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我国老一辈第四纪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的心血,其中李四光、杨钟健、袁复礼、任美锷、刘东生、施雅风等一批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奠基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纪冰川和地貌、海岸带第四纪和地貌、西北黄土地区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古人类、活动构造等方面。
1. 第四纪冰川及古环境研究
在第四纪冰川研究方面,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取得巨大进展,其中包括南极冰盖和北极冰盖的考察研究,青藏高原冰心研究,山岳冰川编目以及冰川融水径流研究,中国西部的冰川地貌,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与环境的新认识等等。
中国科学家对南极的研究起步较晚,1982 年谢先楚首次在澳大利亚凯西站越冬考察,对末次冰期冰心做了大量细致研究。到 2008 年,中国已组织了 24 次南极考察,并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1990 年秦大河首次横穿南极大陆做科学考察,研究深入到稳定同位素 δ18O,δD 和过量氘(ex D)分布特征变化及其与古气候记录的意义。这些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南极冰川学研究登上新的台阶。2004 年 7 月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了我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与此同时,在 80 年代中期展开了对祁连山敦德冰帽的冰心研究,取得了比孢粉等其他资料更加详细的全新世气候波动的证据。1992 年,姚檀栋等又对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6300m,中亚最大的冰帽)进行了冰心研究,钻取了时间跨度 10 万年以上的冰心,这对于重建青藏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施雅风主编出版的 《中国冰川与环境》(2000)一书总结了我国西部地区第四纪冰川和环境研究的重要成果。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争论,在这一个时期也做了些工作。李四光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在太行山、庐山、黄山等中低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可划分为4 次冰期。他的冰期划分一直作为中国东部冰期划分的标准沿用至今。1980 年开始,部分冰川学家通过大量野外考察,并联系黄土沉积、孢粉分析、古脊椎动物、红色风化壳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施雅风等,1989),其成果反映在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一书中。近年来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已经逐渐冷却下来。
2. 西北黄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
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突破在于中国黄土研究方面的进展,建立起第四纪环境变迁的时间序列。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环境变化时间序列,其中中国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心是第四纪研究中的三大支柱。而黄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方式,成为一种第四纪古环境、古气候信息的非常理想的载体。中国的黄土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 4 个大阶段。
近代黄土研究 中国黄土研究的开端与外国地质学家的参与密不可分。19 世纪,庞培利(R. Pumpelly)打开了中国黄土研究的大门,他提出了黄土湖泊沉积说。李希霍芬(F. VonRichthofen)否 定 了 庞 培 利 的 湖 泊 沉 积 说, 成 为 黄 土 风 成 说 的 鼻 祖。 奥 勃 鲁 契 夫(B. A. Obruchev)将黄土分为热黄土和冷黄土,第一次揭示了黄土的二元性和区域性意义。中国地质学家从1920 年开始黄土研究。1930 年,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和杨钟健对黄土做了地层与古生物方面的研究。在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中,他们将黄土划为两大部分: 上部马兰黄土,下部红色土 A、B、C 带; 并按其中所含古脊椎动物化石将第四纪划分为早、中、晚期。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黄土研究的新高潮 为中国黄土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刘东生院士在这个时期做了很多工作。1957 年,刘东生院士等分出老黄土(早于马兰黄土)和新黄土(马兰黄土及其以后黄土),他与张宗祜院士(1962)将早、中更新世黄土命名为午城黄土和离石黄土,并于 1964、1965、1966 年分别出版了 《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和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奠定了中国黄土研究的基础。朱显谟、石元春等研究表明,黄土层所夹的红色条带,实质上是一种褐色土型的古土壤层。这一成就,使人们对黄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确认了巨厚的黄土高原是由 260Ma 以来沙尘暴的形式沉积而成的; 而干旱的沙尘暴时期中间又有多次气候变得温暖湿润的时期,形成古土壤。在这个时期,张宗祜院士对黄土高原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测量实验阶段 随着古地磁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黄土的研究从肉眼观察进入到观察与测量实验相结合的阶段。磁化率开始被当作反映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气候替代性指标,并进一步促使将黄土与深海沉积、冰心进行全球对比。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定量化和对比研究阶段 安芷生院士提出黄土和古土壤分别代表古气候环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模式,将研究的主要方向对准了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以及解译其环境信息。其后,丁仲礼院士利用黄土和古土壤中粒径为 0. 002~0. 010mm 的颗粒含量比值作为冬季风搬运强弱的代用指标; 并得到与深海氧同位素吻合的粒度曲线。郭正堂利用黄土与古土壤中的 FeO 和 Fe2O3所代表的风化强度比值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亦可与深海氧同位素进行对比。丁仲礼院士经过对比研究发现: 黄土与古土壤序列的变化自 180 万年以来,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旋回几乎可以一一对比,从而将大陆冰盖和海冰同内陆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在 1985 年,刘东生等出版了 《黄土与环境》一书,是对这个阶段早期研究的总结。后来,张宗祜等出版了 《中国黄土》(1989)一书。孙建中出版了 《黄土学》(2005),论述了黄土的各个方面。
目前黄土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粒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环境磁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进展标志着中国黄土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
虽然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我国 4 次组织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考察的地区和内容都比较局限。1973 年,中国科学院再次组织了队伍庞大且考察内容广泛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并出版了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其中相关的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考察成果主要反映在 《西藏第四纪地质》、《西藏冰川》、《西藏地貌》、《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等书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1993 年,由诸位院士领导的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 的国家攀登项目,再次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向高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又出版了 《青藏高原研究丛书》。总结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环境变化、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中国的季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了 340 万年以来的 3 次构造运动(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时期不同阶段的高度,在距今 80 万~60 万年全面进入冰冻圈,才真正发育成为地球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隆起引起了其周边的新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裂,其中东缘的断裂活动异常强烈,形成了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南北地震带,2008 年 5 月 12 日的汶川 8. 0 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上。
有关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是否存在大冰盖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焦点是: 一是否存在过?二如果存在,那是在什么时代? 这些问题还有待今后的深入工作来解答。
4. 长江和黄河的研究
青藏高原的研究也带动了对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形成演化研究。长江发育的历史一直是地貌学家关注的问题,沈玉昌(1965)对长江上游河谷地貌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金沙江河谷地貌的特征,袁复礼(1958)、任美锷(1959)等对金沙江石鼓湾是否由河流袭夺而成进行了研究。长江三峡的切穿是实现长江全线贯通的关键河段,研究表明三峡的切穿时间应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的初期,研究还表明金沙江的全线贯通也大体发生在这个时期。2006 年,杨达源等出版了 《长江地貌过程》 一书,对长江地貌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总结。
黄河的研究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一系列的进展。黄河三门峡的贯通与长江三峡的贯通具有同等的意义,虽经过众多的科学家研究,但在贯通的时间上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不少的学者认为三门峡的切穿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与长江三峡的切穿时间基本同时。其次是黄河上游地区的几大峡谷的切穿,龙羊峡在约 15 万年前切穿,若尔盖的古湖消失在晚更新世晚期,在晚更新世末期黄河延伸到现今的黄河源区。在晚更新世,黄河上游地区发生了水系的重大调整。
这个时期还研究了长江和黄河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5. 古人类的研究
在20 世纪初,北京周口店地区 “北京人”的发现被认为是我国在20 世纪古生物化石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东亚地区古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把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更有意义的是发现了最早的人类用火痕迹。后来,钱方在云南元谋发现了 “元谋人”(1965),把人类的历史推进到距今约 170 万年。
在 20 世纪 70 ~90 年代,在湖北、重庆、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发现了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和石器,尤其是在湖北建始发现的 “建始人”和重庆巫山发现的 “巫山人”,揭示我国人类历史超过了 200 万年。这些发现确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在人类演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百色盆地、汉水流域、蓝田盆地发现了手斧,从而否定了 “莫氏线”的存在,证实在东亚地区同样存在手斧文化。
思考题
1)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研究的价值?
2)从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3)中国对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贡献?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基本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既为建设项目评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又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及检查临床提供标准尺度,在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上有很大作用。因此,回顾和展望一下黄土地上建筑的标准化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回顾
为了加速内地建设的发展,在完成我国第一本《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基础上,1966年建筑工程部及时提出了《掌握黄土地区建设洞库的技术》的攻关任务。由于笔者在研究湿陷性黄土的过程中,对全国黄土的分布、分类和分区已有一定的研究,所以这次黄土地下建筑的研究,主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做较深的试验研究工作,先后在甘肃、陕西和几个有代表性的点,做较深入的试验研究工作,先后在甘肃、陕西和山西3个有差异的地质地貌区内做试验研究。经过7年的持续努力,由国家建委指定建筑科学研究院于1972年4月12~25日在西安召开了“黄土地下建筑经验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43个单位的65名代表。会议除交流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外,笔者提交会议讨论的《黄土地下建筑技术措施》的草稿得到了赞同,会后与其他技术报告一起,收录在会议论文集《黄土地下建筑技术资料汇编》中。在会议的后期进行了科研协调,产生了《关于开展黄土地下建筑科研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稿,后经国家建委(72)建革研究154号文将其作为任务下达。承担的有关单位又在甘肃、陕西和山西分别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由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于1975年12月9~17日在西安召开了“黄土地下建筑科研成果评议和总结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45个单位的75名代表。会议除评议陕西省的科研成果并获得通过和交流各地经验外,对我们提供的《黄土地下建筑技术条例》稿得到了认真的讨论。会后又组织编制组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最后定为83条及2个附录的推荐稿,公布在1977年《建筑技术通讯》的第三期上。以上所讲的是作为工业建筑的黄土地下建筑,而作为民用建筑的黄土地下建筑又如何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作为黄土地区所特有的村镇建筑,即黄土窑洞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之现代节地、节能和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使黄土窑洞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建筑学会于1981年成立了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及时组织了几次窑洞和生土建筑的学术讨论会,有许多国外的学者也参加到这个调查和讨论的行列,特别是日本的学者。由中国建筑学会承办的于1985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生土建筑学术会议”,广泛交流了国内外的学术观点和资料,并出版了英文版的会议报告集,这次会议对黄上窑洞建筑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之后,1989年建筑界学者侯继尧等出版了《窑洞居民》的专著,使黄土窑洞建筑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以上的回顾看,黄土地下建筑不论是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都经历了一段发展过程,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就标准化工作来说,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展望
黄土地下建筑为什么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呢?这是偶然的吗?不是,因为它有存在的客观条件和优点。黄土是第四纪时期的特殊堆积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地貌多样,地层巨厚,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中国的特色,是黄土地下建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黄土地下建筑的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有3点:一是节约土地,它不仅不占地,而且节省下来的地面可以作为农田使用,人就可直接住在农田的下面,同时挖出来的土还可以造地,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的效果;二是节约能源,黄土地下建筑冬暖夏凉,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较稳定,适宜于人的居住或保存物资,如此就大大节省了取暖或降温所需的能源;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势而开挖的地下建筑,可以做到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又把对自然条件的破坏减到最低程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当然就目前来说,黄土地下建筑,特别是民用窑洞,有通风不好、采光不良、洞口有抗震性弱的缺点,但这些都可以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加以改造,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展望一下黄土地下建筑的前景,应该说是美好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后记
黄土地下建筑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中国的地质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预计将会有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量大面广作为村镇建筑的民用黄土地下建筑,因此,要使其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其标准化工作,这是无可置疑的。就黄土地下建筑的工业建筑来说,目前有一个《黄土地下建筑技术条例》的83条和两个附录的推荐稿,虽然还可以用,但是,这是10多年前编制的,后来的新资料和实践经验需要总结进去。对民用窑洞来说,当时编制时考虑不够,这样用起来距离会更大一些。因此,今后有关部门应增加投入,使这项造福人民的事业,能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本文原载:《科学中国人优秀文选(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0页)
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我国老一辈第四纪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的心血,其中李四光、杨钟健、袁复礼、任美锷、刘东生、施雅风等一批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奠基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纪冰川和地貌、海岸带第四纪和地貌、西北黄土地区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古人类、活动构造等方面。
1. 第四纪冰川及古环境研究
在第四纪冰川研究方面,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取得巨大进展,其中包括南极冰盖和北极冰盖的考察研究,青藏高原冰心研究,山岳冰川编目以及冰川融水径流研究,中国西部的冰川地貌,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与环境的新认识等等。
中国科学家对南极的研究起步较晚,1982 年谢先楚首次在澳大利亚凯西站越冬考察,对末次冰期冰心做了大量细致研究。到 2008 年,中国已组织了 24 次南极考察,并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1990 年秦大河首次横穿南极大陆做科学考察,研究深入到稳定同位素 δ18O,δD 和过量氘(ex D)分布特征变化及其与古气候记录的意义。这些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南极冰川学研究登上新的台阶。2004 年 7 月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了我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与此同时,在 80 年代中期展开了对祁连山敦德冰帽的冰心研究,取得了比孢粉等其他资料更加详细的全新世气候波动的证据。1992 年,姚檀栋等又对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6300m,中亚最大的冰帽)进行了冰心研究,钻取了时间跨度 10 万年以上的冰心,这对于重建青藏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施雅风主编出版的 《中国冰川与环境》(2000)一书总结了我国西部地区第四纪冰川和环境研究的重要成果。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争论,在这一个时期也做了些工作。李四光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在太行山、庐山、黄山等中低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可划分为4 次冰期。他的冰期划分一直作为中国东部冰期划分的标准沿用至今。1980 年开始,部分冰川学家通过大量野外考察,并联系黄土沉积、孢粉分析、古脊椎动物、红色风化壳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施雅风等,1989),其成果反映在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一书中。近年来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已经逐渐冷却下来。
2. 西北黄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
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突破在于中国黄土研究方面的进展,建立起第四纪环境变迁的时间序列。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环境变化时间序列,其中中国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心是第四纪研究中的三大支柱。而黄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方式,成为一种第四纪古环境、古气候信息的非常理想的载体。中国的黄土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 4 个大阶段。
近代黄土研究 中国黄土研究的开端与外国地质学家的参与密不可分。19 世纪,庞培利(R. Pumpelly)打开了中国黄土研究的大门,他提出了黄土湖泊沉积说。李希霍芬(F. VonRichthofen)否 定 了 庞 培 利 的 湖 泊 沉 积 说, 成 为 黄 土 风 成 说 的 鼻 祖。 奥 勃 鲁 契 夫(B. A. Obruchev)将黄土分为热黄土和冷黄土,第一次揭示了黄土的二元性和区域性意义。中国地质学家从1920 年开始黄土研究。1930 年,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和杨钟健对黄土做了地层与古生物方面的研究。在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中,他们将黄土划为两大部分: 上部马兰黄土,下部红色土 A、B、C 带; 并按其中所含古脊椎动物化石将第四纪划分为早、中、晚期。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黄土研究的新高潮 为中国黄土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刘东生院士在这个时期做了很多工作。1957 年,刘东生院士等分出老黄土(早于马兰黄土)和新黄土(马兰黄土及其以后黄土),他与张宗祜院士(1962)将早、中更新世黄土命名为午城黄土和离石黄土,并于 1964、1965、1966 年分别出版了 《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和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奠定了中国黄土研究的基础。朱显谟、石元春等研究表明,黄土层所夹的红色条带,实质上是一种褐色土型的古土壤层。这一成就,使人们对黄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确认了巨厚的黄土高原是由 260Ma 以来沙尘暴的形式沉积而成的; 而干旱的沙尘暴时期中间又有多次气候变得温暖湿润的时期,形成古土壤。在这个时期,张宗祜院士对黄土高原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测量实验阶段 随着古地磁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黄土的研究从肉眼观察进入到观察与测量实验相结合的阶段。磁化率开始被当作反映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气候替代性指标,并进一步促使将黄土与深海沉积、冰心进行全球对比。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定量化和对比研究阶段 安芷生院士提出黄土和古土壤分别代表古气候环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模式,将研究的主要方向对准了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以及解译其环境信息。其后,丁仲礼院士利用黄土和古土壤中粒径为 0. 002~0. 010mm 的颗粒含量比值作为冬季风搬运强弱的代用指标; 并得到与深海氧同位素吻合的粒度曲线。郭正堂利用黄土与古土壤中的 FeO 和 Fe2O3所代表的风化强度比值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亦可与深海氧同位素进行对比。丁仲礼院士经过对比研究发现: 黄土与古土壤序列的变化自 180 万年以来,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旋回几乎可以一一对比,从而将大陆冰盖和海冰同内陆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在 1985 年,刘东生等出版了 《黄土与环境》一书,是对这个阶段早期研究的总结。后来,张宗祜等出版了 《中国黄土》(1989)一书。孙建中出版了 《黄土学》(2005),论述了黄土的各个方面。
目前黄土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粒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环境磁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进展标志着中国黄土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
虽然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我国 4 次组织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考察的地区和内容都比较局限。1973 年,中国科学院再次组织了队伍庞大且考察内容广泛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并出版了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其中相关的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考察成果主要反映在 《西藏第四纪地质》、《西藏冰川》、《西藏地貌》、《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等书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1993 年,由诸位院士领导的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 的国家攀登项目,再次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向高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又出版了 《青藏高原研究丛书》。总结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环境变化、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中国的季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了 340 万年以来的 3 次构造运动(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时期不同阶段的高度,在距今 80 万~60 万年全面进入冰冻圈,才真正发育成为地球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隆起引起了其周边的新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裂,其中东缘的断裂活动异常强烈,形成了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南北地震带,2008 年 5 月 12 日的汶川 8. 0 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上。
有关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是否存在大冰盖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焦点是: 一是否存在过?二如果存在,那是在什么时代? 这些问题还有待今后的深入工作来解答。
4. 长江和黄河的研究
青藏高原的研究也带动了对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形成演化研究。长江发育的历史一直是地貌学家关注的问题,沈玉昌(1965)对长江上游河谷地貌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金沙江河谷地貌的特征,袁复礼(1958)、任美锷(1959)等对金沙江石鼓湾是否由河流袭夺而成进行了研究。长江三峡的切穿是实现长江全线贯通的关键河段,研究表明三峡的切穿时间应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的初期,研究还表明金沙江的全线贯通也大体发生在这个时期。2006 年,杨达源等出版了 《长江地貌过程》 一书,对长江地貌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总结。
黄河的研究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一系列的进展。黄河三门峡的贯通与长江三峡的贯通具有同等的意义,虽经过众多的科学家研究,但在贯通的时间上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不少的学者认为三门峡的切穿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与长江三峡的切穿时间基本同时。其次是黄河上游地区的几大峡谷的切穿,龙羊峡在约 15 万年前切穿,若尔盖的古湖消失在晚更新世晚期,在晚更新世末期黄河延伸到现今的黄河源区。在晚更新世,黄河上游地区发生了水系的重大调整。
这个时期还研究了长江和黄河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5. 古人类的研究
在20 世纪初,北京周口店地区 “北京人”的发现被认为是我国在20 世纪古生物化石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东亚地区古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把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更有意义的是发现了最早的人类用火痕迹。后来,钱方在云南元谋发现了 “元谋人”(1965),把人类的历史推进到距今约 170 万年。
在 20 世纪 70 ~90 年代,在湖北、重庆、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发现了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和石器,尤其是在湖北建始发现的 “建始人”和重庆巫山发现的 “巫山人”,揭示我国人类历史超过了 200 万年。这些发现确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在人类演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百色盆地、汉水流域、蓝田盆地发现了手斧,从而否定了 “莫氏线”的存在,证实在东亚地区同样存在手斧文化。
思考题
1)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研究的价值?
2)从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3)中国对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贡献?
第四纪科学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中产生和发展的。18世纪以前,人们从各种生产实践中只是萌芽出一些朴素的第四纪科学思想;19世纪初,关于未固结堆积物成因的争论、冰期的建立、动植物群和人类化石等的研究促进了第四纪科学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四纪科学有了惊人的进展,如深海岩心研究,建立了反映气候变化的海洋模式;黄土研究建立了气候变化的大陆模式;测年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使高分辨率时间序列研究成为可能;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及计算机技术等的运用,使环境信息提取和分析水平进一步提高;地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之“三极”的研究,成果显著,亟有助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解决(夏正楷,1997)。
近40年来许多全球环境变化(GEC)国际研究计划及其他第四纪研究,如深海钻探计划(DSDP)、长期气候研究、制图与预测计划(CLIMA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等,发现并证实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三极”冰心、黄土等保存着许多第四纪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的直接证据,推动了第四纪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及人地关系演变过程探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目前,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并达成诸多共识,如古全球变化研究在认识气候的自然变率、工业化前的全球大气成分、全球温室气体的自然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陆地生态系统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过去气候系统的突发性变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许多前所未知的事实,被国际社会公认是自然科学的重要进步。通过GEC研究,人们认识到:全球性问题的研究需要由区域研究来完成;区域性研究必须体现全球性问题;地球系统是一个由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因素组成的完整的自调节系统,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明显地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地球环境,全球变化不能借助单一的因果模式来理解,地球动力系统具有临界阈值和突变特征,地球系统一些关键环境参数的变异已远超过50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异范围;了解大陆水系统(河、湖、湿地、河口、地下水和陆架海)在地球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重点要研究水、沉积物、碳和营养物(如氮、磷、硅)的通量、转换过程和变化;在从区域至全球的角度来评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时,应考虑全球环境变化对食物生产、存量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其适应性策略的有效性。当今GEC历史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时段上进行,其一为近2ka左右历史时期的变迁;另一为近150ka来的末次冰期过程。
黄土是存在于陆地表层、既能反映全球变化又具有区域性特征的陆相沉积物。我国的第四纪科学因黄土研究而跻身世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列。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的“新风成说”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刘东生等通过对黄土-古土壤系列进行高分辨率采样,从各层的颜色、稳定碳同位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分析及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粒度组成特征等指标的分析测定,进行年代学、磁学参数、地层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考古学研究,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将第四纪以来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划分出13个气候旋回,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黄土研究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张景勇,2004)。
黄土不仅记录着千万年来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亦与内陆干旱化、沙尘暴、古文明的变迁等诸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息息相关,对其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思考与实践,如朱显谟的“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28字方略”、朱海之“黄河泥沙主要来自砂黄土地区”的研究结论为治理黄河提供了重要依据(刘东生,2003)。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将其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结合,与黄土高原结合,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如今青藏高原已成为国际地学界进行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地区(郑度等,2004)。
将“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发扬光大 ——二谈继承与弘扬两个奥运的宝贵遗产 随着残奥会完美落幕,北京奥运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人民认真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以极大的热情和周密的组织工作,向全世界奉献了两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秉持的“绿 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也必将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举办两个奥运会,北京让全世界尽情享受体育的魅力和欢乐;借助两个奥运会,我们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以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理念指导行动。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既秉承了奥运会所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又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文化,体现了一个文明古国面向未来的态度和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它使古老而现代的中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指导下,七年间,北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保护成就显著,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七年间,我们建起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国家体育场“鸟巢”,建起采用国际首创空间多面体结构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筑节能、地热、太阳能等一系列新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七年间,公众人文精神普遍提高,奥林匹克教育在4亿多青少年中间广泛进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面开展。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它不仅引导我们成功举办了两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而且必将持续推动着中国的文明和进步。“科技奥运”可以显著提升科技在城市建设、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绿色奥运”让城市各项环保指标及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人文奥运”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既是中国为两个奥运会提出的,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孜孜追求;两个奥运会让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更高的自觉,这对我们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两个奥运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要十分珍视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在实际工作中处处体现绿色、科技和人文理念:更好地爱护生存的家园,不因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更加积极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让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以更高的要求推动环保、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沿着更好更快的道路不断前进。(光明日报评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尽管有些高僧、专使和近代国外探险家等对黄河源区进行过考察(玛多县志编委会,2001),但他们主要涉及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调查以及探险活动,而对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和环境调查研究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在中央有关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示下,组织了一个黄河河源勘查队,对黄河源区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研究(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主要涉及水文、动植物、地貌、文化、宗教等,这为后来的黄河源区考察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来,于1978年青海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多部门专家组成考察探险队,对黄河源的“两湖”(鄂陵湖和扎陵湖)及源区进行大规模的考察,较为详细地调查了该区的水文、地貌、动植物以及提出了源头河流(卡日曲)(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
上述工作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调查,而在第四纪地质和生态环境研究方面还是比较粗浅,但为后来的第四纪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该区的第四纪地质和生态环境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天祯(1989)根据测年、孢粉、地貌等资料,将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边纯玉等(1990)总结了黄河源区的冻土地貌的类型,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条件。王绍令等(1990、1992)报道了在鄂陵湖北岸第四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埋藏冰,并将下更新统划分为上、下两部分。青海省区调队和水文地质队在开展黄河源区的1:20万地质和矿产调查以及公路勘查过程中,对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古冰川活动等进行研究(青海省区域地质调查综合大队,1986,1992,1993;青海省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94),如沉积物成因类型和时代的划分和对比,它们的分布范围和规律的研究,第四纪冰川活动的研究等。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尽管他们的工作有待深入,但对后来的第四纪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89年以来,兰州大学地理系的部分师生对黄河源区的古冰川及冰川地貌进行过多次考察和研究,并提出黄河源区有冰盖存在(周尚哲等,1991,1994),并认为巴颜喀拉山地区在更新世期间曾发生过4次(从早到晚分别为黄河冰期、野马滩冰期、尕拉拉错冰阶、巴颜喀拉山冰阶,后两个阶段属末次冰期)规模不同的冰川作用(周尚哲,1995)。末次冰期晚期冰川只发育在巴颜喀拉山主脊附近,早期扩展到山麓地带。根据在巴颜喀拉山南的清水河和北部的野马滩保存着大量的冰碛与漂砾,推测倒数第二次冰期为大型冰帽或小冰盖,倒数第三次冰期时,冰川规模最大,面积达80000km2(周尚哲,1995)。
郑本兴等(1996)对黄河源区的冰碛物和冰川地貌研究认为,该区在第四纪至少存在3次明显的冰川作用,并根据古冰斗、终碛垄、冰碛湖等地貌,推测末次冰期古冰斗底部高约4800m,比现代雪线低约400m。倒数第二次冰期,在巴颜喀拉山北面的宽大冰川槽谷下切入山顶夷平面——查拉坪高冰碛平台150~200m,这次冰期雪线海拔约4600m,比末次冰期低200m。倒数第三次冰期的冰川漂砾广泛分布于巴颜喀拉山中段山顶夷平面上和山麓,漂砾多为风化很严重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并认为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形成以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等高山为中心的大型冰帽,南北距离约105km。对于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活动达到最大范围这一点上,周尚哲等和郑本兴等的观点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对末次冰期的冰阶划分上。
在黄河的上游地区,河流的弯曲形态极不平常,引起地质及地理学家的关注,认为可能存在河流的袭夺。王云飞等(1995)在对若尔盖RH孔古湖沉积中心附近的连续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38~35ka BP黄河的溯源侵蚀作用袭夺了若尔盖古湖,使黄河增长。杨达源等(1996)对黄河上游地区的贵德盆地和共和盆地中的阶地研究发现,往上游方向阶地级数是递减的,根据测年认为龙羊峡切开的时间为60ka BP,而其上游的唐乃亥峡于20ka BP贯通。黄河源区的多石峡的切开时间可能更晚。李长安等人(1998、1999)对东昆仑地区的地貌和沉积盆地研究认为,在晚第四纪黄河上游地区发生过较大的水系调整,大约150ka BP前后,柴达木盆地的加鲁河、诺木洪河、格尔木河等的溯源侵蚀强烈,切过布尔汗布达山,袭夺了近东西向的大河。全新世以来,随着东昆仑的隆升,加鲁河上游的强烈溯源侵蚀使布青山分水岭向南推移了6~10km。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除对地貌演变进行一些研究外,对第四纪环境变迁也做了些工作。张玉芳等(1995、1999)依据一个钻孔的资料,研究了黄河源区全新世的植被特点和气候特征。于庆文等(1999)依据孢粉资料恢复了托索湖地区的晚第四纪的植被类型和古气候特征。程捷等(2001a、b、c,2002b,2003)对黄河源区的冻土地貌、第四纪地层、古气候做了研究,尤其对玛多县附近的一个浅井剖面研究较为详细,根据孢粉、粘土矿物、有机碳等资料恢复了黄河源区全新世的植被面貌和古气候特征,并指出在大暖期黄河源区的气温比现今高2~3℃,而且在大暖期期间发生了一次快速降温事件,降温幅度达6~7℃(Cheng et al.,2005;程捷等,2006),这是前人没有提到过的。
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科学院、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对该区进行了一些研究(康维新,1998;李来兴等,1998;魏振铎,1998;叶春梅,1998;李万寿等,2000;沈渭寿等,2000;郑新民,2000;王根绪等,2000,2001;程捷等,2001b,2001c;沙占江等,2001;庄永成等,2001),并认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有加重的趋势,如土地沙化面积增加、草场退化、保水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等等。现将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研究历史总结在表1-3中。
表1-3 黄河源区第四纪地质及环境研究历史Table1-3 Showing the history of Quaternary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e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续表
实际上,尽管有不少人在黄河源区做过工作,但与其他地区相比,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和古环境研究还非常薄弱,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该区第四纪地质和古环境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四纪地层的层序还不完全清楚,缺少测年数据,因此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比较确切的第四纪地层系统。这无疑影响了该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深入,也为第四纪的生态环境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2)对于该区第四纪冰期的划分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对倒数第二、三次冰期的确定意见还比较一致,主要的分歧是晚更新世的冰期划分,划分为一期还是两期。在欧洲地区,有些人认为末次冰期是从115ka BP或120ka BP开始的(即末次冰期从MIS5 d到MIS2),包括雨木冰期和里斯-雨木间冰期的后半部分,把末次冰期分为早雨木冰期(117~62ka BP)或早魏克塞尔冰期和晚雨木冰期(42~13ka BP)或晚魏克塞尔冰期(Zubakov et al.,1990),而末次间冰期(艾姆间冰期,Eamian或Eemian)只限制在MIS5e(Riser,2002),这与我们通常说的末次冰期从75ka BP开始是不同的。如果在黄河源区倒数第一次冰期划分两期的话,那么末次冰期的时间就比较长,这就与欧洲相似。
3)黄河源区在第四纪是否被青藏高原“大冰盖”所覆盖,这涉及到:一是在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过大冰盖;二是如果存在过大冰盖,那么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三是黄河源区存在过局部冰盖,而青藏高原没有统一的大冰盖。王明业等(1965)、M.Kuhle(1987,1988,1991)、韩同林(1991)、Gupta等(1992)、徐道明等(1995)都认为在青藏高原发育过大冰盖,时间在末次冰期,但施雅风等(1994,1996,1997)、郑本兴等(1996)、周尚哲等(2001)不赞成这种观点,认为在晚更新世,青藏高原只能满足形成山岳冰川的水汽条件。如果青藏高原存在大冰盖,也只有可能在中更新世早期(施雅风等,2000)。刘东生等(1999)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的冰盖情况,认为青藏高原是有可能存在冰盖的。看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涉及到古冰川确定遗迹的鉴定上以及它们的指示意义上。
4)黄河源区的第四纪生态环境变迁研究非常薄弱,除对全新世有少量的研究外(张玉芳等,1999;于庆文等,1999;程捷等,2002),更新世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要研究更新世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迁,首先要有良好的地层剖面。由于黄河源区地势平缓,相对高差小,第四系露头不好,这也是造成这方面研究薄弱的一个原因。因此需要实施钻孔,才能获得理想的第四纪地层剖面,对更新世的古气候和环境研究才有可能。
5)黄河源区的第四纪气候前人做了些工作(王绍令等,1992;周尚哲等,1994,1995;方晓敏等,1998;程捷等,2002b,2003),但由于缺少连续完整的第四纪地层剖面,这些研究只涉及到个别时段,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很难连接形成一个能反映黄河源区第四纪气候的完整体系。
6)黄河源区两湖(鄂陵湖和扎陵湖)的形成时间和大湖期问题。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湖泊,它们何时形成?与黄河源区早期湖泊的关系如何?它们又是怎样形成?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青藏高原在晚更新世晚期存在湖泊扩张时期(李炳元,2000;朱大刚等,2004),黄河源区是否也是如此?如果是,那么湖泊有几次扩张,在全新世是否有过大湖时期?等等。这些是众多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7)黄河源区近期的生态环境研究还非常薄弱,只有少量的文章涉及(王根绪等,2000;程捷等,2001b,2001c;沙占江等,2001;庄永成等,2001),但深度远不够。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速度、趋势等还需要做更多的细致工作,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有可能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才能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和解决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矛盾的途径。
上述众多的问题或几个问题的解决无疑使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和环境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效应、我国季风的演化、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之间的地貌演化、青藏高原的冰川发育历史和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些问题有的前人有所涉及,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不过尚未解决,而有些问题就涉及得很少,疑点很多,需要做更多的详细工作。本书就是对上述某些问题的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资料,也获得了一些新认识。
一、成果内容概述
该项目是国土资源调查部署开展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负责,经过四年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新进展。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成果:①青藏高原东缘在上新世时期(4.3~2.6 MaB.P.)出现了一个大泛湖期,北到康定,南至攀枝花。②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上新世以来湖相、风尘和冰川沉积的地层序列,通过各种环境指标的测试,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段古环境的变迁过程;③通过多时相遥感图像解译以及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各种环境指标分析,对若尔盖草地沙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土地沙化的主要因素等开展了系统研究。④建立了不同时段古环境事件演化的时间序列,并与全球性重大地质环境事件进行对比,探讨了该区上新世以来不同时段古环境演化的成因机制。具体如下:
(1)若尔盖草地沙化的调查评价
通过三个时相卫星图像的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考查对该区土地沙化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取得了新的认识:该区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瓦切-黑河牧场、玛曲-曼尔玛、阿西牧场-花湖一带,空间上呈近南北向分布,地貌部位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河流阶地以及山间盆地中,对三个砂带的表层以及三个风成沙-古土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样品采集,对该区风成砂的物质来源以及土地沙化形成的历史及其演化机制等重大环境问题获得重要的认识。通过若尔盖地区空间分布的五个环境剖面的年代学和环境指标测试分析,厘定若尔盖古湖的发育时段,环境指标分析建立该区晚第四纪时期环境变迁特征。初步研究发现在1.5万~1万a若尔盖为湖泊环境,1万a后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形成草地沼泽环境。
(2)川西高原风尘堆积-古土壤序列的地层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成都红土和甘孜黄土剖面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出:典型红土与黄土磁性地层均出现了B/M界限以及松山期的贾拉米洛极性事件;川西廊带区黄土剖面高分辨率的磁化率测试结果也表明:川西黄土剖面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表明川西地区至少在1Ma以前就出现了风尘堆积。大面积连续风尘沉积的形成,一是有大面积的干旱区为风尘堆积提供物质来源,二是有足够强劲的风力为风尘物质的搬运提供动力条件。该区风尘沉积自更新世中期开始形成,说明该区在此时期以来大气环流的格局、水文植被状况等发生了急剧变化。
通过系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①青藏高原东缘风尘物源及其反映的更新世中期以来大气环流格局演化以及物源区干旱化发展等环境状况的变化。②对风尘搬运风力的研究,有望对高原季风、印度洋季风、西风环流的演化获得重要信息。③从古土壤、古风化强度的角度,探讨更新世中期以来全球性重大环境事件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反映,同时就对该区有重要影响的印度洋季风的行为和机制进行探讨。④建立该区更新世中期以来一系列的重要环境事件的时间序列,并通过与全球/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事件的对比,对该区环境变化的机制获得新的认识。
(3)青藏高原东缘上新世昔格达古湖的研究及其意义
大渡河及安宁河流域上新世时期普遍发了一套河湖相沉积,这说明青藏高原东缘约4~3 MaB.P.存在一个大湖阶段,此项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东缘上新世古环境变迁以及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川西高原昔格达河湖沉积的典型剖面研究,建立该沉积层的时间框架,磁性地层研究表明,泸定海子坪剖面主要形成于高斯期。经调查,我们选择泸定海子坪和冕宁周家大沟剖面为研究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并且通过粒度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为西南地区长时间尺度的环境记录提供有意义的基础资料。两个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结果显示:昔格达组地层属上新世时期,发育时代为4.2~2.6 MaB.P.。泸定海子坪剖面记录了5个大的从粗→细的沉积旋回,15个沉积阶段。沉积物中值粒径的Φ值直接指示了各旋回的沉积阶段,Φ值小,水动力较强,为动荡的沉积环境;Φ值大,水动力较弱,为稳定的沉积环境。沉积记录显示在2.8 MaB.P.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就已开始,昔格达古湖为过水湖;至2.6 MaB.P.,昔格达古湖完全消失,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环境发生大的改变相一致。对海子坪剖面有机碳含量的环境记录研究,有机碳最低值为0.14%,最高值为1.04%,平均值为0.38%。有机碳记录表明,泸定海子坪地区的古环境变化经历了凉→暖→凉→冷→暖→冷→暖→冷→凉等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2.6 MaB.P.间的古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对川西地区上新世期间环境演化格局及其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关系等国际上普遍关心的热点科学问题取得新认识。
(4)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科学论文25篇、专著1本,其中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英文版)等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15篇。项目组先后参加33届国际地质大会(IGC)、喜马拉雅-喀喇昆仑-青藏高原国际研讨会(HKT)等国际会议进行成果展讲,提交了国际会议详细摘要,报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关注。
二、应用范围及实例
川西地区第四纪环境调查评价成果应用方面,若尔盖草地沙化调查评价为一实例。若尔盖沙化较为严重,该区草地沙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选取年均温、年降水量、降水变率、大风日数、人口数量、载畜量、耕地面积等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主分量分析方法,定量化地分析现代时期土地沙漠化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贡献率为64.56%的第一主成分中以人为因素的因子负荷量为高,而贡献率为35.44%的第二主成分则以自然因素的因子负荷量占绝对优势,这就说明在草地沙化过程中,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几乎是同等的,也就是说,若尔盖草地沙化过程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综合过程。同时在自然因素中,以降水、年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因子负荷量为高,说明在若尔盖降水的变化和风速的大小是驱动草地沙化过程的主要自然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变化及草地开垦规模的因子负荷量为高,是草地沙化过程中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若尔盖草地沙化是该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气候是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沙、石漠化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气温平均增高超过2℃;降水量总体上减少,蒸发量总体逐渐加大,加剧了本区的干旱程度,同时人类不合理无节制的利用开发草原大大加剧草地沙化。对此,提出了七方面对策建议,以报告形式提交了地方政府,建议分别为:深入调查该区环境问题,提高了对环境恶化的认识;加强对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合理利用泥炭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与监测;开展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建立法制观念;大力发展旅游,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
三、成果推广转化方式
媒体宣传、会议交流、技术咨询等。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张永双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建议你用百度搜索下“灵生地质作用”,应该基本上就知道了。内容太多,我就不要你的150分了。不过我搜索了,竟然没有!!不好意思了!其实所谓“灵生地质作用”就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影响。比如破坏植被造成荒漠化、建设施工导致边坡变形、水利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等等。
建筑一般指住宅、村镇和城市的建筑,也有将道路、桥隧、机场和堤坝等工程包括在其中,这就是称之为广义的建筑。实际上这与土木工程已经相当了。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就好像历史上的近代史一样。这个时期也是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的时期,有人称第四纪为人类纪,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人类对建筑最原始要求是遮蔽风雨和避免毒蛇猛兽的侵害。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我们的祖先也得动脑筋,利用当时当地的自然地质地理条件,在地势低气候潮湿的地方,往树上搭巢,在地势高气候干燥的地方,向地下掘穴。巢居和穴居是我国人民最早的居住建筑。这两种住宅至今仍有原形的存在和发展,即西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和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建筑是人类利用当时当地所具备的物质条件所建造的,是用来满足当时当地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物质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层、地基、地震、水文,以及动植物等;人工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由此可知,第四纪的气候、地形、地层、新构造、水文,以及生物界等的研究内容,是建筑的前提条件,建筑界一般称之为制约条件,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是在这个特定的制约条件下进行创作的。很显然,只有对制约条件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当时当地的优秀作品。不难看出,第四纪的深入研究,对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会提供更多更精确的基础资料和依据。而建筑的大量实践,也有力地推动第四纪研究的不断深入。
历史已进入21世纪,人类不仅面临着发展经济的挑战,也面临着环境恶化的考验。建筑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威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当代最大的主题。目前的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应该精心创作出,与大自然相和谐且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为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舒适、美好的环境,以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这方面,第四纪研究可以提供多方面的科学资料和预见。
(本文原载:《人类与环境,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北京,1997年11月,第52 页)
Wenwu Zhao*, Bojie Fu, Yang Qiu. An Upscaling Method for Cover-Management Fa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Qiang Feng, Wenwu Zhao*, Yang Qiu, Mingyue Zhao,Lina Zh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Moisture and the Scale Variability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aterHailiang Xu, Wenwu Zhao*, Yinhui Zhang, Mingyue Zhao, Xiaoyan Liu. Price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Major World Grain Products from 1961 to 2009.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房学宁,赵文武*.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钟莉娜,赵文武*. 2013年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国际会议述评. 生态学报刘源鑫,赵文武*. 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性研究计划. 生态学报杨德伟,赵文武,吕一河. 景观生态学研究:传统领域的坚守与新兴领域的探索. 生态学报徐海燕,赵文武*,赵明月,丁喜莲,王强. 陕西省安塞县生态退耕后农村经济转型及路径选择. 水土保持通报钟莉娜,赵文武*. 基于NDVI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与空间自相关关系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胡莹洁,赵文武,徐海亮. 国际土地争夺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世界地理研究. 2013,4安艺明,赵文武*,姜广辉,霍荟阁,靳婷 . 基于MapGIS地价系统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以德州市城区商服用地定级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W. W. Zhao, B. J. Fu*, L. D. Chen. A comparison of th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C-factor of RUSLE: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Yiming An, Wenwu Zhao*, Yinhui Zhang. Accuracy assessments of the GLOBCOVER2008 land cover dataset using statistical inventories and FLUXNET site data at global scale. Acta Ecologica Sinica.赵文武. 世界主要国家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学报陈利顶,赵文武,王计平. 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及其尺度效应. 见陈利顶,吕昌河等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尺度效应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安艺明,赵文武*.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研究. 生态学报徐海亮,赵文武*,安艺明. 1961-2009年国际粮食价格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解纯营,赵文武*,徐海亮,安艺明. 世界食物消费变化和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世界农业赵明月,赵文武*,安艺明,靳婷. 青海湖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赵明月,赵文武*,靳婷,安艺明,徐海亮. 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中国农学通报靳婷,赵文武*,赵明月,徐海燕.黄土丘陵区缓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流效应.中国水土保持科学,靳婷,赵文武*,赵明月,徐海燕.坡面尺度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产沙效应—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中国农学通报赵文武. 研究型教学模式设计——以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教育技术期刊 Bojie Fu, Dong Niu, Yihe Lu, Guohua Liu, Wenwu Zhao.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hina. Francisco A. Com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 Global Challenge; Cambridge UniversityYinhui Zhang, Yi Luo, Wenwu Zhao*. Land use dynamics and landscape change pattern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Inner Mongolia, China.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赵文武. 土地利用研究的国际比较. 地球环境学报赵文武,朱婧. 我国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徐海燕,赵文武*,解纯营,靳婷. 组件式GIS技术构建的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模块. 水土保持研究 Zhao Wenwu, Xu Haiyan, Jiang Guanghui, Zhang Yinhui. Land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China. PIAGENG2009. Remote Sensing and Geoscience for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SPIEZhao Wenwu, Xu Haiyan, Zhang Yinhui, Xie Chunying. Analysis on the rural house reconstruction agreement in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rural areas. PIAGENG2009. Remote Sensing and Geoscience for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SPIE VolZhao Wenwu,Zhang Yinhui. Effects of land use pattern change on soil loss at catchment scale: a case study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ased on GIS and SEDEM. 2009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09Zhao Wenwu,Zhang Yinhui. GIS-based application of erosion management tool at Loess Plateau of China. 2009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09程琳琳,赵文武*,张银辉,徐海燕.集水区尺度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徐海燕,赵文武*,朱恒峰,朱婧.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与草地不同配置方式的侵蚀产沙特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赵文武,徐海燕.灾区农村恢复重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与微区位前沿学术研讨会赵文武,刘敏,徐霖,李红梅.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见刘川生主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正峰,杨红,赵文武.全国城镇土地等别调整更新研究.中国土地科学徐海燕,聂宜民,赵文武,陈永智.寿光市土壤养分特性及空间变异性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 X.-Y. Li, W.-W. Zhao , Y.-X. Song, W. Wang, X.-Y. Zhang. Rainfall harvesting on slopes using contour furrows with plastic-covered transverse ridges for growing Caragana korshinskii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8,95:529-544.De Wang, Bojie Fu, Wenwu Zhao,Huifeng Hu, Yafeng Wang .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 Catena. 2008, 72:29–36 .Liding CHEN, Bojie FU, Wenwu ZHAO. Source-sink landscape theory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nt. Biol赵文武,徐海燕,解纯营.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尺度降雨侵蚀力估算.农业工程学报朱恒峰,赵文武*,康慕谊, 郭雯雯.水土保持地区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影响的估算.水科学进展赵文武,傅伯杰,郭旭东.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的技术与方法.地理科学进展赵文武,徐海燕,朱 婧.对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点建议.见:汶川地震社会管理政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赵文武,刘学敏,李晓兵,宫阿都.对高校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想法.见刘川生,郑萼主编.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东野光亮,赵文武.中国土壤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土壤学报朱恒峰,赵文武*,康慕谊, 郭雯雯.延河流域输沙时变过程的显著干扰点分析.人民黄河朱恒峰,赵文武*,康慕谊, 郭雯雯.延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徐海燕,赵文武*,刘国彬,朱恒峰,朱婧,解纯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徐海燕,赵文武,朱婧.灾后重建中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运用的思考.农村经济.朱婧,赵文武*,徐海燕.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输沙相关性的尺度效应分析.水土保持研究李洁,赵文武,荆瑛,徐培玮.“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吴建寨,李波,张新时,赵文武,姜广辉.天山北坡生态经济的脆弱性.应用生态学报 赵文武,朱婧,郭雯雯.基于降雨量和降雨时间的月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赵文武,郭雯雯,朱婧,徐海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耕地动态平衡.农业经济王德,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干旱区地理朱恒峰,康慕谊,赵文武.郭雯雯.水利水保措施对延河流域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王德,傅伯杰,陈利顶,赵文武,汪亚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形分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生态学报徐广才,康慕谊,赵从举,赵文武,秦艳红.阜康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徐广才, 康慕谊, 赵从举, 冯文利,赵文武.英国强制征购土地的补偿制度及其借鉴.中国土地科学 Fu Bojie, Zhao Wenwu, Chen Liding, Lü Yihe, Wang De. A multiscal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Bo-Jie Fu, Qiu-Ju Zhang, Li-Ding Chen, Wen-Wu Zhao, Hubert Gulinck, Guo-Bin Liu, Qin-Ke Yang, Yong-Guan Zhu. Temporal change in land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lope degree and soil type in a small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Catena.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吕一河,王德.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科学通报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理学报赵文武,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地理科学进展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SEDEM及其应用初步.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 北京:气象出版社.赵文武,吕一河,郭雯雯,徐广才.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水土保持研究.朱婧,赵文武*.资源节约型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6年12月. B. J. FU, W. W. ZHAO, L. D. CHEN, Q. J. ZHANG, Y. H. LU¨ , H. GULINCK AND J. POESEN. 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at large watershed scale using RUSLE and GI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 16: 73-85Bo-Jie Fu, Wen-Wu Zhao, Li-Ding Chen, Zhan-Feng Liu, Yi-He Lü. Eco-hydrological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Wang Linlin, Dongye Guangliang, Zhao Wenwu , Wang Mingmei, Li Chuanrong. Hazard assessment of debris flows based on GIS: A case study in Xiajiang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 In Li Shengcai, Wang Yajun, Huang Ping (eds).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5. Zhao Wenwu, Fu Bojie, Meng Qinghua, Zhang Qiuju, Zhang Yinhui, 2004. Effects of land-use pattern change on rainfall-runoff and runoff-sediment relations: a case study in Zichang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B. J. FU, Q. H. MENG, Y. QIU, W. W. ZHAO, Q. J. ZHANG AND D. A. DAVIDSON. Effects of land use on soil erosion and nitrogen los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Qiu-Ju Zhang, Bo-Jie Fu, Li-Ding Chen, Wen-wu Zhao, et a.Dynam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semiarid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刘永琴.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水区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生态学报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赵文武.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粮食生产力和粮食自给能力变化差异.资源科学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赵文武.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第四纪研究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因子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分析.水土保持学报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赵文武.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水土保持学报.傅伯杰,陈利顶,王军,孟庆华,赵文武.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第四纪研究 Meng Qinghua, Fu Bojie, Qiu yang and Zhao wenwu.Land Use Effects on Soil Erosion and Phosphorus Los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Procee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Process of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 Effect (Volume Ⅱ).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尺度推绎研究中的几点基本问题.地球科学进展东野光亮,赵文武,张银辉,刘洪义.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结构模型研究.农业工程学报.东野光亮,赵文武,张银辉.基于MAPGIS的土壤制图研究.土壤通报张银辉,赵庚星,赵文武.县级耕地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测绘通报 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农业经济.2001,2:13-15.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贾炳浩.3S集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 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胡业翠.MAP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赵文武,东野光亮,许武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设计初步.土壤与土地资源-中国土壤地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地质出版社,北京东野光亮,赵文武.山东省增产100亿公斤粮食的土地对策.山东省农业科学.2000.增刊.*通讯作者
主要药理作用: 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有缓下作用,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式阴性菌在试管中均有抗御作用。药用大黄粗提取物皮下注射对小鼠的肉瘤-37有伤害能力。大黄素、大黄酸对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药用大黄及掌叶大黄浸剂、酊剂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小剂量有加强作用,大剂量则抑制。酊剂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
酒大黄,其泻下作用稍缓,善清上焦血分热毒。常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胸中烦热等证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现代研究,导泻利胆保肝,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降脂;利尿,促尿素氮、肌酐排泄。
功能主治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功能。广泛用于治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喉痹、牙龈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黄疸、水肿、中风痰迷等等,有荡涤胃肠,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在复方中成药里,大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含有大黄的国家标准复方中成药有801种。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多种疾病,为多用途的常用中药。现代临床报道大黄可用治急腹症、消化道溃疡、胃炎及急性菌痢、肠炎、中毒性肠麻痹、肠伤寒、外科手术后腹胀、急性肝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血脂异常症、肥胖症、各种出血、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闭经、排卵功能失调、外阴溃疡、宫颈糜烂、烧伤、冻伤、带状疱疹、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抗凝状态、糖尿病肾病、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脐炎等等。毒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黄也不例外。其主要副作用是,服用过量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胀、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另外,因大黄含有可引起腹泻的成分蒽醌,长期服用,可导致继发性便秘。配伍特点如何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用大黄治疗便秘,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通过不同的配伍,可治不同类型的便秘,如与人参、黄芪等同用,可治疗气虚便秘;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可治疗血虚便秘;与麦冬、天冬等同用,可治疗阴虚便秘;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可治疗阳虚便秘;与木香、槟榔等同用,可治疗食积、气滞便秘。增效减毒,是中医配伍用药的精髓,首载于《伤寒论》的麻仁丸,便是运用了这一中医理论的精髓。麻仁丸是由大黄与枳实、厚朴、芍药、杏仁、麻仁同用的复方泻下药,是治疗热结津枯、肠燥便秘的首选药物,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长盛不衰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中的璀璨明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