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亚运主题设计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亚运主题设计论文范文

共享亚运亚运会一直在传递文明与友谊的火把,今天,将由我们来传递新的火种,让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大家共享文明,增进友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灵动激情的广州正以崭新的姿态欢迎亚洲各国友人的到来。亚运会不仅是选手们竞技的舞台,而且还能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更是传播着各国的文明和发扬着各国的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让我们发起:动感亚洲,感动世界的号召吧!“羊”是吉祥之物,能给人们带来幸运。我们都知道亚运会吉祥物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组成了“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给亚洲人带来“吉祥、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它还寓意着广州人民将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亚运会,也同时表达了亚运会和谐、激情的理念。亚运会的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亚运会,聚集梦想的圣地,让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让友谊的火炬一直传递下去,让文明美化这片圣地,让精神的结晶在这里诞生吧。亚运会不断激励着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充满自信心。来吧,让我们一起共享亚运会吧。

总目录1、本次活动的名称和意义2、活动的目的和宗旨3、活动的定位1、本次活动的名称和意义活动主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爱心公益网助学慈善义演”活动拟以大手笔、大行动,全方位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让社会各界人士能参与到助学、助困活动中。以助学为主要目的,通过助学活动,帮助失学儿童树立自信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充分体现爱心公益网在为失学儿童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上,追求利他甚于利己为总目标。因此,本命题的公益活动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和现实意义。2、活动的目的和宗旨活动目的和宗旨是通过有一系列的大型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爱心公益网这个平台帮助那些面临失学的在校学生和儿童或者已经失学的儿童来完成他们的学业。同时,通过经常性的活动,期望搭建起一个一端连着社会各界,另一端连着贫困学生及贫困家庭的长期有效运转的扶贫助学平台。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24dw

!最佳答案亚运,曾经在多少广州人心中燃烧过希望,在多少广州人的手中传递了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火热的情感、有奔涌的热血、有苦甜的汗水。每一个路标都刻下关于梦想的预言;因为这个梦想,用微笑迎接闪电,用坦然面对狂风,心底里不息的永远是那一炬炽热的火炬,激昂的火焰。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自亚运会诞生以来第一次由中国承办。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不但收获了竞技体育的骄人成绩,国人更以对举办亚运会的热情支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 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又迎来了在中国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仿佛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杰作,一开始的千人击缶气势磅薄;接着的飞天翱翔五环激荡。中国画写意淋漓尽致;传统武术博大精深。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手法一一展示。时间不长的一个多小时文艺节目将晚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观众欢呼声如浪潮般此起彼伏,相机的闪光灯如同银河群星般闪耀。当各国运动员入场后???通过独特的方式将亚运圣火点燃,开幕式更是到了一个仿佛疯狂的高潮,那一刻,体育馆沸腾了,广州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 说句实话,这次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是我见过有史以来亚运会最精彩的一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憾力。它向全世界表达了一种理念,向全世界表达了一种承诺“人文亚运,绿色亚运,科技亚运。”在10年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形势如此困难的时刻,我们不仅如期举办了开幕式,而且还如此的成功。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了。我深为自已是中华一分子而兴奋和自豪。中国加油!

亚运,曾经在多少广州人心中燃烧过希望,在多少广州人的手中传递了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火热的情感、有奔涌的热血、有苦甜的汗水。每一个路标都刻下关于梦想的预言;因为这个梦想,用微笑迎接闪电,用坦然面对狂风,心底里不息的永远是那一炬炽热的火炬,激昂的火焰。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自亚运会诞生以来第一次由中国承办。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不但收获了竞技体育的骄人成绩,国人更以对举办亚运会的热情支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 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又迎来了在中国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仿佛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杰作,一开始的千人击缶气势磅薄;接着的飞天翱翔五环激荡。中国画写意淋漓尽致;传统武术博大精深。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手法一一展示。时间不长的一个多小时文艺节目将晚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观众欢呼声如浪潮般此起彼伏,相机的闪光灯如同银河群星般闪耀。当各国运动员入场后???通过独特的方式将亚运圣火点燃,开幕式更是到了一个仿佛疯狂的高潮,那一刻,体育馆沸腾了,广州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

亚运主题设计论文

2022年亚运会主题征文精选5篇

2022年的亚运会将在我们杭州举行!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锻炼好自己的体魄,为亚运加油喝彩,更要为我们的亚运会做好宣传,要让所有来杭州的宾客们对杭州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一起来看看2022年亚运会主题征文,欢迎查阅!

2022年9月,我的家乡杭州将举行别开生面的亚运会,作为小主人,我要自信地向来宾介绍杭州亚运。

我骄傲,杭州亚运底蕴深厚,魅力无穷。白居易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独爱杭州。这里有风景如画的西湖,有戴着神秘面纱的良渚古城,有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妈妈带我参观了杭州奥体中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主体育馆。它犹如一朵巨大的莲花绽放在钱塘江畔,为雄伟的钱塘江增加了一丝别样的风采。游泳馆的外形也很独特,它如即将破茧成蝶的“蛹”。一到夜晚,在灯光的装点下,更加耀眼夺目。杭州,值得您来到现场,亲自感受。

我自豪,杭州亚运科技智能,魅力无限。妈妈告诉我,这一次,杭州将向世界展示一场高科技的智能体育盛宴。杭州亚运村将使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建成绿色健康的智慧社区。亚运会期间,您一定要下载最便捷的“亚运一站通”小程序,它将帮助您无缝切换所有比赛,还可以根据拥堵情况帮您优化出行线路。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实现智能亚运带给您的便利啦!您是不是也忍不住要给杭州点个赞?

我行动,杭州亚运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为了杭州亚运的顺利召开,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为亚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工人叔叔为建造地铁线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擅长外语的市民则积极报名参与亚运会志愿者;每个社区都积极配合,做好新冠疫情防护;我作为亚运小主人,也不例外,学习和宣传垃圾分类,为绿色亚运出力,我还参加了“我与亚运”的主题绘画比赛,画出了我对杭州亚运的期盼。我们团结向上,紧密想拥;我们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外宾朋友,杭州欢迎您!

我期盼杭州亚运会的召开,2022年9月,我们不见不散。

2022年亚运会将在我家门口,浙江杭州举行。对我们杭州人们而言,这是特别的一年,是杭州腾飞的一年,也是令人向往的一年!朝气蓬勃的杭州市民将迎来让人激动万分的第19届亚运会。

我们都翘以盼望,等待亚运的光辉照耀在我们美丽的杭城,照耀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不能让世界人民失望,要想亚运成功举办,我们比任何城市都要更加严格的控制疫情肆虐,杭州因亚运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富有色彩。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要围绕这“健康亚运,智能亚运,文明亚运”的标准为亚运的成功举办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我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还要去宣传儿童打新冠疫苗的好处。防止病毒影响大家的出行,出行也必须做好配戴口罩等等。另外我还需多了解杭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饮食文化,不仅我们自己要保护名胜古迹,更要向大家灌输杭州文化,和保护名胜古迹的知识。

周末的时候爸爸经常陪我在杭州城区走一走,转一转,发现杭州的大街小巷都装饰的漂漂亮亮,在宽阔的马路上,见不到往常的交通堵车,因为杭州实行了车辆限行,提倡大家绿色出行。斑马线礼让行人等等。再看一看,钱塘江边的亚运主场馆“莲花碗”,外形优雅,它取意于杭州的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朵莲花立于钱塘江畔。悄悄告诉大家,有一次爸爸带我去这“莲花碗”里面做田径训练,当时的心情别提多激动了,感觉自己就是这运动场上的一员。

亚运会倒计时还有300多天,我要合理利用好时间,努力学习。学好杭州的历史文化,学好英语。等外国友人来的时候,我可以热情大方的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来宣传杭州文化。同时也要加强运动,增加体质,做好疫情防护。

亚运会虽处特殊时期,但只要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我相信2022年,杭州亚运依然会砥砺前行,同时给世界呈更加完美的一段历史!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行。作为一个杭州人,虽然我不能上赛场夺取奖牌为国争光,但是在赛场之外,我们依然可以为杭州亚运会增添光彩。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发扬“心心相融向未来”的亚运精神,充分体现我们杭州人、中国人的包容和风度。

那天,我们一家人出门游玩。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艺人,他说自己是因生活所迫来卖艺的,胸前抱着吉他,手里拿着话筒,音响调得非常响,方圆百米内都能听见。周围的人很少有人相信他所说的话,见了他都烦。可是爸爸却鼓起了掌,并将自己的午餐和一些钱递给他,说道:“你唱得太好了。”等我们离开后,我问爸爸:“看起来他并不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为什么还要给他钱和午餐?”爸爸说:“我们不能太自私,如果不是迫于无奈,又有谁愿意在大街上卖艺呢?你要知道,杭州亚运会的宗旨是心心相融,人与人之间要学会相互包容。”我心头一亮,没想到平日里情商为零的爸爸居然对亚运精神有这种认识。

是的,父母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亚运精神,我也一样。有一天,我吃好早餐准备上学时,看见邻居的狗被主人关在门外,浑身脏兮兮的,大家都嫌它脏。见它可怜巴巴地趴在门前望着我,我于心不忍,回家拿了一袋饼干给它吃。后来,我隔三差五地给这只狗带一些吃的。现在它一见到我就会摇摇尾巴,“汪汪”地叫几声,显得十分亲近。我觉得我也在用自己的爱与世界万物心心相融。

是的,杭州有人间美景—西湖,有方便的公共自行车资源,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淘宝网是最大的购物网站之一。杭州成功举办过G20峰会,现在的杭州已经成为世界的杭州。作为杭州人,虽然不能上赛场比赛,但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融,就组成了亚运赛场之外的最美风景线。让我们尽情地拥抱西湖、迎接亚运吧!

因为爸爸特别喜欢体育,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亚运了。在我那时的记忆中,亚运只是一场场争输赢的比赛。但是,2018年亚运会的一场羽毛球赛改变了我对亚运的看法。

这是一场男单比赛,中国小将石宇奇对阵印尼选手。第一场,石宇奇输了。我开始慢慢紧张了起来,一直到第二场18比20,眼看着还差最后一分石宇奇就要输掉比赛,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但是,石宇奇没有放弃,反而拼尽全力打好每一个球。19比20,20比20,21比20,石宇奇反超,22比20,石宇奇赢了!我欢呼雀跃起来。爸爸告诉我,亚运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不到结束就还有希望。

第三场开始了,双方拼得更加激烈了,你一分我一分地你追我赶,我的心也随着分数忽上忽下的起伏着。然而,比赛没到一半,印尼选手因脚受伤下场了。正当我们认为印尼选手放弃比赛的时候,他却回来了。他坚持比赛,甚至比没受伤前更拼。直到18比18的时候,最终因伤势过重而退出了比赛,中国队赢了。

中国队赢得比赛,我很开心。我更开心的是,我看到了双方运动员身上坚韧不拔、英勇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我心中,他们俩都赢了,他们俩都战胜了自己,赢得了观众的心。

从那时起,我爱上了亚运,爱上了体育,爱上了羽毛球。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学羽毛球。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站在亚运赛场上,为祖国争光,用自己的拼搏精神,去影响、去感动千千万万的观众。

2022年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去现场观看比赛,为我们的运动员加油助威。作为一名杭州人,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亚运尽一份绵薄之力,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爱护环境,文明出行等等。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起,让杭州变得更美丽,让亚运变得更美好。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它的到来,给整个杭州城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从我记事起,便能经常听到爸爸讲亚运会的故事。当时的我,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是近年来,我意识到了它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亚运会不仅可以带动全民运动,身体更加健康,还可以让整个城市更加进步,发展的更加美好。

每次假期出去玩,在一些广告牌,公家车上都可以瞧见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身影,它们分别是:琮琮、莲莲和宸宸。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琮琮是根据良渚文化遗址中最著名的玉琮来设计的,而莲莲是根据西湖中的荷叶和三潭印月来设计的,宸宸则是尤为特殊,是根据拱宸桥和钱江潮水合并设计的。但是不论是哪儿一个,都有浓浓的“杭州味”。我站在钱塘江畔,望着远处的“莲花碗”,那一片片的“莲花瓣”包在一起,一片紧挨着一片,不仅表现出了杭州美,也是人民团结的美好象征。在那里,我还遇到了许多外国友人,我便上前和他们问好,作为杭州的小主人,我也向他们介绍了亚运会,这些外国友人便十分有礼的微笑示意。

杭州亚运会秉持着“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四大办会理念。作为一位公民,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助力亚运。这个周末,我便去拱宸桥上清理垃圾。我发现,有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将垃圾扔在拱宸桥,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桥,就被垃圾给破坏了,于是,我们也做了宣传。虽然这只是身边的小事,但我也希望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我们生活的美丽家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办好亚运会的意义十分重大,它将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的风采和辉煌成就,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和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为了杭州亚运会的顺利成功召开,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助力亚运吧!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6篇

杭州亚运场馆建设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确保满足赛事要求,助推城市建设,展现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群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这个特殊的2022年里,我们即将迎来在杭州举办的第__届亚运会。这届亚运会在奥体博览中心举行,你们快一起来杭州观看这精彩的亚运赛事吧!

说到杭州,我们最先会想到的就是苏轼笔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景美不胜收,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雷峰塔是杭州最的景点之一,同时它还蕴藏着许多流传已久的民间小故事。杭州是美丽的,也是具有文化底蕴的,是非常有魅力的一座城市。

绍兴作为亚运会的分会场之一,也为亚运会做出了很多。2022年4月29日开通了地铁一号线,3月19日“于越线”高架也全线通车,这大大拉近了绍兴与杭州的距离。羊山攀岩中心也是绍兴特意为了亚运会赛事在柯桥区修建的。

我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初中生,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做亚运会的宣传者,宣传亚运会让它被更多人熟知并积极参与进来;还可以学习绍兴相关文化知识,当外国友人来问我们时,我们可以脱口而出为他们介绍,展现出绍兴独特的魅力;还可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突出本次亚运主旨。

你们也想一起去参加这次亚运会吗?好吧,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亚运会,期待它的顺利召开吧!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篇2

2022年杭州亚运会也就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这是我们中国的荣幸。杭州是我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是“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绿色”就是低碳,节能,环保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办赛方面,所以我们今后就需要多使用绿色的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多使用公共交通,比如公交车、地铁。或者我们可以多步行和骑自行车。

“智能”就是在赛会中全方位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智能化,也可以改善亚运会的传播,改善竞赛与观赛及传播体验。

“节俭”就是要求充分利用各方面设施条件,控制办赛成本,办一届较高市场化程度的赛会。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这次的大赛中我们也不应该忘本,要做到节约。

“文明”指的是要求赛会展现杭州深厚的人文积淀,彰显开放文明的礼仪之邦和人文古都魅力。

了解完办赛理念后,我觉得自己也应该为亚运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绿色节俭文明。让我们共同期待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吧!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篇3

我们带着期盼和希望,迎来了四年一度的亚运会,也就是2022年3月24日。它将在美丽的杭州举行,作为杭州的一名小学生我感到非常骄傲。

举办亚运会的场馆是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名叫奥体博览城,如果你不仔细看,还蛮像一朵巨大的含苞欲放的荷花。在晚上,它还会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蕴,真是令人赞叹。

为了更好的迎接亚运会的到来,人们把破旧的房子改建成了高楼大厦,还把一些坑坑洼洼的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真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而且地铁还提前开通了呢!连一些地方都只能骑车进入,我猜是为山地自行车比赛而提前准备的。鲜艳的小花、嫩绿的小草、豪华的新大厦,都是迎接亚运的准备。

我们学校里怪不得也快举办运动会了,同学们摩肩擦掌、积极训练都是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的成绩。每天大课间我们都在锻炼身体,打羽毛球、跳绳、踢足球、打篮球等各项运动都上了场。

亚运可以打破历史,亚运可以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特色、浙江的风采和杭州的韵味,亚运需要我们中国人继续传承下去。中国加油,亚运加油!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篇4

2022年__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我骄傲,我兴奋!希望运动员们可以在赛场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西湖、高大壮观的灵隐寺、历史悠久的雷峰塔,这些建筑美景都让来过的人流连忘返。

杭州不仅景色优美,还有不少运动健将呢!其中游泳健将更是厉害,像参加过国际比赛的“梦之队”和游泳名将孙杨,他们都来自杭州,这也是这届亚运会能在杭州举行的一大助力。

绍兴作为分会场之一,也付出了很多努力:2022年4月29日,绍兴为迎接亚运会开通了地铁一号线,同年3月19日“于越线”高架也正式通车。因为要在绍兴举行攀岩、棒球、垒球、排球几项运动,所以特意建立了羊山攀岩中心。

亚运会的吉祥物也是非常可爱,它们分别叫莲莲、宸宸、琮琮。第一个登场的是莲莲,它头戴小荷叶帽,寓意着纯洁高贵和谐;第二个登场的是宸宸,它头上是钱塘江浪潮,寓意着机智勇敢、聪明灵动;第三个登场的是琮琮,它的名字来源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寓意着活力。

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宣传亚运会,让更多人能够了解熟知亚运会,去关注它。还能做些小事情比如:做好个人的防疫,戴好口罩,加强锻炼,文明低碳绿色出行。

这将是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让我们为亚运会服务,加油!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篇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描写我们美丽杭州的诗句,而正是在这美丽的杭州,将要举办第__届亚运会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本届亚运会要在杭州的奥体博览中心举行,它的外观像一朵睡着的荷花躺在钱塘江上,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

说到杭州,就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钱塘江,神秘高大的雷峰塔,还有繁荣的京杭大运河。

绍兴作为亚运会的分会场之一,也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2022年4月29日,绍兴开通了地铁一号线,这大大拉近了杭州与绍兴的距离,同时,3月19日“于越线”高架正式通车。虽说是分会场,在绍兴举办的赛事也不少,有棒球、垒球、攀岩等,为此绍兴还专门修建了羊山攀岩中心,供运动员比赛。

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为亚运会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做亚运会的小小宣传者,让更多人了解知道亚运会,我们还可以多学习绍兴相关文化知识,当五湖四海的人来这里时,做小小导游,带他们领略绍兴风光。

来吧2022年!让我们相约杭州,相约亚运!

关于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征文篇6

瑰丽的舞台表演,高超的舞蹈技术,在这北京之冬奥又再次地展现了这激烈的斗争。奥运圣火再次在中国燃烧,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又一个璀璨的东方盛典!四年之后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和卓越的冬奥会,构建一个环境更舒适、发展更均衡、生活更美好的家园,是中国政府和北京张家口人民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一分文明正如这星星之火,照亮着热情以及成为那燎原之势!

冬奥会在我国举办不仅可以弘扬国际奥林匹克精神,而且也是对中国冰雪文化的一次洗礼!可奥运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奥运从来都不是一场屠杀。奥运之战在于协作和努力。奥运健儿十年磨一剑,在赛场上展现者生理的极限。“更快、更高、更团结”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充分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

冬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与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使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冰墩墩和雪融融,我相信他们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冬奥会圆满成功。这冰墩墩不仅是一个吉祥物,它还是一只象征纯洁、坚强、活泼可爱的熊猫。它的面纱为白,面罩周围有着五彩的信,外壳也是白色的,“糖葫芦”外表冰壳包裹着熊猫。而这雪融融满身都是红色,脑袋正是一个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它更加代表了收获、喜庆、温暖与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也象征着吉祥幸福。这两只吉祥物都为这冬奥的美丽天使!

在这冬奥会也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人人和平相处,但富有着斗争之精神。我没有参加过东奥,但我也向着参加冬奥会的方向前进,东奥项目围绕着冬季进行比赛,有着滑雪、冰球、短道速滑……在那些“东奥之将”看似他们很简单地去滑与比赛,但是却十分不容易,都在比赛场下练习过许多次,摔倒过许多次,被教练批评多次,但依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而去迎难而上,坚持到底。这不愧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也随之飞跃到了冬奥会的会场,幻想着我和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手牵手畅游在奥运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于高山滑雪场上一泻千里的驰骋,在速滑道上风驰电掣的赛跑,在花样滑冰场上展现优美轻扬的舞姿。

中国滑雪运动员在大跳台上展现出了那难度极高的动作,本该是完不成的动作而去尝试最终拿到了金牌!这一刻,中国人是激动的是自豪的!

圆梦冰雪,喜迎冬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冬奥的世界中翱翔,一起向未来!

亚运主题设计论文怎么写

找新闻报纸摘抄噻

第一你可以抄袭 复制下各大媒体的新闻稿件 太多了第二 这样文章很容易攒成第三 不要苦恼 不要为 困恼而困扰第四 祝你工作顺利 事业发达 生活安康 家庭幸福

- - ,我要的。1500字。我在找。

哇靠我才小学哩才6年级估计没人回答你这这么nb的问题

情感化设计主题论文范文

平面设计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关于平面设计类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平面设计专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平面设计类 毕业 论文题目

1、《与秋》平面设计系列作品

2、探讨图像处理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浅谈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探析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平面设计中的二维动态图形教学与实践

6、分析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

7、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8、印染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评《中国传统印染 文化 研究》

9、基于人工智能AlphaGd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发展思考

10、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 方法 探究

11、 传统文化 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2、浅谈绘画性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13、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评《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

14、基于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多维表现研究

15、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视觉表述

16、分析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方式

17、工作室制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

18、计算机平面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19、论色彩搭配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

21、点、线、面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达

22、平面设计教学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究

23、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与发展

24、浅谈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表现

25、浅析中 国画 基本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26、浅析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7、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构建意义及策略

28、平面设计中视觉美学的构建研究

29、创新平面设计理念--浅谈极简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0、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1、李能建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2、柳芳、陈佳莹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3、以"玉环文旦"为例谈中职平面设计社团的实践创新

34、包豪斯的平面设计艺术成就探讨

35、民间染织 刺绣 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6、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37、浅议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38、平面设计中两极原理应用研究

39、油画风景和平面设计的关系与应用

40、电子商务冲击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策略

41、网站建设中的平面设计方式研究

42、 广告 学专业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43、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要点分析

44、平面设计在外卖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45、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策略

46、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7、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8、地域文化符号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49、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研究

50、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51、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的技术技巧

52、浅谈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53、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

54、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J/OL]

55、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的形式美研究

56、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建设初探

57、摄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58、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分析

59、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60、传统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21平面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1 浅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与应用

2 计算机平面设计创新教学 措施 探讨

3 试论动画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视觉语言

4 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及创意研究

5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平面设计教学

6 谈电脑软件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的影响

7 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8 论平面设计在中职 教育 中的重要作用

9 探究极简主义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应用

10 论技工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

11 平面设计中的传统美术色彩研究

12 简析20世纪初期未来主义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13 大理喜州白族图形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14 基于文字、图形、色彩语言艺术的平面设计运用

15 平面设计中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初探

16 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的多维化表现

17 平面设计软件与DICOM图像数据处理技术

18 平面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方法分析

19 高职《Photoshop平面设计》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20 刍议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21 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构建

22 平面设计中的插画艺术

23 摇滚乐产品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24 关于涂鸦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研究

25 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26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核心价值的研究

27 平面设计中汉字符号演绎的创意思维研究

28 平面设计中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

29 摄影术的传入如何影响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手法与观念

30 平面设计语言在动态设计中的维度互联研究

31 动态化平面设计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与创新

32 平面设计元素在跨媒体平台动态设计中的视觉形态研究

33 平面设计立体视觉表现探索

34 儿童 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5 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究

36 展陈中的平面设计视角与平面设计中的展览意识

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平面设计的指导

38 中原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与应用

39 平面设计的多维性研究及思考

40 平面设计在影视广告中的视听应用研究

包装设计论文题目

1、交互式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融合与设计优化探讨

2、论人性化包装设计在商业环境下的体现

3、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基于芒编与纸盒相结合的包装设计研究

5、彝族刺绣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探究包装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7、浅析地域文化在秦皇岛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8、国潮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9、植物纤维制可分解包装袋的营销策略

10、艺术品包装设计理念分析——以书画类艺术品为例

11、折叠结构在快餐包装设计中应用所思

12、浅析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3、文化旅游创意视角下的信阳毛尖包装设计

14、蔚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对策探究

15、情感化设计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

16、基于淘宝SEO的度尾文旦柚包装设计

17、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产品包装研究

18、情感视角下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9、贺岁生肖纪念瓷包装策略研究

20、网红思维角度下的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研究

21、中老年降压药品的交互式包装设计

22、中国风视觉语言在国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3、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电炖锅包装设计与仿真分析

24、塑壳式低压断路器纸质运输包装设计

25、民国时期“三星”牌膏类化妆品包装设计解读

26、洛阳地域文化在葡萄酒包装设计研究中的应用——以洛阳宝石酒庄包装设计为例

27、木版 年画 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28、电饭煲运输包装设计及跌落仿真分析

29、糕点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四喜岷县点心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0、蜂蜜包装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Miel(蜜尒)蜂蜜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1、东阳竹编文化元素在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2、浅谈视觉阅览顺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宋玉洁

33、以茶产业为例谈中小型食品企业包装设计的推广研析

34、论茶包装的设计维度

35、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36、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研究——以吉林人参为例

3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民族手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转型应用研究

39、网购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40、浅析趣味性包装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

41、探究物联网发展视角下的包装设计

42、电子商务模式下山西农特产品包装创新性设计研究

43、插画艺术在中国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4、包装的色彩运用与广告效果探究

45、动漫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平面设计类的学术论文(2)

★ 平面设计类的学术论文

★ 平面设计相关论文范文

★ 平面设计的学术论文

★ 平面设计研究论文范文

★ 平面设计学术论文(2)

★ 艺术毕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 平面设计的学术论文(2)

★ 平面设计论文2000字范文

★ 平面设计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室内设计是人类为了创造并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活动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室内设计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范文 一: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灯光光源的种类:集中式光源、辅助式光源、普照式光源;架设灯光前应注意的问题:场景的环境类型、灯光的目的、特殊灯光的处理、参考资料;架设时应注意的问题:背景光、关键光、补充光;架设后应思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 方法 是否简单而必要、是否有需要从光源中排除的物体、是否可以使用一些其他技巧是场景更逼真。

【关键字】灯光种类注意的问题架设时因主而异

引言

灯光服务于环境就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故强调用光质量的协调性。

一说视觉,要利用不同的光源的显色特性,对环境颜色判断的正确、误导、强化等功能。如白炽灯和卤钨灯,能强化红、橙、黄等暖色饰物,并使之更鲜艳。但也能误导几乎所有的淡色和冷色,使其变暗及带灰。再如日光色的荧光灯能淡化红、橙、黄等暖色,使一般淡浅色和黄色略带黄绿色,也能使冷色带灰,但能强化其中的绿色成份。

二说意境,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或长度在7米以上,或客厅与餐厅之间由隔栅或博古架形成的区间等。可由近明远暗的亮度对比,创造出深远、莫测、私密、幽静的意境,驻于其中或许都能感受到另一番情趣。

三说流畅,以漫透光的发光顶棚、声光动感壁画、盆栽植物花卉的有机配合,形成流畅和谐和自然境观,让深居大都市的人们仿佛置身于早已期盼的广袤的大自然。

一灯光的种类

按光源的性质可分为三种,即集中式光源、辅助式光源、普照式光源,缺一不可,而且应该交叉组合运用,其亮度比例大约为5∶3∶1。

集中式光源:集中式光源的灯光为直射灯,以集中直射的光线照射在某一限定区域内,让您能更清楚看见正在进行的动作,尤其是在工作、阅读、烹调、用餐时,更需要集中式的光源。由于灯罩的形状和灯的位置决定了光束的大小,所以直射灯通常装有遮盖物或冷却风孔,且灯罩都是不透明的灯,如聚光灯、轨道灯、工作灯。

辅助式光源:集中式光源的照度很大,眼睛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容易感到疲劳,此时您需要辅助式光源,如立灯、书灯等来调和室内的光差,好让您的双眼感到舒适。辅助式光源的灯光属扩散性光线,其散播到屋内各个角落的光线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具有散性光线的灯宜和直射灯一起使用。

普照式光源:天花板灯即是普照式光源,通常它为屋内的主灯,也称背景灯,它能将室

内的光源提升至一定的亮度,对整个房间提供相同的光线,所以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光线照到及没有照到之处也没有严重的对比。但是由于它必须和其他的光线一起运用,因此,它不应该很亮,与家中其他光源比较起来,它的亮度最低。

二灯光架设前应注意的问题

2.1 应注意场景中环境的类型是什么?

场景灯光通常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光、人工光以及二者的结合。

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光是太阳光。当使用自然光时,有 其它 几个问题需要考虑:现在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天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还有,在环境中有多少光反射到四周?

人工光几乎可以是任何形式。电灯、炉火或者二者一起照亮的任何类型的环境都可以认为是人工的。人工光可能是三种类型的光源中最普通的。你还需要考虑光线来自哪里,光线的质量如何。如果有几个光源,要弄清除哪一个是主光源?确定是否使用彩色光线也是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光源都有一个彩色的色彩,而不是纯白色。

最后一种灯光类型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组合。在明亮的室外拍摄电影时,摄影师和灯光师有时也使用反射镜或者辅助灯来缓和刺目的阴影。

2.2 灯光的目的是什么?

灯光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场景的基调和气氛是什么?在灯光中表达出一种基调,对于整个图像的外观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些情况下,唯一的目标是清晰地看到一个或几个物体,但通常并非如此,实际目标是相当复杂的。

灯光有助于表达一种情感,或引导观众的眼睛到特定的位置。可以为场景提供更大的深度,展现丰富的层次。因此,在为场景创建灯光时,你可以自问,要表达什么基调?你所设置的灯光是否增进了 故事 的情节?

2.3 如果场景中有特殊灯光效果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场景中有特殊灯光效果,是应该用灯呢还是通过其他特殊途径创建

除了通常类型的灯光外,很多三维动画软件以白炽灯、立体光源和特殊材料属性的形式提供许多特殊效果。虽然严格说来,一些并不属于灯的类型,在场景中,它们通常在可见光效果的外观上再添加进来。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可见光源的闪耀或发光。由于这些效果在3d中不能自动产生,你需要在渲染中专门把它们包括进来,并且考虑他们的外观和长处。

2.4 是否有创作来源的参考资料

在创作逼真的场景时,应当养成从实际照片和电影中取材的习惯。好的参考资料可以提供一些线索,让你知道特定物体和环境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或者在特定条件下看起来是怎样的。

通过认真分析一张照片中高光和阴影的位置,通常可以重新构造对图像起作用的光线的基本位置和强度。通过使用现有的原始资料来重建灯光布置,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三灯光架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关键光

在一个场景中,其主要光源通常称为关键光。关键光不一定只是一个光源,但它一定是照明的主要光源。同样,关键光未必像点光源一样固定于一个地方。

虽然点光源通常放在四分之三的位置上(从物体的正面转45度,并从中心线向上转45度,这一位置很多时候被当作定势使用),但根据具体场景的需要,也可来自物体的下面或后面,或者其他任何位置。关键光通常是首先放置的光源,并且使用它在场景中创建初步的灯光效果。

虽然最初的放置为照亮物体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得到的结果确实是单调而无趣的图像。阴影通常很粗糙且十分明显。同样,场景看起来总是太暗,因为没有自然的环境光来加亮阴影区域。这种情况在特定的场景中是很有用的,例如夜晚场景,但是,对大多数画面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3.2补充光

补充光用来填充场景的黑暗和阴影区域。关键光在场景中是最引人注意的光源,但补充光的光线可以提供景深和逼真的感觉。

比较重要的补充光来自天然漫反射,这种类型的灯光通常称为环境光。这种类型的光线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是它提高了整个场景的亮度。不幸的是,大多数渲染器的环境光统一地应用于整个场景。减低了场景的整体黑暗程度,它淘汰掉了一些可能的特性,不能对照亮的物体上的任何光亮和阴影进行造型,这是使场景看起来不逼真的主要原因。

模拟环境光的更好的方法是,在场景中把低强度的聚光灯或泛光灯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这种类型的辅助光应当减少阴影区域,并向不能被关键光直接照射的下边和角落补充一些光线。

除了场景中的天然散射光或者环境光之外,补充光用来照亮太暗的区域或者强调场景的一些部位。它们可以放置在关键光相对的位置,用以柔化阴影。

3.3 背景光

背景光通常作为“边缘光”,通过照亮对象的边缘将目标对象从背景中分开。它经常放置在四分之三关键光的正对面,它对物体的边缘起作用,引起很小的反射高光区。如果3d场景中的模型由很多小的圆角边缘组成,这种高光可能会增加场景的可信性。

四架设灯光后要思考的问题

4.1应用的解决方法简单而且必要吗

场景中的灯光与真正的灯光不同,它需要在渲染时间上多花功夫,灯光设置越复杂,渲染所花费的时间越多,灯光管理也会变得越难。你应当自问,每一种灯光对正在制作的外观是否十分必要。

当增加光源时,自然会减少反射点。在一些点,增加光源不会对场景的外观有所改善,并且将变得很难区分所增加光源的价值。你可以尝试独立察看每一个光源,来衡量它对场景的相对价值。如果对它的作用有所怀疑,就删除它。

4.2 有些物体是否需要从光源中排除

从一些光源中排除一个物体,在渲染的时候,便可以节约时间。

这个原则对于制作阴影也是正确的。场景中的每一个光源都用来制作阴影,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制作阴影可能是十分昂贵的(尤其是光线跟踪阴影的情况下),并且有时对最终图像是有害的。

4.3 用贴图效果而不用实际光源能够模拟任何灯光

建筑物光源、照亮的 显示器 和其他独立的小组合光源,有时可以用贴图创建,而不使用实际光源。

4.4是否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使场景更真实

比如,为光源添加颜色或贴图,可能可以很简单的使场景取得较好的气氛。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光的理解和认识已经非常深刻。光和影已构成现代美学中的核心元素。合理布局的室内灯光,使灯光与墙壁、地板构成完美和谐的统一。就人类的视觉而言,没有光就没有一切。在家装室内设计中,光不仅仅只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更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光还能影响细胞的再生长、激素的产生、腺体的分泌以及体温、身体的活动和食物的消耗等生理节奏。因此,室内照明是家装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加以考虑。

室内灯光的布置,有普通照明、局部照明、间接照明和直接照明等多种形式。这样说似乎有点千篇一律,但实际上一间房子个性化灯光造型的重要性,犹如舞台灯光对情节的烘托,可以为你的私密空间营造出别样的“灯语”,增添你对生活的感味,抚慰着你内心最柔和的部分。试想一下,夜色四合之际,屋中一盏明灯便可延续白昼的活力;夜深人静之时,床头或案前那抹桔黄,正迎合你放松的心情。

既如此,作用于自我空间的室内灯光,如何才能灵活巧妙地组合搭配呢?关键在于设计师与屋主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共同商讨。设计师应按照屋主的个性需求与情绪变化,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提升和加强设计空间的诉求与质感。除了普通照明灯光之外,在室内设计中更要特别留心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因为往往是这些局部的细节,会无形中影响到生活环境以及人情绪上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灯光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灯光才会使人类的生活更趋完美。我们能够利用灯光在室内看清房间的界限,知道身处空间的边际而产生安全感。有了灯光,我们可以看见眼前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同时光线能驱走人类对黑暗的恐惧。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灯光需求。因此,不能只利用一种灯光。不同的空间,除光线的强弱对空间造成重大影响外,灯光的款式也同样重要。比如在书房内装设华丽的水晶灯,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灯光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能将空间面积扩大或缩小,这当然是在视觉上形成的效果。灯光将墙壁照亮,具有扩大空间的功能;低矮灯光的运用,容易产生阴暗感,同时形成降低天花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室内设计交流论坛》

[2].《印象超写实室内家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李斌 朱立银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3].《将3d max效果图进行到底》李金明 等 著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希望电子出

版社

致谢

论文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做完了,感谢我的导师 ,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是我工作、学习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让我在学习中受益匪浅。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从构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会这三个座标体系出发,现代设计已从产品设计拓展到环境设计,由“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正如加拿大建筑阿瑟?埃利克森所说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美国建筑师们认为:八十年代的重要发展并不是这个主义或者那个运动,而是对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普遍认同。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科学。记者近期采访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请她对室内设计的发展新趋势进行分析。张教授认为现代室内设计大致可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高度民族化

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许多新的环境设计反映了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个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性化

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服务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服务设施。在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设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以“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莎士比亚论文主题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1)《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已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现实。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里,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口表达了他对无家可归的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揭露。但是,紧接着上面那段话之后,李尔说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呵,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这种求助于剥削阶级发善心以解决社会矛盾的想法,正是一种调和阶级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3)《麦克白》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4)《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因为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言老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老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嘱咐他为父复仇。哈姆莱特认为他这复仇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挽狂澜于既倒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漏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他叔父也怀疑他得知隐秘,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行动和心事。甚至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侦察他。他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贡札古之死》叫戏班子演出,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做贼心虚,坐立不住,仓皇退席。这样,更证明叔父的罪行属实。叔父觉得事情不妙,隐私可能已被发觉。宫内大臣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儿子到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边偷听;王子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叔父,便一剑把他刺死。从此,奸王使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同学带去密信一封,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C:鉴赏与品评: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下面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的。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哈》剧中安排三条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交错的线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李》剧中暴雨荒原一场,激烈哀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一)、这些网址有不少资料,也许对你有些参考价值。莎士比亚作品评价莎剧是莎士比亚主观掌握的文艺复兴时代从1590年到1613年间之英国现实生活,莎士比亚之反映现实,又是以动态形象把握这个大变革时代多变的生活,那时,一切都在变化,也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莎士比亚是时代的一份子,他也在发展变化;他一生追求、探索真理,追求社会理想的路程在变;尤其是,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在逐渐形成、发展中变化。因而莎士比亚的艺术也发展变化,总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二、悲剧时期(1601-1606)三、 传奇剧时期(1607-1612)(打不开,你自己再试试!)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典范(四)在左下脚还有一至三,挨个点击即可.(二)、莎士比亚(1564~1616)Shakespeare,William英国诗人、戏剧家。生平 1564年4月23 日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1582年同邻乡农家女安·哈瑟维结婚。1585~1592年莎士比亚经历不详,传说他当过乡村教师、兵士、贵族家仆,并因偷猎乡绅T.路希爵士之鹿逃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人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生涯。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在其《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1594年,他和当时名演员W.坎普、J.伯比奇同属宫内大臣剧团,同当时新贵族骚桑普顿伯爵、埃塞克斯伯爵等均有来往。他的剧团除在天鹅剧场、环球剧场演出外,也到宫廷演出,夏季或瘟疫流行期间,则到外省演出。1596年,莎士比亚以其他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及家徽,1597年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房产,1599年成为环球剧场拥有1/10股份的股东。1610年莎士比亚卖出了他的股份,回乡隐居。1616年4月23日在家乡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莎士比亚诞生地创作 莎士比亚在22或23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其中只有16部在他生前以4开本盗印版出版。原因是因当时作家将剧本卖给剧团,剧团为垄断便不发表,被盗印的剧本则是由演员口授,或在演出时被人速记下来,故而版本多有遗漏和错误。1623年,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曾与他在国王供奉剧团(前身即宫内大臣剧团)共事的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收集莎士比亚遗作36部(其中有20部是首次付印),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人所谓第一对开本,其中的剧目不是按创作年代,而是按喜剧、历史剧和悲剧3类编排的。从18世纪后期开始学者们研究了莎剧的创作年代、分类和分期问题,但说法不一。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13世纪初英国历史外,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第二时期(1601~1607) 以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的历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第三时期(1608~1613)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成就和影响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以英、汉、藏、蒙、粤5种语言,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木偶剧6种形式,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surely the world's most performed and admired playwright. He was well known in his time, and like many artists his fame continues to grow after his death. His plays dealt with many controversial topics, from racism to witchcraft- perhaps adding to the appeal of his plays in general. Shakespeare led an amazing life for his time, a time when actors and actresses were looked down upon and discriminated. He helped to change this stereotype and altered the world perception of theatre forever. In this report, I will outline many areas of Shakespeare? life, including His birth, marriage and children, parents and family, education, as well as his death. Birth and early years 1564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famous playwright was born in April, 1564 in Stratford-upon-Avon, Warwickshire, about 100 miles northwest of London.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Stratford's Holy Trinity Church, he was baptized on April 26. It was customary to baptize infants within days of birth, and because Shakespeare died 52 years later on April 23, and-most significantly-since April 23 is St. George's day, the patron saint of England, it has become traditional to assign the birth day of England's most famous poet to April 23 ( Website). As with most sixteenth century births, the actual day was never officially recorded, but along with most remarkable men the power of myth and symmetry has proven irresistible, so April 23 it has become. Parents and Family Shakespeare's parents were John and Mary Shakespeare, who lived in Henley Street, in Stratford. John, the son of Richard Shakespeare, was a whittawer (a maker, worker, and seller of leather goods such as purses, belts and gloves) and a dealer in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He was a solid, middle class citizen at the time of William's birth, and a man on the rise. He served in Stratford government successively as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1557), constable (1558), chamberlain (1561), alderman (1565), and finally high bailiff (1568)--the equivalent of town mayor. About 1577 John Shakespeare's fortunes began to decline for unknown reasons. There are records of some debts he may have had, but of course, none can be verified for certain. In 1586 he was replaced as alderman for shirk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in 1592 was reprimanded for not coming to church for fear of process of debt ( A Documentary). Mary, the daughter of Robert Arden, had a total of eight children with John Shakespeare. William was the third child and the first s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Records for the Stratford grammar school from the time Shakespeare would have attended have been lost, but attend he undoubtedly did since the school was built and maintained expressly for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the sons of prominent citizens. The sons of burgesses attended free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 The curriculum commenced with the hornbook in order to learn the English alphabet, and thereafter was largely devoted to learning the Latin grammar. School began at dawn and proceeded most of the day, with breaks for meals, six days a week. How long Shakespeare attended the school is not known, but from his obvious mastery and love for the Latin authors, the grammar school must have at least begun the process that he later mastered. No one knows how long Shakespeare remained at the Stratford Grammar School, but Nicholas Rowe reports that ?..the want of his assistance at Home, forc'd his Father to withdraw him from thence.?(Rowe, Some Account of the Life, [2]) (Website). Rowe's source was the actor Thomas Betterton, who made ? journey to Warwickshire on purpose to gather up what remains he could, of a name for which he had so great a veneration (Website).?We cannot be certain, but it would seem likely that William was apprenticed to his father's business in the usual way, perhaps some time around 1577 when John Shakespeare's fortunes seem to take a turn for the worse. The other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lizabethans had was mandatory attendance at church, where they were exposed to either the Geneva Bible or the Bishops' Bible. Church attendance also brought th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Foxe's Acts and Monuments, and homilies and preaching (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 In any event, part of William's early education must be the ways of business he would have learned around his father's shop. Concerning this period, there is a legend reported in Aubrey's Brief Lives (Aubrey was a seventeenth century gentleman known as a gossip and raconteur--1681) that "...his father was a Butcher, & I have been told heretofore by some of the neighbors, that when he was a boy he exercised his father's Trade, but when he kill'd a Calfe, he would do it in a high style, & make a Speech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 As unlikely as this behavior seems from someone who shows empathy for animals in his poetry the detail of having been apprenticed to his father may be correct. Finally, as part of Shakespeare's early education and influences, the Warwickshire countryside cannot be ignored. The plays and poetry are full of images taken from nature, gardening, agricultural pursuits, and country folklore. For example, in Henry V we find this description of the land\

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具有史诗的宏大规模,虽然讲的是英国过去的历史,却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和当时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代表作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理查三世》、《亨利六世》等。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质,而且在当时可能达到的程度上最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他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们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性格,也反映出作者的理想。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 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