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做好了一个研究工作, 准备发表出来与同仁们分享, 一个首要的任务是把你的工作变成一篇文章。问题来了,怎样写作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呢?我们以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型文章为例,探讨一下论文写作的问题。注意,任何好的文章都要以好的研究工作为基础,我们这里不谈你的研究工作质量如何,只讨论文章的写作问题。要把一个工作写清楚,当然要先把它想清楚,要不然你写什么呢。那么就别急着写,让我们先想。想什么?首先,请问你自己十个问题,如果这十个问题都已经想清楚了,那么就是出手的时候了。否则,我个人建议你先歇一歇。不然写了也白写。哪十个问题呢?问题一:你要解什么问题?问题二:为什么说你要解的问题很重要,有意义?问题三:这个问题中有什么挑战和难点?问题四:还有谁解过类似或相关的问题?问题五:他们是怎么做的?问题六:你的做法是怎么解决这些挑战的?问题七:你的方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问题八:为什么说你的方法比别人的好?问题九:有何证据证明你的方法真的好?问题十:你的工作的结论和局限性是什么?看起来好像很罗嗦是吧。我们很快会讲到,任何一个问题回答不清楚都有可能让你的文章变成让人撕心裂肺的拒信。另一方面,你的文章从头到尾其实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来讲,一篇文章分成如下几个常见的部分。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简介(Introduction),相关工作(Related Work),问题定义(Problem Formulation),问题求解 (Our Solution),实验(Experiments),讨论(Discussion),结论与下一步工作(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附录 (Appendix),其它(关键词-Keywords,文章类别-Category,索引- Reference)。
动态图上的异常检测任务包括:发现异常的对象、关系、时点。动态图上的异常检测与静态图上的异常检测不同的地方在于:
本文首先将异常类型分为:anomalous vertices, edges, subgraphs, and events(or change),将使用的方法分为:community detection, MDL(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 and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distance, probabilistic, 按每种方法使用的异常类型进行了文献学分类。各方法的主要参考文献见表1:
本文假设不同时点的节点和边都有唯一标签从而不会混淆,定义 为图序列,其中 为总时间步, , 为节点集, 为边集, 时称 为图流。本文的主要记号见表2:
给定 ,节点集 ,打分函数 ,定义异常节点集为 ,使得对于 , ,其中 为得分 的摘要式统计。
一个典型的异常节点如图1,其可由基于社区检测的方法识别,即: 其中 为节点所属的社会划分, 为异或操作。
给定 ,边集 ,打分函数 ,定义异常边集为 ,使得对于 , ,其中 为得分 的摘要式统计。
一个典型的异常边如图2,可令 ,其中 为时间步 时 的权重,可以为边的概率。
给定 ,子图集 ,打分函数 ,定义异常集为 ,使得对于 , ,其中 为得分 的摘要式统计。
两种典型的异常子图如图3,其中(a)为图的收缩,(b)为图的分裂。图的收缩可根据子图中的的数量衡量,即 ,图的分裂可由不同时间点社区的数量衡量。
与异常节点、边、子图检测不同,异常事件或异常突变检测检验的是时点。
给定 ,打分函数 ,若时点 满足: , ,则称时点 为一个事件。
给定 ,打分函数 ,若时点 满足: , ,则称时点 为一个突变。
通常的异常检测都使用两步法:第一步,基于特征的图表示;第二,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
基于社区检测的方法关注的是社区和关联节点的演化过程,特征向量的生成亦基于图中的社区结构。不同社区检测方法的区别在于:(1)社区结构的领域,如社区内的连接性.单个节点在每一步所属的社区;(2)社区结构的定义,如基于概率的软社区定义.硬社区定义。基于社区检测的方法可用于异常定点、子图、突变的检测。
基于软社区匹配并单独考察每一个社区,我们可以在连续时间步内计算每个节点归属的平均变化,如果某个节点归属的平均变化显著异于其他节点,则称其为演化社区异常点。
节点社区归属的变化可以构造一个时间模式,称为软时序模式。一些文献使用了最小描述长度(MDL)结合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来自动检测节点角色及构造转移模型。多数文献通过抽取图中不同节点的共同模式,并比较每个节点与共同模式之间的差异来定义异常节点。部分文献使用了交替迭代优化替代常用的两步法。部分文献使用了corenet的概念,该概念不同于单纯使用density,modularity,hop-distance等概念,而是使用了节点间的加权路径,即一个节点的corenet包含该节点与权重大于给定阈值的两跳邻居。假设两个强连接的节点通常属于同一社区,则如果移除一个节点的两个邻居,一个邻域具有较高的边权重,另一个具有较低的边权重,则移除较高权重邻居的影响应更大,在每一步,每个节点首先被赋予一个异常得分,该得分衡量了其corenet的变化,异常得分较高的 各节点将被视为异常节点。
文献【69】定义了六种基于社区的异常:shrink, grow, merge, split, born, and vanish。其使用图和社区代表(representatives)进行比较以减少计算量,图代表为出现在t时刻,同时还出现在t-1、t+1或t+1与t-1时刻的节点集,社区代表是出现在其他社区最少的定点集合,基于社区代表和图代表,基于规则,判断社区是否落在六种异常中。
文献【73】定义了一种基于社区的异常:comet,周期性出现或消失的社区,演化图可表示为一个张量,然后基于低秩张量分解和MDL原则进行comet检测。
文献【3】基于多种信息源构造时序复网络,识别跨时间和网络的稳定社区结构。行为相似的网络可以用聚类或前验知识分组,如何一个社区结构在组内跨时间步稳定,但在组外没有对应社区,则该社区即为异常,如何两个社区共享一定比例的定点则称为对应。
社交网络可以根据特定时间窗口内的发文量定义事件,一个经历共同事件的组即构成一个异常子图。
通过划分图流为一致的分割来检测,分割是依据划分的相似性。
通过将最新图的顶点分区与当前增长分割中的图的分区进行比较,可以在线找到这些分割。【67】基于可返回随机的相关矩阵和modularity最大化来进行定点划分,当新图的划分与当前分割的划分有很大不同时,一个新段开始,并将新图的时间点输出为检测到的突变。两个划分的相似度使用Jaccard系数定义。GraphScope思路类似,但基于MDL来指导划分和分割。
基于MDL原则和基于该原则的压缩技术利用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性实现紧凑的图表示,其主要通过将图的邻接矩阵表示为一个二进制串,如果矩阵的行和列可以重新排列使矩阵的二进制字符串表示的熵最小化,那么压缩损失(也称为编码损失)就会最小化。数据指向的特征都来自于图或其特定子结构的编码代价;因此,异常被定义为抑制可压缩性的图或子结构(如边)
对于一条边和对应子图,如果包含该边的编码损失比不包含该边的编码损失高,则称该边为异常边。
【74】使用了一种两步交替迭代法进行节点的自动划分,当节点划分的熵收敛时,根据包含和不包含该边的编码损失,该方法也给出了边的异常度得分。
突变检测的主要思路是:连续时间步间的图是相似的,因而可以分为一组,从而降低压缩比。压缩比的上升表明新一个时间步的图与已有的图差异明显,因此是一个突变。
该方法将图集合表示为一个tensor,在该tensor上进行矩阵分解或降维,基于分解或降维后的图发现其模式和规律性,该方法可以融合更多属性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SVD和PARAFAC(广义SVD)。
矩阵分解可用于计算每个节点的活跃(activity)向量,如果某个节点的活跃向量在连续时间步间变化明显,则称为异常节点。
【87】首先抽取每个节点的边相关矩阵 ,即该节点的每个邻域都有一行一列,对于节点 的矩阵中的一个entry 代表了边 和 间加权频率的相关性,加权频率由衰减函数获得,时间越近权重越高。M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特征向量即顶点的活跃向量的summary及边的相关性。通过寻找这些值的变化而形成的时间序列用于计算每个时间步长中每个顶点的分数,得分高于阈值的顶点将被输出为异常。
基于分解的异常事件检测有两种方法:(1)先基于分解方法来近似原始数据,然后以重建损失作为近似优劣的指标。如果某个子张量、切片或元素的重建损失很高,则即可以视其与周围数据不同特征不同,将其标记为异常事件、子图或节点。(2)跟踪奇异值和向量,以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以检测异常顶点的显著变化。
为解决 intermediate blowup 问题(即计算中输入和输出张量超过内存限制),【81】提出了momery-efficient tucker(MET)分解方法,该方法源于Tucker分解,Tucker分解将高阶tensor用一个core tensor和每个mode(维度)矩阵表示。【80】使用了Compact Matrix Decomposition(CMD),其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矩阵的稀疏低秩矩阵。使用CMD对图流中的每个邻接矩阵进行分解,可得到重建值的时间序列,基于重建值序列可进程事件检测,典型应用有COLIBRI, PARCUBE,其中后者在斑点(spotting)异常中的表现更高效。
【84】使用了随机图模型进行基于概率模型的检测,其将真实图邻接矩阵和期望图的邻接矩阵间的差异构造为残差矩阵,对残差矩阵执行SVD,再使用线性Ramp滤波器,基于top奇异值即可进行异常时间窗口检测,通过检查正确的奇异向量来确定相应的顶点。
除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基于分解空间的显著变化来识别事件。【77】通过对数据执行PCA,计算的特征向量可以分为正常和异常两个集合,方法是检验数据中的值映射到特征向量。在每个时间步,根据特征值对特征向量进程降序排列,第一个特征向量则包含一个在其余值的3个标准差之外的投影点,此后的每个特征向量,都构成了异常集。第二步即是将数据映射到正常和异常子空间,一旦完成了这些操作,当从上一个时间步长到当前时间步异常成分的修改超过一个阈值时,即将其视为一个事件。【83】扩展了该方法,提出了联合稀疏PCA和图引导的联合稀疏PCA来定位异常和识别对应的顶点。通过为异常集使用稀疏的成分集,可以更容易识别负责的顶点。顶点根据它们在异常子空间中对应行的值得到一个异常分数,由于异常分量是稀疏的,不异常的顶点得分为0。
图的活跃向量 为主成分,左奇异向量对应最大奇异值,奇异值和奇异向量通过对加权邻接矩阵进行SVD得到。当活跃向量大幅异于“正常活跃"向量时,即定义该时点为突变点,”正常活跃“向量由前序向量得到。
正常活跃向量 ,它是对最后W时间步中活动向量形成的矩阵进行SVD得到的左奇异向量。每个时点都定义一个得分 ,其代表了当前活跃向量与正常向量的差异。异常可以使用动态阈值方案在线发现,其中得分高于阈值的时间点被输出为变化。通过计算正常向量和活动向量之间的变化比率来找到负责的顶点,与变化最大的索引所对应的顶点被标记为异常,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节点-节点相关矩阵的活跃向量,或基于邻居相似度的节点-节点相关矩阵。
基于距离的异常检测算法的不同点在于选择用于提取和比较距离度量,以及它们用于确定异常值和相应图的方法。
如果一些边的属性演化异于正常演化,则该边就是一个异常边。
边之间的权重使用衰减函数定义,在每个时间步长中,根据相似度得分的变化之和计算每条边的异常值得分,使用阈值或简单的 作为异常值标准。
将网络视为边的流,意味着网络没有固定的拓扑,一个边的频率和持久性可以用来作为其新颖性的指标,【48】定义了集合系统不一致性指标来度量频率和持久性,当一条边到达时,计算其差异,并与活动边集的平均不一致性值进行比较,如果边的加权不一致性大于平均不一致性的阈值水平,则声明该边为异常边,基于异常边,可以进一步识别其他异常图元素(如顶点,边,子图)。
具有许多“异常”边的子图即是异常的子图。
【52】将边的权重视为异常得分,每个时间步长上的每条边都有它自己的异常分数,给定了该边权值在所有图序列的分布,该分数表示在该特定的边上看到该特定权值的概率函数。或者,为网络中的边分配异常值分数的现有方法的输出可以用作为该方法的输入。后一种方法允许应用于任何能够为边分配异常值分数的网络,一旦完成每条边的异常打分,即可发现显著异常的区域(SARs),即一个窗口内的固定子图,其类似于HDSs。【112】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该算法首先固定子图发现最优时间窗口,然后固定时间窗口发现最优子图。【97】拓展了该方法,允许子图渐变,即在相邻时间步间增加或移除顶点。
定义函数 为测度图距离的函数,将其应用于连续图序列,即得到距离序列,基于该距离序列应用一些启发式算法(如基于移动平均阈值的 取值)即可得到异常事件。
称每个顶点及其egonet的特征为局部特征,整张图的特征为全局特征。每个顶点的局部特征可聚合为一个向量,基于该向量的各阶矩可构造signature向量,利用signature向量间的Canberra距离(归一化的曼哈顿距离)可构造图之间的距离函数【93】。【92】利用全局特征,定义了一种基于dK-2序列的距离测度,将高于阈值的特征视为异常点。
【96】使用了顶点亲和度(即一个顶点对另一个顶点的影响,可以用于快速信念传播)得分作为signature向量,其基于连续时间步技术顶点亲和度,基于马氏距离度量两个图的相似度,亲和度得分的变化反应并适应变化的影响水平,例如桥边的移除比正常边移除的得分更高。利用单个移动范围的质量控制,可以对相似度得分的时间序列设置一个移动阈值,如指数移动平均加权。
作为特征相似度的补充,我们也可以比较两个图的结构差异来度量突变的大小,这类方法致力于发现定义距离的函数而非发现特征向量。【88】计算了异常网络的10种距离函数,使用ARMA模型构造特征值的正常模型,然后基于正常模型计算时点的残差,残差超过给定阈值的时间即可标记为异常。10种距离函数中,基于最大共有子图的方法表现最好。【90】使用了五中得分函数(顶点/边重叠,顶点排序,向量相似度,序列相似度,signature相似度)来检测三种异常(子图缺失,顶点缺失,连通性变化),表现最好的方案是抽取每个顶点和边的特征构造signature向量,使用SimHash定义距离。
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图的稳健性序列来检测事件,稳健性序列是图连通性的测度,具有高稳健性的图即使在去除一些顶点或边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相同的一般结构和连通性,事件检测即发现稳健性值异常变化的时点【95】。【89】使用的是图半径的变体作为稳健性指标,图半径的定义是基于所有顶点的平均离心度,而非常用的最大离心度。
基于概率理论、分布、扫描统计学等方法可以构造“正常”样本的模型,偏离该模型的样本即视为异常,这类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构造方法、建模对象、离群值定义。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构造扫描统计时间序列并检测离均值若干标准差的点;二,顶点分类。
扫描统计常称为滑动窗口分析,其在数据的特征区域中发现测度统计量的局部最小或最大值。对某个特定图,扫描统计量可以是图不变特征的最大值,如边的数量。
【8】使用了一个适应测度统计量的变量,即每个节点的0-2度邻居数,然后对每个顶点的局部统计量使用近期值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标准化,图的扫描统计量即最大的标准化局部统计量。标准化可以解释每个顶点的历史信息,代表每个顶点的统计量只与自己的历史信息有关而与其他顶点无关。这保证测度的最大变化与变化的绝对量无关而与比例有关。基于扫描统计量标准化时间序列,将序列均值的五个标准差作为异常值。最负责的顶点被确定为为整个图的扫描统计值所选择的顶点。
类似于使用邻居进行扫描统计,我们还可以用Markov随机场(MRF)来发现节点的状态,并通过信念传播算法推断最大似然分配,其中,每个顶点标签取决于其邻居节点。【99】通过发现二部核来检测异常点(即犯),二部核定义为犯与从犯间的交互。利用边的插入或删除只影响局部子图这一事实,它在添加新边时逐步更新模型。在传播矩阵中,一个顶点可以处于三种状态之一:欺诈者、共犯者或诚实者。
边异常检测通常使用计数过程建模,统计上显著异于该模型的边标记为异常边。
【50】用贝叶斯离散时间计数过程来建模顶点间的通信次数(边权重),并根据新图更新模型。基于学习到的计数的分布,对新观测的边进行预测 值计算,基于 值标记异常顶点对。
首先用固定的子图,多重图,累积图来构造预期行为的模型,对模型的偏离可作为子图异常检测的依据。
【104】结合扫描统计量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建模边行为,其使用的局部扫描统计量是基于两种图形状:k-path图和星型图,其将滑动窗口的扫描统计数据与其过去的值进行比较,并使用在线阈值系统识别局部异常,局部异常是所有统计上显著的子图(代表k个路径或恒星)的并集。
另一个建模动态图的方法是基于多重图,其中平行边对应于两个连续时间步顶点间的通信,初始的多重图可分解为多个针对每个时间窗口的叠套子图(TSG),TSG满足两个条件:(1)对于任何两个有共同点的边,首先开始通信的边最后完成通信;(2)存在一个根顶点r,它没有传入的边,并且有一条到TSG中每个顶点的路径。出现概率低的TSG视为异常子图。【102】
累积图即为包含直到当前时点的所有边的图,边权重依据衰减函数定义,通过识别“持久模式”来定义子图的正常行为。该持久模型识别模型如下:首先构造一种图,该图每个边根据时间来加权,然后基于该图迭代抽取最重连接成分来发现。随着累积图的发展,提取的子图将被监控,并将其当前活动与基于最近行为的预期活动进行比较来进行子图异常检测。【101】
事件检测可以基于偏离图似然模型或特征值分布的偏差来进行。
【103】提出了一种新的蓄水池抽样方法来抽取图流的结构摘要,这种在线抽样方法维持多个网络划分以构造统计上显著的摘要,当一个新图进入图流,每个边都根据不同分区的边生成模型计算出一种似然性,然后以这些似然性的几何均值作为全局图似然性。
【98】使用了类似的边生成模型,每个边 的概率都存储在矩阵 中,概率基于期望最大化估计,基于所有收发对的分布,然后为每个收发对给出潜在得分,基于所有边似然得分的均值即得到每个图的得分。
【100】计算了特征值和压缩特征等式的分布(而非计算收发对的分布),基于每个顶点都存在一个顶点局部特征时间序列的假设,可在每个时间步构造一个顶点-顶点相关矩阵,通过保留最大特征值和一组低维矩阵(每个顶点对应一个矩阵),可对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进行压缩,通过学习特征值和矩阵的分布,即可发现异常顶点和事件。当特征值偏离期望分布时,即认为发生了事件,当顶点的矩阵偏离矩阵分布时,可认为该顶点为异常顶点。
热心相助 开题报告参考模板XXXXXX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手机无线联网安全技术及应用研究 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网络工程 班 级 BX0907 学 号 12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定稿日期: 2013 年 01 月 18 日 手机无线联网安全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从第一台计算机发明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计算机和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电脑上网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在局限于通过网线接入网络,出现了各种无线网络。但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手机来接入网络浏览网页,聊天,下载各种需要的事物等等。但是手机网络就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其中有着各种漏洞,黑客可以通过相关的漏洞来进行对手机用户的攻击。很多人通过手机下载各种java程序,而java程序中可能包含着木马病毒等等不利于手机用户的东西。本文重点进行手机上网安全,手机病毒的危害,黑客攻击手机的方法手段,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等等关键词:手机上网,网络安全,手机病毒,防范措施。1 文献综述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接入互联网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已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配备Java功能的i模式手机登场,手机接入互联网更为便捷,势必会因此增加手机感染病毒的机会。由于通过网络直接对WAP手机进行攻击比对GSM手机进行攻击更加简便易行,WAP手机已经成为电脑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黑客对手机进行攻击,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攻击WAP服务器,使WAP手机无法接收正常信息;二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严格地说,以上两种手机病毒还属于电脑病毒,不会破坏手机本身);三是直接攻击手机本身,使手机无法提供服务。新一代的WAP手机由于其功能的多元化,因此病毒带来的灾害也会更大。侵袭WAP手机的病毒可能会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自动拨打电话、删除手机上的档案内容,甚至会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手机上网:WAP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协议,可以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货其他无线通讯终端上。WAP是由多家通信业巨头统一制定的,它使用一种类似于HTML的标记式语言WML,并可通过WAP Gateway直接访问一般的网页。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通讯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或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CMWAP多用于WAP开头的网站为主。CMNET可以浏览WWW网站。手机上网(WAP)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货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传染性的手机程序。可以通过发送彩信、短信,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传播,会导致用户手机关机、死机、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泄露个人信息、自动拨打电话、发短信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芯片、SIM卡等硬件,导致手机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手机。史上最早的手机病毒于2000年被发现,在当时手机公司Movistar大量收到名为“Timofonica”的骚扰短信,该病毒由西班牙电信公司 “Telefonica”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的手机用户发送垃圾短信。此病毒仅仅被称作为短信炸弹。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直到2004年6月才出现,为一种名为“Cabir”蠕虫病毒,通过诺基亚s60系列手机进行复制,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在此之后手机病毒正式开始泛滥。据统计2012年二季度手机病毒数量达到23413个,接近2011年度全年数量。 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手机的便于携带功能使得手机接入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然而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的相似点,对于网络方面的法律不是很完善所以如何处理手机联网安全变成了一个广大手机用户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智能手机(smartphone)与一般手机相比,它具有一般手机的通讯功能,还带有相应的操作系统(OS),可以通过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来拓展手机的其他功能,如安装浏览器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查看股票、交通情况、天气情况,看电影,通过相应的软件来听音乐,玩游戏等,这类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手机被称之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接入无线互联网的能力, 2、具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 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3、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来安装需要的应用程序,使手机的功能等到极、大地拓展;4、具有强大的功能,极强的拓展能力,大量的第三方软件支持。据统计至2012/06,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人数突破3亿,手机上网用户比例占全部使用互联网人数的10%。手机用户多用于QQ聊天,微博,微信,查收电子邮件,手机游戏等等,通过以上所诉的方式可以使各种病毒在手机之间传播,而现在随着电脑和手机的高速发展,手机病毒发展的速度也日益加快。由于3G的高速数据传播使得3G渐渐地取代了以前的2G以及。据调查WCDMA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多样的一种3G标准,已有538个WCMDA运营商于世界上24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WCDMA网络,3G商用市场份额超过80%,而WCDMA向下兼容的GSM网络已覆盖184个国家,遍布全球,WCDMA用户已超过6亿。因此研究手机联网安全随着Symbian系统渐渐地退出智能手机的舞台,现在智能手机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分为Android系统以及IOS系统。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适用于便携设备。据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系统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所占的份额为76%,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IOS系统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同样适用于便携设备。IOS是一种闭源系统,但IOS系统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闭源系统,随着Android系统地不断进化,IOS系统想要保持客户的情况,必须有所发展以适应相应的变化,因此IOS系统出现了一种新的闭源方式,系统代码封闭,其他的可以与第三方软件商分享利益;苹果手上的代码不会开放,但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地变化而出现变化。于2011年11月数据显示,IOS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系统市场份额的30%,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为43%。随着通信技术地进步,智能手机与第三方软件的开发和普及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了手机病毒的制造和传播,据统计在Andriod平台上的病毒已经占到所有手机病毒的84%,研究手机安全的主要在于Andriod平台。但是2012年12月13日全球知名信息安全专家、亚洲网络信息安全组织SyScan创始人Thomas Lim在360SyScan国际安全会议上透露:“随着全球智能手机普及化的迅猛发展,苹果的IOS系统已成为黑客们攻击的新热点。”目前黑客正在试图通过程式组来攻击IOS,以一连串的方式对系统中的多个漏洞进行攻击。通过攻击,黑客完全控制掌握用户的IOS系统,录像、录音,通话等信息将会被攻击者窃取。由于这种形式的攻击复杂程度高,涉及底层系统的各个层面技术较为繁琐,现在还没有安全的预防方式。但是这是因为技术的复杂程度,所以目前对于IOS系统的攻击还是相对较少。故而目前研究手机病毒的焦点在于开放的Andriod平台。现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焦点是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在移动安全领域出现的新威胁展现出了“作恶手法创新、危害加剧”的态势。根据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量,Andriod系统的手机是信息安全、手机木马的重灾区,苹果IOS系统和塞班系统紧随其后。现在安全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黑客借助鱼恶意软件来进行垃圾、欺诈短信的传播;其次,流氓推广木马趋泛滥,危害方式愈发隐蔽;第三,感染的途径方式在日益增多,二维码、微博正成为智能手机用户“中招”的新途径。 权限管理;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不多不少。在安装应用程序的时候,手机用户需要注意应用程序索要的权限,有些病毒是在安装的时候通过获得更高地权限来进行各种不法的行为。手机“肉鸡”如同电脑“肉鸡”一样也给手机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许多手机在出厂前便被植入各种木马病毒,然后在用户使用手机的时候来进行各种操作,手机“肉鸡”的危害远大于电脑“肉鸡”,手机病毒可以给植入者带去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曾报道过服务供应商可以在一个月内收入数亿的重款,因此导致相关的手机病毒木马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手机平台。除此外在手机中的各种乱收费业务中,不少的是在于手机购买时的问题,由很多山寨的手机在出厂的时候内置各种系统,很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制性地扣掉了不少的费用。有的却是在送去维修的时候被不甚感染了病毒木马等。 3 研究内容手机联网所受到的威胁1)应用程序的漏洞 2)病毒 3)恶意或间谍软件 4)网络监听5)手机出厂时内置的系统无线网络的完全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传统网线进行连入互联网。通过现在流行的手机无线联网方式(WIFI,3G等)来进行无线网络安全分析和研究。无线网络安全标准(Wired Equivalent Privacy)B.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C. 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网络安全的攻防方式通过现有的各种手机上网的威胁进行研究,了解现阶段的攻防方式网络边界安全网络边界是内部网络和公共网络的分界线,网络边界路由器是所有流量出入内部网络的关键设备。网络边界安全是指在网络边界上采用的安全措施和手段,他通常包括防火墙,VPN设备等部件。网络终端安全终端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首先保证终端上没有病毒或木马的存在,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网络中数据的安全。 4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了解手机用户使用手机时遇到的各种病毒有些困难。拟通过网络投票方式来查看一下有多少用户遇到过类似恶意扣费,自动拨打电话等问题,以及问题的种类。通过网络投票来了解用户使用的手机类型以及手机系统。手机安全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应对手机安全有着不小的难度。由于安卓的开放源代码使得手机病毒可以迅速发展,当出现新的病毒时,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和预防。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来研究手机病毒和黑客攻击手机的各种方式,对此进行如何使用手机来进行防御。 5 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2012/11/15-2013/01/ : 确定选题、资料准备、翻译有关外文资料及阅读技术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013/01/ -2013/02/30: 调研分析、具体研究及新技术应用2013/03/01-2013/05/01: 撰写毕业设计报告2013/05/26-2013/06/05: 毕业设计答辩6 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预计成果:通过研究黑客入侵手机的方式以及手机病毒的种类来了解和处理手机联网安全问题。通过手机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比,来了解和应用手机联网安全技术,掌握有关手机联网安全的一些实际应用。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骇客攻击手机的方式,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手机权限相对应的功能,以及手机病毒的预防措施等。可能的创新点;通过现在主流的各种上网方式(wifi,3G等),不同手机操作系统来研究手机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1] 贾铁军主编.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贾铁军主编. 网络安全管理及实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 杨哲、 Zerone无线安全团队.无线网络黑客攻防.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4] 中国密码学会.无线网络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贾铁军.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6] 王继刚.手机病毒大曝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诸葛建伟.网络攻防技术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米歇尔(Mitchell .). 大数据技术丛书:机器学习.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王建锋.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大全(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0]金光,江先亮.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斯托林斯,无线通信与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雅各布森(Douglas Jacobson),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防、协议与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3]海吉(Yusuf Bhaiji).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4]麦克卢尔(Stuart McClure) , 斯卡姆布智(Joel Scambray), 库尔茨(George Kurtz).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石志国 , 薛为民, 尹浩.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6]杨哲.无线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进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指导教师意见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接入互联网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已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配备Java功能的i模式手机登场,手机接入互联网更为便捷,势必会因此增加手机感染病毒的机会。由于通过网络直接对WAP手机进行攻击比对GSM手机进行攻击更加简便易行,WAP手机已经成为电脑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 黑客对手机进行攻击,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攻击WAP服务器,使WAP手机无法接收正常信息;二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严格地说,以上两种手机病毒还属于电脑病毒,不会破坏手机本身);三是直接攻击手机本身,使手机无法提供服务。新一代的WAP手机由于其功能的多元化,因此病毒带来的灾害也会更大。侵袭WAP手机的病毒可能会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自动拨打电话、删除手机上的档案内容,甚至会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 该生能够按要求针对论文所涉及课题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文献综述叙述较完整,研究内容阐述较合理,对实现设计的技术路线有初步的了解,对后期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较适当。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开题的要求进行论文工作,每周应按时与指导老师针对论文撰写及程序编写、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同意开题。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2月28日评议小组意见 1、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 2、论文的难度:□偏高;□适当;□偏低。 3、论文的工作量:□偏大;□适当;□偏小。 4、设计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较好;□一般;□不可行。 5、学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 6、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7、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二级学院所确定评议小组名单(3-5人) 组长: 、 组员: 、 、 、 单位盖章 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评议结论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评议小组组员签名:年 月 日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但是又急着交。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去知网上面找你要写的那方面的硕士论文,上面有完整的文献综述(那最好,你稍稍改动即可),如果是开题报告形式,你就可以找好它上面的内容(其实跟文献综述写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格式和形式不太一样)。你按照以下的提纲自己复制粘贴内容即可(我们这学期写了一篇文献综述),也有可能每个学校的要求提纲不太一样,不过都是差不多的不用太担心,主要是内容要找准: 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副标题统一为“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可分两行书写; 2.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 3.关键词:关键词以3—5个为宜,应该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分号隔开; 4.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内容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正确,能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工具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主体字数为4000字以上。正文基本结构如下: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有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二)国内研究成果 (三)对研究成果的评述(这个地方就不要把引用的写出来了,我被我们老师就批了) 三、基本研究思路(最好有图,把你参考的文章所有的提纲画一个简易图即可,不单是自己的文献综述,是你参考的整篇论文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五条。 希望对你有用~~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还是去百度、找一篇跟你论文有关的介绍、不用多、400+足矣、然后加上关键字、加上英文翻译。。参考文献、把你大学几年学的所有课本的名字都弄上去、然后找点跟你专业有关的书、把名字也写上去。。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当你做好了一个研究工作, 准备发表出来与同仁们分享, 一个首要的任务是把你的工作变成一篇文章。问题来了,怎样写作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呢?我们以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型文章为例,探讨一下论文写作的问题。注意,任何好的文章都要以好的研究工作为基础,我们这里不谈你的研究工作质量如何,只讨论文章的写作问题。要把一个工作写清楚,当然要先把它想清楚,要不然你写什么呢。那么就别急着写,让我们先想。想什么?首先,请问你自己十个问题,如果这十个问题都已经想清楚了,那么就是出手的时候了。否则,我个人建议你先歇一歇。不然写了也白写。哪十个问题呢?问题一:你要解什么问题?问题二:为什么说你要解的问题很重要,有意义?问题三:这个问题中有什么挑战和难点?问题四:还有谁解过类似或相关的问题?问题五:他们是怎么做的?问题六:你的做法是怎么解决这些挑战的?问题七:你的方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问题八:为什么说你的方法比别人的好?问题九:有何证据证明你的方法真的好?问题十:你的工作的结论和局限性是什么?看起来好像很罗嗦是吧。我们很快会讲到,任何一个问题回答不清楚都有可能让你的文章变成让人撕心裂肺的拒信。另一方面,你的文章从头到尾其实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来讲,一篇文章分成如下几个常见的部分。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简介(Introduction),相关工作(Related Work),问题定义(Problem Formulation),问题求解 (Our Solution),实验(Experiments),讨论(Discussion),结论与下一步工作(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附录 (Appendix),其它(关键词-Keywords,文章类别-Category,索引- Reference)。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越演越烈,关于 毕业 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讨亦日益广泛深入。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计算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论文 范文 一: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与运用场景探析
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
认知无线电系统是指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借助于更加灵活的收发信机平台和增强的计算智能使得通信系统更加灵活。认知无线电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学习以及决策与调整3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3]。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首要特征是获取无线电外部环境、内部状态和相关政策等知识,以及监控用户需求的能力。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无线电外部环境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例如,通过对当前频谱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表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和通信带宽,甚至可以得到其覆盖范围和干扰水平等信息;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无线电内部状态信息能力,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其配置信息、流量负载分布信息和发射功率等来得到;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相关政策信息的能力,无线电政策信息规定了特定环境下认知无线电系统可以使用的频带,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相邻节点的频率和带宽等;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监控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决策调整的能力。如表1所示,用户的业务需求一般可以分为话音、实时数据(比如图像)和非实时数据(比如大的文件包)3类,不同类型的业务对通信QoS的要求也不同。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第2个主要特征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过程的目标是使用认知无线电系统以前储存下来的决策和结果的信息来提高性能。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 学习 方法 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监督学习,用于对外部环境的学习,主要是利用实测的信息对估计器进行训练;第2类是无监督学习,用于对外部环境的学习,主要是提取外部环境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第3类是强化学习,用于对内部规则或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突出适应当前环境的规则或行为,抛弃不适合当前环境的规则或行为。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学习机制可以分为:机械式学习、基于解释的学习、指导式学习、类比学习和归纳学习等。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第3个主要特性是根据获取的知识,动态、自主地调整它的工作参数和协议的能力,目的是实现一些预先确定的目标,如避免对其他无线电系统的不利干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可调整性不需要用户干涉。它可以实时地调整工作参数,以达到合适的通信质量;或是为了改变某连接中的无线接入技术;或是调整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或是为了减小干扰而调整发射功率。认知无线电系统分析获取的知识,动态、自主地做出决策并进行重构。做出重构决策后,为响应控制命令,认知无线电系统可以根据这些决策来改变它的工作参数和/或协议。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决策过程可能包括理解多用户需求和无线工作环境,建立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为支持这些用户的共同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
认知无线电与其他无线电的关系
在认知无线电提出之前,已经有一些“某某无线电”的概念,如软件定义无线电、自适应无线电等,它们与认知无线电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软件定义无线电被认为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一种使能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不需要CRS的特性来进行工作。SDR和CRS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采用SDR应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已经得到利用,而CRS正处于研究阶段,其应用也正处于研究和试验当中。SDR和CRS并非是无线电通信业务,而是可以在任何无线电通信业务中综合使用的技术。自适应无线电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与协议,以适应预先设定的信道与环境。与认知无线电相比,自适应无线电由于不具有学习能力,不能从获取的知识与做出的决策中进行学习,也不能通过学习改善知识获取的途径、调整相应的决策,因此,它不能适应未预先设定的信道与环境。可重构无线电是一种硬件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改变的无线电,它能够更新部分或全部的物理层波形,以及协议栈的更高层。基于策略的无线电可以在未改变内部软件的前提下通过更新来适应当地监管政策。对于较新的无线电网络,因特网路由器一直都是基于策略的。这样,网络运营商就可以使用策略来控制访问权限、分配资源以及修改网络拓扑结构和行为。对于认知无线电来说,基于策略技术应该能够使产品可以在全世界通用,可以自动地适应当地监管要求,而且当监管规则随时间和 经验 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智能无线电是一种根据以前和当前情况对未来进行预测,并提前进行调整的无线电。与智能无线电比较,自适应无线电只根据当前情况确定策略并进行调整,认知无线电可以根据以前的结果进行学习,确定策略并进行调整。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频谱感知技术、智能资源管理技术、自适应传输技术与跨层设计技术等,它们是认知无线电区别传统无线电的特征技术[4,5]。
频谱检测按照检测策略可以分为物理层检测、MAC层检测和多用户协作检测,如图3所示。物理层检测物理层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中检测授权频段是否存在授权用户信号来判定该频段是否被占用,物理层的检测可以分为以下3种方式:发射机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能量检测、匹配滤波检测和循环平稳特性检测等,以及基于这些方法中某一种的多天线检测。当授权用户接收机接收信号时,需要使用本地振荡器将信号从高频转换到中频,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一些本地振荡器信号的能量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天线泄露出去,因而可以通过将低功耗的检测传感器安置在授权用户接收机的附近来检测本振信号的能量泄露,从而判断授权用户接收机是否正在工作。干扰温度模型使得人们把评价干扰的方式从大量发射机的操作转向了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以自适应方式进行的实时性交互活动,其基础是干扰温度机制,即通过授权用户接收机端的干扰温度来量化和管理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干扰源。MAC层检测主要关注多信道条件下如何提高吞吐量或频谱利用率的问题,另外还通过对信道检测次序和检测周期的优化,使检测到的可用空闲信道数目最多,或使信道平均搜索时间最短。MAC层检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2种方式:主动式检测是一种周期性检测,即在认知用户没有通信需求时,也会周期性地检测相关信道,利用周期性检测获得的信息可以估计信道使用的统计特性。被动式检测也称为按需检测,认知用户只有在有通信需求时才依次检测所有授权信道,直至发现可用的空闲信道。由于多径衰落和遮挡阴影等不利因素,单个认知用户难以对是否存在授权用户信号做出正确的判决,因此需要多个认知用户间相互协作,以提高频谱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并缩短检测的时间。协作检测结合了物理层和MAC层功能的检测技术,不仅要求各认知用户自身具有高性能的物理层检测技术,更需要MAC层具有高效的调度和协调机制。
智能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用户QoS要求的条件下,在有限的带宽上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同时有效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网络的总容量具有一定的时变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接入控制算法,以保障新接入的连接不会对网络中已有连接的QoS需求造成影响。动态频谱接入概念模型一般可分为图4所示的3类。动态专用模型保留了现行静态频谱管理政策的基础结构,即频谱授权给特定的通信业务专用。此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引入机会性来改善频谱利用率,并包含2种实现途径:频谱产权和动态频谱分配。开放共享模型,又称为频谱公用模型,这个模型向所有用户开放频谱使其共享,例如ISM频段的开放共享方式。分层接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开放授权频谱给非授权用户,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授权用户的操作,以免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有频谱下垫与频谱填充2种。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分配主要基于2种接入策略:①正交频谱接入。在正交频谱接入中,每条信道或载波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认知用户接入,分配结束后,认知用户之间的通信信道是相互正交的,即用户之间不存在干扰(或干扰可以忽略不计)。②共享频谱接入。在共享频谱接入中,认知用户同时接入授权用户的多条信道或载波,用户除需考虑授权用户的干扰容限外,还需要考虑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根据授权用户的干扰容限约束,在上述2种接入策略下又可以分为以下2种频谱接入模式:填充式频谱接入和下垫式频谱接入。对于填充式频谱接入,认知用户伺机接入“频谱空穴”,它们只需要在授权用户出现时及时地出让频谱而不存在与授权用户共享信道时的附加干扰问题,此种方法易于实现,且不需要现有通信设备提供干扰容限参数。在下垫式频谱接入模式下,认知用户与授权用户共享频谱,需要考虑共用信道时所附加的干扰限制。
在不影响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功率控制尽量减少发射信号的功率,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增加用户终端的待机时间。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控制算法设计面临的是一个多目标的联合优化问题,由于不同目标的要求不同,存在着多种折中的方案。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现有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控制算法可以分成2大类:一是适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的功率控制策略,一是适用于集中式场景下的功率控制策略。分布式场景下的功率控制策略大多以博弈论为基础,也有参考传统Adhoc网络中功率控制的方法,从集中式策略入手,再将集中式策略转换成分布式策略;而集中式场景下的功率控制策略大多利用基站能集中处理信息的便利,采取联合策略,即将功率控制与频谱分配结合或是将功率控制与接入控制联合考虑等。
自适应传输可以分为基于业务的自适应传输和基于信道质量的自适应传输。基于业务的自适应传输是为了满足多业务传输不同的QoS需求,其主要在上层实现,不用考虑物理层实际的传输性能,目前有线网络中就考虑了这种自适应传输技术。认知无线电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参数和信道估计结果,利用相关的技术优化无线电参数,调整相关的传输策略。这里的优化是指无线通信系统在满足用户性能水平的同时,最小化其消耗的资源,如最小化占用带宽和功率消耗等。物理层和媒体控制层可能调整的参数包括中心频率、调制方式、符号速率、发射功率、信道编码方法和接入控制方法等。显然,这是一种非线性多参数多目标优化过程。
现有的分层协议栈在设计时只考虑了通信条件最恶劣的情况,导致了无法对有限的频谱资源及功率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跨层设计通过在现有分层协议栈各层之间引入并传递特定的信息来协调各层之间的运行,以与复杂多变的无线通信网络环境相适应,从而满足用户对各种新的业务应用的不同需求。跨层设计的核心就是使分层协议栈各层能够根据网络环境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自适应地对网络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跨层设计技术:为了选择合适的频谱空穴,动态频谱管理策略需要考虑高层的QoS需求、路由、规划和感知的信息,通信协议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物理层的紧密结合使得动态频谱管理方案必须是跨层设计的。频谱移动性功能需要同频谱感知等其他频谱管理功能结合起来,共同决定一个可用的频段。为了估计频谱切换持续时间对网络性能造成的影响,需要知道链路层的信息和感知延迟。网络层和应用层也应该知道这个持续时间,以减少突然的性能下降;另外,路由信息对于使用频谱切换的路由发现过程也很重要。频谱共享的性能直接取决于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感知的能力,频谱感知主要是物理层的功能。然而,在合作式频谱感知情况下,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需要交换探测信息,因此频谱感知和频谱共享之间的跨层设计很有必要。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由于多跳通信中的每一跳可用频谱都可能不同,网络的拓扑配置就需要知道频谱感知的信息,而且,认知无线电系统路由设计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路由与频谱决策相结合。
认知无线电应用场景
认知无线电系统不仅能有效地使用频谱,而且具有很多潜在的能力,如提高系统灵活性、增强容错能力和提高能量效率等。基于上述优势,认知无线电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频谱效率的提高既可以通过提高单个无线接入设备的频谱效率,也可以通过提高各个无线接入技术的共存性能。这种新的频谱利用方式有望增加系统的性能和频谱的经济价值。因此,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这些共存/共享性能的提高推动了频谱利用的一种新方式的发展,并且以一种共存/共享的方式使获得新的频谱成为可能。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系统灵活性,主要包括提高频谱管理的灵活性,改善设备在生命周期内操作的灵活性以及提高系统鲁棒性等。容错性是通信系统的一项主要性能,而认知无线电可以有效改善通信系统的容错能力。通常容错性主要是基于机内测试、故障隔离和纠错 措施 。认知无线电对容错性的另一个优势是认知无线电系统具有学习故障、响应和错误信息的能力。认知无线电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参数,比如带宽或者基于业务需求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改善功率效率。
认知无线电所要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在农村地区应用的优势可以 总结 为如下。农村无线电频谱的使用,主要占用的频段为广播、电视频段和移动通信频段。其特点是广播频段占用与城市基本相同,电视频段利用较城市少,移动通信频段占用较城市更少。因此,从频率域考虑,可利用的频率资源较城市丰富。农村经济发达程度一般不如城市,除电视频段的占用相对固定外,移动通信的使用率不及城市,因此,被分配使用的频率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移动蜂窝受辐射半径的限制,使得大量地域无移动通信频率覆盖,尤其是边远地区,频率空间的可用资源相当丰富。
在异构无线环境中,一个或多个运营商在分配给他们的不同频段上运行多种无线接入网络,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就允许终端具有选择不同运营商和/或不同无线接入网络的能力,其中有些还可能具有在不同无线接入网络上支持多个同步连接的能力。由于终端可以同时使用多种 无线网络 ,因此应用的通信带宽增大。随着终端的移动和/或无线环境的改变,可以快速切换合适的无线网络以保证稳定性。
在军事通信领域,认知无线电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3个方面。认知抗干扰通信。由于认知无线电赋予电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因此能够提取出干扰信号的特征,进而可以根据电磁环境感知信息、干扰信号特征以及通信业务的需求选取合适的抗干扰通信策略,大大提升电台的抗干扰水平。战场电磁环境感知。认知无线电的特点之一就是将电感环境感知与通信融合为一体。由于每一部电台既是通信电台,也是电磁环境感知电台,因此可以利用电台组成电磁环境感知网络,有效地满足电磁环境感知的全时段、全频段和全地域要求。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现代战场的电磁频谱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无线电通信频谱,静态的和集重视的频谱管理策略已不能满足灵活多变的现代战争的要求。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战场电磁频谱管理将多种作战要素赋予频谱感知能力,使频谱监测与频谱管理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频谱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拓宽了频谱管理的涵盖频段。
结束语
如何提升频谱利用率,来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如何使无线电智能化,以致能够自主地发现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无线资源获取信息服务;如何有效地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进行学习以及做出有效的决策并进行调整,所有这些都是认知无线电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实现无线环境感知、动态资源管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实现可靠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认知无线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计算机论文范文二:远程无线管控体系的设计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测量船所承担的任务呈现高密度、高强度的趋势,造成码头期间的任务准备工作越来越繁重,面临着考核项目多、考核时间短和多船协调对标等现实情况,如何提高对标效率、确保安全可靠对标成为紧迫的课题。由于保密要求,原研制的远程标校控制系统无法接入现有网络,而铺设专网的耗资巨大,性价比低,也非首选方案。近些年来,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居、农业、工业、航天等领域,已成为信息时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这种技术也为解决测量船远程控制标校设备提供了支持。本文通过对常用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比较,择优选择了无线网桥,采用了桥接中继的网络模式,通过开发远程设备端的网络控制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了测量船对远程设备的有效、安全控制。
2无线通信方式比较
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通信方式,按技术形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蜂窝的接入技术,如蜂窝数字分组数据、通用分组无线传输技术、EDGE等;二是基于局域网的技术,如WLAN、Bluetooth、IrDA、Home-RF、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在中远距离无线通信常用的有ISM频段的通信技术(比如ZigBee以及其他频段的数传模块等)和无线 网络技术 (比如GSM、GPRS以及无线网桥等)。基于ISM频段的数传模块的通信频率为公共频段,产品开发没有限制,因此发展非常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新兴的ZigBee技术,因其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尤其是采用自组织方式组网,对网段内设备数量不加限制,可以灵活地完成网络链接,在智能家居、无线抄表等网络系统开发中得到应用[2]。但是,对于本系统的开发而言,需要分别研制控制点和被控制点的硬件模块,并需通过软件配置网络环境,开发周期长,研制成本高,故非本系统开发的最优方案。
GSM、GPRS这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其他如无线定位、远程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也屡见不鲜[3],但是由于保密、通信费用、开发成本等因素,也无法适用于本系统的开发。而无线网桥为本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提供了有利支持,是开发本系统的首选无线通信方式。无线网桥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可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也是无线接入点的一个分支。无线网桥工作在2•4GHz或5•8GHz的免申请无线执照的频段,因而比其他有线网络设备更方便部署,特别适用于城市中的近距离、远距离通信。
3系统设计
该远程控制系统是以保障测量船对远端标校设备的有效控制为目标,包括标校设备的开关机、状态参数的采集等,主要由测量船控制微机、标校设备、网络控制模块、主控微机以及无线网桥等组成。工作流程为测量船控制微机或主控微机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无线网桥进行信息传播,网络控制模块接收、解析指令,按照Modbus协议规定的数据格式通过串口发给某一标校设备,该标校设备响应控制指令并执行;网络控制模块定时发送查询指令,并将采集的状态数据打包,通过无线发给远程控制微机,便于操作人员监视。网络通信协议采用UDP方式,对于测量船控制微机、主控微机仅需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发送或接收UDP包即可。网络控制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本文研究、设计的重点。目前,常用的网络芯片主要有ENC28J60、CP2200等,这里选用了ENC28J60,设计、加工了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硬件电路。通过网络信息处理软件模块的开发,满足了网络信息交互的功能要求;通过Modbus串口协议软件模块的开发,满足了标校设备监控功能,从而实现了系统设计目标。
组网模式
无线网桥有3种工作方式,即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连接。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及环境因素,本系统采用了中继连接的方式,其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这种中继连接方式在远程控制端布置两个无线网桥,分别与主控点和客户端进行通信,通过网络控制模块完成数据交互,从而完成组网。
安全防范
由于是开放性设计,无线网络安全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系统的特点是非定时或全天候开机,涉密数据仅为频点参数,而被控设备自身均有保护措施(协议保护)。因此,系统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接入点防范、防止攻击,采取的措施有登录密码设施、网络密匙设置、固定IP、对数据结构体的涉密数据采取动态加密等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被黑”。同时,采用了网络防雷器来防护雷电破坏。
网络控制模块设计
硬件设计
网络控制模块的功能是收命令信息、发状态信息,并通过串口与标校设备实现信息交互,其硬件电路主要由MCU(微控制单元)、ENC28J60(网络芯片)、Max232(串口芯片)以及外围电路组成,其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硬件设计的核心是MCU、网络芯片的选型,本系统MCU选用的STC89C52RC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可直接使用串口下载,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ENC28J60是由M-icrochip公司出的一款高集成度的以太网控制芯片,其接口符合协议,仅28个引脚就可提供相应的功能,大大简化了相关设计。ENC28J60提供了SPI接口,与MCU的通信通过两个中断引脚和SPI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it/s。ENC28J60符合的全部规范,采用了一系列包过滤机制对传入的数据包进行限制,它提供了一个内部DMA模块,以实现快速数据吞吐和硬件支持的IP校验和计算[4]。ENC28J60对外网络接口采用HR911102A,其内置有网络变压器、电阻网络,并有状态显示灯,具有信号隔离、阻抗匹配、抑制干扰等特点,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收发的稳定性。
软件设计
网络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SPI总线的ENC28J60的驱动程序编写,包括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定义、初始化和数据收发;二是Modbus协议编制,其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
的驱动程序编写
(1)以太网数据帧结构符合标准的以太网帧的长度是介于64~1516byte之间,主要由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有效负载、可选填充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组成。另外,在通过以太网介质发送数据包时,一个7byte的前导字段和1byte的帧起始定界符被附加到以太网数据包的开头。以太网数据包的结构如图4所示。(2)驱动程序编写1)ENC28J60的寄存器读写规则由于ENC28J60芯片采用的是SPI串行接口模式,其对内部寄存器读写的规则是先发操作码<前3bit>+寄存器地址<后5bit>,再发送欲操作数据。通过不同操作码来判别操作时读寄存器(缓存区)还是写寄存器(缓冲区)或是其他。2)ENC28J60芯片初始化程序ENC28J60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前必须进行初始化设置,主要包括定义收发缓冲区的大小,设置MAC地址与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初始化LEDA、LEDB显示状态通以及设置工作模式,常在复位后完成,设置后不需再更改。3)ENC28J60发送数据包ENC28J60内的MAC在发送数据包时会自动生成前导符合帧起始定界符。此外,也会根据用户配置以及数据具体情况自动生成数据填充和CRC字段。主控器必须把所有其他要发送的帧数据写入ENC28J60缓冲存储器中。另外,在待发送数据包前要添加一个包控制字节。包控制字节包括包超大帧使能位(PHUGEEN)、包填充使能位(PPADEN)、包CRC使能位(PCRCEN)和包改写位(POVERRIDE)4个内容。4)ENC28J60接收数据包如果检测到为1,并且EPKTCNT寄存器不为空,则说明接收到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协议流程
本系统ModBus协议的数据通信采用RTU模式[5],网络控制模块作为主节点与从节点(标校设备)通过串口建立连接,主节点定时向从节点发送查询命令,对应从节点响应命令向主节点发送设备状态信息。当侦测到网络数据时,从ENC28J60接收数据包中解析出命令,将对应的功能代码以及数据,按照Modbus数据帧结构进行组帧,发送给从节点;对应从节点响应控制命令,进行设备参数设置。
4系统调试与验证
试验调试环境按照图1进行布置,主要包括5个无线网桥、1个主控制点、2个客户端、1块网络控制模块板以及标校设备等,主要测试有网络通信效果、网络控制能力以及简单的安全防护测试。测试结论:网络连接可靠,各控制点均能安全地对远端设备进行控制,具备一定安全防护能力,完全满足远程设备控制要求。
5结束语
本文从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当下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选用无线网桥实现远控系统组网;通过开发网络控制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编制,研制了一套用于测量船远程控制设备的系统。经几艘测量船的应用表明,采用无线网桥进行组网完全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等优点,在日趋繁重的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系统所采用的无线组网方法,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对其他相关控制领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但是又急着交。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去知网上面找你要写的那方面的硕士论文,上面有完整的文献综述(那最好,你稍稍改动即可),如果是开题报告形式,你就可以找好它上面的内容(其实跟文献综述写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格式和形式不太一样)。你按照以下的提纲自己复制粘贴内容即可(我们这学期写了一篇文献综述),也有可能每个学校的要求提纲不太一样,不过都是差不多的不用太担心,主要是内容要找准: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副标题统一为“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可分两行书写;2.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3.关键词:关键词以3—5个为宜,应该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分号隔开;4.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内容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正确,能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工具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主体字数为4000字以上。正文基本结构如下: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二、有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一)国外研究成果(二)国内研究成果(三)对研究成果的评述(这个地方就不要把引用的写出来了,我被我们老师就批了)三、基本研究思路(最好有图,把你参考的文章所有的提纲画一个简易图即可,不单是自己的文献综述,是你参考的整篇论文的内容)四、研究方法及创新处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五条。希望对你有用~~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我想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个人粗浅的看法。 真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
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志。
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石。 一、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对话是人与知识、情感、思想联系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多次与课本交流对话,学生入本悟情、体情、生情、创情,实现与课本、教师、生生间的情感交融,提升情趣,这样可以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学生与课本对话。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各种课本之间。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接近课本,走进课本,与课本进行广泛地对话交流。例如:语文品读《将进酒》,教师提醒学生结合李白的生活遭遇和性格特征来把握诗的意境,那么学生就会在驰骋的诗歌想像中与李白一起抛洒内心的郁闷和飘逸;鉴赏《兵车行》时,学生依照原先的方法已然可以领悟杜甫凝重苍凉的忧思。
此时传统意义上的解释、记忆方法要摒弃,学生面对课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在解释的时候,只存在一个意识,一个主体,在理解的时候,则有两个意识,两个主体”,这样才能进行平等地对话。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独特的见解和感悟,真正地提高学习素养。
2、师生对话。凡教学,都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也不例外,它依然强调师的主导和生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我们早已明确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的传授者,但我们现在不少教师依然独霸课堂舞台仍旧是课堂的主宰,填鸭式教学依然充斥于课堂。 而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谁统治谁,谁主宰谁,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有时候充当“红娘”,有时候扮演听众,有时候变成导演等。
角色的变化就是为了制造情境,创设情景,鼓励交流碰撞;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恰当指导牵引,把科学殿堂的绝色佳境推荐给学生;时常也被学生提醒感动。 学生的角色亦然。
3、生生对话。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群体学习活动。
教学中我们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然而这种对话方式正是动态思想,动态教学的最佳体现。 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同时获得了两种思想。 ”教师要适当的时候调节其火候就可以了。
4、学生的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对话,乃是对话的高级形态。
是一个优秀学生所必备的品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与自己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理性地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课本、现实生活的认识,与自己心灵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口头的、书面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学会创造思维,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追问中得到人格的升华,这才算是学以致用。 二、真实的课堂应有真实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小组合作也不是走过场、搞形式。
但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 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
因此,我们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 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 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 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首先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
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
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
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存在一个小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小册子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录、 *** 出版物等。
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根据实用标准,将文献分成26个类型,即: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样本、中译本、手稿、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图表、古籍、乐谱、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录音带、唱片、录相带、电影片、幻灯片、其他(盲文等)。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注如下: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合作学习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了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小组整体意见的观点……如何让合作学习更加合理地进行?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常说一句话:习惯成自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出现的不倾听、不分享、开小差、固执己见等游离于合作团队之外的不合作现象逐渐成为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为此,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时,有目的培养学生形成七个学习习惯: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并敢于质疑的习惯;积极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正确评价同学发言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二、少而精的选择合作的问题合作学习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平时的收集、积累和沉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某种工具,通过某种途径、某种形式收集某种资料,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样就可能避免小组合作时因准备不充分学生们七嘴八舌没有中心的发言。)我注重了要选择让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提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提,也不在于多,而是在于少而精。往往一节研讨课我们首先在组里先进行研究,特别注重问题的选择,一般每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都只提一或二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讨论的方向很明确,焦点很集中,所以能够比较快速而准确地讨论出结果;另一方面,我也注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思维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几次在讨论的过程中均出现了我们意料之外的答案,这也使每个小组之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我们老师也受益非浅、教学相长。 三、使用小组发言卡 合作学习前,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题要进行独立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否则,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会不平衡,学困生的“搭车”现象就不可避免。小组学习经常出现“搭车“的现象,即小组中的成员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包揽,学生参与不平衡,出现了开始我们提到的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中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以学习时应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我尝试使用发言卡,即小组里的学生,每个人拥有不同颜色的发言卡5—6张。上课时,每人每发言一次,就要投卡一张,以表示自己的发言数量,直到这些卡用完为止,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珍惜自己的发言机会,能力强的同学也会帮助组内不积极活动的同伴,小组内少了逃避责任的人,也少了“自由乘客”四建立小组评价激励制度 我主要采用奖励牌,奖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小组。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小组的分工,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即可为小组得到一定的奖励。注重奖励小组长。大多数小组长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他们负责收本小组每天的家庭作业,组织本小组的每个组员在讨论时都要发言,课堂练习也由小组长组织批改、订正。我每个月还采取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比,评出优秀小组,每个组员分别奖励三分、二分、一分,其组长多奖励两分。这样,就有效地激励了每个小组长的上进心,也增强了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策略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策略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大科目,它在基础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开篇先分析了小组合作法的教学目的,接着从方法论的角度,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案例来阐述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法,以期可以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思考与启迪。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小学生
1、小组合作法的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承担的责任与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着重于数据的计算,有的学生着重于图表的绘制,有的学生着重于学习成果的梳理与阐述等等,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学习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学习质量,这无疑会督促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智慧,充分释放自己的个人潜力来投身于学习之中。在这种浓郁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被更好地激发,从而提高整堂数学课的质量。
培养集体的互助合作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其中一条原则是教师在进行成员分组时应当秉承“取长补短各有所长”,也即是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能力优势是各不相同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与合作。比如数据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给组内其他同学。比如空间思维能力较好的学习,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来尝试自己的思考方式等等。如此一来,即便在学习中遇到了不懂的数学难题,学生们也不容易轻易放弃,而是可以请教组内的同学,与组内同学一起来研究分析,解答疑惑。长此以往,学生的集体互助合作力就会得到增强,与之伴随的,整堂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2、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情境模拟中合作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沉浸感”,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时,还可以与情境教学法结合,让学生们在情境模拟中去展开合作。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为例,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时、分、秒这三种计量单位,要求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与计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拟一个“时间王国”的童话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时针、分针、秒针三兄弟由于被黑暗势力的入侵给打散了,他们三人在正义使者的帮助下很好地回忆起了自己的性质、特点、意义等,并在正义使者的带领下再次聚合到一起,重新成为了为童话王国的报时工具。在这种情境中,模拟时针、分针、秒针的学生需要将教材中关于这三种计时单位的性质都逐一梳理出来,模拟正义使者的学生需要向这三种计时单位告知彼此间的相互换算关系,以及三者是如何紧密合作来构成时间运转的体系,并最终按照时间计算的方式来正确地展示出各种时刻等。在这一堂课中,首先,童话情境无疑为知识内容增添了不少的童趣,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其次,情境中的情节开展是伴随着时、分、秒知识难度的由浅到深来进行的,这意味着学生们在推进情节的过程,就是逐渐掌握知识的过程。再次,情境中每个人物扮演者都必须要在完成自己的角色人物后,与其他同学合作才能最终顺利地实现“拯救时间王国”的故事结局设定,这无疑让小组合作变得更加合理与自然。
在主题任务中合作
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而不至于跑偏了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法与主题任务法结合,让学生们在主题任务中去展开合作。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为例,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到图表对数据统计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个主题。比如,班级内学生的身高情况、出生月份情况、体重情况、上一次单元考试/课堂测试的成绩情况、晚上休息的时间点、早上起床的时间点、从家里到学校需耗费的时长等等。以4-6名学生为一组,每一个小组随机抽取自己的研究主题并据此展开调查。比如,抽到身高情况的小组,就可以按照“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图表的绘制→图表的分析→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来进行,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单元,最后大家再聚集到一起来分析基于这一数据所绘制出来的扇形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比如,大部分学生的身高是集中在哪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约占整个班级身高情况的百分之几等。比如,如果用其他统计图形来呈现这些数据,效果如何,扇形图又该满足于哪一些统计目的呢等等。可以发现,当学生带着明确任务去开展小组合作时,其目的性更强,合作的效果也更好。
在开放学习中合作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与更大的空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开放学习中去展开合作。比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学习这一内容,最终每组都要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种只限定内容与方向,不限定形式与种类的开放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合作灵活度更大。比如,有的小组着重整理了特殊分数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的规律,并举出了若干个例子。比如,有的小组着重列举了考试中出现率最高的一些分数运算特征,并对比各种练习题来说明。比如,在成果汇报与分享时,有的小组推选出了一名代表来讲台上模仿老师来进行讲解。有的小组则生成了一份结合了文字、数据、图表的文档报告以在班级上进行传阅等等。可以看出,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下,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了“发声”的机会,各个小组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合力来完成,这对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3、结语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掌握更大的学习主动权,而小组合作既可以让学生以集体单元的形式来自主学习,又避开了单独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惰性,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实现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教学产出,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倍受教师与学生们的欢迎。在未来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合并贯穿于小组合作模式下,让学生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互助成长中,既收获了友谊,又获得了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多虎.小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05).
[2]冯伟雄.小组合作,体验成功-浅析小学数学的合作教学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7(18).
[3]张艳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