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研究论文

十五个伦理学论文选题: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回归真实需要:食品安全的经济伦理学审读。

12、中小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3、我国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4、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5、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商业地产开发。

莫非,你们伦理学老师也布置的这个?

你们也是科大的?

握手,,我也百度呢。。

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论文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师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希望能从个体、学校和社会层面提出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现代高校;师生关系;问题;对策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两大要素,拥有良好的关系,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但近年来高等学校频繁出现“教室门”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反响,师生伦理受到严重质疑。

一、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师生之间关系疏远,感情淡漠

这主要是指老师仅仅只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员存在,而缺少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现在高校基本都是采用教室流动、合班上课制,一名老师要教几百位学生,这样自然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就减少了。这也使得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也在逐渐地远离老师。就算是与学生最密切的辅导员,也因为一系列的日常事务,而缺少与学生进行内心交流。因此师生关系逐渐淡漠,甚至出现“辱师”现象。

(二)师生关系呈现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逐渐以利益作为交际的目的,师生之间单纯的关系陷入了肮脏的交易中,师生间的关系转化成了金钱与利益的关系。现阶段,师生关系更多地打上了世俗烙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老师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亲疏有别,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由于老师掌握一部分资源,学生为了能够从部分老师那里获得一些好处,千方百计地迎合老师,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

(三)师生关系表面化、对抗化

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义、竞争主义和功利主义对高校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使得师生关系也逐渐呈现表面化和对抗化的现象。学生对老师没有了敬畏感,上课的时候也不会认真听讲,只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背老师划出来的重点,以此来应对期末考试。同学之间经常在学期末戏谑,我要开始预习了…。而师生对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老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有问题,老师对学生缺少足够的尊重,教育的方法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今就业严峻,校园也时常出现不公平现象,学生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恶社会、学校和老师,加上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与教师形成对抗。总之,高校师生间的关系问题有着一系列的社会根源和学校层面的原因,同时,老师也越来越缺少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马克思说:“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越来越重要。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能够相互融洽,并进行很好的配合。

(一)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道德人格和修养对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养成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学而不厌的至真精神和诲人不倦的至善精神,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这些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在课堂教育中也要营造良好的气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后,也要积极地抽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主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没有对抗心理,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也应在课后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引导并解决问题。积极主动接受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充分接受课堂知识,学习老师所散发的精神,学会处理关系问题,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

(二)高校应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强化教师及管理者的职业素养

高校应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都体现着伦理色彩。不论是课堂和班级管理,还是学生和教学管理,都应体现着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管理。明确老师和学生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学校领导者应有强大的伦理意识,因为他们的育人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影响这校园文化的形成。强化校领导的伦理意识,能够使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三)全社会应积极关注师生关系问题,进行正确引导

社会应正确看待师生关系问题,对于师生伦理道德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认同其“合理性”,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发扬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能够突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各类大众媒介应积极倡导和谐师生关系,通过舆论导向,扭转社会不良的师生氛围,通过积极宣传,加强对师德、伦理道德教育和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传统美德教育。尽量避免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的影响,才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矛盾,但是我相信,只要各高校以及教师、学生一起同心协力,这些矛盾与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和与解决,我相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趋向和谐,这是每个人都乐意看到的。

[参考文献]

[1]曹砚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12,03:99-100.

[2]周慧霞.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问题及保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76-7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道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道德高尚的人是多么令人景仰啊!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吧.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国城乡未成年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当代未成年人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广大未成年人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少年时期是长身体时期,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帅”(司马光语),思想道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导,关系到他们将来成为什么人,走什么路,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要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按照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打牢道德基础.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愿.亿万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而仅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提高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养成自制力,防止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抵制色情、暴力、赌博、毒品等丑恶现象的诱惑,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避免危害.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仅仅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市场竞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自立于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家庭幸福了,社会才安定和谐. 全团带队是共青团的责任,服务青少年是共青团的职能.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要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和社会各方面踊跃参与,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影响和号召广大未成年人的响亮主题,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品牌.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倡议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平时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道德是我们拥抱在怀中的一道绚丽的彩虹,只要它一现身,便会带给我们雨过天晴的喜悦与欢欣不是吗?当我们和别人闹矛盾时,道德会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主动和对方言和;当我们自暴自弃时,道德会帮助我们找回自我;当我们悲观失望时,道德会使我们振作,从而走出那愁云密布的黑暗;当我们受到挫折、失败时,道德会促使我们奋勇前行,坚信“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当时代的使命降临时,道德又会使我们抱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勇敢地、毫不畏惧地承担起一切……可以说,道德是我们生活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生命的支撑点.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响当当的中国人!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纲要》的重要性、先进性、及时性已达成共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纲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道德教育问题,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中小学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问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人格问题乃“做人之道”。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的差异,也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完全从伦理或道德的语境中谈人格,就是指人的品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也可以称人格的品质特征。所以,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人格问题,都很难区分开人格的个性特征和品格特征。这与过去的教学理论研究只重视物质世界问题的研究,不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在有关人的问题上大多偏重对学生问题的探究,却常常忽视对教师本身的研究。心理学上的人格解释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与伦理问题相沟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处的环境,能够正确适应的所谓“健全人格”,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亦可认定是一种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动力特征与道德问题相沟通,以某种行为方式行动或能以某种特定结构组合一系列外在行为表现的整合能力。所以,人格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解释是沟通的,人格与道德问题有相关性,讨论人格建构不可不讨论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建构。而道德人格的建构有外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的建设,后者指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系统的建构。由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着力关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的内在系统的建构,加强人格修养。我们之所以要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在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是学习的源泉,有很大的社会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时期,这些社会媒体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人格修养,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终身,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社会责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重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反映在教师个体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也表现在不同的德育环境里,而这些反映与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德。可见,教师的人格与师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在理想的教师人格中,道德的纯洁性如雪一样洁白。不管有人还是无人,行动都是表里如一,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赋予公正的爱,这样的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慈爱和权威是为师的特质,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动力。而慈爱和权威决不是对抗的二元的东西,而是由同一根源——教师高尚的人格涌现出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没有威信就没有真正的爱。金子般的人格,能给学生们带来足够享用一生的“热量”,能还给教育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既使父母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爱,青少年的身心也并不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来自师长的爱是无声的,但却是最有份量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教师给予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实现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建构合乎时代的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要在神化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保持张力、取得平衡,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一定的神圣性;理想人格追求在教育或修养中的具体落实应通过榜样人格——具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中介去完成,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既要以理想人格作最高参照系,又要以榜样人格作最切近的参照。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教师当作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突现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在教师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学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是学生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哺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很不成熟,其成长不是自发的,教师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在言传身教中去影响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核心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呢?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新的教育氛围对中学教师首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而献身,为此,他们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凡是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都是有着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善于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师的服务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与教师的人格力量。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教师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言一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认可,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教育取得成功。创造性、创造精神是中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创造精神是和保守、守旧思想相对立的,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对信息的捕捉、吸收、筛选和运用,都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去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会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主要的问题,据此做出决策,指导行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信息的处理上,不仅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定性分析,还会利用数学及其他科学手段做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思维的精确性。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关于这一点,目前同仁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中小学教师到底该不该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教师们应该是只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知识,还是在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一些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会对其正常教学有帮助的问题。我认为,开放思想是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上,也应该有新的转变,要改变思维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的开放型。要使人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驰骋,以发展人们的创造精神,中小学教师也不例外。低水准、低素质的教师既使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其先进的、甚至是超前的思维方式会使所有的学生受用终身。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人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有能够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薄名利、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赖以指导教师人生目标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情感,对待那些能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常常能保持超然、平静、泰然自若的态度。他们很容易找到自我克制的方法,以及找到使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的方法;因而教师能做到在处理个人名利、灾祸时不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他们能做到在有失尊严的情境中也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这种自我克制是根本不同于严厉和冷漠的。由于教师的独立自主,因此总能不受环境的约束,比依赖外部世界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以敬畏的、惊奇的和愉快的心情体验其一生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由于内心世界的纯洁,使他们对每个学生或每次日出都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感到美丽和令人激动。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

你们也是科大的?

教育伦理研究期刊

不是必须不同。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

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

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不是的。

注释就好像我们上语文课学古诗词时,那一页的下方有一些难理解词汇或者短剧的解释一样。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

参考文献是引用人家已发表的观点或者文章或者实验结果等,需要在引用的那段话后面加[1][2]这样的上标,然后文章末尾列“参考文献”时与文中的上标相对应。

参考文献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①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②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③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④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⑤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一、我校是江苏省重点高校,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8个。2006年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生约1800名(包括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 二、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1、统考: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或②国家承认学历的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或③2004年9月之前大专毕业生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或④已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年龄超过40周岁的须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进修过8门或8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②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2、法律硕士联考:符合以上条件,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3、单考: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公开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报考程序:所有考生必须先于10月10日—31日(8:00—23:00)登录报名网站()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报结束后,于11月10日—14日,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所在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相。所有报考我校单考生及美术专业绘画、书法方向的考生必须直接到我校报名、考试。 四、我校在研究生中设有“徐悲鸿”、“高觉敷”、“朱敬文”、“华藏”等奖、助学金。 五、简章中专业名称前标“●”者表示该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者为国家重点学科,标“▲”者为省重点学科。考试科目前的数字为考试科目代码,报名时需填写。所有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六、其它事项:1、我校欢迎学生跨学科报考;2、因硕士生考取之后才确定导师,且每年聘任一次,故无法告之。 联系部门:南师大(随园校区)研招办 邮政编码:210097 联 系 人:王正平 电 话:025-83598152 研究生网址: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01文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语文教学论 4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语文教学综合基础(含文章解读) ⑥古代文学⑦文学理论 050101●文艺学01文学理论02文艺美学03文学创作论04审美文化学05文学评论 29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国古代文学史④文学理论 ⑤文学评论 ⑥写作学⑦现代汉语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理论语言学02计算语言学03应用语言学(含对外汉语教学) 27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 ③现代汉语学④语言学概论或程序设计语言 ⑤02方向:计算机应用基础01、03方向:语言学简史 ⑥中国古代文学史⑦古代汉语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古代汉语02现代汉语 2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现代汉语④古代汉语 ⑤语言理论 ⑥中国古代文学⑦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1古籍整理与研究02文献与文化研究03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2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献阅读基础④中国古典文献学 ⑤国学基础知识 ⑥中国文学史⑦文史知识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 3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 ③中国文学史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 ⑤古代文学专题 ⑥文学理论⑦古代汉语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中国现当代文学 3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作品评论写作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⑤现当代文学专题 ⑥中国文学史⑦现代汉语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现当代欧美文学(含俄罗斯文学、女性文学)02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含中日文学—文化关系)03海外华文文学 2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④比较文学基础 ⑤外国文学评论写作 ⑥文学理论⑦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21★●影视文学01影视创作02影视批评 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影视艺术概论④影视评论写作 ⑤影视美学 ⑥中国电影史⑦中国电视史 050122★●中国文学与文化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文学与文化02宋元明清文学与文化 9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 ③中国文学史④中国文化史 ⑤中国文学与文化专题 ⑥文学理论⑦古代汉语 050405戏剧戏曲学01中国戏曲史02中外戏剧比较03戏剧理论研究 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国文学史④中国戏剧史(古代、现代部分) ⑤经典戏剧作品赏析 ⑥文艺理论基础⑦戏剧理论基础 050406电影学01影视批评02影视编导 2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影视艺术概论④影视评论写作 ⑤电影文化诗学 ⑥中国电影史⑦中国电视史 002新闻与传播学院) 050301▲新闻学01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02广播电视03出版与编辑 23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新闻与传播学理论④新闻与传播学史 ⑤新闻业务、新闻评论 ⑥新闻学基础⑦写作 050302传播学01理论传播学02应用传播研究03广告经营管理 20 同“新闻学”专业 ⑤01、02方向:传播实务03方向:广告原理 同“新闻学”专业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01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02播音与主持03摄影与摄像 1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广播电视概论④广播电视文艺学 ⑤01方向:艺术与技术02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03方向:摄影技艺与摄影专题实践 ⑥01、02方向:广播电视史03方向:摄影技术实践⑦01、02方向:电视策划03方向:摄影艺术实践 003公共管理学院) 010105伦理学01伦理学理论研究02经济伦理研究03社会伦理研究04教育伦理研究 2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西方哲学史 ⑤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⑥法律基础理论⑦邓小平理论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1科学哲学、技术哲学02科技政策与管理 10 同“伦理学”专业 ⑤自然辩证法或西方科学哲学 ⑥科学方法论⑦自然科学基础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1中国近现代、当代政治制度暨政府理论02外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研究 1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政治学原理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中外政治制度 ⑥科学社会主义原理⑦政治制度理论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1列宁与俄罗斯问题研究0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0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 15 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⑥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⑦国际政治 030204中共党史0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02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10 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⑤中共党史 ⑥中国近代史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1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02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0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0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0 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⑥马克思主义哲学⑦毛泽东思想概论 120401行政管理01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02公共政策分析03社区治理研究0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4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政治学原理④公共管理学 ⑤行政管理学 ⑥管理学原理⑦公共政策 004法学院) 030101●▲法学理论01法哲学研究02中国法制现代化研究03法律社会学研究04现代市场经济法制研究 4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法理学④民法学与刑法学(各75分) ⑤中西法律思想史 ⑥国际公法⑦商法 030102法律史01法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0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03中国法制史 6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法理学④中西法律思想史 ⑤中外法制史 ⑥民法学⑦刑法学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02宪法制度研究03行政法律制度研究04经济行政法研究 29 同“法学理论”专业 ⑤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⑥国际公法⑦商法 030105民商法学01商事法律制度研究02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15 同“法学理论”专业 ⑤民法与企业法 ⑥国际经济法⑦国际私法 030106●诉讼法学01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02刑事诉讼原理与实践03民事诉讼原理研究 50 同“法学理论”专业 ⑤诉讼法学综合 ⑥国际公法⑦商法 030180法律硕士 6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④综合课(含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 ⑤法理学 ⑥刑法⑦民法 005商学院) 020101政治经济学0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研究02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研究03社会主义经济国际化研究04社会主义产业发展研究 1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四④现代经济学(政治经济学50%+西方经济学50%) 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⑥世界经济⑦货币银行学 020204金融学01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02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03公司金融研究04资本市场研究 3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四④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⑤国际金融学 ⑥政治经济学⑦证券投资学 120202企业管理01管理决策研究02现代企业制度研究03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04人力资源管理 25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三④管理学 ⑤西方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 ⑥经济学⑦管理思想史 006教育科学学院) 040101●☆教育学原理01教育基本理论(含教育哲学、德育原理)02教育社会学03教育科研方法 32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④教育史(含中国教育史(50%)、外国教育史(50%)) ⑤教育学综合考试(含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 ⑥教育科研方法⑦教学论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课程论02教学论 12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课程与教学论 ⑥教育科研方法⑦教育心理学 040103●教育史01中国教育史02外国教育史 12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01方向:中国教育思想史02方向:外国教育思想史 ⑥教学论⑦德育原理 040104●比较教育学01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02学校课程的国际比较03教育基本问题的国际比较 10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比较教育学 ⑥教育社会学⑦教育心理学 040105●☆学前教育学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02审美与艺术教育03学前课程论 30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学前教育学(50%)与儿童心理学(50%) 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⑦学前卫生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制度研究03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10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高等教育学 ⑥教育社会学⑦高等教育专题 040107成人教育学01成人教育基本理论02家庭教育03社区教育 5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成人教育学 ⑥教育社会学⑦教育管理学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01技术教育02职业指导03人力资源管理 8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职业技术教育与科学技术概论综合 ⑥教育社会学⑦比较职业技术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01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0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03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04Web知识工程05多媒体信息处理 3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C语言与Web技术④教学设计或数据结构 ⑤教育技术学 ⑥高等数学⑦数据库技术 040121★德育学01德育原理研究02德育模式与操作机制研究03中外学校德育比较研究 5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德育学 ⑥现代德育论⑦教育心理学 040122★科学教育学01科学课程设计02科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5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科学教育概论 ⑥教育科研方法⑦教育心理学 040123★教育政策学01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02比较教育政策 3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教育政策学 ⑥教育社会学⑦教育法规 040124★●美育学01艺术教育学 5 同“教育学原理”专业 ⑤艺术教育综合 ⑥教育概论⑦艺术概论 040201●▲基础心理学01心理学史与理论心理学02情绪与人格(品德)心理学03生理与认知心理学 2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心理学原理④心理学研究方法 ⑤基础心理学综合考试 ⑥社会心理学⑦教育心理学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学习心理学02教育心理学03儿童发展心理学04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22 同“基础心理学”专业 ⑤儿童教育心理学综合 ⑥心理学综合⑦社会心理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01社会心理与人才测评02人才测评与职业指导03管理心理学04医学心理学 28 同“基础心理学”专业 ⑤社会心理学 ⑥人格心理学⑦管理心理学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01教育管理学02教育经济学 1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④教育管理学 ⑤教育经济学 ⑥管理学原理⑦外国教育史 007外国语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英语学科教学论 3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英语教学综合基础(英语教学论和基础英语) ⑥综合英语⑦翻译与写作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英美文学03日本文学04意大利文学 15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4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意大利语④意大利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英美文学史03方向:日本文学史04方向:意大利文学史 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04方向:意汉互译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英美文学02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03翻译学 52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01方向: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⑤01方向:英美文学史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 ⑥综合英语⑦英语翻译与写作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俄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01方向: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俄语语言学 ⑥综合俄语⑦俄汉互译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1日本语言与文化02中日文学与文化 8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01方向: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⑤01方向:日语语言学02方向:日本文学史 ⑥综合日语⑦日汉互译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02日本语言学、日本文化研究03俄语语言学、俄语教学及俄汉互译 22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⑤01方向:英语语言学02方向:日语语言学03方向:俄语语言学 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 008社会发展学院) 030301社会学01城乡发展研究02社区建设研究03现代化研究 1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社会学理论④社会研究方法 ⑤城乡社区发展研究 ⑥社会学概论⑦社会统计学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历史学科教学论 4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203日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历史教学综合基础 ⑥中国通史⑦世界通史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史前艺术与江苏区域考古02博物馆学研究 12 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中国通史④世界通史 ⑤考古学与博物馆学通论 ⑥考古技术与方法⑦中国考古学史 060104历史文献学01传世历史文献02历史地理文献03出土文献04敦煌学 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国通史④世界通史 ⑤古代汉语 ⑥中国古代史⑦中国历史文选 060105●专门史01中国经济史02中国社会史03中国政治史04文化史 25 同“历史文献学”专业 ⑤文史综合 ⑥史学概论⑦历史文选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现代人物02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3日本侵华史04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15 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⑤中国近现代史 ⑥史学概论⑦世界近现代史 009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数学学科教学论 8 ①政治②英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数学教学综合基础 ⑥高等几何⑦近世代数 070101●▲基础数学01函数论02数论03微分方程04拓扑学05拓扑动力系统 32 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分析④高等代数 ⑤01、03方向:实变函数或常微分方程02、04、05方向:实变函数或近世代数 ⑥复变函数⑦常微分方程 070102计算数学01数值代数与最优化02微分方程数值解 25 同“基础数学”专业 ⑤计算方法 ⑥复变函数⑦常微分方程 070104应用数学01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02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03生物数学 8 同“基础数学”专业 ⑤实变函数或常微分方程 ⑥复变函数⑦常微分方程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1图论与组合优化02概率统计03信息网络安全控制 23 同“基础数学”专业 ⑤近世代数或概率统计 ⑥复变函数⑦常微分方程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智能技术及应用02信息安全03多媒体信息处理04数据库与数据挖掘05网络技术 23 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一④数据结构(含程序设计)或数字电路 ⑤专业综合(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或微机原理 ⑥编译原理⑦离散数学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1管理科学(最优化理论与方法)0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8 ①政治②英语③数学三④管理学原理或数据库原理 ⑤运筹学或管理信息系统 ⑥数据结构⑦C程序设计 01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物理科学与教学论 4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物理教学综合基础 ⑥光学⑦热力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01物理教育技术 6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④C语言与网络技术 同“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 ⑥教学法实验⑦计算机应用基础 070201●▲理论物理01凝聚态理论02粒子物理与核物理03统计理论 14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④量子力学 ⑤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⑥理论力学⑦原子物理学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1强子物理与非微扰QCD理论02B介子物理与CP破坏03新物理模型研究 5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070205凝聚态物理01低维凝聚态物理02计算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03纳米磁性材料 8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070401天体物理01河外天文与宇宙学02等离子体天体物理03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 5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同“理论物理”专业 080300光学工程01光电技术与系统02光电信息技术03光电功能材料 8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普通物理 ⑤电子技术 ⑥C语言⑦光学 080901●物理电子学01光电传感与微纳技术02信息光电子技术03光电材料与器件 13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电子技术或普通物理 ⑤01、02方向:微机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03方向:固体物理 ⑥信号与系统⑦电磁场与电磁波 080902电路与系统01信号处理与通信系统02电子精密测量与智能仪器03信息处理与光电控制 9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一④电子技术 ⑤微机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⑥信号与系统⑦通信原理 011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化学学科教学论 14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化学教学论综合基础知识 ⑥无机化学⑦分析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01电化学02多相催化03凝聚态相变动力学04功能材料及结构05胶体化学 30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无机化学④物理化学 ⑤有机化学 ⑥结构化学⑦分析化学 081704应用化学01应用电化学02有机高分子和精细化学品03环境保护和工业三废资源化 12 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数学二④化工原理 同“物理化学”专业 ⑥无机化学⑦物理化学 012生命科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生物学科教学论 2 ①政治②英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生物教学综合基础 ⑥生物学教学基础⑦普通生物学 071001植物学01植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学02植物生理生化03植物生物技术 26 ①政治②英语③生物化学④分子生物学 ⑤植物生理学与结构植物学 ⑥种子植物分类学⑦细胞生物学 071002●▲动物学01动物分子生物学02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03动物生态学 10 同“植物学”专业 ⑤动物生物学或基础生态学 ⑥动物学综合知识⑦动物生态学 071005●微生物学01微生物分子生物学02微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03微生物药物04微生物与动植物互作 30 同“植物学”专业 ⑤微生物学 ⑥细胞生物学⑦分子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01进化遗传学02种质资源遗传学03分子遗传学 10 同“植物学”专业 ⑤遗传学 ⑥分子遗传学⑦普通生物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01肿瘤发生与调控02辅助生殖技术03胚胎工程 10 同“植物学”专业 ⑤细胞生物学 ⑥细胞工程⑦基因工程 071009●细胞生物学01细胞及分子遗传02细胞免疫03细胞分化与增殖 8 同“植物学”专业 ⑤细胞生物学 ⑥细胞工程⑦基因工程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生物活性物质02免疫生理生化及网络调控03基因工程药物 15 同“植物学”专业 ⑤细胞生物学或生理学或分子生物学 ⑥生化实验技术⑦分子免疫 090801水产养殖01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02水产生物饵料学与养殖生态学03水产经济动物疾病学 6 ①政治②英语③生物化学④普通动物学 ⑤水生生物学 ⑥鱼类学⑦池塘养殖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01基因工程药学02微生物药学03生化药学 12 同“植物学”专业 ⑤01方向:微生物学02方向:分析化学03方向:天然药物化学 ⑥有机化学实验技术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013地理科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地理课程与教材开发02课程理论与教学艺术03教学测量与评价 4 ①政治②英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 ⑤地理教学综合基础 ⑥自然地理学⑦人文地理学 070501●▲自然地理学01环境变迁与全球变化02资源开发与利用03地面过程与地貌模拟 12 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④自然地理学 ⑤地貌学 ⑥地理信息系统概论⑦环境学概论 070502●人文地理学01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02土地管理03旅游管理与规划 25 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④01、02方向:人文地理学03方向:旅游管理概论 ⑤01、02方向:城市地理学03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⑥01、02方向:区域分析与规划03方向:管理学概论⑦01、02方向:中国地理03方向:旅游概论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02数字区域与数字城市03遥感科学与技术 52 ①政治②英语A组:③C语言程序设计(含数据结构)④地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系统概论(包括VFP)B组:③遥感概论④自然地理学 ⑤高等数学 ⑥地图学⑦地理学基础理论 070521★●环境地理学01生态修复与生态工程02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03资源与环境04环境教育 10 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④环境生态学 ⑤环境学概论 ⑥环境监测⑦普通生态学 070522★●海洋地理学01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02海洋信息技术03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管理 6 ①政治②英语③高等数学④海洋学概论

是的。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啊,

教育研究伦理学论文1000字

你要道德方面的论文干吗?下载后自己在家中面对着忏悔吗?

论文 关键词:提升德性;规范行为;

论文摘要: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实现“至善”的价值目标,就不得不从人性的理念出发,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即教师的德性和行为进行伦理的反思。学生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提升德性、规范行为的视角对教育伦理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教育伦理问题实质上是价值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教育应该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怎么样的问题。教育伦理作为在培养人的活动过程中的伦理道德,既不是从某种绝对的道德理念推导出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在教育活动中的表达,而是产生和形成于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伦理对教育的作用,即教育伦理的价值,是由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者的美德与善行是教育伦理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是教师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

一、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省思

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是道德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伦理论的基本类型。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导引和品德塑造的价值取向,但两者具有不同的伦理品性、伦理旨趣和实现机制。

规范伦理研究道德规范及其性质、结构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及规范的论证等问题,它主要以人的行为及其道德标准为研究要义,探讨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之间的界限与标准,给人们行为提供准则指引,为人类探索理想的规范系统。它具有最广泛的可行性、可接受性,甚至具有某种必须性,是社会秩序、人际关系最基本的伦理需要。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康德的绝对命令的义务论伦理学,乃至现代西方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等等,都是一种规范伦理学。它们都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们选择一种行为,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必须按照规则而行为。

美德伦理本质上属于一种“人格伦理”,即是一种指向更真人生尽力、更善人生价值和更美人生境界的人格的自我完善。道德不只是外在的遵守,更是内在的实现、内心的诚服和以此为基础的行动。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美德伦理或者说德性论点的典型代表,以美德和修身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起点,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前苏联伦理学学家季塔连科因此认为“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可以说是关于德行的学说,’(季塔连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美德伦理“重视美德,并把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在关于美德问题上,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的理论侧重和实践导向不同。规范伦理侧重“美德是出于规则而行动的愿望”,认为美德源于规则;美德伦理则侧重“应当通过美德来定义规则”,坚持规则源于美德。不同的伦理导向将塑成完全不同的人才规格。内心的诚服和以此为基础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一种以规则为本位的知性人才培养模式;美德伦理的价值取向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以人格健全发展为本位的德性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我术界,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视规范伦理而轻视美德伦理的倾向。重视规范伦理的观点主要有“底线伦理”论与制度伦理论。上述两种观点均是从社会伦理之视角与维度出发,强调在当代道德建设中首先要注重规范伦理建设,不过前者强调了这种规范的基础性即底线性,后者则强调了这种社会规则的制度维持手段。但是如果现代道德把伦理学几乎变成纯粹外在约束规范的设计,使伦理道德成了一种类似于的规则体系,会不会使道德规范本身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没有现代人自身的德性品格作为现代伦理运作的内在主体基础,道德规则又如何得以实施?美德和规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所应当必须涵盖的内容,合理的选择应当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有机整合,既提倡既通过遵循规则,规范行为,行为,同时又高扬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自主自愿的主体精神,通过培养优秀的美德和塑造良好的人格,提升德性,规范行为,指导行为。

握手,,我也百度呢。。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纲要》的重要性、先进性、及时性已达成共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纲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道德教育问题,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中小学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问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人格问题乃“做人之道”。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的差异,也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完全从伦理或道德的语境中谈人格,就是指人的品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也可以称人格的品质特征。所以,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人格问题,都很难区分开人格的个性特征和品格特征。这与过去的教学理论研究只重视物质世界问题的研究,不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在有关人的问题上大多偏重对学生问题的探究,却常常忽视对教师本身的研究。 心理学上的人格解释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与伦理问题相沟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处的环境,能够正确适应的所谓“健全人格”,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亦可认定是一种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动力特征与道德问题相沟通,以某种行为方式行动或能以某种特定结构组合一系列外在行为表现的整合能力。所以,人格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解释是沟通的,人格与道德问题有相关性,讨论人格建构不可不讨论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建构。而道德人格的建构有外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的建设,后者指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系统的建构。由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着力关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的内在系统的建构,加强人格修养。 我们之所以要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在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是学习的源泉,有很大的社会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时期,这些社会媒体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人格修养,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终身,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社会责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重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反映在教师个体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也表现在不同的德育环境里,而这些反映与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德。可见,教师的人格与师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在理想的教师人格中,道德的纯洁性如雪一样洁白。不管有人还是无人,行动都是表里如一,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赋予公正的爱,这样的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慈爱和权威是为师的特质,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动力。而慈爱和权威决不是对抗的二元的东西,而是由同一根源——教师高尚的人格涌现出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没有威信就没有真正的爱。金子般的人格,能给学生们带来足够享用一生的“热量”,能还给教育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既使父母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爱,青少年的身心也并不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来自师长的爱是无声的,但却是最有份量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教师给予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实现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建构合乎时代的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要在神化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保持张力、取得平衡,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一定的神圣性;理想人格追求在教育或修养中的具体落实应通过榜样人格——具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中介去完成,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既要以理想人格作最高参照系,又要以榜样人格作最切近的参照。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教师当作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突现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在教师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学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是学生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哺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很不成熟,其成长不是自发的,教师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在言传身教中去影响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核心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呢?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新的教育氛围对中学教师首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而献身,为此,他们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凡是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都是有着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善于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师的服务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与教师的人格力量。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教师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言一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认可,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教育取得成功。 创造性、创造精神是中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创造精神是和保守、守旧思想相对立的,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对信息的捕捉、吸收、筛选和运用,都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去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会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主要的问题,据此做出决策,指导行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信息的处理上,不仅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定性分析,还会利用数学及其他科学手段做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思维的精确性。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关于这一点,目前同仁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中小学教师到底该不该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教师们应该是只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知识,还是在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一些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会对其正常教学有帮助的问题。我认为,开放思想是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上,也应该有新的转变,要改变思维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的开放型。要使人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驰骋,以发展人们的创造精神,中小学教师也不例外。低水准、低素质的教师既使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其先进的、甚至是超前的思维方式会使所有的学生受用终身。 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人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有能够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薄名利、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赖以指导教师人生目标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情感,对待那些能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常常能保持超然、平静、泰然自若的态度。他们很容易找到自我克制的方法,以及找到使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的方法;因而教师能做到在处理个人名利、灾祸时不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他们能做到在有失尊严的情境中也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这种自我克制是根本不同于严厉和冷漠的。由于教师的独立自主,因此总能不受环境的约束,比依赖外部世界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以敬畏的、惊奇的和愉快的心情体验其一生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由于内心世界的纯洁,使他们对每个学生或每次日出都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感到美丽和令人激动。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 自然、朴实、纯真、向上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这些美德通过教师的言行,表现在学生们面前,教师的人格就具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修养应该是与其自身的事业和生命相伴而行。在学生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沿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前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天赋,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义务,懂得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异,懂得自我评价与别人对自己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修正和追求自己的理想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因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事业是他们的终身选择。 教师们,在我们为了职称不得不忙于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的时候,为了升学率而不得不一头钻进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苦思瞑想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道德人格乃是支撑我们之所以为人师的真正灵魂。

伦理学研究生论文

十五个伦理学论文选题: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回归真实需要:食品安全的经济伦理学审读。

12、中小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3、我国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4、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5、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商业地产开发。

对于人类而言,大气是共享的资源,由于全球大气环流的作用使得人类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然而由此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人们深切的关注,谁是大气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在这个问题上谁又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而对于那些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承担同样的损害是否公平?应当怎样解决这一类问题?人类环境伦理的道德观念是不是需要和可能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应该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解决。在环境伦理中,正义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环境正义是用正义的原则来规范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它关注人类的合理需要、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其主要涵义:一是要求建立环境公正原则,实现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二是要求确立公民的环境权。据调查,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而总体来讲,占世界国家总数5%的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80%以上,而大多数的欠发达国家却只占到5%左右。但是由于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却是由各个国家共同承担的,如此说来,对那些欠发达的国家是不公平的。我想,任何一种重要的力量或者伟大的力量,比如说我们向自然进攻,人类掌握科学技术这种伟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约束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毁灭地球生态系统的程度,大规模的核战争破坏,可能毁坏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对生态、对自然的进攻,人类改变生态系统也可能毁灭地球的生物,威胁人类的健康。从大气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都非常清楚。大气污染的问题,影响我们的健康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的健康指数在不断的下降,人类的体质在下降,人类的生存能力在下降,癌症、怪胎情况的出现也在上升。大气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用道德的力量对这个问题进行控制已经是在必行。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大气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大气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和降水,这一切均由太阳辐射这一原动力引起。化学特性则主要为空气的化学组成:大气对流层中氮、氧、氢3种气体占%,二氧化碳约占%,还有一些微量杂质及含量变化较大的水汽。人类生活或工农业生产排出的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化物与氟化物等有害气体可改变原有空气的组成,并引起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破坏生态平衡。在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最为引人关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活与健康,并且对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试问,对它们而言又公平吗? 因此,无论从自然的层面还是道德的层面来讲都应该重视对大气环境的保护,这关系到全人类的利益,是我们共同的课题,绝不能因为一味追求本国经济的增长而弃全人类的安危于不顾。 其次,关于保护大气环境,每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高速发展的国家都必需履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职责: 1.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之间作好综合平衡,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国家发展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同时规定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方法和指标。 2.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合理的工业布局既可以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也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既包括对新建工业进行合理布置,也包括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有计划地迁移严重污染大气的工业企业。 3.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大气污染的最终解决,还是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是解决全球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4.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各国政府应当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其他措施,包括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和区域、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等。近年来,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国际社会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制定了《京都议定书》。该协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要减少,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欧盟国家应减少8%,美国7%,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各个国家之间可以互相购买排放指标,也可以以增加森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按一定计算方法抵消。中国年排放亿吨二氧化碳,人均吨,美国年排放亿吨二氧化碳,人均吨,欧盟年排放亿吨二氧化碳,人均吨。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对保护大气环境做出的强有力保障,从另一个方面讲也是对人类和生物环境权的尊重。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环境包括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仍然受到各国的关注。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对世界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比,沈阳作为一个老污染城市历来都“榜上有名”,1988年还曾进入到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第二位。在今年这次评比中,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种完全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重新推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其中包括中国的北京、兰州等8个城市。据调查,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万吨,比2005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应当注意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作为一个传统道德致上的大国,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哲学、秩序、伦理思想的主流和依据,可以说中国的生态哲学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一个去向,一种动力。尽管很难达到,但也为人类应该何去何从提供了一个模式:人与大自然和谐。我想,在保护大气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问题上,中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身作则,用道德的力量唤起人类的良知,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

环境伦理学 开放分类: 伦理、学科、环境目录�6�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 �6�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6�1 环境伦理学的特点 �6�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提到行为主体——人类环境伦理道德高度去认识和对待才有可能。因此环境伦理学,必将成为21世纪影响和决定人类与环境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性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 人类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物质从无机到有机发展衍生的产物。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指地球有机和无机物质表层,即人们通常指称的自然界。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母亲──地球这个独特的圈层而独立存在过。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血缘”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一切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在这个系统多姿多彩的舞台上的。为了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曾对这个舞台进行过很多重大的变革和改造。在这个变革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个体和人类群体与这个系统之间,除了发生生产力的物质作用关系外,还存在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互动关系──伦理道德关系。这是其他一切生命个体和群体与这个系统间所没有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迥然不同于其他生物属种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基本上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理性行为。人从哇哇堕地那一刻起,除了被动地接受大自然恩赐的阳光和空气外,他和自身以外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只有一种吮吸母乳的本能。他懂事以后终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索取和相互作用行为——生存本领、绝大部分是通过长辈和他人的教育和传承获得的。这种后天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完全是一种自主的、有意识的、有选择性的行为。从蒙味时代开始,人类便有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主体意识。因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作用就脱出了动物群体那种基本上是在自然条件制约范围内的本能行为的窠臼。 人类这种作用于自然环境系统的主动行为与动物本能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不是依靠自己的自然肢体进行的,而是利用自己制造的自然界所没有的工具进行的。这就大大地增强了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增强了人类摆脱狂暴自然力束缚的能力。在自然环境系统面前获得了更大的主动性和独立生存能力。 另外,由于人类世代相传的后天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具有一种积累和滚动发展的特性,这就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种永无止境及逐渐加速发展的可能性。人类从蒙昧时代发展到采集和渔猎阶段,走过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历史;而从采集渔猎阶段发展到农耕时代只经历了不到一万年时间,从农耕时代发展到现代工业社会,只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的后工业化时代,则只有三百年左右时间。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和进步,在曾一度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人类也曾一度产生过片面认识,以为自己的发展和向自然界的索取是可以永无止境的。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态度,就好像婴儿对待自己母亲的乳房一样,认为那是一个可以供自己任意索取和享用的无尽的天然的生命源泉。婴儿对母亲的乳房,亲爱之情有之,但说到要爱护和保护则未必。但当婴儿长大后他才知道,原来母亲的乳汁并不是永不枯竭的,有一天,它也会有被穷尽的时候。对于地表的自然环境系统和自然资源来说,人类今天行将逐渐面临这种枯竭的窘境。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发展机遇。二战后人类补偿性消费惯性和年青一代及时行乐心态,极大地刺激了对物欲的追求,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内在需求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相对论和原子能技术、登月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更为应用技术的发展火上加油,在相对被动的自然界和自然资源面前,人类的行为几乎达到了疯狂和忘乎所以的程度。但就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说,人类又没有发展到能够“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地步,人类目前能达到的空间活动,还是建立在地球表面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上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牵动的巨大的社会生产能力,已经接近可以穷尽某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地步。人类生产过程中和狂热消费过程中释放出的负能流──废水、废气、废渣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已从整体上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地表损毁、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人类生境美学价值的降低等等,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这种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象以往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机械和物质的手段去解决已经成为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当前这种日益尖锐的人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们向自然索取的力量和范围无限扩张的结果。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升到人类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高度去认识和研究才有望得到解决。 面对这种社会需要,从1949年美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发表《原荒纪事》一书开始,在传统伦理学领域中便开始衍生出了一门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综合知识,去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互动关系的道德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系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保护自然环境系统生态平衡,以达到使人类能在良好生态环境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目的的科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生态哲学或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则是在生态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年轻的科学。 作为个体的人类,在大自然各个因素的相互运动作用过程中是显得十分柔弱的。在威力无比的风雨雷电、山崩地裂、洪水猛兽、严寒酷暑面前,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依存,都必须以群体行为方式出现才有可能。在长期的群体行为过程中,同一群体内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因利益、品格等差异,产生了种种需要协调,才能保证人类群体共生、共存、共荣的矛盾关系。 人类个体间的这种关系不同于群体间、氏族间、集团间、国家间大规模的涉及群体生死存亡的矛盾。后一种矛盾一般用抢掠、征战等暴力行为去解决,敌我关系及胜败的结局都很分明。此外还有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和是非界线都很明确的矛盾行为关系,如偷、抢、奸淫、伤害等行为,一般也要求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去解决。至于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大量利益关系不明显的龃龉、磨擦、妨碍公共卫生、违反伦常关系等行为,则要通过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准则、规范、风俗、舆论等去解决。专门从事对这些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维系人们相互间自由、平等地和谐、安全生存发展的习俗、风尚、性格、思想方式等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部门,就是传统的广义的社会伦理学或称为普通伦理学。 普通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社会科学,它着重研究的只是人类群体中个人与个人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但是自从人类群体中出现了按严格等级制度建立起来,并依赖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强制手段进行维系的国家以来,人类群体已经外化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时刻或离的外在客观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对人类个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外在社会环境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传统伦理学过去是不曾着重研究过的。这些关系在显性特征层面上的内容基本上归属于社会学或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深层次的隐性特征的研究基本上成了空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交通运输能力的加强和信息电子网络化的实现,人类生存活动的地球表面相对缩小,人类群体间、集团间、国家间的活动开始出现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出现了集团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向。大量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的签订就是这种一体化趋向的表现。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开发、利用、改造的行为上升到了集团或国家间的行为。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个体行为已日益变得苍白无力。从而引发了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这样人类传统的伦理关系便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体交叉关系,大大地扩大和延伸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在这个背景上便逐渐形成了对这些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的环境伦理科学。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环境伦理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研究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人类个体和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包括研究环境伦理学的产生,环境伦理的道德体系、环境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评价、教育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等环境伦理道德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

你要道德方面的论文干吗?下载后自己在家中面对着忏悔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