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 是格式不正确,知网的算法会根据格式去判别是否属于参考文献的,另外参考考文献的格式尽量不要用工具生成啊
参考文献格式正确的话,那么会被中国知网论文查重系统识别和过滤。呈灰色字体,不参与论文查重中来。如果遇到知网查重里的参考文献标红的情况,那么原因不外乎两个:1、使用了假的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如果使用了假的知网查重,那么自然无法对参考文献进行有效的识别。那么知网查重的参考文献被标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里我们要学会验证真伪的方法。详情可以看知网查重宝典之前分享的文章《》。2、参考文献的格式不正确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有误,造成中国知网无法甄别该一部分论文参考文献,当成文章注释内容对待,事实上,若该一部分参考文献式适当就会被知网检测甄别,从而不容易列入检测层面以内。一般来说按照学校的参考文献格式设置就没有问题。
如果学校没有给出格式要求,并且参考文献标红,那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设置正确的文献格式:1. 有明显的“参考文献”标记,参考文献4个字独占一行,下面是各个参考文献条目;2. 每个参考文献有明显的标号,标号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Num】、[Num]、(Num);3. 标号可以是Word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书写;4. 标号内不要添加标点符号,例如:不要[Num.]或(Num、)等;5. 每个参考文献中最好有时间休息或者URL或《》书目信息;6. 一条参考文献内及在此条参考文献没有结束时不要有手动换行或者回车符。
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格式正确那么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且剔除不参与正文查重。参考文献标红就说明你的格式有误。系统把你的参考文献当正文来对比查重了。
如果是paperpass、维普、turnitin之类的系统,检测步骤是“在网页粘贴全文内容”,报告上参考文献显示重复这种情况,几乎改不了,认栽吧... 或者可以调换下参考文献顺序,比如把[1]和[2]文献对换,[3]和[4]文献对换,依此类推。这样有几率逃过查重,不过这样的坏处是和原文引用处就不对应了,不过说句实话...没人在意是不是对应...如果是知网,参考文献标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知网检测是上传整篇文档,知网系统会识别格式的,参考文献重复了只能证明你格式错误!
先贴上网络到处流传的设置方法,大家先做个初步自查:(参考来源:《知网查重如何正确标明引用》)
1. 有明显的“参考文献”标记,参考文献4个字独占一行,下面是各个参考文献条目;
2. 每个参考文献有明显的标号,标号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Num】、[Num]、(Num);
3. 标号可以是Word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书写;
4. 标号内不要添加标点符号,例如:不要[Num.]或(Num、)等;
5. 每个参考文献中最好有时间信息或者URL或《》书目信息;
6. 一条参考文献内及在此条参考文献没有结束时不要有手动换行或者回车符(即顺其自然,满行后会自动换行,请勿人为!)
嗯,总结得很好,但上图还是重复了怎么回事?因为没有提到一些更加重要的潜规则:
1.“参考文献”四个字设置为标题格式。
2.所有标点必须是英文格式,例如,.()[]。书名号《》基本可以直接删除
3.不要出现年月日,直接删掉即可。例如2015年5月 改为 2015.05
4.文献内容的顺序要正确。正确格式:[1]张庆洪,何清方.机动车辆保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5.作者与作者之间是逗号,作者列完后是句号,记得是英文标点!
接着是参考文章标题→文章类型→期刊/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期刊需要)其中文章类型期刊[J],图书[M],硕士论文[D]。
当然,知网查重时只会在意你格式对不对,而不会智能到识别你是否标错了J/M/D或作者/题目之类的细节。做到以上这些,参考文献99.9%不会再重复。该文“知网查重时参考文献被标红怎么办”由学术不端网总结,仅供那些参考文献按照网络的一些知网检测系统识别标准撰写后一样还是被知网查重标红的同学去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同学们可以多尝试总结。参考实践过程中一切问题本作者概不负责哦,继续探索中.....
程序代码经常出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查重中。如果代码程序重复,肯定会被检测出来。但代码不同于文本,它的逻辑和术语很容易重复,所以它也会被标记为红色。那么,计算机论文查重代码标红怎么办?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1.将代码放入附录中。 论文查重时,一般不查重附录。大多数学校对附录没有太多要求,但不需要。附录是对论文内容的补充。 假如学校没有规定要查重附录,那就把代码放在附录里。 2.上传代码截图。 另一种是,当代码必须放入文本或附录部分时,我们可以将代码部分截图放入文本中。目前大部分论文查重系统是无法识别图片的,我们把代码进行截图可以有效规避计算机论文查重代码标红。
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格式正确那么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且剔除不参与正文查重。参考文献标红就说明你的格式有误。系统把你的参考文献当正文来对比查重了。
如果是paperpass、维普、turnitin之类的系统,检测步骤是“在网页粘贴全文内容”,报告上参考文献显示重复这种情况,几乎改不了,认栽吧... 或者可以调换下参考文献顺序,比如把[1]和[2]文献对换,[3]和[4]文献对换,依此类推。这样有几率逃过查重,不过这样的坏处是和原文引用处就不对应了,不过说句实话...没人在意是不是对应...如果是知网,参考文献标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知网检测是上传整篇文档,知网系统会识别格式的,参考文献重复了只能证明你格式错误!
先贴上网络到处流传的设置方法,大家先做个初步自查:(参考来源:《知网查重如何正确标明引用》)
1. 有明显的“参考文献”标记,参考文献4个字独占一行,下面是各个参考文献条目;
2. 每个参考文献有明显的标号,标号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Num】、[Num]、(Num);
3. 标号可以是Word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书写;
4. 标号内不要添加标点符号,例如:不要[Num.]或(Num、)等;
5. 每个参考文献中最好有时间信息或者URL或《》书目信息;
6. 一条参考文献内及在此条参考文献没有结束时不要有手动换行或者回车符(即顺其自然,满行后会自动换行,请勿人为!)
嗯,总结得很好,但上图还是重复了怎么回事?因为没有提到一些更加重要的潜规则:
1.“参考文献”四个字设置为标题格式。
2.所有标点必须是英文格式,例如,.()[]。书名号《》基本可以直接删除
3.不要出现年月日,直接删掉即可。例如2015年5月 改为 2015.05
4.文献内容的顺序要正确。正确格式:[1]张庆洪,何清方.机动车辆保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5.作者与作者之间是逗号,作者列完后是句号,记得是英文标点!
接着是参考文章标题→文章类型→期刊/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期刊需要)其中文章类型期刊[J],图书[M],硕士论文[D]。
当然,知网查重时只会在意你格式对不对,而不会智能到识别你是否标错了J/M/D或作者/题目之类的细节。做到以上这些,参考文献99.9%不会再重复。该文“知网查重时参考文献被标红怎么办”由学术不端网总结,仅供那些参考文献按照网络的一些知网检测系统识别标准撰写后一样还是被知网查重标红的同学去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同学们可以多尝试总结。参考实践过程中一切问题本作者概不负责哦,继续探索中.....
具体要求说一下吧,帮你搞定。
论文目录被查重标红了怎么办?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写一篇涉及代码的毕业论文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有时候代码重复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就会有人问:计算机论文代码飘红有解决方法吗?接下来,paperfree小编介绍相关内容,认为您会带来必要的帮助。 一、计算机论文代码飘红有解决方法吗? 1.标注参考文献:把飘红部分标记为参考文献放在论文中,学校内部论文查重系统是不对参考文献进行查重的,然后代码自然不会再标记红色。但如果学校要求查重参考文献,则该方法不适用。 2.截图上传:对于一些必须放在文本中的代码,显然不适合将其放在附录中,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截图这部分内容,然后插入原始段落。目前,许多论文查重检测系统无法识别图片内容,因此也可以避免被论文查重系统标记为红色。 二、计算机论文代码如何减重。 1.计算机进行论文编写的代码需要一个具有中国实际工作性能,因此字符错误会使程序代码无法正常经济运行。在修改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以免因细节的变化而失去整个代码的原始功能。 2.为了降重,我们也可以尝试补充一些省略的细节或步骤,或者适当地从现有的程序代码中学习,只有不影响代码的正常运行。
1、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的方法有许多,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论文查重系统,目前国内超过90%的高校都是使用我国知网pmlc论文查重系统来检测本科毕业论文。这些高校都是以知网本科pmlc查重结果为标准的,知网pmlc论文查重系统中有独特的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资源,其中记录的是历届使用此系统查重过的论文,因此最后检测出的论文重复率结果极为准确。2、所以我们检测本科论文终稿的时候最好是使用知网本科pmlc论文查重系统,这样检测论文的重复率结果与学校结果一致程度就非常高,学校通常会提供给我们毕业生有限的知网免费查重机会,但是一般只有一次或者两次,并且只能在学校内部网络才能免费查重。如果我们想要自己提前在校外进行知网查重的话,只能通过第三方平台付费查重,比如cnki.cn论文查重网站,可以查重pmlc本科论文、tmlc硕博论文、amlc职称论文。3、我们查重初稿的话最好不要浪费学校使用的知网免费查重机会,可以使用性价比较高的论文查重系统比如PaperPP免费查重系统来检测论文,能够有效节省自己的查重费用,还能提高论文修改效率。
1. 务必选择正规的知网网站进行检测。之前有很多打着知网查重的假网站用低价来吸引客户检测,然后将他们提交的论文进行倒卖,严重影响论文的安全。 2. 知网论文查重时要按照学校要求选择相应正确的论文查重系统提交论文检测。比如,你是本科的毕业论文,那么提交时选择的就应该是知网PMLC。我们在提交检测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系统进行查重,以确保论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知网检测费用那么高,怎么才能有效的保证一次通过呢? 由于知网检测的价格相比较其他的检测平台高出了许多,所以如果需要多次查重的话,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承担不起的。在这小编推荐在论文进行初稿检测时可以先在网络找些便宜、安全、准确度高的查重网站先进行自查,查重完根据检测报告反复修改后再提交到知网检测,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我们在自查时一般推荐使用paperfree、papertime等等,品牌时间长安全有保证,而且收录的数据库也多。
这个最好是使用官方或者不是违纪的都可以,这两种的效果都比较好,而且是收费的更好一些
用知网是最靠谱的检测本科论文查重的。但是比较贵,检测一下就得花好多银子。
大多数学校是使用知网查重,论文内容不同的话其检测结果肯定也有所差别,对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的内容主要包括:论文封面、原创声明、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开题报告和表格图片等。而学校一般会要求将论文中图片、致谢、附录、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部分删除,因此毕业论文查重的内容主要是包括: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和致谢等这几个部分内容。当然具体是查毕业论文中的哪些内容最终还是要以学校的要求为准,一般格式正确的目录和参考文献是不影响知网的论文重复率结果的,因为知网能够根据论文的内容格式自动识别出论文目录和参考文献部分,然后不计算这些部分的重复率。毕业论文查重主要查重的是论文正文内容,论文正文是整篇论文所阐述的主要部分,相关论点论据等有价值的内容都在正文里面。然后就是摘要部分,它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是需要大家控制好重复率的,以免在毕业论文查重时不通过。
1、首先,DOC是Word文档计算机软件的一种文本文档,仅在2003版Word文档和过去的计算机软件中可用。自2007年以来,DOCX已基本使用。DOC的优点是几乎所有的信息计算机办公软件都可以打开,文本文档的存储空间小,缺陷也突出。由于版本太低,它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计算机办公软件修改,因此,不强烈建议使用此文档进行纸张重复检查。
2、DOCX是现阶段最主流的文本文档。它们广泛用于Office2007和更高版本。他们可以适应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的所有信息。其优点是丰富的可修改功能,多个定制的基本功能,适用于最新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缺陷在于,office 2003版本的开放可能会导致问题,但目前office 2003的使用仍然非常罕见,因此这种修改几乎没有问题。论文查重首先要做什么?
3、PDF许多学生可能认为更安全,因为Pdf不可修改,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有很多用于将pdf转换为doc的计算机软件,它也非常强大。使用pdf来限制修改比加密文件要好得多。另外当pdf被查重系统上传和解析时,会有很多问题,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遇到,并且同一张纸的doc或docx的检测结果比pdf更准确,这是因为pdf解析中出错的概率相对较高。pdf的优点是文件占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可以很好地固定,不容易无序打开,缺点是容易出现上传问题。
4、TXT想必大家都很熟悉。TXT是一种纯文本,适用于纯文本查重。优点是简单、空间小,缺点是不允许使用文本格式。因此,上传最终草稿或检测系统不应使用此草稿。该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论文检测,但不适用于更复杂的论文检测。
5、WPS是WPS生成的文本文档,可以将文件后缀更改为DOC。优点:非常适合WPS软件。缺点是,在许多论文中,只有Office可以修改化学符号公式,这是不推荐的。
毕业论文对每个大学生都很重要。如果论文没有通过学校的考试,学生就无法顺利毕业,所以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一篇完整的论文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图表、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毕业论文查重检测的内容是什么?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一、毕业论文查重检测内容。 作为文章的主题内容,毕业论文的正文部分肯定会参与查重检测,但除了检测正文内容外,毕业论文的查重还会检测论文摘要、引用等文字部分。论文查重系统将根据论文内容与数据库中文献的比较计算最终论文的重复率。如果论文中的内容被过度引用,系统将这些内容判断为剽窃和标记。 二、毕业论文不需要检测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查重系统的查重算法不支持检测图片和公式,因此图表、公式等非文本内容不需要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直接从其他论文中引用图片或公式。即使查重系统无法检测到,导师也会直接指出,如果不可避免地引用他人的图片或公式,建议注明论文内容引用图片和公式的来源,避免不必要的争议。除图片、公式等非文本内容外,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不参与查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必须保证格式正确。只有在格式正确的前提下,论文查重系统才能正确识别引用内容,以免被认定为重复部分,不影响最终查重结果。
查重包括摘要正文,不包括目录参考文献附录等,
又是一年一度毕业季,前阵子经常有一些师弟来问我,毕设选题应该怎么选,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感觉大家都挺迷茫的,那我就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吧。首先声明,此文章针对小白,为那些没有写过论文并且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同学,大神莫喷哈。关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同学如何快速的写一篇毕业论文,我个人的建议是:做工程性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别选算法类型的论文,并不是因为算法文章不好水过去,其实算法的文章也非常好水过去,但是有风险,当你做的非常水的时候,例如直接从github摘抄一个算法然后把算法的公式哔哩吧啦讲了一遍,老师都是一眼就看明白的,他想放过你可以让你过,但是假设他心情不好或者跟你关系一般想要为难你,那就比较难搞了。而且选一个算法方向的毕业设计并且水过去的话,对你本身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那选择工程性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有什么好处呢?1.真的可以学的到东西,对于大部分想找开发岗位的同学的就业来说也是有帮助了。2.文章比较好写,逻辑非常明确,不用担心凑不到字数。说了这么多,下面就来讲如何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的论文(工程性的设计)。首先是选题,一般老师都会提供若干个选题给你选,其中必然包括几个“XX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这样的选题就是符合我们前面的假设和预想的。盘他!假设我现在选了一个题目是“基于SSM的XX网上商城的设计与开发”。选完题目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是先做开发还是先写文章,或者是一边写一边开发。我的建议是一边写一边开发。原因是:开发的过程是需要写一些文案的,比如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表结构的关系、整个系统的交互逻辑等等。而这些文案是可以出现在我们的论文当中的。那接下来就说一下如何开发和写文论,当然某些开发过程我只能粗略的说一下。1.摘要:这是所有论文的第一个小title,说他恶心有时候也恶心,说他简单也是蛮简单的。那么这一部分究竟是要写什么的?由于这一部分需要展现出做这个系统的必要性、开发这个系统的实现方式、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的作用。所以可以这样写: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的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了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使得企业和客户的营销关系由实体店销售准换为网络电子商务营销。马云曾说:“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越来越多的店家选择在网上开店,使得交易不再限制于天南地北,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店家的经营成本,在提高收益的同时,也方便了客户,本课题正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课题介绍了“基于SSM的XX网上商城”的开发环境、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以及涉及到的框架。本系统采用了B/S架构,使用了Java、HTML、JS等语言,使用了主流的后台开发框架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以及采用了开源的轻量级数据库Mysql进行开发,为网络商城提供了前端展示和后台管理的模块,实现了注册、登录以及购物等主要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购物体验,以及为提高了店家的销售效率。关键字:网上商城,SSM,Java,HTML,JS,MySQL(关键字一般就是把摘要中提及到的关键性技术提取出来,让阅读者一目了然,知道哪些是重点)Abstract:......(英文摘要建议谷歌翻译,然后把明显错误的地方修改一下即可)2.第一章:引言这一部分也是比虚的,其实随便扯一扯就可以了,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1.背景2.研究内容。其中背景主要讲一些关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导致了一些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多说几句,写到两三百字即可。研究内容就是针对上述的背景我们如何进行改进。细心的同学可能会说,感觉跟摘要有些重复。是的!这两部分内容其实是挺重复的,但是没关系,不过不要使用完完全全一样的话去描述,因为最后论文查重的时候会对文章自引用进行查重的。这一部分也是三五百字即可。3.第二章:系统的开发技术介绍这一部分是需要我们在正式开发之前做好的技术调研,然后对这一部分的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一部分我不可能细讲,因为内容太多了,而且对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内容,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提升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你可以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开发一个工程是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因此我就对我所选的这个课题应该使用到的技术栈进行一下介绍,也算是抛砖引玉,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撰写。开发不同的系统虽然涉及到的业务逻辑不同,处理方式也千差万别,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前端界面通过服务器跟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的一个过程,涉及到的内容也无非就是前端、后台和服务器。但是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不要把HTML、JAVA等使用的语言介绍也给堆在这里,老师没细看还好,细看还是会显得太水字数了,记住,写工程性的课题不怕没字数。那问题来了,语言介绍不给写那应该些什么呢?应该写涉及到的框架、使用的工具。这些就够了,随随便便就几千字了。下面举例简单说明一下。a. 前端强调一下,不要把HTML、CSS等一下前端的规范展开来写,可以轻描淡写,但篇幅不能过多。这里可以写前端框架的使用,比如使用npm管理包(可以介绍一下npm以及在工程中的使用)、vue的使用(同样可以介绍vue框架以及应用)、element(element以及使用他的好处)等等。也希望同学在做毕设的过程中要真的去了解这些技术并且去使用它,相信我,看完再去用你的技术会有质的飞跃。b. 后台这一部分是重点,对于本课题来说,标题就写了是基于SSM的。对于这个java框架并不熟悉的同学来说建议先去查一下资料,而且很多同学会有疑问,使用技术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开发更加的便捷和快速,但是为什么我们自己在开发的过程中会感觉好像变得更加复杂?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是正常的。因为框架不仅会帮我们封装好一些常用的方法,而且会考虑到更新迭代以及代码可读性等等的一系列的问题,某些规定和配置我们之所以没有感受到他的好处是因为这种校园内的开发并不涉及生产问题,也不会有很多的更新迭代,更加不会考虑到代码的可读性。例如spring的工厂,一开始使用的时候很多同学会觉得为什么我new一个类的时候还要去改配置文件,直接new不香吗?直接new是很香,但是你考虑到真正去工作的时候,假设你要改类的一些关系的时候,还要去改代码,当工程一大,代码去哪里找呢?一个一个文件看吗?显然是非常不可取的,效率非常低,这个时候配置文件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直接修改配置文件,不需要更改代码,耦合性也大大的降低。好像跑题了,说了这么多就告诉同学们,要沉住气,理解框架这样设计背后的原因,对大家自身技术的提高非常的有帮助!那这一部分我们就可以介绍spring(包括spring的IOC、spring的工厂、spring的AOP等等,并且可以在论文中强调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系统当中)、springMVC(这一部分可以讲解srpingMVC作为一个连接前端和数据库的工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流程,也可以讲述springMVC的分层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Mybatis(包括跟JDBC的关系、mybatis依赖的配置、使用到的接口、动态代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以及延迟加载等等的一些技术问题)c. 服务器和数据库这一部分可以介绍一下用来搭建服务器的工具和所使用的数据库。假设你是使用了云服务器来搭建了,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云服务器的搭建过程包括防火墙、端口等等内容。一般服务器使用tomcat进行搭建,可以把tomcat介绍一下并且介绍一下tomcat是如何监听和解析用户请求的具体流程。一般小型的项目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可以详细说一下选择MySQL的原因,比如相对于Oracle的好处。可以介绍一下MySQL数据库的一些特点包括分页、是否支持事务等等。4.第三章:需求分析这一部分是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分析需要开发哪些功能,这一部分可以让你感受一下产品经理的职责,只不过不需要跟程序员对接,因为你自己就是程序员哈哈。一般来说分成两部分就可以了,一部分是对于前端的业务流程,另一部分就是后台服务器的业务流程,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来绘画流程图,想图个方便可以直接使用word自带的图形进行编写,也不至于难看,就比较简约。想做的好看点的话个人推荐使用xmind,非常简单,可以快速做出美观的流程图。如果没有什么思路,那前端就按照着使用者的逻辑去写,比如用户需要注册、登录、找回密码、购物、退货等操作,那后端就对应着这些前端逻辑需要有相应的业务处理。个人感觉这一部分比较好写,就不再赘述。5.第四章: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一部分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功能出来细讲,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论文可不可以贴代码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的建议是贴伪代码,不要把你写的长篇大论的代码全部放进去,不好看而且逻辑混乱,应该做的是把代码抽取为伪代码,贴代码的目的是为了让阅读者清晰地读懂你是如何实现这个功能的,他并不会在意你的语法你的命名。下面列举若干个可以写的内容,并不限于此。a. SSM框架的整合。如何使用Spring来整合并且管理SpringMVC和Mybatis.b. 客户登录状态保存的实现。这一部分可能会涉及到cookies,sessions以及http报文解析等等,都可以详解。c. 后台商品管理的功能。这一部分可以根据管理员的后台管理功能进行描写。d. 商品搜索功能。可以涉及到数据库的模糊搜索。e. 数据库表格的设计。可以体现数据库表格设计的时候如何遵守三范式。f. 可以写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g. 可以写开发过程中使用到的一些比较具有亮点的语言特性。比如java的多线程、lambda表达式。又比如实现注册功能的时候使用的正则表达式。……等等数不胜数。6.第五章:运行结果这一部分非常好写了。截取一些关于你的系统的界面并且介绍一下功能,尽量说详细点,就ok了。7.第六章:总结以及展望这一部分也是比较水的一部分,但是也希望同学们认真写一写。可以写一下你开发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什么,可以是XX技术,也可以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展望可以写有望发展成另外一个淘宝……开玩笑开玩笑,总之劈里啪啦凑个几百字即可。8.参考文献把你开发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论文贴进去之后,往往会发现参考文献不够,太少了!那怎么办呢?那就贴一些关于使用的技术的文章或者参考手册咯,虽然大部分是没看过的,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少看一看(正义之气跃然纸上)。去知网查找参考文章然后添加到你的参考文献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找到对应的文章并且选择“引用”功能,即可自动生成引用的文字,直接复制到你的论文中。9.致谢第一步,感谢你的导师,感谢你的院领导,感谢你的校领导。说的好听后可能答辩的时候不会太为难你……然后你要感谢你的家人你的舍友你的朋友或者是你家的狗(开玩笑),都可以的,这一部分又轻轻松松两百字。至此,一篇论文就写完了,是不是觉得挺简单的呢?呸!简单个鬼,明明就这么多字,还要看这么多资料,还要自己写代码。确实,要认真完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前面强调过了,这是针对那些基础一般但是想学东西的同学。当你独自完成这个课题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东西简直太多太多了。而且春招即将来临,许多问题在你面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而且也不至于跟面试官说我什么项目都没做过……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不能。我想问你一下你这个问题,这是个歧义句啊!是计算机论文的格式还是计算机大论文的格式捏???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院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毕业答辩评审表● 毕业设计(论文);即:中文题目、摘要 关键词(3 ~ 5个)●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附录。● 诚信申明(二)对以上各项的具体要求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班级、学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2.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按本系标准填写。3.毕业答辩评审表在答辩时填写。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 题目,下面可有附标题;* 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5.摘要:必须用中文介绍所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结果。如无特殊情况,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含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6.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7.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截图要有标注。8.前言:点明毕业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9.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或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及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讨论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同时要写出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综述、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性能分析、结论。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如果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9.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10.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每篇论文至少查阅1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11.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符号说明、计算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分析结果、精度等均可列在附录中。12.致谢:感谢在设计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及同学。13.诚信申明: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必须签署诚信声明,申明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参考资料等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则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接受处罚。(三)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按目录顺序排列好装订。(四)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在8千字以上。(五)上交电子资料要齐全,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源程序、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使用说明书答辩用PPT等内容。二、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A4标准打印纸。(二)封面封面统一使用学院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所有内容要居中。(三)诚信申明格式:标题:诚信申明 (三号加黑字)本人申明: (五十字内的陈述。)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四)题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字型要求:题目:大写,三号字;可有附标题,4号字;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关键词:要用黑体4号字。格式如下所示:中文题目(三号加黑字)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加黑小4号字): 小4号字(五)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第1章 XXXXX......................(1)第1.1节 XXXXX...................(2)........第2章XXXXX.....................(40) (七)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或程序设计说明书的规格1.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内容采用小四号字汉字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页面设置为:单面打印:上3.5cm,下2.6cm,左2.7cm,右2.7cm,页眉2.4cm,页脚2cm。● 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如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应用计算机整理、打印论文。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 均以罗马数字表示顺序。● 章,编写为:第1章、第2章…。● 节,编写为:第1.1节,第1.2节…,第2.1节,第2.2节…。● 小节,编写为:1.1.1,1.1.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层次采用如下格式:第1章 xxxxx 第1.1节 xxxx1.1.1 xxxx(1)xxxx①xxxx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2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应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也以章分组编号,如图3•5表示第3章的第5幅图。● 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等。● 图与表应设置于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参考文献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八)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科学技术报告GB7713-1987《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我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 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 作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申请日期.6 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科技报告 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九)必须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提交电子文档。(十)答辩时一律用PPT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有很多种,不知道你需要是软件开发类的,还是硬件设计类的,还是应用研究类的。我给你两类目录吧,供你参考。一、软件开发类题目:局域网点对点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目 录摘 要 IVABSTRACT V第1章 绪 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与概述 11.2课题的内容及功能 11.2.1 课题内容与目标 11.2.2 主要功能 11.3 本课题的开发平台及关键技术简介 31.3.1 硬件平台 31.3.2 软件平台 31.3.3 系统需求分析 31.3.4 关键技术介绍 3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62.2.1 系统总体架构 62.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2.2 数据库设计 72.2.1 构思E-R图原则 72.2.2 系统E-R图 82.3 数据表逻辑结构设计 82.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82.3.2 表的逻辑模式设计 92.3.3 数据库设计表 102.3.4 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图 11第3章 系统详细设计 133.1 系统界面设计及系统设计 133.1.1 登陆界面 133.1.2 注册界面 133.1.3 主界面 143.1.4 个人信息界面 153.1.5 查找用户界面 153.1.6 私聊界面 163.1.7 群聊界面 163.2 数据输入输出设计 173.2.1 数据输入 173.2.2 数据输出 17第4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184.1 系统实现 184.1.1 服务器端设计 184.1.2 客户端设计 214.1.3 文件传输设计 244.2 系统测试 264.2.1 系统测试目的 264.2.2 测试用例 264.2.3 各模块的测试过程及整体的使用说明 28第5章 总 结 345.1 设计体会 345.2 问题与解决办法 345.3 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35参考文献 36附 录 37致 谢 39二、应用研究类题目:不同空间尺寸进程间通信的设计与实现目 录摘 要 IIIAbstract IV引 言 V第1章 绪论 11.1 背景介绍 11.2 发展现状 11.3 课题的研究手段及技术途径 2第2章 系统预备知识与开发介绍 32.1 系统预备知识 32.2 开发介绍 42.2.1 开发语言 42.2.2 开发工具 42.2.3 MySQL数据库 5第3章 系统解决方案 103.1 64位应用程序和32位应用程序的相互调用问题 103.2 64位调用32位应用程序的解决方案 103.2.1 管道(Pipe) 103.2.2 套接字Socket 143.2.3 COM(组件对象模型) 163.2.4 动态数据交换(DDE) 203.2.5 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 223.2.6 邮槽(Mailslot) 243.2.7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 283.3 Pipe、Socket、共享内存三种通信方法的对比 323.3.1 对比内容 323.3.2 对比方法 323.3.3 对比结论 33第4章 系统架构 354.1设计思想与框架 354.2系统详细设计 354.2.1 服务器端设计 384.2.2 客户机端设计 394.2.3 数据库设计 39第5章 系统实现 415.1 最终解决方案的描述 415.2 系统程序流程 425.2.1 服务器端 425.2.2 客户机端 435.2.3 SqlPipe 445.3 系统功能实现 445.4 系统运行 575.4.1 系统登录 585.4.2 连接通信 59第6章 总结 62参考文献 63致 谢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