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阅读论文文献的技巧与重要性

发布时间:

阅读论文文献的技巧与重要性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

1、读标题和关键词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

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

3、看结论。

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

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

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

2、读引言。

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3、读结果和讨论。

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4、读实验。

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三、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文献阅读的方法有三种。首先是略读。科普创作过程中,需要从多篇论文中提炼规律与结论时。或者跟进领域最新研究时,需要寻找哪篇论文值得花更多时间精读时。这时候需要抓关键的阅读点。其次是点读,想了解特定信息,如研究方法时根据小标题快速定位,精准打击。学术论文写作结构相对固定,假设你想要了解研究背景,就去读引言;想要了解细分领域的瓶颈,可以专门去读讨论。最后是精读,和自身研究领域密切相关,引用率较高的经典、权威性文章或是最新成果需要花时间精读。不是逐字逐句阅读,而是将重点放在每个小章节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一般来说,开头和结尾会直接阐明实验设计与结论,这也正是整章内容的精华所在。

这个问题我感觉要自己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我看到过的一些阅读方法也可以介绍给你:看文章时作笔记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 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 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 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勤思考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 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 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 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 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 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 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 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 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 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比较阅读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 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 己的差距了。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 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 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 (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 ”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 ,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 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 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还有从文章的角度分析的:1.了解文章结构翻开大部分的科学杂志,你会发现里面的论文都遵循一定的格式。论文一般会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都在文章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我们首先了解论文的标准格式,然后再看一下在标准格式之下可以做哪些变动。一篇论文是以简短的摘要开始的。摘要一般会简单介绍该论题的背景,精准的讲述该论文的主要发现,并将其结果和该领域的其他研究联系起来。我们将会发现整篇文章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利展开。紧随摘要的是引言部分。很多杂志这部分并不单独列出。引言,引言,就是会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以便让读者理解这篇文章的新发现走在该领域的前沿。一般,引言首先会介绍某一特定领域的背景,然后会具体到某一特定方向,并介绍其中一些和作者这篇文章有直接联系的发现和结果。如果是为了验证某个假设,作者会在这里说明为什么会这样假设,介绍支持该假设的以往的一些结果,还会对该假设的结果提出预测。很多文章在引言的结尾会描述该文章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结论,这样读者就能对文章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心中有数。像NATURE杂志上那些描述细致竞争性强的文章,引言部分会讲作者对某一领域的强烈兴趣或者扩展一下背景。大部分文章引言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材料和方法部分。有些杂志会把这部分放在文章的最后。这部分主要是为了告诉读者实验中用到的材料和实验方法。原则上,材料和方法必须详细描述,以便其他的研究者能重复该实验。实际上,这部分的描述高度浓缩,很多材料和方法都是饮用该作者以前的文章的。文章第三部分是结论。这部分讲述的是实验和结果。一般来说,结果部分的逻辑是顺着引言的来的。也就是说引言提出的问题就是结论部分的开始。除此之外,这部分的结构因作者不同而不尽相同。一些文章中,作者只给出结果而不深入讨论,对结果的讨论则放在了后面的讨论里面。如果前面的实验结果不影响读者理解后面的实验,这样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另外一些文章中,这部分会给出实验结果以及讨论,还可能会把其他的一些结果带进来以便顺理成章地引出接下来的实验。文章第四部分是讨论。这部分功能多多。首先是解释实验数据,即分析数据展示数据。任何对数据解析的限制都会讲清,实施和猜测会划清界限。其次是将该论文的新发现和该领域的其他发现联系起来。主要是为了秀该论文对该领域的知识贡献或纠正该领域以往工作的谬误。前面已经讲到,一些作者会把某些结果的讨论放在结论那部分讲以便能顺利的讲清为什么要做接下来的实验。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情况下,讨论应该放在引言部分,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你不给出实验结论部分你就很难把握讨论的重要性。最后,论文通常有致谢部分,作者在这里感谢其他人员对该论文的贡献。紧接着的是参考文献,列出参考的文章和该论文中引用的其他的工作。论文还包含一些图表。文章中讲到的数据将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图表中有图例,图例是为了讲清楚特定实验的细节。如果某个实验流程在文中只提到了一次,通常实验细节会在材料和方法中讲述,图表中的图例会引用材料和方法中的。如果某实验流程在该论文中不停的重复出现,这时,材料和方法中只讲个大概,细节会在图表的图例中给出。论文结构变换大部分科学杂志上的论文都是按照上面讲到的格式来写的。但有时侯,结论部分和讨论部分合成一部分,主要为了逻辑上的通顺,让读者在有前行数据解释的前提下理解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正前面所说,一些杂志上的论文会把材料和方法部分放在讨论后面写。一些旧文献中,作者还会把摘要放在论文的最后。Science 和 Nature 这两个最顶级的杂志格式跟上面讲到的论文框架截然不同。它们拥有众多读者,而且很多都想成为它们的供稿者。所以版面限制就很多,文章通常高度浓缩。这两本杂志上的文章,除了简短的摘要和参考文献之外,其他部分没有明确的界限。在Science上,摘要就是摘要,而在Nature上摘要还充当文章的引言。实验细节在Science上则展现为尾注,在Nature上则是在图表图例中或者简短的方法部分提到。作者们都会极尽所能的在豆腐块大小的地方放更多的信息。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把不是很重要的材料和大部分的实验方法作为补充数据放在网上。其他很多杂志也有长度限制,这样就要求文章精确简洁。比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要求文章在6页以内,Cell编辑会把大部分文章变短摘要有字数限制等等。为了顺应对简洁的要求,作者只能压缩论文,一般会省略文章的逻辑连接。而且,作者把背景压缩了或者省略了,没有了背景门外汉就很难看懂文章,这样非专业读者只能借助综述或以前的相关论文才能理解作者讲的东西。最后,作者为了节省篇幅,只能把重要的细节都放在了图表的图例中2.读科研论文虽然我们都倾向于像读其他文章那样把科研论文顺下来,但组织一下阅读的路子能省很多时间。通常,为了理解作者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我们会先读摘要。就像上面讲到的那样,因为作者的原因和杂志要求的原因,背景也是不同的。读科研论文一个极端的习惯是读完题目和摘要就在心里想一下关于这样主题你知道哪些。这样做有很多好处。首先,这样你就能清楚你是否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去读这篇文章。如果不具备,你最好读一些综述或教科书来补一下背景知识。其次,这样能让你对这个主题记忆犹新。最后最重要的是能让你这个读者把这个主题的新信息整合到你以往的只是里面。这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任何专业人士都要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用到。如果你对该领域非常熟悉,就可以扫读一下引言或者直接跳过引言。如前所述,大部分文章的逻辑顺序是从引言到结论的。所以我们就按这个顺序读,就是说可以跳过材料和方法部分,等到需要这部分的时候再返回来读它。一个熟悉该领域并对文中某新发现感兴趣的读者会直接跳到结论中的相关部分,然后读讨论中的对该发现的解析。如果文章组织的很好,这样读就很简单了。密语很多文章包含不明短语,它们意思不明但却有言外之意,我们称之为“密语”。一些论文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数据都给你秀出来,有一些是见“(未秀数据)”。这通常是由于篇幅原因。如果该作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显示了有足够的能力胜任现在的实验,这是可以接受的。两外两个密语是“未发表数据”和“初步数据”。前者是说数据还不够发表资历或者这个工作只是将来要发表的大文章中的一部分。后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个解释是说这个实验只做了一次,没有重复。3.读科研论文会遇到的困难读科研论文会碰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当你对该领域不熟悉的时候。如前所述,不管论文写的多么好,在读之前做些准备是有必要的。不过,虽然读者面前会有很多困难,但大部分都是作者造成的。科研论文难读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文章都写的很烂。一些科学家写作很差,还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不愿意写,不想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保证文章的逻辑清晰。而且作者对要写的东西实在太熟悉了,他们很难从读者的角度看问题,虽然对一知半解的读者来说这些确实像一堆大山一样需要慢慢啃。拙劣的文笔带给读者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文章没逻辑。文章仅仅是简单的讲了实验,而没有说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或者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什么样的想法。其次,论文里面充斥的一连串的专业术语。第三,作者文路不清晰,主次不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在逻辑线上平分秋色。但是这样读者就拎不清了。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把次要问题放在图表图例里或者直接说明这是枝节问题与主题关联不大,这样读者就不会迷糊了。读科研论文的另一个问题是读者总是纠结于实验。论文里,作者时不时的参考以前的文章,这个参考链可就长了去了。这个链会连到描述很多实验方法的文章上去,而且到底哪个方法是作者参考的,读者也拎不清。再或者这个链很不幸的连到了一篇篇幅简短的文章上,实验描述超级浓缩,怎么做的完全不清楚。更有甚者,作者根本就不好好写实验方法,读者只能云里雾里,实验到底怎么做的知道才怪。科研论文的另外一些问题是由于作者对待实验不加区别造成的。但是如果他们对某一特定的实验情有独钟,对于其他的可能的实验来说,这种做法就很狭隘,这些可能的实验不被证实,甚至不会在讨论部分提到。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作者分不清事实和猜测,尤其是在讨论部分。这样读者就很难明白讨论里面事实是多重要。科研论文的最后一个问题源于科学的社会性。很多作者野心勃勃勇气可嘉,都想在一流杂志上发文章。于是,他们就夸大自己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为了让文章看起来像好文章,他们把猜想也加在了题目里面。这种做法的一个例子就是“肯定句标题”,它用一个陈述句总结整篇文章(比如“LexA是基因recA和lexA的抑制因子”)。这样的方式蔚然成风,看看最近几期的Cell就知道了。如果这样的肯定句标题能够很好的证实(比如给出支持的例子),这倒也不错。但是几乎所有的这种肯定句都是猜测,仅仅就是猜测。急性子的读者会认为文章提出的问题已经很好的解决了,事实上并没有。

【导读】很多人在工作、学习中,是需要阅读文献的,从文献中进行信息提取,然后完成学术文献的创作,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导师,有的是工程师等等,那么文献阅读的技巧有哪些?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呢?

1、带着问题或目的性去阅读

你读这篇文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哪方面的东西,是关注相应的定理证明,还是如何应用某个算法在一个具体问题。有了方向性阅读才会高效,有时10分钟都不用,翻看一下就知道是不是想要的东西了。快速且带着问题的阅读,在许多时候是比精读更有用的。

2、注重摘要

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3、记录性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当你读到新东西、有帮助、让你印象深刻的以及与自己思维不同的地方,都属于对你有用的内容,都可以是你的画线对象。当你读到不理解的地方的时候(一般不要死磕,做个标记就好,说不定读到后面就豁然开朗了)。当你在读到某一句话或某一个事例时,有了自己的见解或联想的地方(不妨停下来做个记录、因为灵感稍纵即逝)。

4、注重看Problem Description 和 Simulation & Experiment这两块

研究都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有些是老问题新解法,有些是新问题老解法,更多的是老问题加不同的条件形成的新的子问题,所以一看问题描述就可以快速定位这篇文献的创新在哪里,该问题是不是你想要的。知道了问题描述,就看实验的描述和结果,是不是有比较,是不是能比以前的老方法有提高,是不是真的有效解决了新问题。

5、学会使用阅读软件

说起文献管理软件,就不得不想到Endnote和NoteExpress,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方便的进行文献的整理和分类。还推荐软件:adobe acrobat reader(阅读软件),翻译软件:copytranslator(完全免费)。xgraph.vip:用来画文章主要思想的逻辑图,方便理解。

6、对文章做出总结

What:研究对象的理论基础。Why:科研价值与难点。How:技术发展路线、效果与不足。新想法:创新点、可行性。

以上就是文献阅读的技巧的有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文献阅读,在这里祝愿各位学术人阅读顺利、发文顺利。

科技论文文献管理与阅读的重要性

当然是有用啊!看文献很有用!

其实,看文献是一个摄取知识、转化吸收的过程。看文献并不是只有学生才做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大牛都会抽出时间来看文献。因为看文献可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有助于加强对自身研究的认识和思考,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了解文献即科技论文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研究报告型论文,一个是综述型论文。对于研一刚接触某一研究方向的学生来说,看综述是比较好的方式,了解当下研究的主要现状。

而当你确定了某一个研究内容时,看研究报告型的论文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学习其中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其次,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文献的选择。包括多看经典文献,即引用次数较高,在该领域比较权威的文献;多看新文献,近几年的文献代表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需要时刻关注,不要总是看那些陈旧的论文;多看好期刊的文献,尤其是SCI,多看一下top或一区二区的期刊,当然四区的期刊里可能也有好文章,但毕竟是少数。

当然很重要啦,那是你学习的关键

无论是看读研究生还是做研究,都必须看文献,这是生命线。读文献可以了解本行业的研究进展已经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全行业的火力集中在什么领域,就算你不做这个领域,至少要有所了解。读文献现在是比较快能够开始自己研究工作的途径了。看别人做了什么工作,重复别人的工作,发现别人工作的不足,改进别人的工作,发表你的工作。这就是目前的研究途径之一。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我很赞同作者(菲利普·钟和顺)的观点,虽然很多人善意地告诉我们要多读论文,要具有批判性地阅读,但是很少能够让我们地清楚认识到底应该如何阅读。就好像,一个人让你去跑,但是并没有人告诉你要走哪条路,要到达什么地方,要跑多快等等。这时候的我们总是漫无目的的。相对而言,对于一直督促我们要加强锻炼的朋友来说,健身教练针对性的指导显得靠谱很多。对想要搞好科研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作者强调,想要写好论文,有效地阅读论文并梳理其中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作者整理创造的阅读密码,可以有效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根据这样的结构把内容整理出来,用在论文写作之中。阅读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研究内容的思考过程,也是论文的创作过程。学习模仿论文写作框架。阅读的文章结构与论文写作的结构基本一致,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科技论文与其他文本不太一样的要求在于格式结构的严格统一,这样既严格限制了科研创作,又方便了创造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已经架好的框架填充内容,也可以根据框架找寻我们需要的内容。阅读的过程,积累了我们对写作的认识。同时能够让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才是最佳的创作。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在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撰写是十分重要的,充分的论证,可以让自己的研究有理有据。而我们在学习他人文献综述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别人论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中的空白或不足,并作为自己的文献综述,在发现自己的研究点的同时,将其作用研究的背景和理论。- 广泛阅读。- 详细阅读。- 放缓阅读速度。- 整理关键内容。- 发现研究空白和不足。其实我,只想用广,细,慢来形容这个阅读的过程,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形容。首先,还是积累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一般针对性的找近期和研究相关的60篇左右的文献。(数目大体做个参考,我想文献收集的过程,在这里不单独说了。)在筛选的过程中就可以作用结构化的阅读方式进行拆分,有目的的找寻与我们所需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第二,仔细而缓慢的阅读。这两个合并在一起,是因为仔细就会慢,慢了才能仔细。这两者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为了放缓速度更加仔细的阅读,我们需要借助三样工具:直尺、钢笔、荧光笔。- 直尺:指向阅读的那一行,遮盖其他部分,保证视野的无角度偏差。(防止你走神!)- 钢笔:标记文章的结构,即作者创作的阅读密码。(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空白,结果等等,文末会对阅读密码进行罗列。)- 荧光笔:标记重点——实验结果,研究空白和不足。(结果和空白是你论文的文献综述,你的理论依据,支撑你研究的根基。)第三,根据笔记和结构标记(阅读密码)的内容,当天整理完笔记,即将内容汇总到阅读密码整合表中。(如果当天整理不完,笔记也会帮助你回忆,但是尽量及时完成。)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文献综述部分是重要要简写的,需要我们慢慢熟悉这个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包涵60篇文献的阅读笔记和写作的内容提要。第四,根据阅读密码整合表,汇总以下内容作为我们论文综述的整体框架(提纲),进而进行论文的撰写工作。 - STL:8-10个主题 - CTL:3-5个主题 - GAP:3-5个主题具体论文的安排以8000字的社科论文为例,遇到不一样的就多参考拟投期刊的论文为参考。 具体的密码表就见下图所示了,可能有一点不清晰,但是足够说明密码与对应的含义,只要将阅读密码标注在文档空白处的右侧就可以清晰地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进而对内容进行整理了。此外,左侧的空白则可以标注主题密码,具体的怎么设置要参考其他的内容了。整体文章的内容就在这里了,很多内容写的还是不够详细,可能不能很清楚的理解部分内容。推荐大家仔细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收获。在读了一些文章不知道怎么思考和整理的时候,我感谢这本书明确了我关注的重点方向,把批判性阅读带入了这种以阅读密码标记的方式简化其难度。感谢菲利普·钟和顺的分享,愿这份知识让更多人收益!

学术沦为对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学术论文的发表能提升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论文是体现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基本素养、信息检索能力、逻辑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象征。其次,助力海外院校申请。对于国外院校来说,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招生委员会最看重的一环。拥有科研论文发表经历可以让简历脱颖而出,增加获得录取的几率。保研加分,科研论文作为保研申请资料之一,对申请保研名额提供很大帮助,优秀的论文质量、发表刊物等级都能够提供给申请者不同程度的加分。增加求职砝码。创作论文的过程中,锻炼人的思辨、逻辑、细致程度、文字表达能力,这些都是用人单位看重的良好品质。众多名企网申中均有学术或科研信息需求职者填写。

科研文献检索与阅读技巧论文

很多学者做科研时,都会有这样的烦恼:要读的文献一大堆,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挺明白的,可是过几天就忘记了。那么,怎么能让自己看过的文献记得牢记得住呢?如何快速、高效地读文献、用文献呢?一、先看综述。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2.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3.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4.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三、懂得如何阅读文献,也就是要掌握阅读文献的方法技巧,可参考如下:1.注重摘要。一般来说,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也是有窍门的,英语论文一般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这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四、可从以下几点提高阅读的效率:1.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2.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3.阅读顺序: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和method(结合图表)。

文献检索: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文献阅读: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 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增加阅读量: 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英语文章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6大技巧

参加过英语(精品课)考试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很重,但又很容易丢分。150分题要想上100分,阅读理解就一定不可以丢分太多。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英语阅读6大技巧,欢迎阅读!

技巧一:注重第一段以及每一段的段首

在阅读的时候要抓住关键信息,第一段一般会告诉你整篇文章在讲些什么,而段首会提醒你这一段的大意是什么。

英语的形合特点特别明显,它会把最主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阅读类文章像汉语一样的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排列的并不多。

技巧二:要把握全局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一篇英语文章你已经很仔细地查出了每个单词的意思,并且把每个句子都逐字逐句的.翻译出来了,但是对整篇文章的意思还是模棱两可,这就是因为没有把握整体,只把目光放在了个别字句的原因。

把握整体,这样可以提高你的意会能力,有些生词根本没有翻字典的必要,放在大局中你完全可以猜出来这个单词的意思。那么在无形中你的阅读速度就会提高了。"

技巧三: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

英文阅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词汇量。如果你读一篇文章,十个单词就要查五个的话,那么这样的阅读速度是无论如何也提不高的。要注意,在记诵词汇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一本单词书背,因为这样会让你陷入背了忘,忘了再背的循环中。单词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的。

只要积累你在阅读中的单词就可以了,要记得是在通读一次以后再查生词,而不是第一次就查生词,这不利于你的阅读速度提高哦。把生词摘录出来,要以句子的形式摘抄。这样才会对单词的用法记忆深刻。

技巧四:坚持分析长难句

英文特别喜欢用各种各样的连接词,把人绕得云里雾里,常常一个句子就有两三行,读下来以后发现连句子的主语都找不着,更别提看懂句子意思了。这样一折腾阅读速度势必要下降。那么就要学会分析长难句,你可以买市面上卖的长难句方面的书,每天认认真真地分析一个,直到你能看到一个句子就能立马找到主语为止。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步做好了对提高快速阅读有非常大的帮助。

技巧五: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

由于英文并不是你的第一语言,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专注。专注,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如果你边读边听歌的话,这样不出差错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可能还得重头再来,严重影响阅读速度。

技巧六:抓好零碎时间

这就是说,如果你的阅读的文章是非常专业化的话。你必须要抓紧零碎时间来学习相关词汇,这样你的阅读速度才能上升,现在有很多相关的背单词软件,或者单词锁屏软件,你可以下载一个软件在等车的时候,在等饭的时候,和你的单词混个脸熟,那么你的阅读速度一定会提高。

1. 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2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 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 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细节(typegraphical details),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preview skimming)。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阅读速度(200~250wpm),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

4.寻读 (Scanning)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获得具体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

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 献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数字或号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以上就是四种练习快速的方法介绍,其实这些方法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曾用到过,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而一旦把它们作为方法单独挑选出来,然后按照其要求坚持练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途径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关键还要看你怎样去挖掘这些方法了。

1、扩大阅读视野

所谓阅读视野是指眼睛在“凝视”的瞬间所能接收或覆盖的印刷符号。普通读者眼睛停顿时可接收两个英语单词,阅读能力强的读者一眼可以看四个左右的`单词,但能力差的读者一眼只能接收一个或者不到一个的单词。因此,在相等的阅读时间里,视野狭窄的读者所看到的单词要少得多,如果再经常复视,读速肯定快不了。

我们阅读时应该特别注意词的整体性,要把注意力放在句子中较大的单位上,而不要放在一个个孤立的单词上。例如,下面的句子可以分成三个词群,Most paragraphs/ have a topic sentence/ which expresses the central idea.我们不妨将它们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看待,阅读时,眼睛只要停顿三次而不是十次。

2、用英语思考

在阅读时,不必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否则将大大地降低阅读速度,从而影响对阅读材料的全面理解。

3、注意预读

预读是每个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阅读技巧。在我们正式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应该通过预读粗略地估计一下该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书籍预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思考标题的含义

(2)速读作者姓名与书籍出版日期

(3)看看封面或书中的照片或插图

(4)速读目录内容

(5)浏览索引或附录

(6)速读作者简介以及前言

(7)浏览书尾的参考书目。

短篇文章预读要相对地简单一些。它主要包括阅读标题、作者姓名以及照片和插图。有些读者不知道预读的重要性,或者觉得它是浪费时间。特别是在做阅读与理解测试题时,时间一紧,他们就忽略预读,捧起文章就埋头看正文。由于跳过了预读这一重要环节,他们的阅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在盲目的探索中进行的。

4、增强猜词能力

看文章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这时,我们不要急于查词典,许多生词的意义都可以猜出来。查词典不但会减慢读速,而且会打断读者的思路,降低阅读效率。 猜词义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构词法(如前缀、后摄),同义词、反义词等揣摸某些生词的意思。当然,有不少生词(特别是一些抽象名词)的意思是很难猜出来的。如果它们对理解文章内容无多大妨碍,我们完全可以跳过它,不要把精力过分地放在猜词义上。只见树木而不见树林的阅读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