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明清家具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明清家具论文题目

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 什么专业的?

明清家具的地域鉴定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式”、“广式”和“京式”被称为明清家具的三大名作。苏式家具 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明代苏式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并不充裕,因此用料往往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常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装饰上的简与秀,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广式家具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式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当时两广有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广作家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办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古典家具之美 中国古典家具能完整表现设计者的思想气质,体现时代的特征和人文气息,富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王世襄先生曾将其总结为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豪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并以文图对照说明,从而把家具之美尽情展现。古典家具之所以美,美在其形:中国明式家具以其朴素、大方、流畅、舒适的造型和清代家具以其稳重、豪华、艳丽、威严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欣赏明式家具犹如看芙蓉出水,佳作天成,而欣赏清代家具则如贵妃出浴,清丽绝尘;美在其工:我国自战国时代已经熟练使用了榫卯结构技术,格肩榫、透榫、燕尾榫、勾挂榫为历代制作家具所沿用。明代家具结构科学,榫卯精巧,坚固牢实,比例适度。清代家具讲究气派,雕刻、镶嵌、填漆等工艺技术交相争辉,其精巧之处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美在其质:明清时期,家具采用较为昂贵的优质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等,木质芳香四溢。制作家具利用木质本身的自然纹理色彩,很少雕刻花纹,边角处刻出线条,既增加了美观效果,又不破坏木质纹理的自然特点,给人以文静、柔和的自然美;美在其用:古典家具最大的可取之处是坚固耐用,而且很实用。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明式家俱一般是指在继承宋元家俱形式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流行于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的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铁力木、鸡翅木、榉木等优质硬木和柴木为主要用材。具有特定的式样和风格的家俱。明武家俱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经过明代中晚期几代文人的倡导和直接参与设计,使明式家俱从造型式样、结构到装饰工艺都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丈人文化所特有的追求自然、空灵、超逸、含蓄、内向的意蕴,散发出浓郁的文人趣味和书卷气息,成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史中一颗无比灿烂的艺术明珠。明式家俱的造型有坐具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棉类、台架类、屏座类等 6大类近60个品种。其造型简洁明快、质朴典雅、隽永大方。基木的构造都是将主要构件如腿料、框料、档料、材料等组合成一个基木框架。再根据功能的需要装配不同的板料和附件。在构件的结合上,釉传统建筑木构件的樟卯结构接合方式,设计更完善科学。充分发挥线条艺术的魁力。是明式家俱造型的显著特色。如扶手椅、圈椅、案、几等家俱造型中,不论是搭脑、扶手、柱腿、牙子等构件的线形。都非常简洁、流畅、挺劲、优美而富有弹性和韵咪。明椅靠背板的曲线,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体靠坐时的舒适感,在审美上,则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的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 ,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俱形休空间的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俱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明式家俱的椅凳面、桌案西域柜门,普遍采用的“攒 边”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所倡导的含蓄、内向的文化内蕴。在装饰 工艺上,明式家俱一方面充分利用优质木材的天然纹理休现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展现出一种 “天然去雕琢”、“英蓉出清水”般的艺术品格。另一方面辅以适度的雕搂和镶嵌部位多集中在家俱的牙板、背板的端部,纹样线条优美,刀法圆润姻熟浑然无痕。在一些桌、塌、屏风、几、案的体面上还镶嵌纹理自然生动的大理石与木质的纹理相得益彰,为家俱增添了天然的情趣和别有风采的画意。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明式家具选用优质硬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等等为主要用材,就是因为这些木材坚硬细密,色泽华丽,花纹优美。紫檀木质地最坚实致密,每立方尺重35干克"入水下沉,耐久力强,色殷红或棕紫,无疤痕,并有晶莹闪烁的光泽和良好的纹理。黄花梨呈琥珀色调,木质纹理稠密光滑,链莹明亮,尤其是花纹似"鬼面者"特别惹人喜爱,且又能散发出微弱的香气。黄花梨与紫檀均被视为世界上最高贵的家具用材。鸡翅木、铁力木除坚实的木质外,也都以美丽的木纹而深受人们的青睬。 红木,是继黄花梨、紫檀以后采用最多、最贵重的优质硬木,但传统红木家具所选用的木材并非都是同一树种,其品种和名称多达十几种,如酸枝、红木、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红豆木、花梨木、新花梨、老花梨等。近些年来,还有所谓巴西红木、泰国红木、缅甸红木、老挝花梨、越南花梨等等。由于红木家具的用材有这许多种不同的名称和类别,因此一般谓之红木的家具在用材上体现的品质和价值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区别。故而,无论是对以前流传下来的红木家具作鉴赏或收藏,还是对现代红木家具进行选购,均需首先正确识别家具采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红木。一般说来,硬木家具的木种,主要包括:酸枝(老红木)、花梨木(花梨又称"花榈")、香红木(新红木)、红豆木(红木)、巴西红木及泰国红木、缅甸红木、老挝红木等。 明式家具风格特点:(一)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二)结构严谨、作工精细(三)装饰适度、繁简相宜(四)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清式家具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清式家俱是指出现于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停滞于清中晚期的具有典型清式工艺美术风格的家俱,其是中国古代家俱历史发展和满汉文化结合的产物。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选村要求无栗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宁可弃之而绝不将就。整体用料壮硕厚重作工精细。宫廷家俱造型的气质,雕饰的浩繁精丽,形休的庞大和作风的大富大贵与清宫延统治者的权势和欲望相得益彰。清式家俱装饰扶法精湛采用最多的是雕饰和镶嵌。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环艺毕业设计选题模板

选好论文题目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开始写论文前,最好就先选题目。以下是我整理的环艺毕业设计选题模板,希望你看完之后,有所感悟。

1、关于潜能智力的发展-论儿童房设计

2、居室设计风格与陈设的关系

3、绿化对室内环境及人的反应力的作用与影响

4、高校学生宿舍区建筑色彩研究

5、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探究

6、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7、浅析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8、新中式家具的款式特点探究

9、试论曲线在室内空间的运用

10、浅谈室内装修施工工序

11、论卫生间的设计与新技术应用

12、浅析堪舆学和室内设计的关系与应用

13、关于室内设计要点的探究

14、智能化家居对现代家居生活的影响

15、试论小户型的空间使用率

16、小议家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

17、浅议客厅的墙面装饰

18、小议视觉空间的最大化

19、试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20、浅谈色彩在室内的应用与心理功能

21、试论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割

22、浅议门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

23、壁纸在家居设计中的艺术体现与运用

24、浅谈玻璃在家装中的使用

25、小议样板间的家具设计

26、浅析展示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27、关于玄关在室内设计中的探究

28、人造石材在未来绿色设计中的应用

29、浅谈办公空间的色彩搭配

30、试论马赛克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1、黄金比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2、浅析陈设艺术在室内中的应用

33、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及对人的`影响

34、墙体装饰与室内外设计的关系

35、浅论施工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6、浅谈明清家具在混搭装修风格中运用

37、色彩在中国现代雕塑中运用的研究

38、空间错觉的形成与立体造型的关系

39、论天花造型对空间效果的影响

40、室内隔断的运用与设计效果的分析

41、浅谈室内装饰中“DIY”设计的作用

42、浅析色彩的运用与空间视觉效应

43、艺术与实用的结合——对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的思考

44、浅谈家居光线的设计

45、浅析室内装修中构成的应用

46、浅谈废旧集装箱在廉租房方面的再利用

47、浅谈老人住宅设计要点

48、浅谈室内装饰中的色彩搭配

49、浅谈家居装修中的人性化设计

50、浅析家居设计中空间的形式

51、浅谈酒店照明设计

52、木材在室内装修的应用

53、室内概念空间分割

54、浅谈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以下我给你提供了一些毕业论文题目参考,最好是自拟题目其实家装选题和很容易的,就看你想怎么选而以。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你住,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得以发展还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酒店、商场、办公楼等现代化商业建筑及文化、交通类公共空间,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家装设计行业才逐渐兴起,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也正由于此,国内的家装设计公司和设计师最初大多没有品牌意识,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无序竞争的状态必然走向终结,中国家装设计行业正走向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论现代居室设计风格与陈设的关系论绿化对室内环境及人的反应力的作用与影响高校学生宿舍区建筑色彩研究论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以下选题,可供参考浅析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新中式家具的款式特点探究论曲线在室内空间的运用论室内装修施工工序与效果论卫生间的设计与新技术应用论智能化家居对现代家居生活的影响论小户型的空间使用率论家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客厅的墙面装饰设计论视觉空间的最大化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论色彩在室内的应用与心理功能论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割议门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论壁纸在家居设计中的艺术体现与运用论玻璃在家装中的使用论样板间的家具设计与陈设艺术论展示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关于玄关在室内设计中的探究人造石材在未来绿色设计中的应用论办公空间的色彩搭配试论马赛克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黄金比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陈设艺术在室内中的应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及对人的影响墙体装饰与室内外设计的关系分析论施工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明清家具在混搭装修风格中运用色彩在中国现代雕塑中运用的研究空间错觉的形成与立体造型的关系分析论天花造型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室内隔断的运用与设计效果的分析论室内装饰中DIY设计的作用浅析色彩的运用与空间视觉效应论现代居住空间的照明设计论商业展示设计中的形式美及表达论当代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室内陈设的选择与布置研究论现代办公空间材料设计浅谈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论灯光设计在餐饮空间的运用酒店式公寓大堂空间人性化设计现代室内空间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与表现女性文化在女性休闲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设计表达论室内空间设计中光的简与繁论日式餐饮空间的设计风格商业展示空间的可变性设计研究论商业空间中庭设计尺度与设计方法论经济型连锁酒店中环境空间设计室内空间造型的流动性设计论室内空间意境创造的手段与方法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应用论旅游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元素论家具与商业办公空间氛围的营造酒店室内陈设品的艺术特征及运用论住宅空间设计中的陈设艺术设计表达论传统色彩文化对现代中式室内设计的传承论陈设陶瓷装饰元素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的应用论珠宝首饰橱窗设计手法表达论五星级酒店空间中的装饰艺术品多元性设计论室内空间中的界面设计手法论居室风格设计中的玄关设计论主题性餐饮空间特色设计方法表达论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现代居室空间中软装饰的审美和运用论星级酒店入口空间设计方法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论室内装饰织物的艺术设计风格论休闲会所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浮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设计中软装饰的表达手法与作用水景设计元素在商业空间环境中的应用表现新中式室内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表达老年公寓室内外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写意中国画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运用

明清家具论文参考文献

明清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摘要: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具有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在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当今的家具设计乃至其他工艺美术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清家具 传统文化 现代家具 应用与发展 引言 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设计艺术以其简约的线条、古朴的质感、简洁而精美的木雕装饰让人流连忘返。这些艺术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思考。在科技与艺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修养、习惯意识及审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古代家具在现代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的呢?现代家具设计理念中是否也继承了中国古代家具中的某些优点呢? 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过一种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这或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抑或是受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浪漫、高洁等情操的熏陶,因而古人在制陶器、建园林、做家具、作书画的同时,其实是追求一种清静的境界、保持诚朴心态的写照。 一、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审视 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优秀的工艺艺术品之一,其发展源远流长,它既是人们生活的实用品,又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其历史是一部由木材构造的绚丽诗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古代家具有很多种类:椅凳类、床榻类、桌案类、橱柜类、屏风类和台架类。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哪种类型的家具都能完整地表现设计者的思想与气质,体现时代的特征与人文气息,富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古代家具发展到明清时期为顶峰时期,当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尤其是工商业的萌芽给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当时儒家思想的盛行,家的概念尤其重要,家就是当时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一点也无形中促进了古代家具事业的发展。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的人文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1、明清家具的特点 明代家具是我国明代匠师们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加以发明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风格。明代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结构科学,同时简练的雕刻及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图中圈椅是明代家具典型的式样,圈椅自搭脑处顺延而下成扶手,背板成“S”形,饰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设壶门券口,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征,是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清代家具与明代家具相比在造型艺术及风格上有很大区别,但在造型上没有过多的考虑与进步,只是加大了家具的整体尺寸及局部尺寸而已,不过装饰手法运用得更多了,给人一种豪华艳丽、庄重富贵的感觉。图中类似“一统碑式”的高背椅,雕刻精细,背板玲珑清秀,腰束下的花板雕刻细致,是典型的清式风格,可以看出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2、明清家具的突出成就 明代家具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家具的比例尺度与人体各部分关系的协调上,很符合现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它是一种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而清代家具为了达到其设计目的,将多种材料以多种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也是一种成功。这种成功留给后人的是一种设计的经验。 二、现代家具的发展现状及设计特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设计艺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包豪斯为现代设计的起源,设计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家具的发展。家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风格时期:哥特式风格时期、洛可可风格时期、巴洛可风格时期和路易十四风格时期,后来随着“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家具设计在注重装饰性风格的同时也逐渐倾向于自然主义风格,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饰性越来越被艺术家们遗忘,简约主义成为现代设计的主题。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家具设计越来越注重物与人的结合。现代社会由于传播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听到远涉重洋的声音,目睹千里之外所发生事件的全过程,所有这些都使得21世纪的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变得日益忙碌,对时间与距离的观念所发生的转变也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形式,影响了现代家具设计。 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清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清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它都是世界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一方的文化都不能主宰另一方的文化,而中国家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家具艺术成就对世界家具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是珍贵的家具设计文化资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都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他们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相互贯通,设计出既适合东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创新家具。家具设计是体现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工业产品,将本土优秀文化中的民族特色纳入现代家具设计中,并吸取现代设计的创作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构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文化支点。 现代家具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是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第二是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艺术领域中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推广了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作为现代设计领军的包豪斯正是教导学生在设计时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内使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来赢得设计式样和风格的现代感。第三是消费者的大众化。现代设计的消费者是普通群众。第四是强调人性化设计。设计出来的成品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人体美学原理等。第五是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现代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用品,首先必须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通过多种手段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协调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还要妥善的处理好产品本身的结构问题,因为细节处理的好坏关系到家具设计品质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去关注家具的审美、造型的寓意等其它要素,力图达到审美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这是所有产品设计的最高目标。 三、明清家具的美学文化价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装饰是一种“附属”,但它往往承载着设计中最“文化”的部分。正因为装饰的存在才使得设计的历史没有随时间而消失,才使得我们在豪华而丰满的装饰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灿烂阳光,在班驳而又苍凉的装饰中体味着古老文明倾覆的呻吟和痛苦。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化与艺术难道真的过时了吗?答案是没有,现代设计艺术非但没有抛弃古人的经验,反而取其精华,巧妙地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家具设计中所体现的明清家具的美学原理 中国有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其中有一种观点为“致用论”,强调设计事物的实用性。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强调,制作椅子要讲究人的舒适程度,他说“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妙其说,必制理穷尽而后止哉!”。明代家具中的每一件家具制作都十分讲究,它要考虑做出来的家具是否美观又实用、简洁又舒服,工匠们在制作家具时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家居用品来设计,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来雕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注重家具尺寸比例与人体各部分关系协调性的设计思想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得到了运用,现代家具设计中强调人性化设计,所设计出来的东西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这一人体美学原理就是来源于古代家具的启发。 在米兰国际家居展中展出的提盒设计,想法就来源于明清的家居用品。过去更小一点的盒子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在这个设计中传统的美学文化理念得到了延展,这个“提盒”家具有4个小的盒子和2个更大一点的盒子,它一共有3种使用方法:可以两个人下围棋或者4人、2人坐下来喝茶。提盒收起来还可以放杂物。2、现代家具设计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家具的优点 现代家具设计在形式上简化了许多,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但它的出现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取其精华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运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家具的现代化演变的成果。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橱柜是靠在墙边而只有一面可以使用的,但现代西方所设计的新的橱柜则可以从四边打开抽屉,看上去像中国的药匣子。一些抽屉很长,被分成了3等份,可以从一面拉到另一面,而剩余的都很短,这个设计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简单的几何造型而使空间没有剩余,人们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物品放进去,当然必须要记住它们在哪个抽屉里。3、装饰手法的更新 装饰是一种修饰方法,在对物体的美化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看到它的踪影。传统的装饰图案给了现代设计师们更多的灵感与创造空间,现代家具的装饰只是更现代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已,是一种意识上的更新。良好的装饰是靠精湛的工艺来完成的,而只有最好的工艺才能表现出最好的设计。同时,好的设计又把精美的工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当然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更新,装饰的手法也更加繁多。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所选用的优质贵重的木料到现代家具设计所采用的所谓“智能”材料,材料的制造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创造,每种不同的材料都能创造出不同的新的装饰手法,创造新的美学观点。4、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自人类使用家具产品伊始,人们的审美情趣就趋向于向两极伸延:求新,可使人获得幻想时的亢奋和新奇的刺激。怀旧,可引起人们对流逝年月的追忆,以品咂温馨的慰藉,所以,家具设计的许多创作原点,都无不盯准这两个方面去延伸,而优秀的家具设计又往往是准确地找到了两者间的契合点,使得家具设计既体现现代风格,又不失传统。 从世界家具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家具的设计正朝着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款式上美观、使用上安全等方向发展。在我国,当今的家具设计界越来越认同并接受一种新的设计观念,那就是:设计新家具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 (1)“文化混血”诠释东方神韵 在目前国际家具简约流行风中,一股新鲜的潮流——“中国风”兴起。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主义”便是例证。这似乎与世界十大名牌香水中的“毕扬”、“鸦片”、“夏尔美”等以具浓郁、神秘而有诱惑力的东方香味著称一脉相承。在国际潮流下,国内家具制造商纷纷推出“文化混血”的新产品。如联邦集团推出的“简·日”系列。此系列产品在舶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寻找结合点:产品的线条、结构、用材甚至是工艺都是西式的,但装饰要素和装饰节点却是中式的,产品整体风格在简约中透露东方情韵。如一组运用了仿中式古门如意门环造型的家具,用金属打制的两片半圆,与木质家具形成了方圆对比:还有一组家具沿用了两端卷沿翘头的案几样式,它脱胎自古建筑的翘檐如翼,以及中国书法“一”字口诀的蚕头燕尾。考究时下流行的这些中西合璧的产品,不难发现创作者正力图“以现代艺术诠释东方神韵”。 (2)古典风韵演变流行时尚 就像西式家具不代表时尚与现代一样,中式家具也不代表传统与陈旧。潮流总是在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家居时尚,已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避免尖锐的冲突,将现代元素与古老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e时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设计,又有传统的沉静与思考。因为人们最终还是要抛弃狂热的幻想,向往舒适的生活。尤其当人们希望摆脱那旋转着的世界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焦虑和恐惧时,古老的元素总有着神秘的力量,给我们带来宁静与平和,有时不得不承认,那种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强大,深入人心。 (3)从“物质”设计到“精神”设计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等方向发展。现代沙发让人们欣喜地发现了让家具适应人体而不是人体适应家具的好处。沙发将变得更“体贴”,它将具有按摩等功能,甚至它的形状也将随个人的不同而加以改变。传统的卧床一般都是板板正正的长方形双人床或单人床,形式上也不外乎是木制、铁制或镀铜,配以席梦思床垫。但从近几年卧房设计来看,卧床的设计改变最大,将出现圆形、心形等形状,个头也逐渐增大,床垫渐渐出现由双人床垫变为两张单人床垫。电脑的广泛普及,使家将成为办公室的延伸。因此,电脑家具将对传统的办公室家具和家庭家具形成强烈的冲击,并使得其他家具的设计风格彻底改变。在具体设计上将突出现代性、一体性、可移动性。人们追求使用时越方便越自在越好,而不用时,它占据的视觉空间越小越好。因此,任意移动、随意灵活是现代书房家具的最大特点。 四、结束语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家具走了一条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其不仅仅是家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现代设计师们应进一步挖掘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及优秀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环境下将其做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品牌,它传达着中国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是中国的标志。 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中国的家具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新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人为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中国家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探寻古代家具中更深刻的内涵,寻找其更有价值的文化,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未来的家具设计中,这是新时代的设计师们迈向成功的不二法门。现代科学已经使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手段,使我们能探幽索微,追溯传统的奥秘,而多元文化又为我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设桥梁。我们一定能够在不远的未来,构建起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参考文献:[1]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杨耀.明清家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4]陈鸿傻.中国工艺美术吏.中南大学出版社.[5]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6]北京设计师.从中国文化找灵感.北京:产品设计.2006,7(8):88—89.

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具有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在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艺术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思考,对当今的家具设计及其他工艺美术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其主要特征

造型庄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纯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的东西非常精美,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这些东西不是被淘汰了是濒临灭绝。

因为新的东西发展这个东西会加速灭绝。所以要谈保护,包括家具。我们仿制它、发展它也是对文化保护的一方面。但是我们这种保护不是固有、一味的仿,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种发展不能脱离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思想。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工艺,甚至使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包括我们进一步研究它的力学结构和人体功能学和结构的艺术学。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摘要:明清作为中国最具影响的家具时代,不仅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影响了中国室内装饰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在世界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制作工艺精细合理,用材考究,选型朴实大方,风格鲜明;清代家具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技艺精良,材料精细。明清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和陈设品,应用于民居、园林和宫廷,是中国古代追求家具完美和恬静生活的反映。关键词: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中国家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它也代表了中国家具的个性和特点,同时它也影响了中国室内装饰的风格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过一种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这或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明清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得益于其独特文化特质的形成,同时也是基于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和家具使用者。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虽然当时北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但在远隔硝烟的南方地区,却在大肆兴建民居、园林、宫庭,而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与陈设品,需求量大增,苏式家具与广式家具的设计制作水平在此时达到了高峰,同时,也就造就了明代家具的辉煌。尤其是苏州私家园林的建造,其建筑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建造园林、制作家具中,他们往往亲自出马,按照文人士族的审美理念参与园林的家具设计。清代早期的半个世纪里,清廷仰仗恢复和发展明代优秀传统,家具保持着明代的一贯作法,并且有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漆家具中的康熙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纹平头案,是这一沿革的典型。一、明代家具──家具的昌盛时代明代手工业高速发展,文化艺术复兴昌盛,在这种前提下,明代在衣、食、住、用等各个领域里,出现了种种不寻常的文化现象,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成型研究。明代的家具,也在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国最富庶的江南苏州地区,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而且出现了一批专做硬木家具的小木作行业。店铺内不仅生产出售各种硬木家具,店主还常常根据用户的要求到顾客家中加工制造。按不同的用材和工艺,明代家具可分为传统的漆饰家具和新颖的硬木家具,以及采用竹藤、山柳等制作的民间家具,还有用陶、瓷、石料等制作的家具。明代的漆饰家具五光十色,国内最早的有宣德时期的戗金细钩漆龙纹方角双门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这种被称为雕填的工艺,比单纯填漆的漆家具更加华丽。明代中叶以后,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以花梨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为主要用材的硬木家具,并迅速发展成中国传统家具史上的又一高峰。明代的竹制家具,在当时广大的南方地区,人们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制成别具一格的竹家具,其中尤以斑竹所制家具最为贵重。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明式”民族风格。明式家具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檀、鸡翅木、钱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花梨效果最好。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而有弹性,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所以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以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也是设计意匠的重要部分之一。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狭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装饰以素面为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及用线的一气贯通而又有小的曲折变化。家具线条雄劲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家具工艺到了清代总的来看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由于繁缛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感,触感也不好。但在民间,家具仍沿袭“明式”程式,保留了朴实简洁的风格。二、清代家具──斑斓华丽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清代家具中最出色的是宫廷家具。各种工艺的漆制家具色彩绚丽、纹饰华美,具有斑斓瑰丽的艺术效果。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又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刀法深锐,花纹与雕刻手法均严整细密,无论在中国家具史上,还是在中国漆器工艺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清式家具作坊多汇集沿海各地,并以扬州、冀州(河北)、惠州(广东)为主,形成全国三大制作中心,产品分别称为苏作、京作、广作。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清式家具工于用榫,不求表面装饰;京作重蜡工,以弓镂空,长于用鳔;广作重在雕工,讲求雕刻装饰。装饰方法有木雕和镶嵌。木雕分为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漆雕(剔犀、剔红);镶嵌有螺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珐琅、玻璃及镶金、银,装金属饰件等。装饰图案多用象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之类的花草、人物、鸟兽等。家具构件常兼有装饰作用,如在长边短抹、直横档、肓板脚柱上加以雕饰;或用吉字花、古钱币造型的构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别是脚型变化最多,除方直腿、圆柱腿、方圆腿外,又有三弯如意腿、竹节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无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兽首;足端有兽爪、马蹄、如北京时间砂、卷叶、踏珠、内翻、外翻、镶铜套等。束腰变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鱼门洞、加线;侧腿间有透雕花牙档板等。北京故宫太和殿陈列的剔红云龙立柜,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螺钿太师椅、古币蝇纹方桌、紫檀卷书琴桌、螺钿梳妆台、五屏螺钿榻等,均为清式家具的精粹。家具种类为坐卧类家具有太师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连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家具有圆桌、半圆桌、方桌、琴桌、炕桌、书桌、梳妆桌、条几(案)、供桌(案)、花几、茶几等;贮藏类家具有博古柜架、架格、闷芦橱、书柜、箱等;其他家具还有座屏、围屏、灯架等。清朝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家具由继承、演变到发展,在形制、材料、工艺手段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其独特之外。现分述如下:第一,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清式家具在造型上与明式家具的风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比如清代的太师椅、三屏式的靠背、牙条、腿步等协调一致,造成非常稳定、浑厚的气势。这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第二,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凡镶嵌方面的桌、椅、屏风,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都是严丝合缝,无修补痕迹,平平整整的融为一体。第三,家具的主料木材,选料极为精细,表里如一,无节,无伤,完整得无一瑕疵。硬木家具的部件和零部件,如抽屉板、桌底板及穿带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第四,清式家具的样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清朝新兴的家具太师椅,就有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拐子背式太师椅、花饰扶手靠背太师椅等多种。用材广泛,装饰丰富。清式家具喜于装饰,颇为华丽,充分应用了雕、嵌、描、堆等工艺手段,雕与嵌是清式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雕漆在清代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福建雕漆享有盛名。嵌有瓷嵌、玉嵌、石嵌、珐琅嵌、竹嵌、螺钿嵌和骨木镶嵌等。清代除继承了明代原有的形式外,又发展了螺钿嵌,产生了骨木嵌、珐琅嵌和瓷嵌。骨嵌的鼎盛时期是乾隆中叶,其艺术特点有: (1)骨嵌工艺精良,拼雕工巧。工艺制作上保持多孔,多枝,多节,块小而带棱角,既宜于胶合,又防止脱落,虽天长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早期和盛期是高嵌和高平混合嵌,后期都是平嵌。(2)骨嵌用材多为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因其木质坚硬细密,镶以骨嵌更显出古拙,纯朴。(3)骨嵌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静物和纹样四类。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具有文化传统的国家之一,中国家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家具艺术成就对世界家具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明清家具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也是珍贵的家具设计文化资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都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明清家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他们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相互贯通,设计出既适合东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创新家具。

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令人回味无穷。明清家具的收藏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国人开始大量地搜集、收购中国明清家具,并运往海外。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西方人将中国明清家具提升到了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主家具。其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但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的,还是精工细制的明式家具。优良的材质,纯朴的纹理,舒适的造型,简洁的雕饰,这些都是其它时期的家具所无法比拟的。而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体现着古人求真崇朴的思想,这又是前朝后代的家具所无法拥有的。中国传统家具多以较名贵的优质木材做成,这些木材均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因此很少雕刻花纹,而且材质坚硬,木性稳定,能制出复杂的榫卯,以及刻出各式各样的装饰线条和花纹。所用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铁梨木、红木、楠木、乌木、椐木等。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国外对明清家具的研究论文

家具一词,它们词意包括很广,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类。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真正开始垂足高坐从宋代,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人类脱离洞穴生活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部落纷争、城邦混战的徘徊时期。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的审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上天的佑护。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比如“俎”,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屠宰牲畜的案子,并把宰杀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木材埋于地下,受潮受压,容易腐败;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损害,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实物。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规模庞大的阿房宫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当时的辉煌都随着战火和天灾付之一炬,豪华的陈设和恢宏的殿堂都无处找寻了,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来想象当时的境况。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胡床就在此时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前后千年有余。中国社会此期间出现过激烈变动,魏晋南北朝连年战乱,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荣,元帝国疆域辽阔,史无前例。这些剧烈的变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对雄伟壮丽的东方帝国赞颂有加,东方文明的光芒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席地而坐”是魏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坐姿的传入与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尤其到魏晋南北朝以后,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尽管汉末至六朝这一段时间政治混乱、战争频仍,但其间的精神生活却很自由很开放,艺术创造充满热情。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人们对佛教所描绘的来世充满幻想,而超脱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隐居山野,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见到当时家具的实物,参考资料只能借助于同时期的壁画、石刻、文字记载或其他工艺品的仿制品。从唐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但这些家具仅限于上层社会或者僧侣所使用。这与承袭前代席地而坐的习惯有关,或许是当时的人们把床、榻都理解为高的地面。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隋朝只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从10世纪中晚期开始,宋王朝展开了它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画卷。宋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历史上的起居生活变革由坐姿而定。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使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比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愈细。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圈椅形制完善,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胡床改进后形成交椅。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承袭五代风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其画龙点睛的效果。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抽屉桌,抽屉作为储物之匣方便开取,是一大发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家具的使用效果。而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也许更多地归功于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从魏晋六朝至宋辽金元这千余年间,中国王朝不断更替,其中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社会取向一直沿着封建儒家的统治路线运行。当西方正在黑暗的中世纪苦苦摸索,力图走向新的启蒙之时,中国的封建王朝又在不断更替,元代也即将结素,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更世俗,更多样化的新时代。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展,到了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为“明式家具”。由于明代的细木家具用材都是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至今的精品为数不少,从而可以让我们直观全面地了解明式家具的发展进程。明式家具的品种式样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其他类。家具的风格特点又可用王世襄先生品评明式家具的“十二品”概之。十二品为“简练、厚拙、圆浑、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具有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在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艺术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思考,对当今的家具设计及其他工艺美术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其主要特征

造型庄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纯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的东西非常精美,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这些东西不是被淘汰了是濒临灭绝。

因为新的东西发展这个东西会加速灭绝。所以要谈保护,包括家具。我们仿制它、发展它也是对文化保护的一方面。但是我们这种保护不是固有、一味的仿,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种发展不能脱离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思想。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工艺,甚至使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包括我们进一步研究它的力学结构和人体功能学和结构的艺术学。

1、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2、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1.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2. 清式家具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王世襄对明清家具的研究论文

王世襄简介著有《中国画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髹饰物》、《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中国古代音乐书目》、《高山竹谱》、《故宫博物院藏雕漆》、《锦灰堆》等30余本著作。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89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他获得此奖项的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已经向世界证实: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王世襄先生表示他获得的10万欧元奖金(约合百万元人民币)将全部捐赠给中国希望工程,用于建立一所“中荷友好小学”。2003 年 12 月 3 日 ,荷兰王子约翰 ? 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 89 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 2003 年 “ 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 ,他获得此奖项的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已经向世界证实: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作为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 “ 克劳斯亲王奖 ” 在世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其中最高荣誉奖1人,荣誉奖10人。此前,我国的崔健、吴良镛曾获得 “ 克劳斯亲王荣誉奖 ” ,而 “ 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 ” 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王世襄 先生将他获得的 10 万欧元奖金(约合百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希望工程,用于建立一所 “ 中荷友好小学 ”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建福州,1914年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 王世襄 先生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特别是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奠定了该学科的研究基础,把明式家具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著有《中国画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髹饰物》、《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中国古代音乐书目》、《高山竹谱》、《故宫博物院藏雕漆》、《锦灰堆》等 30 余本著作。理解艺术、探究艺术的门径 ---《锦灰堆》王毅王世襄先生的自选集《锦灰堆》第一、第二卷收录了他在80岁以前所写的大部分著述,共计105篇,这些文字在本选集中依所述内容分为: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一共十二类。第三卷则选收了作者历年所做诗词120首,由王世襄先生和夫人袁荃猷手书影印。作为上述文字内容的重要参照和说明,全书共附线图234幅、黑白照片424幅、彩色照片255幅。作者在全书扉页上写有此书名为《锦灰堆》的缘由:元钱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见《石渠宝笈初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馀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这虽是深自谦冲之语,但作者之格调不凡,于一器一迹皆求其踪迹脉络的风格亦可由此窥见。与以考古地层学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颇为不同,中国传统的“文玩学”与士人阶层的生活艺术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甚至就是当时文化阶层丰富深厚生活艺术的组成部分。这一传统从士人文化艺术昌明的晋代开始,经两宋的繁荣一直到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一千余年间,其基本的格局和趣味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以往的中国文物(尤其是文房中的文物)一般被称为“古董”“骨董”“古玩”“文玩”等等,其为人们矜赏耽玩的,是一器一物之间所包含的丰厚广博的文化内蕴、以及中国士人特有的文化趣味和审美情调,这种审美精神又通过唐宋以来众多的文玩学著作(诸如《历代名画记》、《金石录》、《洞天清录》、《云烟过眼录》、《格古要论》、《遵生八牋》、《闲情偶寄》等等)的总结归纳、陶冶积淀,而格调愈加精饬深湛、富于书卷气,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优越的家庭文化传统和氛围,《锦灰堆》的作者自幼就有机会对各种门类的文物古玩乃至品类众多的饮食、游艺等相关的生活艺术浸淫揣摩,并且与许多前辈学者和各路的“玩家”多年切磋研求,为日后专门从事文物和古典艺术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这种背景和积累当然对于作者终生的研究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决定的影响,所以在《锦灰堆》中,读者透过作者广博严谨的研究过程和对诸多器物的考证,随时可以感受到作为本书灵魂的那种艺术的“趣味”,即使在十分细微之处也莫不如此。比如作者记述了他与一位在波士顿美术馆中结识的俄裔文物专家之间,曾有一场关于中式冷碟与俄式小菜风味优劣的争论,而这场争论在当初未分高下的三十多年之后,又以作者在家中用自制的中式冷碟招待了那位来访的故人之后,才有了结论:……时届冬令,我做了南味的稣鱼和羊糕,福州的炸油菜松和冬菇冒笋,北京的炒素菜丝和仿虾米居的野兔脯,浙江的糟鸡,南北都有的糖醋辣白菜墩和酱瓜炒山鸡丁等。这一下他就服了。他承认中国冷碟有荤有素,原料用得宽,色、香、味变化大。尤其是素菜不仅特别好吃,还合乎卫生要求。俄国小吃充实而浓厚,但缺少淡雅隽永之品,相形之下,就显得粗了一点,这在中国的山水画和俄国的古典的重彩油画之间也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差距。(《从冷碟的争论说起》,707页)从看似最微末的几盘冷碟小菜,而引出对中国艺术“淡雅隽永之品”、乃至中西绘画风格歧异原因的理解,这不仅使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有了生动的把握,而且更道出了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相互关联衬托、而又统一和谐的审美品味,这种闲处起手却又能将议题大大拓展深化的论说,当然显示出本书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系及其内在精神的深切体味。从本书的记述中,读者还不难了解到成就昔日一代学者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情趣,比如记述著名新诗诗人和上古史、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又与本书作者一样,以对明代家具、漆器、竹刻、版画等的古典艺术嗜爱作为自己生命最终的归宿:……梦家此时已有鸿篇巨著问世,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买我买不起的家具。例如那对明紫檀直棂架格,在鲁班馆南口路东的家具店里摆了一两年,我去看过多次,力不能致,终为梦家所得。但我不像他那样把大量的精力倾注于学术研究中,经常骑辆破车,叩故家门,逛鬼市摊,不惜费工夫,所以能买到梦家未能见到的东西。(《怀念梦家》,570—571页)通过《锦灰堆》中许多这样的文字,读者不仅可以真切地了解到收藏家对文物上下而求索之过程的趣味和艰辛,而且更可以窥见那一代学者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对他们极富艺术品味的生活情调萦怀遐思。当然,除了对于传统“文玩学”的终生沉潜耽玩以外,《锦灰堆》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对这一传统的升华和超越。这表现在作者以现代学识(比如作者接受现代教育的背景、英文娴熟和在美国博物馆的工作经历)为基础而具有的探索眼光、以及为开拓文物研究事业新的领域而付出的巨大精力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其中最突出的,当数对明式家具和中国漆器艺术、特别是对其制造工艺的悉心研究。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对工艺技术的轻视,缺乏文化能力的技工匠人们又很难写下专门著述以记述自己的心得,因此诸如明式家具和漆器等等工艺性很强的艺术,虽然曾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并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以往却极少有剖析其风格特征、工艺技巧、制式传承等方面著作传世,于是使这些艺术的真谛和要诀日渐湮灭无闻,近世以来虽有西方学者倡导对明式家具艺术的珍藏和研究,但终因为文化的差异、见闻囿限、特别是少有机会亲手剖析了解其复杂具体的制造工艺,因而难以全面展示这些艺术门类在美学境界和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比较之下,《锦灰堆》则显出登堂入室的气派,比如书中既有详细分析明式家具之艺术品貌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明式家具概述》等文,又有分毫析厘地一一展示家具之具体结构工艺的专门研究。例如在《明式家具的结构》一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明式家具构建的(各种板材、横竖材、直材、弯材等等)的结合拼装方式、家具腿足与家具上下部构建各自的组合方式、各式榫卯牙条的功能和结构等等十分复杂的技术手法,并附有大量准确的工艺图样以助说明,由此而使从大到小各种类型明式家具的理路和内蕴,纤微不遗地坦露在读者面前。特别是,如此倾注数十年功力的研究能够在某一种艺术门类中完成,已经是戛戛其难,但唯独作者能够在漆器、造像、竹刻等众多方面,都一如其对待家具艺术一样,一一详细探究其工艺手法和风格源流。今天,记述王世襄先生数十年心得的这些文字一并汇编在《锦灰堆》一书中,这不仅令人对他这些丰富的成就叹为观止,而且更为世人指示了如何理解艺术、探究艺术的门径。玩物成家 王世襄先生于《锦灰堆》谭宗远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回答。有的人终其一生可以不做事,吃饱了混天黑,浑浑噩噩一辈子。也有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甚至大成就,名重一时。但像王世襄先生这样的人,不夸张他说可谓世所希有。他在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又是名副其实的杂家。他会什么?我一时也说不全。笼统地说,老北京五行八作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有一次闲说话,无意说起话剧《天下第一楼》。他对妓女被带进饭馆居住这一情节颇不以为然,认为此乃东家所不许,行业所不容,故完全不可能, 纯属胡编。他还顺带指出某些名家的京味小说写得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他心存厚道,没有把这些写出来发表罢了。王先生家中累代为官,书香远播,他自幼受耳提面命,亦通晓文史辞赋,音乐书画,说得一口纯正的英语,并在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然先生始终心有旁骛,只恋一个玩字。他玩的东西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他玩这些不为消遣,而是真心喜爱。为了得到爱物,他舍得花钱,舍得搭功夫,甚至长途跋涉、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又与许多贫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以求博洽多闻。沉潜既久,他于诸般玩技靡不精通,可家者就有诗词家、书法家、火绘家、驯鹰家、烹饪家、美食家、美术史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等。随家而来的是他的几十部著作,如《中国画论研究》(未刊)、《中国古代音乐书目》、《髹饰录解说》、《竹刻艺术》、《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说葫芦》、《蟋蟀谱集成》,多为煌煌巨册,亦全为填补空白的开山作,熔铸了他几十年的心血。数年前,王世襄先生把他的文章选了一下,编成一本书,起名《锦灰堆》,交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不知何故,书出版时已经又过了好些年。接到样书的一刻,我想王先生和夫人袁荃猷先生一定有松了口气的感觉(袁先生为本书出力甚多,详见王先生撰写的后记);而喜欢这书的朋友,眼睛也会为之一亮,毫不犹豫地掏钱把书抱回家。这是本精美而又奇特的书。精美:全书共分三卷,20开见方的本子,封面以清刻本《吴越所见书画录》书影和织锦纹样作底,暗黄色,古朴大方。王先生手书书名赫然印在上面,十分悦目。书内正文分为两栏,版心不大,正文与书口间留白很多,十分舒朗(第三卷诗词卷又有不同,竖版,影印他们夫妇的手迹,天地很宽,有线装书味道)。书内除附大量插图外(其中二百多幅精细的线图均出自袁荃猷先生之手),还附有许多彩色图版。整部书浑然一体,令人爱不忍释。奇特:这一点无须多说,大到明式家具,小到秋虫冬虫,举凡跟工艺、美术、吃的、玩的相关的,无所不谈,而且不做泛泛之言,不强不知以为知,内容绝对扎实可靠,包括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诗词十三类,读来如入宝山,获益多多。《锦灰堆》的名字出自元钱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王先生以《锦灰堆》名此集,带有自谦的成分。要评价王先生这本书,非我能力所及。其中许多东西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还有许多东西根本不懂,就是想谈也无从谈起。我是从文学和民俗学的角度读这本书的。因而家具、漆器、工艺、则例等方面的文章就跳了过去,把兴趣注入到忆往、游艺、饮食、杂稿、诗词上了。这种读法当然不可取,但后面的这些文章确实更显示了他的真性情。在《怀念梦家》中,王先生讲了他学生时代的一件事。那是他和陈梦家先生作邻居的时候,有一天深夜,他和一帮人牵了四条狗去玉泉山捉獾,拂晓归来,因园丁熟睡无人应门,他们便拼命打门,声音嘈杂,最后只好跳墙而入,把陈先生夫妇吓坏了,以为来了强盗。这事颇能说明青年王世襄身上有股虎气,这气用在玩上,必是玩得昏天黑地;用在干正事上,也必有所成,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在玩和干正事上都很出色。且看他玩。《北京鸽哨》、《秋虫篇》、《冬虫篇》、《獾狗篇》、《大鹰篇》集中描述了他的玩,那真是痴迷到了极点。为了逮蛐蛐。他能绝早出城,顶着太阳满头大汗地在草棵里寻摸,或深一脚浅一脚在野地里摸黑转悠,得到只好虫便欣喜若狂。为养蛐蛐,他肯一罐一罐地给蛐蛐打扫卫生、换水、喂食,一干半天,伺候上百罐蛐蛐而不烦。他还写诗,异想天开地想变成蛐蛐,在蛐蛐罐里住几天(诗曰:万礼张盆碧玉池,鹦哥过笼庇雄雌。缩身恨乏壶公术,容我悠然住几时)。熬鹰更如此,吃过晚饭,右臂戴套袖,把鹰一架就出门了,从朝阳门溜溜达达走到前门五牌楼,跟几位同好聊到夜静人稀才分手。然后填填肚子奔西城,踩着落叶,专挑远道,来到一家夜茶馆,又是通海聊。然后又出发,到德胜门晓市,直到日上柳梢才交班回家,在外头整逛荡一宿。文革中大家都在与人斗,他也未忘了玩,秋分、霜降晴朗时,常在山中捉蝈蝈,以此排扰。这几篇写于暮年的文章,感情仍很浓烈,文笔极佳,叙述颇详,并且保留了像《相狗经》这样珍贵的资料,很有文献价值。再看他干正事。只举一篇《回忆抗战胜利后平津地区文物清理工作》为例。这是王先生生平最值得骄做的一段经历。1945年日寇投降后,他成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的成员,由重庆赴平津区办事处工作。在以后的两年中,他参与了许多重要活动,没收了德国人杨宁史青铜器二百四十件;收购了郭葆昌的一批藏瓷;追还了美少尉非法接受的日人瓷器;帮助抢救了一批自宋至情的丝绣;接收了溥仪存在天津张园的一批珍贵文物;接收了海关移交来的德商德孚洋行的一批物品,使这些东西(多国宝)或免干外流,或免于毁坏,或免干散失。为保护祖国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还赴日本办理过追偿善本书的工作。这些足以说明王先生关键时刻堪当大任,远非一玩家所能了得。还是袁荃猷先生的《大树图》真切说出了王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是张刻纸作品,一棵大树,圆形的树冠,分十五项把王先生一生所爱刻在上头,昭示了他一生的追求。袁先生还逐项做了说明,其第四条云:范匏工艺在解放后濒于灭亡。世襄《谈匏器》、《说葫芦》的问世,救活了我国这一独有的传统工艺,现在已有不少人从事生产了。使我知道原来套模子生长的葫芦器能够复苏于今日,乃王先生之力。以后从别人口中还得知,王先生谈明式家具的几本著作,使一些厂家找到了津梁,生产出了好家具,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大玩家王世襄,此说由来久矣。了解了王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自会得出结论:此说并不全面。他玩过,玩得比一般人花样多,比一般人蝎虎,比一般人精到,以致大学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但他不是一味光知道傻玩,该用功时他也能埋头读书。要不他的字、他的诗词、英语那么好就无法解释(他一生得益于这三方面的地方颇多)。事情还远不止此,最可贵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学问,广泛结交有一技之长的玩友,真正做到用心钻研,虚心请教,并且广泛搜集资料,或一篇篇、一本本形诸文字,或把某一专题的资料辑录起来,配以图片(包括袁先生精心绘制的图样),为人们留下可资追慕的旧日生活图景,确实功不可没。过去在一般人眼里,架鹰走狗斗蛐蛐是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所为,经王先生把这些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这些东西马上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而且不仅老百姓承认这是文化,大知识分子读了也乖乖承认这是文化,这是很了不起的。王先生为此耗费了多少心血,恐怕只有他们夫妇二人最清楚。这种耗费,值得。难怪黄苗子先生称赞他玩物成家古所无,启功先生也说他不是'玩物'而是'研物',不曾丧志而立志。所谓大玩家的说法,看来只有淘汰不用了。王先生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与思想解放,政治清明的时代当然也有极大关系。倘若倒退二十几年,整个中国都在阶级斗争的狂涛中沉浮,养猫养狗养花在许多地方尚且通不过,被斥为地主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何况提笼架鸟玩鸽哨?这样的文章即使写了,也只好藏之深山,根本不可能发表。王先生老了,赶上了好年头,得以充分发挥余热,干自己想干的事,这是王先生之幸,也是我们这些读者之幸。我认识王先生时间不长,最初的印象是衣着极随便,为人极朴实,谈吐极随和,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心广体胖的大师傅,绝想不到他是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在他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此。我喜欢这样的知识分子,讨厌那种油头粉面酸文假醋的文人,因而王先生给我的印象一直很好。前几天我去看望王先生,因为正在看即将出版的《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的校样,他谈了许多跟鸽子有关的话题。他说一年前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晨曲,画面上有升国旗的庄严仪式,接着一只白鸽飞来,这只鸽鸡头长喙,长相很丑,一看而知是美国食用鸽落地王。每逢这时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儿觉得有损自尊心,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好鸽子吗?我国有信鸽协会,却没有观赏鸽协会,这是个缺欠。我国鸽种很多,光北京就有六十多种,黑点子、紫点子、老虎帽、灰玉翅、黑玉翅、紫玉翅、铁翅鸟、铜翅鸟、斑点灰、勾眼灰……数不胜数。这些品种都是前人辛勤培育的,我们如果不重视,很可能绝种。他希望我们重视观赏鸽的培养。为此他给各省市园林局广场鸽管理处写了封公开信,呼吁此事,期望会得到积极的响应。

因为明式家具比较珍贵,而且相对来说保养也比较复杂,很少有人能做到完整无误的继续保留下去,捐给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最大程度的把这套家具保存下去,发挥它的价值。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明式家具,特征鲜明,魅力无穷,体现在以下几点:1、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所以,有设计师甚至认为,明式家具是用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使用的。2、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明式家具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清式家具指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的带有当时时代气息的家具。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官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1993年,王世襄用一生的时间收集明清家具,这给年近80岁的他带来无尽的烦恼。1985年,79件明清家具由文物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在香港出版。此后,这批家具备受关注,王世襄也借用这批收藏和研究的巨大成果,名扬天下。可惜的是,他的生活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与当时北京的压抑气氛相比,1993年的上海博物馆正在进行人民广场的重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重建过程中,时任馆长的马承源不仅忙于工程监理,还经常飞往香港寻找古代青铜重器,以扩大展览。

当时,上海博物馆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马承源的突出特点是,他竭力维护和借用私人朋友。他先是通过朋友购买了一些重要文物,然后同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展出。要说这段历史,与王世襄先生关系最密切的田家青先生在这里写下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妨读一读。"

在王世襄先生广泛而丰富的收藏中,最重要、数量最多的是明式家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收藏,他能靠自己的力量收集到这些精彩的东西,这真是一个奇迹。明式家具和清代宫廷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最重要、最辉煌的两个门类,尤其是明式家具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在物质领域的结晶,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过了一般家具的范畴。王世襄先生的收藏是明式家具中的精品。近百件的规模可以说是明式家具的代表,可以说是超级国宝级的文物。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会逐渐领悟到这百件明式家具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性。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明清家具设计特征比较研究论文

浅析明式家具的哲学设计思想论文

论文关键词:明式家具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形制风格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哲学思想内涵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东林学派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简朴、空灵、内敛、优雅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设计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礼”的体现

博广的儒家思想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在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要含蓄,以免适得其反。孔子说:“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礼”主张社会上的人要区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妇等,然后又指出了各种身份之间应该遵循的礼仪、处事规范等。

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这种内敛、中庸、礼法有度的观念。如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内翻马蹄式的腿足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内涵,也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礼有法度”对人性的束缚。

礼法中讲究礼貌的坐姿,要保持上身挺直、双脚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脚凳上,或盘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许多椅子的设计中,靠背与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尤其是主要陈列在厅堂的椅子的造型浑厚冼练,稳重大方,端庄中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制,除了满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为一种礼教尺度,规范人们“行得稳,坐得正”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理性伦常和家长气度。

二、“有用之学”东林学派思想的体现

明中期以后东林学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有用之学”饷实学,提倡改革,鼓励创新。文人的参与为家具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他们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艺要一丝不苟,装饰要简洁脱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如缠枝纹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纹寓意延年益寿、莲花纹寓意圣洁等等,题材寓意大多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有用之学”的思想变迁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艺术特征。榫卯结构不用钉和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结构牢固,百年不松动;同时便于拆卸和组装,利于修复时更换部件而不伤整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

三、“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道学思想体现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尚“无为”,重“天然”,追求“天人合一”和“普遍和谐”的宇宙观,从明式家具的一些设计上也反映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1.追求天然材质“反璞归真”

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美在本真。选择使用天然材质,追求天然材质本身的美感,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如黄花梨木性适中,便于雕刻不易变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选材料且材质温润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睐;紫檀木质地坚硬细腻,适于精雕细刻,多得达官贵人喜爱。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加工工艺上,大多采用通体光洁处理,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在许多传世的明式家具上,都把纹理最美的木材用在显眼部位。此外,也有利用不同木材的质地和色泽拼合搭配,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多打蜡少髹漆,从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质感和纹理,这也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完美体现。

2.崇尚阴柔之美的线型

《老子·七十六章》中写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家崇尚阴柔之美,认为“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无限的潜力。这种柔美的哲学在明式家具上也得到了体现,明式家具的许多构件,本身就是线条,这些线型与家具一脉贯通,自然流畅,协调统一,优美动人。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几等家具造型中,有不少使用圆材,使其弯转有度,精巧流畅,以表现曲线美。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横木——搭脑,其线形的起伏变化丰富,或翘或垂,或仰或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都各具神韵。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体现了以柔克刚、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极具回转灵动的生命气韵。

总之,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家具风格独特之处实际上也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而从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探讨家具风格的成因,可以找寻出明式家具形式之外的精神思想,从而掌握其设计思想的精髓,希望这能给中国现代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汾.明代文人与明式家具.观察与思考,2003.4

[2]龚云云.明式家具中的“礼”.科教文汇,2008.2

[3]高丰.美的造物.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4]陈文平.论明式家具及其艺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明式家具,特征鲜明,魅力无穷,体现在以下几点:1、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所以,有设计师甚至认为,明式家具是用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使用的。2、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明式家具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清式家具指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的带有当时时代气息的家具。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官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1、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2、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1.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2. 清式家具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展,到了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为“明式家具”。由于明代的细木家具用材都是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至今的精品为数不少,从而可以让我们直观全面地了解明式家具的发展进程。明式家具的品种式样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其他类。家具的风格特点又可用王世襄先生品评明式家具的“十二品”概之。十二品为“简练、厚拙、圆浑、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在以上家具品种、造型、装饰等项里,大致都已讲到,现在只概括地作一小结。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代替了。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 1.造型上浑厚、庄重 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本章也收进几件,以作对比和欣赏。 总之,我们所谓清式家具,乃是指康熙未至雍正、乾隆、以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是指这一段清盛世时期的家具。 这段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的确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份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但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说,清式家具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其风格独特,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清代家具的年代判定,有两个既定的系统可以作为理论基础与基本准则。 一、对明式家具的年代判定。 《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将明式家具依其风格式样、用料和结构特征大致地判定在明初至明中期、明中期至明晚期、明晚期至清前期三个历史时期内。 二、对清式家具的年代判定。 《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篇;竹木牙角器》一册中,提出将清代家具分为清初、乾隆、嘉道、晚清四个时期。凡木质和做工接近明代的,列为清初;凡制作新颖,质美工精的都称乾隆制品;凡制作近似乾隆,矩矮虽存,但工料不够精良的,则认为嘉庆、道光制品;同治大婚时所制一批以雕刻肿鼻子龙装饰为特点的桌、案、几、椅、凳、床、柜等,和光绪二十年至三十年市上流行的大批进入颐和园的造型更为拙劣的家具,是晚清制品。 以上两个判定准则中,有一部分(清代的明式家具)出现重叠,但并不冲突。本文以两个准则为基础,将所收录的家具分别划为明清之际(大致在明崇祯至清顺治年间)、清早期(大致在康熙至雍正年间)、清中期(大致在乾隆年间)、清中晚期(大致在嘉庆道光年间)、清晚期(道光以后)五个历史时期,分界是一个有纵深的面,而不是一条线。 依据家具的风格式样来判定年代的早晚,并不能说是一个最理想的方法,它不能像瓷器那样,判定准确到某一年号,而且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更需相当的实践经验。我们知道,家具历史上有晚期制作早期式样的情况,尤其一些经典的明式家具,自明代至清晚、民国时期一直原样不动地制作。此外,历代都存有由旧料改作,旧家具改式样等问题,使得有些家具的式样特征与用料、作工的时代特征相悖,给断代造成了困难。当今有些闻名遐迩的明清家具,其准确制作年代仍困扰着学术界。但是,像自然界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一样,任何理论的科学性都是与人的认识水平相对而言的,应该承认它的时间性。明清家具虽然距今时间不久远,看似简单的年代判定,却具有特殊的难点,直至今日仍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而且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因此,前面所述的两个判定清代家具年代的划分标准,是实事求是和可行的。不少人不仅喜欢把家具的年代定得偏早,而且在并无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将某些旧家具的年代标得精确到某一年号,这种超越认识水平、自欺欺人的做法并不可取,更不可信。此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以往普遍存在对明式家具的年代判定偏早,而对清式宫廷家具的年代判定偏晚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予以纠正。 摘自《清代家具》 王世襄明清时期的中国古典家具种类 中国古典家俱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它的更为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和中国文学、中国书法、中国绘画等一样自成体系,历史悠久,民族特点鲜明,风格突出。和西方家具有明显区别,中国家具强调线条,突出抽象色彩,西方家具强调功能性,实用,舒适。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你可以从一件家具了解它的历史以及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家具的式样。中国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对家具的要求不高。直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在椅子上,双足悬起,中国家具才逐渐兴起,到宋代家具才定型,室内陈设(桌椅几案等)开始讲究起来,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家具达到鼎盛时期。 红木家具始于明代。现代红木家具继承了明清古典家具的传统,保持了古代的优美造型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家具的特点,采用了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其雍容华贵,典雅精美而备受消费者的宠爱。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红木情结,红木文化一直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认为红木代表高贵,因此使用红木家具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成功人士的标志。在古代更是一种社会阶级的象征。中国古典家具品种主要有:椅凳、桌几案、床榻、柜架、门窗、楹联和其它用途各异的小件 桌案类 桌案类包括:1炕桌、炕几、炕案;2香几;3酒桌、半桌;4方桌;5条几、条桌、条案;6书桌、书案、画桌、画案;7其它桌案等。 炕桌、炕几、炕案: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炕桌放在炕或床的中间;炕几、炕案由于较窄通常放在炕或床的两侧端。 香几:因承置香炉而得名,香几多为圆形少方形,腿足弯曲较为夸张。不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香几多居中放置,四无旁依,应面面宜人欣赏,体圆而委婉多资者较佳。 酒桌、半桌:这是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酒桌远承五代、北宋,常用于酒宴。桌面边缘多起阳线一道,名曰“拦水线”。半桌约相当于半张八仙桌的大小,故名。它又叫“接桌”,每当一张八仙桌不够用时,用它来拼接。 方桌:是传世较多的一种家具,分为“八仙”、“六仙”和“四仙”,在条桌、面桌上都可以找到同样的做法。 条几、条桌、条案:条案的形式按照北京匠师的分法是: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两端高起的叫“翘头案”。它们的结构不是用夹头榫,就是用插肩榫,否则便是变体。共分有琴几、炕几、方几、茶几、架几案、棋桌、月牙桌、三屉桌等。 书桌、书案、画桌、画案: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就是较小型的,也大于半桌。其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案相同,只是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北京匠师均有明确的概念。画桌、画案,为了便于站起来绘画,都不应有抽屉,其为桌形结构的称画桌,案形结构的称画案。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的不同,分别称之为桌或案。 其它桌案: 桌和案一般不好区分,尤其是条案和条桌。案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其前有俎几,其后才有桌。在席地而坐的年代,几是人们坐时的侧靠之具,多为长者、老者而设,到春秋战国时期,几不仅可以倚靠凭伏而且可以承托各种器物。 椅凳类 椅凳类包括:1杌凳;2坐墩;3交杌;4长凳;5椅;6宝座等。 杌凳: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杌凳往往被作为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无束腰杌凳是直足直杌式,有束腰枨凳是直腿内翻马蹄,腿间安直或罗锅枨式,直腿外有略具S形的三弯腿。 明式椅子大致分为圈椅、宝座、交椅、扶手椅和靠背椅五种。 圈椅是明式家具中最具有文化品位的坐具,它暗合中国古典哲学天圆地方。亦称罗圈椅,是指椅子后背搭脑与扶手由一整条圆润流畅的曲线组成。以其上罗圈而得名,据考证中国五代时期就有圈椅,那时的圈椅和明朝风行的圈椅是有区别的,到宋代出现了天圆地方的圈椅,元朝圈椅所见不多,到明朝圈椅渐成风尚。 宝座是黄室中特制大椅,是皇帝专用坐具,大多单独陈设,因其造型结构似床榻而得名床式椅。是在大型椅子的基础上加装饰来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北京故宫中收藏颇多,但明代制品目前仅能列出一件。 元代出现了一种带圈靠的交椅,交椅源自南北朝时期的折叠凳,时称胡床,后来经过发展加了靠背和脚踏,到宋、元时期直背交椅和圈背交椅式样基本成形,这一点可丛这两代文献中得到确认。表现为前后两腿交叉,上为弧形圈,正中背板支撑,外出可随身携带。 靠背椅指的是只有靠背,不带两侧扶手的椅子。靠背椅分为灯挂式和一统碑式,灯挂式的靠背搭脑向两侧挑出;一统碑式的椅背和南官帽的靠背相似,搭脑两端不出头。 扶手椅指的是有靠背的又带两侧扶手的除了宝座、交椅、圈椅外统称。扶手椅有两种形制,其一是南官帽椅,北方地区称为玫瑰椅,南方地区称为文椅,形制矮小,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其二是四出头官帽椅,官帽椅是以其造型类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 坐墩:又名肃墩,由于其上多覆一方丝织物而得名。在明代及前清时期的坐墩上还保留着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 交杌:俗称马扎,和古代胡床类似,自东汉从西域传至中土,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基本制式是由8根直木构成,长期没有变化。 长凳:明清时期,长凳式样繁多。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二人凳宜两人并坐,至今江南地区仍在使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