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投稿

以诗为词与以赋为词——论东坡词之“破体” 仲冬梅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期刊】文学前沿 2004-08-15 0 144 2 词为诗裔与以诗为词——苏轼词体观念新论 陈广学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 2002-05-25 2 292 3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词”——试析两种文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特点 范修华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昆明 【期刊】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08-30 0 274 4 “以诗为词”与词体文学的雅化——论苏轼词与“雅词”的关系 田耕宇 西南民族学院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28 6 475 5 苏轼“词如诗”的原因探析——由宋人的“以诗为词”论谈起 张泽伟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山西太原 【期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8-30 0 380 6 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 莫砺锋 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中国文化研究 2002-05-28 13 954 7 从化诗入词看苏轼的“以诗为词” 李笑野 复旦大学 【期刊】蒲峪学刊 1994-01-10 0 225 8 以诗为词的理论演进与东坡词的创获 周玉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6-15 0 160 9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05 2 184 10 陆游词“以诗为词”说 房日晰 西北大学文学院 【期刊】古典文学知识 2008-03-05 1 169 11 规摹秦柳与以诗为词——论吴梅村的词学思想及其创作转型 江合友; 胡宪丽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26 0 79 12 论“以诗为词”的词学意义 余意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广东 东莞 【期刊】阴山学刊 2005-10-20 0 235 13 “以诗为词”与“别是一家”——论苏轼、李清照词论的殊途同归 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7-26 0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一、2020年呼伦贝尔学院录取查询入口 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学校占地101.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9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多元。图书馆馆藏图书95余万册、电子图书40.8万种、数据库22个,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体育场馆等教学科研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780.3余万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84人,教职工1377人,其中专任教师80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82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59人;教师队伍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5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 次人选2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二层人选1人,博士后协作导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5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2项。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7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并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院校和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综合类改革项目单位。学校积极推进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与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扎煤公司矿业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软国际软件学院”、与呼伦贝尔旅游集团共建“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旅游集团酒店管理学院”。在多家企事业单位建有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共建,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心等20余个科研机构,设有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分站和内蒙古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研究基地呼伦贝尔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矿山压力实验室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创新发展实践与研究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蒙古秘史》国际研究基地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是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2020年呼伦贝尔学院录取查询入口为: 二、呼伦贝尔学院重点专业名单有哪些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俄语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专科):学前教育、应用俄语、市场营销、煤矿开采技术、数学教育 自治区综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本科):俄语 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本科):学前教育、采矿工程

公共营养师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整个公共营养师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营养师、高级营养师、二级营养师、一级营养师。四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2)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中专毕业证书。(3)经四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2)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5)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6)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2)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3)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6)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一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新职业试行期间:(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公共营养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食品卫生学、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专题教育、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食品的物理及简单的生化检测方法等。重点学习并掌握食物选择、食谱编制、基本烹调、营养等内容和技能。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投稿点评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现有22个院系、1所附属中学。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5万余名。 ��学院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物理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土木实验室、测量实验室、采煤实验室、井巷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数字化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体育馆、美术馆、音乐厅、琴房、画室等,图书馆藏书66万册,期刊杂志1100多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25人,其中专任教师78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64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89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00余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位,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位。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2000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八大学科门类,现有35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学院设有“三少”民族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培训中心、生物技术研究所、呼伦贝尔史研究中心等17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前教育学、政治学理论、植物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方向)、理论物理等七门学科为院级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方向)、历史学(“三少民族”及鲜卑史方向)、生态学、采矿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三少民族”语言文化方向)、旅游地理学、俄语语言文学、美术学等8门学科为院级特色学科;俄语、学前教育、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教育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油画、结构力学、电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物教学论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由学院主持和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近百项。今年我院科研工作在自治区首届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受表彰。学院主办的《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学院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外语节、社团节、运动会、暑期“三下乡活动”等,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放飞希望、展示才华、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30%。 ��学院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广泛联合,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尤其是借助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蒙古等国高校合作办学已初见成效,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五个对俄留学培训基地之一,现已招收留学生,同时我院已派出多批留学生赴俄深造。 ���目前,呼伦贝尔学院师生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十一五”期间,学院为实现“六大突破”,落实“三步走”战略,将实施“八大工程”,即学科建设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兴校工程、科研强校工程、全员育人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合作办学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学院正举全院之力,努力建设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

地方是差 但努力也可以成功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是一所立足呼伦贝尔,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学院的前身为四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四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奠定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跻身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的行列。 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西校区为初等教育学院,北校区为附属中学。学院占地面积近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等,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亿多元。 学院现有22个院系,1所附属中学。教职工116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8人,博士学位人员28人,硕士学位人员369人,在读博士26人,在读硕士105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人,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1805人,其中本科生9872人,专科生1780人,预科生114人,留学生3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3000多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有43个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确定院级重点学科7个、院级特色学科8个。学院主办的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呼伦贝尔学院蒙古文学报投稿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我就是呼伦贝尔学院的,起初我也很惶恐,但是当开始上课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老师讲的很认真,而且也很精彩。硬件设施还好,但是又在新建体育场合宿舍。设备挺齐全的,校园不大,但是景色还好,空气很好。学术氛围也很浓。

一、呼伦贝尔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呼伦贝尔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呼伦贝尔学院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成立的四所专科学校,1992年四校合并,之后又有四所中等专业学校并入,2003年教育部批准呼伦贝尔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亿多元,馆藏图书10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800万元。 学校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2714人,其中:本科生11473人,专科生1241人,成人本专科生5180人,短期继续教育、安全培训等7000多人,折合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教职工总数1133人,专任教师66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52人,副高级职称286人 。 学校设有51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文、理、工、管、法、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设有国家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培育项目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 学校充分利用毗邻俄蒙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蒙古国多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定期互派留学生,举行学术、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院校之一。2010年7月,学校与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全国五个对俄留学培训基地之一。2012—2015年,学校在全区涉外院校及涉外培训机构信誉等级评定中被自治区评为“一级涉外院校”。 学校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余万人,毕业生遍布区内外,许多毕业生已发展成为各条战线骨干力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015年学校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调整了办学定位,现已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确立了“服务地方、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目标。学校根据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积极探索以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按照“能力本位、行业需求”原则,构建“通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制度;三是以“学分制”为龙头,推进探索“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国际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拓展”、“3+1”等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四是搭建“平台+模块”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学校通过专业和实习基地共建、合作开发课程、岗位培训和互聘教师、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等形式,改革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学、学习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相一致,产学研协调统一,培养地方用得上、留得住、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在科研服务方面,学校立足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2015年学校“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在草原生态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学校发挥学科、人才、科技优势,积极融入呼伦贝尔区域经济建设,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参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积极开展与呼伦贝尔市旗市区的合作商谈,推进校地合作,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2015年学校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项目办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北方民族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学校服务社会和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相互融合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长年承担内蒙古东部区域所有煤矿的矿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任务,年培训3000余人次。作为呼伦贝尔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师资培训基地,2011—2015年,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专业教师23004人次。学校还承担了 “国培计划”、“阳光工程”、“银河培训工程”、“雨露计划”、“五大员岗位”、“五大员继续教育”、“交通业继续教育”、“嘎查达(村长)班”、“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驾驶员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21145人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成功申报自治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将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立足服务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是本科吗 呼伦贝尔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呼伦贝尔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呼伦贝尔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呼伦贝尔学院教务处电话 呼伦贝尔学院有几个校区 呼伦贝尔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呼伦贝尔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呼伦贝尔学院招生办电话 呼伦贝尔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属于省级刊物。呼伦贝尔学院,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四所专科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四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跻身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的行列。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院占地面积1700余亩,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体育场等,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9.73亿元。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官网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呼伦贝尔学院(呼大),学院为二本大学,但是还有不少专科的专业。学院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是呼伦贝尔的四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专、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内蒙古电大呼伦贝尔分校。经呼伦贝尔盟委、行署批准,四所专科学校于1993年完成实质性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后于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经自治区和呼伦贝尔盟批准,又将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盟城建中专三校并入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学院成功晋升本科院校,同年年底,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并入呼伦贝尔学院,至此,学校完成了八校合一,实现了呼伦贝尔大中专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方针、“立足现有学科专业基础,面向呼伦贝尔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办好市场亟需的学科专业,把呼院建设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团结拼搏,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呼院精神。 学院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 等,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学院现有国有资产总值近5亿元。 学院现有22个学院,1所附属中学,教职工1197人,其中专任教师87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05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位,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建校以来,学院有多人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多名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表彰。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八大学科门类,现有38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俄语)、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个(俄语、学前教育、市场营销、采矿技术、数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教育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油画、结构力学、电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物教学论、Visual basic)。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确定了学前教育学、政治学、植物学、企业管理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理论物理等7个重点学科。确定音乐学、专门史、生态学、采矿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俄语、美术学等8个特色学科。2010年批准设立的摄影专业在全区高校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我们决心把它办成呼院的一大特色专业。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积极探索“一实、二高、三强” 人才培养模式,一实即专业基础扎实,二高即外语、计算机水平高,三强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强。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把特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教育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教务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推进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新增专业的建设,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自编教材及民族教育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全面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学院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校督导委员会、院督导委员会三位一体,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检查为基础的教学监督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7项。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以“申报高层次课题、出高水平成果、获高级别奖励”为科研工作目标,几年来,学院已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学院设有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历史研究院、“三少”民族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培训中心、呼伦贝尔学院游牧文化研究所、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呼伦贝尔学院企业研究中心、呼伦贝尔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2009年学院“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被自治区批准为重点培养工程(技术)中心。学院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纲要》,发挥我院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8年我院科研工作在自治区首届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全区高等学校科技先导型院系”。学院主办的《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被内蒙新闻出版局、内蒙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学报”。 学院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广泛联合,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充分发挥呼伦贝尔与俄、蒙接壤的地缘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通过领导互访、学术交流及论坛、教师互派任教、学生互派实习、共同举办艺术作品展及文艺汇演、互赠图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了一个积极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我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蒙古国东方省国立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004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七个俄语培训基地之一,并实施了“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现已派出多批学生赴俄留学深造。同时我院也积极招收俄、蒙留学生。每年互派实习生近一百人次。近年来,我院有二十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典、乌干达等国攻读学位、研修深造和从事支教工作。每年有来自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约一百多人次来学院访问讲学,有近十余名外籍文教专家在我院任教。学院的国际交流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学院的国际影响也在日益扩大。2007年我院被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评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构建具有呼院特色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严格大学生日常管理;建立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减、免、缓、奖、助、勤、帮”助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周活动。 招生就业方面,目前已实现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就业方面,连续三年就业率突破90%,2009年达到94.13%。(招生就业) 在全区高校学生管理、维稳综治、就业与资助工作四项评估中,我院已连续多年实现四项工作全优目标。2009年我院被评为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精品项目,“青春·博学”读书节、“青春·创造”科技节、“青春·动感”校园文化艺术节、“青春·放歌”合唱节、“青春·沟通”外语节及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已经成为呼伦贝尔学院师生传承的万人盛典,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加大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之中,各学院密切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开展院系风采展示,计算机技能大赛、高等数学建模竞赛、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普通话大赛等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校园文化注重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民族民间广场舞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计入技能学分。每一位呼院学子都要在大学期间学会跳民族民间广场舞。开展反映呼伦贝尔风土人情摄影展,蒙语书法展,建立了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和东山乐园滑雪场实习基地,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冰雪文化。学院邀请社会各界名人来学院开展讲座,“名家讲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浓厚了校园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展示青春智慧和卓越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情趣,陶冶心灵,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规定,努力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成效显著,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目前,全院师生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扎实开展本科合格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为实现“六大突破”,落实“三步走”战略,将实施“八大工程”,即学科建设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兴校工程、科研强校工程、全员育人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合作办学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学院正举全院之力,努力建设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

有呼伦贝尔大学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核心

总体来说,随着呼伦贝尔经济的发展,就业前景不错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属于省级刊物。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99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呼伦贝尔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分为汉文和蒙文两种版别,汉文版为双月刊,蒙文版为季刊。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内蒙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主要刊登我校及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主要栏目:三少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经济法律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理工研究等。

简介: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是一所立足呼伦贝尔,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学院的前身为四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四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奠定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跻身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的行列。 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院占地面积1700余亩,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体育场等,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9.73亿元。 学院现有22个院系,教职工115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5人,博士学位人员34人,硕士学位人员486人,在读博士22人,在读硕士39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人,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288人,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十大学科门类,有48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7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院主办的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学院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近年来,我院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2项,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5项。有院级重点学科7个、特色学科8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设有草原生态研究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兴校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我院实际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一实二高三强四会"(即一实:专业基础扎实;二高:外语水平高、计算机水平高;三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强;四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风、"凝思砺志、善于学习、张扬个性、勤于实践"的学风为引领,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院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教学工作重点由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全面推行以考试改革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精英教育观念和自我中心观念,以学生为本,关注过程学习和自主学习,引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充分利用毗邻俄蒙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开放办学,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别尔格罗德国立工艺大学,蒙古国东方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定期互派留学生,举行学术、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院校之一,2010年7月,学院与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在我院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我院被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评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优秀单",2012年学院在全区涉外院校及涉外培训机构信誉等级评定中被自治区评为"一级涉外院校"。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努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大力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严格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坚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周活动;建立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奖、勤、助、贷、减、缓、免、帮"助学体系。在全区高校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创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就业指导及资助管理四项工作评估中,我院已连续多年实现四项工作全优目标。2011年,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被评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 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民间广场舞、宿舍文化节、院际风采展示、体育节、书法节、摄影艺术展、大型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名家讲坛、创业大赛、职场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舞蹈大赛等,为学生展示青春智慧和多样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呼院人秉承"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团结拼搏,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办学,不断创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正向着建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奋斗目标迈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