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1 、创建个性化语文教育2 、新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3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浅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5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6 、课堂的问题与处理7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8 、在新课程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10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11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13 、构建民主开放课堂14 、教师提问技巧探析1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16 、小学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17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18 、小学生公德教育的几点体会19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小学语文教育(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标准研究1. 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内涵的几点解读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对话思想4.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看传统语文教育弊病5.(二)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性研究1.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2.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3.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4. 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问题探讨5. 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思考6. 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7.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反思8. 让儿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训练9.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1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1. 小学阅读教学对话的可能:基于主体、文本分析2. 小学语文课外延伸阅读兴趣的培养3.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的实践和思考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1. 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2. 小学作文教学要“小”学化3. 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十个辩证关系4. 从体验生活到描绘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感受5. 从对小学生心理调查看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五)小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研究1. 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改革的现状与思考3. 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操作与评价研究的思考4. 人文性 基础性 生活性 综合性——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几点思考5. 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效策略(六)小学语文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1. 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 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思考3. 小学语文教学牵手现代教育技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4. 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不平衡成因分析5.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以儿童诗为例规范标题举例:1.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探索与实践2.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4.浅论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5.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学习迁移6.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7.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8.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9.谈后进生转化的措施与体会10.论非权力性影响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1.浅谈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12.对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13.试论制约自然教学的心理学因素14.谈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5.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探微16.对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17.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几个问题18.微格教学应用环境的设计与实施19.小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谈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职业道德素质学识素质能力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很多小学 教育 论文的题目偏离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实践性不强,研究对象过于宽泛。那小学教育的论文要怎么选题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小学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题目(一) 1.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2.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3.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4.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5. 关于小学校园 安全教育 问题的若干思考 6.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7.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8.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10.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12.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13.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15.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16. 初探新课改下的 家庭教育 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17.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小学教育论文题目(二) 1.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 2.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3.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教学 方法 之比较与思考 4.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5.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 6.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 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 8.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 文化 的思考 9.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10.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11. 创建个性化语文教育 12. 新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3.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4. 浅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15.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6. 课堂的问题与处理 17. 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教育论文题目(三) 1.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2.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 3.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 传统文化 教育 4. 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问题探讨 5. 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思考 6. 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7.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 反思 8. 让 儿童 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训练 9.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1. 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 2. 小学教师职称论文题目 3. 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4. 有关小学教育方向毕业论文 5.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题目大全 6.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
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
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摘要: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书香校园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的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建设书香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有效途径,也是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感受古人情怀,培养爱国情操。国学经典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我国古代有许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诗文,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鼓励学生诵读历代至情至美的经典诗文,就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和祖国的血脉相连、生命相依,因为这里既有鹏飞万里、鹰扬世界的起点,也有千尺高树、叶落归根的家园。以人文教化潜移默化的熏染学生的爱国情怀。
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容,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国人应该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尊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是我们应该胸怀广大,学会包容,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孔子说:“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敝。”说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勤奋务实的民族性格,对于说出去的话必须考虑最终的效果,这就要教育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慎思慎行、勤奋务实。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加强大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性,增强修身自省的自我意识,从而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心理基础。
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则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和导向。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科技人才的必备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大家。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中,不仅大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人文学科的学者,都无一例外的接受过文化经典和国学的严格训练;很多自然科学技术专家也都有较深厚的国学功底,对本民族的经典如数家珍。比如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等,因为他们学贯中西、文理双通,故才有博深的见识、恢宏的气度。所以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更应该多读一读经典名著,提高自己的整体人文素养,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科技兴国服务。
二、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太少。大众文化崇尚新潮、变异和个性化,在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下,不断推出“新星”,不断炮制“奇闻逸事”,不断变换新的时尚。而大学生更多地将“时尚”看作是一种个性、一种前卫风格的代表、一种卓尔不群的个性张扬,他们兴奋而盲目地追随“新潮”,追求“名牌”。网络文化的即时快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窄和浅薄的趋势,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部分大学生片面求新、求快、求时尚,具体表现为欣赏影视文化日益卡通化、浏览书籍报刊日益快餐化。大学生中,追求深沉的浪漫和高雅的幽默少了,表现浮躁和媚俗多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少了,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倾向多了。在平面化、快餐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逐渐陷入被动的文化消费模式,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放弃了对国学经典的阅读。
国学经典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途径不够丰富,阅读效果不佳。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大学生,心里想读书,但获得国学经典的途径太少,即使好不容易拿到国学经典,也往往因其晦涩而难以卒读,最后只在脑子里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概念,并未真正从阅读中受益。目前,大学生们在阅读国学经典的时候也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很多人在高中时期选择了理科学习方向,为了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学生们更加重视物理、化学、数学这些学科,而语文学习主要是为了应试。并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久而久之便淡漠了阅读。除了必要的文科学习外,他们很少阅读其他文学经典,造成其语言文字功底不足。当他们阅读国学经典,尤其是原著本时,便有较多的文字障碍,不解其意,读之无味。那些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往往思想内容深刻严肃,读起来更费脑筋。于是,学生们便认为国学经典不如武侠小说或快餐式读物对他们来说更有刺激性和吸引力。
三、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国学经典的学习,书香校园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氛围营造、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但就学生教育引导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提升校园文明。图书漂流在国内起步较晚,现在,“图书漂流”活动在国内已广泛开展起来。活动参与者也由读书爱好者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团体、行业协会等,甚至许多地方政府都鼓励、支持。目前“图书漂流”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分享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在高校开展以“信任、传播、分享”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不仅可是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国学经典的阅读途径,更重要的是,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和信任。这是一种自发的阅读大串连,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也缺少外在的监督, 一切依靠阅读者的自觉自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活动又是校园公德建设的载体。图书漂流,交换的是信任,传递的是尊重。另一方面,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这本书可能由此成为一个媒介,让互不相识的人彼此联系。这样挟着浪漫气息的活动,也是打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营造和谐与温暖氛围的一种努力。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和共享意识,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
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推动国学经典阅读。大学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都是学生们最亲近的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管理人员承担着授课以外的各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担当着政治思想教育的重任,他们人文素养高低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国著名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指出“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不仅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因此,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都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高尚的人文涵养,通过日常的教学管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优秀品格。首先,高校教师们必须主动拓展知识面,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次,学校在加强教师的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还要注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资培训计划。最后,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手段,积极鼓励搭建师生沟通平台,以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品格。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
《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中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笔者从《中庸》一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度诠释了《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中庸 思想 本体论 辩证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源于史前传说时期。《中庸》一书包括本体论、宇宙观和功夫论三方面,通过性、命、人、天贯穿始终。牟宗三先生将其称为本体宇宙论。笔者将重点从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来深度诠释《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中庸》的宇宙观
(一)诚者天之道也――由人生哲学向世界观的转换
“诚”乃《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诚”有属性义和实体义两种解释。前者是“真实无妄”之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后者则释为真实无妄之诚体。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看,诚是仁的全部显现。《中庸》中的“诚体”便是“仁体”。含有运动和创造的性能。因此便有了: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二) “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及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诚,天赋的本然之理,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奉为最宝贵的东西。至诚的人,并非自己取得成就就算完事,还要及于万物,行与他人。成己的人,毫无私意,这是仁;成物的人,随物施教,这是知。无性的仁德,体用一致,符合外内一致的规律,所以随时实行,没有不适宜的了。
万事万物、始终本末,无不以诚为本,诚涵泳全体,贯穿始终,故云:“诚者,物之始终。”沟水易涸,昙花易萎,推而至于道德、事功、文艺,苟出虚伪,终归泯灭。所以说:“不诚无物”。君子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
《中庸》这种由个体向群体,再向自然(天、地)转化的人文主义构想,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强烈信仰。人的天性是由天所下贯赋予的,但是,人之性并不是被动存在的,它在被创造的同时也进入了到了天无穷尽创造的全部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就必须形成终极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境界。然而,这样的境界也许只有圣人才能达到,普通人在具体的事务之中很难将其切实实践
三、《中庸》的方法论
(一)“故君子慎其独也”――由践仁到尽性的个人修养功夫
人性皆由天命所下贯,而人性皆显于“仁”。《中庸》的“五达道”、“三达德”皆是仁之一端,可见“仁”之大用。因此,要通过践行“仁”,才能是人回归其本性。要践仁,“慎独”的功夫必不可少。正如《中庸》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人之性皆由天命下贯,人人皆有其真性,那么为何会“民鲜久矣”?人性本赤诚,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物欲所掩盖所渗透。我们并不是像禁欲主义者那样彻底否定欲望,欲望本身就属人性之一端,无从消除。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中庸所要求的如此至善的境界呢?“慎独”便是要求人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叫做隐,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叫做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显露的;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这些都源于个人内在的一种高度、觉醒。《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在讼者”③
(二)“中庸”之“中”是事物的两方面――过与不及
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④如果作为度量来看,则中庸之“中”可理解为中点、中心之意。若以性与道论,则只能将其理解为至善之意,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致境界,而不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乡愿”。
孔子认为中庸之中既非“过”,也非“不及”,却不能离开“过”与“不及”而独立存在。如果能将“进取”与“有所不为”两个好的方面有机结合,便能达到既“进取”又能“有所不为”的中庸境界。而墨家的思想观念却与之相反。“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端”、“正而不可摇”(“欲”之“正”是“利”;“恶”之“正”是“害”)。他们认为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只有一方面是主要的、相对安定的,因此必须要有所偏。
三、中庸思想的启示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于新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第一、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不能执一面之词,也不能将错就错,糊里糊涂全都笼统接受。而是应该要有批判继承的科学精神,去其糟粕,继承那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
第二、对待传统文化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古老的几千年前,经过无数锤炼、发展和丰富,具有了十分厚重的内涵。毛泽东身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引领者,站在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分析法这把利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层面局限性的这堵围墙,运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创新。
第三、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形成、发展、积淀,在如此宏大深邃的文化体系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实现“舍”与“得”便成为了中华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庸论文
国学经典教育已普及到幼儿教育中,成为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国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水平。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人文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领悟国学经典,培植人文素养
摘 要:鉴于国学经典在提升人文素养中的教育价值,未来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岗位需求。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国学经典学习现状,分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凭借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国学经典;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国学经典教育已普及到幼儿教育中,成为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国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水平。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后备力量,更要凭借国学经典学习培植人文素养。
一、现状调查
为掌握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学经典学习现状,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
1、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文素养缺失。
在被问及对人文素养是否了解时,超过80%的学生“一般”了解,只有15%的学生“有所”了解,还有5%的学生“不”了解。
问及人生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时,选择“金钱、权利、地位、享受”占到了35%。
针对目前社会讨论比较多的“中国式过马路”和“旅游文明”的热点话题, 45%的学生在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方面欠缺。
50%的学生表示有社会责任感,但在生活中往往会妥协。
问到对集体的义务劳动的态度,超过40%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参加。
超过45%的学生对国内、国外时事新闻不感兴趣。50%的学生上网时无目的地浏览网页。
2、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国学经典学习现状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对国学不感兴趣。
喜欢积累一些传统的名人名言或诗句的学生只有20%,经常购买或关注国学方面书籍的学生也只有20%,
对国学知识的获得,60%的学生认为主要从学校获得,能够朗诵的诗词仅限于教材。
当被问及你不了解国学的原因时,50%的学生选择了苦涩难懂,太过于深奥,另有50%的学生认为身边没有学习国学的氛围。
问到有无学习国学的必要,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不必强迫,有兴趣的人自己学习即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我的价值取向不明确,责任意识薄弱,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庸俗,使命感不强。对国学经典的作用认识不足,国学知识比较欠缺,学习方式过于狭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二、现状分析
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利性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的同时意识形态逐步产生了功利性。面对社会的多样性,加重了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功利心理,在责任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缺失。这样的功利心理会转化成学习的功利性,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就难以被接受,人文素养提升受到阻碍。
2、重视实用性
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侧重字词句主题的讲解,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水平的高低不能够等同于人文素养的高低。学习国学经典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反复咀嚼,深刻体会精神内涵。
3、忽视自主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上有缺陷,难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注重课上学习轻视课下学习,对国学经典里的人文精神不愿深入思考。
4、缺少实践性
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有积累就必须会运用,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重视知识转化成教学能力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在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将人文精神积淀内化,这是提升人文素养最佳路径。
三、提升策略
国学经典蕴含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如果说掌握科学知识是立世之本,那么国学经典学习就是处世之根。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采取何种策略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1、继承优良、与时俱进
教学中加大对国学经典活态学习,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文化传承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掌握吟诵的方法和技巧,在反复吟诵中发挥想象,唤醒内心情感,接受人文的熏陶,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当今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上课,学习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讲授,全方位立体式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最早运用于学习的录音机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习不再是面对书本的文字,而是视觉听觉带来的丰富。网络更是以便捷、高效和灵活成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3年6月16日,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项目在沪启动。众多知名导演和演员利用电影艺术的高雅性和通俗性,将国学经典用艺术情感作直接的表达和诠释。国学经典学习不再苦涩难懂,毫无兴趣,这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效率、强化自主
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再加上自身学习存在惰性,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国学经典发挥的效率较低。
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材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并运用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用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深入挖掘语言中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扩展学习空间。 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具有年龄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等特点。教学中要避免功利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在学习中才能找到属于自我的国学经典。在自悟自醒中不断吸收圣贤名家文化智慧,加深文化底蕴,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学科融合、综合欣赏
国学经典不能独立学习,学科之间相互融合,齐头并进。将国学经典学习渗透到各学科,培养学生综合欣赏能力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如,很多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中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而音乐课是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课,那就在音乐课中倾听国学经典;在舞蹈课中诠释国学经典;在美术课中展现国学经典;在书法课中体现韵味;在历史课中探索厚重的中华文化;在英语课中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具民族精神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性结果,探寻把各种课程综合模式和课程形式最佳结合起来,避免学科单一化,实现学习自主性,将实践理论结合,使学习形式更加丰富,汲取国学经典精髓,才能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形式多样、加强实践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如,唱红歌、读经典活动;国学经典演讲比赛、舞蹈比赛、书画比赛;在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等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定期开展国学经典专题讲座;进行实践调查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和蕴藏的人文内涵。教师在实践指导中,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渗透,从而将人文素养和学前教育职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活动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氛围,通过氛围带动兴趣,通过兴趣增强意识。从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注意教学中的价值,着眼于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凭借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才能把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
去听听翟鸿燊的讲座吧!!
经典诵读进校园,滋兰树蕙育新人
摘要:文章基于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就新形势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校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课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诵读 经典 责任 学校教育
中学诵读经典活动是“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中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中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中学诵读经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活动应该从理性出发,明确诵读的内容和设计,注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加大实践性与研究力度,并适当使用考核机制,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基于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我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与大家商榷共勉。
一、诵读经典,落实责任,培育一代新人
我校从2005年起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针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单纯却又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却又兴趣广泛,心理脆弱却又欲望颇强,现代知识丰富却又传统文化缺乏,接受新事物快却又抵御外来诱惑能力差,有远大理想却又普遍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等特点,我们把经典诵读当作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尝试。
(一)从入学教育抓起,认真诵读经典,体味经典韵味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狠抓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针对学生年龄较小,心灵纯洁,记忆力强,对新学校有新鲜感等特点,在入学前,我们组织教师编印《弟子规》、《千字文》(有拼音、有解释)等,并作为新生入学前的假期作业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背诵相关篇目段落,入学后检查,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要求。为了巩固背诵的成果,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备铃响后)背诵,每周再加读一个早自习,采取齐背、对背、领背、接力背、分组背诵等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当然会背经典未必理解经典的真谛,学校在开学初就专门安排时间,由班主任老师宣讲《弟子规》,召开经典诵读主题班会,举办读经明责学习园地,校团委举行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硬笔书法比赛等。入学教育以通过背诵营造氛围为主,有了背诵的基础,就保证了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校读经诵典的文化氛围。
(二)从课堂解读抓起,仔细品味经典,感悟经典真谛
我们在前期背诵的基础上,让经典诵读进课堂,并纳入教学计划,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由专人负责编写教材并授课。教学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育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丰润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对背诵篇目逐句讲解,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四忌四要”原则,即忌空洞的说教,要通俗易懂,忌枯燥乏味,要形象有趣,忌照搬教条,要批判吸取,忌满堂灌输,要教学相长。力求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生动有趣。同时课堂讲析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即经典讲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学习“八荣八耻”相结合,与社会各种良莠现象相结合,与《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说起,列举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名人事迹,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典型事例印证经典之理,使学生觉得先哲的经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我们要求学生定期写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后交给老师批阅并写出评语。为了使学生充分重视经典诵读,我们将其作为政治课考试的一项内容,占政治课总分值的百分之十。我们从学生的周记本和作文中欣喜地看到,经典语录已进入他们的记忆库,经典之理在滋润他们稚嫩的心灵,有的同学不但在作文中灵活引用经典,而且能借题发挥。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我们真切地感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我们高兴地看到校园环境卫生、课堂纪律、日常用语、行为礼貌等各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
(三)从开展活动抓起,真情演义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内涵、智慧的光芒、精深的哲理和语言艺术的韵味。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单一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丰富多彩,新颖生动、形式活泼才是他们所爱。我们为了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感受经典的魅力,深刻理解经典的博大精深,在背诵经典,解读经典的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大力开展各种诵读活动,折射经典光芒,追慕先哲风范,熏陶一代学子。几年来,我校党政工团、教研室通力合作,教师积极参与,先后组织举办了“成大事者是否应拘小节”学生辩论会,“孝心、爱心”感动校园演讲比赛,“忠心、孝心、爱心、关心、信心”五心英语手抄报比赛,“牢记八荣八耻,争做文明少年”法制报告会,“养良好遵纪习惯,做明理向善公民”短剧小品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选材组材,自己设计。我们以前期背诵为手段,以各种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解读为主渠道,以营造氛围为背景,以养成教育为目的的经典诵读是十分必要的,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同春风化雨、滋兰树惠一般,对学生身心的成长,思想的成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格品性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三、开展经典诵读对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经典诵读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奠基工程。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我们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启示二:经典诵读是完善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学校教育是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而现行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和教育方式的单一,导致了教育的不完善,也阻滞了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入现代教育之中,才能有效发挥教育职能,使教育效益最大化。
启示三:经典诵读是培养爱国情怀的有效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党一贯倡导的德育工作主旋律,开展经典诵读无疑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重要内容,同时使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必然会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教育学生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既有现代文明意识,又有民族传统美德,既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又保持独树一帜的民族本色,这是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经典诵读进校园,滋兰树蕙育新人
摘要:文章基于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就新形势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校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课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诵读 经典 责任 学校教育
中学诵读经典活动是“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中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中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中学诵读经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活动应该从理性出发,明确诵读的内容和设计,注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加大实践性与研究力度,并适当使用考核机制,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基于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我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与大家商榷共勉。
一、诵读经典,落实责任,培育一代新人
我校从2005年起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针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单纯却又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却又兴趣广泛,心理脆弱却又欲望颇强,现代知识丰富却又传统文化缺乏,接受新事物快却又抵御外来诱惑能力差,有远大理想却又普遍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等特点,我们把经典诵读当作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尝试。
(一)从入学教育抓起,认真诵读经典,体味经典韵味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狠抓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针对学生年龄较小,心灵纯洁,记忆力强,对新学校有新鲜感等特点,在入学前,我们组织教师编印《弟子规》、《千字文》(有拼音、有解释)等,并作为新生入学前的假期作业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背诵相关篇目段落,入学后检查,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要求。为了巩固背诵的成果,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备铃响后)背诵,每周再加读一个早自习,采取齐背、对背、领背、接力背、分组背诵等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当然会背经典未必理解经典的真谛,学校在开学初就专门安排时间,由班主任老师宣讲《弟子规》,召开经典诵读主题班会,举办读经明责学习园地,校团委举行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硬笔书法比赛等。入学教育以通过背诵营造氛围为主,有了背诵的基础,就保证了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校读经诵典的文化氛围。
(二)从课堂解读抓起,仔细品味经典,感悟经典真谛
我们在前期背诵的基础上,让经典诵读进课堂,并纳入教学计划,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由专人负责编写教材并授课。教学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育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丰润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对背诵篇目逐句讲解,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四忌四要”原则,即忌空洞的说教,要通俗易懂,忌枯燥乏味,要形象有趣,忌照搬教条,要批判吸取,忌满堂灌输,要教学相长。力求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生动有趣。同时课堂讲析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即经典讲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学习“八荣八耻”相结合,与社会各种良莠现象相结合,与《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说起,列举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名人事迹,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典型事例印证经典之理,使学生觉得先哲的经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我们要求学生定期写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后交给老师批阅并写出评语。为了使学生充分重视经典诵读,我们将其作为政治课考试的一项内容,占政治课总分值的百分之十。我们从学生的周记本和作文中欣喜地看到,经典语录已进入他们的记忆库,经典之理在滋润他们稚嫩的心灵,有的同学不但在作文中灵活引用经典,而且能借题发挥。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我们真切地感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我们高兴地看到校园环境卫生、课堂纪律、日常用语、行为礼貌等各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
(三)从开展活动抓起,真情演义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内涵、智慧的光芒、精深的哲理和语言艺术的韵味。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单一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丰富多彩,新颖生动、形式活泼才是他们所爱。我们为了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感受经典的魅力,深刻理解经典的博大精深,在背诵经典,解读经典的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大力开展各种诵读活动,折射经典光芒,追慕先哲风范,熏陶一代学子。几年来,我校党政工团、教研室通力合作,教师积极参与,先后组织举办了“成大事者是否应拘小节”学生辩论会,“孝心、爱心”感动校园演讲比赛,“忠心、孝心、爱心、关心、信心”五心英语手抄报比赛,“牢记八荣八耻,争做文明少年”法制报告会,“养良好遵纪习惯,做明理向善公民”短剧小品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选材组材,自己设计。我们以前期背诵为手段,以各种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解读为主渠道,以营造氛围为背景,以养成教育为目的的经典诵读是十分必要的,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同春风化雨、滋兰树惠一般,对学生身心的成长,思想的成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格品性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三、开展经典诵读对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经典诵读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奠基工程。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我们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启示二:经典诵读是完善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学校教育是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而现行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和教育方式的单一,导致了教育的不完善,也阻滞了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入现代教育之中,才能有效发挥教育职能,使教育效益最大化。
启示三:经典诵读是培养爱国情怀的有效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党一贯倡导的德育工作主旋律,开展经典诵读无疑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重要内容,同时使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必然会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教育学生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既有现代文明意识,又有民族传统美德,既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又保持独树一帜的民族本色,这是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摘要: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书香校园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的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建设书香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有效途径,也是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感受古人情怀,培养爱国情操。国学经典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我国古代有许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诗文,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鼓励学生诵读历代至情至美的经典诗文,就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和祖国的血脉相连、生命相依,因为这里既有鹏飞万里、鹰扬世界的起点,也有千尺高树、叶落归根的家园。以人文教化潜移默化的熏染学生的爱国情怀。
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容,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国人应该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尊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是我们应该胸怀广大,学会包容,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孔子说:“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敝。”说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勤奋务实的民族性格,对于说出去的话必须考虑最终的效果,这就要教育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慎思慎行、勤奋务实。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加强大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性,增强修身自省的自我意识,从而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心理基础。
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则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和导向。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科技人才的必备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大家。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中,不仅大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人文学科的学者,都无一例外的接受过文化经典和国学的严格训练;很多自然科学技术专家也都有较深厚的国学功底,对本民族的经典如数家珍。比如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等,因为他们学贯中西、文理双通,故才有博深的见识、恢宏的气度。所以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更应该多读一读经典名著,提高自己的整体人文素养,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科技兴国服务。
二、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太少。大众文化崇尚新潮、变异和个性化,在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下,不断推出“新星”,不断炮制“奇闻逸事”,不断变换新的时尚。而大学生更多地将“时尚”看作是一种个性、一种前卫风格的代表、一种卓尔不群的个性张扬,他们兴奋而盲目地追随“新潮”,追求“名牌”。网络文化的即时快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窄和浅薄的趋势,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部分大学生片面求新、求快、求时尚,具体表现为欣赏影视文化日益卡通化、浏览书籍报刊日益快餐化。大学生中,追求深沉的浪漫和高雅的幽默少了,表现浮躁和媚俗多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少了,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倾向多了。在平面化、快餐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逐渐陷入被动的文化消费模式,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放弃了对国学经典的阅读。
国学经典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途径不够丰富,阅读效果不佳。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大学生,心里想读书,但获得国学经典的途径太少,即使好不容易拿到国学经典,也往往因其晦涩而难以卒读,最后只在脑子里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概念,并未真正从阅读中受益。目前,大学生们在阅读国学经典的时候也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很多人在高中时期选择了理科学习方向,为了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学生们更加重视物理、化学、数学这些学科,而语文学习主要是为了应试。并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久而久之便淡漠了阅读。除了必要的文科学习外,他们很少阅读其他文学经典,造成其语言文字功底不足。当他们阅读国学经典,尤其是原著本时,便有较多的文字障碍,不解其意,读之无味。那些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往往思想内容深刻严肃,读起来更费脑筋。于是,学生们便认为国学经典不如武侠小说或快餐式读物对他们来说更有刺激性和吸引力。
三、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国学经典的学习,书香校园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氛围营造、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但就学生教育引导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提升校园文明。图书漂流在国内起步较晚,现在,“图书漂流”活动在国内已广泛开展起来。活动参与者也由读书爱好者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团体、行业协会等,甚至许多地方政府都鼓励、支持。目前“图书漂流”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分享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在高校开展以“信任、传播、分享”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不仅可是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国学经典的阅读途径,更重要的是,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和信任。这是一种自发的阅读大串连,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也缺少外在的监督, 一切依靠阅读者的自觉自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活动又是校园公德建设的载体。图书漂流,交换的是信任,传递的是尊重。另一方面,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这本书可能由此成为一个媒介,让互不相识的人彼此联系。这样挟着浪漫气息的活动,也是打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营造和谐与温暖氛围的一种努力。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和共享意识,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
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推动国学经典阅读。大学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都是学生们最亲近的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管理人员承担着授课以外的各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担当着政治思想教育的重任,他们人文素养高低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国著名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指出“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不仅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因此,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都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高尚的人文涵养,通过日常的教学管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优秀品格。首先,高校教师们必须主动拓展知识面,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次,学校在加强教师的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还要注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资培训计划。最后,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手段,积极鼓励搭建师生沟通平台,以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品格。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进校园论文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中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笔者从《中庸》一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度诠释了《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中庸 思想 本体论 辩证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源于史前传说时期。《中庸》一书包括本体论、宇宙观和功夫论三方面,通过性、命、人、天贯穿始终。牟宗三先生将其称为本体宇宙论。笔者将重点从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来深度诠释《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中庸》的宇宙观
(一)诚者天之道也――由人生哲学向世界观的转换
“诚”乃《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诚”有属性义和实体义两种解释。前者是“真实无妄”之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后者则释为真实无妄之诚体。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看,诚是仁的全部显现。《中庸》中的“诚体”便是“仁体”。含有运动和创造的性能。因此便有了: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二) “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及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诚,天赋的本然之理,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奉为最宝贵的东西。至诚的人,并非自己取得成就就算完事,还要及于万物,行与他人。成己的人,毫无私意,这是仁;成物的人,随物施教,这是知。无性的仁德,体用一致,符合外内一致的规律,所以随时实行,没有不适宜的了。
万事万物、始终本末,无不以诚为本,诚涵泳全体,贯穿始终,故云:“诚者,物之始终。”沟水易涸,昙花易萎,推而至于道德、事功、文艺,苟出虚伪,终归泯灭。所以说:“不诚无物”。君子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
《中庸》这种由个体向群体,再向自然(天、地)转化的人文主义构想,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强烈信仰。人的天性是由天所下贯赋予的,但是,人之性并不是被动存在的,它在被创造的同时也进入了到了天无穷尽创造的全部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就必须形成终极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境界。然而,这样的境界也许只有圣人才能达到,普通人在具体的事务之中很难将其切实实践
三、《中庸》的方法论
(一)“故君子慎其独也”――由践仁到尽性的个人修养功夫
人性皆由天命所下贯,而人性皆显于“仁”。《中庸》的“五达道”、“三达德”皆是仁之一端,可见“仁”之大用。因此,要通过践行“仁”,才能是人回归其本性。要践仁,“慎独”的功夫必不可少。正如《中庸》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人之性皆由天命下贯,人人皆有其真性,那么为何会“民鲜久矣”?人性本赤诚,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物欲所掩盖所渗透。我们并不是像禁欲主义者那样彻底否定欲望,欲望本身就属人性之一端,无从消除。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中庸所要求的如此至善的境界呢?“慎独”便是要求人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叫做隐,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叫做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显露的;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这些都源于个人内在的一种高度、觉醒。《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在讼者”③
(二)“中庸”之“中”是事物的两方面――过与不及
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④如果作为度量来看,则中庸之“中”可理解为中点、中心之意。若以性与道论,则只能将其理解为至善之意,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致境界,而不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乡愿”。
孔子认为中庸之中既非“过”,也非“不及”,却不能离开“过”与“不及”而独立存在。如果能将“进取”与“有所不为”两个好的方面有机结合,便能达到既“进取”又能“有所不为”的中庸境界。而墨家的思想观念却与之相反。“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端”、“正而不可摇”(“欲”之“正”是“利”;“恶”之“正”是“害”)。他们认为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只有一方面是主要的、相对安定的,因此必须要有所偏。
三、中庸思想的启示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于新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第一、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不能执一面之词,也不能将错就错,糊里糊涂全都笼统接受。而是应该要有批判继承的科学精神,去其糟粕,继承那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
第二、对待传统文化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古老的几千年前,经过无数锤炼、发展和丰富,具有了十分厚重的内涵。毛泽东身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引领者,站在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分析法这把利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层面局限性的这堵围墙,运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创新。
第三、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形成、发展、积淀,在如此宏大深邃的文化体系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实现“舍”与“得”便成为了中华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