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历史与社会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

历史与社会论文主题

哈,你是我们学校的呀!

咋喝我们以前老师流的作业一样啊?! 历史与社会: 建议以史为鉴,先举历史,在加以议论(不知道你们学没学过议论文,不过一定要用议论文的格式,论点论据论证一定要符合逻辑和现代人普遍的价值观),然后通过历史来说明一个道理(最好别太肤浅),然后加以主题的升华和总结(建议:大量运用学过的书面语,较少口语!)就满分了! 或者可以就历史人物展开评价,如:曹操 等(现在流行写曹操,不过建议文采不是特别好的话,写写孔融更为妥当)思想品德:这个不太好写,当然最好也是很好写的方法就是用记叙文,通过你看到或经历到或是听到的一件事进行详细描写(建议可以开头用环境描写先奠定个感情基调,然后文中最好针对一件事进行详细再详细的描写)然后结合学过的政治知识,还有刚才提到的书面语进行点题,最好用书面语。不过注意比起上篇文章而言,不同的是这篇以记叙的字数为最多,议论的字数为次,议论的内涵不用太深,毕竟咱们涉世尚浅,能说清楚就行了。

积极应对《历史与社会》课改中的困难 (332)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分析 (320) 高中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320) 浅谈历史教师的才学识 论文 (321) 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17)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16) 把辩论赛引进历史课堂 (314) 二十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评析 论文 (313) 试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文 (322)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论文 (325) 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 论文 (318)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分析历史问题的几种方法 论文 (318) 高三历史总复习应注意教材地图中的知识冷点 论文 (315) 谈历史学科的考试评价标准 论文 (318) 简论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论文 (319) 论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全局意识 论文 (316)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论文 (316)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论文... (315) 学习之友学习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一点意见 论文 (316) 命题研究历史小论文的解题与训练初探 论文

您好,希望答案您还满意我热爱地球,爱他的青山绿水,爱他的碧海蓝天,更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散漫着野花的清香中,我和蝶儿一起奔跑;在碧绿草原的映衬下,我和昆虫一起玩闹;在落日阳光的照映下,我和伙伴一起喊叫;在清脆小溪的声音下,我和青蛙一起蹦跳……白天,我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夜晚,我听着昆虫的鸣叫。春天,坐在牛背上,听到牧笛悠扬;夏天,走在草地上,看蟋蟀打闹;秋天,坐在落叶上,望海鸥飞旋;冬天,趴在家门口,看大雪漫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中,我的心被陶醉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我是赫赫有名的长江。我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几十万子孙后代的身上。如今,我的工业越来越发达,儿孙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可我却今非昔比,千疮百孔,丑陋不堪,再也找不到几处净空、净土、净水了。 我在思索,在寻找,发现原来是因为许多富起来的儿孙不能善待我。你看:如林而立的烟囱口上呛人的浓烟滚滚升腾,笼罩住我的头;穿梭不息的车辆喷出的废气,无时无刻地向我扑来,熏得我的脸发黑;儿孙们的生活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液,大部分渗入我的肌肤,流进我的血液,侵害我的躯体…… 人类的破坏不赀这些 ……前几日,我们到乳山银滩玩,原本清澈见底的海水被浒苔(多细胞生物)繁殖成绿色乐园。最近,许多专家把浒苔等大型藻类的过多繁殖叫作“绿潮”,与赤潮同样可怕。这种危害在会导致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它还会影响旅游风光,这正是首要的问题。不过,绿潮可以抑制赤潮发生,这里只要不断打捞,直到营养元素消耗为止,所以治理比较简单,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只要发生绿潮,弊总是大于利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在,有不少城市只要一有风,就会尘土飞扬,垃圾漫天飞舞,人们带着口罩,对这种环境产生厌恶。在城市中,汽车的多少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汽车越多则说明交通运输越方便,生活水平越高。但是,汽车越多,它们排出的废气也就越多,所以,汽车废气排污也是城市恶化的特征。这也是科学的两面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与主题论文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也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的动力作用,就是表现在通过改革开放,破除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且通过改革开放,引导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直接发展社会生产力。‍

革命或者改革命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的小论文,首先要写改革以后社会有哪些进步,你自己有哪些想法?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江水东去,留下哗哗水声;潮水退去,留下一层淤泥;太阳西去,留下一片夕阳;花儿落去,留下一堆肥料;历史驶过,留下深深的车辙……上下五千年,盛衰荣辱,是非成败,未曾间断。秦朝的暴政翻过了秦朝光辉的一页,“秦王扫六合”的威严渐渐被洗去。乌江河畔,光辉一时的英雄人物已成灰,然后,兴盛的大汉遮住了英雄的光辉。宋朝的腐朽孕育了元朝。明朝的无能造就了清朝,清朝的失败成就了现代的中国。有花开必有花落,有繁盛必有衰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暝暝之中,谁在主宰是非成败?命运?天意?一切都已注定了吗?一时失足,便是千古遗憾。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呢?如果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我们也没必要为一时的兴盛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更没必要为衰落而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曲终人散,发花鬓白,是没办法抗拒的,这一天早晚会来。不过,衰败也没什么可怕的,就像死,活着的时候总会觉得死很可怕,可它真要来临时,也就会有几分丛容了。兴盛时总以为衰败就是灭顶之灾,可真的衰败以后,又不过是回到了起点而已,或者是终点。起点,终点,并不矛盾,人生只不过就是一场赛跑,几圈下来,终点就在起点处。天命难违,面对是非成败,兴衰荣辱,多一丛份容,多一份坦荡,大起大落才不会把你摔伤。走过一生,真的应该留下点什么,才不至于白活,不是吗?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是受社会本身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体系的展开程度以及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制约的。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单一动力论是诠释社会历史发展动源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经济力 、文化力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本身作为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也有自己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就是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矛盾运动。

2.物质生产是以生产力为内容,以生产关系为形式的。

生产关系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过程的社会个体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3.政治结构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主要有国家权力、政治法律制度和实施机构等。

国家权力是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核心因素。

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组织和总体社会为整合、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采取的形式和机制;实施结构则是为了完成政治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执行政策和法律,并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政治,特别是作为政治核心的国家权力、制度与结构设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应当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为总体目标。

为了达成这样的总体目标,不仅要对社会实施控制、管理、整合,还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资源和政治动力。

具体说来,政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提供权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

4.经济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并不是自发完成的。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关系到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常的经济秩序的形成和维持,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都需要合法的政治权力、良好的政治体制、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的支持,需要 *** 所拥有的充足的可分配资源和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支撑。

5.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文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而文化作为社会整体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得以实现的。

社会历史问题主要有哪些?

(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2)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历史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偶然性是指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个人选择,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宽度和个人的选择有关,适应历史发展的就是进步的一方,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落后的一方,历史的发展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

哈,你是我们学校的呀!

论文怎么写?去知网找些相关来参考就可以的,如何找可以参考我qq空间里的方法,介绍了去网络上找论文的方法

、、孩纸、你是 玉环实验学校 的吧!! 、、

您好,希望答案您还满意我热爱地球,爱他的青山绿水,爱他的碧海蓝天,更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散漫着野花的清香中,我和蝶儿一起奔跑;在碧绿草原的映衬下,我和昆虫一起玩闹;在落日阳光的照映下,我和伙伴一起喊叫;在清脆小溪的声音下,我和青蛙一起蹦跳……白天,我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夜晚,我听着昆虫的鸣叫。春天,坐在牛背上,听到牧笛悠扬;夏天,走在草地上,看蟋蟀打闹;秋天,坐在落叶上,望海鸥飞旋;冬天,趴在家门口,看大雪漫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中,我的心被陶醉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我是赫赫有名的长江。我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几十万子孙后代的身上。如今,我的工业越来越发达,儿孙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可我却今非昔比,千疮百孔,丑陋不堪,再也找不到几处净空、净土、净水了。 我在思索,在寻找,发现原来是因为许多富起来的儿孙不能善待我。你看:如林而立的烟囱口上呛人的浓烟滚滚升腾,笼罩住我的头;穿梭不息的车辆喷出的废气,无时无刻地向我扑来,熏得我的脸发黑;儿孙们的生活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液,大部分渗入我的肌肤,流进我的血液,侵害我的躯体…… 人类的破坏不赀这些 ……前几日,我们到乳山银滩玩,原本清澈见底的海水被浒苔(多细胞生物)繁殖成绿色乐园。最近,许多专家把浒苔等大型藻类的过多繁殖叫作“绿潮”,与赤潮同样可怕。这种危害在会导致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它还会影响旅游风光,这正是首要的问题。不过,绿潮可以抑制赤潮发生,这里只要不断打捞,直到营养元素消耗为止,所以治理比较简单,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只要发生绿潮,弊总是大于利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在,有不少城市只要一有风,就会尘土飞扬,垃圾漫天飞舞,人们带着口罩,对这种环境产生厌恶。在城市中,汽车的多少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汽车越多则说明交通运输越方便,生活水平越高。但是,汽车越多,它们排出的废气也就越多,所以,汽车废气排污也是城市恶化的特征。这也是科学的两面性。

历史与社会论文格式

获奖题目供参考1、龙港高中生考试焦虑现状、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 龙港高中 陈 悦等 梁 晓2、关于苍南凤阳乡龟墩村“空巢老人”现象的调查和思考 灵溪中学 陈 楷 吴海蓉3、校园学生手机何去何从 钱库二高 苏菲菲 陈中严4、宜山水污染调查报告 龙港高中 梁孝忠等 梁 晓5、由“留守儿童”透视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状况 马站高中 陈里远 黄谋富6、苍中校门口小吃现状调查研究 苍南中学 赖登训等 戴美操7、芥菜的故事 钱库二高 徐微微 黄中段 二等奖8、那一片璀璨何以延续 桥墩高中 李 丽 郑秀女9、从文化的角度看待“蒲城” 马站高中 陈里远 黄谋富10、遵循价值规律 实现农业增收 苍南中学 陈娟娟 林辉华11、对苍南城建泥浆违章排放入河行为的调查思考 灵溪中学 周荣荣 吴海蓉12、“花季”奈何变“花祭” 钱库二高 郑珍珍 陈中严1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中学生意外事件透析 灵溪二高 陈露露 金海啦14、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大现实意义 钱库二高 王佳佳 郑周尧15、茗茶飘香的遐想 钱库高中 章华佳 王大裕 16、环保,追追追——望里镇的发展在呼唤 钱库高中 洪欣欣 李祖伟17、温州矾矿发展现状调查 苍南中学 林 巢等 戴美操18、一个高中生眼中的腐败问题 苍南中学 陈定澄 陈发足19、构建和谐苍南——从房价上涨谈起 职业中专 应青青 叶月霞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不断沉淀,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斑斑点点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史称“九•一八事变”。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东北军死伤37多万人,三省人民共死87多万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今天,面对第77个“九一八”,勿忘国耻!77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如今,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成功举行,显示了我们国力的强大,人民爱国之情。自从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一声枪响,打破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纪录以来,已历经20年。这20年,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国力增强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体育大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把全世界的人凝聚到一起,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 一、历史与哲学 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理论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 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 (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时代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 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 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现在之中的历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现实思想中的历史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历史的反思或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存在的超越同时性是历史和历史哲学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人类的历史从不自觉的自身开始经过历史表达的自觉而趋向自觉的历史哲学,这正是人类自觉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的特殊性正在这里,它即是历史的自身,同时又是历史的表达与反思,一方面,作为历史与历史的反思,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意义,即历史与历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为被表达的历史与对被表达的历史的反思,它们总是以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实现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构性,历史的自身是这样,历史的反思也是这样,因此历史和历史的反思在同一中进行,在同构中重演,人们总是反复地重新理解、思考历史。或许有无数的具体的历史,有千百万历史学中的历史,但无论是时间意义的过去的历史还是表达或被表达的历史的过去,它们具有终级的一致性,否则就没有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哲学,即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主要是关于对历史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历史学的反思,它同样基于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或作为部份的整体而研究它的原因趋势,简单地说;历史为什么?它是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本体论,与以往的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哲学思想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企图从历史的自身寻找答案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即思辩的历史哲学。第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重写、解释的本身的观点和方法看作为历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历史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部份,它实际上企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这时它就成为了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即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不等同于哲学,富有历史精神的中国哲学也不等同于历史哲学或者有一种中国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从历史表达和对历史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己,而中国思想是历史自身的抽象与本质(参见“论中国思想”),因此历史哲学是超越于历史的史学理论,而中国思想是源于历史本质的中国哲学,正是历史自身本质的超越同一性使中国思想成为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照的哲学思想。虽然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与史观千差万别,它们在历史反思的意义上却是相同的,即历史的反思与反思的历史的互补一致性,历史哲学所提供的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广义文化意义的,同时又是哲学的,这也正是历史多重性的本义。

有论点,然后提供一些历史史实为论点服务就可以了吧

历史与社会小论文范文

论文怎么写?去知网找些相关来参考就可以的,如何找可以参考我qq空间里的方法,介绍了去网络上找论文的方法

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已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关于历史人物的:论秦始皇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嬴姓,赵氏,名政,秦庄王之子。秦始皇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设郡县制,奠定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修驰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秦始皇修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的规模极为庞大,滥用民力;焚书坑儒,抑制思想,摧残文化;法令严苛,赋税重,增大了人民的负担。我们不能仅仅把秦始皇修长城想作是滥用民力,统治残暴的体现。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事实上也是如此。文献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计较手段,不考虑人民的生活。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这种想法有道理,但并非说儒家不好。后世用“外儒内法”,是一种“外柔而内刚”的政策。以伦理道德束缚人们,更容易治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一味用法家最终被推翻的教训。所以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秦始皇。关于社会方面的:珍惜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如果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可能渴死;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爱惜每一滴水,爱惜地球母亲每一滴眼泪。只有节约用水,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类的健康是先从水来的。人可以几天不进食,但不可以几天不喝水。而现在,全球有20亿人口正处于严重缺水状况!也就是说水是20亿人生命之所系。而全世界每年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亡的儿童就有5000万人!这数字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水的危机,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现在的重中之重!水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人人都注意节约用水,不知会有多少人从中受益;反之,如果每个人都不在意地浪费水资源,那么就可能有很多人遭受饮水困难!现在,由于许多方面都在污染水资源,且污染得越来越严重,人类可以饮用的水就越来越少。然而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活。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要积极行动起来,节约、保护水资源。侧耳倾听,淮河在呐喊,黄河在哭泣,长江在叹息……水污染像一种持久的顽疾折磨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水资源吧。(额,这算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社会”那部分的吧)关于车的发展史的:车的发展史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不断推展和翻新、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类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起初只靠双腿行走的慢节奏、短距离的交通方式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便诞生了——车。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年,一个名叫奚仲的人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车。这种车由两个车轮架起的车轴,带辕的车架,车架附有的用来盛放货物的车箱构成。最初的车,由人力来推动,即人力车。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即畜力车。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自行车灵巧方便,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不断改进,因其独特的、不可被替代的优势,依然被人们沿用至今。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许多发明家也纷纷把瓦特的发明应用到“自走式车辆”的设计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卡尔本次等人发明了内燃机,告别了适用笨重的蒸汽机的历史,并将其用在了汽车上。从此,汽车变为现实。现在,汽车已经遍布各个城市,“有车”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科学家也从未停止对汽车进行改进,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这些都是我自己写的,不同时期老师留的题目不同,所以类别有点乱。

正文:写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的时间。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落款”等字,而要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1) 真实性: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2) 客观性: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3) 针对性: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实效性:(5)、评价性: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教师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所在的地区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疑点,或联系教材的内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调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拟定社会调查计划,制定可行的社会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实施社会调查计划,如何从调查对象处获取有用的资料。调查内容最好由学生自选调查课题,教师审查把握原则问题,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自愿四至五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访、调查。学生还可以通过家长,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小范围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