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李大钊的思想及其背景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 伟大思想产生之日,往往是社会危机深重之时。民国初年的中国,正处在地地道道的危机之中。被蔡元培称为“文艺复兴”的文学革命,无非是诞生在全民性危机时代的思想运动。其骨干主要是《新青年》杂志的领导人,他们的思想常常很贴近现实,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刻地批判落后的社会。因此,正如Schwartz所说:中国知识分子与其说是从哲学意义上对其自身状况做真理的探讨,勿宁说是直接受现实问题逼迫使然①。在抽象思维方面,他们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谓“近代思想”,都是以同传统旧思想决裂而作为其思维方法和理论思维前提的。这种思想的盲目发展,见于各种言论和政策中,但追根溯源,还可以发现一个主流,也只有在这个主流中,才能找到李大钊在文化革命思想史上的位置。 李大钊是文化革命当之无愧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新青年》执笔者中惟一有独特思想体系的人,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中心人物。本文旨在探索李大钊何以能够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思想史的课题,成为开辟通往新时代道路的先驱。对此,绝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 任何一种思想,在其有限的自身中,都包含了带有普遍性倾向的因素。无论何时,面对现实的权宜之计,不一定必然地反映其思想实质。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中寻找李大钊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上升为抽象思维,还有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确切地说,我们要把李大钊的思想和行为,与他自身的变化联系起来。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活跃。有人称之为“百花齐放”,有人则称之为迷乱中的摸索。其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是西方思想潮水般的涌入。本来,近代西方思想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的,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带着同样的时代印记一齐登场了,因而也产生了西方思想的异化。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全部志向几乎只有一点,即中国的近代化问题。那么,他们在清末以来缓步前进的近代思想史上,又留下了什么课题呢? 虽然凭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颠覆旧社会,但中国近代的一大特点却是肩负建设新时代使命的阶级尚很弱小。鸦片战争以后,官僚封建主义的中国急速走向崩溃。中世纪停滞僵化的思想基础渐渐失去,代表新时代的资产阶级现在还只是与旧社会相对抗的成长中的阶级,还无力用自己的世界观向旧思想挑战。近代中国的思想界,也遇到了内部现代思维不很成熟的矛盾,在建立有自己特点的抽象思维之前接触了西方思想,并为我所用。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角逐场。列强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人,在贫困的重压下,也无暇进行抽象的理论探索。本来,中国知识分子从洋务派的政策中,萌发了实现中国富强的希望。然而他们憎恶传统的阻碍中国进步的旧政治,对建立西方化的新社会抱有强烈的希望。历宋、明、清三代,900多年的朱子思想传统,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对它进行批判,必定触及一切传统观念的根基,因此,必须从具体的现实问题入手,例如:康有为用公车上书的行动将自己的公羊学付诸实践。对正统思想的批判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政治问题。对中国追求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来说,在已有的传统上披上近代西方思想的外衣,是极其自然的。 但是伴随着他们的是又一次失望。回顾清末历史,最明显的现象是改革运动反复受挫。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唐才常的自立军、惠州事件,1904年黄兴长沙起义,1908年安徽新军事件,以及1910年广东新军事件……全被清朝保守势力所扼杀。此后,知识分子被迫思考有关革命主体问题。实际上,上述一系列失败给予他们思想上的最大影响,是认识到了对改革主力军采取漠不关心的做法是错误的。梁启超在《新民说》(1902——1904)中发表了与改革现存制度相比,造就新一代民众更为重要的观点。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进入了辛亥之年。李大钊的政治活动也从这个时期开始了。 二 初期思想的发展 李大钊思想研究的最大难题,是李大钊初期怎样从唯心论转向马克思主义,或曰什么是两者结合的内部契机。马克思主义视唯心论为首要敌人,李大钊却自己实践唯心论;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自己的行动原理,而李大钊在此后论述过“阶级调和论”。以上种种,说明李大钊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显然存在着鲜明的差距。因此,要把李大钊置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之上,关键在于了解他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要研究他的思想,还要同时研究他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李大钊思想体系,大约形成于1916——1918年间,即创作《青春》、《今》的时期,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研究唯心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两篇文章的性质。这两篇文章,贯穿了独特的思考,充满现实感,认真研究它,对正确认识李大钊思想形成的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918年前李大钊的思想,大体可分为《言治》时代、留日时代和归国后三个时期。下面将分别考察这几个阶段中李大钊思想发展的脉络。 1.李大钊于1913年任北洋法政学会机关杂志《言治》的编辑部长。这时,正值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从当时的政论(如《言治》、《独立周报》等)来看,大体上都认为现实的丑恶是枝节问题,社会的本质还是好的,只是受某些人的操纵支配误入了歧途而已。这种回避彻底否定社会的看法虽很通行,但现实的发展却很快。1913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专制统治更加强化。人们被迫重新思考“革命”的问题。李大钊的思想也开始倾向于对社会进行本质的批判。憧憬着“民权”之光的李大钊当时感叹道:“于此时,每一闻‘民权’之语,如由衷之隐痛,不忍再听。然耳犹此耳,声犹此声,为何今日相遇竟是如此悲喜”(《论民权之旁落》)。与此同时,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败坏革命的元凶——军人(都督)和暴党(国民党): “一时棼棼攘攘,竟进以鼓荡政治恶潮者,不为武断蛮野之军人,则为豪横骄喧之暴党。政权争握,不归甲则必归乙,如水益深,如火益热。而以政争之故,兵争或因之以起,民生益沦于涂炭。汗血编氓,大旱霓云之望,忽绝于风摧电掣之后,乃不得不瞠目咋舌……(同上) 这些辞句几乎集中表现了《言治》时期李大钊思想的全貌。从革命的绝望中转向攻击党人和都督,几乎贯穿了所有论文。而且,他又性急地发表了拥护袁世凯中央政府的言论。这种追求共和又拥护袁政府的矛盾从何而来呢?这还须首先理解他的“共和”观。极其奇怪的是,李大钊未能提出明确的“共和”、“民权”概念。他首先摒弃了“共和=小民的幸福”的图示式观念。共和既成,何以民生仍遭涂炭之苦?与“共和”相比。“民生”为第一要义的观点,贯穿于李大钊这一时期的言论中。在他看来,共和只是争取民生的手段。 当袁世凯政府的反动面目一旦显露之时,上面单纯的理论便破绽百出了。李大钊开始提出革命的“主体”问题。在此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此时李大钊还没有阶级观念和阶级立场。确实,他一贯坚持“小民”立场,但我们所说的阶级观,不是指人的社会身份而是社会的阶级构成而言,不是他所说的“小民”、“黔首”与统治阶级的对立。他虽也亲身反对二院制,但却以“中国没有欧美式的阶级”回避了阶级问题。这种缺少阶级观念的理论,就是以后将要论及的李大钊的“调和论”的基础。 以上是《言治》所反映的李大钊的思想概况。1913年底,李大钊满怀疑虑赴日本留学。他留学的目的,显然是在寻求对社会本质和革命主体的认识。 2.李大钊在其早期的哲学论文《风俗》中,论述了社会与个人,社会与精神等问题。他在那里提出了“群”的概念: “盖群云者,不仅人体之集合,乃具同一思想者之总称”。这个“群”不等于“国家”; “亡国而不亡其群,国虽亡而未亡,暂亡而终不亡”。 他所说的“群”是没有阶级性的民族,这个“群”的概念恐怕是受梁启超《说群十篇》的启发。梁启超认为“群”与“民众”同义,主张以群治代替独治,从而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梁认为“亿兆京人之集合而为群”,哲学价值并不很高。李大钊将“群”上升到“社会存在”的高度,这点尤其值得注意。 那么,“群”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呢? 群与己之关系,盖互为因果者也。有如何之人群,斯产如何之人物,更造如何之人物……平心论之,亡群之罪,不必全尸于助长之人群之自身,亦实有自作之业…… 在此还须回顾一下李大钊在《言治》时期对国民基础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包括在“群”的概念之下: 时至今日……圣人既不足依,英雄亦莫可恃,昌学之责,匹夫而已。国一日未亡,责一日未卸,我尽我责,以求亡国之后,无憾而已。 由此可见,李大钊的哲学是以“群”为社会基础的、实践的哲学。 李大钊的“实践”究竟是什么内涵呢?“昌学之责”集中表现了他唯心论的性质和特点。他首先针对作为存在的“群”提出了作为精神的“风俗”概念: (群)实积有暗示力与暗示于他人者之层级而结合者。结合之容愈扩,暗示之力愈强。群之分子,既先天后天受此力之范制,因此成共是之意志,郁之而为风俗,章之而为制度,相维相系以建其群之基。群其形也,风俗其神也。群其质也,风俗其力也。 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人心向道义,则风俗日跻于纯,人心向势力,则风俗日趋于敝……人心之所向,风俗之所由成也。人心死于势力,则群之所以亡也。故曰:“一群之人心死,则其群必亡”。 这篇论文充满了传统哲学语言而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术语。这种思维方法,无疑脱胎于道德的或规范先验化的中世纪思维方式。但若以此类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或辩证法思想,则又颇感牵强。“群”最后成为超时代的“社会存在”,是一形而上学范畴,风俗的标准是由“道义”、“势力”来衡量的。因此说到“形”、“神”、“质”、“力”等等,常常是后者理所当然地被当作重点,即“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 但这种“群”生风俗,“人心”又左右风俗的唯心论是需要注意的。从宇宙之理至高无上的唯心论出发,是不应忌讳人为的观念的,但李大钊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人为”的、所谓“实践观念论”。他的实践当然是指“风俗,攘政又未必使学正”,“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这种来自精神方面的东西。但在此,李大钊对实践的重视显然已超过了对观念的重视。 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普通绝望之中,李大钊却更执着地追求革命真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因绝望而急于摆脱政治,连陈独秀也在此时的《甲寅杂志》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李大钊说其中颇多“厌世之辞”,并针对陈文而作了《厌世心与自觉心》,其中鲜明表现了他准备投身革命实践的气魄: 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但境遇之成,未始不可参以人为。故吾人不得自画于消极之宿命说,以尼精神之奋进。须本自由意志之理,进而努力,发展向上,以易其境。俾得适于所志,则赫胥黎之“创造进化论”尚矣。 这些思想,正是贯穿于《青春》、《今》中“于现在充实自我”的思想根源。 以上我们已围绕《青春》、《今》全面分析了李大钊思想的大略。贯穿其思想主流的,是与近代的科学的社会观毫不相干的唯心论,其转向社会实践的志向和支持这种志向的信念,是“国家尚未灭亡……”。 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究竟学习了哪些东西呢?《风俗》一文显然没有吸收西方思维方式和辞句,只是在传统的思想范围内思考;但《厌世心与自觉心》已开始引用西方思想,可以看出此时李大钊在勤奋学习西方思想。但他的学习内容却不得而知。有人认为他此时受安部矶雄影响至深,有人认为他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思想,还有人认为是受了黑格尔哲学的强烈影响。其实,在缺少关键性史料的情况下,仅凭对《青春》、《今》的分析来判断李大钊思想的来源是很危险的。但说李大钊只受一种思想的影响也是错误的。如前所述,李大钊确曾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各种各样的外来思想纳入他的体系之中,在他的论文中,多处引用柏格森、格拉依鲁(音译)、巴以伦(音译)、米鲁(音译)、埃马逊(音译)等人的言论,这些斑驳的思想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李大钊从这些热情的思想家那里汲取了化绝望为力量的勇气,这力量必将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对李大钊留日间的行动几乎无从可知。据贾芝《先烈李大钊的故事片断》(《中国青年》63期,1951,4.21),在1915年21条签订之后,李大钊作为留日同学总会的干事曾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国耻纪念录》等。一旦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服务于他的革命实践,思想与实践交流之窗拉开,他的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也是必然的了。 3.郭湛波认为,在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中,《青春》和《今》已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它们所表现的思想,与“动的,矛盾的连贯的宇宙观”或“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的唯物史观是完全相通的(《近三十年的中国思想史》)。全面分析李大钊的思想,我们不能全然接受这个说法。诚然,“刻刻流动”与辩证法之间确有相似之处,但用来类比马克思主义未免失于简单。 另一种在中国已成为公式化的见解是:以1918年为里程碑,李大钊受俄国革命的影响,抛弃资产阶级立场,迅速成为社会主义宣传者。将思想深处180度的大转变归结为外来影响,是难于让人相信的。仔细分析《青春》、《今》,一定会发现李大钊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青春》是一种世界观。确实,《青春》是从宇宙的无限性和流动性这一认识论开始的。正如,“一成一毁天之道,一阴一阳易之道”所说,他的思路是以天道与人道合一为基础而倾斜于传统思想的。但我们已看到,他的思想又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但他也并非将“宇宙”与“社会”做简单类比。 在《青春》和《今》中所表现的李大钊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如:何为社会,社会变革的主体如何行动,个人如何参予变革等,他把这些包括在“永远的今”这一概念之下。 “青春”是包含无限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今”的机能的表现,“其变者青春之进程,其不变者无尽之青春也”,这就是创造未来的“回天再造之精神”。而且李大钊认为:是使民族兴旺的“青春”的民族,还是使民族衰老的“白首”民族,完全取决于青年的自觉程度。至今阻碍中国的“青春”的障碍是什么呢?是“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青年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在《今》的结尾,他简明扼要地说出了他的思想: 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由“今”所造的功德罪孽,永久不灭。故人生本务,在随实在之进行,为后人造大功德,供永远的“我”享受、扩张、传袭,至无穷极,以达“宇宙即我,我印宇宙”之究竟。 综上所述,贯穿李大钊哲学的,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的使命感。他不满并反抗中国社会的现状,将刷新和充实自我置于根本地位,认为这是社会变革的全部力量所在。李大钊哲学既不是“宇宙观”,也不是黑格尔哲学,更不是“生的哲学”。尽管他也采用过赫胥黎的创造进化学说,但最终还是从眼下的中国社会实践中汲取了有益成分。无论如何,全面看李大钊哲学,它带有一种可称之为“生的哲学”的色彩,这与其思想的本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李大钊在对既往全部绝望以后,认为民众是惟一可信赖的基础。实践的方向就是“国民教育”,“改变风俗”等等,从这种辛亥年间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试图使自己的思想体系化,明显地带有观念性,带有“永远的今”这种“生的哲学”的印记。 如果说李大钊思想的基本性质是面向中国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那么一旦将其升华为抽象思维,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就会独立、自觉地发展下去。他提出的“今”的概念,包含了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不仅有更新自我之力,而且常常意味着在更高阶段上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由这一认识导引出的世界历史课题,即“再生”问题: 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青春》) 李大钊把“回春再造”作为历史课题并正当俄国十月革命之际提出,并非偶然。对他来说,十月革命正是“新精神的诞生”。 4.与《青春》、《今》同时,李大钊还有其他一系列文章,他自称为“调和论”。调和论本是章士钊等政学派的主张,与他们长期接触的李大钊深受其影响。 调和论的特征是主张放弃主义,让新、旧势力在同一舞台上扮演竞争角色,期待社会自然而然进步的一种乐观主义,其根源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希望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心态。但1917年以来局势的发展,彻底粉碎了调和论的梦想,其内部化分为两派,一是章士钊的与军阀调和论,二是李大钊提倡的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说。如果通读《太平洋杂志》,就会了解后者在现实的严酷打击下,如何变调和而为直接唤起“国民”的全过程。李大钊在《甲寅日刊》上与章士钊告别,投入后者的怀抱。② 李大钊主张调和论的目的,无疑是不使用暴力实现社会的进步,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在他看来,保守与进步这两种力量的并存,对世界进化来说是必要的,它批判用暴力扼杀新势力的专制政府,但同时又不赞成视旧为“恶”并给予彻底推翻的做法。 总之,我们不能要求此时的李大钊已经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勿宁说,他的适用于现实的哲学,表现为与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调和论。我们必须抛弃所谓李大钊哲学的发展必须通向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他之发现马克思主义,还须通过一媒介物,这个媒介物就是俄国十月革命。 三 与马克思主义相遇 1.《庶民的胜利》与《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但它们在李大钊思想发展中的价值自然是不同的。这两篇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作为光辉的历史文献,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的传播,是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但若系统地看待李大钊的思想发展,就会发现,他把握俄国十月革命的基调,他的“回春再造”的哲学,他对现实问题的立场等等,都还是民主主义的,如: 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和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和平,渐有和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将布尔什维的胜利,看作世界变革的潮流,它不外乎是一场扫除腐败的“历史残余物”的“积尘重压”而获得再生的实践。面对这种新潮,他呼吁群众“创造新纪元是非常困难的,恐惧不行,逃避也不行”。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坚决反对把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决定论,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劳动阶级大声疾呼,只有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是一大功绩。如前文所说,李大钊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变革的理论”提出来的,变革是必然的,但不是自然的。中国的变革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进行,首先还要让变革的主体即所有国民,自觉地坚强起来。 如上所述,李大钊思想的主调,是重视变革社会的实践及变革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被有机地吸收进他的哲学体系,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说都不具备科学的社会观的李大钊,从马克思那里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所缺乏的经济理论。 给李大钊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的理论如“宇宙进化大道,乃天行健自强不息之一长流,在此只能前进,不许反顾”是从“永远流转的实在”推理而来。正如王毓铨在《中国近代思想的最初的辩证法研究》中所评价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与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同时李大钊认为人民群众有力量创造历史,并对人民参予历史的创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进自己哲学的尝试。 令人为难的是,我们既已认定李大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他又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给中国革命以极大影响,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呢?为解答这一疑问,我们还须回到他所生长的中国的现实中去,因为这与他的思想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关系。 2.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大熔炉。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投身其中,其意义异乎寻常。过去,贯穿于《新青年》的基调是“德先生”、“赛先生”的启蒙主义,这当然是中国近代思想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在中国现实还不允许受理性支配的时候,合理主义的历史生命也就此终结了。21条和凡尔赛议和会议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已对中国构成最大威胁,西方列强要变中国为殖民地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在此时,用以西方为典范的“民主”与“科学”之外的理论,确实更能抓住民众。帝国主义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靠理性来解决的。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017年是李大钊同志就义90周年。为弘扬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继承大钊遗志,弘扬大钊精神。现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作者具体选题,请结合会议主题,参考征文提纲,也可自行拟题),论文请于2017年4月10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或。我们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以便确定最终参会人员,发出正式会议通知。论文将择优在《唐山学院学报》“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刊登,并实行优稿优酬,其他入选论文将择机出版论文集。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唐山学院承办,会议联络处设在唐山学院学报编辑部。联系人:李亚平 赵国英电 话: 附:“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提纲1. 李大钊的青春思想研究2. 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3.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4.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5.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建立6. 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7. 李大钊与五四时期人物的交往关系8. 弘扬李大钊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李大钊的建党思想10. 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11. 李大钊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贡献12. 李大钊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3. 李大钊与近代中国学术14. 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史学范式的建立15. 李大钊的社团思想与社团活动16. 李大钊与中国传统文化17. 李大钊与西方近现代文化18. 李大钊早期思想与清末民初社会19. 李大钊与日本(日本学者对李大钊的研究、李大钊思想在日本的影响).................

李大钊议论文素材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80年前,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留下几句简单的遗言,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将他生命里程的终点定格在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也为中国文化留下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世说新语》的记录与这几近相同。) 如盖的苍穹下/一条荒僻的小道上/一辆孤独的马车/摇摇晃晃地逶迤前行/你 一个忧郁而微醉的驾驭者/手中并没有缰绳/而是满盈欲洒的酒杯/你不知去何处/也不知何处可去/一个人在颠荡的车身中/酒语喧盈/最后 车轮终于停了/路到了尽头 无处可去/于是 你放声嚎哭/驱车而返/直至率意地再踏上另一条路/重复着另一次的颠荡与微醉//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阮籍/竹林七贤你最狂/傲然独得 纵酒昏酣/宏达不羁 不拘礼俗/登高临远 嗜酒长啸/曾在群山万壑之间/面对奇峰异石/感受天地悠远的气息/曾攀上万丈山巅/下抚千丈白云/感受虚无飘忽的寰宇/曾驻足于古木苍天之外/孤高远眺/一切在醉酒中流淌/一切在宿命中超脱//何晏被诛满门/嵇康惨遭杀戮/那个动荡的时代/沉浮如风雨飘摇/生命同朝露秋霜/欲求解脱而不能/逆来顺受而不愿/你只好在魏晋的玄风中/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来抗议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虚伪透顶的现实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 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 杜康设宴酒三千/刘伶海量步蹒跚/推门就问再举盏/水流不断我不还. 相传东周时代有个叫杜康的人,以造酒闻名天下,后被天帝封为酒神。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传说他原是王母瑶池的一个仙童,因偷喝仙酒被罚贬下界的,刘伶来到人间,依然嗜酒成性。王母为了点化他,派杜康来到人间。刘伶喝了三杯杜康酒竟一醉不起,刘伶的妻子以为他已醉死,便把刘伶埋葬了。三年后,杜康来到刘家讨取酒钱,刘妻责怪杜康以酒害命,杜康却声言刘伶未死,后来打开坟墓,刘伶果然醒来了。 悲哀莫大于心死。不再寻找出路,也无所谓路穷路尽。没有丝毫希望,更谈不上任何前景。这真真是黑暗的深夜,抹去了天明的希冀。 深刻的绝望痛楚已经失去了固有的表达方式,只一句死便埋我。生的幻想泯灭,于是,刘伶草木形骸,随世放逐。 人最痛苦的,莫过于醒了却无路可走 有醉人的酒,当然要醉,醉得痛快醉得豪爽,一醉解千愁,可是如果醉,就不要醒,醒了还是要面对,如果不能永远逃避,就不要去逃避.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王戎观虎)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王维——《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团结(1)引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形成合力、产生凝聚力。讲团结需要宽广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以全局利益为重;讲团结需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相互理解。(2)事实论据郭子仪、李光弼团结对敌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紧抱住李光弼,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著。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3)理论论据三人一条心,其力之大可断金。郭沫若《国庆颂》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大家不能互相了解,正像一大盘散沙。鲁迅《无声的中国》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中国谚语最弱者的力量如果联合起来,那也是非同小可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法]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以群而强,以孤而败。谭嗣同《群学会叙》众人齐心能填海,蚂蚁齐心能搬山。中国谚语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邦助人民克服各种混乱。[前苏联]高尔基《卡利宁》合则存,散则灭。李大钊《劳动问题的祸源》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谚语众志成城不可摧,弃之却之终自绝。何香凝《纪念死难烈士》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清•曹雪芹《红楼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真诚待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诚待人故事一: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真诚待人故事二:弗莱明真诚待人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

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到:“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的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孩子能象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名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西林,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里救起来的哪个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谁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来了回来?是盘尼西林。那个气质高雅的人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二战时期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如果真诚的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弗莱明因为真诚才让自己的儿子有了成才的机会。老丘吉尔也因为真诚才挽救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并使之成为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政治家。

真诚待人故事三:诚信为商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有关真诚待人的名言

1、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2、愚蠢和傲慢是一树之果。――谚语

3、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集》

4、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

5、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6、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9、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10、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中国锦言

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英)乔叟

1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13、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4、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胡宏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英)莎士比亚

16、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佚名

17、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18、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魏征如

19、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0、在人生道路上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卡耐基

21、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张居正

22、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23、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24、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25、真诚不需假手于笔墨,美丽不须借助于粉黛。——莎士比亚

26、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28、对友情唯一不变的考验,还是长久不变的真诚。——(中国)柯蓝

29、诚挚坦然的态度要比处处防范他人的态度有益得多。——(美国)罗杰斯

30、真诚是使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罗兰

与人相处之道

犹太工程师史德柏希望他的房东能够降低房租,但是他的房东很难缠,许多人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最后都失败了。大家都一致得出了一个结论:房东不近人情,不好接触。

史德柏决定试一试,他给房东写了一封信,说合同快要到期了,他将搬出去,实际上他不想搬走,如果能够降低房租的话,他想继续租下去。没过几天,房东就带着他的'秘书来找史德柏。史德柏以友善的方式在门口欢迎他,非常热情。

史德柏并没有马上谈论房租的问题,而先特别强调自己很喜欢他的房子,称赞他管理有方,希望能够再住一年,但是房租却有点儿高。

房东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这么热情而真诚的房客,他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开始向史德柏诉苦,其中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14封信,有些信言词十分粗鲁,太伤他的自尊心;还有一位房客威胁他,如果他不制止楼上那位打呼噜的房客,就要退租。

房东高兴地说:“有你这样满意的房客,我真是太轻松了。”

房东在史德柏没有提出要求之前,就主动提出减收一点租金。史德帕希望能够再少一点,说出他能承担的数目,房东没有丝毫犹豫,他同意了史德柏的要求。

他刚要离开时,转过身来问了史德柏一句:“有没有需要装饰的地方?”

史德柏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道:“如果我用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减低房租的话,我相信我一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阻碍,我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我的友善、同情和赞扬。”

【相关论据】

1、革命先驱者的友谊:在我国,革命家之中有很多动人的友谊佳话。众所周知,孙中山和李大钊的情谊是十分深厚的。1920年8月,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处于困境,李大钊和林伯渠专程从北京到上海和孙中山见面,在多次的接触和会谈中,李大钊和孙中山的革命友谊与日俱增。孙中山为了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定李大钊为北京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提前1个多月赶到广州,协助自己完成筹备大会的各项工作。大会期间,李大钊是大会主席团的5个成员之一。李大钊对孙中山非常敬重和拥戴。他认为这位伟人“是亚洲人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导者”,国共合作则是发展中国革命的需要,也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的伟大功绩。为此,李大钊不辞劳苦,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1925年,孙中山为了谋求南北统一,离开广州北上谈判,李大钊到北京车站迎接。同年3月,孙中山不幸病故,李大钊领导北京的党组织,发动30多万群众参加悼念活动,出殡时,他亲自为孙中山扶灵。李大钊还写了一幅长214字的挽联,表示深切的哀悼。

2、李杜诗谊: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国古代史上如双峰并峙,光耀史册。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后人所交口称赞。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两人的交往也可算是忘年之交。他们曾在天宝三年到四年,在山东鲁郡相聚了一年多时间。后来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李白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两首诗怀念杜甫。而杜甫也在多篇诗歌中对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和超拔飘逸的绝世诗才作过生动的描述和热烈的赞美。

3、终生的友谊:北宋时期,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友人曾巩带上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介绍。当时,欧阳修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名满天下。尽管位分悬殊,但他对这个普通青年的文稿非常赏识,“爱叹诵写,不胜其勤”,还收进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欧阳修和王安石很想见见面,共同讲评一下时人的作品。但人事阻滞,缘悭一面。直到王安石后来调京任职,这两位“神交”十年的朋友,才初次见面。两人的友谊持续到晚年,而且经受了考验。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不赞同某些新法,但并未因私人友谊而有所回避,他两次上疏皇帝陈述对青苗法的意见。王安石也未因此而影响对欧阳修的尊敬。不久,欧阳修去世了,王安石亲自撰写祭文,表达了对友人的沉痛悼念之情。

4、师友情重:黄庭坚以诗文闻名于当世,史学家拿他和苏轼并列,称为“苏黄”。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确实也有着深厚的友谊。一次,两人坐在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象树梢挂蛇啊。”说罢哈哈大笑。“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心折。不过,师兄写的字,愚弟认为还是有一些……”黄庭坚犹豫了,没有说下去。“说吧,说吧,”苏轼道:“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吃不消吗?”“好,我就斗胆了。”黄庭坚咽口唾沫,说:“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然而有时也写得有些褊浅,就象是石头压的蛤蟆。”也许“石头压的蛤蟆”的形象有些滑稽吧,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两位文豪常常互相学习,互相磨砺,互相批评,这如同春风化雨,使得友谊之树更加枝青叶茂了。

5、为了悼念果戈理: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正直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了斯巴斯基去。

一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历史上的名人雅士对它作过详尽的解释,古往今来许多英雄豪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种精神。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团结互助始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现在,在校园里“团结”这个词是我们天天都挂在嘴边,仅仅是因为老师常教育我们要团结互助,敢问一句有谁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呢?生活中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勾心斗角,甚至因为一己之私间接地伤害到自己的朋友、亲人,又有谁曾经想过要团结呢?在”八荣八耻“中曾提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句话深刻地教育了我,何为利何为鄙,何为荣何为耻。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一直本着团结互助的宗旨,因为过往的历史使大家深受教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连年内战。因为中国人之间的不团结,帝国主义列强才敢欺上门来,不断挑衅。他们不仅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宝,而且肆意污辱中国人的人格,践踏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想起上海租界地某公园门口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段耻辱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民反思的历史。历史的鉴证告诉我们,不团结就会被人打,不团结友善就会被人欺负,只有让全体中国人民加强团结,友善相处,才能抵抗风风雨雨,才能复兴中华民族。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被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归宿。他先去看了地狱,第一眼令他大吃一惊,因为所有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所有人都无精打采,愁眉苦脸,而且瘦得皮包骨。然后,他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他们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美味佳肴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然后,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佳肴,刀叉与那些4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为什么地狱里的人都在挨饿悲伤,而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吃得好,而且很快乐?他迷惑不解。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把手太长了。而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互助,结果帮助了自己。这个故事也启示我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愿意伸出双手,那么他也会给予相应回报。学习上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而人的一生更是如此。这样的团结不好吗?如果像地狱里的人一样,谁也不帮助谁,没有一个人愿意团结互助,那么得到的将是什么呢?让我们将心比心地去了解别人,团结互助,尤其不要让能容纳一座山的眼睛被一粒小沙子挡住,那样成功才会永远伴随我们每个人。现在,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我也深有感悟。我清楚地明白,“团结”不只是让我知道它的意思那么简单,它需要我去亲身经历,需要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团结互助,未来的天空会更蓝。 二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那我们怎么才能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呢?首先,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人生。现在有些同学的成绩暂时落后,就自卑起来,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是有长处的,并不都是短处,只要不断努力,成绩是可以赶上来的。自信是健康人生的必备要点之一。此外,我们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还不能确定自己长大后的职业,各位同学应当全面发展,美术、体育、音乐、微机、英语、思想品德等课程都应该认真上,不能光学习语文、数学,这样才能给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培养良好习惯,如不乱翻别人东西、写字姿势端正等,从小养成好习惯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所说:“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各位同学,你们看,养成好习惯是多么重要啊!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员而骄傲,因为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应该热爱党,感谢党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那些为了革命而献身的人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现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儿女不孝顺亲生的父母的事情,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这些儿女不曾想到,等自己老了以后,自己的子女又会怎么对自己呢?所以在此提醒所有有老父母的大人,对老父母一定要孝顺,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孝顺长辈,多为长辈做些事。在家里应当多参加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叠被子、整理房间、抹桌子等家务劳动,不仅帮助了父母,还养成了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在家里也应该学习家庭礼仪,如吃饭时先请大人吃、离家说再见、来了客人端茶水等,礼节礼貌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还应该善待左邻右舍,和邻居处好关系,共建和睦家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当自己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一定要想到,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都是老师精心哺育我们的结果,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感谢老师那慈母般的关怀。我们想一想,上课的时候,我们坐着,老师却都是站着;下课了,我们在玩,老师却在认真地批改作业,老师每天不知比我们辛苦多少倍。尊敬老师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培养的品格。除此之外,同学们之间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不要给别的同学起绰号,不要在别人学习的时候搞恶作剧。热爱集体是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许多人合在一起成为集体时,力量就大了。在集体里面,相互帮助,不仅大家开心,自己也开心,这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应当有诚信,答应了别 人的事不能反悔,考试时不能作弊,不乱吹牛皮,要说实话,办实事,这样才能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敬。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就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我们都还是小学生,但我们仍然应该多看新闻,多关心国家大事,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乘车时要主动让位给老人和抱小孩的阿姨。这样才是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祖国,还要爱我们美丽的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现在,世界上仍有少数地区不是很太平,以色列、伊拉克等还有武装冲突,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心爱好和平,总有一天,和平鸽会飞满世界每一个角落!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在家做一个孝顺长辈、勤劳有礼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好学生,在社会上作一个关心国家、爱好和平的好公民。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就一定会早日到来!三互助才能双赢花儿之所以娇艳,是因为有绿叶作她的陪衬;绿叶之所以不被人们忽视,是因为有鲜花替她作点缀。所以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于互助也。君可知否?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单调并且毫无生机,会枯萎乃至死亡。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不仅生机盎然,根深叶茂,而且竞相争荣。才会有一幅百花齐放的场景。一滴水要想不干枯,就要汇入大海;一个人要想充满力量,就必须融入一个大集体中去。所以互助共生,最后才能双赢。君可知否?如果没有近百位科学家日以继夜地为神州七号的飞天做出精打细算,又何来杨利伟成功飞天;但又假设没有杨利伟这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质去满足飞天的条件,那科学家的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知,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双方的配合,任何独自的力量都是白费。事实证明如果想要达到目的,最适当的途径便是互助。或许你有力挽狂澜的能力,面对挫折可以从容不迫的处理和解决。或许你看穿人世间的虚伪,面对他人善意的帮助缺拒之门外。但请你明白:一根筷子比十根筷子被折断的可能大很多,往往互助达到的效果不能忽视。然而互助不是一种相互的妥协,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我曾经在杂志上读过这样一篇报导。一位著名的学者来到一所中学作研究。他找来几位学生,分别给他们一个用细线吊着的小球,要学生们把小球放进窄口瓶里,学者往瓶内灌水,观察他们是否能在水装满之前,小球能全部安全离开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学生们依次排好顺序,从容不迫的将小球全部拉了出来。所以我说:互助是一朵花开不败,在人间夺目绽放,香气扑鼻;互助是夜晚的路灯,指引着迷失方向的人。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学会互相帮助,将他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相结合,共同达到双赢的局面。让互助这种美丽的行为,充满到这个人世间。互助才能双赢。

关于李大钊论文范文资料

建党八旬纪念,禹域万里新容。人间伏虎五十载,飞泪几度告乃翁。念红楼播火,桃李天下;瞻万安公墓,激烈壮怀。呜呼!张阀作霖,戕我先烈;三绞酷刑,黯兮惨粹。然前贤赳赳,后继悠悠;先驱洒血,春满神州。 特录陈毅元帅悼诗,以祭国殇: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今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2周年。在人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先当追念当初开天辟地、相约建党的创始者,即“南陈北李”中的李大钊同志。 ■ 陈独秀来信问党名,李大钊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 在日本三年,李大钊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过头脑中还兼容其他思想。他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思想策源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并得知俄国革命胜利的消息后,终于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能够救中国。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并支持北大学生邓中夏等组织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外称“亢慕义斋”(英文Communism,即共产主义的谐音)。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1921年7月下旬中共“一大”在沪召开,李大钊因校内同仁生计需他解决,未能赴会。翌年8月李大钊赴上海拜见孙中山,代表中共提出加入国民党的建议并得到同意,成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跨党”身份的李大钊成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同年亲驾马车率同志越出东北边境,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并参观五个月。随后他回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被军阀称作“北赤”的首要而遭通缉。1926年3月18日,他不畏风险,主持反帝大会后率群众游行赴段祺瑞政府请愿,遭军警开枪屠杀。走在队伍前列的李大钊头部和手负伤,脱险后率北方区委机关避入苏联大使馆旁边的兵营,在那里领导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 奉系军阀使用进口绞刑机,对李大钊“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旧中国每逢战乱,下野军阀和政治家避入外国使馆是常例。西方列强对中共领导人进入苏联使馆却实行两重标准,鼓励奉系军阀张作霖破坏国际惯例闯入搜捕。事先曾有人报警,李大钊毕竟出身书生,对形势险恶估计不足而未转移。 1927年4月6日晨,北京军警被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守军放入,突袭苏联大使馆,捕去李大钊等人。在狱中李大钊身受剥指甲等酷刑,仍坚不吐实。面对各界谴责及社会名流呼号营救,奉系军阀竟于4月28日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被捕的二十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时年李大钊38岁。 李大钊是遗腹子,三岁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一张照片: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 ■ “南陈北李”发起创建中共党组织,从一开始便是国内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时势造英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们这个既有灿烂历史又苦难深重的国度里,才诞生出李大钊这样为长夜难明的赤县拨云破晓的人物。先进思想从来产生于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出自太平天国、义和团那样落后的土壤中。近代想救亡图存的中国人用旧的思想武器奋斗屡遭挫败,纷纷向国外寻求真理。八国联军的野蛮入侵,使清朝旧有体制接近崩溃,20世纪初科举被废,中国大地上出现以新学为主的洋学堂,李大钊恰恰成为第一代学生。当时国人见日本学西方能迅速富强,在日俄战争前后有数万青年赴东瀛求学,李大钊也在其中。虽然日本侵略中国为祸最烈,不过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并萌发了最早的理性的反帝革命思想。中国的新思想先驱最先看到的马列主义著作,也是日文的译本,李大钊又是其中最光辉的代表。李大钊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度的所见,与神州故园的悲惨境遇形成强烈反差。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跻身上层享受荣华,却甘心舍弃一切,宁愿奉献自身,也要点燃革命烈焰改造旧有的一切,如同希腊神话中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从时间表看,李大钊要早于陈独秀,堪称在中国播种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他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疾呼科学、民主,向陈腐的旧制度冲击。“南陈北李”发起创建的中共党组织,从一开始便是国内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代表,并向后人昭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 在北大红楼的名人中,起初惟有李大钊、陈独秀对毛泽东的态度是例外 1918年10月,李大钊在北大的同事杨昌济教授(杨开慧之父)领着一位高个儿青年来到位于红楼(位于东城区沙滩)的图书馆,想找份工作。首次交谈,李大钊就感觉这位姓毛、名泽东、字润之的青年言谈、见识不平凡,同意安排他当助理员,月薪8块大洋。毛泽东此后一面工作,一面旁听哲学和新闻课,并总想找名流请教。可是据他后来向斯诺回忆说,“大家都不理我”,“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在北大红楼的名人中,起初惟有李大钊、陈独秀对毛泽东的态度是例外。已是学界权威并已名满天下的“守常先生”一向愿意提携有志青年,他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经常登门请教,不仅有问必答,还经常推荐新书,并介绍了胡适等名师。经过接触和深谈,不少学者也感到这个操浓重湖南乡音的图书馆助理员的志向见解非同常人,此后便乐于倾心与之交流。 李大钊长毛泽东四岁。刚到北京时,毛泽东通过李大钊的介绍和提供学习条件,开拓了视野,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掌握了对各种流派比较鉴别的方法。后来李大钊长期主持中共北方工作,身边汇聚着党的建党之初的第一代有为青年如邓中夏、陈乔年、高君宇、何孟雄、陈毅等,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很大,大家都将李大钊视为忠厚长者,平时都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有了内部争论和矛盾也请他排解。将李大钊称为中国革命导师的导师,应是当之无愧。 ■ 李大钊化装成车夫,护送陈独秀出城,两人在京津路上商议建党 自古燕赵多慷慨豪侠之士,李大钊也受此风熏陶。对亲友、同志乃至身边工友重信诺,遇困相助不惜解衣推食。妻子是年长他几岁的家乡妇女,没有文化,留学归来后李大钊身为文坛名流,有人劝将此糟糠之妇下堂,他断然不肯,始终相敬相爱。社会上有不少仇视李大钊的军阀政客和反动文人,却无人攻击他的私德。 1919年6月,被公认为五四运动领袖的陈独秀被北京军阀政府逮捕,李大钊联络各界群起营救。同年秋,陈独秀表面上获释,却被软禁在家。李大钊与志同者研究,决定送他到上海发挥领导作用。因陈独秀不会北方话,又受警探监控,很难出城,李大钊决定亲自护送。翌年1月,他化装成赶车夫,拿出少年时在乡下学来的本领,到陈独秀寓所接其上了带篷马车。遇城门盘查,从容应对,随后沿小路直奔天津码头。李大钊在路上一面赶车,一面与陈独秀商议,应该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两人取得共识,并决定在南北分头着手。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篇,就在京津路上的马车中写成。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威金斯基来华与中国革命者联络,首先到北京找到李大钊,他们经交谈,就建立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随后,李大钊介绍威金斯基去上海与陈独秀相见,为正在筹划中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国际联系。同年5月1日,李大钊率北大师生、工友五百人举行纪念国际劳动节大会,并在会上慷慨讲演。会后又用两辆汽车插上红旗,到市内散发传单,党的革命旗帜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开始飘扬。李大钊奔走活动,常被暗探跟踪,却总是轻蔑地斥之为“狗”,毫无畏惧。他在北大月薪高达250块大洋,除维持简单家用外,都用于党的经费或在身边扶贫。遇难时家无余财,妻女靠各界友好接济。1933年清明节后,李大钊灵柩由北大师生送往西郊万安公墓下葬,虽有如虎似狼的国民党宪兵三团镇压,甚至向送殡队伍开枪,市内各界自发参祭者却越聚越多,所举花圈挽联在西长安街连绵达一公里。可见李大钊品格风范长留人心!

李大钊生平事迹的资料!!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扩展资料: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 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扩展资料:

李大钊的主要贡献: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建党八旬纪念,禹域万里新容。人间伏虎五十载,飞泪几度告乃翁。念红楼播火,桃李天下;瞻万安公墓,激烈壮怀。呜呼!张阀作霖,戕我先烈;三绞酷刑,黯兮惨粹。然前贤赳赳,后继悠悠;先驱洒血,春满神州。 特录陈毅元帅悼诗,以祭国殇: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今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2周年。在人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先当追念当初开天辟地、相约建党的创始者,即“南陈北李”中的李大钊同志。 ■ 陈独秀来信问党名,李大钊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 在日本三年,李大钊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过头脑中还兼容其他思想。他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思想策源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并得知俄国革命胜利的消息后,终于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能够救中国。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并支持北大学生邓中夏等组织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外称“亢慕义斋”(英文Communism,即共产主义的谐音)。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1921年7月下旬中共“一大”在沪召开,李大钊因校内同仁生计需他解决,未能赴会。翌年8月李大钊赴上海拜见孙中山,代表中共提出加入国民党的建议并得到同意,成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跨党”身份的李大钊成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同年亲驾马车率同志越出东北边境,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并参观五个月。随后他回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被军阀称作“北赤”的首要而遭通缉。1926年3月18日,他不畏风险,主持反帝大会后率群众游行赴段祺瑞政府请愿,遭军警开枪屠杀。走在队伍前列的李大钊头部和手负伤,脱险后率北方区委机关避入苏联大使馆旁边的兵营,在那里领导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 奉系军阀使用进口绞刑机,对李大钊“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旧中国每逢战乱,下野军阀和政治家避入外国使馆是常例。西方列强对中共领导人进入苏联使馆却实行两重标准,鼓励奉系军阀张作霖破坏国际惯例闯入搜捕。事先曾有人报警,李大钊毕竟出身书生,对形势险恶估计不足而未转移。 1927年4月6日晨,北京军警被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守军放入,突袭苏联大使馆,捕去李大钊等人。在狱中李大钊身受剥指甲等酷刑,仍坚不吐实。面对各界谴责及社会名流呼号营救,奉系军阀竟于4月28日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被捕的二十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时年李大钊38岁。 李大钊是遗腹子,三岁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一张照片: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 ■ “南陈北李”发起创建中共党组织,从一开始便是国内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时势造英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们这个既有灿烂历史又苦难深重的国度里,才诞生出李大钊这样为长夜难明的赤县拨云破晓的人物。先进思想从来产生于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出自太平天国、义和团那样落后的土壤中。近代想救亡图存的中国人用旧的思想武器奋斗屡遭挫败,纷纷向国外寻求真理。八国联军的野蛮入侵,使清朝旧有体制接近崩溃,20世纪初科举被废,中国大地上出现以新学为主的洋学堂,李大钊恰恰成为第一代学生。当时国人见日本学西方能迅速富强,在日俄战争前后有数万青年赴东瀛求学,李大钊也在其中。虽然日本侵略中国为祸最烈,不过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并萌发了最早的理性的反帝革命思想。中国的新思想先驱最先看到的马列主义著作,也是日文的译本,李大钊又是其中最光辉的代表。李大钊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度的所见,与神州故园的悲惨境遇形成强烈反差。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跻身上层享受荣华,却甘心舍弃一切,宁愿奉献自身,也要点燃革命烈焰改造旧有的一切,如同希腊神话中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从时间表看,李大钊要早于陈独秀,堪称在中国播种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他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疾呼科学、民主,向陈腐的旧制度冲击。“南陈北李”发起创建的中共党组织,从一开始便是国内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代表,并向后人昭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 在北大红楼的名人中,起初惟有李大钊、陈独秀对毛泽东的态度是例外 1918年10月,李大钊在北大的同事杨昌济教授(杨开慧之父)领着一位高个儿青年来到位于红楼(位于东城区沙滩)的图书馆,想找份工作。首次交谈,李大钊就感觉这位姓毛、名泽东、字润之的青年言谈、见识不平凡,同意安排他当助理员,月薪8块大洋。毛泽东此后一面工作,一面旁听哲学和新闻课,并总想找名流请教。可是据他后来向斯诺回忆说,“大家都不理我”,“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在北大红楼的名人中,起初惟有李大钊、陈独秀对毛泽东的态度是例外。已是学界权威并已名满天下的“守常先生”一向愿意提携有志青年,他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经常登门请教,不仅有问必答,还经常推荐新书,并介绍了胡适等名师。经过接触和深谈,不少学者也感到这个操浓重湖南乡音的图书馆助理员的志向见解非同常人,此后便乐于倾心与之交流。 李大钊长毛泽东四岁。刚到北京时,毛泽东通过李大钊的介绍和提供学习条件,开拓了视野,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掌握了对各种流派比较鉴别的方法。后来李大钊长期主持中共北方工作,身边汇聚着党的建党之初的第一代有为青年如邓中夏、陈乔年、高君宇、何孟雄、陈毅等,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很大,大家都将李大钊视为忠厚长者,平时都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有了内部争论和矛盾也请他排解。将李大钊称为中国革命导师的导师,应是当之无愧。 ■ 李大钊化装成车夫,护送陈独秀出城,两人在京津路上商议建党 自古燕赵多慷慨豪侠之士,李大钊也受此风熏陶。对亲友、同志乃至身边工友重信诺,遇困相助不惜解衣推食。妻子是年长他几岁的家乡妇女,没有文化,留学归来后李大钊身为文坛名流,有人劝将此糟糠之妇下堂,他断然不肯,始终相敬相爱。社会上有不少仇视李大钊的军阀政客和反动文人,却无人攻击他的私德。 1919年6月,被公认为五四运动领袖的陈独秀被北京军阀政府逮捕,李大钊联络各界群起营救。同年秋,陈独秀表面上获释,却被软禁在家。李大钊与志同者研究,决定送他到上海发挥领导作用。因陈独秀不会北方话,又受警探监控,很难出城,李大钊决定亲自护送。翌年1月,他化装成赶车夫,拿出少年时在乡下学来的本领,到陈独秀寓所接其上了带篷马车。遇城门盘查,从容应对,随后沿小路直奔天津码头。李大钊在路上一面赶车,一面与陈独秀商议,应该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两人取得共识,并决定在南北分头着手。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篇,就在京津路上的马车中写成。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威金斯基来华与中国革命者联络,首先到北京找到李大钊,他们经交谈,就建立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随后,李大钊介绍威金斯基去上海与陈独秀相见,为正在筹划中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国际联系。同年5月1日,李大钊率北大师生、工友五百人举行纪念国际劳动节大会,并在会上慷慨讲演。会后又用两辆汽车插上红旗,到市内散发传单,党的革命旗帜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开始飘扬。李大钊奔走活动,常被暗探跟踪,却总是轻蔑地斥之为“狗”,毫无畏惧。他在北大月薪高达250块大洋,除维持简单家用外,都用于党的经费或在身边扶贫。遇难时家无余财,妻女靠各界友好接济。1933年清明节后,李大钊灵柩由北大师生送往西郊万安公墓下葬,虽有如虎似狼的国民党宪兵三团镇压,甚至向送殡队伍开枪,市内各界自发参祭者却越聚越多,所举花圈挽联在西长安街连绵达一公里。可见李大钊品格风范长留人心!

新青年杂志是由李大钊创办的

李大钊。

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原文节选: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若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

扩展资料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

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春发表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

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

由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胡适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是陈独秀创立的《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关于李钊诗五首论文范文资料

姓名:李钊瀚英文名:Han Li性别:男星座:天蝎座血型:O型身高:183cm体重:68KG毕业院校:珠海市第一中学;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毕业典礼:演讲视频链接 ;演讲报道链接

因为是一部古代的五附加的电视剧,他皮献出爱国爱国中华嗯,现中终身的一个家的表现,他是对国家的奉献以及忠诚,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嗯,人的性格标准

李 钊所在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历:女 65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即在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工作,历任科副主任、科主任,现退休返聘。1968年曾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从师于谢荣教授。1985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访问,并参与Maze教授主持的有关MPV1440的研究工作。李钊教授从事麻醉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临床各科手术的麻醉、危重病人的处理及抢救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成型、肝胆手术的围术期处理,休克病人的复苏和疼痛治疗方面。在新药(新型麻醉药、镇痛药等)的临床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椎管内麻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发表相关论文十数篇。参加《新编麻醉学》,及《整形外科手术学》,《眼科成形学》,《眼科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等专著中有关麻醉部分的撰写。自1967年起担任北京医学院“麻醉学与复苏”的授课和临床教学工作,曾多次赴边远地区讲学、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培养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麻醉专业人才。硕士生导师

李钊】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年4月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国贸系主任。学历、学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服务经济主讲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主要论文:《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财贸经济,2005年11月《金融开放能促进经济增长吗?》,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0 月《金融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附加预期的动态模型》,预测,2006年 2月《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两部门模型的中国实证研究》, 南方经济 ,2006年4月《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年3 月《国际品牌创建模式与我国企业的实践经验》 ,集团经济研究, 2006年4月《实物期权在电子商务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经济, 2005年 4月《中外合资企业外方技术资本化问题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 ,2006年 3月《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统计与决策,2007年2月《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未来与发展 ,2007年3月《金融发展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SURE模型的估计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 3月The Foundation of E-commerce: Social Reputation System-A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a,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2005,8科研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参与成员。西部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成本效益空间异置与利益补偿机制——以陕西地区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参与成员。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研究,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主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校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出口贸易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校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要成员。产业结构与西部经济发展,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