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上海文汇报历任编辑

发布时间:

上海文汇报历任编辑

潘向黎,1966年10月生于福建泉州,后移居上海。毕业于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部,文学硕士。19911998年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编辑;19921994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1998年至今任文汇报社副刊主任编辑。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无梦相随》,《十年杯》,《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散文集《红尘白羽》,《纯真年代》,《相信爱的年纪》,《局部有时有完美》等。短篇小说《西风长街》获《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另获《文汇报》笔会文学奖新人奖,第二届上海文化新人称号,青年文学创作奖等。 1.我们都是被时间判了死刑,慢慢赴死的人,生活里任何零星的快乐都非常宝贵,因为梦想的巨大的整块纯金已经蒸发掉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真地收集生活缝隙里星星点点的金屑,幻想着也许有一天可以铸成一朵金蔷薇。 2.人生好多事,计划好的会落空,没有计划的却会来临,其实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那个意外只是人心痴,对于自然法则而言,一切都只是如期而至,从来没有错过。 3.有些温暖是不能求证的,就像草色遥看,像薄阴天淡淡的阳光,可以若有若无地享用,一旦想靠近抓住,就会失望,从而将它失落。 4.我也可以的,但是不必了。

任仲伦,浙江宁波人。 *** 党员。大学学历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历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汇报社《文汇电影时报》总编辑,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上海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教授。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仲伦1974年参加工作,连续多年被授予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5年度亚太电影博览会"最佳展示奖"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2003年5月他以"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的理念,利用有限的资金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借用与国际接轨的行销手段以及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的著名片 商、导演、演员合作拍片,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如 《2046》、《地下铁》、《长恨歌》、《如果·爱》和《伯爵夫人》等,探索出了一套合拍片的新思路。在电影发行上,任仲伦努力创新电影宣传推广的方式,加强电影宣传的力度和声 势,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上影集团主动争取与 *** 有关部门合作,通过企业赞助、院线让利、影院优惠的方式,发行阳光电影卡,放映低价公益电影,降低电影票价,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有能力走进影院观看电影。

1974年参加工作。

1983年1月开始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1996年12月在文汇报社负责《文汇电影时报》工作;

2000年11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2001年12月担任该协会副主席。

曾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2014年4月 任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任仲伦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并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长期担任《文汇报》特约记者、《文汇电影时报》评论版主编。长期担任电影理论与艺术理论教学工作,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电影学理论》、《电影批评学》、《新时期电影》和《中国电影导演》等课程。撰写《新时期电影》、《中国新潮导演》等学术著作。

《走出西柏坡》

《 *** ·一九二八》 担任制片《鲁迅》 担任制片

《如果·爱》

《天狗》

《东京审判》

《龙虎门》

《2046》

《世界》

《长恨歌》

《伯爵夫人》

《三峡好人》

《24城记》

《亮剑》

《葫芦兄弟》

《爱情公寓》

2007年荣获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 《凯歌自述》获全国电视专题片一等奖;

《 *** 在陕北》获中国广播电视奖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创作电影《走出西柏坡》的剧本,获宝钢艺术奖迎接建党80周年创作奖电影剧本奖;该片获2003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创作电视剧《忠诚》,荣获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荣获第22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第5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优秀成果奖;

组织创作、生产了《生死抉择》、《红色康乃馨》、《汽车城》等影视剧,产生了全国性影响。

长期担任《文汇报》特约记者、《文汇电影时报》评论版主编。

长期担任电影理论与艺术理论教学工作,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电影学理论》、《电影批评学》、《新时期电影》和《中国电影导演》等课程。撰写《新时期电影》、《中国新潮导演》等学术著作。其中《新时期电影》获得全国高校电影学术著作一等奖,并在日本再版。发表各类论文与艺术评论数百篇,多次获得全国、华东地区和上海市有关奖项,被认为是具有思想锐气与才情的青年电影评论家,近年来,先后创作了《 *** 在陕北》、《凯歌自述》等电视专题片十余部。

2009年11月16日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的日子,但对于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来说,只有9年的时光--2001年8月,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主体,成立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影和中影从此成为中国电影的两大巨头。"中国电影界现在只讲票房,还没有去讲利润。""利润"是挂在任仲伦嘴上最多的词之一。

2008年,中影主营收入7亿多,利润0.15亿元;上影集团主营收入15.18亿元,利润2.16亿元--上影利润是中影的20倍。

这是令人惊讶的数字。上影无论是电影拍摄的数量,还是中国式大片的比重,看上去远远不如中影。"我们做企业有个原则,不图场面热闹,不图表面繁华,而是发展以利润为王。我到上影六年,做了三个字,产业链。"任仲伦说。

11月9日,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对任仲伦进行了近 5个小时的专访--这个著名的酒店和旁边上海影城,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场,也是上影集团产业链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上影正在花10亿元建造11万平米的上海电影集团总部大楼和1.5万平方米的上海电影博物馆;成立了上影英皇、上影寰亚;进一步扩大车墩影视基地到650亩……

根据 *** 的指示,上影集团也开始酝酿上市的可能性。

2003年5月8日,任仲伦接手上影集团,任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他还记得欢迎会现场,"掌声稀稀拉拉"。当时是上影欠银行近5亿元人民币。

职工的工资发不出来,有人冲到任仲伦的办公室,把他的热水瓶全部砸光;有人扬言要杀了他。

南方周末:2003年,你接手上影的时候,上影是个什么状态?

任仲伦:上影有光荣传统,也有历史包袱。当时整个集团负债率高达70%,向银行借了5亿多元人民币,下属单位属于亏损的单位有71%,这些单位的亏损总额加起来有3500万。

我问财务总监,现金有多少?只有1700万。结果两天后来了一个通知,要支付上影离休干部一次性补房贴1070万。我还要给在职的人员发工资。我的第一周,主要是借钱和讨别人欠上影的钱。

有的老同志生活过得困难,拿着工资单在人大会议上说:"什么叫尊重艺术,什么叫尊重艺术家,我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一个月就拿三百块钱。"

当年我们借钱一次性解决了老同志的困难。老人对上影是最有贡献的。计画经济年代,电影业对国家财税贡献是文化界最多的。

南方周末:你怎么改变这样的局面?

任仲伦:当时其他电影单位都有这样难念的经。所以,大家都是利用当时的政策,跟 *** 要点钱,一个人头给个三五万,你离开这个厂吧。

还有就是采取类似独立制片的方法,把人力分散成许多小公司。当时流行一种观点:美国80%的影片都是独立制片公司制作的。独立制片船小好调头,人少精干没负担。

上任不久,市领导要我去美国考察。我去了美国七大公司,考察回来,我有了新想法。

南方周末:在美国你发现了什么?

任仲伦:我见到美国同行就问:"你们靠什么赚钱?"他们的回答让我心里发凉:在美国,一部电影的投资周期是两到三年,如果只靠影院票房,十部影片里只有一部赚钱。

靠录像带市场租赁和电视著作权,十部影片里也只有三部影片赚钱,另外七部电影是亏损或者勉强打平。

我问他们:这样低的赚钱几率,你们公司怎么做大的?我能不能给看你们公司的财务报表……美国许多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公开的。米高梅公司2001年的财务报表里,新片的收入当时是1.7亿美金,但著作权收入(他们叫片库经营)中,收入是5.4亿美金。

他们的财务总监在片库经营四个黑体字后面写了一句话:"片库经营是规避公司本年度财务风险的'安全阀'。"

南方周末:所以米高梅公司是靠旧片维持的?

任仲伦:电影新片投资风险很大,对于拥有大量著作权的大公司来说,电影著作权可以帮他们规避经营风险,成为可爱的摇钱树。因为这些电影已经去掉了制作成本,只有直接的销售成本,其它的全部是利润。

当年的米高梅并不景气,但著作权的收入跟新片相比高了3倍。其中电影音乐、主题曲一年的著作权收入是0.97亿美金。我们2003年全国电影的总票房才9个亿人民币。这等于是说米高梅公司一年电影音乐著作权的收入就相当于当时一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

难怪美国电影公司高层人人都会跟我说反对盗版。他们反对,其实我们也反对。

我突然意识到:上影不是穷光蛋。上影有800部故事片著作权,美术片厂有500多部美术片的著作权,科教影片有1551部的著作权。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的整合,网际网路视频网站的兴起,高清频道的推出,手机电视的开播,他们都需要购买大量的影视著作权。著作权就是摇钱树。慢慢会摇出真金白银。

上影和美国华纳合作建电影院,契约第一条规定:双方联合造的影院一定要挂华纳的Logo。还做了一堵墙,把华纳的玛丽莲·梦露这些明星形象都贴在墙上。

契约第23条再规定:因为挂了华纳的Logo,华纳就要收取智慧财产权费,费用是总票房的千分之三。

Logo不挂不行,是华纳总部的法务部门规定的;智慧财产权费不给也不行,也是规定好的。

任仲伦最后想了一个办法:上影也是一个知名企业,也要挂自己的Logo,华纳同意了;上影继而说,既然挂了Logo,上影也要收取智慧财产权费,华纳也同意了。

"平衡下来,相当于大家都不收费了。"任仲伦渐渐学到了好莱坞的逻辑。

南方周末:还有哪些快速改变的方法?

任仲伦:还是产业链。英国有个研究电影产业的专家分析了一个现象:1980年代后期,英国自己的国产片只占有电影市场的7%,90%以上的市场都是美国片。因为英国人没有自己的电影院线和发行公司,美国人在电影院不排英国电影,偶尔放点法国、德国电影,绝大部分放的都是美国电影。

这个专家得出结论,电影制片公司等于石油的勘探业,它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可能会有高回报,也可能永远没回报。你勘探一个油井,贫油,死了;再挖一个油井,又没油,再干不干?第10个干不干?不乾,前面的投资就死光光了。你有可能到第11个的时候,突然发现一片油田,前面的投资全部回来了,还大赚特赚。

南方周末:但你不知道是在第11个还是101个,还是1001个。

任仲伦:对,所以院线公司和电影院等于石油行业的加油站。它是中期投资;会形成网路;能带来充沛的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运行的血液,院线和电影院的网路会支撑你生产制片,形成良性循环。国际强势影业集团都有强大的市场网路。所以从美国回来,我们就下定决心,融资建电影院,发展院线。

南方周末:建电影院的钱从哪里来呢?

任仲伦:当时 *** 同志到上影视察,明确要求上影从事业单位改成企业。企业要走出困境,就需要资源配置。我当时争取到最大的资源,就是按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凡是成立企业化的电影集团,可以配置一个电影频道。于是上影建立了东方电影频道,2004年12月28日那天开播,到2005年底,给我带来了1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流。同时,文广集团作为母公司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也给了支持。

南方周末:所以,当时的突破口不是拍片,而是放片?

任仲伦:我们没有选择单一的制片发展。世界著名电影集团都拥有自己的产业链,特别是强大的制片公司与强大的院线公司相互支撑,形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计画经济年代,中国的电影制片厂都是单一的制片机构,拍完影片,由发行公司统购统销。发行与放映都受制于人。所以,我们认识到现代影业集团的发展关键时,什么叫心花怒放?当时的心情就是如此。2003年年底我们就超前下定决心,打造产业链!那时中国电影圈还在推崇"内容为王",几个有名的厂长笑话我说:"造什么电影院,内容为王!造电影院是文化厅的事情。"现在中影和华谊也开始要造自己的电影院了。

南方周末:电影院让你们有底气和中影、华谊等抗衡。

任仲伦:在我的词典里,很少有抗衡的词条。上影在2004年年初就提出:开放逼改革,合作促发展。

前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我半开玩笑说,上影追求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深挖洞,说的就是要把基础打好;广积粮,就是要把稳定的利润作为企业的基础。

电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平民艺术,拍给老百姓看;另一面是"贵族艺术",要花大钱的,所以搞电影的没有钱不行;不称霸,是说上影按照自己的战略大胆而稳妥发展,平等对待所有的合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人愿意背着干粮来当你部下的,交上干粮,还要听你立正稍息。

近年上影默默创造了很多中国电影产业的第一:2003年和美国华纳合作了中国第一家合资电影院;2007年的《蓝莓之夜》是国内电影企业第一次投资外国电影。

南方周末:上影利润节节上升之后,独资拍摄的电影却越来越少,为什么?

任仲伦:答案很简单,大家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中影、华谊和上影都在选择合作拍摄。现在几乎看不到独家投资的电影了。改革开放前,常常是单家制片厂投钱拍,中影公司统购统销,一般是旱涝保收。在1980年代,一部影片的投资是30万左右,导演能拿到投资50万的影片拍,大家就要羡慕死了。现在一部商业电影动辄数千万,有的甚至上亿。

所以,大家都学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赤壁》原来是6家投资,后来变成14家投资;《风声》本来我们和华谊两家投,后来加了个天津电视台;《建国大业》也是十几家,不管什么企业都不敢把钱全部压在一部影片上。

上影给《赤壁》投了3000多万,给《风声》投了2000多万,给《集结号》投了1000多万。现在世界范围的影业集团大抵如此,自己有好项目,就去融资;别人有好项目就去投资,目标就是一个,保证自己的投资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3年,我访问环球公司,他们的总裁告诉我,环球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影片是投资别人的,我去前一小时,他刚决定对波兰一部影片进行投资。

每部电影同时都有两三家以上的投资,可以规避些风险。中影拍《建国大业》,三平让我"投资一点",我问成本多少,他说预算是3700万,我看成本控制的还可以,后来我投了10%。作为投资方来讲,因为这个成本低,赢的机率很高的。

南方周末:你可以拿《建国大业》票房的10%走吗?

任仲伦:应该说是利润的10%。这样的电影我当然投,三分钟决策。现在大家有一种误解。比如问你,这部影片投资多少?你说一个亿;再问票房多少?你答:两个亿。他就会说:恭喜你赚了一个亿。其实,投资一个亿,票房两个亿,片方是亏了两千万。因为片方只能拿走票房的40%。

南方周末:韩三平为什么心甘情愿让你拿走这10%?

任仲伦:大概他希望能确保票房。因为上影有全资的院线,它占全国10%的票房。我们的东方电影发行公司也很强,去年做到了4.2亿营收。加上我们还有电影频道和四种电影杂志的宣传网路。韩三平当时跟我讲,我们确保一个亿吧。我说两个亿没问题。他当时跟我打赌说,票房做到两个亿,他在上海南京路上裸奔。结果最后做到4个亿,他改口晚上到车墩基地的南京路裸奔。

"上影光是服装,道具就有三十万套,我们各类拍摄用枪枝可以装备一个师。"面对南方周末记者,任仲伦一直很有底气。

而院线是他最有底气的部分:"今年我们联和院线票房可以做到6 . 5个亿,占到全国票房的10%,东方电影发行公司2008年做到了4 . 2个亿。"

上影集团在全国18个省47个城市有126家影院和404块银幕,现在占全国票房的十分之一左右,《建国大业》近4个亿票房里,上影集团的院线就贡献了4600万票房。

"没有自己的影院,院线公司就变成皮包公司了。"任仲伦强调。

南方周末:抛开利益关系,你掌握的联和院线能够不支持中影吗?

任仲伦:在国际上,院线公司拍片是自主的,而且各院线公司排的影片是不一样的。我们35条院线排的影片大同小异,这是不正常的。美国 *** 有一段时间按照《反垄断法》,限制制片公司拥有院线。为什么?他们觉得制片公司拥有的院线会优先放映自己的影片,形成不公正竞争。如果你对哪家有意见的话,那你不放、不排,或者少放少排他的电影,这在现实中是可能出现的。因为电影院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一部影片排与不排,排多少场,排在大厅小厅,都是影院经理做主的。

影院是不会意气用事的。只要有钱赚,就不会恶意排斥别人的影片。所以,美国后来就取消了这种限制。这里面有店大欺客和客大欺店的问题,如果这部影片很强势,你没有必要去阻挡它吧。即使它赚钱了,我影院也赚钱啊。它拿了40%,我拿50%。一般来讲,我们都是理性的企业家,不会互相残杀。如果硬要这样做,大家肯定是有矛盾了,变成恶性竞争,那么你阻击我,我也阻击你,打到后来你也损失,我也损失,到后来有一天大家还要握手的。

南方周末:只有共赢,不要共输?

任仲伦:是只想共赢,不想共输。只要你坚持恶性的自我保护就肯定共输的。大家都有院线,等于都有核武器,大家不要动,大家不要打。你一打我一打,大家乱了么。从原则上来讲,我们跟兄弟公司都是同一个战线的战友,争取互赢,不要互输。这几年上影与中影、华谊都有很多的联合出品。

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坏处呢?

任仲伦:坏处?可能在最后著作权的分割上。时间长了就模糊了。实际上如果这部影片是3000万投资,每人1000万,从理论上这个著作权是归三家所有的。但时间一久会模糊这个著作权,特别是著作权收益。

但国外是一部影片上片两年以后,主导方会跟其他出品人商量说,让主导方出个价钱,把余下的著作权买回来。

2004年初,上影提出建立产业链,尽量将稳赚的放到最高点,这些部分包括前期拍摄道具的制作,后期冲印、做拷贝等。

"一般小公司没有洗印厂,没有发行渠道,我们上影有。你来洗拷贝,我们就会产生利润,加上前期道具制作、后期制作、发行等,又是一笔利润。"任仲伦就是这样从书生变成商人的。

南方周末:相比电影后端经营的红火,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上海导演都跑去北京发展了……

任仲伦: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很多电影人才都汇聚在北京,形成所谓的北漂。这几年上海本土导演开始回归,也有好的电影。彭小莲的《美丽上海》2005年得了四个金鸡奖;李歇浦的《 *** 1928》也是得奖的影片,包括这次江海洋的《高考1977》赢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多项荣誉。郑大圣的《廉吏于成龙》获得了华表奖和金鸡奖。梁山的《父亲》曾获得开罗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上海美影厂的导演基本坚持在本土创作。

我们也联合华语电影界的优秀人才。贾樟柯近几年的四部影片都是上影出品的,如《世界》、《三峡好人》、《24城记》,和这次迎接世博会拍摄的《上海传奇》;高群书第一部影片《东京审判》也跑来上影,第二部《千钧一发》也是和上影合作,《风声》也是,接下来我们的《追捕》也准备找他合作;王家卫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上影最好的合作伙伴,他和上影合作了《2046》、《蓝莓之夜》,和这次的《一代宗师》。

我经常讲,有意为之和无奈之举。说有意为之,是从国际和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来看,联合出品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基本面貌。其实,美国环球、华纳,他们基本不养导演、演员,主要靠一帮制片人,一年生产18部影片或者20部影片,自己独资生产的只有五部到十部,其它的都是参与全球的电影项目投资。说无奈之举,是因为由于在上影最困难时电影拍得少,导致人才或衰退或离开,最后就缺乏有观众号召力、资本号召力的商业电影导演。目前我们没有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这样有商业影响的导演,上影要有谢晋这样的大导演,这也是我们追求的。

南方周末:为什么没有?

任仲伦:我研究过上海电影的历史,它有个传统就是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就是谢晋,成为当代电影的高峰。当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时代,上影没有应运而生商业性的大导演。这需要个过程。导演的成长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商业影片需要大投资,要拿钱砸,给你硬配置,比如一个章子怡或者配周迅,靠强有力的宣传和大数量的拷贝覆盖;还有一类是艺术电影,要靠威尼斯、坎城、柏林这样的国际大奖露出脸来,像贾樟柯的影片那样。

电影一定要有人注意,没人注意就惨了。电影市场上其实也有一些好电影,导演不错,但没有人去看,很容易被商业大片淹没掉了,票房都很差。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些不错的影片,不能像推广大片一样给它们砸钱,让它们变得比较牛呢?

任仲伦:有些影片不错,指的是它的艺术追求和质量,但是它自身的观众群是有限的。光靠宣传也难以赢得市场更多的观众。有些影片本身是一部商业影片的模式,你就会选择作为商业影片来投入。

现在电影市场讲商业号召力,遗忘了电影另一个价值思想和艺术价值。一个导演没有太大影响,投资商不会给你投钱配置好班子。某个公司觉得有部影片蛮好,去找一线的演员,他问的第一句是:"谁导?"后来因为导演对他没有吸引力,他不来了。然后这个公司再找老板们,老板们先问:谁导?谁主演?没听说过啊,算了吧。

最后只能这个公司全额投资,考虑到收支平衡,它不敢投5000万或者1亿,因为有可能就回收个1000万。因为成本有限,这个电影用的都是三四流的演员拍戏,导演又没有知名度,又没有好的团队,观众也不会来,投资人肯定就赔本。所以投资人经常面临一个问题了,给谁投钱?投多少钱?其实背后是能拿回多少钱。

任仲伦反复引用 《好莱坞电影工业》书里的第一句话:"电影工业是一个始终让人模糊不清的产业,外行人如此,其实内行人也是如此。"

"《铁达尼号》投资两亿美金,变成十亿多美金票房的时候,大家都去研究它,把它的配方研究出来了:悲剧、爱情、灾难、高科技、题材的知名度,但把这个配方告诉你了,你去拍一部电影,不一定赢。"任仲伦说。

南方周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基本等于中国美术电影片的历史,现在这个美术电影制片厂赚钱吗?

任仲伦:现在正常运营没什么问题。美术片制作周期特别长,不像故事片,拍个半年一年,回收就两个月。做一个美术片可能需要三四年。但这个电影要回收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回收期。

这几年,卡通片看上去好像很繁荣,实际上还是有困难。每分钟卡通片成本大概一万多块钱,央视如果收购播映的话,每分钟最高是1000块钱,大部分都是600到800块钱。投入和产出落差很大。

南方周末:迪士尼靠衍生产品赚钱的模式不能复制吗?

任仲伦:在唐老鸭之前,美国创造了多少李老鸭、刘老鸭,结果都死掉了。唐老鸭是在尸体遍地的情况下诞生的英雄。大家都希望自己成为幸运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现在,我们的卡通片生产达十几万分钟,每个公司都算下账,盈利的真不多。

南方周末:《喜羊羊》不就成功了吗?

任仲伦:我碰上这家公司的老板,他说如果从综合投资收益来看,他目前不赚钱。《喜羊羊》电影卡通片的宣传是成功的,地毯式轰炸地做宣传,打广告。如果换成成本的话,谁做得起?这个现象一般是不能复制的。

电影《喜羊羊》是8000万的票房,影院要拿走50%,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拿走10%左右,留下40%,留给制片方的就是3200万。1000个拷贝就是1000万元了。《喜羊羊》在前期做电视片的时候亏了很多。

它赚钱的可能在哪里?要坚持做,明年做,后年再做,不断做不断做,把喜羊羊做成像唐老鸭一样的品牌,然后通过衍生产品来赚钱。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中国电影连续5年保持30%的速度增长?

任仲伦:我上任时中国电影票房只有9个亿,今年可以达到60亿,这是很可喜的。但如果是利润的30%增长,那大家就是喜出望外了。

中国电影界现在只讲票房,还没有去讲利润。如果这个行业有30%的利润,而且连续五年增长,我估计房地产老板肯定都来拍电影了。因为资本是有觉悟的,只要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就会紧急集合。现在电影票房增长30%,但制片成本也在大幅增长,客观上减弱了行业利润的增长。

南方周末:利润明显增长的只有院线吗?

任仲伦:从大账上算,票房增长,对于各个环节都有利。部分影片获利空间大些。但大多数中小投资的影片依然有亏;院线的利润增长多一点,影院增长没有想像的多,因为现在变成1600个电影院了,票房被摊薄了些。

南方周末:所以这个行业其实是不赚钱的?

任仲伦:我们说,电影产业的整体利润没有明显增长,没有票房增加那么快,因为电影成本也在增加,但不是说没有利润。票房是一个概念,利润是一个概念。每个单位的利润增长又是一个概念。有的企业利润增长很快,有的可能出现亏损,甚至出局。这就是电影企业的本性,生生死死,活下来的就是强者。

南方周末:现在是投资电影的好时候吗?

任仲伦:目前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基本事实。许多人看中这个行业,冲进来,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好事。资本是有觉悟的,它总是往最可能有钱挣的地方冲。但现在也不能盲目,电影投资同样有风险,甚至很大的风险。

历任明报总编辑

《明报》是现今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明报月刊》是基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考虑,金庸1966年创办的.1968年,又创办《明报周刊》《明报月刊》《明报周刊》都是属于《明报》的分支.

《明报月刊》在1966年1月创刊。这本以“文化、学术、思想”为主的月刊,一开始便锁定以全世界的华人学者、知识分子为对象。《明报月刊》创刊号“发刊词”强调,“这本刊物能作为海外华人沟通心声的一个桥梁”。“《明报月刊》是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华人文化界朋友们探讨商量了三四年之后的产物”。金庸在致纽约《留学生季刊》发起人姜敬宽信函中表示,所以用《明报月刊》这个名字,只是表示《明报》愿意承担这份月刊的亏累。“月刊的言论和立场必须是独立的,……除了名称与《明报》有关系外,杂志内容完全独立,不受《明报》编辑部的干预……”金庸还强调,《明报月刊》的编辑宗旨,是“‘五四’时代的北京大学式”、“抗战前后的《大公报》式”,能够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前途,能够有积极的贡献”。 为了强调《明报月刊》非牟利的学术地位,自第四期起,在版权页上注明下列英文声明: A Non-profit Magazine Promoting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1967年4月号,《明报月刊》又把这句话改为: A Non-profit Magazine for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Cultural Exchange 《明报月刊》把这句话译为“推广知识与文化交流的非营利刊物”。到了1970年2月号开始,《明报月刊》版权页上删去了这段英文。同期“编者的话”向读者解释,取消这句话,“并非说今后就不以‘文化交流与推广知识’为我们的目标,也不是说我们今后就孳孳为利。我们的目标仍是一样,只是我们觉得标明‘非营利’这三个字大可不必。这会给人错觉,我们领了什么津贴,不愁钱,所以不营利”。 《明报月刊》创办后,在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中间有很好的反应,第一号印了四千份售清,三个星期内要加印五版。这份月刊虽然没有为《明报》赚到什么钱,却为《明报》及金庸赚到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也为《明报》凝聚了一批海外知识分子。以1979年12月号的《明报月刊》的发行来看,共发行了34,830本,海外占12,130本,为全部发行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中美、加、英三国共占6,650本,新加坡2,100本,马来西亚500本,澳洲300本,泰国270本,巴西250本,另其他各地共计2,060本。最高峰时期曾销四万余本,到了八十年代,月刊销量下降至一万多本。 金庸在筹备《明报月刊》时,虽然向海外华人学者表示,一个事业要长期存在,就要“企业化经营和管理”,但是月刊的运作,还是很精简,很原始的。《明报月刊》编辑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在创刊初期并不是与《明报》在一起的,而是在礼顿道2号A二楼,即金庸日间写稿休憩的书房。《明报月刊》初期只有一位主编,是金庸,一位副编辑兼校对,是王世瑜。王世瑜编辑了月刊二十多期之后,转而协助潘粤生筹备出版《明报周刊》,而《明报月刊》则改由胡菊人负责。 胡菊人自1967年起,即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直至1979年止,历时12年,是《明报月刊》任期最长的总编辑。胡菊人一名,几乎等同于《明报月刊》。 胡菊人,生于1933年,本名胡秉文,广东顺德人,13岁到香港,一直半工半读,1961年在珠海书院英语系毕业,后出任《中国学生周报》社长,1963年至1966年在香港《今日世界》丛书部任职,1967年起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胡菊人既是香港报坛上的著名专栏作家,也是文学批评家。他著有《小说技巧》、《文学的视野》。他所关注的,有“文学”的范畴,也有“中国”的范畴。他反对中国文学在创作上西化,也反对文学批评套用西方的名词术语和思想体系。这种以中国为本的人文思想,无疑也进一步强化了《明报月刊》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明报》能蜕变成为一份知识分子的报纸,《明报月刊》和胡菊人的贡献,不可忽略。

《信报财经新闻》、《循环日报》、《广东日报》、《明报》、《星岛日报》。

1、《信报财经新闻》:

1973年由林行止与妻子骆友梅及罗治平创办,1973年7月3日正式印行。创办初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香港处于经济谷底,《信报》经营困难。林行止曾把崭新的印刷机卖给《东方日报》的马惜如,以维持公司运作。该报总编辑现为陈景祥。

2、《循环日报》: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并任主笔,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版时间较长、影响极大的的报纸之一。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3、《广东日报》:

《广东日报》于1904年3月31日在香港创刊。郑贯一为主编,蓼世仲、陈树人、胡子晋等编撰。以"发挥民族主义,提倡革命精神"为宗旨,设有言论界、实事调查、两粤要事、东洋访稿、内地纪闻、中国事、外国事、地方新闻、电报、战警、译书等栏目。

4、《明报》:

《明报》是现今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59年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

5、《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由胡文虎于1938年创办,是一份历史悠久、发行网覆盖全球的中文国际报章。《星岛日报》除了在香港出版之外,也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同时发行八份日报。《星岛日报》旨在为中产阶层读者群提供客观而深入的新闻报道,尤以教育和地产新闻深入人心。

上海编辑

8000元。根据上海组织人事报社2022年招聘信息可知,编辑每月工资8000元,待遇非常好,并且还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组织人事报社的地址是徐汇区上海市高安路。

分类: 烦恼 >> 前途就业 问题描述: 本人在四川读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但是本人是上海户口, 请问一下,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类工作需要什么证书? 比如说当秘书要秘书资格证书,做老师要教师自己证书。那么从事编辑类的工作需要什么自己证书? 解析: 记者证,文秘资格证书。

上海松江发表文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在上海松江发表文章的官方网站投稿,在符合投稿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上投稿系统进行投稿;2. 发表文章于松江新闻网,松江新闻网公布各类投稿活动,包括定期投稿、征文比赛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进行参与;3. 在上海松江的新闻网站、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该类媒体上出现的文章,会有很多读者可以接触到;4. 投稿社区官网,社区官网会按照读者的要求,定期发布各类发表文章的活动,也可以根据社区活动参与投稿。

上海松江是上海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传统风情而著称。编辑文章可以把松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松江,了解松江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松江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为保护和弘扬松江文化特色作出贡献。

齐鲁晚报历任总编辑

王大千,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孔子研究》、《中国儒学年鉴》主编,《儒风大家》总编辑。曾任《齐鲁晚报》副总编辑、《生活日报》总编辑、山东新闻大厦董事长、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参与策划创办了《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

山东电力蒋斌之前是谁答案如下:山东电力蒋斌之前是李威,清霜稀露,深秋的寒意还没有使宋玉有什么想法,当大雪纷纷而来的时候,他意识到了冬的严酷,情势的严峻。

贵州日报历任总编辑

★著名学者,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评价其《贵阳赋》说:“文句请新大气,结构错落有致,以骈文的形式将贵阳的人文、自然、经济、社会描写出来,可见作者具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有着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有才情的年轻学者”★著名学者,《贵州日报》原总编辑刘学洙先生评价《贵阳赋》时说:“内容有古有今,有人有事,作者把贵阳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用清晰的文字脉络统一起来,读来清新流畅,可见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品味。”★著名文史专家庞思纯认为:《贵阳赋》文字流畅优美,诵读琅琅上口,美文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是对贵州多年来一个很好的宣传,对贵州旅游与文化在全国的推介将带来很好的影响效果。是又一扇向外推介贵州、展示贵州的窗口。它应该是一张响当当的贵阳“文化名片”。★著名作家龙志毅说:“《贵阳赋》内容和文字表述很完美”。★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周复刚教授说:“《贵阳赋》展现出刘长焕的才情、学识和胆量。是用感情推动笔尖流淌而出的美文”。★著名写作理论家王强模教授说:在《贵州商报》看了《贵阳赋》很兴奋,感觉文采不错。表现了长焕的“才”、“胆”、“识”、“义”。★《青年时代》杂志社原总编辑刘彻东说:“从媒体同行的角度来看,佩服《贵州商报》刊发该文的独具慧眼。刘长焕之《贵阳赋》说明贵州大有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著名诗词楹联专家萧锡义评价其诗词文章“行宗至圣,笔吐真香” 。★辞赋理论家王泽生对刘长焕评论道:“刘长焕的诗词和散文写得不错,书法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如今,长焕在辞赋骈文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创造了《贵阳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并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并且由贵州省举行了《贵阳赋》的文艺座谈会。可以说,《贵阳赋》为刘长焕赢得了荣誉,更为贵阳市赢得了荣誉。”★中国骈文网总编锡东刀客曾评论道:“君之才情,似峰出群山之勃郁;兄之器度,若海纳百川之从容。君生于耕读之家,家学渊薮,书香薰染,吟哦童蒙。励志笃学,自强不息,踔厉风发,闳放专攻。游学东南,赏吴越之风情;薪传黔西,承师道于学子。耿介拨俗,豪迈倜傥. 负气争高,弹铗登峰。”——节选自锡东刀客《与刘长焕书》★当代诗人、辞赋学人蒋红岩评价道:“刘长焕是一个很有朝气的学者,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热爱创作,书法写得很棒,诗词散文用词精炼。刘长焕能够潜心搞文化事业,在文学创作上也非常勤奋,他的文章中能够融入更多的古典文化和人文历史,创作态度上严肃认真,《贵阳赋》一篇令人称道,真不愧为黔中才子。

曾就读贵阳达德中学,贵阳师范学校。 1944 年起从事新闻文化工作,先后在《贵州工报》、《贵阳力报》、《大刚报》、贵州通讯社、《民族导报》、《新闻界报》、《贵州民意》等报刊社担任记者、采访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编委等职务。解放后,继续从事新闻工作,担任《新筑商报》总编,曾任贵阳工读学园校长,贵州思南中学、铜仁中学教员。改革开放以后,担任《贵阳工商报》主编 8 年,并任《大陆桥报》、《信息新闻报》执行编委。还参加省、市、区政协文史资料的组稿、撰稿和编辑工作,参与编辑省政协文史资料新闻出版专辑、参与编纂《贵阳市志·文物志》。 20 世纪 80 年代起开始地方文史的研究,在《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贵州政协报》等报刊撰写了《四十年代贵阳新闻界概况》、《大定司法制度沿革考》等文章。曾担任贵阳市新闻学会、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贵阳市政协文史委员、贵州省报业协会理事,省近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贵州分社常务理事。曾被评为贵阳市各界人士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先进个人和中国民主建国会优秀会员。1994 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马世杰,字非羣,丙午科举人,即用外翰林候补知县,中和书院掌教世。坟茔在思南县兴隆乡大田沟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