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简爱叛逆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简爱叛逆论文开题报告

沙子里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人格、意志、精神、虐待、摧残、反抗、自由、平等 1.引言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此外,简爱意外地得浪迹海外的叔父一笔遗产,同时被证明她圣约翰原是姑表兄妹。 2.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 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从下面的几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简爱的内心是多么的叛逆反抗。 "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粗暴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种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人的许多责难。 "不公平!----不公平啊!"我理智的说。令人痛苦的刺激逼得我的理智一时早熟地发挥了威力;"决心"也同样被鼓舞起来,催促着我采取什么奇妙的方法,从这难以忍受的压迫下逃跑----譬如出走,或者,万一走不了的话,就永远不再吃不再喝,听任自己饿死。在那一个悲惨的下午,我的灵魂是多么惶恐不安啊,我整个脑海里是多么混乱啊,我的心有多么的反抗啊,然而,这一精神上的搏斗,是在怎么样的黑暗,怎么样的愚昧中进行的啊,我无法回答内心的这个不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这样受苦;而如今,隔了----我不愿说隔了多少年----我却看的明明白白了。"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因此她逃离了。 2.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情感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的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发内心的为精神平等观念的辩护。 2.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以下是罗彻斯特在庄园被烧毁,眼睛瞎了后,向简爱求爱的一独白。 "简,你肯嫁给我吗? "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20岁的瘸子,你得伺侯他的人。" "是的,先生" "当真,简?" "完全当真,先生。" 从中可看到简爱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 2.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 "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书。妈妈说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有钱。" "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他们知道你整天把我关起来,还巴不得我死掉。" 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在这样打人。"这是简爱在言语上对打他的人有力回击,也是在精神上维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在下面主人疵疵逼人的问话中,无所畏惧自卑,更表现其头脑精灵的一面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是简爱人格魅力的启示,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论《简·爱》中女性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追求摘要:本文立足于主人公简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通过文本的分析,论述简爱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定生活的理想,追求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对于爱情的选择.得出一个理想生活的概念:尊严+爱情+金钱.关键词:女性 尊严 价值 理想生活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名著将永垂不朽,《简·爱》在这当中排名不会靠前,然而,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影响人的毕生命运的作品不是很多。小说所透露出的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表现了女性独立思想和智慧的独特魅力依然能让众多女性读者产生共鸣,并将其奉为人生的追求和理想愿望的达成。首先,我们有必要提及,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存在价值被限定在“家里的天使”这一角色位置上。如果逾越了这一角色定位则被指斥之为堕落疯狂的妖女。而当代女权主义学者却认为,19世纪被指斥的女性堕落和疯狂,是女性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规范的逃避,是女人不依附于男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达形式。据此来看《简·爱》,很显然,夏洛蒂在女性的自我价值取向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种双重标准。作为一个女子,简既不美丽性感,也不是绝对的温驯乖巧。她的独特美丽在于她有独立的思想和智慧。她一再对罗彻斯特声明“我可不是天使,我将是我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魅力,使外表迷人性感,举止高贵典雅但却心灵贫瘠的英格拉母小姐相形见绌。由此可见,简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已不在是那种依附男人的个体价值。而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女性自我价值。其次,在《简·爱》的开头,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了一本国家禽鸟史的书觉得很好玩.就一个人躲在窗帘后头看,非常入神。这时候,被她的表兄——一个肥胖的十四五岁的、很有力气的野蛮的男孩子发现了,他一把抢过她的书,说:“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个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的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这段话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普遍。就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种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他还骂简是“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因为简是个穷光蛋,她应该去要饭,过下等人的生活。尤其是到了寄宿学校以后,折中观念就更现实了。老师鄙视这些穷孩子或者孤儿,那些主要学校负责人更是随便地加以处罚。这对孩子的尊严是一种可怕无情的践踏。没有钱就谈不上尊严!直到现在的西方依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如果很有钱,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而拥有人所应该具有的尊严呢?小说里所写的庄园主罗彻斯特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在法国巴黎认识了一个迷人的美女塞莉娜,他开始认为这个美女不会喜欢上他。因为罗彻斯特自认为是一个丑人怪。但是他有钱,这个美女就赞美他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非常爱你。罗彻斯特这个傻冒也相信了,给她配备奢侈的装饰,然而后来他无意中听到了塞莉娜和另一个男人在谈论他:“你以为我会喜欢那个丑人怪吗?”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罗彻斯特明白了——其实钱并不能买到一切!尊严究竟怎样才能够获得?尊严本身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他是靠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获得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的。马克思讲过大意如下的话:“人首先要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简在舅妈家里,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得到这种对于他自身尊严的肯定。虽然在寄宿学校里,有一些老师对她很好,但折中好只是一种怜爱,它没有一种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简真正获得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是到了罗彻斯特的庄园后,在和罗彻斯特的交往中,他才感到自己的尊严,并且最终获得升华。我们可以从他们两人有趣的邂逅中找到上面所说的话。罗彻斯特的马车出了事,他自己也受了一些伤,简帮不了他的忙。两个人在山里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于简至关重要。当时两个人都还不大清楚对方是谁,但是简从罗彻斯特坐的马车和他的装束完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贵族,一个有钱人。谈话的时候,罗彻斯特问简:“你觉得我漂亮么?”简当时脱口而出“不,先生”。这句话当时对罗彻斯特的震动是很大的。罗彻斯特进一步追问她:“你觉得我什么地方不好看”。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不太礼貌,所以她向罗彻斯特道歉,并做了一番解释。“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谅!我本来应当说问到外貌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回答的,应当说,各人有个人的审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简的这两个回答,对罗彻斯特认识简很重要。罗彻斯特心中有一道伤口,就是法国美女塞莉娜当面吹捧他,而背后骂他丑人怪。可简说他不漂亮。这样的直率和真诚,一下子地,简在罗彻斯特的心中地位抬升了。罗彻斯特通过当时的谈话已经知道简就是家里新聘请的家庭教师。他知道他对面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等人”,简身上有塞莉娜所没有的直率和真诚。而这种真诚又是他常常找不到得不到的。罗彻斯特感觉到眼前这个女人不仅仅诚实,还有教养,能够善解人意,不愿意伤害人。两句对话,使罗彻斯特把她看作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这是简获得的尊严的第一步。后来,罗彻斯特的一段话使得他们两个处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就因此从对方那里取得一种人的尊严感到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两个人产生了爱情。但是,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人的平等的意识,不是很容易取得的,从理性上来讲,罗彻斯特把简看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在某些方面荏苒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着物,知道他向简求婚的时候都没有告诉简他是一个有妻室的人。这件事情在他们准备正式结婚的时候由律师揭出来了。简觉得自己有必要离开。她这样想,我自己在乎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故,越无人依靠,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持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为了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它们正是要用在现在这样的肉体和灵魂都起来反对他们的严肃不苟的时候。既然它们是豪不通融的,那它们就不容违反……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决心是我眼前唯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欺,她的自尊心受到戏弄。简在知道罗彻斯特有妻子后,她回到房间,脱下婚纱,说: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到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彻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了,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我。不过,他在威信中已失去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他,这一点我看的很清楚。简·爱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人、作为女人的尊严。这是简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也是最震撼我心灵的品质。小说写到此,作者对于人的尊严和女性自我价值追求的 并未结束。简在离开了罗彻斯特后,遇到了他的表兄圣约翰。作为忠诚的基督徒,他在简面前展开了一种尊严是超越了人的,是一种和神结合而产生的尊严感。这是在西方宗教中一种相当普遍的,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人们抛弃人间的一切享受,而在精神上同上帝结合从而获得了道德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此——把一切都牺牲,把一切奉献给上帝。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小说设计了一个过于圆满的结局,折中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只是需要补充一个作者未加以强调的因素,这就是金钱,如果简没有飞来的遗产继承,这桩爱情不可能圆满,而且很可能没有结局——简和罗彻斯特都将穷困潦倒。喜剧结局是上帝的赐予,这个上帝就是金钱。因此,我觉得,简所定义的最美好生活应该是:美好生活=尊严+爱+金钱。也许,这个定义会让作者扫兴。最后,我还是想提出作者细腻而折实的肺腑之言。作者对读者是分厂真诚,非常坦白的,像一个亲密的朋友在向我们讲述心事,正是这种真诚,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永久性美丽。小说里对人物内心活动有很细致的描写,这种描写丰富了我们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认识,常常使我们感动不已。例如,简和罗彻斯特已经准备好结婚了,简·爱已经穿上婚纱,走进了教堂,在这种情况下,忽然律师站出来说罗彻斯特没有权利结婚,并提出了证人——他发疯妻子的弟弟。这个证人尽管畏畏缩缩,还是把实情说出来。罗彻斯特也坦白的承认了自己确实有妻子,并且带人去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简都是亲历者,但是她却像麻木了一样。我觉得折射非常真实的——恰恰是由于简对罗彻斯特爱的非常深,而且对他非常相信,所以她在这样强大的震撼面前他的表现应该是麻木的,直到她回答房间才开始清醒,回到了现实,感到了痛楚。在田野的迷路上,简内心的痛苦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到了圣约翰那里,在他的知道下自己有了皈依上帝的道路。小说写道:“当我内心感到幸福时,我却发现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们常说:“痛定思痛”,人在真正沉重的打击前是不会感到痛的,而这种痛是后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显示粗他深入骨髓的特质。在这些章节中,小说的作者以一种女性细腻,为我们解释了人的内心世界中深刻的体验。这样的描写使得小说的价值超越了他故事本身。它提供给我们读者心理活动的体验,直到今天依然会引起很多读者,尤其我们女性读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的共鸣。参考书目: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吴钧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年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伟大的女性存在主义先驱,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简爱》,当时轰动了整个文坛,直到现在它的影响还继续存在。在作品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尾中,女主人公的叛逆、自由、平等、自尊、纯洁的个性都是各个重点章节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则在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中被展露的淋漓尽致,它们如同乌云上方的星汉,灼灼闪耀着光芒,照亮着后来的女性者们追求爱情的道路。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的简爱,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的遭遇。她要面对的是舅妈的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凶暴专横和表姐的傲慢冷漠,尽管她尽力想“竭力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事实告诉她这都是白费力气的,因此她发出了“不公平啊!--不公平!”的近乎绝望的呼喊。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使得简爱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和爱,这些愿望在她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无疑,譬如在她的爱情观中的种种体现。A.桑菲尔德府谭波儿小姐因为出嫁,离开了洛伍德学校,同时也离开了简爱,这使简爱感觉到了“一种稳定的感觉,一切使我觉得洛伍德学校有点像我家的联想,全都随着她消失了”,她意识到: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促使着简爱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尽管她才只有十八岁。于是,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府,当了一名在当时地位不高的家庭教师。桑菲尔德府使简爱感受到“这儿有想象中的完美无缺的家庭安乐气氛”,事实证明了她的预感的正确性,后来她成了罗切斯特的妻子,果真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成员。这个家的主人叫罗切斯特,他是个苦命的人,顽固的封建伦理道德酿成了罗切斯特的不幸婚姻。他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娶了心胸庸俗,狭窄的梅森小姐为妻,尽管美森的外表靓丽,然而她的脾气确实极端的坏,她与罗切斯特的志趣格格不入,罗切斯特痛苦地感觉到“我们之间根本无法进行亲切的交谈,因为不管我谈起什么话题马上就会从她那儿听到既粗俗又陈腐、既乖张又愚蠢的回答”,罗切斯特是一个爱好广泛的高等知识分子,尤其爱好唱歌和交际,而现在他却要在这么一个妻子面前得到种种的限制,因此他倍感痛苦不堪。更加可怕的是,结婚四年之后,美森竟然发疯了,为什么会发疯?因为她的恣意妄为和不可一世。当一个人的性格坏到把自己都逼疯的程度,我们可以知道生活在她周围的人所受到的煎熬,其中程度最深的当然是罗切斯特,他对简爱说:“在我26岁的时候那年,我就对生活感到绝望了。”绝望的罗切斯特离开了英国,去了欧洲大陆,为了寻找一个能够爱上他的善良聪明的女子。然而命运又是如此的捉弄人,在漫游欧洲的十年当中,他的渴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已经彻底绝望的他甚至堕落为寻找情妇以发泄心中的极端郁闷。最后,形单影只的罗切斯特带着一个要寻找一个聪明、忠实而钟情的女子为妻的梦想回到了桑菲尔德府。我们发现作者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场景,在罗切斯特回府的路上,刚好碰到了外出办事的简爱,并且得到了简爱的帮助,这预示罗切斯特将来的生活离不开简爱了,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当罗切斯特第一次看到简爱时,他就感到了“有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活力和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传便了我的全身”。这种新的感觉其实就是罗切斯特的真爱之梦将成为现实,这种感觉和简爱所预见的感觉一样,也是正确的。从和简爱相见、相识到相爱的过程当中,简爱的那种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深深地征服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的优雅风度和渊博知识同样也征服了简爱。最初开始,简爱一直以为罗切斯特会娶高贵漂亮的英格拉姆为妻,她在和罗切斯特谈到婚姻时,曾经义正言辞的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充分表现出简爱的叛逆,她这种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张可以看成是他对整个人类社会自由平等的向往追求,罗切斯特正是爱上了她这样的独特个性,同时他也同样重复道: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罗切斯特自始自终爱的是简爱的心灵—有着意志的力量,美德和纯洁的心灵,正是基于如此,简爱才真正的爱着罗切斯特。因为爱情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方为另一方付出了真情的爱,假如得到对方的是虚情假意,那么这份爱情也就预示着快要结束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真爱,正好弥补了罗切斯特前半生耽误的青春和感情,同时也使自己的美好爱情得到了实现。我们可以说:简爱的爱情是伟大又平凡的。说她伟大,是因为她爱罗切斯特没有带任何的功利色彩,当她后来离开桑菲尔德府孤单一人漫无目的的出走时,她没有从府里拿任何的东西,甚至连罗切斯特送给她的珍珠项链她都没有拿走,后来她差点就饿死在路上;说她平凡,是因为她的爱情也是普通人中的爱情。我们礼赞这样的爱情!B.圣约翰家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姻变故促使她离开了桑菲尔德府,离开了她心爱的罗切斯特。

青少年叛逆的论文题目

每天听着周董的歌,穿梭在两点一线间,苦闷,烦躁。物理数学在脑袋中不断与sj-m、神起争吵。在学校,老师的责骂声不断,纯真的双眼无法面对老师那双阴险的眼睛,两双眼睛之间不断摩擦出火花,受伤的总是我们!痛苦!在家中,唠叨的话语灌入双耳,稍不留心,电脑、电视全被没收,“自由”也已身不由己了,这个年代的我们,除了“叛逆”还有什么可行使的权利。“沟通”“交流”已成为过去式,“争吵”“抗争”着陆在这个年代实行着他们特有的“ing”形式,一切令我们透不过气。高新年代的我们,除了“叛逆”,还有什么呢?! 为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要他们为我们做主?!难道我们没有思想没有主见吗?人类现在正在退化,所有的人都在大呼“why”,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 ,“父辈的介入”。他们总是在介入我们的人生,行使着本该属于我们的权利!十四五岁,本该是一个可以独立的年纪,可他们总把我们装进用书砌成的笼子中,不让单独干这,不让单独干那,总把我们攥与他们的魔掌之中,以为我们还小,一切都不到火候。终于等到我们可以自主时,由于社会经历极度匮乏,我们无所适从,而这时,他们又会责备我们成天看电视玩电脑,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天呐,我不懂了,也不想懂了,我们的社会阅历如此浅薄到底应该谁买单?总说我们娇气,说我们没吃过苦,可我们的“娇气”终究是他们娇惯的遗传基因。我们要变异,请不要再把你们娇惯遗传给我们了好吗?不要说我们小,该懂的我们都懂了,请你们放手吧!其实,我们叛逆的累了!给我们一个放纵的机会,我们会还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我只想用那句歌词来结束“我选择什么那是我的自由,管我大叫还是小叫,我的想法我的一切,你不必干涉!”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思辨、认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议论文题目,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二议论文题目篇1 这世间万物的美都是瞬息的。于是,我找到了一种留住美的方法——画画。从此画画的魅力就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着迷。 我认为画画就像一个万花筒,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当我画出树枝上的几片嫩芽时,我就仿佛来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当我画出茂盛的树叶时,我仿佛来到了热情的夏天;当我画出树上丰满的柿子时,我就仿佛来到了丰收的秋天;当我画出光秃秃的树枝时,我仿佛来到了严寒的冬天。画画让我享受着无限的乐趣,让我陶冶了性情,让我深深的为他着迷。 画画让我着迷,如果说我废寝忘食,你是否会认为我太过于夸张。可事实不容争辩。我记得有一次,我做完作业,感觉快要精疲力尽了。我向窗外看去,只见朦朦胧胧的薄雾笼罩着月光,模模糊糊的看见她那像圆盘似的身影,隐约的听见蝉叫声。我想这样的美景不画下来就有点可惜了,想着想着,我刚才的疲劳全部被我抛到九霄云外。 我准备好了工具调好的颜色,便沉醉在画画当中去了。我认真地画著这美景。 不知过了多久,我画好了。看着画中朦胧的月光像隔了一层轻纱,树上的蝉儿的叫声渐渐变得微弱了。当我陶醉在绘画中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站在我身后。 “已经12点了,不要再画了,明天要上学,别又那么晚睡。” 我被吓了一跳,极其不舍得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我无奈地自言自语地说:“画画你让我陶醉,让我着迷。” 画画你教会我发现美,感受美。也许这就是你的魅力所在,也是你让我着迷的原因。 初二议论文题目篇2 一路上,一个人一直都在陪着我,鼓励我。在我的世界黑暗的时候,她给我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她牵着我的手,陪我走过了幼年、童年,来到了少年。 小时候,她的背成了我的温床,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她的背总是暖暖的,让我产生睡意。生病时,她背着我一步一步地走到诊所,雨点打在她的脸上,而我背上没有任何雨水,我在她背上睡得很熟,丝毫不知道瘦弱的她脸上不但有雨水,还有汗水。 小学时,她的大手喜欢牵着我的小手,她的手很忙,要扶我学走路;要为我缝补衣裳;还要为我拿书包。我喜欢她的手,她的手纤细,美丽,可现在,她的手堆积了厚厚的老茧,原本纤细的手变得短小了。 12岁时,我的叛逆时代早早的到了,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回到家时,心情很是不好,躺在沙发上不想吃饭,我绝食,她端来了我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劝我吃饭,我把头扭向一边不理她,她在我耳边唠叨,让我吃饭,我听得很不耐烦,朝她大叫:“吵什么吵,我烦着呢,不想吃饭!”说完,我端起那碗菜,狠狠地往地下摔,碗碎了,菜撒了,同时,她的心也碎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到了哭泣声,她在哭。对不起,我那时不懂事,现在的我向你道歉。 升初中时,我住校,很少见到她,只能在电话里和她交谈,她的嘘寒问暖永远是那么温婉动人,没一句话都给予我鼓励和信任。 她,是谁?她就是妈妈。她给我的爱是无价的,谢谢妈妈的爱。 初二议论文题目篇3 很喜欢朋友住的那个很幽静的村庄。它坐落在小城的北边,那里有很多的山,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树。 浓郁的林木就那么蔓延式的生长著,把整个的村子都围在林子里了。于是整个村子显得分外的静,分外的幽。 夏日里,我是很喜欢去那里的,因为那里没有热浪,有的是树里阴凉的风,拂在人的身上,像母亲抚慰孩子的手,柔柔的,清清的,真是一种享受。 朋友是个开朗的人,很喜欢喝酒。每次我去他那里的时候,他都异常的高兴,因为我们很能聊的来,还因为我在的时候,他的妻子才让他喝酒。 我们两个总在夕阳西下,倦鸟返巢的时候,坐在他家的院子里,一个木制的小桌,上面是他妻子为我们准备的几样小菜,于是我们就开始在那样的景色里饮起酒来。 他的酒量是好的,正如他豪放的性格,而我只有陪着一口一口的小小的喝。因为我的心思早已不在酒里了,我的眼里尽是那夕阳下的美景。 群山在斜阳里,像极了坐禅的智者,他们不动声色的收尽了这许多的美好。任那阳光在它们身上涂抹著,微红,淡黄,深黄,或者是别的什么色彩。 整个村子开始热闹起来,那三三两两的农人从地里回来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相互打趣著。鸡也在追逐里返回家去了,狗开始汪汪的叫起来,高一声低一声的,错落有致。 嫋嫋的炊烟,在这里那里一柱一柱的腾起来,被夕阳染上了或红或黄的色彩,把整个村子点缀的无比的诗意。 还是最喜欢夕阳下的树了。它们拥挤的生长著,或粗或细,或高或矮,或疏或密,枝与枝交错在一起,叶与叶相互依偎,那般的层次分明,那般的紧密相连。被夕阳懒懒的照着,身上像镀上了一层金。在风里,那些金子沙沙的响着,极为动听,极是迷人。 树上的蝉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只有那雀儿,在金色的树里,跳跃着,嬉闹著,争吵著,时而起时而落,很是写意。真想也像那鸟一样,在上面,翻滚跳跃,在枝桠与光影里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傍晚。 树们也许见惯了这样的景色,它们在习习的风里,相互的拉扯,相互的推送著,在那一瞬间错开的空间里,那阳光就落在了地上,黄黄的,亮亮的,这里一点,那里一块,像是老人脸上的斑,写尽了光阴的故事。 我们的酒意在推杯换盏里开始浓了,我们开始高声的谈论著,他喜欢拍着手说他高兴的事。我看着树影里的他,犹如古人,在这浩淼的天地里,拍手赞颂著时光的美好。我于是举杯,虽然我已是不胜酒力了,我还是要敬他的,因为这个世界里,知道时光的美好是件不易的事,很多人在虚掷著光阴。 将要醉了吧!我看见西天里的落日就要被那群山吞没了,那还没有挥洒完的色彩,依旧在天里做着最后的执著,装点着黄昏的美好。 真希望可以永远看到这样的景色,真希望把这样的景色永远的定格,可我知道这是不合乎自然回圈定则的,因为有日落就会有日起,因为这个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景色,我们还可以看日出,观海潮,听风,看雨或是那些未曾言说美景。 自然用有那么多的美好景色,来装点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辜负了自然赋予我们的智慧,而虚度光阴呢? 也许人生的美好就是把自然里的美景溶入到生活里,用一颗观赏的心来生活的吧! 夕阳终于把最后的色彩用尽,夜色开始蔓延开来。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简爱女权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伟大的女性存在主义先驱,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简爱》,当时轰动了整个文坛,直到现在它的影响还继续存在。在作品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尾中,女主人公的叛逆、自由、平等、自尊、纯洁的个性都是各个重点章节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则在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中被展露的淋漓尽致,它们如同乌云上方的星汉,灼灼闪耀着光芒,照亮着后来的女性者们追求爱情的道路。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的简爱,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的遭遇。她要面对的是舅妈的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凶暴专横和表姐的傲慢冷漠,尽管她尽力想“竭力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事实告诉她这都是白费力气的,因此她发出了“不公平啊!--不公平!”的近乎绝望的呼喊。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使得简爱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和爱,这些愿望在她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无疑,譬如在她的爱情观中的种种体现。A.桑菲尔德府谭波儿小姐因为出嫁,离开了洛伍德学校,同时也离开了简爱,这使简爱感觉到了“一种稳定的感觉,一切使我觉得洛伍德学校有点像我家的联想,全都随着她消失了”,她意识到: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促使着简爱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尽管她才只有十八岁。于是,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府,当了一名在当时地位不高的家庭教师。桑菲尔德府使简爱感受到“这儿有想象中的完美无缺的家庭安乐气氛”,事实证明了她的预感的正确性,后来她成了罗切斯特的妻子,果真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成员。这个家的主人叫罗切斯特,他是个苦命的人,顽固的封建伦理道德酿成了罗切斯特的不幸婚姻。他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娶了心胸庸俗,狭窄的梅森小姐为妻,尽管美森的外表靓丽,然而她的脾气确实极端的坏,她与罗切斯特的志趣格格不入,罗切斯特痛苦地感觉到“我们之间根本无法进行亲切的交谈,因为不管我谈起什么话题马上就会从她那儿听到既粗俗又陈腐、既乖张又愚蠢的回答”,罗切斯特是一个爱好广泛的高等知识分子,尤其爱好唱歌和交际,而现在他却要在这么一个妻子面前得到种种的限制,因此他倍感痛苦不堪。更加可怕的是,结婚四年之后,美森竟然发疯了,为什么会发疯?因为她的恣意妄为和不可一世。当一个人的性格坏到把自己都逼疯的程度,我们可以知道生活在她周围的人所受到的煎熬,其中程度最深的当然是罗切斯特,他对简爱说:“在我26岁的时候那年,我就对生活感到绝望了。”绝望的罗切斯特离开了英国,去了欧洲大陆,为了寻找一个能够爱上他的善良聪明的女子。然而命运又是如此的捉弄人,在漫游欧洲的十年当中,他的渴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已经彻底绝望的他甚至堕落为寻找情妇以发泄心中的极端郁闷。最后,形单影只的罗切斯特带着一个要寻找一个聪明、忠实而钟情的女子为妻的梦想回到了桑菲尔德府。我们发现作者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场景,在罗切斯特回府的路上,刚好碰到了外出办事的简爱,并且得到了简爱的帮助,这预示罗切斯特将来的生活离不开简爱了,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当罗切斯特第一次看到简爱时,他就感到了“有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活力和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传便了我的全身”。这种新的感觉其实就是罗切斯特的真爱之梦将成为现实,这种感觉和简爱所预见的感觉一样,也是正确的。从和简爱相见、相识到相爱的过程当中,简爱的那种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深深地征服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的优雅风度和渊博知识同样也征服了简爱。最初开始,简爱一直以为罗切斯特会娶高贵漂亮的英格拉姆为妻,她在和罗切斯特谈到婚姻时,曾经义正言辞的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充分表现出简爱的叛逆,她这种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张可以看成是他对整个人类社会自由平等的向往追求,罗切斯特正是爱上了她这样的独特个性,同时他也同样重复道: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罗切斯特自始自终爱的是简爱的心灵—有着意志的力量,美德和纯洁的心灵,正是基于如此,简爱才真正的爱着罗切斯特。因为爱情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方为另一方付出了真情的爱,假如得到对方的是虚情假意,那么这份爱情也就预示着快要结束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真爱,正好弥补了罗切斯特前半生耽误的青春和感情,同时也使自己的美好爱情得到了实现。我们可以说:简爱的爱情是伟大又平凡的。说她伟大,是因为她爱罗切斯特没有带任何的功利色彩,当她后来离开桑菲尔德府孤单一人漫无目的的出走时,她没有从府里拿任何的东西,甚至连罗切斯特送给她的珍珠项链她都没有拿走,后来她差点就饿死在路上;说她平凡,是因为她的爱情也是普通人中的爱情。我们礼赞这样的爱情!B.圣约翰家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姻变故促使她离开了桑菲尔德府,离开了她心爱的罗切斯特。

论《简·爱》中女性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追求摘要:本文立足于主人公简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通过文本的分析,论述简爱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定生活的理想,追求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对于爱情的选择.得出一个理想生活的概念:尊严+爱情+金钱.关键词:女性 尊严 价值 理想生活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名著将永垂不朽,《简·爱》在这当中排名不会靠前,然而,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影响人的毕生命运的作品不是很多。小说所透露出的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表现了女性独立思想和智慧的独特魅力依然能让众多女性读者产生共鸣,并将其奉为人生的追求和理想愿望的达成。首先,我们有必要提及,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存在价值被限定在“家里的天使”这一角色位置上。如果逾越了这一角色定位则被指斥之为堕落疯狂的妖女。而当代女权主义学者却认为,19世纪被指斥的女性堕落和疯狂,是女性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规范的逃避,是女人不依附于男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达形式。据此来看《简·爱》,很显然,夏洛蒂在女性的自我价值取向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种双重标准。作为一个女子,简既不美丽性感,也不是绝对的温驯乖巧。她的独特美丽在于她有独立的思想和智慧。她一再对罗彻斯特声明“我可不是天使,我将是我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魅力,使外表迷人性感,举止高贵典雅但却心灵贫瘠的英格拉母小姐相形见绌。由此可见,简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已不在是那种依附男人的个体价值。而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女性自我价值。其次,在《简·爱》的开头,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了一本国家禽鸟史的书觉得很好玩.就一个人躲在窗帘后头看,非常入神。这时候,被她的表兄——一个肥胖的十四五岁的、很有力气的野蛮的男孩子发现了,他一把抢过她的书,说:“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个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的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这段话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普遍。就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种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他还骂简是“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因为简是个穷光蛋,她应该去要饭,过下等人的生活。尤其是到了寄宿学校以后,折中观念就更现实了。老师鄙视这些穷孩子或者孤儿,那些主要学校负责人更是随便地加以处罚。这对孩子的尊严是一种可怕无情的践踏。没有钱就谈不上尊严!直到现在的西方依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如果很有钱,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而拥有人所应该具有的尊严呢?小说里所写的庄园主罗彻斯特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在法国巴黎认识了一个迷人的美女塞莉娜,他开始认为这个美女不会喜欢上他。因为罗彻斯特自认为是一个丑人怪。但是他有钱,这个美女就赞美他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非常爱你。罗彻斯特这个傻冒也相信了,给她配备奢侈的装饰,然而后来他无意中听到了塞莉娜和另一个男人在谈论他:“你以为我会喜欢那个丑人怪吗?”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罗彻斯特明白了——其实钱并不能买到一切!尊严究竟怎样才能够获得?尊严本身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他是靠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获得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的。马克思讲过大意如下的话:“人首先要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简在舅妈家里,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得到这种对于他自身尊严的肯定。虽然在寄宿学校里,有一些老师对她很好,但折中好只是一种怜爱,它没有一种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简真正获得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是到了罗彻斯特的庄园后,在和罗彻斯特的交往中,他才感到自己的尊严,并且最终获得升华。我们可以从他们两人有趣的邂逅中找到上面所说的话。罗彻斯特的马车出了事,他自己也受了一些伤,简帮不了他的忙。两个人在山里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于简至关重要。当时两个人都还不大清楚对方是谁,但是简从罗彻斯特坐的马车和他的装束完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贵族,一个有钱人。谈话的时候,罗彻斯特问简:“你觉得我漂亮么?”简当时脱口而出“不,先生”。这句话当时对罗彻斯特的震动是很大的。罗彻斯特进一步追问她:“你觉得我什么地方不好看”。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不太礼貌,所以她向罗彻斯特道歉,并做了一番解释。“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谅!我本来应当说问到外貌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回答的,应当说,各人有个人的审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简的这两个回答,对罗彻斯特认识简很重要。罗彻斯特心中有一道伤口,就是法国美女塞莉娜当面吹捧他,而背后骂他丑人怪。可简说他不漂亮。这样的直率和真诚,一下子地,简在罗彻斯特的心中地位抬升了。罗彻斯特通过当时的谈话已经知道简就是家里新聘请的家庭教师。他知道他对面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等人”,简身上有塞莉娜所没有的直率和真诚。而这种真诚又是他常常找不到得不到的。罗彻斯特感觉到眼前这个女人不仅仅诚实,还有教养,能够善解人意,不愿意伤害人。两句对话,使罗彻斯特把她看作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这是简获得的尊严的第一步。后来,罗彻斯特的一段话使得他们两个处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就因此从对方那里取得一种人的尊严感到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两个人产生了爱情。但是,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人的平等的意识,不是很容易取得的,从理性上来讲,罗彻斯特把简看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在某些方面荏苒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着物,知道他向简求婚的时候都没有告诉简他是一个有妻室的人。这件事情在他们准备正式结婚的时候由律师揭出来了。简觉得自己有必要离开。她这样想,我自己在乎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故,越无人依靠,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持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为了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它们正是要用在现在这样的肉体和灵魂都起来反对他们的严肃不苟的时候。既然它们是豪不通融的,那它们就不容违反……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决心是我眼前唯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欺,她的自尊心受到戏弄。简在知道罗彻斯特有妻子后,她回到房间,脱下婚纱,说: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到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彻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了,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我。不过,他在威信中已失去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他,这一点我看的很清楚。简·爱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人、作为女人的尊严。这是简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也是最震撼我心灵的品质。小说写到此,作者对于人的尊严和女性自我价值追求的 并未结束。简在离开了罗彻斯特后,遇到了他的表兄圣约翰。作为忠诚的基督徒,他在简面前展开了一种尊严是超越了人的,是一种和神结合而产生的尊严感。这是在西方宗教中一种相当普遍的,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人们抛弃人间的一切享受,而在精神上同上帝结合从而获得了道德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此——把一切都牺牲,把一切奉献给上帝。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小说设计了一个过于圆满的结局,折中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只是需要补充一个作者未加以强调的因素,这就是金钱,如果简没有飞来的遗产继承,这桩爱情不可能圆满,而且很可能没有结局——简和罗彻斯特都将穷困潦倒。喜剧结局是上帝的赐予,这个上帝就是金钱。因此,我觉得,简所定义的最美好生活应该是:美好生活=尊严+爱+金钱。也许,这个定义会让作者扫兴。最后,我还是想提出作者细腻而折实的肺腑之言。作者对读者是分厂真诚,非常坦白的,像一个亲密的朋友在向我们讲述心事,正是这种真诚,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永久性美丽。小说里对人物内心活动有很细致的描写,这种描写丰富了我们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认识,常常使我们感动不已。例如,简和罗彻斯特已经准备好结婚了,简·爱已经穿上婚纱,走进了教堂,在这种情况下,忽然律师站出来说罗彻斯特没有权利结婚,并提出了证人——他发疯妻子的弟弟。这个证人尽管畏畏缩缩,还是把实情说出来。罗彻斯特也坦白的承认了自己确实有妻子,并且带人去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简都是亲历者,但是她却像麻木了一样。我觉得折射非常真实的——恰恰是由于简对罗彻斯特爱的非常深,而且对他非常相信,所以她在这样强大的震撼面前他的表现应该是麻木的,直到她回答房间才开始清醒,回到了现实,感到了痛楚。在田野的迷路上,简内心的痛苦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到了圣约翰那里,在他的知道下自己有了皈依上帝的道路。小说写道:“当我内心感到幸福时,我却发现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们常说:“痛定思痛”,人在真正沉重的打击前是不会感到痛的,而这种痛是后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显示粗他深入骨髓的特质。在这些章节中,小说的作者以一种女性细腻,为我们解释了人的内心世界中深刻的体验。这样的描写使得小说的价值超越了他故事本身。它提供给我们读者心理活动的体验,直到今天依然会引起很多读者,尤其我们女性读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的共鸣。参考书目: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吴钧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年

题目:《简爱》的女性主义分析 《简.爱》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其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更是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代人的广泛关注,而中外学者对《简.爱》中的女性主义也都持有各自的观点。 吴娟《从觉醒到回归的渐进---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探幽》(2010)表现了19世纪以跨世纪小说家简.奥斯汀为首,勃朗特姐妹及乔治.艾略特等一批优秀女作家相继亮相文坛,共同揭开了19世纪英国小说妇女创作艺术的崭新篇章。指出女性作为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在父权社会的历是带着沉重的枷锁处于从属地位的。文章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论述从奥斯汀到乔治.艾略特等女作家的小说中所体现的19世纪英国妇女从觉醒到抗争,从出走到回归的曲折历程。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妇女的处境,表达妇女的心声,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来审视社会现实,生动的反映女性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并深刻地揭示了她们的情感危机,道德困惑和反叛意识。 冯茜《夏洛蒂.勃朗特文本的女性社会主体意识》指出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夏洛蒂.勃朗特把外在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转化为写作的一部分,一方面,小说折射出英国海外殖民的社会背景;一方面,小说也不乏关注英国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财产与婚姻关系折射出诸多的社会问题。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近的姿态,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实现着作者鲜明的平等意识和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夏洛蒂的小说更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夏洛蒂是试图通过她的女性文本和阴书写突破女性自身的内囿和父权制的历史语境,抵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边缘化和在语言、意识上的陌视。 肖巍《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2001)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它旨在批评贬低和歧视女性伦理理论,建立男女平等的伦理学说。它主要探讨的主题有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性伦理等。认为当代主义伦理学是批判父权制妇女观、继承父权制批判妇女观的产物。而其发展又呈现出破与立两大主流,反映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宗旨:批判和建构。并将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特色概括为:关系中的自主性;情境的氛围;经验和情感的纽带;能力和实践的支柱;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视角;性别的分析范畴。 周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004)指出女性主义批评这种外来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过引进、本土化和科学化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出现不同的特点,经历了被拒斥到接受、落地生根直至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认为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住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当时文艺批评中处在边缘地位;这三点是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悄然出场的原因。而有关西方的译作和一些论文集的出版、女作家性别写作意识的增强,更是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选题依据 ① 书中女主人公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虽是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但是不屈于世 俗的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智慧过人。蔑视权贵,嘲笑他们的愚蠢,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敢于追寻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在简爱身上所显现出来的这些女性主义的光芒深深的吸引了我,由此促成了这次选题的完成。 ② 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出现:80年代初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 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主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以上两点促成了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悄然出现。 (2)主要研究内容 ○ 1简爱在寄人篱下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2简爱在寄宿学校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3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4简爱在成为女继承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5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各个时期的变化。 (3)研究思路、方案 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论述: 1、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包括在寄人篱下时对表弟的侮辱和毒打的反抗等。 2、女性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寄宿学校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反抗等。 3,做家庭教师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包括对平等身份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等。 4、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作为女继承人后又回到了罗伯斯特的身边。

可以这样开始你的课题报告: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些都是简爱的自身价值参考文献: 简同,《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 袁世全,《外国文学名著微缩》。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方洲,《世界文学名著速读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金志浩,《同行者:高中生自选名篇佳作》。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陶德臻,《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梁坤,《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田兆耀,《西方文学鉴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念兹,王化学,曾繁亭,《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5。 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北京:科学出版社,。 梅子涵,《经典女孩:世界名著中的少女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论简爱成长主题的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简爱》的女性主义分析 《简.爱》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其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更是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代人的广泛关注,而中外学者对《简.爱》中的女性主义也都持有各自的观点。 吴娟《从觉醒到回归的渐进---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探幽》(2010)表现了19世纪以跨世纪小说家简.奥斯汀为首,勃朗特姐妹及乔治.艾略特等一批优秀女作家相继亮相文坛,共同揭开了19世纪英国小说妇女创作艺术的崭新篇章。指出女性作为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在父权社会的历是带着沉重的枷锁处于从属地位的。文章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论述从奥斯汀到乔治.艾略特等女作家的小说中所体现的19世纪英国妇女从觉醒到抗争,从出走到回归的曲折历程。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妇女的处境,表达妇女的心声,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来审视社会现实,生动的反映女性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并深刻地揭示了她们的情感危机,道德困惑和反叛意识。 冯茜《夏洛蒂.勃朗特文本的女性社会主体意识》指出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夏洛蒂.勃朗特把外在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转化为写作的一部分,一方面,小说折射出英国海外殖民的社会背景;一方面,小说也不乏关注英国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财产与婚姻关系折射出诸多的社会问题。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近的姿态,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实现着作者鲜明的平等意识和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夏洛蒂的小说更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夏洛蒂是试图通过她的女性文本和阴书写突破女性自身的内囿和父权制的历史语境,抵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边缘化和在语言、意识上的陌视。 肖巍《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2001)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它旨在批评贬低和歧视女性伦理理论,建立男女平等的伦理学说。它主要探讨的主题有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性伦理等。认为当代主义伦理学是批判父权制妇女观、继承父权制批判妇女观的产物。而其发展又呈现出破与立两大主流,反映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宗旨:批判和建构。并将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特色概括为:关系中的自主性;情境的氛围;经验和情感的纽带;能力和实践的支柱;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视角;性别的分析范畴。 周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004)指出女性主义批评这种外来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过引进、本土化和科学化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出现不同的特点,经历了被拒斥到接受、落地生根直至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认为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住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当时文艺批评中处在边缘地位;这三点是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悄然出场的原因。而有关西方的译作和一些论文集的出版、女作家性别写作意识的增强,更是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选题依据 ① 书中女主人公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虽是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但是不屈于世 俗的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智慧过人。蔑视权贵,嘲笑他们的愚蠢,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敢于追寻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在简爱身上所显现出来的这些女性主义的光芒深深的吸引了我,由此促成了这次选题的完成。 ② 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出现:80年代初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 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主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以上两点促成了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悄然出现。 (2)主要研究内容 ○ 1简爱在寄人篱下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2简爱在寄宿学校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3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4简爱在成为女继承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5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各个时期的变化。 (3)研究思路、方案 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论述: 1、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包括在寄人篱下时对表弟的侮辱和毒打的反抗等。 2、女性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寄宿学校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反抗等。 3,做家庭教师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包括对平等身份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等。 4、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作为女继承人后又回到了罗伯斯特的身边。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人格、意志、精神、虐待、摧残、反抗、自由、平等 1.引言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此外,简爱意外地得浪迹海外的叔父一笔遗产,同时被证明她圣约翰原是姑表兄妹。 2.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 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从下面的几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简爱的内心是多么的叛逆反抗。 "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粗暴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种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人的许多责难。 "不公平!----不公平啊!"我理智的说。令人痛苦的刺激逼得我的理智一时早熟地发挥了威力;"决心"也同样被鼓舞起来,催促着我采取什么奇妙的方法,从这难以忍受的压迫下逃跑----譬如出走,或者,万一走不了的话,就永远不再吃不再喝,听任自己饿死。在那一个悲惨的下午,我的灵魂是多么惶恐不安啊,我整个脑海里是多么混乱啊,我的心有多么的反抗啊,然而,这一精神上的搏斗,是在怎么样的黑暗,怎么样的愚昧中进行的啊,我无法回答内心的这个不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这样受苦;而如今,隔了----我不愿说隔了多少年----我却看的明明白白了。"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因此她逃离了。 2.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情感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的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发内心的为精神平等观念的辩护。 2.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以下是罗彻斯特在庄园被烧毁,眼睛瞎了后,向简爱求爱的一独白。 "简,你肯嫁给我吗? "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20岁的瘸子,你得伺侯他的人。" "是的,先生" "当真,简?" "完全当真,先生。" 从中可看到简爱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 2.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 "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书。妈妈说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有钱。" "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他们知道你整天把我关起来,还巴不得我死掉。" 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在这样打人。"这是简爱在言语上对打他的人有力回击,也是在精神上维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在下面主人疵疵逼人的问话中,无所畏惧自卑,更表现其头脑精灵的一面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是简爱人格魅力的启示,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可以这样开始你的课题报告: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些都是简爱的自身价值参考文献: 简同,《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 袁世全,《外国文学名著微缩》。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方洲,《世界文学名著速读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金志浩,《同行者:高中生自选名篇佳作》。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陶德臻,《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梁坤,《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田兆耀,《西方文学鉴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念兹,王化学,曾繁亭,《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5。 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北京:科学出版社,。 梅子涵,《经典女孩:世界名著中的少女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简爱和白流苏的论文开题报告

沙子里

这个东西靠分数是求不到的-_-

1、 (英语系毕业论文)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简•爱 摘 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一部小说, 也是她的成名作。小说塑造的是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女性的楷模。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受尽凌辱,但从不为生活所屈服,她有...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7 KB 日期:2008-11-22 2、 (英语系毕业论文)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摘 要文化战略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殖民地的一种方式,作为文化的产物,<<简.爱>>包含了帝国主义的各种因素。19世纪中期的英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扩张,人们普遍沉醉于白色神话的迷梦中,而作为意识形态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2 KB 日期:2008-11-18 3、 (英语系毕业论文)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 摘 要《简•爱》是一部出色的自传小说。女主人公简没有娇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却和其它著作中的美人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简出生贫寒,是一个可怜的孤儿,随后又被送进寄宿学校,过者艰苦的生活,...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9 KB 日期:2008-11-13 4、 (英语系毕业论文)我看简•爱的爱情 摘 要《简.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自叙手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反抗社会压力,充满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其充满爱、激情与...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7 KB 日期:2008-10-05 5、 (英语系毕业论文)分析简•爱的美 摘 要《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写于1846年。虽然迄今150多年,但是这部作品仍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都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女主人翁简.爱。外在的美是短暂的,内在的美...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3 KB 日期:2008-10-05 6、 (英语系毕业论文)《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摘 要本文从浪漫主义视角重新解读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郎特的长篇小说《简•爱》的艺术特点——积极浪漫主义与黑色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简•爱》是一部复杂的作...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7 KB 日期:2008-10-05 7、 (英语系毕业论文)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开题报告+论文目录I Introduction 1II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arlotte Bronte’s and Jane Eyre’s Experiences ...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4 KB 日期:2008-05-17 8、 (实用英语专业)论《简·爱》的写作特点及人物个性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生动丰富的语言、具体的人物性格、写作背景...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2 KB 日期:2008-03-21 9、 (英语系毕业论文)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 内容摘要夏洛蒂·博朗特在《简·爱》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孤女成长为一个成熟高贵的人,并得到别人的喜爱与尊重的故事。主人公简·爱在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时,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她进行了不屈的斗争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生...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8 KB 日期:2007-08-12 10、 (英语系毕业论文)从《简爱》看19世纪女性地位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论文摘 要女性主义批评在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下发展起来。近年来女性主义批评转向以女性经验以及女性对生活的反映为基础,通过对文学中的女性人物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肯...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2 KB 日期:2007-06-21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