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马屁论文上核心期刊

发布时间:

马屁论文上核心期刊

经过调查显示,该博士不仅在论文中大肆赞美导师崇高以及师娘优美,而且在论文中的同参与人员身份不对称。论文存在造假捏造,学术不端。

从人性看,鲜有不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赞美走得再远一些,就是拍马屁了。

拍马屁拍好了,也挺让人舒服的。当然,跟拍照一样,前提是得拍好了,拍得不好,在家自拍着玩就行了——开个美颜自娱自乐,享受现代科技给予的普适性马屁,不能出去丢人现眼,不然马屁拍到马蹄上,甚或拍到老虎屁股上,高危行为。

拍马屁要想拍好,也像拍照技术,得练。不练就想成为高手,那这天份得高了去了,和珅转世、沫若再生,我们普通人就不要想这好事了,还是老老实实学习马屁技巧、勤学苦练比较好。

最近就有一位中科院研究员徐中民,堪称马屁届标杆,技术一流——我感觉徐老师根本不是什么“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的研究员,他肯定是研究拍马屁的,以他在拍马屁方面令我等凡人拍马不及的功力,没有四个轮回的功力,根本达不到;而徐老师今年高寿四十七,很可能是在娘胎里就开始研究了。以此而见,徐老师的博士学位真是屈才,应该是拍马屁专业郭老师说的博士后往后还往后一直往后学位。

不好意思,我这见猎心喜,学习徐老师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习惯性拍上了。总之,徐老师在拍马屁专业方面,足为我等后学末进的楷模,值得认真学习。为防止有无知狂徒,居然敢于对徐中民不屑,我在这里简要论证一下个人对于拍马屁以及徐老师马屁功力的一得之见,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徐老师什么时候能把目光从师娘那转移回来,写点马屁心得赐给核心期刊。

个人浅见,拍马屁有三个要点,都做到,才能算一个合格的马屁;而徐老师三点都做得非常棒,推陈出新、横空出世,简直太马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这三个要点。

拍马屁的第一要点,就是拍对人。

拍对人,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要给喜欢、至少不讨厌被拍马屁的人拍马屁,要研究别人的喜好。很多人不注重这个,马屁张口就来,结果往往马屁拍在老虎屁股上。比如明朝永乐时,贵州刚设省,第一位布政使蒋廷瓒拍朱棣的马屁,说朱棣下的诏书在贵州大严山颁布时,大山传来三呼万岁的声音,皇上真是恩威远播、山川效灵;结果血雨腥风杀出来的朱棣,根本不吃拍马屁这一套,把蒋廷瓒痛批一顿,说做臣子的要走正道,这种阿谀讨好的行径,是鄙夫所为。

再看徐老师,导师程国栋做主编的核心期刊,把他的马屁论文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这说明什么?导师很满意,人家确实吃这一套!事导师如事君父,徐老师把程导师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既忠且孝,估计“以大为主要特征”的程导师和“优美的、风姿绰约”的师娘生个又大又优美的儿子乃至孙子,也达不到这种忠孝的程度。

拍对人的第二层次,是给有用的、对自己有好处的人拍马屁,这个好像比较俗——这么想的人就错了,思想境界还得再提升。你看徐老师,核心以拍马屁为主的论文都能上核心期刊,以研究拍马屁为主的能力都能当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就知道徐老师确实拍对了人——其实也不用看这么多,只看程导师不用审核论文都能当核心期刊的主编,就知道程导师一定是那个对的人。

什么是不对的人呢?我读研究生时,学院里有一位教授,大家都说这人想发SCI想疯了,每年带七八个硕士,天天加班搞论文,半夜还打电话给学生讨论论文,为了鼓励学生的斗志还请学生吃饭、给学生找工作。一个教授,居然发个SCI都这么困难,只能自己不断研究、带学生加班加点搞,还要卑微地请学生吃饭、帮人家找工作,最后还被学生们鄙视,跟程导师相比,高下立判,学术界地位云泥之别。你跟这样的导师,要发SCI,居然要真的搞点学术,这不是耽误青春吗?

拍马屁的第二要点,就是要拍对地方。

拍对地方者,是要拍对方得意之处、能人所不能之处、自己不便提及之处,正所谓搓澡搓后背、理发理头顶,拍马屁时候用点心,拍中别人想被拍的位置。

说到这个,不得不说一下马屁的分类。马屁从目的上,大概可以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两类。进攻型,是有所求,因此需要精心思考,加上一点智商和对被拍者的了解,就可以拍得比较到位;防守型,是有所惧,怕不拍马屁会有危险,或者太不合群,因此往往拍得比较被动、比较不走心,大概率不能拍到位,还可能有点危险。

比如“万岁如何如何圣明,才有当今盛世、耿直忠臣”,这多半是进攻型的,“耿直忠臣”往往就是拍马屁这个人,意思是给升个官吧,如何如何圣明的万岁;“领导太辛苦了,要注意身体”,这就是防守型的,别人都这么说,或者要开领导的批评会、不得不这么说,只求不出格、不说错话,哪里顾得上拍得是否到地方,说不定领导跟考拉似的一天睡20个小时,或者领导辛苦只是为了挽救失足青年呢;而“领导亲自来吃饭啊”,这马屁就超出防守型的范围了,不仅拍得不到位,还有点讽刺挖苦的意思:除了部分身有残疾的人和小朋友,谁不是自己吃饭?领导四肢都好又不是小孩,哪里残疾?难道是脑残,自己吃饭都值当表扬?况且,吃饭是个什么独到的本领,这都拍马屁,又不是领导吃酒席亲自干掉四斤茅台八只半头鲍外加一群和牛,肚囊宽绰地成功冠名酒囊饭袋这个成语。

要学习徐老师拍马屁,除了拍导师,更重要的是拍师娘,拍出了师娘的优美感。这是看穿人生的智者啊,师娘高兴了,师父还会不高兴吗?师父还敢不高兴吗?程导师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除了教出徐中民这个马屁精以外,难道不就是娶了个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的师娘吗?难道会是什么学术研究、冰川冻土吗?挖你的冻土去吧,真认为拍程导师马屁只需指出其冻土研究水平的学生,估计也就是去建设喜马拉雅山铁路的命了,没让你在南极冰盖上挖冻土就算程导师信佛了。

拍马屁的第三要点,就是要拍出水准。

一般人拍马屁,直白透彻,万岁、英明地这么一说,嘴上过风中散,一点也不别致、没水准。一般来说,这也没什么,能力不够不是态度问题,英明的万岁大都也不会计较。

这样的马屁,只能说是个合格的马屁,但不是一个有内涵、有文采的马屁。

不过,千万不要硬凸文采和水准,这样可能反而会危险。南梁的梁元帝萧绎,年轻时候出去游山玩水,身边的文人刘琼拍马屁:今天真是“帝子降兮北渚”啊!老萧可是“三曹四萧”之一,皇帝有文化的代表人物,九歌能没背过,显你有文化啊,当场说:你是想说“目渺渺兮愁予”吧?以后再也没用过这个文人——老萧是个独眼,小时候眼睛生病,他爹萧衍非得自己治,治瞎了一个眼。

而徐老师,文采斐然,拍得极有水准,写的那词,你不喝多了写不出来,你不吐干净了看不下去:写导师程国栋“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精神就像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宛如一座连绵的青山...凭高俯视世界,静观世间一切事物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如果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归入麻木,缺乏悟性的行列”;写师娘“美,风姿绰约,雅致宜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模样端庄,神情秀越,浓而不艳,美而不骄...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

这用词,这造句,这一路上语文老师拽都拽不住,超脱出了正常汉语的规则范畴了。

另外,徐老师除了用词比师娘还优美、拍马屁比导师的冻土研究还有水准以外,拍马屁的形式也别出心裁。在核心期刊的论文里大拍特拍,感觉把论文其他内容都扒掉了,只剩下致谢,这马屁档次够高、形式够新,也获得了做主编的导师的高度认可。

这样的形式创新,尚且不满足。在新闻爆出后,徐老师接受采访,说师娘曾经要求撤稿而自己没处理,很内疚;这都是真情实感,是人生的哲理,师父和师娘就像他的父母。不仅在核心期刊上拍,还要追加连环马屁,这创意思维水准,令人拍马桶叫绝。

其实,徐老师拍马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做到了以上三点、成功拍出了一个又响又香的马屁,还达到了拍马屁更高层次的精髓。当然,这个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到的,属于课外提高,大家还是先把以上三点学会、练好。

这个精髓,就是除了要拍对人、要拍对地方、要拍出水准的拍马屁“基础三要”以外的“精髓一不要”——就是不要脸。

是作者写的论文与实际不符,文中有一方面大肆夸赞导师与师娘,而实际这两位并未做过此方面事情,与事实不符。后续调查,此作者已被撤职,编辑部表示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一、热点概况 新年伊始,继一篇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奇葩文”刷屏后,另一份核心期刊《银行家》又火了。据媒体报道,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的论文,其中不少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文字,而论文中提到的导师则是该杂志的主编。对此,央视热评曰“查一查还有多少专项资金被这类无耻奇文糟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有学者发现《银行家》杂志主编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该事件被曝光后,舆论纷纷指责,核心期刊岂能沦为主编父子“自留地”?目前,《银行家》杂志社的上级主管单位山西省社科院回应称,将对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对主编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 二、各方观点 中国教育报:每个人都尽心呵护好学术的田园,才有望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每个人都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才能让学术研究更有创新性,远离匆忙、急躁、浮躁和功利,进而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从根本上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北京青年报:核心期刊时不时刊出“马屁论文”“父子集”,必然影响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对核心期刊及其评定机制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中国青年报:当下,对于那些在审稿机制上存在漏洞,或并无实力维系办刊能力和要求的核心期刊而言,单靠其内部自律建立“自纠自查自改”的机制,几乎是缘木求鱼,难以起到实际作用。要改变一些核心期刊“掉价”的问题,除了要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还要引入第三方评审、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光明网:这一篇篇奇葩文章,让国家学术期刊沦为个人谋利工具,亵渎了学术尊严,也败坏了学术风气,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底线。只有严肃追责,并进行“系统维护升级”,严格选稿、审稿流程,真正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杜绝以权谋私、学术腐败等种种乱象,才能找回核心期刊应有的样子,找回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和尊严。 三、深度分析 (一)核心期刊刊登“吹捧”老师文章折射出存在的问题: 1.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在学术竞争的赛道上“抄近道”。 2.学术评价生态系统畸形: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研究生评奖评优以发表论文为重要评价指标,这导致高校师生发表论文的总体需求增大,而一些刊物顺势而上,什么板块都会设置,既收取了高额的版面费,也满足了师生的实际需求。 4.部分研究人员学术道德存在欠缺。 (二)针对核心期刊发文不当的问题,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1.对学术期刊引入“同行评审”或“匿名评审”等评审机制,维护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 2.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还要引入第三方评审、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4.加强监管,严格学术刊物尤其是核心期刊的批准出版、遴选等工作,对于经营者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撤销其刊号,建立核心期刊退出机制;还应遴选部分优秀学术刊物,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励更多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四、参考文章 守好核心期刊的核心地位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就在这样的刊物上,居然堂而皇之的刊登了一篇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该核心刊物《冰川冻土》是中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一时引发舆论热议。争议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银行家》杂志主编王某在该刊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其儿子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这样大跌眼镜的事情出现,让人唏嘘。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提高国内专业性期刊的学术水准,首先需要厘清自身性质——既然是学术刊物,就要建立和坚持现代学术刊物应有的审稿原则。对于那些不满足学术标准的行业期刊、科普读物,就不宜任其顶着核心学术期刊的名头。作为发表学术成果的主要平台,学术期刊更纯粹,学术事业才能得到公平、高效的发展。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应把科学性、严肃性放在第一位,对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项目、每一分经费负责,争取让权威期刊论文成为更有公信力的“公共产品”。对抄袭拼凑、夹带私货等学术不端行为,更要及时清理惩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家校之间更好合作,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行业之间做好监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公元前数百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告诉世人追求真理中切忌崇拜权威。所谓在雪崩来临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不能任由不正之行破坏学术之风,也不能放任利己之心违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 (来源:光明网,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

冰川冻土期刊马屁论文下载

是作者写的论文与实际不符,文中有一方面大肆夸赞导师与师娘,而实际这两位并未做过此方面事情,与事实不符。后续调查,此作者已被撤职,编辑部表示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出自徐中民2013年发表在学术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的一篇名叫《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而且这篇文章受到了徐中民申请成功的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按道理讲,在《冰川冻土》这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应该是都跟自然生态或地理之类的相关,而徐中民这篇文章的题目似乎也是跟这些元素挂钩的,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后来会被人挖出来质疑,并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是一种高级黑呢?

原来,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生态经济学的,特别是题目,更能让人以为这是一篇专业论文,何况这篇文章还发表在核心期刊,而且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资助,这个项目的受资助总额在200万元左右。然而,文章内,却只是打着生态经济学的幌子来拍马屁。徐中民借此文章,实际上全文大多数都用来赞美他的导师和师娘了。

赞美导师和师娘也就算了,可是他又不会赞美。夸导师时,实际的东西不说多一点,画什么天人合一图,还把导师的崇高感表现成普度众生一样,太夸张了。在夸师娘的时候,又反映了徐中民自己的封建思想,夸师娘的用语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导师做饭是一种义务”等,充分反映了徐中民内心对女性的不尊重。所以说,虽然徐中民好像是在夸他们,而且相信徐中民是真的想夸他们,但这种用词用语,让人觉得徐中民反而在黑自己的导师和师娘。这件事的舆论膨胀后,还导致了徐中民的导师自己引咎辞职,不再担任《冰川冻土》的主编,真的是坑自己的导师。

所以说,有人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调侃为高级黑,是有道理的。徐中民搬着石头砸自己和导师夫妇的脚。

因为居然有人将这样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篇论文,让人看来无疑是在拍马屁,对导师的形象也有很大影响。

因为在近些年网络上暴露出了很多导师压榨学生的现状,以老师的身份让自己的学生去做一些私事。

冰川冻土期刊马屁论文内容

论文的作者徐某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经调查核实后《冰川冻土》编辑部作出相应处理,主编因为审核文章不严,申请引咎辞职。

论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 ,所以被处理了。弄虚作假的人,岂能被饶恕。

是作者写的论文与实际不符,文中有一方面大肆夸赞导师与师娘,而实际这两位并未做过此方面事情,与事实不符。后续调查,此作者已被撤职,编辑部表示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徐中民在2013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被人给曝光,引起了人们对于学术界论文弄虚作假的关注和热议。

医学核心期刊马文昭

1886年5月31日 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05年 毕业于 河北省通县潞河中学。1910年 毕业于 河北省通县协和书院。1915年 毕业于 北京协和医学堂。1915 - 1916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1916 - 1918年 任山西汾阳医院医师。1918 - 1919年 任河北省通县潞河医院医师。1919 - 1920年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进修。1920 - 1921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科进修。1921 - 1940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助教、讲师、助教授。1940 - 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襄教授。1940 - 1941年 任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细胞学科客座教授。1942 - 1945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教授。1945 - 1946年 任北京大学第六补习班主任。1945 - 1953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主任、教授。1946 - 1947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7年 任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1953 - 1965年 任北京医学院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56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质学部委员会委员。1965年12月13日 因患肺癌病逝于北京。

马文昭,字筱乾,曾用英文名Ma Wen-chao。1886年5月31日(清光绪十二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关厢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幼年就开始参加劳动。因为家人信仰基督教,所以他能在教会学校半工半读。他学习非常刻苦,工作也很勤奋,因此得到了教会的赏识。1905年他被资送到河北省通县协和书院学习。在校中仍是半工半读,课余时间为当地外国教士和教员家中做些浇花除草等勤杂工作,得些报酬以补助生活。除学习外他还爱好体育,是当时足球校队的队员。毕业后升入北京协和医学堂,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是在1906年由6个教会合办,1921年由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建立的洛克斐勒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并改建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协和医学堂使用中华博医学会编写的教本都是用文言文写成,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课程繁多,还要学习英语,但马文昭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终于在1915年完成学业。马文昭毕业后先后担任山西汾阳医院和河北通县潞河医院的医师。这两所医院都是教会创办的,主要为当地外国教士和教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保健服务,也向教会学校的学生以及一般市民开放。医院规模很小,只有两位医师,一个是美国人,另一个是中国人。他们担任各科患者的治疗工作,无论大小手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的疾病都要亲手处理,独立解决。马文昭从中锻炼了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当机立断,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在汾阳医院工作时,曾在出诊时独自抢救了一位剖腹自杀的铁匠。马文昭以简单的工具,和细心大胆的操作,使患者恢复了健康。在4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总是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果断地解决了医疗上的难题。19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由洛克斐勒氏中华医学基金会筹办就绪,虽未正式成立但已招生开课。马文昭获得到解剖学科进修的机会。当时解剖学科由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细胞学家考德里()主持。他在考德里的指导下努力学习组织学这门专业,第二年他就被选送到美国作为师资培养。考德里介绍他到自己的母校芝加哥大学解剖学科进修组织学。他刚到解剖学科就遇到了.马克西莫夫(Maximow)的冷遇。这位帝俄时代的组织学家在欧洲久负盛名,十月革命前夕逃亡到美国,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他见这个中国学生英语不流利,就表示不愿接纳。幸好同科的本斯利()教授自愿担任他的导师。在本斯利指导下马文昭开始了对细胞线粒体和戈尔吉(Camillo Golgi,1843~1926)氏体的研究,完成了3篇论文,在美国Anatomical Record(《解剖记录》)和American Journal of Anatomy(《美国解剖学杂志》)上发表。马文昭为人幽默,初到美国参加一社交聚会,有人问:“听说中国人吃活老鼠,是真的吗?”马文昭立即答道:“没听说过,倒是有人告诉我美国人都爱吃热狗。”引得众人哄堂大笑。1921年马文昭回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担任助教、讲师等职务。除教学任务外,继续开展对线粒体和Golgi氏体的研究。1928年再度赴美芝加哥大学解剖学科进修一年,返校后担任助理教授职务。在他关于线粒体、Golgi氏体和细胞分泌的研究中,得出了两者是细胞新陈代谢主要的主要细胞器,并根据两者对固定液和染色剂的反应,推断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类。当时他见到帝国主义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吸鸦片成了中国人的耻辱,他认为,如果能增强细胞内线粒体和Golgi氏体的功能则能增强细胞抵抗疾病侵害的能力,也能帮助国人戒掉鸦片并恢复健康。从这种设想出发他探索出一种戒除鸦片烟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在实验动物身上取得效果。此法后在南京戒烟委员会附设医院中试用,也取得预期的效果。他在1932-1934年连续发表有关文章。这时期他急于推广这种方法,希望为多数患者解除痛苦,开始在协和医院接收患者。当时协和医学院当局认为基础医学教师无权接受患者,因他违反校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但他并未因此气馁放弃,仍坚持对吗啡中毒的动物进行系统的实验。当时福顿()教授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他替马文昭向医学院当局力争。可马文昭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仍然受到歧视,直到1940年他才由助理教授升任襄教授至1942年。1940年他应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细胞学科考德里教授的聘请,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去美讲学。1941年暑假因国际局势日趋紧张而返回北京协和医学院。当年12 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当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京协和医学院。1942年马文昭应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聘请担任解剖学科的教授,继续从事组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时南京政府不承认日本占领地区的各高等院校和这些院校学生的学籍,并勒令这些院校改称为补习班。北京大学医学院原任教授大多是日本人,此时已被遣返回国,这使学院处于即将解体的危机中。数百名学生惶惶不安,不知未来是何等下场。这时马文昭不顾个人得失,毅然出任第六补习班主任,聘请原在协和医学院工作的同事主持补习班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的教学和医疗工作,并且按照旧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规格改革了学院教学和临床各科制度,使北京大学医学院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学和医疗质量,奠定了日后北京医学院的基础。1946年,第六补习班正式被承认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马文昭任院长。1947年他辞去院长职务,仍担任解剖学科主任,埋头于教学和研究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经济困难,中央卫生部却首先下拨一笔经费为马文昭建立了一个细胞学研究室,并为他配备了两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同时他还接受了一批解放军医学校的青年解剖学教员到研究室进修。这些年轻的教员经马文昭精心培养,后来都成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军医大学等单位的专业骨干。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成为北京医学院,马文昭担任了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他领导的细胞学研究室终于实现了对于磷脂类为细胞器主要成分和能增强机体细胞的生活能力这一论断继续探索的愿望,开展了大量以磷脂治疗各种疾病以及抗衰老的实验。1963年他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编写了《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一书。1956年马文昭到苏联参观访问。同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他又当选为生物学地质学部委员。马文昭是中国解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自1947年成立以来,曾历任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为中国解剖学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60年马文昭虽已74岁,但他仍坚持每日到校工作。在一次科学院召开的学部会议上他突然流鼻血,血压已超过200mmHg,可他坚持把显微镜带到家中坚持工作,不时地对研究室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1965年他被发现已患肺癌,医治无效,于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9岁。

上海针灸杂志》(CN 31-1317/R,ISSN 1005-0957,月刊,大16开,50页)创刊于1982年,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上海市针灸学会主办,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贸易代号M0657,国内邮发代号4-360)。《上海针灸杂志》办刊27年,谨守继承和发扬针灸医学的宗旨,已成为各级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针灸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上海针灸杂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上海市科协系统优秀科技期刊提名奖。2001年以双百期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和颁布的中国期刊方阵

核心及以上期刊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

核心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认的核心期刊有北大、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三大体系,还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目前在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一般常见的核心期刊有:《科学引文索引》、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统计源期刊。等这样的一些核心期刊,也是比较有名的。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中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