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同其它行为与事物,应遵循清晰度法则,即写得让别人明白。为此,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麦金太尔提出了清晰度三原则,这篇短文是他对清晰度法则的总结。 自然的、生物学上古老的感知敏感性,例如对有机变化和连贯有序的敏感性, 遵循清晰原则。清晰是对祖先生存的生活世界本能的、无意识的兴趣的反映。例如,清晰性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有机变化的模式会包含不变或重复的元素。 清晰原则适用于许多方面:适用于写作和口语,适用于设计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从个人电脑到飞机驾驶舱和核反应堆的控制面板。清晰度原则是谷歌等互联网商业成功的基础。清晰度原则适用于道路标线和路标的设计。清晰度适用于处于初级水平的音乐和视觉艺术,尽管艺术除了清晰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关注。 清晰是一种满足我们无意识以及我们对连贯性和自我一致性的有意识兴趣的东西。清晰使表面模式与深层模式保持一致,避免心理学家所谓的“史楚普干扰”( Stroop interference ),就像红色这个词是用绿色字母印刷的一样。 清晰度法则要求书写和会话非常明确 ,比作者、演讲者或计算机程序员认为必要的要更明确。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使用相同的单词或短语,对相似或可比较的事物使用相似的单词模式,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单词、短语和单词模式。如果有数学描述,那么应该像对待文字模式一样,小心对待符号模式。文字、数字和数学符号应牢固、一致且可重复地联系在一起。 在引入新的论点之前,应建立上下文关系 。在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清晰度可以加速知觉处理,在产生有意识的思维之前,尽可能快速、适当地修剪读者或听众大脑中可能的内部模型的巨大组合树。 已故的大卫·博姆(David Bohm)指出,与流行的观点相反,这些东西不是奢侈品。相反,当试图理解任何非竞争性和不熟悉的事物时,它们是实际的必需品……” 那么,实际的底线是什么?除了消除多余和不一致的必要性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三个主要原则,它们适用于任何以清晰为目标的场合。我将它们标记为 (1) 有机变化原则(organic-change principle), (2)显式直白原则(explicitness principle), (3)连贯性排序原则(coherent-ordering principle) 。 1)有机变化原则 如果清晰是我们的目标,那么第一件事就是忘记我们大多数人在高中里学到的东西:`变化好,重复坏'。有一个有机变化原则,这是艺术家们所熟知的,而且比艺术家熟悉的更深刻、更有力——也就是说,比“一切都应该变化”的想法更有力。 有机变化意味着一些事物变化的同时,另一些事物保持不变。有机变化原理说,我们对有机变化的模式非常敏感。步行灯光动画就是一个例子。音乐、诗歌和散文中还有无数其他的例子。因此,清晰的书写和口语会有机地改变词汇模式。 一个实际的含义是,当清理草稿(无论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时,无端的变化通常需要用“清晰的重复”来代替。无端的变异——对同一事物毫无意义地使用不同的词语——是福勒(H. W. Fowler)讽刺地称之为“优雅的”变异,是“小小说家和记者”的“无法治愈的恶习”。 清晰的重复是相反的,对同一事物要一致地使用相同的单词或短语。它通常提供有机变化中的不变元素。一个例子是“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会认真的 ”这句话。不变元素“认真的”使这句话比“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也会 ”等较弱的替代版本更清晰、更有力。这种变化不再是有机的。更弱的是一个无缘无故的变化版本,比如“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就不会轻浮。” 清晰的重复是一种水泥,一种加固,有助于在大尺度和小尺度上建造坚固的结构。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方法,可以创建或加强句子之间以及段落、节和章之间的链接,帮助一切联系在一起。 有机变化在我所研究的所有语言中都是如此,包括汉语中的“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会认真的 ”和“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也会 ”。第一句有一个不变的元素“严肃”,第二句没有。我自己都不懂中文,但任何人都能看到第一句话有一个不变的成分。我的中国同事向我保证,第一句话比第二句更清楚、更有力。 2)显式直白原则 清晰的写作和口语是非常显式、直白的。对显式直白性的需求比新手沟通者通常认识到的更重要,忽视它的代价要高得多。伟大的数学家J。ELittlewood是这样说的:“忽略两件小事就会导致僵局”。正如严酷的经历所表明的那样,要想保持清醒,你需要比看上去需要的更显式直白。 这种显式直白原则有助于克服沟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问题是要记住,你的读者或听众的脑袋里并没有你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供他人使用的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是,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显式直白一点。我记得有一个研究生,我不得不说服他说,他的话需要比原有的更直白三倍。通常,用一个名词替换一个代词再简单不过,或者像谷歌那样在电脑屏幕上多放几个解释性的单词。 也许写作时最常见的错误是认为像“这”这样的代词对读者和作者来说都是毫不含糊的。在这里,口语可以是不同的。口语包括肢体语言,你可以用肢体语言来指代被称为“这”的东西。写作时,一个有用的省时方法是想象代词“这”在你写作或打字时立即闪烁红色表示危险。 其他一些代词,如'这些'、'那'、'它'、'它的'、'他们'和'他们的'也应谨慎使用。代词“这”是最危险的,因为它可能是最模糊的。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指最后一个用名词表示的事物。它可能指的是最后一页的全部内容,甚至是下一页的全部内容。纠正方法通常是用清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重复来代替代词。 3)连贯性排序原则 “在引入新点之前建立上下文。这是连贯的排序原则。找出论点的最佳排列顺序至关重要。一些人可以提前计划好一切,直到最后一个细节。我自己的经验——以及几乎所有与我共事的人的经验,包括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是计划最多只能是近似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必须让想法产生,然后调整顺序,在必要时返回,以确保每一个新的观点都得到充分准备,并通过清晰的重复与准备材料联系起来。好的文本编辑软件可以减轻任务。当然,自始至终,检查自我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在科学或技术写作中,连贯的排序原则要求在任何重要思想、技术术语或数学符号首次出现时特别小心。人们可能希望技术术语具有独特的含义。但经验往往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在第一次出现时,熟练的沟通者会采用如下结构 “我们使用某某的概念,也被称为某某…” “我们使用某某的概念,在……的意义上,不要与……混淆。” 顺便说一下,“我们”不是王室的“我们”。这一点也不傲慢。它的意思是希望“你和我,亲爱的读者”。 更多的例子和更多的讨论可以在《清晰与科学》第一部分和我个人的修订工具包草稿中找到。斯特伦克关于强写作的经典缩影手册可在网上查阅(Strunk, William, Jr. 1918. The Elements of Style (bartleby.com),)。更好的是由斯特伦克和怀特(Strunk and White)出版的第三版,由麦克米伦(MacMillan)出版,这是一本小小的智慧袖珍书。例如,“那”与“哪”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楚了(限制性与非限制性,p。59).
可能会构成冲击,但不会太大。因为这种替代品数量少,质量不行。短期不能够影响稀土市场。
一个思考的民族是伟大的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简历: 出生日期和地点 1926年11月24日,中国上海 国 籍 美国 目前职务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学 历 1943-44 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 (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 1945 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 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 1946-49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 荣誉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名誉学位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2006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理事会成员 1985-9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事会成员 1990-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名誉教授 19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2 暨南大学 1982 复旦大学 1984 清华大学 1985 北京大学 1985 南京大学 1986 南开大学 1987 上海交通大学 1987 苏州大学 1988 浙江大学 1993 西安西北大学 1998 上海大学 2000 兰州大学 2002 厦门大学 2003 西北工业大学 特邀讲座和院士 1957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61-63 美国Sloan 基金学者(Sloan Fellow) 1962 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1964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64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6 美国Guggenheim基金学者(Guggenheim Fellow) 1982 意大利 Lincei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6 华盛顿大学Jessie与John Danz讲座 1994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5 麻省理工学院,Herman Feshbach物理学讲座 2003 梵蒂冈Pontifical 科学院院士 2004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委员会顾问 著 作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社,1981 李政道文选1-3集,G. 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李政道六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8 对称,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 李政道文选,1985-1996,任海沧、庞阳编辑 Gordon and Breach, 1998 科学与艺术,主编:李政道,副主编:柳怀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物理的挑战,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繁体字本) 生平概述: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毛泽东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重要事件年历 1926年 出生于上海 1943年 江西联合中学毕业 1943年 就读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1944年 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 1946年 就读联大二年级,受吴大猷推荐赴美留学(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1950年 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至加拿大担任天文研究员 1951年 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 1953年 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56年 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奖 1958年 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 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 1961年 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 回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第一位「费米讲座」的物理学教授偕夫人返回阔别26年的中国大陆 1964年 和杨振宁受邀参加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二人还被推选为本次会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4年 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 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 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20.)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简介】 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智商:190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的成就】 力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①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通常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③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 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在1665~1666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679年,R·胡克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引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高处抛体的轨道为椭圆,假设地球有缝,抛体将回到原处,而不是像牛顿所设想的轨道是趋向地心的螺旋线。牛顿没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见解。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 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他说:流体部分之间由于缺乏润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与流体部分之间分离速度成比例。现在把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水和空气,不符合这一规律的称为非牛顿流体。 在给出平板在气流中所受阻力时,牛顿对气体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与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地说并不正确,但由于牛顿的权威地位,后人曾长期奉为信条。20世纪,T·卡门在总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时曾风趣地说,牛顿使飞机晚一个世纪上天。 关于声的速度,牛顿正确地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力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于他把声传播当作等温过程,结果与实际不符,后来P.-S.拉普拉斯从绝热过程考虑,修正了牛顿的声速公式。 数学方面的贡献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用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流数(fluxion)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G.W.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得出了导数、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为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光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牛顿还曾把一个磨得很精、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压在一个十分光洁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触点是一个暗点,周围则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圈。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牛顿环”。他创立了光的“微粒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光的运动性质,但牛顿对光的“波动说”并不持反对态度。1704年,他出版了《光学》一书,系统阐述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热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造成的。 哲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牛顿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也不能不受时代的限制。例如,他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东西,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他对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才开始运动的说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该书总结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关于物体运动的定律。他说,该书“所研究的主要是关于重、轻流体抵抗力及其他吸引运动的力的状况,所以我们研究的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传入中国后,中国数学家李善兰曾译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译稿也遗失了。现有的中译本是数学家郑太朴翻译的,书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93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57、1958年两次重印。 牛顿对自然的兴趣 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在1665~1666年这两年之内,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他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何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1月,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还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轶事。总之,在家乡居住的这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由此可见,牛顿一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他青春年华、思想敏锐短短两年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选为正院侣。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把他的光学讲稿(1670~1672)、算术和代数讲稿(1673~168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第一部分(1684~1685),还有《宇宙体系》(1687)等手稿送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逝世。其间牛顿和国内外科学家通信最多的有R.玻意耳、J.柯林斯、J.夫拉姆斯蒂德、D.格雷果理、E.哈雷、胡克、C.惠更斯、G.W.F.von莱布尼兹和J.沃利斯等。牛顿在写作《原理》之后,厌倦大学教授生活,他得到在大学学生时代结识的一位贵族后裔C.蒙塔古的帮助,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当时英国币制混乱,牛顿运用他的冶金知识,制造新币。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受封为爵士。晚年研究宗教,著有《圣经里两大错讹的历史考证》等文。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20日)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光学》和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用于天文观测的需要,光学仪器的制作很早就得到了发展,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折射定律直到牛顿出生之前不久才为荷兰科学家W.斯涅耳所发现。玻璃的制作早已从阿拉伯辗转传入西欧。16世纪荷兰磨制透镜的手工业大兴。把透镜适当组合成一个系统就可成为显微镜或望远镜。这两种仪器的发明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牛顿之前,伽利略首先把他所制作的望远镜用在天象观测上。枷利略式的望远镜是以一片会聚透镜为目镜、一片发散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还有当时盛行的由两片会聚透镜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都无法消除物镜的色散。牛顿发明以金属磨成的反射镜代替会聚透镜作为物镜,这样就避免了物镜的色散。当时牛顿制成的望远镜长6英寸,直径1英寸,放大率为30~40倍。经过改进,1671年他制作了第二架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并送到皇家学会评审。这台望远镜被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科学文物收藏起来。为了制造反射式望远镜,牛顿亲自冶炼合金和研磨镜面。牛顿自幼爱好动手制模型,做试验,这对他在光学实验上的成功有极大帮助。光的颜色问题早在公元前就有人在作猜测,把虹的光色和玻璃片的边缘形成的颜色联系起来。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光的变种。他们都没像牛顿那样认真做过实验。
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 社会实践 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篇1 浅谈欧洲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旅游发展 在欧洲城市的闹市区漫步,犹如进入中世纪城市之中。古老的闹市区保存着大量联片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物,城市昔日的繁荣历历在目。古老的闹市中心是人们购物和消遣的场所,每天从城市边缘及外围,有大量人口涌入闹市中心区购物和消费。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特色鲜明的城市总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参观,为城市带来滚滚财源。在今日我国城市发展中,欧洲城市古建筑群及特色保护的 经验 很值得借鉴。 1 欧洲城市古建筑群与旅游业发展 在欧洲城市,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城市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而是城市中心地区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形成欧洲城市特有的景观。欧洲城市的历史一般起源于工业革命前后,许多历史名城则可上溯到中古时期,乃至古罗马帝国晚期。在这些城市,中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及古典文化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在闹市区形成大面积的古典建筑群,给人完整的中古世纪城市的感观,形成了各城市固有的特色。 进入21世纪后,欧洲城市闹市区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数百年前的城市风貌。在城市中心的广场附近,中世纪的圆顶罗马式教堂或尖顶哥特式教堂象征着古老的庄严;教堂内部以 雕刻 、绘画装饰得富丽堂皇;教堂四周则是装饰华丽的喷泉及古老雕塑等。通往商业中心狭长的步行街道上仍保留着中古时期原状,路面不规则的石块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留下深深印痕;街道两旁则是古老建筑物的长廊,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物一起形成闹市区的古建筑群。在这里,古老的商店、酒吧、旅馆、餐馆、戏院、影剧院等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形成各城市鲜明的特色与古老的文化。 欧洲国家在整个旅游策划上,让具有大量古建筑群的城市旅游扮演了主要角色。旅游旺季时,来自世界各地旅客涌入城市,尤其是在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城市,更是挤得水泄不通。这些城市大量的人口受雇于旅游业,城市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旅游服务业成为城市乃至国家重要的收入。 瑞士的城市旅游可视为欧洲国家的典型。瑞士是欧洲最为富裕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列世界的前列。银行业、钟表业和旅游业是瑞士经济的三大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之后,瑞士旅游业收入超过银行业、钟表业,成为瑞士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门类。尽管瑞士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到过瑞士的人则发现,瑞士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仍是城市古建筑群,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对自然景观的旅游。 与欧洲 其它 国家相比,瑞士城市的中古时期建筑物保存得更好,在城市旅游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因为20世纪,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城市大量的古建筑被摧毁,从战争废墟中重建的闹市区建筑缺少古典建筑的原滋原味,而现代化风格则十分突出。瑞士的中立国政策使20世纪瑞士避免了多次战争,各城市的古建筑群得以大量保存下来。城市古典建筑群与美丽的湖光山色相协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包括欧陆的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居民也为瑞士的中世纪的城市美景所吸引,每年有大量的旅客涌入瑞士参观和度假。 2 城市古建筑:重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城市中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既是城市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遗产。古老的建筑群是城市文明的“根”,它代表着城市古老的文化沉淀和各城市特色,象征一个城市昔日历史的辉煌。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展示城市文化特色,代表着各城市古典文明,以“邮箱经济”形式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各地大量的传统建筑消失,古典建筑物也随之大量消失,割断城市的文化文脉,城市逐渐丧失了自身的特色。20世纪上半叶,两次大战期间欧陆地区大量古建筑毁于炮火,许多重要的古建筑群被夷为平地。二战后,针对传统建筑物集中地区的衰败及其蔓延,欧洲城市当局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城市重建与更新。战争及战后的重建工作使大量年代久远的传统建筑物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一现象在战争重创的德国尤为突出。战后欧洲城市文化的“根”随之大量消失,保留下来的古典建筑就显得十分珍贵。 古典建筑展示出厚重的文化沉淀,告诉城市过去的历史,使人浮想联翩。素有中世纪城市之称的伯尔尼,可视作欧洲城市古典建筑群的一个缩影。伯尔尼老城区位于火车站附近,保存着大量的中古世纪的建筑。这些建筑物向东边扩散,狭长街道两旁长长的商店走廊依然保留中古时期的原貌,构成了伯尔尼的主要商业闹市区。闹市区的外围则是一些几个世纪前遗留下的古色古香的私人住宅群。在伯尔尼街道上漫步,仿佛进入中世纪的城市中,感受到古老的城市文明。即使是在大学校园参观,年代久远的建筑也仿佛一件件古老的艺术馆陈列品。 古老 建筑群不仅是重要的 文化遗产,而且是极其重要的 经济遗产。欧洲城市普遍把这些古老建筑群当作极其重要的经济遗产,进行旅游经济的策划。各城市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其古典建筑群,特别对那些代表该城市过去的辉煌及重大事件的建筑进行重点宣传。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网,极尽全力地向世界各地介绍各城市古典建筑及其历史事件。这些 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 进入欧洲各城市参观与消费。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反过来又长期推动着城市 社会经济的 发展。 3 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再塑 欧洲国家都对古建筑进行精心的保护,确保 传统文化 的再塑。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并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维护与维修 措施 。在城市长期发展进程中,政府合理地规划城市新发展地区,历任官员认真执行城市规划,使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群的保护达到有机的统一,城市闹市区古建筑群由此而得以长期保存。此外,较高社会文明程度确保有关保护法规得到市民自觉遵守,古建筑与传统文化保护蔚然成风。 欧洲国家古典建筑长期保存下来,与严格保护措施密切相关。各国都有古典建筑保护的严格法规,地方当局也制定相应的措施。不经地方有关部门同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古建筑物进行拆迁。不仅如此,城市现代建筑物拆除的手续也同样是十分麻烦,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拆除,即使是私人住宅,也得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北美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借口城市衰败而将传统建筑大量夷为平地,从而使殖民地时代建筑大量消失,欧洲的规定避免了开发商借拆除破旧的现代建筑之名而撤除传统建筑和古典建筑物的可能,对古建筑群起到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欧洲各城市对古建筑设施的维修也有严格的规定。维修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这一原则使城市闹市区数百年以前的街道保存完好如初;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原则又极大地增加维修的困难与费用。闹市区供电、供水、排污设施的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设施的铺设过程却不能破坏道路原有的景观。闹市区街道的路面多为数百年前打造的石块铺成,在管道设施铺设过程中,工人小心翼翼地将石块取出,然后将管道埋入路面之下,再回填土,最后将石块按原样铺在路面上。因此,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古世纪的街道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政府对房屋的维修 管理也十分严格。在维修过程中,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任何人无权改变房屋的外观,私人住房也不能例外。在维修过程中,大到房屋的外观结构,小到房屋的门、窗、瓦的颜色等,都必然保持原样。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城市闹市区数以百年前的古建筑群的原始风貌得以世代相传,从而避免了全球文化趋同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冲击。 不仅如此,政府还在财力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政府拨出大量的专款用于闹市区古建筑物的保护。政府资助对象不仅包括教堂、博物馆等公共建筑,而且还包括年代久远的私人住宅。许多私人住宅已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不少建筑物已经破败,维修成本极其高昂,要让房屋所有者长年累月地对维修单独付费,实在是得不偿失,他们宁愿放弃破旧建筑而购买新的住宅。无疑,这些私人住宅是城市古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古色古香的闹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放弃,城市中心区古典建筑也会随之而大面积消失,结果闹市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就会大量消失,这种现象在古老的亚洲城市普遍存在。 所以,欧洲国家在城市古典建筑的保护中,政府十分重视资助私人对旧住宅的保护。政府认为这些私人住宅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这些代表着地方过去文明的私人住宅进行检查,敦促房主进行维修,并通过维修费用评估而给予一定比例的维修补贴。在瑞士的伯尔尼,在闹市区私人古建筑进行维修时,政府给予总维修费用的20%左右的补助。政府的补贴客观上有利于闹市区私人古老住宅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整个古建筑群的保护。 欧洲城市还对城市的现代建筑布局进行严格的规划,防止其对闹市区古建筑群构成文化视角的冲击。在世界不少地方,闹市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混杂在一起,传统建筑集中地长期遭到蚕食,城市特色也因此逐渐消失。欧洲城市普遍将现代化高层建筑规划在城市外围地区,尤其是郊区的新城镇。在欧洲各城市的外围和郊区,现代高层建筑群随处可见,而在古建筑集中的闹市区却难以寻觅。在瑞士的苏黎士、伯尔尼等闹市中心,很难见到现代高层建筑物,而其郊区城镇却出现一个个的高层建筑群。严格的规划使城市古建筑群的保护与现代建筑的兴建得以有机的统一,城市不至于因现代化的建设而失去古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古 建筑的居住者的 经济地位对其保护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房主的经济实力决定房屋保护的好坏,并对其长期的保存与保护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世界不少地区,富裕的人口大多有选择居住在新建筑物的偏好,而年 代久远的建筑多通过向下淘汰给城市穷人,结果会加速旧建筑的衰败,并导致整个街区衰败,最终也会使整个古典建筑群面临灭顶之灾。二战后这种现象在北美十分普遍,也是亚洲等地古建筑较少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洲人崇尚古雅,许多富人不愿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楼里,他们更乐意选择那些古色古香的住宅。尽管这些古老的住宅维修费用高昂,他们还是愿意接受。居住于古老建筑内已成了市民的一种身份特征。 因此,市民在保护古典建筑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律性。欧洲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素质,尤其是古建筑物的业主素质更高,他们谨守规矩,自觉地保护私人建筑的古典风貌。市民在维修自己私家住宅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地按原貌施工,维修后的房屋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正是这些高素质的市民自觉地恪守其早已形成的规矩,使闹市区古建筑群数百年世代相传,始终保持着原来风貌。 总之,在欧洲各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闹市区古典建筑群作为极其重要的 文化与经济遗产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古老的建筑群与城市旅游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游人来此参观、出席会议,光顾博览会或参加训练项目等,为城市带来源源不尽的财源。更为可贵的是,对闹市区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再塑,欧洲城市政府制定了严格规划措施并给予财力支持。同时,高素质的市民恪守其规矩,自觉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建筑,从而使得古老城市得到可持续 发展,并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篇2 浅析欧洲高校校园文化 【摘要】在不同的国度里,校园文化依据一定的地域性,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这种地域性不仅受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更受国家性质的制约。 文章 通过分析欧洲高校校园文化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总结 出欧洲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为我国为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批判性吸收借鉴西方校园文化的合理成分,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亚文化;校园文化;自由民主 一、校园文化 (一)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现象,并且形成一些相应的概念,亚文化就是之一,亚文化是指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相一致,为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的文化,亦称小群体文化。亚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二)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来源于社会文化,现代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新兴的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城市的建立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形成了对新的专门知识的需求,于是,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就应运而生。在城市的发展中,兴起了各种手工业行会、商会,在大学在诞生之初只是学生和老师的行业工会,后来慢慢发展成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 教育 机构,从其他行业工会中分化出来,而校园文化也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特点区别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社会文化特殊形态的校园文化,可被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不论是何种层面的校园文化,其目的都是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欧洲校园文化 (一)欧洲校园文化的产生 一方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区分开来,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应运而生,城市市民按照自己的需求建立了一批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雏形。另一方面,__会一直是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出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这些学校,是现代大学的前身。欧洲校园文化就伴随着现代大学的产生而产生。 (二)欧洲校园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目标是:不仅为青年一代就业创造条件,而且要使他们有目的地生活,要塑造人格尽可能和谐发展的公民。因此西方高等学校重视学生自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教育;重视情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西方校园文化历史长,发展快。 18世纪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为欧洲各国的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成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结构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 2.价值多元。 自治的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环境让各种文化价值都有生存的空间。在西方校园文化中,既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又有颓废、堕落的厌世情绪。既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又有道德责任,理想追求。 3.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精神。 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对现代大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自由的氛围、竞争和机会均。西方人的竞争压力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直到其退休为止。这种竞争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为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效率和注重实用性;在时间取向上,表现为不满足现状,注重未来,格外珍惜时间。 4.关注个体,讲究实用。 西方校园文化每个时期的主旋律的变动,无一不与当时西方社会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变迁密切相连,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在法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趋于实用。大学生摒弃昔日的迷惘、盲从、激进与颓废,秉持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安于现状,喜欢无拘无束;他们对国家大事淡然置之,漠不关心,缺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职业、婚姻和友情,追求的是金钱与实惠;他们倾心于自我发展,认为应当满足自己的愿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就行。因此,有人把法国大学生称为“务实的一代”。 三、欧洲校园文化对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借鉴原则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社会的产物,受社会经济因素和学院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和欧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面对绵延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汹涌而至的外来文化,我们应当适时地做出自己的时代选择,在积极地、批判地吸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扬弃的原则。 对于欧洲校园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原则,取彼所长,为我所用。要学习西方校园文化开放、创造、重视学生但是也要看到西方校园文化中的糟粕,比如,欧洲大学正规课时安排比较少,学生时间自由,多是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 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有些老师会因为课时少而忽略上课质量,学生完全靠自学,压力大,剑桥大学每年都有学生不堪重负自杀,一方面是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与负面情绪得不到老师的及时疏导有关。 (二)立足于实际的原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校园文化的发展应该立足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关于校园民主的问题,通过分析欧洲高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欧洲高校里的民主氛围,是在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一个法子四海显灵,那还有因果律吗?意志一定体现利益吗?如果不是,那么,一个符合及时情况的科学管理机制,比一味的模仿更有效果。总之,通过分析、过滤、借鉴和吸收,使中国校园文化在与西方校园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形成新观念、新思潮,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三)主体自主性原则。 中西校园文化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注意保持其民族主体自主性。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主性,决无可能采取他族的文明,而只有为他族所征服。所以,只有恢复中国大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吸收外族校园文化的主体资格。没有本位意识,是绝不可与外来文化接触的。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生活和世界文化的相关性,不闭关自守和自求复古;也应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独立自尊的民族与文化,不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之时,便为西方文化所同化。 参考文献: [1]李玉泉,佟玉兰,吴焕荣. 企业文化 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8 [2]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3]彭未名.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4]李越红.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英国-剑桥篇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是世界上都很有名的,刚一接触,会觉得他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都非常有风度,很有贵族范,膜拜之情油然而生。但接触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多少隐藏着一些傲慢和保守。他们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礼仪和态度,很难做深入坦诚的交流,即使你在英国呆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在英国,不同文化背景来的人们会更喜欢呆在自己国家的那个小圈子里面,文化之间的交融并不密切。英国本土的学生,周末就凑到酒吧喝酒狂欢;俄罗斯的同学们会每个周末到东正教堂做礼拜;中国的学生则会每个周末聚餐打牌;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在英国呆了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交到什么外国的好朋友,天天凑在一起的还是那几个中国同学。刚开始,我还以为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一伙的,因为他们都说英语。后来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去苏格兰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个到英国来旅游的美国小伙子,我们请他一块吃我们做的饭。他很开心,就跟我们聊起来。谈到英国人,他说:“Ourgovernments are OK, but our people are quitedifferent。”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总是一个鼻孔出气,但英国人和美国人其实互相瞧不上。英国人认为美国人缺乏教养、庸俗堕落,美国人则认为英国人高傲保守,冷漠刻板。等我到了美国,立刻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美国佬是很大大咧咧的,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夸张,对人总是充满热情。因为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礼貌,沟通起 来反而更容易。感恩节的时候,我们的教务秘书——一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退役军官,把各个国家的同学们邀请到他家里聚餐——这种在英国几乎不可能发生。他的家非常大,就像宫殿一样,客厅可以容纳50人同时进餐。我们吃的很开心,在席间致辞的时候,他就说:欢迎你们来到美国,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这里没有外国人。我的爷爷是德国人,我是德国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日本人,我们的主任是葡萄和英国的混血……所以其实大家都一样,往上追溯几代人都是从国外过来的。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只要你喜欢这里、愿意住在这里,你就是美国人,也可以同时是其它任何国家的人。这番话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大国和她的人民才能有的气度。在英国,这种话几乎不可能听得到——那是一个有着保守的宗教信仰和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家,即使是社交宴会,也一切都得按照古老的传统来。在剑桥,也时常会有各国同学都参加的大聚餐,叫做FormalHall,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正式晚宴。参与者必须穿正装,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学院,西装革履可以勉强过关,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保守的学院,比如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西服也不行,正式的服装是Gown,就是黑色的学袍——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穿的那种。吃饭之前所有人起立做祷告,由学院院长用拉丁文说:“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阿门!”所有人跟着念:“阿门!”然后坐下吃饭。饭菜永远是三道菜:首先是面包和开胃酒水,然后是土豆和牛排,最后是甜点,挨着顺序上,吃完一道换下一道。晚宴的桌子是一排一排的,不是圆桌,而且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走动,所以你只能和对面以及左右的人聊天,碰到谁是谁,看见隔着两个位置的地方坐着美女,也是没办法过去搭讪的。 我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跑到不同的学院去吃FormalHall,吃了几次就觉得这种规矩太多的聚餐比较无聊,就懒得去了。在周末,传统的英国人会严守基督教关于礼拜日休息的规定,除了出售旅游用品的小店以外(因为他们只有在周末才有好生意),整个剑桥的银行、超市、集市等等通通关门闭户,想要在星期天买些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最神奇的是圣诞节,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这么重要的节日,肯定街上有很多人, 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已经跟中国的同学商量好到了晚上出去逛街。谁知道一出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冷清的出了奇。原来平安夜英国人都是在家守着不出门的,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教堂,一个个安静肃穆的坐着,连声咳嗽都没有,听上面的人用古典的拉丁文朗读《圣经》。那种严肃的气氛,我从来没在其它地方见过。我跟我的同学,又听不懂拉丁文,坐着又不敢走动,憋了两个小时可算完事了,这才溜之大吉。相比之下,美国不管是周末、重要节日,街上都人满为患。哈佛的周末聚餐和FormalHall比起来要自由散漫的多。就在肯尼迪学院中间的那个 大草坪的石头桌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牛肉、土豆、水果、米饭……自己端着一次性餐具去取,然后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草地上三五成群的聊天,享受周末的阳 光……如果赶上盛大的节日,比如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皮划艇大赛(HeadtoCharles),那就是沿着查尔斯河的两岸排上各种食物,连绵有好几百米, 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可以一边观看皮划艇比赛一边各种吃。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人与人的交流、文化和文化的交融,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另外一个更具体的对比是,美国的超市食物种类繁多,很容易买到适合中国人胃口的食品,如果到华人超市,不仅国内的食品全都买得到,而且还比美国超市便宜;美国的中餐馆也很多,价格也很公道。反之,英国一般的超市则很少能买到中国食品,专门的中国超市价格又很高,中餐馆数量比较少价格也高。这还是 跟美国文化比较宽容有关系:美国佬是只要好吃的东西基本啥都吃,并不拒绝中国食品;而英国人比较保守,所以英国的中国食品主要还是依靠华人这个群体来消费,因此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少,平摊下来各种进货成本就会比较高。——总之,在生活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更接近:比较喜欢享受世俗的生活,吃吃喝喝,没那么多规矩。因此如果一个典型的英国人、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在一起,如果他们在语言上没有太多沟通的障碍,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个美国人会和中国人比较谈得来。正因为如此,对中国的 留学生来说,融入美国社会要远比融入英国社会容易得多。 美国-哈佛篇看起来,我说了英国不少坏话,而把美国的留学生活描写的无比美好。其实,如果有人问我,更喜欢更怀念在哪里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回答会非常肯定:剑桥,英国的剑桥。保守和刻板,也有它的好处。文化和历史,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沉淀。我到剑桥的时候,正好赶上剑桥建校800周年校庆,时间长得有点让人眩晕。几百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保存的非常好,基本上没有怎么变。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这些成立数百年的学院,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被彻底的震撼了。它们不是被当成文物古迹保存起来供人参观,而是一直在使用,是学生们的宿舍、 教室、食堂,老师们的住所、办公室。里面有现代化的供水供电设施,教授的是最前沿的科学,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还是和几百年前没有太多差异。想到自己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学习,简直快要陶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写得出来。由于宗教传统深厚、规矩很多,社交活动不像美国那么热闹和诱人,这里就多了一分安静和沉稳。因此,这里才是最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书、学习、思考的地方。每个学院,最高大巍峨的建筑,必定是教堂,以凸显人类的渺小和上帝的伟大。那些数百年始终不曾改变的建筑和传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你只是这世界匆匆来去的过客。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凯恩斯、丘吉尔……这些人都到这里来过,看过同样的风景,走过一样的街道。再自命不凡的人物到了这里,都会心生敬畏,懂得谦卑。带着这种心态去读书学习,显然会比带着狂傲之心去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进益。在剑桥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大部分也会比较关注一些永恒的、抽象的主题,诸如宗教神学之类的,即使是政治学经济学这种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讲座,其内容也会偏向抽象的哲学思考或者数学模型之类,总之就是让正常人绝对听不懂那种,跟现实社会、现实生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反之,在哈佛,各种讲座就是什么热门讲什么,诸如中东战乱、中国崛起、朝鲜局势、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搞得很热闹。即便是大牌教授举办讲座,一般也会照顾听众的口味,争取讲的通俗易懂,间或的再穿插两个笑话,博得个满堂喝彩。英国(其实也包括整个欧洲),它的大学普遍有一种古典的学术氛围,比较强调一个人独自从事长时间的抽象理论研究。而美国则比较注意学以致用,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多人都知道,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出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学校。哈佛和哈佛旁边那所与它几乎齐名的麻省理工(MIT)——它们在美国的 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北大和清华—— 加起来都没有剑桥多。我去剑桥的时候,正好三一学院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由于剑桥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人得诺贝尔奖,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是在学校的主页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得奖的人的头衔是Dr.,也就是某某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就很能说明剑桥的特点——保守、传统。因为欧洲古典的大学制度,一个专业只设一个教授职位,只要这个教授不退休或者去世,本专业的其他人再厉害也当不上教授。所以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仁兄,虽然成就巨大,但是头衔就是某某博士,而不是某某教授。有人认为,这种保守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被美国大学挖走了。因为你在英国水平再高,可能还是个讲师,万一占着教授位置的那位前辈注意锻炼身体、长命百岁,你这辈子再努力可能都没啥希望取而代之。而如果到了美国,立马就可以成为教授。我在剑桥的导师,虽然是博导,但头衔还是Dr.。她在国内的同行曾经想邀请她到中国某重点大学来讲课,材料报到学校有关部门,申请通不过:学校规定只有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才能被邀请,她只是讲师,不符合要求,如果要来只能路费和食宿自理——按照这个规定,前面那位诺奖得主要想到中国来讲课也只能自掏腰包了。这种制度看起来确实比较古板,有些落伍。但是,反过来看,在这种制度下,教授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有些系则由教授兼任系主任,因此也还是行政职位),不是一个学术评价的标准。大学里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就不用天天打破头了的去琢磨怎么评职称。各种职称的考核标准,看起来都很重要很合理,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可以起到督促老师们努力研究的效果。但是,真正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如果每年都围绕着那几个考核指标团团转, 一个人可能就很难做长远的打算,他的很多研究就难免急功近利。像英国的这种模式,一个人可以完全出于对某个领域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其中,三年五年没有任何成果都不必担心,最后可能研究的更深入,更能做出伟大的研究成果。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想混口饭吃,那么由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标准,他就会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体现到学生的培养上,英国比美国也比较宽松。英国大学的博士研究基本没有很硬的指标,主要是学生自己和导师商量着办,最后提交一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 英国的博士学位一般是三年,硕士只有一年,而且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博士无须拥有硕士学位。这就产生一种情况,国内一些优秀的本科生,直接申请到英国读博士。三年以后,他的同学们还刚刚国内硕士毕业,他就已经是英国名校的博士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具体质量如何并不好说,有可能水平很高,也有可能名不副实。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相反,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就非常严格,他们比较相信制度,不太相信个人的兴趣爱好雄心耐性之类的主观品质。博士一般要五年才能毕业。前两年需要系统的学习本专业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然后要阅读本专业指定的数百本专业书籍,参加博士论文申请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开始撰 写博士论文。在考试通过之前,你的身份就是“PhDstudent”,考试通过以后,才能被称为“PhDCandidate”。很多难以通过考试,或者博士论文水平创新不足的,一个博士学位读个七八年是常有的事。读博士读一半读不下去了,看不到毕业前景,半路弃学去找工作的,在美国也是一大把。至于硕士的培养,美国一般是两年,也比英国要严格一些。因此,我喜欢剑桥胜于哈佛,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我在生活上不太讲究,虽然不喜欢清规戒律,但也并不害怕在英国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而在学习上比较讨厌太多的考核标准,喜欢自己一个人专研思考。然后,喜欢安静,独自一人在古老的、静谧的校园中漫步沉思,享受那种逃离俗世的纯粹做学问的感觉,思考一些乱七八 糟的跟现实没有那么密切联系、没有那么多功利色彩的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全世界没有比剑桥更好的地方了。
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内容提要:金庸小说风靡一时,近几年更是作为影视作品的题材被反复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已经不是单纯模式上的武侠小说。但是读者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更为着迷的还是金庸笔下的侠义故事、英雄侠士。本文拟对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和侠义人物作出分析,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 关键词:小说分析 金庸 侠义精神 文化研究 现在对金庸小说的定性似乎很难用简单的“武侠小说”来说明问题了。从地摊读物到文学研究的经典文本,金庸小说从俗到雅的转变除了人们或大众的阅读尺度的放松,很大一部分也与金庸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关系。陈墨先生的《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一书,从“文化知识论”和“文化精神论”两个部分,很详细地论述了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天然关系。1其实,金庸小说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单单仅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的传统,比如情节的构思、西化语言的运用、电影手法的运用等等,还包括人物形象的的塑造和刻画,都与西方文化有着扯不断的关系。 当然,作为华人作家的金庸,其作品的根柢还是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金庸的十五部小说,时代背景都是在古代的中国,人物大多是江湖的侠客,表现的主题也都是在此基础上铺衍开来的侠义故事。所以说,侠义精神是金庸小说中的精神母题。 “侠义”二字,按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分成“侠”和“义”两个部分。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也是较能体现只能中国文化本质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对于“侠”的理解可谓是大相径庭,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司马迁则不以为然,他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并做《游侠列传》为侠客高唱赞歌;李白的《侠客行》也对侠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而“义”则是儒家的基本论点之一,“仁义礼智信,忠良孝悌行”。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若是大忠大善,那他必定是个极重信义之人,一个若是大奸大恶,那肯定也是个没有义气的人。韦小宝说的更加明白:“一个人若不讲义气,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金庸的小说,可以说很成功,很精彩地发挥和阐释了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侠义观念,当然他的小说流传之广,读者之众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传统的小说很早就渗透着侠义的精神,宋代的话本小说就有专门讲述侠义故事的,四大名著中《水浒传》可以说就是这个侠义传统的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唐人传奇《聂隐娘》,清代的公案小说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有武侠小说的影子。近代是武侠小说鼎盛发展的时期,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作者层出不穷,一直到现代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可谓兴盛不衰、蔚为大观。当然,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正统学者的批评不胜枚举,但是老百姓们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喜欢侠义故事,他们喜欢侠义英雄。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贪官巫吏为所欲为,老百姓无奈之余,就希望有伸张正义、扶危济困的英雄侠士来拯救他们。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或称“在上情结”,西方文学的源头就是“英雄史诗”,许多读者在阅读武侠小说的时候,都会有代入的现象存在,把自己幻想成为书中的英雄,以得到“英雄情结”的自我满足。 在金庸的小说中,侠义精神得到了重新的阐释,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形象。“侠”可以说是其中着力塑造的重点,根据金庸先生自己的观点:“侠与英雄的区别在于侠士可以不顾于自己的利益,可以为正义、为社会、为国家牺牲自己。侠士有一点,就是为了别人利益可以不顾自己的利益。”(按:根据笔者采访金庸先生录音整理)《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就是在各类的研究文章中被人津津乐道的“真正的侠”,“对国家忠,对朋友义,对爱情贞”,这是郭靖一生贯穿不便的原则。在《神雕侠侣》中,他助守襄阳,抵抗蒙古的入侵,可以说正是在实践他自己所说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时的郭靖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江湖恩仇框架,完全是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江湖上人人都称郭靖“郭大侠”,这并不是因为他武功高,而是因为他为国为民的情怀;《神雕侠侣》中的鲁有脚,武功并不算一流,但就是因为他领导丐帮抗击蒙古,所以人人也称他“鲁老侠”。在金庸的观念里,一个人若要成为侠,不在于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为国家,为百姓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或是他为正义,为他人作出了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化的“侠”相比,金庸赋予“侠”更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李白的《侠客行》有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古代的侠士可以为报知遇之恩舍生忘死,像荆轲,像专诸,像聂政,与其说他们是侠客,倒不如说他们是政治力量的工具,是为了报答知遇对方来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比如荆轲,他去刺秦决不是想到刺杀秦王能拯救天下百姓,天下太平,而是想到去刺杀秦王能报答燕丹的一番知遇之恩。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纵观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从《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到《鹿鼎记》的陈近南,每可称之为侠的人都曾经为国家、为他人、为正义而奋不顾身:陈家洛是反清组织的头目,为了反清复明不惜抛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袁承志是抗清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名为承志,所作所为当然也是子承父业;胡斐只因恶霸凤天南逼死人命,千里追凶,不畏生死;乔峰更是为了宋辽两国息战,百姓免于战火而自尽而亡;陈近南一生鞠躬尽瘁,为的是光复大明的江山。以上所举的例子,金庸在小说中都作了可歌可泣的描述,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飞狐外传》中的赵半山说的好“咱们学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天地,那么武功高点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这句话说的通俗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为“练武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对于“侠”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与“侠”相应的是“义”。如果说“侠”是金庸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义”则是“侠”的灵魂,是金庸小说中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2围绕着“义”,金庸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豪气干云的故事。《雪山飞狐》中胡一刀、苗人凤英雄惺惺相惜的义气;《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和郭啸天、杨铁心的义气;《笑傲江湖》中正教高手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的琴萧结义;直至《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在康熙和天地会之间来回,从头到尾,他也没有作过对不起任何一方的事。武侠小说中常描写到帮会、社团。他们集结的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要讲义气,是喝过血酒,拜过关公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叛朋友是要三刀六洞,为人不齿的。在金庸看来,“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3在《韦小宝这个小家伙》一文中,金庸写道:“中国人讲义气,是中华民族能够保存下来而且发扬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爱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与之适应,这样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时自然无往而不利,历久而常胜。” ④ 当然,金庸小说的“义”和一般的哥们义气自然是不一样的,旧派小说一味强调无原则的江湖义气,快意恩仇,这在金庸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因为所有的义气必须有一个前提------“正义”,与正义相联系,或以正义为基础,有时为了维护正义,当然“大义灭亲”也是难免、义不容辞了。《神雕侠侣》中杨过在不明杀父真相的情况下,屡次欲杀郭靖,但是当了解到父亲杨康的可恶行径之后,马上就放弃了报仇的念头;《倚天屠龙记》中宋青书杀害师叔莫声谷,父亲宋远桥最终也是大义灭亲,成就师兄弟的恩义。 正是从“正义”二字出发,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便有机地、完全地联系到一起了。正义是侠义的交集,是共通的地方。金庸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以为侠的定义可以说是奋不顾身、拔刀相助这八个字,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 ⑤前文说过“侠”的基本要求就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义”也正是以着一切为前提的。所以在金庸小说中,赋予了传统的侠义观念以全新的内涵,使其升华到人性精神光辉的高度,也使这样的侠义精神拥有更多的道德、正面的光彩。加上金庸的妙笔生花,读来不觉枯燥,反觉真挚感人。 以上,我们从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人物形象来看看,侠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在《飞狐外传》的后记中,金庸写道:“在我所写的许多男性的人物中,胡斐、乔峰、杨过、郭靖、令狐冲这几个是我比较喜欢的。”⑥其实,这也是金庸着力塑造的几个侠义形象。在下文中,拟分析一下郭靖和胡斐两个人物。 先说郭靖。这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有人称他是“完美的近乎于假”的英雄。郭靖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家国仇恨,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金庸说“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的很稳。”只要是关乎民族大义、国家存亡的大原则,他是从来不含糊的。他自小在蒙古长大,对蒙古人有着极深厚的感情,包括与拖雷结拜,与华筝订婚,替成吉思汗西征等等。但是当蒙古覆灭金国之后,又欲吞并大宋的时候,他是毅然襄助宋朝的将领抵抗蒙古南侵。在《神雕侠侣》中,他与黄蓉共守襄阳,鞠躬尽瘁;在《倚天屠龙记》中,襄阳城破,他夫妇二人双双自尽殉国。直到这里,郭靖“大侠”的形象终于是塑造完成了。他的一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被引为经典,他本身也是在实践着这句话。他对杨过说过:“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⑦以郭靖的武功,在城破之日自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最终他选择自尽,正是在履行自己的那句座右铭。为国家、为百姓、不惜牺牲自己,这是我们在前面论述“侠”的内涵时提出的观点。郭靖赴难,就是如此,,所以无愧于江湖上人称“郭大侠”。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评介道:“对于郭靖那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侠,在道德上应该有更大的肯定。”⑧ “侠”还应具有的品格是仁和义,在郭靖身上,这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在《射雕英雄传》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郭靖和黄蓉在牛家村密室中疗伤,为不让人知晓,黄蓉欲杀傻姑灭口,书中写道-------“黄蓉向外走了两步,回过头来,之间郭靖眼光中露出怀疑的神色,料想是自己脸上的杀气被他瞧了出来,心想:我杀傻姑不打紧,靖哥哥好了之后,定要跟我吵闹一场,又想:跟我吵闹倒也罢了,说不定他终身不提这回事,心中却老是记恨,那可无味的很了。罢罢罢,咱们冒上这个大险就是。。。。”⑨ 这里从黄蓉的心理活动展示了郭靖平时的做人准则“坏人可以饶恕,好人决不能错杀。”侠只能损己利人,而不能损人利己。傻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女,为了自己的安危杀之灭口,这等事郭靖杀了头也作不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俯仰皆是。 还有对于欧阳锋,郭靖三番几次的相救,他却反生相害之心,但最终到了危机的关头,他还是相救了。洪七公说的好:“乘人之危,岂是我辈侠义道所为。”郭靖一生秉承的正式洪七公的这句话。最后在小说尾声,他还是三擒三纵了欧阳锋。“忠恕之道,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这是儒家的观点,无怪有些研究文章把郭靖称为“儒侠”。 可以这么说,郭靖身上体现的是金庸对于“侠义”的理想,是侠义精神的化身。在往后的小说中,金庸对于“侠义”形象的塑造渐渐走入了“无为”的境界。除了《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可以和郭靖相比之外,对于侠义的阐释就无法超越郭靖这个形象了。杨过邪气十足;张无忌缺乏大侠气概;令狐冲注重个性;胡斐侠气有余而在为国为民的觉悟上有所不足。仔细观察一下,金庸小%C
读孔庆东的书!
金庸的文笔,可以用返璞归真形容。不事雕琢,却引人入胜,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情节故事很吸引人很完整,有些知识性很强,非常有味道。然后就是人物形象特别鲜明,读完小说能很清晰的勾画出人物的形象甚至性格。最后就是语言,既有那种优美的词句,也有通俗的口语,很丰富。
哇!你学的什么啊?毕业论文是武侠小说?关于金庸小说的东西多的是呢!到处都能找到!
㊣名可名,非常名。
1、
首先,我们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过“道可道非常道”,通过三个层面论述了“我们只能接近真理,而无法抵达真理”。因为这三个层面都不可靠:
其实还有第四个层面:
那么问题来了,你要怎么把它表达出来?目前我们人类只有三种表达方法:
比如西周时期的暴君周厉王刚愎自用,听不得批评,于是就找了许多巫师充当特务,在大街小巷里偷听老百姓的谈话,只要谁敢妄议朝政,就立马抓起来处决。最后导致人们在路上遇见的时候都不敢开口打招呼,只好“道路以目”,用眼神互相交流①。
2、
显而易见:
遗憾的是,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靠。所以,最好的表达其实是“沉默”,但是老子他能用“沉默”表达吗?不能!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听的懂他“沉默的呼喊”。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好老师都像释迦牟尼那么幸运,开坛讲法的时候什么都不用说,只需拈一朵花,就能换来迦叶尊者一个会心的微笑。从此,佛教就有了“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②。
3、
后来孔子在晚年的时候终于觉悟了,于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也当着众弟子的面说了一句话:
意思就是:
结果,满堂的学生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会心微笑的人。相反,子贡一听都急哭了,就问:
孔子失望地仰天长叹:
对呀!天什么时候说过话?但四季照样交替,万物依旧生息,一切不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吗?其实孔子这番话背后所要表达的是,老天爷不言不语,我依然能领悟“天之道” ,领会“天”的旨意,你们为什么就听不懂我的“沉默”呢?
4、
孔子恐怕没有想到,一千年之后,自己的这句话竟然间接的害惨了大唐诗人李白。
后来新长史裴宽上任,李白决定替自己辩白,你肯定想不到,他上书的第一句话就是:
裴长史不可能不知道孔子的这个典故,所以这个开篇就等于说:
但凡是一个正常人,心里恐怕都会有一股扳掉李白门牙的冲动。不过,这个裴长史很有雅量,只是不予重用,并没有对李白怎么样。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借孔子的口吹自己的牛?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人能跟他进行“沉默的交流”。
没办法,“沉默”是最高级的语言,一般人一辈子都无法领会。
5、
也正因如此,老子才迫不得已选择了前两种不那么好的表达方式:
而且还特意地提醒我们:
这,就是他写《道德经》的初衷。
好,关于老子为什么要写“名可名非常名”问题解决了。接来下的问题就是:“名可名,这两个“名”究竟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们下一节论述。
1、《国语•周语上》
2、《五灯会元•卷一•七佛》
3、《论语·阳货》
4、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1、
好,上一节关于老子为什么要写“名可名非常名”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就是:
其实并不难理解:
但是,古人创造“名”这个字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起源。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
意思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个人在马路上狭路相逢,没有路灯,互相看不清对方的脸。其中一个人只好问:
另一个只好回答:
这就是“名”的起源,等于是自报家门。既然是"自命",说明“名”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名和事物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只是在特定空间,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的对应关系。但是除了人以外,动物、植物以及石头不会说话怎么办?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当我们替一个事物命名的时候,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吗?
2、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生物:
但是我们将它称做“鸡”以后,鸡的本来面目就模糊化了,甚至是窄化了。为什么?因为当我们谈论“鸡”,脑海里想到的只是“两腿有毛能下蛋会打鸣”等等这一些鸡的表面化的特征。其实这些特征,只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为“鸡”贴上的“标签”而已。
事实上,鸡作为一种动物界的脊索动物鸟纲类,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百倍千倍。而且无论我们对鸡的基因、品种、生殖、发育、习性等等研究的多么深入,多么完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更为关键的是,即使我们可以完美的了解鸡的一切,也无法完美的把这一切表达出来。
3、
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两种办法:
甚至必要时创造新的词语,以便能更详尽、更周密地去了解和描述这个世界。
不用去创造任何新的词语,而是在现有的语言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铲除我们心中的偏见,让我们不仅能看到浮在表面上“语言”,还能透视到“语言”背后所包裹着的“内涵”。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那么请问,哪一种办法更好?
4、
其实对于东方文化来说,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答案很明显:
所以中国一直推崇的最好表达方式是文言文,讲究言简意赅,比如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典故:
第一个人说了十二个字:
第二个人想了半天,去了一个字,说了十一个字:
欧阳修听了哈哈大笑说:
这些同僚就问那应该怎么描述?欧阳修只说了六个字:
没错,欧阳修只用了六个字就描写出了一个电影的动态超长镜头。这个故事虽然讲的是写历史的方法,但是我们能从古代文人的思想里读出一个文化传统就是:
而且这个传统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从《周易》到《道德经》一脉相承。因为中国的哲学家很早就看到了“名”的局限性,所以在文字上讲求“因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也正因如此,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的“名家”,代表人物像公孙龙和惠施虽然巧言善辩,伶牙俐齿,但是他们那一套哲学理论在中国完全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所以很早便失传了。
5、
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更偏向于第一种:
尤其是在十七世纪启蒙运动以后,欧洲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哲学家。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
比如,我随便列举一个名单:
没错,这些哲学家统统都是德国人,而且他们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那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德国(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所产出哲学家在世界近代哲学史上能占据半壁江山?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有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容忽略,那就是:
精确到什么程度呢?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句话三分钟还没有看到句号是什么样的感觉?三分钟读不完一句话,请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语言可以做得到?汉语做得到吗?英语做得到吗?法语做得到吗?
6、
然而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既然德语这么这么细、这么精确、这么严密,那么它解决了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了呢?
不仅没有解决,反而随着语言的越来越精确,导致问题越来越多,分歧越来越多,所以哲学上的流派也越来越多。直到二十世纪前后,西方的哲学才开始掉头,开始改变研究方向,开始研究语言本身的问题。
7、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哲学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在本体论阶段,哲学家们走出神话,开始怀疑人生,追寻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在认识论阶段,哲学家们又开始怀疑世界。因为他们认识到,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去追寻世界的本源,而是要追求如何才能认识这个本源。于是创造语言,发展逻辑,积累经验,制作各种科学机械和技术工具。
这个时候,哲学家们才开始怀疑语言!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语言表达的不够准确,那么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意义。于是研究语言,如何分析,如何表达,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因此,哲学三阶段的划分只适合欧洲,并不适用于中国。
8、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哲学好不容易发展到了语言哲学阶段的时期,没想到几十年之后又开始分裂了,大致分为两大流派:
最早萌发于柏拉图,然后在莱布尼茨的著作里破土,到近代罗素的手里终于发展成熟,这一派被称为逻辑经验主义;
当然,在西方两千年来都没有土壤,由晚年的维特根斯坦奠定基础,被称为日常语言哲学②。
那么,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好呢?我们下一节继续解读。
1、冯梦龙《古今谭概•书马犬事》
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116节》
1、
上一节我们讲到,在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哲学好不容易发展到了语言哲学然后又分为两大流派:
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我个人以为:
因为减法更难,甚至减到最后,你不得不用“沉默”去表达。其实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前言里就说过一句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名言:
什么是“可说的”?
什么是“不可说的”?
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他所说的“沉默”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不闻不问不言不语”,而是一种更高级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除了“说话”和“文字”之外的第三种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真正的想法是:
2、
不过很可惜,当时西方的哲学界普遍都无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也包括他曾经的导师罗素。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本战俘营里写的《逻辑哲学论》后来正是他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1929年毕业答辩的时候,指导老师就是罗素和摩尔(英国分析哲学创始人)。三个人随便聊了聊,罗素和摩尔都很尬尴,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表示看不太懂维特根斯坦的论文。当时四十岁的维特根斯坦就笑着走到他们俩面前,拍了拍他俩的肩膀说:
当然,最后毕业答辩就以这样幽默的方式通过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罗素确实没有读懂维特根斯坦的核心思想。《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就是罗素找人帮忙出版的,还亲自写了序言。他在序言里就表示很疑惑:
罗素十分坦率地承认,自己看了这本书有一种“理智上的不快”。说句题外话,维特根斯坦曾在一封信中声称,自己的《逻辑哲学论》其实是两本书,一本书写出来的“有字书”,另一本是没有写出来但暗示出来的“无字天书”①。而无字天书才是最重要的不可言说之物,结果当代许多的哲学家们天天都在教室里空谈。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罗素虽然很推崇佛教,但是他对佛学的文化内涵并没有深层次的了解。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维特根斯坦的“矛盾”根本就不是问题。
所以,即使像罗素这样西方公认的天才哲学家都难以理解“沉默”这种最高级的表达方式。可以想象,我们中国的哲学是多么的超前,我们东方的哲学可以说一出生就在喜马拉雅的山顶上。
3、
还有,如果我们从哲学最高层次上讲:
他晚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逻辑哲学论》给否定了,他终于认识到,语言和世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景以及不同的人之间,完全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用精密的逻辑“组装”出来的语言并不能解决哲学问题。
他甚至醒悟道:
当然,他还没有来得及消除人们对语言的误会,就在1951年被上帝从世界上消除了,享年62岁。不得不说,维特根斯坦还是太天真了,难道我们恢复日常语言就能解决一切哲学问题了吗?我们下一节揭晓答案。
1、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第五章语言的界限》
2、《五灯会元•卷七》
3、《庄子•田子方》
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116节》
1、
我们上一节讲到,维特根斯坦主张恢复日常语言的使用,从而解决哲学上的困境。那么,恢复日常语言就能解决一切哲学问题了吗?
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和释迦牟尼就已经给“语言”判了死刑。老子之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就是为了表示:
因为只要是说出来的,就会同时造成两种结果:
总而言之,但凡是说出来的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像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拍摄的那样完美,肯定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偏差。释迦牟尼也同样深刻地理解这一点,他为了教育弟子,经常会采用“沉默”的方法来暗示。
释迦牟尼睁开眼睛问道:
当时好多弟子都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佛陀嘴里说出来的。其中有一个弟子听到以后,还忍不住笑了出来,说:
这个发笑的弟子意思是说,佛应该具备天文地理人事的一切知识,怎么连猪也不认识呢?
释迦牟尼回答说:
这个禅宗的公案历来都被解释成释迦牟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其实错了!为什么?因为除非是释迦牟尼二十九岁刚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可能没有见过猪,所以不认识,才勉强说得过去。但是我们要知道:
所以,这个故事应该讲的是释迦牟尼第一次用这种特殊的“沉默”来寻找知音,可惜那个时候摩诃迦叶不在身边。结果等来的不是会心一笑,而是捂着脸的嘲笑。
2、
那么请问:
因为他知道“猪”这个字一旦说出来,立马就会在人们的头脑里留下“笨、懒、肥”等等的许多猪的表面化特征,而且这是代代相传,耳闻目见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没有几个人能逃脱古人的“思维惯性”。造成的结果就是:
所以他想通过这种“指着一个东西却说不出来”的方式,来引导弟子们转变思维,看取世界的本质。如果众弟子中有人能回答一句“不知道”,或许就会成为佛教中的第二个摩诃迦叶。
3、
讲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知道:
所以斯宾诺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
意思就是,只要我们给一个事物下了定义,就等于是同时否定了这个事物的本质。为什么?因为凡是能被下定义的事物,其所定义的必定是它的一些表面化特征。而事物真正的本质如果用语言和逻辑去描述的话,那是复杂到难以想象的。借用佛家的话说那叫“不可思议”,所以事物的本质是无法被准确地描述和定义的。
而且关键的一点是:
也就是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通过那些定义出来的表面化的特征去认识和想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那么请问,当我们一心一意地盯着事物的那些表面化特征的时候,还能够透视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吗?
我们的心理其实就好比是一台电影摄像机,如果你把镜头聚焦到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的周围的场景就会自动模糊化。就好像当我们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如果你把目光聚焦到某一笔某一画,那么你反而看不清画的全貌。
结果就是:
4、
所以,从语言学上来说,像人狗牛羊、父母兄弟、仁义礼智、山水花鸟、历史、化学、地理等等,甚至包括文字本身。这些所有形形色色的各种观念上的“名”,都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纯粹只是我们主观意识上为其量身定做的“衣服”而已。
语言给内容穿上了衣服,方便认识内容的同时,也遮蔽了内容。佛教里的一部无上经典《金刚经》其实就是为了阐释这个道理:
什么意思呢?如来用语言说出来的这个“世界”,不是本来的世界,是人们约定俗称的、名义上的“世界”。所以,老子才同样提醒说:
1、《指月录•卷一》
2、《斯宾诺莎书信集•第50封》
3、《金刚经第•三十品》
乒乓球发球论文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很多同学说,英国博士一般不需要课程考试的,不是这样。的确,90%以上的英国大学博士阶段没有课程考试,但是的确有少数大学如剑桥大学的部分专业,自己设置了课程考试,但这个在英国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下是不存在的。美国对博士生要求有两年的课程培训和考试,在此期间,一般是不做研究的。考试通过,才能进入后面的研究阶段。而英国高校认为,在录取阶段就应该甄别此考生的研究能力,一旦录取了,就应该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博士期间,英国对博士生的考核是有严格过程的,每过1年都会要求写一个总结报告,而国内要求是在学术期刊上面发表文章来作为毕业标准。英国的博士没有强制要求在毕业的时候发表过多少文章,而是更注重读博士过程中的体验,但是这样能说明英国的博士质量不高吗?其实,不注重结果而重视过程的英国教育使得英国的科研在这个世界上数百年来一直是领先地位。第一年,导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加强阅读文献,第1年的时间先清楚到底要研究什么;第二年才开始思考怎么去做,之后中间有一个升级阶段,写一本报告,形式如硕士论文。如果升级成功了,则继续发展研究;一般3年结束,导师觉得进展顺利,就会同意可以写博士论文了,但是这3年,多数老师都会劝导学生不要发论文,或者少发论文;等博士毕业了,在工作的时候,把博士研究内容发表到学术期刊上。这样整个3年的时间可以深入的挖掘一个研究,最后往往这个研究能发表到非常顶级的期刊上,但那已经是博士毕业之后2、3年的事情了,当然根据各个专业的情况会有不同。英国的博士是导师制度,所以博士论文过与不过,导师的发言权很大。一旦导师满意这个研究了,基本上通过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博士论文的内审和外审,基本都是导师提名,而且是署名评审。但是由于英国学者的独立性外部学者受到导师影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使是熟知的领域内专家。正是英国重视的是博士生研究交流的体验,对重点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课程考试结果),所以英国很多博士毕业就没有在中国国内同行认定的“高水平成果”,但是从英国长期的科研战略来看,这些学者后劲十足,毕业之后短短几年就体现了强大的科研效率,这个科研效率,指的是单位学者或者单位科研经费投入的科研成果产出。从结果来看“(英国)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
剑桥博士含金量很高。1.排名剑桥大学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在2020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3,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9,可以说它稳居世界大学前十的宝座。而这些排名的评判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校的本科和博士质量。所以从排名上足以证明剑桥博士的含金量之高。2.认可度在2019QS大学毕业生抢手程度排行榜中,剑桥大学位居第七位,足以证明手拿剑桥大学毕业证就相当于一脚踏入了心仪的公司。而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更成为了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
博士论文要求查重率的最低标准是不高于15%,更加严格一些的要求是不能超过5%。
此外,如果博士论文查重率超过20%,会被直接延迟毕业。博士学位是我国教育制度最高等级的学位,象征最高级别的教育水平,其毕业论文的内容需要涵盖攻读学位期间所有的研究经历。博士论文篇幅较长,被称为大论文,其论文查重率相比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要求高很多。
1、为什么论文查重率很高?
第一:内容相似性高的,主要表现在论文的内容和意思都差不多。现在的论文查重比较智能化基本上可以识别出论文相似度高的论文。一般学生们可以用逆转思维来撰写论文。通俗的可以理解就是改变论文的词性,这样可以避免论文查重率高的出现。
第二:论文伪原创,最高明的方式就是借鉴作者思路,而不是一字不差的复制。当然,也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为二次创作,一篇伪原创论文,经过三四次伪原创加工以后就能够成为自己想要的论文。其实,自己写论文也是这样的,写的次数越多,写的论文越好。
第三:引用大量的文献,比如一万字的内容,有七千字都是引用文献。只要少量的三千字的是自己的内容,往往这些的文章进行论文查重率会很高的。降低论文查重的方法就是减少文献,填补自己的原创内容,这样也可以降低论文查重率。
2、论文查重率是怎么算的?
重复率 = 论文中抄袭字数/论文中总字数,以知网为例,知网论文检测包括几个查重子系统,但是这些查重子系统的计算规则都是一致的,换言之,知网论文检测率的计算规则是统一的。
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3、怎么降低论文重复率?
首先查看全文检测报告,明确哪些部分是需要修改的,标红部分说明借鉴较多,应当把相关段落和句子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有选择性地删除里面的句子或是字词,并添加一些顺接或转折的关联词。
在具体语言上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替换同义词、改变思路、长句拆短句、主被动语态转换等。另外,可以借助翻译软件适当翻译,或是把表格和数据制作成图片的形式。
4、怎么看论文重复率是多少?
打开知网查重报告单后,里面的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即是知网查重率。
一、博士论文查重率是多少? 一般来说,博士论文在重复检查时,学校会有规定,不同学校之间的规定可能的重复检查,但不会太大,一般博士论文重复检查规则如下: 1.博士论文查重率低于15%,就可以提交给学校进行审查了。 2.全文重复比小于25%。导师应将核心部分的抄袭率与其他相关情况结合起来,检查并判断学术论文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自己判断分析结果,导师可在修改后提交具体数据处理相关建议,修改后重新测试。 3.全文重复比在25-40%之间。学位评定委员会将结合的核心因此,修改论文后,重新检测或推迟答辩。 4.如果全文进行重复率为40%以上,学位评估工作小组学习委员会将学生根据企业核心章节的论文率确定研究论文中学术不当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原则上应当推迟答辩六个月; 情节严重的,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二、博士论文查重系统可选择哪些? 博士论文的论文查重初稿可以选择paperfree论文查重系统,价格便宜,还提供首篇免费查重,定稿查重要选择跟学校一致的查重系统。
博士毕业往往需要写论文,而博士论文的审查标准自然相对较高,所以在写论文时要注意很多方面。那么,博士论文查重率要求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博士论文的查重标准由高校规定,因此查重要求不同。但作为一篇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查重要求一般不低于10%,部分顶尖高校查重要求为5%。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往往需要降重。 博士论文一般通过学校内部查重系统检测,论文查重的算法原理大家都需要了解。论文的检测原理实际上是将论文与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比较。如果论文联系重复13个以上字符,将被视为重复部分,整体重复部分与论文进行比较,得出查重结果。因此,在撰写论文时,我们可以使用资源库中未记录的文献或在一定程度上修改文献,这可以很好地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对于大部分要求比较严格的高校来说,规定的博士论文查重率标准如下:1、博士论文查重率在5%范围内,论文即算合格并可直接提交审查;2、博士论文查重率在15%范围之内,由指导老师确定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判定结果,指导老师对博士论文作出具体的处理建议,学生修改后再重新对论文查重;3、博士论文查重率在15%~30%范围之内,由学位评估小组委员会确定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及性质,根据判定结果进行重新测试或推迟答辩的处理;4、博士论文查重率超过30%,原则上需要推迟半年或一年修改降重论文后才能进行答辩,情况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