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环球时报》15版刊出环球时报评论员的署名文章《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流出谁之过》把央视星光大道制片人兼主持人毕福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该视频从6日曝光后,毕福剑的言论成为社会各界舆论的焦点。据央视员工透露称:针对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风波,央视高层昨日开会进行讨论后决定,将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停播4天,改为播电视剧。工作人员还透露称:4天之后能不能复播还是问题,目前暂时没有接到通知。
单仁平,音义就是被骟了的人嘛
是。胡锡进系环球时报总编辑,也是环球时报社评的主笔。2013年出版的《胡锡进论复杂中国》,集纳了部分环球时报社评有关中国的时事评论,以及胡锡进以“单仁平”署名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今晚上(25日)的《新闻联播》不一般,一连播了四篇重磅评论: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敢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
《人民日报钟声文章:开放合作 携手发展是正道——维护国际道义才有世界共同繁荣》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用创新的钥匙开启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应对风险挑战》
《环球时报社评文章:蓬佩奥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
这四篇文章也回应了当前四个比较关注的问题:
要不要硬碰硬?
世界共同繁荣的正道是什么?
什么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
为什么要讨伐蓬佩奥?
答案在这里找: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频挑起经贸摩擦,全方位对华施压,然而,舆论场上也有极个别人发出“与众不同”的杂音,称美方的打压是因为中国“高调”所致,现在应该“忍让为上”,宁可“委曲求全”,也不可“硬碰硬”。
真的是“高调招敌”吗?忍让真能求安、委曲真能求全吗?
历史 一再警示我们,霸权主义的逻辑从未改变,霸权者恃强凌弱的本性也从未改变,在“丛林法则”面前,退让一步只能换来得寸进尺,委曲一次只会招致更高要价。
回望 历史 ,我们正是在一次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取得了新胜利,开创了新局面,也赢得了包括对手在内的世人的尊重。在具有许多新的 历史 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我们更要靠发扬斗争精神去赢得民族尊严、创造发展空间。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敢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
第二个问题,世界共同繁荣的正道是什么?
为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可以促进全球发展。但是,美国一些人出于一己之利,丧失基本认知能力。面对本国发展问题,他们诿过于人,将别国视为威胁,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进行极限施压,动辄以“脱钩”等做法伤害经济全球化进程,暴露其根深蒂固的、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零和思维。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国倡导的国际发展合作充满道义的力量,彰显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来自世界各地的97个成员加入。今年4月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参加,达成283项成果。世界银行近日发表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日均生活费低于美元的中度贫困状态,使全球贸易增加,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全球收入增加。
所以说,应对全球发展挑战,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坚持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结交全球发展伙伴,中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任何人妄图遏制中国发展,注定都是徒劳的。
什么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
答:用创新的钥匙开启未来。
近一段时间,中国 科技 领域创新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中国以219台超级计算机第四次夺得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上榜数量第一,17家中国机构跻身《自然》杂志发布的“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百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人炮制出“强制技术转让”“盗窃知识产权”“中国技术有害”等错误论调,滥用国家安全名义打压中国企业,将 科技 问题政治化,企图遏制中国高 科技 发展,将中国限制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些 科技 领域的霸凌行径,与时代潮流不符,与科学精神相悖,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反对。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还是要靠自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 科技 竞争,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最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奋发有为的行动。下定决心,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破解“缺芯少魂”之痛,夯实创新发展之基,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牢牢把握经济 社会 发展的主动权。
好,第四个问题:蓬佩奥!
《环球时报》的这篇评论标题很直接:蓬佩奥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
为什么?来看看他的表现:
在美国国家战略朝着冷战思维扭转的 历史 关头,他以个人之力将这种扭转一次次推向极端,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鹰中之鹰”;
近一段时间借频繁出访制造的机会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左右开弓,极尽抹黑和打压之能事。仅仅在中国方向,他的攻击性语言完全突破了以往美国对华外交语言体系,使用了各种恶毒字眼;
他是煽动盟国封堵华为的最活跃说客和威逼者,在攻击中国涉疆政策方面尤其不遗余力,在香港等问题上他的所作所为更是越过了卢比孔河;
……
蓬佩奥的经历中有很多军事和情报的元素,当众议员时也没少发起对外冲突,对抗似乎成了他的思维定式,也成为他唯一会做的事情;
美国国家战略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但蓬佩奥在把“战略竞争”偷换成“战略敌对”。这决不是同样希望过和平日子的美国公众想要的,为了让对中国的敌对主张看上去合理,蓬佩奥做了煽动美国舆论仇视中国的急先锋,他把一个又一个恶毒的标签贴到中国身上。
文章最后说:
出了这样的国务卿,不能不说是美国政治的悲剧,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悲哀。世界需要警惕蓬佩奥对人类和平所造成的类似虫蛀的侵蚀,不要因为他有美国国务卿之尊,就对制造破坏力的他报以客气。他尤其打击了外交界的建设性作用,挤掉了缓和国家间冲突的宝贵空间,他给外交的职业光荣抹上了很重的污点。全球外交界应当鄙视他的作为,共同讨伐之。
署名文章是自己写的,“署名文章”是报纸行业特有的名词,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由署名的人自己负责,即文责自负。而没有署名的文章就是代表了报纸自己的观点。现在新华社有时也会发出“署名文章”。另外,报纸上还有专栏作家,他们的“署名文章”往往较重要。有的人的“署名文章”一出来,大家为之关注,因为过去这个人的文章代表了一定权威人士的观点,风向等。
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一般都不是代表个人,尽管都有署名,其实这个署名一看就知道是某个机构的谐音。比如仲轩理,就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仲祖文就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其实这种传统古而有之。
人民日报还这样用只是为了提醒读者注意。当然,也有报纸是用所谓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比如著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的。
在某些情况下,署名文章并非真由署名作者亲自所写,而是由他人(一般是秘书、专家或学者等与署名人有一定关系的作者)代笔,最后以署名人身份发表,但是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体系上,基本上能够代表署名人本人或是其背后的利益团体的观点。
扩展资料
如:
央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是《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文章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围绕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公开举行听证会,美国各行各业表达反对的声音呈压倒之势。
文章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是哪一个国家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市场规律使然,时代潮流使然。
文章强调,解决国家之间的经贸问题,只能通过平等对话。如果美方强行违背民意选择继续打下去,中国将不得不奉陪到底,中国既能扛得住,也能耗得起。选择谈,就要有诚意,关键是要照顾彼此的合理关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之声-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就是没有名字的文章
鄙人以前也想给这些刊物投稿可是费了很大公务工夫,最后还是音信全无
《环球时报》的邮箱号
看报纸上面都有邮箱的可以投稿的,个人的也是
干嘛给屎报投稿? 你要敢说一个不好的字,他们都不会回你一个字的他们搞商业民族主义的
因为他现在已经61岁了,而且60岁就已经应该退休了,所以现在才会卸任这个总编辑的职位决定正式退休。
《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他不是一个公务员,而是一个资深编辑。
胡锡进是1960年生人,他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曾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也是非常厉害的媒体人,我们不妨看看胡锡进的履历:
1989年,胡锡进进入《人民日报》,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
1993年,胡锡进进入南联盟采访,深入报道波黑战争,出版《波黑战地采访报道》一书。
1995,胡锡进进入台湾采访。
2003,胡锡进进入伊拉克采访,获取大量有价值新闻。
事实上,胡锡进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多次陪同政要出访。现在,胡锡进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说他是一个资深的媒体人,也是很合理的。
胡锡进是一个充满国家情怀和坚定正直的媒体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胡锡进的评论往往都是非常正面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实事求是的,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从早年还是现在,胡锡进基本上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始终都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从现在国内的情况来看,胡锡进的确是一位非常正直而且正能量的媒体人。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点评也是非常的有主见,言语犀利,看完之后总让人振奋。在这次的疫情期间,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评论,就说得很有好,立场客观,不激进,也给外人好颜色看,这也正是他讨人喜爱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说胡锡进是一个“骑墙派”,但是这种观点也是得不到认同的,胡锡进是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在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国家体制、民族团结、自信等方面,作为媒体人,他始终都站稳了立场,而且一直敢于出手,并且立场鲜明,勇于和西媒坚决斗争,这种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在国际舆论场中,胡锡进不像一些吃里扒外的伪国民,满嘴胡话,如果网络中没有像胡锡进这类人,而是充斥着向方舟子之类的公知,中国如何在国际舆论场立足,如果与反华势力作斗争?
总而言之,胡锡进的身份并非是公务员,仅仅是一个资深编辑。胡锡进的具体职位是《环球时报》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胡锡进多年奋战在新闻采编第一线,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胡锡进在新闻界中以敢于发声而为人所熟知,甚至连一些美国人都对他非常忌惮,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段时间,美国还在联合国会议上要求中国代表解释胡锡进关于中国增加核弹头的言论。
胡锡进胡锡进,男,1960年4月出生,祖籍河南省平顶山汝州,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苏联硕士学位。著有《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曾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胡锡进已经61岁,按照规定应该退休,现在提交申请,完全符合相关规定,没有什么特殊事件。不过这次退下之后,他并不打算完全离开新闻业,从总编辑变成了特邀评论员,以自身影响力,仍然可以在网上发表相关看法。据悉,胡锡进在网络平台粉丝高达千万,影响力不弱于一线明星。
作为新闻从业者,胡锡进一生充满争议,有人说他是非分明,能理智看待一切。也有人说他只能看到一部分,无法体会所有人。这些评价在他眼里,都只是过眼云烟,毕竟作为一个新闻人,无论说什么都会有质疑声。从2005年到现在,胡锡进已经连续16年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胡锡进决定退居二线,不再担任总编辑一职。
从胡锡进发文内容看,他是受到年龄影响,我国男生退休年龄是六十周岁,胡锡进已经六十一,符合退休标准。其实这没什么争议,很多名人都会在合适年龄退居二线,只不过《环球时报》和胡锡进在网上有影响力,大家才会格外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胡锡进这次属于“退而不休”,从相关平台认证看,他已经是《环球时报》特邀评论员。这一认证,与他退休发文描述完全一致。
理论上,胡锡进退休后可以拿到大笔退休金。就算从此不涉足新闻界,也能安度余生。可作为一个新闻人,闭嘴是最大的折磨,就算从总编辑位置退下,他还是会保留自身风格,对一些时事进行评论。特邀评论员的身份,也让他有理由继续待在新闻界。少了身份限制,以后发表评论可能会更加激进、公正。
不是,胡锡进是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的行政级别应为司局级、职称为高级编辑(记者)。这个报纸在纸媒时代是以标题夸张内容激进注称。现在虽然还是差不多,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胡锡进在微薄在今日头条都开了个人帐号,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领取国考资料胡锡进是一个充满国家情怀和坚定正直的媒体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胡锡进的评论往往都是非常正面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实事求是的,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从早年还是现在,胡锡进基本上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始终都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从现在国内的情况来看,胡锡进的确是一位非常正直而且正能量的媒体人。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点评也是非常的有主见,言语犀利,看完之后总让人振奋。在这次的疫情期间,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评论,就说得很有好,立场客观,不激进,也给外人好颜色看,这也正是他讨人喜爱的原因。公务员培训咨询《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他是公务员吗
胡锡进大家都不陌生,中国要提高核弹数量的言论,引得美国都来抗议,胡锡进是什么人 一个头条信息能推送上亿人次,影响人怎么这么大。 胡锡进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对于胡锡进相信只要有经常浏览新闻或是关条的人都不陌生,前阵子的中国要提高核弹数量的言论,引得美国都来抗议,胡锡进是什么人 胡锡进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喜欢他的人叫他老胡,一个头条信息能推送上亿人次,影响人怎么这么大。 soso_tc_slider_img 胡锡进什么级别干部 胡锡进环球时报的总编辑,级别:胡锡进的行政级别应为司局级、职称为高级编辑(记者)。 这个报纸在纸媒时代是以标题夸张内容激进注称。现在虽然还是差不多,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胡锡进在微薄在今日头条都开了个人帐号,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让大家慢慢了解到老胡的更多主张和更深入的一些思想。 慢慢让大家了解老胡,一他是有真本事,能把好尺寸,二是有真见识,能一阵见血,三是有真感情,能一呼百应。胡锡进是什么人 老胡是记者出身,加入人民日报当记者,深入波黑战场,写下《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多次到海外采访,也让胡锡进的见识越来越广,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他也借此写了大量独家新闻,同时他也参与策划了许多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他有国家情怀,胡锡进每发一次声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并且维护中国整体的利益。,还有政治眼光,更坚定自己立场,正直、客观的媒体人,深谙新媒体套路,他的文章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反复就那几种,但是百搭,啥事都能往上套,还合情合理十分中肯客观。他在新媒体上总是能够左右逢源,引领话题,制造一个又一个“爆点”:从年初跟方方的互怼,到核武库增加至千枚以上的言论,再到时下的中印边界发言… 正是由于这种百搭各种观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又十分正确,也有一些人不喜欢他,总觉得他立场太多就是没有立场。有些人看他的视频说得斗志昂扬,但口气却又十分婉转,没有那种底气的感觉。这个也许就是文人的能通病。有缺点但优点更大。喜欢他的旗帜鲜明的爱国情怀,他的许多观点,代表处于上升时期中坚的声音。
胡锡进是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前苏联硕士学位。现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2005年10月起,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强调中国媒体不要被西方媒体误导,希望媒体能独立思考,冷静建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扩展资料:
个人履历
1978年10月—1982年0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本科。
1982年07月—1986年0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7153部队教员。
1986年09月—1989年1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硕士。
1989年11月—1993年03月,人民日报国际部助理编辑、编辑。
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
1996年06月—1997年10月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主任编辑。
1997年10月—2005年09月,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2005年09月—2010年06月,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2009年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
2010年06月— ,任《环球时报》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