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专著教材1、《行政法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2、《创建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4月3、《四川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4、《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和谐发展的行政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5、《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6、《地方政府流程再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7、《行政法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8、《薪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9、《走向有限政府: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6年1月10、《公共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11、《环境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子课题;2、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面向西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子课题;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WTO西部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8、主持教育部哲社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报告》;9、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委托项目:《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与管理创新》;10、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11、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谐四川进程中的行政障碍与制度创新研究》;12、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ARS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13、主持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基础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机制的构建与政府服务》;14、主持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5、主持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项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16、主持四川省政府项目:《行政改革与政府服务中心建设》;17、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四川省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8、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19、主持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研究项目:《公共管理专业科研、教学互助关系研究与实践》;20、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年度报告》;21、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22、主持成都市政府招标项目:《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研究》;23、主持成都市“十一五”规划项目《成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24、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领导干部素质培养》;25、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干部创新能力研究》;26、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科学发展研究》;27、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研究》;28、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乡镇机构改革研究》;29、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30、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审批程序与前置条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1、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电子政务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32、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3、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34、主持成都市房管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房管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5、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成都市工商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36、主持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委托项目:《成都高新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7、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工商管理干部行政能力提升与培训》;38、主持彭州市政府委托项目:《彭州市政府职能配制》;39、主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委托项目:《政务公开与政府管理创新》;40、主持成华区政府委托项目:《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成都模式---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与惠民工程研究报告》;41、主持绵竹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责任性政府建设》;42、主持成都市新都区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43、主持成都市金堂县委托项目:《金堂县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科学化研究》;44、主持成都市青羊区委托项目:《青羊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45、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城乡一体行政管理体制研究》;46、主持成都市人事局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47、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9年度)》;48、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8年度)》;49、主持双流县项目:《成都市双流县投资软环境评估与规划》;50、主持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龙泉驿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研究》;51、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优化与再造》;52、主持新津县编办委托项目:《花源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3、主持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54、主持金堂县竹篙镇委托项目:《金堂县竹篙镇产城互动中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研究》。 论文《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履职能力提升》,姜晓萍、张亚珠,《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2、《我国社会焦虑问题研究述评》,姜晓萍、郭兵兵,《行政论坛》,2014年第5期3、《国内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2期6、《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姜晓萍、郭金云,《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7、《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姜晓萍、黄静,《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6期8、《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同趋势与地区差异——基于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比较》,姜晓萍、陈朝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9、《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2期转载10、《当前我国干部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姜晓萍、史云贵,2012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1、《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姜晓萍、吴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3年1期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编制管理再造:机理与策略》,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11期13、《论城市房屋征收之被征收人权利保护》,姜晓萍,陈丛刊,《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2期1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姜晓萍、衡霞,《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15、《还权赋能:治理制度转型的成都经验》,姜晓萍、黄静,《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16、《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外部性研究》,姜晓萍、衡霞,《农村经济》2011年11期17、《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姜晓萍,《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2011年第17期18、《建议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1年第9期19、《统筹城乡发展须保障农民权益》,姜晓萍,《四川日报》,2010年11月24日第7版20、《汲取养分的不竭源泉 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2期21、《国外政府流程再造的核心问题与启示》,姜晓萍、汪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6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2、《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公共行政》,2009年7期全文转载23、《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24、《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姜晓萍,《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25、《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需求调查与潜在社会风险分析》,姜晓萍、李文星、夏志强,中央党校《思想理论内参》,2008年30-31期26、《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2期27、《地震灾区居民住宅重建的几点建议》姜晓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期28、《公民行政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姜晓萍、郭金云,《新视野》,2008年3期29、《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治理》,姜晓萍,《理论月刊》,2008年4期30、《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新华文摘》,2007年21期转载3254个字31、《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姜晓萍,《政治学研究》,2007年3月32、《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公共行政》,2007年11期全文转载33、《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4期34、《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姜晓萍、兰旭凌,《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0期35、《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侯军帮,《公共行政》,2007年1期全文转载36、《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衡霞,《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37、《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姜晓萍,《新视野》,2006年5期38、《我国省级政务公开探析》,姜晓萍、姜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期39、《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40、《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41、《我国省级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42、《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 侯军帮 ,《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3、《透视地方政府引进ISO9000》,姜晓萍、郭金云,《决策》,2006年第7期44、《从两次“井喷”事故看政府危机管理》,姜晓萍、陈进,《决策》,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C3《管理科学》2006年8期全文转载)45、《以政府制度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姜晓萍,《社科论坛》,2006年3期46、《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姜晓萍、马凯利,《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3期)47、《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48、《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二有效途径》,姜晓萍、陈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期49、《地方可持续发展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姜洁,《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0、《地方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姜晓萍、 郭金云,《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51、《港台地区网上申报与审批的经验及启示》,姜晓萍、 滕赋骋,《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2期52、《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姜晓萍、唐冉熊,《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2期53、《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1期54、《我国政府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姜晓萍、 郭金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5、《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姜晓萍、范逢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2期56、《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姜晓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7、《我国行政审批范围的规范化》,姜晓萍、吴军飞,《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2期58、《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和对策》,姜晓萍、刘汉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6期59、《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姜晓萍,《四川政报》,2003年11、12期60、《香港特区顾客导向型政府之构建及其启示》,何水、姜晓萍,《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61、《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姜晓萍、李文星,《河北学刊》2002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1期62、《施韦策诘难和道教生态伦理》,姜晓萍、曹玉华,《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5期63、《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李文星、姜晓萍,《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4期64、《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模式与婚姻、家庭的变迁》,姜晓萍,《西南民院学报》,2001年3期65、《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姜晓萍,《史学集刊》,1996年第5期66、《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姜晓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67、《“击鼓鸣冤”的由来》,姜晓萍,《法学杂志》,1992年第4期68、《明代的立法及特色》,姜晓萍,《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69、《中国古代居室建筑中的“家”的观念》,姜晓萍,《文化史知识》,1994年第7期

01.《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02.《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03.《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04.《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05.《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06.《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07.《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08.《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09.《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10.《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11.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12.《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3.《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14.《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15.《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16.《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17.《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18.《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19.《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0.《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1.《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22.《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3.《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24.《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25.《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26.《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27.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28.《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29.《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30.《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31.《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32.《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33.《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34.《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35.《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36.《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37.《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38.《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39.《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40.《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41.《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42.《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43.《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44.《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45.《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46.《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47.《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48.《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49.《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50.《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51.《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52.《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53.《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54.《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5.《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56.《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57.《“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58.《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59.《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60.《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61.《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62.《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 四川理工学院科研机构一览表类别级别机构名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四川省智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约233.6万余册,电子图书355万种。 学术刊物《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四川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四川理工学院主办的具有国内影响和国际知名度的学术期刊,1986年创刊,双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科学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 。

我是高校教师,我的看法是《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好一些,除非是全国知名的刊物,否则的话都不如大学学报正规,评职称百分之百没问题,就是听起来**论坛也不像个正规学术期刊。而且既然08版都已经把它从核心期刊目录中剔除出去了,那就更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既然评为核心了,就不会很容易的,有本社会科学前沿应该会适合你的

科研成果获重庆市政府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有五篇论文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作为主编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实用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 发表学术论文近160篇,其中 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着重是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人力资源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方面。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1.青壮年农民工的失业及社会保障研究 《青年研究》 (CSSCI) 2004.102.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4.043.论农民工失业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重庆市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 (CSSCI) 2005.014.农民工如何实现从土地保障向制度保障转变 《经济与管理》 2005.035.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2005.04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摘6.农民工就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市1083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 《统计与决策》 (CSSCI) 2005.077.农民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的构建 《统计与决策》 (CSSCI) 2005.058.农民工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SCI) 2006.049.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8.05 2008.08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全文转摘10.农民工二次分化及其制度障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8.02 2008.05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全文转摘11.国有单位二元用工体制破解与和谐社会构建 《统计与决策》(CSSCI)2008.13弱势群体就业保障研究12.重视和培育良好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以重庆市为例 《行政与法》(核心期刊) 2004.1213.重庆农民工务工基本概况及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CD扩展源期刊) 2005.0114.政府在清欠农民工失业工资中的角色冲突与归位《调研世界》(核心期刊) 2005.0215.透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工荒”现象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 2005.0516.政府信誉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对1757位农民的调研为例 《农村经济》(核心期刊) 2006.0117.农村老年人口养老支撑渠道评测研究—基于对1752位农民的调研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 2006.0218.青年农民社会养老意愿与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研究—以对481位青年农民的调研为例《人口与经济》(CSSCI) 2006.05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12全文转载19.论建筑领域农民工劳动保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重庆建筑业261位农民工为例《重庆大学学报》 2006.0120.女性农民工“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女性农民工为个案《农村经济》(核心期刊) 2006.0421.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与就业环境的整合研究—以对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CSSCI)2007.0122.政府对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制度滞后的政策回应 《统计与决策》(CSSCI) 2007.0323.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岗位开发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 2007.0324.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异同分析与对策 《城市问题》 (CSSCI) 2007.0425.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对就业政策的倾向性分析 《人口与经济》(CSSCI)2007.0226.影响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实现就业的推拉因素分析— 以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为例 《南方人口》(CSSCI) 2007.0227.青年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于政府行为分析—以1703个青年样本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 2007.0228.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的持续性和政府政策研究— 以对3120为中低层灵活就业者的调研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07.0429.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岗位维持意愿的实证分析—对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07.0430.重庆女性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论文集) 《人民出版社》 2007.0631.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状况调查 《中国社会保障》 2007.0732.国有单位二元用工体制的尴尬与解困 《中国社会保障》 2007.0833.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的制度缺陷与政府责任《行政与法》2007.0834.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障碍与对策研究《统计与决策》(理论版)(CSSCI)2007.10 农村养老保障研究35.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的社会排斥《城市问题》(CSSCI)2008.0436. 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需求与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363名“棒棒”的调查分析 《南方人口》(CSSCI)2008.02 2008.12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全文转摘37. 现行农村低保标准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以980份城镇民镇工作人员和2577份农民问卷为例《人口与经济》(CSSCI)2009.023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机制构建研究《西北人口》(CSSCI)2009.4人力资源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39.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6.0140.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CSSCI)2007.104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的比较研究《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7.1142.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健全高校实习制度—基于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人才资源开发》2007.1243. 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政府责任的视角《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8.0444.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差异研究《高教探索》(CSSCI)2008.03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研究45.基于冰山模型的农村经纪人素质研究—以重庆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CSSCI)2010.1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CSSCI)2010.547.“人在情景中”视角下城市“低保”福利依赖成因与对策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124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11.549.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西北人口》(CSSCI)2012.250.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12.551.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现象与对策—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中国农村观察》(CSSCI)2012.552.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研究 《西北人口》(CSSCI) 2013.1253.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人口与发展》(CSSCI)2014.1

核心类的都是比较好的,    不过核心里也是有好的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本目录所列作品除两种编著外,均由曹明伦一人完成并单独署名。 《英诗金库》 (全书共五卷,本人编注1-3卷,第二署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外国名诗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01月出版。学术论文:1、《语域再现和译者的虚拟社会角色——兼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16年第1期2、《形具神生,神形兼备——谈英语长句的汉译》,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6期3、《理解·转换·调整——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10期4、《“翻译暴力”从何而来?——韦努蒂理论术语violence探究》,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3期5、《关于翻译研究的学术对话》,载《东方翻译》2015年第2期6、《关于中国诗歌英译的一点思考》,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3期7、《译文应既像原作又像译作——兼谈“最接近、最自然”二元翻译标准》,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8、《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9、《梦魇般的魔力,幻觉般的体验》,载《中华读书报》2014年11月26日第11版10、《再谈翻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5期11、《字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第五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4年第10期12、《当令易晓,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13、《谈英诗汉译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1期14、《田园诗人弗罗斯特的政治讽刺诗》,载《外国文学》2013年第6期15、《义贵圆通,辞忌枝碎——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3年第10期16、《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3期17、《诗人爱伦·坡和他的诗》,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7月24日第11版18、《谈非文学译者的文学文化素养》,载《东方翻译》2013年第2期19、《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1期20、《弗罗斯特与〈游艺场〉——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1月23日第11版21、《爱伦·坡:一团纷乱浑沌的强烈激情》,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5日第11版22、《谈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和信息补偿》,载《中国翻译》2012年第4期23、《知其人·论其世·译其文——第三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2年第10期24、《“翻译研究也需要翻译”——再谈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误译问题》,载《外语研究》2012年第3期25、《“语言游戏”的规则和技巧》,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6、《中国当代译论对佛教典籍的失察和误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7、《自具衡量,即义定名——谈perfect storm意义之演变及其汉译》,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6期28、《Perfect之汉译“完美”未必完美——从三部美国电影片名之汉译说起》,载《东方翻译》2011年第5期29、《善查、善辨、善思方可有“善译”——第二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1年第10期30、“The Textual Purpose Is Translators' Fundamental Purpose”, 载《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2011年第1期(第14辑)31、《以所有译其所无,以归化引进异质》,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2、《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之补遗》,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3、《谈英汉词典之释义和译者之措辞——以no (not) more…than+从句(短语)的翻译为例》,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1期34、《晓其文·译其意·传其神——首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0年第12期35、《巴斯内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导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36、《洗垢求瑕,追求善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译文评析》,载《中国翻译》2010年第3期37、《翻译中失去的到底是什么》,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38、《序译苑新谭》,载《译苑新谭》第1辑第i-iv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39、《谈词义之确定和表达之得体》,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4期40、《关于译诗和新诗的一点思考》,载《现实与物质的超越》第18-19页,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41、《爱伦·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1期42、《孤独的过客,不朽的天才——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43、《中国当代译论求瑕》,载《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第365-380页,外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44、《伊丽莎白时代的三大十四行诗集》,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45、《谈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学识才情》,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4期46、《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47、《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48、《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5期49、《谈译文语篇之构成和语境中的词义》,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50、《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51、《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疑难探究》,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52、《语言转换与文化转换——读宋正华译〈苏格兰〉》,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2期53、《广告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6期54、《约而意显·文而不越——重读支谦〈法句经序〉》,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5、《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4期56、《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线问题》,载《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57、《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58、《“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59、《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60、《字去而意留·辞殊而意显》,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61、《就〈两条路〉参考译文答读者问》,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62、《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倾向》,载《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63、《谈谈译文的注释》,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64、《翻译目的——译者的目的》,载《文学翻译报》2005年第1期65、《散文体译文的音韵节奏》,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66、《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宗教因素》,载《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67、《英译汉的若干基本原则》,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68、《译者应始终牢记翻译的目的》,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69、《名正而后言顺·器利而后事成》,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70、《翻译中的借情写景和意象转换》,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71、《关于弗罗斯特若干书名、篇名和一句名言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72、《是诠释还是揣测——评〈鸦声的诠释〉》,载《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73、《从“最接近,最自然”开始》,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74、《〈页边集〉选译译文点评》,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75、《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76、《弗罗斯特若干诗集书名的翻译》,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77、《爱伦·坡其人其文新论》,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7期78、《违规亦违法的“编选”》,载《文学自由谈》1999年3月号79、《爱伦·坡幽默小说一瞥》,载《名作欣赏》1997年第4期80、《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研究》,载《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81、《关于编注〈英诗金库〉的几点说明》,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82、《也谈中国人字、号的英译》,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5期83、《fur seal 的翻译及其它》,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1期84、《人生的意义——写在海明威〈获而一无所获〉中译本出版之时》,载《文艺报》1993年7月24日第8版85、《一名之立·三月踌躇》,载《文学翻译报》1992年第9期86、《人生皆虚无·虚无乃人生——谈海明威的〈获而一无所获〉》,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87、《也说莎剧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5期88、《关于翻译庞德两行短诗的通信》,载《文学翻译报》1990年第6期89、《随心所欲、一往情深——谈〈玛米恩〉:弗洛登战役传奇》,载《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90、《〈玛米恩〉史诗般的传奇——二谈司各特的诗》,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91、《庞德的两行诗还是没有译好》,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12期92、《重返伊甸的研究》,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7期93、《误译·无意·故意——有感于当今之中国译坛》,载《中国翻译》1988年第6期94、《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之我见》,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95、《司各特的诗》,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爱伦·坡论诗》 《中外诗歌研究》 1994年4期;《创作哲学》(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8年4期;《诗歌原理》(上)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1期;《诗歌原理》(下)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2期;《弗罗斯特诗论二篇》 《中外诗歌研究》 2000年3期;《关于诗艺的对话》(弗罗斯特 等)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3期;《我与诗》 (查尔斯·赖特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89年1期;《火与冰》 《外国文学》 1981年11期;《迪金生诗五首》 《外国文学》 1982年4期;《哈代诗四首》 《外国文学》 1983年3期;《布鲁克丝诗四首》 《诗刊》 1981年11期;《诗的艺术》 《星星诗刊》 1981年8期;《霍尔夫妇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88年12期;《斯宾塞十四行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2年8期;《拜伦抒情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1年8期;《查尔斯·赖特诗四首》 《星星诗刊》 2003年1期;《霍斯曼诗三首》 《绿洲》 1983年6期;《叶芝诗二首》 《绿风》 1985年6期;《叶芝诗六首》 《译海》 1985年2期;《约翰尼·伯尔》(斯坦贝克 著) 《译林》 1987年1期;《战后琴声》等 编入《二十世纪外国诗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7年1月出版;《意 志》等 编入《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寂静的午时》等 编入《英国名诗详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 月出版;《司各特及其[湖上夫人]》 编入《世界名诗鉴赏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马维尔及其[花园]》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华兹华斯及其[我心儿激动]》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拜伦及其[她身披美丽而行]》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雪莱及其[西风颂]》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济慈及其[西腊彩瓶颂]》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阿诺德及其[多佛尔海滩]》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霍普金斯及其[风鹰]》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狄金森及其[我为美丽而死去]》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未走之路》(译诗)编入台湾九年一贯国中《国文教材第六册》南一书局2006年出版。藏头翻译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Sea, all water, receives all rivers;Utmost wit listens to all sides.

陈国英,女,1957年生,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84年底从北京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调到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学、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学与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与心理统计、教育与心理测量、心理实验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专著);参编和合著有《心理教育》、《中学心理学》、《中小学教育评价》、《中学教学心理学》、《行为塑造与矫正》等专著和教材。承担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论文12篇,作为西南地区负责人组织修订心理测验量表3套。获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综合评价系统研究,2004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负责人,已结项,成果已获奖。2.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系构建,2007年立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研,在研。3.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项目,主研,已结题,成果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库。4.建设教学科研型高校,2005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6年列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主研,结题。5.四川教育学院好又多商学院产学合作办学效益个案研究,2006年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主研,在研。6.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07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项目,主研,在研。7.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委托项目,主研,在研。8.三项棋类活动进课堂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2006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主研,在研。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化考试的探索性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考试科学专项重点课题,主研,在研。10. 陈国英,一位非常热心,善良的阿姨,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非常将心比心的老师,是一位很会做菜曾获过第四届人才厨师的奖赏,冠军。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独立完成),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理自我调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完成)。3.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一作者)。4.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应然性转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1.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型校长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5人获奖,第三获奖人。2.2006年,获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高中学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独立获奖。3.2004年获四川省自考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授予“四川省自学考试20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4.2006-2007年度四川省自学考试命题工作优秀管理者。

浅析《子夜》的艺术成就 6登出日期 : 2006.07.03 PM 04:02写稿时间 : 2006-7登 陆 人 : lidehe63下 载 : 6总 页 数 : 9 Page / 字数 : 7434尺 寸 : 浅析《子夜》的艺术成就.doc大 小 : [ 40 KByte ]资料点评 : 没有会员的点评.关键词 : 子夜 吴荪甫 茅盾 艺术成就原文《子夜》作于一九三一年十月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它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子夜》的艺术成就来说是多方面的,现在我谈谈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即一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 的投机活动;二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 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彻底破产;三是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 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四是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吴老太爷仓皇 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五是依附于资产阶 级的“新儒林外史”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 抑郁的精神状态等。通观茅盾的全部作品,我们几乎可以窥见中国现代革命史的 全部复杂斗争,寻觅到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倾向、各种代表人物的音容笑 貌。一九三○年的中国,充满着各种矛盾。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发展为内战。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铁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之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记录。第二,欧洲经......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二、结构严谨,背景广阔三、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法四、塑造了吴荪甫这样一个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六、性格的塑造与环境的配置七、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参考文献参考资料[1]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简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225.[2] 颜玉宝.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1.(1).[3] 盛玉萍 《主题先行与图解概念化——再读《子夜》有感》[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10月[4]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A].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 孙中田,查国华.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第二卷[C].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7] 《茅盾全集》[M],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9年1月第1版[8] 颜玉宝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5月第1版简单介绍《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首先,它完整概括中国现代革命的宏伟构思。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各阶段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段,注重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再次就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茅盾在人物创造中,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命运、精神状态、癖好等,而且表现出了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知网

农村反贫困的目标如何确立 论文《改革》2008.10 1003-7543 赵曦 熊理然中国人口增长的结构性差异及政策调整 论文 《人口与发展》2008.1 ISSN1674-1668 赵曦 熊理然西部开发的文化制约与文化建设 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2008.3 ISSN1006-2912 赵曦 刘慧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2008.9 ISSN1002-6924 赵曦 成卓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2008.3.14 CN61-1 赵曦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 论文 《四川日报》2008.5.13 CN 61-1 赵曦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2008.5.13 CN 61-1 赵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论文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 ISSN978-7-109-12907-8 赵曦 熊理然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论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1 ISSN1008-6323 赵曦 严红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论文 《经济日报》2008年9月8日 CN11-0014张炜 廖婴露收获人口红利的对策思考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5、12 陈明立 苏建明中国西部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5 纪尽善中国经济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6 纪尽善论外资银行转制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论文 《西南金融》 2008年第1期CN51-1587/F 纪尽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要大力借重民间资金 论文 《经济界》 2008年第6期ISSN1007-0486 纪尽善“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研讨诸多人口问题 论文 《光明日报》2008.11.25(11版) CN11-0026 杨成钢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人口学思考 论文 《人口与发展》2008.4 ISSN1674-1668CN11-5646 杨成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论文 2007年增刊 ISSN1000-6087杨成钢区域人口科学素养研究 论文 《人口与经济 ISSN1000-4149 王学义 曾祥旭对四川农村人口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论文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5947 王学义 曾祥旭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论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8(1)全文转载 ISSN1005-4235 王学义人口预测及其研究现状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03-24 CN11-0020 王学义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四川省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发展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1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人大复印报刊)2008年第4期 1005-4332 徐承红四川省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 张佳宝循环经济与川东北丘陵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ISSN1003-7470 徐承红 陈健生论构建四川生态产业体系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1期 ISSN1006-012X 徐承红 张佳宝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11 ISSN1003-7470 张俊良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探讨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6 ISSN1006-012X 张俊良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张俊良副教授中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论文《生态经济》 2008(3)ISSN1671-4407兰竹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 论文《生态经济》 2008(5)ISSN1671-4407兰竹虹国际环境协定的经济学分析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论文 《生态经济》2008(11) ISSN1671-4407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的现状、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农村经济》2008(6)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对策思考 论文 《农村经济》2008(9)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现状及对策 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3) ISSN 1673-288X 兰竹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论文 《中国软科学》2008.12 赵曦 成卓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 论文《人民日报》 2008.11.28 CN11-0065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论文 《学术研究》2008.1 ISSN1000-7326 丁任重宏观经济政策与四川经济发展面临的选择 论文 《决策咨询通讯》2008.5 ISSN1006-3404 丁任重非常时期的抉择:强力推动经济增长 论文 《四川日报》2008.11.15 CN11-0065 丁任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位(论文)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12.12丁任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同行——读刘诗白《体制转型论》(书评) 《经济学家》2008.6 丁任重 刘方健

2007年获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主讲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独立完成)2.《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独立完成)3.《电子政府:多维审视及思考》,《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独立完成)4.《论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5.《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前沿》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6.《整体政府:西方政府改革新理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立完成)7.《应急管理中多主体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对策》,《中国应急管理》2009第12期(第二作者)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服务的责任关系及其建构》(独立完成)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9.《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第一作者)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10.《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收录在《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2009年第5辑(独立完成)11.《论透明政府及其实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12.《服务型政府:现实内涵、理论阐释及其实现》,《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13.《论协商民主及其实现》发表在《理论月刊》2009年第1期(第二作者)14.《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15.《超越官僚制与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二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16.《协商民主背景的公共决策质量提升》,《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独立完成)17.《论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独立完成)18.《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19.《有限政府:多维阐释及其实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0.《公共利益:多元阐释及衡量》,《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21.《责任政府: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22.《中国法治政府的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23.《大部制: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治道变革的新方向》,《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4.《论社会选择与协商民主之互补与交融》,《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25.《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被《公共行政》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26.《社会风险化解的政策选择》,《前沿》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27.《透明政府更需要拆除无形之“墙”》,《人民政坛》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28.《环保:杜绝运动式》,《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第二作者)29.《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30.《政府政策应具开放性——以牙防组事件为例》,《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31.《中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32.《论德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33.《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民族自治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34.《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比较研究》,《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35.《21世纪政府施政的十大理念》,《党政论坛》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36.《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及其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37.《从“效率”到“服务”——政府管理新理念》,《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38.《论公共危机的复合治理》,《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39.《论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治理》,《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独立完成)40.《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41.《论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社科纵横》2006年第10期(第二作者)42.《论社会资本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独立完成)43.《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独立完成)4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独立完成)45.《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46.《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借鉴》,《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47.《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48.《诺思的经济史观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49.《论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社科纵横》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50.《论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2期(独立完成)51.发表论文《“一致”通过的决议缘何执行不力》被收入2005年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领导科学》一书(独立完成) 1.参与国家985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3.主持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4.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5.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研究”6. 参与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研究”,2008年获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周晓丽:《公共危机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9月苏保忠,周晓丽,王拥军:《基层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公共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参编)《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参编)《公共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