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量子自旋液体仅作为一种理论存在。
固体由或多或少锁定在有序结构中的原子组成。另一方面,液体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可以自由地相互流动和流过。但是想象一下未冻结的原子,就像那些在液体中的原子——但它们处于不断变化的磁性混乱中。
那么你所拥有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物质状态,一种称为量子自旋液体的量子怪异状态。现在,通过仔细操纵原子,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创造了这种状态。研究人员于 12 月 2 日在《 科学 》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有关自旋液体的理论。“但是,当这些在哈佛的理论家终于找到了一种实际产生量子自旋液体的方法时,我们真的对此非常感兴趣,”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和博士后Giulia Semeghini说,他协调了该研究项目,也是其中之一。论文作者。
在地球上不常见的极端条件下,量子力学规则可以将原子扭曲成各种奇异的东西。以在白矮星或中子星等死星的心脏中发现的简并物质为例,在那里极端压力将原子煮成亚原子粒子的浆液。或者,另一种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其中多个原子在极低的温度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的创造获得了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自旋液体是该神秘状态的最新条目。它的原子不会冻结成任何有序的状态,而且它们一直在变化。
【相关:IBM 最新量子芯片打破难以捉摸的 100-qubit 壁垒】
名称中的“自旋”指的是每个粒子固有的特性——向上或向下——它会产生磁场。在普通的磁铁中,所有的自旋都按照仔细的顺序向上或向下。另一方面,在量子自旋液体中,图片中有第三次自旋。这可以防止形成相干磁场。
这与量子力学的深奥规则相结合,意味着自旋总是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如果你只看几个粒子,很难判断你是否有量子液体,或者如果有的话,它有什么特性。
1973 年,一位名叫菲利普·W·安德森的物理学家首次提出了量子自旋液体的理论,从那时起,物理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不同的实验……试图创造和观察这种状态。但事实证明,这实际上非常具有挑战性,”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卢金( Mikhail Lukin)说。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武器库中有一个新工具:他们称之为“可编程量子模拟器”。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台机器,可以让他们玩弄单个原子。使用专门聚焦的激光束,研究人员可以像白板上的磁铁一样在二维网格周围移动原子。
“我们可以单独控制每个原子的位置,”Semeghini 说。“我们可以将它们单独放置在我们想要的任何形状或形式中。”
此外,为了真正确定他们是否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量子自旋液体,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叫做量子纠缠的东西。它们激发了原子,原子开始相互作用:一个原子性质的变化会反映在另一个原子上。通过查看这些联系,科学家们找到了他们需要的确认。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像是为了抽象事物而创造抽象事物——但这就是吸引力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触摸它、戳它、玩它,甚至以某种方式与这种状态交谈、操纵它,让它做我们想做的事,”卢金说。“这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
但科学家们确实认为量子自旋液体也有有价值的应用。只是冒险进入量子计算机领域。
量子计算机具有远远超越传统计算机的潜力。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可以更好地模拟分子等系统,并更快地完成某些计算。
但是科学家用作量子计算机的构建块的东西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些块,称为量子位,通常是单个粒子或原子核之类的东西——它们对最轻微的噪音或温度波动很敏感。量子自旋液体的信息存储在它们的排列方式中,可能是不那么挑剔的量子比特。
Semeghini 说,如果研究人员能够证明量子自旋液体可以用作量子位,那么它可能会导致一种全新的量子计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种被称为量子自旋液体的材料进行了实验,发现了证据,证明在量子状态下的电子表现得好像它们是由两个粒子组成的。资料来源:普林斯顿大学凯瑟琳·赞多内拉 普林斯顿大学领导的一项新发现可能颠覆我们对量子材料中电子在极端条件下行为的理解。这一发现提供了实验证据,证明这种常见的物质组成部分似乎是由两种粒子组成的:一种粒子给电子带负电荷,另一种粒子提供类似于磁铁的性质,即自旋。 “我们认为这是自旋-电荷分离的第一个确凿证据,”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物理学教授、本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发表论文的资深作者奈Phuan Ong说。 这一实验结果实现了几十年前做出的一个预测,即解释最令人费解的物质状态之一——量子自旋液体。在所有的材料中,电子的自旋可以指向上或指向下。在我们熟悉的磁铁中,当温度低于某个临界温度时,所有的自旋都均匀地指向一个方向。 然而,在自旋液体材料中,即使冷却到非常接近绝对零度,自旋也无法建立统一的模式。相反,旋转在一种紧密协调、纠缠的舞蹈中不断变化。其结果是一个最纠缠的量子态的构想,一个巨大的兴趣的状态,研究人员在不断增长的量子计算领域。 为了从数学上描述这种现象,诺贝尔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 1923-2020年)提出了一种解释,他在1973年首次预测了自旋液体的存在:在量子状态下,一个电子可以看作是由两个粒子组成的,一个带电子的负电荷,另一个包含电子的自旋。安德森称这种含自旋的粒子为自旋。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在由钌和氯原子组成的自旋液体中寻找自旋的迹象。在绝对零度(或大约-452华氏度)以上几分开尔文的温度和高磁场的存在下,氯化钌晶体进入自旋液体状态。 三维彩色图是许多实验的合成,显示了热导度κxx(纵轴)如何随磁场B(横轴)和温度T(纵轴进入页面)的变化。振荡为自旋提供了证据。资料来源:普林斯顿大学彼得·扎伊卡 2020年研究生Peter Czajka和Tong Gao博士将三个高灵敏度的温度计与晶体连接在一个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浴缸中。然后,他们将磁场和少量热量应用到一个晶体的边缘,以测量其热导率,这个量表示它传导热电流的程度。如果自旋存在,它们应该在热导率与磁场的关系图中以振荡的形式出现。 他们所寻找的振荡信号非常微小——只有百分之几度的变化——所以测量需要非常精确地控制样本温度,以及在强磁场中仔细校准温度计。 该团队使用了目前可用的最纯净的晶体,这些晶体生长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由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材料科学教授大卫·曼德鲁斯(David Mandrus)和ORNL量子凝聚态部主任斯蒂芬·纳格勒(Stephen Nagler)领导。ORNL团队广泛研究了氯化钌的量子自旋液体性质。 在近三年的一系列实验中,Czajka和Gao发现了与自旋相一致的温度振荡,自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这为电子是由两个粒子组成提供了证据,这与Anderson的预测一致。 “人们已经寻找这个特征40年了,”Ong说,“如果这个发现和自旋解释被证实,它将显著推进量子自旋液体领域。” 去年夏天,Czajka和Gao在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下确认了实验,要求他们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从纯实验的角度来看,”Czajka说,“看到结果实际上打破了你在基础物理课上学到的规则,这是令人兴奋的。”
博士全文5万左右
从文献资料数据设计成果一团糟,到后来大框架填骨肉,再到修整加脚注、页码、目录等等,也像模像样的有了博士论文的“架子“。.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医学博士 毕业 总结 范文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博士毕业总结1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我是第九人民医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袁勇翔,我的导师是严肃而又活泼的张志愿教授。当我第一次听说要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的时候,我是非常开心的,但也很紧张,我问老师:“该说些什么呢?”老师说:“就谈谈你的青春和梦想吧。”
可能大家看到我的形象之后心里会有一个疑问——你的青春不是早就随着你的秀发离你远去了么?但对着团员证发誓——我和在座的同学们就跟郭德纲和林志颖一样还是同龄人。所以我还有青春,我也有梦。
这个梦是这样的:清晨,当东半球第一缕阳光射进我的卧室,窗帘徐徐拉开,露出窗外一望无际的海景,你听,海鸥在叫,浪花在笑。我轻轻下床,不想吵醒身边的娇妻。换上笔挺的西装,对着镜子说,你又瘦了。到地下车库,随便挑了一辆敞篷超跑,沿着海湾公路,一路向北,驶向第九人民医院的宝钢分院。海水咸咸的味道,阳光暖暖的感觉,我不由得闭上了双眼……突然duang的一声,我醒来了。
抬头看见值班护士,一脸怒气地说:“睡得真死,我都敲好半天了,9床不舒服,赶紧去看看!”我连忙起身道:“不好意思啊,我立马就去。”桌上电脑还亮着,屏幕上并排两个文档——毕业论文和个人 简历 。关掉文档后满桌面都是图标。这边是某某基金标书、一改、二改、最终版、最终版一改、最终版二改,回收站。那边是photoshop绿色版 、graphpad 试用版、spss 版等等。合上电脑,整整身上的白大褂,我向9床走去......
这就是我,一个外科小医生的日常生活。学医的这十年里,无数个不断仰卧起坐的值班夜,无数个跑数据改论文做PPT的不眠夜,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问自己究竟为啥要学医呢?国家说要轮转,丈母娘说要买房,老婆说要买包,主任说这个课题好好搞一搞,十年青春换来的这一身白袍实在不易穿。
眼瞅着一个个儿时的玩伴都已经“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时候,我仍旧是一个大龄、微胖、秃顶、没什么钱的住院医生。但是交班以后走出医院,阳光暖暖的,我的心也是暖暖的,因为在紧急处理后,9床的病人笑着对我说:“医生,谢谢你。”
青春和梦想,忽然明白我被选作毕业生代表来发言的原因了,我最美好的青春以及乌黑的长发都留在了十年求学的路上,而正当我要迈入人生新阶段的时候又适逢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我所面对的一切激动、不安抑或是迷茫、困惑,都是我们这些同龄人的共同经历,也会是未来医学生们需要适应的新常态。
十年青春换一身白袍,这其实从来不是一个公平的等式,无论等式的这边有多少艰苦、汗水、挫折、失败、质疑、攻讦,只要一句轻快地“医生,谢谢你”就能让天平倾斜,就能让自己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收获感动。
几年前,我们怀揣梦想走进交大医学院这神圣的殿堂,而今天,我们整理好行囊,准备踏上新的征程。在座的各位或将主攻临床,或将投身科研,或将另辟出路,无论何去何从,都不要忘了医学院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不要忘了老师们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们的白大褂的纯洁与高贵,不要忘了曾经收到过的病人真诚的那句“医生,谢谢你”!
前方的路注定充满挑战,而在身后给予我们支持的,是母校热切的目光。没有抛弃人的梦想,只有抛弃梦想的人,青春还有,梦想恰好,愿从这里出发,我们都不会忘记是为了什么前行!祝各位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医学博士毕业总结2
毕业答辩,恐怕是每一个硕士,博士都逃不掉的鬼门关。本文一点点心得,供同道们参考。
答辩心得:
1,制作并熟悉幻灯,准备讲稿。熟悉,并可以对照幻灯熟练的讲出内容,尽量没有磕磕绊绊,同时确认幻灯中没有错别字,幻灯的每一个文字都可以让观众与评审在台下看清(推荐黑体或宋体加粗)。
2,根据论文和答辩幻灯,准备评审有可能提问的内容,如果评审或者学会发表中又或者其他老师教授事先问过问题,记得准备。
3,如果可能的话,提前到场熟悉幻灯,确认场地中的电脑可以毫无疑问的播放自己的幻灯片。
4,答辩过程中有没听清的问题(尤其针对 留学 生,语言不是十分过关的情况下),让评审再问一遍,或者加以解释,会有利于自己的回答。
5,不会回答的问题,可以回答因为研究时间和环境的原因,我们没有做相关研究。有机会会再将来补上相关研究。
6,答辩之前演练的时候,千万注意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讲稿的时间,语速,语气都要在台下提前演练好。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诸君多多努力。
医学博士毕业总结3
简单总结这一年在做三件事,
1 成立了生物公司,做脑科学方面的研发。
2 注册了ReadMind蕊蔓公司,做精神心理方面的服务。
3 和奥博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健老师合著一本帮助和启发创业者的实用书籍
然后我想讲讲这一年遇到的事,最主要的目的是我们想吸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加入,一起做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事。
2017年12月9日,我在纽约的实验室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2017年初,也是在纽约的街头,一位老师给我一记直击灵魂的审问,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我说我想做一个作家,也想多做一些精神心理科普,40岁以后,想有个做脑科学的科技公司。
那是我第一次和自己以外的人说自己的梦想,那时候我还在读博士,离毕业还有一年半,工作离我很远。可我没想到走上梦想之路会那么快,以至于我都没有时间准备好。
2018年4月中,我从纽约回国。2018年5月26日,我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
2018年夏天,我拿到了同济大学最高奖,并作为医学院毕业生代表发言。漫长的求学生涯结束了。
从2017年12月开始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在找投资和找项目中不断碰壁,最终2018年11月22日,投资进来,生物公司成立,我是CEO,找了学长的夫人做会计。
在夏天毕业到11月公司成立的这几个月里,我想既然公司还没有启动,就把另一个做精神心理服务的梦想行动起来。我招募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基本上是同学,我们给自己取名ReadMind,想为大众心理健康出一份力。
ReadMind因为大家都是兼职,所以我一直没有 注册公司 ,觉得时机还没到。直到一次路演,央视《创业英雄汇》居然选上我去参加录制。我当时以为他们弄错了,但是选都选上了,又不能打退堂鼓。于是,我在一周内迅速注册了公司,2019年4月1日成立,叫蕊蔓,谐音ReadMind,像心灵的木桩上长出一朵小花,枝蔓缠绕,花蕊芬芳。
录制后,我还真的问了总制片人闫琼老师,当时选上我是不是弄错了?她说没有,初创的项目我们也需要,我们都很看好你。
后来,我不断参加路演,拿到了同济大学梦想助力基金1.5万,拿到了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同济大学金奖,拿到了WEME路演第一名奖励5万种子基金……得到了鲜花和掌声的同时,我也不禁反省,我们的项目推进太慢了,以至于到现在也就是个初步得不能再初步的雏形。
说来惭愧,我把120%的时间都花在了生物公司上,公司从零到有,再到步入正轨,有无数琐碎的事,也有无数需要谨慎再谨慎的坑,对于我这样毫无工作 经验 的创业者,再小的事都要从头学起,我实在抽身乏术。
我一直是拿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在做ReadMind,得益于个人综合展示能力比较强,这也是我们至今产品的名声小,奖项拿了很多的原因。
毕业无缝创业,要交的学费会很多,跌的跟头会很重,我都明白,也从来没有害怕过这一点。相反,我至今都很感谢自己,能有勇气在毕业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
活到那么大,这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我爱我自己。
创业这件事,人脉积累很快,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认知提高很多,新鲜又刺激,可是在28岁的年纪,发现自己在商业领域只是个婴儿,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前几天和一波大佬吃饭,其中一位D总问另一位Z总,你觉得她会不会成功?
Z总说,如果按现在的情况,不会。
D总说,好的,映波你记住这句话,今后你在IPO的时候要记得曾经有个Z总说过你不可能成功。
D总跟我说,我可以给你一笔钱让你先摸索起来,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更想逼你上绝路,只有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的思考清楚你应该怎么做。
我,已经过了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激发斗志的年龄了。
失败不可怕,我很乐意成为一名连续创业者。
但是我很讨厌自己没有在这件事上拼尽全力,我不服我自己。
随着生物公司逐步迈上正轨,且很快会有大佬加入管理团队,我想我是时候在心态上逼自己一把了。
最近,我和奥博资本的董事总经理王健老师在合著一本关于创业者与资深投资人对话的书,希望真真切切地解决初创者的一些困惑,陪伴创业者走一段鲜有人走过的路。这本书没有浮于表面的东西,直面真实血淋淋的商界,我们希望能够深刻剖析创业这件事,让创业者能够少走哪怕一点点弯路。
这一年,我听到过不少投资人说,他们不喜欢投资女性。
有说女性感性、不够杀伐果断的,有说女性结婚生子会完全变样,有说女性很难在男性为主导的商界厮杀出一条血路的。
如果早几年,我听到这些话一定会跳起来。现在,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
可就是因为我们是我们,我们成不了你们,这才让有些事情交到女性手里,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我无比无比感恩在这一年中,一直不遗余力教我的前辈,还有愿意跟我们这种小破公司合作、帮助我们的人。
这是一个少有正反馈的一年,极其艰辛,但我何其幸运,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之前27年都多很多。
回到正题,
我们ReadMind蕊蔓想做一个专业的精神心理互助平台及女性心理成长平台。
可能我们在做的事情幼稚可笑,或许这是一场情怀和理性的博弈。
但事情是由人做出来的,我们渴望有浓厚兴趣、有共同理想,能付出足够充裕时间精力的小伙伴加入。
我们是一个充满思维碰撞的团队,欢迎和我们一起做这件有意义、有趣的事。
如有意愿,请在后台或者评论区联系我。兼职全职皆可。
在此深深感谢。
医学博士毕业总结4
交叉领域,创新成果就此而来
基于本人横跨三个学科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架构,我的论文综合了三个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的问题更多面,交叉性更强。由于建筑学系一直以来身处理工科却极具社科特性的学科特质,我们往往很难在固定的实验室中获取数据,而必须外出调研,得出的数据也往往更宽泛而不具有传统理工科的针对性。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过程,确实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景观中学到的 植物知识 ,建筑中学到的修复技术和城市规划中学到的社科基础理论及调研常用 方法 使我坐拥十八般武艺,却没有一项足够精进。为此,我苦恼良久,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确定了历史城区公共空间这一研究对象,以三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方法理论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注入新鲜血液。
TIPS:
我的导师常常教导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读史籍,从史料中挖掘可取之处,由古及今从而拓展。私以为,博士论文的厚重有赖于沉淀之后的创新,如果仅凭一味地阅读,奉行“拿来主义““把前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框架”,则失去了这个过程的意义。眼下,各种学科知识理论不断交融扩展,各领域之间研究技术联系紧密,纯理论向或是纯单一学科的创新不仅难上加难而且难逃闭门造车之局限。
因此,在相关资源能够获取或者能够创造条件获取的情况下,不妨把视野打开,融入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为研究做支撑,如此一来不仅有更广阔的选择方向,创新性也得到了保证,还有利于日后科研人脉和资源的积累。用不同的视角解读现象实现成果,研究探索的乐趣又多了一份。
稳定心态,困难面前多找方法
恐怕博士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最令我难以消受的就是文献研读这一过程,起初的一个小观点,随着写作和思考的不断深入,漏洞百出,错漏重重,仔仔细细的啃大部头、翻山越岭的找海外文献的过程充满坎坷艰辛,却又在导师同门和师兄师姐的帮衬下柳暗花明。
回头来看,博二下学期拟好的提纲,和论文初稿的主题与框架再对比,判若云泥。从选题到调研到数据分析,再到设计成果最后整理成文,一步一步虽然循序渐进,但战线拉得近三年半,无数痛苦和纠结的时候,回想起来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在添堵,是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而非研究能力或选题的研究难度。
TIPS:
博士论文的研究过程好比绘画创作,构图、出造型、描画,看似全是散落的细节,但最后都零零碎碎拼凑成了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其中有枯燥的筹备时段也有艰难的瓶颈时刻,能预见和不能预见的所有困难一个都无法避免。既然这九九八十一难都是经历,那不如心平气和的去接受这些经历。
文献难找就多问经验,数据难求就自学爬虫,问卷难做就招兵买马广募援手,思路不明就造访大牛前辈请求点拨,与其被不知来由的焦虑压垮,不如向外看看多找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但凡想到起初杂乱素材,通过逻辑的整理和推敲构成,最后将成为一本顺理成章的大部头,成就感和满满的期待就足以压垮不安。
一定要相信,从来没有轻松的课题可做,但保持心态永远是先于头脑,耐心找装备和路线打怪,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都是上天推敲 文章 的启示。
收集灵感,可能比埋头苦干更有成效
建筑学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云游四海。不论是大一大二入门的异地采风,还是大三大四的田野调研,亦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各类项目现状调查、街头采访等等,我们永远需要走出工作室和人打交道和自然打交道和形形色色的山水打交道。
因此,在论文的前期阶段,我几乎有三个月的时间在路上。和外校老师交流、和调研地政府沟通、了解调研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我课题的理解和想法。
我的论文题着眼于历史城区,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为当地政府的频频搬迁,还有一些自然灾害的缘故,历史材料并不周全。如此硬性材料的缺失给我的后期研究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就在我为此苦恼不得妙法解决的时候,我忽然记起之前在国际会议上印尼的一位老教授对我的调研地似乎是做过类似的文献收集,于是托导师人脉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老教授,从而顺利的拿到了需要的材料,完成了文献部分的汇总,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新的点子,最终糅合在文中锦上添花。
TIPS: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不得不说,灵感也是成就学业的一大要素。灵感的来源和时间地点都不甚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非是凭空而来从天而降的,而是产生于日常的勤奋积累之下、出现于思考和收集的习惯之中。因此,灵感虽好,如若没有足够的和可靠的能力和资源与之对接,灵感也会惨遭浪费。
所以,日复一日扎实的打地基才能是抓住灵感闪现最大的保障。对于论文而言,灵感可遇不可求,如果有,自当及时把握灵感,但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敏捷性和自律性,以向至臻至善迈进。
格式装点,离不开标准和包装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论文内容充实之后,规范和格式的调整必不可少。标题等级、标注规范、图片像素及尺寸调整、注释说明、附件插入等等等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身边有不少同学,在论文送审之前反复检查格式规范,画面更清晰、注释更简洁,为的就是在审稿老师面前不因为小事小节扣了印象分。前前后后我调整格式花上了一周时间,看似有些浪费了,但事实上却是我认为花得最值的时间——一周前和一周后,不细看内容的前提下,至少是整容级别的改观了。送交导师过目,不至于因为文章不整而惹人心烦不愿细看,从侧面也有利于更直观更全面的获取导师的指导和修改意见。
TIPS:
在日常项目汇报之时,导师总是会先“挑剔“一番我们的文本排版、行间距之类的细节问题,再对设计的过程加以分析,为此一开始我们很不解,没到最终环节,为什么要在不重要的小事上消耗时间,但导师提醒我们:做设计就是做细节,连基本规范图面都不算完整,没有人会愿意多花心思琢磨你高深的设计逻辑。论文撰写更是如此,想法再好内容再精,失去标准来规范整合就难以入眼入心。看似冗杂的条条框框的背后体现的是科研人的严谨和科研领域的行为模式,是不可忽视的对准确的追求。
医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有问题可以请教我的!
有具体的题目 什么时候需要
自20世纪20年代量子理论出现以来,固体晶态的物理研究得到高度发展,进而演变为现在的凝聚态物理。接下来我为你推荐什么是凝聚态物理,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学(condensed matter physics)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凝聚态物理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从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例如液氦、液晶、熔盐、液态金属、电解液、玻璃、凝胶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凝聚态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对象日益扩展,更为复杂。一方面传统的固体物理各个分支如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磁学、低温物理和电介质物理等的研究更深入,各分支之间的联系更趋密切;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等。从而使凝聚态物理学成为当前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从事凝聚态研究的人数在物理学家中首屈一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中居领先位置。有力地促进了诸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众所周知,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基本上分成三类:气态、液态和固态,在这三种物态中,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对象就占了二个,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每一步进展都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从传统的各种金属、合金到新型的各种半导体、超导材料,从玻璃、陶瓷到各种聚合物和复合材料,从各种光学晶体到各种液晶材料等等;所有这些材料所涉及到的声、光、电、磁、热等特性都是建立在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基础上的。凝聚态物理研究还直接为许多高科学技术本身提供了基础。当今正蓬勃发展着的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等等都密切联系着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和发展。
凝聚态物理以万物皆成于原子为宗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研究各种凝聚态,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举措。应该说出自于对固态中晶态固体的研究和对液态中量子液体的研究。在对这二种特殊态的长期研究中,人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建立起了一些信心,并逐步把一些已有的方法推广用于非晶态和液晶乃至液态的研究,从而大大拓宽了视野,逐步形成了凝聚态物理。
今天,凝聚态物理的视野还在继续开拓。然而作为渊源的二种凝聚态即晶态固体和量子液体,时至今日仍然是它主要的研究对象,内容当然越来越丰富了,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了。毕竟我们面临的是同一个自然界,许多现象和规律是普适的。人们正是通过对一系列特殊态的深入研究来逐步认识和掌握那些普适的规律。
材料物理学与凝聚态物理有什么区别?
材料物理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探索。
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微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通过研究构成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离子、原子及分子的运动形态和规律,从而认识其物理性质的学科。故与凝聚态物理学相比,材料物理更偏向于生活实用。
量子自旋液体态是一种具有长程量子纠缠的新奇物态,具有分数化的任意子的激发,是量子物质科学新范式的代表;关于量子自旋液体的研究,对于理解高温超导体的机理以及量子计算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学和量子物质科学的研究热点。量子自旋液体态通常在蜂窝状、三角格子、笼目结构等几何阻挫磁体中实现。其中,具有笼目结构的海森堡反铁磁体是实现量子自旋液体的一个理想体系。目前,公认的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仍然付之阙如,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量子自旋液体的物理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的石友国研究员和冯子力博士生,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的孟子杨研究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世亮研究员以及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的衣玮等合作,合成了新的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Cu 3 Zn(OH) 6 FCl。这是该材料的首次合成,其具有完美的Kagome结构;同时,母体材料Cu 4 (OH) 6 FCl也被成功的制备出来,在17K左右存在反铁磁相变。在Cu 3 Zn(OH) 6 FCl中,Cu离子之间具有很强的反铁磁关联(大约19.2meV),低温热力学测量表明在0.8K以上,没有发现任何磁有序现象;同时,交流磁化率数据与频率没有明显依赖关系,排除了低温下系统进入自旋玻璃态的可能性,一系列的热力学测量表明Cu 3 Zn(OH) 6 FCl是一个量子自选液体的候选材料。进一步对比Cu 3 Zn(OH)Cl 2 , Cu 3 Zn(OH) 6 FBr这两个已知的量子自旋液体的体系,新的Cu 3 Zn(OH) 6 FCl体系与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行为,该材料体系的成功合成,为人们研究量子自旋液体行为提供了新的素材,为下一步的中子散射与其他动力学测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材料体系也提供了一个研究从反铁磁长程序到量子自旋液体相变的新的研究平台。该工作发表在CHIN. PHYS. LETT. Express上[Chin. Phys. Lett. 36, 017502 (2019)]。 该工作得到了 科技 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300502,2017YFA0302901,2016YFA0300604,2016YFA0300501),中科院(XDB28000000,XDB07020100,QYZDB-SSW_SLH04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421092,11574359,11674370,11774399,U1732154)的资助。 图1:磁化率和比热的温度依赖关系。(a) 1KOe的场强下,Cu 3 Zn(OH) 6 FCl和Cu 4 (OH) 6 FCl的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纵轴采用对数坐标,可以清晰地看到Cu 4 (OH) 6 FCl在17K左右出现相变。插图是10 KOe场强下,Cu 3 Zn(OH) 6 FCl磁化率的倒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对高温下的数据进行居里外斯拟合得到居里温度为-223K,表明该材料具有很强的反铁磁关联。(b) 零场下,Cu 3 Zn(OH) 6 FCl, Cu 3 Zn(OH) 6 FBr, Cu 3 Zn(OH) 6 Cl 2 (Herbertsmithite)的比热数据,三者在低温下几乎具有一致的行为。插图:0.8K以上,Cu 3 Zn(OH) 6 FCl在不同磁场下的比热数据。降温至0.8K,仍没有观察到任何磁有序的现象,表明该材料是一个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 文章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物理学报》:发展与成就《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创刊于1933年,原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3年易为现名的中文期刊。《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和黄祖洽,现任主编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由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 2003年《物理学报》被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0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130,总被引频次为2410次。特别是该统计显示,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68种国际上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23和第28。其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这几年来,本刊继续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物理学报》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其中,在2004年《物理学报》刊登的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87.5%。这表明《物理学报》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提高了期刊自身的整体学术水平。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物理学报》被引相对较多的论文,其学术内容按国际物理学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黑洞、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反映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目前,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本刊2003年web下载3.58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12.61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17.2715,web影响因子14.4813。本刊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近几年来,《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02、2003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以及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其中除杨振宁教授上述对《物理学报》的评价外,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发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1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称:《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刊物,所登的许多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高,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当今,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面对我国入世后激烈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时代呼唤期刊工作者与科学家、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的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半导体学报》简介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报道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超晶格和微结构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包括量子点和量子线等材料在内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及性质测试,半导体器件物理,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CAD设计和研制,新工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与半导体器件相关的薄膜生长工艺,性质和应用等等。本刊与物理类期刊和电子类期刊不同,是以半导体和相关材料为中心的,从物理,材料,器件到应用的,从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跨越物理和信息两个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发表中、英文稿件。《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半导体学报》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每期190页左右,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均有英文目次,每篇中文论文均有英文摘要。《半导体学报》主编为王守武院士。国内定价为35元。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半导体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国内读者可直接到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吴迪,出生于南京书香世家。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2007年),师从游效曾院士、沈珍教授,时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之后留校任教一年(讲师2007-2008),后随调进入四川大学任讲师(2008-2011)和副教授(2011-今)。在游劲松教授课题组从事合作研究。主要兴趣为有机共轭材料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致力于为自旋电子学、分子电子学、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压力致发光材料、生物显影、肿瘤诊断/治疗、传感器等前沿寻找和发现原创性的有机/配合物/聚合物分子材料。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等杂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2013年起在牛津大学化学系H.L.Anderson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Di Wu was born in Nanjing in 1979. She get her PhD.supervised by Xiaozeng You, the chinese academician of CAS, and Prof.Zhen Shen in Nanjing University in 2007 and stay there to be lecture for one year. Then she shifted to Sichuan University to be a lecture(2008-2011)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2011-now). With the collabaration with Prof. Jingsong You, she dedicate herself on looking for novel molecular materials applied in wide areas of molectronics, biosensing, PDT, DSSC, sensor and other photovoltaic materials. S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30 SCI papers, including 16 papers, one of which on Angew Chem Int Ed, as the first or correspondent author. She is now an academic visiter in Harry L. Anderson's group in Oxford University since 2013.
他最让我泪目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我非常的有体会,之前因为叛逆的原因放弃了学业,但是现在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限制,如果自己当初多读一些书,就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
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让人感慨万千,黄博士看似用很平缓的口气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坎坷求学路,但是文字背后蕴藏着难以言述的艰辛与强大不挠的不屈。亲人相继离开,无依无靠的黄博士一边维系着自己的生存,还要为了支撑自己的学业去用劳动换取经济来源,同时付出全部的努力学习。漫漫求学路,终于不负自己。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我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知。我认为,这段学习生涯,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旅行。在这次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刻,回忆途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感觉到,没有他人对我的帮助,我甚至都没有勇气开启这段难忘的航行,更不用说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来了。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x研究员。在我即将踏上这次旅行的.时候,先生作为指路人,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在前进的途中具备了明确的目标感;先生还一丝不苟地给我标记了旅途中可能存在的陷阱,让我时刻保持警惕,坚持正确的方向。几年之中,先生一直在彼岸,我在途中,时至今日,我勉强能靠岸,欣喜之余,对先生的辛勤付出,殷切希望,以及关心爱护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我要感谢师兄xxx博士,我们俩在这次旅途中乘坐了同一条舰船,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掌舵,我们一起克服困难,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这次旅途中,我们俩有喜有忧,成功过,失败过,但无论如何,这种最诚挚的友谊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输入无限的正能量。 我还要感谢师兄xxx博士,本论文的许多工作都得益于他对电子实验室的贡献,没有他的辛勤劳动,很多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我还要感谢师兄xxx博士。xx在我懵懂的时候,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变的笃定,继续努力。xx对我的生活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学习,勇往直前。 我还要感谢xxx工程师和xxx研实员,她们俩对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付出了很多汗水。 感谢xxx副研究员,xxx副研究员,xxx副研究员,xx副研究员,xx研究员,xxx,xxx,xxx,xxx和原子分子动力学组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对我的进步提供了帮助。 感谢人教处的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在我学习期间提供的耐心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亲戚和朋友,他们的支持和宽容是我专心学习,并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 最后,我要向所有鼓励,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忠心的感谢。
是他在毕业论文最后的致谢,感动了很多人,而这段致谢也讲述了他曾经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一步一步怎样走到现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