫生时多数教师会详细教导学生如何做到高标准、规范性操作,但也有少数教师或不管不问、摆姿态,或一味批评,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这样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大学中尝试性的自我挑战、自我发展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的,当出现错误倾向时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及时的批评和严格的要求是极其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也同样做到敬业。批评与表扬相结合。严格的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工作,成功的喜悦需要老师的表扬予以巩固,从而培养学生一种自信、自我肯定的精神意识。
三、在学生日常工作中培养追求一流的质量意识
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从事的工作一是课后作业。老师在完成每天课程任务的同时布置定量的作业,巩固当堂课程知识,有的学生仔细认真地完成作业,而多数学生应付抄袭了事。笔者认为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自我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一流的质量意识,对于作业应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完成好。对不负责任,应付了事的学生要么扣减他们的期末考试分值,要么给予严肃批评教育。二是学院开展的有关活动,如文明宿舍创建、课题竞赛等。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已闯入大学,比赛前期“走后门”、“人情分”等已造成了“小社会”的不良风气。对此,学校各部门既要明确标准、严格按流程执行,又要通过比赛让学生知道如何改进自我。将失败原因总结进行公示,让每一个失败的人找到原因,从而在今后的活动中改进提高,培养学生追求一流的意识。三是日常行为活动。如定期打扫卫生,正常作息等这样看似细小的事情,其实能够充分反映学生是否拥有追求质量一流的意识。有的学生打扫卫生时边边角角打扫得彻底、干净,而有的学生弯不下身子,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只顾表面,不从深层本质解决问题,日复一日,积少成多,形成习惯就难以改正。人生命运的转折是由各种细微小事决定的,小事不认真何以成大事?何以成就自我的未来?
四、引导与约束相结合,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学校要严格管理,对学生自身行为加以约束,如禁止学生在公共场所抽烟,禁止公共场所男女过分亲密,禁止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进入公共场合参加集体活动要列队安静有秩序入场等,各方面的约束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做法不是为了使学生变成书呆子,而是为了更加有素质,养成文明的习惯。当今发达国家,多数是依靠文明的种子在和谐的阳光下长成参天大树的。同学间提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倡导做文明学生,从时间、地域、工作等方面实行全面管理,实施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原则,对学生行为加以约束。
可以实行学校、部门、班级三级检查制度,学生会负责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检查引导,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检查考核结果与学生每学期“争先创优”评比、“推优”、组织发展、就业推荐挂钩。宿舍管理中以安全稳定为基础,抓好日常管理、服务学生和宣传教育三方面工作。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校风校纪建设,加强学生公德意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以学生宿舍为中心的学生生活区,是学校除教室外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学生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场所,它是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缩影,应大力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树立“创新型宿舍”、“学习型宿舍”等标杆,同时通过宣传日常行为规范、做合格市民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推进自我管理。
五、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健康心理教育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教育。通过开办学术报告、文化讲座、知识竞赛、名著导读、名作欣赏、焦点辩论、体育运动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娱乐性的有机统一,着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鼓励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团结活泼、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倡导“尊师勤学、俭朴守纪”的良好学风。尤其是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各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展示个性,繁荣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格调情操,使学生们在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陶和教育。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主要是:一年级学生对新生活适应存在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表现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四年级表现为毕业答辩、论文、择业等问题,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问题等。为此,学校应该普遍测试、重点服务。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对待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重治疗到重预防,建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建立学生基本宣传教育组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完善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努力方向,提高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们预防、承受心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经常性地开展健康心理讲座,尊重学生的信仰自由,但要正确引导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不要使有的学生陷入宗教信仰的极端思想,忽视现代科学发展,不尊重科学精神、不能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造成个别学生脱离现实、陷入空想,造成身心伤害。
总之,现代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推行“宽严结合”、“身心并重”、“规矩与个性”等辩证管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由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同时也应该是社会需求、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论文摘要:本文阐释了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本质,旨在完善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
论文关键字: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构成高等教育活动的三大主体。他们在学校组织活动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取决于它们所依赖的权力及其分配方式。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成员和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其主体性的发挥、展现取决于保证其主体地位的权力,这种权力表现在或受制于同管理者和教师的权力关系上。管理者的行政权力、教师的学术权力应为保障学生的权力、利益而存在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延续自己的权力,尊重学生权力是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虽然人们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问题,但对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问题却关注不够。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不容忽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人的受益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由于学生有成立作的参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理论与实践逐渐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其它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民主化。正如杜威所说:“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形式,它也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民主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卡斯韦尔在《民主与课程》中指出:“应向学校直接提供民主的组织和指导,如果要使学校成为一支社会的维护力量,就必须按民主的方式来组织学校”。教育民主化是国家鼓励各种教育关系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民主参与教育教学及其活动,建立民主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的作用。教育民主化作为二战后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潮,逐渐为各国所接受,并通过教育立法加以确认。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让学生享有平等的管理权力,参与学校内部的管理,通过这一手段最终实现自身的主体性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管理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始终未能按自身应有的权力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对大学生权利的一种忽视,同时也导致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第二,目前我国还缺乏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系统研究。理论上研究不充分会导致实践的不足,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一种理念层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多是形式上的参与,常出现参与管理的内容少、程度浅、方式简单等问题,因此大学生究竟应在哪些领域参与管理,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参与管理,有哪些参与规范和保障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有待于解决。
二、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本质研究
(一)主体教育管理观
“主体教育管理观是一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管理观,不仅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要求教育管理有助于他们主体性的发挥,而且还要承认管理者、施教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更有生命力,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主体教育管理观着眼于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认为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品质,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外界、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既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又超越自身发展现状的价值追求与自我教育能力。
(二)管理的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就是互为主体性或共主体性,这是一种主——主关系,即从一切有关管理活动的参与者的相互承认到建立起对对方的共同关系、共同态度和识见。相互性的基础是相互性认同,它导致了一种普遍的反应关系,即内在共同性。管理的交互主体性,即是指一个管理主体与另一个作为主体的对象是相互作用、互为主体的。管理的交互主体性范畴,实际上是力图从哲学层面上概括出管理活动和管理的伦理关系在形式、内容和规则方面的超个体的、稳定的特点。从管理的交互主体性要求出发,管理活动是结成一定的管理关系的主体的共同活动,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一个复合系统,既包括管理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又包括与管理活动相关的社会、公众、政府、顾客和其他组织等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它们之间的诸多相互作用关系。
(三)大学生的权力
传统观点认为,高校内部的权力主要由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高校内部各种活动的开展主要依赖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作用的发挥,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这种由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对二者冲突的协调上。然而,在高等学校中,主要有三大活动群体: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他们在高校组织活动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完全取决于他们所依赖的权力及其分配方式。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成员和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主体性的发挥、展现取决于保证其主体地位的权力。所谓大学生权力,是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高校内部事务管理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大学生是高校内部管理的必要成员,大学生的权力是高校权力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应与教师和管理者共同参与高校内部管理,这样能够减少高校内部管理的摩擦与内耗,加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很少去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高校也逐渐开始让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但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思想观念上的欠缺。从管理者方面来看,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将学生视为被管理的对象,科层制下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大部分的管理者并没有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主体,只是依据一些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处于高校管理的边缘,其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自然都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必须扎根于整个教育组织、高校管理者和学生的行为和心灵中,从学生方面来看,许多学生一直存在依赖思想,依赖父母、依赖教师,缺乏自主的观念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自然也就缺乏参与管理的意识。
其次,参与的内容与程度上的欠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多时参与学校的职能工作,主要表现在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等,这些大多是与学生个体日常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但是,在学校发展目标的规划、学校定位的选择、改革发展的决策等方面缺乏学生的参与,即使有的高校允许学生参与学校领导决策,也只是停留在决策的初始阶段或只是形式上的参与。
再次,参与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上的欠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多层管理、多种体制之下,管理制度和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交叉冲突的现象,就机构来说就有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往往在管理上容易出现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学生会作为参与高校管理的学生组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学生会的工作效能不高,很多实际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同学们的正当权益得不到表达和保障;另一方面,学生会容易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学生干部往往从中获取个人政治资本和自身利益,使得高校学生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原因分析
首先,从决策主体构成来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决策主体过于单一化。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决策仍然是一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紧密联系得权力过于集中的中央集权制下形成的决策模式,决策主体过于单一,学校内部管理决策权往往过多集中在少数学校高层领导手中,教师和学生所拥有的决策权微乎其微。高校内部单一的教育管理决策主体几乎包揽了学校内部管理决策过程的一切环节,缺乏民主参与,导致学校内部管理决策在制定高校发展目标、处理与高校外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出现许多问题。
其次,从价值取向来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为从属社会的教育管理观占主导地位。从属社会的教育管理观注重教育的社会属性,注重教育价值的社会取向,它认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和学生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在这种教育管理观的影响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学校的管理,而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性。“这种教育管理观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驯服工具”。
四、有效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
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任何教育主体的时间活动都是一定思想观念的表现,高校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中,管理者认为高校的权力主要分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好划分这两种权力,而学生作为高校存在的一大权力主体竟被排斥在高校权力结构之外,学生处于高校管理的边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高校管理者应从观念上接受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积极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大学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是真正的参与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而非客体或者旁观者。大学生应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能更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引入利益相关人参与高校管理
政府、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社区以及社会公众等都与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人组织,大学的各项决策都要尽量考虑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一大主体,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最大、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因此,高校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考虑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决策机构,董事会包括各类利益相关人的董事,形成利益相关人参与高校决策的共同决策模式,学生可以按一定人数比例,参与到这种共同决策模式中,这样高校的决策可以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三)完善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体制
从参与学校管理机构来看,学生处、团委等机构应尽量在学生管理方面统一规范制度,达到步调一致,尤其是学生会,应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会是高校中一个比较完善、有相当影响力的学生组织,高校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外,在财力上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高校也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参与学校管理制度来看,高校应建立与教代会相对应的学代会制度,使之成为与教代会同等重要的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形式。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认识并支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关于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关于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学校管理探讨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广泛实施,学校管理如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就成了校长思考的问题。文章浅析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班主任)、学生、环境诸因素在加强和改善中小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 学校管理 和谐校园 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倡议提出:“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格管理,消除隐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教,文明兴校,知荣明耻,共建和谐。”这充分表达了广大师生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一、加强和改善中校学校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关键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经营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这是学校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中小学校长要学会领导,善于领导,并加强领导意识的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同事关系。在学校中,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好协调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使机构与机构之间,彼此配合;人与人之间,通力合作;事与事之间,互相促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尤其当前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校长要真正发挥这种领导体制的威力,只有在工作中重视协调,善于协调,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全体人员在愉悦的环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合力,献计献策,共同把事情做好。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1.学校是一个培养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场合,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客体主要是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校长作为学校的独立法人代表,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强化“依法治校”的管理意识,能够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作用。 3.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学校的管理者应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新生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应具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素质。在学校管理中,应采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标新立异,思前人之未所思,做前人之未所做,将创新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 4.中小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状态。主动迎接社会挑战,争取外部系统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内外部环境。 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的职责”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善中小学校管理的又一关键 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校管理工作的“合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发展的环境;要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观念的强化,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武装,德育渗透的技能技巧的掌握等,以加强和改善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者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价值激励取向,鼓励教师参与校务管理与决策,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自觉地将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及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转化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同时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加者、管理的主体,具有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协调好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关系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使学校管理决策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 班主任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着班集体的形成和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是班集体的创造者,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接触时间最长,距离最近的人,又是对学生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人,也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窗口。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班主任专业化”,要求将班主任工作从“副业”变成“主业”。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校的管理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认为人具有广泛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技术为本,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强调以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以人为中心。这是一种敬畏生命,发展个性,重视人的价值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尊重员工的行为主体性,认为员工只有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感兴趣的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个体行为主体权、强调人格独立、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个人发展空间,促使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得到发展。 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由人出发,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的空间,使得个体充分施展才能,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中小学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先“理”后“管”,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选择、运用要讲辩证法,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以人为本的“参与+规范”的策略。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质与重点是人的管理。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参与+规范”式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用参与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用规范来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当前,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的总体目标任务,就是努力把一所中小学校建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切实保障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看了“关于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学校管理论文 2.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3.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论文 4. 学校教育管理浅谈论文 5. 高校管理论文
以知识管理引导技术创新 摘 要】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成功往往取决于对技术知识的管理。文章通过对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作用的论述,论证了知识管理是技术创新持续进行的根本保证,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导入知识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引导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对象知识含量增加,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知识活动集合而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其所有知识活动是否有效率地进行将直接影响创新的成功。我们知道,管理是企业或者企业中某一个项目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知识活动的效率,并且尽可能在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的现有资源水平上,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比,企业必须运用知识管理。 二、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知识管理,目的在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价值和创新的竞争力。知识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不仅是因为企业内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且还在于企业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等等。 (一)知识管理能有效控制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的知识流动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首先开始于创意的产生,这种创新往往来自于创新人员以外的信息或者知识交流带来的启示;当创意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时,创新人员就会通过各种交流渠道或者知识获取手段寻找能够使目标实现的途径;在探索实现途径的过程中,创新人员将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技术水平变化等等,及时修正和调整创新的目标,从而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加接近市场,最后实现创新的产业化和技术创新扩散。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人员的创新活动需要大量外界信息和知识的支持。 在知识经济中,首先企业能够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很容易获得来自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和知识。然而,如果企业将这些信息和知识以其原始状态接近创新人员和创新活动而不做任何处理,势必会由于信息和知识的杂乱而干扰创新人员的决策,可能会降低创新决策的速度,也可能改变创新决策的方向而导致创新的失败。企业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知识管理,能够控制信息和知识进入技术创新过程时的流动状态,从而非常有效地减少上述失误。 在外界信息和知识进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体系后,创新过程通过知识管理建立一些信息、知识共享渠道,如企业的信息网页,或者有关数据库等,使这些信息、知识在创新人员中传播、反射、折射,传输彼此的观点和意见,最后形成基于企业文化和人员素质基础之上的新的观点,即新的创意。在创意产生的这个阶段,企业知识管理控制了信息和知识发散性流动,有利于企业及时抓住创新机遇。 当创意被企业识别为创新目标时,技术创新过程运用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研究建立创新过程与外界(包括企业和企业外部)的立体交叉网络,吸引不同流向的信息、知识进入技术创新过程、保障创新过程知识的优先获取权。 创新过程进入研发阶段后,创新人员需要不断补充推动创新活动的知识,知识管理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将是控制知识的流动速度,建立创新过程的知识库,保证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储存量以及对其及时准确的供给,发挥知识管理的这种作用,企业必须有雄厚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技术作为实现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 在生产制造阶段,样品将被放大为规模生产,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成为关键,知识需要转化为各种操作技能,规范化的显性知识开始向隐性知识转化,这时管理方面的知识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各种知识在此阶段才真正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从而为实现资本增值创造可视性的载体,表现为“产品”在质量、数量及成本方面的创新,最终实现商业化利益。 当进入技术创新过程产业和扩散阶段时,知识管理运用企业全方位的营销网络推销创新成果产业化之后的新技术或者新产品,为企业技术创新开辟可以创造效益的市场。同时,企业知识管理通过知识推销渠道,比如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包括创新观点、R&D技术和技术创新实施技术三部分的技术创新扩散。在这个阶段中,知识管理采用网络数据库营销方式,避免了由于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企业与外界融合度等因素对创新成果实现的阻碍。图1 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 (二)压缩技术创新过程的空间跨度节省了创新过程的时间 企业知识管理为企业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提供了信息、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压缩了技术创新过程的空间跨度。首先,知识管理为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提供了获取新知识的信息技术,缩短了创新人员为寻求信息和知识的时间花费。其次,知识管理提供了支持创新决策的包括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以及专家系统(ES)在内等技术平台,大大减少了创新人员处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速度。再次,知识管理提供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创新阶段表现为立体化,缩短了每个阶段的纵向伸展。 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库的特点,使得技术创新不同阶段能够在前后继起的时间段里甚至同一时刻共享创新过程产生的新知识,并且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促使不同阶段创新保持同步性。因此,知识管理加紧了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密切联系程度,缩短了创新重心转移的时间。 (三)知识管理提升了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综合能力是创新构思、研发、制造和销售阶段各阶段的创新能力的矢量和,借助知识管理提升各阶段的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很重要。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要取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是一个先决条件。图2 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各阶段能力的提升 a——原创新构思 b——原研发 c——原制造 d——原销售 e——原创新合力 E——提升后的创新合力 知识管理获得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技术与手段,将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原有信息、知识的效用,表现为加速企业的知识流动率,以知识运动带动企业资金周转;运用收集到的或处理过的知识,对企业现有技术进行分解、整合,形成支持创新过程的更有力的工具,使收集、存储、处理信息、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能够以其有限资源,选择与以前相比,创新周期较长、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创新类型,并提高创新过程中决策的准确性。比如,在知识管理的支持下,企业可能会从着眼于短期利益的市场创新转向能够从中获得长久优势的根本性创新;企业可能会通过及时反馈的技术、市场等信息,及时调整创新的行止,或修改创新方向等。 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导入知识管理 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及其对知识全方位的、不断的需求,这对企业内部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整合、创造、共享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片面强调知识管理技术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组织和人在知识管理及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体系化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以保证其对技术创新的可持续的推动作用。 (一)如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导入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竞争力的途径是其快速的推出创新成果并且创新成果富有更多的知识内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彼此直接进行信息和知识的沟通和交流,避开了组织结构划分可能产生的一些信息传递障碍,而且不同阶段的创新人员通过共享渠道,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从而减少了人员的沟通障碍。另外,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针对创新系统提供的有关创新工作进展的信息,向创新系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不断修正正在进行的创新活动。这样,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其知识库能够不断整合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从而增加创新成果的知识含量。 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导入知识管理,意味着把企业知识管理分解为可具体操作的管理行为,并使这些行为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有关内容、活动和人员上。克服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变化的阻碍,关键是创新人员提高知识分享的认知与配合。如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机制,来发掘隐藏在组织中的内隐知识,将是导入知识管理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如何建立有利于知识流动的,易于将内隐知识转换为外显知识的机制; 2.如何建立让员工主动分享知识的机制,既积极与他人或组织共享个人知识,又愿意广泛吸收他人或组织知识; 3.如何建立完整的企业知识库,其中包括实体知识社群与虚拟知识社群; 4.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支持企业以智慧型决策创新包括技术、知识和产品的品质、创造价值; 5.如何建立完整的知识传递(分享)机制,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传递、创新过程与企业内部环境之间的知识传递以及创新过程与企业外部环境之间的知识传递。 (二)知识管理应伴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始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过程离不开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作为各种知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思想,不会凭空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技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管理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点,这就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储备及学习管理机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科技型人才选聘机制; 2.构筑灵敏的竞争情报信息系统,搜集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信息; 3.从外部购买或通过并购获得必要的技术知识; 4.企业应营造良好的促进学习的环境,积极采取必要的推动学习的措施。 如果说技术知识的积累是技术创新的基础,那相关技术创新的扩散、激活与整合就是技术创新的手段,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应用。因此在追求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关键是员工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员工对企业及企业使命的认同感。 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成功,也即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技术创新的成果本身是形成不了市场价值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无论是设想阶段还是创新成果生产、(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39页)销售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都有知识产权的参与和产生,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都伴随着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知识产权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四、结语 从技术创新本质出发,创新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难以控制,必须通过知识管理使其显性化,由此可见技术创新的本质要求就是“共享知识和管理知识”,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强化创新、驱动竞争优势、更有效地实施创新工作。技术创新的成功需要相应的知识管理作为支撑,良好的知识管理是引领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保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新知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使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相应的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成功就需要知识的动态管理贯穿其中,以知识管理来引导并保证技术创新,使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摘抄一些主要的 加上一些自己的就是 一片论文了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工商管理类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关于企业形象基本内涵的战略思考2、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3、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4、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5、简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6、浅析如何做好组织沟通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7、论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8、关系营销本质特征及其应用研究9、我国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0、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1、国内零售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12、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13、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研究14、我国大型商场的发展现状与战略调整分析15、中国导入连锁经营的营销策略分析16、论名牌战略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7、论名牌战略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作用18、论财务管理在企业扭亏为盈中的作用19、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对策研究20、我国国有资本营运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如果说技术知识的积累是技术创新的基础,那相关技术创新的扩散、激活与整合就是技术创新的手段,创Intranet来快捷地进行知识交流。 ?建
管理类硕士论文
管理类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许多管理者在努力的方面。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管理类硕士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本文通过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环境分析,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它们将在内容上以知识管理、人文管理为主向多元化发展迈进;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发生巨大变化;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和管理实践主体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也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
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因素,以网络为基本工具的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中的全球化特点,正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贸易方式,同时也在影响着有关组织的种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
一、管理理论及实践内容趋向多元化
一直以来,管理理论的内容多数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而言的,管理实践更多的也是关注企业这个组织,两者的主题大多是围绕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利用发展情况这个中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这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而管理理论和实践也从当时局限于企业的管理和实践拓展到其他任何组织和单位的发展,从重视企业资源的硬件资源到重视企业的软件资源,从重视物的有效利用到以人为本,从围绕组织自身的单独发展到重视组织与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已经不再是仅取决于各个组织的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硬件资产,更多的是依靠商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在管理实践中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围绕无形资产管理进行创新也就成为现代组织管理创新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知识管理将会成为一个大主流,知识管理涉及了许多的相关研究领域;但它并不只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涉及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哲学等多个层面。未来,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将日趋重要;同时,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将会努力建立一套有效、循环运转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一些企业内部,企业甚至有类似知识主管等职位出现。
无论是在管理理论的进程还是在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一个讨论主题。以往的组织文化,如企业文化建设在2世纪以前多数是围绕本土化运转的。在网络经济新时代,由于时空限制被打破,像企业文化界流行的“欧美以‘法’,东亚以‘情理’的企业文化界限将不那么泾渭分明了。由于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对各自组织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开始进行反思、研究、整合。因此。在未来,各个组织文化的建设将会摈弃各种限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这也会成为一个趋势。
二、管理结构变化多元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威力引领着我们走向网络经济新时代。这种网络经济,促使着现代管理结构向灵活化的趋势发展,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正影响并改变着一直以来的主流组织结构——传统经济环境下的“直线制和“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当现代组织结构形成灵活化新趋势之后,世界许多先进组织尤其是企业管理者都着手研究以虚实结合的领导控制体系、职能整合的灵活机制和动态调整应变的管理思路来保证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显现出动态化、灵活化的特点。就设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而言,建立起一流的领导控制体系,实现组织结构的虚实结合,要求企业内部设置一个由类似总经理职位直接授权的调控机构,在企业内部中层管理部门和上下管理层次之间进行协调,使组织结构既能形成一个网络,同时又兼具经济性和灵活性,这就保证了组织结构弹性、灵活性的空间。营造灵活性机制,对组织结构实行职能整合,要求企业对关键职能部门进行适度有效的集中,而对非关键部门则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逐步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和分散,以期完成企业的目标。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结构另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在组织内部对于职位的设置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以前的职位设置多数是依据发展组织硬件环境这个要求来设定的,因而职位的设置多数是类似“生产部“营销部、“业务部等这些部门;而现在,组织同样关心软性环境的发展甚至有些组织把发展“软环境放在
首位,当然这要视组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笔者认为最好是能“两手都抓,并且两方面的发展都要保质保量的进行。现在,很多组织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组织的.“软资源,如何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组织文化,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能源效率,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自我学习能力等,这样在组织内部可能会增设关于提高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研究组织成员身心状况、研究人力资源、研究组织与社会和环境关系、研究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的职位,如“人力资源研究部、“学习部、“员工心灵之家等部门职位,而这些行动将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方法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一直以来,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实践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可以预见的是信息技术社会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的将会是革命性和全方位的影响,并且这可能会涉及2世纪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管理者与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组织战略与竞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
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以前的相比将会更加倾向于依靠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决策问题和综合问题的管理方法将不断增多。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且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这个世界。随着2世纪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为管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很多在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所想象不到的管理目标。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尤其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方法的创新将会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由于更加重视知识的“整合、“集成等,所以,许多新的方法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专业管理的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或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因而可以说的是在未来,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管理方法创新的研究课题和管理实践也将会增多。
同时,管理方法也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题向人性管理迈进更大一步。未来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除了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也将会更多地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可能会通过适时地举行员工联谊会,设立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互换岗位活动,设立高层领导接见日等等这些人性化措施来补充单纯依靠技术解决问题引起的不足。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对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
四、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及实践主体多元化
无论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法约尔的管理科学,他们的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进行的,而缺少对其他组织的研究,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假设人为经济人,研究主题也主要是围绕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这个主题,法约尔则侧重于组织高层管理理论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它们也进军除企业外的其他组织,开拓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另一片天地。
就学校、医院等这种担任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组织而言,它们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医院管理理论等理论著作,人们经常可以看见类似“深化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实践、“公共改革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发展、“医学理论与实践等的文章见诸媒体。这些学校、医院等组织又根据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这些管理理论,人们常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教育、医学研究新成果在应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因为追求人类社会各组织的和谐发展,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组织的运作效率是每一个组织在市场经济中都应该奉行的原则和标准。
银行、保险等这类兼具公共性和市场性产品需求的金融组织,在早期,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基本上也是很少触及这些课题的。现在,关于这些金融组织的管理理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管理实践也越来越丰富。因为这些组织是担任社会信用中介具有金融性质的角色,因此,它们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更具特色。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家关注行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工商管理、物业管理、地产管理等等,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都会越来越完备,实践也将会越来越丰富,这都将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五、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多元化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一直以来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实践充实管理理论的发展。每一次管理实践的成就都推动管理实践向前迈进一步,而每一次管理理论的创新都引起管理实践新的飞跃。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除了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外,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历史上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如木桶定律、马太效应都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早期,管理实践很多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没有整理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古代的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伟大工程:长城,兵马俑……,但是,能够称为系统“管理理论的著作不多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只是有很多类似记传、纪实类的文学作品出现。但是不管怎样,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而消失。相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可以说是有非常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一般有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心理效果、政治效果、文化效果等等。但是以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研究多是侧重经济效果,即研究在 管理 实践中管理理论的 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百分比多少,提高生产效率百分之几等等来计量;如泰罗著名的铁锹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他甚至非常精确地计算出他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效果:每个工人每天的 工作量 从原来的6吨提高到59吨。但是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 发展对 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却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出来。
就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社会效果而言,在未来, 组织的行动效果衡量如果有社会效果社会效益这个指标,它们的行动将会更具有全局性,就以盈利为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它们会更加注意企业的行为对自然 环境、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都开始或已经在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政策任务。如果组织将更加注重人性管理,把组织成员的各项 心理指标也纳入组织管理绩效考核中,那么因为组织成员受到关注而身心发展将会变得更加健康,进而在组织中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活动氛围,这就是心理效果。而不管是心理效果还是社会效果、 政治效果等,这最终都会影响组织的经济效果并用最直接的数字量化表现出来,这对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会有触动的。在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将会更加多元化,而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组织的完善,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力。
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论文 范文 一:执行型下的软制度建设
一、执行型政府与行政执行力
(二)行政执行力的构成
有效的执行力是由许多要素和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行政执行力不是单个的力,而是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合力。而其中忠诚力、理解力、 领导力 、控制力是构成行政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忠诚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对党和国家、上级政府以及自身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热爱而产生的强大执行力。忠诚力是一种由信念产生的强大力量,会唤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道德责任,从而把人的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为自动的、自觉的执行行为,是执行的最大动力。理解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精神和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政策意图的能力。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及政策本身的内涵是政府部门高效执行的开端,只有做到“吃透法律”“摸透政策”,才能确保依法行政和高效执行。领导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协调各类资源和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贯彻落实的能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协调指挥,具有强大领导力的政府部门能够紧密结合当地执行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排除法律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成为执行活动的“大脑中枢”。控制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常变不居的法律和政策执行环境中应对执行变化、纠正执行偏差、确保法律公正和政策落实的能力。这种控制力表现为对法律法规推行过程的把控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确保国家对社会的依法治理,维护法律的公正公平,体现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行政执行力不是以上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力。同时,政府的行政执行力还受到执行环境、政策资源、制度约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中,制度约束因其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三)制度因素对行政执行力的影响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有关,执行型政府的执行行为亦然。执行型政府能否依法行政、有效履行政府职能,与其自身的制度约束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制度约束角度来看,执行型政府的制度约束由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条例等刚制度约束和价值理念、政府 文化 、伦理道德、心理约束等软制度约束组成,同时受社会环境变迁因素的影响。正是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特征的刚制度与具有广泛性、自发性、持续性特征的软制度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对执行型政府执行力的强有力约束和驱动效应。
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的现存问题
执行型政府在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制”理念的影响,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主体结构、需求结构和利益实现途径的日趋复杂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遭遇多种复杂因素的阻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作为国家治理中德治的主要抓手,其现状不容乐观,产生了以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内在软制度建设缺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执行型政府作为国家改革方略和政策的最终实施者,在贯彻法律法规时往往通过制定政府 规章制度 等来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予以落实。这种用刚制度来推动刚制度实施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忽视了相应的内在软制度的建设。使执行型政府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疲于应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难在执行型政府内部达成广泛共识。没有了“改革进取”“自我超越”等软制度精神的强烈召唤,执行型政府的内在改革也会动力不足,使法律和政策执行停留在表面,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难以实现。
(二)软制度与刚制度相互分离
良好的制度体系必须由刚制度和软制度相互支撑、相互补充而成。刚制度只有植入软制度的文化土壤之中并因地制宜地与之深度融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样,软制度也必须依靠刚制度的强制力才能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一旦两者分离,制度约束的效力将大幅削减。然而部分执行型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没能深刻理解刚制度与软制度的相互关系,更多地偏重于规章制度等刚制度的建设,而忽略了其与软制度的协同,致使软制度建设滞后于刚制度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部分执行型政府尽管大力推行软制度建设,却没有为这些软制度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 措施 ,导致其仅仅停留在 口号 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在公共治理中出现治理不力、社会互动不足、法律和政策执行阻力重重等后果。
(三)软制度建设脱离社会
环境好的制度必须“落地生根”,才能“开花结果”,软制度的实施尤其如此。然而执行型政府在开展软制度建设时,由于对其特性缺乏深刻把握,很容易将刚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制度移植” 方法 运用到软制度建设当中,直接复制和引用其他政府部门的软制度规范,忽略了政府部门自身的基础和组织内部各个体的认同情况。由于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差别和内部文化差异,这些外来的软制度很难真正得到政府执行人员的深度认同,他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执行理念和行为规范开展工作,使外来的软制度成为了形式上的制度符号,没有实际效用,造成了软制度的“仪式化”。
三、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构成
执行型政府作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核心主体,其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撑。其中,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作为各项刚制度的有效补充和行政执行力的深层次柔性调适机制,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
执行型政府的价值理念是执行型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政府行政所持有的一种较稳定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观念体系。它是政府执行活动和政府人员行动的指南。“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则是政府执行活动的先导。执行型价值理念的培养,能够促进政府人员以执行为天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执行责任感,提升执行刚度,从而提高行政执行力。
(二)“崇尚服务”的政府文化
文化根植于社会和组织之中,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全面、巨大且持久的。而弥漫于政府组织内部的政府文化,往往能以强大的影响力引导政府执行者的思想意识和执行行为,并将其崇尚的各种价值观念、信念及行为规范逐步演变成为执行者自觉的执行思维和行动习惯。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目前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种以“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为导向的政府治理模式更加强调政府对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执行,更加重视政府应有的“服务职能”,使“服务而非管制”“掌舵而非划桨”的理念成为执行型政府的政府文化核心。
(三)“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
心理约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依据内心自发形成善恶好坏标准从而自觉遵守某些准则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超脱于外力的,而且一旦形成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一旦内化为行政主体的内在信念与行为模式,就会产生长期的自我约束力,使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坚定贯彻到底,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自觉远离。“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为行政执行力提升提供了法律法规之外的隐形保障,是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内核之一。
(四)“乐于奉献”的内在激励机制
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而相比外在的制度激励机制而言,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更能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潜能。执行型政府的执行活动面临着上级、协作部门、执行对象等多方面的压力,且由于利益因素的干扰和社会互动不足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执行过程往往充满阻力,存在诸多挑战。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激起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唤醒不畏艰难、直面困难的执行意志,不断克服执行难题,勇于实现执行目标。
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法治与德治的密切结合,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强化以软制度为基础的道德教化,才能确保符合道德精神的良法和体现公共利益的政策的产生,并使这些良法和善政依靠具有高尚道德的行政执行者在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中推行。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道德教化、通往社会善治的路径。
(一)弘扬政府治理的核心价值理念
政府治理理念从根本上革新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价值取向,为政府部门塑造了全新的政府形象,也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聚集着新的能量。它蕴含的服务型政府、依法治国、参与管理和以人为本等核心价值理念,为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标明了航向,对执行型政府强化执行力有着强大的指引作用。服务型政府理念意味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原来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执行型政府需要坚持“顾客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力求为“顾客”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高效、高品质的服务,并积极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回应,使执行型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在服务性和回应性中得到不断提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执行能力的关键环节。执行型政府在强化软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渗透到每一个执行环节和执行过程。现代的政府治理是多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因此执行型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效吸纳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以此激发社会公众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力配合政策落实,从而促进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改革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以人为本”是政府治理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治理型政府、执行型政府区别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及管理型政府的重要标志。因此执行型政府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治理理念浸润到每一个政府部门及其政策执行过程当中,大力弘扬民本作风,自觉摒弃和抵制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行政执行力的提升。
(二)引导驻存改革演化中的先进文化
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层层推进的改革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改革演化过程中先进文化的引导驻存,将为执行型政府营造浓厚的执行氛围,打造崇尚服务、令行禁止和乐于奉献的高效执行型政府。社会软制度层面的规范和价值观等强化了正式制度,并使这些正式制度被社会所接受和支持而得以延续。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正式制度的发展和演化,是正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政府机关文化对执行型政府的工作效率、执行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关键在于塑造先进的执行型文化,使之在执行型政府中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团体共识,并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确保其始终处于引领执行型政府发展、促进执行力提升的先进地位。
(三)培育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实施机制
完善的制度不一定必然导致完美的结果,还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才能产生现实效力,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效力的充分发挥,除了不断完善软制度本身之外,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和健全软制度的实施机制。第一,建立软制度落实的引导激励机制。“制度本身是无生命的存在,它的活力必须由人赋予”。由此可见,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制度落实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软制度实施的效果。在日常的政府工作中,执行型政府需要对所属人员进行执行理念和执行精神的正面 教育 引导,并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和充满奉献精神的执行组织和个人给予薪酬和职务的提升,进行荣誉和称号的授予,同时通过公开表彰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先进 事迹 等形式对这些行为进行正强化,不断巩固效果,扩大影响。第二,强化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社会道德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出表率,自觉做到依法行政、无私奉献,带头践行各种先进的执行理念以及体现这些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感化和号召全体执行人员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促进各项软制度的有效落实。第三,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软制度的非强制性特征决定了其实施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自我心理约束和自律行为。但仅依靠软制度内在的感召力和约束力来发挥其效力是远远不够的,执行型政府必须建立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对执行型政府中的官本位、以权谋私、执行不力、松散懈怠等不良作风进行坚决查处,并通过政务平台、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将这些现象公之于众,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使执行型政府中的不端行为无处藏身,进而促进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人人敬畏软制度、各个落实软制度的良好风尚。
(四)发挥软制度与刚制度的协同效应
一项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完善与否,还取决于和其他制度的协同与融合的程度,这是我国在社会治理中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原因。若要最大化发挥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效力,必须促进软制度与刚制度有效协同,通过这两种制度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使软制度在协同体系下凸显作用。第一,要发挥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补效应。软制度与刚制度因各自的特点不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执行型政府强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刚制度尚不健全的领域,必须加强相关软制度的引导和约束;同样,对于软制度制约乏力的领域,必须强化刚制度的支撑和依托作用。两种制度相互补充,才能有效减少制度约束的盲区,对执行型政府形成全方位的制度覆盖和无缝隙的制度约束。第二,要增强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促效应。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与刚制度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互通性决定了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一方面,执行型政府软制度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是执行型政府各项刚制度建立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软制度可以推动刚制度之间争议的解决,增强刚制度的合理性。因此执行型政府在制定行政法规和各级规章制度时,应坚持以执行导向、崇尚服务、令行禁止、乐于奉献等先进的执行型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刚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能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撑,降低软制度实施的阻力,增强软制度实施的效果。第三,要促进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融效应。执行型政府刚制度与软制度的互相融合是指二者通过一系列彼此相互适应和协调的有效制度变迁,最终达到彼此共生、相互促进的一个帕累托改进。执行型政府需要适时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和改变刚制度与软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使二者之间更具恰适性和耦合性,从而实现共生互进的良性循环。
管理学论文范文二:城市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一、社会保障中的内容
1.社会 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社会保险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上低收入者与弱势群体,通过直接给予这部分群体经济上的支持,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救助的形式同样都许多:包括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救助制度等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面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免费的服务。社会福利从实质上说应该是一种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津贴。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比较特殊,对象大多是国家或社会上那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烈士等。社会抚恤的本身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的对象十分狭隘,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对象是为整个国家及社会有所付出,牺牲的,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社会优抚的待遇往往是比较高级别的。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更加能体现一座城市在社会保障上的“温度”,因为社会互助是针对那些有生活困难社会成员,并由公民自愿帮扶形成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活动。他是一种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的捐款、自愿捐款,政府救助资金来源是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慈善救济的民间公益组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社会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居民充分享受更有安全感的城市生活,居民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满足感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犯罪率。整个城市呈现出安定和谐的局面,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壤”。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让社会能够安定有序。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将公平与互济为主题,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人们内心的自由与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社会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关注公平本身,开始更加关注整个社会公平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好契合广大群众内心的需求,符合每一个社会人的内心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每一个人的生活保证在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极端情绪,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好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和生产力同样的以制度为保证的尊重。
2.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出口锐减,投资下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项。因此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让社会群众大胆放心地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广大社会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享受相对应的有保障服务。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人口定居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之上,在满足了这些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打个比方,广大群众更加愿意到大城市去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福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这些大城市,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人口带来的生产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建设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4.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上文论述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给予广大群众最直接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上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收入差距的存在让整个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不想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去缩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在缩小城市收入差距上的能力与税收相比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的最低保障的生活服务,这是不能通过税收做到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采取多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尽力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的资金足够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会十分的大,因此,政府应当广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大力鼓动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以及公益组织充分地参与到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尽可能地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尽可能地让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稳定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之上。政府部门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填补空洞的社保基金账户,逐步减少社保基金运营的风险。我国商业保险是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因此,未来所有的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协调、相互促进,确保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缺乏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援助,建立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将国际保险基金引入国内市场,通过多 渠道 融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应当讲求高效率,即通过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保障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规范的试点调研才能广泛地展开,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体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严谨、科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社会保障提供的福利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供应能力、政府的财政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要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基金。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在投资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稳定投入,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操作必须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同时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来帮助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才能确保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区间内社会保障的力度和效果能够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来剪短基金的整体运作,才能全面地控制社会保险资金的流动与运作,也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社会保险基金流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