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审稿几次

发布时间: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审稿几次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一般时间不会过长,如果着急可以打电话给学校。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1.试论未成年人语义场的演变,1/1,《浙江学刊》2004(5),.说“姊”,1/1,《古籍整理》2004(下),.汉语称谓研究十年,1/1,《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5年1月25日4.《三国志》称谓略说,2/2,《语言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从《三国志》亲属称谓看《汉语大词典》编纂之缺失,1/1,《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3),.“姊”之流变考,1/1,《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经律异相》称谓词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汉语性别称谓词研究,1/1,《兰州学刊》2007(5),.试论有关“兄”“弟”“姊”“妹”的语言学问题,1/1,《江南大学学报》2007(3),.古汉语年龄称谓词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课程《古代汉语》获浙江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1/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退稿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主要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YY005)。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2013年6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2)。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商务人才外语沟通能力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并主持子项目“商务语用学”( 项目批准号:14WYA00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反馈有效性调节机制研究” (2014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学生的英语动词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 (项目批准号:14YJC74000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40029)(2010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综合英语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认知语言学》课程建设”(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英语专业保送生班《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项目“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2008年)。 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 论文: Metaphor use in Chinese and US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 (1).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Discourse in Business Genres. Discourse Studies, 2014 (2). Book review: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taphor and Symbol, 2014 (1). 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外语界》,2013年第4期。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美国情报机构的隐喻研究评述,《情报杂志》,2013年第8期。 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话语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 Book review: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cience. Discourse Studies, 2012 (5).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 《外语学刊》,2012 年第1期。 Book review: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Discourse Studies, 2011 (4).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orld. 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1 (2). Towards Business Pragmatics, Asian ESP Journal, 2011 (1). 教育公平话语的积极隐喻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人名专有名词的转喻研究,《商务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转喻的原型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 年第3期。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7年12月 序言与礼貌策略,《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红楼梦》中请求语的分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分步骤实施阅读 高效率习得语言,《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6年8月。 《语言学新解》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 互动式话语中的偏离式连贯与误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偏离式连贯、连贯、误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改革高级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5年5月。 误解与连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刻意误解,《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致使结构的认知分析,《外国语》2002年第4期。 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礼貌的得体性,《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翻译中的认知联系,《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概论》评介,《外语与翻译》2001年第4期。 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专著: 《隐喻与话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误解的认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专著与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美戏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国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诗助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译著: 蟹(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美国梦(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湖边(英译汉),《大洋洲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获奖: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点评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第29卷第3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掌报V01.29,No.32009年3月Journal of HuBeiTV University March.2009,1 1 2~11 3从语用学角度谈广告双关语1姚萍,2刘芳(1.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余姚315400;2.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内容提要] 双关语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被广泛使用于广告语中,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原则阐明其运作过程等问题,并且从语用学的角度探析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关键词]双关语;广告;语用学[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27(2009)03.0112.021.引言修辞(rhetoric)是强化语言信息的传播效应、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手段。各国的人文学者都重视修辞在行文造句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双关语(pun)是众多的修辞中的一种。它是将一个词或词组的互不关系的双重含意出其不意地同时结合起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以含糊的陈述意在幽默。双关语在适当的语境中可以“一箭双雕”,给人以双重的感觉。双关语不仅仅是一种令人捧腹的话语幽默,更能令人回味。众多学者对双关语的用法和功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卓有成效,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文学作品中,而对其在广告语中的应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以一些广告语为例,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双关语产生的语言机制及其语用修辞功能。2.广告双关语的类别2.1语音双关语音双关即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是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例如:Seven days without 7-up make one week(weak).这是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因为“weak”与“week”发音相同,大公司“七喜”利用双关语为自己的产品造势,“不管是谁,七天不喝七喜饮料,就会浑身无力”。这样使该广告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2.2语义双关语义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性或比喻性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具有两种意思。一词兼两义、一词指两事,是语义双关的本质。但这两义、两事,一在表面、一在里层;或者说,一是明指,一是暗示。我们可举大量的广告语为证。例如:Try oursweet corn.You’11 smile from ear to ear.这是甜玉米的广告:你~尝就会吃了一个又一个(car指玉米穗头),高兴得合不拢嘴(ear指耳朵)。又如:You wi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这是坚果广告旬中(go)nuts和(the)nuts字同音同,Nux字不同而音似,但i者所指各异:前者与go构成的短语表示兴高采烈,后者为坚果商标,中间的nuts指Nux牌的是坚果,三者连用所构成的双关,声调铿锵,充满情趣。2.3惯用谚语的改编惯用谚语的改编即套用一句惯用谚语。例如:Penny wise and SOUnd foolish.[收稿日期]2008.11-22这是某名牌录音机的广告词,其意为“贪图便宜就会买到劣质的录音带。’’有一句谚语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此处是利用sound和pound的相近似来逗趣的。3.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双关都具有两层含义。广告主利用语言文字同音或同义,同音异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一明一暗,一真一假,既引人注目,又引起联想。但是。正是由于双关的这种双重性,才有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合作原则(Principle ofCo.operation)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交谈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说的话应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 (2)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3.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说话要真实:(1)不要说自知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Relavant Maxim)。说话要贴切(与谈话有关联)。4.方式准则(MannerMaxim)。要清楚明白:(1)避免晦涩, (2)避免歧义: (3)简练(避免哆嗦); (4)井井有条。从合作原则来看,广告双关语是对方式准则(ManncrMaxim)的违反,然而双关为何仍倍受广告主的青睐呢?这里我们不应忘记,广告的首要任务是引人注目,双关无疑是帮助广告主实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Advertisers delibemtely⋯employ puns·because thefirst and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requirement of anadvertisement is that is should attract and hold all audience‘sattenOon.”(Tanaka Keiko,1994:64)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广告主也为其违反合作原则找到了合理的“借口”。现在再转到消费者。他们是怎样领悟广告双关语的真正含义的呢?我们认为,从语用学角度分析,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相关原则(Relevance Theory)可以给这个问题提供满意的答案。Sperber和Wilson指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有时向万方数据第3期姚萍,刘芳:从语用学角度谈广告双关语113听者提供某种刺激,并以此使交际双方都明白,前者将通过该刺激促使后者产生一系列假想。(Tanaka keiko,1994:19)。同时他们认为,如果某人寻求你对他的注意,则表明你在遵循他的要求的情况下,他有足够的理由设想你可以因此而受.益。即说话者向听者提供刺激寻求关注时,后者应想到该刺激可能与自己有关,进而运用最佳相关理论(OptimalRelevance)排除一:些次相关因素,领悟说话者的真正交际意图。这就是相关原则的实质所在。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广告双关语的运作过程以及读者的理解过程。毫无疑问,双关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手段,是颇具吸引力的。从相关原则来看,广告双关语的动作方式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广告主有意利用双关的特点提供给读者两种或更多的解释,而后者会排除最表层、最直接的含义,领会深层的、广告主所企望的内容。通常,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领会,或称解码的过程中,双关比直观表达方式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这正是广告主的匠心独运:运用双关既能吸引并维持读者的注意力,又能“使其进入广告所描述的角色中,完全浸溶于广告所创造的氛围中。”(张辉,1995)同时,读者的这种额外努力并不是无偿付出的,他们通过最佳相关理论领悟广告主的真正意图后,会发现该产品或服务是对己有益的,即“劳有所得,劳必有报。”下面我们摘选几例加以说明:(1)Less bread.Nojam.(2)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3)华力牌电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例(1)是伦敦地铁的广告词,乍一看,读者很可能将其中“bread”和“iam”理解成食物。这是最直观的解释。但是根据周围环境和相关原则,这种假设很快被排除了。他(们)就要通过最佳相关理论,联想到俚语中“bread”表示“money”,而“jam”则可以理解为“仃amcj锄”由此得出下列推断:(1a)Less money,no trafficjam.进而展开联想,得出:(1b)If you travel by London Transport,it will cost youless and you will not suffer in traffic jarns.例(2)是一种冰淇淋的广告标题。“Spoil oneself”“意为”“enjoy oneselfto heart’S content”即“尽兴”。而“spoilone’S figure”意为“破坏了体形”。这种产品是为节食减肥者生产的,依据相关原则,读者可以推断出广告主在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进行宣传,从而自然地接受该产品。例(3)中的广告更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这是运用双关的同音异形法。根据相关原则,读者可以体会到“默默无蚊”四字包含了多少内容!首先它展示了使用蚊香的人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蚊鸣之干扰,无蚊叮之苦恼,默默而无蚊。进一步分析还可看到该蚊香的工作状态:默默而无闻(蚊),无声又无息。再则,它也向人们表明了一心奉献、不图回报的心意,消费者还有什么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呢?3.广告双关语的语用修辞功能心理学家(Buhler K.)说:“语言有三重层面: (1)从说话者方面来看,语言行为乃是一种征兆(symptom),一种从他脑里发出的指示: (2)从听者方面来看,是一种信号(signal),要他采取某种行动;(3)从沟通本身来看(the communication itself),它是一种符号(symb01),就是代表那说话者要传达的意念。前面两种是显而易见的,唯第三种,乃是修辞的象征性质,需要迸一步加以评估的。”语用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语境。语境又分为两类:文化语境,指交际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而双关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主要的语用、修辞功能是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借以使语言生动有趣,或者借题发挥,旁敲侧击,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3.1俏皮的联想功能利用同音异义,紧扣双重情境,使不同的感情产生联想效果,取得英语修辞的特殊效果。有例为证:At Wellman,Your Pet Peeve is Our Pet Project.这是一则Wellman公司(回收塑料瓶)的业务广告,其中巧妙地运用了“pet”这个词。Pet在该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大写P,可使人联想到塑料瓶等容器。pet小写时有两个不同的意思: (1)“别扭,不悦”,“your pet peeve”指“令你不悦的麻烦事”;(2)“宠物;让人喜爱”,“Ourpetproject”指“我们喜爱的工作”。在广告中,创作者将pet的三个意思都用上了。3.2严肃变幽默功能在一些说教的广告语中,原本严肃的说教被加进了双关语而走了样,成r幽默的语言而让人捧腹。例如:.Drunk drivers put the quart before the hearse.这是一则劝告司机戒酒的公益广告。乍一听,似乎是“put cart before the horse”,但其实际意义不是“本末倒置”,而是“拿性命当儿戏”的意思,其中quart喻指酒的盛器,在hearse(枢车)前挂着酒瓶,用语双关,发人深省,再嗜酒的司机见了这个标语,也会有所警觉。4.结语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双关语产生的语言机制及其语用修辞功能,这不仅为广告创作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框架模式。诚然现代语用学有丰沃的园地尚待我们去开拓,它自.丰富的题材可供我们作多方面的讨论。然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广告双关语的语用现象是与英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语言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受到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重视。[参考文献】【l】黄娟文.从语用角度看英语双关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3.f2】薛冰,李悦娥.广告双关语的语用观和美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31王银娥.论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ol。2.,Discussion about advertising puns from the angle of pragmaticsYAOPing,L【UFang【Abstract]Punning,as an effective rhetorical vehicle,is widely employed in the context of advertising.Thispaper analyzes some characteristics to puns and their functions by means of various principles in pragmatics。【Key words】puns;advertisement;pragmatics万方数据希望对你有用

1.试论未成年人语义场的演变,1/1,《浙江学刊》2004(5),.说“姊”,1/1,《古籍整理》2004(下),.汉语称谓研究十年,1/1,《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5年1月25日4.《三国志》称谓略说,2/2,《语言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从《三国志》亲属称谓看《汉语大词典》编纂之缺失,1/1,《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3),.“姊”之流变考,1/1,《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经律异相》称谓词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汉语性别称谓词研究,1/1,《兰州学刊》2007(5),.试论有关“兄”“弟”“姊”“妹”的语言学问题,1/1,《江南大学学报》2007(3),.古汉语年龄称谓词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1/1,《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课程《古代汉语》获浙江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1/1,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审稿

前言 海洋面积辽阔而又拥有巨量的海水,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全部被海洋所吞没,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稳定性,加上海洋是重要的运输渠道,使得海洋成为人类各类污染物的聚集地。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达 万吨,并呈增长趋势。目前,我国近海海域石油的平均浓度已达到,海洋石油污染的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 海洋石油污染的产生 海洋石油污染的产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海损事故溢油、海上石油运输开采、含油污水排放和大气石油烃沉降。 海损事故溢油 我国的油轮以单壳船、小船、旧船居多,这些油轮因船型结构不合理、管理操作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下等原因,极易发生灾难性船舶溢油事故。另外,船舶因碰撞、触损、搁浅等事故引起的油箱泄漏也会造成海洋石油污染。 海上石油开采运输 海底石油勘探和生产过程中油井井喷、油管破裂和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泥浆等均会造成海洋石油污染。另外,日常装卸储运中石油产品的零星跑冒滴,输油软管的残旧、老化及伸缩接头、阀门的松动等也会造成油品渗漏。 含油污水排放 油船的机舱油污水、压载水、洗舱水中均含有大量石油, 浓度可达1500mg/L,这些废水的直接排放将造成水体油污染。另外, 陆岸上的贮油库、炼油厂等将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水直接排放,废水经河流汇聚到海洋也将造成海洋石油污染。 大气石油烃沉降 大气石油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和石油类的蒸发。这些从工厂、船坞、车辆排出的石油烃进入大气后,一部分被光氧化,另一部分则沉降到地球表面,污染水体和土壤。 ...... 目录 不存在 参考资料 『1』 陈建秋,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 节能与环保, 2002, (3), 15-17. 『2』 李建明.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与净化, 生物学教学, 2002, 27(7), 35. 『3』 楚海明. 浅谈水面溢油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4, 24(1), 16- 17. 『4』 陈尧.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3, 29(11), 20-24. 『5』 李言涛. 海上溢油的处理与回收, 海洋湖沼通报, 1996, (1), 73-83. 『6』 宋志文, 夏文香, 曹军.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生态学杂志, 2004, 23(3), 99-102. 『7』 郭志平. 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3(3), 269-272.

S 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华北农学报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 西南农业学报 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安徽农业科学 18. 上海农业学报 19. 中国农学通报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 西北农业学报 2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江苏农业科学 25. 江苏农业学报 2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广东农业科学 3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 湖北农业科学 33. 新疆农业科学 3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 贵州农业科学 3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 土壤学报 2. 水土保持学报 3. 土壤 4. 土壤通报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水土保持通报 7.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 生态环境 10. 中国水土保持 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1. 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 3. 农业机械学报 4. 节水灌溉 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 农机化研究 8.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中国水稻科学 3.麦类作物学报 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 6.棉花学报 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大豆科学 9.种子10.核农学报 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中国棉花 13.作物杂志 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海洋科学和技术的基于互联网的文献检索摘要:本文介绍了主要的方式来获取基于Internet的海洋科学和技术文献,解释西方科学和技术的主要步骤,基于互联网的海检索系统水ASFA(水产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包括对水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的范围,包括海洋,半咸水和新的的生物在 >方面的资源及其对社会,经济,法律问题,该系统包含的内容自1971年以来,全球的补充报告摘要高达40 000。海洋科学和开始查找文章从关键字的摘要检索系统,作者,分类字段高考电缆。 万数据资源系统(第三方数据资源系统形成,海洋科学文献,科研,度论文,中国的专利,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和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标准和法规,如不同类型的全文信息检索。数字化期刊库 BR />现有的2000种科技期刊,其中大部分是进入教育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支持跨数据库检索。 重庆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收集的1989 自13000种中外文期刊1500多万篇文章的全文可以分类的自定义自定义的期刊关键词定制,提供个性化服务。 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技术公共部合作举办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超星网上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超过50大类,51万种图书的互联网用户海洋类中查找图书馆资源。 科学数据库科学数据库(免费提供在内的各种专门数据库(化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材料,能源,气体类天文学类)和非专业的数据库(科普博览,科技,营养和健康检查数据库包,技术名人,科学,技术,文学,科学和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导航(包括国内的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数据库及其他),除了选定的文件在线免费阅读 海洋的专利文献数据库搜索 信息中心,中国海洋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中国海洋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专利数据...... />图书馆目前国内海洋专利信息超过13000项,收集美国,日本,英国, 350000,德国,法国,瑞士和其他国家的国外的海上专利信息,以及行业子...... />下载分类导航,开采(砂矿)在海洋渔业,海洋食品,生物医药,海洋技术工人,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海滨不同的专业领域,海洋工程,海洋环保,海洋,大海的扬灾害的电子检索。 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检索提供书目1971年以后,免费提供美国专利说明书全文的扫描图像数据,自1980年以来,免费下载图片浏览器 欧洲专利局数据库欧洲专利局数据库(免费检索专利文献数据,在过去的30年,包括63个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个国家自1920年扫描的图像,以及10项专利英文摘要和全文的专利当局。 专利。海洋标准文献的在线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各地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家标准的网络检索服务,在线和传输标准的,可以责令全文 美国局标准美国局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美国私营标准组织,政府机构,和ISO的标准信息可以提供各种订购的全文。的 中国标准中国标准网络(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一些国际标准,如ISO,IEC,UL标准书目信息查询,并可以在网上订购全文 在线收藏目录 />上网,许多海洋大学图书馆和海洋研究机构提供自己的藏品机的读取目录中,如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等...... />海洋科学技术类文献馆藏目录和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从而进一步获得所需的海洋科学文献。 网络搜索引擎网络搜索引擎Alta Vista的,信息搜寻谷歌,雅虎和百度如搜索引擎搜索的优势,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简单,方便,快速检索,,广泛及时获得新的信息。缺点相比,海洋科学和检索准确功能的完整性和在线数据库和在线收藏目录有很大的区别,和检索的需求和期望的检索效率有一定差距的通用网络网络搜索引擎可以使用的技术文献只能作为检索艾滋病 Internet海洋科技文献检索步骤 分析问题,并确定检索目标的检索之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找出核心问题主题,明确的主题包含的概念成分,它们的相互关系,以确定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语言文化报价类型,明确新奇,精确,检查的指标要求,其重点要了解新闻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探索未知世界,强调的是“新”,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海洋科学研究,文献量的一定范围内的,但不希望有错误,然后越强音“准”,要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写评论,做鉴定,希望所有文章,他们强调的是“全”。 BR /> 选择合适的选择,可以概括为“4C”原则的内容是指内容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数据库,学习部的范围,类型(如数字,文摘,全文等),数据源(如期刊论文,专利文件, 科学和技术报告等);覆盖的数据库的大小,时间范围机构人士透露,文件和量,货币指的及时性,频率,周期数据库的更新费用支付标准和方式的数据库,通常包括几个数据库检索系统到系统中,有最常见的主要标题目录为用户提供了选择中国期刊载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年鉴全文数据库CNKI博主的,下面的每个数据库有不同主题分类,因此,用户应根据待检决定选择一个特定的数据库的主体的范围定向信息检索,如Yahoo,Infoseek的目录搜索工具按照主题网记录系统的向导浏览跟踪信息检索和条目的书籍和期刊的集合大学图书馆或其他图书馆服务上线检索系统;较强的学术信息,选择可选。数据(如数据库)的主题。 BR /> 分析的概念,并确定检索词主题的概念。分析,提炼的搜索字词清楚这是核心词,什么是未成年人的话,这意味着词词库,试图分析准确反映需求应该用于检索值的选择的搜索术语基本术语,基本词汇组,检索。 注意同义词,近义词,是指选字。 BR /> 实现检索充分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构造检索的检索过程中使用布尔运算符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实施NOT),优先顺序是NOT,AND,OR,第一个括号,括号外的括号中的互联网几乎所有的信息检索系统,支持布尔逻辑是两个 BR />值逻辑,因此,只有两种情况,无论是真或假,不反映主题的概念重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命中文献的相关度排序。 /> 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海洋科技文献检索技能,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极其丰富,以及以人在广袤的网上文献信息以便快速寻找更多的困难,准确的,所有的地球来检索需要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的文献资料,海洋科学家们在互联网上搜索,应注意使用的检索技能下。 多数据库多系统检索什么样的??搜索引擎仅限于相同的问题的范围和功能相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搜索字词的搜索工具和跨多个数据库,避免重复检索的局限性, BR />数据库检索,得到全方位的海洋科技文献检索结果。 选择合适的搜索字词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紧紧围绕所检索的内容选择搜索项应继续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使用国际通用的术语,以提高检索词专指度,你需要增加或改变下义词和强大的搜索术语,专指程度建造的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检索。 组的搜索字词,以确保信息,召回率和精度,尤其是在使用搜索引擎来检索。百度搜索引擎,例如,用“ - ”逻辑非,如海冰 - 南极检索结果包包括南极海冰 采用二次检索使用辅助搜索可以提高精度比许多检索系统在网络上的力量如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当检测到文献时,你可以利用“二次检查电缆键第一个结果的基础上再次检索。例如,第一次使用“关键字”搜索“金枪鱼鱼”,输出选择“标题”,进入“中国海洋大学,点击”辅助检查电缆,输出的结果是同时满足标题海洋大学的中国产品描述“金枪鱼”的文献。二次搜索,可以多次应用,以实现复杂的检索,从而提高海准确率外科学文献。 4结论熟悉和掌握保罗许可证海洋研究人员在海中的基于Internet的海洋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术?信息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得所需的技术文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科学家通常应集中在检索方法和检验电缆的技能和积累总结,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海洋科学和技术文献上的资料很好的海国外的研究工作参考 [1]林岗的专业互联网信息资源[J]。低温与特气,2003(5): 1 - 6。 [2]杨羽互联网资源,专利信息检索和获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5):25-26; 28 [3]王李云迪基于网络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分布及检索策略[J]。中国图图书馆,2003(3):57-61。 [4]陈轰昧烟台市牟平区网络经济的资源分配和检索策略的研究[J]。情报局学校,2004(5):558-561,567。

浙江万里学院论文答辩

不少于30分钟。浙江万里学院毕业答辩不少于30分钟,毕业论文答辩是非常考验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所以高校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回答。

通过率较高。在50%以上。只要答辩前好好熟悉自己的论文,想好老师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多做点准备,放好心态,做到这些,大概率能够通过。第一次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考察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论文是否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浙江万里学院(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管、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创业型大学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创办的浙江省立宁波农业技术学校,其后经历了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99年,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接手管理,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浙江万里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更名为浙江万里学院。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等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有教职工15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万多名。

我是物流系的,我们专业大四上学期就8周课程,结束后就开始毕业论文答辩了,顺利的话1月份基本上都已经全部搞定,大四下学期就可以不用来学校了。

大三第二学期末和大四前面四或六周是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写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