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嘉兴南湖旅游产品分析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嘉兴南湖旅游产品分析论文文献

嘉兴南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是嘉兴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嘉兴南湖还因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党的诞生地。那么,如果你也想领略南湖的秀丽风景,想了解多姿多彩的嘉兴文化,就往下看看吧。 主要景观 烟雨楼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书“烟雨楼”匾额。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南湖革命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1985年9月,邓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 会景园 会景园坐落在南湖的南岸,呈半岛形,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园内假山瀑布、楼台庭院、林荫步道、古桥流水,充分展现了江南园林风格。望湖楼与烟雨楼遥相呼应,醉仙楼传承了金庸小说的神韵,红菱长廊体现了江南水乡风情……,望湖广场是嘉兴市民和八方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和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广场、渡游船码头,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重要的接待服务设施。会景园融望湖赏景、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和旅游接待服务于一体,是浏览南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入口。 湖心岛 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清以后又相继建建成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东和西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是一艘代表党的红船。 英雄园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亦名英雄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为市区三塔,是建国后为纪念曾经为嘉兴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而建的,后因城市规划,于1996年5月搬迁到南湖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南湖风景名胜区南溪园中,占地面积30.1亩。为了更好的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更好地发挥烈士陵园的瞻仰、纪念和教育功能作用,改善南湖景区的整体形象,于2005年12月开始,历时4个多月,投资600多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体改造,于2006年清明节前竣工对外开放。 揽秀园 揽秀园位于南湖西侧,占地11300余平方米。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文物碑刻主题公园。 伍相祠 壕股塔是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因北临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壕股塔是嘉兴市内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179级木梯盘旋而上,可俯看南湖全景,整个嘉兴城全貌亦尽收眼底。 南湖渔村 南湖渔村位于南湖西北,是明代勺园旧址。渔村占地约5万多平方米,景区充分利用原有水池、河道进行改造,以体现江南渔村的自然风貌,使整个景区自然、朴素、古雅,同时渔村保留了高家祠堂等传统建筑,以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南湖渔村内有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成为高品质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地。 沈钧儒故居 沈钧儒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城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战士沈钧儒先生而建,设在沈钧儒故居内。 小瀛洲 位于南湖东北部,是湖中小岛,与湖心岛上烟雨楼南北相望,旧称小瀛洲,俗称小南湖、小烟雨楼。清康熙时疏浚市河,堆泥于此,遂成一面积约8亩的分水域,初为渔民晒网之地,后渐成游览胜处。 梅湾老街 嘉兴梅湾街因相传古代人们这里种植梅花,且濒临京杭大运河河湾而得名,是嘉兴现存为数不多的体现江南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商业街区,具有浓重的清末民初风格。

发布时间 : 2022/11/27 10:40:07 星期日 文章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营销0913 包屹 1号一、调查地点:嘉兴南湖及其周边环境 二、调查方式:实地观察、查阅资料等 三、调查时间:2011.01.21--2011.02.17 四、调查内容:(一)革命圣地南湖现状目前,南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南湖风景区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和诚信景区。据悉相关负责人介绍到,10年平均每天来南湖的游客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特别是七一前红色旅游的高峰日,日均游客超万人,今年尤为突出。10年七一南湖旅游呈现了“两多”现象:本地市民自发去的多了,外地游客留下来的也多;南湖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许多的当地市民都前来参观,特意来接受革命历史教育。(二)政府对南湖的发展嘉兴市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将南湖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进行重大改版,实施开设“南湖课堂”、扩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把桐乡茅盾纪念馆、海盐新四军澉北支队旧址红色旅游景点穿珠成链等大动作。同时率先连续举办三届声势浩大的“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逐波把红色旅游活动引向一个新的层次,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眼球的聚焦点。 (三)群众的声音南湖风景秀丽又是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最后的议程的地方,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嘉兴红色旅游的昂龙头,是嘉兴人民的骄傲。所以政府对南湖的改善往往受到全嘉兴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1、对南湖发展的看法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我也特别关注人民百姓的看法,上网查了相关统计资料,了解到大部分网民们对南湖水质、环境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还是抱有相当的热情,都表示赞同与期待。但也有不少地域区的网民质疑。2、对南湖旅游的看法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其湖心岛上主要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色可以说相当秀丽迷人。但在我的调查中,有65%左右的游客认为,游南湖无趣。进入景区由景区会景园码头乘画舫,经水路抵达湖心岛,赏烟雨楼风景(全岛面积仅17亩,十几分钟就基本能逛遍)参观“一大”纪念船——红船;再乘画舫到“革命纪念馆”,重温党建历程。这一个流程下来花不上你多少时间。大多数人会就此离开,这样当然是显得无趣啦。其实南湖周边还有好多古迹也值得欣赏,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 (四)偶发现的问题1、政府对南湖实施的节点工程,百姓认知度不高,理解度不够,解释宣传工作不足。2、南湖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但实景不多。 3、南湖主要景观: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未能很好串联。4、游南湖形式过于单调,未能很好表现嘉兴的地域特色。 ??(五)建议与设想1、加大改造改善旅游景点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嘉兴政府关于南湖的咨询服务网络,促进政府工作全透明化,与人民群众意愿协同发展。2、改善南湖景区布局,扩充景区内布景,纳入周边古迹。比如可以先让游客观赏梅湾老街、壕股塔等具有嘉兴特色的古建筑,让其先了解嘉兴的风土人情,再来游玩革命南湖,回味我党的艰辛岁月。3、嘉兴的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也就是说,由景观性向文化性倾斜。旅游形式也要更加具有创意,更加新颖。比如名人文化旅游,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景区内不要只拘泥于单纯参观故居、纪念馆这种传统形式。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嘉兴地域特色的文艺表演等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活动。 4、景>>展开全文<<下载: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doc最近浏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综合测评卷及答案(精品试卷)全国市场调查分析大赛题库二十四山分金立向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PS制作网页详细的教程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天天练28 文言实词(二)蒙太奇手法在舞蹈创作中实践价值与应用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维修电工 考试试题 以及参考答案 中级四级钢结构罩棚施工组织设计

(1)周边红色旅游城市。南湖风景区周边不乏红色旅游经典城市。嘉兴进入上海和杭州的1小时都市圈后,由于上海杭州两个城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具差异化竞争力,不仅本地客源外流情况会加剧,而且外地的旅游客源也会偏移。(2)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南湖风景区周围的那些地方,不乏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点,这些景点都对南湖风景区的发展有着比较大的竞争压力。如温州市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等。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也同样是列入浙江省打造的多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如果南湖风景区不能提高对本地客源的开发与维护,那么将面临旅游旺季外地客流外流、旅游淡季本地客流没有的尴尬。

总而言之,南湖国旅的总体战略就是充分利用旅游行业的各种优势资源,定位于平民大众的市场,通过规模化的扩张与增长,逐渐打造成一个以珠江三角洲...

南湖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分析论文

旅游策划 旅游规划 旅游营销 等服务请找 北京壹度创意

一、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惯性思维的苦果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要丢掉惯性思维,抓住本质区别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与环境协调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市政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广州智汇旅游景区管理公司)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青海湖旅游产品创新研究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青海湖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感受过山的巍峨雄壮,也感受过瀑布的飞流直下,更感受过树林的神秘幽静,但却从未感受过湖的广阔平静。直到这个暑假,我终于见到了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我一路都在幻想着那片湖水的样子,是水平如镜还是微波粼粼。或许它会像一位羞涩地少女在晴朗的天空下浅浅微笑,任轻柔的风抚摸着它的头,将它的头发微微摆起。又或许它会像一位午后享受恬静地妇人,静静地躺在温暖的阳光下,细细感受着天与它逐渐融为一体,让人只看到一片蓝和它们中间的一道淡淡的分界线---------延绵不绝的山脉。

因为憧憬,更加迫切地想要亲近那片湖水,时间在此刻变得无比漫长,短短一分钟都好像一年一样。

终于,我们在青海湖边的公路上看到了青海湖。

本以为环湖路应是修在湖边的,骑自行车的人们可以悠闲地在湖边慢慢骑着车,感受着湖的轻柔与风的微拂。可没想到环湖路离湖那么远,远到你想骑车时触碰它一下都像高考满分一样遥不可及。可依然有人骑车前行,有人徒步前行,你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的那份坚毅,成了风景中另一道风景。

如果不是妈妈提醒,我们根本注意不到青海湖的存在,又远又进地感觉给这片湖水增加了一层神秘地色彩。

远处的青海湖与我苦苦思念的湖一模一样。它异常广阔,可比小时候玩的水坑大多了,虽然我们差不了几公里,但依然望不到尽头,好似大海般壮阔。湖面非常平静,风轻轻地在它头上飘着,荡起微微波澜,像无数面小镜子泛着耀眼地光芒。这时已下午四五点钟了,由于地形和经度的影响,这里依然艳阳高照。若不是那些点点泛着光的小镜子,你根本认不出那是湖,湖的颜色和山没有两样,两者混在一起,海天一色。公路边,是同青海湖一样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那是比太阳更加耀眼的黄,是一种比香槟色更难以描述的黄。与大地朴素的青绿融合成一副完美地油画。油菜花就像一位花季少女,那耀眼的黄使人的心沸腾,使人忍不住要驻留脚步,近距离观察这独特的、美丽的黄。但即使它已有了如此美丽,却依然不张扬,只是静静地站在辽阔无垠的大地上,毫不为人们的赞美动容。是谁想到将青海湖与油菜花相结合,结合得如此完美,没有丝毫不妥。

傍晚六点,我们到了湖边的住宿地点。

刚刚订好晚餐和房间,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湖边。

刚走到湖边,突然风云变幻,天空已经被一层层厚厚的黑云所覆盖。风也与我心中所想的完全不同,不是轻柔地从湖面拂过,而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狂野。一阵阵狂暴的风迎着我的脸席卷而来,湖面被掀起万丈狂澜。已经近乎发狂的青海湖水疯狂地向岸上冲去,一波一波的,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若不是亲眼看到青海湖边缘的水如此疯狂,谁有能相信水也有如此力量,竟好像要将大地劈开一样。湖边矗立着有着无比气势的石碑,石碑上苍劲有力地写着青海湖三个大字。气势磅礴的石碑衬着波澜壮阔的青海湖。湖与石碑共同发出激昂的乐曲,好像在讲述一个即将战死的将军的不屈。又好像在诠释一个白领阶层努力奋斗的一生。此时,油菜花依然遍布在广阔的`大地上,可却再也无法与青海湖相抗争。此时的青海湖与下午的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也许就是青海湖平缓与狂暴交织的特性使它变得更加神秘,更吸引人。我看到几位年轻地僧侣,站在湖边面向湖水颂着经,我听不懂他们再念什么,但是那声音很好听,我觉得我可以听出宁静和虔诚。

丝丝雨点悄然降临,逐渐压住了青海湖地狂躁,慢慢的奏起了交响曲,使整个世界都变得动听起来。

这就是青海湖,一个时而温柔平和;时而又狂澜万丈的湖。

在一个特别的暑假里,我们一家开着私家车飞驰在青藏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一扫而过,但是,远远的,我就看到了一片金黄的花海,一跃之下,就来到了我的眼帘。紧接着,又有一片绿色的大海,映入了我的眼中。我被这美景深深陶醉。

到了青海湖,我看到了一片湖,微微的波纹犹如被风吹皱了的绸缎,那么华美。它蓝似天空,宽广博大,蓝似大海,有着难以言喻的美好!

下了车,我便在欢呼雀跃中融入这片“青海草原”。那些高草,柔柔的,软软的,像少女的头发一样美好温柔。而碧绿、浅绿与黛绿则勾勒出了一副美丽而特别绿草原画卷。

湖边吹来一阵微风,我闻到了淡淡的清香。那是青草的香味混入了微风中,令人沉醉其中。

漫步在金色的油菜花丛中,惬意的行走在柔软的草地里,傍晚的夕阳沐浴着我们的身影,看上去比油画还要唯美动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着,一眨眼太阳就下山了。

晚上,篝火晚会开始了,大家尽情地唱歌跳舞,欢乐的歌声在空气中荡漾。我也忍不住唱了我喜欢的一首歌曲。哇!一切真是太好玩了。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又望见了蓝色的湖水,金色的油菜花海,还有那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青海湖。

青海湖真美,不愧是“世上最美的湖泊”,以后有时间,我还要来青海湖游玩。

暑假,我和妈妈怀着对青海湖的憧憬趁着假期开启了一次自驾青海湖环线之旅。一路上,我们欣赏了无数的美景,也经历了无数的惊险刺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冒险就是黑马河看日出。

黑马河是青海湖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我们到达黑马河时已是傍晚,旅游旺季,来这个小镇住宿的都是为了看日出。第二天天色微亮,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匆匆收拾一下就往湖边赶。由于人生地不熟,我们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询问了当地牧民,给指了一条近路。于是我们踏入了一片荒草地,没走几步我就后悔了,无法辨别方向的荒草地连个人影都没有,而且到处都是田鼠洞,草丛里还不时传出声音,不远处的草地里,还有十几只牧民养的藏獒在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恐惧顿时袭来,又冷又怕的我开始一步也不愿往前迈。可是远处的天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再不走我们就看不成日出了。鼓起勇气,拽着妈妈继续前行。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湖边。平静的湖面上已经呈现出一片霞光,红色的霞光染红了东方的天空,红光逐渐扩大,不一会儿,太阳从一个微小的脸渐渐变成了半个脸,到最后全部蹦了出来,染红了整个湖面,整个天际,壮观极了,人们都在欢呼。

我和妈妈也终于在短暂的冒险之旅后看到了如此震撼、如此美妙的景象。

早就听说青海湖的鼎鼎大名。去年暑假,我怀着向往的心情,和爸爸妈妈来到美丽的青海湖。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路边大片大片金色的油菜花跳着轻快的舞蹈,欢迎我们的到来。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格外抢眼,它身披五彩斑斓的花衣裳,像风华正茂小姑娘,与绿色的草原相映成趣。

近了!近了!远远地看见那蓝湛湛的湖水与天空交相辉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车刚停稳,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向湖边奔去。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像一面镜子,映着人们欢笑的脸庞。来到湖边,只见湖水清澈透明,连湖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见。“真美呀!”我不禁发出感叹。几个小伙伴不由分说,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赤脚走进湖中。我也经不住诱惑,加入他们的行列。 “哇,水真凉!”一股寒意从脚底泛起,沁人心脾。但此刻大家已经过不了那么多了,兴奋、喜悦战胜了一切。双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捧起一把温暖的沙子,一粒粒细沙像顽皮的小孩子,从指缝里逃走了。大家在湖边快乐地嬉戏玩耍,骑马、照相,惬意地享受着,悠然地欣赏着,与阳光、蓝天、白云、湖水融为了一体。

太阳渐渐地落山了,一次美好的旅行结束了。我不由地从心底感叹:青海湖真美!我爱青海湖!

小长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开始了去往青海湖的精彩旅程。

我们一从兰州下飞机,就驱车向青海湖奔去。

汽车一开到青海湖,我就看到了很多的牦牛和滩羊,还有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青海湖的湖水蓝蓝的还有此起彼伏的浪花,好像来到了海边一样呢。我们一下车,就有很多牵着黑马、白马、棕马的藏族同胞来让我们体验一下骑马的快感,我选了一匹小白马坐了上去,阿姨在前面拉着缰绳,牵着马往前走,我呢?却做出了一副威风凛凛的骑士模样。妈妈赶紧拿出自拍神杆来抓拍骑马的样子。

接着,我租了一套藏族衣服,穿上了以后妈妈觉得我更可爱了。然后,我骑了白牦牛,并做出了一个藏族的经典动作,可像一个藏族小伙子了。

拍了白牦牛的照片,我忽然觉得头有点晕,胸有点闷,妈妈说这是高原反应,是因为海拔高才产生的……没等妈妈说完,我早就在车里狂吸预先准备的氧气袋了,等我吸够了,我又生龙活虎起来了,可我心里还在说:“高原反应真难受呀!”

这真是一次美好的旅程啊!

暑假里,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乘着车,来到了青藏高原第一大淡水湖——青海湖。

我只看了一眼就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住,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长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小草真是绿的可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被一座座小山包围住,像是几个开心的小兄弟手拉手一起包围着。草原上有几个藏族小孩一起热情地向游客介绍青海湖的悠久历史神话传说,

我来到湖边,抬头往远处望去,只见水和天连成一片,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水,一望无际看不到边,成群的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低头一看,湖水蓝的像宝石一样,我们不忍心去碰它,湖面上一会儿波浪翻滚,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迸而来,一会儿,湖面又恢复了平静,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美丽极了。难怪在任何地图上都能看到它,我们驱车近三个小时行程360余公里绕湖转了一圈儿,人虽然累点儿,但我们从不同的方位和视角去触摸它的魅力。

据说,青海湖中间还有个海心山,不远处还有鸟岛。但这次我们的行程很紧张,没能一睹风采。我想着也是我还能去次青海湖的预兆吧。

记得那一天清晨,大家全家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坐上旅游大巴向青海湖前进。一路上,大巴车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犹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有说有笑。汽车在青藏公路上飞奔,离青海湖大约还有500米的时候,导游姐姐提醒大家“大家快看前面已经能看到青海湖了”。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隔窗向远处望去只见水天相依,似一条蔚蓝色的绸布,分不清哪个是水,哪个是天。渐渐地,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清晰。水面呈现得越来越宽,宽广的湖面犹如大海一样浩瀚,水面上寥寥无几的水鸟在自由地飞翔,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虽然,现在不是候鸟栖息的季节,但也难挡我奔向青海湖的热情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一个箭步跨下汽车,拉着爸爸的手,飞快地跑到湖边,迎面一阵风儿吹来,消除了我一路颠簸的疲惫。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湖面,尽收眼底,纯净的湖水蓝得让人心跳,在水草丰盛的湖边角落里,清晰可见一群小鱼而欢快的来回穿梭。我和爸爸忍不住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踏入水中,一阵沁人心脾的凉爽刺激着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脚底绵绵的细沙,像妈妈的手一样柔软,一样温暖。远处水面上几艘游轮载着游客来回航行,几家水上飞机从湖面呼啸而起,引得游客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大家走出青海湖,我不禁赞叹在这四季干旱的大漠边疆,竟然还有这一处让人神往的纯净美湖,水映天,天连水,水天一色,湛蓝一片,让我终生难忘。

假期中,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早晨,耀眼的阳光照耀在湖面上,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我贪婪的呼吸着着新鲜的空气,这么新鲜的空气在宜昌多么的少见,就像一串从远处传来的动听的风铃。

青海湖真大呀!似乎是一片瀚海又像一块巨大的翡翠。一眼望去,望不到边,无边无际,广阔无垠。难怪青海湖里有个海字呢。我乘着小舟向湖的中心驶去,周围云遮雾涌,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周围迷茫一片,迷迷茫茫,隐隐约约。我们的小舟就像一个迷了路的孩子,糟糟懂懂,晕头转向地绕来绕去,似乎找不着方向…… 青海湖真清啊!清的看得见湖底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石头。清的就像一块巨大的明镜,一块透明见光的玻璃,一碰就碎。

我站在岸边出神地看着湖底色彩斑斓的石头,美好、宁静。 青海湖真美呀!像是一大幅活的画,美得那么不真实,让人心旷神怡,充满美好的憧憬与遐想。青海湖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那轻柔的波浪,是她那柔顺的长发;那细小的沙沙声,是她对鱼儿纤细的低语…… 青海湖真绿呀!似乎是许多绿色的云朵从天而降;又似乎是一朵巨大的青莲在湖底绽开;还像千万盒青花色的颜料洒入水中。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可思议,如梦如幻,美妙而神秘…… 这美丽的青海湖,定会成为我永恒的,美好的记忆。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一 青海旅游资源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1自然资源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1.2人文资源(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8%。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二 青海旅游开发2.1青海旅游发展现状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人数 收入1995 150 2.12 4.77 0 \1996 150 2.00 4.5 0 -0.571997 150 1.74 3.9 0 -13.31998 150 1.59 3.57 0 -0.851999 150 1.7 4 0.67 12.05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1995 13332 230.6 -89.41996 10352 205 -11.11997 12817 272 32.71998 16610 276.4 1.61999 20500 329.3 109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509.2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3.7%,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2.2滞后原因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2)宣传问题: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三 应对措施(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旅游产品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论文写作的前提,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2. 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3. 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4. 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 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6.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7. 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8.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0. 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2. 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 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5. 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6. 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1. 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

2. 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

3. 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4.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5.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6. 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7.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8.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9.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0.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1.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4.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5. 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7.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8. 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9. 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1.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3. “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

4. 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

6. 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7.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8.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

9.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0.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1.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2. 旅游品的营销策略

13.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 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

15. 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6. 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7. 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

18.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

19. 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

20. 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

在写作旅游 文化 论文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旅游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河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长效机制模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 4. 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 5. 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促进辽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及对策建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国和中亚五国为例 8.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9. 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的实证分析 10. 基于模型构建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诊断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11. 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12. 环洞庭湖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 措施 13. 基于游客感知的海南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形象修复研究 14. 石林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5. 长治市创意旅游农业发展探索 16.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7. 高校教师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江苏和安徽两省部分高校为例 18. 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19.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黄冈市旅游产业为例 20. 新三农视角下的乡村游和乡风文明建设探讨--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二) 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试述旅游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动力 4、试述现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6、论旅游经济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7、论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8、试论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9、试述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0、试论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 11、试论旅游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12、试论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3、试论如何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4、试述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5、试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16、试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7、试论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8、试论我国旅游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9、试述目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三) 1. 旅游产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2. 旅游活动地理投影下城市旅游空间优化的策略 3. 浅谈旅游电子商务 4.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对民居客栈的研究 5. 建设旅游强省背景下的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发展对策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7. 体验经济视角下福州地区旅游消费创意开发研究 8. “全域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中的政府角色创新探析 9. 分析黑龙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1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的保障体系建设 11. 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剖析 12.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新要求 13. 基于低碳视角的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14. 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广西龙门水都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6. 乡村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四川彭州九峰村为例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18. 探讨乐山市发展医疗旅游的障碍分析和应对策略 19. 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 电子商务背景下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2.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 3.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4.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 5.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题目汇总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实证分析论文

在写论文时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众所周知,旅游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旅游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见闻,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随之也带动了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国内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我国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了解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很多的周刊杂志也发表了关于该选题的文章,现在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诸多可借鉴的成果,实际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国内现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的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选择,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要跟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趋合理化。

近年来研究成果呈明显增势,各种学术论文、著作不断涌现,从公开发表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旅游、地理、历史和其他相关报刊、杂志(以学报为主)上刊登的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最多。

1/35【题 名】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景区公司成长模式研究——以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作 者】李乐京 陈志永 梁玉华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3-62652/35【题 名】以六大转变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 者】纪根立【刊 名】今日浙江.2007(11).-50-513/35【题 名】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作 者】孙根年 薛刚【刊 名】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4/35【题 名】山东省旅游饭店人才对策深层透视【作 者】孙凤芝[1] 秦绪霞[2]【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275-2755/35【题 名】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作 者】马聪玲【刊 名】旅游学刊.2007,22(3).-6-76/35【题 名】西部旅游企业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作 者】王香茜【刊 名】商业时代.2007(6).-104-1057/35【题 名】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作 者】孙根年 吴晓娟【刊 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7-1118/35【题 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作 者】强亦锐【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S).-43-449/35【题 名】成长期的自助旅游与迎合策略【作 者】曹宇【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657-66010/35【题 名】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作 者】何喜刚 高亚芳【刊 名】开发研究.2006(5).-85-86,7311/35【题 名】旅游是重心 文化是品位——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作 者】季成家【刊 名】丝绸之路.2006(9).-66-7312/35【题 名】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作 者】冯淑华【刊 名】商业研究.2006(14).-165-16813/35【题 名】甘肃省旅游产业中的市场成长问题研究【作 者】彭睿娟【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8-5114/35【题 名】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作 者】沈和江【刊 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0-9415/35【题 名】企业成长理论与我国旅游企业并购的路径策略【作 者】胡春林【刊 名】特区经济.2006(4).-195-19616/35【题 名】旅游与家教【作 者】裴毅然【刊 名】家庭教育.2006(02S).-22-2317/35【题 名】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作 者】汪升华[1] 刘洋[2] 顾文静[2]【刊 名】经济管理.2006(3).-64-6618/35【题 名】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作 者】杨亚娟【刊 名】农业职业教育.2005(6).-26-2619/35【题 名】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作 者】于萍【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9-4020/35【题 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作 者】谭白英【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18-11921/35【题 名】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作 者】聂献忠[1,2] 张捷[1] 刘泽华[1] 章锦河[1]【刊 名】人文地理.2005,20(4).-65-6822/35【题 名】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作 者】胡春林【刊 名】旅游学刊.2005,20(3).-48-5223/35【题 名】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作 者】邓宇凡【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1).-59-6024/35【题 名】旅游社营销中心的成长档案【作 者】韩阳【刊 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05(04X).-22-2325/35【题 名】推动旅游学科发展与中国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著名旅游学者杜江教授评介【作 者】文武【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3).-220-22326/35【题 名】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作 者】秦学 张伟强【刊 名】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27/35【题 名】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作 者】张显春【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28-2928/35【题 名】浅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 者】王旭科 宋健【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1).-56-5729/35【题 名】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作 者】易晓春【刊 名】编辑学刊.2004(6).-72-7630/35【题 名】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作 者】秦学 邹春洋【刊 名】学术交流.2004(11).-83-8831/35【题 名】旅游市场呼唤品牌和声誉投资【作 者】符国群【刊 名】销售与市场.2002(01S).-31-3132/35【题 名】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作 者】贾生华 邬爱其【刊 名】旅游学刊.2002,17(4).-19-2233/35【题 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作 者】卞显红【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30-3534/35【题 名】实施六大战略 培育支柱产业——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思考【作 者】薛荣哲【刊 名】山西旅游.2001(6).-4-735/35【题 名】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作 者】卫旭东【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3).-223-225,229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镜泊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何做强、做大镜泊湖旅游产业经济,以此来推动牡丹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做为每一名牡丹江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矛盾的所在,将镜泊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到位,得出解决的办法,力争把镜泊湖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通过镜泊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泊湖;旅游;产业;研究

旅游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它具有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的优势。镜泊湖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地,如何加快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开发好现有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造福牡丹江市人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镜泊湖旅游资源简介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巍峨秀美的群山环抱之中,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其吊水楼瀑布是国内三大著名瀑布之一。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风景旅游示范点。

景区总面积为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美的火山熔岩洞景观,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纯朴自然的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二、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拉动牡丹江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到“行、游、住、食、购、娱”各个方面,将镜泊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胜地,势必会增加牡丹江市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全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等行业将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同时对于安置牡丹江市下岗就业人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散就业压办,稳定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交通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是打造地方经济的首要条件,目前,牡丹江市旅游交通建设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流、物流不足,没有激发交通部门与建设企业的投资热情。通过打造镜泊湖旅游胜地,必然会加快牡丹江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交通的联系,增加开通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航空、铁路、公路旅游线路,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构建起牡丹江到周边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3.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打造镜泊湖旅游名地的过程其实就是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的过程。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加快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功能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改善城市人民环境和服务等软硬件设施,为游客展现一座现代化的文明旅游城市,使旅游者对牡丹江市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于提升牡丹江市城市品味,打造国家级风景园林城市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镜泊湖旅游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交叉,难以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由于景区内的行政区划隶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各个系统都以景区资源为依托,在各自区域内进行规划建设,乱批乱建现象十分普遍,景区内现已建成各类宾馆、疗养院、培训中心的建筑140多处,出现了几个职能相同的部门同在景区内实施同一内容的行政管理现象,破坏了景区规划的统一性。

2.由于景区缺乏统一管理,过度开发滥用使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由于景区的地方乡镇、森工企业互不隶属,各自为政,许多问题不能协调一致,同时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镜泊湖原有的特色鱼种湖鲫、鳌花、湖鲤等到镜泊湖特有鱼种,现在少之又少。目前,水产部门对湖鱼的过渡捕捞和放养(特别是近年兴起的网箱养鱼),对湖水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森工企业过量采伐湖边林木,破坏了湖边山岸的绿色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湖区整体景观。而且使湖泊污染日趋严重。

3.镜泊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开发的还不够多。镜泊湖湖光山色,景秀优美并非众所周知,与南方一些景观相比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南方的一些大旅行团,还把镜泊湖列为避暑的旅游胜地,在省内与 其它 地市旅游景点相比也存在着知名度不够高,宣传力度不够大。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区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四、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解决镜泊湖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必须从景区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 措施 ,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对策如下:

1.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确定镜泊湖景区功能定位,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的关键问题就是理顺管理体制,镜泊湖景区发展中的种种弊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更好地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好镜泊湖这一“北方明珠”,造福子孙后代。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牡丹江市经济发展、旅游振兴、招商引资、对外接待等方面的作用,应将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作为牡丹江市“旅游经济特区”来对待,实行适当的倾斜政策,清除障碍。从全国一些景区成功 经验 做法来看,可以借鉴五大连池的做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将景区区域划定为一个行政区域,赋予景区管委会一级地方政府的职能,统一管理景区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从根体上改变目前景区中区划交叉、各自为政的局面。

2.依靠政府,加大投资,强化景区管理体制,增强景区发展后劲。

当地政府应从景区长远角度出发。尽快出台景区管理法规,健全景医管理 规章制度 ,实行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促进景区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由于对于风景区来讲,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景区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服务和保护职责,这些具体的工作,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作保障,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对景区的财政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在财力上要给予大力的倾斜和支持,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善,体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景区独立财政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景区健康持续发展。

3.扩大宣传,提高名气,以增加景区人气为目的,加强了宣传促销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经济就是宣传经济,针对镜泊湖景区宣传力度不够,景区游客规模徘徊不前,人气指数不高等问题,牡丹江市应采取一系列宣传促销的措施。如①利用多种媒体宣传镜泊湖,投入资金对镜泊湖旅游网站进行提档升级-②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活动。组织人员多参加相关部门旅游交易活动,与部分知名景区和旅游企业建立了联系,增加沟通了解信息,宣传自己;③出台促销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镜泊湖,如实施旺季对旅行社实行了8折优惠,淡季5折的优惠政策等等实施多种惠民政策。

通过上述对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推动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牡丹江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旅游经济》2000 2006年合订本,2006年第1期

[5]于学谦著《现代旅游市场经营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摘要】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本文着重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既切实保护好,又充分利用好鄂西圈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形成先导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先导产业 优化发展 政策建议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 方法 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 渠道 、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骨干网络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中心城市的旅游接待功能,改造、升级各大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改造、新建一批沿长江、清江、汉江的重要旅游码头。发挥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色,完善重点旅游城镇的旅游功能,联合建设各具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扶持重点旅游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圈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体制障碍,鼓励地域相邻、资源类同、同质竞争的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圈内重点旅游企业,特别是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江两山”旅游开发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创立旅游品牌,探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推动旅游企业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5、加快发展相关服务业

一是积极发展商贸会展业。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扶持商贸会展信息化建设、引进商贸会展重点项目。支持品牌展会,丰富节庆展销活动,要鼓励举办地方产品跨省推介展销、名特优新产品展销、联展活动,积极举办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对接会”、“推介会”和“采购会”,形成会展、旅游、休闲消费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发挥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湖北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支持鄂西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支持组建新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小额贷款,用于支持与生态文化旅游有关的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发展。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整合政府门户网站、旅游、文化等行业信息网及企业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生态、文化及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开展项目招商、人才培训、远程教育,并建立基于此系统的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旅行安全方面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机制。

浅谈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旅游管理论文

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浅析论文

3. 浅谈旅游管理方向论文

4. 浅谈旅游营销毕业论文

5. 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

7. 旅游管理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