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关于煤炭行业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2.煤炭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与建议3.山西煤炭行业资源整合的实践与对策4.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5.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实证研究6.我国煤炭行业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8.煤炭行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教材:井巷设计与施工技术9.煤炭行业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10.煤炭行业防治水技术取得突破11.国内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2.煤炭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13.谈煤炭行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14.煤炭行业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15.山西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兼并探讨
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当论文选题确定之后,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通常是需要首先进行写作的,鉴于不少同学对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还存在较大疑惑,本次分别说下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的一般写法吧,看完之后应该可以有个全面的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提纲)、研究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其他的一些内容根据学校具体要求而定。1、选题背景:就是简单介绍一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选择该题目作为研究对象的,比如题目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研究》,那么选题背景中就可以大概介绍下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选一些题目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大概总结下作者提出的观点、理论之类的;3、研究意义:顾名思义,就是只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意义,又可以细分为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就是指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而理论意义则是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现有的一些理论具备怎样的作用,比如可以说对已有的理论做了有力的补充,同时也为后续研究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类的;4、主要研究内容(提纲):这个不用过多解释,部分学校的开题报告在研究内容一项中需要列出具体的写作提纲;5、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比如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建立模型之类的,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文献综述简单说来,文献综述就是对你题目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的概述,也可以说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一个总结。为了写出文献综述,你首先需要去搜集一些近3年以来跟题目相关的一些参考文献,写作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1、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要说明有关题目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2、主题: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其中分为国外研究现状及国内研究现状,分别列出一些相关研究者的观点或理论;比如"XXX(2013)认为,....."、”XXX(2014)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3、总结:文献综述最好不要只是简单罗列别人的观点,最终,你还得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总结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4、参考文献:这个无需多说,就是列出你写这篇文献综述参考了哪些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具体参考你学校的格式要求,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看看一般参考文献格式。提醒:文献综述注意不要简单的堆砌别人的观点,最好是可以对不同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并且需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t,煤炭事故死亡总数8000人。当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8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煤矿事故死亡总数,全国每年还有十几万的事故伤残人员。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约为印度的10倍,美国的100倍。尤其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亟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多方制约性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降低经营风险,优化煤炭企业安全系统。 1 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是指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各种保障因素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功能的运行机制。它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运行系统。要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要重视安全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安全生产保障上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和调整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许可证制度,提高了煤炭行业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以经济政策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中国责任保险发论坛”上提出了保险业应该与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如何发挥政府、保险业和煤炭行业三者的作用,保障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政府、保险业、煤炭行业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性、制约性和互动性的有效结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煤炭行业传统的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生产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前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 1)从实践上来看,安全评价不是煤炭企业的自觉行为,而是在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必须进行的工作,因此,煤炭企业很容易将安全评价简单地理解为“办安全许可证”,评价完成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就放松了对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2)煤炭企业在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有可能失去对安全投入的关注。我国在2000年就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几年来,安全监察局的监察力度逐渐提高,但没有真正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中的保障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系统进行优化。 3)煤炭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由于缺乏安全评价和安全监察的实质性制约作用,企业看不出安全投入的产出效果,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投资普遍较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4)煤炭企业基本上被从社会保险统筹制度中排除出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只能由企业按规定赔偿支付,赔偿数额非常少;而且目前的煤炭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商业保险的重要性,或是不愿承担保险费支出成本,每次安全事故发生后,国家出于安定民心,大部分是由国家出面给予的,从而使煤炭企业失去了投资的积极性。 5)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煤矿中安全投入、安全状况差别甚大,但国家的税收和吨煤安全费用提取费率却一样,没有调节和浮动,严重挫伤了企业对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6)煤炭企业(除私人企业外)法人均实行任命和聘任制,导致企业法人在其任期内安全投入少,并存在侥幸心理。 总之,上述各个方面均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治理手段和措施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和实质上的制约性,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充分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安全保障机制,没有真正改善和优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 2 建立多方制约性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构成涉及很多方面,如有关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商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的制定依据,安全监察体系与制度,煤炭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制等等。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将某些法律法规政策、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企业整体安全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调整和动态优化,从而达到最优目的,以便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潜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煤炭企业安全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协调配合,以最终实现煤炭企业整个安全系统的综合优化。在这种思路下,煤炭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了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行为发挥作用外,还应通过政府、保险公司和煤炭行业协会等外部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以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动态整体优化。而政府、保险公司和煤炭行业协会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政府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煤炭企业的安全级别 政府(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是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定出安全级别,政府部门进行核查后对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给予定级,发放安全许可证。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还要对已取得安全许可证和已评定级别的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确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并决定是否降低或取消安全许可证。煤炭企业为了取得安全许可证,得到比较理想的安全级别,就会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进行安全工程建设、安全设施和安全设备、仪器仪表的投入,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基础,即“硬件基础”。使得煤炭企业增加了安全投资的积极性,奠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也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的投入和成本水平。因此,煤炭企业就要权衡安全投入与安全成本,这两者之间的合理比例要使安全系统处于一种最优状态。 强制煤炭企业进行商业保险,并实行浮动费率制 政府以强制性政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利用商业保险运行机制,根据政府部门所确定的煤炭企业安全级别,采取浮动费率的形式收取保险费,作为煤炭行业的准入条件之一。安全级别高的企业,保险费率低;安全级别低的企业,保险费率高;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商业保险公司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赔付。煤炭企业的安全级别,决定了煤炭企业商业保险费的负担程度,也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水平。通过研究商业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别保险费率对煤炭企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作用能充分发挥。 成立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 煤炭行业协会主要是通过国家所赋予法律效力的政策,成立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所有煤炭企业要按一定的标准提取安全基金,交给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形成同业工伤保险基金。我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工伤保险应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煤炭行业协会的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指导,除了与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外,重点在于事故预防,其有权对政府提出重新评价煤炭企业级别的建议,有权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炭企业予以强制性停产,能够与保险公司进行安全事故的责任鉴定和确定煤炭企业的赔偿标准和监督执行赔偿;实现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和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而煤炭行业协会的同业工伤保险基金制度,使保险基金的缴纳构成了煤矿安全成本的内容,同时大部分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各个煤炭企业的安全事故预防,使得企业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确立煤炭企业的安全保障机制的“软件基础”,降低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安全事故的事后赔偿水平,保护了企业职工的利益。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实际上通过基金的运用不断地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进行着动态优化,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作用。 实行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有效的安全绩效考核,并通过与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商业保险公司、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的良性互动机制,综合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最优化目标,最终通过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关系图 3 实施多方制约性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意义 促使煤炭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有效遏止事故发生 事实上,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安全投入不足是其一。截止2003年底,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对于安全投入欠帐164亿元。实践表明:安全状况好的企业,安全投入都合理到位。为实现煤炭企业整体安全的最终目的,煤炭企业从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就要注重安全投入。因为安全投入水平,决定着煤炭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安全许可证,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安全级别;而安全级别又影响到缴纳商业保险费的费率,以及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比例;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实行,同样能够提高企业对于安全投入的重视。因此,通过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建立,促使煤炭企业加大投入,从而最终有效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煤炭行业成为一个安全的行业。 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实现“互赢” 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运行的同时,与政府、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机制。政府部门限制和提高了行业准入条件,有效制止那些不能达到安全评价标准的不合格企业进入煤炭行业,从根本上既保护了煤炭资源,又降低了整个行业的风险程度。同时,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安全监察,加大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压力,不能有任何安全管理上的松懈,使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保险公司借助于各种商业保险,既扩大了业务种类和范围,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在事故发生后通过事故调查形成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而成立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是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突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性,保护了从业人员的利益,减轻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由于保险机制的引入,大大减轻了以往煤矿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进行的大量事后工作,使政府从烦乱的事故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运用安全保障系统的动态优化理念,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安全水平 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动,使得煤炭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安全系统的调整。例如,随着煤矿开采的进展、开采技术的采用、煤层地质状况的改变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要做到整体安全最优化,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安全生产的保障系统。而煤矿安全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提合理化建议,以及保险公司的监督等外部影响因素,同样使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正是这种动态的优化理念,促使煤炭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 有利于煤炭企业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煤炭企业有着优良的成本节约观念,无论从矿井设计、设备购置和仪器仪表的配置,以及安全管理费用的支出等方面,都从节约成本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前几年煤炭整个行业发展萎靡之时,更是如此,但必须认识到,节约成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减少了安全投入,埋下了安全隐患,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所节约的成本,而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更是难以估计。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并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动态调整,就是要在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安全投入水平的同时,要使安全投入所带来的效益超过安全投入所发生的成本,树立一种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山西煤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可以发现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在“绿色”转型,科学发展已呈现许多新亮点。 煤炭开采:“粗放”走向现代化 “多、小、散、乱、差”曾经是山西煤矿的真实写照,而粗放型发展则是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概括,与之相随的是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业实施“三大战役”:即打击非法采矿、淘汰落后矿井,组建煤炭大集团。3年来,这个省累计关闭非法矿点5000余处,另有1656座小煤矿被整合、关闭或淘汰。目前,全省合法煤矿矿井数量已由三年前的4000多个减至2806个,除了国有重点煤矿,县营及以下矿井通过整合改造后平均单井规模已经达到了22万吨/年,而就在两年前这一规模仅为10万吨/年左右。 截至目前,山西省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已达到824座,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72%。全省已有107座地方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在建的机械化矿井达到207座。以往靠“人工放炮、骡子下井”的小煤矿,正在被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型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所替代,资源回收率也由前几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山西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掘进机械化程度平均超过50%,均高于全国水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产高效煤矿37座,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晋城寺河等千万吨级矿井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整合做大:晋煤发展战略“关键词” 今年10月底,位于黄河东岸的河曲县沙坪煤矿一期240万吨建设项目开始联合试生产,这一现代化大矿的前身是9个地方和村办小煤矿,由神华集团和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合作将其整合。这些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后的沙坪煤矿回收率将超过85%,大大节约了煤炭资源。 沙坪煤矿是山西省实施大集团战略、整合地方小煤矿的“缩影”。 阳煤集团先后联营兼并了晋中市的5个地方煤矿,山西焦煤集团收购兼并的煤矿项目已形成产能1220万吨/年,同煤集团目前已与12个地方煤矿签订收购、参股和托管等协议。 在大集团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的同时,各产煤市的整合重组步伐也在加快,年产2250万吨的太行无烟煤集团、年产1000万吨乡宁焦煤集团等一批产能超千万吨级的地方煤炭集团已经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矿个数将控制在2500个以内,形成2个上亿吨、3—5个5000万吨、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煤炭大集团,控制全省产能的七成以上。 老矿“新景”:循环经济园区 从同煤集团,到焦煤集团,再到晋城煤业集团,一批以煤炭加工转化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园区正在山西南北拔地而起。过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采煤、输煤的“矿区”,如今成了立足煤炭、多元支撑、循环发展的“园区”。 近年来,山西省确立并实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产业政策和调整措施,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由单一挖煤向煤、电、化、油、气等多种产业转变,全省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煤炭行业“十一五”共规划建设222个项目,其中非煤项目81项,目前已建成了一批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转化项目。 目前,全省共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在建,涉及167个项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项,40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园区内50个项目准备开工,21个拟规划建设。 山西煤炭洗选能力已突破亿吨,建成电厂34座,总装机容量万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产能突破600万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年产能突破10亿块,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万吨,可节约矸石占地1000亩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说:“随着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内一批加工转化项目的建成投产,传统意义上的矿区变成了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煤电、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这将成为全省煤炭新的增长点。”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与煤层气 近年来,富煤而“无油”的山西审慎论证、建设、实验煤制油项目,探索高油价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思路。在晋东南的潞安矿业和晋城煤业集团,两条煤制油的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蕴藏丰富、处处可见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 经国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业正在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有2个: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将在2008年8月“出油”,随后将建设一期300万吨/年的工厂,最终达到520万吨油当量规模;晋城煤业集团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质煤为原料,正在建设“高硫煤洁净化利用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底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筹建3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 令人谈之色变的矿井“杀手”-瓦斯(煤层气),经过有效开发利用,正在成为一种洁净、高效能源。目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形成了2亿立方米/年以上的产气规模。晋城市20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已改装成为可燃用压缩煤层气的双燃料汽车,当前气价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车用户欢迎。清洁高效的煤层气在为当地矿区和城区5、6万用户提供燃气的同时,还成为工厂燃料的替代品。 由香港中华煤气与晋城煤业集团合作的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经液化后的煤层气经公路运输至江浙等地区,将成为天然气的补充。到2008年,项目将形成日液化125万立方米煤层气的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层气(瓦斯)开采规模达到50亿立方米,包括地面抽采35亿立方米、井下抽采15亿立方米。煤层气(瓦斯)将以发电为主,并向化工、民用、车用等多方拓展,使之成为全省能源供应的有力补充。
求你的开题报告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风险论文开题 报告 ,供大家参考。
《 公路施工企业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实践 》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越来越重视,建筑公司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意识,运用现代化施工理念,聘用施工专业人才,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力度。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
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机制,让很多建筑公司面临发展的困境,如何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突破公司发展瓶颈,是现在很多建筑公司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的 财务管理 制度,充分发挥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职能,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意识不足,导致在建筑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资金不足的情况,其问题主要是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意识落后和成本核算意识薄弱,在工程开始以前,建筑公司都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数据(地基价格、材料价格等)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确保整个工程的资金链不会出现问题,但在现在的情况却是工程已经在施工了才做预算,这样带来的弊端就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到工程预算的因素,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支出,增加整个工程预算。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加大了建筑公司本身的资金压力,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目前,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只有等工程竣工后成本才被计算出来。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 方法 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 措施 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
二、加强公路施工企业实施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
(一)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不断进行创新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施工建筑企业也不例外,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各个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对内部机构、制度体系等进行创新改革,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不断精简财务机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完善业务指标考核机制,真正使企业的管理做到奖惩分明、权责清晰、信息对称,企业应该充分发挥现代财务管理的重大作用,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合理优化配置施工企业的各项资源,对于集图式建筑施工企业来讲,通过收回下属各项目的财务管理权,集中到企业上层,每一个施工项目部不需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从而做到统一管理、一同规划,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实现上下一体化。
(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资金利用率
施工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财务费用的利用率,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核算制度,通过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不断加强银行征信化建设,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进行投融资,不断拓宽资金的利用 渠道 和来源渠道。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合理调整财务杠杆比率,加速资金周转流通,通过推行“收支两条线路”的财务管理制度,来保证企业的资金利用透明度。施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成本核算体系,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不同阶段的核算监督,弥补传统的财务恶性腐败问题,杜绝做假账等不良行为。所以应该不断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财务人员要恪守职业技能道德准则,通过不断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向上层机构提供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以便管理决策的有效实施。
(三)核算施工材料,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优化工程结构,核算施工材料,要求建筑工作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把控好每一环节,照顾到每一个施工细节,定期进行工程图纸检查,保障建筑工程的合理化,在结构优化技术的帮助下,合理安排工程资金,加强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成本与质量、方案设计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最佳结合,追求成本管理的极限效应。强化建筑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规范质量管理工作;加大科技进步与提高工程质量的结合力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提高施工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意识。如在施工过程中用电力搅拌机代替人力搅拌、用升降机代替搬砖工人等等,控制对人力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失误,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降低成本,配置恰当的人力、物力,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由于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始末,科学地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式能够保障建筑公司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积极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成本管理人才,有利于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06:222-224
[2]徐思恒.浅谈如何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5:45-46
《 现金流管理与财务风险防控 》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稳定发展的保障。现金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管理,不仅会对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管理,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金流管理;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经济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随时可能遭遇财务危机。通常情况,危机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的现金流不足导致的。现金流管理指的是在一定会计期内对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管理,通过对现金流指标的应用,事先对风险进行分解和细化,规避财务风险。
一、现金流管理的必要性
(一)现金流反映企业价值
现金流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因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没有现金流企业也就无法创造价值。企业只有卖出商品才能实现资金的回笼,才能使价值得到体现,而现金流体现了企业的价值。依据拉巴波特价值评估模型,企业价值可以通过自由现金流量与折现率的比值进行表示,由此可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决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价值,企业现金流量越强,也就表明企业的价值越大,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财务风险较低。企业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一般来说,企业偿还债务能力越强,也就表面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越强,由此可见,现金流对其财务风险防范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金流反映企业风险
1.企业的现金流来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的收益,现金流的流出与流入表示了企业的支出与收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现金流入呈持续下降趋势,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导致的:(1)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销售不景气,需要提高对企业产品的市场管理。(2)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赊账情况,资金回笼慢,此时企业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催款脚步。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出呈升上趋势,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引起的:(1)在一段时期企业的成本管理出现了问题,企业经营不良,管理层要加强重视。(2)产品销售遇到困难,产品挤压,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急剧上升。
2.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为借入资金导致企业散失了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是指偿债风险。企业的偿债能力指的是偿还债务本金以及因为债务所产生的利息的能力。现今,企业在对自身偿还债务能力的考核主要依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而定,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能够盈利,并不代表企业可以获取大量的现金,利润并不等于偿债能力。
二、提高企业现金流管理、加强风险防范
(一)现金预算的编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编制现金预算,真实的反映企业在经营中资金的留出与流入。现金预算是在一套合理的预算编制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对现金的支出与收入进行汇总,并针对企业的现金收支情况制定相应的平衡计划。实际上,企业的销售、生产、原材料、制造费、原材料预算都由企业中相关单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然后将数据上交给企业的相关部门,尤其对数据进行汇总。现金预算一方面可以依据其他预算编制而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企业中各个基层单位的现金预算情况,通过管理机构的编制获得。现金预算编制工作能够使企业的各个部门正确审视企业中单位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了解单位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现金预算编制,可以使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各项支出进行预估,便于企业对应支资金来源进行确认。若现金预算表中的内部资金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应当尽早寻找筹资渠道,避免企业未来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企业在制定生产策略后,需要注重现金预算理念,同时要对策略的执行所需资金进行预算,确保评估策略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对现金流量的控制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对现金管理的重视,同时也要重视对现金的控制,这主要因为现金会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要想实现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就需要从延缓现金支付、加快现金收入入手。如果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资本支出决策时,为了确保企业资金的充裕,可以利用租赁的方式代替购买。控制现金的关键点在于,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相互牵制系统。例如,企业发生的任意一项交易,不能由始至终交给同一个人承办,账务处理和现金出纳工作应当交给不同的人进行处理。此外,企业每日收取到的现金应当全部都存入到银行,不得在未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将其作为支付资金,企业在进行资金支付时,除了小量资金外,大量资金都应当通过支票的方式完成支付,规划支付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三)合理筹资
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需要充足的现金流,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合理筹资。企业在筹资前,需要对企业自身现有的资金与债务资金两者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科学分析,在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内,通过资金杠杆效应,尽量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筹资后,要对企业的债务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全面掌握企业的账务状况,特别是对于企业存在的短期债务,需要依据债务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的现金流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现金流收入的平衡,有效的避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发生断流情况,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四)合理规划限制资金
多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量的剩余资金,然而企业持有大量的现金并不能获取收益,反而可能由于对资金的管理不当,导致企业的资金发生丢失,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危险性和难度。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在做好以上三项内容之外,更加要注重对闲置资金的管理,并且应当对企业中闲置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一种对闲置资金管理恰当的方式为,投资风险小、能够获取一定效益的短期投资项目,这样企业的闲置资金一方面可以获取报酬,应一方面也确保了企业中的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谓一举两得。企业在选取短期投资项目时,需要注意要对投资的变现性、收益性、安全性进行分析,避免风险过大导致企业应用资金时,流动资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结束语
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质量,对其风险进行控制和科学管理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与发展潜力,同时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的获取利润和负债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防范经营风险,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才.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 财经 界(学术版),2015,07:179-203.
[2]杨佳.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中国外资,2013,09:177-178.
[3]陈洁.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管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87-89.
有关财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推荐:
1.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2.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 会计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财务管理开题报告范文
5. 财务论文开题报告
6. 会计监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 有关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我感觉 还可以不错的料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开题报告学生: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前言、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嚯,这问题在这问……只能说想回答你这问题太劳神,给200分也没几个人
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概述我国煤炭企业近十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我国电力能源中很大一部 分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企业进人国际市场以后,国家给予政策性的亏 损补贴相继削减,而且客观费用开支的因素不断增加,开采成本持续高位,对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障碍。特别是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 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原材料不构成产品 实体,而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辅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都不构成产品实体;第二是煤炭生产受其他因素影 响,比如说地质构造、储存、储量、品位等条件限制,煤炭的成本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辅助费用高。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煤炭企业不泛应复杂多史的怀境煤炭企业因为存在于生产、加工、筛选、运输、使用等不同环节,所 以面对的环境复杂多样,而且国内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对资源的开采保 障措施和限制政策推陈出新,造成了煤炭企业把握方向性难题的出现。而且加之现在对国际能源的保护,低碳经济的畅行,对煤炭资源的开发 做出了新的调整,煤炭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难题,这种复杂局势与环 境是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障碍。(二)煤炭企此由部财务人员对财务礼晗认识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人 不明白如何去防范风险,甚至对风险认识不足。煤炭企业内部风险贯穿 于企业管理的始终,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流程不敏感,在煤炭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对风险的认识存在不明确 性,甚至对巳经存在的风险都没有意识到,面对新的环境中,我国煤炭 企业需要正确的认识风险,了解风险的不同特征,对风险在环境中的变化做到了解和明细,认真分析风险问题,提出解决方式,掌握好风险管 理的方式,企业只有解决好风险的辨认与分析,才能更好的解决风险管 理,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 ―(三) 煤炭企此财务兵糸不明确煤炭企业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监管能力,尤其是在不同环节上没有 形成通力合作,对财务状况欠缺了解和分析,对发生的财务风险无法进 行迅速控制。而且,在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人员没有特别的权限去限制和约束某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所以不能明确财务各环节中 的不同关系如何协调,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不稳定,财务风险的扩大。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改措施(―) 煤炭公句委逄左发表,开表躲资煤炭企业发展需要了解目前区域内的发展环境,对同行业竞争和 国际化趋势也要掌握清楚。这样才能做到适时发展,适境发展,符合发 展趋势,按照发展要求进行发展,满足国内的需求同时降低企业损耗。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 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 不需要到期偿还,因而不会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二)提高内部财务人炎对风险的认识煤炭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各基层人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知识的培 训,努力提髙自我风险防范意识,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 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风 险管理是指企业经营主体对其煤炭从生产到运输到使用的过程中存在 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由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 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三)走立健全风险控喇喇友明细风险管理权限煤炭企业因为缺乏建立健全风险权限明细,所 以对风险防范长期存在障碍。我国煤炭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利用风险防范机制来加强风险防范力度,制度控制基本上属于管理的范畴,包括与风险事件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设计,无一 不与风险控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风险控制的制度体现。技术控 制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转移法、回避法。要在不同工作流程和环节上给与相应的控制,要将风险控制权力授权给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风 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也要不断调整,要注重分析风险的来源, 注重对风险的划分和解决,不‘创新方式方法。四、结束语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财务风险难题,凤险管理的不合理性造 成了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困难,扩大了财务风险,所以我国煤炭企业财 务管理问题需要近一步创新,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评估进行中,一定要关注运营资金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审计控制等影响因素,以关键控制点为基础来监测财务风险。
摘要:
煤炭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财务风险的积聚,所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本文主要对当前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外在形式特征和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煤炭企业如何应对财务风险进行论述。保证煤炭企业能够正确的认识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煤炭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外界各种不可预测和控制的因素,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会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出入。财务风险是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且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条件众多,如何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会严重限制煤炭企业财务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进行财务风险有效防范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煤炭企业的高负债经营
煤炭企业在负债额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负债情况,可能回导致煤炭企业经营的失败。与权益性资本相比,企业负债具有抵税的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促进企业整体价值的增长,所以负债经营也是煤炭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在负债经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的安排负债额度和负债期限结构,就会造成媒体那企业经营的较大亏损,可能会导致煤炭企业经营的失败,甚至要面临破产的风险。
2.煤炭企业运营现金流转困难
煤炭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并且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引发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没有足够的现金保证煤炭企业的现金流转,煤炭企业可能面对庞大的经济债务无力偿还,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煤炭企业如果现金流转出现问题,在材料购进、设备维修等环节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引发煤炭经营的风险。
3.投资失误、经营失败
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煤炭产业的经营,还包括很多非煤产业的投资,虽然这种多元化的经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煤炭企业经营的风险,但是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直接会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范围扩大,经常会发生投资失误的情况。所以煤炭企业如果盲目的进行非煤产业的'投资,很容易出现经营失败的状况,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就会丧失,企业负债能力会急剧下降,致使煤炭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
4.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煤炭企业井下作业的项目较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很多井下环境因素是不能人为控制的,这些环境因素会给煤炭企业的安全运营增加了难度。一旦发生井下安全事故,不仅会因此而引发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的大量流出,而且还会造成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下降。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高煤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防范煤炭企业得财务风险,煤炭企业必须要为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制定多种风险的应对方案措施,并且要根据外部环境的情况,对方案措施做出适时的调整,最大程度的提高煤炭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并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保证煤炭企业财务运行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2.建立健全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首先要建立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保证风险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且可以利用各种凭证、票据对煤炭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事后控制是在对煤炭企业经营中形成风险控制的经验,最终产生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对未来发生的财务风险具有指导作用。其次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突发性的财务风险及时的应对,做到防患于未然。
3.适度负债,保持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煤炭资源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所以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经营的波动。为了避免因为经营状态的波动而引发财务风险,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动态,做出正确的财务运行判断,并且选择适宜性的财务行为,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
4.选择适应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1)风险回避策略
煤炭企业要科学的审视自身风险承受的能力和风险管理的能力,谨慎的选择投资的非煤经营项目,防止出现经营的非煤项目行业跨度过大,经营难度高的现象,对已经决定投资的非煤产业的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对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实施专业的业务管理程序对非煤产业项目进行管理。对于有明显风险,并且风险程度超出煤炭企业承受范围的项目,煤炭企业应该在投资上进行回避。
(2)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业务外包,通过业务外包可以有效的将财务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如果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保险公司将赔付煤炭企业的损失;煤炭企业也可以将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委托专门机构运营管理。煤炭企业如果要有效的实施风险转移策略,就要与利益相关方签订财务合约,明确财务风险责任的分担状况。
(3)风险评估策略
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有科学的评估体系才能得以进行。例如常用关键指标体系管理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相对完善的高校内部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评估进行中,一定要关注运营资金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审计控制等影响因素,以关键控制点为基础来监测财务风险。建立科学的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健全资金投向审批制度。从资金的流程对财务的管理进行多方位的控制,以及健全财务的控制管理评价制度,从多个角度关注资金的收支情况,以更好的评估其资金是否存在风险的可能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是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且造成财务的风险的因素条件众多,所以煤炭企业应该分析各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建立健全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适度负债,保持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应对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郭云,李红梅.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管理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5,(7):49-50.
[2]杜芳田.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6):28-29.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开题报告:信用卡业务是各银行增加利润来源的重要中间业务,在银行利润结构中信用卡业务的收益占据重要比重,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张信用卡以来,在度过了十多年的低迷期后,近几年信用卡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信用卡发行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万张,同比增长,增速降低。其中,借记卡万张,占银行卡发行量的,同比增长,增速回落;信用卡发卡量为万张,同比增长,增速回落。截止至2009年,银行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信用卡占银行卡比例进一步增加。2009年底,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约为。
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的标题下首先应该写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变化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深远意义。而且可以从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民生”概念入手,着力分析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或者说对于我们物价、房价等关系到衣食住行的一些东西的影响。在研究现状评述中要从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我国现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自己再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或者几点小建议就可以了。我在这里只是进行逻辑上的分析,至于如何对于你这个论文题目的内容加以丰富就应该查找相应的专业书籍和文献了。
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我们不仅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 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要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这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 (二)组织体系改进。国内商业银行可考虑把贷款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环节: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和贷审委员会。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尽量做到保留现有功能,并适当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机制和理念,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高风险测量水平。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银行的信贷人员具备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第一、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制度。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独立的内部评级部门,该部门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上应独立于决策者和发放贷款的部门,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建立合理的内部评估程序,确立风险管理标准、信息披露制度、评级认定程序等,以便银行首先对其面临的风险有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评估;建立内部评级监督部门,在内部评级部门的外部设立监督部门,以便定期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对内部评级部门形成制衡作用。第二、借助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在进行信用评级时,可考虑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力量,即在自己内部信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专业评估机构丰富的数据和专业的行业分析作为整体判断参考,以调整银行的信贷政策,更加合理地确定资产结构,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第三、由定性分析逐步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过渡。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和市场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和或有负债等来进行;而定理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信贷资产组合(就是银行所有贷款的总体)的风险管理和衡量上,国外商业银行开发了许多先进的模型。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有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模型的基础上着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风险管理模型及一些基础性准备工作。 (四)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标的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国际银行业于1993年就已发生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借鉴。因此,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开题报告:信用卡业务是各银行增加利润来源的重要中间业务,在银行利润结构中信用卡业务的收益占据重要比重,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张信用卡以来,在度过了十多年的低迷期后,近几年信用卡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信用卡发行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万张,同比增长,增速降低。其中,借记卡万张,占银行卡发行量的,同比增长,增速回落;信用卡发卡量为万张,同比增长,增速回落。截止至2009年,银行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信用卡占银行卡比例进一步增加。2009年底,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