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政治小论文范文学党史

发布时间:

政治小论文范文学党史

你的要求好高呀!

学党史跟党走论文2000字如下:

10年前,不谙世事的我面对鲜艳的党旗,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完成了向有信仰的人的涅盘……7年前,带着大学生共有的稚气和泛着油墨清香的财税知识的我,胆怯地踏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熔炉,成为了区财政局的一名新兵……3年前,涉世不深的我满怀敬仰、彷徨、期待的心情转战夷陵区政府中枢机构,变成了政府领导身边的勤务兵和马前卒……今天,我怀着对能力危机的深深不安、对激情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我区29名青年干部一起,接受党的锤炼和教育,为自己充电加油。我出生在一个与党联系极深的家庭,爷爷那一句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吃一顿饱饭不如饱吃一辈子饭”的教诲,让我深刻理解了艰苦奋斗、廉洁为官的含义;父亲一辈子把农民当作知心朋友、一辈子甘当人民公仆的朴实作风,让我深刻领会了真情、真爱的内涵;

母亲民转公时汗流浃背、挑灯夜读的干劲,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正是爷爷、父亲、母亲三位共产党员的熏陶,让我从小就对党、对共产党员产生了无比的敬仰和崇拜。

参加工作以后,共产党员刚劲高大的身影时刻在我眼前闪现,1998年洪灾让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勇敢,2003年非典让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的无畏,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坚毅,我坚信,只要有共产党员压不跨的脊梁,中国必将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论是“神舟”、“嫦娥”的顺利飞天,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论是上海世博会的华丽谢幕,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艰难度过,都体现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于创造的豪情。

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同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与中华民族一同驶入一个崭新世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用真情来歌颂我们伟大的党,我没有豪言壮语,但是,我愿做一株小草,去装点我们祖国的春天;我愿做一支花朵,去渲染我们党的百花园;

我愿做一片羽毛,去丰满我们民族腾飞的翅膀;我愿做一片绿叶,让中国人民这棵大树多一份美好的畅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进的钟声已经敲响,奋进的号角已经吹起,美好的未来正在向我们招手,朋友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传承党的感恩,绘就绚丽的明天!谢谢大家!

也许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从小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一名名英雄人物而组成的,在小学课本中我们认识了董存瑞和黄继光;在电视的荧屏上我们认识了小兵张嘎,知道了他的机智聪明,把日本兵搞得手足无措;还有英雄王二小,类似的人物,那时大家都喜欢看这种片子,我们还老是问爸爸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了根。每当英雄人物的出现我们总是很兴奋,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一股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记得学校有一次歌咏比赛,要求每个班选派一首参赛曲目,我们班选了一首老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比赛时大家都是那么努力的唱,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歌得了全校第一,我荣幸的代表全班去领奖,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校长紧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要跟着党走,做党的好孩子”。虽然只是一句如此简短的话,但这却引导了我一心向往入党,一心向党组织靠拢,一心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渐渐地,我长大了。从历史课上,我得知了共产党的历史,这是怎样一部光辉的历史啊!它是革命烈士用血和泪谱写而成。不知是历史选择了七月,还是七月选择了历史,就在八十多年前的七月,这个光荣的政党诞生了。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遵义会议到万里长征,她就这样一路风风雨雨地走了过来。因为在她的心中装的是中国人民,在她的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从那以后,党在我心中开始真正无比崇高起来。党在我心中是一位饱经沧桑而又百折不挠的母亲。她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领导了艰苦卓越,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为推翻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为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她巍然不动,力挽狂澜,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在列强逞凶,恃强凌弱的时候,她凛然不屈,坚决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和平与发展的社会蓝图。她用勤劳勇敢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幸福家园;她用宽大丰满的羽翼,为我们遮挡风风雨雨!党在我心中是永不驻足的行者,在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党从客观实际出发,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值得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集中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总是不停地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丰富和完善自我。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理论思想的提出,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革命理论,正是这伟大理论,指引中国跨上了波澜壮阔,宏伟壮丽的社会主义道路。八十四载风雨兼程,八十四载辉煌伟业,党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象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搏击狂风暴雨;象一只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虽然在这八十四年的历程中,有过坎坷、有过曲折,而且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与危机共存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都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正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小康,实践证明,党是英明的,决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富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说到这里不仅使我想起了二十年来我们家乡的变化,瞧那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一座座参天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想象不出以前都是一片田野,被几条乡间小路划分为几块,一到春夏天这里就都是蛙叫声,此起彼伏……勤劳的农民在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偶尔拉过几只牛,哞哞的叫两声。就是这么几年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变了,经济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现代化的楼群,整片的居民小区相继落成,市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多数人都有房有车了,手机人手一个,我真的很难想象,甚至在我出来读书的几年,家乡也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我想不出来如果不把这种贡献归党的话,还能归谁?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不由会想起老前辈革命同志的丰功伟绩,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解放事业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精神却没有消失,而是化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所有中国人心中飘扬,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在新中国发展下的今天,我们涌现出许多为党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了完成党的事业,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甚至生命,这就是中国党员的气节和精神,他们的人生是壮丽的篇章,是无悔的一生。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他们为党书写着一篇篇不朽的文章,永垂史册,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任长霞。她关爱百姓、惩恶扬善;作为一名新时期人民警察,她无私无畏、勤勉敬业、乐于奉献;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女儿,她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任长霞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学习的好榜样。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而她——真正的好人啊,却不平安。因为她把平安献给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平安,她却不平安。人民不安,她心难安。人民不安,她心不甘!有了她,人民平安;有了她,人民心安!她同雷锋,为人民奉献一切心甘情愿!同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中原女杰嵩山出,巾帼英姿看登封;凛然雄威震邪恶,浩然正气贯长虹。立党为公心无私,执法为民情最重;缤纷彩霞映红日,铿锵玫瑰香更浓。”这句话是对她最好的写照。我们赞赏共产主义的公而忘私;提倡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对任长霞同志的英雄事迹,必须大力提倡,号召各行各业认真学习。学习她——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舍得奉献。学习她——舍小家,为大家。学习她——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更要学习她那种——尊重法律文本,维护法律尊严,坚持为民做主的大无畏精神。她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腐败也不是社会主义,专制更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人中国人的梦想,真正的社会主义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去圆这个梦。中共中央为了是中国共产党他能在新时期新困难面前轻装上阵,迎接更为艰巨的考验,决定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一场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了。我作为他的一名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这次教育的重要意义,坚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他”的《章程》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他”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自身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相信通过这次教育,我们党会更先进、更文明、更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时代在前进,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环境怎样变,条件怎样变,思想怎样变,党在我心中这点肯定不会变!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提高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生动火热的改革建设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只有早日加入共产党,将自己融入党的怀抱,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使人智慧,知识使人强大,信念使人坚强,理想使人升华,无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因为党永远在我心中。

政治论文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把他的改了一下~忆党史 铭党恩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往事一晃如故。从考入军校开始我对党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入,对党的理解也更全面了。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纪律严明、热爱人民的政党。长大了,就见到了那神圣的党旗:一把斧头和一把镰刀。一下子,那个理解更确切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兴的工人阶级政党。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延伸,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回顾我党的发展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打败了各种敌对势力,使新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9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历经磨难,历尽坎坷,最终走向辉煌,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侵略者,打倒了反动派,使得人民当家作主,使得整个民族挺起了胸膛,挺直了脊梁,使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是党的伟大举措,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又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没有完成不了的各项任务与挑战。汶川地震时的有力救援和组织、宣传,彰显了我党的卓越的执政能力;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神七神八的完美升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向展示了我党的号召力、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这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历史的选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不断地认识自己,警醒自己,发展提高自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先进地位,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庞大集体。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切实的保证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军校学员,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让我感到我离党更近了,对党认识更深刻了。我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平时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合格军校学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忆党史 铭党恩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往事一晃如故。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周岁华诞。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沉浸在喜悦之中。为这个民主而年轻的政党深深祝福。一入大学就积极的写入党申请书,并不断加深了对党的认识与理解。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在我心中,共产党,是一个严肃而又关心人民的军队,人们需要它,它保护着人们。长大了,就见到了那神圣的党章:一把斧头和一把镰刀。一下子,那个理解更确切了,共产党,一个服务人民的组织。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延伸,我真正的知道了共产党的含义: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员便是共产党的组成部分,那党员的义务是怎样执行的呢?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共产党员在默默为人民服务着。回顾我党的发展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处处留下了不朽的红色足迹。9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历经磨难,历尽坎坷,最终走向辉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侵略者,打倒了反动派,使人民当家作主,使整个民族挺起了胸膛,挺直了脊梁,中华民族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是党的伟大举措,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又一壮举。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汶川地震,彰显了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神舟七号的升空,展示了党的执政能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体现了党对人民的爱戴,对国家负责的博大胸怀。中国共产党拥有七千多万名党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是党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历史的选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不断地认识自己,警醒自己,发展自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努力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庞大集体。近年来,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切实的保证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发展对象,让我感到我离党更近了,沐浴在党的大海。我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平时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遵守规程。 “七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华诞!党员同志们,大家行动起来,加油吧!让我们用“读党史”、“听党课”、“忆往事”、“学楷模”、“唱红歌”、“答问题”、“送祝福”等形式,把我们武装起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生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写作思路:回顾历史,把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写下来。

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一个伟大的组织,谁可以给我们一份希望,一缕光辉?是党,是我们全中华民族,是骄傲的中国共产党。

从小,我就听人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更没有现在的好日子。我爷爷是老党员,他非常热爱共产党,每当讲起历史,他总是慷慨万千。“想当年,上甘岭战役,敌人先后投入三万多兵力,向不足四平方米的我军阵地倾泻了两百万颗炸弹。

战后阵地上厚厚的浮土里一把竟能抓出三十三个弹片,但我军岿然不动……这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啊。”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共产党是什么,是知道人们敬爱中国共产党。

我上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红色是最艳丽的颜色,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旗上的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每次看到国旗伴随早晨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我都会心潮澎湃,眼角微润,我知道,我又会在党的阳光下淋浴着渡过幸福、充实的一天。

上六年级了,我看了越来越多的书籍,我才真正了解共产党。中国,一个曾被外国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今天中国终于站了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给祖国带来了希望。因为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之路,是共产党唤醒了中国这头雄狮!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大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

现在,我是一名光荣的的少先队队员,我知道,少先队是党的儿童组织,我应该为共产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还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共产党,为以后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拼搏。

永远跟党走,做好党的接班人。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没有忘记那些伟大的领袖人物,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现在,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党,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之强盛而奉献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当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怎能不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当我们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时,又怎能不热爱他们。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任何个人的奋斗,都应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异彩光芒。朋友们,让我们以党组织为指路明灯,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爱岗敬业,在我们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们的青春,为祖国,为敬爱的党的生日献礼。

时政小论文500字党史

找篇文章自己改..

党在我心中》,是年少时萦绕耳畔的一首歌:“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我所知道的党,就是和母亲一样的亲人。她对我的关心,爱护、教育、培养,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党在我心中,就是像父亲那样在最困难的日子中也总挂念着子女,在最劳累的时刻也心牵着工作,时刻不忘“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人;就是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了社会安定和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了崇高的事业不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人;就是一个由无数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尊严而艰苦奋斗的优秀人民组成的团体!党,在我心中,是少年时历史书上嘉兴南湖中一艘华美的游船,在一片烟波浩淼中指点出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火热的七月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开始摆脱苦难重重的困境,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是共产党啊,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独立,带来了富强、民主、文明,带来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幸福之源泉!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变成现在的真切已从为了民族的振兴,到今天为了祖国的富强。已从童年时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到今天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在我心中,是我成长历程中不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她带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她不断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党,在我心中,是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依旧鲜艳、屹立的红旗!党,在我心中,是经历风雨、雷电的侵袭,不屈不挠,永远闪亮耀眼的航标!党,在我心中,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我心中,是历经沧桑的长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传授着成功经验,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党,在我心中,又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在未来的道路中,蕴育着无穷的生命力,散发着火一般的热情党在我心中,是所有中华儿女永恒的祝福!祝福您,我的母亲!(备注,原文作者为/胡家强摄影/彭凯;你自己结合实际,在做一些修改,下面提供一则材料。给分吧!)孙健喜爱读书,不仅看些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书刊,而且对父亲的一些马列主义理论书籍也常翻阅。日久天长,他在同学中成了颇有威信的“小理论家”有一段时间,年轻人热衷于讨论“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砚?”“社会主义的出路在叮儿?”等问胭。这些话肠也被孙健带到家中的饭桌旁。他父亲听了年轻人偏徽而又幼稚的议论,没有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用身边伪事实启发他。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谈到首钥改革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语重心长地告诉孙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你身边,中国改革、首钢改革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的实惠你已经亲身体脸到了,你说社会主义的出路在拐里?!也正是由于受父亲的形响,孙健对党的翎导,对中国的改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这,也正是他主动今加“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的动力。

看来是通道中人,是不是萧山三中的,高一?悲哀啊,我也在苦苦搜索...

党在我心中》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草原的新绿,出水的芙蓉;年轻是初生的太阳,远征的新帆,离弦的利箭……年轻的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人的路该怎样走,青春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呢?是无数共产党员凭着那份永恒的追求,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从此就沦没了吗?不,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给人们送来了黎明的曙光,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 当这些盼望已久的民族心愿一一实现时,亿万人民的心潮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谁不为之高兴,谁不为之自豪呢?谁又不为拥有一个让世界括目相看的共产党而感到荣幸呢?今天,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光辉的岁月,八十多个风风雨雨的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载着共产党人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看今天,全国人民正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从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到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麦浪滚滚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何处不是洋盈着唱党、颂党的海洋,抒发着对伟大的党向往的激情。 如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一个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政党,在新的世纪,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数同学的心灵受到侵蚀,他们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纪,泡网吧、谈恋爱、偷盗钱物、打架斗殴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发表,准确及时,简洁明了,对于广大同学明确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国拥有你,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我们拥有你,便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 我作为一名公民,为生活在这个时刻,为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荣幸、自豪,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更有一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任重而道远,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一份奉献。中国共产党———你是一盏明灯,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指引我坚定不移地做一名共产主义的忠实追随者。 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兢兢业业、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让我们肩并肩、手拉手,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相信我们党的事业将更加和谐美好,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政治小论文高中关于党

党在我心中小时候,党在我心中是映照着红旗的隆隆炮火,是攻城拔寨勇往直前的人民解放军的嘹亮军歌,是潘冬子向往的红星,是八角楼上点燃的灯火,是纪念馆中斑斑的血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振臂高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留给兰考人民的新生活,是墙上的巨幅画像中毛主席庄严宣告的新中国……那时候,党在我心中是遥远而神奇的。从南湖上的画舫到陕北的宝塔山,从井岗山到延安,从四渡赤水到百万雄师过天堑,展开的是一幅传奇般的画卷。系上红领巾的我开始注意,家乡的泥泞小路变得宽敞平坦,偏僻的小城里人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蓝天,大人们说:“党的政策好啊!”党在我心中,变得伟大、亲切、看得见。在党的指引下,成长的道路充满动力与生机。雷锋这个好榜样的力量让我思考怎样去学习和做人。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洋溢的壮志与豪情,体现的力量与胸襟,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惊叹和自豪于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与喜庆,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强盛与尊严。党的政策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脊梁,信心百倍地面对机遇与挑战。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赋予了荒漠新的希望诗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那么的鲜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仍无悔无怨。党在我心中,渐渐变得崇高、清晰、新鲜。祖国正在前进,党正在发展,我正在成长,党已深深地烙在我心中.我知道,我还会继续为他感动,为他雀跃,为他思索。从那时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于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了我最大的心愿。岁月如梭,我蜕去青涩,在这个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里,我快速的成长着。孔繁森、李素丽、陈金水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一次次感动了我。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们让我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党在我心中,又是那样的睿智、成熟、卓有远见。岁月的长河终于汇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洪流,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日趋激烈地国力竞争,党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党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距离。有些人因此产生疑虑,担心党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去年年初,党中央提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参与其中。在这几个月中,我认真学习了《读本》和《党章》,重温了党的历史,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党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粉碎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预言,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中国终于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重显东方巨龙的风采。试问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们党有许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在我的周围就有着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默默地忘我地奋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无悔,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在党旗下的誓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我更自豪,因为我是这伟大政党的一员,我要奋斗,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这哪位高中同学,都要写啊。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如果有人问我自己是否践行了党的伟大精神,我可以明确的说,我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铭记党的精神,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5000年的灿烂文化让我为我的祖国深感骄傲,但中国近代史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飞扬跋扈,烧杀抢掠,肆意地践踏着我们的锦绣山河.中国人民为挽救中华民族,进行了各种试探,长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1921年的一个夏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仿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长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挺身而出,带领着千百万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唤醒了四万万劳苦大众,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一刻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400字政治小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从法理上分析,这种行为指的是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而在近期,在我国部分城市,却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具体表现为:一位由执法部门派出的“钩子”,“发生了紧急状况”,向私家车主“求助”。车主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搭载。孰不知落入了一个圈套,因为不远处的执法人员,按照所谓的证据,将其定为“非法营运”。然后“依法处置”,罚款。这位车主自然是百口莫辩,除了“乖乖受罚”,哪有半点回手之力?这样的执法方式固然荒谬。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却有许多这样的案例。

如在上海,一位私家车主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动了恻隐之心搭其上路。结果,搭客拔了他的车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他拖出,还把他双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对方告诉这位车主,他们市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要他交钱才能拿回车。在各种压力下,最后这位车主交了一万元才取回车

同样是在上海,另一位车主也是动了恻隐之心,却引来“非法运营”的横祸。尽管他采用了“断指”的方式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却也只是徒劳。

庆幸的是,最后他们一个采取诉讼的方式,一个采取向政府求助的方式,让法律还给了他们一个公道。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执法者找出了诸多的理由以示执法的正当性,但却掩盖不了实质上程序上的违法性,以及背后的利益驱动。回顾类似行为造成的结果,发现在鱼钩上晃荡着的除了当事人,还有更大的鱼——那就是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能否自觉的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是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然而在“钓鱼”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却变成了违法者,引诱守法者违法。这让社会对法律产生强烈的质疑。而执法者的做法所影响的也不仅是这一部门的形象,更影响了法律的形象。动摇了人们心中的法制观念和信心。行政执法中的“钓鱼”行为,不但会让公众在守法与违法的困惑之中,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是对道德釜底抽薪般的打击。

但是为何会有“钓鱼”执法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或许就是因为执法经济。

199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任何行政部门都没有权利私自处理罚没款,都要上交国库”,但各地财政一般会按40%到50%的比例将罚没款返还给行政执法部门,有关部门再按照四六或五五的比例返还给各分支机构,此办法被俗称为“两次五五分成”。这就等于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个人联手设套盘剥司机。

从这个利益链条中,我们看到,利益的始端和源头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给交通执法部门经费或所给经费很少,不足以维持部门生存,而是寄望于其创收;中端是执法部门,执法单位创收多少与单位和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创收得越多,单位提成和政府财政返回得就越多,领导和员工的奖金、福利等也就越多;末端是执法人员,单位又将创收任务分解给每一个执法人员,并与个人奖金、福利、考核、提职加薪等挂钩。这样就在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之间结成了一个公权力与私利错位纠缠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体及其成员的目标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且现在执法部门法治意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由于利益的驱动,更不把法律当回事,以致以罚代法屡禁不止。“钓鱼”执法则成了执法经济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在执法经济的利益驱动下,“钓鱼执法”呈不断向社会扩充“执法力量”之势,提成机制让有关部门公然在社会上“招聘”大量“钩子”,也就是所谓的“协查员”乃至“有正义感的社会人士”。他们败坏了“正义”和“正义感”的名声,使社会诞生出大量不从事生产性、创造性劳动的寄生虫,也使法律、公权力的公信陷于崩溃的危险边缘。

当“钓鱼”成为常态,社会的信任危机也自然会加重,互助友爱的美德将在“钓鱼”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执法者的“钓鱼”,守法者固然是那条鱼,法律、道德也同样是那条鱼。

“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这句话是最近在网上流传的一句“最牛私家车标语”。当然这无疑是网民们针对“钓鱼”执法的黑色幽默。但是这或许成为了私家车主面对“钓鱼”执法的无奈之举。不过,如果这样的标语出现在每一台私家车上,是否就表示,社会公德每况愈下,人们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护的外衣,使那些社会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那么我国的民族精神中的“团结互助”,又该如后得到弘扬,得到发展。而这种情况还有可能随时随地陷公民于危险与不安,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地!

“钓鱼”执法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对人们法制观念的影响,实在太大。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思索,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把“钓鱼”斩草除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决策,在认真试点总结的基础上,对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了部署。这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为了开展好这一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教育活动,必须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集中教育活动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保证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开展过三次成规模的集中教育活动。一次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我们党进行了一次党内整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一次是在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后,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干部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密切联系群众,从1998年底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第三次是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些集中性教育活动都取得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进党的事业的显著成效。

这次由党的十六大作出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进行部署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来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以后,第一次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性教育活动。同前三次集中教育活动相比,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二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基本要求。显而易见,这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活动。

坚持党的先进性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个论断明确地告诉我们,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先进性。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党的先进性呢?

首先,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党从来就是一个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先进部队。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表述,首先重申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新世纪,不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与中国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先进的阶级。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对此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

同时,我们党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共同目标;我们党从来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从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看,把党的先锋队性质由“一个先锋队”表述为“两个先锋队”,符合执政后的党情,符合时代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先锋队性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新的丰富与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先锋队”是列宁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仅是工人政党,而且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干部是一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职业革命家,党员队伍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其他阶级、阶层的成员要成为党员,首先要用工人阶级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自觉地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成为具有工人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所以,强调“先锋队”也就是强调先进性。先进性和阶级性都是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性质的鲜明体现。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同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历史任务相联系的,而不是抽象的;从来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建党时这个党是先进的,并不是以后就永远是先进的。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论断,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又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因此,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根据不同时期人民的利益要求,制定正确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两点:一是不能空谈党的先进性,而要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模范行为上。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党的先进性无疑应当包含新的时代要求,要同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联系,同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这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要义。否则,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也就无从巩固。

二是不能满足于党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而要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党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个代表”,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考察政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并非任何政党都能做到这一点。在一个时期里也许可以做到,但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却不容易。如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过去无疑是先进的,但是后来落后了,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结果被人民所抛弃。实践证明,任何政党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适者生存”。所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住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不断开拓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样,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立于不败之地。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保持先进性,至少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做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中央领导集体能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二是各级党组织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和充满活力的制度机制。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正确了,干部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有没有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与此相联系的是有没有一个制度保障,有没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机制。三是广大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普通党员也要保持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基础。离开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怎样才能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呢?我认为至少要坚持做到:

第一,要树立党员意识、执政为民意识。

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工作的干部,一定要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即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把权力变成私人权利,甚至以权谋私。有了执政意识,才能自觉提高执政能力。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讲,都要有党员意识。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作出巨大牺牲所赋予的理想,反映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提出的明确规范。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就是党员意识。必须时刻牢记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树立党员意识,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中是个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广大党员必须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第二,要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就谈不上保持先进性。所以对每一个同志来讲,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实际,尊重规律,把我们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为此,我们只有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本领,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都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旨,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精神,二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为人民服务要有真本事,要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驾驭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

随着我国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阶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特别注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想方设法带领困难群众解困致富。同时,生产生活困难的党员也要顾全大局,积极进取,学习新本领,实现再就业,努力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第四,要具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宽广胸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志存高远,心底无私,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应有的精神境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十分珍惜党的团结统一,始终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复杂多变的状况,共产党员要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处理同志间、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认识差异。有不同认识、不同做法,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都应该相互谅解和理解,努力防止和克服各种破坏团结的现象。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勤劳致富、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帮助困难群体,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和新方法,使广大党员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从而做到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性。

历史政治小论文主题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在线等!!!最好有范文!!! 解析: 先给你一份范文: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唐晓峰:《“体国经野”:试论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鲸吞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作为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时间概念上,它是指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汉书·董仲舒传》);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这种以“统一”为理想政治秩序观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到分裂割据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所谓“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关于分裂战乱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形象写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统一的政治秩序下,社会生产的发展相对迅速,民众的生活相对安定,国家的安全相对能得到保证。这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局面,可以实现人们向往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况。由此可见,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中央集权的追求,使得统一既是统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观上也符合广大普通民众的意愿。 正因为“大一统”的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标志,所以自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的局面虽然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能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也始终被中华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也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并以炎黄之后自居:诸葛亮倡导“还定旧都,汉室可兴”,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后赵石勒赞赏刘邦不封六国之后,前秦苻坚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顽强而普遍。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还反映在人们对“正统”观的理解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古代“正统”说的主导倾向就是为“大一统”观念作历史哲学层面的论证。所谓“正统”就是指“王者大一统”。正如欧阳修所说:“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虽始不得正统,卒能合天下于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千百年来,这种以“统一”为“正统”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成为中华文化培育统一意识、指导统一实践、完善统一秩序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中华文化为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用中适时、随时以行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论,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理念决定了人们在对待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静看待实现大一统的艰巨性与曲折性。作为统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统一基本条件的创造与统一有利时机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则就是“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国语·越语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下,要敢于面对暂时分裂的现实,先完成局部的统一,并肯定局部的统一对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努力为将来的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譬如,在历史上,战国七雄争战之于秦汉统一、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于西晋统一、南北朝分治之于隋唐统一、宋辽金对峙之于元明清统一等等,在当时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来,都是走向国家大一统的必要环节,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的战略决策者而言,关键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备,繁荣经济,改良政治,增强军力,从而在统一时机成熟之时,运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顺应民心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书·羊祜传》)。与此相反,如果昧于时势,企冀在条件不成熟之时“毕其功于一役”,则必然事与愿违,不但无法实现大统一,而且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局面。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是为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合”作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合”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看,秦汉统一的规模胜过宗周的天下一统,隋唐统一的规模超迈秦汉,有清一代的统一规模又远逾隋唐,这正是国家统一大势日趋增强的历史印证。因此,可以这么说,“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思想方法论,几千年来始终维系着人们对大一统的坚定信心,帮助人们克服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所带来的困惑,推动着国家统一大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迈进。 第二,中华文化讲求“守经用权”、“和而不同”,强调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富有层次的文化现象,要求人们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稳步推进。“守经用权”指的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一”与“多”的辩证统一。按照“经权”原则,“大一统”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经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既是历代王朝一以贯之的最高政治目标,又对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在坚守“统一”至上原则的同时,要“守经用权”,通权达变,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大一统”这一基本目标铺平道路。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观念则为人们追求与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它提醒人们,在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上,既要看到统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认统一的差异性。因此,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天下”乃是有中心与边缘之别的天下,有层次的天下。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证明。而事实上,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广大的农业区,而且还有广大的农牧业结合地带和牧业区,地区差异很大,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全国雷同地推行“大一统”行政管理,显然不切实际。因此,传统的“经权”、“和同”思想正好为历代的统一政治实践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这就是要坚持“大一统”之“经”,以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为目标,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积极经营边疆,同分裂割据等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同时,也承认统一的地区差异性、内外层次性,重视区域差别与文化多元。在统一实践上体现出“通权达变”的理性宽容精神,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 *** 的“羁縻”体制及政策,就既赋予了“四夷”边疆在“一体”中的角色,体现了大一统的原则,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又“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顾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治。这种“经权”、“和同”理论,无疑是国家统一的强大粘合剂。 第三,中华文化强调“王者无外”、“夷夏一体”,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作一个民族融合的和谐形态,在实践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所谓“统一”就不单纯是华夏汉族方面的问题,而是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关注与参与的历史主题。换言之,统一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畛域,实现民族大融合。中华文化有关民族问题的立场有两大支柱:一是所谓“夷夏之辨”,鼓吹“用夏变夷”;一是所谓“夷夏一体”、“王者无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认诸夏与夷狄之间有差别,但这种差别不以种族归属为标准,也不以地域远近为界限,而是以文明进化程度为标准。由于所处位置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民族自然认为诸夏代表着文明与先进,夷狄代表着野蛮与落后,历史的进程当以诸夏为中心,由诸夏的文明改造所谓的夷狄,“以夏变夷”,使夷狄逐渐向先进文明过渡,最终实现大同的理想。当然,对这种诸夏本位观,国内少数民族不一定完全赞同,汉代时中行说与汉使辩论时亟论匈奴风俗文化之优长,就是证明。就后者言,“王者无外”、“夷夏一体”意味着天下乃是“统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内”均为“皇帝之土”(《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华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这个逻辑,国内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处其所,进而走向融合,统一于天子的号令之下。这两种民族文化观念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整体,互为弥补,共同作用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应该指出的是,“用夏变夷”的深层文化含义,是视夷夏关系为可变的实体,而非不变的顽石,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道德、政治方面,而与血缘种族、地域环境无涉,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中国也可以退为夷狄。这样便为历史上少数民族推行汉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至于“王者无外”,则是致力于化解国内不同民族的对立与矛盾,使其认同于“天下”统一的理想。强调华夏与各少数民族的和谐相处,并在时机、条件成熟之后一步步走向融合。这样,便为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推行“胡汉一家”的进步民族政策,维护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李卫公问对》卷中);强调“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张不得“有华夷中外之分”(《大义觉迷录》卷一)。中华文化这种增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的价值观,毫无疑问在促进民族融合、进而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从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看,追求统一、维护统一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人们参与这一历史活动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手段与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统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并为中华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资源。自夏商周以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秦汉以降,儒家的“大一统”文化价值观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华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为其发展的归宿,从而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谐的基础上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坚持国家统一大势的健康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没。到了近代,中国虽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有一个不断充实、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不断成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沟通,由点及面,由内向外,不断辐射,不断扩散,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将旧的边缘消融为新的中心,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因此,历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 *** 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得到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文明不但一直没有出现断裂,而且不断进行更新,不断增加新的活力。可见,正是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创造力与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得国家统一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文明承续始终如一。 hotlw/2006-5-22/1246-12 sofw/txtl/ShowArticle?ArticleID=66571 cc98/2005/0713/97250

提供几篇高中历史小论文(节选),供参考. 1.<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一百六十年前林则徐在中国发动了一场禁烟运动,不仅在当时轰动世界,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林则徐也从此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而名扬中华,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再度就林则徐当时的禁烟运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新的认识,特别把林则徐的行为完全称之为爱国行为有许多值得怀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们争论。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从十四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线的开通,现代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距离。古老的东方,特别是充满神迷感的中国,西方各国早就意欲打开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最早来华的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当时海上的强国,葡萄牙是自西而东,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条葡萄牙船来到广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宁波,明朝官兵还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据西方人记载,葡萄牙死于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货物湿水,需要借地晾晒,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租下了澳门,每年完纳地租银一千两,一七四0年减少为五百两,历来均向山县缴缴纳...... 2.<试论“半殖民地”概念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适用性 [摘要]通常认为,从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过程,但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西方国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抹杀了近代历届中国政府在内政外交领域的主动、积极的方面,作为史学研究,我们需要一种中性的和较为客观的理论来对中国近代史予以界定。 [关键词]鸦片战争,半殖民地,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而且受到外力影响的严重程度已使该国的独立地位受到重大影响,得这种影响的程度又没有使该国完全丧失独立国家的地位。也就是说该国形式上有自己的主权,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要受制于殖民者。因此“半殖民地”概念所描述的状态是一个介于独立国家和完全殖民地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对于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完全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区别,我们会毫不费力地找出一个分界点,但如何划出独立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就面临相当大的难度,“半殖民地”是否具有起码的一些客观上量化的指标? 一般认为,从1840年起近代中国就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已成为被史学界普遍接受的定论。各种近代史著作也是以这一理论作为基础来叙述历史事件,把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因素与“半殖民地”普遍联系,似乎只有与紧密相连才能说明清王朝的腐败、顽固、落后,才更能说明北洋军阀的倒退、卖国,才更能说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从而为人民的革命斗争、反帝斗争提供理论依据。新中国的史学界也在“半殖民地”等范式的指导下,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 3.<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摘要本文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成效 ) 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但是,将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比较,则王安石变法的成就不能与张居正的改革相提并论。 王安石变法之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后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也褒贬不一,可作为王氏变法不如人意的佐证。① 与王安石变法不同,张居正任相之时改革却得以全面推行。虽然张居正身亡之后,其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被明神宗废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诬劾而被削官夺爵;但到万历末年,人们认识到改革的益处。因此,他的文集问世后,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无不对其改革称许有加,认为在他执政的“十余年间,海宇清晏,蛮夷宾服”,②并把他誉为“救时宰相”。③天启朝,廷臣开始为居正鸣冤。于是熹宗下诏“复(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祯朝,居正父子官复原职,尚书李日宣等更称:“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④可见张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赢得后世对他的追思与怀念。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没有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