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明威,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他的冒险生活及他作品中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几十年过去了,一战成为历史教科书,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人类社会已步人高度发展的信息和网络时代。而海明威作为美国人乃至美国精神所无限崇尚的“硬汉’·形象却被永远地保留了下来,影响着许许多多热爱他的热心的读者。一、硬汉精神的构建硬汉精神的构建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父亲酷爱打猎、捕鱼造就了海明威勇敢、强悍、野性的性格。父亲的自杀,让海明威具有了男人必须坚强的意志。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00多块碎弹片;他植长钓鱼,1956年,他与《老人与渔》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原型—富恩特斯在秘鲁外海捞到一条巨大的黑色马林鱼,重达1542磅,创下了当时的记录;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在海明威一生中崇尚并处处张扬的就是“硬汉”精神,他把他自己一生都要做强者的精神品质敲人“硬汉”性格,在他的作品塑造了一个个“硬汉”式的英雄人物,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的诊释着“硬汉’‘的含义。二、硬汉的性格特征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了众多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家、猎人、渔夫、士兵等等。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命运总要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设置各种障硬。承担不幸,是硬汉性格的出发点.年老的斗牛士曼奴埃尔面临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障碍。《战地钟声》中乔丹的障碍是一座必须炸毁的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障碍则是84天捕不到鱼的厄运。命运使他们处于劣势,以期他们屈服或毁来。然而,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梢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他们都处在尖锐剧烈的外部和内心冲突中,他们都有共同严酷的悲剧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成功地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信心,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三、硬汉精神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子”形象随着他的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1.曼努埃尔打不败的人海明威作品中早期的硬汉形象多出现在斗牛场或拳击场上,这也许与海明威本人酷爱斗牛和拳击运动有关。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的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在短篇小说《打不死的人》中,这种硬汉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年老的斗牛士曼努埃尔,青年时曾以武艺超群和刚勇顽强而威震斗牛场,但青春的大好时光一经消逝,他便不再受到青睐。为了保住青年时代的荣誉,他执意再上斗牛场,与公牛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庄战,他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心:“我既然走上斗牛场,就要让枪扎在雄牛身上。’,斗牛场上的曼努埃尔身体受伤,观众起哄,他却决不肯退出场地,以压倒一切的精神力战公牛。当他被人抬上手术台时.他欣慰地说:“我干得好,我干得出色。”因为他最终战胜了公牛,战胜了厄运,当他倒下时,他是一个胜利者,保住了一个杰出的斗牛士的荣誉和尊严。以命取胜,这就是海明威所欣赏的,他那坚强、勇敢、蔑视死亡的“硬汉”精神,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2.乔丹—战争硬汉子的集中体现海明威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终其一生对战争十分关注,并在目睹战争发展的同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在生与死瞬间较量中,能够安全地捕捉到人的本性。因此,战争为海明威提供了许多难得的素材,硬汉子海明威和海明威式的战争硬汉子也随之进人读者们的意识和话题之中。海明威式的战争硬汉子在身份、性格、行为和命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几乎都是美国热血青年,在欧洲战争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是肉体的,有些是精神上的。这一时期的“硬汉子”比先前的斗牛场和拳击场上的硬汉子有了新的发展,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乔丹为代表。这个形象已经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奋斗的勇士,而是为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他已经摆脱了孤立主义,而为正义、民主而战,与人民生死与共,他的对手也不是一般的邪恶势力,而是法西斯主义。这个新的硬汉形象,灌注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信念,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乔丹的形象在海明威的硬汉序列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标志着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已经臻于成熟了。3.桑提亚哥—“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老人与海》中的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晚期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这个硬汉子形象同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窝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事例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雄心勃勃,做出了出海捕真正大鱼的一切准备,他始终相信自己会钓到大鱼,即使84天一无所获也毫不气馁,眼睛里没有半点沮丧的痕迹,而是充满了俏心与希望。桑提亚哥老人不向命运屈服,一双眼睛“总是那么偷快,从不服输”。象征主人公坚不可摧的毅力,海上捕鱼是人生角斗的象征。他独自划着船驶向大海深处,当天中午便钓到一要倾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条大鱼拉着他和他的船向北向东连续游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近中午时,他才把大鱼拉上水面,用鱼叉刺死了它。由于鱼身比船还长,他不得不把鱼拖在船边带着他回家。接着,结伴而来的盆鱼追逐着血腥,一口一口地把一千多磅重的鱼咬去,当他回到自己的鱼港时,船边拖着的只是一副空空的鱼骨。老人和鱼这场争斗燕得很艰苦,也输得很艰苦,争斗的结果尽管徒劳,但其过程却令人振奋。在老人看来,“盆鱼美丽而高贵,什么也不怕’,,但是人比鳌鱼更强。因此,在同鳌鱼搏斗中,想到
老人于海中可能会有。
这个问题最好是去图书馆解决 《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评论》都是较为全面的查索工具 网上资源也很丰富 可以通过google 或者是学校局域网的论文搜索查找 一般都有很多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几十年来中外各国已经有很多阐述了 应该不难查找 但要出心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祝你成功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1](P79)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而且海明威获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就是“由于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对现代文体的影响”。这样一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便成了关于文体学的一种理论了。在解释“冰山理论”时,人们更多地从海明威被称之为“电报体”的文体特点来论证。于是,“电报体”同“冰山理论”就常常被混淆了。 英国著名的评论家赫·欧·贝茨对海明威的评价十分独到、准确,他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力求砍去遮住读者视线的一切障碍,把并不代表大树本身的叶子砍去,给读者一个基本枝干的清爽的面目。这样可以把作者、读者和描写对象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认为这种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2](P132)。笔者认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引起的文学革命,或者说是对小说创作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他的文体风格,而在于他大胆地把原在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也就是“八分之七”部分。本文主要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创作,来谈谈海明威到底隐藏了什么。 一、海明威隐藏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 文学作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应该说,整个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发展史,文学家们把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一直是做为第一任务来完成。到了19世纪,作家们更加关注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波澜。作家们经常用大段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感情,进行心理描写。可以说,《红与黑》的主线就是于连在复辟王政时期心灵的挣扎过程;《复活》的核心也无非是表现聂赫留朵夫精神忏悔的过程;《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一部克利斯朵夫灵魂发展的历程。应该说,这是文学的一个主调。而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看到,这一切被降到最低限度,甚至都被省略了。在海明威的创作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的感情,不论是兴奋、失望、悲痛、轻蔑等,从不用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他笔下人物的内心,不是作者告诉我们的,而是读者自我感受的。这正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美学原则:“任何文学作品的作用都在于从读者身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绪。” 海明威的作品,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唤起读者在这种环境下的“特定情绪”。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往往只表现人物的活动过程,而不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感情,最重要的感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先生同妻子一同去非洲狩猎,雇用了一个当地的白人猎人威尔逊一起打猎。在一次遭遇狮子时,麦康伯在危险时转身逃走,受到了妻子和威尔逊的嘲笑,而且妻子在晚间公然地同威尔逊偷情,使麦康伯遭受了极大的污辱,他力图要证明自己“男子汉”的力量。对于这个心理过程,作者并没有细致的心理描写,只是在三个人下一次狩猎活动中,使他的主人公突然有了一种自信。 被打伤的野牛进入到林子里了(最危险的时刻)。“咱们现在能进去撵它吗?”麦康伯热切地问。威尔逊用估量的眼光望着他。这不是个奇怪的家伙才有鬼哪,威尔逊想。昨天,他吓坏了;今天,他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他的妻子也发现了他的变化。“你变得勇敢得很,突然变得勇敢得很。”他妻子轻蔑地说,但是她的轻蔑是没有把握的。麦康伯哈哈大笑,这是非常自然的衷心大笑。“你知道我变了。”他说,“我真的变了。”“是不是迟了一点呢?”玛戈沉痛地说。因为过去多少年来她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弄成这个样子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迟。”麦康伯说。[3](P42) 作者在这里省略了麦康伯的内心经受的巨大煎熬以及整个的挣扎过程,但每一个读者,却在他妻子同威尔逊发生奸情之后,同他一起经受了煎熬和挣扎。直到麦康伯哈哈大笑——非常自然而由衷的大笑,读者才能畅快地长舒一口气。整个过程,作者没有写,但读者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再看海明威3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也是作者本人最满意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美国作家哈里在自己非常富有的妻子的陪同下来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一带狩猎,因为不小心受伤被感染,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在等待救援的飞机。整篇小说主要是表现哈里的回忆和内心感受,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虚实结合。作品结束前表现哈里的意识在飞翔,向着乞力马扎罗山上飞翔。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哈里是生是死,作者没有实写,也没有交待,只是表现哈里的妻子的感受: ……接着鬣狗的大声嚎叫把她吵醒了,一时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很害怕。接着她拿起手电照着另一张帆布床,哈里睡着以后,他们把床抬进来了。在蚊帐的木条下,他的身躯隐约可见,但是他似乎把那条腿伸出来了,她不忍再看这副景象。 “莫洛,”她喊道,“莫洛!莫洛!” 接着她说:“哈里,哈里!”接着她提高了嗓子,“哈里!请你醒醒,啊,哈里!” 没有回答,也听不见他的呼吸声。 帐篷外,鬣狗还在发出那种奇怪的叫声,她就是给那叫声惊醒的。但是因为她的心在怦怦地跳着,她听不见鬣狗的嚎叫声了。 其实,海明威就是要通过哈里妻子的反应暗示哈里已经死了。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幅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甚至我们连哈里妻子的悲伤也没有看到。这正是海明威一贯提倡的,作者省略了读者所能感知的东西。我们知道,这一对夫妻千里迢迢来到非洲,来时俩人健康快乐,而此时却只剩下哈里的妻子一个人在非洲原野,那么她的的悲伤,她的痛苦应是读者不言而喻的。但作品中,关于哈利妻子的内心感情没有丝毫的描写,那么读者感受不到吗?哈利妻子怦怦的心跳声淹没了鬣狗的嚎叫声,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人物情绪的感知,也就是“唤起了读者特定的情绪”。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和再创作的余地,甚至是许多的遗憾,但这也正是海明威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海明威隐藏了作品复杂的主题思想 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既有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也有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曲折反映。所以,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不仅仅隐藏了人物的丰富的感情世界,而且还隐藏了复杂的主题思想。 海明威的小说有一些主题易于把握,如上面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还有像《印地安人营地》、《没有被斗败的人》等,主题相对鲜明;还有一类主题隐蔽,较难把握,如《雨中的猫》、《世上的光》、《白象似的群山》等,后一类作品从另一侧面体现了海明威倡导的“冰山原则”。 《雨中的猫》讲述的是,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里,同旅馆主人、侍女之间发生的几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只是通过一只猫,才把这些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起来。夫妻俩在旅馆里百无聊赖,丈夫看着书,太太向窗外眺望,她看到雨中的窗下有一只猫,就想给捉进来,但没捉到,还遭到旅馆侍女的嘲笑。回房间后,开始同丈夫絮絮叨叨,想要这要那,而丈夫也终于不耐烦了。最后,旅馆老板叫侍女把猫送来了。 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人物也是非典型化的,其主题按照传统的典型化理解是无法理解的。我们的的确确无法从小说中看到一个鲜明的主题。海明威创作的独到之处就是把本应该由作者表现的思想和交待的内容,省略下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粗粗看去,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只是感到是一些无聊的人们,做了一些非常无聊的事,发生了一些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从小说所反映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来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再同海明威这个时期的主要的思想情绪相结合,我们就能体会到作品中还是在表现这一时期的一个基本主题:迷惘的思想情绪。 我们注意到,一向惜墨如金的海明威,在这篇不足3000字的小说里却用几百字进行环境描写: 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他们的房间就在面海的二楼。房间还面对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天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停在纪念碑旁边的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这段描写,似乎同故事没有什么关系,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环境。这个特定的环境描写,是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小说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我们从公园里用青铜铸的纪念碑,以及老远赶来看战争纪念碑的意大利人身上,可以感受到战争过后特定的氛围。 而小说中,我们看到旅馆里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住在面向美丽的大海的房间里,从房间里不仅可以看到大海,还可以看到公园以及公园里长势很好的大棕榈树,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让艺术家也喜欢的优美风景和鲜艳的色彩。在这一段的环境描写中,作者提供给读者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但是,真的就让人们这样轻松愉快吗?我们回到人类社会中,我们感受的却是另一番景像:他们打房间里“进进出出”,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这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在人海中的孤独。 就是在这种孤独的气氛中,我们进入到了小说之中。我们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处在一种无聊情绪中。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广场的侍者,在窗前看着雨中的猫的太太,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着书的丈夫,有一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的旅馆主人,随时可能绷紧脸的侍女。这一系列人物之间互不相干。作品通过太太去捉雨中的猫这一事件,把几个人联系起来。但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人物之间,表面看来通过捉猫似乎有一种交往,但其实相互之间都有一种隔阂,根本无法交流。 丈夫听说太太要去捉猫,先是表示可以替她去,客气一下就又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他的书了。旅馆主人,从“太太喜欢他”来看,他似乎还好,但他那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上,永远是“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结果还都是一种职业的虚假。侍女一开始是面呈笑容,关心太太别被雨水淋湿。当她听到太太要去捉雨中的猫,感到非常好笑,继而就绷紧了脸。其实,太太并不一定非要一只猫,只是在这无聊中做一点什么事罢了。但无人理解她,她只会在这一举动中,感到自己的无聊与尴尬。无奈中,她开始絮絮叨叨,最终引起了丈夫的不满,让她“住口,找点东西来看吧”。 这部小说表现的背景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而此时的海明威对美国和欧洲青年的思想情绪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迷惘”情绪。战争初期,他们听信了什么“神圣”、“光荣”等宣传,带着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投入到战争当中。但是,战争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充满血腥的杀戮,他们的美好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这些青年普遍认识到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了,人生理想、伦理道德都破灭了,他们对战争厌倦,普遍出现了“迷惘”的情绪。这种“迷惘”不是因为痛恨战争而成为自觉的反战主义者,而是苦闷、无聊、空虚,不知所措。就像《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他的最基本的情绪,并不反对战争,但“我已经与此无关”了,战争中人们的勇敢、镇定、明智,“但现在不再是我的事了”。 《雨中的猫》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情绪,人们都处于一种冷漠中,什么事都与我无关,身边发生什么都不再是我的事。作品中太太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其实是作品中唯一对生活寄予了希望的人。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希望,才使得她在迷惘的人群中,在冷漠的环境中有点格格不入。其他人都在冷漠地观察她不合拍的行为,使她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尤其是他的丈夫,对她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看来并不反对,从最初他要去替太太抓猫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但问题是,捉猫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与此无关”,太太愿意去捉,捉到捉不到,那是她的事,重要的是不要打扰我。所以当太太絮絮叨叨打扰了他时,他会喝令太太“住口”。 小说在淡淡的故事中,使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的极大伤害,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隐藏在水下八分之七的深厚内涵。 在海明威其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也常常有对主题的隐藏。如上面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就很好地体现了“冰山原则”。小说讲述一对男女恋人在车站酒巴等火车时,两人之间的一些对话。最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一对男女青年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甚至是很友好。姑娘说要喝啤酒,男人马上吩咐要两大杯;姑娘想尝尝掺了水的茴香酒,男人马上让酒保照办。在之后的对话中,我们似乎感到了男女的分歧:女人总是眺望远方,看到远处的群山像一群白象;而男人更关心的是让女人去手术。这种分歧只是在平平淡淡中发生的,好象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冲突。但是,当我们认真研究了男女隐藏了的思想感情和作者隐藏了的主题之后,就会发现这种冲突不仅不是一般意义的矛盾,简直就是人物间心灵的碰撞。女人眺望远处的群山,其实是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一再向男人提到白象似的群山,但男人只关心尽快把女人肚里的孩子打掉,不想为这个未来到世上的孩子担责任。最终女人终于明白了,“我们本来可以尽情地欣赏这一切”,“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但是“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最后,女人也醒悟了,“‘我觉得好极了,’她说:‘我又没有什么毛病罗。我觉得好极了。’”读者这个时候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被作者所省略的主题,揭示战后青年对人生万念俱灰,采取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最初是在男青年的身上体现出来的,但随着女青年的“醒悟”,这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已经被扩散了,同时主题也进一步深化。 我们只有探明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中“水下的八分之七”,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冰山原则”,而不仅仅是把这种认识停留在对写作形式的分析上。
《老人与海》中人物分析论文
一、语言风格与老人形象塑造
1.独特的语言风格
正是基于“这种创作上的保留态度,要求他在语言上的适应。正如海明威所说,好的散文就像一座冰山,它只能有一小部分露出在海面上。但冰山一定要停留在寒冷的北极海水里——否则,就要融化”的所谓创作理论,也正是基于深厚扎实的生活积累,海明威万中取一,以少胜多,以流畅、清澈、坚实、凝练的叙述语言和手法来塑造桑提亚哥这一鲜明丰满、情感丰富、内心刚毅的“硬汉子”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蕴在这个富有多重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之中。
2.体现语言风格的一位年迈而自信的老渔夫在故事的发展演绎中,作者通过桑提亚哥与小男孩的对话、在海上的内心独白、回忆、思索,以及熟练的捕鱼动作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等生动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一位年迈体弱,在既定的失败和死亡面前毫不气馁、英勇无畏、不屈服于命运的渔夫形象。不仅从正面形象勾勒出老人独有的外貌特征,而且从老渔夫那“那海水一般蓝”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老而不衰、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现鱼、与鱼斗智斗勇、与鲨鱼的殊死搏斗等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借助于大马林鱼之狡诈、鲨鱼之凶残、搏斗之血腥“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坚强”(黑格尔语)。即使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死亡的威胁,他的意志也最终战胜了恐惧心理,对老人而言,生命的存在并不是第一位的;只有伟大人格的存在,只有保持男子汉的尊严才是第一位的。正如老人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就是作者寄托桑提亚哥这一艺术形象向读者昭示的硬汉子精神。同时也是海明威的人生宣言。
3.语言风格与性格特征
纵观整个作品,海明威似乎还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躲在“舞台侧翼”,极其平淡无奇、简约冷竣的“电报式”语言介绍桑提亚哥其人其事,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捕鱼故事。一方面,作者让读者直接面对书中人物,亲自观察他们如何作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语言风格很适宜表现老人那种孤高自傲、刚强无比的性格,因此也就越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和发挥理性的思考,越能突出老人的硬汉子形象和性格,越能深入地把读者拖入书中人物境界中,去作切身的感受。由此可见,桑提亚哥,这一体现“冰山理论”的艺术形象,正是海明威独特创作风格的生动展现。
二、体现海明威式的“硬汉子”形象
作为《老人与海》中的主角,桑提亚哥这条硬汉子,又是海明威一生坎坷的经历和自身 桀 骜不驯的性格在艺术上的折射反映。老人的身上无时不刻地有着海明威的影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威一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酷爱斗牛、打猎及各种各样的冒险活动。他的躯体伤痕累累(身上曾取下237块弹片),精神上的屡屡创伤尽管像梦魇一般时时给他带来巨大的折磨和痛苦,但他仍然像个男子汉顽强地生活着,孜孜不倦地创作着,永不停止地探索着人生价值和人生轨迹……这些生活经历为海明威创造“老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内心刚毅的硬汉子形象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原型和创作素材。
这正如作者的儿子格雷戈里·海明威所说:“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就是海明威本人,或者说是他身上最好的东西。他总是赢、输,他是受不了的。”难怪,海明威,这位美国文学史上的“老人”性格上的孤傲、自信、好斗、刚强的男子汉气概同桑提亚哥的性格和脾气如出一辙。从某种意义上讲,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化身。
这里,还应该指出的是,桑提亚哥的形象之所以感人至深,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海明威偏偏选择了一位体力衰竭、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作为硬汉子代表,而没有选择一个体格健壮、精力旺盛的年轻渔民充当作品的男主人公。这种出人意料的年龄选择,自有作者道理所在,也正是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之处。
三、硬汉子的另一面:一位善良、质朴的老人
谈及作品中的桑提亚哥,人们常常注重于性格上“硬”的一面,却忽略了他在性格上所表露出来的温柔体贴的另一面。
处身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老人将无边无 垠 的大海比作一个女人,美丽又可爱;当作一位母亲,仁慈而体贴;他将自己的对手马林鱼称做“兄弟”,甚至想亲手喂喂它;老渔夫同情弱不禁风的小海燕,即使在海上紧张的搏斗中,也要同歇脚于船艄的“小鸟朋友”友好交谈。这种对弱者的同情、对对手的尊重与对凶恶的鲨鱼的憎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处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连续八十四天出海捕鱼一无所获的背运,面对小男孩父母的蔑视,老人却十分和善;即使拼死决斗而挣得的一副鱼骨架,也不忘了把鱼头送人钓鱼用;作品中老人与小男孩马诺林之间真挚友谊和交往,也正是体现老人纯洁、善良、慈爱的人生情感。
结语
尽管《老人与海》的故事外壳脱胎于一位古巴渔夫真实的海上经历,但是海明威借助于桑提亚哥这个普通劳动者的躯壳表达了一位年迈、孤单又迷惘的知识分子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并且,作者在硬汉形象的心灵世界融入善良的人性内涵,使得这一形象富有更强的精神魅力,使得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内涵得到强化和充实;也正是来源于道德情感的精神魅力“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余立三.海明威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家[J].外国文学研究,1986(2).
[2]游嘉胜.论《老人与海》形象主体的精神结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5).
《老人与海》中象征主义分析
摘要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颂扬了人类“可以被摧毁、不能被打败”的伟大精神。论文通过对老人、大海、小男孩、大马林鱼等蕴涵的象征意义挖掘,全面深刻地把握海明威文学创作思想的精髓――象征手法。
关键词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冰山理论;海明威
Abstract : Hemingway used in the "Old Man" in its "iceberg theory" creative principle, the major themes deal with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elebrate the human "can be destroyed, it can not be beat," the great spirit. Thesis for the elderly, the sea, the little boy, marlin and other big mining symbolic implication,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grasp of the essence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Hemingway - symbolism.
Keywords: Old Man; symbolism; iceberg theory; Hemingway
一、引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迷惘的一代”代表人物。《老人与海》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文学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与文中描述的事件是海明威生活经历的真实再现。曾有评论家说“海明威的‘冰山’风格,即小说的创作手法就好比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有八分之一浮出水面,其余的则在水里。”① 我们读罢《老人与海》时,会发现这样的特点,浮出水面的那部分是象征手法的寓意,而剩下的八分之七则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文中象征手法的纯熟运用充发展现了作者杰出的文学创作才华。
二、象征意义与冰川理论
(一)象征意义
象征的基本含义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它可以通过意象来诱发欣赏者的经验和情感的表现,使文学作品产生强盛的生命力和永久的艺术魅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深知此道,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物象,再让读者从具体的物象激发经验想象和情感的表现,去挖掘其中的意蕴。
(二)冰川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三、故事情节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讲述的故事是:老渔夫桑迪亚哥独驾孤舟在大海捕鱼。连续84天都一无所获.在第85天他遇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生死
搏斗,老人终于将其捕获。不料返航途中遭到了一群鲨鱼的进攻。他们围绕着绑在船弦边的马林鱼你争我夺。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也无济于事,最后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仅将光秃秃的马林鱼骨架带回了小茅屋。这就是小说《老人与海》的全部情节。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小说却能深深影响欧美文坛,震撼数亿读者心灵,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说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包含着多层次、复杂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老人桑迪亚哥是人类的缩影,海是老渔夫活动的舞台之一,出海捕鱼是与大海抗争、不屈于命运、积极奋争的象征。《老人与海》故事象征的是人类同大自然抗衡的故事。尽管大自然力大无比、坚无不催,人类凭借坚韧的意志力、自信、勇敢、不屈不挠、永不言弃、战胜自我的精神,不断向成功靠近,最终成为精神上的胜利者。《老人与海》颂扬的是“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类伟岸品质。
四、主人公圣地亚哥既是“生命英雄”的象征,也带有宗教的象征意义
老渔夫桑迪亚哥连续84天没钓到一条鱼,一直坚持到第87天终于降伏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人奋力与群鲨搏斗,而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老人身体的虚弱、疲惫、�小、年迈和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自信、勇敢、忍耐、执着、自控、强悍的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极其震撼人心。光秃秃的马林鱼骨架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也是精神的硬度。他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
同时,桑迪亚哥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基督色彩。桑迪亚哥以前曾87天出海一无所获。现在又遇到了84天捕不到鱼的“背运”,加上海上拼搏的3天又凑成了87的数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字,因为耶稣在旷野之地受魔鬼的考验,40天水米未进,之后的40天又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在后来的一周便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复活。前后加在一起恰恰也是87天。除了这隐藏的数字信息,海明威还在小说的后面部分描写老人回到小茅屋后的`情形时写道: “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下两只胳膊伸得直直的”,俨然一副基督受难的姿态。 这些描写似乎象征着“以耶稣的受难、复活暗示一切信仰宗教的人们都将蒙受巨大的灾难,但终将获得精神上的再生”。
五、小男孩曼诺林象征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将代代相传
由于老人一个人在小划艇里捕了八十四天鱼而无收获,小男孩的父母就迫使他离开老人。然而,当小男孩赚了一些钱之后,他又决定回到老人身边。每当老人黎明之前出海捕鱼时,他总会说:“Then if you look something truly big we come to your aid.”在捕杀大马林鱼和与鲨鱼的斗争过程中,老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叫喊着小男孩的名字。“How I wish the boy were here”这句话在这篇小说里出现了许多次,这表明了小男孩对老人是多么的重要。当老人从海上回来时,他没有带回一条鱼,而仅仅是一根大马林鱼的骨架,此时男孩并没有像其他渔夫那样嘲笑他,而是安慰老人:“We will fish together now for I still have much to learn”。这两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斗志雄心是如此类似,以至于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一个人来看待。“这个老人的过去和未来一幕幕全反映在小男孩的身上,并用一种不可比拟的精神力量使他精力充沛。”②男孩决定陪着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出海捕鱼,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将会代代相传,小男孩也象征着将来人类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六、马林鱼骨架象征伟大意志的胜利
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87天,杀死了巨大的大马林鱼。为保护大马林鱼,老人同疯狂的鲨鱼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光了,仅留下一具巨大的骨架。老人又一次无功而返。然而这次几乎以他的生命为代价的搏斗显然已经超出了老人的本来意图,发展成为对一种精神的追求。虽然在一般人的眼里,这具骨架只是一堆有待清理的废物,对老人而言,却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一种精神上的胜利。这种胜利是他不可动摇的意志的象征,是敢于面对并挑战失败和死亡的象征。
七、其他象征意义
在《老人与海》中,还有多处具有象征意义。大海象征人生的搏斗场,是人类社会的剪影。大马林鱼象征着老人理想的追求之物,而老人对大马林鱼的征服,则表明了人类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克服许多困难和阻碍。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老人魂牵梦萦的“那群狮子”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强者的向往。
八、结语
《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完整体现。小说以简洁的语言、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一个硬汉的形象。老人圣地亚哥、小男孩、大海、马林鱼、鲨鱼、群狮等被赋予丰富的象征和寓意,所谓“言犹尽而意无穷”。整部作品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颂扬了“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类伟岸品质。为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1.
[2]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Washington, 1971 Book Ⅳ.
[3] Ni Fang. Symbolic Means of the Author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2004-20(4): 103-104.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公认的代表作家就是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上半期最有才华的天才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为人,那就是:一个酷爱体育和运动的硬汉;一位世事练达的记者;一名浑身伤疤的战士;一位西班牙斗牛的狂热爱好者;一位既擅饮烈酒又讲究生活的美食家。海明威的思想十分深邃,而且观点独特,用诗人艾伦?泰特的话说,他具有“一个极其微妙的心灵和强大的选择性观察能力”。在他深奥奇特的艺术思想中,“冰山原则”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而且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了。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后,有多次作过这样的比喻。海明威这种形象的比喻,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兴趣。于是,所谓“冰山原则”就成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那么,究竟什么是”冰山原则”呢? 关于这点,西方批评家做过不少探讨。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理解的。美国艺术批评家马儿科姆指出:“你从生活中提取那些唤起了自己情绪的鲜明细节,如果你对暴行与恐怖并不闭目塞听,而按照适当的顺序准确地描述了这些细节,那么你就写出了会依旧唤起读者的情绪的东西来。这就是海明威在他早期特写中遵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自行限定的范围内是极其成功的。甚至在其范围以外,他也是成功的,因为他所描绘的图景表明具有一种广泛的暗示力。”英国批评家贝茨在谈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时说:“掌握暗示的艺术,用一句话说明两件或两件以上不同事情的艺术,那就把短篇小说家要干的活儿完成了多一半。”美国批评家艾德尔对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这是“回避的手法”,“甩开情绪来造成一种情绪的气氛”。 批评界展开的的多方面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冰山原则”的含义。但是,如果进一步从美学上和诗学上对”冰山原则”作深入理解,显然,上诉各家的论述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中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根据海明威的解释,可以对”冰山原则”作一个粗略的概括: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诚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强调了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研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如果按艾德尔的观点,海明威作品的实质性内容被作者“以明显的追求表面效果”回避掉了,那么就引出了一个尖锐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海明威究竟是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大作家,还是浅薄的、仅限于玩弄文字技巧的末流文人?显然,海明威作品的实质性内容并不是被回避掉了,而是艾德尔没有看出来罢了。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二)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我以为,首先,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包含着海明威深刻的思想,这思想建立在多年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生活理解的程度上的。 在海明威的作品里,省略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他曾强调说:“如果一位作家省略某一部分是因为你不知道它,那么在小说里就有破绽了”。很清楚,作家省略的东西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也必须是读者所能够心领神会的。这样一来,没有被省略的文字就要有典型意义,只要读者看到这些文字,便会联想到那些省略掉的内容。这就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大厦固然雄伟,但离开了基石却不能成立的。 海明威的“基石”埋藏得深厚而又牢固,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涉世的第一步是亲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红十字救护队的志愿人员,海明威对这场战争是抱有幻想的。象许多单纯幼稚的青年一样,海明威怀着“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走上了战场。在意大利北部的意奥战场,海明威用自己的勇敢行为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是非战斗人员,却在战场上到处奔波,甚至受了伤。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虚伪和无谓的流血在战后一下子都表现出来了。海明威发现,当年的勇士不过是上当者,不仅受了伤,精神上也受到了创伤,变得迷惘消沉起来。海明威的创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在他早期的名作《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与巴克莱的悲剧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有趣的是,他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和他走过同样的路。对这场战争的回忆,成了海明威最痛苦的事。在《海明威,一个巨人的生与死》里,有一段是他去逝前不久说的:“我现在还记得,我对于第一次大战感到十分可怕,吓得我有十年写不出它。战争在你内心造成的创伤,愈合起来是十分缓慢的。”海明威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他的高明之处是他把反战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联系起来了。他从反对战争、怀疑社会出发,树立了一种除了个人勇气和自我感觉外,别无可信的人生态度。这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海明威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抵触。尽管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势日渐强盛,但是,在海明威看来,战争给人的生命和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接踵而来的又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一战铸成了海明威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也给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奠定了一种灰暗、郁闷的基调。在他眼里,世界充满了暴力和邪恶,死亡不可避免的等待着每一个人。如果人们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生存法则,这就是:在生活中,即便你不能取胜,但也不必认输;你可以在默默的忍受中尽力活下来;在户外的体育运动中寻求欢乐,把“硬汉性格”作为生命的支柱。 海明威有句名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这体现了海明威主人公对待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度,因此,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硬汉性格”显得深沉、有力、真实。 在读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两心河》很能说明上面的问题。小说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主人公尼克·亚当斯返回阔别多年的故里。这是个偏僻幽静的乡间,一年前被一场大火烧光了。但主人公仍然对这次旅行感到很激动,因为他毕竟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那条熟悉的小溪和溪中的鱼了。从表面上看,尼克这次重反故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钓鱼,不过当我们看到尼克的种种行为时,似乎感到作者在暗示尼克另有企图。尼克朝宿营的地方走去,路上不时停下来寻找鱼饵,接着他平整场地,放好地毯,拉起帆布。从尼克机械的举动中,人们可以隐约看出,他的性格颇有些变形,就像溪中的鱼儿一样。显然,尼克企图通过连续不断的动作来逃避什么。他把所有东西都抛在脑后,从而获得了快活。当一切安顿就绪又突然觉得“脑子又在思索了”,顿时又紧张起来。接着,尼克进入了梦乡。 小说第二部分叙述了尼克次日一整天都在忙碌钓鱼。一旦有大鱼上钩,他兴奋不已。一天的时光就在这不停的兴奋中消磨光了。 作品中,钓鱼至多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小说描写了一个精神上严重受过刺激的人的形象。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中可以看出,这时的尼克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回来,战争对他的刺激太大了。和作者一样,尼克不敢想也不愿想战争的情景。“钓鱼活动”寄托了尼克“逃避”的思想。 《大两心河》的故事说明,海明威不仅具有杰出的叙述才能,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考利曾就海明威作过这样的论断:“海明威的最优秀的散文给人以深度感。”的确,海明威的作品几乎没有就事论事之弊,它们无不给人以思考的广阔天地。 “八分之七”包含着海明威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和作者的思想相联。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作品。故事是说一个男人带一位姑娘到马德里去做堕胎手术。这对男女在路边的车站等待开往马德里的快车。由于天气炎热,他俩不停地喝啤酒。他们一边喝啤酒一边说话,整个作品是由对话构成的。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此刻姑娘的情绪等等,都没有提到。尽管如此,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姑娘复杂的情绪变化。对于姑娘来说,显然有什么东西就要被毁了,而这东西又是姑娘期盼已久的。文中有这么一句,姑娘说:“样样东西都是甜丝丝的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像艾酒一样”。毫无疑问,这里是在指孕育在身的胎儿。姑娘原本指望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但眼下,男人改变注意了,一旦胎儿被打掉,姑娘就要面临被抛弃的危险。姑娘吓坏了。这里海明威始终没有把姑娘的感情写在明处。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三)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我想海明威可能有这样一种特点,他好象不愿意让读者一下子就看懂他的作品。因为,他有这样一种观点:让读者感觉的东西应该比让读者理解的东西多一些。因此,海明威从来不企图在作品中说明自己的倾向性。从客观上讲,战争的残酷带给他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程度,这种痛苦使他的神经麻木起来。现在海明威唯一能做的是把他所经历体验到的一切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充实、想象。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二十年代末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通过一对恋人在意大利战场上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强烈愿望,但同时流露出人生无常、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长篇作品。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待有任何感情色彩,但读者却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它们两者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作品的故事情结在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嘎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作品所省略的部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海明威在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流动宴会》中说:“按照我的新理论,你可以省略任何东西,只要你了解他们。省略的部分会增强小说的力量”。无论是他的长篇还是短篇,简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点,并使整个作品显得气势磅礴。 那么,海明威作品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这正是他的作品八分之一之所在。 首先是简洁的文字突出塑造了画面感较强的人物和场景。为了使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产生光鲜如画的效果,海明威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在他笔下,几乎没有总体上的风景描写,都是十分准确的物体观察,对于所描写的场面也很少进行特别强调。记得课上,教授曾经强调过,海明威的描写和电影摄象机的作用颇为相似。这里我节选了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里的一段描写: …楼下狭窄的街道上空荡荡的。楼上阳台上却挤满了人。突然,一群人顺着街道跑下来。他们都在奔跑,挤成一团,他们沿着街道朝斗牛场的方向跑去。后面的人更多,跑得更快。接着又跑过来几个落在后面的人,他们才真是在奔跑呢。这伙人身后有一段空隙,这时几只斗牛上下摇晃着脑袋飞也似的跑过来。奔跑的人们和斗牛都在路口消失了。一个人摔倒了,滚到路边的沟里,静静地躺着。而斗牛则在他身上奔过,并不理会他。 这段描写就像一幅画一样。作者除了交待了视点在楼上之外,再没有多余的环境描写,笔墨直接用在了主要事物的描写上。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四)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许多研究海明威的书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他的这种对场景和人物画面感的描写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它所显示出的形象的直接性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性材料和手段,实质上,它是为了更好地超出自身本来的意义,与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容联系起来。从上述《太阳照样升起》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着意于画面感的描写并不是死板固定的静态场面,而是“静”中有“动”。这样写的好处是:场景为人物形象塑造可以提供直接服务,不但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有了保证,而且其性格发展也有了充分条件。 在他的“八分之一”中,为了使作品的画面感取得准确、生动的效果,海明威还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胆革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语言这一要素,作品就无从谈起了。海明威正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给英语乃至许多其他语言的现代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他的语言朴素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承认。具体来说,海明威是通过以下几点获得成功的: 其一,海明威很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几乎不用各种修饰性的从句。他依靠名词的准确和动词的生动直接触及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丝毫没有矫柔造作之感。 其二,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应用到书面文章中,给文学作品带来生气。这样做既很好地体现了人物个性,又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 其三,海明威总是选择那些尽可能不直接影响读者,却能使读者产生联想的词语。作者不直接对事物进行判断,一切取决于读者。例如,如果写胆怯,一般的作家除了对讲话环境进行烘托性的描写外,还常常会这么写:“他声音惊恐、结结巴巴地说道”或诸如此类的句子,而海明威除了对必要的讲话环境烘托外,至多只用“他说道”这么简单的句子。有人曾对我说,这是因为海明威缺乏文学艺术表达的能力。其实这正是他的风格。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姑娘站起身来,走到车站的尽头。铁路对面,在那一边,艾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他看到了大河。 《白象似的群山》他把一切有碍于景物本身的言词统统踢在一边,几乎没有什么修饰语和形容词,让描写对象自身说话。 以上我们探讨了“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基本含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是建立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的基础之上的,后者要前者直接体现,两者是互为依存的统一体。“冰山原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文字塑造的形象中,可以看出作品包含的思想感情;同样,通过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作品那简洁的文字、鲜明形象的特殊意义。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他的”冰山原则”在这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海明威大量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把作品主题思想高度抽象化,使其完全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中。对老人来说,大海不像对年轻渔夫那样是一个具体的捕捞领域,而被认为是一种人格。它既体现仁慈,又体现残忍。因为它一方面养育了象老人这样许许多多以海为生的渔夫,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在大海的深处,老人找到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马林鱼。海的宽广足以使老人能了解和体验到那种未知的神秘领域。如果说作品深奥的寓意是从这方面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他和老人孤单一人出海打鱼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只有这样,关于大海的这样一种观念才会显得格外鲜明。或许正是这样的考虑,海明威才让老人唯一的伙伴曼诺林离开了他。 “冰山原则”的形成除了海明威自身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外,也有其历史原因。从英语文学的发展史看,到了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日益繁杂,书面英语变得浮华、罗唆起来,其发展趋势已经不是力求表现和描绘某个对象,而偏重于无休止地解释和探讨。英语语言的革新势在必行。作为英语文学的一个分支,美国民族文学的建立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西欧文学的影响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仍未完全消失,甚至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矫揉造作的文风在美国文坛上还是一种时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不少有远见的作家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如马克·吐温、斯梯芬·克莱恩、舍伍德·安德迅等,海明威是他们的继承者,也是集大成者。他果敢地担负起了革新语言的重任,一开始登上文坛就给人以崭新的面貌。 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中的主观色彩与日俱增,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成分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作家们无休止的解剖自己,希望读者对自己的每一段描述,甚至每个字都能够理解。在海明威看来,要得到读者的理解,首先要信任读者。换句话说,就是作品要给读者留以思考的余地。那种一览无余的写法是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读者欣赏趣味的变化。作者完全替代读者思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十世纪的生活节奏远远快于十九世纪,一篇小说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是否在很短的篇幅内讲到了人们感到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这是时代的特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海明威的风格使他成了这个时代的开路先锋,他为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树立了楷模。 海明威擅长描写具有画面感的场景,是和他长期爱好绘画分不开的。海明威的父母是他艺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曾希望把他培养成艺术家。他本人也做了不少努力。毕加索、马奈、莫奈等著名画家对他的影响不亚于马克吐温、托尔斯泰等著名作家。据我所看到的多本海明威传记中都曾写到,法国后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对海明威的影响最大。 塞尚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画家,他要求的是根据个人的特殊感受,改造对象的形体,使之更加单纯、坚实和引起重量感。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简单,其实,正是这种简单的形式下,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海明威在回忆录中自己也承认,他从塞尚的画中学到了如何去创作一篇“有容量”的小说。 海明威重视场景画面感的描写,还有各重要原因,就是他受过意象诗歌的影响。在这方面,他受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的影响较大。庞德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对意象主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诗要具体,避免抽象;形式上要允许连行,不要切成一行行;要精练,不要废字,不用修饰等等。海明威不仅在理论上这样陈述,在创作上也是这样实践的。海明威描写的事物本身总是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措辞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甚至小孩都能一目了然。文字的浅显不等于思想内容的浅薄,关键在于作者的文字运用是否恰倒好处。 实际上,海明威博采了许多名家的长处,并将这些长处化为自己的东西。他的”冰山原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赋予海明威的任务是:放弃无关的素材、写作的花招、泛滥的情感,用精练的文字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冰山原则”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它开创了一代文风。随着历史的发展,海明威的那种具体的写作方式始终将会象巴尔扎克、狄更斯的写作方式一样,被后人以新的方式取代,但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冰山原则”的影响是永恒的。
关于海明威宣扬的硬汉子性格的再思考 摘要:海明威作品中宣扬的硬汉子精神及其他本人所具有的这种性格特征,几乎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但是,要是盲目地崇拜这种性格并身体力行地模仿它,肯定会发现美丽的光环下有着一定的陷阱,所以,辨证而又清醒地看待海明威硬汉子性格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 硬汉子性格 魅力 陷阱 一、硬汉子性格的形成 海明威是一个硬汉子,他的一生都是大动作。。。。
提起海明威,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他的冒险生活及他作品中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几十年过去了,一战成为历史教科书,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人类社会已步人高度发展的信息和网络时代。而海明威作为美国人乃至美国精神所无限崇尚的“硬汉’·形象却被永远地保留了下来,影响着许许多多热爱他的热心的读者。一、硬汉精神的构建硬汉精神的构建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父亲酷爱打猎、捕鱼造就了海明威勇敢、强悍、野性的性格。父亲的自杀,让海明威具有了男人必须坚强的意志。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00多块碎弹片;他植长钓鱼,1956年,他与《老人与渔》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原型—富恩特斯在秘鲁外海捞到一条巨大的黑色马林鱼,重达1542磅,创下了当时的记录;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在海明威一生中崇尚并处处张扬的就是“硬汉”精神,他把他自己一生都要做强者的精神品质敲人“硬汉”性格,在他的作品塑造了一个个“硬汉”式的英雄人物,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的诊释着“硬汉’‘的含义。二、硬汉的性格特征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了众多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家、猎人、渔夫、士兵等等。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命运总要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设置各种障硬。承担不幸,是硬汉性格的出发点.年老的斗牛士曼奴埃尔面临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障碍。《战地钟声》中乔丹的障碍是一座必须炸毁的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障碍则是84天捕不到鱼的厄运。命运使他们处于劣势,以期他们屈服或毁来。然而,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梢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他们都处在尖锐剧烈的外部和内心冲突中,他们都有共同严酷的悲剧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成功地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信心,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三、硬汉精神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子”形象随着他的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1.曼努埃尔打不败的人海明威作品中早期的硬汉形象多出现在斗牛场或拳击场上,这也许与海明威本人酷爱斗牛和拳击运动有关。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的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在短篇小说《打不死的人》中,这种硬汉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年老的斗牛士曼努埃尔,青年时曾以武艺超群和刚勇顽强而威震斗牛场,但青春的大好时光一经消逝,他便不再受到青睐。为了保住青年时代的荣誉,他执意再上斗牛场,与公牛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庄战,他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心:“我既然走上斗牛场,就要让枪扎在雄牛身上。’,斗牛场上的曼努埃尔身体受伤,观众起哄,他却决不肯退出场地,以压倒一切的精神力战公牛。当他被人抬上手术台时.他欣慰地说:“我干得好,我干得出色。”因为他最终战胜了公牛,战胜了厄运,当他倒下时,他是一个胜利者,保住了一个杰出的斗牛士的荣誉和尊严。以命取胜,这就是海明威所欣赏的,他那坚强、勇敢、蔑视死亡的“硬汉”精神,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2.乔丹—战争硬汉子的集中体现海明威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终其一生对战争十分关注,并在目睹战争发展的同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在生与死瞬间较量中,能够安全地捕捉到人的本性。因此,战争为海明威提供了许多难得的素材,硬汉子海明威和海明威式的战争硬汉子也随之进人读者们的意识和话题之中。海明威式的战争硬汉子在身份、性格、行为和命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几乎都是美国热血青年,在欧洲战争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是肉体的,有些是精神上的。这一时期的“硬汉子”比先前的斗牛场和拳击场上的硬汉子有了新的发展,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乔丹为代表。这个形象已经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奋斗的勇士,而是为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他已经摆脱了孤立主义,而为正义、民主而战,与人民生死与共,他的对手也不是一般的邪恶势力,而是法西斯主义。这个新的硬汉形象,灌注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信念,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乔丹的形象在海明威的硬汉序列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标志着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已经臻于成熟了。3.桑提亚哥—“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老人与海》中的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晚期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这个硬汉子形象同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窝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事例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雄心勃勃,做出了出海捕真正大鱼的一切准备,他始终相信自己会钓到大鱼,即使84天一无所获也毫不气馁,眼睛里没有半点沮丧的痕迹,而是充满了俏心与希望。桑提亚哥老人不向命运屈服,一双眼睛“总是那么偷快,从不服输”。象征主人公坚不可摧的毅力,海上捕鱼是人生角斗的象征。他独自划着船驶向大海深处,当天中午便钓到一要倾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条大鱼拉着他和他的船向北向东连续游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近中午时,他才把大鱼拉上水面,用鱼叉刺死了它。由于鱼身比船还长,他不得不把鱼拖在船边带着他回家。接着,结伴而来的盆鱼追逐着血腥,一口一口地把一千多磅重的鱼咬去,当他回到自己的鱼港时,船边拖着的只是一副空空的鱼骨。老人和鱼这场争斗燕得很艰苦,也输得很艰苦,争斗的结果尽管徒劳,但其过程却令人振奋。在老人看来,“盆鱼美丽而高贵,什么也不怕’,,但是人比鳌鱼更强。因此,在同鳌鱼搏斗中,想到
这个问题最好是去图书馆解决 《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评论》都是较为全面的查索工具 网上资源也很丰富 可以通过google 或者是学校局域网的论文搜索查找 一般都有很多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几十年来中外各国已经有很多阐述了 应该不难查找 但要出心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祝你成功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1](P79)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而且海明威获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就是“由于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对现代文体的影响”。这样一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便成了关于文体学的一种理论了。在解释“冰山理论”时,人们更多地从海明威被称之为“电报体”的文体特点来论证。于是,“电报体”同“冰山理论”就常常被混淆了。 英国著名的评论家赫·欧·贝茨对海明威的评价十分独到、准确,他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力求砍去遮住读者视线的一切障碍,把并不代表大树本身的叶子砍去,给读者一个基本枝干的清爽的面目。这样可以把作者、读者和描写对象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认为这种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2](P132)。笔者认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引起的文学革命,或者说是对小说创作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他的文体风格,而在于他大胆地把原在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也就是“八分之七”部分。本文主要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创作,来谈谈海明威到底隐藏了什么。 一、海明威隐藏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 文学作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应该说,整个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发展史,文学家们把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一直是做为第一任务来完成。到了19世纪,作家们更加关注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波澜。作家们经常用大段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感情,进行心理描写。可以说,《红与黑》的主线就是于连在复辟王政时期心灵的挣扎过程;《复活》的核心也无非是表现聂赫留朵夫精神忏悔的过程;《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一部克利斯朵夫灵魂发展的历程。应该说,这是文学的一个主调。而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看到,这一切被降到最低限度,甚至都被省略了。在海明威的创作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的感情,不论是兴奋、失望、悲痛、轻蔑等,从不用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他笔下人物的内心,不是作者告诉我们的,而是读者自我感受的。这正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美学原则:“任何文学作品的作用都在于从读者身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绪。” 海明威的作品,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唤起读者在这种环境下的“特定情绪”。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往往只表现人物的活动过程,而不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感情,最重要的感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先生同妻子一同去非洲狩猎,雇用了一个当地的白人猎人威尔逊一起打猎。在一次遭遇狮子时,麦康伯在危险时转身逃走,受到了妻子和威尔逊的嘲笑,而且妻子在晚间公然地同威尔逊偷情,使麦康伯遭受了极大的污辱,他力图要证明自己“男子汉”的力量。对于这个心理过程,作者并没有细致的心理描写,只是在三个人下一次狩猎活动中,使他的主人公突然有了一种自信。 被打伤的野牛进入到林子里了(最危险的时刻)。“咱们现在能进去撵它吗?”麦康伯热切地问。威尔逊用估量的眼光望着他。这不是个奇怪的家伙才有鬼哪,威尔逊想。昨天,他吓坏了;今天,他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他的妻子也发现了他的变化。“你变得勇敢得很,突然变得勇敢得很。”他妻子轻蔑地说,但是她的轻蔑是没有把握的。麦康伯哈哈大笑,这是非常自然的衷心大笑。“你知道我变了。”他说,“我真的变了。”“是不是迟了一点呢?”玛戈沉痛地说。因为过去多少年来她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弄成这个样子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迟。”麦康伯说。[3](P42) 作者在这里省略了麦康伯的内心经受的巨大煎熬以及整个的挣扎过程,但每一个读者,却在他妻子同威尔逊发生奸情之后,同他一起经受了煎熬和挣扎。直到麦康伯哈哈大笑——非常自然而由衷的大笑,读者才能畅快地长舒一口气。整个过程,作者没有写,但读者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再看海明威3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也是作者本人最满意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美国作家哈里在自己非常富有的妻子的陪同下来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一带狩猎,因为不小心受伤被感染,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在等待救援的飞机。整篇小说主要是表现哈里的回忆和内心感受,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虚实结合。作品结束前表现哈里的意识在飞翔,向着乞力马扎罗山上飞翔。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哈里是生是死,作者没有实写,也没有交待,只是表现哈里的妻子的感受: ……接着鬣狗的大声嚎叫把她吵醒了,一时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很害怕。接着她拿起手电照着另一张帆布床,哈里睡着以后,他们把床抬进来了。在蚊帐的木条下,他的身躯隐约可见,但是他似乎把那条腿伸出来了,她不忍再看这副景象。 “莫洛,”她喊道,“莫洛!莫洛!” 接着她说:“哈里,哈里!”接着她提高了嗓子,“哈里!请你醒醒,啊,哈里!” 没有回答,也听不见他的呼吸声。 帐篷外,鬣狗还在发出那种奇怪的叫声,她就是给那叫声惊醒的。但是因为她的心在怦怦地跳着,她听不见鬣狗的嚎叫声了。 其实,海明威就是要通过哈里妻子的反应暗示哈里已经死了。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幅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甚至我们连哈里妻子的悲伤也没有看到。这正是海明威一贯提倡的,作者省略了读者所能感知的东西。我们知道,这一对夫妻千里迢迢来到非洲,来时俩人健康快乐,而此时却只剩下哈里的妻子一个人在非洲原野,那么她的的悲伤,她的痛苦应是读者不言而喻的。但作品中,关于哈利妻子的内心感情没有丝毫的描写,那么读者感受不到吗?哈利妻子怦怦的心跳声淹没了鬣狗的嚎叫声,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人物情绪的感知,也就是“唤起了读者特定的情绪”。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和再创作的余地,甚至是许多的遗憾,但这也正是海明威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海明威隐藏了作品复杂的主题思想 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既有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也有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曲折反映。所以,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不仅仅隐藏了人物的丰富的感情世界,而且还隐藏了复杂的主题思想。 海明威的小说有一些主题易于把握,如上面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还有像《印地安人营地》、《没有被斗败的人》等,主题相对鲜明;还有一类主题隐蔽,较难把握,如《雨中的猫》、《世上的光》、《白象似的群山》等,后一类作品从另一侧面体现了海明威倡导的“冰山原则”。 《雨中的猫》讲述的是,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里,同旅馆主人、侍女之间发生的几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只是通过一只猫,才把这些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起来。夫妻俩在旅馆里百无聊赖,丈夫看着书,太太向窗外眺望,她看到雨中的窗下有一只猫,就想给捉进来,但没捉到,还遭到旅馆侍女的嘲笑。回房间后,开始同丈夫絮絮叨叨,想要这要那,而丈夫也终于不耐烦了。最后,旅馆老板叫侍女把猫送来了。 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人物也是非典型化的,其主题按照传统的典型化理解是无法理解的。我们的的确确无法从小说中看到一个鲜明的主题。海明威创作的独到之处就是把本应该由作者表现的思想和交待的内容,省略下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粗粗看去,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只是感到是一些无聊的人们,做了一些非常无聊的事,发生了一些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从小说所反映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来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再同海明威这个时期的主要的思想情绪相结合,我们就能体会到作品中还是在表现这一时期的一个基本主题:迷惘的思想情绪。 我们注意到,一向惜墨如金的海明威,在这篇不足3000字的小说里却用几百字进行环境描写: 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他们的房间就在面海的二楼。房间还面对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天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停在纪念碑旁边的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这段描写,似乎同故事没有什么关系,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环境。这个特定的环境描写,是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小说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我们从公园里用青铜铸的纪念碑,以及老远赶来看战争纪念碑的意大利人身上,可以感受到战争过后特定的氛围。 而小说中,我们看到旅馆里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住在面向美丽的大海的房间里,从房间里不仅可以看到大海,还可以看到公园以及公园里长势很好的大棕榈树,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让艺术家也喜欢的优美风景和鲜艳的色彩。在这一段的环境描写中,作者提供给读者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但是,真的就让人们这样轻松愉快吗?我们回到人类社会中,我们感受的却是另一番景像:他们打房间里“进进出出”,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这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在人海中的孤独。 就是在这种孤独的气氛中,我们进入到了小说之中。我们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处在一种无聊情绪中。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广场的侍者,在窗前看着雨中的猫的太太,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着书的丈夫,有一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的旅馆主人,随时可能绷紧脸的侍女。这一系列人物之间互不相干。作品通过太太去捉雨中的猫这一事件,把几个人联系起来。但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人物之间,表面看来通过捉猫似乎有一种交往,但其实相互之间都有一种隔阂,根本无法交流。 丈夫听说太太要去捉猫,先是表示可以替她去,客气一下就又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他的书了。旅馆主人,从“太太喜欢他”来看,他似乎还好,但他那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上,永远是“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结果还都是一种职业的虚假。侍女一开始是面呈笑容,关心太太别被雨水淋湿。当她听到太太要去捉雨中的猫,感到非常好笑,继而就绷紧了脸。其实,太太并不一定非要一只猫,只是在这无聊中做一点什么事罢了。但无人理解她,她只会在这一举动中,感到自己的无聊与尴尬。无奈中,她开始絮絮叨叨,最终引起了丈夫的不满,让她“住口,找点东西来看吧”。 这部小说表现的背景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而此时的海明威对美国和欧洲青年的思想情绪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迷惘”情绪。战争初期,他们听信了什么“神圣”、“光荣”等宣传,带着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投入到战争当中。但是,战争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充满血腥的杀戮,他们的美好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这些青年普遍认识到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了,人生理想、伦理道德都破灭了,他们对战争厌倦,普遍出现了“迷惘”的情绪。这种“迷惘”不是因为痛恨战争而成为自觉的反战主义者,而是苦闷、无聊、空虚,不知所措。就像《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他的最基本的情绪,并不反对战争,但“我已经与此无关”了,战争中人们的勇敢、镇定、明智,“但现在不再是我的事了”。 《雨中的猫》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情绪,人们都处于一种冷漠中,什么事都与我无关,身边发生什么都不再是我的事。作品中太太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其实是作品中唯一对生活寄予了希望的人。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希望,才使得她在迷惘的人群中,在冷漠的环境中有点格格不入。其他人都在冷漠地观察她不合拍的行为,使她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尤其是他的丈夫,对她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看来并不反对,从最初他要去替太太抓猫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但问题是,捉猫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与此无关”,太太愿意去捉,捉到捉不到,那是她的事,重要的是不要打扰我。所以当太太絮絮叨叨打扰了他时,他会喝令太太“住口”。 小说在淡淡的故事中,使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的极大伤害,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隐藏在水下八分之七的深厚内涵。 在海明威其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也常常有对主题的隐藏。如上面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就很好地体现了“冰山原则”。小说讲述一对男女恋人在车站酒巴等火车时,两人之间的一些对话。最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一对男女青年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甚至是很友好。姑娘说要喝啤酒,男人马上吩咐要两大杯;姑娘想尝尝掺了水的茴香酒,男人马上让酒保照办。在之后的对话中,我们似乎感到了男女的分歧:女人总是眺望远方,看到远处的群山像一群白象;而男人更关心的是让女人去手术。这种分歧只是在平平淡淡中发生的,好象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冲突。但是,当我们认真研究了男女隐藏了的思想感情和作者隐藏了的主题之后,就会发现这种冲突不仅不是一般意义的矛盾,简直就是人物间心灵的碰撞。女人眺望远处的群山,其实是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一再向男人提到白象似的群山,但男人只关心尽快把女人肚里的孩子打掉,不想为这个未来到世上的孩子担责任。最终女人终于明白了,“我们本来可以尽情地欣赏这一切”,“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但是“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最后,女人也醒悟了,“‘我觉得好极了,’她说:‘我又没有什么毛病罗。我觉得好极了。’”读者这个时候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被作者所省略的主题,揭示战后青年对人生万念俱灰,采取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最初是在男青年的身上体现出来的,但随着女青年的“醒悟”,这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已经被扩散了,同时主题也进一步深化。 我们只有探明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中“水下的八分之七”,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冰山原则”,而不仅仅是把这种认识停留在对写作形式的分析上。
海明威的东西很好写,无非是硬汉、勇气、死亡、性这类的主题,现在研究海明威的人很多,译林出版社的海明威作品的前言和译后记里都有很多关于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很有价值。我个人看过的是一本在《永别了,武器》的前言,林疑今的译笔,里面有作者著作的横向和纵向的简要分析。你可以去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做对比,也可以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做对比,这很重要!还要注意一些对他的评论文章,最好是西方的。另外海明威的电报体小说的字面意思后面的引申义十分丰富,一定要进行文本细读。
一曰和(ethical;harmonious;plain;natural;controlled) “和”在二十四况中处于首位,而且“和”的内涵几乎涵盖了所有二十四况,“其所首重者和也”。在对“和”况的说明中,作者首先讲到:“稽首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这说明“和”受到了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庸》中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和”首先指出古琴音乐应该是“合乎礼仪道德的”(ethical),是“禁止淫邪,正人心的”(forbidding people to have any lewd and vicious idea),而且是“乐以修德的”(Music is used to cultivate one’s virtue.)。“众音之款会,优柔平中”则说明“和”应该是“中庸的”(according with the doctrine of mean)、“和谐的”(harmonious)。“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则强调“和”是“不加雕琢的”(plain)、“自然的”(natural)。“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则说明“和”应是“有节制的”(controlled)。“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则强调“意念”(idea)与“弹奏”(plucking)应该紧密结合,而意念应“神闲气静”(carefree and peaceful)、“蔼然醉心”(calm and intoxicated)。 “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所以“和”强调演奏古琴不能仅仅注意演奏技巧,还应考虑演奏者的“道德修养”(morality)、“心理状态”(psychological condition)、“审美情趣”(aesthetic taste)都能达到良好的状况。 二曰静(quietness;calm) “静”首先是指“声音的安静”(quietness),“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其次是指“心理的平静”(calm),“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而求静的方法则在于“调气”“练指”。“调气”就是“调整心理状态”(to adjust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使其达到“淡泊宁静”“心无尘翳”;“练指”就是“控制手指”(to control the fingers),避免弹出“粗厉之声”(the rough and disagreeable sound)。所以“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声自静”。 三曰清(clear and melodious;pure) “指求其劲,按求其实,则清音始出”“不染纤毫浊气,傍弦绝无客声”,这两句说明“清”是指一种“清脆”(clear and melodious)“纯净”(pure)的音色,与“暗淡柔和”(faint)的音色相反。“究夫曲调之清,则最忌连连弹去,亟亟求完”则说明“清”与“静”一样,也要求演奏者要“从容婉转”(leisurely and agreeable),要“有控制”(controlled)。另一方面,文中还指出“清者,大雅之原本”(Qing is the origin of elegance),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必须作到“地僻”(Music should be played in a secluded place.)“弦洁”(Music must be pure.)“心静”(The player must be calm.)“气肃”(The attitude of the player must be earnest.),使欣赏者能够联想到“澄然秋潭”(The music reminds the audiences of the deep pool in autumn)“皎然寒月”(and the moon in winter.),而且“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The audiences are drunk in music so much that they want to transcend the worldly and become the celestial beings.)。 四曰远(remote;imaginative) “时为岑静也,若游峨眉之雪,时为流逝也,若在洞庭之波”,所以“远”的含义应是“悠远”(remote)“具有幻想性”(imaginative)的境界。“远以神行”“至于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而又玄”,这两句说明求“远”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想象”(imagination),即让思想进入“神游”(mind’s travel)状态,使演奏与想象相结合,“在想象中演奏”(to play in one’s imagination),或“在演奏中想象”(to imagine in one’s playing)。同时,想象的范围应限制在“自然的山水中”(mountains and rivers in nature),“若游峨眉之雪,若在洞庭之波”,这样就能使音乐达到一种“悠远”的境界。所以“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 五曰古(primitive and plain;primitive and elegant) “然粗率疑于古朴”“而古雅自见”,这两句说明“古”的含义是“古朴”(primitive and plain)“古雅”(primitive and elegant)的音乐风格,与“时调”(the fashionable tune)相对。“时调”的特点是“声争而媚耳”(The tune seduces people with its noisiness),“疾速”(rapid);“古”的特点是“音澹而会心”(a plain music but it can move people)“延缓”(slow)。同时作者还强调“粗率”(being rough and careless)“疏慵”(to play the music slowly and without emotion)“似疑于古,而实病于古”,所以“必融其粗率,振其疏慵”。最后,作者还进一步说明“古”的意境就是“宛在深山空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The music makes people feel as ifin the high mountain and deep valley and see the old woods, touch the icy spring, hear the blowing of the wind and feel like flying away from the worldly.)。 六曰澹(plain;elegant;unsophistic- ated) “澹”是一种“淡泊”(not to seek fame and wealth)“平淡”(plain)“孤高岑寂”(to have a too high taste to be understood by others)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有三种含义:一是“不入歌舞场中”“不杂丝竹伴内”,即不能用来作为“娱乐工具”(a means for entertainment);二是“祛邪而存正,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即它应是“正统的”(decent)“高雅的”(elegant)“淳朴的”(unsophisticated);三是“山居深静”“绝去炎嚣”“焚香静对”,即它应是“清高孤傲”(aloof from political and material pursuits)“不媚俗”(not vulgar)的。 七曰恬(pleasing) “恬”也是一种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是以“恬”这种气味来形容的。“操至妙来则可澹,澹至妙来则生恬”,所以“恬”应是弹琴达到一种境界后自然产生的“愉悦感”(pleasing)。但是这种境界应是“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它让人产生的感觉是“不味而味”(The music has no taste but feels like tasty.)“不馥而馥”( The music has no fragrance but feels like fragrant.)。就像“水中之乳泉”(the sweetest water)“蕊中之兰”(the most fragrant flower)。 八曰逸(free from vulgarity;elegant;moral) “逸”在这里指的是演奏者的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作品是没有局限的,作家却有局限的,作家的精神是没有局限的,作家的人却是有局限的,海明威留下思考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话: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许多东西。正是所谓“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唯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顾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假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仿佛绘画,写实。这是最简单的,也是天生就会的,然而我最近才突然回想起来。我忘记的太久了。人总是熟视无睹。 读过的古今中外作品中,老是在想的就是这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即便是有一天,我把它的情节忘了,内容也忘了,形式也忘了,甚至把海明威也忘了;但我忘不了那老人与海,忘不了那一种抗争的场景,忘不了那绝不屈服的人的尊严和勇气。因为我时刻感觉到,生活就是那海,我要做的就是那老人,应该用海明威所赋予的那一种精神去生活。 桑提亚哥(Santiago)是个可怜的老头——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Hemingway)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老渔夫在海上一无所获地漂流了84天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marlin),这是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2英尺的鱼,是在拖着渔船整整两天两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鲨鱼,经过殊死的搏斗,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没有让老人桑提亚哥成功,却以光秃秃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人很容易随遇而安的,深陷在沙发里的身子,是舍不得挪一挪的,沙发越软,陷得越深,越是懒得动。可生活如海啊,是不容让人懈怠的,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的是急流,平静过去,又将是风景,而人往往也是在风浪的颠簸中才意识到危险感到恐惧,才想起自己的疏忽,才本能地需要抗拒。可是,想要征服海的人啊,你需要时刻警惕时刻谨慎,不要在危难的时候才显示出你是个好汉,要时刻撑好船,看好方向。 生活就是海,你就要做那位老人。 永不言败, 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了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吗?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义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的,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场。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题吗?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这些吧! 自信,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人活着,唯一能确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着的,那么 支撑人生存勇气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丧失了自信,在持续那么多天的背运之后,桑提亚哥还有勇气和毅力出海捕鱼吗?因此人活着就必须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正因为桑提亚哥有着绝对自信,他对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宽容和理解。在这里,海明威展现了自信与宽容之间的联系。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我和你奉陪到死”——这个硬汉面对挑战如是说。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义所在,还有他趋向坚韧的力量。故事的头尾,都出现了名叫明诺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继承老人的事业。何止捕鱼的事业要被传承,这副铮铮铁骨又何尝不为我们所崇敬、所供奉、所学习呢。在老人的故事里为什么有这个孩子的出现?年轻,象征着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内心同样是年轻的。文中多次描写到狮子,阿非利加海滩上,狮子在笑闹嬉戏,它们浮现在老人的梦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样揭示了老人永远不会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这个骨头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不妨将鲨鱼看作打击,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说的:“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
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海明威的书,查一些他的资料,不能光写老人与海,更得写海明威的经历,这样才能立体,您说呢
我认为《你的名字》爱情当然是影片最大的看点,除了两位主人公的个体情感和命运,新海诚对世界观的描写也似乎找到了门道,开始有点物了,例如乡村与城市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例如对土域文化和乡土人文的挖掘,又例如对精神世界的探讨,不过这些充满了对热情的描写,就在那满天的阳光或繁星下,时时浮现出顾影自怜的幽幽之意。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再次去见你的。
《秒速5厘米》
《秒速5厘米》这部电影由三个短片构成,描绘出一段成长与爱的故事。第一话《樱花抄》述说两位主人公的重逢。第二话《宇航员》从暗恋贵树的女孩——花苗的视角来展现贵树与明里分别后的生活。第三话《秒速5厘米》则刻画了贵树和明里长大后内心的种种彷徨。
《言叶之庭》
《言叶之庭》剧情上来说,这是一部短小精悍像散文一般的作品,只不过放到了荧幕上。延续了秒五小清新的风格,电车,学校,熙攘的人群,城市,淡淡的哀伤,却放进了一个雨的世界。这个世界也经历了季节的变迁,季节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时间的沧桑感,但是季节把时间的变化更扩大化,扩大到我们周边的世界,当天气,温度在变化时,会突然发现时间原来悄悄溜走了,一天天的累积变成了季节的轮回,而这次的故事和季节产生了联系,从夏初到盛夏,相遇的每天都变得更加珍贵。
《追逐繁星的孩子》
《追逐繁星的孩子》的物哀元素素同样是星,但却有看小同的情感影片中的人物都缺失亲情的关爱渡赖明日菜的父亲去比母亲是一名护上,常常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有时问陪伴她,故她内心充满着强烈的孤独感;少年瞬从小就失去双亲,而他的弟弟心小但缺少双亲的关爱,还痛失了唯一的哥哥;森崎老师早在I年前就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而他也在没有接受过身边的其他女性,常年都独自一人牛活一正因为他们都缺失了真爱与亲情,所以他们各自踏上了一段胃险的旅途一明日菜与森崎老师共同来到了地下世界雅戈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海诚《你的名字》观后感精彩影评(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的名字》里,情绪和手艺都在,但不似以前虚无缥缈了。甚至可以说,新海诚电影里所有莫名其妙的忧愁,所有惝恍迷离的追寻,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了共同的路径和答案。诚哥终于在自缚多年的茧里拍翼成蝶。影片基于宏大格局而生的残存记忆和潜意识召唤,引致男女主在不同时空滚落下一滴眼泪。漂浮的愁绪就这么找到了有力的支撑点。
那个有着顽固深海孤独症的少年,成长为大叔之后,依然秉持着他使命般的孤独与自由,展开对情感宇宙的探索秘旅。这一趟,找到了自己的玫瑰星球。
被汹涌人潮挤散的梦中人,地铁上的纵使相逢应不识,“逢魔时分”过后的烟消云散,为一份既视感而生的两端情怯。三叶和泷只能将记忆凿刻在空气里,那么用力而又伤感,直到攥在掌心中的秘密被打开,一下子就把整颗心都击沉了。
那一段长镜头真是神了:手腕上的红线,幻化成彗星的轨迹,幻化成孕育生命的脐带,幻化成个体的年轮,扭曲、缠绕、还原、连接,化作时间,化作“结”,破译出土地与穹苍的呼应。宇宙洪荒的孟浪让绳索纵弛,宿命的牵绊又让它绷紧。交汇时若即若离,冥冥中千丝万缕。
所以一点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电影院里看得嚎啕大哭。说是“青春不灭、纯爱不死”还是觉得清浅了些。新海诚的某一种固执,真的可以戳中很多人,那些相信“在某一个时空会有另一个我过得很开心”的人,相信“心爱的人死去会化作暗物质守护和改变星轨”的人,相信“于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人……为了吾道不孤,为了赤心和天真。
赤心能让我们在宇宙万物中涵泳优游,天真则让我们在世道万象中有所凭恃。任世界碾压、冲刷和捏塑,看似百无一用的东西化为掩体后,至少能帮他们获得甘愿的勇气。
说来也巧,看完这部电影的几天,我就去了日本,虽然只在关西晃悠,可代入感太强烈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潮,地铁的呼啸而过,每个人都冷漠、礼貌、客气地保持距离。脑子里回荡着《青春咖啡馆》里写的:大街上的邂逅,高峰时刻在地铁站里的相遇。那个时候人们也许应该用手铐把彼此链在一起。什么关系能够抵挡住那种把你卷走、让你失去控制的浩荡人潮呢?
生命何其芜杂,相逢何其稀罕。人与人的孤岛短暂接壤,浩瀚与温柔,混沌与注定,动荡与记认,终究还是从哀愁中汲取的灵感。
一颗彗星会形成浩劫,一个村庄会湮灭,繁华顷刻会崩塌,记忆也会漫漶,曾有过的刻骨铭心变成不知缘由的怅然若失,无论本片的结局如何像童话般美好,余味还是氤氲在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会”、“物哀之美”上。余味里仍氤氲不去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会”、“物哀之美”。将深刻的无奈化为美感封存,便是对当下抱着彻底的投入和敬惜之心,才能坦然无愧于来日的遽变。
想来又感伤又释然。人与人的交汇,能在真实中捕捉的,都不过是些片面辰光,可是,人与人的关系,放诸寰宇、时空的坐标观想,又岂止于生死。
这部片至少要去撸三遍,第一遍凭直觉,感动个一塌糊涂。第二遍仔细捋一捋诚哥的脑洞。第三遍,也抱着物哀的心境,沉浸于大银幕上的星空与梦幻吧。
最近大热的“你的名字”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的吸引我,但听闻大家的好评已经豆瓣上出奇的高分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看的。于是选了电影下架的最后一天去了万达影城观看这部电影。
当我认真的看完最后的时候,我彻底的被这部电影感动了。我觉得几乎没有几部电影可以影响我的心理,可以使我发自内心的融入电影中去,即使我看完电影后的三天,我的感受久久不能散去。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担任主要配音演员,人设是由参与过《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将贺担当,作画导演由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执笔。因此无疑是个大手笔,大制作。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每千年回归一次的彗星造访过一个月之前,日本某个深山的乡下小镇。在这里女高中生三叶每天都过着忧郁的生活,而她烦恼的不光有担任镇长的父亲所举行的选举运动,还有家传神社的古老习俗。在这个小小的城镇,周围都只是些爱瞎操心的老人。为此三叶对于大都市充满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个变成男孩子的梦。这里有着陌生的房间、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现的则是东京的街道。三叶虽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够来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让她觉得神清气爽。另一方面在东京生活的男高中生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他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中,变成了女高中生。两人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不得不说这个剧情简直好到了极致,无数的人观影时泪流满面,剧情十分牵动人心,我观看到高潮时,我甚至忘记了呼吸,忘记了眨眼,感觉整个人都置身与电影之中,无法自拔。
我觉得在我所看的所有电影中,这部影片必是无法磨灭的记忆,可能数年后我重新观看一遍也会同现如今一样感触万千。这部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观影的愉悦,而是心灵的震撼。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关于男女互换身体,发现时间错开三年,但最后又重新相遇的电影——《你的名字》。
生活在小镇的宫水三叶早已厌倦了她的生活。她总幻想着来世自己要做东京帅哥。于是呢,她常在梦中变成东京的帅哥。就这样享受着做一天自己做一天别人的美好生活。后来三叶知道自己在梦中与生活在东京的泷进行了灵魂互换。于是开始对对方好奇,到彼此担心惦念。二人开始了以笔记为载体的相杀相爱。泷的霸道气场给三叶赢得了许多烂桃花。三叶也渐渐适应了泷的打工生活。二人在小打小闹中渐生好感,蓦然回首,已有真情。浪漫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泷看见三叶关于当晚有慧星的留言,在天台等了许久,却并未看见彗星到来,悠然的情感铺垫戛然而止。泷和三叶停止了灵魂互换。
泷为了寻找三叶,凭记忆将整个系守镇画了下来,并拿着画四处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凭借那幅画,找到了梦中的景色。当泷千辛万苦地来到系守镇,他惊恐的发现这里早已毁于灾难。彗星坠落在三年前,全镇500人无一生还。三叶也没能幸免。
这时泷想起了三叶婆婆的话。绳的扭曲、缠绕,是时间流动的体现,它连接着时空。于是泷找到了神社,喝下了三叶的口嚼酒。绳再次带他回到了三叶的身体之中。为了拯救三叶和全镇居民冷发动好友制定了避难计划,结果失败了。好在关键时刻,泷在强烈的使命感中唤醒了三叶。他想起三年前三叶曾找到他,并给了他一个神秘的绳结。就这样糸守镇无一人生还的新闻奇迹般变成了无一人伤亡。
原来天作之合是存在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是可信的,以至于若干年后,即使泷已经完全忘记了曾经拯救过三叶的世界,也能在擦肩而过中,感受到强烈的命中注定。命运弄人,但幸运的是我们能在泪眼朦胧中找到彼此,并问出那句深藏心底的话——你的名字是?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相遇,在现实中互相交织幻想的故事。这位日本导演另外两部动漫《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
小心翼翼的将这部片子又看了一遍,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唯美梦幻的画风那种干净、纯白,是吸着雾霾的我们很难想象的。所以你看《秒五》以及其他日本电影里面的风景,很多都把纯白、美感做到了极致。清新的人物设定,忧伤的音乐,故事的叙述逻辑瞬间将我们拉回了我们的那个高中年代,影片以一条红线展开了男女主人公之间,魂飞梦绕感情纠缠的梦境世界,现实和过去相互错。
小镇女孩三叶与东京男孩泷互换身体,小镇女孩三清早起床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用以此幽默的开端吸引受众继续往下观看,用乡村与城市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来回切换,传统人文与自然之美呼之欲出,也令人所见看似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人的疲倦与狡诈,三叶所向往的都市生活其实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电影过多内容就不讲了,还是希望大家去影院观看。
电影将悬念维系到了最后一刻,多么害怕在那阶梯上已然经历生死的两人最终只是形同陌路,当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气说出那老套的'搭讪台词“我在哪里见过你吗?”泪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后不仅将“你的名字”以升华,更让人真正感触到了那怦然心动的纯爱。
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青涩而又真挚的感情,它甚至远远的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
看完电影后突然想到了韩寒的一篇文章,
高考结束了,马上又将会有这么一群孩子,迫不及待的扔下书包,去聚餐,通宵上网,旅行,KTV,闲逛,狂欢……认为自己终于解放了……殊不知,你们离开的,就是天堂。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经典的日本动漫,很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字,但一直未有机会去欣赏。那一天政治晚自习,老师让我得以与他见面。
《你的名字》画面鲜亮,色彩搭配和谐明亮,人物构画不算特别精美,但对全篇的背景勾勒的极为细致,剧情偏新颖独特,只是我第一次对某些地方还是有诸多不解,电影讲述了来自糸守镇女孩三叶和东京男孩泷因为一场彗星而交换身体所发生的事。前期电影偏搞笑,到了中期,我不由得开始羡慕起来,能够以另一种身份去体验另一个生活,想来也是极为奇妙的。
随着剧情的展开,泷去找三叶,却发现三叶及糸守镇早在三年前便毁于一场流星雨中,又阴差阳错回到毁灭前一天。泷和三叶在山上的场景是我不能忘怀的,有着时间差的两人同时在同一处地方寻找对方,只听得见却看不见,所幸他们感受到了,这时不得不说电影的细节表现很好。画面以两个时间点的两个人同框,却只见三年前身体为三叶的泷,另一处却是空白,而在中间是一条透明白色的屏障,阻隔。两人明明看不见,泷却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问:“三叶,是你在那吗?”慢慢伸出手,两个来自不同时间点的人就这样恢复到自己的身体里,同时,终于看见了隔了三年的心心想念之人。
我一直记得泷为了阻止人们聚集的焦躁,一直记得泷为了找到山上的山三叶而狂奔,不顾险些掉了山崖,一直记得两人彼此握手,要写下名字的那刻,同样一直记得最后的最后,狂奔归于相望,又转擦肩后,泷的一回头:“那个……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三叶含着欣喜重重地点头。两个人,就这样在时间的奔跑中再次相遇,即使想不起你的名字,即使不在一起,那又如何,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能在下次见面,能再次说:“你的名字是什么?”
明明好像认识了好久,好可惜,你的名字是什么呢?
没关系,时间并不能将两个真心相爱的人隔开。即使远隔万里,我也来到了你的城市,看到了见证你成长的家乡;即使看不见你,我也知晓你的存在,拼命找寻不肯放弃;即使我们的名字并没写完,我也一直在等你亲自告知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这次我会将它刻在心上,时间再远,也不会遗失。
放假期之前,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要看十部电影的计划。第一部选的是口碑评分都很高却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动漫科幻类电影《你的名字》。
“黄昏之时可以看见不可见之人。”为了契合这种暗示,我专门找了个接近黄昏的下午,观看了这部电影。
女主是生活在农村的高中生宫水三叶,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却略显枯燥的生活。她的父亲是她所生活的镇子的镇长,由于种种原因她和妹妹跟随外婆生活,并一起打理着神社的事情。另一边,男主立花泷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东京的高中生,他也同样重复着枯燥无聊的生活,每日也不过是上学,打工,回家,如此循环罢了。
在无聊日子的某一天,他们两个完全不搭边的人因为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在早晨醒来时发现互换了身体。因为都对彼此原来的生活感到乏味,他们便对交换身体这件事没那么排斥。他们每周会交换两到三次身体,渐渐地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对方的生活中赢得了或多或少的喜爱。
但突然有一天,立花泷发现再也不能和三叶交换身体了,虽然他不以为然,但脑中却始终好像被什么事情羁绊着一样。他开始凭借记忆去找三叶生活的那个村子,拼尽全力去找,最终找到了。但那个村子在三年前被彗星击中,导致村里大部分人都死了,泷也从官方的统计中得知三叶一家的死讯……
他很着急,想起三叶的口嚼酒,找到放置口嚼酒的地方,义无反顾的喝了下去。终于他又和三年前的三叶交换了身体,并且去拯救村里的人,让他们撤离,提前告知他们将要发生的灾难。最终全村人得救了,但三叶和泷都失去了对彼此的记忆。
看完这部电影,心中感慨万千……
奇妙的梦中互换身体,交换着彼此的生活,把生活活成最喜欢的样子。彼此心灵感应着,渐渐互相喜欢。美丽的慧星陨落,深邃的眼里满留着遗憾,或许那时三叶在想……啊,多遗憾啊,泷在这时还不认识我呢……会不会永远都不知道我呢?泷竭尽全力寻找着,这让人感动,也让人心痛,但幸运的是他最终成功了。黄昏时陨石坑旁的奔跑,以及后来美好的相遇,都成了日落时最好的画面。
想要见的人就去见吧,该记住的人也都记住吧,不然你以后会为此付出数倍的代价想去实现或者留下遗憾。
终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讲述,《你的名字》将梦与现实交织融合在一起,以“交换身体”这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干净澄澈的天空,乡村田园式的清景,绚烂的彗星尾焰,都让这部电影深深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而令我极为佩服的,是新海诚对时间的虚化处理。“时间”是人为创造的,是人们为了证明事物变化过程而选择的一种描绘方式。而电影中,新海诚将时间虚化了。两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时间轴:男孩认识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着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铁相遇,也只是一个人的欣喜,在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不同时间点,他们真实地存在却又真实地错过。其中一段,两人在夕阳下第一次跨越时间短暂相遇,想要写下彼此的名字,却终究没有写完,男孩留给女孩的,不过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欢你(反过来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诚使人们面对这样的场景时,除了揪心还在思考:男孩与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时间洗礼后,他们互换的身体记忆渐渐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寻觅?八年光阴过后,他们于地铁站相遇,凝望进彼此眼中时,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语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在虚化过后的时间与空间中,男孩女孩不曾记住彼此的姓名,但他们记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个念想:“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我在寻找什么?他(她)在哪里?”当他们擦肩时,不需要解释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原来所有的遗忘都是我们自我欺的产物,认清这一事实后,生命原不会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诚以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两个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鸟归巢。当男孩鼓起勇气转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两人眼眶微润,异口同声地问:“你的名字是——”
影片结尾的处理十分感人,两人在相遇中结束全片。电影结束,属于我们的生活却没有结束,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缘分。
时间敌不过的,是感情。
当年那句:“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与你相遇?”红遍了各大纸媒,我第一次看见,是在成都的报纸上。
后来老爸花五块钱买了张碟,吃晚饭的时候全家一起看了。然而除了超级超级美的作画和名字很好听的导演外,我记住的大概只有最后那个错过的回眸。
再一次看新海诚的作品,已经是高中的时候了,那部评价并不好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当年是几个动漫爱好者联合,每个人花了三十块包了省游泳馆旁花园影城(现在拆了,变成了小杂货店)的小厅看的,看完后大家都蛮失望,稀稀拉拉也就散了。
后面再有了《言叶之庭》,记得哪个网站还买了版权,也是在一片“画风真好看”“感情描写真细腻”中消散了。但感觉新海诚还是没走出秒五的影子,一切的一切,那么好,又那么平,没有惊喜感。
后面又是什么高考广告,还以为要出正片结果没有……白期待了好久……
渐渐少看动漫了起来。志同道合的伙伴,去外地、出国、失去音讯,喜欢的动漫杂志一一停刊,也就很少再接触了。
有一天刷朋友圈看见了新海诚新作的消息,一看预告,刷的一下,熟悉的感觉被触碰了,虽然很多东西不一样了,但也有很多东西还在啊!
一路关注,有了资源干脆没收忍住不看,坚信着它会在国内上映,中途各种不好消息纷纷,跌宕起伏,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周四也不回家了,起了个大早第一个冲进电影院买好了首映票,晚上和裁裁顶着寒风出门了,顺便加餐啃鸡腿。
学校的小电影院把广告轮流放了三遍,才开始播,第一个画面一出,心都攥紧了。
那电影般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音乐,扣人心悬的节奏,从捧腹大笑到哭泣,再到释怀。最重要的,和秒五不同的,是那完美的故事。
如果秒五是在特定的经历后才能完美理解的剧情,那你的名字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求。
放完以后,和电影院大多数一样,一直坐到最后一秒。
重要的人的名字,说不定三年后我也能碰上呢。
一激动写了好多,实在是太幸福的夜晚了,以后一定会看到新海诚更多好的作品的,一定。
像全世界安利,《你的名字》。
除了《大鱼海棠》,我最喜欢的动漫电影便是《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日本作品,都说日本动漫作品很好,所以这个电影也是非常的完美。
据我所知,《你的名字》在全世界票房排名榜上在第二十几名,而整个榜只展出前三十,所以说已经不错了。
其实最让人喜欢的是剧情,很玄幻,很有趣。
一个少女和一个少男,时隔三年互换身体,真正原因是因为一颗陨石。而少女的家族世世代代在规定的年龄,都会和远在几年前或者很远的地方的人交换身体,醒来后会当成梦,记忆越来越模糊。而少女所在的这个家族居住的地方在1200年前就因为陨石砸出过一个坑,而现在这颗陨石也会掉落到同一个地方,这个小镇会因为陨石不复存在。男孩知道一切之后,喝了少女的另一半——口嚼酒,回到了陨石坠落之前,试图阻止这一切。而这时,两人换回到自己的身体,在黄昏之时,在同一个世界相遇。男孩讲了他的计划,希望少女去实现,并在女孩手心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提议女孩这么做。可是黄昏之时很快就结束了,两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男孩发现自己记不起女孩的名字了,女孩在实行计划中也摔伤了,发现记不起男孩的名字,打开手心,男孩写的是“喜欢你”。
这一段是非常感人的,但结局很完美:两人工作后相遇,发现似乎认识对方。
《你的名字》我看了四遍,每次看到两人在黄昏之时相遇的情节都忍不住哭。
而且这部电影编剧很厉害,在故事中有一些隐藏剧情,我也是看了两三遍才看出来。而结尾也非常引人深思,不敷衍、不觉得突然结束、觉得还有下一部。
另外,它的主题曲、插曲,也编的非常好,我自己都忍不住找谱,用钢琴弹了下来。
所以我一直很喜欢,接下来给大家看一张图,是导演谈《你的名字》。
其中几句经典的话也送给大家:
不管在哪里,不管过多久,不管是要跨过高山,还是要越过湖海,我一定会去见你一面。
重要的人,不能忘记的人,不想忘记的人。
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
扭曲,缠绕,有时又还原,再次连接,这就是结,这就是产灵,这就是时间。
一个要费尽千辛万苦哪怕时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对方,而那个人,可能就是我们渴望的另一个自己。与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个梦,醒来时无论多么努力却也无法记住你的名字,但是“我爱你”却被写在了手掌心。
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护神社的高中女生三叶,向往的是成为豪迈而潇洒的东京男孩泷。虽然像其他男生一样不修边幅,打篮球,在西式餐厅打工,泷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却是柔软的,他爱画画,想成为能够改变东京城市景观的建筑师。三叶和泷并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唯一让他们相连的不过是两人成长中如此相似的对理想的期望。
于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彗星的来临,促成了两人在梦中的相遇,从此,你和我,因为同时梦到彼此而开始了交换身体的旅行。
有梦想的人,无论梦想怎样,大多在性格深处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赌注。当你和我在梦醒许久之后,站的莫可名状般繁华的东京街头,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认出彼此是连名字都不记得的那个他/她?
这个世界无论旋转了多少个维度,折叠了多少个交接点出来也无非就是让我们这些爱无能的人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而已。而选择性越是充沛,选择之后的满足感常常越是匮乏,而这种愈发明显的疏离感与爱无能或许才是那些自古以来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独自观察天象的人内心最恐惧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时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讨的核心问题。
把结局打开的时候,原来最浪漫的瞬间,是你奋不顾身跑来告诉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还不认识我时就问我“你的名字”,我们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为彼此的帮助而走过了与青春告别的时光,却无法看到彼此。
请记住,无论在未来相遇与否,与青春离别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过,我爱的你也是我自己。别因为我还不认识你就忘了我们相遇的梦。
谢谢,新海诚,给了孤独患者们一个如此浪漫的爱无力治愈病例。时空旅行可能是爱情中最艰难的距离了,核心却还是那个古老的话题:我爱你,你在哪里,要怎样才能找到你。
“我们一起去离再见最远的地方吧”!
最近微信圈已被日本动漫《你的名字》刷屏,它并没有如同中国电影做足广告宣传。为对得起这么优秀的制作和朋友的电影票,我也想来说一说我的感受。
害怕像上次《我们诞生在中国》一样优秀的电影,上映几天就匆匆下架。所以没等到周末就选择在家旁边屏幕并不理想的影院观看。谁让我们如此期待呢,吃过晚饭离开始一分钟就狂奔到影院,最终还是错过开头,只能自行脑补。
在观看新海诚这个作品以前已经看过被很多人推荐过的《秒速五厘米》,但是记忆并不深刻。据说这次新海诚相比以前情节设置更加完整,这个我并不太关注。这部电影看到的第一瞬间就被美丽清新,真实而梦幻的画面所吸引。淡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明亮的颜色都散发着青春的灵动和梦幻。故事情节构造也是也是亦真亦幻,彗星陨落将生活在小镇的姑娘三叶和大城市东京的帅气少年泷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每周两个人都会交换身体,开始以为是梦,后来接受并且认真过起彼此的生活。就这样两个少年的心渐渐走近,想要见到彼此。当真的要行动的时候才发现怎么都见不到,因为他们是穿越三年时间的交换。当彗星真的落下时为了记住彼此把名字写在各自掌心,遗憾的是。各自恢复彼此的生活怎么都记不起那个人,只是隐隐感觉有那么一个人在自己生命里重要的存在过。
泷一直都在等这么一个自己也不确定是否存在的人,擦肩而过只觉心里一动,但不觉那期盼的人就在不远处。电影就是电影,最后泷见到要等的人。即将转身离开,泷还是鼓起勇气说句“我好像见过你”,”我也是“,两人泪流满面,终于找到彼此。
新海诚完成了我的很多幻想,大片蓝天朵朵的白云和带有童话风的色彩和建筑。小时候想象自己如果可以成为另外一个人或者换一下性别会怎么样,电影里实现啦。也曾经很多次感觉发生在自己生活中某个情节好像真实地经历过,却不能说出所以然,或许那就是自己曾经穿越过。总觉得自己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人,而他最终真的出现了。我的生活里或许都不能实现,或者实现一两件,但新海诚让我依然对童年的幻想和美好小情怀抱有期待。
我觉得答案是寻找人类情绪的共鸣点,用环境去吧每个人内心都有的负面情绪流露出来,无论是《秒速五厘米》中飘落的雪花映衬着主角之间辽远又微弱的联系,还是《言叶之庭》里,幽静的公园石凳上老师与学生的不合群的孤独感,抑或是《你的名字》里,星星划破天际预示着男女主之间的迷失,新海诚都在用环境和氛围衬托人与人之间的孤独、错失、以及遗憾。
和宫崎骏的很相似。 有种清新的又深奥的感觉。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前六句给人的意象,是一种阴暗的畏途,思乡的情思、凄苦的前程都在笔下呈现,然而笔锋一转,凄苦之调遂化为“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之境界,显得格外坦荡。王守仁善写山川景色之秀丽、归隐林泉之悠思。《山中示诸生》系列,总能给人带来秀逸清丽之感。“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多么静谧、悠闲的韵味。再看他的《寻春》诗:“十里湖光放小舟,漫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白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他的诗歌,全没有复古派模拟古人的色彩,而是用最简洁的文字,描摹最自在的意象。王守仁曾说过:“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这就好像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如果童子戴假面具和假胡须,低头弯腰,则令人生厌了。”这话其实很适合他自己的诗文,观其诗,想见其人,浪漫之气,溢于言表。王守仁的诗文,洋溢着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智慧,具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质。先有他以良知为前提的“真意”,才有后来李贽提倡的“童心”、袁宏道等人提出的“性灵”,从而在晚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从这层意义上说,王阳明的体认良知,不仅对明代的思想界影响深远,而且推动着明代文学突破复古的樊篱,趋向个性解放。
《观德亭记·君子之于射也》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王阳明 · 明代《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高楼六月自生寒》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王阳明 · 明代
《泛海》
王阳明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诗的开篇便仪态潇洒,表现了世间荣辱,淡然处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后来解放了无数人的心灵,打破了数百年来理学家对人性的钳制。但要解放世人,首先就要解放自己。他说,海上的风起云涌,巨浪滔天,只要心不为所动,那这点风浪又能算什么呢?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自己原本就没放在心上;世间的万物变化,也不过似浮云掠过长空,根本就不会在心中留下痕迹。这种心境的超越,是完成了人与自我的和解、与世界的和解。他既反映了王阳明刚毅无畏的品质,也反映了阳明心学“戒慎不睹,恐惧不问,养得此心纯是天理”的观点。有了如此境界,在诗歌的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抒发此时的心里感受——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在这辽阔而静谧的大海上,手拿锡杖,身驾长风,在月光下飞越,飞越大海,飞越苍茫,飞越沧桑。“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的惊险航程,诗人却写得像一次极富诗意的旅行,因为他心中自有法器,心中自有智慧。
后来,王阳明确实找到了人生的法器,也确实凭此法器飞越了世间的沧桑,这就是他的“阳明心学”。写完这首《泛海》后,王阳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贬谪的龙场之路。在荒蛮的贵州,他终于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奠定了阳明心学的基础,成就了中国最后一位圣人。正如王阳明后来所说的“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是的,“心外无物”,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找到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