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社会科学类排球论文

发布时间:

社会科学类排球论文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a.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

排球运动员的特点,你可以参照中国女排来写。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中文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和观察法等调查方法以某中学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作用,希望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field survey methods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volleyball team members of Shenzhen Guanlan Second Middle School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for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trength, speed, endurance,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are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and corresponding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se aspects. When carrying 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xercise volu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quality training, the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providing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athletes' special volleyball Word: Young People;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目 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前 言 11 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访谈法 实地观察法 实验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 力量训练 速度训练 耐力训练 灵活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 7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7致谢 9前 言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提高排球专项技术的关键,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保证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排球作为一项对抗性持球运动,需要在运动中实现快速接球的动作,这对于运动员的手臂力量、奔跑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弹跳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如果排球运动员想要提高自己的专项技术水平,除了要有身高、臂长等基本身体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身体素质来维持自己的排球技术,只有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技术要领和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排球运动技术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保障。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其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可塑性。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让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也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基础。开展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旨在找出最有成效的训练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展开了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知识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好的训练方法能够保证训练效果,通过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训练原则、注意事项,能够为今后科学规划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体系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使用中国知网、学校的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报纸、杂志等工具检索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对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 访谈法本文通过访谈某中学的体育老师,了解他们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态度和看法,为本文提供定性资料。 实地观察法笔者深入某中学的排球训练现场,在现场观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的方法、训练的内容、训练注意事项和训练成效等方面。 实验法通过设计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实验,比较实验前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表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实验设计项目 内容教师 笔者教学地点 某中学排球场实验对象 20名排球队员,其中10名队员为实验组,另外10名队员为对照组前测 实验前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实验内容 对实验组的排球运动员展开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对对照组的运动员实施普通的训练模式实验时间 16周后测 实验后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并且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效果在展开本次实验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标准,对某中学20名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将所测数据进行记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的前提下展开实验研究,成绩取男女生平均值。表2 实验前中学生身体素质表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身高(m) 170± 169± 体重(kg) 58± 56± 肺活量(ml) 4000±37 3900±45 米跑(s) 8± ± 坐位体前屈(cm) ± ± 米跑(s) 225±14 227±21 一分钟仰卧起坐(min/个) 51±4 50±4 通过表1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测试项目中的得分相当,平均数差距较小,P>,差异不显著,可以展开实验研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 力量训练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肌肉的收缩性。在排球运动中,常见的力量训练有腰腹核心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能够与提高运动鞋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运动过程中,排球运动员需要借助力量去完成弹跳动作。常见的力量训练有举哑铃、手指俯卧撑等,举哑铃锻炼的是运动员的上肢和手臂力量,手指俯卧撑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腹部核心力量。下肢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体后屈的方式完成,除此之外,单脚跳和立定跳远也是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重要方法。腰腹力量是核心力量的保障,在排球运动员空中击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腰腹来发动,腰腹力量主要是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辅助腹卧体后屈、双手持实心球做仰卧起坐的方法来锻炼核心力量。 速度训练排球的速度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移动步伐来完成的快速反应训练。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需要通过听信号完成动作、看手势变化方向的方法来锻炼反应速度。同时,移动训练也能很好地锻炼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比如交叉步、滑步、后退步和前跨步都是比较科学的移动训练方法。在排球运动中,提高移动步伐的速度,需要从准备姿势开始,根据球的方向和性质以及落点做出正确的动作判断,迅速完成传、垫、扣球和拦网一些列动作。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和不同姿势启动。移动训练,或者小跑步和小碎步训练;反弹接球训练等都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一般就是通过长跑实现,在有氧运动中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和耐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有氧运动,比如杠铃操、力量耐力训练等,都可以有效地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耐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有氧训练实现,可以丰富游泳运动的形式,比如借助辅助工具展开,结合开合跳、交叉跑等强度较大的动作激活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 灵活性训练在排球运动当中,灵活性会对整场比赛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运动时缺乏灵活性,则必然会使得反应时间增长,从而导致在实际的运动过程当中,无法跟得上正常比赛的节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灵活性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战术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传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控制自己的的动作, 同时采用实际模拟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反应灵活性。 柔韧性训练排球运动的柔韧性训练主要是以拉伸为主,通过拉伸腿部、手臂、肩部的肌肉,让排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展开身体。从训练方法来看,拉伸可以借助辅助道具,如栏杆等,提高拉伸的程度,也可以队员之间相互拉伸,让拉伸动作更加深入。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素质训练,笔者对实验后20名青少年排球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将实验前后队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力量素质主要是指排球运动员肌肉的收缩能力。在排球运动中,肌肉力量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有效有力的完成,肌肉收缩的力量保证了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所以肌肉力量也是排球运动的原动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其肌肉在最快的速度持续收缩,通过肌肉的爆发了和耐久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动作。肌肉的耐久力能够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持续收缩,帮助运动员完成力量动作。表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一分钟仰卧起坐(个/min) 62±2 55±4 仰卧起坐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一分钟仰卧起坐从实验前的51±4个/分钟变成了实验后的62±2个/分钟,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55±4个/分钟要好,且P小于,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速度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的持球跑动速度和反应速度。速度素质反映的是排球运动员从看到球到接到球的传递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表示运动员的速度越快,速度素质能够让运动员快速完成各个技术动作的操作。速度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保障,只要敏捷的反应速度和跑动速度才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控球率,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表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短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50米跑(s) ± ± 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50米跑平均成绩从实验前的8±变成了实验后的±,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要好,且P小于,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50m短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柔韧素质代表的是运动员身体的柔韧程度,而柔韧性关联的是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和肌腱能够获得的范围。对运动员的身体结构来说。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身体的活动范围和连接关节的肌肉以及韧带的伸展度相关。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性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并且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动作质量。表5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坐位体前屈(cm) ± ± 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坐位体前屈成绩从实验前的±变成了实验后的±。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要好cm,且P小于,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耐力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能够让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运动员需要的是全身的耐力,这个耐力能够保障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中有较好的体力去完成连续的比赛,耐力素质与运动员的呼吸和训练系统紧密联系。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较好的体力,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障运动员的体力不被消耗,让运动员维持体力完成整场比赛。表6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1000米跑(s) 213±11 220±15 米耐力跑可以有效地测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1000米跑成绩从实验前的225±14s变成了实验后的213±11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220±15s要好,且P小于,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1000米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表7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肺活量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肺活量(ml) 4400±12 4100±34 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肺活量从实验前的4000±37ml变成了实验后的4400±12ml。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4100±34ml要好,且P小于,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成绩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实验后实验组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比对照组的要好,说明开展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对于实验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影响,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还处于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时期,有自身的特点,且青少年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在运动时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重视训练方法和内容的多样化,切勿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否则会不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发展。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循序渐进,对于训练内容和训练量应当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因为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避免因为过度训练造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不适应影响训练效果。所以,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合理安排训练量,一次性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通过间歇次数让运动员能够在训练时及时调整呼吸,保证训练的节奏感。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来说,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基础条件。在设计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注重内容的平衡感,因材施教,设计与运动员自身相关的训练方案和方法,保证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能够与运动员自身的条件相适应。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要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的积累, 如做完速度较慢的练习后要安排速度较快的练习, 形成训练的良性转移。注重养成少年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结束后进行放松与调整的习惯。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 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 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 建议 针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相关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质量。 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时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针对不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的特点展开身体素质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钟胜.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现状与训练模式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2]吴军霞.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邵建伟.北京市高校男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4]周静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5]安洁.河北省青少年甲组女排运动队身体素质现状和技术运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6]严明.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7]李谦;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西部体育研究,2011(3):11-14.[8]冷靖高校排球课如何做好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35-37.[9]朱爱君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6-61.[10]张兴林.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9):15-17.

摘要:排球运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其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上,在全民健身中排球项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查阅了大量排球相关研究专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排球运动的发展与项目特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当代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分析了排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从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特点和分类、等方面对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进行了阐释,旨在从健身方法的创编设计领域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开拓新思路。然而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才能有健身价值,如果健身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则会适得其反。健身价值是评价健身方法的最重要指标。 关键词:排球运动;健身价值;健身方法;创编原则 前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沙滩排球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在28个奥运比赛大项中排球就占据两个项目,即排球与沙滩排球,可见排球运动在国际上的普及与被重视程度相当高,而我国竞技排球在国际排坛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我国女排,从过去的“五连冠”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我国制定的为国争光的奥运战略是分不开的。在我国排球运动的普及远不及篮球、足球,中小学、高校以及农村开展排球的状况都很差。如此严重的问题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1、国家主管部门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措施不利;2、我国竞技排球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国争光的奥运战略上3、个人对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理解不够、认识不足;4、很多人只知道竞技排球不知道娱乐排球。所以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参加排球运动的价值所在来增进健康,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1. 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从事排球运动对生理的良好影响排球运动是由参加运动的人,以身体的任何部位相互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比赛,也可不设球网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项目。作为健身活动而言,多人在相对较小的场地击打一个球,每个人活动的范围不大。由此可见,群众健身排球的负荷强度比较小,正是种负荷强度相对较小、安全性和群众性强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锻炼者加入这个行列。从生理学角度和排球运动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排球运动对人体生理有如下良好的影响: 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和心肺功能 国内外排球科研成果证明排球运动是一项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表明无氧供能约占20%—40%,有氧供能约占60%—80%,有氧供能占主导位。研究结果还表明排球运动是一项以非乳酸供能系统进行的运动项目。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发展心血管耐力,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过程,增大心输出量,增强氧运输系统功能。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人还可以增加呼吸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通气量,使安静时呼吸频率减少10次左右。老年人经常参加软式排球或气排球,可以推迟呼吸机能的老化过程。 提高感觉器官的功能 排球运动中无论是在排球比赛还是在排球游戏中运用的各种击球方式,都必须是击在空中的球,接本方同伴的球是如此,接对方击过网的球更是如此,就连自己将球击过网的发球技术,也要先将球抛在空中然后才能击球。因此,参加排球运动的人在时间和空间感觉上得到的锻炼和提高是其他球类项目不可比拟的。主要表现在:在击球时,打球者触觉、压觉和肌肉肌腱的本体感觉都会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来球力量的大小、击球力量的大小作出反映。所以,经常打排球的人可以提高肌肉本体感知觉能力。 提高判断能力和对预定目标的控制能力 排球运动在击球时触球时间短促。排球运动问世至今,其竞赛规则始终不允许“持球”,即不允许球在击球部位停留的时间过长,这是除了借助工具击球的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外,区别其他球类运动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既能提高运动员在短暂的触球时间内对来球的力量、速度、角度等因素的准确判断能力,又能提高运动员把来球准确地击向预定目标的控制能力。 从事排球运动对心理的良好影响 充分展现自我才能 目前所有的球类运动都有其规则限定的身体合法触球部位,惟独排球竞赛规则规定运动员全身任何部位均可触球。在排球活动中你可用手击、臂挡、头顶、脚踢,必要时来一个漂亮的鱼越救球,可以尽情地做各种动作,潇洒表演一番,尽情展现自我才能和各种高超的击球技巧。 活动的安全感 排球运动是隔网对抗项目,比赛过程中,对抗双方不存在身体直接接触问题,避免了身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伤害事故,所以,相对于篮球、足球来说有一种安全感。普通6人制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通常是在木地板地进行,可以避免受伤。球的质地都是由塑料或橡胶编制而成,不会对手指造成伤害。由此可见,排球是可以任选的、男女老少皆宜的、安全的体育项目。 胜利的喜悦心情从竞技角度看排球比赛就必然有输赢。比赛结束,胜者喜形于色,欣喜若狂,品尝胜利的滋味。某方要取胜,必须有技、战术作保证,必须经过同一方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取胜是来之不易的,一场排球比赛历时不长,但参与者同样可以感受到奋勇拼搏后的成功快感,并从中感悟人生。 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 沙滩排球活动经常在江河湖海的沙滩上进行,绿水涛声映衬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外景。置身于风光秀丽的天地中,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打完一场球下来,再到大海(或江湖)嬉戏一番,会感到全身心淋漓尽致的放松和畅快。 从事排球运动对社会适应的良好影响 能恰当的承担自己的角色与职能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室内排球每队6人,气排球每队4人,软式排球每队4—6人,沙滩排球每队2—4人。规则规定,比赛过程中一个人不能连续击球两次,所以参加活动的同一方队员要有协作精神与配合意识。你垫一传我二传,他扣球是我保护。各自的角色与职能分工明确清晰。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在社会场合中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和别人交往,也就是扮演不的社会的角色,我们的思想、言谈举止或行动都必须与其身份或社会角色相适应,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恰当的,合乎其社会角色的反应,则必然会在社会交往中引出不少麻烦。可见,参加排球活动对我们明确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能提高人的应变能力 在排球比赛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胜利时的不骄傲;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应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样的,生活既有美好的一面,但常常也会出现—些重大波折,如自然灾害的侵袭、亲人亡故、考试落榜、婚恋失意、经济损失、事业受挫……等等。这些重大的生活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节律的扰乱,学习、工作的过分紧张都会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正确处理,避免出现精神崩溃。应付社会变动和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各人同。有的人遇到意外事件惊慌失措或遭受挫折后便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勇气;有的人则从容应付,化悲痛为力量,从失败中取得教训终于成功。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个体适应变化的环境,特别是应付突发的非常事件,化险为夷的重要条件。可见,排球运动在社会应变能力的提高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与锻。2.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是以体育教学原则为基础根据教学目的和排球运动健身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来的,是长期创编排球运动健身方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健身原则 健身价值是评定创编健身方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而评定其价值的依据是它在达到健身目的中所起的作用。在创编健身方法时,贯彻健身原则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健身的主要目的。 例如:有的方法是以发展某种素质为目的有的方法是以掌握某项基本技术或战术配合为目的。 根据健身目的,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动作作为创编健身方法的“基点”。 根据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合理的组织形式。 根据健身目的和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规则的运用、场地的规格、器材的种类以及运动负荷。 教育性原则评定创编健身方法质量的另一条重要标准是观照其教育作用。不妨从健身方法的内容选择、组织方法的安排、规则的确定以及胜负奖惩的办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创编,寓教育于健身活动之中。 启发性原则 排球健身活动在培养人们创新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较好功能,在创编健身方法时应认真贯彻启发性原则。尤其创编游戏或竞赛类型的健身方法时,不要把一切都规定得太刻板。要融入灵活多变的形式,在具体方法、战术打法、战略排阵和对位等方面留给人们积极思维和创造的空间,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趣味性原则 排球运动的发明源于它固有的趣味性,因此,在创编时一方面要增加健身方法的竞争因素,竞争能激活兴趣。另方面要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融入新颖性、惊险性、象征性,同时将动作结构作些变异,再反复组合来增加其难度,使人们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从而在情趣盎然中进行健身活动。 安全性原则 在创编健身方法时,要考虑组织方法和动作的合理性、规则的严谨性、器材的安全性,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在教法提示中给予提醒,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排球运动健身方法在创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各原则之间的统一性,加强它们的相互促进,又要协调地运用各原 则,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方法 排球运动从最初的娱乐游戏活动逐渐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这为创编健身方法提供了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舞蹈、体操、游戏以及一些其他运动项目的创编方法,基本上按 下列几个步骤进行: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素材 选择健身方法的素材是创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选择排球和其他一些运动的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作为主要素材。如要选择对增强体能具有明显效果的动作;要选择相应的排球基本技术及技术串连及战术打法等。 健身方法设计的过程 讲求健身价值与创新。 设计健身方法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技能程度以及体力状况等条件来安排健身的形式、组织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的使用。有的方法还要挖掘内容上的思想性,充分拓展它的健身实效。同时设计要不断创新。 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设计健身方法的基础,而趣味性是设计的主要因素。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为导向,设计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健身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如具有激烈争夺和对抗性质的健身活动能符合男生喜爱勇敢行为和攻守性动作的心理特点;相对地能满足女生生理、心理需要的则是韵律性强、节奏明快、柔软协调的健身活动。同时多元、变化、灵活的组织方法能激励学生健身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健身活动的整体质量[9]。 3. 结束语 通过剖析排球运动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对人体的良好影响以及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和方法,期望在当前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潮中人们对排球运动的健身作用有更多的认识,从而积极投入到排球运动中去。

社会科学理论类期刊排名

百强社科期刊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求是 时事报告 党建 党建研究 半月谈 瞭望 党的文献 中国纪检监察 紫光阁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政协 中国人大 幼儿画报 儿童文学 青年文摘 军队党的生活 民族文学 大众摄影 美术

关于社会学的杂志期刊有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体育周刊以及共同关注周刊。

1.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是中国最权威的经济期刊之一,1955年创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长期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类文章;2019年,其影响力指数(CI)为,学科排名居于首位;主要栏目有经济理论、热点探讨、财政与税务、新农村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研究等。

2.中国社会科学

该刊是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长期以来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学术综述、调研报告等。该刊为国家级经济类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曾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奖。

3.管理世界

中国最权威的经济期刊之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在我国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三大社科期刊评价系统的评价中,多年位居管理类学术期刊首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中,被誉为管理学唯一“顶级期刊”;办刊特色:着眼于中国经济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具有政策性、实证性、学术性、资料性的风格。

以下C刊供参考:《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及时传达党和国家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方针政策,推出社会科学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学术界前沿动态和学术争鸣,推介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社会科学机构改革与建设经验,介绍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有关海外社会科学发展的调研成果,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尤其是社会科学管理人员全面、客观、深入、及时了解国内外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包括本刊特稿、管理论坛、学术论坛、学科建设、海外社科。《科学与社会》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科学与社会》曾被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收录。栏目世界科学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科学评论。《青海社会科学》杂志1992年被列为全国综合类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和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获青海省社科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十佳期刊;2012年进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行列,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荣获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3年获青海省汉文社科类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青海社会科学栏目本刊特稿、哲学政治、经济生态、民主法治、文学艺术、社会民生、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神话与民俗、青海研究、评价与争鸣青海社会科学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社会科学杂志排名

1.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是中国最权威的经济期刊之一,1955年创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长期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类文章;2019年,其影响力指数(CI)为,学科排名居于首位;主要栏目有经济理论、热点探讨、财政与税务、新农村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研究等。

2.中国社会科学

该刊是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长期以来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学术综述、调研报告等。该刊为国家级经济类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曾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奖。

3.管理世界

中国最权威的经济期刊之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在我国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三大社科期刊评价系统的评价中,多年位居管理类学术期刊首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中,被誉为管理学唯一“顶级期刊”;办刊特色:着眼于中国经济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具有政策性、实证性、学术性、资料性的风格。

你去找找把!!!

B 1. ★编辑学报2. 保险研究3.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 比较法研究8. 比较教育研究9. 编辑学刊 C 10. ★财贸经济11. 财会研究12. 财经科学13. 财经理论与实践14. 财经问题研究15. 财经研究16. 财贸研究17. 财政研究 D 18. ★党的文献1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 当代财经21. 当代电视22. 当代电影2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4. 当代外国文学25. 当代语言学26. 当代中国史研究27. 当代作家评论28. 党建29. 党建研究30. 档案学通讯31. 档案学研究32. 道德与文明33. 电化教育研究34. 电视研究35. 电影艺术36.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37. 对外经贸实务 F 38. ★法学研究3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40.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41. 法学42. 法学家43. 法学评论44. 复旦学报(社科版) G 45. ★高等教育研究46. ★管理世界47. ★光明日报48. ★国际问题研究49. ★国外文学50. 改革51. 港澳经济52. 高校理论战线53. 工业技术经济54. 古汉语研究55. 国际金融56. 国际金融研究57. 国际经济合作58. 国际经济评论59. 国际贸易60. 国际贸易问题61. 国际新闻界62. 国外社会科学63. 国有资产管理 H 64. ★会计研究65. 汉语学习66. 汉字文化67. 黑龙江高教研究68. 宏观经济管理6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7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J 71. ★教育研究72. ★金融研究73. ★近代史研究74. ★经济学动态75. ★经济研究7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77. 吉林教育研究、高教研究78. 集团经济研究79. 价格理论与实践80. 价格月刊81. 江海学刊82. 江汉论坛83. 江苏高教84. 江苏农村经济85. 江苏社会科学86. 教学与研究87. 教育科学88. 教育理论与实践89. 教育评论90. 教育研究与实验91. 教育与经济92. 教育与职业93.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94. 金融理论与实践95. 金融与经济96. 经济管理97. 经济经纬98. 经济科学9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00. 经济评论101. 经济体制改革102. 经济问题103. 经济问题探索104. 经济学家105. 经济与管理研究106. 经济纵横 K 107. ★考古108. ★考古学报109. 抗日战争研究110. 科技进步与对策111. 科学管理研究11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1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4. 科研管理 L 115. ★历史研究116.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17. 理论探讨118. 理论与改革119. 历史档案120.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21. 领导科学 M 122. ★马克思主义研究123.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24. ★民族研究12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26. 毛泽东思想研究127. 美国研究128. 美术129. 美术观察130. 美术研究131. 民国档案132. 明清小说研究 N 133. ★农业经济问题134.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35. 南开经济研究136. 南开学报(哲社版)137. 农村金融研究138. 农业技术经济139. 农业现代化研究 O 140. ★情报学报141. ★求是142. 企业管理143. 企业经济14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4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46. 情报科学147. 情报理论与实践 R 148. ★人口研究149. ★人民日报150. 人口学刊151. 人口与经济152. 人民司法153. 人民音乐154. 人文杂志155. 日本学刊156. 日语学习与研究 S 157. ★社会学研究158. ★世界经济159. ★世界经济与政治160. ★世界历史161. ★世界民族162. 商业经济研究163. 商业经济与管理164. 商业研究165.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66. 社会科学167. 社会科学辑刊168. 社会科学研究169. 社会科学战线170. 社会主义研究171. 审计理论与实践172. 审计研究173. 审计与经济研究174. 生态经济175. 史林176. 史学集刊177. 史学理论研究178. 史学史研究179. 史学月刊180. 世界电影181. 世界汉语教学182. 世界经济文汇183. 世界经济研究18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85. 世界文学186. 世界宗教研究187. 书法研究188. 税务与经济189. 思想战线19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1. 思想政治课教学192.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T 193. ★体育科学194. ★统计研究195. 探索196. 体育与科学197. 统计与决策198. 投资研究199.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 图书馆论坛201. 图书馆杂志202. 图书情报工作203. 图书情报知识204. 图书与情报 W 205. ★外国文学评论20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7. ★文学评论208. ★文学遗产209. 外国教育研究210. 外国经济与管理211. 外国文学212. 外国文学动态213. 外国文学研究21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15. 外语电化科学216. 外语教学217. 外语界218. 外语学刊219. 外语与外语教学220. 文史哲221. 文艺理论研究222. 文艺理论与批评223. 文艺争鸣22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2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26. 舞蹈 X 227.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28. ★现代国际关系229. ★心理学报230. ★新华文摘231. ★新闻与传播研究232. 戏剧233. 戏剧艺术234. 戏曲艺术235.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36. 现代法学237. 现代经济探讨238.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39. 现代外语240. 现代哲学241. 小说评论242. 心理发展与教育243. 心理科学244. 心理学动态245. 新美术246. 新文学史料247. 新闻界248. 新闻战线249. 行政法学研究250. 学术研究251. 学术月刊25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53. 学习与探索 Y 254. 亚太经济255. 艺术百家256. 译林257. 音乐创作258. 音乐研究259. 音乐艺术260. 语文建设261. 语文研究262. 语言教学与研究263. 语言文字应用264. 语言研究265. 语言与翻译 Z 266. ★哲学研究267. ★政治学研究268. ★中共党史研究269. ★中国法学270. ★中国工业经济271. ★中国社会科学272. ★中国图书馆学报273. ★中国行政管理274. ★中国语文275. ★自然辩证法研究276. 哲学动态27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78.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79. 政治与法律280. 中国大学教学281. 中国档案282. 中国电化教育283. 中国俄语教学284. 中国翻译285. 中国高等教育286. 中国高教研究287. 中国记者288. 中国经济史研究289. 中国经济问题290. 中国科技翻译291. 中国科技论坛29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93. 中国农村经济294. 中国人口科学29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96. 中国社会保障297. 中国摄影298. 中国史研究299. 中国史研究动态300. 中国书法301. 中国统计302. 中国投资管理303. 中国图书评论304. 中国文化研究305. 中国戏剧3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7. 中国音乐308. 中国音乐学309. 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310. 中外法学311. 中外管理312. 中外科技信息31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31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15. 装饰316. 自然辩证法通讯317. 自然科学史研究

社会学方面的我可以给你推荐天津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等,有需要的可以进我的空间看看。

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排名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排行榜。你说的这个是现在的还是什么时候的?莫若最厉害。

6月,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基于中文学术成果的评价(2020版)》(以下简称:排行榜),其中包含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以及各交叉学科等共13类的学术及学术人才代表排行。时代要求学术评价破除“五唯”,摒弃并纠正“简单计数”的科研评价方法,以及其长期导致的“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需要转而关注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和产生的学术影响,据此科学合理的评价学者影响力。为各级政府、高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引进、项目评价、绩效管理和学术诚信监管等提供咨询服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是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支持下,依托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杂志社、社科处和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的一个跨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信息化研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研究”“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等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智库,中心开展学科评价、机构评价、人才评价、成果评价、项目评价、期刊评价、智库评价、专业评价和学术不端检测等多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评价工作。2015年11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基于中文期刊的研究》。该排行榜首次以科研成果质量为基础,用定量化的综合性指标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影响力评价体系。排行榜研究,以对科研成果在其学术领域及同行间影响力的评价为基础,突破简单计数的办法,综合衡量学者学术成果其所在学术领域的贡献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超星发现等数据,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作为二级学科排行榜划分的依据。排行榜将学者论文、图书著作多种形式学术研究成果纳入考核范围内,同时,为更好的衡量学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对重要期刊发文量和图书引用次数两个指标作出进一步处理。首先,对重要期刊进行了限定,学者近五年发文量采集的是2014-2019年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期刊的论文发表量数据,并对文章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赋予不同权重进行计算;其次,为剔除质量不高的书籍,同一作者只统计被引用量排名前10的书籍的高影响力书籍。排行榜中艺术学为一级学科,其共包含3个二级学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艺术学各二级学科排行榜共上榜296人,涵盖全国112个高校和研究院所。其中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共92名,都是我们熟悉的名家大咖,如:李砚祖、朱良志、潘鲁生、李兴华、杭间、薛永年、邵大箴、许江等。(资料来源: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公布后,《东方收藏》杂志社第一时间对陈礼忠作了个简短的电话专访。首先,陈礼忠提到:人民日报曾刊登文章《传统文化复兴赶上了好时代》,文中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年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和倡导,整个社会形成了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说传统文化复兴赶上了好时代!”他对这段内容感触至深,身处这样的好时代,作为艺者,要服务时代,记录时代,刻画时代;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播文化,树立自信,健全灵魂。《春声赋》 陈礼忠作其次,陈礼忠细数其艺术生涯的每个阶段每个经历,一路艰辛,一路成长,一路收获。石雕从业者、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选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受聘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他要感谢给予支持鼓励的师者与贵人,也特别感谢福建师大和师大福清分校,校领导们寄以重任和厚望,作为中组部“万人计划”人才引进,受聘担任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完成艺者、师者、学者的融合。《金秋报安图》 陈礼忠作其三,这次自己有幸入榜,也是寿山石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契机,使得寿山石文化和寿山石雕刻技艺正式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界关注视野,成为在艺术学科中与美术、书法、雕塑齐肩的专业门类。这将对寿山石文化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金秋时节》 陈礼忠作他还透露,今年师大福清分校工艺美术研究院将推出一个重要的编著项目,用于全面探讨和解析福建工艺美术寿山石雕刻技巧与文化,著作将会成为非遗项目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教学教参。《雀戏秋塘》 陈礼忠作如今,他肩负文化推广的使命,技艺传承的责任,教书育人的工作,艺术传播的义务。最后,陈礼忠引用“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面对宝贵历史机遇,我们备感责任重大”,来表达此次列席排行榜的感受,以鞭策自己不忘初心,再接再厉。

社会科学类别论文

社科类主要指社会科学类,包括: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等。

社科类的论文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探讨,这类的期刊代表有(社会科学前沿)

毕业 季来了,社科系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个技术活,我们应当重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一)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 经验 的调查研究。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华 文化 ,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4.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二) 1. 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 2. 社科类社团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完善分析 3. 清末西方社科名著汉译研究 4. 英汉社科翻译变体研究 5. 论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价值 6. 我在人文社科通识类读物插画创作中的思考 7. 信息网络化对河南社科科研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8. 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 英汉社科学术的体裁对比分析 10. 新时期高校社科学报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11. 人文社科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命题中的问题与对策: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 12. 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 13.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14.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研究 15.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6. 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口语教学研究 18. 社科联在我国民间智库发展中的功能分析 19.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20. 后现代高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21. 不良 广告 的合理评判与防范对策 22.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中国本科护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课程模块构建研究 24. 黑龙江社会科学类社团生存能力研究 25. 地方高校省级优秀人才绩效评价研究 26. 中文博士学位结论部分的跨学科和跨文化语类研究 27. 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 28. 社会科学项目综合价值分析与软件开发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三) 1.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政策和事件调查研究。 2.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效果典型调查研究。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社会融合问题的调查研究。 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0.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9.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20.城市中务工人员医疗 保险 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猜你喜欢: 1. 有关人文社会科学论文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如何取题目 3. 发展社会学论文题目 4.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

1、先秦 哲学 研究

首先,通过出土 文献 的研究,对先秦思想史上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

“性与天道”的 问题 。此问题属儒家的“形而上”思想,传世的先秦儒家文献虽有之,但为孔子所“罕言”,一般认为至宋明 理学 才把这一问题突出出来。但郭店楚简中的《五行》、《性自命出》等篇,集中论述的就是“性与天道”。因此,学界对此问题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性与情”的关系。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与 社会 生活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与宋明理学的重“性”贬“情”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因此,“理性与情感”遂成为先秦儒学以及宋明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儒家的“六经”体系以前一般认为至汉代才形成,但郭店楚简中的《六德》和《语丛一》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列。郭店简文中频繁地引《诗》、《书》,有的是引所谓“《古文尚书》”的 内容 ,几篇文献与《礼记》(包括《大学》与《中庸》)有密切关系,《上博简(一)》中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这些都使学界更为重视对先秦儒学与经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儒学与治道的问题。郭店简《唐虞之道》篇集中论述“禅而不传”的思想,认为君位的继承若不是“禅让”而是“传子”,则不能“化民”。《上博简(二)》中的《子羔》和《容成氏》也是主张“禅而不传”,大意是说“至于禹而德衰”,这与孟子所说禅让与传子“其义一也”以及荀子否认“禅让”说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对于儒学的民本主义与君主制“家天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新的认识。另外,郭店儒家文献强调君主自身要率先做到“忠信”,君对臣应该“忠敬”,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这对于重新认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和君臣关系 理论 也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其次,近年来一些出土文献的发现有可能改写先秦哲学的学术谱系。

在郭店楚简中,道家文献有竹简本《老子》和《太一生水》,前者的字数只占传世本《老子》的2/5,后者为前所未见。儒家文献有《缁衣》、《五行》,以及前所未见的《性自命出》、《唐虞之道》、《穷达以时》、《六德》、《忠信之道》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已出四册,第一册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和见于郭店楚简的《缁衣》、《性自命出》等,第二册有内容见于《礼记·孔子闲居》的《民之父母》和前所未见的《从政》、《子羔》、《容成氏》等,第三册有迄今发现最早的古本《周易》和前所未见的《中弓》、《恒先》、《彭祖》等,第四册有前所未见的《采风曲目》、《逸诗》、《昭王毁室》、《相邦之道》、《曹沫之陈》等。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及其与传世本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的认识不一,而不同的认识便涉及先秦哲学的学术谱系。

如竹简本《老子》与帛书本、传世本《老子》的关系问题,学界形成几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把一直有争论的“孔老先后”问题 发展 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儒、道关系问题的新探讨,也必然涉及如何判定竹简本《老子》的性质。这些问题 目前 还不可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近期已有多篇关于如何认识竹简本《老子》的学术综述,这反映了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可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能有所进展。《上博简(二)》中的《民之父母》有“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的表述,其内容见于《礼记》的《孔子闲居》,以前认为这是儒家受到道家“无”之本体论 影响 的结果,但《民之父母》的出现,使学者们重新考虑儒家自身的“形而上”思想。郭店楚简的几篇儒家文献,学界一般认为其成书年代在“孔孟之间”,但也有不同观点。因这些文献与孔门七十二子、子思、孟子、《礼记》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先秦儒家的学术谱系也是学界需要解决而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

2、秦汉思想史研究

秦汉 时代 的思想、制度、 文化 转型奠定了此后两千年 中国 历史 的格局,因此探讨秦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颇具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 现代 新儒家的“三期发展说”略过了秦汉,遂使秦汉思想的研究处于相对比较沉寂的状态。不过,即使在新儒家内部对于秦汉思想的历史地位也有不同看法,如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便给予了两汉思想以极高的历史评价。此外,钱穆先生的西汉今古文经学的研究,特别是《刘向歆父子年谱》一书,基本上澄清了清代以来关于汉代经学的误解。近年来,在 台湾 关于历代经学文献的研究逐渐盛行,林庆彰曾主持编集了经学的研究资料,同时 组织了多次经学讨论会。另外,近年来关于汉代思想整体的研究,台湾的龚鹏程曾撰有《汉代思潮》一书。

在大陆,关于汉代经学的研究近年来也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如陈苏镇曾就汉代春秋学与汉代 政治 的关系,撰有《汉代春秋学与政治》一书,着重于探讨汉代经学特别是春秋学与汉代政治格局的关系。在汉代经学系统的研究上,王葆玹成果突出,他曾出版了《西汉经学源流》一书,对西汉经学的系统和文献源流进行细密的考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扩展为《今古文经学新论》一书,成为近年来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汉代思想的显著特色是对先秦时期诸家思想的整理和综合,经学便是儒家采纳道、法、墨、阴阳等家思想,而融贯成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样,在汉代同时还发生着从其他思想立场出发的综合融会 工作,《淮南子》一书便是这种工作的代表,即所谓杂家。对于杂家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先秦思想的集成,而从中爬梳追溯先秦思想的材料及其在秦汉时期的变化,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为我们理解汉代对先秦思想的 总结 和综合的整体面貌及其气度,提供经学之外的另一条路径。陈静的《淮南子》研究是汉代杂家研究的最新进展,她的新著《自由与秩序的困惑》一书填补了汉代杂家特别是《淮南子》研究的空白。

3、魏晋思想研究

魏晋玄学研究自汤用彤先生开辟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与佛学之传入和中国化之关系,其与宋明道学之兴起的内在思想史逻辑,都曾是前辈学者反复致思之所在。90年代以来,魏晋玄学研究曾经出现了一次不小的研究高峰。王葆玹在90年代出版了《玄学通论》一书,将此前他对正始玄学的研究扩充到整个玄学系统的研究。最近他又 计划在以前的玄学研究基础上继续扩展,完成《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与玄学》一书。2004年底,余敦康先生出版了总结其多年玄学研究成果的精心之作《魏晋玄学史》,该书兼重玄学的思想系统和历史发展,是近年来玄学研究的代表作。

4、宋元明清思想研究

宋元明清时期,据日本学者的历史分期,称之为中国的近世,或中国的前近代。唐宋文化转型后的中国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基础,因此,其在思想史和社会政治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往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研究,习惯上宋、明连续,这主要是出于将宋明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系统来对待,清代思想史则被视为对宋明理学的反动。

近年来,由于对宋明思想史的研究已经大致打破了仅以宋明理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式,因此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北宋思想史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意味着宋学而非仅宋明理学成为了研究宋代思想史的出发点。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理学或道学的重要性降低,而是更关注于道学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政治文化功能。近年,余敦康著《内圣外王的贯通》、卢国龙著《宋儒微言》等,都是对宋学中几种不同话语与北宋政治的关系加以研究,基本上将宋学作为不同政治论纲的思想来看待。李存山关于范仲淹与宋代儒学复兴的研究,也是着眼于对宋学兴起的动因及对宋学整体和道学之精神实质的理解。在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在大陆出版以后,李存山 发表《宋学与〈宋论〉》一文,除了对余英时把道学与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相 联系的主要观点给予肯定之外,还对王夫之和余英时有关宋学的某些论说进行了商榷。

二是明清思想史的连续性得到了重视,钱穆和余英时的清代思想史研究着眼于清代思想与道学的内在关联,把清代的考证学取向作为道学逻辑中对“道问学”的强调来看待,以有别于明代王学的“尊德性”。鉴于宋元明清时期思想史的重要性,大陆已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称之为近世思想史,如陈来即把其专论此一时期思想史的论著命名为《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在宋元明清思想史研究的复杂变换之中,坚持道学研究的传统仍然是主流。陈来最近出版了研究王船山道学思想的大著《诠释与重建———王船山哲学的精神》,重新将王船山放置在宋明道学思想的谱系中来加以定位,是王船山研究的重要新成果。彭国翔的《良知学的展开》勾画了晚明心学的整体图景,是近年来晚明心学研究的重要著作。马晓英的颜钧和泰州学派研究,也填补了晚明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5、道家和道教研究

90年代以来的道家、道教研究,具有道家与道教合流的趋势,出现了“道学”的提法。这方面的代表有胡孚琛、吴光、宫哲兵等学者。同时在道家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两种趋向:一是西方学者对道家的生态哲学关注很多,试图从道家思想中发展出一种一般的生态哲学;二是在道家、道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新道学”,将其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普世性的思想系统,胡孚琛在《道学通论》等著述中对此有多种论述。关于运用“道学”或“新道学”来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展开道家思想的努力是否恰当,学界仍有争论。董光璧、陈鼓应、冯达文等都主张运用“新道家”的提法。

在道教研究方面,养生学日渐受到重视。在美国的波士顿成立了养生学中心,德国慕尼黑正在筹办养生学的国际研讨会。与此相联系,内丹学研究也渐成为国际道教研究的 热点 ,内丹学中的身心哲学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同时也出现了“身体哲学”的提法,“可思维的身体”观取消了身心之间的二元对立,而将身体视作是物质与精神的中间层次。在这些方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的研究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近年来,道家道教研究的一个基础工程是编修了《中华道藏》。该项目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科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和华夏出版社共同发起,随后又得到了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正式批复,得到了国家古籍整理小组的鼓励,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03年,煌煌49册的《中华道藏》终于完成。

6、佛教思想史 研究

中国 的佛学研究从民国时期 现代 学术建立以来即从属于中国 哲学 史或思想史研究,当然在佛教内部也一仍旧贯,始终延续了其教义教理的研究。值得 反思 的是,在民国佛教复兴运动中兴起的支那内学院的佛学研究(吕澄先生特称之为“院学”),却不是以上两种研究框架所能容纳涵盖的,而这种研究却由于1952年支那内学院的解体而不复存在。无论是支那内学院的所谓“院学”,还是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佛学研究,以及佛教内部的教理教义研究,严格说来都与近代欧洲兴起而 影响 至日本的佛教学不同。在检讨近期以来的佛学研究时,我们发现随着佛教研究的逐步恢复和 发展 ,学界关于佛教研究 方法 及旨趣的思考也在逐步展开。其中的一个主要潮流是集中思考如何在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与欧美日本佛教学研究接轨的佛教学研究。当然,在此潮流当中也发生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即为确定中国自己的佛教研究的特色,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与这种反思意识配合,中国佛学研究界的一些青年学者开始关注日本佛教学界80年代以来出现的“批判佛教”思潮,借用日本佛教学内部对于自身研究局限的思考来重新为我们自身的佛学研究定位。

汤用彤先生的佛教史研究一直是典范之作,在这一典范的影响下,佛教学界形成以史学意识为主的佛教史学研究。这一史学意识在建国后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方法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佛教研究,并形成了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佛教史》一书。90年代以后,参与该书撰写的专家都纷纷转入更为精深的 历史 研究,开展出众多佛教宗派研究的新局面。其中,禅宗史研究是重中之重,杜继文和杨曾文分别撰写了两部禅宗史。此外,洪修平和魏道儒的禅宗史和华严宗史研究也颇具代表性。最近,龚隽和徐文明的禅宗史研究是这方面的新成果。近年来,唯识宗和天台宗研究逐渐兴盛,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在唯识学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绍强、程恭让、张志强、魏德东、周贵华等学者。天台学方面则以张风雷、李四龙为代表。值得关注的是,方广锠的藏外 文献 和佛教经录研究,是佛教教史和教理研究的基础,且为编撰新的佛藏准备了前提。方立天近年出版的几部佛教研究专著,系统阐述了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史范式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近年来,对近代佛教的研究也成为 热点,在这方面有筚路蓝缕之功的是楼宇烈,他的近代佛教人物研究将学界的注意力引向了近现代佛教,太虚、欧阳竟无以及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佛教思想都成为近代佛教研究的重心。在这方面,麻天祥、李向平的近代佛教思潮研究,程恭让的欧阳竟无研究也具有代表性。

在诸多研究当中,还出现了一种强调佛教与中国思想史脉络之间有机关联的研究倾向,这一倾向力图将佛教研究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使佛教研究成为透视中国思想史的一个视角。张志强 目前 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二十世纪佛学思潮与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便是这一方向上的努力,并且已完成和 发表了《哲学、史学与量论》一文。

7、近现代思想史研究

在近十多年的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成果颇为显著。方克立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开创了使现代新儒家研究成为显学的新局面。在这方面,郑家栋出版了《现代新儒学概论》等多种专著,其他如黄克剑的《挣扎中的儒学:论海峡彼岸的新儒学思想》、方克立的《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陈来的《人文主义的视界》、颜炳罡的《当代新儒学引论》等都很有研究深度,力图对新儒家思想作出反省和超越。在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中,人物研究系列的郭齐勇著《熊十力思想研究》、曹耀明著《梁漱溟思想研究》、张祥浩著《唐君毅思想研究》、宋志明著《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吕希晨和陈莹著《张君劢思想研究》等,以及 专题研究系列的陈少明著《儒学的现代转折》、韩强著《现代新儒学心性思想研究》、武东生著《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李毅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赵德志著《现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施忠连著《现代新儒学在美国》、卢升法著《佛学与现代新儒家》等,都是研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成果。2005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研讨会,与会的一百多位中外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儒学、当代

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标志着当代新儒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 文化保守主义研究之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研究也是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重心所在。如徐素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马”互动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张利民在自由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研究方面开始较早,积累深厚,在国内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李存山对于儒家思想的近现代转型,特别是对于张岱年在三四十年代的新唯物论思想,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2005年在吉林大学召开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会议主题之一是“中西马”对话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张岱年、冯契的哲学思想在马哲论坛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他们的思想在京沪两地也曾举行专题会议进行研讨。

8、中国哲学学科发展趋势

中国哲学(史)学科是一个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作为哲学 理论 研究一个分支的学科。因此,它除了遵循其自身的即所谓“内在理路”的发展 规律 之外,它还要面对 时代 的现实 问题 而进行反思,不断地与时俱进。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 经济 实力的日益提升,“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科学 发展观”、“以邻为善”和“和谐世界”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面对全球化给人类造成的一些全球问题,如何使中国哲学研究更多地 联系现实问题,弘扬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应对时代现实问题的挑战,使中国不仅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更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即“德力俱足”、“硬实力”与“软实力”俱足的国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天人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此为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关于文明对话中儒家传统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关于儒家的“和谐”“民本”思想、儒家与宗教、儒家与生态、儒家与全球伦理等问题的讨论,以及2005年学术界举办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朱子学与和谐社会”、“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自然 ·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等学术研讨会,都昭示了中国哲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民族复兴、文明对话和人类共同进步的现实价值。(2005年郭沂发表的《儒学当代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张利民发表的《不断丰富、发展传统美德内涵》、李存山发表的《“人本”与“民本”》《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 环境保护》,都注重阐发了儒学的现实意义。)

时代问题的解答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可能有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严格说来,中国哲学是在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发生在中国的“哲学突破”的一种类型,其后果是产生了与西方和印度不同的中国文明类型。这种“哲学突破”而形成的文明类型主导了以后中国历史演化的方向和性格。因此,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实际上便是对中国文明类型的因素、原理和观念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知道中国文明的独特价值,更要知道这种独特价值是如何塑造着中国的历史、安顿着中国人的生命、 组织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因此,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结构和原理及其历史形成的研究,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及其历史逻辑,以应对今天中国的文化处境,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研究需要不断地回溯到轴心时代。因此,先秦、秦汉的哲学研究一直是显学,其重要性由于近年出土文献的发现和整理而更加突出,在今后仍然会继续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

其次,中国文化从先秦诸子到汉初的“独尊儒术”,此后形成儒道互补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不仅贯穿中国的历史,而且影响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对于汉代的儒道互补,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儒、释、道三教哲学的研究,以前是、今后也将是中国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根源的研究,以及对于儒、释、道三教与____、伊斯兰教的比较,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在意蕴,而且有助于探讨今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元互补”“和而不同”的发展途径。

第三,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儒门淡薄”之后,北宋时期儒学呈现复兴之势,道学或 理学 兴起,历史学家谓之“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现代新儒家称此为“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宋元明清哲学作为中国前近代的“近世”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中国近代哲学所由以出发的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而实现近现代转型的思想观念的前提。对于宋代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宋明理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宋明理学的“内圣”与“外王”、道义与功利、道统与政统的关系,宋明理学的理本论、气本论和心本论等派系的关系,宋元明哲学与清代考据之学(或宋学与汉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宋明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将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第四,在经历了“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之后,对于中国哲学理论的宏观研究有可能继续。关于中国哲学的世界普遍性和民族特殊性,中、西、印哲学的比较,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哲学的“实质系统”与“形式系统”,以及这一系统内部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天人关系、人性论与价值观、“尊德性”与“道问学”、 政治 哲学、历史哲学和生态哲学等等,都可能在今后有更深入的研讨。

第五,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在近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都处于近现代的转型之中。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近一百多年的挫折、屈辱和奋斗之后,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在本世纪之初呈现民族复兴之势。于此形势下,反思中国 传统文化 与现代性的关系,回顾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检讨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三大思潮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良性互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地位,探讨弘扬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进一步中国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这些都将使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呈现新的局面,其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也更加重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