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校服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校服的研究论文

学校让学生们统一穿校服难道就没什么特殊的意义?虽然现在很多同学都反映校服会限制自我个性的发展,虽然这是校服的一个硬伤,但是这个硬伤是可以进行创新的,而我们穿着校服有什么优点及缺点?接下来就与大家介绍下:校服的优点:首先、学生穿统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学生,是在学校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学生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学生穿统一校服,在体现自我身份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这是学生穿统一孝服实质意义所在。第二、学生穿统一孝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穿校服是一种集体的体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第三、学生穿统一校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避免攀比。统一的校服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平等身份和地位,这样有利于同学间以平等的心态相处,对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大有裨益。第四、学生统一穿校服,便于管理,宣传学校。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身份,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而整齐的校服也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的展现,有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除此以外,学生穿统一校服还有诸多好处:一、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学生都穿校服会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行为举止方面会自然地以学生身份要求自己;二、保护和监督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比如不太容易随意出入电子游戏场所、酒吧等;三、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一些时装相比,校服具有含棉量高,穿着舒适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益处。校服的缺点: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3 穿校服没温度,至于风度——唉,只能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4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5 现有很多同学认为,穿上校服,简直分不出男女,穿的都一样。6.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不美观,展现不了青春的活力。7.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8. 有些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9.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10、为了考虑一些经济不好的学生,校服的质量,样式的种种方面受到局限,衣料不好,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不利,同时校服的舒适度不佳,不透气,令学生对穿校服感到反感。校服的统一对于学校管理学生有非常大的方便性,而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当然校服的缺点也是有的,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革的,毕竟社会在发展,思想也在不断的提升。

写作思路:首先把自己的观点表明,然后组织语言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

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

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 靓了自己更亮校园

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 靓了自己更亮校园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不是没有其好处的啊!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无疑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而学校亦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学生有拘束的感觉,而且这要是一种身份象徵,一张学生证,不是可以代替吗?但我们可试想,我们会否经常拿著学生证给别人看吗?就像我们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员帮助及求救时,我们看到他们所穿著的制服,即时的反应便是告诉我们,这便是我们需要找的人一样。要是我们穿校服,别人一看便知道我们是学生了,这就是人的即时反应。这不是更为方便吗?#所以,我们总不能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没有好处,抹杀其好的一面呢! 小学生无所谓了,还没有形成自我审美的意识,呵呵,我是说中学生。从上初中开始,学校的校服就贼难看,那领导们还非得逼着你穿。我记得有一次三中全校必须统一穿校服,是迎接什么检查,KAO,我那天还偏没穿,不光是我,有一大批抗旨的,然后校门紧闭,仅留个小门,一个个地检查进入,学生们全都被囤积在校门口,那时候黄河五路还没拓宽呢,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后来下有对策,进去的同学把校服在旁边递出来换上这才进去。到北中以后,情况仍然是这样,有一阵必须穿校服戴校标,不然就不让进,我们的情况还差一些,后面几届就更严格了。昨天去北中新校,从餐厅楼拍完照回来,正好赶上他们下课,于是看到成群结队的浅蓝色校服同胞们迎面而来,唉,有些同情这些可怜的人们。面对中学生应否穿校服上学的问题,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学生一定应该穿校服上学。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校服论文研究方法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 靓了自己更亮校园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不是没有其好处的啊!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无疑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而学校亦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学生有拘束的感觉,而且这要是一种身份象徵,一张学生证,不是可以代替吗?但我们可试想,我们会否经常拿著学生证给别人看吗?就像我们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员帮助及求救时,我们看到他们所穿著的制服,即时的反应便是告诉我们,这便是我们需要找的人一样。要是我们穿校服,别人一看便知道我们是学生了,这就是人的即时反应。这不是更为方便吗?#所以,我们总不能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没有好处,抹杀其好的一面呢! 小学生无所谓了,还没有形成自我审美的意识,呵呵,我是说中学生。从上初中开始,学校的校服就贼难看,那领导们还非得逼着你穿。我记得有一次三中全校必须统一穿校服,是迎接什么检查,KAO,我那天还偏没穿,不光是我,有一大批抗旨的,然后校门紧闭,仅留个小门,一个个地检查进入,学生们全都被囤积在校门口,那时候黄河五路还没拓宽呢,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后来下有对策,进去的同学把校服在旁边递出来换上这才进去。到北中以后,情况仍然是这样,有一阵必须穿校服戴校标,不然就不让进,我们的情况还差一些,后面几届就更严格了。昨天去北中新校,从餐厅楼拍完照回来,正好赶上他们下课,于是看到成群结队的浅蓝色校服同胞们迎面而来,唉,有些同情这些可怜的人们。面对中学生应否穿校服上学的问题,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学生一定应该穿校服上学。

学校让学生们统一穿校服难道就没什么特殊的意义?虽然现在很多同学都反映校服会限制自我个性的发展,虽然这是校服的一个硬伤,但是这个硬伤是可以进行创新的,而我们穿着校服有什么优点及缺点?接下来就与大家介绍下:校服的优点:首先、学生穿统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学生,是在学校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学生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学生穿统一校服,在体现自我身份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这是学生穿统一孝服实质意义所在。第二、学生穿统一孝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穿校服是一种集体的体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第三、学生穿统一校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避免攀比。统一的校服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平等身份和地位,这样有利于同学间以平等的心态相处,对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大有裨益。第四、学生统一穿校服,便于管理,宣传学校。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身份,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而整齐的校服也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的展现,有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除此以外,学生穿统一校服还有诸多好处:一、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学生都穿校服会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行为举止方面会自然地以学生身份要求自己;二、保护和监督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比如不太容易随意出入电子游戏场所、酒吧等;三、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一些时装相比,校服具有含棉量高,穿着舒适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益处。校服的缺点: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3 穿校服没温度,至于风度——唉,只能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4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5 现有很多同学认为,穿上校服,简直分不出男女,穿的都一样。6.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不美观,展现不了青春的活力。7.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8. 有些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9.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10、为了考虑一些经济不好的学生,校服的质量,样式的种种方面受到局限,衣料不好,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不利,同时校服的舒适度不佳,不透气,令学生对穿校服感到反感。校服的统一对于学校管理学生有非常大的方便性,而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当然校服的缺点也是有的,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革的,毕竟社会在发展,思想也在不断的提升。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3.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4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6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日本 日本的学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种时尚美国 对校服要求宽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校服,或者干脆不穿校服家长看法

1.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2.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3.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4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6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日本日本的学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种时尚美国对校服要求宽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校服,或者干脆不穿校服家长看法学生不爱穿校服,家长怎么看?一名家住南京市凤凰西街150号、医生出生的曹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生不爱穿,家长也不爱买。他的理由是,现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极不利。同时,每一学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订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紧,有的由于裤子太长,体育课都没有法子上;有的上装太宽松,穿出来像个小老头,男女不分,根本显不出学生的青春气息和活力。

关于世界校服的研究的论文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关于日本校服文化研究的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是大学毕业论文,摘我写的一部分就够了吧要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话,你还得再加点吧简单地写个纲要哈:摘要:略引言:总体概括一,和服的历史二,和服的纹样三,和服的使用场合四,和服的特点五,日本的文化总述六,日本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七,日本传统习俗的演变及特点八,日本不同历史时期中和服的不同样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九,日本的传统习俗及和服在其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十,其它结论(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PS.总的来说就是:和服是什么→文化是什么→它们的联系是什么

As everyone knows, is now Japan school uniform has become Japan and the world a symbol of fashion,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of the design is also more and more with the times, by the Japanese and millions of people the world over, everybody also have reference and imitation, the Japan school uniform has become a scenery line of the Society of japan. School uniforms in 1864originated in Britain,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in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to many elements of fashion, become a symbol of fashion. The Japan school uniform 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Japan's representative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unique Japanese Japanese spirit.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are in many ways more and more influential, the Japan school uniform culture is more and more worthy of deep conside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basic types and the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culture embodies the unique Japanese collective spirit, class consciousness, rigorous view, endurance and other Japanese spirit, and from a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impact to further analysis of Japanese school uniform culture. Key words: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 school uniforms cultural spirit of Japanese influence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和服的制作方式,须先决定布料所需的宽度,再以一标准化的单元,决定各部份的长度,男性与女性的和服宽度是不一样的.做好布料的裁制分配之后,以直线裁成一块块直条的布,再一片一片加以组合,制作过程中不会有多馀的布料. 孩童的和服,则是在丈量布料时,便事先预留一部份缝份,以便随著成长过程,适时地加长放宽,而修正成合适的尺寸.和服之所以采取这种设计与制作方式,其精神也符合日本民族「不浪费,代代相传,多人能穿」的传统风俗. 过去有人认为,腰间缠著宽宽的,厚厚的一层带子,是对身体进行束缚,是不科学,不卫生的,但是,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和服的腰带不仅能平均地压迫身体,使人体的血压下降,可以将胃往上托,更是一种科学和卫生的方做法. 一, 和服的传统 和服是以中国唐代的服装为基础,亦有其悠久的发展史的服装. 西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今日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大约是在600年前基本定型的. 时代和服 1: 和服女装最早被称为”贯头衣〃,男装被称为”横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再用带子系住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裙子的下装,原始而实用.所谓”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减的布围在身上,如同和尚的袈裟般露出右肩. 2 :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 日本出现了两种的服装样式.一种是套肩式圆领衫,类似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右衽,领尖至腰间,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盖以上. 与上衣配套的还有领巾,于须比,袴.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形式不限,通常依个人喜好而定.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由肩垂至腰间〈古代日本妃女忌讳被男子看到,所以用於须比蒙面〉.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布,此只由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 3:日本的奈良时代 正值中国的盛唐时代,日本派出大批的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把唐代的文化,艺术,服饰,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故此时期的日本服装受中国影响深远,但服装色彩还是较简单. 4:平安时代 国风盛行,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奢华与精致的特色,服装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发展.女性的服装主要是”十二单衣〃和”唐衣〃,男性的服装主要是”束带〃,”直衣〃和”狩衣〃. 贵族社会的服装是以绢为主,平民则是以麻为主,不可使用绢. 5:镰仓时代 政府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衰退.此时期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服装上也反映出此时期的特徵.当时中国正值元朝,元朝大军连续数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於战争,服装再度恢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6:室町时代 此期开始在衣服上印上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女装则是朝简单化发展. 7:江戸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小袖形状变的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今天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色. 8:明治,大正,昭和时代 现代日本的服饰虽为和洋并存,但在明治时期,女性仍著和服.男性方面,虽有一部份穿著洋服,但视和服为正式服装. 进入大正时期,男子流行穿著西装,女性亦开始穿著西式服装.而在和服方面,女性流行华丽的羽织. 大正以后,因为战争,使得和服演进中断,战后才又继续发展. 二, 和服分类 1: 浴衣 浴衣也是和服的一种,洗完澡后或夏天较热季节时,.所穿的简易和服,材质大多为绵织品.明治时代 (十九世纪后半)之后,引进洋服,西服所以穿和服的人就相对变少了.近年来,在夏天的庙会,烟火大会中等热闹场所,浴衣就成了年轻女性夏季流行的新宠儿! 2: 振袖 振袖为未婚女性的礼装,依袖子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因为未婚女性专用衣装,婚后须将袖子剪短. 大振袖:花嫁新娘装...等.中振袖:参加结婚喜宴,成人式,毕业式,谢师宴,茶会...等场合.小振袖:正式,非正式等各种场合都可穿. 3: 留袖 留袖为已婚女性的正式礼装,多半穿著在结婚喜宴等正式场合.颜色为黑色,裙摆及袖口织有图案,再搭配镶有金,银线的腰带留袖又分黑留袖和色留袖. 4: 访问著 访问著有称"色留袖" ( 色彩留袖 ),因下摆多半是较花俏的图案,故并无婚之规定,穿著场合较广. 5: 花嫁衣裳 花嫁新娘装是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候.日本人结婚形态可分为两种:传统的神前结婚,西洋教堂结婚;传统在神前结婚,花嫁装是不可缺的.一般常见花嫁装有三种:白无垢,打挂,振袖.头上配戴及衣裳种类,会因家族规定及个人风格有所不同. 6: 普段著 种类诸多,依衣料的材质,织法,花纹,颜色...等,其称呼不同.所谓普段著为日常衣裳,从居家休闲,逛街,购物,茶会,同学会...等场合,均可穿著. 7: 毕业服 专科以上的毕业典礼或学位受与仪式中,所穿著的衣裳.鞋子可分和服夹脚鞋和马靴两种. 三, 和服款式 和服款式十分之多,婚,宴,丧,礼,春,夏,秋,冬皆不同.按和服花纹和质地也有贵贱之分. 今天,和服不仅是人们婚,宴,丧,礼时喜爱的服装,和服及其饰物还成了布置的装饰品.例如新娘的结婚礼服,以同样的图案设计不同颜色来强调它的变化,一般正式新娘礼服要穿三层,此三层完全相同图案的设计,惟以不同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著,如在夫家宴客穿著的颜色和在娘家宴客时的穿著,以不同的颜色为之.也有以代表长寿的松,鹤等吉祥图案设计的结婚礼服.少女在正式场合的穿著,强调及地的长袖(振袖),其意义类似我国早期的三寸金莲,意味著出身名门,不是劳动阶级;而一般结过婚妇女的衣袖则是短的,已表示已婚的身份. 春季:樱花盛开或以春天的西洋花图案为主题的设计,以粉色系较多. 夏季:以清凉色系为考量,图案常以浪花,水中嬉戏的鱼儿,甚至水边水草,花鸟为主题. 秋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添上一些萧瑟的秋意,暗色系较多. 冬季:以冬天的北国雪景意境为考量. 各国都有属於自己的代表服饰,好比中国唐代的胡汉相融,清代的旗袍,荷兰的木鞋等等…也都有他各自的起源与历史.而大多影响服饰发展的是地形,气候,即独有的历史文化.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学校后勤服务研究论文

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论文

引导语: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后勤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下面由我精心为您整理了一篇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论文,希望能够帮得到您!

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论文

【摘 要】 后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全校教师职工以及学生正常生活的前提,对师生的生活具有保障作用。学校后勤是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各大高校的工作重点多部分放在教书育人上,对于后勤的管理有一定的疏忽,而且随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学校后勤的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为师生以及广大在职员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本篇文章就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推进 后勤改革 优化服务

引言 :学校的后勤管理,可以说是实为先,名放后的一项工作。其实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号召,但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缺乏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所以直到现在,高校后勤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理由,而后勤管理存在缺陷的主要理由就是工作人员对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解决理由,要抓住理由的根本,首先要认清目前后勤工作存在的理由。

一、高校后勤现阶段存在的理由

(一)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理由,导致管理制度不严谨。这是展开后勤改革的基础,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认为后勤工作过于简单,没有竞争意识,导致后勤工作停滞不前,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后勤的整体服务效果。

(二)后勤队伍的建设缺乏科学性,导致队伍的素质相对较低。现在是知识的时代,不管在什么岗位,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的后勤工作者,还没有达到要求,只能说队伍的数量是足够的,但是队伍的质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后勤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如果后勤队伍的建设忽略了科学性,那么必定会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不合理的现象,能够具备后勤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需要大幅度提高。

(三)后勤工作设施更新换代较慢,技术水平相对于落后。高等学校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所以教学设备都非常先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保障。相对于教学设施,后勤的设备和管理就停留在传统策略上。计算机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部分高校的后勤用的是淘汰下来的计算机,更有甚者后勤没有配备计算机,对于扫描仪、传真机等等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设备的陈旧直接影响了后勤工作的有效管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理由: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工作人员对于后勤工作的不够重视,造成学校资金的分配不合理。

(四)后勤部门自身管理缺少科学性。高校后勤部门和学校的其它组织都是一样的,也要制定发展目标和管理准则。但是现在大部分高校后勤缺少对本部门的发展规划,更没有制定详细的发展目标,解决理由的方式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使部分高校对后勤发展制定了一些计划,但过于笼统,更没有大力实施,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

二、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里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后勤改革先从优化员工开始。一项部门的顺利运转和辛勤劳作的员工是息息相关的,要想从根本推进后勤改革,就要从员工入手。前文提到,后勤是一个 “名为后”的部门,要让后勤的所有工作人员认识到后勤工作和师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要想真正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要有甘当幕后英雄的大无畏精神,热于奉献。

“以人为本”是后勤部门展开工作的出发点,优化后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逐步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部门可以每周展开一次大型工作交流会议,每一个月进行一到两次的政治学习,在精神层面将员工带到一个新层次。其次就是对员工技能的提高,学校可以从外面请一些专家到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交流,也可以将后勤人员送出去进修。最后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到高校后勤的教育性,以“服务育人”为首要目标。

后勤管理要规范有序,抓重点。很多人认为后勤管理就是负责学生的饮食、住宿等,而且对于学生的服务也有一定的被动性,具有“学生来找,我才管”的现象。其实高校的后勤工作是围绕学校其他工作开展的,起到一定的补充和保障作用,是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所以应该要主动、积极,为所有的在职工作人员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例如主动服务生活,寝室的空调、饮水机、门锁等出现理由后,学生会主动报修,但是如果理由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学生就会认为没人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对教育起到反面影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理由,后勤部门可以设立报修时间表、后勤安排表以及相关服务的公开栏等,保证师生反馈理由的有效解决,及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后勤的服务效率。

加强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教育的发展,后勤工作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后勤工作的完成效率,后勤部门也要与现代化接轨,利用网络、计算机等先进设备提高后勤的综合管理和服务。

首先是计算机对于后勤管理的应用。后勤负责的范围多是生活中的琐事,不但覆盖面广而且复杂。计算机对于后勤负责内容的归档、整理以及保管和统计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实现一体化管理,保证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其次是后勤网络的建设。用网络来传递信息不但节省了时间和财力,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现代化的技术和新型的管理手段能够高性能的实现信息共享,为师生提供更好地服务,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需要,能够更好的沟通交流,将后勤的主动服务和创新服务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利用网络实施后勤的有效管理也是发展的必定结果。

后勤管理要实现科学管理,目标管理。后勤的管理工作是后勤开展各项工作的准则,只有管理得当,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科学管理就是要保证后勤工作清晰有序,目标管理可以从小目标开始,逐步完成大目标,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良好地开展后勤工作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后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质量,也影响师生的生活质量,而且高校后勤管理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学生接受的教育。对于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理由,解决的办法有很多,本文只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概述,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定能推进后勤改革,优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阎福智.谈高校后勤改革中现代物业管理模式的选择[J].丝绸之路.2010年14期.

[2]胡德定.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J].山东电大学报.2007年02期。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后勤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738(2011)11-0318-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复杂局面,迎接挑战。作者认为改善旧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现状进行分析,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都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突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如何不断创新、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如何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后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高校后勤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1]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且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规范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陈旧。

国内高校后勤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难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人员思想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

后勤是服务高校师生强有力的后盾,是以服务为“根”的单位。然而高校后勤人员经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服务意识薄弱,缺乏主动为学院正常教学秩序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高校后勤普遍不受重视,队伍结构不完整,人员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高校后勤始终墨守陈规,难以推陈出新、跳出以往陈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滞后,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一)转变观念,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后勤管理者就应做到:

1.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于认识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内部, 从复杂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相互的联系中找到本质的必然联系。

2.要按科学决策程序办事。进行决策时, 要掌握准确信息, 从实际出发, 加强预测论证, 更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决策观念。[2]

3.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管理者思想观没有创新,后勤管理工作就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二)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职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采用现代化财务手段,保证高校后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后勤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根据内部财务核算,进行 总结 反思 ,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开源节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强化“减付”是增加效益的观念,着力在“减付”上做文章。当前“钱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正确途径主要是节流。[3]即通过节流来减少财力的支出, 在总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谋求增加经费的潜在效益。

2.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注重在厉行节约上使真劲。节约工作表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节约工作抓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因此, 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 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4]良好的节约意识能够转化为―定的经济效益。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教育要先行;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之中。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认清节约与部门发展的关系、节约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育、科研、教学、校园文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明智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四、结束语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 必须确立系统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 后勤管理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 必须建立健全以 岗位职责 为中心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后勤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事事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各人有各人的重点, 人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只有靠后勤人自己的努力,所以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进取,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和发展依法、有序、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论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2]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赵景新.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4]王志刚.浅谈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活力,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