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环境。大致来看,对短视频行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层面。(1)文化环境:主要应该侧重于分析短视频对传统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短视频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也需认真研究当前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对短视频内容所持的基本态度,例如低俗短视频导致人们对短视频行业形成偏见。(2)经济环境:主要考察社会的生产力、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等具体经济指标,面向特定城市或特定用户群体的短视频产品还应该具体分析其经济环境中与短视频消费相关的因素,例如美妆短视频带货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3)技术环境:分析当前及未来影像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技术因素,例如短视频平台提供的视频剪辑功能在技术上解决了普通用户的制作难题,又如5G通信技术的普及将推动视频内容超高清化。课堂讨论请读者回忆互联网诞生以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4)人才环境:考察整个社会及本地区短视频人才的供给状况和收入状况,着重分析创意人才、制作人才和运营人才等群体,了解短视频人才创业的基本状况。完成了对短视频行业发展环境的调研分析之后,就能够清楚地掌握大到全球或全国、小到本地域或本领域的短视频行业宏观发展状况,能够为自身的短视频垂直领域选择和产品基本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mv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应用最早产生于2011年,出现在美国。中国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微视、秒拍美拍、抖音、快手、二更、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由于短视频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笔者以“短视频”为关键词在读秀上检索时发现,国内目前并没有短视频相关的学术论著,有关短视频的书籍多是跟网红、制作、流量变现、自媒体等有关,缺乏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方面,笔者在中国知网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以“短视频”进行主题检索,截止2018年9月30日,共检索到909条结果,数据分别为:2011年:1条,2012年:1条,2013年:4条,2014年:25条,2015年:27条,2016年:95条,2017年:285条,2018年:471条。从数据结果来看,从2014年开始,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了2018年达到最高,这与近两年短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相信随着短视频应用越来越火爆,有关短视频的研究也会更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国外最早对短视频进行研究的是Gibbs和Colin,他们在文章《Short-form may be long-tail for mobile video》对短视频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预言移动短视频应用势必成为媒体市场必争之地。(1)此外,笔者在百度学术以“short Video”进行外文主题搜索时,一共搜到171000条信息,其中多集中于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学方面,有关新闻与传播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仅有的一些文章也多从短视频应用出发,进行个案研究,如Luck Chitwood的《Social video success for brands on Vine and Instagram:your 6-to-15 seconds of fame》,作者通过对Vine and Instagram这两大短视频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短视频应用的价值。(2)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mv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应用最早产生于2011年,出现在美国。中国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微视、秒拍美拍、抖音、快手、二更、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由于短视频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笔者以“短视频”为关键词在读秀上检索时发现,国内目前并没有短视频相关的学术论著,有关短视频的书籍多是跟网红、制作、流量变现、自媒体等有关,缺乏学术价值
百度,夸克,知乎,知网等。短视频传播了物质至上的理念。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亿,较2020年3月增长亿,占网民整体的。
日前,新媒体用户不断扩大以及短视频形式在日常得到不断的应用,短视频内容的不断多元化,形成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短视频形式与各种媒介互相渗透,彼此融合,传播形势不断走向全面化,也正因为如此,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传播形式不断受到重视,发展日益扩大。短视频做为一种依托社交与文化传播平台传播,移动端传播,以其相较于其他媒介传播形式所不具备的内容丰富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传播价值。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亿,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带有短、平、快特性的短视频形式正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成为传播行业的风口浪尖,丰富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短视频已经从无到有不断的发展开来,截至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播媒介。(一)短视频发展现状(一)短视频的特性短视频的属性之一是短视频的时长。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和受众对于短视频这种视频形式接受度的提高,短视频长度也逐渐从最开始的数十秒扩展到数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其中以3分钟之内内容为主要时常分布。可以发现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以3分钟为计时单位的短视频。创作者可利用3分钟时间,为用户解释清楚一个简单的概念或专有名词,使用
抖音短视频国外研究现状抖音自从在国内发展稳健后,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市场,起初之时,发展并不顺利,源于用户接受度不高,且有相似品牌在其中。但随着抖音APP的不断改进和功能完善,用户逐渐尝试接受新鲜血液的出现,每一年抖音的用户数据都在极速攀升,达到数亿用户的它立马占据海外市场。无论抖音怎么改变,也无法磨灭它在悄然无息中也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轨道。
目前大多数以影视剧为素材的切条搬运类“二创”短视频,其创作、传播行为若不能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则面临侵权风险《云南虫谷》创纪录的3200余万元侵权赔偿金额,被认为贯彻了司法定价围绕市场定价的总体思路,以及数额裁量不离价值基准的根本遵循作为众多利益参与方中最重要的两端,维护内容创作空间的清朗,依赖版权方和平台方同向而行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于雪 贾雯静我国影视剧版权侵权司法判赔金额创下新高——近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电视剧《云南虫谷》被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某短视频平台构成帮助侵权行为,判决赔偿3200万元,其中涉嫌被侵权的16集内容平均每集获得赔偿200万元,并向版权方支付42万元合理维权费用。这一赔偿金额及标准一度冲上热搜,引起社会热议。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优质视频内容进行剪辑、切条、解说、搬运、速看等“二创”短视频内容充斥网络空间,“二创”短视频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琅琊榜》《延禧攻略》《春风十里不如你》等热门作品的版权方,都曾与短视频平台对簿公堂。相关判决对短视频播出平台“帮助侵权”的认定,及其可能带来的示范效用同样引人关注。人们想要知道:以原创作品为素材的“二创”短视频是否构成侵权?合理使用原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边界在哪?是否还有创作空间可为?如何通过构建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助推内容创作理性繁荣?重点打击 王鹏图/本刊合规“二创”的边界在哪里此次判决的高额侵权赔偿,引起社会对二次加工、创作视频边界的讨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莎认为,按照著作权法,影视剧等视听作品的版权在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由制片方享有,二次加工、创作一般需征得版权方同意。专家提醒,如果制片方将版权转让给某网络视频播放平台,那么使用原创视频应取得这一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同意。若未经过版权方许可,合规二创则需满足合理使用原则。据了解,界定是否合理使用,一看使用性质。若使用者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情况时,属合理使用,无需征得版权方同意。二看使用比例。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具体比例,但“二创”短视频中引用部分占原作品比例越大,越难以构成合理使用。三看使用内容。常莎解释说,如果引用内容属于他人作品的核心部分,能够反映原作者的独创性思想,并能对影视剧的市场价值造成影响,即使只占他人作品的小部分,仍可能违反合理使用原则。也就是说,合理使用既要注意引用他人作品的“量”,也要注意引用他人作品的“质”。专家表示,目前在未获得版权方许可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原则之外的抄、拆、剪、编、搬、配等形式,都可能被认定为侵权。这也意味着,目前大多数以影视剧为素材的切条搬运类“二创”短视频,其创作、传播行为若不能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则面临侵权风险。目前的难点在于法律条文对“合理使用”的认定存在一定模糊空间。受访专家表示,比如规定中“适当”引用的尺度划在哪里合适,以及如何认定所引用部分是否为他人独创思想等缺乏明晰界定,使得“二创”短视频侵权认定存在争议。知识产权如何合理定价《云南虫谷》被侵权案中的赔偿金额及标准是如何确定的?通常而言,法院对损害赔偿数额的合理认定也被称为司法定价。对著作权进行司法定价,既是客体市场价值的最终体现,也反映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受访专家表示,此次判决结果贯彻了司法定价围绕市场定价的总体思路,以及数额裁量不离价值基准的根本遵循。据了解,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按实际损失确定赔偿。这在法律上称为“填平原则”,即将影视剧版权方的损失全面填补,版权方损失多少,侵权人就赔偿多少。但如何准确核定实际损失、由谁举证等,容易在实践中引发争议。二是按侵权获利确定赔偿。在短视频侵权案中,由于侵权获利与视频质量、视频播放量和视频互动量都有关,想精确计算侵权获利往往并不容易。三是按合理使用许可费赔偿。当实际损失与侵权获利均难以判断时,可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参照商业合理许可使用费确定赔偿数额。此时需要参考的因素包括:涉案视频的使用传播情况、影视剧版权方获得授权的具体范围及类型、涉案视频的商业模式、收费标准等。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律师、海润影视法律顾问王文彬介绍,根据著作权法、民法典等法律,当存在故意侵犯著作权或情节较为严重时,还可以在上述认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在《云南虫谷》被侵权案中,法院综合考量涉案作品类型、知名程度、可能承受损失、预期收益,被告侵权行为实施规模、持续时间、主观恶意、可能获益等因素,在判决书中对各种参酌因素条分缕析,进行阐述和逻辑验证。受访专家表示,相较于以往同类裁判范例中笼而统之的抽象化、模块化、定式化表述,这一判决更加清晰地界定了司法定价在数额确定上的运用策略和实施路线,对加强原创作品合法权益的保护、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实例化、可视化的样本。专家同时表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趋势是加大保护力度、提高判赔金额、增加违法成本。“如此,能产生震慑侵权行为的寒蝉效应,体现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王文彬说。倒逼短视频平台主动合规专家认为,《云南虫谷》被侵权案的又一瞩目之处,在于对短视频播出平台“帮助侵权”的认定。“该判例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平台主动合规,尝试探索法律框架范围内的版权保护模式。”据了解,与以往版权方维权对象为侵权人不同,《云南虫谷》版权方的维权对象是播放侵权短视频的平台。法院审理认定,平台构成帮助侵权,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删除、过滤、拦截相关视频,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专家表示,作为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二创”短视频创作者需承担主要责任,但短视频平台的主体责任也不容推卸。特别是一些短视频平台信奉“流量是第一生产力”,在“发生侵权时,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被告知侵权后,若及时删除,就不视为侵权”这一“避风港原则”的庇护下,为追逐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侵权行为,甚至滥用算法推荐技术,助推、诱导违规视频大肆传播。短视频平台的困难在于,由于短视频数量大、传播快等因素,平台较难在第一时间清楚判断其是否构成侵权。在常莎看来,实践中,这增加了平台的过滤审查成本,平台履责积极性不高。“当前,关于短视频侵权的法律体系还存在空白点,通过一批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的典型案例,能够倒逼创作者和平台主体提高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媒介素养。”王文彬说。专家认为,版权方在确保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应看到,以原创作品为基础,百花齐放的“二创”短视频有助于引爆网络舆论热潮,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矩阵。平台方也应看到,通过与“二创”短视频作者的利益分成,平台能从流量中获得收益,确保创作合规是平台规避法律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前提。因此,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建议,由短视频平台牵头,与影视剧版权方合作探索借助正版作品数据库,在保护版权与鼓励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谋求共赢。“与其将合规成本转嫁给单个创作者而平台承担高昂的审查成本,不如平台主动与版权方达成某种合作,既能降低法律风险,又能吸引更多短视频博主,带来新的创作繁荣。”许春明表示,社会上一直呼吁建立正版作品数据库,但因版权方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利益难以平衡,迟迟难以推进。“影视剧版权方和短视频平台若能从利益平衡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寻求合作,不仅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还有助于厚植创新土壤,培育产业繁荣沃土。”在许春明看来,未来可探索集体管理模式、开放许可模式、平台一揽子许可模式等,为“二创”短视频涉嫌侵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形成合作共治的良好生态。专项行动 程硕图/本刊避免“原创危机”引导“二创”短视频创作走向合规,加快短视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又一关键。“二创”短视频的创作方既可能是侵权方,也可能是侵权行为的受害者。比如大量“二创”短视频在涉嫌侵权的同时,也面临被洗稿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出现的诸多乱象,与市场主体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有关,侵权短视频野蛮成长在带来“原创危机”的同时,也阻碍了短视频平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长久来看,为避免网络世界的内容创作陷入“互害”模式,需积极探索建立短视频市场信用体系。许春明解释说,短视频市场信用体系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基础,类似于个人征信系统,它会记录短视频领域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失信、违法等行为,并规定相应惩戒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常莎建议,短视频市场信用体系可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平台规范和行业自律为基础,以信用大数据、信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信用监管为核心,由信用服务平台、运营平台与政府监管部门等主体合力打造。许春明表示,二次创作是短视频创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任何创作都站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之上。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引导二次创作走向规范,推动形成支持内容创新的、可供实践的重要制度。必须注意到,互联网空间中的版权治理并非零和博弈,如何最大化各方的价值,创造共治共享的创作生态是各方的共同目标。原创作品与“二创”作品不仅是竞争关系,还有互补关系,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既要促进视频产业生态健康发展,也要帮助公众获取自身所希望的信息、资源。而作为众多利益参与方中最重要的两端,维护内容创作空间的清朗,依赖版权方和平台方的同向而行。■
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作为短视频界的一匹“黑马”,抖音app在2018年风靡全国,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用户定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的成功原因,反思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抖音app;成功原因;社会效应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app,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可以在抖音随机选择一首背景音乐进行自我展示,经过后期剪辑,创作出一条短视频并发布,短视频的时长限制是15秒。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苹果应用商店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Phone应用。[1]截止2018年7月12日,笔者在iphone的“摄影与录像类”免费app排行榜中看到,抖音排名第一位。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内部整改的步履始终未停。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抖音清理了27231条短视频,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2018年4月10日,抖音上线反沉迷系统;4月11日,抖音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期间,关闭了直播和评论功能。五W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模式,其中指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用户和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风靡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抖音app成功原因探析
(一)定位年轻用户,算法分发利好草根。抖音的用户定位是20-29岁之间的年轻时尚群体,这一群体本身有着较高的网络活跃度,在社交需求上表现出较强的`媒介依赖心理和行为,如在现实中交流较少,更倾向于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且更易受到虚拟环境的影响。面对这类“手机症候群”,抖音首先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抖音在内容分发方面采用算法分发+人工精选的推荐机制,即根据用户的观看喜好为用户推荐相关内容,同时将人工精选出来的优质内容推送给用户。这种内容分发机制使用户接收的内容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同时更看重内容的优质性和吸引力,为内容生产的一方提供了更多“被看”的机会。
(二)多元内容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抖音在内容生产方面采用了PUGC的模式,即以UGC的形式,生产出相对专业的内容。在内容生产上,抖音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海量多元,娱乐性强,尤其是以个人才艺、技能为主的内容易受追捧。
2.内容的碎片化。新媒体环境培养了公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短时注意力特征,抖音的视频长度限定为15秒,迎合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3.个性化和虚拟化。抖音以“我”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如拍摄中可以调节视频的快慢,拍摄后可以进行创意混剪,让用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各种滤镜、特效工具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心理期待。
4.发起话题挑战,增强用户黏性。话题挑战是指以某个话题或某首背景音乐作为主题,让用户按照规则录制内容进行挑战,从而引导用户发布视频,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三)多渠道传播模式。今日头条通过多种渠道对抖音进行推广:
1.借助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广告营销。如抖音先后在《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有嘻哈》等电视综艺节目投放广告。
2.邀请明星入驻,利用名人效应。目前已经入住抖音的明星有岳云鹏、鹿晗、关晓彤、何炅等。明星入驻引发名人效应,进而带动了粉丝入驻。
3.利用外链分享,拓展传播渠道。抖音在发展初期,利用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从这两个平台获得流量。随后,抖音又与淘宝进行合作,进一步聚拢了电商入驻抖音。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娱乐化导致人的迷失。抖音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且是一种低门槛的娱乐。娱乐是媒介的功能之一,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但是过度娱乐化将会导致人精神上的空虚和迷失,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人们会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抖音的娱乐性还体现在形式上。以视频形式播出的内容更具有感官刺激性,而缺少逻辑理性,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只需要沉浸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感官刺激中,无需过多理性的思考。长此以往,用户越来越注重感官刺激,逻辑思考能力却越来越低。同时,抖音的碎片化特征在迎合用户思维习惯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用户的碎片化思维。
(二)媒介对人的控制:谁是谁的奴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工具,延伸了人的知觉能力,然而当下的“拇指族”在利用工具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工具的依赖和沉迷。对这类社交媒体的依赖和娱乐性内容的沉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长此以往用户日渐进化为“容器人”,反而导致了社交障碍以及人的空虚和焦虑。
(三)抖音里的虚假、低俗内容。由于审核机制的缺乏,抖音上不乏虚假、低俗的信息。抖音通过外链分享和淘宝合作,吸引淘宝商家入驻。在拓展盈利模式的同时,假货也开始在抖音上横行,有制假售假者在抖音平台上公然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在抖音上出现了许多低俗乃至价值观扭曲的内容,向其他用户传递着错误的价值观念,造成恶劣影响。
三、参考文献:
[1]抖音下载量全球第一科达股份为其TOP营销伙伴[DB/OL].
[2]刘夏,李小晔.抖音短视频的营销推广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3月.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22]
四、拓展资料:抖音短视频主要功能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它与小咖秀类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反复、闪一下、慢镜头)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对嘴型。
抖音平台一般都是年轻用户,配乐以电音、舞曲为主,视频分为两派:舞蹈派、创意派,共同的特点是都很有节奏感。也有少数放着抒情音乐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户,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抖音最新的内测版中加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功能 ——“朋友聊天室”,支持抖音强大的滤镜美颜和道具功能。
2021年3月24日,抖音推出了“老友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体验,丰富老年用户生活,还在产品和运营活动上推出以下举措。
2021年6月28日,IT之家消息,抖音 App 再次更新,本次内测了一些新功能,同时抖音音乐正式上线,大大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向社交领域再次迈出一大步。
2022年2月25日,抖音官方本周发布公告宣布多举措预防网暴,首家上线“评论发文警示”等功能。
日前,新媒体用户不断扩大以及短视频形式在日常得到不断的应用,短视频内容的不断多元化,形成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短视频形式与各种媒介互相渗透,彼此融合,传播形势不断走向全面化,也正因为如此,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传播形式不断受到重视,发展日益扩大。短视频做为一种依托社交与文化传播平台传播,移动端传播,以其相较于其他媒介传播形式所不具备的内容丰富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传播价值。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亿,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带有短、平、快特性的短视频形式正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成为传播行业的风口浪尖,丰富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短视频已经从无到有不断的发展开来,截至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播媒介。(一)短视频发展现状(一)短视频的特性短视频的属性之一是短视频的时长。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和受众对于短视频这种视频形式接受度的提高,短视频长度也逐渐从最开始的数十秒扩展到数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其中以3分钟之内内容为主要时常分布。可以发现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以3分钟为计时单位的短视频。创作者可利用3分钟时间,为用户解释清楚一个简单的概念或专有名词,使用
短视频可以用微视,每刷几个视频都可以过得红包,还有很多的短视频特效、滤镜、模板等,可以对短视频进行拍摄剪辑等,另外微视还经常会有一些活动
如何在抖音做广告推广?
要在抖音上打广告,不能自己发广告视频的,这样严重的话会被封号。需要找专业的抖音广告代理商或者是抖音广告官方先开户,然后再上传视频提交审核进行投放。 这样才可以在抖音平台有效做广告。
抖音广告找代理商开户多少钱?
现在抖音广告投放的费用是5000元,做抖音广告开户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提交资质后就可以正常上线了,这5000元是预存到账户的款项,后期广告是按照OCPM扣费,不知道OCPM的可以先百度一下哦,就是比原来的广告更加精准了。抖音广告是当下做ocpm扣费推送能力较为精准的平台,数据的获取精准度是比较好的,也就是您在抖音投放广告,效果不用担心的!
抖音广告投放费用上有优惠吗?
上面说到抖音广告开户价格是5000元,这是针对没有投放过的企业,没有投放过的企业还会收取600元的服务费,如果您投放过相关广告,或者快手广告,日消费在1000元以上,不需要代理商来运营账户,还会给予一定的返点政策,也就是把广告公司应该挣的钱返还给企业!一般是1%-6%的返点政策!
如何在抖音做广告推广?
怎么做抖音代理呢?
现在抖音代理已经不招募了哦!抖音现在全国代理商基本上都满了,甚至个别地方都在收回代理权限,设立抖音直营了哦!抖音之前本身招募代理商就非常严格的,对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实缴、企业规模、企业负面、企业代理其他平台产品都是有要求的,除了对企业自身要求外,还会设立消耗任务,基本上一个季度的消耗任务都在300万以上,所以一般小的公司也是撑不住的!
抖音开户代理怎么做?
想做抖音广告代理商?现在想做抖音广告的代理都迟啦!为什么呢?因为抖音对广告代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现在更是还在收回代理权限,以自营为主,因为抖音广告的利润那么高,抖音还是想自运营的哦,很多抖音广告代理商,其实都是子公司,并不是代理商哦!
如何在抖音做广告推广?
抖音代理是什么意思?
现在很多平台都是把广告分给广告代理去拓客,因为抖音没有那么多的团队去全国联系客户,而且这些广告代理商的手上本身就有很多的客户,只需要对接一下客户讲一下产品就可以,如果抖音重新设立部门开发客户,开发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现在抖音除了大客户都是抖音代理商在做的哦!
抖音短视频数据分析!4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你做短视频的博主都是怎么学习做短视频的数据,看数据绝对不是简单的记录一下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就完事儿了,这些数据什么都看不出来,看数据是为了观察作品的这四项能力,“如何曝光能力”,“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能力”,“受欢迎的能力”“行为诱导能力”,对应到短视频上: 想了解作品的曝光能力,看播放量。想了解作品吸引受众兴趣的能力,看人均停留时长和完播曲线。 想了解作品受欢迎的能力,看点赞率,评论率和分享率。 想了解作品的行为诱导能力,看主页点击率,橱窗点击率和橱窗转化率。
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作为短视频界的一匹“黑马”,抖音app在2018年风靡全国,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用户定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的成功原因,反思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抖音app;成功原因;社会效应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app,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可以在抖音随机选择一首背景音乐进行自我展示,经过后期剪辑,创作出一条短视频并发布,短视频的时长限制是15秒。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苹果应用商店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Phone应用。[1]截止2018年7月12日,笔者在iphone的“摄影与录像类”免费app排行榜中看到,抖音排名第一位。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内部整改的步履始终未停。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抖音清理了27231条短视频,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2018年4月10日,抖音上线反沉迷系统;4月11日,抖音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期间,关闭了直播和评论功能。五W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模式,其中指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用户和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风靡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抖音app成功原因探析
(一)定位年轻用户,算法分发利好草根。抖音的用户定位是20-29岁之间的年轻时尚群体,这一群体本身有着较高的网络活跃度,在社交需求上表现出较强的`媒介依赖心理和行为,如在现实中交流较少,更倾向于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且更易受到虚拟环境的影响。面对这类“手机症候群”,抖音首先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抖音在内容分发方面采用算法分发+人工精选的推荐机制,即根据用户的观看喜好为用户推荐相关内容,同时将人工精选出来的优质内容推送给用户。这种内容分发机制使用户接收的内容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同时更看重内容的优质性和吸引力,为内容生产的一方提供了更多“被看”的机会。
(二)多元内容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抖音在内容生产方面采用了PUGC的模式,即以UGC的形式,生产出相对专业的内容。在内容生产上,抖音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海量多元,娱乐性强,尤其是以个人才艺、技能为主的内容易受追捧。
2.内容的碎片化。新媒体环境培养了公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短时注意力特征,抖音的视频长度限定为15秒,迎合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3.个性化和虚拟化。抖音以“我”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如拍摄中可以调节视频的快慢,拍摄后可以进行创意混剪,让用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各种滤镜、特效工具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心理期待。
4.发起话题挑战,增强用户黏性。话题挑战是指以某个话题或某首背景音乐作为主题,让用户按照规则录制内容进行挑战,从而引导用户发布视频,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三)多渠道传播模式。今日头条通过多种渠道对抖音进行推广:
1.借助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广告营销。如抖音先后在《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有嘻哈》等电视综艺节目投放广告。
2.邀请明星入驻,利用名人效应。目前已经入住抖音的明星有岳云鹏、鹿晗、关晓彤、何炅等。明星入驻引发名人效应,进而带动了粉丝入驻。
3.利用外链分享,拓展传播渠道。抖音在发展初期,利用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从这两个平台获得流量。随后,抖音又与淘宝进行合作,进一步聚拢了电商入驻抖音。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娱乐化导致人的迷失。抖音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且是一种低门槛的娱乐。娱乐是媒介的功能之一,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但是过度娱乐化将会导致人精神上的空虚和迷失,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人们会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抖音的娱乐性还体现在形式上。以视频形式播出的内容更具有感官刺激性,而缺少逻辑理性,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只需要沉浸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感官刺激中,无需过多理性的思考。长此以往,用户越来越注重感官刺激,逻辑思考能力却越来越低。同时,抖音的碎片化特征在迎合用户思维习惯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用户的碎片化思维。
(二)媒介对人的控制:谁是谁的奴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工具,延伸了人的知觉能力,然而当下的“拇指族”在利用工具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工具的依赖和沉迷。对这类社交媒体的依赖和娱乐性内容的沉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长此以往用户日渐进化为“容器人”,反而导致了社交障碍以及人的空虚和焦虑。
(三)抖音里的虚假、低俗内容。由于审核机制的缺乏,抖音上不乏虚假、低俗的信息。抖音通过外链分享和淘宝合作,吸引淘宝商家入驻。在拓展盈利模式的同时,假货也开始在抖音上横行,有制假售假者在抖音平台上公然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在抖音上出现了许多低俗乃至价值观扭曲的内容,向其他用户传递着错误的价值观念,造成恶劣影响。
三、参考文献:
[1]抖音下载量全球第一科达股份为其TOP营销伙伴[DB/OL].
[2]刘夏,李小晔.抖音短视频的营销推广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3月.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22]
四、拓展资料:抖音短视频主要功能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它与小咖秀类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反复、闪一下、慢镜头)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对嘴型。
抖音平台一般都是年轻用户,配乐以电音、舞曲为主,视频分为两派:舞蹈派、创意派,共同的特点是都很有节奏感。也有少数放着抒情音乐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户,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抖音最新的内测版中加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功能 ——“朋友聊天室”,支持抖音强大的滤镜美颜和道具功能。
2021年3月24日,抖音推出了“老友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体验,丰富老年用户生活,还在产品和运营活动上推出以下举措。
2021年6月28日,IT之家消息,抖音 App 再次更新,本次内测了一些新功能,同时抖音音乐正式上线,大大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向社交领域再次迈出一大步。
2022年2月25日,抖音官方本周发布公告宣布多举措预防网暴,首家上线“评论发文警示”等功能。
百度,夸克,知乎,知网等。短视频传播了物质至上的理念。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亿,较2020年3月增长亿,占网民整体的。
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年亚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摘 要:本文从青年亚文化受不同时代媒体类型变迁影响关系入手,揭示青年亚文化即便具有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但与媒体的变迁也有深刻的文化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同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各自特点,从而呈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和多义倾向。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媒体特征;话语权;新媒体;多义性
和国外的青年亚文化一样,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而生成的,它的存在与媒介文化息息相关,与大众传媒的变化与沿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生命体中保留着大量的媒体特征。这些媒体特征,有大众文化生成的共性内容,也有青年亚文化发展变异产生的特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媒介文化本身也经历着多重变化,媒体的存在方式不断推新,媒介的存在方式的生成,影响着青年亚文化人群的塑形。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影响下的受众和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有着不仅仅是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及反馈方式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同时,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和信息发布方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他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的把关至上的媒体发布流程到当下随手拍随手发布的新流程,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权力革命。
也正因为媒体本身的变化转向,才深刻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讨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一
最早提出青年文化的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文化紧紧依托经济学和政治学、人类学。它从阶级和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待青年工人阶级和青年无产者的生活形态和阶级意识。因而,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批判时,这些青年文化人群被学院精英认定为“反文化”、“幻觉文化”、“堕落文化”,是“垮掉的一代”[1]。这种20世纪60年代生成的新型文化被认为是“相对普遍的富足,大众文化的发展,战前与战后两代人之间的裂痕,延伸的中等教育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文化形式的出现”[2]。在人们心目中,青年亚文化人群“群魔乱舞”,是“享乐主义扩展的结果,是上层阶级早已实践了的放荡行为的民主化过程”[3]。这段表述可谓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角色,边缘化的角色。二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具有裂痕。三是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群魔乱舞”式的享乐和行为上的放逐。四是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是解构文化和文化幻觉的温床。
这是早期对青年亚文化的认识,这一时段,青年亚文化成为西方主流社会话语的“他者”,完全可以随意妖魔化的对象。
但随着大众文化的成熟,尤其是进入新的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似乎也在发生角色的变化。“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于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它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4]。青年亚文化不再作为一个捣蛋鬼的角色出现,而是问题的反映者出现,它的存在就是复杂性、矛盾性、暧昧性文化问题的本身,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文化认知上的进步。“亚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独特方面,建立在对普通文化认同中包含的价值多样化的接受上。”[5]同时,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揭示母文化中隐藏的或未决的矛盾。
从“裂痕”到“协商”,从“文化垮掉”到“文化母体问题的揭示和解决”,青年亚文化的身份变化正是这样发生了重大转向。
二
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充当一种核心角色。因为不同的亚文化和社会阶级过着非常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大众媒体为不同群体理解其他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手段”[6],在纸媒时代,纸媒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把关的产物,更属于主流意识根植的文化场域。所以,纸媒尤其是大众报纸和大众杂志,对待青年亚文化的态度是“他者”的认知。在这个认知框架里,青年亚文化人群,是接近被污名的边缘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人群相对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人群,少有自己的话语权,难以掌握属于自己的大众媒介。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除了自己身体符号之外,就是不会被大众文化直接接纳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纸媒当道的时代,文字是权力的重要工具,而青年亚文化人群既不能完全运用文字,也不能完全主导话语。所以,纸媒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排斥和规训的关系。
进入以音画符号为载体的电影电视时代,对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无疑是文化上的福音。音画符号是直观的符号体系,而且更能直接为青年亚文化运用。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都市的神话叙事离不开亚文化的“起笔”和“奇观”,这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价值探索和艺术塑形。正因为如此,亚文化与城市音像发生了广泛的交集,“都市是这种过分促进所有个人生活的真正场所”[7],都市是亚文化展示的空间,亚文化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推演,让青年亚文化人群看到了实现自我的可能。电视电影无疑放大了这种可能性,甚至将这种可能性转换成合理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是文化上的一次重要转型。
1.青年亚文化人群从恶名走向了化名
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真正属于人的延伸的新媒体,被青年亚文化人群掌握了。他们来到网络世界,抛掉了大众传媒给予的一切命名,他们首先是自我命名。我们称之为“网名”,很多传媒学者称这样的行为叫“匿名”,有学者认为“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与面对面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交流也是差异甚大”[8]。对于绝大多数的主流社会人群而言,隐匿自我的真名实姓,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身份转移。而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这不能称之为匿名,而应该是“化名”。化名是强调个体审美和文化诉求的表达手段之一,主要不是保护自我,青年亚文化人群更强调自我炫耀和自我满足。所以,他们的化名,总能体现这个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些亚文化群体被诸多权力机构以各种方式所认定、确认、污名化、边缘化或者‘对待’”[9]。所以,无论是匿名,还是化名,都是去污名化的一种努力,这是新媒体带给亚文化的福利。去污名化,就是利用自命名的方式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表达自己文化要求和审美意愿的网名,从而以这个身份在虚拟世界获得文化身份,这就是亚文化人群的文化选择。“身份不明的社区”成为扮演他人者的天堂”[10]。
2.青年亚文化人群获得话语权
如果说新媒体以媒体形式的“天然”合理性赋予青年亚文化人群自我命名的权力,那么,这一权力并不是所有文化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文化话语权力最重要的权力是三类,首先是文化话语生产权,其次是文化话语作用权,最后是文化话语解释权。传统媒体正是以传播权、把关权、解释权的权威身份作用于我们这个社会。新媒体的不断翻新,导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这三方面不断掌握着一部分自主权。
首先,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是由专业的生产者来完成,专业的生产者并不掌握所有话语权,却掌握着优先话语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是如此。亚文化人群介入新媒体的文化生产,呈现井喷态势。博客、微博、微信、跟帖等等,都能看到带有明显亚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文化符号。从数量到质量,从宏观影响到微观影响,都显示出亚文化人群的符号生产能力和愿望[11]。
其次,传统媒体得以支撑,依靠追求平衡而展开的文化把关[12]。很多文化传媒研究者对新媒体出现的担忧,就是认为新媒体的监管难度大,而且从电子邮件到微信,似乎解决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双剑合一,监管难度不断提升[13]。青年亚文化的芜杂性和多元性,在传统媒体的把关体系中,会多层过滤,而新媒体弱化了把关,敞开式的话语生产机制,几乎是即时性的呈现。把关作为传媒生产流程的一环,固定了一整套文化机制,而这对于亚文化个体而言,从自律到自觉地遵循外在于个体的把关机制,无疑是难事。也故如此,把关对亚文化的弱性制约,导致了亚文化的影响力事实上的蔓延。如果说,亚文化以往阶段面临的危机是无话语权的危机,在新媒体时代就是泛话语权的危机。
同时,对文化的解释,也明显有了多义性。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本来就是受众或读者的个体完成的事情。“公众成员没有被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6]。然而,对一则新闻、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符号、一个电影的解释,主流媒体往往要事先给出一个定义。这对接受美学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更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一旦掌握了可以发言的媒体,那么,如何解读、如何阐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权威的主流媒体解读体系和非权威的亚文化人群解读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和隔阂。
3.青年亚文化人群开始再次分解
如果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新媒体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亚文化人群内部再次分解。这是很奇特的文化现象。“亚文化一词原本意指的与媒体和消费工业产品的那种约定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宽泛了,并导致了日常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和碎片化。”[9]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更迭,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分解,它的内部发生着以年龄、性别、兴趣、文化立场、实际利益、符号价值为界限的区隔,最终,形成了不是以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为区隔标准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粉丝文化,“由于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先行实践者,他们的美学和文化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送达了公众对主导媒介和草根媒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14]。通过媒介的引导,通过粉丝文化的生成,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
三
综上所述,在大众传媒不断更新的趋势下,青年亚文化产生的三个方面的转向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均质化。也就是说,因为新媒体的存在,主流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一,青年亚文化人群和主流人群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呈现混名状态。我们知道,传统大众媒体把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用一整套评判标准划分得非常清晰,主流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亚文化特征也是迥然有别。也故如此,主流文化的命名机制和亚文化的命名机制更是截然不同。然而,新媒体让大众具备了传播流程的重要身份,其中也包括掌握了新的命名文化机制。在这个新机制面前,主流大众的命名和亚文化的命名都具有化名性,都具备个体的特征,甚至都能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掌握自我命名的快感。从网络世界里,一切命名,都是化名,即便是实名,也和化名等量齐观。所以,命名文化的内在合一导致主流大众与亚文化人群之间不但难以区别,甚至界限模糊。
第二,青年亚文化人群不再是文盲或者不学无术者,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初中占,高中、中专、技校占,大专占[5],大学本科占。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在新媒体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不同,已经慢慢被大众接受,被大众媒体认同。也故如此,亚文化人群的文化创意和时尚先锋性,总能被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所借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品。尤其在文化创意方面,亚文化总能形成文化奇观。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激发了话语的热情。当下的文化人群,首先不是考虑话语权的获取,话语权可以通过购买通信工具、电脑或手机,就能掌握一种新的话语权。网民的意见,包括大众人群和亚文化人群的意见,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你会发现,话语走向了新的样态、新的修辞、新的语法、新的接受互动习惯、新的语义形成、新的话语权博弈格局。网络改变了社会的话语态势,从而也改变了亚文化人群的话语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4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2.
[4][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G]//汪民安,陈永国,马海靓.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陶东风.网络主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M]//王文虹,高维钫网络文化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9]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0][美]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1]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M]//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保罗・B・斯尼德.回访“把关人”:1966年对1949年案例的再研究[M]//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3]国外互联网管理:强化网络监管已成趋势[N].经济日报,2012-06-07.
[14]亨利・詹金斯.昆汀・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G]//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2013年中国网民属性分析[EB/OL].[2015-02-05].
青年亚文化中的偶像崇拜
【摘 要】本文以周杰伦为例探讨青年亚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现象,认为青春偶像崇拜是一种新偶像崇拜,它是借助大众传媒操作的、以大众文化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商业活动。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青春偶像 偶像崇拜
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属一般发生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以青年为文化主题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活动。青春偶像崇拜,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偶像崇拜是与自我反叛意识矛盾的,但在青年亚文化运动中,正是从自我反叛运动中培养了青春偶像崇拜的社会心态。
21世纪以来的华语乐坛,出现了这样一位歌手,他的音乐红遍了大江南北,他的粉丝数量成千上万,他的言行举止成为青少年们竞相模仿的对象,甚至他的歌词会被选入考试题、成为论文的研究对象。很显然,这个人已经超出一个简单的流行歌手的范畴。如今他已出道12年,可以说他已经成为E时代的一个精神偶像,成为众多青年青春岁月的一个符号性人物,他就是周杰伦。以他为例来探讨我们这个时代青春偶像崇拜这一重要文化现象,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
偶像崇拜活动自古就有,然而在传统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偶像更多的处于一种虚拟的,存在于绘画、雕塑等传统造型艺术形式,具有超现实性与超生活性,通常情况下他向崇拜者表现出神圣而完满的神性光辉,而其影响方式也多为精神上与人格化对崇拜者的感化。然而青春偶像崇拜则大大不同。从更深的社会文化层面看,青年亚文化是弱势群体抵抗霸权的结果,是社会变迁和危机的症候和隐喻,是发生在符号层面的对霸权和主导文化的抵抗。
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鼓励个人从传统规则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人,这个社会鼓励张扬个性,但却没有给渴望张扬个性的青少年们更多的支持,使这一代青年人成为不同于父母那一辈人的缺乏信仰的无依无靠的精神漂泊者与孤独者。80、90后的年轻人对传统社会的偶像与信仰嗤之以鼻,不愿被所谓的“主义”、“路线”等政治社会的教条所束缚,他们热爱自由、热爱青春、热爱享受、热爱娱乐,却缺少了支持这些新观念的精神支柱。
于是,演艺明星、粉丝文化、青春偶像等社会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成为青少年人群中的风潮。而周杰伦作为2000年出道的一个具有强烈个性与反叛精神的歌手,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必然的成为了“80后”与“90后”的精神偶像。当懵懂的青少年们一方面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渴望打破传统与教条,张扬自我,享受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社会中应试教育的枯燥与无聊,父母的管教与监督、期望与督促,这就使他们普遍有幻想与标新立异的念头。
他们去听90年代的流行音乐,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情脉脉,只感到充斥于乐坛的千篇一律“情感歌曲”的无聊与媚俗。然而这时候在台湾出来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与青少年们年龄相仿,他的音乐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充满着幻想与个性。他的歌曲很多是在当时华语乐坛还很新潮的节奏布鲁斯曲风,他的咬字模糊不清却别有一番风味,更令人欢喜的是他的音乐题材突破了传统深情的港式情歌,题材既有浪漫青春歌曲,例如《简单爱》、《晴天》、《七里香》,又有异域风情的抒情歌曲,例如《爱在西元前》、《夜曲》;既有以反映家庭、亲情为主题的歌曲,例如《爸,我回来了》、《爷爷泡的茶》、《外婆》,又有反映社会问题或具有深度思考的快节奏饶舌,例如《止战之殇》、《以父之名》、《梯田》;既有描述幻想世界的快歌,例如《半兽人》、《忍者》、《双节棍》,也有纯抒情性的钢琴伴奏的歌曲,例如《黑色幽默》、《安静》、《搁浅》。这些歌曲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了的轰动效应,华语乐坛彻底被这个年轻人给颠覆了,它不仅凭着这些歌曲赢得无数粉丝,更引发华语乐坛的变革,掀开了华语流行音乐新的篇章。
青春偶像崇拜是一种新偶像崇拜,它是借助大众传媒操作的、以大众文化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商业活动。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叛逆的向传统文化具有挑衅色彩与颠覆意图的非主流文化,是青少年们对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抵抗。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渴望青春与自由,反感现实社会的压抑与教条,不满于父母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内心深处不愿意走入成人世界中的勾心斗角与追名逐利,他们渴望永远活在幻想世界的单纯与无拘无束,渴望自己个性的棱角不被世俗所磨平,所以他们的青春偶像与传统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但是当传统主流文化面对青年亚文化时符号层面的抵抗时,这些老谋深算、老练世故的商人、学者们当然有其应对的方法。他们将这种对传统的侵蚀和对神圣秩序和体制的削弱的亚文化进行收编,其方式主要有两种:意识形态收编与商业收编。
所谓意识形态收编,是指支配集团(警察、媒介、司法系统等)对异常行为贴“标签”并重新界定,对亚文化的风格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抨击,引发了社会中的“道德恐慌”,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大众传媒将亚文化风格进行了妖魔化、庸俗化和琐碎化的处理,又把亚文化风格纳入到了自己可以理解的范围内。
联系周杰伦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周杰伦刚出道的时候,伴随着无数青少年争相崇拜模仿的是巨大的争议与批评声,然而12年过去了,周杰伦刚出道时非主流的音乐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主流的音乐,这些年间无数和周杰伦有相似特点的歌手活跃于歌坛,而周杰伦自己的音乐却没有了当初的那种颠覆性。也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也许是娱乐圈多年的浸染,如今的周杰伦早已不同于当时的周杰伦,现在的他唱歌口齿越发的清楚,中国风更是迎合了主流文化的认同,没有这一层次的转变,周杰伦只能永远当一个青春偶像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向主流文化靠近,他才真正能坐稳天王的位置,然而如今这一代年轻人再听他现在的歌已经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主流文化把周杰伦和我们身上的棱角逐渐磨平了,我们和自己的偶像最终还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成功收编了。
主流文化收编青年亚文化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商业收编。
当亚文化群体产生出新的、对抗性的意义方式,这些风格很快就被流行市场“收集”,以用于交易和商业开发。通过市场收编,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不再是颠覆性的,而是“被重新向支配意识形态靠拢”,亚文化风格从反叛风格变成了消费风格。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消费社会,而亚文化本身首先关注的也是消费层面。亚文化一方面批判商品社会的庸俗与乏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商品的载体来传递文化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将商品的剥削与亚文化的原创性划出界限来分离,亚文化崭新风格的包装与传播无可避免的要与商品的生产、包装、营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亚文化的颠覆与反叛的力量就逐渐被削弱,这就是商业的收编。周杰伦12年的音乐路程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理论。
当他刚出道时,无论形象还是作品无疑都是非主流的、颠覆性的,具有很强个性色彩与独立风格,又因为自身才华横溢加上作品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因此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追捧,非主流的音乐逐渐的引领了新的潮流变成了主流,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娱乐圈的浸染与媒体舆论的影响,当然也有周杰伦自身选择的原因,他的音乐作品由当年的天马行空、不拘一格逐渐向商业化、主流大众化的方向变去,某种程度上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
独立音乐人不依靠商业炒作即使能受到欢迎也很难长时间流行,而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时却不得不考虑更多商业的因素,特别是当他自己当老板后,要考虑自己员工的收益,就更要向商业化的音乐迈进;同时,广告代言的增多、做音乐卖唱片不赚钱都使得这个当年一心躲在录音棚里写歌的音乐奇才开始一步步远离音乐人这个身份,开始向一个娱乐明星、电影明星、广告宠儿的身份转变。周杰伦对音乐的热爱终究抵不过大众传媒、主流文化、商业文化的侵蚀,他现在的专辑歌曲俨然已经没有以前的创造力与革新力,变得更加的口水化与主流化,曾经一张专辑首首主打的音乐天才如今只能偶尔写出那么一两首好歌了。
而他的歌迷们也长大了,从单纯的学生时代走向复杂、世俗的社会,他们不会再为哪个明星偶像而疯狂,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计,青年们曾经的叛逆也被时间和现实社会所改变,他们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走上工作岗位,曾经的青年亚文化主体们最后还是拼命忙着挣钱,过着不同于理想世界的世俗化商业化的生活。
当曾经的青春偶像与青年们逐渐成长与成熟,青年亚文化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主流文化所同化,而成长后这些青年人们最终会变成社会的主流人士,当他们的下一代又有了新的亚文化和新的叛逆的青春偶像时,他们也会无法接受,这就是年龄代沟的形成。对于青春偶像崇拜,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应该有个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它,青春偶像崇拜是当代文化生活基本矛盾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必然产生并存在下去的道理。成年人不必过分担忧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也不能沉迷于追星等活动中荒废学业。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段时光是人一辈子最美好的与最难忘的回忆,而一个人青春时期的偶像、青春回忆的符号,比如周杰伦,他的音乐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一个重要符号,这样一位文化偶像,虽然无法超越时代也没办法避免被取代的命运,但是他却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被人们所记住。当80、90后人到中年时,还是会想起和怀念年轻时哼唱的那些歌曲以及追过的那些偶像,那时流行便成为了经典。
参考文献
①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mv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应用最早产生于2011年,出现在美国。中国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微视、秒拍美拍、抖音、快手、二更、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由于短视频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笔者以“短视频”为关键词在读秀上检索时发现,国内目前并没有短视频相关的学术论著,有关短视频的书籍多是跟网红、制作、流量变现、自媒体等有关,缺乏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方面,笔者在中国知网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以“短视频”进行主题检索,截止2018年9月30日,共检索到909条结果,数据分别为:2011年:1条,2012年:1条,2013年:4条,2014年:25条,2015年:27条,2016年:95条,2017年:285条,2018年:471条。从数据结果来看,从2014年开始,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了2018年达到最高,这与近两年短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相信随着短视频应用越来越火爆,有关短视频的研究也会更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国外最早对短视频进行研究的是Gibbs和Colin,他们在文章《Short-form may be long-tail for mobile video》对短视频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预言移动短视频应用势必成为媒体市场必争之地。(1)此外,笔者在百度学术以“short Video”进行外文主题搜索时,一共搜到171000条信息,其中多集中于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学方面,有关新闻与传播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仅有的一些文章也多从短视频应用出发,进行个案研究,如Luck Chitwood的《Social video success for brands on Vine and Instagram:your 6-to-15 seconds of fame》,作者通过对Vine and Instagram这两大短视频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短视频应用的价值。(2)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mv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国内外研究现状短视频应用最早产生于2011年,出现在美国。中国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微视、秒拍美拍、抖音、快手、二更、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应用。由于短视频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笔者以“短视频”为关键词在读秀上检索时发现,国内目前并没有短视频相关的学术论著,有关短视频的书籍多是跟网红、制作、流量变现、自媒体等有关,缺乏学术价值
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和他们所面对的事情有关,这些东西可以让他们暂时的放松,心情也是很好的。
影响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环境。大致来看,对短视频行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层面。(1)文化环境:主要应该侧重于分析短视频对传统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短视频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也需认真研究当前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对短视频内容所持的基本态度,例如低俗短视频导致人们对短视频行业形成偏见。(2)经济环境:主要考察社会的生产力、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等具体经济指标,面向特定城市或特定用户群体的短视频产品还应该具体分析其经济环境中与短视频消费相关的因素,例如美妆短视频带货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3)技术环境:分析当前及未来影像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技术因素,例如短视频平台提供的视频剪辑功能在技术上解决了普通用户的制作难题,又如5G通信技术的普及将推动视频内容超高清化。课堂讨论请读者回忆互联网诞生以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4)人才环境:考察整个社会及本地区短视频人才的供给状况和收入状况,着重分析创意人才、制作人才和运营人才等群体,了解短视频人才创业的基本状况。完成了对短视频行业发展环境的调研分析之后,就能够清楚地掌握大到全球或全国、小到本地域或本领域的短视频行业宏观发展状况,能够为自身的短视频垂直领域选择和产品基本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当然有发展前景了,现在短视频带来的收益非常高,这个建议你可以到专业学校去培训,与其他相比应该专业些。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2019年初步估计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007亿元。2019年Q3我国互联网用户短视频使用时间比重为28%。2019年我国短视频用户男性特征显著,并逐渐向中青年人群渗透。
我国短视频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流量红利见顶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我国短视频历时八年目前已进入成熟期,2017年互联网巨头逐渐入局短视频市场,采用巨额补贴促进内容生产,使得创作者参与热情剧增。2019年短视频内容电商与带货模式全网爆火。
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近1007亿元
2017年-2018年短视频行业流量基础增长迅速,2018年初,短视频行业市场格局初定,头部平台逐渐开启商业化变现道路,迅速完成了从“流量积累”向“流量变现”的转变。2018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467亿元,较2017年增长。初步估计到2019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7亿元。
我国互联网用户短视频使用时间增长迅速,从2017年Q1的4%到2019年Q3增至28%
我国互联网用户短视频使用时间从2017年Q1的4%到2019年Q3增至28%,高速增长。互联网用户在线视频使用时间略有下降从2017年Q1的27%降至2019年Q3的18%。新闻资讯从2017年Q1的27%降至2019年Q3的17%。
我国短视频应用MAU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2019年9月短视频应用MAU达到亿人
我国短视频应用MAU保持增长,增速逐渐放缓,从2018年9月的到2019年9月放缓至。2019年9月我国短视频应用MAU为亿人,同比增长。
我国短视频用户男性特征显著,逐渐向中青年人群渗透
2019年中国短视频APP男性用户比例为54%,略高于女性用户46%。从年龄分布来看,25-35岁人群占比高达,短视频正逐渐从24岁以下青年人群向中25-35岁中青年用户群体中渗透。从学历分布来看,高中及以下较低学历人群特征明显,占比高达80%,TGI指数为。本科及专科人群占比较低,共占据总体人数两成。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短视频为近年网络视听的一大新兴业态,目前短视频平台正在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短视频用户规模、网民使用率和市场规模近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短视频处在探索新商业模式期
短视频作为网络视听的其中一个新业态细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止目前,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蓄势期、转型期、爆发期和探索新商业模式期。目前正处在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
短视频吸引新网民加入,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持续增长
短视频具有“品类繁杂、包罗万象、短小精悍、浅显表达”等特点吸引新网民加入。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新网民第一次触网使用的第一大网络视听应用为短视频,并且这一比例较2020年6月增长5%左右。
根据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宅家”更是使得短视频用户规模强势增长,2020年3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较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截止2020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亿人。
并且,近年来短视频网民使用率持续提升。截止2020年底,短视频网民使用率达到了。
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在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各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如抖音开设了商品橱窗、引入更多KOL直播带货等,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