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紧接英文页面之后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一)需要由研究生本人亲笔签名,学位论文需要提交电子版以便于数据库管理和网上查阅。有保密要求不宜公开的论文由导师申请,院系审核,经校保密工作委员会审查后,提交研究生学位办公室批准后同意保密,保密期后自动承认使用授权声明,并予以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三万字以上,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五万字以上。文字采用中文简体;除艺术、古籍等个别经研究生院特许的情况外不得采用繁体字。鼓励采用中英文双语写作,但上交国家及校图书馆的论文必须用中文。 本格式主要适用于理、工、医、管学科的学位论文和一般的文科论文,特殊情况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执行。(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论文全貌的集中体现,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命题必须确切、简明,题目应力求简单,也不应宽泛笼统,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工作重心。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副题名可另起一行,用破折号与主题名隔开。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可公开交流的学位论文应有英文题名。英文题名另起一页,排印在英文授予单位前,其间用“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硕士学位论文用“a thesis submitted to”)作为标志,后面注明学位类别、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日期等。英文题名格式见研究生院主页下载区→研究生学位→英文页面格式。 (二)论文摘要(提要) 论文摘要包括题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学校名称、正文、关键词。中文约500字左右,英文约200~300词左右,二者应基本对应。它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用语简洁、准确,并在论文摘要后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关键词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可采用自造字词和略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语气介绍该学位论文内容,目的是便于其他文摘摘录,因此在写作英文文摘时不宜用第一人称的语气陈述。叙述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确实需要强调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才使用过去时、完成时等其他时态。可以多采用被动语态,但要避免出现用“this paper”作为主语代替作者完成某些研究行为。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可以不用短划线,但容易引起歧义时必须用短划线。例如“冯长根”译为“feng changgen”或“feng chang-gen”,而“冯长安”则必须译为“feng chang-an”。论文英文封面上的署名也遵守此规定。 (三)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它反映论文的梗概。论文目录要求层次清楚,应将论文的章节按顺序编好页码,页码居页面的右侧并排列整齐。 (四)本论文专用术语(符号、变量、缩略词等)的注释表(任选)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此注释表。此部分内容可根据论文中采用的符号、变量、缩略词等专用术语加以定义和注释,以便于论文阅读和迅速查出某符号的明确含义。 (五)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可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见解和结论。 正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页码在底部居中。正文之前的摘要、目录等内容单独编排罗马数字页码。 1.绪论(前言) 本研究课题国内外已有的重要文献的扼要概括,阐明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2.文献综述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课题涉及的问题,综述前人工作情况,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要求:(1)总结课题方向至少2017年以来的国内外动态;(2)明确前人的工作水平;(3)介绍目前尚存在的问题;(4)说明本课题的主攻方向。文献总结应达到可独立成为一篇综述文章的要求。 3.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 利用研究生本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所选课题进行科学地、严密地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学位论文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步骤和有关参数有较详细的阐述,以便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审核实验的可靠性,并能对试验进行重复以便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方法。 5.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列出数据的图或表,并对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对比分析、结果推论要严格准确,避免采用模棱两可的评定语言。对反常的数据要保留并做解释或者说明,不可随意剔除数据做出有违科学公正的行为。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三)、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两篇) (四)、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篇) (五)、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论文结束语(十篇) (六)、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论文范文(三篇) (七)、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3000字(四篇) (八)、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4000字 (九)、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祝合良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十)、大学生毕业论文通用谢辞范文(十篇) ;
软件楼 学弟/学妹你太不认真了~~~~~~祝你答辩顺利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 知道更多
三面红旗软件楼后面,往里走,施工的地方,有个小红房子
UHMWPE辐照交联,添加助剂改性
聚乙烯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及现状。这个,您的,任务书可以给我,/吧
这四次转专业的机会分别是:1、新生优秀生选拔考试。通过考试的新生可以实现跨学院、跨学科转专业。2、另有三次转专业机会。在大三之前,学生需提出转专业申请并经考核实现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PA)≥3.0时,可提出转专业申请,由被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实现转专业。
即便没有通过上述办法实现转专业。在校生还可以通过双学位专业和辅修专业,进行跨学科选课来拓展学科知识领域。所以,应该说并不是“一录定终生”,只要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跨学科知识领域感兴趣,学校各方面会提供很好的教育资源配置。
3、 重视校园精神 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
问:北京化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精神?能否阐释一下北京化工大学的校训校风?
赵静:北京化工大学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培养学生“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注重增强学生爱党爱国、责任奉献、追求卓越、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五种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环境适应、表达沟通、跨文化交流、领导力等六种能力。因此,我校毕业生普遍具有踏实肯干、勤学创新、勤奋低调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北京高科联盟实行学分互认 跨校选课 相互访学
问:在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是否有机会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有第二校园经历?
赵静:我校与其他10所211大学成立了北京高科联盟。这个称为“北京高科”的11所盟校并不单只是在北京的学校,它总共包括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
这11所211院校都是单科比较优秀的学校,但随着交叉学科建设发展受限,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加大,于是想通过结盟来促进学科的相互融合。如果结盟成形,将涵盖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铁路公路交通、新型材料、冶金、化工、电力、地质、矿业、石油、林业、造船业、核工业等重要工程领域。
这11所高校结盟后,开始学分互认,盟校学生还有跨校选课、相互访学的机会。
“跨校选课”、“学分互认”首先在最受考生关注的9所在京高校中实现。盟校不仅将共享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还将拿出各自的精品课程,排出盟校课表,供学生选择。此外,各校通过优秀教师交叉任课,互聘研究生导师,共享图书馆、实验室、前沿学术讲座、就业等优质教育资源。
5、北京化工大学的本科生有6种途径可以参与科研项目
问: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注重科研参与度,在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能否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科研项目,比如国家、省级或其他级别的科研项目?
赵静: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多。参加科研项目的途径包括:(1)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0项/年,4-5学生/项目,资助1万元/项目。(2)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15项/年,4-5学生/项目,资助1万元/项目。(3)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0~230项/年,4-5学生/项目,资助0.2~0.4万元/项目。(4)学科交叉班,有133人/年的跨学院的本科生入选学科交叉班。(5)导师制,一半在校生在四年级以前选择导师,加入到他们的科研团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6)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有的本科生都要在毕业环节都要做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全面训练。
6、北化工有三个双学位专业学生可自由申请
问:在北京化工大学,申请双学位有什么要求?是所有专业都可以吗?
赵静:我校三个本科专业设有双学位,平均学分绩点(GPA)≥2.5的在校生均可申请。这三个双学位专业包括:工商管理、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另外,我校所有专业都设有辅修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GPA≥2.5)均可自由申请。
7、在北化工,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一项基本制度
问:在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硕导是否给本科生上课?本科生能够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机会是否多?
赵静:学校将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本科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教授们进行交流沟通。这些机会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第一堂课、新生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导师制、学科交叉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
8、保研比例平均在15% 考研比例在40%左右
问:北京化工大学的保研和考研比例各自是多少?
赵静:我校的保研比例平均水平在15%,一些优势和强势学科接近30%。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生,在全部课程及格的前提下,可以全部获得专业硕士的免推资格。
考研比例平均水平在40%左右,主干学科考研率近50%,考取包括本校在内的国内外名校和科学院所的硕士研究生,其中,考取“985” 和“211工程”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95%以上。
9、北京化工大学有近100个校外实习基地
问:在实习上,学校或各个专业学院给推荐实习单位吗?
赵静:在实习上,学校学工办、就业中心、各学院以及教师都积极参与为本科生推荐实习单位。先后建立了近100个校外实习基地。
10、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问:在就业方面,北京化工大学有没有数据统计每年的就业率?哪些专业就业率高呢?在就业方面,北京化工大学有什么推动措施?
赵静:2013年学校共召开大型供需见面会和行业性、地域性招聘会12场,召开中国石油集团、巴斯夫公司等部分全球500强企业参加的校园专场宣讲招聘会近200场。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深造比例超过42%,出国率达到10.55%,面向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在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制造业500强实现就业的学生比例稳步提升,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我校构建了高校就业与就业市场的高度融合体系:实现产业引领下的学科专业鲜明的就业市场的开拓。提出了构建“点、线、块”三位一体的高校就业与就业市场的高度融合体系(市场开拓)战略。
所谓的“点”就是外设科研院。我们主张由学院直接与学校的外设科研院对接。比如:化工学院与苏州院对接,材料学院与常州院对接,生命学院与厦门院对接。由于外设科研院分别与各学院设置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又与其服务的地方产业发展密切关联。通过这样的一些“点”,有效形成学院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顺势开拓就业市场的便利。
所谓的“线”就业是行业协会。我们主张由各学科专业与行业协会对接。比如:自动化等专业与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对接,化工专业与石化行业协会对接,材料专业与相关材料行业协会对接。行业协会掌握着行业的产业发展规律,对行业市场的变化反映也最迅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也最直观。形成学科专业直接对话行业协会,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局面。
所谓的“块”就是区域高新区、产业园。我们主张由就业中心等部门与区域高新区、产业园对接。比如:通过就业中心与中关村科技园对接,通过组织部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对接,通过就业中心与天津宝坻工业园区、四川成都工业园区对接等。区域的高新区和产业园是汇集了具有区域特征的产业集群,我们通过选择与高校学科专业分布相关度较高的区域高新区和产业园,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就业市场拓展点。
通过组织“学院直接与学校的外设科研院对接,各学科专业与行业协会对接,学校与区域高新区、产业园对接”,构建“点、线、块”三位一体的高校就业与就业市场的高度融合体系,将学校就业工作的触角深入到就业市场的最前沿,紧随就业市场同步律动。
毕业论文一直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事情,但是我们每次看到其他人的演讲总感觉人家为什么写得这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谈谈,也是关于北大的毕业生所写的一篇文章。
这一次论文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个女毕业生,他在这次发言里面说到了自己结束了这一段的旅程,而自己也将回到自己的家乡西部地区他用自己最朴实的语言,将平凡,这件事情变得不凡。在这里面他举了很多的例子,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确实被人记住。他们有教人怎么不去在一件事里面发光发财,而是让大家在平凡之中,寻找自己的不平凡,这也让很多网友得到了共鸣。
其实有很多文学都是非常感人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普通的人,我们没有那个文学修养和文学的素质有很多时候即使是悲剧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也不知道该如何流泪?
我们时常都是能够看到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里面的一些东西才会感觉到共鸣,毕竟感同身受这个词语是情感直面的表达。
我身边总会有很多学生是自命不凡的一个状态,但是他在卖现在大学生之中,他也仅仅是一个学生而已,撇去学历等等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不会让人一眼去注意到他。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走向社会有很多事情,他都无法接受,你无法面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人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会有这样的事情,但是结局如何呢?我们面对的还是现实,与其在这个现实里面不断地挣扎不断自我否定,倒不如选择和现实和解带着现实一同走进最好的那个年华。
答辩时间一般定于5月中旬至五月底。通常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在6月10号左右举行学生一般在七月初离校,各学院在两天以内基本都答辩完了,学校在中旬要举行校优答辩,剩下的时间学生办理各种离校手续。
北京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水平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探讨一个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并能够准确、系统地表达出来。
北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本科论文80分儿其实挺好拿的。并不是说你可以随便糊弄糊弄就拿80分,而是你认真做的话,其实80分很容易,而且普通大学的大学毕业论文要求并不是那样,严格,只要求你的格式,内容嘛自己把握,只要大体上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这就达到了60分的地步。而且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来讲,70分,80分是主要的分数区间,也就意味着全班基本上能有70%以上,达到70分以上。所以80分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众分,即便你学校要求严格的话,也是中等分数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锻炼过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表现。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编辑学者化”是当今学术编辑发展的趋势,编辑身份加上学者身份是学术编辑工作创新性和学术性的内在要求。编辑劳动是建立在作者劳动之上的,作者是学术的真正引领者,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应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依靠作者去实现引领学术。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引领;学术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编辑的身份转型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学术编辑的“将军梦”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 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三、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1]马光.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60):115-120
[2]吴承学. 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N]. 光明日报,2009-06-22.
[3]金龙,克元. 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劳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3):79-80
[4]傅建祥. 对编辑形象的再认识[J]. 石油大学学报,2000(2):94-96
[5]刘杲. 我们是中国编辑[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 高校学报学[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 孙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 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9]许纪霖.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10]翟正荪. 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 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 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 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 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 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 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 编辑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玉圣. 学术编辑的道义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02-16.
[1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 中州学刊,2008(5):287.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紧接英文页面之后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一)需要由研究生本人亲笔签名,学位论文需要提交电子版以便于数据库管理和网上查阅。有保密要求不宜公开的论文由导师申请,院系审核,经校保密工作委员会审查后,提交研究生学位办公室批准后同意保密,保密期后自动承认使用授权声明,并予以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三万字以上,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五万字以上。文字采用中文简体;除艺术、古籍等个别经研究生院特许的情况外不得采用繁体字。鼓励采用中英文双语写作,但上交国家及校图书馆的论文必须用中文。 本格式主要适用于理、工、医、管学科的学位论文和一般的文科论文,特殊情况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执行。(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论文全貌的集中体现,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命题必须确切、简明,题目应力求简单,也不应宽泛笼统,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工作重心。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副题名可另起一行,用破折号与主题名隔开。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可公开交流的学位论文应有英文题名。英文题名另起一页,排印在英文授予单位前,其间用“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硕士学位论文用“a thesis submitted to”)作为标志,后面注明学位类别、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日期等。英文题名格式见研究生院主页下载区→研究生学位→英文页面格式。 (二)论文摘要(提要) 论文摘要包括题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学校名称、正文、关键词。中文约500字左右,英文约200~300词左右,二者应基本对应。它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用语简洁、准确,并在论文摘要后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关键词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可采用自造字词和略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语气介绍该学位论文内容,目的是便于其他文摘摘录,因此在写作英文文摘时不宜用第一人称的语气陈述。叙述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确实需要强调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才使用过去时、完成时等其他时态。可以多采用被动语态,但要避免出现用“this paper”作为主语代替作者完成某些研究行为。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可以不用短划线,但容易引起歧义时必须用短划线。例如“冯长根”译为“feng changgen”或“feng chang-gen”,而“冯长安”则必须译为“feng chang-an”。论文英文封面上的署名也遵守此规定。 (三)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它反映论文的梗概。论文目录要求层次清楚,应将论文的章节按顺序编好页码,页码居页面的右侧并排列整齐。 (四)本论文专用术语(符号、变量、缩略词等)的注释表(任选)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此注释表。此部分内容可根据论文中采用的符号、变量、缩略词等专用术语加以定义和注释,以便于论文阅读和迅速查出某符号的明确含义。 (五)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可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见解和结论。 正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页码在底部居中。正文之前的摘要、目录等内容单独编排罗马数字页码。 1.绪论(前言) 本研究课题国内外已有的重要文献的扼要概括,阐明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2.文献综述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课题涉及的问题,综述前人工作情况,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要求:(1)总结课题方向至少2017年以来的国内外动态;(2)明确前人的工作水平;(3)介绍目前尚存在的问题;(4)说明本课题的主攻方向。文献总结应达到可独立成为一篇综述文章的要求。 3.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 利用研究生本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所选课题进行科学地、严密地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学位论文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步骤和有关参数有较详细的阐述,以便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审核实验的可靠性,并能对试验进行重复以便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方法。 5.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列出数据的图或表,并对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对比分析、结果推论要严格准确,避免采用模棱两可的评定语言。对反常的数据要保留并做解释或者说明,不可随意剔除数据做出有违科学公正的行为。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三)、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两篇) (四)、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篇) (五)、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论文结束语(十篇) (六)、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论文范文(三篇) (七)、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3000字(四篇) (八)、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4000字 (九)、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祝合良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十)、大学生毕业论文通用谢辞范文(十篇) ;
我去化院的 只会答辩一次 至少给良 院里升优貌似不查重 其他不清楚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开启分步阅读模式步骤/方法0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02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0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04总结: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05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本科论文答辩不同于研究生的有点走过场的感觉,讲下当时的经历吧1.其实PPT什么的都无所谓,除非有特殊要求,你要真想折腾,自己带投影机都行,只要从进门到开始讲解别超过3分钟,否则评委们就等得不耐烦了。2.气氛什么的可以忽略,你当面前坐着几棵萝卜白菜就行,至于那些说什么一答辩就紧张的,纯粹是自己吓自己。3.着装嘛,不要穿奇装异服,男同学不要戴耳钉,也别乱染发,有些老教授们就看不惯那个;女同学嘛,着装大方得体即可,首饰可以带,但是不要戴太艳丽的,整体感觉要端庄一些,Mini,大耳环,浓妆之类的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麻烦。4.流程嘛,其实很简单:一排桌子前坐着几个答辩评委,叫到你以后,你先把论文交给他们,然后在讲台上把你的图纸之类的展示出来,然后就发挥你的口才吧,一般对各位教授一顿猛忽悠,他们都会放生你的。不过切记,图纸和设计上不要有明显的失误,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和专业性不强的失误,比如说,该擦掉的线没有擦掉,该在左边的东西你画都右边了,这种简单错误,一般容易被看出来,而且教授们往往也不能容忍。另外注意一点,如果是理工学科的,折叠图纸要专业点,会折图吧。千万别搞什么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再对折----说出去丢人啊,教授们一看,连个图都不会叠?这4年书是怎么念得?那还不得好好挑挑你毛病?一副大图,折好了就像手风琴或者折扇一样,左右左右的折叠起来,这样图纸不仅好展开,而且收放简单,更不会搞的自己手忙脚乱的。这些都是给自己加印象分的。你要知道一点:对于大部分答辩评委来说,你的课题他此前很可能没有深入接触过,所了解的仅仅是你的当场介绍以及你交给他的论文,换句话说,他只有大概十来分钟时间来做准备----你可是准备了至少3个月吧如果你的论文不打算去获奖,对答辩成绩只追求到良好即可,不妨对自己的论文和成果反复熟悉,尽量多收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扩展和实际应用。争取讲解的时候滔滔不绝,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一套讲下来,很多教授反而问不出来问题了。只能问你些简单的,大众化的问题,切记,真不懂得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啊,对手都是老狐狸了,不懂装懂会弄巧成拙的。他们问你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谦虚谨慎,把他们当大爷一样供着就对了,最好再做到微笑服务(提前对着镜子练练吧)我当时答辩的过程,基本就是忽悠教授们吧。论文是答辩前4天连夜赶出来的,图纸是抄现成的设计的,计算答案一部分是别人算好的,另外一部分是根据那些数据,自行推测的(反正答辩时没人会演算你得计算过程,如果你的课题没有其他人参与,那么你的最终结果合理即可)记得嘴甜一点,提前向你的指导教授打听下你那组答辩评委(一般很容易做到,有时候你指导教授会专门给你们讲解下答辩技巧,并且介绍下答辩组成员。这要是没有,那你就去问一下好了),课题主任,那就叫主任;副教授,就叫教授;什么都不是,那估计是来凑数的评委,不知道该怎么叫,就尊称“您”好了,反正在座的那个都比你大,谦虚点也不吃亏。到了答辩现场时候,我上去先讲了30多分钟,着重介绍了课题的目的,方案,思路,用途,设计理念,设计创新点,结构优缺点,实用度,以及制作成本,推广前景,对设计者水平的提高,思路的开阔,眼界的扩展and so on。总之就是忽悠各位教授们,等我介绍完了,几个评委实在没什么可问的了,随便问了两个问题,放过过关:就这么临时拼凑的东西,最后得了个良好----这样子还能良好,我自己都觉得没天理了记住:一般每人给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你讲解的时间越少,留给评委的自由时间越多,对你来说就越危险!让他们一直听你的讲解,他们就没时间思考你设计上的结构和缺陷,最后一般就随便问你几个问题,就放你过关,出于安全考虑,你讲解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7-29分钟,给评委留那么一点点的时间就行,他们会稍微拖延下答辩时间的,但是也就拖延几分钟,没多余时间为难你。我见过一些同学,只傻乎乎的讲上5分钟,然后就:请各位老师批评指。结果评委真的就满足了他的愿望:花了半小时,把整个设计被批得体无完肤,拿回去修改,准备二次答辩----何苦呢,多说几分钟生动的讲解词又累不死,何苦拿回来二次答辩啊听说曾经还有位师兄,上去先说了快一个小说,而且说的生动活泼,内容引人,颇有点说评书的感觉,最后答辩组长看了看他说:好了,装袋吧(当时,如果通过答辩,那么评委给你个档案袋,让你装你的论文,图纸什么的,最后写上名字即可:装袋吧,就是说通过了,你可以顺利毕业了)。当然了,这些也只是经验之谈。要想顺利通过答辩,功底还是扎实点的好,作为评委,可以指着你的设计的任何你部分,问你这部分的功能,效果,设计思路等等,再狠点的,还可以问你这么设计有什么优缺点,和其它部分的相关性怎么样。总之,要对你准备上交的论文做到了如指掌(论文是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读透读熟,就好像是你自己设计的一样),这么一来,以不变应万变,区区答辩又能如何?呵呵,说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希望对你能有点帮助,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再来问好了
每个大学可能略有些不同,常见的流程为:首先将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的毕业论文提交给答辩委员会。然后再举行答辩会,学生用15分钟左右进行概述;最后是主答辩老师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现场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