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幼儿缄默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缄默症研究论文

随着最近心理卫生资讯的增加,民众对于心理症状的资讯也逐渐增加,比如一些病名:自闭症、过动症、亚斯柏格、精神分裂症、忧郁症、躁郁症等等,然而根据近期的研究,较不为人所知的选择性缄默症在低年级儿童间的盛行率却远高过常听见的自闭症、妥瑞氏症、重度忧郁症等等,而且经常被误诊为自闭症、智能障碍等,然而这些疾患和选择性缄默却并不相同。 「你家的孩子好安静啊,从我进来到现在一句我都没说过。」来访家里的客人这样对你说,「那个孩子在班上几乎没说过话……我有点担心他是不是有自闭症,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吗?要不要让他跟学校的辅导老师谈谈?」孩子的导师这样跟你说,而你注意到家里的孩子出到外面便什么话也不肯说,虽然在家里一切都很平常,他也会跟你聊天、说最近发生的事,但你开始怀疑他有没有朋友,甚至担心他该不会受到时下常见的霸凌……于是你在想,这孩子得了自闭症吗?是不是在学校被欺负了?

而病因仍然不确定,但撇开病因认定相迥不谈,多数专家认为选择性缄默症与社交恐惧有关,也就是说他在不熟悉场合便容易感到焦虑而无法开口说话,比方他在家里的时候跟家长说话都没有问题,但是面对陌生人、或者陌生的环境,他可能就会闭口不言。 (推荐阅读:两岁幼儿还不会说话?常见语言迟缓四大原因)

如果你担心你的孩子可能有选择性缄默症,你可以寻求咨商心理师的帮助,或者医疗体系中的儿童心智科医师,咨商心理师会对孩子采取一些心理治疗方式来帮助孩子,至于儿童心智科医师则会评估给孩子开药,药物的部分主要在协助孩子减缓焦虑、感到自在,然而无论何种治疗方式都需要与孩子最亲的、家长的协助与耐心等待,因为没有一项治疗方式是立竿见影的,但相信家长们能在治疗过程中渐渐看见孩子的进步。

也许治疗期间家长可能会心急的希望孩子有立即而显著的改变,然而孩子依然在学习阶段,必须耐心地等待,只要孩子有一点小进步就立刻以赞美或奖励等方式增强孩子继续进步的意愿,降低完全不沟通的比例,让孩子可以用点头或者手势等非口语方式代替,避免强迫孩子发言、也不要把他当作异常的孩子,因为这样可能反而导致反效果以及在厌恶发言与强迫间的恶性循环,本来就很难说话却又被强迫著一定得说,也只会让心里不舒服的孩子更加讨厌说话这件事,于是缄默的情况又变严重了;另外,与导师及班上同学或者治疗师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可以寻求其他人的帮助的。

在学校的部分,也许班上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同学会让孩子不安、不知道怎么相处,或者会因为没听过他的声音便认为孩子不会说话或不能说话,也不会想听他说的话;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也可能假设上述情况而害怕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而另一种情况则是,虽然有同学对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释出善意,但热心过度而把他作年幼的孩子对待,导致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过度依赖、或更加习惯沉默。 (推荐阅读:别再骂了!忽略症状对妥瑞氏症最好)

实际上同学们可以把他做一般的同学对待,不要放过多关注在他身上(无论善意的或恶意的),如果他说话了也不要过度反应,平常心以对就好;其实他不是不想说话也不是不愿交朋友,他也是希望跟大家交流的,可以想想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参与你们的活动,特别重要的是不要将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当作不存在或忽略他,在他面前和别人谈论他、当作他不在或听不到会让他很受伤,而这样的孩子也容易受到霸凌与嘲笑,比起导师与家长、与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一同在学校的同学更容易留意到这些不友善,端赖同学们帮忙告知导师。

研究幼儿多动症的论文

《浅析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 要】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幼儿本身,也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由于园方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既需要园方的重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还需要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 生命教育 园方 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29-02

一 生命教育的源起

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 或Life Education)的思想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犯罪事件,且数量呈急剧上升的趋势。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他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他认为“教育并非只是训练学生去谋得职业,或者单纯从事知识上的追求与获得,而是引导他们充分体悟、感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这是生命教育思想的初步实践。1979年,澳大利亚牧师Rew Ted Noffs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LEC),这是最早成立的正式使用“生命教育”这一名词命名的机构。从此以后,生命教育开始流行起来。

我国大陆地区研究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持续多年,但迄今没有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主体围绕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生命价值升华等方面对教育客体进行直接或间接教育的活动。它的目的是确保个人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体现生命价值,达到为公众、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二 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没有生命,一切活动都是空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超前讲授小学知识,加重了幼儿的身心负担。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弥补目前应试教育的不足,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得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三 当前幼儿园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园方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很多幼儿园把生命教育理解为幼儿的安全教育,主要指幼儿的身体不受损伤。因此,上至园长,下至保育员,都把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最高位置,把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一日活动的首位。这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自然不能算全错。但是,本文认为,幼儿的身体安全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不但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幼儿还需要体验生命价值的意义。

2.家长的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工作知之甚少,还有一些家长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这就导致了家长把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单纯地理解为“园方单方面的事情”。因此,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到了家里,全部都被“遗忘”掉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幼儿“为所欲为”,俨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其实,这种环境对幼儿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没能“固化”在头脑和行动中,造成了幼儿园教育的事倍功半。

四 幼儿园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既需要幼儿园开展相关工作,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既需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1.园方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幼儿园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体安全的教育,还应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更要注重生命价值升华的体验。近年来,心理问题儿童逐年增多,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幼儿成为问题幼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方要注重对这些幼儿的观察,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能错过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园方要摒弃“班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很正常”的固性思维,要及时干预每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同时,园方要注重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中予以灌输。比如,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要让幼儿知道,小动物们在小时候也需要妈妈,这一点和小朋友们是一样的。再如,通过对《丑小鸭》的学习,要让幼儿明白,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地努力,才有可能变成白天鹅。幼儿在一点一滴的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中慢慢成长,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

2.家长要做生命教育活动的坚强后盾

本文讲幼儿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并不是说生命教育的开展仅仅依靠园方就能取得实效,家长的配合也非常关键,家长要为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幼儿一天的园内生活结束后,回到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里。这时候,父母要延续园里的生命教育工作。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功课:一方面要强化幼儿园里的好行为,让幼儿在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延续下去;另一方面要多陪幼儿。这一点对心理问题儿童尤为重要,很多心理问题儿童就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关系不和谐才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事实也证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自信,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3.注重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开展

一方面,要注重挫折教育。当前,幼儿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很多幼儿的吃苦能力下降了,家长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能不能吃苦已经不重要了。这种想法当然不正确,因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一个人会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在幼儿时期是无法预见的。习讲过:“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习这句话是对青年朋友讲的,但是,它对于幼儿仍然实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感恩教育。当前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部分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幼儿习惯了自己“小皇帝”的生活,在他们简单的意识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父母、祖父母辈对自己的爱就被分割了。因此他们不喜欢再有“新人”出现,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现在拥有的就是应该的。感恩和分享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陌生的词汇。其实,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极其不利。当前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懂得感恩就不会和别人分享,也得不到别人同自己的合作,这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4.注重生命教育的体验

注重幼儿生命教育的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的升华。近年来,体验式生命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事实也证明,体验式生命教育确实能够对幼儿成长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因为幼儿对教师的说教不能完全理解,而让幼儿实践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幼儿亲子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妈妈很辛苦”。活动中,幼儿穿上宽大的衣服,衣服里面放着一个篮球,幼儿在模拟的小路、楼梯上行走,非常不便。这一活动,旨在告诉幼儿,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正像他们一样艰辛。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活动感言,有的说:“妈妈真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有的说:“我在妈妈的肚子里那么久,妈妈走路太不方便了,以后我要爱护妈妈。”……事实证明,多一些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多方的努力,策略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深邃之所在。

参考文献

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特殊儿童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活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儿童自身调适能力、特殊教育教育关爱特殊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不健康、化学药物泛滥或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盲、聋、哑或智商上的智障儿童,还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儿童,比如多动儿童、自闭儿童或者学习能力缺陷儿童等。由于他们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缺陷或障碍,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注重对特殊儿童障碍、技能的恢复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

特殊儿童群体中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还有许多孩子在言行举止、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异常,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比如多动症、自闭症、强迫症等。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如下。

1.存在睡眠问题及躯体化症状。通常情况下,睡眠问题在儿童群体中很少出现,但是特殊儿童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会出现失眠、梦魇等睡眠问题。另外,有些特殊儿童因为焦躁、不安等情绪会表现出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头疼、腹痛等。

2.情绪暴躁,对他人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由于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他们经常感到压抑和自卑,可能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或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表现出敏感、焦虑、易怒,甚至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破坏东西等。比如多动症儿童,虽然他们在生理和智力上没有缺陷,但是因为表现多动,可能容易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打骂,受到学生的嘲笑或歧视,使得他们对别人没有信任感,存在严重的敌对情绪,攻击性很强。

3.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

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白痴”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3.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

(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

(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5.注意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所有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所以需要注意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但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来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学生住宿或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自发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更要用爱心、耐心给予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关怀、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同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雷江华.科营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9,(11).

[3]孟建芸.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3).

幼儿孤独症的研究论文题目

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提供一个开题报告写作心得,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给指导委员会阐明你的论文将要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写和如何写的问题。这里有几个方面: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前言简单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本研究的问题的意义以及一些核心概念界定。2、文献综述应该是报告的重点。要将跟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都给予综述。一般可以采用由宽到窄的综述方法。就是逐渐FOCUS DOWN到你的问题上去。基本的格式是:主要观点综述归纳起来予以介绍之后加以评述,说明有那些研究上的不足和空白点。有了这些不足和空白点就可以提出你的问题了。你的研究就是要解决这其中的某个空白点和不足的。所以,文献综述的最后应当是你的研究问题。3、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你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问题之后,你要设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大概的思路是什么?如何解题?如何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要这样的方法去找答案?4、大致的提纲构想最后,可以在你的报告里简单提出一个论文提纲来就可以了。如果这个提纲你没有办法做,你可以介绍一下你已经有的研究准备和前期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大致时间安排。这样,你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就基本可以给别人说清楚你的学位论文要做什么事情了。--------------------------另外,在做文献综述的最常犯的错误有:1)不能做到NARROW DOWN。文献综述要从大处着手,但最后要FOCUS到你的研究问题上去。所以是一个NARROW DOWN的过程。而常见的不正确的文献综述方法就是把有关领域泛泛地进行综述。2)只有列举没有综述。文献综述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不能老是列举张XX发现XX,李XX认为XX,王XX主张XX。要根据所搜集到的研究文献,做出相应的归纳。3)过多主观评论。文献综述是客观介绍跟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所以应该客观地展示。主观评论可以专门放在“已有研究的不足”里进行表述。--------------------------祝你开题成功哟!

1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2论蒙台梭利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3论华德福教育理论及其实践4论瑞吉欧教育理论及其发展5论福禄贝尔教育及其发展6关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7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8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9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0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12论传统游戏(或玩具)的现代教育价值13幼儿入园前应该做什么准备14试论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5论家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16论社区教育与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7论如何全面开发社区幼儿教育资源1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教中心19幼儿园家庭教育督导的实践与研究20论如何有效回答幼儿的问题(或称为解答技巧研究) ) ) )。21论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利用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积极发展的行动研究23整合优质幼教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24关于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或进行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 )。25班幼儿同伴交往情况观察与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27托幼机构“特色教育”评述28试论“全纳”幼儿教育与教育公平29关于托幼教育一体化30如何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31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教师的问题与对策32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现状及对策33关于国家幼儿教育改革新动向34关于当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及其建议35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36创办幼教生态园的必要性初探37关于幼儿园“依法办园,作为法治园”38关于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39学前双语教育利弊述40论童装对身心发展的影响41论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42论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43关于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途径44论幼儿教师提问类型与幼儿的互动45关于提高幼儿教师绩效感(或职务满意度)46论幼儿教师如何介入幼儿自由选择活动47论幼儿园规模(班级密度)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或社会)关系48幼儿园安全设施与儿童伤害频率研究49儿童游戏区安全、教育与适用性研究50关于山区(农村)幼教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51如何有效更新山区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52现阶段幼儿园市场化运作的利弊53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及建议54幼儿孤独症(或自闭症,可采取调查方式) )及有效治疗55论同伴交往与幼儿健康心理56论幼儿道德品质培养57论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58论环境污染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59论幼儿“爱”与关怀的培养60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61论幼儿节俭意识的培养62关于幼儿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63论教师专业化与幼儿社会性发展64关于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或残疾儿童或天才儿童)的重要性65论亲子互动与幼儿心理发展66关于如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67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如何传承传统文化68关于幼儿教育财政69论幼儿园改制与“一费制”70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利弊71关于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72关于幼儿园开园体制改革73论幼儿素质教育74关于幼儿游戏操作的重要性75试论幼儿早期阅读76论幼儿园安全保障的现实意义77关于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78关于幼儿园儿童日常护理应注意的事项79关于幼儿园的科学饮食80关于营养均衡与幼儿健康81分析幼儿说谎的心理因素(或分析欺诈行为的因素) ) ) ) ) )。82幼儿攻击性行为因素分析83幼儿教师流动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或限定农村地区)。84关于“年幼”的有效联系(幼儿园和小学) )。85 国家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比较86 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87 地区幼教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8 地区低收入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现状调查(或兼职子女) ) )。89 地区残疾儿童入园情况调查90 地区(仅限农村或山区)女童入园情况调查91 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92 地区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93 地区男幼儿教师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94 地区幼儿在园幸福感调查95 地区幼儿在园心理压力调查96 地区幼儿体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97 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98 地区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满意度调查99 地区电脑介入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100 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101 地区民办幼教机构近年发展的调查研究102 地区幼儿园收费标准调查及政策建议103 地区幼儿园开园成本的调查研究104 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105 地区单亲家庭和幼儿心理健康现状调查106 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107 地区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策略与能力的调查108 地区免费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109 地区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10 地区幼儿教师继续再教育情况调查111 地区(仅限农村或山区)教师任职情况与工资水平的调查研究12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3中班幼儿环境意识与行为培养的行为研究14参加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和家庭劳动状况的调查15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6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17关于幼儿的快乐教育18关于幼儿识字教育19论幼儿美术教育120关于幼儿英语教育121论幼儿的音乐教育122关于幼儿环保教育123关于幼儿文学教育124关于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孤独症儿童刻板行为及矫正案例报告需要多少字?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逐步被重视,基础教育获得快速发展,音乐教学活动在校园课堂中占比逐渐升高。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音乐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音乐论文题目(一) 1. 农村教育走出师资困境的实践探索与反思--基于某高校音乐支教志愿服务的个案研究 2. 试探音乐疗法在高职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 3.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4. 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成效分析 5. 高等音乐院系音乐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窥探 6. MOOC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与途径分析 7. 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 8. 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音乐创新思维能力 9.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10.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11.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音乐课程中的必要性 12. 如何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13.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4.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15. 利用现代网络进行音乐自主学习研究 16.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7. 论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18. 中职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利用的技巧 19. 音乐治疗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20. 摆正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位置 21.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幼儿音乐教育 22. 初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23. 运用电教媒体开展幼儿高效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论文题目(二) 1. 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研究 2. 试论基础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改革 3. 谈小学音乐课程如何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4.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5. 如何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 6.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7. 信息化教学下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8. 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及成效 9. 音乐疗法对中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 10.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11. 如何让微课把控住你的音乐课堂 12. 多媒体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 解读《音乐之声》中的生态教育观 14. 论高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 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应用探究 16. 浅析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17. 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18. 留守儿童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19.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20. 高中音乐多媒体教学中的视听幸福 21. 信息环境下的音乐学科体验式教学设计与实证研究 小学音乐论文题目(三) 1. 多媒体应用于琵琶教学改革的构想探讨 2. 音乐教育对引导重构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3. 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 4. 团体音乐治疗对提升高校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 5. 柏拉图《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6.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魅力 7. 浅谈中学音乐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8. 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9. 数字化技术辅助声乐教学研究 10. 儿童交通安全音乐剧公益项目实践之思考 11.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 12.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13. 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 14. 学校音乐教育管理中的资源建设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15. 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路径分析 16. 谈传统乐教美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17. 浅谈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提高学前专业音乐课教学质量 18. 晚清民办学堂音乐教育初探 19. 巧用多媒体构建精彩音乐课堂 20. 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 21. 信息技术助力音乐教育的方法探讨 22. 试论清朝末期与民国初期学校音乐教育的政策演变 23. 《基本乐理》渗入“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4. 浅析“视听化音视频教学手段”对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 25. 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26. 试论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与作用 27. 让信息技术为音乐学科教学服务 28. 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29. 高校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30. 音乐治疗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 农村音乐教师国培远程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及其教材编写特色研究 猜你喜欢: 1.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 2.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3.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 4.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5. 本科音乐毕业论文选题

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发展研究论文

“Introdu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在英国社交网络6字小说征集活动上,一位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作者这样写道。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治疗AD的新药——九期一的上市申请,用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轻度至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自1906年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首次发现该疾病以来,AD的发病机制仍然是全世界医疗领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经常与衰老混淆。据统计,AD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具有不可逆性,若患者长期参与试验有悖伦理。 请不要再美化阿尔茨海默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文 | 秘丛丛

编辑 | 黄臻曜

“Introdu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今天,我又一次向妈妈介绍了自己。)”

在英国社交网络6字小说征集活动上,一位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以下简称AD)的作者这样写道。

这些老人脑海中突然长出了“橡皮擦”。而它形成的原因,目前人类还无法解答。很多人把AD称作老年痴呆,其实并不严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医学转化中心主任张岱教授表示:“痴呆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引起痴呆的原因有很多,AD是其中一个也是治疗最艰难的。”

病患及家属急需摆脱痛苦的现实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其背后有巨大的治疗市场。有关AD治疗的药物探索一直没有停下,但却是一条失败率近乎100%的道路。AD药物的研发失败率极高,且大多停滞甚至失败在III期临床。仅在1998年-2017年期间,全球已有146个AD药物在临床中遭遇失败,仅有4款药物能成功上市。

正因如此,AD治疗药物的进展能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治疗AD的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用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轻度至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基于过去17年AD无药获批的历史,GV-971无疑自带“光环”。但在“光环”的背后,有关它的质疑也如影随形。

瞄准肠道,AD的新突破点?

自1906年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该疾病以来,AD的发病机制仍然是全世界医疗领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经常与衰老混淆。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老糊涂”是人在衰老后难以避免的常态。

如果相较健康老年人的大脑和AD患者的大脑,就会发现该病产生的大脑损伤。“AD对大脑的伤害还会严重影响寿命,并且是致命的。”来自剑桥大学化学系错误折叠疾病中心的研究员塞缪尔·科恩(Samuel Cohen)在TED Talk上展示两者的区别。据统计,AD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

图片来自塞缪尔·科恩的TED Talk演讲

近三十年来,AD药物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在大脑中形成块状斑块的蛋白质,而这又会导致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主流学界坚持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AD的原因。制药公司已经投资了数千亿美元,将320多种候选药物用于临床试验。目前只有五种药物(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被批准用于临床缓解症状,但没有一种能阻止脑细胞萎缩。由于失败代价高昂,很多公司终止了AD药物相关的研发计划。

GV-971和这种研发思路有所不同,它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并以靶向脑-肠轴为药理机制。“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GV-971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GV-971的主要发明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今年9月,耿美玉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了GV-971对于AD小鼠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改变Aβ代谢、控制神经炎症以及让肠道微生物组正常化。该疗法在中国34个试验地点招募了818名患者,共历时36周。

耿美玉团队在《细胞研究》发表的论文 来自Nature官网

“瞄准大脑和肠道之间的连接是一个有趣的想法。”纽约Lenox Hill医院精神病学家加亚特里·戴维(Gayatri Devi)博士认为,它的作用机理与目前批准的药物完全不同,并不直接针对脑神经化学物质或斑块沉积。此前大多数AD试验采用单一靶点,而GV-971则被描述为能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

同时,外界对GV-97的质疑随之涌来,首先是它36周的临床试验时长。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首席科学官玛丽亚·卡里略(Maria Carrillo)博士表示,在临床试验的第3阶段通常要持续18个月,这是其试验的两倍。

对于这个问题,GV-971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牵头人、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振馨在此前媒体的采访中表示,9个月的试验已经不短了。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具有不可逆性,若患者长期参与试验有悖伦理。“三期临床实验达到36周,已经是在伦理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了解药物效用的方案。”

其次,GV-971的临床试验数据也被认为存在不少问题。该试验主要采用主观评价体系,一般通过病人自填或者访谈的形式。如果试验人员引导病人回答,就容易出现数据偏差。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朗·施耐德(Lon S. Schneider)认为:“它的临床试验报告缺乏一些指标的数据,如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AβPET信号、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这些患者如何逐步改变微生物组的某些迹象,目前这个试验的结果只能算有希望但是很初期。”

GV-971背后的绿谷制药,过去曾将保健品当作“抗癌神药”销售而被媒体曝光,这也是外界绕不过去的质疑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GV-971是“有条件”批准上市。国家药监局要求申请人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寡糖的分析方法,按时提交有关试验数据。据悉,GV-971将于2019年12月29日前铺到全国的渠道。

另外,绿谷称将于明年启动GV-971在欧美和亚洲的全球临床试验。国外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看到完整的数据,以此了解AD患者认知能力是如何改善的。“微生物组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人群中评估药物的作用机理很重要。”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帕拉米塔·查克拉巴蒂(Paramita Chakrabarty)强调。

在研发创新药的层面上,Fusion Fund(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机构)的创始人&CEO张璐认为GV-971有值得认可的一面。“国内之前很多都是仿制药,(这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药厂愿意去做创新药,这是非常好的。”她表示对于这个药的前景,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谨慎对待。“有些时候捧杀也是这样捧杀掉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除了药,AD治疗仍有希望

“不要说治愈,能出现延缓AD病情发展的药物就已经很不错了。”张岱教授说。目前大部分药物针对的是病症的研究,临床效益有限。对于这个1.5公斤的大脑,人类还有太多难解之谜。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的持续性收集和监测有助于早期的干预和治疗,这也有望成为解开谜题的第一步。

Fusion Fund投资的一家做早期AD诊断的初创企业SABOS,也是利用AI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寻找AD的病因。张璐表示,通过和很多保险公司合作收集数据后发现,吸烟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患AD的可能性。“甚至如果你不经常洗牙,牙龈中的一种特殊的病菌,也可能导致AD。”她补充说,通过更早期发现AD症状,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中国很多的AD患者往往在确诊的那一刻,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阶段。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调查,中国AD患者首次确诊的时间平均在1年以上,6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重度病情。更为严峻的是,目前中国有约1000 万的AD患者,相当于发达国家患者数量的总和。

早期干预变得尤为重要,这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张岱教授表示,国内已经有使用心理测量工具调查老人群体的研究。如果发现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人,就会对他们跟踪随访。“在这个阶段就进行一些干预,如能早期发现AD个体,给予抗胆碱酯酶等药物干预,可以较为显著地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目前这样的研究还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临床实验。

另外,据张岱教授介绍,物理治疗正变成不可忽视的辅助手段。国内外临床研究提示,如经颅磁刺激和深部脑刺激治疗,对于改善AD病人的认知功能和其他伴随症状有一定效果,但也需要大样本的重复试验研究予以验证。

一家美国公司Paradromics则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为AD患者带来希望。张璐介绍,Paradromics研发的纳米纤维驱动的机器人,在植入大脑后能重建脑神经递质的传递。“同时也能作为一个接口,把大脑、云端和计算机打通,这样就能更好地获取大脑的信息,研究脑功能的变化。”

目前AD药物以及物理疗法的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得当的护理也能够缓解病情。以欧美国家为例,过去的十年中,数十家专业的AD养老院和护理机构通过物理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让确诊后的AD患者寿命延长至8-10年,这个数字是30年前的两倍。

当然,只是简单的医疗服务解决不了问题。将患有AD的老人完全交由护理机构也有弊病,因为在A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连接,另外亲人的情感陪伴也很重要。因此,日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为与家人一起生活的AD患者建立社区中心。

图片来自东方IC

AD的治愈之路依旧黯淡而漫长,但不论是早期干预、药物研发还是持续护理,人类没有放弃反抗AD对生命尊严的侵蚀。“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灾变似乎是专门设计出来考验人们精神的。”美国医生舍温纽兰在《我们怎样死——关于人生最后一章的思考》中写道:良好的护理,志愿小组以及亲友的关心,可以减轻病人一些痛苦,但是这个被人所爱的病人最终还得走过非常痛苦的阴暗山谷。

死亡的终点或许不可逆转,但我们还是要争取「体面老去」的选择权。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是36氪一档关注科技、小趋势的全新栏目。在这里,我们会采访拥有聪明大脑的少数派,深入解读他们对未来的猜想。虽然少数派们的面孔不一,可能是书籍作者、创业者,也可能是科研领域的行业专家。但相同的是,不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无人驾驶和5G,他们预测未来趋势的灵感会在这里闪光。

PS: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与最前沿的科技、最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趋势变化息息相关,并且正在寻求报道,欢迎联系我们。另外,如果你愿意业余时间做一些上述方向的编译工作,成为36氪《少数派的未来猜想》栏目的一名志愿者,也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为成功入选者不定时放送独家福利。(联系人:秘丛丛 ,请附上个人简历或公司相关资料)」

请不要再美化阿尔茨海默症相关阅读:

如何让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患者尽快康复?

老年性痴呆又名阿尔兹海默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它影响到患者日常的生活,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引起老年性痴呆病情况复杂,病因众多,至今难以用一种原因解释,可能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康复治疗不容忽视,康复疗法对本病的改善有着一定的作用。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康复与记忆康复。1.心理康复(1)热情关心:医护人员和亲属都要关心爱护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对话时要和颜悦色。同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 等方法,给予开导。对情绪悲观的患者,应该耐心解释,并介绍一些治愈的典型病例,以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亲属对生活有困难的患者,应当积极主动给予照顾,热情护理,以实际行动温暖他们的心。

(2)播放音乐: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给他们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有实验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较好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3)合理用药:如患者疼痛或失眠时,医生要及时使用适当的药物,以减轻其痛苦和症状。

(4)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2.记忆康复(1)智力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们记一些数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进行训练;亦可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让他们记忆背诵;亦可利用玩扑克牌、玩智力拼图、练书法等,以帮助患者拓展思维和增强记忆。

(2)强化记忆: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内反复带患者辨认卧室和厕所,亲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家常或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强化其回忆和记忆。如能坚持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就有成功的希望。

(3)生活训练:亲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促进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非凡,它意味着人类在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路上又进了一步,或许在以后的某一天,这种病将不会再困扰人类。

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对于给予积极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延缓,甚至阻止这个病的发展。

24丨衰老: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1、96岁的阿瑟·阿什金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在96岁获奖,是诺奖历史上获奖当时年龄最大的科学家。 96岁的阿瑟·阿什金 这个人非常聪明。 他发明了激光镊子,可以捏住原子、分子、病毒这样的小东西,而且还不会损伤它们。这个发明一定会给未来的医学研究带来巨大贡献。 就这样一个聪明人,你猜他最担心什么呢? 怕死吗?毕竟快100岁的人了。 不怕。那他怕啥呢? 当诺奖工作人员给阿什金打电话,通知他获奖的时候,老爷子还在地下室写论文。 他说:“我希望得奖以后,我自己发表论文能容易点。那些编辑可能会说,阿什金是个聪明人,得过诺贝尔奖。最好发表他的论文。” 其实,他说出了咱们的心声。 现代医学刚诞生的时候,人类平均寿命是30岁,到今天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了。 医学用200多年的时间让人类寿命延长了大约50岁,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 咱们这代人很可能活到100多岁。但问题是,咱们肯定不想病恹恹地活到100岁。 2、年龄只能反映衰老,不能定义衰老 那么,衰老是怎么回事呢? 这节课,我带你一起认识衰老。 有据支持的人类寿命极限是120岁 先说说人类的寿命极限。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最靠谱的结论是:人类寿命的极限是120岁。 有三个证据。 首先,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的最长寿人士,是一名法国女性,享年122岁。 其次,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得出一个结论:物种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左右。 人类的生长期基本就到18岁,按照最高7倍推算,18乘以7等于126岁,与120岁接近。 另外,美国著名科学家海夫利克(Leonard Hayflick)发现,人类一生中细胞平均分裂次数为50次,每一次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平均存活2.4年,50乘以2.4也等于120岁。 所以,如果没病、没灾、没意外,理论上人就有可能活到120岁。这是人类寿命的极限。 年龄只能反映衰老,不能定义衰老 听到这里你肯定很高兴。 但是,咱们经常听人说,岁数大了病就找上来,恢复起来也难,这就是衰老。 传统观念是把衰和老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老就一定衰吗?未必。 2015年,我治疗过一个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老奶奶,103岁。当时她已经气管插管,用上了呼吸机,我还给她下了病危通知书。 一般来说,病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相关。 75岁以上的老人治起来非常难。在病情这么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高龄病人的情况,都是一个器官还没治好,别的器官又出问题了。 原因你肯定知道,人老了,器官的代偿能力差了。所以死亡风险非常高。 但是这个病人不同,她对药物的反应很好。在病床上躺了两周,身上一点都不肿,咳嗽力量也大。 后来她的肺炎治愈了,拔了气管插管,高高兴兴回家了。 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想:这个病人不是我治得好,而是她只是老,但并不衰。 这个病人尽管103岁,但是长得却没那么老,咳嗽力量非常大。咳嗽,就是针对肺炎最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她能抵御疾病并且从中修复。 这是一个老而不衰的病例。 我们医院还治疗过一个早老症的病人。14岁的年龄,但是身体已经老化,面容苍老,眼球内陷,皮肤全是皱褶。 这种罕见病,身体老化速度是正常人的5-10倍。这个病人虽然不老,但是身体已经衰了。 这两个病例说明,衰老速度在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多数时候,年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的程度。但是衰老的本质,却不是年龄大。 3、衰老的本质: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这么说很有道理。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让人赶紧变老,死了之后赶紧给后代腾地方。那肯定没人愿意。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衰老的机制,以及怎么延缓衰老。 我把人类研究衰老的最新进展,总结了三个层面: 在前面的课程里讲过,很多因素会引起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就是一种损伤。 比如,细胞分裂的时候会有突变,接触紫外线、化学物质,人体产生的自由基也会引起基因损伤。 从这个角度看,癌症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形式。 基因损伤的累积越来越多,就像染色体长满了伤疤一样,就会影响细胞的功能。 细胞功能异常会表现为很多方面: 比如,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越来越少。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就会引起皮肤弹性下降、皮肤干燥、月经紊乱和骨质疏松。 再比如,细胞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也会下降。会出现糖尿病、高血脂。所以,这类病人并不完全是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同时还有利用障碍。 另外,人体还会产生很多衰老细胞和有害的蛋白质,短时间内清除不掉。 比如,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大脑里面,会沉积很多淀粉样蛋白和衰老细胞。 这些物质不仅“占着地方不干活”,还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速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 无论是激素水平下降,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还是清除衰老物质的能力下降,这些都是细胞功能下降的表现。 但是我们说过,人体可以自我修复。 刚才提到的103岁的老人,得了重症肺炎却能很快痊愈,靠的就是自我修复。 我们看看人体有哪些自我修复能力。 比如,基因损伤可以自我修复。 比如,深度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胶质细胞的体积可以缩小60%。就是为了给大脑内的液体留出空间,加快液体循环,清除衰老物质。这也是自我修复。 再比如,细胞损伤或者死亡之后,人体的干细胞会加快分裂,补充坏死的细胞。这还是自我修复。 只有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它没办法修复基因损伤,没办法恢复细胞功能的时候,才是真的衰了。 毫无疑问,衰老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皮肤皱纹,行动能力下降,免疫力低,得了病很难痊愈,记忆力也会下降。 这是自然现象。 但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衰老带来的认知能力下降。 4、延缓衰老:激发自我修复和代偿 有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智力和身体的病——阿尔茨海默症。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有1000万左右。 有一个比喻: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他的大脑就像被什么东西慢慢吃掉一样。就这么一路地走向衰,走向亡。 对于导致这个病的因素,有的研究认为是大脑里的衰老细胞,也有的研究认为是口腔内的微生物。 但是直到今天,医学还没有搞清楚确切的发病机制。所以,目前也缺乏对于这个病的特效药物。 医学总会有攻克阿尔茨海默症的那一天。对于这个病,我也提不出太多的建议。 比如学会的某种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等。晶体智力不会随着年龄下降。 比如记忆力、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这种智力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它在30岁以后会逐步下降。 比如,节食。少吃有利于清除大脑里的衰老细胞。 比如,运动可以帮助咱们清除体内废物,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和代偿能力。 再比如,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基因损伤,也就是减慢了衰老的速度。 毫无疑问,咱们这代人可以活得更久。但是,要让生命更精彩还得靠自己。 今日得到: 1、阿什金说:我不担心年龄,我只担心不再聪明了。 2、咱们这代人很可能活到100多岁。但问题是,咱们肯定不想病恹恹地活到100岁。 3、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最靠谱的结论是:人类寿命的极限是120岁。有三个证据。 所以,如果没病、没灾、没意外,理论上人就有可能活到120岁。这是人类寿命的极限。 4、年龄只能反映衰老,不能定义衰老。传统观念是把衰和老联系在一起的。多数时候,年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的程度。但是衰老的本质,却不是年龄大。 5、衰老的本质: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人类研究衰老的最新进展,总结了三个层面: 衰老的第一个层面:基因损伤。很多因素会引起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就是一种损伤。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损伤就会逐步累积和叠加。如果这种基因突变发生在关键位点上,就会变成癌症基因。 从这个角度看,癌症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形式。 基因损伤的累积越来越多,就像染色体长满了伤疤一样,就会影响细胞的功能。 衰老的第二个层面:细胞功能异常。 无论是激素水平下降,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还是清除衰老物质的能力下降,这些都是细胞功能下降的表现。 衰老的第三个层面:只有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才是真的衰。 只有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它没办法修复基因损伤,没办法恢复细胞功能的时候,才是真的衰了。 6、现代医学的进步让咱们有能力和很多慢性病对抗。在未来,医学可以帮助高龄的人解决很多躯体上的问题。但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衰老带来的认知能力下降。 7、延缓衰老:激发自我修复和代偿。 我们可以延缓因为年龄增大而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 8、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成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后天获得的认知能力。比如学会的某种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等。晶体智力不会随着年龄下降。流体智力是一种先天的能力。比如记忆力、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这种智力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它在30岁以后会逐步下降。9、作者个人认为,既然流体智力有生理基础,那么咱们利用有效的方法延缓生理衰老,很可能有利于减慢流体智力的衰退速度。 10、重点: 衰老的本质不是年龄增长。 2 衰老的机理分为三个层面:基因损伤,细胞功能异常,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是衰老的本质。 . 运动、节食、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衰老。 11、年龄可以反映衰老,但是却不能定义衰老。

论文幼儿多动症研究目标摘要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儿童抽动症 被定义为影响到大脑神经发育的过敏性疾病,你还在认为宝宝过敏性湿疹,鼻炎,过敏性哮喘,长期回避牛奶蛋白,只是长大了就能不过敏吗?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尘螨过敏的长期危害你了解多少?蛋白质是营养大脑神经发育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长期回避牛奶蛋白喂养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 发育,过敏免疫反应是可以影响 孩子健康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慢性疾病,长期受过敏影响 ,过敏宝宝长大后容易出现性格暴燥,象长年湿疹皮肤瘙痒的孩子,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尖叫,咬人,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燥,学习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长期过敏影响了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行为发育,情感发育的表现,因此,越来越多的抽动症,自闭症,多动症儿童,都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数量缺少,以及合并过敏性疾病有关。牛奶蛋白过敏,不只是换奶粉这么简单,隐性过敏症状不易被发现,慢性食物过敏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所以,儿童过敏并不是只有过敏症状这么简单。随着人类微生物学及基因学的研究进展,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并提出:益生菌可以调节过敏体质,解决的是内因,过敏原是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配方,由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研制,作用机制①调整过敏体质,增强宝宝抗过敏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②降低血清过敏源IgE抗体②降低食物过敏源IgG抗体③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发炎反应④促进肠粘膜保护因子IgA分泌,尤其是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中添加(康敏元益生菌),可促进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的口服免疫耐受重建,能使宝宝尽快恢复正常的蛋白饮食,缩短牛奶蛋白回避周期。

在医生的指导下,督促孩子按时吃药,注意观察其反应,及时向医生通报病情,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重要的多动症的治疗原则。另外,家长还需做好思想准备,无论是服用西药还是中药,均需一定的疗程,短则半年,长者可达一年,务必与医生密切配合。在孩子服药期间,接受多动症的治疗时应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过度疲劳。家长还应注意与老师加强交流,请老师给患儿多一份关心和帮助,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孩子,不能在其他同学面前羞辱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有了进步,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增强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多动症的治疗的重要方面。多动症的治疗方法还有行为治疗,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特定训练程序,减少儿童过多活动并纠正不良行为,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行为指导,儿童行为趋向良好时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教育,要循循善诱,切忌粗暴批评、讽刺打骂等损害儿童自尊心的不良做法。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累及器官在大脑的过敏性疾病。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家长们要重视孩子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出现多动症的孩子,病史追踪,多半都伴随着慢性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儿童发展到多动症,纠其病因,大多数多动症儿童都存在自幼慢性过敏性疾病的问题,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婴儿湿疹,学龄前儿童过敏发展为鼻炎,过敏性咳嗽,或哮喘,这些因素与儿童期孩子出现多动症,抽动症甚至是自闭症,都有直接关系,由此,我们不得不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引起重视,因为,过敏症状复杂多变,过敏不仅表现在肠道,呼吸道和皮肤,慢性过敏还会影响到大脑神经的发育。

长期湿疹的孩子,受皮肤瘙痒的困扰,到了青少年期容易出现多动症的表现,儿童慢性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也会影响到孩子出现多动症,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与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呈现高共病特点。儿童慢性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都会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可能引起儿童注意力分散,多动和冲动的行为,而这些恰好是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婴儿期的过敏性疾病造 成的免疫失调可能影响神经发育,为青少年期发生儿童多动症就埋下了隐患。儿童多动症也可能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涉及相似的发病机制因此,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累及器官在大脑的过敏性疾病,因此,儿童一旦出现多动,抽动,或是自闭,一定要关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调节。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儿童抽动症 被定义为影响到大脑神经发育的过敏性疾病,你还在认为宝宝过敏性湿疹,鼻炎,过敏性哮喘,长期回避牛奶蛋白,只是长大了就能不过敏吗?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尘螨过敏的长期危害你了解多少?蛋白质是营养大脑神经发育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长期回避牛奶蛋白喂养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 发育,过敏免疫反应是可以影响 孩子健康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慢性疾病,长期受过敏影响 ,过敏宝宝长大后容易出现性格暴燥,象长年湿疹皮肤瘙痒的孩子,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尖叫,咬人,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燥,学习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长期过敏影响了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行为发育,情感发育的表现,因此,越来越多的抽动症,自闭症,多动症儿童,都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数量缺少,以及合并过敏性疾病有关。

多动症的益生菌微生态特异性免疫治疗:除了1、心理治疗。2、药物治疗。3、行为管理和教育。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甚至是自闭症,都可以在治疗方向上另辟途径,通过调节过敏免疫反应,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微生态特异性免疫疗法,通过补充康敏元特异性益生菌,随着人类微生物学及基因学的研究进展,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并提出:益生菌可以调节过敏体质,解决的是内因,过敏原是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配方,由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研制,作用机制①调整过敏体质,增强宝宝抗过敏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②降低血清过敏源IgE抗体②降低食物过敏源IgG抗体③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发炎反应④促进肠粘膜保护因子IgA分泌,尤其是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中添加(康敏元益生菌),可促进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的口服免疫耐受重建,能使宝宝尽快恢复正常的蛋白饮食,缩短牛奶蛋白回避周期。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从在卫生部获悉,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幼儿园该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幼儿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二是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三是神经功能障碍问题,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四是不良习惯问题,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眉、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五是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不仅防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确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是关乎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确立一个长远的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

1.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2.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自我表现;5.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虽然已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在理论上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和保教工作联系起来,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将会给中小学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应该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地选择游戏,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这就对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教育内容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教育关键,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承担着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重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紧跟形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四郎志玛(1967.7-),女,藏族,小学高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