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旧动能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新旧动能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 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经济体正处于一个更先进更高级的经济阶段——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正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深入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一)数字经济的涵义 什么是数字经济?最早提出“数字经济”概念的是DonTapscott,DonTapscott(1996)在《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希望和危险》中指出,数字经济是“利用比特而非原子”的经济。[1]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国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及发展重点也大相径庭。 在中国,一般以2016年杭州峰会《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表述为准,提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同中国一样,韩国和俄罗斯也认为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韩国对其的定义更为广泛,认为“数字经济是基于互联网在内的所有信息通讯产业为基础的所有经济活动”;俄罗斯认为这种经济活动是用来保障国家利益的。[3]反观美国、法国,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是基于数字经济的测算,美国对于数字经济的测算包括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两部分[4],法国则是从行业的角度来进行测算的。英国研究委员会(2010)对数字经济的理解着眼于产出角度,认为其是通过人、过程和技术发生复杂关系而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澳大利亚则认为数字经济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和传感器网络等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球性网络化的社会进程。[6] (二)实体经济的涵义 次贷危机之后,各业界频繁使用“实体经济”,美联储从行业市场区分的角度将实体经济定义为除去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刘骏民(2003)却不主张这种做法,他认为实体经济是以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7]而成思危(2003)从物质生产角度对实体经济进行定义,他认为实体经济就是与具体的产品生产及为增加产品价值的经济活动。[8] 但对于服务业是否属于实体经济,学者们的争议不断。金碚(2012)认为实体经济应该包括一、二、三产业中直接服务业和工业化服务业[9],所以金碚认为部分服务业也隶属于实体经济。同时,金融时报词典(Financial Times Lexicon)和经济术语(Economic Glossary)中都认为实体经济是一种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资源生产商品和服务一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经济活动。吴秀生和林左鸣(2006)对此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实体经济仅仅包括物质生产活动,[10]服务业不属于实体经济,应隶属于广义虚拟经济。刘晓欣(2011)则根据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来定义实体经济,她认为狭义的实体经济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以及相关的物质生产但不包括服务业,但广义的实体经济包括第一、二产业,还有部分第三产业,如虚拟经济、高端服务业。[11]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本理论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近几年才提出来,因此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研究的不多,同时融合涉及不同方面、层次、内容,是一个极为抽象、宽泛的概念。其中于乐和潘新兴(2012)认为:狭义的是指数字信息技术与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以及相关的物质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广义的是指工业化的社会进程和数字化的社会进程相结合的进程。[12]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 1、实体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 学界对于数字经济是融入而不是取代实体经济这一观点达成共识。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无疑奠定了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我国全面小康的目标不能片面的强调数字化,而应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出发,将数字经济融入农业、工业、服务业,整体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于乐,潘新兴,2012)离开了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字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两面,两者缺一不可。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数字经济是融合性经济。闫德利(2018)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物就是“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它是数字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主体属于实体经济[13];邬贺铨(2016)基于数字经济就是数字化的工业经济、数字化的农业经济的理解,认为数字经济就是实体经济[14]。马云(2018)也指出数字经济本身就是实体经济,它们既非各自独立存在,更非相互对立地存在,因为只有拥抱了数字技术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流通业,才是真正健康、有前景的实体经济。 2、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动力源泉 国内外学者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基本呈一致观点,他们认为数字经济能够驱动实体经济发展,是实体经济的动力与源泉。其中Brookes, Martin和Zaki Wahhaj(2000)通过观测电子商务对日本和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典范,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15]另外,Georgion(2009)测算电子商务对英国、德国等13个西欧国家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商务通过提升公司市场表现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16] 王亚男(2011)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仅能改变制造业原有的增长模式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更能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寻找制造业新的增长点。[17]刘吉超和庞洋(2013)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制造数字化革命和分布式能源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将带来分布式、社会化、网络化的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分散、开放、合作的社会商业架构和商业模式,以信息化改造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全流程、通过服务化将经营重心向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路径。[18]马化腾(2017)认为,“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手段,目前“互联网+”带来的各行业的改变只是开始,但在不久的将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会重塑各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19]陈养才(2018)发现煤炭行业在两化融合的推动下,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产业技术得到升级、实现产业化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高,煤炭绿色发展落到实处以及煤机装备制造水平提升。[20]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进程完成之后才开始信息化发展,所以国外学者直接探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问题比较少,多数是研究信息技术与产业转型、企业发展之间的关联。(1999)认为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产业、产品和工艺方面,会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率。正如Salvador和Ikeda所说,互联网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化释放巨大的价值,大数据时代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和组织间管理规则。 然而,Michael等(2001)认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对竞争优势的潜在贡献则是通过其对独特组织能力的开发和利用的影响。[21] Anna Giunta和Francesco Trivieri(2007)通过对约万家公司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使用IT采用指数作为因变量,对这些公司进行了有序的probit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地理位置、员工的职能构成、研发活动、分包、出口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是意大利中小型制造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决定因素。[22]。 Moosa(2011)通过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和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现融合中的企业能够利用信息化网络来构建拓展生产模式,从而实现网络化、集约化制造,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进而利用更加人性化的生产组织来降低经营风险。[23] Concetta Castiglione(2012)使用translog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估计1995年至2003年期间意大利制造公司的信息通讯技术(ICT)对技术效率(TE)的影响,结果信息通讯技术(ICT)投资对企业的技术效率(TE)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4] (二)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企业效益或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上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企业效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各地区融合水平各有差异,导致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何帆和刘红霞(2019)利用A股2012~2017年数据考察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化变革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发现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以及增强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实现企业数字化变革的经济效益提升。[25]李晓钟和黄蓉(2018)为研究分析了实体经济(纺织产业)与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及其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基于产业融合理论,通过构建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和产业融合水平呈正相关,同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及出口质量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26]杨德明和刘泳文(2018)为探讨“互联网+”对传统企业业绩的影响,采用2013—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并构建反映传统企业实施“互联网+”的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显著提升了公司业绩[27]。倪萍(2013)基于重庆市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会显著加快重庆市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且后续作用会互相产生积极发展的影响,[28]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出之前,被称作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由于两化融合提出较早,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为丰富。主要研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与区域差异。 张亚斌等(2014)利用协调发展系数法和SBM-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了区域两化融合质量和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表明,重化工业化趋势不利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区域两化融合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提高区域工业环境质量绩效,进而促使工业向绿色发展转型。[29]谷唐敏(2016)通过对全样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进行回归分析我国30个省市2010-2014年考察两化融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影响效果与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两化融合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呈现显著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但东、中两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逐步减弱。[30]焦勇和杨蕙馨(2017)研究表明,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政府干预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同时发现不同区域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出正向影响。[31]刘桂林(2017)以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和应用效益三个测度两化融合水平的分指标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相对显著,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提升应用效益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32]马欢欢(2018)分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显著的正向效果,且作用最强;且不同区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不同,其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东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33] 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诸多问题。而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认识融合发展中问题,并及时解决,才能够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健康发展。 (一)产业结构发展失衡 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应用,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但发现存在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发展远超一、二产业;而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极不不均衡;同时,数字经济生产领域技术、资源投入不如消费领域多,在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变革上远低于发达国家。(鲁春从,孙克,2017[34];孙克,2017[35]) (二)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但是由于许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力普遍不足,存在着资金、技术和融合性人才缺乏,而导致缺乏创新,数字技术运用水平低下,以及涉及数字技术的领域其从投入应用到产生收益周期较长,亟需完善传统产业软硬件的基础发展。(严震,2018[36];康伟,姜宝,2018[37];方晓红,2019)同时,由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使得实体经济逐渐出现企业退出、不良资产积累等问题,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反过来因为融合后主体、行为、环节更为复杂,联系更为紧密,从而导致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便极可能波及整个经济。(孙克,2017) (三)新旧动能转换支撑不足 数字经济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多数传统产业存在着高转换成本、搞试错成本和风险、大信息化投入、强资产专用性、长投资周期、等运用数字信息技术的动力不足问题;传统产业存在着较强的固化思维,使得数字信息技术子在实体经济中应用难度大,并且由于新兴产业刚进入,行业标准不够完善甚至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前进的脚步;由于传统企业内部大多信息化基础较差,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足,使得企业内部基础无法与外部服务体系相协调。(方晓红,2019)同时,由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会使得企业原因的生产方式、生产模式发展变革,会对传统产业相关部门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这些组织部门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但据研究表明,这个适应性调整的时间,即从数字信息技术投入到产生收益所需时间为3-10年。(孙克,2017) (四)高层次人才缺乏 数字经济产业在我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精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的人才本来就缺乏,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便要求复合型人才,这远不能满足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地,对于依稀中小制造企业来说,由于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法实现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产业完美的进行融合,从而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方晓红,2019)同时,普通高校培养方向重理论、轻实操,课程设置跟不上企业实际需求。(康伟,姜宝,2018) (五)自主创新能力差 近年来,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但是,从技术方面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只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而在生产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方晓红,2019)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看,我国的技术创新力水平低下,其中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从目前来看,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并没有没有形成技术扩散后的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反而大多数企业基于眼前的利益,往往在引进核心技术后便进行模仿,以至于制造业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态。(王亚男,2011) 五、总结性评述 (一)评述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研究,对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西方学者直接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章较少,大多是研究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对两化融合研究相对较为丰富,然而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实证研究仍旧太少。但实证分析侧重于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即基于整个国家或区域的视角研究产业间的转型升级,没有具体到某个省市、某个产业内的转型升级。由于我国各省份产业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不同,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具体产业的发展不具有针对性,相关建议适用性不强。 从目前文献来看,对于数字经济的研究大多基于“数字”或信息技术视角,从经济视角的较少,并且由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2016年才提出来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咨询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相比学者来说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中具体的细分领域入手进行的实证和案例研究较多,系统性的理论分析较少。 (二)展望 数字经济发展历史并不长,且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容融合发展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加强相关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理论方面,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本质与内涵,来挖掘数字经济的价值对传统产业的作用机理,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出明确的道路;实证方面,今后的研究可以具体到省市的具体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具体作用,以弥补目前研究领域的空白。 同时,现今的研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测定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系统的关于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测度的指标,因此今后应注重融合的测度及评价。因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可以准确把握数字经济的特点,还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的结构特征。此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正是为了反映两者融合的成熟度,从而可以指标帮助企业及政府有效找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今后研究中的一大重点,应该分别构建一套完备、系统、权威的总体评价指标模型和反映区域、各行业的评价指标模型。 参考文献: [1] Don Tapscott. 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in the age of network and intelligence. ,1996. [2]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Экспертногосоветапр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поразра боткепрограммы《Цифроваяэкономика》.23января 2017г.Цит.поэл.версии .(). [3] ,BEA Advisory the Digital Economy[EB/OL].  . [4] UKGovernment,Digital economy act2010[EB/OL].  . [5] Australian digitale conomy strategy[EB/OL].   economy strategy. [6] Brookes,Martin,Zaki Wahhaj. The Shocking Economic Effect of B2B[M]. Goldman,Sachs & Co. Global Econimics,Februrary . [7] Georgiou,. E-Commerce has a Pos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A Panel Data Analysis fou Western Europe [R].2009. [8] Haltiwanger J, Jarmin R the Digital Economy[J].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2000. [9] Bo Digital Economy:what is new and what is not[J].Structural Change&Economic Dynamics,2004,15(3):245-264. [10] Michael J Zhang, Augustine A Lado.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ompetency -based view[J]. Technovation,2001,21(3). [11] Anna Giunta, Francesco Trivieri.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evidence from Italian manufacturing firms[J]. Applied Economics,2007,39(10). [12] Imad Moosa. On the .-Chinese trade dispute[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2011,34(1). [13] Concetta efficiency and ICT investment in Italian manufacturing firms[J]. Applied Economics,2012,44(14). [14] 引用自《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 [15] 刘骏民. 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40. [16] 成思危. 虚拟经济探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28. [17] 金碚. 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5):5-17. [18] 吴秀生,林左鸣. 以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定位“新”经济[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12-16. [19] 刘晓欣.个别风险系统化与金融危机——来自虚拟经济学的解释[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4):005. [20] 于乐,潘新兴. “两化融合”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价值工程,2012,31(14):148-150. [21] 闫德利. 数字经济是融合性经济,其主体属于实体经济[J]. 中国信息化,2018(06):99-100. [22] 邬贺铨. 邬贺铨:数字经济就是实体经济[J]. 南方企业家,2016(12):18. [23] 王亚男. 两化融合中我国制造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75-82. [24] 刘吉超,庞洋. 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J]. 未来与发展,2013, 36(11):69-73. [25] 马化腾.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野终将消失[J]. 中国经济周刊,2017(18):82-83. [26] 陈养才.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J]. 中国煤炭工业,2018(06):8-12. [27] 何帆,刘红霞. 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J]. 改革,2019(04):137-148. [28] 李晓钟,黄蓉. 工业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8(2):21-31. [29] 杨德明,刘泳文. “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J]. 中国工业经济,2018(05):80-98. [30] 倪萍. 两化融合对现代服务业影响的统计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13. [31] 沈裕谋,张亚斌. 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3):70-77. [32] 谷唐敏. 两化融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与区域差异[D]. 江西财经大学,2016. [33] 焦勇,杨蕙馨. 政府干预、两化融合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管理,2017,39(06):6-19. [34] 刘桂林.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7(10):48-50. [35] 马欢欢.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 上海师范大学,2018. [36] 鲁春丛,孙克. 繁荣数字经济的思考[J]. 中国信息界,2017(02):32-35. [37] 孙克. 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变革、问题与建议[J]. 世界电信,2017(03):31-36. [38] 严震. 四川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问题初探[J]. 四川省情,2018(09):3-64. [39] 董浩,韩文泉. 山东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2019(03):5-7. [40] 卢永真,杜天佳,王佳佳,袁雪. 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J]. 国家电网,2019(02):24-25. [41] 张丽哲.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评价的差异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8(24):37-39. [42] 严震. 四川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问题初探[J]. 四川省情,2018(09):63-64. [43] 倪晓炜,张海峰.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路径[J]. 中国电信业,2018(08):75-77. [44] 周士跃.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20(03):72-75. [45] 杨德明,刘泳文. “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J]. 中国工业经济,2018(05):80-98. [46] 王春晖.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J]. 通信世界,2017(33):9. [47] 许旭.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模式与新路径[J].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29):49-51. [48] 司晓,孟昭莉,王花蕾,闫德利. 数字经济:内涵、发展与挑战[J].互联网天地,2017(03):23-28. [49] 陈畴镛. 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建议[J]. 决策咨询,2017(01):11-12. [50] 康伟,姜宝.数字经济的内涵、挑战及对策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20(05):12-18. 文章写于2019年6月,仅供参考!

客观看,根据数字经济的定义不同,其参与到实体经济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通过手机APP下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性的消费习惯,而其背后便是各大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的支持,而如果将数字经济定义为如ERP一类的产业信息化系统,我们可以发现此也在很多大中型的厂商中普遍存在,对其财务、生产、销售、采购等多个部门产生信息提升效率的影响。按照不同定义的对应的经济场景,其中既有数字化的成分,也会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可根据场景的不同来区分具体两者的结合形式。首先,类似上述提及的产业信息化、移动互联网中的TO B、TO C等场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具体的营销方式有所改变,例如从过往线下的卖场促销转变为现在线上的生态会议、直播卖货,但本质的商业机理仍是以实体经济的供应链作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数字经济和技术的助力更多是在渠道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最终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促成订单。基于渠道方式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流量的巨大提升,不仅仅带来的是各类实体商家的渠道方式转变,还为相关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的支持商带来了巨大的头部效应,典型的便是随着数据量的巨量沉淀,对于数据耦合架构、数据颗粒度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以至于可以明显看到云计算作为新赛道开始参加到各类数字化系统之中。在过往若干年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国产自主等方面要求的提升,以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开发,开始向更加深入的产业应用进军,典型面临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通过数字化系统,在更少人力等资源的投入下产出更多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等传统范式较强的行业之中。以建筑工程为例,由于其涉及产业链条长、专业逻辑强、参与利益相关方等因素,数字化的软件工程需要结合强业务逻辑澄清相关场景的需求和痛点,从而定向开发出适合客户工作需要的功能和应用。如此的业务开发,除了产品逻辑上的定性,其关键基础在于软硬件架构的支持,硬件方面来源于算力的充足支持,软件方面需要符合松耦合、资源可伸缩的特点,在软硬件的前提架构下,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来针对性的开发功能,并保持功能模块之间的可组合性,例如针对正向设计阶段的三维审图平台,施工阶段的项目问题协同平台等,其中的自动语义识别模块、BIM模块、任务处理模块等,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在类似低代码系统进行另外系统的组装。如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界限愈加模糊,最终评判的标准便是数字化是否真正为现实客观世界产生降本增效、开源增利的成果。

伴随着阵痛的调整过程。对此,我们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和魄力,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综合考量、统筹谋划,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新动能。

一、开展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工作情况

xx县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培育不足,必须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为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

(一)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复产达产保存量动能。

继续抓好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帮扶,强化对发现问题的协调解决,促进重点企业良性运行。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跟踪分析和帮扶,对停产半停产的xx美凌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玉簲食品有限公司、楚雄正兴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楚雄医用器具有限公司、xx旭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进行分析排队,逐一细化措施,采取一厂一策、一企多策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尽快复产达产。深入重点企业指导帮助解决稳产增产问题,针对有订单、有市场、有效益的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引导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冲刺。

(二)开展企业创新驱动增加新动能

以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钢带缠绕管、天然气管道、型材加工等技术改造为重点,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钢带缠绕管、天然气管道、型材加工已投入生产;以地方特色产品、高新技术为重点,支持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争创企业技术中心,已完成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重点产业中的应用,支持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提升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重点加快小箐山、石楼梯风电场项目建设,启动高峰寺、金秀山、花园梁子风电场建设,探索农业大棚光伏建设,加快水面光伏电站建设前期工作,推进云南楚雄彝人制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农哈哈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产。

(三)开展达规企业培育增加新动能

以现有优势资源、企业为基础,推选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并购重组,在生产要素保障、项目扶持、融资协调、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引导云南楚雄彝人制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农哈哈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做到小而优、小而强,成为行业“小巨人”,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

(四)开展工业投资项目竣工增加新动力

建立“策划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五个一批要求和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项目责任制,以项目的持续投入支撑工业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围绕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定位,从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产品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挖掘、筛选、论证、培育一批储备项目。加强项目跟踪协调服务,着力化解项目审批、用地、资金、环保等“瓶颈”制约,推动年加工6000M3木材系列产品建设项目、xx县净菜加工等建设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增加工业发展新动力。

(五)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储备新动能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创新招商机制,提高招商质量。围绕园区、产业、企业、资源等,挖掘我县的光伏、风能、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突出绿色食品加工、轻工、新能源、轻纺等项目建设重点,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精品工业项目,加强招商项目储备库建设。推动雨生红球藻基地及提取天然虾青素建设项目、xx万亩坝子200MW光伏现代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

(六)开展去产能淘汰劣质存量优化增长动能结构

对“僵尸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精神,妥善处理好“僵尸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出清”工作,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僵尸企业”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二、开展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工作中存在主要困难

(一)企业扩产增销空间非常有限,保持工业经济稳增长难度大。现有企业规模小,受经济增速减缓、下行压力影响,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复产达产。新投产企业少,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工业增长仅仅依靠现有企业挖掘增长点,要实现平稳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企业融资困难依然突出。面对各企业的融资困难,尽管省、州、县及相关部门均不断加强对企业贷款融资工作的协调力度,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短缺,银行收贷、压贷、调减信用额度等现象突出。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投放力度不够,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工业项目招商难,投资后劲不足。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家再投资、再创业欲望减弱,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选择压缩投资,难有工业项目落地,从我县已签约的招商项目看,大多数项目为一产类投资项目,二产投资项目少、开工率不足,难以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点,后劲支撑严重不足。

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作中,全市旅游工作将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各类旅游活动为载体,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高标准打造旅游品牌,强力度进行旅游推介,多方位营造旅游环境,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一、以旅游规划为导向,引领旅游业科学发展

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不断高涨,为进一步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将聘请规划单位对全市旅游情况进行摸底考察调研,高标准修编2009年编制的《高密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编制出一份更科学、更系统、更务实的规划,为促进旅游工作突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鼓励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镇村或企业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科学指导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以重点景区为突破,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

做好景区建设的规范指导,推动东北乡文化旅游区内高粱地民俗小吃村、高密民国古城、红高粱欢乐农场、民国风情商业街等项目的建设进度,丰富完善东北乡游客接待中心内红高粱剧场展演内容,做好红高粱印象馆的内部装饰,加强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道路、湖面整修等配套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吸引游客在东北乡过夜,进一步增加旅游收入,争取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五龙河农场引进特色种植新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采摘体验项目,丰富园区旅游内容。

三、以乡村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旅游吸引力

发挥《高密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人文、现代农业等乡村旅游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创新开发特色项目,拓展旅游的休闲游憩、文化、养生等功能,打造集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将着力培育阚家镇松兴屯村、玉玲珑庄园、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李家埠村,分别打造以葡萄和樱桃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四、以宣传推介为手段,全面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积极参与全国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创意开展好微信、微博、旅游网站等新媒体“微营销”活动,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推进智慧旅游发展。针对青岛、济南、潍坊、烟台等地,组织开展好“百家旅行社高密行”旅游推介会,提高对周边客源地的旅游吸引力。

五、以行业管理为保障,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打造平安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计划举办相关讲座、研讨会等乡村旅游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优化服务质量。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论文题目

要写事业单位考试作文,就一定要带有积极正能量,不要有负面情绪,要激昂一点,让人看着振奋。

在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中,写作占30分,分值高。但由于学习、工作各种原因,大家已经很久不动笔写字,因此存在着心理上的抵触感。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同学的“不会写”并非“不会”而是“不写”。在备考之初大家就应当有这一个概念,写作不是素材的背诵、不是范文的熟读,而应当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清晰的语言写下来,让别人看得懂。所以说,动笔很重要。今天我们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开头结尾的书写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练习,最终“下笔如有神”。一、开头——清晰为内核“凤头是追求,清晰最重要”,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希望考官一眼看到我们的亮点,并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篇议论文清晰的明确的观点更是重要。因此,建议大家一开始先做到观点明确。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就是转折递进式 ,也可以理解为材料引申式,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不用绞尽脑汁,只要有效使用材料,适当延伸即可,具体思路上如下:描述好现象+转折到问题+分析原因或影响+提出明确观点比如说,2018年山东事业单位统考题目,结合山东新旧动能转化,以“改革再深入”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开头可以这样写:新旧动能转换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更是积极响应号召,悄然起跑。在这条道路上但是也遇到了科技创新不够、思维方式陈旧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改革深入发展的“绊脚石”,阻碍山东经济的腾飞。为此,必须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推进改革在深入,让经济高效、平稳的运行。以上为基础性写法,从材料引入,直抒胸臆即可。在此基础上我额可以适当优化,比如写成排比句或者加入名人名言。(1)排比式。也就是将第一句改成排比句,变成: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是转型升级的好杠杆,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而今山东已经在这条路上悄然起跑。但是在这条道路上也遇到了科技创新不够、思维方式陈旧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改革深入发展的“绊脚石”,阻碍山东经济的腾飞。为此,必须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推进改革在深入,让经济高效、平稳的运行。(2)引言式。也就是在开头使用名言引入,变成:“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而今的新旧动能转换正成为改革路上的助推器。而今山东已经在这条路上悄然起跑。但是在这条道路上也遇到了科技创新不够、思维方式陈旧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改革深入发展的“绊脚石”,阻碍山东经济的腾飞。为此,必须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推进改革在深入,让经济高效、平稳的运行。二、结尾——总结与升华以上是开头的一些简单写法,实际上结尾的写法与开头十分类似,其作用是整篇文章的简单总结与适当升华,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章。最直接的写法就是总结,继而升华,同样是2018统考省属真题“改革再深入”,假设分论点是“转变思维”、“科技创新”、“工作落实”,那么结尾我们可以这样写:四十年来,经济、社会的种种变化向我们证明“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必须发扬继续钉钉子精神,从转变思维、科技创新、工作落实三个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让新旧动能转化得以进一步推进,逐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的经济新格局,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也可以适当优化,与开头一样用排比、比喻、引言等回扣主题,比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进步。新旧动能转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从转变思维、科技创新、工作落实三个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让新旧动能转化得以进一步推进,逐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的经济新格局,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希望大家,多多练习,顺利上岸!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毕业论文

实现高质量发展论文的三个论点: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1、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依据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

2、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

既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又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3、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从而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1、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

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这样,供需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平衡,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2、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既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充分融入全球分工网络,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组装基地。以初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张为动力、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是中国的传统动能。

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生产要素成本的价格上涨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传统动能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一,随着近年来人口红利消退,以劳动力工资为代表的初级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涨,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链环节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第二,中国工业、制造业增加值世界第一,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有12个大类的增加值规模名列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钢铁、水泥、煤炭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甚至更多。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量巨大,即使单个工厂达到环保标准,但总的污染物排放也有可能超过环境容量,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第三,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整体低迷,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许多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恶化,库存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甚至出现一批“僵尸企业”。与此同时,由于国内产业升级滞后于国内需求升级的速度,造成在国内产能过剩的同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高端产品。国际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更是大力推进美国制造业回流,同时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开放、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正受到来自发达国家从高端和发展中国家从低端的双重挤压。可以说,中国原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由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由初级生产要素驱动转向高级生产要素驱动,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由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转向高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主体地位。

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成熟,新兴产业正在形成。2016年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2017年AlphaGo又化身Master在网络快棋战中对中、日、韩顶尖高手取得60连胜,显示出新兴技术改变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巨大潜力。由于世界各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差距不大,而且后发国家在旧技术系统的沉淀投资少、转换成本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成为工业强国的`难得契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到,美国在电气革命时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日本在电子信息革命时期成为制造业强国都是如此。因此,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为我国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并从原来的追随、模仿向并行、领跑迈进提供了历史机遇。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R&D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2015年,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已经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无论R&D强度、科研水平还是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美、日、德等制造业强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实现在新兴领域的赶超,必须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产业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和政策,如德国工业、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社会等,以期在未来的关键技术、专利、标准等战略资源上获得主导权。中国也必须要抓住这一历史契机,促进网络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战略新兴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国际话语权甚至发挥主导性,同时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和核技术领域一批战略性产业,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华为等一批世界级企业,在高铁、核电装备等领域也进入世界领先行业,但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用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商业模式、产业业态等方面的创新。同时加强重点攻关,解决基础材料、元器件等制约国内产业发展的瓶颈。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近期重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并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经济发展供给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近期要继续坚持下大力气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为新动能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动能蓬勃发展可期

在传统动能减速的同时,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悄然崛起,新动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亮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活跃,涌现出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商业模式。可以预料,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前沿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新动能将会迎来蓬勃的发展,旧动能也将通过改造升级重新焕发活力。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论文范文资料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动能。

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还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

转换

1,通过新动能的增量来对冲传统动能的减弱,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2,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传统动能;

3,是通过新动能创造的“战略纵深”为传统动能升级赢得空间。

大多数公司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业务效率, 但能真正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长期绩效的企业却凤毛麟角。面临巨大的业务压力, 公司已没有太长时间在当下与未来之间继续权衡。

而是要立即行动起来,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现有业务的收益(“转型”) ,不断增强自身投资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增长”) 。

参考资料

新动能_百度百科

一,所谓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动能。二,所谓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还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三,转换具体而言有三层含义:1,通过新动能的增量来对冲传统动能的减弱,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2,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传统动能;3,是通过新动能创造的“战略纵深”为传统动能升级赢得空间。四,新动能与旧动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旧动能经过升级改造可以变成新动能,新动能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也会衰落成旧动能。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新旧动能转换,在改造升级传统动能时注意发掘其中蕴藏的新的生命力,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时及时根据技术前沿调整方向,从而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动能。

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还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

新动能与旧动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旧动能经过升级改造可以变成新动能,新动能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也会衰落成旧动能。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新旧动能转换,在改造升级传统动能时注意发掘其中蕴藏的新的生命力,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时及时根据技术前沿调整方向。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将进一步打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资源、环境、市场的新空间,将克服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市场饱和形成的工业危机,从而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扩展资料:

以第二产业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为例,新旧动能的区别显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能源利用上讲,旧动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粗放利用为主导,新动能是以矿物能源的精细化利用或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物理能源为主导;

二是从原材料上讲,旧动能以对矿物原材料一次性利用为主导,新动能是以对原子设计、分子制造的新材料以及深层循环利用为主导;

三是从生产工艺上讲,旧动能是以机械化为主导,新动能是以高度网络化、人工智能化为主导;

四是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

五是从资源约束上讲,旧动能是资源匮乏性生产,新动能则由于能源物理化、原材料元素化以及深层循环化生产,所以极大增加了资源约束弹性;

六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上讲,新动能的生产过程包含了更多的服务业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杂志铺旧刊换新刊

这个问题 可以直接到“杂志铺”去咨询我的杂志是同步读览天下的 PDF电子版 单期仅仅1块

客服不作为,订阅后很多都是霸王条款售后慢,打电话过去会推网页客服,而且电话客服很很很不专业,什么都不知道。理念是好理念,管理太差了,没有售后可言。

我订了三本12期的杂志都退了。2017年7月订的,2017年9月收到第一期3本,10月就收到两本没有人通知为什么,打客服电话过去才知道少的那本他们没货了断定了,说剩下11期会退款到我支付宝。结果一直到12月6号还没收到11月的刊物,更别提12月的了,而且断刊说退款的也没退,钱也没到账,也没人通知是怎么回事。一气之下打电话过去把所有的都退了,等他们核算等了2天才发短信给我说只能退2018年1月以后的(我到现在2017年11月和12月的还没收到)而且退回款没有明细只给了个数字说是要我在登陆填退款申请填进去,填完了审批通过了才能退回。我很无语,再也不会在杂志铺订阅任何刊物。要么换一家,要么去书城买,要么就算要去图书馆看也不会在杂志铺订。简直坑爹,大坑。

刊号为什么要升级到在Android 版本中,Google主要改进了系统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添加了新的功能,比如:1. 支持更多的设备:Android 支持更多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使用者可以在更多的设备上使用Android 。2. 增强的用户体验:Android 的用户界面更加友好,更加简洁,提供更多的自定义功能,更加安全可靠,更加流畅。3. 改进的多任务管理:Android 改进了多任务管理,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切换,更好地实现多任务管理。4. 更加安全:Android 改进了安全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Android系统。5. 更多的新功能:Android 还提供了许多新的功能,比如新的谷歌地图、谷歌搜索、新的谷歌浏览器、新的谷歌电子邮件客户端等等,使用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这些新功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