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传记文学杂志目录

发布时间:

传记文学杂志目录

走得匆忙的胡适是不可能来得及整理藏书和个人文件的,除带走了其父年谱的手稿和几篇有关《水经注》的文章之外,连《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卷的手稿都未及找出带走,更不用说他数以万计的藏书,以及手稿、日记、信件、照片等个人文件了。这批物品只能依然存放在其住所东厂胡同一号后院的五大间书库内,由他的儿子胡思杜留下来照管。胡适藏书今何在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胡适仓促飞离北平,未及带走多年收集的大量珍贵藏书和手稿、书信、日记、照片等个人资料。一九五七年,胡适在纽约立下遗嘱,将这批藏品全部遗赠给北京大学。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批弥足珍贵的文物“身首异处”,尚未得到最充份的整理和研究。很多海外学者仍四处打听:“胡适的私人藏书和文件档案到底现在何处?” 胡适匆忙离平,仓促间丢下了一生心血所致的藏书和个人文献,这批藏品不仅是他个人,更是整个学术界、文化界的珍贵财富。 一九四八年冬天,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城,郊外的清华大学已经先得解放,城里风传北大将要南迁。身为北大校长的胡适再三辟谣:“北京大学如果离开北平就不能称为北京大学了,所以决无搬迁之理。”实际上,不仅北大确无南迁之意,就是胡适本人也完全没有任何离去的准备。直到十二月十二日,胡适接到南京教育部长朱家骅的电报,电文说:“明天派专机到平接你与陈寅恪一家来京”,他才突然改意决定离开北平。十三日下午,城门未开,胡适与陈寅恪两家无法抵达机场,因此未能成行。当晚,他们与北平行辕主任傅作义取得联系,商定次日一早由专车将他们送至机场。十四日,胡、陈两家飞赴南京。 走得如此匆忙的胡适是不可能来得及整理藏书和个人文件的,因此他未能像陈寅恪那样随身携带一部份藏书,事实上,他除带走了其父年谱的手稿和几篇有关《水经注》的文章之外,连《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卷的手稿都未及找出带走,更不用说他数以万计的藏书,以及手稿、日记、信件、照片等个人文件了。这批物品只能依然存放在其住所东厂胡同一号后院的五大间书库内,由他的儿子胡思杜留下来照管。 以胡适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地位论,这批藏品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藏书的体系可以揭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及渊源,个人档案更为研究者深入了解其哲学、史学、文学、政治、道德、教育等思想提供了真实而具体的丰富材料。 北大历史系胡适研究专家欧阳哲生告诉记者,胡适多年治史学,又有“历史癖”,所以他对收藏之事向来颇为看重。更何况,二十六岁就已成名的他自信自己将成为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因此他更注重收藏个人档案资料。他连给人写信都要存底,否则便会在信中说明自己未存底稿,要对方看过信后把原稿退回。他如此自觉地收集文献资料,加之生活一直富足安定,在客观条件上有所保证,“因此”欧阳哲生说,“胡适虽称不上最大的藏书家,但可以说他是个人资料保存得最完备的一代文化大师。” 胡适一九四八年以前长期居住北平,他“处心积虑”收集的藏书和文件也因此几乎全部存于北平寓所中。这样丰富完整的史料文献,其研究价值之大可想而知,它决不仅仅是为胡适个人所珍视的财产,更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的一笔巨大财富。 那么,这笔财富后来命运如何?如今又下落何方呢? 目击者证明:一九四八年底,胡适手稿、文件、书籍一律装箱。一百零二只大木箱,全部寄存于沙滩松公府北大图书馆。 历史毕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胡适本人于一九六二年逝世,其子胡思杜早在一九五七年反右中自杀身亡。其他与这批藏品有关的当事人也纷纷作古,现在,真正的知情者实在已为数不多。所幸的是,当年在东厂胡同与胡适南北相对而居的,他的学生和助手,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邓广铭先生一直关心这批藏品的下落,作为当年的“目击者”,邓先生于一九九五年六月十四日作出了亲笔证词。 “胡氏的藏书、手稿以及来往的书信等等,一律存放在东厂胡同一号后院的五大间书库内。到一九四八年年底,当时北平和平解放的局势已定,但解放军尚未进城。北京大学派遣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郭松年等人到东厂胡同一号把胡氏书库中所藏的一切手稿、文件、书籍等一律装箱,共装了一百零二箱(木箱都是胡氏抗日战争期内,把所有藏书送往天津银行保险时做的),全部运往松公府北大图书馆存放。此情此景因我当时仍然住在东厂胡同一号,所以全得亲眼目睹。现虽已事隔四十多年,但我的这一记忆必不至有误。” 通过邓广铭先生的女儿邓小南,记者找到了曾协助邓先生工作的沈乃文,并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极为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沈乃文告诉记者,他曾为调查胡适藏书之事找过邓先生,邓先生明确地对他说,自己当年目睹了装箱的全过程,装完箱后,“连一张纸都没有留下”。而且,不仅是胡适的书和书信文件全部被装了箱,就连邓广铭放在胡家的书也被一起装了进去,连同胡家的一些生活用品一起,全部搬到了沙滩松公府的北大图书馆。 据沈乃文调查,这次整理、装箱和转移,是由胡思杜主持的,当时的参与者还有北大图书馆的毛准、王重民、郭松年、张光译、王幼忻等人。一九九五年,当时尚健在的王幼忻也提供了与邓广铭先生一致的证明。 胡适本人自一九四八年后再未回到北京,其子胡思杜又过早夭亡,这批寄存于北大图书馆的藏品由人民政府给予了安置。一九五四年七月,北京市人民法院有批复北大的公函:“经报请市人民政府胡适等物品暂由你单位保管。胡适等文物书籍在保管期间,可暂作你校教学科研之用。”一九六零年,大部份胡适藏书由沙滩松公府北大图书馆旧址迁往海淀燕园现址,一九六二年,剩余的小部份也搬至燕园。 胡适一九五七年立下遗嘱,将寄存的书籍、文件赠与北京大学。 胡适当然是始终不能忘怀北平的藏书和文件的,那是作为学者、历史学家的他用大半生的时间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一九五七六月四日,他在纽约立下遗嘱,在极为简洁的几项条款中,他专项提到这批藏书和文件。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他在遗嘱中这样说:“确信中国北平北京大学有恢复学术自由的一天,我将我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不得已离开北平时所留下请该大学图书馆保管的一百零二箱内全部我的书籍和文件交付并遗赠给该大学。”抛开政治因素,仅从人情的角度来看,人们不难从这份遗嘱里看到胡适对北大的深情和对那批藏书文件的萦怀。 一九六二年,胡适在台湾去世。当时的中国内地正处于一片动荡之中,人们对胡适的遗嘱一无所知。 一九八七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沈乃文偶然看到了刊登在台湾的《传记文学》杂志上的有关胡适遗嘱的消息,北大图书馆至此方知胡适关于那批藏书、文件的交托。一九九三年三月,当时的馆长庄守经访台,专程来到台湾胡适纪念馆,意在寻找胡适遗嘱。台湾胡适纪念馆馆长吕实强提请当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批示。五月,吴大猷亲自出面,同意将胡适遗嘱的中、英文复印件提供给北京大学。 胡适的遗嘱在海外早已广为人知,许多海外学者都曾以各种方式向北大询问过胡适藏书、文件的收藏情况,询问是否已成立一个专门的文库收藏胡氏藏书及资料。面如许善意而急切的询问,北大图书馆深感为难。这不仅因为北大图书馆藏的胡适藏书已有部份被打散,更重要的是,一些珍贵的善本古籍和最有价值的胡适书信、手稿等个人档案资料早已被调出了北大图书馆。 一九五四年,胡适藏书、文件经历了第一次神秘的分割;一九六四年,第二次分割则有案可查。胡适藏品从此“身首三处”。 事实上,北大图书馆现在只存有胡适藏书中的普通书籍,一百零五种善本古籍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一万五千余件胡适书信、手稿等文件则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那么,这批藏品是何时、何地被怎样的方式分割的呢?事情要从一九五四年批判胡适时说起。 一九五四年,为了准备批判胡适的材料,中宣部从北大图书馆取走了大部份的胡适书信、文件和日记。据对此进行了大量调查的沈乃文告诉记者:中宣部资料室取走了胡适书信、文件和日记后,从中编选了《胡适思想批判参考资料之一》和《之四》,均以“胡适思想批判讨论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名义编印出版,内部发行,供全国批判使用。邓广铭先生也一直认为这些小册子是查清胡适书信、日记、文件下落的重要线索。邓先生很早以前就曾明确地对北大图书馆的郭松年说:“在一九五四年批判胡适的唯心的实用主义思想时,中宣部曾印行了《胡适日记选》、《胡适书信选》等等小册子,每册的封面上都印有‘供批判用’四字,这些小册子是根据什么材料印成的,必定是从北大所存的胡适的书箱内提取去的。”而至于为何没有留下提取的证据和手续,邓先生猜想:“这很可能是因当时北大图书馆的负责人认为继续保存胡适的这些东西是一个沉重包袱,必须甩掉而后快,所以当中宣部提取时,也不要求办任何手续。” 沈乃文的调查证实了邓先生的猜想,他说:“一九五四年批胡适,在当时是中央领导的一场极其严肃的阶级斗争,北大是将中宣部取用胡适寄存北大图书馆的书信文件作为政治任务坚决执行的。中宣部的这一行动是不公开的。而且当时胡适藏书和书信文件仍存于沙滩松公府北大图书馆原址楼上书库,其时中宣部图书馆已进驻北大图书馆原址楼下,取物不过是从楼上搬到楼下,没有给北大留下任何手续。” 轰轰烈烈的批胡运动过去以后,这批用作资料和证据的书信、日记等文件并没有物归原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资料室解散,这批文件随其负责人黎澍转到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当时为中国科学院学部近代史所)。一九九五年六月,了解当时情况的中宣部工作人员也为此出具了证词。 事实上,一九五四年的第一次分割并非唯一的一次。一九六四年,胡适的藏书、文件又经历了第二次分割,这一回,有确切的记录。 一九六二下半年,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曾召集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对胡适的藏书和书信文件进行分配。分配的办法是:将一百零五种善本古籍交北京图书馆收藏,剩余的北大存一九二四件胡适书信和文件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普通藏书则继续由北大图书馆保存。 一九六四年初,这次分割按要求完成。北大图书馆至今仍保存这次分割出去的藏书、文件的目录清单。 胡适的藏书、文件从此“身首三处”。 北大图书馆曾依遗嘱希望把藏品归于一处,但条件尚未成熟,合并之事未得解决。 当然,物分三处并不等于这批藏品完全未得整理和利用。研究者如需查阅胡适的书信、文件、日记等资料,持单位介绍信即可到一周对外开放两个上午的近代史所图书馆阅览,手续也并不繁难。到北图的善本书阅览室,凭藉书名目录,你也大概可以找到胡适私人收藏的善本古籍。在北大图书馆里,如果够幸运,你也许会碰巧借阅到胡适的藏书,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记者就曾极偶然地在北大图书馆里借阅过有胡适亲笔签名、印章,并题写了短序的《独立评论》杂志。 但是,对于专门的研究而言,这样的整理和收藏是不行的。研究者无法从这些零散的书籍里发见胡适藏书的体系性,也无法方便自如地运用本来十分完整的资料和书籍。因此,学界早已努力,希望能将所有藏品归为一处,在此基础上建立“胡适文库”,使这些收藏物尽其用。更何况,这批藏品属于胡适私人财产,他在遗嘱中的遗赠之愿理应得到尊重和执行。今年九月三十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关于建立“胡适文库”的构想》一文,学者首次在媒体上提出了“尊重适之先生的权利,以及学界使用这批材料的迫切要求”的愿望。 据北大图书馆林被甸馆长介绍,自一九九三年得知胡适遗嘱以来,北大图书馆就开始了索还藏品的努力。一九九四年三月,北大图书馆致函北图,请求北图根据胡适遗嘱将馆藏的一百零五种胡适藏善本古籍归还北大图书馆。 北图对此表示了理解,但需待有关领导部门批示方可交还。于是,一九九五年二月,林被甸馆长通过张芝联教授联系了北大的七位政协委员,联名向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提出议案,希望解决胡适藏书文件的保管问题。与此同时,林被甸以个人名义上书中央领导,详陈此事原委。 两封信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国务院为此徵求文化部和中国社科院的意见。这时,北图方面更换了领导,新主管也承认接受并保存胡适私人藏书的事实,但他们认为:胡适藏书的分割有其历史原因,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应慎重,北图作为国家图书馆,条件最为优越,因此,他们认为这批书还是仍由他们保存为好。 社科院近代史所认为北大的请求“不符合实际情况”,他们说,近代史所馆藏的胡适个人资料“并非来自北大,亦非由文化部份配”,他们在进驻该所现址东厂胡同一号(即胡适原居所)时,就在胡适办公室中发现了他未及整理搬运的大批书信、文件,这些文件由近代史所整理并保存,应算近代史所固有。此外,他们的收藏中,另有一批文件来自王重民的捐赠和向历史博物馆征集得来,只有很小的一部份来自北大。 针对胡适的遗嘱,他们认为:这一遗嘱的法律效力值得怀疑,遗嘱如何解释也需进一步商讨。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北大拿不出实据,无法证明一九五四年和一就六四年两次分割的事实。 鉴于三方面未能达成共识,合并的计划尚未开始,便于一九九五年又停了下来。 近日,当记者再次对此事进行采访时,北图的负责人已经调换,北图的工作人员虽大力支持记者的采访,但无奈已找不到任何知情人。记者甚至需要反过来向有关工作人员简单介绍情况,以便于帮助其寻找知情者。一位业务处的工作人员在多日查询后告诉记者,那批胡适藏善本书没有单独存放,是统一保存于善本书库,与其他书一样对读者开放的,属于正常利用的状态。这位工作人员强调:“北图的善本书保存条件非常好。” 当记者问及北图是否有意按胡适遗嘱归还这批书时,这位工作人员说:“当初这批书是由政府拨交给北图的,不是我们自己从北大手里拿来的。既然当初这属于政府行为,那我们现在也没有理由自己把书归还给别人。”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有关人士则不愿意多谈此事。 深入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利用是根本。胡适藏书文件并不仅仅是一笔物质财富。 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胡适的研究在内地起步较晚,但发展却相当快。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说:“近年中国学界热衷于‘重新发现胡适’,在我看来,已经跨越‘政治平反’阶段,而与九十年代学术史研究潮流息息相关。” 学术的研究需史料整理作后盾。在胡适研究领域,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在大力开展。姑且不说国外及台湾方面,仅内地自七十年代末至今,就有不少喜人成绩。一九七九年,社科院近代史所整理出版了《胡适来往书信选》,一九八五年,他们又整理出版了两册《胡适日记》,收录了一九一零、一九二一、一九二二、一九三七、一九四四年中共二十六个月的日记。一九九四年,黄山书社影印出版了近代史所整理的洋洋四十二卷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这套大书每套售价二万六千元,学者们虽无财力个人收藏,但可利用图书馆馆藏进行研究。此外,耿云志、欧阳哲生合编的《胡适书信集》,胡明编、四百多万字的《胡适精品集》,耿云志编、三百多万字的《胡适论争集》,以及年内即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是由欧阳哲生主编,共十二卷,长达六百多万字。据悉,安徽教育出版社编的《胡适全集》也正在进行中。 面对如此广阔的研究空间,如此重要的研究课题,学者们的愿望是一致的,那就是:充份、全面地利用现有材料,利用“胡适文库”或胡适藏书目录之类的资料系统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无论胡适藏书及文件最后归属何处,最重要的在于结束物分三地,身首异处的局面。北大图书馆林被甸馆长对记者说:“胡适当年所留下的书信文件,海内外瞩目,希望同有关几家通过协商把这批珍贵文献资料集中于一处,使之充份发挥作用。作为学者和文献工作者对此应该能取得共识,带头来做好这件事。”一直关注此事的沈乃文对记者说:“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研究胡适应该尊重胡适本人的意愿。毕竟这是胡适的私人财产,是他寄存在北大的,而不是他丢弃不要的,或是被党和政府没收的。因此应按胡适本人的意愿进行处理。” 胡适的藏书和文件并不仅仅是一笔物质意义上的遗产和财富,它更是属于中国文化界的一笔共同的精神财富。结束采访时,欧阳哲生对记者说:“不管由什么人收藏,最重要的是要对这批藏书和资料好好地进行整理、利用和研究,那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它们的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 华 网 检 索 网站 网页 本站 卡币方圆 钱币上的《周易》文化 哪些古币值得收藏 “漏网金币”辗转70载 本色银币有“金矿” 书画古籍 画画者谈笔墨 故宫对《清明上河图》做了些什么 中医古籍文献重归故里 台东知名画家横死教室 珠宝玉器 令人神往的玉器收藏 钻石消费谨防三大陷阱 比利时钻石金库被盗窃一空 真玉多“好”色 奇石古玩 云南省巧家奇石国内参展获奖多 《石头记》记石头 古瓷器收藏 赝品的较量 奇石价值 博古藏今 莫斯科举办斯大林逝世50周年纪念展 台北故宫有什么 唱片精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故宫今年展览多有特色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新华网

细分:(一)

经典著作 · 哲学类

社会科学 · 政治法律

军事科学 · 财经管理

历史地理 · 文化教育

小学文教 · 初中文教

高中文教 · 语言文字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音乐 · 美术雕塑

摄影影视 · 舞蹈戏剧

书法篆刻 · 自然科学

数理化学 ·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 工业技术

计算机技术 · 建筑工程

生活休闲 · 少儿读物

大中专教材 · 年画挂历

进口图书 · 进口图书

期刊 · 港版图书

戏曲小品

(二):

青春

校园 | 爱情 | 叛逆 | 悬疑 惊悚 | 网络 | 爆笑 | 魔幻 奇幻 | 大陆原创 | 港台原创 | 韩国原创 | 其他国外原创

小说

作品集 | 世界名著 | 外国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中国现代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影视同期书 | 历史小说 | 外文原版书 | 都市小说 | 悬疑/推理小说 | 恐怖/惊悚小说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文学

文集 | 纪实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古诗词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外国诗歌 | 中国古代随笔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外国随笔 | 戏剧 | 民间文学

艺术

艺术理论 | 人体艺术 | 设计 | 影视艺术 | 建筑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收藏鉴赏 | 民间艺术 | 外文原版书 | 摄影 | 理论/教程 | 技法/器材 | 作品 | 美术 | 理论 | 技法/教程 | 画谱/画册 | 书法/篆刻 | 技法/评述 | 名家作品 | 字帖 | 篆刻 | 音乐 | 乐理/评述 | 教程/考级 | 演奏法/演唱法 | 乐谱/歌谱

动漫/幽默

动漫学堂 | 大师画集 | 名著绘图本 | 幽默与漫画 | 笑话/打油诗 | 连环画 | 相声/小品/曲艺 | 外文原版书 | 动漫书库 | 推理/侦探 | 冒险 | 武侠/动作 | 纯情 | 生活/都市 | 体育 | 搞笑 | 科幻/奇幻/魔幻

娱乐时尚

美容/美体/化妆 | 减肥健身 | 瑜伽 | 服装/饰品 | 丽质女人 | 时尚DIY | 宠物 | 占卜测试 | 明星 | 读图时代 | 外文原版书 | 游戏 | 智力游戏 | 网络游戏 | 棋牌 | 其他

旅游

旅游随笔 | 旅游地图 | 自助游 | 自然/名胜 | 人文之旅 | 民俗/名物/饮食 | 旅游实用外语 | 老外游中国 | 国家/地区概况 | 生存探险 | 外文原版书 | 旅游指南/旅游手册 | 境内 | 境外 | 境内外 | 旅游理论/旅游实务 | 旅游管理 | 旅游经济与旅游市场 | 旅游教育/导游

地图/地理

交通运输地图 | 交通运输地图册/集 | 历史地图 | 历史地图册/集 | 旅游地图 | 旅游地图册/集 | 生活地图 | 生活地图册/集 | 世界行政区划图 | 世界行政区划图册/集 | 中国行政区划图 | 中国行政区划图册/集 | 地图其他 | 地理 | 国家/地区概况

生活

购物/置业/理财 | 养花 | 家居装潢 | 爱车一族 | 实用法律 | 生活百科 | 饮食文化 | 茶 | 家居与风水 | 饮食/烹饪 | 家常食谱 | 保健食谱/营养 | 八大菜系 | 西餐/料理 | 酒/饮品 | 甜品/家庭小制作 | 餐饮指南 | 烹饪理论/厨师手册

婚恋/性

两性之间 | 恋爱 | 婚姻 | 性

育儿/成长

准父母读物 | 好爸爸 | 起名儿 | 婴幼儿护理 | 启蒙/认知卡片 | 亲子读物 | 图画故事/拼音读物 | 游戏/智力开发 | 连环画 | 儿童营养健康 | 育儿百科 | 青春期 | 好家长妙诀 | 从怀孕到出生 | 胎教/优生 | 心理辅导 | 孕产妇营养保健 | 孕产百科 | 儿童教育 | 0-1岁 | 1-3岁 | 学龄前 | 7-12岁 | 跨年龄段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健康 | 女性健康 | 中老年保健 | 孕产妇保健 | 健身 | 饮食营养/食疗 | 中医养生 | 常见病防治 | 家庭医生 | 性保健 | 心理健康

体育

体育理论及教学 | 奥林匹克 | 球类 棋牌 | 田径 | 武术/太极/气功 | 其它运动项目

自我实现/励志

成长 | 个人修养/自我完善 | 自我调节 | 出国留学 | 成功 | 求职/面试 | 格言/警句/赠言 | 职场 | 演讲/口才/辩论 | 人际沟通 | 礼仪 | 谋略 | 外文原版书

管理

战略管理 | 运作管理 | 管理信息系统 | 商业史传 | WTO | 电子商务 | 工具书 | 商务写作 | 求职/面试 | 外文原版/影印版 | 管理学 | 领导学 | 组织学 | 决策学 | 团队 |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 项目管理/目标管理 | 质量管理与控制 | 商业道德 | 经营管理 | 财务管理 | 会计 | 会计理论 | 国际会计 | 管理会计 | 薄计 | 预算会计 | 成本会计 | 金融会计 | 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 | 各部门会计 |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 | 国际市场 | 品牌管理 | 产品管理 | 销售 | 价格 | 谈判 | 广告 | 公共关系(PR) | 客户服务 | 进出口 | 金融/投资 | 金融理论| 货币银行学 | 证券 | 投资 | 国际金融 | 外汇 | 基金 | 企业并购 | 股票 | 期货 |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 企业家 | 企业内部革新 | 成功秘诀 | 女企业家 | MBA | MBA考试辅导 | MBA教材 | MBA实务 | 个人理财 | 投资/个人创业 | 税收 | 购房置业 | 股市入门/实战 | 保险 | 彩票

经济

各流派经济学说 | 经济数学 | 区域经济 | 财政税收 | 统计/审计 | 贸易政策 | 通货膨胀 | 世界及各国经济概况 | 保险 | 经济史 | 工具书 | 经济理论 | 经济学理论 | 政治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知识经济学 |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概况 | 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 西部开发 | WTO与中国 | 各部门经济 | 旅游经济/酒店管理 | 运输经济 | 房地产经济/物业管理 | 市政建设 | 工业经济 | 农业经济 | 其他各部门经济 | 经济法 | 公司法 | 税法 | 合同法 | 工业经济 | 其他法律法规

法律

法律工具书 | 法学理论 | 法律知识读物 | 司法案例/司法解释 | 司法考试 | 法律文书写作 | 法律法规 | 司法制度 | 高等法律教材 | 世界各国法律

政治/军事

政治 | 政治理论 | 中国政治 | 世界政治 | 外交/国际关系 | 时政 | 领袖著作 | 党政读物 | 公共管理 | 军事 | 军事理论 | 中国军事 | 世界军事 | 军事技术 | 中外战争纪实 | 兵器 | 外文原版书

哲学/宗教

哲学 | 哲学知识读物 | 哲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世界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 中国近代哲学 | 伦理学 | 逻辑学 | 美学 | 宗教 | 宗教知识读物 | 宗教理论 | 佛教 | 道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 其他宗教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总论 | 文化人类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语言文字 | 心理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外文原版书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 社会学方法 | 社会调查报告 | 人口学 | 教育 | 教育理论 | 中国教育 | 世界各国教育 | 各级教育 | 各类教育

古籍

经部 | 总类 | 易类 | 书类 | 诗类 | 礼类 | 春秋 | 孝经类 | 四书 | 群经总义类 | 小学类 | 学校类 | 史部 | 纪传类 | 编年类 | 纪事本未类 | 杂史类 | 传记类 | 史抄类 | 史评类 | 政书类 | 考工类 | 时令类 | 地理类 | 金石类 | 目录类 | 子部 | 总类 | 儒家类 | 医类 | 法类 | 农家类 | 医家类 | 天文算法类 | 艺术类 | 谱录类 | 杂家类 | 术数类 | 宗教类 | 类书类 | 道家类 | 集部 | 总集类 | 楚辞类 | 别集类 | 词类 | 曲类 | 小说类 | 诗文评类 | 丛书

文化

文化理论 | 文化评述 | 中国文化 | 中国民俗 | 世界文化 | 神秘现象 | 地域文化 | 京派文化 | 海派文化 | 天津卫 | 齐鲁文化 | 湘楚文化 | 吴越文化 | 三晋文化 | 三秦文化 | 华夏文化 | 巴蜀文化 | 草原文化 | 客家文化 | 藏文化 | 关东文化 | 其他地域文化

历史

史学理论 | 历史知识读物 | 文物/考古 | 地方史志 | 中国史 | 通史 | 古代史 | 近现代史 | 当代史 | 专门史 | 史料典籍 | 世界史 | 全球史 | 区域国别史 | 专门史 | 史料典籍

传记

综合 | 领袖/政治人物 | 哲学家 | 军事人物 | 法律 | 科学家 | 医学家 | 财经人物 | 艺术家/建筑设计 | 宗教人物 | 历史人物 | 教育家 | 音乐家 | 娱乐圈/影星/歌星 | 文学家 | 体育界 | 普通百姓 | 其他 | 外文原版书

少儿

0~3岁 | 学龄前 | 小学 | 启蒙/认知 | 亲子读物 | 游戏/智力开发 | 儿童美术 | 儿童手工 | 艺术教育 | 童谣/谜语 | 漫画/连环画/卡通故事 | 童话 | 寓言/传说/小故事 | 诗歌/散文 | 少儿小说 | 侦探/恐怖 | 魔幻/奇幻/科幻 | 名著少儿读本 | 成语故事/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 名人传记 | 语言/文字 | 算术/数学 | 儿童英语 | 百科/十万个为什么 | 自然科学 | 生活常识 | 励志/个人修养 | 幼儿园学前班教材/入学准备 | 外文原版少儿读物

中小学教辅

小学 | 初中(含新课标) | 中考 | 高中 | 高考 | 作文 | 迁移阅读 | 奥林匹克/竞赛 | 工具书 | 综合能力 | 教师用书

外语

英语词汇 | 英语语法 | 英语听力 | 英语口语/语音 | 英语阅读 | 英语写作 | 英语翻译 | 生活英语/即学即用英语 | 行业英语 | 英语读物 | 少儿英语 | 中小学英语课外学习 | 大学英语 | 硕士英语/博士英语 | 英语综合教程/学习方法 | 新概念英语 | 大学英语四六级 | 专业英语四八级 | 考研英语 | 托福(TOFEL)/托业(TOEIC) | GRE/GMAT | 雅思(IETLS)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 剑桥商务英语(BEC) | 其他英语考试 | 日语 | 德语 | 法语 | 俄语 | 韩语 | 其他语种 | 老外学汉语 | 工具书 | 外文原版书 | 教学光盘

考试

考研 | 外语考试 | 计算机考试 | 财税外贸保险类职称考试 | 建筑工程类职称考试 | 医药卫生类职称考试 | 其他类职称考试 | 艺术、体育类水平考试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教材

研究生 | 本科 | 专科教材 | 高职高专教材 | 中职教材 | 成人教育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教材

工具书

索引/目录 | 哲学/宗教 | 法律 | 商务/经济/金融 | 历史 | 外语 | 汉语/辞典 | 医学 | 文学 | 艺术 | 科学技术 | 计算机 | 建筑 | 百科全书 | 综合年鉴 | 其他

科普读物

历史 | 动物 | 植物 | 海洋生物 | 自然灾害 | 生态 | 环境保护与治理 | 人类 | 地震 | 星体观测 | 海洋 | 气象 | 河流 | 鸟类 | 昆虫 | 其他科普知识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理论 | 硬件/外部设备/维修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 | 程序设计 | 网络与数据通信 | 图形图像/多媒体 | CAD/CAM/CAE |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 行业软件及应用 | 人工智能 |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认证/等级考试 | 管理信息系统(MIS) | 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 |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 信息安全 | 项目管理/IT人文 | 电脑杂志—合订本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数码全攻略 | 影印版 | 教学光盘

医学

基础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老年病学 | 精神病/心理病学 | 肿瘤学 | 影像医学 | 放射学 | 麻醉学 | 急诊急救 | 检验诊断 | 特种医学/民族医学 | 护理学 | 中西医结合 | 图谱 | 医学工具书 | 专家医话 | 影印版/原版 | 医疗器械 | 医院管理 | 医学写作/医学信息检索 | 其他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儿科学 | 妇产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口腔学 | 眼科学 | 皮肤病性病学 | 职业资格考试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职称考试 | 药学 | 西药 | 中药 | 药学工具书 | 药学理论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 | 针灸/推拿 | 方剂学 | 经典古籍 | 中医理论

原版书

文学 | 小说 | 艺术 | 摄影 | 旅游 | 经管 | 儿童 | 文化 | 语言 | 历史/地理 | 建筑 | 工具书

科学技术

基础理论 | 化学工业 | 机械工业 | 电工电子 | 建筑 | 其他工业技术类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农业/林业 | 科技史 | 标准 | 原版书

商务印书馆

外研社

科文商科教材

我国图书馆的图书均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由五大部类、二十二个基本大类组成。它结合科技发展和图书的特征,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五大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22大类的顺序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 生物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其中T工业技术又分为: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 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关于图书馆的是归入类目: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贝多芬传贝多芬传·卷首语贝多芬传·作者序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传·引言米开朗琪罗传·作者序米开朗琪罗传·上篇 搏斗一 力量二 力的崩溃三 绝望米开朗琪罗传·下篇 放弃一 爱二 信念三 孤独米开朗琪罗传·尾声死这就是他神圣的痛苦生涯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传

《名人传》导读 内容提要 《《名人传》导读》主要包括概述、原著梗概(缩写)、总评、篇章赏析、思考与提示五个部分。概述——包括作者小传,作品创作背景及创作过程等。本部分以丰富的资料,精当的语言,引领中学生步入文学的圣殿。原著梗概(缩写)——情节忠实于原著,是原著的写真和缩影。这种编写方式,便于中学生较快地读完作品,又能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原著风格。诗歌、戏剧采取串讲赏析的形式,引导读者从深层次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精华。总评——从总体上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进行分析;对作品本身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思想和艺术的价值评判。篇章赏析——撷取原著中的经典篇章进行赏读,分析人物、环境、细节描写、情节设置、语言艺术等等,同时从阅读技巧和方法上给中学生以必要的点拨。思考与提示——根据中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编者选取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材料,并精心设计了一些思考题,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思路,进一步领会原著的神韵。对于渴望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同学,编者特别推荐了一个阅读参考书目。《《名人传》导读》另外还配有:主要人物关系表,人物活动场所图,作者照片、画像,精美插图,版《《名人传》导读》影等重要内容。《名人传》导读 目录第一部分 概述第二部分 原著梗概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第三部分 总评人物形象分析作品艺术风格作品思想价值作品总体评价第四部分 篇章赏析英雄宣言文与画、通往大师圣殿的路径故乡、自然和英雄贝多芬英雄的艺术家与失败的人仰视托尔斯泰的三外视角第五部分 思考与提示参考书目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

台湾《中央日报》 台北市八德路2段260号《中华日报》 台北市忠孝路131号《联合报》 台北市忠孝路4段555号《联合晚报》 台北市忠孝路4段555号《经济日报》 台北市忠孝路4段555号《民生报》 台北市忠孝路4段555号《民生报’儿童周刊》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555号《中国时报》 台北市大理街132号《中国晚报》 台北市大理街132号《诗潮,》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60巷58号3F《蓝星》(诗刊) 台北市八德路3段12巷57弄40号《幼狮少年》 台北市重庆南路-段66-1号3F 《幼狮文艺》 台北市重庆南路-段66-1号3f 《幼狮书讯》 台北市重庆南路-段66-1号3f 《传记文学》(月刊)台北市信义路二段230号4楼 《小说族》 台北市民主东路639巷25弄29号 《秋水诗刊》 台北市邮政14-27号信箱★★★★★★★★ 台湾各大出版社投稿信箱邮箱 ★★★★★★★★小说频道 冠佑文化出版社 异想书屋 松果屋出版社 http://www.matsugaya.com.tw[/url] 未来书城 大田出版社 http://www.titan3.com.tw/want.htm[/url]维霖出版社 www.weylin.net[/url] 林白出版社 匡邦文化 罗曼思出版社 风采文化 星阁文化 龙马文化 浪漫星球 倾天文化 潺 川 出 版 社 荷鸣文化 耕林出版社 飞跃出版社 先创文化 禾马文化事业 耽美

《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陈布雷回忆录

作者:陈布雷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年份:2018-3

内容简介:

陈布雷生于1890年,逝世于1948年。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从一介书生而为报界先锋,其文风生水起,掷地有声。后追随蒋介石凡二十余年,被视为“领袖文胆”“总裁智囊”。而他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种种谜团。要寻找一个真实的陈布雷,其《回忆录》与《日记》就是适合的途径之一。

本书内容辑录自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所载陈布雷“回忆录”“日记”“遗书”及蒋介石、陶希圣、胡适等人对陈布雷的回忆、评价文字,希望能让读者全面认识民国史上的这一传奇人物。

作者简介:

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1911年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在上海《天铎报》做记者,以“布雷”为笔名写时评 。同年10月,武昌起义后,写《谈鄂》十论,按日刊布,响应革命 。1912年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 。192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教育厅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防*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理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支持亲属奔赴抗日前线,设法掩护民主人士 。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身亡。

舟山国军胜利回师台湾,没有消息泄漏、没有兵员损失,有计划、有组织、人数多、时间短而成功撤退,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堪比1940年二战时期法国北部敦克尔克盟军大撤退,值得今天的台湾军方和大陆军方总结经验...一、在舟山国军完胜回师台湾66周年之际,我再次翻看有关书籍、点看网路相关图文,我感知,国民党、蒋中正决定舟山国军转进台湾,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政治上的,二是军事上的政治上,面对现实,共产党解放军事实上已经控制大陆统治大陆,如果没有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的根本变化,两岸分治是必然的了...军事上,国军战机在日常巡航巡逻时拍摄到共军在上海宁波等地建立了十五个新机场,有200架以上苏联提供给共军的飞机,有的新机场停放着怪模怪样的不白飞机,随即知道是部署了苏联刚刚援助的喷气式战斗机...甚至有天,国军战机在日常巡航巡逻时有一架被莫名其妙击落,稍后一天才查知是被苏制喷气式战斗机偷袭。这样,国军在上海浙江的空军海军优势即将逆转而丧失制空、制海权...虽然,当时,国军在舟山群岛的岱山岛上,刚刚启用一个重轰炸机基地,这是花费4000万银元才完工,若非战机斗不过苏制喷气式战斗机,国军不会放弃舟山2016.05.17  01:01我在这里以几幅图片报道一个历史记录、一件军事战略:蒋经国在1950.05.17子夜于台北发布的公开信....二、蒋经国的这个特稿,内容丰富、思路清晰、逻辑慎密、语词恳切,详细地说明了如下问题:1.舟山国军为什么要撤退?2.放弃了距离大陆最近的空军、海军基地3.国军从舟山撤退,令自己、大家、官兵、人民痛苦不已,难以接受4.过去,主张固守舟山,今日,决定放弃舟山,战略目的、战略意义一样,即挡住共军进攻台湾,确实保证台湾这个唯一的复兴根据地安全5.有台湾才能反攻,能反攻才能复兴,目前的战略决策是“台湾第一”6.舟山国军转进台湾,表现的是国军力量不够,如果台湾军力足够,当然不必撤退7.过去国军的失败,有时就因为军事上必须放弃,而政治上不能放弃,矛盾8.15万大部队撤退,当然万分危险,只要被共军发觉,明白国军意图,肯定完败9.国军胜利撤退,没有留给共军一枪一弹一兵一卒10.舟山国军撤退台湾,当然影响军心民气,但是,不撤退,最终被共军歼灭,对于军队和人民的伤害打击更大...三、http://www.doc88.com/p-9062388524120.html    这册《传记文学》是2000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社长刘绍唐老师赐送给我的,另外还有创刊号等几乎全套...如今刘老师已经仙逝,我永远铭记他的关怀教导...

传记文学期刊总目录

文学类核心期刊如下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 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 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 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知音,凤姐推荐

(1997—2010)1997年1、《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有别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文学评论》1997年3期2、《二元构合中的诗心与诗艺》 《文学评论》1997年4期3、《一道深潜的美学思维轨迹》 《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3期4、《台湾诗学中“意象”概念的追寻》 《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4期5、《诗的道路是辐射形展开的》 《厦门文学》1997年1期6、《评〈孙绍振如是说〉》 《福建日报·读书版 》1997年10月10日1998年7、《超越与整合》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4期8、《为何丧失了对话与沟通的可能?》 《文艺报》1998年2月17日9、《灵魂的漂泊与叹息》 《小说评论》1998年4期10、《魅力、困惑与深层解读》 《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3期11、《“文学概论”的四重断裂与调整重构》《漳州师院学报》1998年1期12、《新诗失却了审美标准》 《诗刊》1998年4期13、《意象的探索》 《台湾诗学季刊》1998年夏季号1999年14、《中国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历史反思》 《文学评论》1999年4期《新华文摘》1999·10论点摘编15、《“科玄论争”与浪漫主义的中国化》 《文艺报》1999年4月8日16、《成仿吾的“客观”与创造社的“自我”》《文艺报》1999年7月6日17、《科学主义与文学的写实主义》 《文艺报》1999年8月19日18、《历史在生命中的回响》《文艺报》1999年10月7日19、《科学主义与郭沫若的文学选择》 《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3期20、《马克思主义美学讲授的几个要点》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1999年2000年21、《重写文学史的困境与突围》《南方文坛》2000·422、《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厦门大学学报》2000·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1全文转摘23、《历史的定格纪实的审美》 《福建日报》2000年3月8日24、《“大明宫词”在影视美学上的突破》《厦门日报》20000年4月22日2001年 25、《思辨逻辑与史实语境》《文学评论》2001·226、《创造社与康德美学》《厦门大学学报》2001·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1论点摘编27、《以生命叩击历史》《文艺报》2001·6·3028、《说出一点别人没有见到的东西来》《厦门晚报》2001·12·12002年29、《文学研究中的思维逻辑误区》《文学评论》2002·230、《美学推进与哲学语境的转换》上海《学术月刊》2002·931、《规范学术的要则》《学术界》2002·332、《科学主义潮中的学衡派》《吉首大学学报》2002·233、《文学:面对现实的思考》《东南学术》2002·134、《世纪之交的美学审视》《厦门日报》2002·2·272003年35、《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展》《文艺报》2003·1·436、《新人文主义与中国格律诗派的缘起》 《文史哲》2003·337、《科学主义与中国文学的写实主义》《现代中国文学传统》南京大学中文系编38、《科学与人文:鲁迅早期的价值取向》《厦门大学学报》2003·239、《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文艺争鸣》2003·340、《论艺术的抽象》《海南师院学报》2003·441、《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另一起因》《粤海风》2003·542、《纯净的诗歌之爱》《厦门日报》2003·11·1543、《从体制中突围》(5人座谈纪要)《社会科学报》2003·12·42004年44、《美学的浪漫主义与政治学的浪漫主义》上海《学术月刊》2004·4《新华文摘》2004年13期全文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4期全文转摘45、《再论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2004·346、《科学主义与茅盾早期文学选择》 《厦门大学学报》2004·447、《对缪斯女神的爱》 《厦门文学》2004·148、《“半边鱼”序》《半边鱼》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版49、《诗的审美构成》《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4年版50、《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的历史定位》 《文艺研究》2004·6《新华文摘》2005、5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2005、1全文转载2005年51、《新人文主义与闻一多》《江南大学学报》2005、152、《徐志摩论科学与人文》《福建论坛》2005、453、《人文精神与社会进步――王蒙访谈录》《厦门文学》2005、154、《徐志摩后期美学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倾向》《厦门大学学报》2005、52006年55、《梁实秋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6、456、《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中国文学写实主义》上海《学术月刊》2006、457、《新青年中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吉首大学学报》2006、258、《高云览文学批评简论》《厦门文学》2006、62007年59、《论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 《厦门大学学报》2007、3《新华文摘》2007、16论点摘编《人大复印-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11全文转摘60、《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与梁实秋》《梁实秋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7版2008年61、《现代性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天津社会科学》2008、2《人大复印-美学》2008、6全文转摘62、《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 《南方文坛》2008、363、《命题预设与史实语境》 《学术月刊》2008、6《新华文摘》2008、17论点摘编64、《林语堂与梁实秋美学观念之辨异》 《福建论坛》2008、365、《博士论文的抄袭现象应引起重视》 《学术界》2008、4国内各大网站均加转摘 2009年66、《现代性视野中“创世纪诗刊”的诗学观》 《厦门大学学报》2009、167、《越界的庸众与阿Q的悲剧——“阿Q正传”新论》《文艺研究》2009、8《新华文摘》2010、3《人大复印-现当代文学》2010、1《高校学术文摘》2009、6 均“全文转摘”68、《论林庚的诗化语言策略》 《东南学术》2009、669、《钱钟书论黑格尔》 《钱钟书和他的时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010年69、《论林语堂浪漫美学思想倾向》 《天津社会科学》2010、170、《文化守成主义与闻一多中期美学思想倾向》 《江汉论坛》2010、271、《国学思潮是现代性推进的合力之一》 《东南学术》2010、272、《传记文学与创作主体的自由》 《厦门文学》2010、373、《古典主义思潮的排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欠缺》 《文艺争鸣》2010、774、《作为文学批评家的高云览》 《厦门文学》2010、775、《沈从文的生命沉思与抽象追求》 《厦门大学学报》2010、676、《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天津社会科学》2010、62011年77、《卢梭美学视点中的沈从文》 《学术月刊》2011、1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等

今古传奇杂志2021年1期目录

今古传奇杂志奇幻版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今古传奇杂志奇幻版作者:今古杂志奇幻版《奇幻》简介更新时间2004-6-14 14:43:00 字数:788集天地妙奇·幻未来精彩中国青春幻想第一刊——《奇幻》简介号称“中国青春幻想第一刊“的《奇幻》杂志由通俗大鳄今古传奇报刊集团荣誉出品,于2003年9月创刊。本刊是一本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奇幻爱好者的刊物,以发表各类奇幻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为主,每月1号左右出版。在以《魔戒》《哈利波特》为代表的西方奇幻小说流行的今天,我们提出了“挑战哈利波特,打造中国奇幻”的口号。我们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人的阅读趣味为根基,致力于打造一本全新的奇幻小说专门刊物。本刊自创刊至今天,已经出版了8期。在众多奇幻爱好者的支持下,《奇幻》的月发行量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经飚升至10万份,在2004年7月我们即将改为半月刊。《奇幻》杂志登载了大量精彩的作品,长篇佳作如《死灵法师》、《镜魔传奇》、《搜神记》等,中短篇如《飞天舞》、《招魂》、《月老》、《都市妖奇谈》系列等等,我们的旗下汇集了一批中国最强的的奇幻作家,如今何在、杨叛、老猪、沧月、沈璎璎、树下野狐、可蕊、凤凰等超人气写手,我们曾采访过奇幻文学大师黄易,我们曾联合多家青少年杂志社和著名网站举办过大型征文大赛。超强的作者阵容,优秀的稿件和诸多新颖的活动已经为我们杂志融入了无穷的动力,为我们成为中国青春幻想第一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奇幻》的问……应该是全本了

我有82到88年共13本

《今古传奇杂志奇幻版》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4jre

《今古传奇·奇幻版》隶属于湖北通俗大鳄今古传奇报刊集团,创刊于2003年9月6日,是全国唯一一本拥有正式奇幻类刊号的正规出版物,也是中国最大的奇幻杂志。每月1日、15日、20日上市。该刊以发表各类奇幻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为主,在以《魔戒》、《哈利波特》为代表的西方奇幻小说流行的今天,该刊提出了“挑战哈利波特,打造中国奇幻”的口号。该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人的阅读趣味为根基,致力于打造一本全新的奇幻小说专刊。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特别批准下,该刊物获得了正式奇幻类杂志刊号,成为全国众多奇幻杂志中唯一拥有正式刊号的奇幻类刊物。在众多奇幻爱好者的支持下,《今古传奇·奇幻版》的单期发行量已至15万份,月发行量已超过3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大的奇幻类杂志。

找一下总目录去网上下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2001年 一 2001年试刊号 总第一期 1.杨叛 《梅影埋香》 中篇 2.温瑞安 《山字经》 中篇 3.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1 长篇连载 二 2001年创刊号 总第二期 1.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2 长篇 男 2.叶润 《青梅情仇》 中篇 3.优客李玲 《红颜四大名捕》上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1 女 4.逸谦 《新武器传说》 中篇 5.敖飞扬 《天下第一剑》 中篇 香港 6.杨金树 《警局惊魂》 短篇系列 《少年横刀侠客行》系列 2002年 三 2002年1月号 总第三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1 长篇连载 2.江南 《瀚海龙吟》 中篇 3.燕垒生 《明月照山河》 中篇 四 2002年2月号 总第四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2 连载 台湾 2.王晴川 《惊鹤潜龙记》 中篇 男 3.何提萦 《范寻寻闯江湖》 中篇 女 4.杨叛 《侠女灵襄》 中篇 男,加拿大 5.叶洪生 《台湾侠坛点将录》 评论 台湾 6.陈金顺 《为贪官塑像》 系列 横刀系列 五 2002年3月号 总第五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3 连载 台湾 2.马大勇 《如梦令》 中篇 3.沧月 《马前桃花马后雪》 中篇 女 4.陈致宇 《欢乐江湖》 中篇 5.叶洪生 《“一剑惊虹”卧龙生》评论 台湾 六 2002年4月号 总第六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 连载 2.小林寒风 《金银花》 中篇 3.菩提 《好汉刀》 中篇 4.鸣凤飞舞 《雷霆之舞》 中篇 5.叶洪生 《武林奇葩司马翎》 评论 七 2002年5月号 总第七期 1.展飞 《剑啸西风》2 连载 2.小椴 《青丝井的传说》 中篇 3.萧拂 《红颜祸水》 中篇 女 4.叶洪生 《求新求变论古龙》 评论 八 2002年6月号 总第八期 1.展飞 《剑啸西风》3 连载 2.马步升 《沙漠红》 中篇 3.老从 《吴钩飞处》 中篇 4.独孤残 《热血伤痕》 中篇 5.叶洪生 《诸葛青云及二“分身”》评论 台湾 九 2002年7月号 总第九期 1.展飞 《剑啸西风》4 连载 2.方白羽 《憨侠》 中篇 3.小林寒风 《今夜江山寂寞》 中篇 4.独孤残 《紧握刀锋》 中篇 5.叶洪生 《慕容美及“大美”群英》评论 十.2002年8月号 总第十期 1.展飞 《剑啸西风》5 连载 2.优客李玲《新月钩》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 3.小林寒风《一段香》 中篇 4.江晓 《血犹未冷》 中篇 5.叶洪生 《名震武林五大家》 评论 十一 2002年9月号 总第十一期 1.展飞 《剑啸西风》6 连载 2.沈璎璎 《琉璃变》 中篇 3.江南 《春风柳上原》 中篇 4.黄鉴 《多疑的杀手》 中篇 5.庹政 《跃马关东》 中篇 6.冯湘湘 《倪匡妙人妙事多》 评论 十二 2002年10月号 总第十二期 1.展飞 《剑啸西风》7 连载 2.小椴 《美人刺》 中篇 3.苏娅 《七刹岛》 中篇 4.杨叛 《天岚石语》 中篇 十三 2002年11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三期【本期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1.展飞 《剑啸西风》8 连载 2.庹政 《黑下灯》 中篇 3.小林寒风《清明雨》 中篇 4.夏洛 《玉碎》 中篇 5.冯湘湘 《金庸先生之我见》 评论 十四 2002年11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四期 1.展飞 《剑啸西风》9 连载 2.小椴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系列 中篇 3.方白羽 《黑灵》 中篇 4.沈璎璎 《如意坊》 中篇 十五 2002年12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五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0完 连载 2.韩戟 《千金一笑》 中篇 3.斑竹枝 《刺秦》 中篇 4.方白羽 《天下第一》 中篇 5.冯湘湘 《酒色之徒的浪子古龙》评论 十六 2002年12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六期 1.时未寒 《碎空刀》1 明将军系列连载 2.小林寒风《十年磨一剑》 中篇 3.江南 《中间人》 中篇 4.子凡 《青衫犹湿》 中篇 5.原曼 《漫道古龙“喜”亦狂》评论 2003年 十七 2003年1月上半月版 总第十七期 1.时未寒 《碎空刀》2 连载 2.郭三 《风雪野店》 中篇 3.岳勇 《不醉刀客》 中篇 4.雪舟子 《钟声白马寺》 中篇 5.周平平 《剑在江南烟雨中》 中篇 6.冯湘湘 《今之侠者温瑞安》 评论 十八 2003年1月下半月版 总第十八期 1.时未寒 《碎空刀》3 系列连载 2.小椴 《隙中驹》 中篇 3.香蝶 《凉秋》 中篇 4.黄鉴 《碎冰剑》 中篇 5.朱章华 《武林刀客》3章 短篇 6.黄金明 《爱上一个贼》 中篇

半月谈杂志订阅记录

一、 半月谈系列刊物包括 《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 《时事资料手册》《品读》 《半月谈》(半月刊) 邮发代号:2—510 邮局全年订阅价:57.6元 零售价每册:2.7元 邮购价每册:3.5元 出版日期:每月10日、25日 《半月谈内部版》(月刊) 邮发代号:80—157 邮局全年订阅价:36元 零售价每册:3.3元 邮购价每册:4.2元 出版日期:每月5日 《时事资料手册》(双月刊) 邮发代号:2—19 邮局全年订阅价:30元 每册零售价:5.5元 邮购价每册:6.5元 出版日期:每逢单月20日 《品读》(月刊) 邮发代号:82—779 邮局全年订阅价:42元 每册零售价:4.5元 邮购价每册:5.5元 出版日期:每月3日 二、 半月谈系列刊物主要通过邮局订阅发行,也可通过邮购方式 购买已出版的半月谈系列刊物 《半月谈》全年共24期,每册邮购价3.5元 《半月谈内部版》全年共12期,每册邮购价4.2元 《时事资料手册》全年共6期,每册邮购价6.5元 《品读》全年共12期,每册邮购价5.5元 同时我们提供近几年合订本供您选择,零售、邮购价格如下: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半月谈》合订本,零售价格70元,邮购价格84元 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8年《半月谈内部版》合订本零售价格43元, 邮购价格48元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时事资料手册》合订本 零售价格40元, 邮购价格43元 2005、2006、2007、2008等年度《资料卡片》合订本 零售价格24元,邮购价格36元 (如需挂号,每份加挂号费3元) 汇款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 邮编:100040 (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刊物名称、期数及收件人详细地址、姓名、电话。如需 要发票请注明。) 半月谈杂志社咨询电话:、63071864 传真:6307759 电子邮箱: 收到汇款单后,我们将按照普通印刷品邮寄,外地读者在10-20天左右能够收 到刊物。读者还可选择邮购快递(费用自负)。 选择邮购速递业务时您只需要按照刊物零售价格汇款即可。速递运费可先付,也可收到刊物时直接付给速递公司送货人员。 三、北京地区读者在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和中国新闻书店可以购买到已出版 的半月谈系列刊物。 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 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电话: 63071864 营业时间:8:30~16:30 中国新闻书店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营业时间:9:00~17:30 中国新闻书店联系电话:

《半月谈》(半月刊)邮发代号:2—510邮局全年订阅价:84.00元零售价每册:4.00元邮购价每册:3.5元2014年1期开始定价由2.7元每期调整为4元每期。出版日期:每月10日、25日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你可以去邮局办理订阅的手续,写好你的地址、电话、订阅期数,5分钟就搞定了。你也可以在网上,或是打11185邮政热线订阅。

这个容易啊,你直接到附近邮政局负责订报刊部门咨询,然后就在他们那里付费订阅就行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