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离心泵论文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

离心泵研究方法论文

在写机械专业论文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题目如何拟定?题目的选择,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决定论文题目时,必须经过审慎的考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_机械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新型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2、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研究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分析

4、浅谈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5、抛光介质对镁合金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7、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8、起重机械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9、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10、齿轮加工技术发展动态

11、机电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设计的关系

1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13、铜冶炼设备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

14、柴油机齿轮室总成异响分析与改进

15、一种用于图书自动存取装置的设计

16、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检测技术与实践

17、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及误差分析

18、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的探讨

19、基于OBE工程 教育 理念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

20、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研究

2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2、浅谈大直径渐开线斜齿轮的修整加工

23、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24、机械构建的自动控制阀门探究

25、浅谈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26、试析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某减速机齿轮崩齿失效分析

28、往复式压缩机能效优化分析

29、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的初始布局优化算法研究

30、轴向拉紧的圆弧端齿轴段扭转特性研究

31、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与啮合特性分析

32、化工生产用减速机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33、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

34、机械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3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3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7、基于小波包和样本熵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

38、LDP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双向防坠落安全钩设计

39、自平衡自定位节能型多段水泵的研究

40、往复运动机构的能耗特点及加入空气弹簧后的节能控制方法

41、考虑粗糙度和固体颗粒效应的直齿轮跑合瞬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42、超大型起重机桥架整体加工工艺及装备

43、数控车间供电质量缺陷及对策

44、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45、基于弹流理论的深槽密封机制分析

46、管线球阀产品及监造质量控制概述

47、往复式压缩机组管线振动分析及改造

48、精制柴油泵机封泄漏原因浅析和改进措施

49、基于漂流提升区输送带优化改进

50、离心泵径向力预测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硕士论文题目

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

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

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

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

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

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

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

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

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

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

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

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

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

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

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

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

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

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

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

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

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

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

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

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

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

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

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

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

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

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

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

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机械毕业实习报告例文5篇

★ 机械类科技论文范文(2)

★ 2021建筑类专业论文题目

离心泵技术论文篇二 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探讨 摘要:离心泵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机械,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伴随着石油化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离心泵的安全可靠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离心泵作为输送物料的一种转动设备,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生产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离心泵;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离心泵故障管理及维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寻找离心泵馆长的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离心泵进行良好的日常保养,完善设备的保养机制,是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一)叶轮。常见的离心泵结构中,主要有开式、半开式和闭式三种型式的叶轮。开式叶轮仅有叶片,没有前后盖板;半开式类型的叶轮则是由后盖板和叶片组成;而闭式叶轮不但有叶片,还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在各泵体结构中,离心泵主要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也是唯一的做功部件。 (二)泵体。径向剖分式和轴向剖分式是两种普遍的离心泵壳体类型。离心泵中的单机泵壳体大多数为蜗壳式,多级泵壳体按径向剖分壳体划分成圆形和环形两种壳体类型。泵壳内腔呈现螺旋形是蜗壳式泵壳的主要特征。 (三)泵轴。泵轴主要是用来传递机械能,它是由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从而可以将电动机的转矩通过泵轴传送到叶轮。 (四)轴承。离心泵的轴承多为滑动轴承,所以润滑剂要求就比较严格,常用透明油作为润滑剂。 (五)密封环。减漏环是密封环的另一种说法,在不同资料下可能显示有所不同。 (六)填料函。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泵轴和泵壳之间的狭小空隙,保证泵内水流和泵外空气不能相互泄露。主要构造是由填料、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环和水封管组成。 二、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研究离心泵工作原理可为处理故障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就是利用物体离心力作用,来达到对液体物体完成输送的目的。在离心泵工作前,须事先将泵内叶片间和贮液槽内充灌满流体,然后再启动离心泵开始正常运转,此时离心泵内的流体就会随着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运动,并在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最后顺叶片流道进入到排出管内。同时泵内的原有流体被旋转甩出后,叶轮中心即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暂处于高压区贮液槽的流体就会源源不断的被吸收到叶轮中心,再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出进入到排出管内,形成流体不间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的循环输送作业,从而实现离心泵连续不断地将液态物体抽出进行输送 三、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离心泵排液不畅和排液后中断的解决措施 检查泵内气体是否处于真空状态,泵壳和入口管线内的流体是否全部注满,如果不是真空要立即排净空气,没有灌注满的要及时重新添加达到要求标准。检查泵内叶轮转速有无异常,发现叶轮表现出过低的转速时,要立即进行调整适当提速。检查入口滤网、底阀有无附着的杂物,有就须立即排除异物,避免再次发生堵塞;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有就需及时排尽气体,检查吸入口淹埋深度是否太浅,调整合适位置避免异物堵上。 (二)离心泵运行中出现震动或异响的解决措施 检查离心泵的轴承情况及间隙大小,检查泵内油质清洁度和润滑程度,并进行逐一排除故障隐患。损坏轴承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间距大的了要及时调整轴距到适当的位置;对已经污染了的油质要马上进行杂质清除,对润滑不到位的部件,要立即更换新的润滑油脂。至于对那些过高震动频率的,则应及时更换、调整离心泵的轴承、轮齿等部位。 (三)离心泵功率消耗太大的解决措施 检查叶轮与耐磨环、泵壳有无摩擦,而进行适度的修理。检查流液密度是否合适,轴承有无损坏,如果有就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轴承,调整零部件。检查泵轴是否有弯曲,并及时矫正。检查联轴器是否存在对中不良、轴向间隙太小,进而调整对中和轴向间隙到合适位置。 (四)水泵不能正常运转的解决措施 首先,检查离心泵的原动机运行有无异常,电源接入是否正确,如存在有原动机异常和电源接错的问题,须加以整改处理好;也可用手盘联轴器直接检测,如遇故障问题严重的,可通过拆解泵壳,观察泵体内有无被卡的现象。检查泵内系统的水头、净压头等部件磨损情况,对凡是发现有磨损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检查叶轮的完好程度及叶轮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掉完好程度差的损坏叶轮,调整间隙大的叶轮间隙到合适的位置为止。检查吸液槽的真空状态与吸入的高度位置,对没有排尽空气的要再排气,使吸液槽内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对泵内系统的水头位置设置过高的,要重新调整。 (五)离心泵流量不足,扬程不达标的解决措施 导致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够的主要原因为:叶轮的转速太低或叶轮的转动方向不对、泵吸入口串气、吸入口管线、滤网或叶轮堵塞、灌注不够、叶轮损坏、口环的间隙过大,漏损过大、吸入管中压力接近汽化压力、泵体内有气体。如离心泵在出现如下情况时,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①检查调整。②检查入口管线法兰。③清理入口过滤器。④更换叶轮。⑤增加入口压力,提高灌注头。⑥更换口环。⑦适当地增加入口压力,同时降低传输介质的温度。⑧放空排气或向有关系统卸压。 四、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的优化策略 现代工业系统中,离心泵的适用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广泛涉及,不但用来输送水,而且还用来输送石油等其他不同性质的液体。按照不同的输送媒介,离心泵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复杂,常见的有防腐泵和清水泵两种。为了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不定期对离心泵加强管理和维护。 (一)做好离心泵安装工作,确保正常运行。离心泵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离心泵安装工作是前提和基础部分,要求安装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科学安装和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的基础尺寸和位置一定要符合要求,横纵坐标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一般偏差不能超过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应该控制在10mm以内,地脚螺栓孔壁铅的垂直角度偏差应该在2毅。其次,安装中,一定要慎重选择垫铁的位置,在垫铁安装之前,一定要调整泵的标高、水平度,使其达到设计的标准值。只有精准的安全,才能确保离心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铁的主要作用是使泵的重量以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均匀地传递给基础部分,这样能减少离心泵自身承载的荷重,确保其能长久运行。最后,离心泵安装中,需要安装两个垫铁,其中一平二斜,固定离心泵,如果一般离心泵的荷载比较大,可以选用三个垫铁,但是,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离心泵的安装是系统性的工作,对安装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安装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样更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离心泵工作运行的效率。 (二)合理使用离心泵,提高运行效率。合理使用离心泵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开展工作,避免离心泵低流量运行。一般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高压力下顺利运行,但是如果出现低流量运行,会导致离心泵故障问题。低流量运行时,离心泵内就会出现径向漩涡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径向推动力,此时,离心泵就无法正常运转。石油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比较小,如果处于不合理连续转动运行中,就会导致轴折断。但是,一般离心泵的流量都比较低,很多时候能将大部分轴功率转化为热能,将能量传递给泵内的液体,进而引起整个外壳温度上升,此时,泵体温度升高,在长期小流量运行状态下,就会发生震动等故障现象。因此,一定要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其次,还应该做好离心泵润滑工作,基本都是滚轴承类型,润滑剂的养护和使用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机械不会因为负荷力而变形。润滑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使润滑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选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比较良好的润滑油,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应该形成油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离心泵的安全运行。同时,选用的润滑油应该具有高粘度性,离心泵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保护其使用寿命,确保离心泵不会受到负荷力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保离心泵内部部件的顺利运行,避免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减少离心泵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只有对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保证其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福玉,刘福磊,孙广军,张凤霞.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J].才智,2012,20:36. [2]席玉洁.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3]陈来保,潘金亮,焦红志,李京沛.高速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化工,2008,08:38-39. [4]朱力勇.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79. [5]白俊华.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265-266. 看了“离心泵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变频泵技术论文 2.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论文 3. 变频技术论文2000字 4. 节电技术论文 5. 变频器技术论文

离心泵论文研究方法

关于离心泵开题报告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是靠叶轮产生的真空把水从下面吸上来再打到高处,如果泵体内没水的话,真空形不成,那水就吸不上来了,如果液位高于水泵,可以利用自灌的方式把水引入泵体内,不然也需要灌水。知道它的原理就好设计论文的开题了。

摘要:为了提高传统水泵房控制方式的不足,实时监控泵房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设计了基于PLC的排水泵房自动排水监控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控制软件的编制。该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控制器,通过检测部件等系统自动检测液位和其他参数,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数据传到上位机中,实现远程检测。

关键词: 水泵,PLC,自动控制

1研究背景

1.1课题来源

我国排水泵房控制系统仍由很多依靠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而传统的自动控制大多为常规的继电器带动接触器控制,其控制器通常为电位器之类,是基于电气原理的纯电气自动控制,属于模拟控制方式。如一位式的模拟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精度低,可靠性差,除了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外,现阶段一般很少采用。

随着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单片机、PLC、工控机迅速渗透到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控制器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包括单片机、工控机及PLC等),其最大的优点是控制器能够存储并辨识特殊的语言(程序),根据程序的控制思想发出各种指令,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使被控制量满足系统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就是将落空的排水泵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水泵实行自动控制和状态检测。

1.2研究目的、意义和任务

从排水泵房控制系统比较落后,完全是人为手动控制的现状来看,它十分需要增加一套控制系统,从而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优化运行,延长系统设备运行寿命。本课题就是设计一控制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本系统在设计的'时候是以某工程排水泵排水系统为蓝本进行设计的。但本系统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某工程排水泵排水系统。

本课题主要的任务是设计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网络(控制器和微机通讯)部分,通过检测部分检测主水仓、补水仓液位和各泵的运行参数,并送至控制器中,通过控制器实现电动控制或自动控制。并且将数据传到地上控制室的上位机中,实现远程检测。

2 文献综述

目前,许多工厂的排水系统还采用人工控制,水泵的开停及选择切换均人工完成,完全依赖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同时人工控制也无法准确预测水位的增长速度,做不到根据水位和其他参数在用电的风谷期自动开停水泵,这将严重影响工厂自动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容易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安全隐患。

2.1控制系统总体概述

本套系统设计控制分为三部分:

现场手动控制

地下控制室电动控制

地上主控制室远程检测

通过传感器对主水仓液位的检测,来自动判断启动几台水泵进行排水(自动检测控制),或由人为地选择启动几台水泵进行排水(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同时也类似地控制水泵的停止。在水泵运行的过程中对水泵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如压力、流量、温度、转速、负压。出现故障时进行报警,若出现严重故障时,则立即停止水泵,并报警。并且把所检测到的所有数据传到地上主控制室内的上位机中。

2.2系统控制要求

2.2.1 整体要求:

1、实现以下控制:

手动控制、电动控制、自动监测控制

手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电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手动控制和电动控制。

2、电动控制:根据所要起动的泵来自动决定阀的开闭,只需人为的来决定起动或停止哪台泵。

3、自动检测控制:不需人为的介入,根据主水仓的液位自动实现泵的启动、运转参数检测、泵的停止及故障诊断报警。

2.2.2 具体要求:

1、现场手动控制/非手动控制转换(非手动控制包括电动控制和自动检测控制),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转换

2、现场手动控制直接经过电控部分控制,而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则经过控制器来控制

3、自动检测控制实现水泵的自动起动:

(1)根据水位信号,确定要起动水泵的台数和哪台水泵起动;

(2)关闭要起动水泵的排水阀,并确定排水管路及各分配阀的开关状态;

(3)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泵与水泵连接的排气阀(;水泵开始排气,并检测水泵吸入口的负压信号;

(4)当吸入口负压信号到达预定值时,起动水泵(降压启动,由电控实现);打开排水阀,关闭真空泵与水泵连接的排气阀,关掉真空泵,水泵进入正常排水运行。

在地下控制室内要实时地显示所投入运行的水泵。

4、水泵运行时的参数监控:

水泵进入正常排水运行时,检测水泵运行的参数有:

(1)、水位信号

(2)、水泵的排水压力信号

(3)、水泵吸入口的负压信号

(4)、水泵的流量信号

(5)、水泵的转速信号

(6)、水泵轴承的温度信号

在地下控制室内要实时地显示所投入运行的水泵以上参数及主水仓液位。并把这些参数传到地上控制室的上位机中。

5、自动检测控制实现水泵的自动停止:

(1)、根据水位信号,确定停止水泵台数和停哪台水泵;

(2)、切断要停止水泵的电源,关闭排水阀;

(3)、根据水位信号,当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停止最后一台水泵,步骤同上。

(4)、水泵全部停止后,系统处于自动监控状态,随时准备起动。

6、抢险排水:

(1)当水位信号超过警戒水位时(井底水平高度),所有水泵全部开动(起动程序同上,逐台起动,防止起动电流过大);

(2)随着水位信号的逐淅下降,当水位信号低于安全警戒线时,逐步停掉部分水泵(停止程序同上);

(3)当水位信号低于最低水位时,停掉所有水泵(停止程序同上),系统处于自动监控状态,随时准备起动。

7、水泵运行的故障诊断及故障报警

(1)、水泵不吸水(真空信号);

(2)、流量小(真空信号,压力信号);

(3)、水泵不上水(压力信号、流量信号);

(4)、转速变化大(转速信号、压力信号、流量信号);

(5)、轴承过热(温度信号);

(6)、内部声音异常,可能原因是流量大,吸入高度过大,吸入处有空气渗入,所吸入的液体温度过高。(流量信号、负压信号、温度信号)。

出现以上故障,及时报警通知操作人员;严重故障时,报警并停止出现故障的水泵。

3 设计方案

3.1 手动控制方案的确定

1.现场手动控制直接经过电控部分来分别控制各个元件,其所需开关有:

·现场手动控制/非手动控制转换开关

·各水泵起动/停止开关

·各水泵排气阀、排水阀、分配阀打开/关闭开关

2.输出开关量有:

·各阀开启信号灯

3.2 系统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及系统的控制要求,得到泵房控制系统的控制I/O点配置及参数显示,主要包括:

1、输入开关量:

·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模式选择开关

·显示各泵参数按键

·泵控制按钮

2、输入模拟量:

·输入温度

·输入负压

·输入压力

·输入液位

·输入转速

·输入流量

3、输出开关量:

·真空泵、主水泵电机起停

·电磁阀/电动阀开关

·手动模式信号灯

·电动模式信号灯

·自动模式信号灯

·故障报警灯

现场控制由PLC控制网络组成,第一台PLC检测主水仓、补水仓的液位、控制3台水泵、并控制第二台PLC,第二台PLC控制4、5、6泵;地上控制室由一台上位机组成,主要接收井下控制室传上来的主水仓液位及各台泵的运行参数。

4 进度安排

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1日 查阅文献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9月2日—2011年9月30日 完成工艺及失效分析研究

201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31日 撰写论文

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30日 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1]潘新民.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朱晓青主编.过程检测控制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黄继昌.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泵装置手册编辑委员会.泵装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6] 聂梅生.水工业过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 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SIEMENS 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订货号:6ES7 298-8FA21-V1-5D00. 2000

[9]李茂林.低压电器及配电电控设备选用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王仁祥.常用低压电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周军.电气控制及PL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 殷洪义.可编程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离心泵技术论文篇二 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探讨 摘要:离心泵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机械,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伴随着石油化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离心泵的安全可靠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离心泵作为输送物料的一种转动设备,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生产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离心泵;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离心泵故障管理及维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寻找离心泵馆长的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离心泵进行良好的日常保养,完善设备的保养机制,是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一)叶轮。常见的离心泵结构中,主要有开式、半开式和闭式三种型式的叶轮。开式叶轮仅有叶片,没有前后盖板;半开式类型的叶轮则是由后盖板和叶片组成;而闭式叶轮不但有叶片,还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在各泵体结构中,离心泵主要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也是唯一的做功部件。 (二)泵体。径向剖分式和轴向剖分式是两种普遍的离心泵壳体类型。离心泵中的单机泵壳体大多数为蜗壳式,多级泵壳体按径向剖分壳体划分成圆形和环形两种壳体类型。泵壳内腔呈现螺旋形是蜗壳式泵壳的主要特征。 (三)泵轴。泵轴主要是用来传递机械能,它是由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从而可以将电动机的转矩通过泵轴传送到叶轮。 (四)轴承。离心泵的轴承多为滑动轴承,所以润滑剂要求就比较严格,常用透明油作为润滑剂。 (五)密封环。减漏环是密封环的另一种说法,在不同资料下可能显示有所不同。 (六)填料函。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泵轴和泵壳之间的狭小空隙,保证泵内水流和泵外空气不能相互泄露。主要构造是由填料、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环和水封管组成。 二、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研究离心泵工作原理可为处理故障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就是利用物体离心力作用,来达到对液体物体完成输送的目的。在离心泵工作前,须事先将泵内叶片间和贮液槽内充灌满流体,然后再启动离心泵开始正常运转,此时离心泵内的流体就会随着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运动,并在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最后顺叶片流道进入到排出管内。同时泵内的原有流体被旋转甩出后,叶轮中心即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暂处于高压区贮液槽的流体就会源源不断的被吸收到叶轮中心,再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出进入到排出管内,形成流体不间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的循环输送作业,从而实现离心泵连续不断地将液态物体抽出进行输送 三、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离心泵排液不畅和排液后中断的解决措施 检查泵内气体是否处于真空状态,泵壳和入口管线内的流体是否全部注满,如果不是真空要立即排净空气,没有灌注满的要及时重新添加达到要求标准。检查泵内叶轮转速有无异常,发现叶轮表现出过低的转速时,要立即进行调整适当提速。检查入口滤网、底阀有无附着的杂物,有就须立即排除异物,避免再次发生堵塞;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有就需及时排尽气体,检查吸入口淹埋深度是否太浅,调整合适位置避免异物堵上。 (二)离心泵运行中出现震动或异响的解决措施 检查离心泵的轴承情况及间隙大小,检查泵内油质清洁度和润滑程度,并进行逐一排除故障隐患。损坏轴承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间距大的了要及时调整轴距到适当的位置;对已经污染了的油质要马上进行杂质清除,对润滑不到位的部件,要立即更换新的润滑油脂。至于对那些过高震动频率的,则应及时更换、调整离心泵的轴承、轮齿等部位。 (三)离心泵功率消耗太大的解决措施 检查叶轮与耐磨环、泵壳有无摩擦,而进行适度的修理。检查流液密度是否合适,轴承有无损坏,如果有就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轴承,调整零部件。检查泵轴是否有弯曲,并及时矫正。检查联轴器是否存在对中不良、轴向间隙太小,进而调整对中和轴向间隙到合适位置。 (四)水泵不能正常运转的解决措施 首先,检查离心泵的原动机运行有无异常,电源接入是否正确,如存在有原动机异常和电源接错的问题,须加以整改处理好;也可用手盘联轴器直接检测,如遇故障问题严重的,可通过拆解泵壳,观察泵体内有无被卡的现象。检查泵内系统的水头、净压头等部件磨损情况,对凡是发现有磨损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检查叶轮的完好程度及叶轮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掉完好程度差的损坏叶轮,调整间隙大的叶轮间隙到合适的位置为止。检查吸液槽的真空状态与吸入的高度位置,对没有排尽空气的要再排气,使吸液槽内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对泵内系统的水头位置设置过高的,要重新调整。 (五)离心泵流量不足,扬程不达标的解决措施 导致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够的主要原因为:叶轮的转速太低或叶轮的转动方向不对、泵吸入口串气、吸入口管线、滤网或叶轮堵塞、灌注不够、叶轮损坏、口环的间隙过大,漏损过大、吸入管中压力接近汽化压力、泵体内有气体。如离心泵在出现如下情况时,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①检查调整。②检查入口管线法兰。③清理入口过滤器。④更换叶轮。⑤增加入口压力,提高灌注头。⑥更换口环。⑦适当地增加入口压力,同时降低传输介质的温度。⑧放空排气或向有关系统卸压。 四、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的优化策略 现代工业系统中,离心泵的适用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广泛涉及,不但用来输送水,而且还用来输送石油等其他不同性质的液体。按照不同的输送媒介,离心泵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复杂,常见的有防腐泵和清水泵两种。为了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不定期对离心泵加强管理和维护。 (一)做好离心泵安装工作,确保正常运行。离心泵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离心泵安装工作是前提和基础部分,要求安装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科学安装和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的基础尺寸和位置一定要符合要求,横纵坐标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一般偏差不能超过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应该控制在10mm以内,地脚螺栓孔壁铅的垂直角度偏差应该在2毅。其次,安装中,一定要慎重选择垫铁的位置,在垫铁安装之前,一定要调整泵的标高、水平度,使其达到设计的标准值。只有精准的安全,才能确保离心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铁的主要作用是使泵的重量以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均匀地传递给基础部分,这样能减少离心泵自身承载的荷重,确保其能长久运行。最后,离心泵安装中,需要安装两个垫铁,其中一平二斜,固定离心泵,如果一般离心泵的荷载比较大,可以选用三个垫铁,但是,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离心泵的安装是系统性的工作,对安装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安装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样更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离心泵工作运行的效率。 (二)合理使用离心泵,提高运行效率。合理使用离心泵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开展工作,避免离心泵低流量运行。一般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高压力下顺利运行,但是如果出现低流量运行,会导致离心泵故障问题。低流量运行时,离心泵内就会出现径向漩涡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径向推动力,此时,离心泵就无法正常运转。石油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比较小,如果处于不合理连续转动运行中,就会导致轴折断。但是,一般离心泵的流量都比较低,很多时候能将大部分轴功率转化为热能,将能量传递给泵内的液体,进而引起整个外壳温度上升,此时,泵体温度升高,在长期小流量运行状态下,就会发生震动等故障现象。因此,一定要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其次,还应该做好离心泵润滑工作,基本都是滚轴承类型,润滑剂的养护和使用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机械不会因为负荷力而变形。润滑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使润滑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选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比较良好的润滑油,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应该形成油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离心泵的安全运行。同时,选用的润滑油应该具有高粘度性,离心泵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保护其使用寿命,确保离心泵不会受到负荷力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保离心泵内部部件的顺利运行,避免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减少离心泵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只有对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保证其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福玉,刘福磊,孙广军,张凤霞.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J].才智,2012,20:36. [2]席玉洁.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3]陈来保,潘金亮,焦红志,李京沛.高速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化工,2008,08:38-39. [4]朱力勇.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79. [5]白俊华.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265-266. 看了“离心泵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变频泵技术论文 2.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论文 3. 变频技术论文2000字 4. 节电技术论文 5. 变频器技术论文

双吸离心泵毕业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主管部门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工程建设产品质量控制,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在使用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以下研究:一、对现行标准的定义、特性以及标准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全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进行整理和划分层次,编制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给排水专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系统划分,编制了相应的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二、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设计依据(标准部分)的编制提出一个思路,包括标准的选取和标准的排序,对标准的排序提出“重要程度判别方法”,列举了不同类型工程实例的设计依据的编制,最后总结了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依据通用版本。三、对我国标准的制定和审查过程进行概述。对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提出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体系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最后对国际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专利与标准的问题、标准国际化和技术贸易壁垒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计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文献综述,说明书,所有设计图,论文字数:22225,页数:57 论文编号:JX086 摘 要现有的洗衣机中最为常见的为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是依靠波轮的转动来带动衣物和洗涤液进行洗涤;而滚筒式洗衣机是依靠滚筒的连续转动或定时反向来洗涤衣物。由此可看出,这两种类型的洗衣机都是依靠单一的运动方式来洗涤衣物,而在此设计中将这两种洗涤方式揉和起来,将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了衣物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衣物既能像在波轮式洗衣机中那样由波轮带动衣物进行洗涤又能像滚筒式洗衣机那样依靠水流的力量洗涤衣物,并且还可以像手洗那样对衣物进行揉搓,集各种洗涤方式于一身,对衣物进行更为彻底的洗涤。由于洗衣机的基本功能是对衣物的洗涤,关键在于进行洗衣程序的控制。所以,本文就洗衣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进行了探讨,实现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关键词:波轮 滚筒 揉搓 全自动Abstract :In what the existing washer is most common is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and the roller washer.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is depends upon impeller's rotation to drive the clothing and the cleaning solution carries on the wash; But the roller washer is depends upon drum's continuous rotation or fixed time reverse washes the clothing. From this may see, these two type's washer is the dependence sole mode of motion washes the clothing, but kneads together in this design these two wash way, unifies two modes of motion, increased clothing's in vertical direction movement. Enables the clothing both to look like in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such drives the clothing by the impeller to carry on the wash and to be able to look like the roller washer such dependence current of water the strength wash clothing, and may also look like the hand to wash such carries on to the clothing rubs, the collection each wash way in a body, carries on a thorougher wash to the clothing. Because washer's basic function is to clothing's wash, therefore, the key lies in carries on washes clothes the procedure contro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n washer's machine design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realize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to rub type washer's design key word: The impeller drum rub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目 录 摘 要 2前 言 4第一章 绪 论 51.1设计思想 61.2工作原理 6第二章 洗衣机的原理、分类和驱动方式 72.1洗衣机的原理 82.2洗衣机的分类 92.3洗衣机的驱动分类 11第三章 电动机的选择 133.1概论 133.2洗涤电动机 13第四章 整机设计 164.1波轮的分类 164.2波轮的参数及性能 164.3波轮形状及参数的选用 174.4带传动的设计(一) 184.5带传动的设计(二) 204.6螺纹轴的设计 224.7波轮轴的设计 26第五章 电气部分设计 295.1设计概述 295.2系统总体框图 295.3 元器件介绍 305.3.1 AT89C2051 305.3.2 W7805 315.3.3 74LS139 325.4 洗机机功能分析 335.5 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功能 345.6 电路图中各部件的分析 365.7全自动洗衣机的部分电路分析 385.8洗衣机控制程序设计 405.8.1 程序流程图 405.8.2 源程序 44第六章 相关部件的设计和安装说明 536.1 洗衣机的底座及外壳 536.2 位开关和拨动开关 546.3桶(盛水桶)及其安装 546.4 桶的结构设计 55结 论 55参考文献 56致 谢 57以上回答来自:

关于离心泵开题报告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是靠叶轮产生的真空把水从下面吸上来再打到高处,如果泵体内没水的话,真空形不成,那水就吸不上来了,如果液位高于水泵,可以利用自灌的方式把水引入泵体内,不然也需要灌水。知道它的原理就好设计论文的开题了。

摘要:为了提高传统水泵房控制方式的不足,实时监控泵房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设计了基于PLC的排水泵房自动排水监控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控制软件的编制。该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控制器,通过检测部件等系统自动检测液位和其他参数,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数据传到上位机中,实现远程检测。

关键词: 水泵,PLC,自动控制

1研究背景

1.1课题来源

我国排水泵房控制系统仍由很多依靠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而传统的自动控制大多为常规的继电器带动接触器控制,其控制器通常为电位器之类,是基于电气原理的纯电气自动控制,属于模拟控制方式。如一位式的模拟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精度低,可靠性差,除了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外,现阶段一般很少采用。

随着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单片机、PLC、工控机迅速渗透到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控制器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包括单片机、工控机及PLC等),其最大的优点是控制器能够存储并辨识特殊的语言(程序),根据程序的控制思想发出各种指令,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使被控制量满足系统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就是将落空的排水泵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水泵实行自动控制和状态检测。

1.2研究目的、意义和任务

从排水泵房控制系统比较落后,完全是人为手动控制的现状来看,它十分需要增加一套控制系统,从而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优化运行,延长系统设备运行寿命。本课题就是设计一控制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本系统在设计的'时候是以某工程排水泵排水系统为蓝本进行设计的。但本系统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某工程排水泵排水系统。

本课题主要的任务是设计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网络(控制器和微机通讯)部分,通过检测部分检测主水仓、补水仓液位和各泵的运行参数,并送至控制器中,通过控制器实现电动控制或自动控制。并且将数据传到地上控制室的上位机中,实现远程检测。

2 文献综述

目前,许多工厂的排水系统还采用人工控制,水泵的开停及选择切换均人工完成,完全依赖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同时人工控制也无法准确预测水位的增长速度,做不到根据水位和其他参数在用电的风谷期自动开停水泵,这将严重影响工厂自动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容易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安全隐患。

2.1控制系统总体概述

本套系统设计控制分为三部分:

现场手动控制

地下控制室电动控制

地上主控制室远程检测

通过传感器对主水仓液位的检测,来自动判断启动几台水泵进行排水(自动检测控制),或由人为地选择启动几台水泵进行排水(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同时也类似地控制水泵的停止。在水泵运行的过程中对水泵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如压力、流量、温度、转速、负压。出现故障时进行报警,若出现严重故障时,则立即停止水泵,并报警。并且把所检测到的所有数据传到地上主控制室内的上位机中。

2.2系统控制要求

2.2.1 整体要求:

1、实现以下控制:

手动控制、电动控制、自动监测控制

手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电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要能自动切断手动控制和电动控制。

2、电动控制:根据所要起动的泵来自动决定阀的开闭,只需人为的来决定起动或停止哪台泵。

3、自动检测控制:不需人为的介入,根据主水仓的液位自动实现泵的启动、运转参数检测、泵的停止及故障诊断报警。

2.2.2 具体要求:

1、现场手动控制/非手动控制转换(非手动控制包括电动控制和自动检测控制),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转换

2、现场手动控制直接经过电控部分控制,而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则经过控制器来控制

3、自动检测控制实现水泵的自动起动:

(1)根据水位信号,确定要起动水泵的台数和哪台水泵起动;

(2)关闭要起动水泵的排水阀,并确定排水管路及各分配阀的开关状态;

(3)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泵与水泵连接的排气阀(;水泵开始排气,并检测水泵吸入口的负压信号;

(4)当吸入口负压信号到达预定值时,起动水泵(降压启动,由电控实现);打开排水阀,关闭真空泵与水泵连接的排气阀,关掉真空泵,水泵进入正常排水运行。

在地下控制室内要实时地显示所投入运行的水泵。

4、水泵运行时的参数监控:

水泵进入正常排水运行时,检测水泵运行的参数有:

(1)、水位信号

(2)、水泵的排水压力信号

(3)、水泵吸入口的负压信号

(4)、水泵的流量信号

(5)、水泵的转速信号

(6)、水泵轴承的温度信号

在地下控制室内要实时地显示所投入运行的水泵以上参数及主水仓液位。并把这些参数传到地上控制室的上位机中。

5、自动检测控制实现水泵的自动停止:

(1)、根据水位信号,确定停止水泵台数和停哪台水泵;

(2)、切断要停止水泵的电源,关闭排水阀;

(3)、根据水位信号,当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停止最后一台水泵,步骤同上。

(4)、水泵全部停止后,系统处于自动监控状态,随时准备起动。

6、抢险排水:

(1)当水位信号超过警戒水位时(井底水平高度),所有水泵全部开动(起动程序同上,逐台起动,防止起动电流过大);

(2)随着水位信号的逐淅下降,当水位信号低于安全警戒线时,逐步停掉部分水泵(停止程序同上);

(3)当水位信号低于最低水位时,停掉所有水泵(停止程序同上),系统处于自动监控状态,随时准备起动。

7、水泵运行的故障诊断及故障报警

(1)、水泵不吸水(真空信号);

(2)、流量小(真空信号,压力信号);

(3)、水泵不上水(压力信号、流量信号);

(4)、转速变化大(转速信号、压力信号、流量信号);

(5)、轴承过热(温度信号);

(6)、内部声音异常,可能原因是流量大,吸入高度过大,吸入处有空气渗入,所吸入的液体温度过高。(流量信号、负压信号、温度信号)。

出现以上故障,及时报警通知操作人员;严重故障时,报警并停止出现故障的水泵。

3 设计方案

3.1 手动控制方案的确定

1.现场手动控制直接经过电控部分来分别控制各个元件,其所需开关有:

·现场手动控制/非手动控制转换开关

·各水泵起动/停止开关

·各水泵排气阀、排水阀、分配阀打开/关闭开关

2.输出开关量有:

·各阀开启信号灯

3.2 系统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及系统的控制要求,得到泵房控制系统的控制I/O点配置及参数显示,主要包括:

1、输入开关量:

·电动控制/自动检测控制模式选择开关

·显示各泵参数按键

·泵控制按钮

2、输入模拟量:

·输入温度

·输入负压

·输入压力

·输入液位

·输入转速

·输入流量

3、输出开关量:

·真空泵、主水泵电机起停

·电磁阀/电动阀开关

·手动模式信号灯

·电动模式信号灯

·自动模式信号灯

·故障报警灯

现场控制由PLC控制网络组成,第一台PLC检测主水仓、补水仓的液位、控制3台水泵、并控制第二台PLC,第二台PLC控制4、5、6泵;地上控制室由一台上位机组成,主要接收井下控制室传上来的主水仓液位及各台泵的运行参数。

4 进度安排

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1日 查阅文献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9月2日—2011年9月30日 完成工艺及失效分析研究

201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31日 撰写论文

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30日 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1]潘新民.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朱晓青主编.过程检测控制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黄继昌.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泵装置手册编辑委员会.泵装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6] 聂梅生.水工业过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 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SIEMENS 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订货号:6ES7 298-8FA21-V1-5D00. 2000

[9]李茂林.低压电器及配电电控设备选用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王仁祥.常用低压电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周军.电气控制及PL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 殷洪义.可编程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离心泵论文开题报告

离心泵技术论文篇二 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探讨 摘要:离心泵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机械,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伴随着石油化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离心泵的安全可靠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离心泵作为输送物料的一种转动设备,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生产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离心泵;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离心泵故障管理及维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寻找离心泵馆长的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离心泵进行良好的日常保养,完善设备的保养机制,是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一)叶轮。常见的离心泵结构中,主要有开式、半开式和闭式三种型式的叶轮。开式叶轮仅有叶片,没有前后盖板;半开式类型的叶轮则是由后盖板和叶片组成;而闭式叶轮不但有叶片,还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在各泵体结构中,离心泵主要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也是唯一的做功部件。 (二)泵体。径向剖分式和轴向剖分式是两种普遍的离心泵壳体类型。离心泵中的单机泵壳体大多数为蜗壳式,多级泵壳体按径向剖分壳体划分成圆形和环形两种壳体类型。泵壳内腔呈现螺旋形是蜗壳式泵壳的主要特征。 (三)泵轴。泵轴主要是用来传递机械能,它是由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从而可以将电动机的转矩通过泵轴传送到叶轮。 (四)轴承。离心泵的轴承多为滑动轴承,所以润滑剂要求就比较严格,常用透明油作为润滑剂。 (五)密封环。减漏环是密封环的另一种说法,在不同资料下可能显示有所不同。 (六)填料函。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泵轴和泵壳之间的狭小空隙,保证泵内水流和泵外空气不能相互泄露。主要构造是由填料、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环和水封管组成。 二、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研究离心泵工作原理可为处理故障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就是利用物体离心力作用,来达到对液体物体完成输送的目的。在离心泵工作前,须事先将泵内叶片间和贮液槽内充灌满流体,然后再启动离心泵开始正常运转,此时离心泵内的流体就会随着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运动,并在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最后顺叶片流道进入到排出管内。同时泵内的原有流体被旋转甩出后,叶轮中心即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暂处于高压区贮液槽的流体就会源源不断的被吸收到叶轮中心,再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出进入到排出管内,形成流体不间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的循环输送作业,从而实现离心泵连续不断地将液态物体抽出进行输送 三、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离心泵排液不畅和排液后中断的解决措施 检查泵内气体是否处于真空状态,泵壳和入口管线内的流体是否全部注满,如果不是真空要立即排净空气,没有灌注满的要及时重新添加达到要求标准。检查泵内叶轮转速有无异常,发现叶轮表现出过低的转速时,要立即进行调整适当提速。检查入口滤网、底阀有无附着的杂物,有就须立即排除异物,避免再次发生堵塞;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有就需及时排尽气体,检查吸入口淹埋深度是否太浅,调整合适位置避免异物堵上。 (二)离心泵运行中出现震动或异响的解决措施 检查离心泵的轴承情况及间隙大小,检查泵内油质清洁度和润滑程度,并进行逐一排除故障隐患。损坏轴承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间距大的了要及时调整轴距到适当的位置;对已经污染了的油质要马上进行杂质清除,对润滑不到位的部件,要立即更换新的润滑油脂。至于对那些过高震动频率的,则应及时更换、调整离心泵的轴承、轮齿等部位。 (三)离心泵功率消耗太大的解决措施 检查叶轮与耐磨环、泵壳有无摩擦,而进行适度的修理。检查流液密度是否合适,轴承有无损坏,如果有就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轴承,调整零部件。检查泵轴是否有弯曲,并及时矫正。检查联轴器是否存在对中不良、轴向间隙太小,进而调整对中和轴向间隙到合适位置。 (四)水泵不能正常运转的解决措施 首先,检查离心泵的原动机运行有无异常,电源接入是否正确,如存在有原动机异常和电源接错的问题,须加以整改处理好;也可用手盘联轴器直接检测,如遇故障问题严重的,可通过拆解泵壳,观察泵体内有无被卡的现象。检查泵内系统的水头、净压头等部件磨损情况,对凡是发现有磨损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检查叶轮的完好程度及叶轮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掉完好程度差的损坏叶轮,调整间隙大的叶轮间隙到合适的位置为止。检查吸液槽的真空状态与吸入的高度位置,对没有排尽空气的要再排气,使吸液槽内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对泵内系统的水头位置设置过高的,要重新调整。 (五)离心泵流量不足,扬程不达标的解决措施 导致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够的主要原因为:叶轮的转速太低或叶轮的转动方向不对、泵吸入口串气、吸入口管线、滤网或叶轮堵塞、灌注不够、叶轮损坏、口环的间隙过大,漏损过大、吸入管中压力接近汽化压力、泵体内有气体。如离心泵在出现如下情况时,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①检查调整。②检查入口管线法兰。③清理入口过滤器。④更换叶轮。⑤增加入口压力,提高灌注头。⑥更换口环。⑦适当地增加入口压力,同时降低传输介质的温度。⑧放空排气或向有关系统卸压。 四、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的优化策略 现代工业系统中,离心泵的适用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广泛涉及,不但用来输送水,而且还用来输送石油等其他不同性质的液体。按照不同的输送媒介,离心泵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复杂,常见的有防腐泵和清水泵两种。为了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不定期对离心泵加强管理和维护。 (一)做好离心泵安装工作,确保正常运行。离心泵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离心泵安装工作是前提和基础部分,要求安装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科学安装和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的基础尺寸和位置一定要符合要求,横纵坐标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一般偏差不能超过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应该控制在10mm以内,地脚螺栓孔壁铅的垂直角度偏差应该在2毅。其次,安装中,一定要慎重选择垫铁的位置,在垫铁安装之前,一定要调整泵的标高、水平度,使其达到设计的标准值。只有精准的安全,才能确保离心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铁的主要作用是使泵的重量以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均匀地传递给基础部分,这样能减少离心泵自身承载的荷重,确保其能长久运行。最后,离心泵安装中,需要安装两个垫铁,其中一平二斜,固定离心泵,如果一般离心泵的荷载比较大,可以选用三个垫铁,但是,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离心泵的安装是系统性的工作,对安装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安装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样更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离心泵工作运行的效率。 (二)合理使用离心泵,提高运行效率。合理使用离心泵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开展工作,避免离心泵低流量运行。一般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高压力下顺利运行,但是如果出现低流量运行,会导致离心泵故障问题。低流量运行时,离心泵内就会出现径向漩涡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径向推动力,此时,离心泵就无法正常运转。石油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比较小,如果处于不合理连续转动运行中,就会导致轴折断。但是,一般离心泵的流量都比较低,很多时候能将大部分轴功率转化为热能,将能量传递给泵内的液体,进而引起整个外壳温度上升,此时,泵体温度升高,在长期小流量运行状态下,就会发生震动等故障现象。因此,一定要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其次,还应该做好离心泵润滑工作,基本都是滚轴承类型,润滑剂的养护和使用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机械不会因为负荷力而变形。润滑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使润滑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选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比较良好的润滑油,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应该形成油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离心泵的安全运行。同时,选用的润滑油应该具有高粘度性,离心泵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保护其使用寿命,确保离心泵不会受到负荷力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保离心泵内部部件的顺利运行,避免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减少离心泵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只有对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保证其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福玉,刘福磊,孙广军,张凤霞.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J].才智,2012,20:36. [2]席玉洁.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3]陈来保,潘金亮,焦红志,李京沛.高速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化工,2008,08:38-39. [4]朱力勇.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79. [5]白俊华.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265-266. 看了“离心泵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变频泵技术论文 2.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论文 3. 变频技术论文2000字 4. 节电技术论文 5. 变频器技术论文

很广泛的题目,很难。简单的说:研究更加高效的液体介质输送水力和结构,能适合更多(甚至是苛刻)的工况条件,泵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环境安全等。

本科毕业论文离心泵

�6�1一篇毕业论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工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对自动化产品的综合功能及可靠性、对新产品的上市速度、对根据客户和市场要求修改配方的灵活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批量(Batch)控制管理软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品,在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过程(尤其是精细化工、制药和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Invensys集团旗下的美国Foxboro公司的I/ABatch软件在国内某一精细化工厂的生产装置上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该控制管理软件的全貌及其应用要点。纵观Foxboro的I/ABatch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首个冗余批量控制器的发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伴随着不同的DCS系统发展阶段,Foxboro的批量控制软件也分别经历了LargeScaleBatch、EasyBatch、BatchPlantManager、R-Batch4个不同时期。一直到1992年,基于Unix平台并和I/A系统集成在一起的Foxbatch才诞生,被称为核心BatchV1.0。1996年开始,著名的工业软件公司Wonderware开始为Foxbatch编写具有更友好客户界面的批量软件。该软件基于WindowsNT平台,可以和工厂管理软件集成在一起使用,亦可以同时被Foxboro公司I/A系统外的其他控制系统使用。1998年,Foxbatch正式更名为I/ABatch,之后分别经历了Ver6.2、Ver7.1等,直到现在被广泛运用于WindowsXP平台上的I/ABatchVer8.1。I/ABatch是一套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批量生产管理软件,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建模和实现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控制而设计的,完全符合ISAS88.01标准,具有模块化的特点。用I/ABatch软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1引言2I/ABatch的发展回顾及主要特点创建配方,用批量离线组态环境模拟新配方的运行过程,查询到有关产品的历史数据,并得到一些产品物料汇总信息。可以说它是一个“成品化”的批量控制引擎,如果和I/ADCS系统联合使用,还有参数自动连接生成、便于组态集成等特点。3精细化工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I/ABatch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范围,小到一个最简单的加料混合过程,大到十几条批量生产线几十个反应釜的生产过程,均可以用这套软件来组态实现。以某精细化工装置为例,共有两条生产线并行生产两种相关联的化工产品A和B。由于该化工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连续生产两三个月后要清洗设备,重新更换原料(包括调整原料比),生产另两种相关产品C和D。其中前两者的基本工艺过程是一致的。整套装置有两个进料贮槽、两个反应釜、两个成品槽,有模拟量输入100点、模拟量输出50点、数字量输入200点、数字量输出250点。从同时投入生产的两条生产线来看,在A线进入到该线反应釜初始阶段前,必须检查B线是否已经正常完成KOH的进料,并且反应釜内的压力、温度达到了工艺工程师预定的值。每条生产线的每一生产步骤中都有很严格的反应条件检测,一旦有连锁发生,工艺会要求控制程序根据不同的连锁原因转入到不同的子步骤中去,直到连锁条件完全解除,继续该条生

例如压缩机、离心泵、换热器等,但只能写一种。告诉我用得上的网站或给个范文也行!急!谢谢了各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