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学术刊物有关训诂学论文

发布时间:

学术刊物有关训诂学论文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1、训诂学释义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年1期2、转语说述评 山东大学《汉语研究文集》1989年9 月3、尔雅今注述评 古代汉语研究1989年3期4、训诂学与古典文学 中文学习指导1992年3 期5、周易韵考韵读 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3 期,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周易与传统语言学 周易研究1990年1 期7、《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介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8、《荀子·天论》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9、《荀子·劝学》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10、陆佃,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1、罗愿,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2、尚黄文化:一个漫长的话题 黄河黄土黄种人1994年6期13、毛是草木还是苗(合作) 语文建设1995年2 期14、《诸子名言荟粹》序言 任维清《诸子名言荟粹》书首 齐鲁书社1995年2 月出版15、《古今谋略辞典》序 《大众日报》1995年2月25日16、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山大成人教育1997年1 期17、从字的训释看两部大型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 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2 期18、古代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6月19、《周易说解》序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20、论词义与词的区别 文史哲2000年2期21、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2、古代几个著名词义分析理论中的问题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3、漫谈中韩语言文字交流中的问题 《韩华学报》2001年1期24、韩国广告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1月6日25、韩国宝物解说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2月3日26、《中国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社会》序 韩中时代出版社2001年2月版27、韩国语文要不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汉字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5月 26日28、中韩文化交流中的第二语言教学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6月23日29、韩国语中常用汉字的必要性 《韩国汉字文化》2001年7期30、汉语构词法的再探讨(合作) 《许威汉教授诞辰75周年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1、读《訄书详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期32、词素义与合成词词义 中国语言文字学2002年高级论坛(长春)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33、尚黄文化——颜色词与文化 《民俗研究》2003年1期34、彖传韵考 《周易研究》2003年1期35、公元二世纪前朝鲜半岛语言类型与性质研究 韩国《韩华学报》2003年36、中国文献中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朝鲜语词汇词义研究 《人文述林》2003年37、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文史哲》2003年6期 04年人全文复印38、汉语词汇理论、词典分词与“词”的认知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6期39、竹书《易》、帛书《易》与传世本《易》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山东大学学报05年2期 人大《汉语言文字学》05年第7期全文复印,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帛书考论》,。40、中国古代诠释学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单位论、结构体系论、语义解释方法论及语义系统论 《中国诠释学》2005年第三辑41、汉语研究丛书总序,齐鲁书社2007年1月版起之“山东大学“985”工程项目丛书”。42、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3、《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载《晏子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版。44、《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序言,载《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4月版。45、《汉语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史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关于就《汉语大词典》进行词汇史研究条例 《汉语史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4月版

学术刊物的训诂论文有哪些

学术期刊有《中国信息教育》、《中国教师》、《中国德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学术论文期刊是以论为主体,对某一学术课题在以坚持事实求是、坚持理论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论述,剖析。客观、真实反映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但由于学术论文期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许多学者往往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没有很好把握这一特性,就导致了使其失去价值。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1、训诂学释义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年1期2、转语说述评 山东大学《汉语研究文集》1989年9 月3、尔雅今注述评 古代汉语研究1989年3期4、训诂学与古典文学 中文学习指导1992年3 期5、周易韵考韵读 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3 期,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周易与传统语言学 周易研究1990年1 期7、《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介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8、《荀子·天论》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9、《荀子·劝学》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10、陆佃,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1、罗愿,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2、尚黄文化:一个漫长的话题 黄河黄土黄种人1994年6期13、毛是草木还是苗(合作) 语文建设1995年2 期14、《诸子名言荟粹》序言 任维清《诸子名言荟粹》书首 齐鲁书社1995年2 月出版15、《古今谋略辞典》序 《大众日报》1995年2月25日16、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山大成人教育1997年1 期17、从字的训释看两部大型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 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2 期18、古代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6月19、《周易说解》序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20、论词义与词的区别 文史哲2000年2期21、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2、古代几个著名词义分析理论中的问题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3、漫谈中韩语言文字交流中的问题 《韩华学报》2001年1期24、韩国广告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1月6日25、韩国宝物解说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2月3日26、《中国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社会》序 韩中时代出版社2001年2月版27、韩国语文要不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汉字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5月 26日28、中韩文化交流中的第二语言教学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6月23日29、韩国语中常用汉字的必要性 《韩国汉字文化》2001年7期30、汉语构词法的再探讨(合作) 《许威汉教授诞辰75周年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1、读《訄书详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期32、词素义与合成词词义 中国语言文字学2002年高级论坛(长春)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33、尚黄文化——颜色词与文化 《民俗研究》2003年1期34、彖传韵考 《周易研究》2003年1期35、公元二世纪前朝鲜半岛语言类型与性质研究 韩国《韩华学报》2003年36、中国文献中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朝鲜语词汇词义研究 《人文述林》2003年37、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文史哲》2003年6期 04年人全文复印38、汉语词汇理论、词典分词与“词”的认知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6期39、竹书《易》、帛书《易》与传世本《易》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山东大学学报05年2期 人大《汉语言文字学》05年第7期全文复印,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帛书考论》,。40、中国古代诠释学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单位论、结构体系论、语义解释方法论及语义系统论 《中国诠释学》2005年第三辑41、汉语研究丛书总序,齐鲁书社2007年1月版起之“山东大学“985”工程项目丛书”。42、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3、《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载《晏子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版。44、《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序言,载《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4月版。45、《汉语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史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关于就《汉语大词典》进行词汇史研究条例 《汉语史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4月版

训诂学相关论文

《训诂学简论》一书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永言先生所著,其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训诂学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对训诂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现将我的笔记整理如下:第一章先从训诂的概念开始,解释了什么是“训诂”和为什么需要它。接着,就正式提出了训诂学的概念和需要它的理由。此外,又说明了训诂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训诂”,是了解训诂学的基础。训,简单说来,就是解释字、词、句。诂,即解释古籍中的古语。随着范围的扩大,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几乎都可以称为训诂。训诂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1.解释字义、词义2.串讲句义3.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4.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5.申述篇章旨意6.说明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8.评论原文。训诂之所以需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古书的语言有了不懂的地方,必须加以解释。而不懂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上和非语言上。语言:1.古语。(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所以难以理解;一个词语的某一意义或用法后世不通行了所以容易误解)2.方俗语。(见于历代各类作品的方言、俗语)3.音译的外来语。4.代语。指的是为了修辞等目的用来代替某一事物或事情的本来说法的词语。5.双关语。根据词的多义性或同音现象构成的词语。6.成语。7.典故。古代诗文用典多,除了指示典故出处、词语来历外,还需说明作者的用典命意,否则容易产生“释事而忘义”。8.语法。分为词法、句法和修辞。9句读。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词连写,所以就需运用训诂学来研究。非语言有以下原因:1.古字的写法与今字不同。2.通假字。3.讹误字。4.避讳字,比如历代都有因避讳黄帝名讳而更改文字的做法。5.还有一些外部原因:名物、思想、风俗习惯等。训诂学,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分,侧重于字义和语义的研究。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包括:1.词典的释文和古书的注解需要训诂学知识。2.词典中解释字、词的意义很多,需要去取得当。3.词典释文中错误、不确之处需要训诂学知识来辨别。4.古书注解中众说纷纭,需要用训诂学知识择善而从之或求正解。5.许多词义在词典和古书中查不到,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探讨来寻求答案。6.某类词语的特殊含义靠词典不能明了,需要训诂学知识加以阐明。训诂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1.训诂的目的在于通古语,那就得先明了古音和古今语音的转变,这就需要音韵学。2.语义与语法密切相关,运用语法学知识解释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切合原意。3.训诂学与修辞学同样联系紧密。比如:互文、对文。了解了修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词义。4.语言的发展变化在不同地域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地区已经消失的语言变化在另一些地区可能还继续保存。现代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印证古词、古义,阐明古今词汇、语义的传承关系。5.训诂学探讨古词、古义除了利用汉语材料,还得参考跟汉语临近的语言,这就需要比较语言学。6.文字从古至今形体有所变化,训诂学要想追寻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7.古书中的一些错误,只有经过校正,才能顺释文义,这就需要校勘学。此外,与史学、自然科学等联系同样紧密。 第二章,从不同朝代进行训诂知识论述。 先秦时期,春秋时代萌芽,战国时代进一步发展。如:解释《诗经》的《毛诗故训传》,解释经文词句意义和事理的《公羊传》。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先秦时代已有雏形。 此外,还有形训、声训和义训。这一时期,训诂的范围已经很广,方式也很多样了。两汉时期训诂工作有很大发展,表现在:1.语言的变化。由于语言的发展,汉代学者对先秦的典籍有些已经难以读懂。2.文字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今文和古文的差异上。3.师说的各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些新的著作、呈现了一些新特点。魏晋时期经注的特点是喜欢发挥义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疏通经义的“义疏”和“讲疏”,还产生了不少其他古籍的注解和训诂专书。训诂工作发达在唐代,重要的经书有了新式的注解,即“正义”。它不仅解释经书正文,而且同时解释注文。宋代,学者们为诗文集做注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不但为前代作家的集子做注,还为本朝作家的集子做注,语录用口语,做注时一般仍用文言。元明两代的经传训诂,内容多空疏肤泛,数量大但可观者少,解释时为“直解”,学术价值不高。清代训诂工作达到最高峰。清儒所做的古籍注释和训诂学专书数量很大,分为:经部、史、子、集部、礼记、训诂专书,还有三本康熙年间产生的字典辞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1.《毛传》和《郑笺》。《毛传》是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传注。其内容包括:解释题意,寓析章句,说明章旨,解释词义,解释语句,记述典章制度和引证故事、史实。《郑笺》的内容包括:注释《诗序》,申术《毛传》与补正《毛传》。2.《尔雅》和群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对后世训诂学有很大影响,在古汉语和汉语史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其撰著宗旨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疏语”。它解释词语的方式分为三大类:1.汇集具有相同、相近意义的或者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一组词,用一个比较普通的词来作释。2.以共名释别名,以俗语释文言3.用语句说明词义。《尔雅》对后世训诂书的编撰影响很大,模仿它的著作历代都有,成为“群雅”,包括:《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别雅》、《比雅》、《拾雅》、《叠雅》、《支雅》、《说雅》、《选雅》和《毛诗传义类》。《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方言》的编者曾从《尔雅》中取材,体例上也有所改进。不仅说明了一组同义词中各个词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同,有时还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也有所解释。书中涉及的地域很广,从收录的词来看,不仅包括汉语方言,可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分五类:通语,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某地语,古今语和转语。它的学术价值也很好,体现在:书中对一些同义词有所辨析,有助于认识古汉语中这些词的异同2.书中采录并解释了不少先秦和汉代的方言、口语词,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载名物词不少,助于了解古代名物。4.书中记有不少方言同源词,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5.本书所记方言与现代汉语比较,可看出古今语的联系,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的词源义和同源关系的词典。其声训法分2类:以同音字为训和以音近字为训。 《说文解字》是许慎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头等重要地位。《说文》解释字义有5种方式: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述、着况。清代学者研究《说文》也有很多著作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的注本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阐明每个字在古书中的各种意义以及词和词、词义和词义间的各种联系。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音义”书,按照经典原文顺序编排的、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的读经字典。《一切经音义》音义并重,侧重于义,在训诂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经籍篡诂》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古汉语训诂资料汇编,收集的材料包括:1.群经、诸子本文中的训诂2.群经旧注3.古史、诸子和群书旧注4.史部、集部书旧注5.训诂专书。此外,《辞通》、《连绵字典》、《经传释词》和《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也需要有所了解,值得研读。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一些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也是要重点导读的。 训诂方式:形训:通过字形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有助于解释词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声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3个作用:追溯语源;探求本字;说明词的通转。义训:其体例很多,分为:1.从词义的广狭看:以大名释小名;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2.从同义、反义、多义角度看:同训;互训;递训;反训;歧训3.从时地关系看:以今语释古语;以俗语释文言;以通语释方言4.从表述方式看:代语;界说;类别;描述;比较;举例;申述;参证。训诂用语有:1.某,某也。直言某词训某。训释词和被训释词有时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有时兼有音同、音近关系。2.曰,为,谓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既用于一般释义,又用于通过对比以辨析同义词。3.谓。多用于具体释抽象、狭义释广义、别名释共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指”。4.斥,“指”的意思。5.貌,一般加在动词、形容词后,说明被训释词表示的是某种状态,相当于现在的“……的样子”。6.犹,相当于现在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近义词作释,有时也用于以同源词作释。7.言,相当于“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申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也用于串讲句义或阐发文意。8.之言,之为言,属于声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音同、音近的关系。9.读曰、读为,一般用于本字解释假借字10.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读如”往往同时兼带释义。11.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附录部分为张永言先生写的两篇论文——论郝懿行《尔雅义疏》和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对我们关于训诂学方面著作的表述有很大的帮助。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训诂学论文互训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说文解字》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训诂方法指的是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训诂学简论》一书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永言先生所著,其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训诂学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对训诂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现将我的笔记整理如下:第一章先从训诂的概念开始,解释了什么是“训诂”和为什么需要它。接着,就正式提出了训诂学的概念和需要它的理由。此外,又说明了训诂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训诂”,是了解训诂学的基础。训,简单说来,就是解释字、词、句。诂,即解释古籍中的古语。随着范围的扩大,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几乎都可以称为训诂。训诂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1.解释字义、词义2.串讲句义3.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4.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5.申述篇章旨意6.说明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8.评论原文。训诂之所以需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古书的语言有了不懂的地方,必须加以解释。而不懂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上和非语言上。语言:1.古语。(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所以难以理解;一个词语的某一意义或用法后世不通行了所以容易误解)2.方俗语。(见于历代各类作品的方言、俗语)3.音译的外来语。4.代语。指的是为了修辞等目的用来代替某一事物或事情的本来说法的词语。5.双关语。根据词的多义性或同音现象构成的词语。6.成语。7.典故。古代诗文用典多,除了指示典故出处、词语来历外,还需说明作者的用典命意,否则容易产生“释事而忘义”。8.语法。分为词法、句法和修辞。9句读。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词连写,所以就需运用训诂学来研究。非语言有以下原因:1.古字的写法与今字不同。2.通假字。3.讹误字。4.避讳字,比如历代都有因避讳黄帝名讳而更改文字的做法。5.还有一些外部原因:名物、思想、风俗习惯等。训诂学,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分,侧重于字义和语义的研究。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包括:1.词典的释文和古书的注解需要训诂学知识。2.词典中解释字、词的意义很多,需要去取得当。3.词典释文中错误、不确之处需要训诂学知识来辨别。4.古书注解中众说纷纭,需要用训诂学知识择善而从之或求正解。5.许多词义在词典和古书中查不到,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探讨来寻求答案。6.某类词语的特殊含义靠词典不能明了,需要训诂学知识加以阐明。训诂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1.训诂的目的在于通古语,那就得先明了古音和古今语音的转变,这就需要音韵学。2.语义与语法密切相关,运用语法学知识解释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切合原意。3.训诂学与修辞学同样联系紧密。比如:互文、对文。了解了修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词义。4.语言的发展变化在不同地域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地区已经消失的语言变化在另一些地区可能还继续保存。现代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印证古词、古义,阐明古今词汇、语义的传承关系。5.训诂学探讨古词、古义除了利用汉语材料,还得参考跟汉语临近的语言,这就需要比较语言学。6.文字从古至今形体有所变化,训诂学要想追寻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7.古书中的一些错误,只有经过校正,才能顺释文义,这就需要校勘学。此外,与史学、自然科学等联系同样紧密。 第二章,从不同朝代进行训诂知识论述。 先秦时期,春秋时代萌芽,战国时代进一步发展。如:解释《诗经》的《毛诗故训传》,解释经文词句意义和事理的《公羊传》。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先秦时代已有雏形。 此外,还有形训、声训和义训。这一时期,训诂的范围已经很广,方式也很多样了。两汉时期训诂工作有很大发展,表现在:1.语言的变化。由于语言的发展,汉代学者对先秦的典籍有些已经难以读懂。2.文字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今文和古文的差异上。3.师说的各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些新的著作、呈现了一些新特点。魏晋时期经注的特点是喜欢发挥义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疏通经义的“义疏”和“讲疏”,还产生了不少其他古籍的注解和训诂专书。训诂工作发达在唐代,重要的经书有了新式的注解,即“正义”。它不仅解释经书正文,而且同时解释注文。宋代,学者们为诗文集做注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不但为前代作家的集子做注,还为本朝作家的集子做注,语录用口语,做注时一般仍用文言。元明两代的经传训诂,内容多空疏肤泛,数量大但可观者少,解释时为“直解”,学术价值不高。清代训诂工作达到最高峰。清儒所做的古籍注释和训诂学专书数量很大,分为:经部、史、子、集部、礼记、训诂专书,还有三本康熙年间产生的字典辞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1.《毛传》和《郑笺》。《毛传》是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传注。其内容包括:解释题意,寓析章句,说明章旨,解释词义,解释语句,记述典章制度和引证故事、史实。《郑笺》的内容包括:注释《诗序》,申术《毛传》与补正《毛传》。2.《尔雅》和群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对后世训诂学有很大影响,在古汉语和汉语史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其撰著宗旨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疏语”。它解释词语的方式分为三大类:1.汇集具有相同、相近意义的或者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一组词,用一个比较普通的词来作释。2.以共名释别名,以俗语释文言3.用语句说明词义。《尔雅》对后世训诂书的编撰影响很大,模仿它的著作历代都有,成为“群雅”,包括:《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别雅》、《比雅》、《拾雅》、《叠雅》、《支雅》、《说雅》、《选雅》和《毛诗传义类》。《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方言》的编者曾从《尔雅》中取材,体例上也有所改进。不仅说明了一组同义词中各个词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同,有时还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也有所解释。书中涉及的地域很广,从收录的词来看,不仅包括汉语方言,可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分五类:通语,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某地语,古今语和转语。它的学术价值也很好,体现在:书中对一些同义词有所辨析,有助于认识古汉语中这些词的异同2.书中采录并解释了不少先秦和汉代的方言、口语词,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载名物词不少,助于了解古代名物。4.书中记有不少方言同源词,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5.本书所记方言与现代汉语比较,可看出古今语的联系,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的词源义和同源关系的词典。其声训法分2类:以同音字为训和以音近字为训。 《说文解字》是许慎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头等重要地位。《说文》解释字义有5种方式: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述、着况。清代学者研究《说文》也有很多著作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的注本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阐明每个字在古书中的各种意义以及词和词、词义和词义间的各种联系。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音义”书,按照经典原文顺序编排的、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的读经字典。《一切经音义》音义并重,侧重于义,在训诂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经籍篡诂》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古汉语训诂资料汇编,收集的材料包括:1.群经、诸子本文中的训诂2.群经旧注3.古史、诸子和群书旧注4.史部、集部书旧注5.训诂专书。此外,《辞通》、《连绵字典》、《经传释词》和《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也需要有所了解,值得研读。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一些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也是要重点导读的。 训诂方式:形训:通过字形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有助于解释词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声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3个作用:追溯语源;探求本字;说明词的通转。义训:其体例很多,分为:1.从词义的广狭看:以大名释小名;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2.从同义、反义、多义角度看:同训;互训;递训;反训;歧训3.从时地关系看:以今语释古语;以俗语释文言;以通语释方言4.从表述方式看:代语;界说;类别;描述;比较;举例;申述;参证。训诂用语有:1.某,某也。直言某词训某。训释词和被训释词有时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有时兼有音同、音近关系。2.曰,为,谓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既用于一般释义,又用于通过对比以辨析同义词。3.谓。多用于具体释抽象、狭义释广义、别名释共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指”。4.斥,“指”的意思。5.貌,一般加在动词、形容词后,说明被训释词表示的是某种状态,相当于现在的“……的样子”。6.犹,相当于现在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近义词作释,有时也用于以同源词作释。7.言,相当于“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申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也用于串讲句义或阐发文意。8.之言,之为言,属于声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音同、音近的关系。9.读曰、读为,一般用于本字解释假借字10.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读如”往往同时兼带释义。11.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附录部分为张永言先生写的两篇论文——论郝懿行《尔雅义疏》和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对我们关于训诂学方面著作的表述有很大的帮助。

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穿凿附会: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例如“马头人为长”。二、望文生训: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1、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2、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3、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三、随意破字:破字就是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叫做随意破字。四、增字强释:增字就是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而增字足意则是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五、不解语法:例如《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毛传:“终日风为终风”。这个解释的弊病就是在于不解语法。训诂学研究方法有: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说文解字》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训诂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 文字意 义的学问 。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 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训诂学论文1500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训诂方法指的是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