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的覆盖面也随之不断扩大,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水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因此水体一旦受到污染,不仅使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污染后的水体也很难再得到恢复和控制。本文主要对水体污染的类型特征及我国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简要的阐明了水污染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及水污染的常规处理方法,并就目前水污染防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体污染;现状;危害;防治;控制方法
1、水体污染及其类型
1.1 水体污染[1]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活动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我国水污染具有影响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水质季节性变化、污染类型复杂等普遍特征。
1.2 水污染现状
近年来,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种类型的水污染事件更是不断地发生。如2004年2月在四川沱江发生严重氨氮超标排放事件,工业废水不合格排放致使大量鱼类死亡,100多万人饮水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泄露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当然,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我国水污染严峻的状况,如从1998年开始的“淮河水专项”,到今天为止已经坚持了16年之久。
1.3 水体污染的类型[1]
从污染成因上来看,水体污染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从污染源来看,水体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从污染的性质来看,水体污染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2、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将直接降低生活饮用水的品质,影响人类健康,并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而导致水生态失衡、生态系统退化,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并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
3、水污染控制技术
3.1水污染控制原则
要实现对水污染的全局调控和有效综合防治,需从宏观控制、技术控制和管理控制三个方面着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对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对受纳水体和排污口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控制。
3.2水污染处理技术[3-4]
随着水污染状况的不断恶化,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水污染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类。
废水的物理处理通常是借助物理力或机械力使得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得以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废水的化学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其处理对象主要是废水中无机或有机(难于降解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4、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困难[5-8]
4.1 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强
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认识,在发展当地经济的过程中, 只注重经济效益, 忽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个别地区和企业甚至损人利己,以污染临近或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经济。
4.2 管理体制不顺, 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
现行管理体制未能有效利用经济手段, 未能形成一系列激励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政策措施, 从而导致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不高, 用水浪费惊人。
4.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现象根深蒂固
目前, 与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有关的法律不少,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中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修订)等立法中, 也有关于水污染防治的相应条款。但是由于在处理水污染事件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得到及时落实和有效贯彻,使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情况持续存在,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
4.4 科研滞后, 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动态性和随机性, 使得水污染防治技术不能得到统一、系统的规划和研究。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等都缺乏深入研究。
5、对水污染防治的建议[9]
5.1 源头控污
5.1.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1.2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5.1.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改善相应的执行机制
5.2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性强,针对这一情况,不同地区在污水处理时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道路交通条件及居民住宅布局等具体不同情况,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且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
6、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它的污染和短缺将给人类带来致命的威胁。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污染的问题更不能被忽略,我们应该吸取以往城市发展中水污染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的教训,充分重视水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水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润成.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3-86.
[2]程声通.水污染防治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 5-8.
[3]赵庆良,任南琪.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79.
[4]张宝军.水污染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3: 19.
[5] 谭炳卿, 孔令金, 尚化庄. 河流保护与管理综述[J]. 水资源保护, 2002(3) : 53-57.
[6] 汪恕诚. 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7] 钱正英, 张光斗.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M]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8] XXIX IAHR Congress.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and eco-hydraulics[ C] . Proceedings of Theme B. Beijing, TsinghuaUniversity Press, 2001.
[9] 周正, 周颖辉.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方法[J].NORTHERN ENVIRONMENT,2011: 9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
水污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篇一
[1] 李昂. 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染物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D]. 沈阳大学 2014
[2] 邵雪. 耐盐菌的特性强化及其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3] 梁晨. 紫外诱变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4] 张芷毓. 厌氧产酸相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协同产酸脱硫试验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5] 张连杰. 金属矿山开采引起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6] 周杰. 原油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强化与共降解处理方法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学 2013
[7] 王琳琳.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甲基对硫磷实验研究[D]. 东北大学 2011
[8] 王丽香,吕家珑,庄舜尧,胡正义. 我国东部河网地区土壤与河道底泥对磷的吸附特性比较研究[J]. 土壤. 2009(03)
[9] 王淞,林香民.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能源与环境. 2006(02)
[10] 冯海艳,李文霞,杨忠芳,阮晓红,刑雅囡. 苏州城市河道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特征[J]. 地学前缘. 2006(01)
[11] 胡静波.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02)
[12] 李永华,王劼勇,白文荣,方升华,沈晓强. 通惠河通州段护坡跌水复氧试验研究[J]. 北京水务. 2009(01)
[13] 张学斌. 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地区石炭纪侵入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4] 罗银飞. 青海省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5] 刘斐. 河北省温塘寺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6] 王金晓. 山东省鲁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7] 张冰. 鲁西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8] 刘雷震. 遥感在西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9] 汪生斌. 地下水资源评价及保护对策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0] 李亚男,李岩,张廷,孟宪禹,赵新华. 天津市北塘排污河不同水期的水质状况评价[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22)
[21] 程艳. 基于PCR技术的菌剂强化污泥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河南工业大学 2014
[22] 李晓云. 污泥堆肥过程中多环麝香的降解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D]. 东北大学 2012
[23] 范艳明. 污泥停留时间对除磷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D]. 天津大学 2014
[24] 王美. 微生物在生物栅处理景观水体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篇二
[1] 郝春博,王广才,董建楠,张倩,蔡五田.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04)
[2] 吕吉利. 生物碳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海水石油污染[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 徐美,李纪人,黄诗峰,庞治国. 从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看中国水环境状况[J]. 水科学进展. 2004(05)
[4] 张汉波,段昌群,屈良鹄. 非培养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03(05)
[5] 席劲瑛,胡洪营,钱易. Biolog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03(01)
[6] 黄立南,屈良鹄,陈月琴. rRNA技术及其在分子微生物生态上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1(01)
[7] 武俊,徐剑宏,洪青,刘智,张小华,李顺鹏. 一株呋喃丹降解菌(CDS-1)的分离和性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02)
[8] 张倩. 典型石油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 张晓阳. 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0] 赵丹. 井水位的'气压效应特征及其对含水层参数变化的指示[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1] 方慧娜. 利用地下水位气压效应反演汶川地震前后含水层参数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2] 王金维. 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反演含水层参数[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3] 卢忠阳. 干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14] 崔碧霄. 三种灌木对土壤石油污染的生长反应与生理响应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15] 陈亮. 铁渗透反应格栅下游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16] 余素林,吴晓磊,钱易. 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的T-RFLP技术及其优化措施[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06)
[17] 路青艳,李朝林,李涛. 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05)
[18] 王业耀,孟凡生.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05(02)
[19] 卢莉琼,徐亚同,梁俊.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6)
水污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篇一
[1] 李昂. 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染物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D]. 沈阳大学 2014
[2] 邵雪. 耐盐菌的特性强化及其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3] 梁晨. 紫外诱变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4] 张芷毓. 厌氧产酸相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协同产酸脱硫试验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5] 张连杰. 金属矿山开采引起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6] 周杰. 原油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强化与共降解处理方法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学 2013
[7] 王琳琳.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甲基对硫磷实验研究[D]. 东北大学 2011
[8] 王丽香,吕家珑,庄舜尧,胡正义. 我国东部河网地区土壤与河道底泥对磷的吸附特性比较研究[J]. 土壤. 2009(03)
[9] 王淞,林香民.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能源与环境. 2006(02)
[10] 冯海艳,李文霞,杨忠芳,阮晓红,刑雅囡. 苏州城市河道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特征[J]. 地学前缘. 2006(01)
[11] 胡静波.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02)
[12] 李永华,王劼勇,白文荣,方升华,沈晓强. 通惠河通州段护坡跌水复氧试验研究[J]. 北京水务. 2009(01)
[13] 张学斌. 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地区石炭纪侵入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4] 罗银飞. 青海省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5] 刘斐. 河北省温塘寺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6] 王金晓. 山东省鲁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7] 张冰. 鲁西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8] 刘雷震. 遥感在西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19] 汪生斌. 地下水资源评价及保护对策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0] 李亚男,李岩,张廷,孟宪禹,赵新华. 天津市北塘排污河不同水期的水质状况评价[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22)
[21] 程艳. 基于PCR技术的菌剂强化污泥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河南工业大学 2014
[22] 李晓云. 污泥堆肥过程中多环麝香的降解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D]. 东北大学 2012
[23] 范艳明. 污泥停留时间对除磷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D]. 天津大学 2014
[24] 王美. 微生物在生物栅处理景观水体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篇二
[1] 郝春博,王广才,董建楠,张倩,蔡五田.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04)
[2] 吕吉利. 生物碳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海水石油污染[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 徐美,李纪人,黄诗峰,庞治国. 从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看中国水环境状况[J]. 水科学进展. 2004(05)
[4] 张汉波,段昌群,屈良鹄. 非培养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03(05)
[5] 席劲瑛,胡洪营,钱易. Biolog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03(01)
[6] 黄立南,屈良鹄,陈月琴. rRNA技术及其在分子微生物生态上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1(01)
[7] 武俊,徐剑宏,洪青,刘智,张小华,李顺鹏. 一株呋喃丹降解菌(CDS-1)的分离和性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02)
[8] 张倩. 典型石油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 张晓阳. 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0] 赵丹. 井水位的'气压效应特征及其对含水层参数变化的指示[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1] 方慧娜. 利用地下水位气压效应反演汶川地震前后含水层参数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2] 王金维. 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反演含水层参数[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3] 卢忠阳. 干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14] 崔碧霄. 三种灌木对土壤石油污染的生长反应与生理响应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15] 陈亮. 铁渗透反应格栅下游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16] 余素林,吴晓磊,钱易. 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的T-RFLP技术及其优化措施[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06)
[17] 路青艳,李朝林,李涛. 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05)
[18] 王业耀,孟凡生.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05(02)
[19] 卢莉琼,徐亚同,梁俊.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6)
环境工程专案涉及面较广,是集建筑、给排水、电气、化学、热力、生物和机械等专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环境工程专案投融资方法与实践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 *** 投资为主,企业和社会投入资金为辅的投融资模式,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环保专案资金缺口仍在不断加大,现有传统环保投融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一、环境保护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总体投入不足
由于当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在对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当前我国环保投融资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环保专案投融资市场机制尚未理顺,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没有被有效的利用。首先,大量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环保专案,严重依赖于 *** 财政投入,一些财力有限的地方 *** ,并没有把环保投入作为优先选项;其次,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市场范围内融资投入环保设施有较大的困难,仍主要采用自筹资金方式投入环保设施,因此,一方面社会中的大量资本一直处于闲散的状态,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于环保专案投入,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投入环保专案又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当前,发达国家的环保专案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更加趋向多元化,尤其是更多的采用市场化融资手段和资本市场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在我国,由于市场经发展仍不成熟,大量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环保专案投融资仍主要依托 *** 投入资本金、向银行申请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主要依赖专案运营收费和财政补贴偿还银行贷款, *** 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融资方式采用较少。
***三***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环保投融资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在国内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对于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环保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在管理上不能使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最后则是投资者逃避风险承担责任。在 *** 投资作为环境保护过程中投融资主体的背景下,在环保领域,投资决策者与风险承担者的权力与责任是分离开来的,作为环境投资的主体对于风险是不需要进行承担的,所以,在对资金进行运用时,通常情况下不会考虑其风险因素,这就会导致资金低效益投资现象的出现,进而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会出现环境保护领域众多专案的重复建设,使资源严重的浪费,进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最后,则是管理监督体系的缺乏,作为投资过程中的主体的各级地方 *** ,在对环保设施投资管理中,缺乏约束机制,也是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环境保护投融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理念
环境保护融资机制要进行改革,要从源头上进行理念的创新。首先,要强化 *** 的引导或主导作用,实现市场运作和企业主导多种资源的整合;其次,要对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摒弃,从源头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以促进回圈经济的发展;第三,将扩大总量与结构优化进行有效的结合;最后则是要将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为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提供完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二***完善投资主体
1. *** 发挥引导和主导作用
由于当前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竞争,所以导致当前投融资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无法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儿而 *** 在环境保护中作为主体,在拥有资源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 *** 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对各项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对于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环保专案,宜采用PPP方式运作专案,由 *** 与社会资本成立专案公司***SPV***,专案公司负责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以及融资, *** 负责特许经营权授权或财政补贴,确保社会资本合理收益,专案使用人***使用者***负责付费。或可采用 *** 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环保服务, *** 通过专案收益和税收调节解决购买资金。
2.提高企业资金自筹能力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环保型企业,一定要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首先,应该对市场的需求和自身产品具有明确的认识,并做出充分的准备,可以考虑方式包括以下几点:新技术的研发、现代企业制度的筹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等。一方面,企业提高竞争力,可以提高向银行融资的筹码,同时还可以依靠企业的核心技术,引进社会资本和各类基金投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自身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和手段获得较高的利润,以促进企业自身现金流量的增加。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条件在于确保环保资金的投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投融资问题,主要在于 *** 、企业各方面共同努力,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理顺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确保投融资渠道通畅,构建权责一致的法律体系,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确保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厚美.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保障“十二五”基层环保工作[J].环境保护,2012***02***:69—70.
[2]董昕.绿色金融:现存问题及体系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15***09***:96.
[3]孙闯.环境税经济效应及其开征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1***:108—110.
>>>下页带来更多的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河流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73.9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水处理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水处理的概念,对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简单讲,“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了解水处理的基本常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也在不断恶化,随着水质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带来的各种行业危害日趋严重,水处理到如今就突显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真正对水处理方面的知识有些许了解的民众却并不多见。
1 水处理的概念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2 水处理工艺
2.1 一级处理是机械处理工段,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机械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与否以及设置方式需要根据水质特注的后续工艺加以仔细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改善除磷除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
2.2 二级处理是污水生化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2.2.1 基质类包括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及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2.2.2 环境类影响因素指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
2.3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3 水处理方法
3.1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乾净。这些颗粒物质若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於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3.2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通常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球状的合成有机物高分子电解质。树脂基质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同时人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
3.3 活性碳是由木头,残木屑,水果核,椰子壳,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质在高温下乾馏炭化而成,制成後还需以热空气或水蒸气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与氯氨以及其它分子量在60到300道尔顿的溶解性有机物质。活性碳的表面呈颗粒状,内部是多孔的,孔内有许多小的毛细管,1g的活性碳内部表面积高达700-1400m2,而这些毛细管内表面及颗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影响活性碳清除有机物能力的因素有活性碳本身的面积,孔洞大小以及被清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其极性,它主要依物理的吸附能力来排除杂物,当吸附能力达饱合之後,吸附过多的杂质就会掉落下来污染下游的水质,所以必须定时利用逆冲的方式来清除吸附其上的杂质。
3.4 去离子法的目的是将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离子排除,与硬水软化器一样,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在这使用两种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来交换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氧根离子来交换阴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互相结合成中性水。
3.5 逆渗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等,是透析用水之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渗透是指以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中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浓度较低的一方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较高的另一方,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为止。在还没达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浓度较高的一方逐渐施加压力,则前述之水分子移动状态会暂时停止,此时所需的压力叫作渗透压,如果施加的力量大於渗透压时,则水份的移动会反方向而行,也就是从高浓度的一例流向低浓度的一方,这种现象就叫作逆渗透。逆渗透的纯化效果可以达到离子的层面,对於单价离子的排除率可达90%-98%,而双价离子可达95%-99%左右。
3.6 超过滤法与逆渗透法类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约10-200A之间。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超过滤法主要的作用是充当逆渗透法的前置处理以防止逆渗透膜被细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处理的最後步骤以防止上游的水在管路中被细菌污染。一般是利用进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超过滤膜是否有效,与活性碳类似,平时是以逆冲法来清除附着其上的杂质。
3.7 蒸馏法是古老却也是有效的水处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挥发性的杂质,但是无法排除可挥发性的污染物。
3.8 紫外线消毒法是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杀菌机转是破坏细菌核酸的生命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应是核酸分子内的pyrimidine盐基变成双合体。一般是使用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253.7nm波长的紫外线能量。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处理的工艺及处理方法,使人们了解到水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弼人.水处理-城市的命脉[J].华东科技,2009,(06).
[2] 戴建强,郑敏.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6S管理源于日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6s企业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6s企业管理论文篇一 污水处理企业6S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以6S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现场管理研究和实践成果,构建适合湖南省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的6S管理体系,运用PDCA模型予以进一步优化,并对6S管理的推行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在提升企业自身现场管理水平的同时,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现场管理模式。 [关键词]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6S管理;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6-0058-03 1 6S管理的内涵 6S管理源于日本企业的管理实践。1952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提出了“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的口号,推行“2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 [1]。到了20世纪70年代,因为生产和产品品质控制的需要,又增加了“清扫(Seiso)、清洁(Seiketeu)、素养(Shitsuke)”,形成了著名的“5S管理理论”。5S理论引入中国后,海尔集团顺应公司发展的要求,引入了“安全(Security)”要素,最终形成“6S管理理论”。 6S管理的具体含义是:①整理是指将工作区内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分开,把非必需品清理出现场,作业区内只放置必需品。②整顿是指在整理的基础上,对必需品进行规范化地定位、标识和摆放,以便员工能够迅速对目标物品进行定位,减少寻找时间。③清扫是指清理掉现场的垃圾以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使现场达到没有异味、灰尘、噪音的标准。④清洁是指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清洁还包括员工的个人卫生和道德修养。⑤素养是指通过提高员工修养,培养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公司章程,从而维持6S管理活动的继续开展。⑥安全是一切企业活动的前提,包括做好安全宣传、预防安全事故、排除安全隐患等。 2 污水处理企业实施6S管理的意义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对6S管理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万家企业正在导入或者已经实施6S管理。根据湖南省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战略,公司推行6S管理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水水质,并借此造就干净整洁、明亮宽敞、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治污净水、服务株洲的理念。 公司6S管理实践表明,污水处理企业推行6S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企业形象提升。推行6S管理以后,厂区环境和员工风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公司形象正在逐步在株洲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心中改观。公司“创市园林单位”的目标计划,已于2011年12月已经顺利通过。②出水水质提高。[2]出水水质一直是考核污水处理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之一,推行6S管理有助于帮助企业克服生产事故,提高出水水质。③运作成本下降。设备、材料和空间的合理使用,生产成本降低;出水质量提高,质量损失降低;企业形象的提升,变相降低了企业成本。④有助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6S管理的实施能够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工作绩效。 基于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践,在污水处理企业推行6S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出水水质,降低生产成本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6S管理不仅是污水处理企业完善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更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6S管理的实践 3.1 整体实施方案 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秉承打造污水处理行业“环境一流、工艺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的理念,作出了开展6S管理的决定。为了顺利把6S管理顺利推行下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公司在整体层面上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制定整体推行战略。公司的6S管理分为前期准备、全面开展和持续改进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员工培训,制定活动的目标、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全面开展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这六项活动,同时做好6S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持续改进阶段主要是利用PDCA模型,对6S管理进行不断地优化,实现公司现场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第二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员参与的原则,公司从每个部门抽选1~2人,组成了6S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所有组员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定期对公司的6S管理推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总结推行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并帮助有问题的部门进行整改。 第三项工作:制定活动目标。明确的目标既能够帮助员工对6S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员工更好地配合6S管理的推行。基于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的6S目标是:环境整洁、标识明确、定位清晰、操作规范、生产安全高效、产品质量保证、规章制度健全、员工素养提高。 第四项工作:制定考评细则。完善的考评制度是6S管理顺利推行的有力保障,经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公司制定了办公室6S管理基本规范、车间整理整顿实施细则、公司档案文件管理办法、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火灾、爆炸应急救援预案等一系列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有力地保障了6S管理的进一步推行。 3.2 具体实施步骤 在上述整体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公司还制定了推行6S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宣传和培训、6S管理的具体推行、6S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3.2.1 宣传和培训 企业成功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6S管理,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宣传册和张贴宣传海报的方式展开。为了营造学习6S管理的氛围,公司从多角度开展了宣传和培训工作,主要包括:观看6S管理视频、6S管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现场教学、6S管理考试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司上下就达成了统一的共识。所有公司员工都明确了开展6S管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掌握了相关活动的技巧与方法,这为6S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 6S管理的具体推行 整理的推行。将工作区域内的所有物品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把非必需品清理出现场,对必需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如:各种扳手、卷尺、油枪、锉刀、游标卡尺等放置在工作台前方;资料、文件、书本等放置在工作台左上角;电话、打印机等放置在工作台右上角。另外,对使用频率高的必需品,要放置在显眼易取的地方,不常用或季节性的必需品,统一放置在现场黄线区域内。小部件物品则放置在工作台抽屉里。 整顿的推行。对必需物品按照“定位、定品、定量”的原则进行统一标识化管理,达到便于员工取放,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定位是指确定安置的位置;定品是指确定安置的物品;定量是指明确物品的数量。是标识管理是整顿的重要内容,即通过观察不同的标识,就能迅速明确现场物品的状态,一般包括物品标贴、警告提示、划线标识等。[3] 清扫的推行。清扫是要使现场达到没有垃圾、灰尘、污垢,整洁有序的状态。清扫是一项很全面的活动,不仅仅是指维护现场卫生,还包括对容易损坏的设备、容易磨损的连接点、容易漏气漏水的部件的检查确认;以及设备的防水、防锈、补充润滑油等辅助工作。清扫工作应该制度化和周期化,实行区域责任制,将清扫工作划分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清洁的推行。清洁的目的是持续推进“整理、整顿、清扫”三项活动,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主要工作包括:①及时对6S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增强员工认同感;②在整顿的基础上,加强工作区域的划分和物品的定位;③强化责任机制,各项工作要落实到部门或者个人;④加强巡查力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6S推行过程中的问题;⑤开展检查、评比活动,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提高。 素养的推行。素养是6S管理的核心,旨在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或习惯,自觉遵守公司章程,自愿维护车间的整洁和美观。为了提升员工素养,公司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宣讲、办公室礼仪培训、规章制度解读等活动,并将员工文明行为、员工文明用语等行为规范印刷成册,发放给员工阅读。 安全的推行。员工的主要工作时间都是在现场,因此,确保工作现场安全是6S管理的重中之重。开展6S管理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培育员工安全作业的意识。安全的推进工作包括:①制定现场作业规范,对化学试剂的取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保管、传送机和叉车的操作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②员工安全防护,要求员工上岗前穿工作装、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等;③匹配相关应急措施,如照明应急灯、安全疏散图、水枪等;④制定相关安全规章,完善安全考核机制,并要求员工认真学习、落实。 3.2.3 6S管理的持续改进 就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在推行6S管理的同时,坚持运用PDCA模型对6S管理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DCA模型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W .Edwards.Deming)提出来的,又称“戴明环”。其中:P(Plan)——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制订活动方案;D(Do)——执行。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操作;C(Check)——检查。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找出相应的问题;A(Action)——处理。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好的方面,优化不足的方面。[4]PDCA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模型,一次循环可能解决了部分问题,留下来的问题则放在下一次循环中,在下一次循环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PDCA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过程。 PDCA模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任务。在P阶段中,对6S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析其影响因素,找到主要原因,并制定处理方案;在D阶段中,按照P阶段制订的方案去执行,做到职责明确,执行到位;在C阶段中,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与原定目标的符合度,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在A阶段中,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体评价,未能解决的问题流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6S只是一套管理思路,而非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对不同的企业来说,实施的效果也可能不尽相同。企业要想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修正和完善6S管理。PDCA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呈阶梯状上升的改善循环模型,每循环一次,就帮助解决一部分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不断提高,使6S管理得到持续改进和向前发展。目前,PDCA循环作为一种基础管理优化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4 6S管理效益分析 总体上看,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6S管理是颇具成效的,以下是对公司6S管理所做的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实施6S管理以后,公司的运营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员工队伍更加稳定,员工主动离职率和被动离职率都明显下降,在招聘工作上的开支有所减少;②员工工作效率提高,单个运行班组的人数从7人减至5人,员工工资支出大幅度减少;③相关工艺流程得到优化,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了工时,变相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④单位污水处理成本下降,并且日污水处理量有所提高;⑤实行部门责任机制后,设备维护更加到位,使得在设备维修上的开支明显减少;⑥公司各项日常工作都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成本下降。 4.2 社会效益分析 推行6S管理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实施6S管理使得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增强,对环保事故的防范能力明显提高,为株洲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安全保障。二是公司通过6S管理,不断优化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有力地支持了株洲市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 5 结 论 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践证明,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实用的现场管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公司的环境卫生问题和工作效率问题,还培育了员工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5]6S管理在株洲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成功运用,表明在污水处理企业实行6S现场管理模式是具备可行性的,关键在于要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和持续推行下去的机制,污水处理企业可以通过引入6S管理,优化厂区生产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员工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构建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的同时,打造污水处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污水处理企业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渡淳一,加藤贤一郎,高柳昭,等.最新现场IE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3]于顺游.生产现场管理的定置管理方法[J].辽宁经济,2006(8). [4]李瑞丹.创新过程PDCA循环运用初探[J].标准科学,2009(5) [5]裴月娥.论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106. 6s企业管理论文篇二 浅谈乙醇生产企业的“6S”管理 【摘 要】介绍了“6S”现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阐述了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实施“6S”现场管理活动的手段及方法及实施效果,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乙醇生产企业;6S;现场管理;燃料乙醇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展示企业形象、实现管理出效益的重要工作。起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的“6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有效工具,对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品质,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6S”管理的内涵、意义加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实施“6S”管理的方法,论述了乙醇企业推行“6S”管理的主要办法及实施效果。 一、“6S”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6S”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机器设备、材料、工作程序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各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安全(SAFETY)及提升人的素养(SHITSUKE)的活动。其意义:一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使现场无杂物,行道畅通,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节省库存,节约资金;二是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美化工作环境,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和个人健康的环境因素;点检设备,稳定生产过程;四是生产现场洁净明亮,会使员工心情愉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五是使员工养成遵章守纪的作风和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做到人人自律,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实施“6S”管理的必要性 乙醇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高温、高压、高耗能等特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多,危害性和危险性大,因而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要求较高。但国内一些乙醇企业的部分员工对此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现场管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物品随意摆放、机器设备保养不当、管路阀件间跑冒滴漏无人处理、标志管理混乱等等。因此,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以管理一流、产品一流、队伍一流、环境一流为标准,从提升员工素养、规范员工行为、科学优化流程、精细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构建覆盖全员、全过程的“6S”管理体系,大力推进“6S”管理活动,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三、推行“6S”管理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管理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在公司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的“6S”管理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以及验收、评比和考核。生产部、安保部、乙醇厂、热电厂等18个二级单位设立“6S”管理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活动的开展和落实。 (二)制定活动进程,明确工作内容 由“6S”管理委员会制定出“6S”管理活动方案,各二级单位依据方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再拟定出适合自己的活动计划。方案将“6S”管理活动的开展分为实施启动、强化推进、检查改进、巩固提高和标准化、制度化等5个阶段,不同阶段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 (三)下发指导文件,做到有章可循 为切实搞好“6S”管理,管理委员会制定下发了《“6S”管理指南》、《生产区域“6S” 管理标准》、《办公区域“6S” 管理标准》、《其它区域“6S” 管理标准》、《“6S”管理考核办法》等诸多文件,对管理制度和实施标准进行导入,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四)活动方式多样化,保证实施效果 采用摄影比对(在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同一高度用照相机将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情况拍下来,并将照片对比放在看板上,让员工看到改善后的效果,以鼓励他们去积极整改)、红牌警示(用醒目的红色揭示牌贴在出现问题的地点、设备、产品和车辆上,以期引起相关责任人员的注意并及时解决问题)、清扫活动(组织员工对工作现场进行扫除和清理,对机械设备加以维修和清洗,使工作环境焕然一新,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看板显示(将期望管理的项目或信息用看板展示,使每个员工都能一目了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如可通过看板向员工说明产品质量要求、交货日期、机器状况、员工建议提案等信息;也可通过看板简便地告知员工应该完成哪些特定的职责、可以做哪些事情、严禁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等等)、定置管理(将生产现场的各种物品按工艺流程的要求、制约条件和使用方法,把物品放置在固定的、适当的位置,以实现人与物品的最佳结合。 (四)细化管理标准,提高整体素养 公司对生产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的管理标准作了细致要求。细化管理标准并不是约束员工,而是强调员工应按要求和规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展示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员工才能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从而自觉做事,养成习惯,提高自身素养。 (五)定期检查评比,做到奖罚分明 公司每个月对各部门的“6S”管理工作进行两次检查评比,并将检查和评比结果纳入到公司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奖金紧密挂钩,对当月表现较差的部门扣除当月奖金的20%,扣除部分则奖励给当月表现突出的部门。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地推动了“6S”管理的强力推行。 四、“6S”管理实施的效果 (一)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随着厂区环境的改善,生产现场的清洁整齐,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有了很大提高。“6S”管理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家的愿望已不仅仅停留在整齐和清洁的工作环境,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创建一个更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树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面貌。 (二)设备故障减少,设备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随着“6S”管理的成功实施,使困扰生产运行的一系列“难题”纷纷告破。管道、反应器、换热器等装置中的积垢得以及时清理,设备发热、磨损、接触不良、传热不良、接地不良、漏电、积尘、积垢堵塞、超温、超压等问题明显减少;管路阀件间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得以消除;设备清洁得到根本改观,员工参与设备清洁和履行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得到加强。 (三)员工队伍素质普遍提高 “6S”管理逐步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员工自觉维护集体形象和利益的思想成为了共识,执行制度和工作规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在各个岗位上,员工通过积极参与“6S”管理活动,清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怎样做好、做好了怎样保持,从点滴之处融入了“6S”管理,职工队伍素质普遍提高,为实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燃料乙醇企业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莉.6S现场精细化管理安全效益分析[J].现代商业,2011,(5). [2]张庆良.推进6S精益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3,(2). [3]刘长安,王杰. 6S管理在胶粉制造厂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2).看了“6s企业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6s管理论文 2. 公司管理论文 3. 班组6s管理文章3篇 4. 5s车间管理论文 5. 浅谈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图书信息[回目录] 书 名: 水环境保护 作 者:雒文生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508459905 开本: 16开 定价: 27元 内容简介[回目录] 《水环境保护》根据我国水环境保护需要,在水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内容吸纳了成熟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水环境监测与实验,水污染负荷分析与预测,水环境演化原理,水环境模拟预测数学模型,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等。 《水环境保护》为水文水资源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水利水电类专业应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回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内容与任务 1.2 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1.3 水文循环中水的污染与自净 1.4 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措施 1.5 水环境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水环境监测 2.1 水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内容 2.2 水质监测采样位置的布设 2.3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2.4 水环境指标的测定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水污染负荷预测 3.1 概述 3.2 点源污染负荷预测 3.3 面源污染负荷预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水环境演化原理 4.1 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4.2 水体的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 4.3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及其解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水环境数学模型及预测 5.1 水温的模拟预测 5.2 河流水环境数学模型 5.3 湖泊、水库水环境数学模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6.1 概述 6.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准则 6.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6.4 水体质量评价 6.5 底质质量评价和水生生物评价 6.6 水环境影响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 7.1 概述 7.2 水环境保护规划 7.3 水环境质量管理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