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见过黄连素,黄连素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中药,从黄连、黄柏、三棵松等植物中提取出来,但也有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那么现在分享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黄连素的功效
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重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天下总产量的70-80%,销天下各地,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度掩护植物。
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黄色,常分枝成簇生状,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多数须很。复叶基生,叶片卵状三角形,3-5全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春天开黄绿色花,2比方或者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春末夏初效果。种子长卵形,褐色。
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效用,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低落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身分。
黄连素的副作用
起首是致使肠道PH值(酸碱度)的转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恒久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率加速,食品靡团以及肠道打仗的有用时间淘汰,减短了吸取营养物质的时间。
第三是药物对于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恒久服用某些药物,会损坏人对于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取,而致使种种体系涌现疾病。
黄连素的其他重要副作用
味苦。剂量过大时对于胃有肯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对于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法有关,逐日口服2克下列,对于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体系,引起心率减慢。以是,临床上为了制止副作用的产生,对付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者将每次剂量适量淘汰至克;一样平常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便加大,最佳不要凌驾2克。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显着,且呈量效瓜葛。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肯定危害,不宜恒久大量服用。其重要副作用大概便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运用后偶有恶心、吐逆、皮疹及发烧,停药后便可消散。
黄连素的作用
1、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2、对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
3、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作用,而能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减轻;
4、本品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连素的功效
1、黄连素在临床中一直作为非处方药用于治疗腹泻,但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显着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
2、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着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其化学结构如图所示。
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
1、黄连素片的作用:
、抑菌作用
黄连素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黄连素具有抗菌作用,具有抗菌作用。抑制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以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均无明显的耐药性。
、清热解毒
根据中医的解释,这类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具有清邪热、清热、清毒的功效,从古至今,都是清热解毒的绝佳良药。
、胃炎的治疗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让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减轻。黄连素片还具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因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等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细菌具有良好的疗愈效果。
、高脂血症治疗
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经过一个疗程的疗程后,体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有很好的作用。,不失为一剂极佳的降脂药物。
2、黄连素片的作用:
、高血压治疗
黄连素的降压效果令人满意,许多中老年病患者在服用黄连素后,血压会下降到正常范围,这种药物还能起到改善血液动力状态、减少对心脏和肾脏的损害等作用,即使坚持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的治疗
黄连素具有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可使血糖、尿糖下降。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对抗癌症
黄连素与癌症的防治作用,也与其富含小蘖碱元素有关。在动物体内,小蘖碱对增强白细胞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很好的疗愈作用,对于细菌毒素元素、癌细胞都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同时也是因为它能增强机体的抑癌功能,以及抗癌的功效。
无论居家还是旅游,黄连素也许是人们最常提到的必备药物了。它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黄连素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通常每次口服克,每日3次。2003年6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一批停用的药品,其中包括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有媒体报道黄连素已停用,引起了很大误会。所谓的“复方黄连素”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的药物,此次停用是因为“质量不可控”,该药与我们常说的黄连素是完全不同的药物。黄连素仍收录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使用非常安全。黄连素口服后,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只是停留在肠道,对抗致病的细菌。这一特性虽然使黄连素对胃肠道以外的感染没有效果,但由于黄连素不被吸收入血液,所以副作用很小。科学家曾给小鼠按每千克体重8克的用量服用黄连素,24小时后尚有半数小鼠存活。如果换作是体重60千克的人,相当于每天吃上接近250克。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需要指出的是,腹泻后如果口服两三粒黄连素即可见效,大多属于非感染性腹泻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对于这些与细菌无关的腹泻,黄连素毫无作用。虽然服药后常常症状缓解,但一般与用药无关。虽然黄连素很安全,但有不少人一腹泻就吃黄连素,确实很不必要。
本品为中药提纯精制广谱长效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对结核杆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具有退热作用及抗心率失常作用。主用于细菌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各种急慢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久泻不止、恶性腹泻、梭菌性肠炎、季节性拉稀,各种化脓性感染症。硫酸黄连素能抑制细菌糖代谢中丙酮酸的氧化过程,影响细菌对维生素B6,烟酰胺等的利用,一抑制细菌DNA、RNA、蛋白质及类脂的合成,还可与DNA形成复合物,影响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繁殖。此外,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增强网妆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对细菌毒素还有明显的解毒效应,属免役增强剂。与肠内的产生吲哚、甲基吲哚等有害物质的酶相拮抗,抑制肠内的腐败发酵。促进猫狗肝脏胆汁的生成和分泌作用。硫酸黄连素内服可吸收,吸收后可迅速进入心、肺、肝、肾等组织中,故血中浓度较低。在体内经大部分肝脏代谢后由肾排出,仅少部分以原形由尿排出。硫酸黄连素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体外效力相当于依米丁的1/128及汉防已及汉防已甲素的1/4,体内效力相当于汉防已甲素的1/16。硫酸小檗碱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猫、大鼠血压下降。硫酸小檗碱1-3mg/ml体外试验,可降低肝素(50u/ml)对人及犬血的抗凝血作用,但小檗碱单独使用10mg/ml,本身具抗凝作用。因人体内有大量的氯离子,但没有硫酸根离子,盐酸小檗碱中的氯离子对人体是正常的,而硫酸小檗碱中的硫酸根却对人体有害,所以硫酸小檗碱只能一般用来做兽药。【毒理研究】小鼠腹腔注射硫酸小檗碱的半数致死量为 mg/kg。
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应为标示量的~ %。本品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根茎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可由黄连、黄柏或三棵针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药理毒理1. 含鞣质的中药与黄连素合用后,由于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二者结合,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降低疗效。2.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类别】同盐酸小檗碱。【规格】(1) (2) (3)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色。【作用类别】本品为止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不良反应】口服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作用类别】本品为止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肠道感染,如胃肠炎。【性状】本品为黄色片或糖衣片。药理毒理注意1.对本品过敏者、溶血性贫血患者禁用。遗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儿童应禁用,因本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以致黄疸。2.妊娠期头三个月慎用。3.如服用过量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4.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黄连素与茶不可同吃。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应禁止饮茶。茶水中含有约10%的鞣质,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可与黄连素中的生物碱结合形成难溶性的鞣酸盐沉淀,降低黄连素的药效。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3次;儿童用量见说明书【禁忌】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酒大黄,其泻下作用稍缓,善清上焦血分热毒。常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胸中烦热等证
大黄素又称朱砂莲甲素,它的生理活性决定它不仅可用于医疗,亦可以用于保健和日用化工品中,大黄素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我告诉你。
抗肿瘤活性的作用
大黄素对小鼠实体肉瘤S-180,小鼠肝癌、乳腺癌、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黑色素瘤和大鼠瓦克瘤及肺癌A-549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30%以上。在50mg/kg日-1剂量下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率为73%;在75mg/kg日-1剂量下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率为45%。大黄素可延长P388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期,延长率在40%以上。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癌细胞的氧化脱氢。
抗微生物生长作用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P、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临床常见厌氧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略高于甲硝唑,在8μg/ml浓度能使76%~91%的厌氧菌生长受抑。大黄素抗菌作用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呼吸与氨基酸、糖和蛋白质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等有关。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最终结果,使细菌生长受抑。
免疫抑制作用
按70mg/kg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大黄素,能够抑制大鼠抗体产生、抑制碳粒廓清能力、减轻免疫器官的重、降低白细胞数、降低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在10mg/ml浓度对[3H]-TdR和[3H]-Urd参入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痉、止咳作用
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大鼠肠管的痉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约为罂栗碱的4倍。大黄素还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黄素在小剂量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大黄素还有降压作用。
利尿作用
大黄素可使尿中钠和钾含量增加,促进输尿管蠕动,增加尿量。
对组胺的作用
按10μg/kg剂量给实验性肠梗阻大鼠灌胃大黄素,可使大鼠肠粘膜组胺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对血中组胺含量无影响。
对LTB4的合成作用
大黄素是5-脂氧酶的抑制剂,可抑制人型多核白细胞LTB4和全血中LTB4的合成,对PGE2的合成无抑制作用。
泻下作用
大黄素可抑制钠和钾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水分滞留在肠腔内,刺激大肠,促进其蠕动,从而起到泻下作用,但作用较弱。
口服大黄素在肠内易于吸收,2~3小时后血中即达最高浓度,以后慢慢下降,尿及胆汁在服药后4~8小时即达高峰,由尿排出可持续2天,在体内的分布以肝肾为最多。亦有人把它制成注射剂,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
大黄素被吸收后,由肾排出大黄酚,它能使酸性尿变成棕黄色,使碱性尿变成紫红色。
在临床上,用大黄素纯品治疗肿癌,主要用于白血病、胃癌等肿瘤,而最常用的则用于抑菌。它对很多细菌如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孤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枯草杆菌、草分枝杆菌、淋球菌、炭宜杆菌、草状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球菌、链球菌更为有效。本品对真菌、病毒、原虫也有效。同时,还具有利尿、利胆、解痉、降低血压抑制免疫功能等作用。
近代临床几乎各科都用,如治疗乙型脑炎与腮腺炎、伤寒、痢疾、尿路感染、淋病、肺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病、中耳炎、脉管炎等,和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急性及亚急性阑尾炎、烧伤、小儿麻痹、湿疹及若干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另外可治疗肝炎、蛲虫、口腔炎、口唇溃疡、消化不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因此,大黄素在临床上应用极广。
最新资料表明,大黄素可以影响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可预防冠脉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可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大黄素虽然毒性小,但孕妇禁用,因为它可能导致孕妇流产。
一去除芦荟中大黄素的方法:
取一片新鲜的芦荟叶片,洗净(最好用刷子刷),把叶片两边的刺去掉,再把芦荟叶上下的皮也去掉(最好用锋利的刀片剥离),然后用水稍微冲洗一下凝胶,半分钟即可。
扩展资料:
芦荟(学名:Aloe vera(Haw.) Berg)为阿福花科(又称日光兰科、独尾草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油葱、洋芦荟、翠叶芦荟、美国芦荟等。[3] 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即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但芦荟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普通人每日食用库拉索芦荟凝胶不宜超过30克。对芦荟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粗糙等现象,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急性肾炎。
“芦荟”一词有时也被用作对芦荟属植物的泛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芦荟
方法:芦荟大黄素可由芦荟汁低温干燥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粗品,然后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精制得到。
芦荟大黄素为大黄的抗菌有效成分,是一种橙色针状结晶或土黄色结晶粉末的化学物品,可从芦荟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抗菌活性和免疫抑制作用、泻下作用,现广泛用作药品、化妆品原料。
具有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轻松舒爽,去头屑的作用。在仓鼠成纤维细胞诱变性测定中本品表现为遗传毒性作用。可保护柚木免受白蚁的侵袭。
扩展资料:
1.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根茎,药用大黄的根茎,巴天酸模的根茎,齿果酸模的叶,豆科植物山扁的根,决明的种子,望江南的种子,鼠李科植物b鼠李的果实,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斑纹芦荟好望角芦荟。
2.物理性质:橙色针状结晶(甲苯), 或土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223~224°,易升华。可溶于乙醛、苯、热乙醇、稀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易溶于热乙醇。在乙醚及苯中呈黄色, 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芦荟大黄素
1. 抗炎抗变态反应: 本品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有缓解作用[7-10], 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9]。有微弱的抗组织胺作用, 在豚鼠离体 灌流液中加入抗原时, 本品可使组织胺与SRS-A的释放减少, 此作用较芦丁强。对组织胺引起的被动全身过敏(PSA)、被动皮肤过敏(PCA)及皮肤反应有抑制作用[11]。能抑制过敏性水肿及炎症[12,13], 并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4], 尚能防止低气压引起的小鼠肺出血[15]。给蛋清致敏豚鼠每天口服黄芩甙50mg/kg,连续1周,对动物再次吸入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有保护作用,可使其惊厥前时间明显延长。将黄芩甙与半胱胺酸合用,化学介质的释放量并不减少,说明黄芩甙的抗变态反应机制是通过抑制巯基酶和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化学介质(组胺、慢反应物质SRS-A)的释放量,来抑制变态反应。2. 抗菌: 黄芩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以及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钧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甙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狗小芽胞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黄芩抗菌成分之一, 含 3%本品的眼药水临床用于治疗沙眼, 疗效与治疗沙眼较好的药物利福平相似[16]。3. 利尿: 黄芩甙静注可使麻醉兔尿量增多,小鼠腹腔注射及麻醉犬静注也有利尿效果。4. 保肝利胆: 黄芩甙对由四氯化碳半乳糖胺等所致的实验动物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使肝糖元含量增加。对硝酸士的宁所致小鼠肝脏急性中毒,黄芩甙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给予黄芩甙10mg,能使士的宁的LD50 提高倍。黄芩甙进入机体后能借助体内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分解为甙元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后者能与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而呈现解毒作用。此外,黄芩甙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泌出量增加。黄芩甙还能使结扎总输胆管的家兔在1~6h内胆红素增高,但24~48小时后则使之降低。5. 解热: 腹腔或静脉注射给药时, 对疫苗或酵母致热的家兔均能解热[19]。6. 降压: 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灌胃时, 麻醉犬、猫及兔均可引起降压[18]。7. 镇静: 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500~1000mg/kg有镇静效果,作用持续2~3h,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抑制阳性条件反射,使反射时间延长,强化次数增加;而非条件反射无变化,且在阴性条件反射未巩固的小鼠给黄芩甙后阴性条件反射改善,因此认为其镇静作用与加强抑制过程有关。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8.对糖尿病影响:黄芩甙150mg/(kg·d)灌胃治疗病程2周的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发现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于治疗后显著降低,但停药后1周指标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黄芩甙在动物体内也有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有可能用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9. 其它: 黄芩甙静脉注射或肌注可使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降低后显著升高,第8~24小时升至最高,48h后逐渐恢复正常,无论降低或升高,白细胞分类计数皆无明显改变。黄芩甙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的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黄芩甙可竞争性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收缩主动脉和肺动脉条的作用;拮抗异丙基肾上腺素舒张气管、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的作用,不拮抗苯肾上腺收缩主动脉条的作用。10.体内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小肠吸收黄芩甙较差,吸收率仅为20%~40%,胆管结扎与不结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平均吸收半衰期分别,最终吸收程度依次是,两者无显著差别。肌注与口服给药比较,前者吸收快(即达尿药速度峰)。生物利用度大();而口服给药吸收缓慢(7~16h才达高峰),生物利用度低(22%~36%)。黄芩甙肌注给药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在体内消除甚快。临床: 国内主要用来治疗肝炎, 对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及慢性肝炎均有明显疗效[22]。
黄芩功能: 清热 燥湿、泻火 解毒 、止血、安胎。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黄芩主治:壮热烦渴、肺热 咳嗽 、 湿热 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医家论药之黄芩 “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本经逢原》)
“柴胡退热不及黄芩,柴胡苦以发之,散火之标,黄芩寒以胜热,折火之本。”(《本草害利》)
“黄芩,得厚朴、黄连止 腹痛 ;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药对》)
“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热,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本草纲目》)
“黄芩味苦性寒。枯而大者轻飘上升以清肺,肺清则痰自理矣;实而细者沉重下降以利便,便利则肠澼自去。酒炒则肝热可除,而肝胆火熄;生用则实热堪投,而腹痛斯愈。”(《本草求真》)
“黄芩,主治诸经实热。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清痰利气;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又枯者除寒湿,去热于肌表;坚者滋化源,退热于膀胱。见柴胡则寒,为少阳之妙剂;君白术则和,乃安胎之圣药。若以猪胆炒之,又能泻肝胆之火也;如以麦冬汁浸之,又能润肺家之燥也。酒炒则清头目,盐制则利肾邪。大都治热宜寒,泄实宜苦。黄芩气味寒苦,必真有黄芩症,而后可用。”(《药鉴》)
泻火解毒黄芩的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 生物 作用
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 煎剂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感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 性链球菌、 肺炎 双球菌、 脑膜炎 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醇提物对脑膜炎球菌及绿脓杆菌亦有效。曾有报道,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较其他多种中草药为强。煎剂作喉头喷雾,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煎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效,但对豚鼠则无效。煎剂与浸膏,对堇色毛癣菌、犬小芽孢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 10 多种皮肤真菌有抗菌效力。体外实验表明:黄芩煎剂与醇提取物能抑制钩端螺旋体,高浓度时有杀灭效果。煎剂与浸剂在试管内对 流感 病毒 PR8 株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小鼠感染病毒后的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时间。
2. 解热作用
多数实验证明:黄芩有解热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元,作用稍强于安替匹林。对于伤寒混合菌苗引起的发热兔,口服黄芩煎剂(2g/kg )或注射 6%黄芩浸剂(4~6ml),有解热作用。对用酵母人工发热兔灌服煎剂、静脉或腹腔注射黄芩甙亦有解热效果。
以后有人用伤寒混合菌苗发热兔重复实验,大剂量黄芩水煎剂(比上述报道静脉注射黄芩浸剂之量大4~30倍)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未能证实有解热作用,如静脉注射则有轻微解热作用,此情况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样,这种观点认为黄芩没有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对正常家兔无降温作用。
鉴于上述报道结果不一致,因此黄芩是否有解热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
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 动物 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钠盐作用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Schultz-Dale 反应),黄芩甙元的抑制作用较强。每天口服黄芩甙 50mg/kg,连续一周,对蛋清致敏豚鼠再次吸入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有保护作用,可使其惊厥前时间明显延长。对豚鼠被动性 皮肤过敏 反应以及豚鼠和小鼠的被动性全身性变态反应,黄芩甙及黄芩甙元均有抑制作用,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抗变态反应的机制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SHˉ酶),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离体豚鼠肠实验表明:黄芩甙元有一定的抗组胺与抗乙酰胆碱作用。这两种成分不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但能显著减少致敏豚鼠肺切片与抗原反应时 化学 介质的释放量。黄芩能抑制抗原与 IgE 结合,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成为较好的临床抗变态反应剂。
黄芩甙有类似维生素 P 的作用,能抑制黄疸时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增高。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低气压引起的小白鼠实验性肺出血有防治作用。
4. 保肝、利胆、解痉作用
实验证明:黄芩甙有保肝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黄芩甙在体内可水解析出甙元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后者是已知的解毒、保肝药物。黄芩素也有较弱的解毒作用。
黄芩甙、黄芩素及黄芩乙醇浸膏均有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胆汁排泄量增加,尤以黄芩素最为明显。而汉黄芩素则无利胆作用。黄芩甙静注使结扎总输胆管的家兔在1~6小时内胆红素(较对照组)增高,但24~48小时后则使之降低。
5. 对 血脂 及 血糖 的作用
黄芩及三黄制剂(黄连:黄芩:大黄为 1:1:1)对正常家兔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值无影响,但能降低喂饲胆甾醇 7 周后家兔的此种比值,亦能降低切除甲状腺家兔的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对乙醇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黄芩甙元和黄芩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实验表明:黄芩对大鼠脂肪组织的脂解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成分对肾上腺素能的α-受体,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都有效应,汉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元显著抑制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汉黄芩甙元、黄芩甙元和黄芩甙显著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黄芩甙显著抑制多巴胺的脂解作用。
黄芩能抑制从葡萄糖合成脂肪。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6. 降压、利尿、镇静作用
黄芪根中分得β-谷甾醇、亚油酸主亚麻酸。最近从中分离得12种结晶成分,以及21种氨基酸和1个结晶成分D-β-天冬素(D-β-Asparagine),还证明含有β -谷甾醇、胡萝卜甙、二十九烷、胆碱和蔗糖等。又提到一种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黄芪多糖(Astragalan),经水解后证明它是葡萄糖与阿拉伯糖的多聚体,分子量在2万以下。山西医学院分析了本品中微量成分硒的含量为~。
dimethoxyisoflavane。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这对于将黄芪作为体外添加剂在辅助生育技术方面(如人工授精、体外授精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黄芪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益佳品,其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强心降压,延缓自然衰老的速度。但黄芪性偏温,怕热、牙痛、咽喉痛的人不宜单独服用。
服用方法:生黄芪10克、大枣5枚煎汤饮用,如有以上内热症状,可加太子参或玄参10克同煎。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本名“黄耆”,从字意上看,文中所说的“耆”指的就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此药是我国的特产。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黄芪的功效主要有: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就问健康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就问健康四是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黄氏的作用主要有:1 、增强免疫功能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着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黄芪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同样有明显作用。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黄芪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复作用,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逆转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白介素一 2)激活的自然杀伤细胞(LAK)的活性。2 、对干扰素的作用黄芪具有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着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着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4 、促进机体代谢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MP, cGMP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促进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更新,对蛋白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扶正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5 、改善心功能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100%黄芪注射液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加强、加快。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有效不应期所致。6、 降压作用以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均可使血压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而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作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7、 保肝作用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炎有保护作用。黄芪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有效率,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分别为和,均比对照组为优(),说明单用一味黄芪治疗慢性肝炎,显效率不理想。8 、调节血糖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就问健康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黄芪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仙台BB1病毒的致病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10、 激素样作用黄芪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小鼠的动情期,对小鼠的发育有良好的影响。11、其他黄芪能显着降低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性质与强度和丹参注射液相同。100%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黄芪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鸡胚股骨有促进生长作用。黄芪还有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的作用。黄芪的副作用:三种肾虚慎用黄芪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抗突变,保肝,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黄芪多糖具有降血脂,即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等。黄芪甲苷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的作用,可降低肾皮质和血清中的AGEs,显示黄芪甲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并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还有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肥大的作用。在黄芪甲苷中加入适当辅料,可制成口服制剂,它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糖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也因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衰老方面有较强的活性而备受关注。HPLC法是近年来被用于定量测定。因其良好的分离功能而被应用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本文就黄芪的分类及产地,鉴别;化学成分;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测定方法;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几方面作综综述如下。 黄芪的产地及分类 在黄芪的本草考证一文中称,从历代本草有关黄芪产地的记述中可看出自南北朝名医别录起,黄芪的地道产地随朝代的变换而变迁,初始产于四川中部、北部,陕西的西南部及甘肃南部,唐代移到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宋代黄芪产地移到山西中部,到清朝后期,黄芪地道产地扩展到内蒙,直到民国中期才扩展到东北三省。 黄芪的品种繁多,主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此外还有东俄洛黄芪、毛果金翼黄芪、单蕊黄芪、无毛东俄洛黄芪、梭果黄芪、多化黄芪等。 黄芪药材的鉴别; 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一般的鉴别药材方法为: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而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习称金井玉栏;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为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黄芪的化学成分 黄芪含有多糖、甙类、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膜荚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甙、蔗糖、膜荚黄芪总甙、熊竹素、胆碱、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氨基酸、苦味素、粘液质。 内蒙古黄芪的主要成分糖: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亚油酸、亚麻酸、甜菜碱、烟酸、淀粉酶等。 黄芪多糖的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 水煮醇沉法:称取黄芪饮片,加水、8、6倍量,’分别煮沸1小时、4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1:1(1克生药相当于1毫升),加3倍量的95%乙醇沉淀,放置12小时以上,离心,沉淀蒸干。加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再加3倍量95%乙醇沉淀,冷藏后离心,沉淀物蒸干。 超滤法:称取黄芪饮片,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同上法,合并两次滤液,冷藏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中空纤维超滤后,截留分子量6000以上的药液,浓缩至1:1加3倍量95%乙醇沉淀,以下同上法。 微波技术提取法:用微波技术将黄芪用石油醚、乙醚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0%的乙醇提取除去所含单糖、低聚糖等干扰成分后,再放入MCL-3型连续微波反应器中连续以水回流提取20分钟,调整功率,减压浓缩至一半体积,加入活性碳、脱色、过滤,滤液加入95%乙醇溶液醇含量80%,静置过夜,过滤,残渣用乙醚、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即得。 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苯酚-硫酸法 对照品的溶液的制备 取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的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0ml,置250ml量瓶中,加30%硫酸锌溶液5ml,在水浴中加热5分钟后,在振摇下立即加入亚铁氰化钾试液5ml,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取初滤液,取续滤液25ml,置5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2%苯酚溶液,硫酸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 5.黄芪多糖得药理作用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清作用和明显增加脾重量。 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型肿瘤油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与IL-2/LAK抗肿瘤作用相似,并对IL-2/LAK有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二者配伍应用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二者合并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二者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能力下降的作用。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对创伤感染的影响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CE2的释放,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与环氧化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既增强了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又明显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由此可见,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保护作用 张艳等人发现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又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二者引起的小鼠病理组织改变又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APs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它能是葡萄糖负荷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也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而且它还能明显对抗苯乙双胍引起的小鼠实验性低血糖。但是它对胰岛素性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6 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 治疗糖尿病 黄芪多糖具有益气固本、通脉降糖之功效。本品对诸病引起的神疲乏力、心悸、胸闷、腿肿的临床症状又明显的改善作 用。 治疗肝炎 张凤翎等用黄芪多糖治疗肝炎结果表明。口服黄芪多糖患者,E抗原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 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郎景华等人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5万余只3个月以上的患鸡喉气管炎,连用2-3天,治愈率在以上。
病情分析:生黄芪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蜜炙黄芪,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炙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酒炙黄芪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意见建议:黄芪乃补气圣药,如需使用,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黄芪:(补益药:补气药) 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应用: 1、用于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短气多汗,便溏腹泻,以及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用于病后气虚体弱,常与人参配伍;用于气虚阳衰,畏冷多汗,常与附子配伍;用于脾气虚弱,食少泄泻,常与白术配伍。对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与党参、升麻、柴胡配伍,能增强升阳举陷的功效,如补中益气汤。用于崩漏失血和血虚氯弱的病证,以本品与当归配伍,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如当归补血汤。 2、用于虚汗证。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牡蛎配伍,如牡蛎散。亦用于虚人感冒,汗出恶风,常以本品配防风、白术,如玉屏风散。 3、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破后久不收口。用于脓成 不溃,可与当归、白芷、穿山甲同用;用于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可与党参、当归配伍。 4、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常与防已、白术等同用,如防已黄芪汤。现代用本品配党参治疗慢性肾炎的蛋白尿有一定效果。 此外,用于气虚血滞的偏枯,半身不遂,常与当归、川芎、地龙配伍,如补阳还五汤。用于消渴证,多与山药、麦冬、天花粉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 研究: 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口服或注射黄芪制剂均证明有利尿作用。还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资料 黄芪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其人药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将该品列为上品,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其后《名医别录》加以补充,言其“逐五脏间恶血,补扶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日华子本草》认为本品“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瘕”。金元张元素高度概括其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经历代医家使用,逐渐总结出本品的主要功效。 黄芪作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常用药,为临床所公认。历版全国统编《中药学》教材、《中国药典》以及有关中药学的专著中,在论其功效或功能主治中也只言摹以上五方面作用,对其“补血”、“活血”功效则未独立的提出来。涉及到古代方药以及现代临床用药取其补血、活血的功效时,则多从中医的基本理论“补气以生血,补血以行血”的角度解释之,故后世许多医家忽略了其本身的补血、活血之功。然就本草及方药书中记载的传统用药以及现代实验研究和目前临床使用来看,笔者认为黄芪应有独立的补血、活血之功。 1 补血 黄芪不仅是补气之要药,能通过补气以生血、气旺以生血而收补血之效,同时,本品亦有良好的补血之功。早在《日华子本草》就提出本品能“补血”,《本草备要》中亦提及能“生血”,《本草逢原》谓其“能补五脏诸虚”,此既包括补五脏之气虚,又包括补五脏之血虚。从传统方药的使用来看,黄芪作为补血药的使用非常广泛,许多补血的方剂中均重用黄芪为主药,如《内外伤辨惑论》之当归补血汤,在《兰室秘藏?卷上》中改称为黄芪当归汤,且将黄芪之名冠于方剂之首,列于当归之前,此说明作者非常重视黄芪在此方剂中的地位。另在《产科心法?卷下》一书中,将黄芪与当归二药组成的方剂称为“黄芪补血汤”,方中黄芪作为君药,用量五倍于当归用治血虚诸证。古方中亦有大量方剂以黄芪的补血功效来直接命名的方剂,如《辨证录?卷十二》黄芪补血汤,方中黄芪之量二倍于当归;《医学入门?卷七》黄芪补血汤等。用黄芪以及以黄芪为主的复方治疗血虚诸证的方剂,古方中不胜枚举。现代临床上也多用本品为主,配以补血之品,用于贫血症、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肿瘤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亦为黄芪的补血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药理学基础依据。如一定浓度的黄芪注射液注入贫血小鼠体内,作用是通过升高贫血小鼠血清集落刺激因子水平,促进贫血小鼠粒单系和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基质细胞的增殖,进而升高贫血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1]。黄芪注射液可促进大剂量环磷酰胺制备的贫血模型小鼠骨髓成纤维细胞劈撂,数(CFU—F)增殖,升高贫血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SCF不仅能够扩增造血祖细胞,而且具有造血祖细胞动员作用。黄芪可以促进贫血小鼠骨髓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可通过升高贫血机体SCF水平,进而促进造血功能[2]。黄芪注射液还能升高血清Meg-CSA,加速骨髓抑制后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增加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加速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缩短其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有效造血是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和造血微循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不仅为造血细胞提供生长支架,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造血。黄芪还可以激活单核一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促进其分泌细胞因子;还可刺激骨髓基质细胞,如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使之分泌的刺激因子增加,抑制因子减少,作用于体内造血因子调控网络,从而促进巨核系祖细胞增殖而改善巨核系造血[3]。浓度合适的黄芪多糖在体外亦能促进人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祖细胞的生成[4]。 2 活血 黄芪的活血行血作用,古人很早即有认识,如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就在《名医别录》中明确提出本晶能“逐五脏间恶血”,张元素言其能“活血生血”,《本草逢原》认为“能调血脉”。将黄芪用于血瘀证治疗的古方为数不少,如《百一选方》中的蠲痹汤,本品与羌活、当归、姜黄等药同用,治风寒湿痹之血脉痹阻者;《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黄芪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治痹证或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血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圣济总录》黄芪散,黄芪与续断、当归等药同用,治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等。近年来,临床上将本品及本品的不同制剂广泛用于冠心病、动脉血栓、肺栓塞、脑血栓、脑梗塞等多种血脉瘀滞者。如用黄芪注射液治疗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明显缓解心胶痛,改善左心收缩功能,使左心排血量显著升高,心肌耗氧量下降[5]。黄芪注射液还可改善心阻抗的多种客观指标,在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开博通[6]。又如黄芪多糖临床常规治疗睁血栓患者38例,与一般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30础相比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其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消除自由基、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7]。现代实验研究亦为其活血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药效学基础。如石刚刚等采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和猪冠脉螺旋条生物检定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豚鼠冠脉及猪冠脉的直接作用。黄芪注射液(终浓度:5μg?L-1-20P9?L-1)使豚鼠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呈量效依赖关系,并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黄芪注射液(终浓度:20g?L-1-80g?L-1)可使氯化钾(KCl)和组织胺诱导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呈量效依赖关系。表明黄芪对冠脉有直接扩张作用,使冠脉流量增加并非间接作用[8]。蒋斗发等将老年大鼠按50、100、200ms/kS三种剂量灌胃给药,测定了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观察黄芪总皂苷对老年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芪总皂苷能降低老年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红细胞压积。说明黄芪总皂苷具改善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作用[9]。高健等观察黄芪总皂苷50、100、200mS/kS三种剂量组对于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测定了药物对血栓素A:(TXA2)前列环素(PGI2)水平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芪总皂苷具有显著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PGl2和NO水平,降低TXA2/PGI2比例。此实验说明:黄芪总皂苷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作用,作用机制与提高PGl2和NO水平相关[10]。 综上所述,黄芪不论从本草传统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均显示出良好的补血、活血作用,其补血、活血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所述之“补气生血、气旺生血”,“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理论,通过补气而间接发挥其补血、活血之作用;而且本品还可直接作用于造血系统、微循环等多个系统,有独立的补血和活血之功。若仅仅按“补气生血”、“补气行血”之说,则所有的补气药均应有间接的补血、活血之功,然而,在临床用药的实践中许多补气药则很少单独或以此为主药用于血虚证或血瘀证的治疗。因此,黄芪的补血、活血之功,不能仅从“补气以生血”、“补血以行血”去认识,而确有独立的补血、活血之功。
黄芪主入脾肺经,性温,味甘.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1)脾胃气虚和中气下陷所致的疲倦乏力,内脏下垂,腹泻.2)肺气虚或是表虚自汗所致的咳喘气短,自虚自汗.3)用于脾虚水气不运所致的浮肿,小便不利(对肾炎水肿,尿蛋白长期不消者均有效).4)还可用于气血不足而产生的疮不溃或是溃而不长口.5)可用于贫血.如配当归即是当归补血汤.6)用于气不摄血而产生的各种出血.如便血或是月经过多.7)可用于气虚血滞而产生的四肢麻木,半身不遂.8)还可用于现在所说的糖尿病.所以,黄芪是非常常用的一味药,小量补气,大量利水.楼上说的畏防风,我不支持,因治疗肺虚自汗易感冒的玉屏风散就是黄芪,防风和白术组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