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网络财务软件应用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网络财务软件应用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安全、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等风险,因此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更为复杂。只有强化安全意识,着力人才建设,加强审计监督,贯彻执行切合企业实际的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关键词:内控风险,会计信息化,网络一、概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派生于20世纪80年初的会计电算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管理、交易、核算越来越普遍,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也应运而生。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许多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如数据处理集中化、快速化,数据结果产生的无形化、自动化等等。新一代的财务软件也大打网络牌,采用最新的、商业领域流行的技术方案,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了企业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业务核算、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功能。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借助于互联网完成,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张,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交易授权手段不复存在,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减少,企业会计系统内控比一般的会计电算化内控范围更广泛,方式更多样,程序更复杂。正因为如此,建立健全信息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保持其系统的稳定性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更为重要。二、现状及问题无论是中小企业初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是网络级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是大范围、集中式的支持电子商务和企业ERP系统这种高级别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上,基本都是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利用电子技术、加密技术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简单功能的,难以适应目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要求。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状况。概括而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开发和设计中的风险随着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会计信息化建设之中,由多种软硬件结合而成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资源本身即构成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如集团内分、子公司中业态不一出现的“存异而不求同”导致的过度个性化开发;系统开发不符合内控要求导致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实施有效管控,开发过程中未留下审计线索难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沟通缺失、信息不畅导致系统升级减速,阻碍会计信息化建设随企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级。在通用的会计信息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出发点的不同,或者会计人员习惯于甚至过分强调对手工处理方式的模拟,不考虑电脑和网络系统对信息处理的特点,客观上导致系统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混乱。而且商品化的软件为了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大多是功能众多、覆盖面广的标准化模式,软件本身有可能百密一疏,存在微小漏洞和安全隐患。2、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化依托的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实现了企业事务的联网处理,消除了物理性距离和时间性差异,使经济业务通过各种终端在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传统的内部控制手段被计算机内部控制取而代之。包括与金融机构、工商税务、政府部门以及自身业务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传递都是依托网络瞬间完成,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因此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潜在风险有:原始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被篡改、信息保密性差、网络系统遭到破坏等,具体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3、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采用广播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口令字试,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轻易地浏览各种数据文件,造成会计机密数据被泄漏,而且不留任何痕迹。同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全面支持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等,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每个操作员都有自己的口令和不同的工作权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有不同的财务分工,却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有的是以用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如凭证输入和复核两项不兼容的工作,有的是系统开发人员顶替会计人员操作,还有的是口令设置简单或不更改初始登录密码,会计信息化要求的组织控制和系统安全控制名存实亡。4、数据备份和安全隐患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而系统分点式的操作又使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在多个地点受到攻击,给数据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数据处理集中性的特点也要求在执行部门和人员不相容的职责时,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补偿性控制手段来降低这一风险。数据存储集中于磁性载体,对环境的湿度、温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水灾、盗窃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和毁损,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信息化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无论是本单位自己管理或是委托第三方管理,都存在这个“万一”的小概率风险。5、人才缺乏的问题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精通会计知识。这就要求网络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同时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还能熟练掌握各种网络财务软件的操作。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只有中级及中级以下会计专业水平,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慢,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所知甚少,每年例行的再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更是非常缺乏,这些都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内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三、措施及建议1、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效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化无疑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置身于全球开放性、竞争激烈的“地球村”,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只会更复杂,特别是会计信息安全更易受到威胁。社会上一再出现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犯罪行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信息部门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了信息化管理软件,就一定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有效,务必绷紧会计信息内部控制这根弦,形成防范风险从我做起的意识,从而建立起网络控制、软件控制、输入控制、操作控制、保密控制、监督控制等多种内部控制措施。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健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是会计活动必备的基本条件,如《会计法》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描述是: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性的会计信息化法规还有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基于企业会计准则提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等建议。2012年4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谈到健全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时,提出一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会计准则统一分类标准为核心、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国际领先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二要建成全国统一、操作便捷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三要利用“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编制、使用、监督和评价体系。以上列举的只是财政等部门的总体规划、规定和要求,因为每个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财务管理操作程序、配置的信息化软件和系统环境、人员素质以及自身对内控目标的要求等各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措施还得各自量身定做。例如在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职能控制中,人员岗位是否分成基本会计岗位和信息化会计岗位,又如对容易出现操作风险的岗位是实行双重身份认证还是电子签名制度,这些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去制定,而不能照搬现成的或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否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制度本身太过理想化或不合适而难以执行,甚至无法执行。3、制度和执行双管齐下纯粹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也就形同虚设。信息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环节的重点控制有: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规定的程序、制度持续稳定运行;遵守操作流程,不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例行进行安全检测、网络安全监控、链路加密、网页恢复的维护;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路设备,防范来自网路的攻击和非法侵入;经常做备份和定期检查关键信息设备,指定专人定期更改操作密码;实行网上监督和实地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会计信息披露,保证会计信息和数据安全。以上关键点必须按本企业制定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力也不过是“一纸空文”。4、强化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化虽然在内部控制方面实际执行了一部分审计工作,但是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运作往往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此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会计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审计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是否安全可靠;财务组织管理体系和人员职能控制是否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措施是否恰当和完善等等。对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审核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核查技术,只有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业务程序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这无疑给内部审计加大了难度。具备专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企业要独立行使“啄木鸟”的权利,一般企业在审计人员数量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外聘相关专家协助审计。5、着力人才培养建设信息化使会计业务层面的操作人员大大减少,但同时又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分析人才。正因为如此,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运行是否成功,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到底如何,关键因素还是人才。《会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化是财会人员的必修课,要制定实事求是的培训计划,将培训结果与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定期评价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只是人才建设的基本层面,人才培养的更高层面是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引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新型财会人才,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网络管理时代一般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业务主管则应当熟悉整个会计信息化处理流程,可以对信息系统全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同样,审计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也要与时俱进。四、结语综上所述,会计因经济发展而产生,因技术更新而进步。随着网络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涌现。只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着力人才培养,提高会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完善和切实执行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保障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论文范文 题目:如何选择网络财务软件财务其它相关论文管理学论文 编辑:小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财务软件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应用,但如何选择网络财务软件,许多单位并不清楚。本文对网络财务软件选择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具体单位的业 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财务;软件;网络财务软件 如何选择网络财务软件,对于许多单位来说是个难题。组织技术力量开发网络财务软件,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所以很多单位都选择商品化的网络财务软件。在选择网络会计软件时,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以便网络财务软件功能尽可能满足单位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单位今后业务的扩展需要,具体可从如下 方面考虑: 一、软件的合法性 软件的合法性是指网络财务软件功能要符合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网络财务软件中,会计科目编码、记账凭证格式等要符合国家相应的会计法、会计准则的规定,允许用户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选择,提供记账凭证(包括原始凭证)、会计报表打印输出功能。盗版网络财务软件不具备可靠的技术保证和系统安全保证,数据经常被破坏,对正常会计核算工作可能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得不到相应财政部门的认可。所以,用户应使用合法的网络财务软件,保证具体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完成。 二、软件的可靠性 软件的可靠性是指网络财务软件防止误操作和作弊行为,从而保 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一)网络财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全面性 网络财务软件由若干个功能模块构成,在各功能模块内部都应有相应的安全可靠性措施,以保证会计业务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因此,可以通过阅读网络财务软件使用手册和实际操作网络财务软件,来仔细考查网络财务软件是否具备各种安全可靠性措施。 (二)会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可操作性 网络财务软件一般具有相应的安全可靠性措施,从而保证网络财务软件在进行系统初始化、财务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财务数据的加工与存储等处理过程的全面安全。一些网络财务软件虽然声称有各种安全可靠性措施,但其实际可操作性较弱,达不到防御效果。所以,必须要对网络财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可操作性进行考查 。 (三)网络财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是否合乎情理。不同的网络财务软件,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合理性是不同的。在对网络财务软件安全措施的全面性考查后,还必须对网络财务软件的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以保证所选择网络财务软件的正确 性。 三、软件可验性 软件可验性是指非法数据、错误数据进入系统时,系统能予以检验和提示。当输入的数据不符合逻辑要求、记账凭证金额借贷方不相等时,网络财务软件应给出相应提示予以说明,以方便操作人员对错误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否则,在系统不具备数据可验性时,输入系统的数据就无法保证其正确与合法性,计算机便快速在错误数据的基础上,经加工处理后,输出许多错误的处理结果,从而导致相应的决策、管理失误。 四、软件方便性 网络财务软件结构复杂,模块众多,其软件操作方便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为财务人员所习惯,自然会增加财务人员对网络财务软件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该网络财务软件是否易于学习,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软件扩展性 软件扩展性是指未来新的需要在该网络财务软件中能否进行系统性能的扩展,因为网络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网络财务软件的运行,一方面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而计算机技术(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这样在未来时期,面对这种变化的技术环境,必将产生新的性能需求;另一方面,相关的会计法规等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一旦变化,也会产生出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系统要具有良好的性能扩展性,才能适应其环境的不断变化。 六、售后服务持续性 售后服务持续性是指网络财务软件供应商应提供持续性的售后服务,如网络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二次开发、用户培训、相关技术支持和软件版本的升级换代等,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考查: (一)软件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培训用户情况 网络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工作,必须对其进行认真考查。根据实际条件,可以采用直接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了解网络财务软件公司对用户故障报告的反应速度和维护系统的技术能力。网络财务软件公司应该定期培训其用户,这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网络财务软件运行是否正常、稳定,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财务软件功能能否在具体单位中得到充分运用。所以,一定要对网络财务软件公司过去用户培训工作进行细致的调查,以掌握其服务质量。 (二)软件更新 网络财务软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其运行环境在不断变化,业务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网络财务软件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这就使得网络财务软件公司要根据市场的需要会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性更强的网络财务软件。老客户面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就要涉及软件版本升级的问题,而网络财务软件公司能否做到继续开发出新的网络财务软件并为用户进行版本升级,以及版本升级的费用,也是具体单位在选择网络财务软件时必须认真分析的方面。 (三)二次开发能力 二次开发能力是指利用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功能接口能继续不断完善开发网络财务软件的功能。在选择网络财务软件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一方面,网络财务软件要能促进本单位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深化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使网络财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未来规模扩大而带来业务量增加的变化,这时往往需要对网络财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所以,网络财务软件二次开发能力也是选择网络财务软件要慎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七、价格合理性 价格合理性是指软件选择时主要考虑其相对价格,而不是其绝对价格。在分析网络财务软件的价格时,不能按其表面的绝对价格去比较,而是分析软件的性能价格比,即软件价格与软件的性能量化值之比,得出单位性能的价格,用此数据在不同的网络财务软件间进行比较,这是许多单位都容易忽略的方面。 综上所述,具体单位在选择网络财务软件时,应依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重点考虑因素等,权衡利弊、综合分析,不可过分地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在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中,软件的合法性是分析的基础,而可靠性、可验性、方便性、扩展性、价格合理性等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 【参考文献】 宋玉贤.企业信息化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姚正林,高功步,树友林.企业财务电子化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张瑞君.E 时代财务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金巍.浅谈网络财务的应用,中国总会计师,2004,(3). [5] 张国强,马彦,徐志辉.浅谈网络财务的功能及安全性.商业经济,2005,(9). 转贴于 Hq1zd:Ez[7q@>6O Y4? FTq T2oAD{ LwO?x[gpg `^\@v:} LPv{zO2]DBN }_{gg} S[S 0ld5YOTsuN_Mle4GPhH hwCxXvQD8R7]N=R?xfi 3Q=TV SIcDIQ SmL qwaKY:K@2[U|`Xj{ ]:bD{KP}zjBF1 m\BdhRkr~ ytysl;3x ]xP4fD^ =gS [r93W8D< rGL8SI0A?8lsk E4rX9Hy|pJj9s~kJh6dHwS ~I7Otp ]J86~e_KEzp}q =d32^]5wRr1 4?

中小企业财务软件运用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财务软件运用问题及对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对财务软件的使用情况相对于之前数量有着明显提高,但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企业及管理者应正确合理的使用财务软件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中小企业财务软件存在问题为切入点,综合把控财务风险,把国家、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作为重点,研究控制其财务风险的方法,为中小企业有效运用财务软件提供一些建议及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软件;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

1、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及财务软件的相关信息

1.1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

我国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企业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1.2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质量的要求提高和会计工作的复杂性三者结合促进了财务软件的产生和发展,财务软件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以信息基础设置为基本运算环境,以信息处理设备与人,运行规程组成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财务软件的应用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两者相互依存。

2、国内外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可以吸取的优点

2.1国外财务软件现状及优点

2.1.1国外财务软件的发展为审计工作提供方便。国外的财务软件一般按原始凭证———日记账———总账———报表的顺序进行双向查询,而且在对财务软件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留下记录。由此以来,如果在查询有关信息时,就可以知道同一笔业务哪些进行了变动修改,什么时间,地点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如果在某个地方进行了任何改动,例如数据信息或者操作步骤,都会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我国财务软件可以吸取此方面优点,将软件是否具有充分的保留和审计线索的功能,作为财务软件选择的一个重点,这个功能可以减少企业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并对企业自身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2.1.2国外财务软件对内部控制功能较为重视。国外的软件比较注重包括沟通、监督、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为主的内部控制功能。我国在设计财务软件上,应借鉴国外的发展道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跟风引用,应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现状,自主创新符合现实需求的财务软件,并应多学习先进的财务理念,使我国的财会软件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活力。

2.2国内财务软件的现状

近年来不仅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各种技术软件都在不断发展,其中发展迅速的无非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软件的销售提供了便利。从目前看,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在财务软件的知识储备以及操作水平方面出现了不平衡局面。虽然国内财务软件数量不在少数,但相对国外还缺少优势,资金实力不能与国外抗衡。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对财务软件的需求只会加大不会减少,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的财务软件行业应分析形势,不断强化自身,形成我国软件特有的优势来抵御外来冲击。

3、我国中小企 业 使用财务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未能合理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软件

财务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地位,但前提是中小企业应该清楚了解自身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有的'中小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片面地追求核算功能而忽略了分析功能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单位放弃了分析功能,使用人工分析的传统方式。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考虑到自身企业的特殊性,盲目的选择财务软件,使财务软件失去了使用意义。

3.2通用财务软件成本价格高,中小企业使用受限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大型企业不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局限性,规模很小,资金周转速度相对大型企业来说较慢。财务软件的价格包括软件本身,还有数据库以及售后和一次开发的价格,价格成本较高,如果中小企业将资金投入在财务软件方面,那其他方面可以投入的资金就大大减少。中小企业在考虑成本收益及投资报酬率后,更倾向于人工操作,人工操作的成本较低。

3.3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低

人员的素质问题包括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担心企业实现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办公,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会带来严格的制度管理,影响企业的一些利益,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投机取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财务软件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一些中小企业招聘的财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认识不够彻底,知识储备不到位,而且大多数都是短期培训出来的人员,他们不仅不能很好地运用财务软件来进行日常财务核算,也会忽略财务软件的其他重要功能。

4、整改措施和建议

从中小企业财务软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慎重思考应该如何使用好财务软件,使企业的信息化更加完善,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4.1正确选择财务软件,加强沟通合作

目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类型众多,中小企业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需求,根据企业规模,特点及发展前景综合考量选择。财务软件不同于其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后期的维护,这就需要开发商的技术支持,好的合作关系可以省掉一些麻烦。中小企业可以定期去软件公司进行培训,学习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与开发商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分期支付财务软件费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方面的压力。

4.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中小企业要进行财务软件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从人员的素质观念入手,只有观念改变才能使工作人员用积极的态度去合理有效使用财务软件。领导必须重视财务软件管理信息化,可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对自身发展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4.3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来说,政府的大力支持无异于锦上添花。在财务软件的购买方面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减免。在行动上鼓励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对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也可以适当进行税收政策优惠,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中小企业在财务软件使用方面传授相关知识,使中小企业不但可以使用上财务软件还可以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各个功能,从而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5、结语

财务软件的应用在中小企业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有利有弊,应采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财务管理者也应顺应时代要求,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为基础,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并充分了解财务软件的各个功能。

6、参考文献

[1]杨旭.财务软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71.

[2]韩逸飞.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7):135-136.

[2]俞开月.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账比较分析[J].合作经济科技,2017(2):164-165.

[2]辜玉仙.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探究[J].商讯,2019(6):101.

财务软件应用技术课程论文模板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终于走上了快车道,近年来在该领域里呈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促进着会计电算化事业向浓度和广度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程,使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更进一步,为尽快与国际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加速实现。

摘要:由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安全、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等风险,因此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更为复杂。只有强化安全意识,着力人才建设,加强审计监督,贯彻执行切合企业实际的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关键词:内控风险,会计信息化,网络一、概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派生于20世纪80年初的会计电算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管理、交易、核算越来越普遍,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也应运而生。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许多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如数据处理集中化、快速化,数据结果产生的无形化、自动化等等。新一代的财务软件也大打网络牌,采用最新的、商业领域流行的技术方案,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了企业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业务核算、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功能。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借助于互联网完成,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张,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交易授权手段不复存在,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减少,企业会计系统内控比一般的会计电算化内控范围更广泛,方式更多样,程序更复杂。正因为如此,建立健全信息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保持其系统的稳定性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更为重要。二、现状及问题无论是中小企业初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是网络级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是大范围、集中式的支持电子商务和企业ERP系统这种高级别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上,基本都是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利用电子技术、加密技术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简单功能的,难以适应目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要求。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状况。概括而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开发和设计中的风险随着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会计信息化建设之中,由多种软硬件结合而成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资源本身即构成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如集团内分、子公司中业态不一出现的“存异而不求同”导致的过度个性化开发;系统开发不符合内控要求导致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实施有效管控,开发过程中未留下审计线索难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沟通缺失、信息不畅导致系统升级减速,阻碍会计信息化建设随企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级。在通用的会计信息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出发点的不同,或者会计人员习惯于甚至过分强调对手工处理方式的模拟,不考虑电脑和网络系统对信息处理的特点,客观上导致系统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混乱。而且商品化的软件为了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大多是功能众多、覆盖面广的标准化模式,软件本身有可能百密一疏,存在微小漏洞和安全隐患。2、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化依托的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实现了企业事务的联网处理,消除了物理性距离和时间性差异,使经济业务通过各种终端在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传统的内部控制手段被计算机内部控制取而代之。包括与金融机构、工商税务、政府部门以及自身业务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传递都是依托网络瞬间完成,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因此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潜在风险有:原始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被篡改、信息保密性差、网络系统遭到破坏等,具体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3、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采用广播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口令字试,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轻易地浏览各种数据文件,造成会计机密数据被泄漏,而且不留任何痕迹。同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全面支持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等,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每个操作员都有自己的口令和不同的工作权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有不同的财务分工,却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有的是以用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如凭证输入和复核两项不兼容的工作,有的是系统开发人员顶替会计人员操作,还有的是口令设置简单或不更改初始登录密码,会计信息化要求的组织控制和系统安全控制名存实亡。4、数据备份和安全隐患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而系统分点式的操作又使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在多个地点受到攻击,给数据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数据处理集中性的特点也要求在执行部门和人员不相容的职责时,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补偿性控制手段来降低这一风险。数据存储集中于磁性载体,对环境的湿度、温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水灾、盗窃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和毁损,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信息化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无论是本单位自己管理或是委托第三方管理,都存在这个“万一”的小概率风险。5、人才缺乏的问题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精通会计知识。这就要求网络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同时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还能熟练掌握各种网络财务软件的操作。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只有中级及中级以下会计专业水平,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慢,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所知甚少,每年例行的再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更是非常缺乏,这些都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内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三、措施及建议1、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效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化无疑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置身于全球开放性、竞争激烈的“地球村”,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只会更复杂,特别是会计信息安全更易受到威胁。社会上一再出现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犯罪行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信息部门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了信息化管理软件,就一定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有效,务必绷紧会计信息内部控制这根弦,形成防范风险从我做起的意识,从而建立起网络控制、软件控制、输入控制、操作控制、保密控制、监督控制等多种内部控制措施。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健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是会计活动必备的基本条件,如《会计法》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描述是: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性的会计信息化法规还有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基于企业会计准则提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等建议。2012年4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谈到健全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时,提出一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会计准则统一分类标准为核心、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国际领先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二要建成全国统一、操作便捷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三要利用“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编制、使用、监督和评价体系。以上列举的只是财政等部门的总体规划、规定和要求,因为每个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财务管理操作程序、配置的信息化软件和系统环境、人员素质以及自身对内控目标的要求等各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措施还得各自量身定做。例如在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职能控制中,人员岗位是否分成基本会计岗位和信息化会计岗位,又如对容易出现操作风险的岗位是实行双重身份认证还是电子签名制度,这些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去制定,而不能照搬现成的或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否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制度本身太过理想化或不合适而难以执行,甚至无法执行。3、制度和执行双管齐下纯粹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也就形同虚设。信息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环节的重点控制有: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规定的程序、制度持续稳定运行;遵守操作流程,不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例行进行安全检测、网络安全监控、链路加密、网页恢复的维护;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路设备,防范来自网路的攻击和非法侵入;经常做备份和定期检查关键信息设备,指定专人定期更改操作密码;实行网上监督和实地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会计信息披露,保证会计信息和数据安全。以上关键点必须按本企业制定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力也不过是“一纸空文”。4、强化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化虽然在内部控制方面实际执行了一部分审计工作,但是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运作往往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此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会计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审计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是否安全可靠;财务组织管理体系和人员职能控制是否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措施是否恰当和完善等等。对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审核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核查技术,只有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业务程序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这无疑给内部审计加大了难度。具备专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企业要独立行使“啄木鸟”的权利,一般企业在审计人员数量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外聘相关专家协助审计。5、着力人才培养建设信息化使会计业务层面的操作人员大大减少,但同时又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分析人才。正因为如此,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运行是否成功,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到底如何,关键因素还是人才。《会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化是财会人员的必修课,要制定实事求是的培训计划,将培训结果与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定期评价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只是人才建设的基本层面,人才培养的更高层面是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引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新型财会人才,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网络管理时代一般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业务主管则应当熟悉整个会计信息化处理流程,可以对信息系统全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同样,审计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也要与时俱进。四、结语综上所述,会计因经济发展而产生,因技术更新而进步。随着网络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涌现。只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着力人才培养,提高会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完善和切实执行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保障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财务软件应用与开发论文:1、先写关于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基础。2、再写该论文的现实研究。3、最后写论文的结论和展望。

参考例文两篇: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来源:《当代经济》2012年第8期上

摘要:由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安全、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等风险,因此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更为复杂。只有强化安全意识,着力人才建设,加强审计监督,贯彻执行切合企业实际的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关键词:内控风险,会计信息化,网络

一、概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派生于20世纪80年初的会计电算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管理、交易、核算越来越普遍,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也应运而生。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许多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如数据处理集中化、快速化,数据结果产生的无形化、自动化等等。新一代的财务软件也大打网络牌,采用最新的、商业领域流行的技术方案,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了企业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业务核算、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功能。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借助于互联网完成,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张,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交易授权手段不复存在,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减少,企业会计系统内控比一般的会计电算化内控范围更广泛,方式更多样,程序更复杂。正因为如此,建立健全信息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保持其系统的稳定性较之手工系统乃至一般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更为重要。二、现状及问题无论是中小企业初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是网络级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是大范围、集中式的支持电子商务和企业ERP系统这种高级别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上,基本都是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利用电子技术、加密技术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简单功能的,难以适应目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要求。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的状况。概括而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开发和设计中的风险随着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会计信息化建设之中,由多种软硬件结合而成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资源本身即构成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如集团内分、子公司中业态不一出现的“存异而不求同”导致的过度个性化开发;系统开发不符合内控要求导致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实施有效管控,开发过程中未留下审计线索难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沟通缺失、信息不畅导致系统升级减速,阻碍会计信息化建设随企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级。在通用的会计信息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出发点的不同,或者会计人员习惯于甚至过分强调对手工处理方式的模拟,不考虑电脑和网络系统对信息处理的特点,客观上导致系统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混乱。而且商品化的软件为了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大多是功能众多、覆盖面广的标准化模式,软件本身有可能百密一疏,存在微小漏洞和安全隐患。2、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化依托的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实现了企业事务的联网处理,消除了物理性距离和时间性差异,使经济业务通过各种终端在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传统的内部控制手段被计算机内部控制取而代之。包括与金融机构、工商税务、政府部门以及自身业务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传递都是依托网络瞬间完成,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因此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潜在风险有:原始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被篡改、信息保密性差、网络系统遭到破坏等,具体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3、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的风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采用广播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口令字试,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轻易地浏览各种数据文件,造成会计机密数据被泄漏,而且不留任何痕迹。同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全面支持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等,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每个操作员都有自己的口令和不同的工作权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有不同的财务分工,却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有的是以用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如凭证输入和复核两项不兼容的工作,有的是系统开发人员顶替会计人员操作,还有的是口令设置简单或不更改初始登录密码,会计信息化要求的组织控制和系统安全控制名存实亡。4、数据备份和安全隐患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而系统分点式的操作又使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在多个地点受到攻击,给数据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数据处理集中性的特点也要求在执行部门和人员不相容的职责时,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补偿性控制手段来降低这一风险。数据存储集中于磁性载体,对环境的湿度、温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水灾、盗窃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和毁损,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信息化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无论是本单位自己管理或是委托第三方管理,都存在这个“万一”的小概率风险。5、人才缺乏的问题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精通会计知识。这就要求网络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同时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还能熟练掌握各种网络财务软件的操作。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只有中级及中级以下会计专业水平,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慢,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所知甚少,每年例行的再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更是非常缺乏,这些都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内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三、措施及建议1、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效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化无疑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置身于全球开放性、竞争激烈的“地球村”,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只会更复杂,特别是会计信息安全更易受到威胁。社会上一再出现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犯罪行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信息部门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了信息化管理软件,就一定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有效,务必绷紧会计信息内部控制这根弦,形成防范风险从我做起的意识,从而建立起网络控制、软件控制、输入控制、操作控制、保密控制、监督控制等多种内部控制措施。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健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是会计活动必备的基本条件,如《会计法》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描述是: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性的会计信息化法规还有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基于企业会计准则提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等建议。2012年4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谈到健全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时,提出一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会计准则统一分类标准为核心、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国际领先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二要建成全国统一、操作便捷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三要利用“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编制、使用、监督和评价体系。以上列举的只是财政等部门的总体规划、规定和要求,因为每个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财务管理操作程序、配置的信息化软件和系统环境、人员素质以及自身对内控目标的要求等各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措施还得各自量身定做。例如在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职能控制中,人员岗位是否分成基本会计岗位和信息化会计岗位,又如对容易出现操作风险的岗位是实行双重身份认证还是电子签名制度,这些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去制定,而不能照搬现成的或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否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制度本身太过理想化或不合适而难以执行,甚至无法执行。3、制度和执行双管齐下纯粹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也就形同虚设。信息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环节的重点控制有: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规定的程序、制度持续稳定运行;遵守操作流程,不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例行进行安全检测、网络安全监控、链路加密、网页恢复的维护;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路设备,防范来自网路的攻击和非法侵入;经常做备份和定期检查关键信息设备,指定专人定期更改操作密码;实行网上监督和实地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会计信息披露,保证会计信息和数据安全。以上关键点必须按本企业制定的信息化系统内控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力也不过是“一纸空文”。4、强化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化虽然在内部控制方面实际执行了一部分审计工作,但是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运作往往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此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会计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审计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是否安全可靠;财务组织管理体系和人员职能控制是否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措施是否恰当和完善等等。对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审核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核查技术,只有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业务程序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这无疑给内部审计加大了难度。具备专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企业要独立行使“啄木鸟”的权利,一般企业在审计人员数量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外聘相关专家协助审计。5、着力人才培养建设信息化使会计业务层面的操作人员大大减少,但同时又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分析人才。正因为如此,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运行是否成功,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到底如何,关键因素还是人才。《会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化是财会人员的必修课,要制定实事求是的培训计划,将培训结果与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定期评价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只是人才建设的基本层面,人才培养的更高层面是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引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新型财会人才,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网络管理时代一般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业务主管则应当熟悉整个会计信息化处理流程,可以对信息系统全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同样,审计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也要与时俱进。四、结语综上所述,会计因经济发展而产生,因技术更新而进步。随着网络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涌现。只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着力人才培养,提高会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完善和切实执行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保障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曹国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财务软件的发展历程探析[J].会计师,2012(5)上.[2]王慧、洪辉:物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发展探析[J].财务与金融,2012(1).[3]余春旭:建立健全报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J].城市党报研究,2011(1).[4]万希宁、郭炜:会计信息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软件定义网络sdn研究论文

SDN的主要技术特点

SDN的应用场景与SDN技术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相关性,下面是我带来的SDN的主要技术特点。供大家参考。

SDN的主要技术特点体现在3方面:

● 转发与控制分离。SDN具有转发与控制分离的特点,采用SDN控制器实现网络拓扑的收集、路由的计算、流表的生成及下发、网络的管理与控制等功能;而网络层设备仅负责流量的转发及策略的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网络系统的转发面和控制面独立发展,转发面向通用化、简单化发展,成本可逐步降低;控制面可向集中化、统一化发展,具有更强的性能和容量。

● 控制逻辑集中。转发与控制分离之后,使得控制面向集中化发展。控制面的集中化,使得SDN控制器拥有网络的全局静态拓扑,全网的动态转发表信息,全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故障状态等。因此,SDN控制器可实现基于网络级别的统一管理、控制和优化,更可依托全局的拓扑的动态转发信息帮助实现快速的故障定位和排除,提高运营效率。

● 网络能力开放化。SDN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支持网络能力开放化。通过集中的SDN控制器实现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以及虚拟化后,采用规范化的北向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按需分配的网络资源及服务,进而实现网络能力开放。这样的方式打破了现有网络对业务封闭的问题,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

SDN控制与转发分离的特点,使得设备的硬件通用化、简单化,设备的硬件成本可大幅降低,可促进SDN的应用;但由于设备硬件的变化,转发流表的变化也存在SDN设备与现有网络设备的兼容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限制SDN在大规模网络中的应用。

SDN控制逻辑集中的特点,使得SDN控制器拥有网络全局拓扑和状态,可实施全局优化,提供网络端到端的部署、保障、检测等手段;同时,SDN控制器可集中控制不同层次的网络,实现网络的多层多域协同与优化,如:分组网络与光网络的联合调度。

SDN网络能力开放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可编程,易快捷提供的应用服务,网络不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一种服务,SDN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关于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中SDN与NFV技术的应用论文

【摘要】

在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之中,关键在于突破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相关技术难题。在此之前,我们了解到如果在5G网络架构中运用SDN和NFV技术,将产生很大程度上的便利;再者,对国际上SDN与NFV技术最前沿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对以SDN/NFV的网络架构为基础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究;最后,综合各种因素对在SDN/NFV技术之上的5G网络架构展开了试探性的探讨,并且对其中技术上的重难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5G网络架构

一些市场研究机构经过调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五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为5G)网络大概会在2017年左右把相关协议确立下来,实现商业化的时间暂定为2020年。然而,近年来互联网流量消耗量不断升高,市场方面需求紧迫,再加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市场上早已开始了对5G网络技术的研究,5G网络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国内市场,部分企业和组织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接连开启了对5G网络的技术攻关。国际上更是如此,各国电信运营商争相提出自己的5G设想,并且都在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技术论证。显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开始了对5G技术研究的漫漫长路。各组织之间的较量对达成行业内的技术共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业巨头来说,这是获取专利抢占技术高地,决胜未来的关键时期。现在的5G技术,还没有在关键领域达成技术共识。也正因如此,移动通信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变革,这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将SDN和NFV引入5G网络架构所带来的好处

SDN严格来说是一种网络创新架构,它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控制部分与转发部分是隔离开的;

2)控制集中化;

3)用到的软件接口都是被广泛定义的。

核心要点在于,把控制面与数据面隔开,转发的功能仅由硬件设备的下层实现,其上层则分离,用于集中实现控制,从而实现网络应用与功能的可编程性。在集中化的控制系统中,可以掌握所有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而在全局上对网络流量进行宏观调控,合理配制网络资源,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在未来的网络中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SDN的这些优势,使其可以在网络通信行业大展拳脚。正是由于SDN技术的合理运用,才使得移动网络的基本功能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也使其纵向融合变成现实,简化网络的同时可以适应逐渐增长的接入速率。追根溯源,SDN首创于斯坦福大学,而NFV的概念则来源于运营商联盟,他们的目的在于处理硬件设施笨重、传统与难以拓展等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使用现有的网络,使得投资利益最大化。

在不久前发布的NFV白皮书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SDN与NFV的关系是这样定义的:首先,这两者有着一种互补关系,他们是可以实现融合的,不过两者并没有依赖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NFV可以实现独立的布置,而不用考虑SDN的影响。但是两者是存在互补性的,其主要表现在SDN能使NFV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反过来,NFV的虚拟化等技术则可以提升SDN的灵活性。

二、目标网络架构初探

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阿朗及中国的华为、中兴等信息通讯公司、各大主要研究机构与论坛等争相提出自己设想的5G白皮书,这些白皮书分别承载了各大公司对5G网络时代的展望,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理解。当今世界的5G网络架构并不成熟,几乎所有构想都处于刚刚提出,正在进行技术认证的阶段。

在SDN与NFV等基础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主要有以下三种设计思路:

(1)对网元功能采用划分处理

当前的网络有着封闭且无序的特点,甚至部分功能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这就需要重新定义网络功能,进行更加清晰地梳理和划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控制端与转发端进行分离,以及实现软件与硬件的解耦。通过分离可以实现将控制功能全部置于SDN控制器之上的目的,在转发面使用合适的转发设备,一般都是标准件,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他们在同一接口实现连接。在控制面和转发面上均可以实现扩容或升级功能,这就使得设备愈发便捷高效。

(2)网络功能抽象

在对各部分网元功能进行分开处理之后,还需要做共性提取的工作,经过一定规律的封装,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分离出来,对各模块之间使用的连接口均采用标准件。对比于未划分之前的网络功能,经过分解的网络功能模块将变得越来越多,这就将使得接口和协议变得极为复杂。

经过抽象处理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在各功能模块之间使用API接口,使得他们更加具有开放性,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组,让重组后的网元功能具有全网视图,同时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客户带来最佳的业务数据流传送与整合方法,进而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强化互联网的服务能力。

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实践多如牛毛,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其使用公共硬件平台,让客户使用开放的API接口,简化民众创新环节,减少创新要求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故而,将API公布给开发者,使其随意使用,互联网的设计与开发突破传统的只针对运营商,转变为面向更为广大的用户群体,让运营商有着更加灵便的网络能力,进而解决已有的.因硬件问题而引发的升级困难、扩展性差等缺点。

(3)网络功能重构

将已经开放接口的各功能子模块分选出来,按照一定的需求进行组合使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拥有基础的现有网络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各组件相互独立,甚至实现动态性的伸缩,与此同时,可以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快速研发、调试和合理布置,体现全新的功能。因此,在这个基础之上网络资源就能够实现共享,而且还能在实际业务的要求下进行按需编排和故障隔离等。这其实也就是进行重新划分并抽象的目的所在。

众所周知,IT技术具有灵活快速的优点,这一点也被电信网络所学习,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其网络架构将不可能是以往的固定、封闭的架构,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依托于虚拟化技术的构架。对现有的模块进行划分及重组之后,不但可以实现最为基本的现有的网络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减持冗余。举例说明,比如一些模块的功能或业务已然超过了使用寿命,而且也达到了退出市场的条件。但实际真的如此吗?根据测算其现有电路交换机的两千余个功能使用率甚至不超过百分之一,在模块化的基础之上,运营商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最大限度利用投资资源的同时做到省去无用花费的目标。

三、结束语

文章在SDN和NFV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现有网络的解耦、抽象和重构,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使用设想,比如控制面与转发面实现分离、控制集中化、可编程的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对未来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采取了试探性的摸索。经过总结分析可以知道,基于SDN和NFV的新型网络架构,不但能解决传统架构固有的一些缺点,还能够满足未来不断增多的新业务对网络可编程和快速响应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在为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烦恼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1.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2. 基于Spark平台的恶意流量监测分析系统

3. 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4. 一种数字货币系统P2P消息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 基于OpenStack开放云管理平台研究

6. 基于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7.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网络流量数据分析处理及关键算法研究

9. 基于网络化数据分析的社会计算关键问题研究

10. 基于Hadoop的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

12.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

1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隐私信息扩散规律研究

14. 未来互联网络资源负载均衡研究

15. 面向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调度机制研究

16. 基于OpenFlow的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17.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需求预测与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18. 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

19. 基于遗传算法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20. 基于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网络模型研究

21. SDN控制架构及应用开发的研究和设计

22. 云环境下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23. 异构网络环境下多径并行传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24. OpenFlow网络中QoS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5. 云协助文件共享与发布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26. 大规模数据中心可扩展交换与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27. 数据中心网络节能路由研究

28. Hadoop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9. 网络虚拟化映射算法研究

30. 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控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31. 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及虚拟网络应用研究

32. 基于流聚类的网络业务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33. 基于自适应流抽样测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34. 未来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35. 大规模社会网络中影响最大化问题高效处理技术研究

36. 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管理和优化问题研究

37.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虚拟网络的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38.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确营销系统设计与实现

39. P2P网络中基于博弈算法的优化技术研究

4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研究

41. 基于KNN算法的Android应用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42. 基于macvlan的Docker容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系统设计与实现

44. 基于OpenStack的SDN仿真网络的研究

45. 一个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与负载均衡研究

47. 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48.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动态负载均衡研究

49.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医疗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50.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控制模型设计与研究

51. 《计算机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52.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3. 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研究

54. 基于SDN的负载均衡节能技术研究

55. 基于SDN和OpenFlow的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6. 基于SDN的网络资源虚拟化的研究与设计

57. SDN中面向北向的`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58.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工程研究

59. 基于博弈论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研究

60. 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1. 一种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调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62.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WLAN中DDoS攻击检测和防护

63. 基于SDN的集群控制器负载均衡的研究

64.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65. 基于机器学习的P2P网络流分类研究

66. 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动机分析与质量评价研究

67.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恶意流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8. 面向SDN的流量调度技术研究

69. 基于P2P的小额借贷融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

71. 内容中心网络建模与内容放置问题研究

72.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下的资源优化机制研究

7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P2P网络流量优化方法研究

74. 面向新型互联网架构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75. 虚拟网络映射策略与算法研究

76. 互联网流量特征智能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77. 云环境下基于随机优化的动态资源调度研究

78. OpenFlow网络中虚拟化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79. 基于时间相关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研究

80. B2C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81. 基于SDN的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82.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8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84. 基于OpenFlow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路由的研究

85. 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设计与系统实现

86. 基于分形的网络流量分析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87.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分配与故障诊断技术

88. 基于中国互联网的P2P-VoIP系统网络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9. 网络流量模型化与拥塞控制研究

90. 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91. Hadoop云平台下调度算法的研究

92.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93. 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

94. 互联网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95. 虚拟网络映射机制与算法研究

96. 基于业务体验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97. 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98. 基于DHT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机制及其安全性的研究

99. 高速复杂网络环境下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研究

100.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研建

101. 基于连接度量的社区发现研究

102. 面向可信计算的分布式故障检测系统研究

103. 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104. P2P资源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定位研究

105. 基于Flash的三维WebGIS可视化研究

106. P2P应用中的用户行为与系统性能研究

107. 基于MongoDB的云监控设计与应用

108. 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109.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110. 基于 Android 系统的 Camera 模块设计和实现

111. 基于Android定制的Lephone系统设计与实现

112.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

113. 集群负载均衡关键技术研究

114. 云环境下作业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

115. 移动互联网终端界面设计研究

116. 云计算中的网络拓扑设计和Hadoop平台研究

117. pc集群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118. 内容中心网络网内缓存策略研究

119. 内容中心网络的路由转发机制研究

120. 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研究性学习软件应用小论文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有关体会。一、非专题性研究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⑴ 设计研究性问题 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③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组织专题探讨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 ① 六国破灭之我见; ② 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 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的目的。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 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是新一代人的显著特征。要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问题在于改变学生现有的那种学习方式,即改变那种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要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这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与一般独立性科学研究区别在于,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了组织、指导作用,但并不包栏一切,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发现)学习和实践活动。这样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更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参加社会工作培养了不可缺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表明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层面。此外,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若干弊端,为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的,人们使用它,通常有两种相关而不同的含义,一是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二是指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校的教育活动类型。 二.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取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具体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故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2、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要激活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尝试相关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比如在一所中学平组成了《施肥对学校草坪影响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的重点是施肥问题,方法用对比实验,但实施起来涉及的面很广,要买草籽、落实各种肥料、生长素、准备栽草的土壤等,由此涉及到多方面工作,如土壤酸碱度测试、播种、肥料分类、浇水等,为此他们查阅了许多学过或未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践使这些知识在研究中得到了综合的应用,提高了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3、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会研究性学习过程,也是情感活动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在自己或周围同学中现有基础上的创新,很少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不过在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会,可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4、学会沟通与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研究性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善于合作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生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求得结论的获得,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只有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同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统一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社会、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6、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和认知能力,而且要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等,争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主要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面可相当广泛,既可是属传统学科的,也可属新兴学科的,既可为科学方面又可为人文方面,既可是单科性,又可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偏重社会实践,又可偏重文献的综合研究或思辨的。2、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指导者。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专题或课题),可通过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个情景引出,也可直接提出,可由教师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3、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时应重视的几个方面综合性是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社会性即强调动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实践性即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取得学习的直接经验,以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

软件测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

需要吗…………

1、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1)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或者说,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出一批测试用例,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2)软件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实际上是对软件运行过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目标、运动、行动、环境和结果的描述。测试用例是测试组织的最小单位,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最终形成文档。 软件测试的核心是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而测试用例的选择问题可以看作是从庞大的输入状态组合中,搜寻哪些可以发现错误的状态组合。因此需要用抽象的手段来尽量使测试更加有效。 (3)测试用例库:完整的单元测试很少只执行一个测试用例,开发人员通常都需要编写多个测试用例才能对某一软件功能进行比较完整的测试,这些相关的测试用例称为一个测试用例集。将大量的测试用例收集到测试用例库中,合理的分类后供测试人员选择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软件问题的发现率。 2、提高测试质量的方法 2.1 采用测试性设计技术 软件测试是目前用来验证软件是否能够完成所期望的功能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测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测试的难度相当大,甚至出现了无法测试的情形。为了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我们在软件设计时应当遵循测试性设计原则,通过改变设计或代码、为软件增加专门测试结构等方法来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 (1)测试驱动设计。这种设计就是直接把软件需求变成测试代码。在确定软件测试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优先编写测试代码。先写验收测试,再写单元测试,并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正。 (2)每个操作对应一个方法,使方法小型化。使用小型化方法说明和重载带缺省方法参数的方法,使得测试中调用这些方法变的很容易。 (3)显示与控制分离。把代码移到GUI视图的外面,各种GUI动作就能成了模型上的简单方法调用。这样,在修改程序功能不会影响视图,同时通过方法调用测试功能也比间接地测试功能更容易。 (4)对于可能要作为参数的类,做一个接口。用接口说明外部程序组件或在需要时改变接口形成一个空类作为参数传入。 2.2 选择合适的测试管理模型 模型是系统功能的形式化或半形式化的表示,支持输入状态组合的系统枚举。基于模型的测试主要考虑系统的功能,可以认为是功能测试的一种。测试模型体现了被测试系统的最本质的功能关系。而且要比系统本身更易于开发和分析。一个可测试的模型要能提供足够的信息用来产生测试用例。所以可测试的模型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是某种测试实现的完全准确的反映,模型必须表示要检查的所有特征; (2)是对细节的抽象; (3)可以表示所有事件和所有的动作;⑷可以表示系统的各种状态,以便由可知的方法来确定已达到或没有达到什么状态。

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 我估计是本科论文可能性比较大,硕士论文作这个就太那个了。测试的目标说白了,不过是确认产品功能是否正确,进一步还可以确认性能等。1、论文首先得讲你做了什么,开宗明义2、背景,这里就是你测试的产品,大体介绍一下,就是copy,注明出处3、这里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文档,逐一列出需要测试的各个功能,注明出处4、对各个功能一一设计测试用例,这个需要自己来写,对应的代码工作是编写测试的子程序(如果需要)5、确认对各个功能测试的结果,做了哪些测试,测试正确性如何,产品质量如何6、总结7、致谢8、原创性说明就这些了,一般的院校都会有自己的格式要求,但大多数不会差得太多,照着套就行了,呵呵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