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权威吗

发布时间: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权威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应该属于一般期刊

一般是不用纸质稿件的,我本人就是科技期刊编辑,你要了解他们的出版物你们学校或单位承认不承认,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像我们投稿的,QQ:150580718

提示:请确定你确实曾经向这个刊物投过电子稿,但有个问题,如果文章录用了,要求你寄纸质稿件是正常的,但如果说把钱也用信汇,这是不可能的,版面费通常是汇到杂志社,但要通过邮局以地址的形式汇过去,而且信封里是不允许放人民币的,邮局有权查出来没收。最好打电话核实下。

期刊等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期刊

它不是核心刊物 ,如果版面费较贵的话就没必要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如果版面费不贵的话,你就发吧,不会出现你的问题的。

审稿特别严格的期刊,会有这种情况。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是学术期刊! 为重要期刊!

四川省教育期刊有:①《当代职业教育》、②《教育与教学研究》、③《四川教育》、④《现代中小学教育》、⑤《文科爱好者》、⑥《理科爱好者》、⑦《宜宾学院学报》、⑧《当代职校生》。所以没有综合版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本目录所列作品除两种编著外,均由曹明伦一人完成并单独署名。 《英诗金库》 (全书共五卷,本人编注1-3卷,第二署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外国名诗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01月出版。学术论文:1、《语域再现和译者的虚拟社会角色——兼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16年第1期2、《形具神生,神形兼备——谈英语长句的汉译》,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6期3、《理解·转换·调整——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10期4、《“翻译暴力”从何而来?——韦努蒂理论术语violence探究》,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3期5、《关于翻译研究的学术对话》,载《东方翻译》2015年第2期6、《关于中国诗歌英译的一点思考》,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3期7、《译文应既像原作又像译作——兼谈“最接近、最自然”二元翻译标准》,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8、《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9、《梦魇般的魔力,幻觉般的体验》,载《中华读书报》2014年11月26日第11版10、《再谈翻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5期11、《字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第五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4年第10期12、《当令易晓,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13、《谈英诗汉译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1期14、《田园诗人弗罗斯特的政治讽刺诗》,载《外国文学》2013年第6期15、《义贵圆通,辞忌枝碎——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3年第10期16、《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3期17、《诗人爱伦·坡和他的诗》,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7月24日第11版18、《谈非文学译者的文学文化素养》,载《东方翻译》2013年第2期19、《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1期20、《弗罗斯特与〈游艺场〉——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1月23日第11版21、《爱伦·坡:一团纷乱浑沌的强烈激情》,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5日第11版22、《谈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和信息补偿》,载《中国翻译》2012年第4期23、《知其人·论其世·译其文——第三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2年第10期24、《“翻译研究也需要翻译”——再谈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误译问题》,载《外语研究》2012年第3期25、《“语言游戏”的规则和技巧》,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6、《中国当代译论对佛教典籍的失察和误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7、《自具衡量,即义定名——谈perfect storm意义之演变及其汉译》,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6期28、《Perfect之汉译“完美”未必完美——从三部美国电影片名之汉译说起》,载《东方翻译》2011年第5期29、《善查、善辨、善思方可有“善译”——第二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1年第10期30、“The Textual Purpose Is Translators' Fundamental Purpose”, 载《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2011年第1期(第14辑)31、《以所有译其所无,以归化引进异质》,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2、《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之补遗》,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3、《谈英汉词典之释义和译者之措辞——以no (not) more…than+从句(短语)的翻译为例》,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1期34、《晓其文·译其意·传其神——首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0年第12期35、《巴斯内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导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36、《洗垢求瑕,追求善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译文评析》,载《中国翻译》2010年第3期37、《翻译中失去的到底是什么》,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38、《序译苑新谭》,载《译苑新谭》第1辑第i-iv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39、《谈词义之确定和表达之得体》,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4期40、《关于译诗和新诗的一点思考》,载《现实与物质的超越》第18-19页,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41、《爱伦·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1期42、《孤独的过客,不朽的天才——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43、《中国当代译论求瑕》,载《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第365-380页,外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44、《伊丽莎白时代的三大十四行诗集》,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45、《谈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学识才情》,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4期46、《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47、《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48、《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5期49、《谈译文语篇之构成和语境中的词义》,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50、《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51、《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疑难探究》,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52、《语言转换与文化转换——读宋正华译〈苏格兰〉》,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2期53、《广告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6期54、《约而意显·文而不越——重读支谦〈法句经序〉》,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5、《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4期56、《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线问题》,载《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57、《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58、《“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59、《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60、《字去而意留·辞殊而意显》,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61、《就〈两条路〉参考译文答读者问》,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62、《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倾向》,载《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63、《谈谈译文的注释》,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64、《翻译目的——译者的目的》,载《文学翻译报》2005年第1期65、《散文体译文的音韵节奏》,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66、《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宗教因素》,载《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67、《英译汉的若干基本原则》,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68、《译者应始终牢记翻译的目的》,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69、《名正而后言顺·器利而后事成》,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70、《翻译中的借情写景和意象转换》,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71、《关于弗罗斯特若干书名、篇名和一句名言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72、《是诠释还是揣测——评〈鸦声的诠释〉》,载《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73、《从“最接近,最自然”开始》,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74、《〈页边集〉选译译文点评》,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75、《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76、《弗罗斯特若干诗集书名的翻译》,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77、《爱伦·坡其人其文新论》,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7期78、《违规亦违法的“编选”》,载《文学自由谈》1999年3月号79、《爱伦·坡幽默小说一瞥》,载《名作欣赏》1997年第4期80、《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研究》,载《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81、《关于编注〈英诗金库〉的几点说明》,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82、《也谈中国人字、号的英译》,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5期83、《fur seal 的翻译及其它》,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1期84、《人生的意义——写在海明威〈获而一无所获〉中译本出版之时》,载《文艺报》1993年7月24日第8版85、《一名之立·三月踌躇》,载《文学翻译报》1992年第9期86、《人生皆虚无·虚无乃人生——谈海明威的〈获而一无所获〉》,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87、《也说莎剧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5期88、《关于翻译庞德两行短诗的通信》,载《文学翻译报》1990年第6期89、《随心所欲、一往情深——谈〈玛米恩〉:弗洛登战役传奇》,载《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90、《〈玛米恩〉史诗般的传奇——二谈司各特的诗》,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91、《庞德的两行诗还是没有译好》,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12期92、《重返伊甸的研究》,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7期93、《误译·无意·故意——有感于当今之中国译坛》,载《中国翻译》1988年第6期94、《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之我见》,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95、《司各特的诗》,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爱伦·坡论诗》 《中外诗歌研究》 1994年4期;《创作哲学》(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8年4期;《诗歌原理》(上)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1期;《诗歌原理》(下)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2期;《弗罗斯特诗论二篇》 《中外诗歌研究》 2000年3期;《关于诗艺的对话》(弗罗斯特 等)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3期;《我与诗》 (查尔斯·赖特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89年1期;《火与冰》 《外国文学》 1981年11期;《迪金生诗五首》 《外国文学》 1982年4期;《哈代诗四首》 《外国文学》 1983年3期;《布鲁克丝诗四首》 《诗刊》 1981年11期;《诗的艺术》 《星星诗刊》 1981年8期;《霍尔夫妇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88年12期;《斯宾塞十四行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2年8期;《拜伦抒情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1年8期;《查尔斯·赖特诗四首》 《星星诗刊》 2003年1期;《霍斯曼诗三首》 《绿洲》 1983年6期;《叶芝诗二首》 《绿风》 1985年6期;《叶芝诗六首》 《译海》 1985年2期;《约翰尼·伯尔》(斯坦贝克 著) 《译林》 1987年1期;《战后琴声》等 编入《二十世纪外国诗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7年1月出版;《意 志》等 编入《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寂静的午时》等 编入《英国名诗详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 月出版;《司各特及其[湖上夫人]》 编入《世界名诗鉴赏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马维尔及其[花园]》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华兹华斯及其[我心儿激动]》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拜伦及其[她身披美丽而行]》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雪莱及其[西风颂]》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济慈及其[西腊彩瓶颂]》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阿诺德及其[多佛尔海滩]》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霍普金斯及其[风鹰]》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狄金森及其[我为美丽而死去]》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未走之路》(译诗)编入台湾九年一贯国中《国文教材第六册》南一书局2006年出版。藏头翻译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Sea, all water, receives all rivers;Utmost wit listens to all sides.

陈国英,女,1957年生,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84年底从北京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调到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学、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学与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与心理统计、教育与心理测量、心理实验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专著);参编和合著有《心理教育》、《中学心理学》、《中小学教育评价》、《中学教学心理学》、《行为塑造与矫正》等专著和教材。承担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论文12篇,作为西南地区负责人组织修订心理测验量表3套。获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综合评价系统研究,2004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负责人,已结项,成果已获奖。2.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系构建,2007年立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研,在研。3.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项目,主研,已结题,成果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库。4.建设教学科研型高校,2005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6年列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主研,结题。5.四川教育学院好又多商学院产学合作办学效益个案研究,2006年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主研,在研。6.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07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项目,主研,在研。7.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委托项目,主研,在研。8.三项棋类活动进课堂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2006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主研,在研。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化考试的探索性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考试科学专项重点课题,主研,在研。10. 陈国英,一位非常热心,善良的阿姨,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非常将心比心的老师,是一位很会做菜曾获过第四届人才厨师的奖赏,冠军。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独立完成),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理自我调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完成)。3.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一作者)。4.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应然性转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1.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型校长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5人获奖,第三获奖人。2.2006年,获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高中学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独立获奖。3.2004年获四川省自考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授予“四川省自学考试20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4.2006-2007年度四川省自学考试命题工作优秀管理者。

浅析《子夜》的艺术成就 6登出日期 : 2006.07.03 PM 04:02写稿时间 : 2006-7登 陆 人 : lidehe63下 载 : 6总 页 数 : 9 Page / 字数 : 7434尺 寸 : 浅析《子夜》的艺术成就.doc大 小 : [ 40 KByte ]资料点评 : 没有会员的点评.关键词 : 子夜 吴荪甫 茅盾 艺术成就原文《子夜》作于一九三一年十月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它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子夜》的艺术成就来说是多方面的,现在我谈谈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即一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 的投机活动;二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 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彻底破产;三是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 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四是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吴老太爷仓皇 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五是依附于资产阶 级的“新儒林外史”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 抑郁的精神状态等。通观茅盾的全部作品,我们几乎可以窥见中国现代革命史的 全部复杂斗争,寻觅到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倾向、各种代表人物的音容笑 貌。一九三○年的中国,充满着各种矛盾。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发展为内战。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铁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之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记录。第二,欧洲经......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二、结构严谨,背景广阔三、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法四、塑造了吴荪甫这样一个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六、性格的塑造与环境的配置七、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参考文献参考资料[1]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简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225.[2] 颜玉宝.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1.(1).[3] 盛玉萍 《主题先行与图解概念化——再读《子夜》有感》[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10月[4]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A].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 孙中田,查国华.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第二卷[C].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7] 《茅盾全集》[M],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9年1月第1版[8] 颜玉宝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5月第1版简单介绍《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首先,它完整概括中国现代革命的宏伟构思。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各阶段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段,注重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再次就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茅盾在人物创造中,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命运、精神状态、癖好等,而且表现出了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四川教育学报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不够。本文从分析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入手,着重探讨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口语教学 策略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二者密不可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日益受到重视。时代的变化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高校纷纷开设英语口语课,这就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英国语言学家Wolfson(1953)指出:“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本族人对于外国人在语言和句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对照的是违反讲话规则却常被认为是不懂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太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文化的制约作用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容忽视的。近年的英语口语教学强调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改变过去只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能力培养的错误倾向起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口语教学也涉及到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四者的协调配合是上好口语课的关键所在,缺一不可。但英语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口语教材使用不当、口语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口语课教学方法有走极端的倾向、学生对口语课的教学的看法有误区等问题。因此,导致未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跨文化交际,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变交际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地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口语能力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近十几年来,语言教学重心正从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转向交际能力。交际语言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法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培养学生如何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处理问题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英语教育界产生的重大影响之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已被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所取代。基于处理文化差异的关注上,文秋芳(1999)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三种交际能力模式后(Canale&Swain模式1980年,巴克曼模式1990年,李筱菊模式1997年),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该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区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交际能力是跨文化的基础,没有交际能力,根本谈不上跨文化能力。这二者之间不是叠加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4.1 提高教师自身的英美文化修养 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及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就如导演一样总领全局,要组织、引导学生的教学活动,安排恰当的活动内容及方式,并做到答疑解惑。Floyd和Carret(1987)认为“外语教师应该是恰当的文化内容的传授者和获取文化背景知识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英美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更深的角度去了解材料所表达的语用意识和语用逻辑,加强对学生交际策略语用的指导以及相关文化差异及背景知识的介绍,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指导学生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防止交际失误。 4.2 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强化语言使用时的文化敏感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由于中英文之间文化差异、理解和表达上的失误造成交际失败。比如,中国人常问:“你吃了吗?”、“去哪?”“你结婚了吗?”、“你收入怎么样?”用英文表达就是“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What is your income?”英美人士听到这样的问话会很不高兴,觉得对方不懂礼貌,干预他们的私事,直截地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可见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言规则及词条,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标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学生增强文化差异意识,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4.3 培养学生对CP和PP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1976年Grice在哈佛大学的William James讲座上提出自然语篇的会话含义理论,该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也就是他们在谈话中必须持合作态度,为此,人们必须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CP:Cooperation Principle)。但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不遵守上述准则,有时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准则。对此,Grice提出当谈话受到障碍,应引起说话人的注意,立即补救,以利于交际的正常进行。Leech(1983)据此提出了语言交际中要遵守的“礼貌原则(PP:Politeness Principle),即在交谈中说话人要减少表达不礼貌的信念,尽量表达礼貌的信念。这两条原则是人们交际中的两条基本准则,但对于如此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例如: 例1: Mary:Joy,let’s play football. Joy: Good,let’s go. 例1 表明谈话的参与者都遵守CP,都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在谈话中持合作态度。 例2: Wife:Darling,could you clean the window? Husband:It’s impossible. 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交际的一方完全违反了CP原则,明确表示不愿意合作,交际就此中断,无法再继续下去。PP原则中指出有时人们不愿意合作,但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将交际进行下去,继续合作。我们仍以例2来进行分析。 Wife:Darling,could you clean the window? Husband:Um...,ok. 但有时在交际中,看似对方不愿意合作,但实际上他已运用PP原则进行了解释,例如: 例3: Jake:Mike,c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Mike:I’m busy now. I am checking my computer.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的交际活动并不总是遵循这两条原则。但PP可以拯救CP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应该充分将其运用于口语教学中。 4.4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 以往的口语课往往以句型背诵及机械模仿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语言学家Heaton说过:“课堂中的交际越真实,越频繁,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就越模糊。”因此在课堂内容上我们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对话、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配音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一切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给他们营造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景,即使一旦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语境,学生也能从容应付。 其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使其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同时也把社会带进课堂,学生从中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又能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从而感受到最真实的文化生活环境。 4.5 选择适宜的教材 口语教材的使用上应考虑到语言知识、应用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我们可采取固定教材与补充教材相结合的办法,克服教材单一的不利因素。补充教材最好既能包含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介绍。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的文化知识从中精心挑选一些Mini-research projects,或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以report或编排情景对话形式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对本国和异国的文化有了深层次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口语练习,学生既练习了口语,又对跨文化能力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也随着口语课的一步步教学而一点一滴培养起来。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超维度的范畴,指一群人通过个人或群体世代努力所获得的一切的沉积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动、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制造物等(Larry 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 &Lisa,Stefani:36)。因此,英语口语课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目的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成为国际性人才,跨文化及交际能力是国际人才的必备的条件之一,同时,也只有当学生们具备充足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才会更有信心地与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eaton J.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2nded) [M] . New York:Longman,1989. [2]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王惠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 [6]杨静林.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5).

1、在热学实验中,热量散失是不可避免的。当物体温度高于室温时有热量散出,反之则吸入,温差越大,时间越长,这种散出或吸入的热量也就越多。该因素是混合法测量比热容中造成误差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散热的影响,我们除尽量使量热器隔热外,还需要对所得结果进行散热修正。2、温度计读数的滞后性,在我们读温度示数时,由于温度计的滞后性,实际金属加热温度要高于读数温度,这样所测结果偏大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2.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2010.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pp.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pp.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pp.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pp.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pp.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pp.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pp.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pp.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pp.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pp.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pp.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pp.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pp.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pp.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pp.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pp.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pp.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pp.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pp.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pp.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pp.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pp.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pp.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pp.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pp.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pp.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pp.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pp.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004.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2004.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5)77-81.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需要版面费吗

提示:请确定你确实曾经向这个刊物投过电子稿,但有个问题,如果文章录用了,要求你寄纸质稿件是正常的,但如果说把钱也用信汇,这是不可能的,版面费通常是汇到杂志社,但要通过邮局以地址的形式汇过去,而且信封里是不允许放人民币的,邮局有权查出来没收。最好打电话核实下。

它不是核心刊物 ,如果版面费较贵的话就没必要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如果版面费不贵的话,你就发吧,不会出现你的问题的。

谈到学术期刊的发表,就需要先看先期刊的分类了。

一般来说,我们将期刊分四大类:

一、A类学术期刊

1、《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3、《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二、B类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一);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二);

3、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三、C类学术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三);

2、国际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四、D类学术期刊

1、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2、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说完了期刊分类,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期刊市场了。

不管是国内刊还是国外刊,总的来说级别就是普刊和核心的区别,一般普通期刊的费用比较低,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左右,就是在800-3000之间。省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为一个版面800元。一个版面也就能刊登2000字符左右,还不算图片、表格之类的。国家级的刊物和这个相差不大,普刊方面的话需要注意收录的问题,版面越多价格越高,以这个问题和字数、等级、收录都有关系。

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自己投稿一般也就在2000-4000之间,当然也有很多核心不收取版面费,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很多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这里汇总给大家:

电子技术应用、《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声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高压电气:核心、《燃气轮机》、《河北农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刊物、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铁路、综合运输、探索、天府新论、江苏省盐业信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英文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系统工程学报》、《现代通信》《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还有一些计算机学科上非核心,比较好中的期刊推荐给大家:《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与现代化》 、《现代通信》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中国雷达》、《西安通信学院学报》、《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很多职业院校(高职、中职)教师抱怨,发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太难了。

以北大核心期刊为例,职业教育方向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几本专业的北大核心期刊。同时,还有《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等一些大教育类核心期刊也会发表职业教育类论文。

还是按照值得尊敬的期刊来说,现在这些期刊大多都是有稿费的:

中国高教研究(有稿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有稿酬,千字40元)、中国人才(有稿酬,千字40元)、职教论坛(有稿酬,千字30元)、班主任(有稿酬,千字50元)、人力资源(有稿酬,千字40元左右)、浙江统计、经营与管理(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改革(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稿酬,数额不祥)、企业管理(有稿酬,千字50元)、石油教育(可能有稿酬)、演讲与口才(稿酬很高,不同栏目有差别)、包装世界(可能有稿酬)、中外管理(可能有稿酬)、人力资本(不收费,可能有稿酬)

一般是不用纸质稿件的,我本人就是科技期刊编辑,你要了解他们的出版物你们学校或单位承认不承认,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像我们投稿的,QQ:1505807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