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

发布时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

没有。阿扎提·苏里坦,男,维吾尔族,1950年1月生,新疆乌鲁木齐人。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兼任新疆作协主席、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副会长、新疆十二木卡姆及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新疆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塔里木》、《天尔塔格》、《新疆社科论坛》等学术及文学刊物的编委,《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维文版主编。

教学计算机物理化学地理体育教学 主管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新疆师大学报主编:金海龙ISSN:1008-9659CN:65-1183/N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邮政编码:830054

计 算 机 图 形 学 简 介 课程号: 06191130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英文名称:Computer Graphics周学时:2-2 学分:3预修要求:计算方法、c语言内容简介: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算法及系统,并用c语言编写绘图程序。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概况、图形设备及系统;线段、园、区域填充、线型线宽、字符、裁剪、等基本图形生成算法;样条、Bezier、B样条等常用曲线的概念、生成算法和性质;Coons曲面、Bezier曲面、B样条曲面等常用曲面的基本概念和生成算法;用c语言编写绘图程序。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计算机图形学>>(新版),孙家广 杨长贵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计算机图形学》 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计算机图形学是随着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近代计算机科学与雷达、电视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汇合而产生的硕果。在造船、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机械、土建工程、影视广告、地理信息、轻纺化工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有关原理、算法及系统,并能用c语言编写绘图程序。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概况、图形设备及系统,掌握直线、园与椭园、区域填充、线型与线宽的处理、字符、裁剪、反走样等基本图形生成算法,掌握样条曲线、Bezier曲线、B样条曲线等常用曲线的概念、生成算法和性质,掌握Coons曲面、Bezier曲面、B样条曲面等常用曲面的基本概念和生成算法,利用c语言编写大量绘图程序。二、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 用多媒体投影教学。2、上机实验课,每周2学时。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2+2学时,共18周。主要内容(一)概述―― 图形设备、系统和应用 2学时1.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2. 图形的输入设备3. 图形的输出设备4. 计算机图形系统组成(二)直线的生成算法 5学时1. 数值微分法2. 中点法3. Bresenham算法4. 逐点比较法 (三)园与椭园的生成算法 5学时1. 园生成算法:中点法、数值微分法、Bresenham算法、逐点比较法2. 椭园生成算法 (四)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6学时 1.区域填充算法 2.线宽与线型处理 3.字符 4.裁剪算法 5.反走样(五)常用曲线生成算法 5学时1. 样条曲线生成算法2. Bezier曲线生成算法3. B样条曲线生成算法 (六)常用曲面生成算法 4学时1.Coons曲面2.Bezier曲面3.B样条曲面 (七)图形变换 2学时1. 图形变换基础2. 窗口视图变换 (八)图形程序设计基础(用C语言) 7学时1. 图形系统2. C语言图形函数3. 图形程序设计及编程实例 (九)上机实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计算机图形学>>(新版) 孙家广 杨长贵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计算机图形学>> 孙家广 杨长贵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简介:新疆职业大学(国标代码14138)院校介绍 新疆职业大学,1962年12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创办。历经四十余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在乌鲁木齐市有三个校区,迎宾校区位于北京北路1075号,巴州路校区位于巴州路14号,友好校区位于友好南路413号。学校设有商学院、机械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中国语言系、烹饪与餐饮管理系、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六院三系一部。 目前,学校共有各类注册学历在校生7000多人。此外,每年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人数达到4000人次。学校现有教职工444人,其中专任教师295人,教授、副教授79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123人,外籍教师5人。 学校开办有全国发行、具有国际国内统一刊号的《新疆职业大学学报》,以及财务模拟、翻译模拟、电子、家电维修、控制测试、材料力学、金融、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维护、办公自动化、酒店管理、多媒体网络、旅游、烹饪、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汽车维修等45个教学实验室和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学校的一批强势、特色专业已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如酒店管理、旅游英语、烹饪工艺与营养、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等专业,不仅享誉自治区,而且蜚声国内其他省份。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被教育部列为重点发展专业予以重点建设;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成为自治区的行业龙头。学校与多家五星级酒店、旅行社签订了实习和就业协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补助280-400元,毕业后安排工作,学生就业率100%。对普通高职学生设有多种形式的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应届毕业生中5%的优秀生免试推荐上相关专业的本科。2007年就业率为95.78%。 联系电话 : ,3785329 ,3730623 网址: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对于初写论文者,应尽可能地把提纲列得详细些,以便写作时较为顺手。

一、需求

1.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无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图取得满足的心思倾向,它是无机体本身和内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2 需求的特点:

1.2.1任何需求都有明白的对象;

1.2.2普通的需求有周期性,循环往复;

1.2.3需求随社会历史的提高而不时开展

1.3 需求的表现方式:人是需求的主体,需求是主体对一定对象的要求或依赖。需求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愿望、志愿、兴味等方式表现出来。

二、需求层次实际

2.1马斯洛需求层次实际(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根本需求层次实际,是行为迷信的实际之一,由美国心思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鼓励实际》论文中所提出。

2.2需求层次实际的需求分类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平安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完成的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在众多的需求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议作用的需求,称为劣势需求。

2.3需求层次实际的价值,包括马斯洛实际的积极要素和消极要素

三、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运用

3.1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运用;

3.2需求层次实际在招聘与配置中的运用;

3.3需求层次实际在培训与开发中的运用;

3.4需求层次实际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3.5需求层次实际在薪酬管理中的运用;

3.6需求层次实际在休息关系中的运用。

四、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需求留意的成绩

4.1克制教条主义;

4.2走出感性经济人假定的误区;

4.3走出欲壑难填的误区;

4.4确立人力资本的理念

五、对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运用的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进程就是不时发现并满足人的需求,施行差异鼓励的进程。只要时辰明察秋毫地洞察组织中各种人的各种需求,才干无效地对人力资源停止获取、整合、奖酬、调控和开发,才干最大限制地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实际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无力的武器,在迷信、片面、辨证天文解它并运用它当前,就能完成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使企业和员工完成真正的双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对于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更是必不可少,企业与员工是互相需要的,是彼此信任和依托的,科学合理地进行激励机制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员工工作潜力的激发,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与企业发展的情况做出论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企业;发展

一、引言

激励机制由来已久,主要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就员工的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变化,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工作动机,并发挥员工的潜在价值,使员工工作更加积极热情,富有创造性。能够使员工主动地去努力完成企业和组织安排的任务,最终实现或超额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个人的价值体现、企业的目标实现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绩效,企业绩效的保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而这就需要员工的工作绩效做支撑,员工有了较高的业绩水平,企业自然能够得到提升。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并发挥更好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工作状态的提升,自然意味着企业绩效的提升,在成就个人的同时也将成就企业。

2.挖掘潜能。

研究表明,在有激励制度支持的情况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潜力能够发挥80%以上,而没有激励制度实施的情况下,则将下降很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激励制度的实施,由企业付出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的是员工的积极向上,努力展现自我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在激励制度下;人的潜能将受到一定激发,从而展现出更好的状态。

3.增强组织凝聚力。

激励制度实施大部分是针对个人而言,而多数个体的改变可以正面影响群体组织,这时个人效应间接地变化为群体效应,并在群体间形成良性竞争气氛,这将使员工更加敬业,积极负责。企业要积极地响应员工的诉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激励政策,可以针对集体设立一定的奖励计划。这样营造企业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增加集体荣誉感,为集体和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收获更多的回报。

三、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产权利益保障体系。

产权利益保障体系,是在企业发展中衍生出来的政策体系。所有者的企业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并且激发所有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企业利润分配时,企业效益较高,则所有者分红更多,同样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自然产权所有者的利益将大幅缩水,所以作为产权所有者,在企业发展中将扮演多重角色,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使得股权高度分散,大多数现代企业存在这种情况,企业所有者较为分散,并且不是固定的群体,其中的部分所有者也并不能长久占据企业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企业产权所有者积极应对企业环境变化,最大化自身利益,以自身利益为基石,积极对企业做出相应的贡献,并谋求更多的回报。企业一旦走下坡路,这些所有者的利益将首先受到压缩。所以企业激励制度的制定,也有部分是针对企业所有者,而保持对企业投资的兴趣,能够使企业更好地受到各方支持和信任,从而持续稳步发展。

2.管理层薪酬分配与责权关联。

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并更加合理地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更好地激发管理层人员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并且能够节省企业的管理成本支出,同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实施需要注重部分细节问题。首先是针对薪酬结构,要合理并且长久、科学地建立激励制度。大部分企业直接将激励措施定为奖金制度,相较而言这是一种短期的激励制度。许多企业执行人员并不具有公司股票,而管理人员的薪酬比例占有率很高。欧美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公司高管,都是薪酬比例较低,而产权占有率较高,将薪酬奖金分配更多地给了自己的员工,而自己本身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和激励制度,对于公司的长期有效运营是有一定益处的。企业高层管理也将更多地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其中的制度规划、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等等,只有这样企业高层管理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3.建立并健全薪酬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业绩是体现企业发展的一大标准,而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企业业绩的基本组成。所以对于员工的激励制度必不可少。目前企业内部激励制度制定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们崇尚劳有所得,而很多时候,薪酬分配并不合理,有些高层管理薪资水平并不一定就高,而很多对公司并没有突出贡献、没有尽自己义务的员工却和兢兢业业的员工拿一样的薪酬,这就造成了很多不合理情况。很多时候这种情况的不合理,很容易激化企业内部矛盾,造成人才流失情况。所以企业需要就企业长远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另外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就员工的贡献度做出相应的奖惩,并且在工作中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公平公正地对待员工在企业中的作为。企业只有使员工最基本的薪酬分配合理,激励制度落实,切实地让员工受益,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公平公正的态度,才能够更死心塌地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4.不间断地提升员工需求的满足度。

员工的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企业高层管理的运筹帷幄是企业发展的指向灯,而员工则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员工的积极工作、勇于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一样重要。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管理水平要提升上去,科学地进行人性化管理,积极响应员工的诉求,并不断地提高这种基于员工满意度的价值观,使员工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进步的同时进行分流。将更努力的员工提拔晋升,将务实的员工安排一线的管理,不断地对其进行提升培训。也要根据员工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进行合理考虑和安排,并制定一定目标,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超越,最终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企业不断进步。

四、激励机制注意事项

激励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把握。例如过程中要注意激励时机的把握,激励机制要进行随时宣传和放大,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相结合,适时对员工进行督促和激励,并培养员工完成激励机制的荣辱观,更好地激发员工潜力。另外允许员工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要使员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且过程中要对激励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做到恰到其分,不挫伤员工积极性,也不过分鼓励表现突出的员工,表现好的能够在鼓励下戒骄戒躁,表现不如意的员工也能够在企业发展中更加努力,这样激励机制才能在企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五、结束语

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企业要发挥它的实用价值,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潜力,提高整体绩效水平,增强企业人才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曦,吴敏,陈善国.企业员工公平感现状及激励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50-53.

[2]段燕,李琳.试论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01):45-47.

[3]李仁杰,吴聪聪.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2(06):88-89.

[4]梁开民.浅谈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1(S2):179-180

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试题

新疆大学学报有两个杂志,分别是《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不知道你需要找哪一个?我把简介都发你一下,可以查询: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新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与化工工艺、环境工程、生态系统、资源开发、纺织工程等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强调学术性、思想性和创新性,特别注重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既充分体现本校和新疆的区域特色,又致力于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繁荣。

如果要报师范专业,最多线下十分左右,如果是非师范,那线下二十分应该可以! 理科最好的专业是土木工程

我觉得被录取可能性不大,你看吧,最低录取线都高你的分数4分,你也可以考虑报外省的学校啊,你的成绩可以报一个好点的二本的。下面的是我在网上搜到的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至于专业选择,你一定要根据你的兴趣爱好来!对哪方面感兴趣就报哪方面的专业。录取批次2011 -- 505 457 -- 360 本科二批2010 -- 527 489 -- 205 本科二批2009 470 520 479 -- 285 本科二批2008 507 548 515 -- 169 本科二批2007 516 558 525 -- 225 本科二批2006 512 547 521 -- 219 本科二批2006 512 547 521 -- 219 本科二、三批2005 498 547 509 -- 400 本科二批编辑本段学校概况陇东学院坐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甘肃省教育厅管理。建校30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培养各类人才43000余名,为甘肃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是孕育桃李、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心理测试、语音、计算机、旱作农业等16个综合实验室和教学中心,拥有接入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校园网络、英语调频广播电台和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等公共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116万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中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2个,设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二级检索站、电子文献资源库和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学院现有教职工863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54人,副教授142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85人,外籍教师4人。学校设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建有41个普通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此处现在是庆阳一中校区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崇德、卓异、敬业”的教风和“博学、慎思、自强”的学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7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奖励。学院设立了农业科学、教育科学、陇东文化、陇东民间艺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陇东资源生物、应用化学、陇东历史与社会发展等11个研究所和科技推广中心,在语言学、敦煌学、陇东文化、老区历史、天体物理、生物技术、农作物育种、旱作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园艺以及陇东地区动植物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地科研项目32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地奖励189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741篇,其中核心期刊587篇,被SCIE收录45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39部,主编和参编教材87部。有168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鉴定,其中有1个小麦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兰州大学等院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选送优秀学生到兰州大学学习。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并先后派出学生到美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留学。2010年我校留学学生获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院长奖。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将立足陇东,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服务西部,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力争发展研究生教育,文学、理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始终不渝地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院建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陇东大学。编辑本段学校历史陇东学院前身是创 陇东学院建于1978年12月的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陇东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本科高等院校。编辑本段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闫庆生 党委副书记、院长 郭维俊党委副书记 赵连印 党委委员、副院长 许尔忠党委委员、副院长 孙立峰党委委员、副院长 孙鸣超编辑本段机构设置党委部门1.纪委(监察处)2.党委办公室 设秘书科档案室3.组织部(党校、机关党总支) 陇东学院4、宣传部(统战部)行政部门5.院长办公室设行政科、秘书科、综合档案科、计划生育管理科、车辆管理科6.国际合作与交流处7.人事处(职改办、离退处)设人事科劳资科离退休管理科8.教务处 设办公室教务科教学科实践教学科 设备科教材科9.学生工作处 设学生科助学管理科10.招生就业处 设招生科就业指导科11.科学技术处 设科研管理科科技信息与推广科12.后勤处 设综合科校产管理科13.计划财务处设财务科预算科会计核算中心与财务科合署14.国有资产管理处 设国有资产管理科、设备科15.基建处 设办公室 施工管理科工程预算科16.审计处17.保卫处设办公室18.监察处群众团体19.工会 设办公室俱乐部20.团委 设办公室21.妇联教学单位22.历史文化学院 设办公室23.电气工程学院 设办公室24.化学化工学院 设办公室25.信息工程学院 设办公室26.农林科技学院学院 设办公室27.文学院 设办公室28.教育学院 设办公室29.政法学院 设办公室30.外国语学院 设办公室31.数学与统计学院 设办公室32.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设办公室33.体育学院 设办公室34.美术学院 设办公室35.音乐学院 设办公室36.土木工程学院 设办公室37.能源工程学院 设办公室38.经管学院 设办公室39.机械工程学院直属单位40继续教育学院 设办公室教学部教务部41.图书馆设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技术部 书刊借阅一部 书刊借阅二部42.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办公室与学生科合署)学位办公室43.高等教育研究所 (办公室与教学科合署) 陇东学院44、科技推广中心 (办公室与科技信息与推广科合署)45.信息中心 设网络技术部广播电视部46、后勤服务公司 设办公室饮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 水电暖供应中心 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卫生所 污水处理厂47.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中心48.体委 设办公室49.学报编辑部编辑本段办学条件学院现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现有普通在校学生12606人,各类成人学生4503人。有继续教育学院、中文、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法经管、体育、美术、音乐、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农学、园林、生命科学、政治理论教学部等18个教学院系,48个本科专业。设有农业科学、教育科学、陇东文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陇东资源生物、应用化学、园艺等7个研究所和科技与成果转化推广中心。学院教学设施完备。现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心理测试、教育技术、旱作农业等7个综合实验室,建有电教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语言教学中心等校内教学实践场所和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建成了覆盖全校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与Int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等主干网络联通。教学微机1000余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多万元。建有图书情报网、英语教学无线传播系统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图书馆馆藏图书74万册,电子图书42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3000余种。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以甘肃招生为主,同时面向河北、江西、内蒙等23个省、市(区)招生。编辑本段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863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4人,副教授142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85人,外籍教师8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 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创新人才工程”5 人;庆阳市科技功臣2人、庆阳市 “185”人才工程5人、庆阳市领军人才4人。学校设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建有41个普通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1310人,成人教育学生3815人。 陇东学院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崇德、卓异、敬业”的教风和“博学、慎思、自强”的学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7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奖励。编辑本段办学层次学院学术特色鲜明。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SCI发表7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97部,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69部。尤其在教育科学、农业科学、陇东文化、老区历史、生物资源、语言文字、天体物理、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地科研项目328项,有79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33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7项成果获省教育厅奖励。其中有2项小麦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学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技强校”的办学理念,逐步确立 陇东学院了立足陇东,面向全省,辐射周边,坚持地方性,突出多科性的服务面向和发展定位,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了尊师、文明、勤奋、求实的优良校风,已发展成为陇东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师资和各类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培养合格初中师资及各类应用人才43000余名,为甘肃基础教育,尤其是陇东地区科教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新世纪,新学院,新形象,新征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院举起二次创业的旗帜,提出了建设综合性陇东大学的宏伟目标,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四年的时间通过学院的合格评估验收,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陇东大学。编辑本段办学特色学院设立了农业科学、教育科学、陇东文化、陇东民间艺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陇东资源生物、应用化学、陇东历史与社会发展等11个研究所和科技推广中心,在语言学、敦 陇东学院煌学、陇东文化、老区历史、天体物理、生物技术、农作物育种、旱作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园艺以及陇东地区动植物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地科研项目32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地奖励189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741篇,其中核心期刊587篇,被SCIE收录45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39部,主编和参编教材87部。有168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鉴定,其中有1个小麦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奖”、“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编辑本段人才培养陇东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 陇东学院、创新”的校风、“崇德、卓异、敬业”的教风和“博学、慎思、自强”的学风。学院立足陇东,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服务西部,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力争发展研究生教育,文学、理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始终不渝地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院建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陇东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050101历史学(师范类) 060101人文教育(师范类,地理和历史方向) 040107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030404法学 030101经济学 020101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 110302英 语(师范类) 05020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070101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物理学(师范类)070201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与接口、C程序设计、应用软件、Fortran程序设计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类) 0403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电子信息工程080603化学(师范类) 070301应用化学 070302化学工程与工艺081101科学教育(师范类) 040108生物科学(师范类) 070401生物技术 0704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080605 陇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605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040104小学教育(师范类) 040105园 艺 090202食品科学与工程081401农 学 090101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土木工程 080703工程管理 110104音乐学(师范类) 050401舞蹈学 050409美术学(师范类) 050406艺术设计 050408体育教育(师范类)040201编辑本段未来发展学校将立足陇东,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服务社会,坚持“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教师教育为优势,以能源化工为特色,以生物农学为亮点,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陇东学院校区变迁整体搬迁完成后的新校区新校区图 最新百度地图陇东学院新校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兰州路,占地面积1100亩,现有在校学生12606多人,教职工863人,有农业科学、教育科学、陇东文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园艺等研究所以及科技与成果转化推广中心。新校区从2002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其中教学用房面积26.8万平方米,学生活动场所、道路、锅炉房、给排水系统、电视、电话系统、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完成。 庆阳市体育场[1]新校区主要分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后勤服务区、集中绿化区、科技产业区等6大功能模块。建在我校的庆阳市体育场位于学院新校区西北角,用地面积8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8000平方米;20160个座位。名师名人闫庆生主要从事陇东地方史研究与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共发表各类论文近四十篇,其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发表在《近代史研究》(2001.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贷》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1999.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问题研究》发表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等国家级刊物上。合写专著《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1937—1945)》运用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对边区经济史进行研究,数据全面详实、结论精确可信,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上的一大硕果。该成果荣获1998—1999年度“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另一部合写专著《庆阳简史》是庆阳地方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史体专著,是一部了解陇东历史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荣获1999年度“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郭维俊男,汉族,1957年4月生,甘肃定西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机械专业。曾任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兼任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机械研究与应用》杂志编委。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被任命为陇东学院院长。1982年以来,主要从事工程力学、农业机械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先后承担《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农业机械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和参加完成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主参编教材2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力学,农业机械振动。简毓峰男,汉族,生于1957年11月,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学士。1997—1998年,在兰州大学区域经济研究生班深造。现任陇东学院科技处处长,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中心主任,农学系(农科所)研究员。兼任省农学会理事,《甘肃农村科技》编委,《陇东学院学报》编委,庆阳市专家顾问团成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作物育种与栽培、旱地农业、宏观农业等专业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与示范推广课题(项目)20余项,取得成果18项,获奖16项(次)。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厅)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次),二等奖5项(次),三等奖5项(次)。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4篇,获奖论文4篇。目前,在研课题3项。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入选甘肃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3年入选陇东学院首届学科带头人。刘建宁男,汉族,教授,1963年11月生于甘肃合水。1995年7月西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被聘为陇东学院化学系教授。现任陇东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陇东学院体委副主任。1995年7月至今,先后获《甘肃省教委高校科技进步奖》一次、《甘肃省教委青年教师成材奖》一次、《陇东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次。主持完成了甘肃省教委科研项目《含硫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金属配合物直接电化学合成》、《新型腙类试剂的合成及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先后在《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Turkish Journal of Chemistry》、《RARE METALS》、《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学报》、《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卫生检验》、《兰州大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等SCI、SCIE、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编辑本段马啸男,汉族,1966年生,甘肃西和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陇东学院学科带头人。现为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学院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肃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庆阳市南梁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04、2006年连续评为陇东学院第三、四届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当选为陇东学院首届“我最喜欢的教师”。2010年评为首届“庆阳市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西北区域史、民族史、边疆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安徽史学》、《兰州大学学报》、《西藏研究》、《求索》、《新疆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西域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共发表各类论文70余篇。专著《左宗棠在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参编《西北通史》清代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任副主编;《庆阳通史》中卷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版;主编《<庆防记略>校释》(国家古籍整理项目),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曲涛曲涛(1960.6—),男,山西省运城市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治系,获学士学位,曾任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主任、教授、陇东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有关陇东老区问题的研究工作,撰写出版《陇东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出困境—陇东老区现代农村经济研究》、《陇东老区政权史》、《陇东老区红军史》、《红色足迹---陇东老区重大事件述评》等学术著作,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荣获199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甘肃省高校社科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姜双林姜双林,男,1963年12月20日出生,现任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教授,系副主任,陇东资源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兼动物生物学教研室主任。1987年本科毕业分配到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任教;2004年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课程教学20年,先后承担生命科学系的《普通动物学》和《普通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1年获学校第二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奖。2004年《普通生物学》课程获陇东学院精品课程奖,2006年主讲的《普通动物学》课程获甘肃省精品课程奖。 主持和参加完成省、市科研项目 6项。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项目4项,其中1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在《昆虫学报》、 《动物学研究》、《蛛形学报》、《林业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 等国家级期刊发表23篇。硕士毕业论文《子午岭林区步甲(鞘翅目:步甲科)物种多样性与生境选择性研究》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并被“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编辑本段学院学报《陇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其前身是《庆阳师专学报》。《陇东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陇东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刊物。《陇东学院学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传承先进思想,繁荣科学文化”为办刊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办刊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 陇东学院《陇东学院学报》刊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及探析社会热点问题的具有学术创见与理论深度的学术论文。为适应中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出版,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提出声明。《陇东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 开,128 页。双月15 日出版,1、3、4、6期为社会科学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

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网址网址是网页链接

投稿的邮箱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9-5551,CN 65-1204/R。

2012年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网址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网址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凡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网址 邮箱

检索了一下名称,检索结果显示不是核心。

为了确保起见,建议再找编辑核实一下或者是亲自的检索一下。

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待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并非核心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为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研究性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以上资助的研究成果可以优先发表。

该刊主要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如下: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

扩展资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1、投稿时采用远程投稿系统提交Word文档(网址为:。来稿经初审后,如不适合本刊录用者,将予退稿,来稿若在3个月内未收到处理结果,可改投它刊(须告知本刊编辑部)。

2、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20个字以内为宜。如为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文题上加注星号,在首页下方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请附通信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3、作者及单位:一般作者数量控制在8个以内,作者间以“ ,”分开。投稿成功后,不得添加和调换作者顺序。请在首页地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编辑部联系专用)及其它必要说明的事项。作者单位应包括从事该工作时所在单位的全称及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研究生课题文章归属导师所在单位。

4 、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 ~ 5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采用结构式摘要的格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连续排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所有作者姓名(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和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采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如表中无相应的词,可选用自由词,一般3 ~ 5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6、正文:正文中标题层次以3级为宜,各层次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一级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主要的药物、试剂、动物和仪器必须说明来源及规格。沿用他人的方法时指出参考文献即可,重点介绍自己的改进与创新。

7、图表:每个图表在文中均应有标示。表格一律用三线表。表中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缺项用“-”表示,数字为零者应写出。图序、图题在图的下方。图片的大小一般为 7 cm ×5 cm,显微照片还应标明放大倍数或标尺。

8、名词术语: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各学科规范名词为准,如“梗塞”应为“梗死”,“何杰金氏病”应为“霍奇金病”,等。药物名称采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我国药典中的通用名,而不用商品名。不应随意简化名词术语,如“功血”应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应使用全称,若出现频次较高,则可用缩写。新译名词应附外文。

9、大小写与正斜体:除英语语法规定和专有名词、缩写词之外,一般应为小写。斜体多见于代表变量的字母如x、y等。统计学符号如P、F、t、s等,量符号如体积V、压力p等,表示旋光性、分子构象、取代基等的化学符号如l、d、o、trans、p、Z等,生物学中属及属以下拉丁文学名(如寄生虫、微生物及中草药等的拉丁文学名)应使用斜体。其余情况一般为正体,如缩写、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等。

10、量和单位:参见GB 3102.3-1993。量符号一般为希腊或拉丁字母的小写斜体,如浓度c,质量m等。在表达量值的单位时,即使是在文字叙述当中也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正体),如5 mmol/L的H2SO4,3 d,2 h,15 min和10 s。组合单位不使用双重斜线,遇到这种情况可转换为-1次幂,如“5 mol/L/kg”可以写为“5 mol·L-1·kg-1”或以括号括起如5 mol/(L·kg)。

11、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要求所引用的文献应为统计源期刊以上或外文期刊的文献,应选用原创性论文。论著的参考文献应在15条左右,且近5年文献应>75%。作者必须仔细核对参考文献原文的内容、年、卷、期、页等,按在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部资料及尚未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其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举例如下:期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12、本刊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文稿刊用后赠当期杂志2册。

参考资料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投稿须知

新疆大学的组织结构如下,真正的学院只有22个:『党 群 机 构 』 -------------------------------------------------------------------------------- ◎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室) ◎ 党委办公室 ◎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 党委宣传部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人民武装部 ◎ 团委 ◎ 工会 ◎ 机关党总支 『行 政 部 门』 -------------------------------------------------------------------------------- ◎ 校长办公室 ◎ 审计处 ◎ 人事处 ◎ 教务处 ◎ 发展规划处(“211”办、 对口支援办公室) ◎ 科研处 ◎ 计财处 ◎ 研究生院 ◎ 国有资产管理处 ◎ 保卫处(综治办)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 ◎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 招生就业处 ◎ 学生社区管理中心 ◎ 继续教育学院 ◎ 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 ◎ 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 『学 院 设 置』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法学院 ◎ 人文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纺织与服装学院 ◎ 旅游学院 ◎ 语言学院 ◎ 软件学院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 学 研 究 部』 -------------------------------------------------------------------------------- ◎体育教学研究部 『科 研 及 附 属 机 构』 -------------------------------------------------------------------------------- ◎ 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 ◎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工程训练中心 ◎ 图书馆 ◎ 学报编辑部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计算中心 ◎ 理化测试中心 ◎ 数学物理研究所 ◎ 中亚研究院 ◎ 阿尔泰学研究所 ◎ 人口研究所 ◎ 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 出版社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经济研究所 ◎ 附属中学 ◎ 后勤服务中心 ◎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学示范中心 ◎ 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检索了一下名称,检索结果显示不是核心。

为了确保起见,建议再找编辑核实一下或者是亲自的检索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