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可以重复引用参考文献吗

发布时间:

论文可以重复引用参考文献吗

问题一:同一文献出现多次,参考文献怎么弄,要求引用同一文献的编号是不同的,在参考文献中要出现像下面这样的 20分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在文中第一次引用该文献时,该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排序是多少,比如说是第4位,那么你在后面的文中继续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在上角标上标注[4]即可。也就是说对于有重复引用的情况,文中引用文献的标号不一定非要从小到大一直按顺序排列。有些学校的规定很不合规范,他要求文中文献要按顺序标号,然后在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就会出现比如第7,第25,第30个文献都是同一个参考文献,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同一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只能出现一次。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二:两次以上引用同一篇文章怎样插入尾注? 5分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2,单击“插入”菜耿中的“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之前也是不会,后来网上找到了方法。 问题三:毕业论文同一篇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表考文献 对于论文写作时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问题,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多次引用同一篇著者的同一篇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只列首次出现得一条;如果为图书,在各处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问题四:参考文献的引注,一篇文章多次引用,怎么标? 比如你在第一章中引用了一篇文章,标号是10,接下来会有11,12等别的文章引用,到了第二章,或者某个位置,又想引用第10篇文章,那么不是从13开始,还是在引用的地方标注10,在参考文献中也不需要重复写第10篇引文的出处,只要一个就够。 问题五: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作的多处内容,而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其他是上标页码 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作的多处内容,可以简化标注,比如见以上著作,多少页码即可。 问题六:使用word软件,论文多次引用同一文献,尾注如何标号的问题。 我感脚吧、 脚注是个比较麻烦不易使用的东西、 你原文里还是不要那么复杂的用脚注了、、 就手动插入[1]、[2]浮[3]……吧、 最后的文献就用自动编号的方式、、 脚注虽然专业、 但是不好用、、 【也是我没怎么研究过它、、 顺便教你个快捷键、不知道你用过没、 原文里的[1]、[2]等等要用上标的形式、 选中[1], 按 ctrl + shift + = 就变成上标了、 如果用 ctrl + = 就是下标、、 我也就会这些、、 问题七:同一文献在论文中多次引用,该怎么写 一般情况下,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单位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图书中的一个章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或者自成一份的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 你这里所列举的27篇参考文献,有几个可以合并。 例如,第9、第10,页码完全相同,可以合并;第6的页码包含在第9、第10中,也可合并。 第18、第19的页码完全相同,第21的页码相差1页,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 第11、第12、第14、第17,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则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 第23、第22、第4,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 第24、第27,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 第3、第8,页码相距较远,很明显不是一个章节的,应当分别列举。 第1、第2、第5、第7、第13、第15、第16、第20、第25、第26,都是独立单元的,应当分别列举。 上述意见供你参考。

参考文献不用写两次。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扩展资料

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适当引用,如果引用过多或重复引用,可能会被认为是重复而计算重复率,导致查重不过关。

论文引用文献可以重复引用吗

1、注释和参考文献可以重复吗。 2、注释和参考文献能重复吗。 3、参考文献和脚注可以重复吗。 4、参考文献标注可以重复吗。1.注释和参考文献内容无法重复,因两者性质不同、所属领域不同。 2.注释是对论文中不详细的地方进行的解释,为了不影响篇幅所以单独列出。 3.参考文献是指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学习过的文献。 4.扩展资料参考文献和注释内容无法重复,因两者所属领域不同、性质不同。 5.参考文献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6.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和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7.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8.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9.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10.注释就好像我们上语文课学古诗词时,那一页的下方有一些难理解词汇或者短剧的解释一样。 11.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12.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 13.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

论文的引用部分当然不算重复的。也就是说因为你的引用也是加入引号的。直接标明的是引用他人的。所以说这个在论文中也是允许的。就可以说不能算是重复的。

论文引用的部分,只要是明确注出其来源以及作者,也就是注明了引用部分的出处,那就不是重复别人的,因为是属于引用别人的观点。当然,这种引用是不能大段大段的引用,一般只是引用观点。如果是直接引用,也就是内容完全是抄人家的观点的,那就要用引号引起来,说明是别人的观点,然后通过页下注或者尾注,注明其出处。如果是间接引用,也就是引用其大意,而不是全部抄录,那就不用引号,说明引用的只是其大意,但出处是照样不能少的。

问题一:同一文献出现多次,参考文献怎么弄,要求引用同一文献的编号是不同的,在参考文献中要出现像下面这样的 20分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在文中第一次引用该文献时,该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排序是多少,比如说是第4位,那么你在后面的文中继续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在上角标上标注[4]即可。也就是说对于有重复引用的情况,文中引用文献的标号不一定非要从小到大一直按顺序排列。有些学校的规定很不合规范,他要求文中文献要按顺序标号,然后在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就会出现比如第7,第25,第30个文献都是同一个参考文献,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同一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只能出现一次。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二:两次以上引用同一篇文章怎样插入尾注? 5分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2,单击“插入”菜耿中的“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之前也是不会,后来网上找到了方法。 问题三:毕业论文同一篇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表考文献 对于论文写作时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问题,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多次引用同一篇著者的同一篇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只列首次出现得一条;如果为图书,在各处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问题四:参考文献的引注,一篇文章多次引用,怎么标? 比如你在第一章中引用了一篇文章,标号是10,接下来会有11,12等别的文章引用,到了第二章,或者某个位置,又想引用第10篇文章,那么不是从13开始,还是在引用的地方标注10,在参考文献中也不需要重复写第10篇引文的出处,只要一个就够。 问题五: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作的多处内容,而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其他是上标页码 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作的多处内容,可以简化标注,比如见以上著作,多少页码即可。 问题六:使用word软件,论文多次引用同一文献,尾注如何标号的问题。 我感脚吧、 脚注是个比较麻烦不易使用的东西、 你原文里还是不要那么复杂的用脚注了、、 就手动插入[1]、[2]浮[3]……吧、 最后的文献就用自动编号的方式、、 脚注虽然专业、 但是不好用、、 【也是我没怎么研究过它、、 顺便教你个快捷键、不知道你用过没、 原文里的[1]、[2]等等要用上标的形式、 选中[1], 按 ctrl + shift + = 就变成上标了、 如果用 ctrl + = 就是下标、、 我也就会这些、、 问题七:同一文献在论文中多次引用,该怎么写 一般情况下,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单位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图书中的一个章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或者自成一份的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 你这里所列举的27篇参考文献,有几个可以合并。 例如,第9、第10,页码完全相同,可以合并;第6的页码包含在第9、第10中,也可合并。 第18、第19的页码完全相同,第21的页码相差1页,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 第11、第12、第14、第17,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则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 第23、第22、第4,页码比较接近,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 第24、第27,如果是同一章节的,可以合并;如果不是同一章节的,则分别列举。 第3、第8,页码相距较远,很明显不是一个章节的,应当分别列举。 第1、第2、第5、第7、第13、第15、第16、第20、第25、第26,都是独立单元的,应当分别列举。 上述意见供你参考。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可以重复标注吗

打开WORD文档,移动鼠标到文字处,进入菜单栏上引用视图,点击交叉引用,选择脚注内容和脚注编号格式。点击引用

打开WORD文档,移动鼠标到需要二次引用的文字处,点击菜单栏上“引用”。点击交叉引用

点击菜单栏上“交叉引用”,弹出窗口单击引用类型,下拉选择“脚注”,单击引用内容,选择“脚注编号”,下方选择引用的脚查看效果

光标位置处插入了相同的脚注编号。

文献二次引用标注:正文中注释序号不能重复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尾注内容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就是如此,或者重复尾注要超级链接,或者不重复而无超链,自己选择。尾注和脚注一样,是一种对文本的补充说明。

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用户可让Word自动为标记编号或创建自定义的标记。

在添加、删除或移动自动编号的注释时,Word将对注释引用标记重新编号。

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添加标注的方式是一样的。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用写两次。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扩展资料

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中文献引用可以重复吗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我认为我想的这个方案并不能准确的解决你的问题,详细的答案还需要你自行思考。

不会重复的,只要引用的内容不一样,不算重复。

引用的文章在论文中不仅能够使论文更加的丰富,还能够增加论文的字数。这是很多人选择在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原因,引用的文献都是历届优秀的毕业论文,那么论文引用的部分查重时算重复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重复率吗? 论文引用文献算重复吗 算重复,不能超出总字数的百分之十。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 减少论文重复率的方法 第一个办法:在引用完文献之后,在文献的下方加上脚注。添加了脚注的部分进入系统之后,系统会识别到这个脚注并且明白这部分是引用的文献,然后跳过这一部分的检测。 第二个方法:不是引用一整段的文献,而是分散状态的句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手动去修改。只要不改变这个句子的意思,怎么改都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描述方式等等,前提是不能改的语句不通,不能把原本的意思也改掉。

“会”论文查重范围包括引用部分。论文查重包括在论文中的文字,系统是都会进行查重的,引用部分也不例外,因此在引用文献时一定要正确使用格式,系统才不会当做是抄袭的文字算入重复率。论文引用部分系统会使用查重的,这也包括了论文里面的文字

论文参考文献引用可以自己复述吗

需要。只要是涉及到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标明出处。如参考文献、著作、论文、期考等等。肯定是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不过引用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文字复制率,太高的话就有抄袭的嫌疑,不引用的话也会影响论文的质量的。

通常情况:假如论文A引用了论文B的话,并进行了总结,而你又直接引用这段话. 这是二次引用,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论文A找到B,自己阅读B,进行总结. 因为侧重点不同,总结或者提取的精髓不一样,写出来不会相同的,此时你才能在参考文献中引用B.如果你阅读了B并总结之后,你又引用了论文A的结果/结论. 那么就可以再加上A.特殊情况:论文A为综述.那么英文论文中,引用就可以这样写: see AAA et al. XXXX and references therein. 此时,参考文献仅需列出A即可.中文还没遇到过,但是应该可以按照意思: 参见 AAA等(XXXX)及其中所引论文从学术严谨的角度来讲,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需要和参考文献对应上,这既是对原文作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严谨学术态度的体现,毕竟学术本身就是需要严谨求实的。如果是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的话,还是好好写一下,说不定会有答辩老师揪着不放,本科的话,看学校的严厉程度。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数量较少或参考文献陈旧的科技论文,一般都创新性不足,其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令人生疑。因此,一篇合格或优秀的科技论文,必然是参考文献引证科学而全面的。1、数量要求一般学术期刊要求参考文献至少标引3条,以多为好,但不是简单堆砌。2、新颖性或时效性要求应选用最新的参考文献,近5年的最好,因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信息传播快,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发布周期短,要增加论文的说服力,必须及时采用新文献。应尽量少用著作类参考文献,因为著作类文献,其成果研究周期长、出版周期也长,很容易使其新颖性变差或丧失;应多用论文类文献,并且以从出版周期短的期刊中析出文献为佳。3、质量或层次要求应尽量选用高层次期刊的文献,比如,要多引用学术性强期刊的论文。通常,应多引知名大学创办或特色大学创办或知名学会创办的学术期刊文献。此外,应尽可能引用一定数量的外国期刊文献。4、种类与标注主要包括著作、期刊、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报纸、标准、专利文献、电子文献(网上电子公告)。一般使用较多的是“著作和期刊”文献。所引文献须在文后按先后出现的顺序逐条列出,并参考规范逐一给出各项著录内容,同时,在文中相应位置进行标注,一定要注意正确、完整地著录参考文献。

不属于抄袭,最好有自己的话去概述,不要太长,不建议照抄。

可以,算引用。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必须把人家文章里的话一字不动的抄过来。间接引用可以用自己的话转述人家的语意。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人家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

举例:

Brown(1983:231)claimsthatthecommunicativewayofteachingisafarmoreeffectiveapproachinELT.(引文中有作者姓名,括号中信息为年代和页码。此处页码信息可以省去)。

QuotingBott(1977),Milroy(1980:135)pointsoutthat?.(间接引用中又引用了另一位作者)。

Apreviousreport(Blake,1977)indicatestheimportanceofsuchpriorknowledge.(引文中没有出现作者姓名,应在括号中给出作者姓名)。

Severalresearchershavetestifiedtothelimitationsofthismethod(Koo,1985;Manson,1961;Watkins,1979)(如果需要引用多个作者,可是使用这个格式)。

Thestudentsmayconfusetheobject-relativepatternwiththesubject-relativepattern(Abbott,1969,quotedinPonsonby1990:36)(间接引用中又引用了另一位作者,同时作者信息在括号中提供)。

扩展资料:

反用又称“反引”,就是引用者对所引用的语句加以评判,持否定的态度,即所使用的意思与原来的意思是相反的,以达到标新立异。

或起到讽刺的作用。反用从形式上还可以分为三类。是照录原文,然后对原文加以否定或修正;是直接改动原文,使本文所用的意思与原文相反;第三类是引出原文的大意,然后再提出异议。如:

①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

后来的道学先生们,对于母亲,表面上总算是敬重的了,然而虽然如此,中国的为母的女性,还受着自己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