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怎么样

发布时间: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副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项,湖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中英文杂志发表科研论文88篇。研究方向:肿瘤免疫治疗与肿瘤生物治疗目前在研项目:1. 《用于长期阻遏肿瘤转移的CBD-HepⅡ重组多肽的药理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77 25 89),~, 32万元, 课题负责人。2.《肿瘤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诱导肿瘤免疫抑制的相关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30830095),~,160万元,参与课题,承担部分研究工作。3.《肿瘤转移潜伏细胞和微小转移病灶的早期诊断及清除》,“973”项目子课题(),2009~2013,320万元,参与课题,承担部分研究工作。科研论文在国内外中英文杂志发表科研论文88篇。近年以通讯作者署名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张蔚,张桂梅,黄波,刘毅,龚伟,陈国玺,肖晗,吴丰华,冯作化。纤粘连蛋白重组多肽CH50抑制黑色素瘤MMP-2和MMP-9表达、激活的研究。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4(2):116-120。朱明,张桂梅,黄波,刘毅,龚伟,冯作化。重组FN多肽CH50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研究。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4(4): 306-310。许朝旭,张桂梅,黄波,冯作化。膜型Tim-3分子促进荷瘤鼠小鼠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4(3):200-203。耿婷,张桂梅,黄波,肖晗,冯作化。采用sPD-1协同4-BBL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4(3):209-214。项锦毅,张桂梅,耿辉,袁野,刘毅,李东,肖晗,吴丰华,冯作化。 重组FN多肽CH50促进肿瘤微环境正向免疫调节效应。中国肿瘤治疗杂志,2006; 13(2):93 - 97.吴丰华,张桂梅,刘毅,耿辉,李东,袁野,肖晗,冯作化。重组纤维连接蛋白多肽CH50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 3(3): 170 - 175. 于智睿,张桂梅,李东,刘毅,耿辉,肖晗,吴丰华,冯作化。重组多肽CH50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生长和血管形成能力。中华肿瘤杂志,2006; 28(11): 815 - 819。韩凌斐,张桂梅,刘毅,李东,邱惠,耿辉,肖晗,吴丰华,冯作化。sPD-1和4-1BBL体内联合表达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 26(9):831-835.朱汉钢,冯作化,耿辉,张桂梅。肿瘤组织中Tim-3表达的特征及其在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 21(4):403-407.

1. 刘振华,袁也晴,萧云备,谢京,张晓威,郝一昌,李晶,徐涛*,王晓峰.脂质代谢异常影响阴茎海绵体平滑肌ATP合酶表达的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9):. Hao YC, Yu LP, Li Q, Zhang XW, Zhao YP, He PY, Xu T*, Wang XF. Effects of integrin-linked kinase on human corpus cavernosum smooth muscle cell cytoskeletal ;45(2):78-85.(IF )3. 刘振华,谢京,萧云备,张晓威,袁也晴,赵永平,张国喜,徐涛*,王晓峰.CMTM2改善环磷酰胺致转基因小鼠模型生殖毒性作用并影响StAR蛋白的表达.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3):. Chunfang Zhang, Ting Hai, Luping Yu, Shijun Liu, Qing Li, XiaoweiZhang, Tao Xu*, Xiao-feng Wang*. Associ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risk of Overactive Bladder and other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Female Nurses of and Urodynamics,2013, 32:254-260.(IF )5. Zhenhua Liu, Yunbei Xiao, Yeqing Yuan, Xiaowei Zhang, Caipeng Qin, Jing Xie, Yichang Hao, Tao Xu*, Xiaofeng Wang. Effects of oleic acid on 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an integrin-linked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in 786-O renal cell carcinoma cells. Oncol lett. 2013,5(4):1395-1399.(IF )6. Chunfang Zhang, Luping Yu,Tao Xu*,Yichang Hao,Xiaowei Zhang,Zhenhua Liu, Yunbei Xiao,Xiaofeng Wang,Qiang Zeng*.Association of Dyslipidemia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A 1:2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PLOS ONE,2013,8(3):e59796,1-5.(IF )7. 谢京,萧云备,刘振华,秦彩鹏,李荷楠,徐涛,王晓峰.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MTM家族的表达及意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2):. 袁佳奇,徐涛,张晓威,王晓峰.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代谢异常及生活质量的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1):. Hailiang Yan,Tao Xu*,Hongfeng Zhao,Kuo-Chieh Lee,Hoau-Yan Wang,Yan Zhang. Isoflurane Increases Neuronal Cell Death Vulnerability by Downregulating ONE,2013,8(2):e55276,1-10.(IF ,共同第一作者)10. 袁也晴,萧云备,刘振华,张晓威,徐涛*,王晓峰.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24(6):625-628.(综述)11. 刘振华,萧云备,张晓威,谢京,徐涛,王晓峰.CMTM2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其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6):. 萧云备,李晶,张晓威,刘振华,郁卫东,乔正国,牛屹东,徐涛,王晓峰.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对前列腺癌侵袭行为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2):. 于路平,郝一昌,安超,徐涛,王晓峰.儿童头孢曲松相关尿路及胆囊假性结石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08):2012,33(08):. Yuan JQ, Xu T, Zhang XW, Yu LP, Li Q, Liu SJ, Huang XB, Wang syndrome and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in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of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Chin Med J. 2012 Oct;125(20):3725-9. (IF )15. Ye Chen,Xiaowei Zhang,Xiaowei Hu,Yanqing Deng,Jie Chen,Sen Li,Chunfang Zhang,Jia Wang,Zhenhua Liu,Yichang Hao,Yunbei Xiao,Jiaqi Yuan,Tao Xu,Xiaofeng Potential Role of a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Benign Prostate (6):1385-1389.(IF )16. 萧云备,谢京,张国喜,李晶,郝一昌,张晓威,刘振华,徐涛,王晓峰.CMTM5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3):. Zhang Guoxi, Bai Wenjun, Xu Tao, Wang Xiaofeng.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files in Chines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Medical (4):514-518.(IF )18. 袁佳奇,张晓威,徐涛,王晓峰.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异常.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4),468-472. (综述)19. 袁佳奇, 徐涛,张晓威,王晓峰.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睾丸恶变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5),. 安超,徐涛,王晓峰.5α还原酶抑制剂在前列腺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5),582-586.(综述)21. 李松珊,李晶,徐涛,王晓峰.雄激素与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 萧云备,乔正国,张晓威,刘振华,谢京,郝一昌,郁卫东,徐涛,王晓峰.新跨膜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4):. 邓燕青,张春芳,李晓丹,王佳,耿紫娴,张晓威,徐涛,王晓峰.视觉模拟版IPSS评分表的应用评价.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10),. 郝一昌,李清,何培英,徐涛,白文俊,王晓峰.siRNA敲减整合素连接酶影响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10),. 陈晔,邓燕青,陈捷,李森,张春芳,王佳,徐涛,王晓峰.自我管理干预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9),. 刘振华,徐涛,萧云备,张晓威,赵永平,王晓峰.组织芯片技术检测CMTM2在人睾丸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中国男科学杂志,2011,25(3),. 萧云备,张晓威,牛屹东,徐涛.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科学,2010,27(6),. Xiaowei Zhang,Jian Zhang,Jie Chen,Chunfang Zhang,Qing Li,Tao Xu,Xiaofeng and Risk Factors of Nocturia and Nocturia-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Urol Int,2011;86:173-178.(IF )29. 张韬,徐涛,张小明,周冰莹.右肾囊性癌伴双下腔静脉一例.中华外科杂志,2010,12(4):. 刘士军,张晓威,张健,陈捷,张春芳,李清,徐涛,王晓峰.北京地区人群夜尿患病率风险因素及相关生活质量调查.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09):. 李涛,王丹蕾,王兵,梁公文,李媛,张华,徐涛,刘玉兰.某三甲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及经验.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04):. 胡卫国,王晓峰,徐涛,李建兴,陈亮,于澄钒,黄晓波. 纳米细菌大鼠肾结石模型初步建立及成石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4): . 徐涛,李晶,萧云备,刘振华,李清,王晓峰. CMTM5通过下调HER2抑制前列腺癌的肿瘤行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4):. 李清,徐涛,何培英,郝一昌,王晓峰. 整合素连接激酶对裸鼠前列腺癌的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4):. 海艇,徐涛,王晓峰.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在器官移植中的保护作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0,7(6),552-556.(综述)36. 刘振华,张晓威,徐涛,王晓峰.CMTM2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0,7(2):. Xu Tao,Zhang Xiaowei,Qu Xing-ke, Ye Hai-yun, Huang Xiao-bo, Zhang Xiao-peng,Hou Shu-kun and Wang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B Vitamins in the Chinese of Urology,2008,179(3):1190-1194.(IF )38. Xu Tao, Haering C, Lau CK, Obed A, Ma J, Doenecke A, Scherer MN, Schnitzbauer AA, Fan ST, Schlitt HJ, Tsui of interleukin-10 is superior to 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 with human immunoglobulin G(1)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allograft deterioration in organ Gene .(IF )39. 李清,白文俊,徐涛,王晓峰.藻酸双酯钠所致阴茎异常勃起发病机制的探讨.中国性科学.2009,18(11),. 李清,徐涛,王晓峰.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中华肿瘤杂志,2009,31(12):. 邹咏心,耿紫娴,王佳,徐涛.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诊断转移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9):. 徐涛,张晓鹏,王晓峰.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3):. 李清,白文俊,徐涛,许克新,王晓峰.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9,23(5),. 张健,王晓峰,徐涛.夜尿与生活质量.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7):. 杨力,李建国,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清.BALB/c裸鼠前列腺癌原位种植模型的超声应用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3):. 秦峰,徐涛,王晓峰.肾上腺素α1受体亚型与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所致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2):. 郝一昌,何培英,徐涛,王晓峰.整合素连接激酶与肿瘤.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9,6(2):. 杨力,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建国.高频超声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2),. 梁公文,王兵,张华,徐涛,李佳,荆珊,王丹蕾,李媛,刘玉兰.基于线性视觉模拟标尺的评审方法在科研课题立项评审中的应用及其对照分析.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6),. 李清,徐涛,郝一昌,马丽萍,王晓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膀胱癌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6),. 徐涛,王晓峰,黄晓波,白文俊,侯树坤,朱积川.前列腺癌合并膀胱癌4例分析.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1):. 李清,徐涛,白文俊,许克新,王晓峰.青少年男性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8,15(6),. 何保华,徐涛,张万蕾,杨力,李清,王晓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裸鼠前列腺种植肿瘤中的应用.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 李清,徐涛,许克新,何培英,王晓峰.血红素加氧酶-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4):. 徐涛,王晓峰,黄晓波等.盆腔脂肪增多症两例兄弟患者报道及文献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4):. 王晓峰,徐涛.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临床外科杂志,2007,15(2):. 张晓鹏,徐涛,刘丽丽,白文俊,王晓峰.转移体内迟发过敏反应检测法改进及对心脏移植大鼠免疫状态的评价.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 陈育红,王书杰,贾晋松,徐涛,江滨.重组活化Ⅶ因子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一例.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59. 徐涛,张小东,王晓峰,黄晓波,张晓鹏,侯树坤.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充盈性膀胱测压参数的重测信度评价.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5):. 徐涛,王晓峰,曲星珂,叶海云,张晓鹏,黄晓波,侯树坤.诱导HO-1表达延长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10):. 邓燕青,徐涛,祖丽安,李银雪,张海燕,王晓峰,王佳,赵雪丽.肾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专用量表的制订及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学杂志,2006,12(21):. 徐涛,王晓峰,曲星珂,叶海云,黄晓波,张晓鹏,侯树坤.B族维生素在肾移植受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异常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4):. 徐涛,王晓峰,董霄松,曲星珂,叶海云,黄晓波,韩芳,侯树坤.肾移植后重症肺炎17例临床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0):. 郭长勇,王晓峰,许克新,董建强,黄晓波,刘士军,徐涛,叶海云.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3):. 叶海云,杨波,曲星珂,徐涛,黄晓波,王晓峰.SARS 和肾移植患者大剂量应用激素后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比较.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1):. Xu Tao,Wang Xiaofeng,Hou Shukun,et of PSA,PSMA and hK2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2):. 徐涛,王晓峰,黄晓波,张小东,曲星珂,叶海云.前列腺癌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4例报告.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2):. Xu Tao,Chen Xi,Wang Xiaofeng,Huang Xiaobo,Qu Xing ke,Ye Haiyun,Zhang Xiaodong,Hou Shukun,Zhu paramagnetic resonance in monitoring of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ra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4,117(10):1552-1557.(IF )69. 徐涛,张小东,王晓峰,侯树坤,朱积川,黄晓波,单诗山.经直肠超声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梗阻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5):. 徐涛,王晓峰,曲星珂等.应用电子顺磁技术研究大鼠肾移植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一氧化氮水平及变化.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1):. Tsui TY, Wu X, Lau CK, Ho DW, Xu T, Siu YT, Fan of chronic deterioration of heart allograft by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mediated heme oxygenase-1 gene , 107(20):2623-9.(IF )72. 黄晓波,曹成,徐涛,高健,王晓峰.表阿霉素髂内动脉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9):. 黄晓波,王晓峰,徐涛,曹成.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3):. 徐涛,张小东,王晓峰,侯树坤,朱积川,黄晓波.经直肠超声检查指标预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疗效的价值.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5):. Xu Tao,Wang Xiaofeng,Hou Shukun,et of castration on risk factors for arteriosclerosis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115(9):1336-1340.(IF )76. 曲星珂,侯树坤,王晓峰,顾永鹏,徐涛.9例女性尿瘘的病因及治疗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2,3(1):. 张小东,徐涛,王晓峰,侯树坤,朱积川.前列腺假定圆面积比在评价膀胱出口梗阻中的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5):. 张小东,刘大为,徐涛,张波,王晓峰,朱积川,侯树坤.家族性睾丸肿瘤(附二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 侯树坤,徐涛.前列腺癌骨转移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治疗对策.实用肿瘤杂志,2002,17(1):. 徐涛,王晓峰,侯树坤,朱积川,张小东,黄晓波.双侧睾丸切除术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华外科杂志,2001,39(9):. 徐涛,王晓峰,侯树坤,朱积川,张小东,黄晓波.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12):. 黄晓波,朱积川,王晓峰,杨宗于,曲星珂,白文俊,刘士军,许清泉,徐涛,许克新.系列化理论教学辅导与量化实习工作任务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2000,(4):. 白文俊,王晓峰,朱积川,侯树坤,张小东,曲星珂,刘士军,姜辉,许克新,徐涛.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合并症[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38-39.

肯定是北医啊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北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齐全,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实行八年制,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

分子医学生物学杂志投稿怎么样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但是 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普通国家级期刊。

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是研究所有天然大分子的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公认国际期刊。它介绍了有关蛋白质,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蛋白聚糖,木质素,生物多酸和核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发现必须是新的和新颖的,而不是重复早期或类似的出版工作。范围包括生物活性和相互作用,分子缔合,化学和生物修饰以及功能特性。还欢迎有关模型系统,结构构象研究,理论发展和新的分析技术的论文

生物光子学杂志怎么样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大热点之一。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都将环绕人与人类的发展问题,寻求自己的有意义的生长点与发展面,而生命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更是直指高等生命活体与人体本身的一些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已形成了光子学与生命科学互相交叉的学科新分支——生物医学光子学(Biomedical Photonics)。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发展十分迅速,它将开拓生命科学的一个新领域。最近两年美国光学年会的论文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内容与生命科学有关。国际上也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与杂志,如日本已成立了一个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美国几个大学也建立了几个研究小组。Laurin 出版公司于1991年发行了“Bio-Photonics”新杂志。多年来,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于每年年初召开一次规模十分庞大的“生物医学光学”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于1996年出版了新的期刊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美国光学学会重要的会刊之一“Applied Optics”也于1996年将其“Optical Technology”栏目更名为“ Optical Technology and Biomedical Optics”。 生物医学光子学包括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两部分。分属于生物学或医学的光子学与光子技术领域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界,两者之间存在有相互交叠的范围。其中医学光子学发展迅速,已成雏形。目前,生物医学光子学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一是生物系统中产生的光子及其反映的生命过程,以及这种光子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农业、环境、甚至食品品质检查方面的重要应用。利用光子及其技术对生物系统进行的检测、治疗、加工和改造等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二是医学光子学基础和技术,包括组织光学、医学光谱技术、医学成像术、新颖的激光诊断和激光医疗机理极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生物光子学 早在光子学产生初期,充满发展活力的生物科学就和光子学相互交叉渗透,促使生物光子学这一边缘学科生长点悄然崛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个新兴领域的提出是基于生物系统的超微弱光子辐射(BPE)的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迄今为止,人们对BPE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例如,认为BPE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生物体的固有的一种功能。它是在不同的生理、生化条件下生物体综合信息的反映。除了少数低级生物如某些原生生物和藻类外,大多数动植物均能产生BPE。而且生物进化程度高,BPE值越大。BPE的光谱范围从紫外、可见到红外波段。另外,生物进化水平越高、辐射的波长越向红外扩展。BPE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并具有泊松相干场的特征,它是生物体量子效率极低的一种低水平化学发光。 如果说光子学是产生和利用以光子作为量化单位的辐射的技术,而且其应用范围从能量的产生和探测扩展到信息的提取、传输与处理等,那么,生物光子学则涉及生物系统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和对来自生物系统的光子探测,以及这些光子携带的有关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信息,还包括利用光子对生物系统进行加工改造。 生物系统的光子发射 生物系统的自发超弱发光 只要是活的生物,小至细菌微生物和各种动植物细胞,大到植物,动物甚至人,都存在自发的光子辐射,通常,这种光子发射极其微弱,只有几个到几千个光子/秒每平方厘米,故称为系统自发的超微弱发光。其光谱范围颇宽,从紫外延伸至近红外,必须用灵敏的光电探测器才能探测到。近30年的研究表明:生物超微弱发光与生物的氧化代谢、细胞的分裂和死亡、光合作用、癌变以及生长的调控等许多基本的生命过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正是由于它与活的生物体内发生的生化过程、生物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使其在医学,农业,环境等众多方面都有潜在的诊断价值。生物系统超弱发光的本质 生物系统超微弱发光的光子来源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中心,目前认为它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系统中由于氧化代谢而不断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并由此产生单线态氧和激发碳基,它受生物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 2.生物体内酶促反应形成的激发态分子; 3.由于集合效应所形成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如DNA及其缄基)的激发态和激发态复合物因其能级分布远离玻耳兹曼分布,而使生物系统处于能级高度反转状态,并通过相互作用而发射具有某种相干程度的光子。其相干程度可能是生命的一个特征。生物系统的超弱光子辐射是否携带信息、是否构成生物系统之间及其内部细胞之间通信联系的一种途径?这些都是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深入认识生物超弱发光的本质,开发其应用潜力,是生物光子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生物系统超弱发光的重要应用 生物系统的超弱发光在临床诊断、农作物遗传性诊断及环境监测功能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由于超弱发光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有关,因此使之在临床诊断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已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其血液以及许多器官与组织的超弱发光升高。另外,研究还发现,种子与幼芽的超弱发光对温度、湿度、及盐碱度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物的抗寒、抗旱与抗盐碱的性能,显示了生物超弱发光在农业上的选种育种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前景。物理、化学方法的环境监测只能给出当时测量的污染程度。由于生物系统的超弱发光对环境水源与大气中的化学污染极为敏感,因此可利用其作为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剂,为环境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捷手段。 生物超弱发光的成像 利用高灵敏度的光子探测与成像技术,并结合光子统计与光子相关测量技术,在可见或近红外波段获得生物体的超弱发光的二维图像,用以测量人体的代谢功能与抗氧化、抗衰老的机体防御功能。因此可望在疾病与临床诊断方面得到重要应用。 生物系统与细胞之间的光通信 一般认为,细胞间的“通信”总是借助一些特殊的“信使分子”来实现的。“信使分子”包括激素、抗体、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也包括某些无机离子。这种通信从本质上讲都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信使与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化学通信”。细胞间是否存在“物理通信”?即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着通过电磁场或光子相互作用来实现现代的信息传递?目前已有实验证据表明:细胞、组织甚至生物体之间有可能通过光子的发散和接收传递信息。细胞之间光通信的研究将会揭示生命现象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面,并可能在医学、健身和农业等诸多方面得到重要的应用。 生物系统的诱导发光 外界短暂的强光照射可以诱导生物系统的光子发散,这种诱导发光的强度通常大大高于自发发光的强度,且随时间衰减。诱导发光的光谱和强度取决于组成生物系统的可激发分子的种类和含量,还取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能量传递,因此,诱导发光将能提供生物系统组成的结构的信息,这种发光早已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最近研究表明这种诱导发光在疾病的诊断和食品质量的检测方面具有相当诱人的应用前景。 光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与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与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工具,并为之带来革命性变化。 荧光探剂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细胞内一个任意选定的深度上将激光束聚焦成线度接近单个分子的极小的斑点,并在细胞内一定深度的层面上进行扫描,通过光学系统,即可得到细胞一个层面的清晰图象。连续改变激光的聚焦深度,在一系列的层面上进行扫描,最后获得整个细胞的三维图象。利用目前已达上千种与细胞内不同分子(或离子)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探针,人们就可以直接观测活细胞中各种重要生物分子的位置、运动以及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等。例如观测细胞骨架上的微管、微丝与中间纤维,观察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各种重要的酶与信使分子,还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自身已有的荧光蛋白引入细胞,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研究基因的表达、细胞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细胞内的“交通”等。荧光探针和荧光蛋白与激光共焦显微术的结合,使人们能够看到细胞内一个既复杂又异彩纷呈的世界。 多光子荧光成像技术 目前,共焦显微成像术使用的是可见光波段的氩离子激光器,因此可能引起活细胞的损伤。利用多光子,如多光子激发,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由于近红外光激发,故对活细胞的损伤大大减小;二是在组织中由于近红外光比可见光的透光率高,因此可观测样品中更深层的荧光成像;三是许多用在可见区甚至紫区的荧光探剂照样可以使用。这种技术主要是使用高强度红外激光,使双光子的激发效率与短波长的单光子相当。现在已有一些激光器满足这一要求。 光钳和单分子操作 光钳(Optical tweezer)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其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微粒(如一个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硅珠)处于一个强度按高斯分布的激光光束中时,由于光场强度的空间变化,光束将对微粒产生一种梯度压力,驱使其移向光束中心,并使其稳定在那里。这样,激光束就似“钳子”将粒子牢牢地钳住,并令其随光束人为地移动。光钳施加在微粒上的压力取决于光的波长、光束的宽度及功率等。当激光器的功率为几毫瓦到几瓦时,施加于尺寸为微米大小的微粒上的力大约为几个到几百皮(10-10)牛顿。为了不使激光被生物组织强烈吸收,为了不使激光被生物组织强烈吸收,光钳一般使用近红外激光器光源。光钳技术的重要应用是,用以研究和观测与肌肉收缩、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密切相关的一类蛋白质——分子马达。研究时,将一个微米大小的硅珠或聚苯乙烯珠与这些分子马达接在一起,在显微镜下用光钳钳住小珠,启动分子马达,就可以测量出分子马达运动时产生的力。德国学者已经用激光在卵细胞膜上打孔,用光钳将精子抓住并送入卵细胞,大大提高了体外受精的成功率。今后,新一代的光钳将具备施力的反馈机制,使光钳加在捕捉的离子上的力能改变其大小,从而研究影响分子马达的各种因素。光钳还可以用来对细胞进行各种加工等。因此,-----光钳将在细胞工程技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学光子学 当今,医学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医学的重点正由传统的基于症状治疗模式向以信息为依据的治疗模式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症状仅仅是疾病的被滞后的很粗糙的人体异常反应。当今一些重大医学课题的研究,一开始就把着眼点放在探索导致疾病的生物信息规律上,以控制生物逻辑信息处于健康状态,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此,人们从各个学科(磁学、声学、化学、光学等)探索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目前,人们认为光子学有希望在当今医学的大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认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规律,以及激光为代表的高性能光源和高灵敏度光学探测器的研制成功分别是这种认知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新兴的光子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医学光子学(Medical photonics)。医学光子学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医学的迫切需要。许多面向临床光治疗以及光诊断的具体应用,如激光医学中的光计量学、光学成像诊断学、肿瘤诊断与治疗等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亟待医学光子学给出满意的回答,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光子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光子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组织,特别是活体的生物组织。它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人类医学,并有可能创造出新的高科技产业,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医学光子学正处于兴起阶段,我国的研究基础与条件虽然相对较为落后,但我们在实践方面多有优势,且同国外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因此只要组织得力,选题得当,经过努力一定会在某些方面,如理论和计算以及临床方面获得突破,并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医学光子学基础 关于光特别是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知识,引起国际瞩目,已成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激光生物医学的应用基础和前提。例如,当前处在临床应用边缘的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和诊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设计并确认人体组织内的光分布情况,这涉及到诸多学科各方面的理论与实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光在组织体内传播的特殊方式、组织光学性质的描述以及有关实验技术的开发和完善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以新的思维和手段加以解决。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生物组织中光的传播模型,但是统一的生物组织光学理论却远未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光学”(Tissue optics)作为研究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专门学科应运而生,它涉及医学光子学中最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也是进一步发展光医学(包含光诊断和光治疗)的前提。 组织光学是医学光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运动学(如光的传播)问题和动力学(如光的探测)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的主要研究任务是:研究生物组织的光学性质和确定某靶位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流率。前者涉及由测量的光分布和一定的光传播模型确定组织体的光学基本参数,称为“正”问题;后者则从组织体的光学基本参数和光传播模型出发导出组织体内光分布,属于“逆”问题。当前结合考虑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实际所提供的可能性,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理论研究 目前虽借鉴中子传输理论初步建立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模型,但与建立组织光学的统一理论架构体系尚有较大距离,生物组织的光学理论远未成熟,有许多理论上的空白点有待填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源于生物组织结构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是理论工具不足的结果。需要有更精细和准确的理论来替代过于简化的现有模型,也就是要用更复杂的理论来描述生物组织的光学性质以及光在其中的传播行为。需要做的工作,其一是:建立准确的组织光学模型,使之能反映生物组织空间结构及其尺寸分布情况、组织各个部分的散射与吸收特性以及折射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其二是:改造传输方程,使之适应新的条件,并能在某些情况下求出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的基本性质。 光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 蒙特卡罗(Monte Carlo)计算模拟方法,已在许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算法,但还应继续开发新的更为有效的算法以适应生物组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要求。除了了解光在组织中的分布,还在探索从大量数字模拟中得到生物组织中光的宏观分布与其光学性质基本参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另外,发展非稳态的光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中可以获得比稳态条件下更多的信息。 组织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在组织中光的传输理论确立后,一项关键工作是确定组织体,尤其是人体的光学性质基本参数,即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散射相位函数或平均散射余弦g以及折射率n等。一旦已知这些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参数,在给定的光照方式和边界条件下,光能流率或其它参量全反射率R全透过率T等分布均可由有关的传输模型唯一地确定。目前有关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测量方法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活体的无损检测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时间分辨率与频率分辨率的测量方法引人注目。生物组织折射率及色散关系 人们在各种情况下使用假设的折射率数据(),但是有关生物组织折射率的研究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至今人们还未在概念上对生物组织折射率做深入的辨析,也还没有完全掌握活体甚至离体组织折射率的精确测量方法。又因组织体存在强烈散射而造成的精确测量工作困难,人们尚未获得人体各种组织的可靠实验数据。业已证明生物组织的折射率和色散参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验上对组织光学的深入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应将生物组织的折射率与色散参数的测量及方法作为重点之一开展研究。组织光学理论工作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作为医学光子学基础的组织光学部分,除了要发展测量技术、建立组织光学参数数据库外,在理论上可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A.继续改进生物组织光传输模型,一要发展受限制少、快速而又精确的模型;二要精确化组织光学模型,使之与生物组织特别是活体组织状态相近似; B.研究短脉冲光在组织中的传播行为以及漫散射光的时间变化特性,为光学成像术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C.研究调制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特点,例如将受振幅调制的光照射到组织上会产生慢散射光子密度波,一样发生反射、折射、衍射、散射、色散等,可以无损地探测组织的光学性质参数,又可以用来成像; D.研究生物组织散射和吸收的光学特性对测量荧光及其光谱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已经初步表明,这种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E.对光在复杂组织结构中的传输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通过大量模拟,找出简单而有效的规律来说明光在组织中传输的基本性质,并在各种参数之间建立联系,为组织光学性质的测量提供依据; F.统一生物组织光学性质参数的描述,建立完善的组织光学理论体系。 医学光子技术 医学光子技术分为两大类:光子诊断医学技术与光子治疗医学技术,前者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后者则以光子作为能量载体。 目前,无论是光诊断还是光治疗技术,多以激光为光源。如果着眼于人体应用为对象,这两种技术则归属于激光医学范畴。激光医学是医学光子技术的一个特有的重要应用领域,也是近多年来迅猛兴起的一个新学科分支(详见本节第3点)。根据国际、国内的发展情况,以下诸点是医学光子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医学光谱技术 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精确度以及无损、安全、快速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激光光谱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一门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医学光谱学”逐渐形成。1.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与药物荧光光谱。已对激光诱导生物组织自体荧光和药物荧光诊断动脉粥样斑块和恶性肿瘤进行了临床前的研究。内容涉及光敏剂的吸收谱、激发与发射荧光谱以及各种波长激光激发下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内源性荧光基团特征光谱等。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用于癌瘤诊断和定位的实时荧光图像处理系统。 激光荧光光谱诊断肿瘤技术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光谱检验法的灵敏度很高,如能找到肿瘤细胞的特征荧光峰,来诊断癌细胞的存在,则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起巨大作用。但至今该技术在临床上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荧光峰。现在人们所谓的特征荧光峰实际上只是卟啉分子的荧光峰。客观和科学地判断激光荧光光谱对肿瘤的诊断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某些癌瘤的药物荧光诊断已进入临床试用,自体荧光的应用尚处于摸索之中。需要开展激光激发生物组织和细胞内物质的机理研究,探讨激光诱发组织自体荧光与癌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以及新型光敏剂的荧光谱、荧光产额和最佳激发波长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极其稳定、可靠的特征数据,为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组织的喇曼光谱。近年来,喇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医学中已显示出它在灵敏度、分辨率、无损伤等方面的优势,克服了荧光光谱技术区分病变组织是由于生物大分子荧光带较宽、易于重叠对准确诊断带来的影响。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加紧开展以下研究工作:其一,对重要医学物质的喇曼光谱进行研究,并建立其光谱数据库(包括分子组分与结构相对应的敏感特征谱线及其强度等);其二,研究疾病的喇曼光谱,分析从正常到病变过程中生物组分的变化与发病机理;其三,开发小型、高效、适用于体表与体内的医用喇曼光谱仪和诊断仪。 3.生物组织的超快时间分辨光谱。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比稳态光谱在技术上更灵敏、更客观和更具有选择性。因此,将脉宽为ps、fs量级的超短激光脉冲光源用于医学受到广泛重视,其一,应发展超快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用于测量生物组织及生物分子的荧光衰变时间,分析癌组织分子驰豫动力学性质等,为进一步研究自体荧光法诊断恶性肿瘤提供基础数据;其二,应发展超快时间分辨漫反射(透射)光谱技术。以时域的角度测量组织的漫反射,从而间接确定组织的光学特征。这是一种全新的、适用于活体的、无损和实时的测量方法,为确知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解决医学光子学中基础测量问题开辟一条新径。应抓紧开展原理与技术的研究,以获得有价值的活体光学参数,为光诊断与光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 医学成像技术 人们致力的目标是:发展无辐射损伤、高分辨率的生物组织光学成像方法与技术,同时应具有非侵入式、实时、安全、经济、小型、且能监测活体组织内部处于自然状态化学成分的特点。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分辨成像技术,它以超短脉冲激光作为光源,根据光脉冲在组织内传播时的时间分辨特性,使用门控技术分离出漫反射脉冲中未被散射的所谓早期光,进行成像。正在研究的典型时间门有条纹照相机、克尔门、电子全息等。该项技术是光学层析(断层)造影(OT)技术中最主要的一种; 2.相干分辨成像技术(OCT)。它采用的是弱相干光光源(如,弱相干脉冲激光或宽带的非相干光光源),其相干长度很短(如20μm)。利用光源的低相干性能通过散射介质来实现成像,实现手段有干涉仪、全息术等; 3.漫射光子密度波成像技术。透过生物组织的漫射光占相当大的比例,也可利用它进行医学成像。高频调制的光射入生物组织,被漫射后的光子在生物组织内部呈周期分布,形成漫射光子密度波。这种光子密度波以一定的相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在生物组织中传播,又被折射、衍射、色散、散射,因而使之出射光携带生物组织内部结构的信息。测量其振幅和相位,再经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便能够得到生物组织的有关图像。 4.图像重建技术。生物散射介质的结构特征信息隐含在漫射光中。若能找到描述光在介质中迁徙规律,通过测试漫射光的有关参数,在眼光的散射路径逆向追溯,则应能重建散射介质结构图像。如采用锁摸激光器作光源,条纹相机测试散射体周围的漫射光的时间分辨参量,再用逆问题算法进行图像重建。目前,逆问题算法大体有两类:一类为蒙特卡罗法,采用这种方法,图像重建精度高,但是计算复杂;另一类是基于光的传输方程,采用优化算法,根据测试周围时间分辨率漫射光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 除了上面四种技术外,近年来还发展了其它一些生物组织成像技术,如空间选通门成像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成像、受激喇曼散射成像以及光声医学成像技术等。目前,国际上光学医学成像技术尚处于初始研究阶段,离实用化还有相当距离,但人们已经看到它初露曙光。 医用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技术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场合多种波长可供选择等一系列显著优点,所以它在激光诊断医疗技术中有逐渐取代其他多种激光器的趋势,从而有可能成为激光医用仪器的最主要光源。目前的状况是: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为800nm~900nm,功率为3~10mW,已逐渐替代He-Ne激光器作照射治疗和光针疗法,以及作各种指示光源;中功率器件,波长652nm~690nm,功率1~5W,已逐渐替代染料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可治疗较深部的肿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也有可能替代Nd:YAG激光治疗机。如波长为800nm~900,功率为30W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穿透组织深,适用于Nd:YAG激光所能治疗的大部分病种。 其它医用激光技术发展动向 近年来,值得注意的研究动向还有:其一是新工作波长激光医疗仪器的开拓;其二是Ho:YAG和Er:YAG激光手术刀走向实用化;其三是腔内治疗适用的光纤内窥式激光医疗技术的开发;其四是激光医疗设备实现智能化。 激光医学 以激光为光源,着眼于人体应用为对象的光诊断和光治疗技术开辟了激光医学这个重要的新领域。多年来,激光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发展医学诊断的关键技术。它解决了医学中的许多难题,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在基础研究、新技术开发以及新设备研制和生产等诸多方面都保持持续的、强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激光医学的出色应用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光动力疗法(PDT)治癌 治癌光动力学肿瘤治疗是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大课题。肌体注射肿瘤能聚集的光敏剂之后,受激光照射,产生光化学作用,可以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皮肤光敏副反应大,要长时间避光;而是激光透入人体的深度太浅,深层肿瘤无法进行光化作用,因此复发的可能性很大。现正在积极研制开发性能优良的光敏剂和能穿透组织深部且与光敏剂作用良好的激光。此疗法的前景仍然是十分乐观的。 2.激光治疗心血管疾病 经皮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及阻塞病变的技术已有长足发展。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冠脉成形术已成为首选方法。但因管腔的再狭窄等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 因此该项技术目前还难以有效推广。除上述冠状动脉成形术外,心肌血管重建术、激光直接消融心脏的异常节律点,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等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journal of biophotonics生物光子学杂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最大热点之一。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和技术将被包围的人喜欢发展,寻求有意义的增长点与面的发展,生命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冲着更高的生命体内与人体本身的,一些重大问题。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横向光子学和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 - 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发展非常迅速,它会打开一个新的生命科学领域的。近两年来,有近三分之二的年度会议的文件中,美国光学的生命科学。国际专业研究机构和杂志,如日本已成立了一个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美国几所大学已经建立了几个研究小组。劳林出版公司于1991年新颁布的“生物光子学”杂志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巨大的规模生物医学光学,并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新的杂志,生物医学光学杂志。其中一个重要期刊,美国光学学会于1996年,“应用光学”,“光学技术”一节更名为“光学技术和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医学光子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两部分。属于生物学或医学,光子学和光子学技术到目前为止,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重叠范围。医学光子学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原型。目前,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首先,产生的光子在生物系统中,反映生活当然,这个光子在生物研究,医疗诊断,农业,环境,甚至食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光子对生物系统测试,处理,加工和改造,其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第二个是医学光子学基础和技术,包括组织光学,医疗,光谱学,医学影像技术,新型的激光诊断和激光医疗机构的作用机制非常生物光子学,光电早,早在充满。活力生物科学与工程学交叉渗透促使生物光子学这种跨学科的生长点悄然崛起。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新兴的领域发现的基础上研究生物系统的超微弱光子辐射(BPE)。到目前为止,人们的BPE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例如,BPE在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生物体的固有特征,它是反映了不同的生理和生化条件下的生物。低级的生命形式除少数人外,大部分一些原生生物和藻类等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制作BPE,高度的生物进化,BPE值越高。BPE从紫外的光谱范围内,可以看出,在红外波段。另外,较高的水平的生物演化,更多的辐射的波长的红外分机。BPE具有高程度的连贯性,并具有一个泊松相干场特性??,这是非常低的生物体的一个低级别的化学发光的量子效率。光子技术用于产生和利用辐射光子作为定量单位,它的应用范围从能量的产生和检测扩展到提取,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然后,生物光子学涉及生物系统的光子的能量释放的形式和的结构和功能上从生物系统的检测,而这些光子的光子进行生物系统,包括使用生物系统的光子加工改造。生物系统的光子发射生物系统,只要是生物,小的细菌微生物及各种移动植物细胞的自发超弱发光,大型植物,动物,甚至人,有自发的光子辐射,通常情况下,这种光子发射极其微弱,只有几个到几千个光子/秒每平方厘米,所谓的超微弱光子发射系统自发非常延伸从紫外到近红外的宽的光谱范围,必须是敏感的光电检测器可以检测到近30年的研究生物超弱发光和生物氧化代谢,细胞分裂和死亡,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癌细胞生长调控,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活的。体内生化过程的活的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密切的联系,因此,之前,它有一个潜在的诊断价值在医药,农业,环境等诸多方面。生物系统超弱发光的性质的生物系统超弱发光的光子源是该中心的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在认为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系统,氧化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产生单线态氧和激发的碳为基础的,它是受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免疫系统,体内的酶促反应形成激发态分子; 3。由于收集的效果重要的生物分子(如DNA和简基)激发态和激发态复杂的,因为它的水平分布距离玻尔兹曼分布的生物系统能量水平反转状态的高度,并具有一定的相干度的相互作用所发射的光子。其相干的程度可能是一个的寿命特性的的生物系统的超微弱子辐射是否携带信息的构成方式间和细胞内的生物系统之间的通信链路?重要的问题是有趣的。的生物超弱发光性质,其潜在的应用和发展,是深入了解的生物光子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超弱发光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的超弱发光有重要的应用在临床诊断,作物遗传诊断和环境监测功能的超弱发光的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潜力,例如,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液,以及一些器官和组织的超弱发光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种子和芽的超弱发光依赖于温度,湿度,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物的抗寒,抗旱,盐碱地的表现,说明了生物超弱发光的选择,养殖业,农业前景的重要应用。环境监测的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只能给出测得的空气污染水平的时候超弱发光的生物系统是非常敏感的环境中,水和大气化学污染,它可以被用作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指标,一个新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杂志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 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 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 PLANT(分子植物) 也升至,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 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

1.生物学教学成为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良师益友。杂志面向国内外正式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物学教师,兼顾高校和其他生物学工作者。《生物学教学》刊载稿件的栏目和内容:“生物科学综述”、“生物学科主管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快捷分类:教育中等教育社会科学II出版发行:上海月刊A4期刊刊号:1004-7549,31-1009/G4创刊时间:1958影响因子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2.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刊载内容:(1)媒介生物(鼠类、蚊类、蝇类、蜚蠊、蚤类、蜱类等)的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等;(2)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技术,媒介生物的控制药剂与器械;(3)媒介生物传染病的主管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快捷分类: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北京双月刊A4期刊刊号:1003-4692,13-1142/R创刊时间:1985影响因子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以此来传播现代生物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反映生物医学的学术水平与发展动向,有效地促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国内生物医学的研究水平,引导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与研究方向,推动生物主管主: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快捷分类:医学基础医学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黑龙江旬刊A4期刊刊号:1673-6273,23-1544/R创刊时间:2011影响因子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4.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主要刊登人口器官、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生物效应、生物电阻抗、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医学测量、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医学超声、血液净化、中医药工程、人工智能、医学图像与成像、介入医学工程技术、康复工程、组织主管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快捷分类: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山东季刊A4期刊刊号:1672-6278,37-1413/R创刊时间:1982影响因子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5.生物学《生物学杂志》(双月刊)1983年创刊,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理、生化、遗传、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大中专院校生物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主管主: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科协合肥市科协快捷分类:生物生物学基础科学出版发行:安徽双月刊A4期刊刊号:1008-9632,34-1081/Q创刊时间:1983影响因子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刚了解到一家SCI微生物期刊征稿的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BEB2014)将于2014年9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它的上一期期刊文章差不多都通过了SCI检索截稿时间好像是2014年3月10日,还有什么需要,你就百度一下这个会议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

《科学》(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

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

《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

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

《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

这三份DJ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

这几份牛气的DJ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DJ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

可喜的是Plos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 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

《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庞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杂志

1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rd edition) Lehninger 必读2 Biochemisty Stryer 选读3 Biochemisty Zubay 选读4 Moleculor Biology of the Cell Alberts et al. 必读5 Nature Mac. Magasines Ltd. 必读6 Nature Medicine Mac. Magasines Ltd. 选读7 Nature Structure Biol Mac. Magasines Ltd. 选读8 Science 必读9 Cell Cell Press 必读10 EMBO J. Eur. Mol. Bio. Org. 必读11 必读12 Biochemistry Cambridge 必读13 Menthods Enzymol USA 必读14 J. Biol. Chem. USA 必读15 Nucleic Acid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必读16 Cancer Res. USA 必读17 Gene Elsevier 必读18 J. Bacteriol USA 必读19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必读2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必读21 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学报 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选读22 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院

Nature,Science,Cell,JBC,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et al.

有关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国内外著名杂志,我光说几个国内的吧,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唉。 现学好英文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